您的当前位置:精优范文网 > 教案设计 >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10篇

时间:2022-11-14 10:25:40 来源:精优范文网
导读: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10篇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美术教案  六年级上册  鲁志刚  2014 9  第十一册美术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强调趣味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10篇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美术教案  六年级上册  鲁志刚  2014.9  第十一册美术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强调趣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10篇

篇一: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美术教案

  六年级上册

  鲁志刚

  2014.9

  第十一册美术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设计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兴趣的事物,有利于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河个性的张扬。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兼顾学生个性发展和知识技能习得两方面的需要,既顺应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需要,突出情感、学习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又循序渐进地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二、教学目标(一)总目标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和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二)各学习领域目标1.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体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2.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作意图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它美术活动的区别。3.欣赏评述学习领域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南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4.综合探索学习领域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学习色彩的明度渐变和纯度渐变等色彩知识,体验色彩的表现力,并能有目的地加以运用。2、能用日记画的形式表现生活中的有趣情境、有意义的事和自己喜欢的人物,表达自己的情感。3、用各种瓶子及其它塑造材料,大胆想象并设计制作简单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二)教学难点1、利用多种媒体,如蛋壳、废包装、稻草等材料制作作品。2、欣赏情节性比较强的中外作品,认识该美术作品的艺术特点。3、用水粉、水彩颜料表现周围的事物,表达自己的兴趣与愿

  望。4、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通过植物籽粒,纤维线材、织物等材料的平面拼贴进行造型设计。5、能运用紫沙泥等材料进行立体造型,并用水粉颜料加工、装饰。四、学情分析本年级学生对美术课兴趣浓厚,并具有较好的绘画基础和对各种材料综合运用能力,其中对绘画材料的运用能力较强。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表现平面形象、立体造型,并能大胆地发挥想象,作品内容丰富,富有生活情趣;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和较好的心理品质。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空间感较弱,对一些废旧材料的综合运用能力较差,有待进一步地提高。五、教学措施1.应将学习内容与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术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2.多种形式,组织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宽容和尊重。3.采用多种办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以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

  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意识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4、教师的评价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六、课时安排

  周次第1周第2周第3周第3周第3周第6周第7周第9-10周第11周第12-13周第14周第16周

  课题1、远近的奥秘2、风景写生3、心中的风景4、会动的剪影5、水墨画—动物6、形体挖切7、我们做乐器8、宇宙之旅9、保护文物10、爱护古建筑11、电脑美术12、中国画与油画

  课时2课时2课时2课时2课时2课时1课时2课时3课时3课时3课时1课时2课时

  1、远近的奥秘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透视的基本变化规律。2、学习、了解平行线和消失点概念。3、欣赏名家作品,品味透视在美术中的魅力。4、联系生活,感受生活中的透视变化。教学重点:1、了解和掌握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2、透视基本规律的运用。教学难点:透视规律的理解和在实践中的运用教学工具:名家美术作品、建筑风景照片等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组织教学:二、过程设计:1、导入新课

  感知透视(基础知识)

  欣赏图片,观察投影片中路的宽窄、栏杆的密疏、树木的大小等你能用简单的图形在纸上表现这些事物吗?讨论学生们的简易画,从中发现了什么问题?生:近大远小。

  2、讲授新课⑴师:是的,近大远小,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远近的奥秘》的基本规律。(出示课题:远近的奥秘)在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中,除了近大远小的现象外,还有什么现象?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长远短、近清晰远模糊、

  近鲜明远灰暗(色彩)⑵什么是透视呢?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同样的物体,在不同的位置上,会产生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远宽远窄的变化,这就是透视现象。你们的在一望无垠的田野里,在大海上,我们向远处眺望,天与地、天与水面之间产生了一条长长的水平线,这就是视平线。当两边的树木向远处延伸时,就慢慢地消失在视平线的一点上,这点就是消失点。⑶说说周围环境中的透视现象?⑷欣赏课本上的范图,让生找图中的消失点。⑸师示范①先找到消失点。②画出主要的的透视线,如马路。③按近疏远密、近粗远细的规律,处理好各条竖线、斜线。④将物体的外轮廓简略表现出来。3、本课练习临摹课本上范图4、生作业,师巡视辅导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5、作业展示

  第2课时

  一、引导阶段1、检查课前准备

  体验透视(课堂实践)

  2、回顾透视的基础知识点二、发展阶段1、讲解临摹作画的基本过程(1)、先观察图片中事物的特征,寻找出符合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2)、构图(考虑安排主体物的合理位置);(3)、用线描表现(刻画主题物的特征);(4)、整理画面。2、讲评作业(1)、两位学生为一组,相互交换作业,进行评比。(以是否准确表现出透视变化为标准)(2)、老师统一点评。三、拓展阶段可以进行现场写生或者默写体现透视变化的作业。

  教学后记:

  2、风景写生

  课时:3-4课时教学目标:学习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利用所学的透视和构图知识进行风景写生。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提高造型能力与构图能力。教学重点:了解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教学难点:如何把透视和构图知识运用到绘画实践中。

  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第1课时)欣赏、分析课本图例,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师:“同学们学习了基本的透视知识。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看看他们是如何运用哪些透视方法的。”巩固、加深对平行透视(一点透视)和成角透视(两点透视)的理解。引导学生分析他们的特点。了解风景写生的方法与步骤。欣赏课本第2页下方的图片,了解白色方框的作用,师:“这些方框我们称之为取景框,在风景写生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就象照相机的镜头,照出来的景色美不美和拍摄者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所以画面的美不美和你们的所取的景构图好

  不好有直接关系。”师展示“回”字形的取景框。并介绍其使用方法。同时介绍在没有取景框的情况下,可用双手架成“口”字形进行取景。资料为例或通过对窗外景物的观察,讲解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步骤,了解风景写生中的近景、中景、远景的概念。如何利用取景框进行取景构图。在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中房屋的各条棱边会有什么变化。如何在画面中确定“视平线”和“消失点”。欣赏一些风景画和学生习作。步骤:观察——取景——构图——描绘——修改——收拾完成(二)发展阶段(第2-4课时)

  1、取景构图实地风景写生选择操场或顶楼阳台先集中引导学生进行取景,观察建筑物的透视变化,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分散开进行实地风景写生。老师巡视辅导,及时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作业点评。

  3、心中的风景

  课时:2-3课时一、教学目标初步了解和掌握色彩风景画的一般特点和基本画法,提高对色彩的运用能力,在作业过程中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审美意识。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色彩画风景的作画要求和一般方法(通过教师讲授指导与学生练习来解决)。难点:色彩的调配和着色运笔(通过示范和学生实践来突破)。三、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材,大挂历风景挂图,示范用水彩画具材料等。学具:教材,水粉画工具材料和8开作业纸等。

  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画具准备情况,安定好学生精神,集中学生注意力。(二)观赏导人,板书课题。1.出示观赏风景画作品。(可用优秀学生作业)2.简析画面色彩与构图特点。3.提出并板书课题:用色彩画风景。(三)讲授新课。(边讲边示范)

  1.选景构图。可用较大的彩色风景照片挂历作为实景,也可将学生带到室外,视具体情况来确定。用挂历是方便易行且有效的办法。告诉学生选景不可贪多,应简单、有重点,主次得当,切不可将所见之景都画上去。当选择好景物之后开始勾画草图。可用铅笔轻轻画出,不要太详细,应大方饱满,注意取舍,可以挪动搬迁有些景物,符合自己的审美需要。主要的景物应安排在画面视觉中心,占据较大空间。2.从远到近或从近至远铺画景物色彩。以教材上的示范步骤为例。(1)用蓝色加少许紫色大笔触画天空大体色彩;黄色画地面,接画少许蓝色,使地面有草地之感,也宜用大笔触概括。(见步骤图)(2)用橘黄色画秋树,随意点画,与未干之天空蓝色相交处变黄绿,自然呈现树叶之色(见步骤图)。(3)用赭褐色加少许蓝色画树干、树枝和房子,房子阴暗处用浅蓝色稍画,整个画面既有冷暖色对比,又是统一协调的,非常好看。(4)可点画出人物、门窗等细节,直至完成。3.教师小结:刚才老师所画的景物步骤是由远至近画出的,实际上是先画远景再画中景后画近景,同学们画时也可由近到远去画。即近景一中景一远景(天空、远山等物)。(四)布置学生作业,提出作业要求。1.或参照挂历照片(若干幅任选其一),或参照书上临画,或

  自行想象设计。2.画时应考虑画面总的色彩倾向和冷暖对比,使之既生动又和谐。3.由近至远或由远到近灵活进行。4.构图饱满单纯、主次有别,不要贪多。(五)学生自行作业,教师指导完成。(六)简评作业,布置学生收拾好工具材料。宣布下课。

  4、会动的剪影

  课时:3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用黑色卡纸制作剪影人物。2、了解皮影艺术的特点。3、增强对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了解。课前准备:1、搜集有关皮影的图片、文字资料。2、准备黑色卡纸、针线、竹条、剪刀、刀片等用于制作剪影的材料。3、选择几个传统剧目或故事(民间故事、成语故事)。所选择的剧目或故事,内容和情节应简单、易懂。

  第1-2课时

  一、引导阶段。1、学生之间交流搜集到的有关皮影的图像和文字资料,谈谈他们所知道的皮影知识。2、分组讨论皮影戏中人物的造型特点。(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3、指导学生观察教科书上的图例、技法点击栏目中的剪影人

  物制作过程,想一想皮影该如何制作。(1)第一步:剪出人物造型。(2)第二步:用针线缝上手臂、腿。(3)第三步:装上木棍。二、发展阶段。1、将学生根据剧目或故事,分成8组,分小组进行构思、合作创作。(提示学生要根据故事的内容和情节来考虑人物的造型特点。)2、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巡视指导。3、未完成的可以在课后接着制作。4、准备下节课的表演,想一想改怎样表演。

  第3课时(剪影表演)

  课前准备:布置环境一、8个小组将自己制作的剪影,轮流进行表演、展示。体验民间皮影艺人的表演技能。二、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总结、点评。三、总结:激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认同感。四、拓展:用透明胶片等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试着制作彩色的皮影,在课余,同小伙伴一起演一演。

  5、水墨画——动物

  第1-2课时

  目标:复习、巩固水墨画的基础知识。即,工具材料,用笔用墨。学习几种动物的画法。重难点:训练学生的用笔、用墨。用笔用墨的技法、技巧,以及动物的造型。课前准备:学生准备几张小动物的照片。准备好笔、墨、宣纸等。教师准备几幅小动物的图片。教师准备范图。

  教学过程:简要地复习国画的基础知识和用笔用墨等作画技巧。教师出示几幅动物的水墨画,并结合课本的范图,引导学生进行欣赏。a.欣赏灵活多变的用笔,加深中锋、侧锋以及点笔的了解。b.欣赏用墨焦、浓、重、淡、轻五色,加深学生对墨色的了解。c.构图以及动物的造型。d.欣赏名家名作,了解名家的风格及其代表性作品。了解几位画坛大师,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3.教师现场示范,让学生直观了解作画的全过程,并归纳出步骤:讲解归纳动物的大形体。

  讲述调墨、调色。分步作画,讲解画动物的先后顺序。修改调整完成。4.布置作业,画两幅自己喜欢的小动物——麻雀、虾。5.老师巡回指导,主要是用笔、用墨以及动物的造型。6.征集作业、讲评,提高审美能力。(三)课后拓展收集徐悲鸿、齐白石等画家的资料,了解马和虾的画法。

  水墨画——动物第3-4课时

  目标:复习前一课时所学画的小动物。学习螃蟹和松鼠的画法。重难点:笔墨的掌握和使用小动物的造型。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收集松鼠和螃蟹的图片。准备作画用的工具和材料。教师准备好范图以及工具材料。课堂教学:请两位学生上台画麻雀和虾,老师进行讲解,指出优缺点及应改正的地方。老师现场示范讲解松鼠及螃蟹的画法,并归纳出作画的步骤以及应该注意的事项。让学生直观感受作画的全过程,激发学生

  学习的欲望。布置作业,画松鼠和螃蟹。教师巡回指导,主要是动物的造型及笔墨的处理。征集作品并讲评、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课后拓展要求学生画一幅自己喜爱的小动物水墨画。

  6、形体切挖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在泥做的六面体或圆柱体上进行切挖。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造型能力。【教学重点】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体是由哪些基本形体切挖的【教学难点】各个形体的切挖变化及整体的把握【教学具准备】师:范图、实例、制作材料生:萝卜、橘子、苹果、肥皂、花泥、小刀

  教学过程1、导入阶段复习几何形体,回顾圆柱体、六面体、圆锥体、球体等造型:这些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几何形体,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生答。师问:我把他们称为圆柱形、六面形、圆锥形、球形,对不对?为什么?因为它们都是有长、宽、高的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课件帮助学生理解)你们在下面的图片中看到了它们当中谁的身影?(课件)师:立方体和圆柱体是我们最熟悉的形体之一,它们看似简

  单,可千万别小瞧了它,我们生活中很多东西小到杯子,大到汽车,不管是造型简单或者繁杂的,都是从六面体和圆柱体的基本形变化而来的。今天我们学习用单个六面体或圆柱体进行形体切挖的练习。(欣赏课本范图,讲解结构)2、发展阶段⑴欣赏课本图片,加深形体感受,了解草图画法。⑵请大家根据课本范图尝试制作一个凯旋门,留意小结制作方法,师总结。⑶欣赏具有抽象意味的有特色的建筑、日用品等等,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想像。3、本课练习根据草图,在带来的材料上进行切挖练习。4、生作业,师巡视辅导5、作品展示作品摆在展示台上,生评价,师总结。6、拓展纸虽然是一种平面的材料,但在纸上进行切挖以后,用折、卷等方法使它成为立体的形体,也能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大家可以回家尝试着制作。

  7、我们做乐器

  课时:2-3课时教学目的:1、让学生通过欣赏了解乐器及乐器的发展,学习运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乐器。2、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设计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乐器难点:设计乐器教具准备:教师:课件(有关青铜编钟、藏族大鼓、战国彩绘虎座鸟架悬鼓等乐器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学生:准备制作乐器的竹筒、铁管、铁盒、陶泥„„。

  教学过程:

  第1-2课时

  (一)、引导阶段1、教师播放几段乐曲让学生欣赏。2、请学生猜一猜是什么乐器发出的乐曲,教师引导学生感受青铜编钟、藏族大鼓、战国彩绘虎座鸟架悬鼓等乐器的不同音效。3、请学生交流自己查找到的有关乐器的资料。

  4、教师出示图片并简要介绍乐器的发展、乐器的种类,并让学生欣赏不同的乐器发出的不同的音效。5、原始社会(用兽骨、陶泥等制作乐器)-----奴隶社会(青铜制作精美的乐器)-----封建社会(乐器的用料、工艺更为讲究,多样如:青铜编钟、战国彩绘虎座鸟架悬鼓、等)-----至今(居住在我国西南(云南、贵州、四川)和西北(青海、宁夏、甘肃、新疆、西藏)地区一些少数民族仍旧是用手工来制作乐器。如:藏族大鼓,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独特文化韵味。(二)、发展阶段1、教师出示乐器的图片,引导学生归纳乐器的形状及特征。2、教师启发学生根据自己带来的材料设计乐器,教师讲解乐器的制作方法。3、学生思考先画出自己的设计草图并进行小组交流。4、教师根据学生的设计构思进行启发性的讲评。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作业:利用竹筒、铁管、铁盒、陶土等材料制作乐器。交流与评价:1、展示学生制作的乐器并请学生说说自己的设计构思及制作过程中遇到过什么问题,自己是怎样解决的。2、师生交流评价。3、布置下节课工具。

  第3课时

  教学过程:1、教师复习上节课内容,教师引导学生从形和声方面继续加工乐器,让自己的乐器更好。2、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3、学生展示乐器①让学生分组展示自己制作的乐器并吹一吹自己的乐器。②师生交流----比一比,谁的乐器造型好,谁的乐器能发出优美的声音。③教师评价,小结。4、课后拓展让学生尝试用更多的材料和方法制作乐器。

  8、宇宙之旅

  课时:2-3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宇宙飞船的主要结构。2.学习和利用各种废弃物制作宇宙飞船。

  3.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养成收集有关宇宙飞船的信息与资料习惯。2.利用各种废弃物制作各种宇宙飞船。教学难点:了解和掌握飞船的主要结构。教学用具:“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上天的影片,自制宇宙飞船的教具模型、挂图等。课前准备:1.引导学生多途径搜集相关载人飞船与宇航员的知识。2.同时并准备一些废弃材料(塑料瓶、纸盒、彩纸等)。

  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1.组织教学。2.欣赏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把中国首位宇宙员杨利送上了太空后的一段影片,并讲解有关“神舟五号”的发射情况。让学生通过直观的了解,亲身感受中国人民实现了千年来的飞天梦。3.导入课题。4.引导学生欣赏宇宙飞船图片作品,感受作品所体现的“宇

  宙飞船的形状特征”。5.鼓励学生说说形状特征是如何的?除了影片的宇宙飞船,你们是否还知道有关其他宇宙飞船的知识吗?6.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讨论。

  二.发展阶段1.各组学生把各自搜集相关宇宙的各种资料及图片进行展示然后回答。2.师生共同找出飞船的主要结构,师边讲边演示各种各样宇宙飞船的主要结构造型。3.师总结学生们搜集到有关宇宙飞船的相关知识,讲述宇宙的多种造型特征与设计原理,以及有关载人飞船、载人航天器组成的知识。4.师重点边讲边演示自做的教具模型一一分解几种宇宙飞船的主要外型结构部件。5.分组欣赏了解宇宙飞船的主要外型组成部分。6.启发每个小组应积极动脑,有创意地并要符合宇宙飞船的基本造型特点制作一艘宇宙飞船。7.学生分组进行绘制草图。8.师到各小组给予指导。9.各组学生开始制作活动。

  三、展示评价阶段

  1.组织学生欣赏各小组展示自己组的作品,由各组组长阐释本组所制作宇宙飞船模型的特点与优点。2.引导学生自评与互相评。3.收拾与整理:学生整理桌面与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四.课后拓展:鼓励学生回家有机会制作卫星城,有一定的场景,有多种形状的卫星,并配以一定的交通工具与自然景物。

  附:认识太空人类几千年来不断地对太空进行探索,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天文学家,比如我国古代的天文学家:郭守敬、祖冲之、张衡„„。近几十年来,人类已经登上了月球,发射了许多探测器,去探索无边无际的太空世界,取得了很多成果。人类是怎样从地面上到太空,在太空又是怎样探测太空世界的呢?(首先,要有航天发射中心,它是发射卫星、探测器、飞船等)1、了解航天发射中心我国有三个航天中心,分别是甘肃省酒泉发射中心,山西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西昌航天发射中心,主要发射人造卫星。现在我们的生活都离不开卫星,如: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外国的新闻,这些新闻内容就是通过卫星传播过来的。天气变化情况是通过卫

  星来观察云层而得知的。(卫星、飞船、探测器等是靠火箭装载飞进太空的)2、了解长征系列火箭。(出示长征系列火箭)火箭是用来发射卫星、飞船的。“长征”系列火箭是世界有名的火箭,它为我国发射了许多卫星、飞船。99年11月20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神州”号航天仓,里面装载了一些种子、纪念品、还有五星红旗、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奥运会会旗,围绕地球飞行14圈后,于第二天凌晨3时30分回到地面,后来,“神州”号上的五星红旗作为最特别的礼物送给了澳门特别行政区,这次航行使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很骄傲。

  9、保护文物

  课堂类型:综合探索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调查了解本地区的文物资源,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2、通过欣赏、绘制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3、绘制宣传小报,了解保护文物的意义,增强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教学重难点:1、了解文物。2、绘制宣传小报。教具学具准备:文物资料、制作手抄报工具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一)引导阶段:1、欣赏收集到的文物图片资料,小组讨论,感受文物的美感。2、讲解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过程和成就,让学生了解祖先创造的优秀文化。(二)发展阶段学生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手抄报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四、作业展评五、课后拓展:多搜集一些历史文物资料,增进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加强保护文物的责任意识。

  资料:

  文物古迹:是具有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遗存在社会上或埋藏在地下的历史文化遗物和遗迹。国际上文物主要指百年以上并具有历史艺术价值的物品。中国的文物古迹包括:①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重要人物有关的、具有纪念意义和历史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等;②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等:③各时代有价值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④革命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古旧图书资料;⑤反映各时代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实物。中国根据文物古迹的价值高低,将文物分为国家级、省(直辖市)级和市县级三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古迹特别丰富的城市由国家确定为历史文化名城。因文物古迹是人类历史上宝贵的文化遗产,对科学研究、历史教育、文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故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文物古迹的发掘、整理和保护工作。工世纪以来,观赏和收藏文物古迹己成为一种广泛的群众性活动。一些著名的文物古迹也是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旅游资源,如中国北京的长城、故宫,西安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等。在发展旅游事业中,必须注意文物古迹的保护与利用。中国共产党“一大”会址纪念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

  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一大”会址纪念馆位于上海市区黄陂南路374号(原法租界望志路树德里106号)。纪念馆的“一大”原址是两栋砖木结构的两层石库门楼房(上海20年代的典型民居),一栋是一大代表李汉俊的家宅,另一栋是一大代表在上海的住所——文博女校。它们的建筑风格是中西合璧式的。“一大”的会议室是楼下的客厅,约18平方米,室内陈设均按原样仿制。雪白的墙壁,朱红的地板,窗明几净。中间放置着一张铺着白色台布的长方形会议桌,桌上放着茶杯与火柴盒架,桌周围有12只圆木凳,东、西两侧靠墙各摆着一只茶几和两把椅子,整个会场显得十分庄严。唐山文物:唐山地下文物古迹丰富,各时代文化遗存很多。迁安爪村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出土的石器和与之伴生的动物化石,是我市滦河一带四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的证明;玉田孟家泉遗址出土的距今2万年前的晚期"智人"下颌骨化石,是我市迄今发现最早的古人类遗骸;迁西西寨新石器时代遗址揭露出的用陶罐排列而成的多组祭祀遗迹,体现了五、六千年以前先民们卓越的艺术成就和浓郁的宗教意识;丰润东欢坨战国遗址发掘的30座半地穴房屋,是我市目前发现规模最大的村落遗址。还有大城山、迁安安新庄、万军,滦县新农村、郎石台,迁西大岭寨砖窑群,乐亭黄坨等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对研究冀东原始文化的形成、发展及其地域性文化属性都提供了翔实的实物资料。唐山发现中共创始人李大钊亲笔书信

  为一级文物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最后一个王朝首要的帝王后妃陵墓群,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古帝陵建筑,共建有皇陵五座—顺治帝的陵、康熙帝的景陵、乾隆帝的裕陵、咸丰帝的定陵、同治帝的惠陵,以及东(慈安)、西(慈禧)太后等后陵四座、妃园五座、公主陵一座,计埋葬14个皇后和136个妃嫔。清东陵坐落在河北的遵化县境,西距北京市区125公里,据说是顺治到此打猎时选定的,康熙2年(1663年)开始修建。陵区南北长125公里、宽20公里,四面环山,正南烟炖、天台两山对峙,形戌宽仅50公尺的谷口,俗称龙门口。清代在此陆续建成217座宫殿牌楼,组成大小15座陵园,诸陵园以顺治的孝陵为中心,排列于昌瑞山南麓,均由宫墙、隆恩门、隆恩殿、配殿、方城明楼及宝顶等建筑构成。其中方城明楼为各陵园最高的建筑物,内立石碑,碑上以汉、满、蒙三种文字刻写墓主的谧号;明楼之後为"宝顶"(大坟头),其下方是停放灵柩的"地宫"。由陵区最南端的石牌坊向北到孝陵宝顶,由一条约12公尺宽、6公里长的神道连成一气,沿途大红门、大碑楼(圣德神功碑楼)、石像生、龙凤门、七孔桥、小碑楼(神道碑楼)、隆恩门、隆恩殿、方城明楼等建筑井然有序,主次分明。清东陵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北有昌瑞山做后靠如锦屏翠帐,南有金星山做朝如持芴朝揖,中间有影壁山做书案可凭可依,东有鹰飞倒仰山如青龙盘卧,西有黄花山似白虎雄踞,东西两条大河环绕夹流似两条玉带。群山环抱的堂局辽阔坦荡,雍容不迫,真可谓地臻全美,景物天成。当年顺治到这一带行围打猎,被这

  一片灵山秀水所震撼,当即传旨"此山王气葱郁可为朕寿宫"。从此昌瑞山便有了规模浩大、气势恢宏的清东陵。清东陵的建筑恢宏、壮观、精美。有580多单体建筑组成的庞大古建筑群中,有中国现存面阔最宽的石牌坊,五间六柱十一楼的仿木结构巧夺天工,中国保存最完整的长6000多米的孝陵主神路,随山势起伏极富艺术感染力,乾隆裕陵地宫精美的佛教石雕令人叹为观止,班禅大师赞誉为"不可多得的石雕艺术宝库",慈禧陵三座贴金大殿,其豪华装修举世罕见,"凤上龙下"石雕匠心独运„„整座东陵在木构和石构两方面都有精湛的技巧,可谓集清代宫殿建筑之大成,其中孝陵的石像生最多,共达18对,造型多朴实浑厚;乾隆的裕陵规模最大、最为堂皇,而慈禧的普陀峪定东陵则是首屈一指的精巧建筑。目前,清东陵15座陵园中,只开放了裕陵和东、西太后陵及香妃墓等四处供游客参观。

  10、爱护古建筑

  教学领域:综合探索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建筑的风格特点及保护古建筑的意义.

  2,增强对传乘民族文化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重点通过欣赏,让学生了解这些伟大的古建筑物是祖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技术的结晶,从而认识到,爱我中华,保护好国宝是我们新一代神圣的职责.教学难点通过考察,调查,史学声进一步认识到我国古代建筑的文化特色,从而提高认识美丑的能力,潜移默化地爱护文物的道德教育课前准备:收集古代建筑的图片,资料.(制成幻灯片或挂图)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上课,师生问好揭示课题——《中国古代建筑欣赏》,作启发性谈话."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的建筑,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在东方乃至世界享有盛誉.今天介绍的我国古代建筑均具有代表性和历史意义,是人类建筑宝库中的瑰宝,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如中国的万里长城与埃及的金字塔称得上是世界的奇迹.还有北京的故宫,是世界上现存最雄伟,最古老的宫殿建筑;西藏的布达拉宫,是世界上现存海拔最高,保存最好,历史最悠久的宗教建筑„„"(二)请同学谈谈见到古建筑时的心情,描述见到的古建筑的

  外貌等等.(三)教师谈谈自己见过的古建筑,谈谈身临其境的感受,(如青岛崂山瀑布;曲埠孔府,孔庙;泰山绝顶;海南南山等等.)(四)根据部分古建筑的文化内涵和特定的历史背景,教师作适当的介绍和讲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破坏,偷盗,价值)(五)弄清古建筑与仿古建筑不同的概念:古建筑:是前人保存下来的遗产,是国宝.仿古建筑:是现代人按古人建筑的模样新做的,不是文物.中国的古建筑一般都由石,砖,木构成,特别是木结构的建筑常因战争,火灾等人为因素和自然灾害的破坏,原貌很难保存.但宁波的保国寺历千载而完好如初,它是江南至今保存最好的一座北宋木结构殿堂.其建筑奇特雄伟,令人神往.保国寺由此成为我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六)简介部分古建筑:万里长城嘉峪关布达拉宫北京故宫太和殿颐和园杭州西湖山西恒山悬空寺苏州网师园,拙政园(七)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古建筑的范围,常见类型,一般特征和有关历史典故.体验并掌握线画古建筑的基本方法,能以泥为主要材料做一简约小亭.2、培养和增强学生对家乡人文遗产的情感联系和对家乡的热爱.教学难点:通过考察,调查,史学声进一步认识到我国古代建筑的文化特色,从而提高认识美丑的能力,潜移默化地爱护文物的道德教育课前准备:收集古代建筑的图片,资料.教学活动师:我们已对家乡的古建筑进行了考察,了解到古建筑有各种各样的风格样式,具有共同的一般特点,你能说说吗学生述说后教师小结:①造型优美,对称,渐变,顶有脊,檐翘等.②结构科学,斗拱,柱梁,不用钉子,稳固.③极尽装饰,檐,雕梁,画栋,窗饰等.师:要画好古建筑,先要进行观察分析,把看似复杂的建筑物变得简单易于理解,如亭阁的屋顶,有飞檐呈流线却是三角形或梯形.其实它的各部分均可看成大小不同的△口.等形的组合,大家看是不是这样深入了解

  师:提问,古建筑的很多细部是很科学的,也是有趣的.飞檐是怎样翘起的重檐是怎样建的斗拱是怎样结构的梁柱是怎样连接的连接,支撑,穿插,卯榫卯合,竹钉.教师演示学生观摩教师讲授线画写生步骤,要求:a.观察思考后构图定位;b.从屋顶处开始下笔;c.线条要流畅肯定,尽可能用长线画;d.画出些细部,看不清的想像完成.教师边指点实物边画.布置学生作业1.在室外时教师安排学生自选一处建筑物或建筑物的一部分进行写生描画,注意组织好学生.教师旁观,对有问题的学生解惑,提示.2.在室内时,则按古建筑照片进行线描.作业相互观摩1.在室外时教师将学生所画之作业集中摆放一起进行评价,比较与改进,对照实景能解决很多问题.2.在室内画古建筑照片时,所画作业可以放在投影仪下打出,能更便于指出优点改进不足.评价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对学习活动全过程进行评价.1.学习工具的准备情况.2.学习态度表现;表扬与批评.3.学习效果的评价;知识获得怎样.

  11、电脑美术

  学习领域:综合探索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打开电脑并进入操作系统画图程序的界面。2指导学生采用界面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和复制、粘贴游戏。3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采用界面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和复制、粘贴游戏。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采用界面上的绘画工具组合新颖的画面。作业设计:利用复制、粘贴的功能组合画面。并且可以用改变大小的

  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电脑绘画,并且用画图软件画了很多漂亮的画,那么你们用画图软件画过那些画?都用到了画图软件中的那些工具?生:铅笔工具师:老师这里也有一幅同学的电脑作品,是一只小鸟,可是

  它很孤单,它想让同学们为它找一个同样的伙伴,可以用什么办法去找呢?(二)新授阶段生:用手来画,画一个和它一样的。生:用电脑绘画。师:用那一种方法更简单?生:电脑绘画讨论:从画图软件中的那里可以找到?去找找看!(让学生上讲台来找给大家看。)师:请同学们试一试,一起来制作更多的。生:巩固练习。师:同学们电脑绘画有趣吧!老师也非常喜欢用电脑绘画。想不想和老师共同完成一张电脑画?生:想。师:我来操作,你们帮我思考。(讲解绘画过程)(三)学生创作(四)互评教师辅导

  12、中国画和油画

  课时:2课时教材分析1中国绘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唐朝的《五牛图》也是最早

  的纸本作品,到张大千的墨山水也经历了由古典到现代由工笔到重彩写意人物都经历了几个阶段。2.油画由西方传入我国,但是我国近现代的油画作品也有了长逐的进展,由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壮士到装饰味十足的戏剧人物,也是写实与抽象相互穿插。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们了解中国绘画的发展史,和中国绘画都有着那些的表现技法。能力目标:增强学生们的知识和对美学的认识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创新目标:让学生主体参与,在绘画作品中找到最能打动自己的地方在哪儿里。德育目标:在绘画作品的创作过程中都有一种喻意在里面。让同学们知道我们学习了这一课不但提高了我们的审美意识,也让同学们明白了一种新的创作思路。重点:首先,我们在接触中国绘画的时候就应该明确它的

  绘画工具都有哪些?各种不同的画法都能体现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其次,每幅美术作品都有一定的喻意,它的涵义是什么?

  难想感情。

  点:通同学们看作的同时要想,安表现的是怎么样的思

  创新点:让同学们去发现,去想去激发他们潜在的能力。德育点:培养学生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去发掘艺术的真谛。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空白点:通过讲解让学生们自己理解。教具的选择与使用目的把自己的国画作品带入课堂,让同学们能更进一步更真实的看到国画作品让学生们有信心相信自己也会做的更好。

  教学过程中的五环节设计:一、导引目标、激发兴趣

  首先,把自己准备好的国画作品展示给同学们看,把他们的目光吸引过来。接下来看过作品后大家都知道那些是国画哪些是油画,问一问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今天我就来告诉大家。二、创设条件.自主参与

  分别的介绍作品的内容和具体要表现的含义。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把画面设计成什么样子的呀?你都想在画面上画什么呀?例:如果我是作者,我就要把天空画成红色的,因为它向征着热情等等。三.组织教学。体验发现。大家可以看一下罗中立的<父亲>>这幅作品,我们通过这幅作品能想到什么呀?他的手里拿着饭要什么呀?大家可以一起来讨

  论相互的交换一下意见。四、引导创新、应用实践通过今天的美术课大家都掌握了什么知识,要想表现作者不同和心里情感。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方向尝试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如果我要画一幅作品,我应该怎样去体现。五、反思小结、巩固提高让同学们自己去总结作品用自己的观点去解释同时在掌握了最基本的中国绘画的工具和分类外我们更应该进一步的去挖掘更加深刻的东西。六、研究性作业:同学们在了解中国绘画的同时让他们自己去书店或家里找一些有关中国绘画的书籍,去总结其创作意图。

  

  

篇二: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江西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难忘的艺术形像》一、教学目标.感受竹秀美、挺拔的自然美,体验竹带给人们的美感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2.了解部分竹制乐器(笛、萧、芦笙)的造型、音色和旋律风格。

  二、教学重点、难点:准确绘画。三、教学准备、笛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欣赏民乐《紫竹调》进教室入座。(二)看竹林,感受竹的色彩、形态。“今天,老师邀请同学们一起跟随我走进竹林去看一看。.你喜欢竹吗,为什么?

  2.你能用一个词语或者一句话来表达你对竹子的感受?

  (三)讨论竹与人们生活的联系。.绘画,以国画居多

  2.雕刻,竹根雕

  《多彩的郊外风光》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自然界丰富的色彩变化,理解光源色、环境色对物体产

  生的影响。

  2.引导学生体会色彩风景画与音乐作品的情感、意境教学难点:如何

  调配颜色,如何画一幅色彩风景画。教学重点:条件色对固有色的影响;体会色彩风景画的情感。

  教学手段:示范、观察、讨论、作业、多媒体演示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引入课题:

  欣赏风光片:

  ①提出问题:雪为何会呈现出黄色和蓝色

  ?

  ②演示、观察环境色、光源色对白色石膏体色彩的影响。

  ③分析风景画中,白色物体的色彩变化。

  二、讨论:如果物体的固有色不是白色,而是红色、蓝色或其他的颜

  色,那它的色彩会呈现怎样的变化?

  ①得出结论:

  1.受光面:固有色+光源色

  2.中间面:固有色为主3.背光面:固有色加暗+环境色的反光4.投影:固有色加暗+环境色

  ②总结:大自然是我们色彩的宝库,自然界丰富的色彩是由于不同

  的固有色在不同的环境、在不同光源的影响下,所呈现出来的颜色。它们相互影响,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一幅幅多彩的风景画,,

  三、练习从景物中提取色、彩,并讲述它的色彩变化。四、教师指导:主要针对调色问题进行演示。

  第二课时一、引入同学们都知道,音乐作品能以它特有的方式来感染人们的情绪,其实美术作品尤其是色彩画,也能让人触景生情,现在让我们把它们结合在一起,体会一下两者是否有某种联系。二、欣赏民乐合奏,并体会能受到何种感染。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会:①节奏;②旋律的起伏;③是否有多种乐器合奏。三、欣赏风景画《夏日》,分析色彩,体会情感。

  1.回答问题:

  ①跳跃的笔触;②响亮、纯净的色彩对比;③色彩的明暗对比。

  2.欣赏同类型的风景作品。

  3.欣赏不同类型的风景作品《三片云》,分析色彩,体会情感,回答

  问题。①笔触柔和、细腻;②纯度低的色彩对比变化细微,对比不强。

  4.为《三片云》配上合适的音乐,来烘托画面的意境。5.欣赏同类

  型的作品。

  四、小结:美术作品中不同的色彩、不同的色调、不同的表现手法,都能给人带来不同的情感感受。

  五、作画步骤:

  1.取景、构图。2.大色块的铺垫。3.调整完成。

  《亮丽的城市景观》

  教学目标:、积累一些词语,如“返璞归真”、“陶冶”、“静谧”、“姹紫嫣红”、“赏心悦目”,能书写、能掌握词义。

  2、能了解景观花卉的分类、材料和设计原则。3、初步了解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对象特征,能整体感知文意,简单地

  辨别一些说明方法,培养初步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美、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教学重点和难点:

  、培养概括段落大意的能力。

  2、引导学生把握景观花卉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教具:多媒体课时: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出

  示一些不同的城市景观所采用的花卉装饰图片生活在城市中,一些起到装饰作用的花卉随处可见,有的绚烂夺目,有

  的娴静优雅,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带来了赏心悦目的感受。但是同学们可能不知道花卉的装饰是讲究一定的原则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专门说明花卉装饰的《城市景观花卉装饰》。

  二、学习新课初读,整体感知

  、用5分钟默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并能掌握一些词语的读音

  和含义

  返璞归真、陶冶、静谧、姹紫嫣红、赏心悦目2、思考:说明文首先要

  把握的说明对象,那么这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设想:城市景观花卉装饰

  3、思考每一段的主要内容并用简短的语言概括。(1)城市景观花卉的作用(2)城市景观花卉的分类(气候、形态)(3)城市景观花卉的材料(4~7)城市景观花卉的设计原则(实用角度;布置的环境特点;欣

  赏的角度)

  (8)总结概括段意能帮助我们理清的思路结构,掌握的基本内容第二课时一、深入研读课文,初步了解一些说明文的基本常识重点研读4~7

  段

  、请同学散读4~7段思考:(1)、从花卉装饰的实用角度,花卉装饰应掌握

  什么原则?

  (2)、从环境特点,花卉装饰应掌握什么原则?(3)、从欣赏角度,花卉有哪些效果?设想:(1)、实用角度:布置庆典场所,色彩鲜艳,用期不长;

  布置展览馆、阅览室,淡雅朴素,花期持久

  布置陵园,常青,简素

  (2)、环境特点:花材应与环境的色彩、光线的强弱、陈设布局相适

  宜

  (3)、欣赏角度:花类,色彩绚丽,温暖、热情

  叶类,青翠舒展、宁静、清爽

  果类,鲜艳可爱,丰收的喜悦二、小结:在研读每段内容时应注意一些路标性的词语以及一些重要的标点符号的运用,在这几段中,多次用到了分号,这其实已经暗示了学生的条理结构。

  第三课时

  1、介绍初中阶段常用的说明方法“举例子”举例子:为了说明事物的

  情况或事理,这就需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举例子”是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来进行说明。这是常用的说明方法,例子前面常有“比如”“例如”“如”等标志词语。举例子的作用是反映一般情况,真切、有力的说明事物。

  2、思考:在4~7段中,作者是否用到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请举出

  一个例子,并试着说说它的作用。(小组讨论)

  例:第5节,为了更好地说明布设展览馆要求时,作者列举了“山石

  盆景、蕙兰和富贵竹”,具体地说明了布设展览馆要求时花期长,淡雅的花卉。

  请同学朗读语段,更好地了解说明方法的作用请同学个别发言第四课时一、初读,整体感知

  、用5分钟默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并能掌握一些词语的读音

  和含义

  2、让学生找出的说明对象。

  3、思考每一段的主要内容并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小结:概括段意能帮

  助我们理清的思路结构,掌握的基本内容。深入研读课文,初步了解一些说明文的基本常识

  重点研读4~7段

  4、请同学散读4~7段

  思考:(1)、从花卉装饰的实用角度,花卉装饰应掌握什么原则?(2)、从环境特点,花卉装饰应掌握什么原则?(3)、从欣赏角度,花卉有哪些效果?5、小结:在研读每段内容时应注意一些路标性的词语以及一些重要的

  标点符号的运用,在这几段中,多次用到了分号,这其实已经暗示了学生的条理结构。

  总结:通过这篇说明文,我们大致了解了一些阅读说明文的基本方法,包括概括每段段意,注意一些路标性的词语和标点,以及能够辨别一些说明方法并了解作者运用说明方法的作用。

  二、作业:、抄写词语并解释:返璞归真、陶冶、静谧、姹紫嫣红、赏心悦目

  2、选择一个社会活动,并自己给它配适合的花卉,并且作一定的文字

  说明,说说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花卉的原因。《有趣的影像》活动目标:

  .通过照哈哈镜,激发孩子在生活中寻找发现。2.通过照一照,摸一摸,说一说等操作活动使孩子能知道凹、凸镜。3.培养孩子乐于探索影象的兴趣。

  活动准备:生活中各种不锈钢制品(如:碗、杯子、热水瓶、锅子、锅铲等);凹、凸两面哈哈镜;人手一张会发亮的板(制作方法:在每块泥

  工板上贴上银色闪亮即时贴)。

  课时:4课时

  活动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活动,激发孩子在照哈哈镜时寻找发现。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两面很有趣的哈哈镜,你们想不想来照一照,看看哈哈镜里的你是什么样的?照完以后请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二、进入活动主题,使学生发现影像。、初次尝试——发现影像师:其实呀,在我们的生活周围也有许多东西会让我们照了变的很有趣。比如:我们吃饭的碗、烧菜的锅子、热水瓶等等。不信呀,就请大家试一试。照一照热水瓶里,碗里的你是什么样的?师:你照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我发现碗里的我倒过来了;我发现锅铲柄上的我变长了;我发现

  茶杯盖子上的我头变大了脖子变小了--

  师:为什么热水瓶里,碗里,锅子里的你会变的这么有趣呢?

  第二课时

  1、再次尝试——探索影像师:请小朋友再去照一照,并且用手模一摸,

  想想你为什么会变。学生:我摸到碗的外面有的地方高有的地方低;我摸到锅铲有的地方光

  滑有的地方不光滑------------------------小结:原来这些东西都是凹凸不平的,所以照出来才这么有趣呢!

  2、探索活动

  师:请小朋友从椅子底下取出一块板,这快板也能让我们的脸照的很有趣。请小朋友动动手、动动脑,怎样照才能让我们的脸变的很有趣?

  请学生上前边演示边讲解自己的发现。总结:原来呀当板凹进去的时候会把我们的脸照的胖胖的,这就是凹透镜;当板凸出来的时候会把我们的脸照的瘦瘦的,这就是凸透镜。我们去把这个发现告诉其他小朋友吧!

  第三课时一、引导学生照哈哈镜师:哈哈镜里的你,是什么样的?生:“变成大胖子了”“变得又瘦又高”“上面瘦瘦的,下面很肥”师:为什么哈哈镜里照出来的人,会变得这么有趣呢?(请你看一看,摸一摸哈哈镜面和我们平时照的镜子有什么不同?)”小结:哈哈镜的镜面是凹凸不平的,是不是这个原因才使里面照出来的人变得很有趣呢?老师先不告诉你,要请你们来玩一个东西。二、引导孩子操作锡箔纸板。

  1、师:请你用不同的方法来照一照,让照出来的你变得很有趣。并把

  自己所用的方法及结果记录下来。(学生进行探索)

  2、师:你是怎样玩的?发现了什么?小结:当这块板凹进去或凸出来

  的时候,照出来的我们会变得很有趣。现在,你知道哈哈镜的秘密了吧。第四课时一、引导学生在周围生活中寻找有趣的影像。

  1、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东西能照出你有趣的脸,现在,老师

  要请你到四周去照一照找一找。学生进行操作探索活动

  师: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结:小朋友发现有许多东西都能照出脸。当镜面凹进去或突出来

  时,照出来的脸会变得很有趣。二、游戏——《我照哈哈镜》请学生边念儿歌边用肢体表现高、矮、胖、瘦等《我们来照哈哈镜》嘻嘻哈哈,我们来照哈哈镜。不准动不准笑不准开玩笑。活动延伸:在科学区投放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望远镜等,引导学生继续探索

  光的秘密。《标志的应用》教学目标根据以上教学设计说明及教学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综合运用艺术字、自选图形知识制作班徽。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的方式落实本节课的知识目标。通过学生的学习汇报,还有最后对学生作品的评价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的能力及表达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自我展示的过程也是在进行自我激励,

  能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提升个人审美能力、创新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利用自选图形和艺术字制作班徽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升审美能力。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播放《标志设计》,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各种有特点的标志应用(交通标志、安全标志、商标标志、电视台标志),产生联想,然后适时与学生共同总结标志设计的三种构成方式:图形、文字、图文结合。

  二、1、提出本课任务:发挥你的想象力为本班设计一个班徽,要求:

  利用自选图形和艺术字制作。

  2、提供参考样式:让学生参考几个班徽形象设计,给学生一个引导的

  方向,而不是让他们盲目的去创作。

  3、师:为完成本课任务我们需要应用以下内容,现在以组为单位讨论

  这三个问题(五分钟):

  )插入自选图形、艺术字2)调节图形之间的层次关系(上、下)3)组合图形(以上内容让学生小组讨论,最后汇报讨论结果。)第

  二课时一、布置任务:上机实践,并让学生遵循以下几个原则设计:•简:简洁简练,一目明了•准:内容准确,有主题思想•奇:独树一帜,不能雷同•美:符合艺术美的规律符合大众审美情感制作的过程中以组为单位进行设计。二、发布作品

  请各组派一名代表展示小组成果,并讲解设计意图。其他同学参照设计原则评价作品三、小结教师引导学生评选出最喜爱的作品。并鼓励学生:这一课我们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一目的已经实现了,希望同学们以后多思考、多实践、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文字的联想》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欣赏,了解中国文字的演变过程,激发民族的自豪感。

  2、体验各种不同的形态文字的造型美感,初步掌握文字联想的设计方

  法。

  3、发掘学生的创造力,引导学生运用多种绘画制作的表现形式进行文

  字的联想设计。教学准备:一些范作图片。教学重点:用新奇的联想装饰一个或几个字教学难点:如何发掘学生的创造力,让文字更形象、更

  生动、更有趣。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游戏

  引入新课。猜字谜。目、面、耳、象。(出示图片)二、作品赏析。、我们的中国的文字是我们祖先的结晶,现代的人同样也非常聪明,看!经过,装饰的文字,同样有趣别致。

  2、欣赏字。甜。为什么用一个苹果放到笔画中。他代替了哪一个笔画

  呀。

  代替的笔画效果是否一样。如果把整个字用苹果代替行不?想想,还有哪些字也可以这样装饰。

  秋。这个什么字。你发现了它的变化吗?说说这样变化好在哪里?学。看到学这个字,你想到了什么?第二课时一、引导学生创作。、根据字形字意来联想。

  2、夸张变形的字来联想。3、学生练习,美化字。

  二、作品展评。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吉祥物》教学目标、显性目标:通过学习知道部分著名的吉祥物,了解它们的造型色彩、年代、国度等,知道吉祥物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能够自己动手设计制作一个有特色的自己喜爱的吉祥物。

  2、隐性目标:通过以上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热爱

  生活、健康向上的情感与态度,以及个有审美取向的形象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还有在动手活动中的合作能力、集体意识。

  教学重点吉祥物造型的常用基本方法和色彩搭配设计。教学难点吉祥物设计的创新构思。

  课时:4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回答法,实物演示法,讨论法。教学用具教师:多媒体、若干实物茫例学生:铅笔、橡皮、水彩笔(或油画棒等)、剪刀、胶水、彩色卡纸。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实物教具向学生介绍北京奥运的吉祥物,由此导入课题,讨论时事激发兴趣。二、讲述新课:、什么是吉祥物?①学生看书、讨论、自由回答。②教师小结:吉祥物是人们为组织主题活动的设计的标志性的形象,象征欢乐吉祥,内含企盼成功的愿望。

  2、吉祥的设计基本特征:

  ①造型:可爱、夸张、活泼、幽默等。②色彩:鲜艳、对比强烈。通过对部分著名吉祥物的欣赏,让学生自行总结回答以上内容,教师启发引导学生。

  3、吉祥物的设计方法:

  ①确定主题。(运动会、班级活动、艺术节等)②选定原形。(基本形,如动物、日常生活用品等)③对原形进行变形。(拟人化,如添加五官、动作、表情等)④设计色彩。(根据实物、主题或自己喜好等)以上内容教师可通过示范来讲解,过程中不断启发学生参与。

  4、学生创作:

  确定一个主题让学生自行选用一定的媒材进行大胆的自由创作,作业可采用分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教师巡回辅导,也可适当加入某小组一起制作,注意启发孩子的构思。

  5、自我展示:让学生展示并介绍自己的作品。以表演的形式让孩子们进

  入角色,充分表现自我。

  6、课堂小结:教师适当总结点评作业,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总结本节课

  知识点。第二课时

  1、吉祥物设计课是一门综合的课程,它不仅是某一门艺术学科的设计

  与知识,其中包含了创作技能、文化背景、风格流派等内容的综合,同时涉及到各种创意、设计、制作、表达、交流以及多视角的连接与转换。

  2、充分开发利用来自学生自身知识技能与情感体验的

  教学资源。课前引导学生收集吉祥物并分析不同的表现方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

  果。

  3、充分利用教师美术知识技能的专业化教学资源。

  教师以同一组字为例,以不同类型的字体进行表现,直观形象地引导学生感悟吉祥物表现技法,激发想象力,拓宽思维空间。

  4、创设具有启发性和感染力的课堂教学环境。5、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大课堂容量,增强直观性。

  6、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第三课时

  情景感知:感知吉祥物学习

  1、方式与环节

  (1)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吉祥物的资料,并带到学校,形成具有感

  染力和启发性的学习环境。

  (2)选择学生手中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展示。(3)用多媒体展示吉祥物,并配以相应场景。(4)引导学生总结出吉祥物定义。

  用2、意图与效果

  以吉祥物形成富有启发性和诱导力的学习氛围。探索感悟

  1、方式与环节

  (1)用多媒体展示吉祥物,讨论分析它们的造型特点。

  形象特点:夸张、活泼、拟人色彩特点:对比鲜明亮丽

  (2)a.确定主题

  如主题班会、爱鸟日、劳动周运动会、艺术节等

  b.选定原形

  能够充分体现活动主题,具有鲜明代表性,可以是动物、植物、人物、物品或幻想事物

  c.夸张变形

  对原形进行拟人化处理,在形体、动作、表情、服饰等方面造型,可适当添加代表性道具,突出主题。

  (3)a.手绘法

  用绘画的手段将设计表现出来,注意线条清晰,色彩鲜明。

  b.粘贴法

  用卡板纸粘出吉祥物形象,在背后加支撑,易于稳定摆放。第四课时(一)实践表现、意图与效果

  从如何让学生学得更好的角度安排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的主题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掌握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2、方式与环节

  (1)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和制作方法进行吉祥物的设计与

  制作。

  (2)鼓励学生大胆把自己对吉祥物的追求与感悟表现出来,进行适当

  的夸张、变形和象征性,注重形式美感。

  (3)教师巡回辅导,注意学生的不同基础和不同的情感体验,尊重学

  生个性,有针对性的分层指导学生的实践表现。(二)交流评价、意图与效果为学生创设的时间表现的时间与空间环境,引导学生正确

  进行创作。学生相互交流作业,以自评互评师生互动的方法评价实践表现的效果,

  用第一人称的口吻对吉祥物做自我介绍,点明主题,激励学生全面发展。课后进一步分析自己作业的成功与不足,思考改进的方法。(三)课后拓展《星火燎原》教学目标:、本课主要介绍了中国共产党革命进程当中的三件大事。

  2、理解没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红军就无立足之地;没有红军

  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就不会保存革命的火种。鉴于以上原因,就必须讲清楚每个事件的过程、重要意义。

  课时: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

  2、——引自《周恩来传》

  二、秋收起义图片、秋收起义关于秋收起义我们来看一段视屏。

  2、欣赏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的资料3、欣赏井冈山会师的图片

  《简单的结构素描》教学目的:、结构分析素描的训练致力于培养学生对于自然的认知形式及其结构分析的观念,

  2、通过对物象结构的分析来深入对于空间的自我感受(诸如对形体观

  察与感受的程度,力量在空间的运动作用,直觉的空间判断,心智的推理等等)。

  3、通过素描对于艺术创造的这些隐性作用,使学生从某一确定的描写过程中感受到内在结构的生命世界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部分——理性认识:、结构的类型)骨架型

  2)积量型

  2、结构的分析)骨架型结构分析2)积量型结构分析3)综合分析第二课时第二部分——实技实训:、训练步骤第一步:

  确定整体比例形第二步:勾画基本平面形第三步:概括几何立体形第

  四步:刻画具体结构形

  2、图例剖析3、范画欣赏第三课时

  (一)课题阐释(二)搜集资料、搜集骨架型结构的自然物和人造物(图片)

  2、搜集积量型的自然物和人造物(图片)从所搜集的资料图片当中,

  体会骨架型结构和积量型结构的不同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学会利用这两类结构对物象进行分析。

  (三)体验练习、从所搜集的若干骨架型资料图片中,以速写形式勾勒其骨架造型。

  2、从所搜集的若干积量型资料图片中,以速写形式勾画其积量造型。3、以自然物象为模特,利用综合分析的手法,以草图形式分析其结构

  造型。

  4、以人造物象为模特,利用综合分析的手法,以草图形式分析其结构

  造型。(四)课题作业、单体人造器具或简单几何形体组合的结构分析

  规格:4开纸数量:2——4张学时:6——10学时2、单体自然物象的结构分析

  规格:4开纸数量:1——2张学时:6——12学时3、多个人造器具或复杂几何形体组合的结构分析规格:2开纸数量:1——2张学时:12——20学时第四课时

  (一)作业展示

  (二)交流讨论讨论题目:1、“形”与“体”的感知及其联系。2、形如何向体转化?3、动物、人、植物、器物等结构中的骨架与积量的转换。

  (三)课后记《多样的立体造型》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立体造型的基本要素,感受立体构成的美感。

  2、在学习中知道平面的纸材可以通过折卷、粘贴等方法构成立体形状,

  进行纸立体构成练习。

  3、进一步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对立体造型的感受力、想象力和

  表现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纸的立体造型方法。教学难点:使纸立体

  造型的创作具有一定的特色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巩固

  、出示课题:立体造型

  2、复习单个纸立体形状的构成练习板书:折、卷、贴3、尝试制作展示各种形状的纸圈:

  设问:和上节课你做的有什么不一样?你会做吗?谁来试试?

  2出示若干纸条,指名个别学生尝试制作。3展示作品。(粘贴在展示板上)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再来尝试制作各种形状的纸圈,在试一试的状态下,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第二课时欣赏激趣:这些简单的立体形状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非常广泛。他们的简易组合留给人们印象最深的那就是雕塑作品。、欣赏雕塑作品思考:同样是雕塑作品,你们觉得下面这几幅和上面的三幅有什么不同?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小结:上面三幅是普通的写实雕塑作品,而下面的这几幅都是抽象雕塑作品。就像刚才同学们发现的一样,抽象雕塑就是运用线、板、管等材料,通过卷折、组合、粘贴等技法进行表现。它所表现的简洁的立体造型却能给人们丰富的想象空间。

  2、出示校园雕塑

  比如说我们学校这个雕塑:你们知道他它的含义吗?看到它你想到了什么?教师简介校园雕塑:其实我们学校这个雕塑就是由一个“人”字和一个门框组成。它代表学校的一种育人理念,引领着我们大家走进知识的大门。学校为什么不用写实的人物雕塑,那就是想给同学们一个丰富的想象空间。这也就是抽象雕塑的形式美感。

  3、畅谈构思

  同学们欣赏了这些完美的抽象雕塑作品,再来回顾一下我们上节课学会的这些简单的纸立体形状,你们有什么新的想法吗?

  学生畅谈创作想法,引出本节课创作主题:纸立体造型第三课时探究创作、出示范作一谁来说一说老师这件作品是如何构成的?它包括哪些立体形状?(卷折、粘贴、组合。三角管、小圆管、纸圈)

  2、探究作法拆一拆:请一个学生上来把老师这件作品拆一拆,全班观

  察。

  2合一合:老师把拆下来的立体形状重新组合起来,全班再观察。

  想象是创作的源泉,立体形状的简易组合竟然是独特的立体造型。

  3、出示范作二

  《电脑绘画》

  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画图软件的操作方法。

  2.利用画图软件部分工具绘制小鸟。

  3.通过运用画笔软件绘制小鸟,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画笔软件各部分工具的操作方法,同时激发学生对学习电脑的兴趣。

  教学重点:画图软件部分工具的应用与操作。教学难点:曲线工具的应

  用。

  教学准备:1.教师机与学生机。2.、范图。3.多媒体投影仪。课时: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言:谈话:

  前面,我们学习了“画图”软件的操作与应用,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运用画图软件的部分工具画“小鸟”。

  板书课题:画“小鸟”

  学习新课:1.启动“画图”软件。谈话:这节课,我们需要利用画笔

  软件的椭圆、直线、曲线及着色滚筒工具来绘制“小鸟”

  2.操作步骤:(边讲解边投影演示)A.画头部讲解演示:单击椭圆工具,移动十字光标到绘图区,按

  住鼠标左键拖动,图形就会朝鼠标器移动方向延伸,放开鼠标左键则完成绘制。按此方法,画出圆圆的小鸟头,再在小鸟头中画一个圆圆的小鸟眼睛。

  A.直线的画法:

  讲解演示:单击直线工具,移动十字形光标到小鸟眼睛的上面,按住鼠标左键拖动,直线就会朝鼠标器移动方向改变长度及位置,放开鼠标左键则完成绘制。按此方法,在小鸟眼睛中间画一直线。

  B.着色滚筒的用法:

  讲解演示:着色滚筒主要是在一个封闭的区域内着色,单击着色滚筒,在封闭区内单击既可。

  c.利用画直线的方法,画出小鸟嘴、两根绒毛及身体部分的直线。D.曲线的画法:

  第二课时讲解演示:单击曲线工具,在曲线的一个端点单击一下,然后继续按

  住鼠标左,移动到另一个端点,放开鼠标左键,则在两端点之间出现一直线。

  在移动十字形光标到所绘线条的中间,向外拽出所需的形状。

  1.利用画直线的方法,画出小鸟的其余部分,一只可爱的小鸟出现

  了。

  2.选择“文件”菜单下的“保存”命令,可以将所绘

  制的图画保存到磁盘上。

  3.学生上机操作练习:(教师巡视指导)4.作业练习:绘制下图所示的小鸟简笔画。

  5.培养兴趣:(完成作业的同学可任选其中一个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第三课时

  引导阶段: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电脑绘画,并且用画图软件画了很多漂亮的画,那

  么你们用画图软件画过那些画

  ?都用到了画

  图软件中的那些工具?师:老师这里也有一幅同学的电脑作品,是一只小鸟,可是它很孤单,它

  想让同学们为它找一个同样的伙伴,可以用什么办法去找呢?

  新授阶段

  生:用手来画,画一个和它一样的。

  师:用那一种方法更简单?

  讨论:从画图软件中的那里可以找到?去找找看!

  师:请同学们试一试,一起来制作更多的。

  师:同学们电脑绘画有趣吧!老师也非常喜欢用电脑绘画。

  想不想和老师共同完成一张电脑画

  师:我来操作,你们帮我思考。

  第四课时

  学生创作

  教师辅导

  互评

  《和平小使使者》

  活动目标

  .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为世界和平做出贡献的人以及他们的事迹

  2.尊敬和欣赏为世界和平做出贡献的人们。活动准备

  .有关和平人士的事迹。2.收集到的相关图片、文字等资料。课时:3课时

  活动过程第一课时一、中国,和平的国度.介绍一些如“化干戈为玉帛”等的典故,让学生懂得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热爱和平的民族,并很早就提出了“和为贵”的思想。

  2.引导学生通过影视作品和书籍等找有关和谐、和平

  的成语或故事,在课堂上交流第二课时一、和平使者一一周恩来交流周总理生前为了维护世界和平所做的种种事情。可以制作资料卡片,

  在课堂上展示交流。二、我敬佩的和平使者.学生交流展示课前搜集到的和平使者的事迹,如宋庆

  龄、安南、特雷莎、施韦泽、珍妮&#8226;古道尔、陈香梅、海明威等,介

  绍他们的事迹,交流对他们的理解与感情。

  2•把收集的门U最敬佩的和平使者介绍给同学并说说敬佩他们的原

  因。第三课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人物谱.利用网络和其他渠道查找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以及他

  们的杰出事迹。

  2.与同学合作制作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人物谱。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人物谱

  

  

篇三: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2021-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方案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第十一册二、教材分析

  1、从整体结构上看,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本册教材的各课内容彼此没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和以往一样采用并列式散点式而非单元式,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时,课序可以根据上课内容、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做一定的调整。同时本册教材进一步延续整套教材的知识体系。

  2、从学习领域上看,强调综合性。全册共有16课,其中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占有较大比重,欣赏-

  评述有一课专题欣赏,“综合・探索〞领域也是一课,但其他课中也渗透了综合,表达了学科内的综合。

  三、学情分析:该年级学生在绘画方面具有较强的写实能力,己初步理解并能应用透

  视、色彩等根底知识和技法,具有较好的欣赏能力。但是,学生的美术技能根底和理论根底参差不齐,对美术的兴趣也远不如低年级。创作形式上缺乏想象力,一般是比拟实际的去描绘事物。造型和审美能力相对低年级比拟强。

  学生具备一定的理性分析能力,对绘画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能够对美术现象进行较为理性和深刻的分析,但每个班也存在相当数量的门外汉。四、教学目标

  这册教材分为欣赏、绘画、工艺三局部内容组成。〔一〕、认知目标分了解、理解和初步掌握三级。〔二〕、技能目标分练习和初步学会两级。〔三〕、情感目标分接受和初步具有两级。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根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开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五、教学措施:

  这是学生从儿童绘画到少年绘画的过渡时期,欣赏内容和设计教学的内容在教材中的比重增大。这既要尊重学生目前的兴趣爱好,又要深入浅出的灌输客观的美术学科理论知识,注重知识内容的趣味性,锻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维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使之更具有理性思维的深刻性。

  六、教学进度)

  周次

  内容

  11、徐悲鸿与奔马2

  22、戏曲人物2

  33、水墨人物244、画家林风眠25(

  5、蔬果造型266、秋之韵277、做做陶艺2

  88、中国扇子2

  99、小小果壳箱2

  1010、流动的风景线2

  1111、公交站台设计21212、街市新貌2

  13

  13、生活与科幻21414、窗外的风景2

  1515、新家园16金银器

  课时

  2

  46810

  12141618&20222426

  2830

  &

  17中国的文化与自然遗产美术万花

  32

  16

  筒

  1徐悲鸿与奔马

  教学目标:

  1。赏析徐悲鸿的作品,了解简单的构图知识。2,初步掌握奔马的构图技巧,学会运用一定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感受艺术美,初步掌握构图技巧。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构图技巧和表现手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搜集徐悲鸿的美术作品。

  (

  教学过程

  1。感受徐悲鸿的美术作品的艺术美。(1)让学生讲述自己心目中最美的作品。

  (2)教师课件演示。

  2。欣赏作品奔马。

  〔1〕从这些作品的形式、艺术风格等方面展开欣赏与讨论。

  〔2〕教师重点讲解?奔马?作品。

  〔3〕小结

  3。分析奔马的艺术特点。

  师生互动:赏析作品,理解不同的表现形式给人不同的感受。

  4。布置下节课要准备的绘画工具。

  课前准备

  第二课时

  课件、范画作品、绘画工具教学过程

  1。技法介绍。

  怎样才能有效地使用你们的绘画材料和工具

  〔1〕了解学生材料和工具的准备情况。〔2〕师生互动,了解水彩、水粉、素描铅笔、油画棒等常用工

  具的使用方法和表现效果。

  〔3〕教师现场演示一些特殊技法〔如湿画法等〕,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欣赏感受。

  说一说,你了解的戏曲人物揭示课题:?戏曲人物?。

  2。欣赏图片,分析探索。

  〔1〕戏曲人物具体在哪些方面表达出来师生讨论。

  〔2〕师生互动:比拟戏曲人物特点。你更喜欢哪一家为什么〔3〕教师为学生创设以下情景,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3。范例赏析,拓展设计思路。

  出示范作,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

  4。作业展示、教学评价。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欣赏评述。(1)组内交流调查作业。

  (2)各组推荐一位同学向全班展示,师生就“戏曲人物〞展开

  话题。

  2。精心筹划,组合构建。3。小组合作。

  学生创作合作完成作品。

  4。展示交流会:欣赏作品。

  3水墨人物

  教学目标:

  1。探究水墨人物的形式与内容,理解它的内涵。2。学会水墨人物的根本方法,形成创意思维和

  实践能力。教学重点:

  水墨人物的设计方法。教学难点:

  在设计元素中表达创意思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淡色的卡纸假设干张、彩色铅笔、水彩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1。提问导入。

  •••

  揭示课题:?水墨人物?。

  2。小组学习、欣赏感悟。

  〔1〕请每组同学拿出事先收集到的水墨人物。〔2〕分组研究、讨论。

  ①水墨人物一般是由哪几局部组成的②你能发现这些水墨人物有哪些相同之处

  〔3〕小组讨论交流,组际反应。〔4〕教师简要小结并板书。

  教学过程

  3。探究学习。

  第二课时

  〔1〕欣赏北京奥运会的相关图片资料。〔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以北京奥运会为主题的水墨人物设计

  活动。选择怎样的主体图形主体图形安排在画面的什

  么地方

  〔3〕画设计草图。〔4〕学生相互交流,教师适时点评。

  I

  4。创作实践。

  〔1〕请学生说说自己感兴趣的校园生活。如:每年的校园狂欢

  节活动、校园田径运动会、万圣节的化装舞会、六一节的庆祝活动等。

  〔2〕课件展示以校园生活为主题的水墨人物,学生欣赏。

  5。展示评价。

  〔1〕展示学生的作业。〔2〕引导学生大胆表述和评议,对有创意、有个性的作业进行

  表扬、鼓励、分析。

  〔3〕学生相互签名留念,相互赠送水墨人物。

  6。课后拓展。

  选择优秀的学生作业和已经收集到的水墨人物,在班里举办一个小型展览会。

  4画家林风眠

  教学目标:

  1.了解画家林风眠,感受细节之美。2,选择适合自己的工具和材料,学会用记忆画的形式描绘

  一件难忘的事。教学重点:

  了解画家林风眠,感受细节之美。

  教学难点:了解画家林风眠,感受细节之美。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活泼气氛、趣味导课。

  (1)你最难忘的事是什么

  (2)师生共同点评讨论,解决课程难点。

  2。探究需要表现的主题。

  展示画家林风眠,感受细节之美。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3。深入讨论。〔1〕展示画家林风眠的作品

  〔2〕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著名的画。拓宽学生的创作思维。

  4。大胆创作。

  选择适合自己的工具和材料,自由画作品。

  5。欣赏交流。

  〔1〕评一评,同学或自己的作品。

  〔2〕教师评价:主题是否明确、构图是否饱满、色彩表现是否

  合理等。

  〔3〕小结。

  教学目标:

  5蔬果造型

  1•欣赏蔬果造型画,了解画的制作工艺和艺术特色。2。通过蔬果造型的欣赏和制作实践,建立对文化价值的认

  同感和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掌握蔬果造型技术。教学难点:

  掌握蔬果造型技术。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Y

  教学过程

  1,导入课题。(1)以前学过哪几种绘画表现手法学生答:有水彩画、水粉

  画、水墨画、蜡笔画……

  (2)玩游戏:把一张薄一点的白纸盖在一枚硬币上,用铅笔

  在上面涂抹,就可以印出硬币上的文字和图案。为什么会这样呢请学生答复。

  〔3〕小结:

  〔4〕揭示课题:?蔬果造型?。

  2。欣赏蔬果造型画。

  〔1〕蔬果造型画给你们什么感受

  〔2〕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展示:蔬果造型的制作过程。2。重点研究两幅蔬果造型画。

  ①分析它们的用色特点。

  教师小结。②分析它们的造型特征。

  3。学习蔬果造型技术。4作业要求:画蔬果造型。5展示作业,评析奖励:评选最正确的蔬果造型作品,并在教室

  内或校园内展出。

  6。课外延伸:课件展示蔬果造型的其他制作形式。

  6秋之韵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初步了解秋之韵的造型规律及艺术特色。2,用不同的方法设计一个有特色的秋之韵,培养艺术创造

  能力。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初步了解秋之韵的造型规律及艺术特色。•••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方法设计一个有特色的秋之韵,培养艺术创造能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1。秋之韵欣赏,初步感受。(1)欣赏秋之韵。

  (2)相互交流:〔3〕板书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2。秋之韵欣赏,激发兴趣。

  〔1〕出示秋之韵。

  提问:欣赏后,有什么感受发现了什么

  〔2〕教师介绍秋之韵:〔3〕欣赏秋之韵,初步了解秋之韵的颜色和造型特点。

  包

  3。学生创作秋之韵,了解秋之韵的制作方法。

  〔1〕出示秋之韵,了解秋之韵的造型特点。

  秋之韵的造型有什么特点

  〔2〕演示秋之韵的绘制方法。

  4。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在卡纸片上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秋之韵。教师巡视指导。

  5。作业展示。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秋之韵欣赏,激发学生兴趣,活泼课堂气氛。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秋之韵知识I

  2。秋之韵作品欣赏。

  学生欣赏,教师总结。

  3。欣赏交流。4。学生设计,教师巡视。5。组织秋之韵作品展。

  7做做陶艺

  教学目标:

  L了解陶艺的造型特点。2。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保护环境的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陶艺的造型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陶艺的造型特点。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初步感知。(1)出示图片,请学生猜猜这是什么

  (2)教师揭题:?陶艺?。(3)让学生说说了解到的各种各样的陶艺。

  (4)小结。

  2。范作欣赏、加强理解。(1)请学生看书中图示,了解陶艺各部件的名称。

  小组交流。

  (2)学生上台汇报。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1。小组讨论,激发创意

  〔1〕怎样设计陶艺的外形分小组讨论外形的各种变化,进

  一步拓展思路。

  〔2〕小组汇报交流,教师概括小结,并示范几种根本形的

  制作方法。

  〔3〕小组讨论并交流美化方法。

  2。欣赏拓展,学习制作。〔1〕出示几种学生范作。〔2〕明确作业要求:以个人或同桌合作的方式设计一个漂亮的

  陶艺。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并提示:外形和美化上都要有创意,

  要实用性和个性并重。

  3。展示交流,小结延伸。41〕让学生将作品放在展示台上,同学间进行交流。52〕请学生评评感兴趣的作品。〔教师提示评价要点:造形、

  装饰、色彩等。〕

  〔3〕请作者说说制作时的意图。〔4〕小节拓展。

  8中国扇子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了解中国扇子的种类、形式和功能,了解中国扇

  子应从美观、实用和环境协调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I

  教学重点:中国扇子的造型设计。

  教学难点:中国扇子的统一设计。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直观感知。

  播放不同的中国扇子。通过欣赏,让学生述说看到的中国扇子根本结构。

  2,交流反应。

  通过课外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汇报成果。可以是文字述

  说,可以是图片、DV展示。

  3尝试练习。

  设计一组造型优美的中国扇子,并说明设计意图。注意造型之间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主次关系,线条的疏密关系等。

  第二课时

  ■

  教学过程

  2。探讨研究。(1)结合书中图片,中国扇子的设计思路。

  (2)探讨中国扇子的制作方法。

  3。拓展思维。

  中国扇子的创意。

  4尝试练习。

  (

  设计一组造型优美,功能独特的中国扇子,并说明设计意图。

  注意造型之间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主次关系,线条的疏密关系等。

  5。交流评价。

  表扬有创意的中国扇子设计。

  9小小果壳箱

  教学目标:

  1•认识果壳箱的种类及构成特点。2,通过学习,感受果壳箱的艺术特色,感受艺术的生命力

  和实用性,提高美化生活能力。

  0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果壳箱的构成特点。

  教学难点:掌握果壳箱的创作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欣赏揭题。

  出示生活中的果壳箱。并请学生简单说说自己对果壳箱结构特点的认识。这时教师引出课题一一小小果壳箱。

  2。讨论研究。

  〔1〕适合果壳箱的结构特点是怎样的

  ①学生欣赏分析教材中的范图。②教师请学生说说自己的认识,同时归纳并板书学生的观点。

  $

  〔2〕结合教材中的果壳箱,教师组织学生集体交流讨论。〔3〕组织学生讨论。〔4〕教师展示设计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感知,激发学生设计兴

  趣。①学生看图片范作。②教师引导学生观看教材中展示的“制作步骤〞。

  3。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设计创作果壳箱作品。

  4。交流评价。

  〔1〕老师展出学生的作品。

  〔2〕请学生介绍自己的创作想法,并对自己的作

  品做出评价。

  〔3〕同学之间互评并提出建议。〔4〕教师评价,并提出建议。

  5。教师小结本节课学习情况。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准备设计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

  1。表扬上节课学生们的良好表现。

  2。教师与学生共同回忆果壳箱。

  3。欣赏启发。

  〔1〕引导学生感知果壳箱的制作。〔2〕教师再出示实物作品。〔3〕师生共同讨论手工制作应注意的问题。

  ①材料选择合理。②材料搭配合理。③工艺制作精细。

  4。作业要求。

  〔①可以合作完成,但参加人数最多为四人。合作时最好分工明确,配合协调。②制作时要注意平安。

  ③争取在课堂上完成作品。

  5。交流评价。

  ①展示学生的作品。②请学生介绍自己的创作想法,并对自己的作品做出评价③同学之间评价,并提出建议。④教师评价,并提出建议。

  6。教师小结本节课学习情况。

  教学目标:

  10流动的风景线

  1。认识流动的风景线的根本概念,了解流动的风景线的艺

  术特点。

  2。学习流动的风景线的根本知识与技法。

  教学重点:学习流动的风景线的根本知识与技法。

  教学难点:学习流动的风景线的根本知识与技法。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1〕认识流动的风景线,欣赏作品,引导学生观察、欣赏、思

  考。

  〔2〕揭题?流动的风景线?

  2。深入教学。

  〔1〕引导学生欣赏作品中流动的风景线的各种效果,并说一

  说自己的感受。

  〔2〕教师介绍流动的风景线用具及方法,并作操作示范。〔3〕教师在流动的风景线形成的自然外形上作想

  象添画,完成一幅流动的风景线画。

  3。流动的风景线游戏。

  教师展示两幅学生习作,分析效果,提示操作要领。

  4。流动的风景线尝试。

  〔1〕学生完成一幅流动的风景线画。〔2〕引导学生互评作品并互相交流,教师分析点评归纳总

  结。

  〔3〕收拾工具材料。

  5。课堂延伸。

  11公交站台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公交站台设计的根本概念,了解公交站台设计的艺

  术特点。

  2。学习公交站台设计的根本知识与技法。

  教学重点:认识公交站台设计的根本概念,了解公交站台设计的艺术特

  点。

  教学难点认识公交站台设计的根本概念,了解公交站台设计的艺术特

  点。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

  1。导入教学。〔1〕展示:认识公交站台设计,欣赏公交站台作品。[

  引导学生观察、欣赏、思考。

  〔2〕揭题?公交站台设计?

  2。深入教学。

  〔1〕展示:引导学生欣赏作品中公交站台设计的各种效果,

  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教师介绍公交站台设计的表现方法,并作示范。

  3。公交站台设计游戏。

  〔1〕学生在一张纸上,试作。

  〔2〕教师展示两幅学生习作,分析效果,提示操作要领。

  4。公交站台设计画尝试。

  〔1〕学生完成一幅画。〔2〕引导学生互评作品并互相交流,教师分析点评、归纳总结。〔3〕收拾工具材料。

  5。课堂延伸。

  12街市新貌

  教学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对街市新貌的观察、回忆、思考,初步学会表现物体,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培养

  学生综合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表现物体,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培养学生综合

  创作能力。教学难点:初步学会表现物体,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培养学生综合

  创作能力。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教学过程一、了解街市新貌。

  1、谈谈变化2、教师总结。

  二,深入探究。

  〔1〕对街市新貌有了深刻的体验和了解后,想一想你打算怎

  样来表现学生回忆、表述。

  〔2〕展示街市新貌效果的图片。

  三,布置作业,表达创意。

  〔1〕教师提出工具与题材。

  〔2〕教师提出创作建议。〔3〕学生进行作业。

  3。评量。4,延伸及其他表现手法。

  13生活与科幻

  %

  教学目标:

  1。学生欣赏生活与科幻,有效强化观察的整体性、选择

  性和多样性

  2。学生能感受生活与科幻的特殊魅力,拓展学生的创作

  思维,了解独特的艺术价值。教学重点:

  学生能感受生活与科幻的特殊魅力,拓展学生的创作思维,了解独特的艺术价值。

  教学难点:学生能感受生活与科幻的特殊魅力,拓展学生的创作思维,

  了解独特的艺术价值。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教学过程

  1。观察“生活与科幻〞的导入。2。体验“生活与科幻〞的情感,设疑解惑。3欣赏评析,引导创作。

  通过反思欣赏内容,注重学生个体与群体间的交流,加强了学生对图形形成的理解,即让“元素〞直接呈现,“自觉〞组合的不同秩序和方式,使变异产生不同的情感分析,这一过程中,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关键。在以上欣赏的过程中,图形各构成的概念无须多做任何讲解,体会其形式美才是关键,人们往往十分注重实空间的利用,实空间的外形,而很多人往往忽略了对虚空间的利用和把握。

  4。实践“生活与科幻〞的魅力,探索设计。

  〔1〕展示范作,为学生创作提供创意与造型灵感。

  6

  〔2〕小结:让学生感受其概括、夸张、归纳、简洁、添加等手

  法突出对象的特征的方式,形象鲜明、典型、强烈。

  14窗外的风景

  教学目标:通过对窗外的风景作品的欣赏、评述、设计,使学生初步

  了解窗外的风景等根本形造型。教学重点

  #

  了解窗外的风景的根底知识,掌握根本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教学难点:

  在欣赏、评述与设计练习中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

  教学过程

  %

  1。激发兴趣,新课导入。(1)欣赏窗外的风景造型的各种作品,对形成方式进行探讨,并

  作简单分析与归类。

  2。自主探究,新课展开。

  (1)感受窗外的风景的形式美。

  展示,作品欣赏。

  〔2〕教师引导并归纳:根本技法:使一张平面的纸变成立体

  形态,要借助于折、卷、粘贴等方法,而这些方法又结合点、线、面的变化派生出纸造型的丰富技法,运用这些技法可使平面的纸形成各种生动的立体形态与有趣的肌理效果。

  3、探窕方法,技法解析。•••4、尝试设计。5、成果展示。

  〔1〕优秀作品展评:自评、互评、师评。

  〔2〕评出最正确创意奖、最正确制作奖、最正确色彩奖。

  5、拓展。

  教学目标:

  15新家I

  学生能了解新家园的设计。

  教学重点:

  学生能了解新家园的设计。

  教学难点:

  学生能了解新家园的设计。

  教学过程:

  1。情境演绎,激发兴趣。

  学生欣赏,感受奇妙联想。

  2。巧妙联想,探窕方法。

  〔1〕读图:点的视觉特性。〔2〕演绎“点〞:在非常洁净的黑板上,画单点图①,引导描

  述对这一点的视觉观感。小结:单一的点具有集中凝固视线的效用,容易形成视觉中心,

  感觉一起向纵深消失于无尽处。〔3〕演绎“多点〞:有序地添

  加点,图②至图④,自由描述多点形式的视觉观感。小结:多点会创造生动感,大小各异就更加突出了。连续的点

  会产生节奏、韵律,点的大小不一的排列也容易形成空间感。

  16金银器

  教学目标:学生了解制作金银器的造型。

  教学重点:学生了解制作金银器的造型。

  教学难点:学生了解制作金银器的造型。

  教学过程

  1。深入感知。(1)欣赏。(2)思考:通过观察,谈谈你的想法

  2。拓展材质,创造表现。

  (1)讨论:不同材料适合怎样的构成方式(2)创作小尝试。

  17中国的文化与自然遗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初步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培

  养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初步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培养

  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教学难点:

  通过欣赏,初步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培养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3。谈话引入,揭示课题。〔1〕谈话:大家说说中国的世界遗产有哪些学生交流自己收集

  的资料。

  〔2〕小结:

  〔3〕交流:板书课题?中国的世界遗产?。

  4。引导欣赏,加强体验。

  〔1〕出示,欣赏评述。

  ①观看,结合,教师讲解。②作品欣赏。

  〔2〕让几名学生说说平时看到最多的中国的世界遗产,说说欣

  赏后的感受,教师小结。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表现感受。

  〔1〕为什么这些作品被中国的世界遗产

  〔2〕请学生在多媒体教室上网查找相关资料来说明自己的欣

  赏观点,并将资料汇编成一份文档。

  〔3〕学生整理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感受,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结回忆,研究拓展。

  〔1〕学生汇报自己研究和讨论的结果,教师进行小结。〔2〕布置学生课外的研究内容。

  〔3〕保存学生作品。

  

  

篇四: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一:难忘的艺术形像一、教学目标

  1.感受竹秀美、挺拔的自然美,体验竹带给人们的美感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2.了解部分竹制乐器(笛、萧、芦笙)的造型、音色和旋律风格。二、教学重点、难点:准确绘画。三、教学准备

  课件、笛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欣赏民乐《紫竹调》进教室入座。(二)看竹林,感受竹的色彩、形态。“今天,老师邀请同学们一起跟随我走进竹林去看一看。”1.你喜欢竹吗,为什么2.你能用一个词语或者一句话来表达你对竹子的感受1.绘画,以国画居多2.雕刻,竹根雕小学美术教案二:古建筑的保护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探索、总结问题及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热爱家乡的自豪感,树立保护身边古建筑的意识。教学准备:教学重点:认识古建筑的价值,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现古建筑。教学难点:能比较准确地画出古建筑的外形,思考保护古建筑的措施。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保护文物》一课,谁还能记得文物有哪些分类(生答)古建筑物不仅仅是文物的一个简单的分类,它与当地人们的历史风俗、生活习惯和文明息息相关,中国地大物博,东西南北各地的古建筑都有自己的风格,有很多还被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今天就让我们进入《古建筑的保护》一课,来探究一下我们身边的古建筑,并学习保护古建筑。板书课题。二、新授阶段⒈欣赏感知欣赏图片:中国古代建筑欣赏------北京故宫、贵州地坪风雨桥、北京四合院、江南水乡等。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说出这些古建筑的名称、地理位置,初步感受建筑风貌及艺术价值。⒉结合图片了解古建筑的分类

  宫殿是皇帝的居所,建筑面积庞大。宫殿的建筑有严格的法则,里面雕梁画栋,精美至极。

  坛是中国古代用来祭祀天、地、社稷等活动的地方。主体建筑四周要筑一至二重低矮的围墙,四面开门。

  中国园林中水榭的形式是在水边架起平台,平台一部份架在岸上,一部份凌空伸八水面,平台跨水部份以梁,柱凌空架設於水面之上。

  坊是中國古代具有表彰,纪念,标志等作用的建筑物。在单排立柱上加额枋等而不加屋顶的成为牌坊。三、整理交流

  谈谈自己对于亲身游历过的古建筑的认识、感想。欣赏课件中展示的家乡古建筑,感受家乡古建筑的艺术美,如日照革命烈士陵园,丁肇中故居,五莲山和九仙山上的古建筑等。四、保护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古建筑的保护方法,并以多种形式展现:宣传画、手抄报、古建筑模型等。或尝试撰写简单的调查报告。五、展示赏评组织学生以组为单位展示、赏评保护古建筑的作品。六、总结交流建筑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珍贵的文化遗产,一旦毁坏就不可能复原,我们要重视对古建筑的保护,因为它们是古代文明幸存的见证,我们有责任将它们尽可能完整地保存下来留给我们的子孙后代。

  七、拓展延伸与家人旅游时注意观察古建筑,将本课的保护方法应用于实践,爱护

  古建筑。你对于在古建筑上写字的行为如何评判遇到这种行为我们该如何做小学美术教案三:保护文物

  教学目标:1、调查、了解本地区的文物资源,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

  感。2、学会欣赏,绘制文物。3、了解保护文物的意义,增强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教学重点:了解什么是文物,知道保护文物是我们的责任。教学难点:绘制文物,制作宣传小报。教具:教师:课件和图片学生: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纸。教学过程:

  一、导入:看图片中央电视台鉴宝现场,人头攒动、人山人海。

  二、讲授新课:

  说到保护文物,你们知道什么是文物吗阅读课本P26第一、二两节。了解文物的范围。(1)中共一大会址1920年和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重要人物有关的,具有纪念意义和历史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等。谁能举一下我们自己身边的例子绘画大师李可染的故居,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2)五彩鱼藻纹瓷罐明(3)黄花梨圈椅明(4)玉凤商各个时代有价值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5)龙门石窟大佛唐(6)齐景帝陵墓麒麟南北朝齐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物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等……举个身边的例子:狮子山汉墓兵马俑,楚王山千佛洞,东坡黄楼,云龙山放鹤亭,兴化寺北魏佛像,徐州汉画像石……2、小组讨论,感受文物的美感3、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4、教师作适当小结5、讲解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过程和成就,让学生了解祖先创造的优秀文化。徐州,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之十二,尧封彭祖于此,称大彭氏国,春秋有彭城邑,战国时为宋都,项羽亦曾在此建都,三国时为徐州州治,清代为府治。自古兵家必争,是有名的军事战略要地。文物古迹有汉代戏

  马台遗址、兴化寺、大土岩、淮海战役烈士陵园,还有汉墓多处,出土有汉画象石、兵马俑、银镂玉衣等。

  

  

篇五: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六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江西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一单元教学日期:月日星期总时()1难忘的艺术形象一、教学目标1.感受竹秀美、挺拔的自然美,体验竹带给人们的美感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2.了解部分竹制乐器(笛、萧、芦笙)的造型、音色和旋律风格。二、教学重点、难点:准确绘画。三、时安排:1时

  四、教学过程:

  总时数第时月日星期第一时

  (一)组织教学:欣赏图片(二)看竹林,感受竹的色彩、形态今天,老师邀请同学们一起跟随我走进竹林去看一看。1你喜欢竹吗,为什么?2.你能用一个词语或者一句话表达你对竹子的感受?(三)讨论竹与人们生活的联系。1.绘画,以国画居多2.雕刻,竹根雕

  2、多彩的郊外风光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自然界丰富的色彩变化,理解光色、

  环境色对物体产生的影响。2.引导学生体会色彩风景画与音乐作品的情感、意境。

  教学难点:如何调配颜色,如何画一幅色彩风景画。教学重点:条色对固有色的影响;体会色彩风景画的情感。教学手段:示范、观察、讨论、作业、多媒体演示等。教学过程:时安排:2时总时数第时星期

  第一时1.引入题:

  欣赏风光片:①提出问题:雪为何会呈现出黄色和蓝色?②演示、观察环境色、光色对白色石膏体色彩的影响。

  ③分析风景画中,白色物体的色彩变化。二、讨论:

  如果物体的固有色不是白色,而是红色、蓝色或其他的颜色,那它的色彩会呈现怎样的变化?①得出结论:1.受光面:固有色+光色2.中间面:固有色为主3.背光面:固有色加暗+环境色的反光4.投影:固有色加暗+环境色②总结:大自然是我们色彩的宝库,自然界丰富的色彩是由于不同的固有色在不同的环境、在不同光的影响下,所呈现出的颜色。它们相互影响,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一幅幅多彩的风景画,,

  三、练习从景物中提取色、彩,并讲述它的色彩变化。

  四、教师指导:主要针对调色问题进行演示。总时数第时星期第二时

  一、引入同学们都知道,音乐作品能以它特有的方式感染人们

  的情绪,其实美术作品尤其是色彩画,也能让人触景生情,现在让我们

  把它们结合在一起,体会一下两者是否有某种联系。二、欣赏民乐合奏,并体会能受到何种感染。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体会:

  ①节奏(欢快);②旋律的起伏(起伏大);

  ③是否有多种乐器合奏(多种不同音色交织在一起)。三、欣赏风景画《夏日》,分析色彩,体会情感。

  1.回答问题:①跳跃的笔触;②响亮、纯净的色彩对比;③色彩的明暗对比。2.欣赏同类型的风景作品。3.欣赏不同类型的风景作品《三片云》,分析色彩,体会情感,回答问题。

  ①笔触柔和、细腻;②纯度低的色彩对比变化细微,对比不强。4.为《三片云》配上合适的音乐,烘托画面的意境。.欣赏同类型的作品。四、小结:美术作品中不同的色彩、不同的色调、不同的表现手法,都能给人带不同的情感感受。

  五、作画步骤:1.取景、构图。2.大色块的铺垫3.调整完成

  3、亮丽的城市景观

  教学目标:1、积累一些词语,如返璞归真”陶冶”静谧”姹紫嫣红”赏心悦目”能书写、能掌握词义。2、能了解景观花卉的分类、材料和设计原则。3、初步了解说明的说明对象,对象特征,能整体感知意,简单地辨别一些说明方法,培养初步阅读说明的能力。4、培养学生热爱美、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教学重点和难点:1、培养概括段落大意的能力。

  2、引导学生把握景观花卉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时安排:4时教学过程

  总时数第时星期第一时一、导入新:出示一些不同的城市景观所采用的花卉装饰图片生活在城市中,一些起到装饰作用的花卉随处可见,有的绚烂夺目,有的娴静优雅,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带了赏心悦目的感受。但是同学们可能不知道花卉的装饰是讲究一定的原则的,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篇专门说明花卉装饰的《城市景观花卉装饰》。

  二、学习新初读,整体感知1、用分钟默读,大致了解内容,并能掌握一些词语的读音和含义返璞归真、陶冶、静谧、姹紫嫣红、赏心悦目

  2、思考:说明首先要把握的说明对象,那么这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设想:城市景观花卉装饰

  3、思考每一段的主要内容并用简短的语言概括。(1)城市景观花卉的作用(2)城市景观花卉的分类(气候、形态)(3)城市景观花卉的材料(4~7)城市景观花卉的设计原则(实用角度;布置的环境

  特点;欣赏的角度)

  (8)总结概括段意能帮助我们理清的思路结构,掌握的基本内容。

  第二时

  一、深入研读,初步了解一些说明的基本常识重点研读4~7段1、请同学散读4~7段思考:(1)、从花卉装饰的实用角度,花卉装饰应掌握什么原则?

  (2)、从环境特点,花卉装饰应掌握什么原则?(3)、从欣赏角度,花卉有哪些效果?

  设想:(1)、实用角度:布置庆典场所,色彩鲜艳,用期不长;

  布置展览馆、阅览室,淡雅朴素,花期持久布置陵园,常青,简素(2)、环境特点:花材应与环境的色彩、光线的强弱、陈设布局相适宜(3)、欣赏角度:花类,色彩绚丽,温暖、热情叶类,青翠舒展、宁静、清爽果类,鲜艳可爱,丰收的喜悦二、小结:在研读每段内容时应注意一些路标性的词语以及一些重要的标点符号的运用,在这几段中,多次用到了分号,这其实已经暗示了学生的条理结构。

  第三时

  1、介绍初中阶段常用的说明方法举例子”举例子: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这就需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加以说明。

  举例子”是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进行说明。这是常用的说明方法,例子前面常有比如”例如”女如”等标志词语。举例子的作用是反映一般情况,真切、有力的说明事物。2、思考:在4~7段中,作者是否用到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请举出一个例子,并试着说说它的作用。(小组讨论)例:第节,为了更好地说明布设展览馆要求时,作者列举了石盆景、蕙兰和富贵竹”,具体地说明了布设展览馆要求时花期长,淡雅的花卉。请同学朗读语段,更好地了解说明方法的作用请同学个别发言

  

篇六: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教案

  美术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阔学生的思维领域。你有在美术课后写六年级美术教案?来学习它的写法吧。

  #303952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教案1手绢教学目标1、认知几对同类色:大红与粉红、桔黄与淡黄、深绿与淡绿、深蓝与淡蓝。2、初步尝试用渐变色印染。3、启发孩子对色彩的兴致。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5、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教学预备1、认知大红与粉红、桔黄与淡黄、深绿与淡绿、深蓝与淡蓝,能准确叫出它们的名字。2、色彩孩子小卡片8个;磁带、录音机。3、孩子每人一个“色彩孩子”胸前饰配;每一组大红与粉红、桔黄与淡黄、深绿与淡绿、深蓝与淡蓝的颜料各1份;每人一支毛笔、一张纸巾。教学过程一、配同类色。1、幼儿教师:今日很多色彩孩子到我们小(1)班,看,有哪一些色彩孩子,孩子集体念。2、幼儿教师手里拿一個“红孩子”:“来了个红孩子,它讲:我的好伙伴同我长得非常像,看看,这儿谁与我长得最像,请你们来帮助我找找。”孩子找着粉红。“好伙伴,手牵手,抱抱。”幼儿教师演示2个孩子的动作。3、用相同的方式找着另三对同类色。二、观测和察看印染手绢的方式。

  1/7

  1、幼儿教师展示范例:看,色彩孩子跳到了手绢上,他们把手绢装扮的多漂亮呀!它们是怎么样装扮得哩?

  2、幼儿教师演示印染手绢的方式。幼儿教师:如此漂亮的手绢是怎样装扮出来的啊?我们来看看。将正方形的餐巾纸对折3次成三角形——将对折好的餐巾纸的各个部位各自蘸一下色彩——悄悄地打开。三、孩子集体回想印染的步骤,探讨需留心的地方。1、蘸颜料的时间不可以过长。2、印染后打开时要悄悄地、慢慢地。四、孩子染手绢,幼儿教师指导1、勉励孩子勇敢印染。2、给能力弱的孩子适合的协助。3、勉励孩子在打开时不惧艰难,坚持做完1件事。五、作品出示。1、将孩子作品平放于桌上,孩子向小伙伴推荐自个儿的作品,并说一说喜爱哪1幅作品,为何?2、为喜爱的作品奖一個奖牌。反思:教师演示的环节里,我在课前做了进一步的尝试。用来染色的纸质量要好而且要厚一些,这样不容易烂。其次就是对于选用的颜料有一定的要求,应用水溶性较好的水彩颜料或国画颜料,这样染出来的手绢色彩更均匀亮丽。教师示范时,我分了三个小环节。对边折成正方形,染边;对角折成三角形,染角;以及边角混染。告诉幼儿可以变换不同的折法,不同的染法,可以染出不同效果的手绢。同时我把这一操作过程编成了口诀,更易于幼儿理解和操作。在幼儿操作过程中,许多幼儿能掌握这个染纸的方法,而且每个孩子能创造出更新颖更漂亮的图案,这让我很惊奇同时也很高兴。教师在操作过程中只给了简单的指导,幼儿就可以发挥的空间,印染出新奇漂亮的手绢。而且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注意了卫生的问题,都能干净的完成。#304203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教案2

  2/7

  噼里啪啦教学目的:1、让幼儿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2、认识鞭炮,了解鞭炮的形状和颜色。3、学习正确的涂色方法,能均匀的在一定范围内涂色。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5、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教学准备:1、录制好的鞭炮声音,各种形状的鞭炮图片。2、幼儿操作材料,油画棒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播放放鞭炮的声音,提问:你听到了什么声音?2、"我们会在什么时候放鞭炮?"二、欣赏讨论1、播放幻灯片,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样的鞭炮?幼儿讲述讨论鞭炮的颜色,形状。2、你看见过什么样的鞭炮?三、示范涂色1、出示操作材料上的鞭炮:这串鞭炮漂亮吗?为什么?2、教师示范涂色的方法(1)从左往右涂。(2)从上往下涂。(3)先涂边框,再涂中间。3、幼儿临空练习涂色方法,学习握笔姿势。4、放幻灯片,幼儿欣赏涂色作品。四、幼儿涂色操作幼儿完成自己的鞭炮涂色,教师辅导能力弱的幼儿。

  3/7

  五、欣赏品议1、展示幼儿作品,幼儿欣赏。2、引导幼儿从颜色和涂色两方面来进行评价。六、结束部分整理物品,自然结束。#378839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教案3大班绘画活动《放烟花》活动目标:1.能大胆地想象并表达自己的想法,尝试用不同的色彩,以拖画的形式拉出线条。2.能愉快地参与活动,体验创作的乐趣。活动准备:烟花录像、深蓝色的纸、毛线,各种颜料。活动过程:一、观看烟花录像,感受烟花的多姿多彩。1.播放烟花录像,幼儿观看。2.提问:烟花有哪些颜色?谁能用好听的词来说一说?看上去像什么?3.老师小结:五颜六色的烟花有的像花朵,有的像喷泉,有的像彩带。4.提问:这么漂亮的烟花,我们可以怎么表现出来呢?(第一环节引导幼儿欣赏烟花电脑视频,激起了幼儿的兴趣,让他们在观察后说说烟花的样子、颜色,并把烟花形象化,说成“烟花象花朵、烟花象喷泉……”烟花的颜色是五颜六色的。)二、学习用颜料表现烟花1.提问:烟花一般是在什么时候放的?那我们可以用什么颜色的纸来表现夜晚呢?2.教师示范(1)学习“放烟花”的方法:躺下来,拉一下。(2)学习换色:我愿意尝试用不同的颜色,看,我又选择了什么颜色?

  4/7

  2.个别幼儿练习提问:你们和我一起在夜空里合作了一幅画,这让你又想到了什么?3.老师小结(第二环节引导幼儿想象在纸上又添上了几笔,现在又让你想到什么?”用玩的方式划出几笔随意的线条,这样的想象有利于拓宽幼儿的想象。)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1.鼓励换色2.鼓励构图丰满四、展示评价作品,提问:你最喜欢哪一幅烟花?为什么?(最后环节引导幼儿带着想象与美好的审美感受去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品。)#375145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教案4蘑菇活动目标:1.会用大小不同的椭圆形和半圆形画出蘑菇的基本形状。2.学习使用多种颜色来装饰蘑菇。3.掌握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色彩均匀的涂色技巧。活动准备:小兔头像、蘑菇图片,范画、画纸、油画棒。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引出课题1.教师一边出示小兔头像,一边说:今天小白兔早早起床,拿了一只篮子要到树林里去它边走边唱,非常高兴,因为它要到树林里采它最喜欢吃的蘑菇。终于来到了树林,可这时太阳公公却躲起来了,还下起了毛毛雨,小白兔没带雨伞,怎么办呢?你猜猜小白兔想到了什么办法来避雨吗?(幼儿自由议论)2.原来小白兔一口气跑到了蘑菇地里避雨,这里的蘑菇可神奇了(出示蘑菇图片),大大小小的,不仅有小白兔喜欢吃的小蘑菇,大蘑菇还可以做小兔的蘑菇房,这不,小白兔跑到大蘑菇下避雨来了,所以小兔子最喜欢蘑菇,它想摘

  5/7

  很多很多回去送给它的好朋友们,我们小朋友来帮帮它吧,画些漂亮的蘑菇送给小兔子的朋友好不好?

  二、教师示范作画1.出示范画:我们一起来看看蘑菇长什么样子的?怎么画呢?(幼儿观察后自由讨论)2、教师请幼儿说说,总结画蘑菇的方法,创编成儿歌的形式(PPT出示):圆圆的,扁扁的,像房子,像花伞,一个个,地上长,小白兔,真喜欢。3、幼儿跟读儿歌。4、教师边念儿歌示范画两个具有代表性的蘑菇:先画椭圆形或半圆形的蘑菇顶,在蘑菇顶中间底下画上蘑菇柄,然后在蘑菇顶上画上不同颜色的小圆点或者斜纹作装饰,最后给蘑菇涂上漂亮的颜色(教师示范时,强调涂色规则: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色彩均匀)。5、带领幼儿边说边画:请小朋友伸出右手食指,边读儿歌边画蘑菇。(书空练习)三、幼儿作画,教室巡回指导1.发放画纸和油画棒,鼓励幼儿大胆落笔,画出大小不同的蘑菇,并提醒幼儿作画时注意顶和柄的衔接。2、会用多种颜色给蘑菇画上漂亮的花纹。3、帮助能力差的幼儿画好蘑菇顶,并鼓励孩子自己模仿作画。四、讲评作品1、收拾作画工具(请幼儿自行将油画棒收拾好,摆放到指定位置)2、老师对幼儿的作品做适当的点评:表扬画得又多又漂亮的小朋友,对能力稍差的幼儿的作品多作鼓励。#375005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教案5线描画—人物速写活动目标:1、能用简单的线条,表现人物的各种动态。2、懂得简单速写的方法,体验速写的快乐。

  6/7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活动准备:幼儿作画工具人手一份(记号笔、卡纸)师作画工具一份活动过程:一、师现场作画(添画),逐步出示。1、师画圆,引导幼儿:你们看,这是什么?(逐步引导,方法同上)。人物速写完成,师提问:他在干什么?(站着)那里看出来的?(脚)2、师:好玩吗?幼:好玩。师:那我们一起来画画吧。引导幼儿师生共同手指作画。二、了解速写的概念速写:就是用简单的线条快速地画出一个简单的形象。三、师引导不同动态,幼儿作画。1、请一个小朋友上来做动作,下面幼儿观察动作(手、脚的动作),师示范作画。2、师动作,请幼儿提笔作画。3、请一幼儿上来动作,下面幼儿作画。4、请一家长上来动作,幼儿作画。四、作品展示于黑板上,幼儿相互交流。五、活动结束,师小结、评价。

  7/7

  

  

篇七: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全)第一课:远近的奥秘教学目标:一、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透视的大体转变规律。二、学习、了解平行线和消失点概念。3、欣赏名家作品,品味透视在美术中的魅力。4、联系生活,感受生活中的透视转变。教学重点:一、了解和掌握透视转变的大体规律。二、透视大体规律的运用。教学难点:透视规律的理解和在实践中的运用教学工具:名家美术作品、建筑风光照片等教学进程:感知透视(基础知识)一、引导阶段

  结合讲义中的文字描述,分组欣赏、讨论讲义和老师提供的图片,理解什么是透视现象。二、发展阶段一、小结透视现象所产生的规律。二、什么是视平线和消失点。(结合图片分小组讨论)

  3、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区别。(结合图片分小组讨论)教师用几何形体示范什么是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

  4、课堂作业按照学习要求,组织学生到学校周围观察,注意体会物体的透视转变规律。

  三、后整理一、回家搜集相关的一些建筑、风光等图片,巩固知识。二、准备好第二节课的工具材料。

  体验透视(课堂实践)一、引导阶段一、检查课前准备二、回顾透视的基础知识点二、发展阶段一、讲解摹仿作画的大体进程

  (1)、先观察图片中事物的特征,寻觅出符合透视转变的大体规律;(2)、构图(考虑安排主体物的合理位置);(3)、用线描表现(刻画主题物的特征);(4)、整理画面。二、讲评作业

  (1)、两位学生为一组,彼此互换作业,进行评比。(以是不是准确表现出透视转变成标准)(2)、老师统一点评。三、拓展阶段可以进行现场写生或默写表现透视转变的作业。二、风光写生教学目标:

  学习简单的风光构图知识,利用所学的透视和构图知识进行风光写生。

  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提高造型能力与构图能力。教学重点:了解简单的风光构图知识,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如何把透视和构图知识运用到绘画实践中。教学进程:(一)引导阶段(10—12分钟)欣赏、分析讲义图例,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

  师:“同窗们学习了大体的透视知识。下面让咱们来欣赏一组图片,看看他们是如何运用哪些透视方式的。”巩固、加深对平行透视(一点透视)和成角透视(两点透视)的理解。引导学生分析他们的特点。了解风光写生的方式与步骤。

  欣赏讲义第2页下方的图片,了解白色方框的作用,师:“这些方框咱们称之为取景框,在风光写生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就象照相机的镜头,照出来的景色美不美和拍摄者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所以画面的美不美和你们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师展示“回”字形的取景框。并介绍其利用方式。同时介绍在没有取景框的情况下,可用双手架成“口”字形进行取景。

  以图片或照片资料为例或通过对窗外景物的观察,讲解风光写生的方式和步骤,了解风光写生中的近景、中景、远景的概念。如何利用取景框进行取景构图。在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中衡宇的各条棱边会有什么转变。如安在画面中肯定“视平线”和“消失点”。欣赏一些风景画和学生习作。

  步骤:观察——取景——构图——描画——修改——整理完成(二)发展阶段(28—30分钟)一、取景构图实地风光写生

  选择操场或顶楼阳台先集中引导学生进行取景,观察建筑物的透视转变,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分散开进行实地风光写生。老师巡视辅导,及时帮忙学生更正错误。作业点评。第3课心中的风光教学目标:一、按照记忆活想象,表现心中的风光。二、培育学生的创造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与学生搜集一些具有本地特色的风光图片。教学进程:第一课时一、引导。一、引导学生回忆曾经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风光。

  二、引导学生回忆语文课上曾经学过的描述优美风光的课文片断。3、引导学生曾经听过的旋律优美的音乐,产生的联想。

  4、引导学生想象:你理想中的家乡美景或理想中的生活环境。二、指导学生作画。一、按照上面的提示,选择你喜欢的进行作画。二、作画形式、要求:

  (1)可以用中国画、水彩画、水粉画的形式进行创作表现。(2)也可以用钢笔、圆珠笔、铅笔等线描的形式进行创作。3、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展示学生中的优秀作品。第二课时课前准备:学生自带自己拍摄的风光照片。教学进程:

  一、揭露内容:利用自己拍摄的风光照片,进行添画、扩展,创造风光画。二、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教材上的范图知道创作方式:利用咱们自己拍摄的风光照,粘在白纸上,延伸、扩展出一幅风光画。3、学生进行创造,教师巡回指导。4、展示优秀作品。五、未完成的学生可以课后继续创作。第4课会动的剪影(设计、应用)教学目标:一、学习用黑色卡纸制作剪影人物。二、了解皮影艺术的特点。3、增强对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了解。课前准备:一、搜集有关皮影的图片、文字资料。二、准备黑色卡纸、针线、竹条、剪子、刀片等用于制作剪影的材料。3、选择几个传统剧目或故事(民间故事、成语故事)。所选择的剧目或故事,内容和情节应简单、易懂。第一课时一、引导阶段。

  一、学生之间交流搜集到的有关皮影的图像和文字资料,谈谈他们所知道的皮影知识。二、分组讨论皮影戏中人物的造型特点。(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演出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彼此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3、指导学生观察教科书上的图例、技法点击栏目中的剪影人物制作进程,想一想皮影该如何制作。(1)第一步:剪出人物造型。(2)第二步:用针线缝上手臂、腿。(3)第三步:装上木棍。二、发展阶段。一、将学生按照剧目或故事,分成8组,分小组进行构思、合作创作。(提示学生要按照故事的内容和情节来考虑人物的造型特点。)二、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巡视指导。3、未完成的可以在课后接着制作。4、准备下节课的演出,想一想改如何演出。第二课时(剪影演出)课前准备:布置环境一、8个小组将自己制作的剪影,轮流进行演出、展示。体验民间皮影艺人的演出技术。二、教师对学生的演出进行总结、点评。三、总结:激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认同感。四、拓展:用透明胶片等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试着制作彩色的皮影,在课余,同小伙伴一路演一演。

  第5课水墨画动物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大体的水墨用笔技法后的创造性的综合。通过欣赏、感受、尝试水墨来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触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并在神奇的墨色转变中找寻快乐。对于培育学生笔墨表现能力,激发学生水墨创作兴趣有着踊跃的意义。通过尝试用水墨的国画语言对动物进行造型的练习,让孩子全方位、多角度地感知国画的造型手法,打消陌生感,并用简单、归纳、富有转变的笔触传神地表现动物,激发他们丰硕的想像力与创造力,培育孩子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目标一、通过各类不同墨色和笔墨干湿的综合利用来对动物进行造型,体验笔墨意趣,

  激发孩子对水墨画的兴趣。二、了解尝试有转变的墨色用笔方式和渴笔的绘画技法在造型中的运用。3、让学生通过欣赏名画、尝试用墨,感受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水墨画的魅力。4、在用水墨艺术语言表现喜爱的动物的同时,培育他们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尝试用干、湿、浓、淡转变的笔墨来表现动物,自由抒发情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水墨的魅力,培育保护动物的意识。斗胆地用精练、归纳的笔触,转变的墨色,描画动物的动作与神态。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水墨工具、范作若干,多媒体课件,音乐《春江花月夜》等。学生准备:宣纸、毛笔、凋色盘、洗笔的工具,毛毡或报纸等。

  教学进程:1.组织教学,提示学生注意卫生。

  告知学生这节课咱们要用中国特有的绘画工具作画,在此进程中,要文明有序、卫生地利用工具。

  2.小练笔、大感受。学生尝试用深浅不同,干湿不同的墨色在宣纸上画一些随意的点、线、面,看谁的最丰硕,让学生感受水墨的转变。3.导入课题。

  请出动物明星,大自然的水墨杰作——熊猫、斑马、奶牛、喜鹊等。4.欣赏大师作品,感受国画艺术。

  欣赏齐白石、黄胄、徐悲鸿的作品,引导学生感受笔墨的表现力。交流欣赏后的感受,说一说你看到的水墨画动物的一路特点。5.铺墨添画,练笔成图。让学生随意用自己喜欢的墨色自由地在宣纸上涂抹,然后开展想像,添画成动物。小组交流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画的动物在做什么。6.教师演示,讲解方式。(1)用笔尖蘸墨,在纸上以淡墨铺色,让学生了解神奇转变的铺墨方式。(2)再用枯笔(渴笔)擦出动物的皮毛,让学生掌握方式。(3)完成一种动物造型。7.学生练习,用归纳的笔触、转变的笔墨完成动物造型。8.彼此评价,评选“今日之最”。(1)学生作业展示交流,说—-说自己画的小动物。

  (2)评选“最佳造型奖”、佳创意奖”、“最佳用墨奖”。9.拓展。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咱们要保护动物。第六课:形体切挖【教学目标】一、学习在泥做的六面体或圆柱体上进行切挖。二、培育学生空间想象力和造型能力。【教学重点】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体是由哪些大体形体切挖的【教学难点】各个形体的切挖转变及整体的把握【教学具准备】师:范图、实例、制作材料生:萝卜、橘子、苹果、香皂、花泥、小刀教学进程一、导入阶段(4分钟)温习几何形体,回顾圆柱体、六面体、圆锥体、球体等造型:这些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几何形体,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生答。师问:我把他们称为圆柱形、六面形、圆锥形、球形,对不对?为何?因为它们都是有长、宽、高的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课件帮忙学生理解)你们在下面的图片中看到了它们当中谁的身影?(课件)师:立方体和圆柱体是咱们最熟悉的形体之一,它们看似简单,可万万别小瞧了它,咱

  们生活中很多东西小到杯子,大到汽车,不论是造型简单或繁杂的,都是从六面体和圆柱体的大体形转变而来的。今天咱们学习用单个六面体或圆柱体进行形体切挖的练习。(欣赏讲义范图,讲解结构)二、发展阶段(8分钟)⑴欣赏讲义图片,加深形体感受,了解草图画法。

  ⑵请大家按照讲义范图尝试制作一个凯旋门,留意小结制作方式,师总结。⑶欣赏具有抽象意味的有特色的建筑、日用品等等,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想像。3、本课练习按照草图,在带来的材料上进行切挖练习。4、生作业,师巡视辅导(23分钟)五、作品展示(5分钟)作品摆在展示台上,生评价,师总结。六、拓展纸虽然是一种平面的材料,但在纸上进行切挖以后,用折、卷等方式使它成为立体的形体,也能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大家可以回家尝试着制作。第八课宇宙之旅(设计·应用)一、教材分析一、重点:让学生了解浅显的宇宙知识,培育学生丰硕的想象力。二、难点:以想象形式画出各类飞行器并表达出太空旅行的愉快的心情。二、教学目标一、了解浅显的太空知识。二、能画出各类想象的飞行器和太空背景。

  3、培育从小酷爱科学的思想情感。三、课前准备教师:图片学生:了解有关地知识。四、教学进程(一)师生谈话,激发兴趣。1、配合图片,引入课题。(二)讲解,介绍1、介绍有关的知识。(1)太空是指上下,左右,前后无穷大的所有空间。(2)地球存在于太阳系中。(3)太空中没有大气,没有空气。2、学生自由讨论:如何飞向太空?在太空中如何遨游?3、飞行器的特征和外形如何?4、在干什么?背景特征?(三)学生作业1、画出太空的背景。2、画出人物惊奇、愉快的表情。3、画出飞行器的完整构图。(四)作业讲评表扬有创意的同窗。课题:电脑美术

  学习领域:综合探索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打开电脑并进入操作系统画图程序的界面。2指导学生采用界面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和复制、粘贴游戏。3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采用界面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和复制、粘贴游戏。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采用界面上的绘画工具组合新颖的画面。作业设计:利用复制、粘贴的功能组合画面。而且可以用改变大小的教学进程:(一)引导阶段:师:同窗们咱们学过电脑绘画,而且用画图软件画了很多漂亮的画,那么你们用画图软件画过那些画?都用到了画图软件中的那些工具?生:铅笔工具师:老师这里也有一幅同窗的电脑作品,是一只小鸟,可是它很孤单,它想让同窗们为它找一个一样的伙伴,可以用什么办法去找呢?(二)新授阶段生:用手来画,画一个和它一样的。生:用电脑绘画。师:用那一种方式更简单?生:电脑绘画讨论:从画图软件中的那里可以找到?去找找看!(让学生上讲台来找给大家看。)

  师:请同窗们试一试,一路来制作更多的。生:巩固练习。

  师:同窗们电脑绘画有趣吧!老师也超级喜欢用电脑绘画。想不想和老师一路完成一张电脑画?生:想。师:我来操作,你们帮我思考。(讲解绘画进程)(三)学生创作教师辅导略(四)互评

  

  

篇八: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有关马的资料,培育幼儿细心

  的视察力和丰富的想像力。2、激发学生对美的整体感受,学习用体态、动作表现奔马的

  激扬心情;3、观赏徐悲鸿用灰、浓、焦墨色和线条画出的奔马,感受奔

  马的气概和力度。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徐悲鸿奔马作品的表现方法和艺术特色。难点:感悟徐悲鸿奔马作品的精神内涵。三、教学打算:1、师生共同收集有关马的图片、图书及其他;2、录像带《群马奔腾》;3、徐悲鸿图片《奔马》、《群马》;4、水墨、毛笔、纸等。四、教学过程:活动一:相识马,丰富学问。1、看录像《群马奔腾》,激发爱好

  

  提问:①你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这些马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细致视察马的外形特征,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马的详细结构)

  2、设置悬念,引起学生思索①你们知道马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千里识途的马吗?人们为什么这样叫马呢?②你们知道吗,为什么马是善奔快跑的呢?③你还在哪里望见过马?它是什么样的?3、激励学生在成人的帮助下,从图书、图片、电视、广播、电脑网络中查找,收集马的各种资料,了解有关的学问与信息。活动二:观赏徐悲鸿的《奔马》,培育审美情趣。1、组织幼儿将收集到的马的信息、学问进行沟通(图片、图书等)2、提问:你喜爱马吗?为什么?(不仅同学们喜爱马,有一位叫徐悲鸿的先生也爱马,他不但喜爱视察马,还喜爱画马。下面,老师就给你们讲讲他的故事)3、以故事的形式简述徐悲鸿先生爱马,视察马,画马的故事:4、出示作品:《奔马》(1)提问:①画面上的马在干什么?②从什么地方看出马在奔跑呢(留意视察马的身体动作)

  

  ③你觉得这匹马的体魄怎样?你是怎么看出来的?④这匹狂奔的马心情会是怎样呢?(引出激扬、奔放等心情)⑤假如你是这匹狂奔的马,在大草原上奔驰,你的心情会是怎样呢?(2)配上《群马奔腾》音乐,整体感受作品的气概和力度。(3)老师小结:今日,我们看到画家徐悲鸿的《奔马》,这是一只特别欢快,自由奔放的马儿,他有一股强大的力气,一股勇往直前、不怕困难的英勇精神,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把马儿始终作为人才的象征。5、放录像,学生欢快的随乐表现奔马的激扬心情。活动三、绘画《奔马》,感受体验美1、观赏作品,徐悲鸿的《群马》《奔马》。提问:①徐悲鸿先生画的马好看吗?你喜爱吗?你觉得马的什么地方你最喜爱?为什么?(留意视察用灰墨画的身体,浓墨点的五官,焦墨扫的马尾)②你们知道,徐悲鸿先生用什么样的笔墨来画马的吗?为什么能使我们感到马的气概和力度呢?2、老师边讲解、边示范。用大块灰墨摆出马的体态,刚柔并济的几笔写出四肢的主要肌骨,浓墨点五官,焦墨扫马尾。3、老师小结:徐悲鸿先行画马时很仔细,他翻来履去地画马,

  

  熟识马的结构,肌肉,他运用中西方绘画技巧结合,大块的灰墨摆出马的体态,刚柔并济的几笔写出四肢的主要肌骨,浓墨点五官,焦墨扫马尾。徐悲鸿先生画的马很自然,很生动,就像活的一样,特别有气概和力度。

  4、学生自由作画,老师巡察指导。5、作品展览学生自由分析绘画产生的不同效果,让学生自己发觉存在的问题五、课后延长:1、用收集来的图片,图书,签到布置宣扬窗。2、激励学生控索多种画,进行创作。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我国传统京剧人物服饰、造型、表演的相关学问,学习水墨戏曲人物的表现方法。2.学习水墨戏曲人物的表现方法,能利用国画材料表现一幅京剧人物的作品。3.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探究中,相互沟通,培育学生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育学生酷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和对美术学习活动的爱好。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京剧行当的相关学问及水墨戏曲人物的造型方法。难点如何用水墨表现出传统京剧人物造型的特点。教学方法观赏视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沟通探讨法、讲解法等。教学打算有关京剧的图片资料、课件、毛笔、宣纸、墨汁、颜料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稳定心情,检查用具打算状况。稳定心情,打算上课。二、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京剧录像,让学生感受京剧的魅力。2.观赏思索A.这是什么戏曲?B.有哪些人物形象?C.给你什么感受?D.跟着录像仿照一下动作表情。3.板书课题《戏曲人物》学生观赏。学生思索、回答问题。仿照人物动作。三、讲授新课1.介绍有关京剧的学问

  

  A.京剧的起源: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流行于北方地区的重要戏剧之一,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它从各种戏曲形式中演化而成,太仓、昆山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它就是京剧的一种主要借鉴戏种。京剧表演讲究唱念做打,是一种极具欣赏性的舞台艺术。

  B.京剧的行当:京剧人物分为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分别代表男人、女、将领、和滑稽人物。

  C.介绍京剧大师梅兰芳:表演学生知道的要请学生介绍。旦角的行家。2.观赏京剧人物形象A.分别出示该行当的人物形象。B.展示优秀的戏剧人物绘画作品。C.说说这些作品抓住了人物的哪些方面来刻画?3.讲解绘画方法A.选取一个自己最感爱好的京剧人物形象,分析他的动作、表情、服装等方面的特征。B.勾好大致轮廓,留意各部分比例。C.自己刻画人物的细微环节部分。D.勾线上色。学生探讨人物的特征:如衣着、动作、头饰、脸谱等。服饰、面部、动作、道具等。重点观赏服饰及脸谱。

  

  学生分析。四、学生实践1.作业要求:参照戏曲人物图片,用色调画表现一幅戏曲人物的作品,留意突出人物的服饰和表情、动作特点。2.

  

  (1)出示一幅水墨人物画作品,也可以是课本中的范画,引导学生分析与思索:它运用了哪些水墨画的表现技法?作画的步骤是怎样支配的?

  沟通视察与思索的结果,老师要充分地确定学生的视察与思索,同时进行必要的引导与补充。

  (2)老师现场示范基本的表现技法与步骤,如勾写造型、改变墨色、着色方法、背景处理等。

  (3)学生沟通自己的一些见解,补充相关的问题:如“有其他更好的表现方法吗”、“画面中怎样支配人物形象才好看”等。

  4.布置作业,激励创作。观赏一些学生的人物画作品,可以着重观赏人物半身像的作品,引导学生有所借鉴。要求学生依据一些人像的照片资料,创作一幅水墨人物画作品,也可以选择课本中的水墨人物画作品进行临摹。5.学生创作,老师巡回指导。6.作品展示,评价分析。请学生展示自己的水墨人像作业,介绍表现的人物,共同评价作业的优点与不足,总结表现的体会与阅历。7.课堂小结。其次课时课前打算

  

  (学生)中国画的工具,收集一些人物图片资料。(老师)学生作业、教学课件、教学演示的工具与材料。教学过程1.作品分析,总结阅历。出示若干张上节课的学生作业,简要点评作品的优点,指出在这一节课中要留意的地方和进一步努力的方向。2.提出要求,激发爱好。(1)老师明确本课学习的任务与要求:表现全身人像,构思与表现有主题的画面。(2)激发学生的爱好:出示几幅学生创作的主题性人物画与周昌谷的作品《两只小羔羊》,确定这些作品主题表现的意义。3.分析画面,探讨作品的表现形式。细致视察上面出示的几幅作品:主体人物是怎样支配的?画面主要可以分成哪几个部分?他们在表现上分别有什么不同?绽开沟通与总结:如主题要突出,要考虑画面的主体,落款与背景的关系等。4.指导构思,确定表现主题。(1)沟通学生带的人物资料:你想选择哪个人物作为画面的主体形象?可以构思一个怎样的主题画面?引导绽开充分的沟通,帮助学生选择与形成自己的表现主题与构思。

  

  (2)沟通与解决一些表现中学生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如“人物形象的水墨表现”、“背景资料的表现”等,老师可以出示一些常见背景资料的水墨样本,供学生参考。

  5.学生创作,老师巡回指导。6.作品展示与评价。可以创设一个好玩的展示与评价活动,如“作品拍卖”、“艺术鉴赏会”等,引导学生在好玩的活动中沟通感受:如“你最喜爱谁的作品,为什么?”“谁的作品最有水墨的韵味?”“谁作品的中人物最有意思?详细说说”等。进行学习主题小结:可以让学生用一句话来概括学习的体会,或老师设计一些总结语作为学习的结束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4一、教学目标1、了解画家林风眠及其作品的艺术特色,初步学习彩墨画的表现方法。2、通过对比观赏、递进式体验感知作品的独特韵味,尝试彩墨画的用笔、用墨、用色技巧。3、感悟画家的人格魅力和坚持不懈的艺术创新精神。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林风眠作品的艺术特点难点:彩墨画技法的运用。

  

  三、课前打算(学生)毛笔、生宣纸、水彩或国画颜料、墨、水等。(老师)多媒体课件、毛笔、生宣纸、水彩或国画颜料、墨、水等。四、教学过程:1.设疑激趣(1)出示课件。有一个人,被称为中国现代画坛接触的艺术大师,当代艺术教化的奠基人。以为中国现代绘画的启蒙者,开创了彩墨画的新纪元,至今仍极深远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后辈画家。(2)提问:猜一猜,他是谁?老师揭题并板书:画家林风眠。2.讲授新课。(1)初步了解。(画家林风眠生平介绍)①了解林风眠生平。②老师介绍林风眠的艺术人生。(2)作品初赏。①老师一起观赏教科书中《三月梨》、《琵琶侍女》、《秋之湖》、《秋鹤》等作品(教科书

  问题二:你能感受到作品中彩墨交融的独特效果吗?③学生观赏、探讨。)(3)对比观赏。(比一比)①老师提问:为什么林风眠的画那么出名?作品与齐白石、徐悲鸿的作品有何不同?②比较观赏:观赏林风眠与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的作品(鸟、风景、侍女、芦苇等),学生通过对比观赏找出独特表现形式。A.构图:以正方形为主。B.造型:不是纯写生,有装饰意味。C.用笔:随意、干脆、简练、迅疾。D.用色:以墨色为主,以墨显色,以色助墨。色调浓重,彩墨交融。E.落款:落款简洁,基本只有姓名与印章。③笔墨体验:细致视察林风眠作品的用笔、用墨和用色,并尝试用笔蘸上颜料或墨,结合水在宣纸上临摹林风眠的作品局部,感受其用笔用墨。④老师总结。什么是彩墨画?在中国画里,以“水墨画”为基底,在其上敷色、点彩,使画面在色调上比水墨画更丰富、明快、鲜亮。林风眠独特的表现形式不同于其他水墨画,他的作品被大家成为“风眠体”的彩墨画。

  

  (4)尝试实践。(试一试)①临摹林风眠彩墨静物画一幅。要求:构图饱满、形体概括;用笔简练、设色明快、鲜亮。PPT掩饰作画步骤:

  教学目标:学问技能目标:通过视察,感受各类蔬果的外形、色调、纹理、质感等,绽开丰富联想,提高合作探究实力和创新实力。过程方法目标:运用削、切、插、接等基本制作手法,小组创作一组具有情节性的蔬果立体造型。情感看法目标:体验蔬果造型的乐趣,养成视察联想的好习惯,学会擅长发觉和表现生活中的美。教学重点:用各种蔬果制作出各种立体造型,体验设计、应用的乐趣。教学难点:让学生有针对性的联想,尝试用发散性的思维创作。教学打算:课件、蔬果、牙签、水果刀、垫板等。学生用具:蔬果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图片导入1、今日老师让同学们带了各种各样的蔬菜瓜果,你们看看这些蔬果在平常的生活中用来干什么呢?——(课件展示)2、你喜爱吃什么蔬菜瓜果?为什么?3、为了让吃也成为一种美的享受,我们把蔬果拼成了美丽的图形,雕出各种生动的形象。今日我们也要来为生活创建一份美。

  

  看!现在老师在做什么呢?师边示范边讲解方法是啊老师把蔬果做出了的造型——板书(出示课题)新课

  二、小组沟通——归结方法及步骤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蔬果还能做出哪些造型?(出示图片)请选择一幅你喜爱的作品和组员说说——板书1、你喜爱它的缘由?(这件作品哪里吸引你了?)2、在制作过程中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板书)生汇报小结:除了插、切、削、挖、接几种常见的方法,还有许多的方法,同学们在做的时候可以去尝试。引导启发——激发创新思维(走到学生中间,拿出学生打算的蔬果)老师看到……这儿有老师最喜爱吃的菠萝!你想用这菠萝来做什么呢?还可以用什么材料做?(这材料还能做什么?)师小结:同学们都视察的很细致,不仅通过蔬果的形态、颜色来联想蔬果造型,还关注到了蔬果的纹理和质感。三、大胆创新——制作造型想做的同学还得听清晰老师的要求:留意用刀平安,在切、削的时候要慢点,不用的话把刀收起来要讲卫生小组合作完成一组有情节的蔬果立体造型,明白的同学已经起先了。四、展示观赏——评价作品

  

  创作完的小组把作品放到展示区各组的作品都已经精彩亮相了,哪个组想先自荐一下的?其他同学有想补充的吗?

  你喜爱哪组作品,给它取个名字吧。课后延长:同学们收获的欢乐还真不少,老师这里还有一些蔬果的图片?这些图片很传神,只要我们平常细心视察和积累,主动尝试,我们的生活会更加丰富多彩。

  

  

  

篇九: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这一环节是为了让学生合作利用废旧的彩色画报根据前面老师所讲的透视方法来完成一幅剪贴的有透视关系的风景画46三评价46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生活中并不存在绘画中的线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目录

  第1课基本形体切挖............................................................................2第2课点的集合....................................................................................4第3课远去的路....................................................................................7第4课线与造型..................................................................................10第5课风景写生..................................................................................14第6课让剪影动起来..........................................................................16第7课漂浮的画..................................................................................18第8课山山水水..................................................................................20第9课彩墨家园..................................................................................23第10课我做的乐器............................................................................26第11课废旧物的“新生命”.............................................................29第12课保护文物................................................................................32第13课古建筑的保护........................................................................35第14课电脑美术——版画效果的图画............................................38第15课中国画与油画欣赏................................................................41

  第1课

  【教学目标】

  基本形体切挖

  1、学习在泥做的六面体或圆柱体上进行切挖。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造型能力。【教学重点】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体是由哪些基本形体切挖的【教学难点】各个形体的切挖变化及整体的把握【教学具准备】师:范图、实例、制作材料生:萝卜、橘子、苹果、肥皂、花泥、小刀【教学过程】1、导入阶段复习几何形体,回顾圆柱体、六面体、圆锥体、球体等造型:这些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几何形体,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生答。师问:我把他们称为圆柱形、六面形、圆锥形、球形,对不对?为什么?因为它们都是有长、宽、高的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课件帮助学生理解)你们在下面的图片中看到了它们当中谁的身影?(课件)师:立方体和圆柱体是我们最熟悉的形体之一,它们看似简单,可千万别小瞧了它,我们生活中很多东西小到杯子,大到汽车,不管是造型简单或者繁杂的,都是从六面体和圆柱体的基本形变化而来的。今天我们学习用单个六面体或圆柱体进行形体切挖的练习。(欣赏课本范图,讲解结构)2、发展阶段⑴欣赏课本图片,加深形体感受,了解草图画法。⑵请大家根据课本范图尝试制作一个凯旋门,留意小结制作方

  法,师总结。⑶欣赏具有抽象意味的有特色的建筑、日用品等等,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想像。3、本课练习根据草图,在带来的材料上进行切挖练习。4、生作业,师巡视辅导5、作品展示作品摆在展示台上,生评价,师总结。6、拓展纸虽然是一种平面的材料,但在纸上进行切挖以后,用折、卷等方法使它成为立体的形体,也能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大家可以回家尝试着制作。

  第2课

  点的集合

  “点”和“线”一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造型表现,同时,“点”还具备“线”的表现略显不足的色彩表现能力。本课正是基于这个思路设计的。因为教材导语是:“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在自然界中找到各种各样的点:豹皮上的斑点、花园里的点点小花、夜空中的星星。从高楼往下看,大树是点,车辆是点,人物也是点。抬头看,飞机、小鸟也都是点。用点可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图画。”为了避免先入为主地将“点”仅仅视为造型的元素,教材开始特别以点彩派的代表作品作为欣赏,并配以“修拉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法国点彩派画家。他把各种颜料挤在调色板上,不经过调和,用小号油画笔蘸取颜料,直接在画布上用点排列作画,画面由五颜六色的点构成,达到了他追求的‘最和谐、最明亮、最多彩的艺术效果’”的文字介绍。紧接着呈现的是“不同工具表现不同形状的点”的示意图,配以金钱豹和以点为主作为视觉呈现,以及以点状材料创作的不同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和示意图共同构成了“点”在艺术创作中的多元表现特色。翻页后,以“学习提示”开始,通过“技法点击”和示范作品及学生作品,为同学们进行自己的创作从技法到内容,以及表现形式都提供了直观的参考。而“学习要求”清晰地点出了最终应该呈现的结果。以点为主线,通过欣赏法国新印象主义代表画家修拉的点彩画名作《大碗岛的塞纳河之春》及西涅克的《纳蒂布港》,对比现实主义画家米勒的作品《牧羊女》,揭示点彩派绘画技巧。通过欣赏古希腊人用马赛克拼贴的方式装饰的建筑,中国画中的点点墨迹不仅墨色万变,还概括表现各种形式的物象,现代派画家用不同形状的点勾画诗一样的图画……充分体验点的有序和无序排列的美感,明白点无处不在。本课可采用“导入激趣—解读概念—欣赏作品—尝试创作—评价

  展示”来完成教学。一、引导阶段课件出示画面效果完全不同的点彩派创始人修拉的作品《大碗岛的塞纳河之春》和西涅克的《纳蒂布港》以及现实主义画家米勒的作品《牧羊女》,请同学们分析不同作品中画面效果的不同之处。在分析回答的过程中,学生经过观察会直观地感到:不经调和的颜色经过重叠形成丰富的色彩,画面给人朦胧的效果,与现实主义绘画作品效仿自然、清晰而真实的画面是完全不同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小点点的奥秘,出示课题——《点的集合》。二、发展阶段1.解读图形,讲述概念。通过欣赏教材和学生思考讨论得出:金钱豹的身上有斑纹点;彩色的鹅卵石可以拼成火车的点;马赛克上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是点;花园里开放着的小花是点;树叶是点;夜空中一闪一闪的星星也是点;解放军身上的帽子、徽章、枪、衣服是点,甚至他们本身就是点;楼房、汽车也是点。出示图片,请学生再次辨析点。通过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点的分辨,学生可以得出:点的形状可以是各种样子的,只要在相对空间中较小的事物都可以看成点。2.欣赏作品,感受魅力。出示多种不同的绘画作品让学生欣赏,学会用多种绘画形式来创作丰富多彩的点的集合作品。马赛克壁画用小块不同色彩马赛克镶嵌而成。电脑绘画,将点整齐排列,用黑白画的形式表现图案(白点集合表现物体,黑点集合表现背景)。中国画中的点点墨迹不仅墨色万变,还概括地表现了各种物象。民间工艺中利用点的组合作为自己画种的表现手法。凡·高的《星月夜》用点进行方向组合,形成线化感觉,增加流动效果。

  米罗的《午夜和晨雨中夜莺的歌声》则通过点的奇妙形状产生有趣的画面效果。欣赏学生作品。3.图乐共赏,学生创作。这里提出作业要求:用点的集合创作一张作品。引导学生观看书上的技法点击,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形式,用合适的材料创作,题材不限。作业要求:(1)用点画方法进行创作或临摹。(2)注意整体效果的变化,把握色彩的关系。三、展示与评价阶段对于率先出色完成绘画创作的同学采用学生自评、师生互评的手段,再通过奖励机制请这位同学巡视选择优秀作品进行师生互评,最后同组学生互评。将优秀作品展示在展示板上。四、1.能否理解点的概念。2.能否掌握“点彩派”的绘画典型特征及代表人物。3.能否运用点的不同排列规律、疏密变化表现作品。4.能否运用合理的色彩关系使画面丰富和谐。点的形式表现点集合效果的方法很多,可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去创造新的点画方法。

  第3课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远去的路

  1、让学生了解凡是客观世界的景物都是有透视现象的2、让学生了解视平线心点和消失线。3、让学生用剪贴的方法创作一副《远去的路》过程与方法:1、出示图片让学生讨论图片中的透视现象。2、让学生看图片尝试画出简单的透视图片。3、教师小结定义什么是视平线心点和消失线教师示范画透视图。4、注意透视现象同桌合作完成一幅《远去的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2、培养团结互助合作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认识近大远小近宽远窄的透视现象。2、难点:如何在画面中表现出近大远小近宽远窄的透视关系。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各种近大远小的图片资料2.学具:旧画报等剪刀胶水教学过程:一、引入1、观察影片中路的宽窄、栏杆的疏密、树木的大小等。师:你能用间单的图形在纸上表现这些事物吗?2、讨论(1)在纸上表现的事物

  (2)从中你发现了什么现象?(近大远小)教学说明:让学生自己感受透视的微妙,使他们更有兴趣了解和掌握透视。3、揭示课题:《远去的路》二、新授1、讨论学生简易画,从中发现问题讨论:在透视现象中除了近大远小以外还有哪些透视现象?近高远底近宽远窄近长远短等教学说明: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问:什么是透视?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同样的物体在同的位置上就会产生近大远小近高远底近宽远低的变化这就是透视。1、出示图片:站的高的地方看远去的路站在左边看远去的路站在右面看远去的路小组讨论说说这些环境中的透视现象教学说明:这一环节是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生活中的透视2、欣赏书本上的透视图片(1)小组讨论找出图片中的心点消失线和视平线(2)教师解释这些名词的定义:如:想象在大海上向远处看天和水之间产生一条长长的水平线这就是视平线还比如:当两边的树木向远处延伸时就慢慢的消失在视平线上的一点这点就是心点而这两条线就是消失线教学说明:用这样的比喻通俗易懂让学生对这些名词的概念联系到实际生活中。(3)学生练习一个透视图5、教师展示一幅剪贴的透视关系的风景画(1)学生小组讨论这幅风景画是如何制作的?(2)教师小结:A作视平线和消失线B定山脚线和远山C贴正

  视的房子D按照近大远小近宽远高近高远底的方法贴出树和栏杆注意:远的地方学生选择彩纸的时候因该选择色彩模糊点的近的地方要鲜艳贴的时候先贴远的最后贴近的(3)作业要求:同桌合作一个画透视图另外一个负责剪贴(4)教师巡视指导教学说明:这一环节是为了让学生合作利用废旧的彩色画报根据前面老师所讲的透视方法来完成一幅剪贴的有透视关系的风景画使学生对透视的印象更加深刻。三、评价1、布置主题:奇妙的视觉。2、展示学生作品。3、点评:是否符合老师要求的透视变化和颜色变化。4、教师小结。

  第4课

  线与造型

  生活中并不存在绘画中的“线”,是创作者根据观察和感受,为了更好地进行表现而“提炼”出来的。从一年级起,每个学年的《美术》教材中都至少会有一课涉及到线与造型。但是基本都是以感受线条,体会线条造型为主。本课在全套教材中第一次将线条表现与造型联系在一起。开始呈现的生活中的“线”,其目的就是帮助同学们形成从生活中提炼自己需要的“线”的能力。所以在导入课文中这样说:“观察我们的生活环境,你会发现许多不同类型的线:架在空中的电线,人行道上的斑马线,还有大自然中的山川河流、树木花草等等。艺术家用线创作出众多丰富的艺术作品。”首先是“观察”,然后是“发现”,最后是“创作”。观察和发现线并不是目的,其目的是完成自己的创作。接下来选登四幅中外艺术作品就是为了让同学们直接欣赏并帮助分析“线”的造型能力。“线可以用来确定物象的形状轮廓,表现明暗结构、质感肌理等,对线的研究是绘画学习中的重要内容。”翻页后,就可以看到和“学习提示”紧密结合的多种线条的表现形式,既有线条本身的多种变化,也有线条的多种组合效果。配合“学习要求”则是人物头像的线描画绘画方法。之所以选择人物头像,是因为这是上课时最容易观察到的表现对象,每一个同学都可以以自己的观察提炼出自己需要的“线”完成作品。为了强调“线”,在“学习要求”中特别强调要“着重表现人物的头发”。教学目标:了解线是艺术造型的主要表现手段和线在美术造型表现中的运用与作用。运用直线、曲线、细线、粗线、长线、短线、实线、虚线、有规则的线和自由的线表现各种头发。通过欣赏、交流,学生充分认识和体验线的特性及在绘画创作中的作用,丰富视觉和审美经验,培养学生基本的美术素养。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教师教学用书、中外优秀绘画名作、学生作品图片。学生: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纸。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和了解线在美术造型表现中的特性及所起的作用。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大胆地运用各种线表现自己对事物的感受。教学思路根据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为了能顺利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建议采用以下教学策略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一)运用“观察比较法、启发式谈话法”,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界中线的种类,比如线有粗有细、有长有短。(二)通过欣赏评述,利用“简介强化法”,使学生在欣赏、观察中,充分认识到线在美术造型中的运用,积累丰富的视觉和审美经验,促进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三)运用示范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用各种手段表现人物头发。结束时可以展示不同类型的作品,开拓学生视野,鼓励学生大胆表现。一、导入阶段1.播放课件《球的运动轨迹》。思考:把球的运动轨迹连接,最终能形成什么?2.教师归纳小结:线是点的运行轨迹。与点和面相比较,线是最活跃、最富于变化最有个性的表现元素。3.出示中国画线描图片。引导学生说说图中主要是用什么来表现画面的?教师小结:看来线是表现造型的主要手段。这节课就和老师一起来研究一下“线与造型”。(教师出示课题——《线与造型》)

  二、讲解演示阶段1.线和我们的生活也是分不开的。出示生活中跟线有关的图片。2.说说你在生活中见过的其他和线有关的场景?3.组内交流:通过刚才的欣赏和交流,你发现线有哪些特点呢?线的特点:直线曲线粗线细线长线短线波浪线折线4.课件出示艺术家作品观察后说说艺术家们是如何运用这些线的?5.教师小结:28教师教学用书美术六年级上册线的组合:水平垂直倾斜水平波浪垂直拆线自由组合有规则的排列:整齐、有秩序,富有节奏的美感。(出示图片)自由性的组合:自由、优美、富有创造性。在创作时,根据物象的特性,启发引导学生可抽象地表现画面。(出示抽象作品图片)刚才同学们说了那么多生活中的线条,其实我们人的身体上也有线条,最明显的就要属头发啦。6.多媒体出示不同发型的图片,用头发作比喻,直发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鬈发又有什么样的感觉?教师戴假发演示。7.教师找学生作模特,然后简单演示怎样画人物,如何用不同的线表现不同的发型,并板书绘画步骤。8.学生看教材第11页“表现人物头发的学生作品”,拓展学生创作思维。三、发展阶段现在老师给大家当一回模特,请同学们给老师设计一款发型,看

  谁是最优秀的设计师。(学生动手尝试用不同的线来表现人物头像,提出可以画自己的同学,画时重点表现人物的头发。)四、展示与评价展示优秀学生作品,让学生互相说说谁画得更好,头发画得怎么样,还应该怎么改进。评选出优秀设计师。五、课堂小结通过同学们的作品可以看出大家对线已经十分了解,并且能用线来表现头发的造型,我们可以把今天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以后的作品创作中,让我们的画面更加丰富。1.能否找出线的特性与组合规律。2.能否感受到线与造型是分不开的,并用线的多种组合方式来表现人物的头发。3.能否大胆地创作出新颖的作品,并能大胆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

  第5课

  教学目标:

  风景写生

  学习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利用所学的透视和构图知识进行风景写生。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提高造型能力与构图能力。教学重点:了解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教学难点:如何把透视和构图知识运用到绘画实践中。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第1课时)欣赏、分析课本图例,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师:“同学们学习了基本的透视知识。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看看他们是如何运用哪些透视方法的。”巩固、加深对平行透视(一点透视)和成角透视(两点透视)的理解。引导学生分析他们的特点。了解风景写生的方法与步骤。欣赏课本第2页下方的图片,了解白色方框的作用,师:“这些方框我们称之为取景框,在风景写生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就象照相机的镜头,照出来的景色美不美和拍摄者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所以画面的美不美和你们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师展示“回”字形的取景框。并介绍其使用方法。同时介绍在没有取景框的情况下,可用双手架成“口”字形进行取景。以图片或照片资料为例或通过对窗外景物的观察,讲解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步骤,了解风景写生中的近景、中景、远景的概念。如何利用取景框进行取景构图。在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中房屋的各条棱边会有什么变化。如何在画面中确定“视平线”和“消失点”。欣赏一些风景画和学生习作。步骤:观察——取景——构图——描绘——修改——收拾完成

  二、发展阶段(第2-4课时)1、取景构图实地风景写生选择操场或顶楼阳台先集中引导学生进行取景,观察建筑物的透视变化,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分散开进行实地风景写生。老师巡视辅导,及时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作业点评。

  第6课

  教学目标:

  让剪影动起来

  1、学习用黑色卡纸制作剪影人物。2、了解皮影艺术的特点。3、增强对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了解。课前准备:1、搜集有关皮影的图片、文字资料。2、准备黑色卡纸、针线、竹条、剪刀、刀片等用于制作剪影的材料。3、选择几个传统剧目或故事(民间故事、成语故事)。所选择的剧目或故事,内容和情节应简单、易懂。教学教程:第1-2课时一、引导阶段。1、学生之间交流搜集到的有关皮影的图像和文字资料,谈谈他们所知道的皮影知识。2、分组讨论皮影戏中人物的造型特点。(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3、指导学生观察教科书上的图例、技法点击栏目中的剪影人物制作过程,想一想皮影该如何制作。(1)第一步:剪出人物造型。(2)第二步:用针线缝上手臂、腿。(3)第三步:装上木棍。二、发展阶段。1、将学生根据剧目或故事,分成8组,分小组进行构思、合作创作。(提示学生要根据故事的内容和情节来考虑人物的造型特点。)

  2、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巡视指导。3、未完成的可以在课后接着制作。4、准备下节课的表演,想一想改怎样表演。第3课时(剪影表演)课前准备:布置环境一、8个小组将自己制作的剪影,轮流进行表演、展示。体验民间皮影艺人的表演技能。二、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总结、点评。三、总结:激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认同感。四、拓展:用透明胶片等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试着制作彩色的皮影,在课余,同小伙伴一起演一演。

  第7课

  教材分析:

  漂浮的画

  以简单有趣的方法创作出符合自己感受的作品,这是第三、第四学段特别需要掌握的。本课从漂亮神奇的石头纹理导入,在感受抽象美的同时,借助油水不溶的的原理,给同学们带来一种创造抽象美效果的有趣方法。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课时:2课时了解流色转印的常用方法,学习利用水与油不相溶的特性,转印出不同肌理效果的画面。通过自学教材及老师的演示讲解,掌握流色转印的方法并展开联想再创作,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表现力。制作过程中发扬团结友爱的精神,培养学生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利用水与油不相溶的性质,做水面上的油漆吸附练习。教学难点:根据制作过程中油水变化的节奏及画面所形成的肌理效果,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教学准备:教师:课件、装有清水的敞口容器、油漆、汽油、水粉颜色、水彩纸等。学生:油漆、具有吸附能力的纸张(水彩纸、生宣纸等)、装着清水的敞口容器、汽油。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出示利用本节课方法制作的作品)欣赏作品:说一说,你们感觉欣赏的作品像什么?给你什么感受?想不想知道它们是怎么画出来的?教学目标:

  导入并板书课题:漂浮的画。二、发展阶段⒈自学教材,尝试探究。对照课本中的技法点击学习流色转印的方法。讲解制作要点:⑴将汽油滴入油漆中几滴,轻轻搅拌。⑵搅拌好后,滴入几滴油漆在水盆里,用小棍轻拌。⑶把铅画纸覆盖在水面上,轻轻掀起,图案就吸附在纸上。⑷晾干后压平,也可以用来剪图形。⒉尝试制作:在敞口容器里盛一定量的清水,随后滴入几滴油漆,让学生观察油漆和水之间的变化。小结:⑴滴入清水中的油漆有的浮在水面上,有的一下子沉入水底,还有的在水中漂浮。⑵总结制作过程中的成功与不足。⒊作品展示,汇报交流。学生提出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师生讨论解决。⒋深入探究,讲解演示。根据学生的制作,教师示范流色转印的技法:在清水中放入油漆(水面要浅)--------快速搅拌--------把纸平放在水面进行吸附印制。三、创作阶段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选用任意颜色搭配并用吸附法完成肌理作品。四、评价阶段⒈分析并展示作品,采用自评或互评的方式进行交流评价活动。⒉学生针对自己喜爱的作品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五、课后拓展干透后,压平。根据肌理图案运用刮线或剪图形等方法,创作一幅有主题意义的作品。

  第8课

  教材分析:

  山山水水

  本节课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自由学习山水画,着重把握以下三个要点。一是要在分析作品时,应有意识地强调山水画独特的透视。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发掘山水画作品共有的中国人文精神。教师通过网上论坛的讨论和课堂上对知识的横向联系,引导学生自己学习。分析作品有详略区别,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课堂教学进行引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目的:1、通过作品欣赏,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色,及其在历史长河中是如何发展和完善的。2、通过网上的讨论和教师对作品的介绍,提高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3、通过分析中国山水画不同作品之间的艺术特色,懂得如何感受艺术之美。教学重点:中国山水画在不同时期的艺术特色。领会蕴藏在画中深刻的中国传统人文思想。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己去发掘中国古代山水画作品中所具有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以及这种思想对山水画发展的影响。教学手段:多媒体电脑网络教学课时:1课时教室里响着古琴曲问:请大家静下心来听我们教室中回响的悠扬的古琴声,有人想起它的曲名了吗?教学过程:

  答:高山流水。对,高山流水,这也是我国古代画家的主要绘画题材。大家坐在这样一个现代化的教室里,一定觉得古代山水画离我们好遥远,但现在我们就要借助这些现代化的设备来和我们的传统艺术作一次亲密接触。在亲近传统艺术之前,我想先了解一下在座各位同学的兴趣。艺术论坛上有一个问题等待着大家“现在还有人喜欢传统绘画吗?”请发表自己的见解。投票:现在还有人喜欢传统绘画吗?从同学们的投票中可见,大部分同学说喜欢,也有不少同学说不喜欢,更有同学说不了解。那原因何在?现在我们就通过了解山水画来了解自己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古代绘画。看我们周围的环境。大家一定注意到了身边的两幅长卷。事实上,这是一幅长卷画,很长的一幅画。很想知道这幅画的名字吧。这是中国绘画史上最著名的一幅长卷,被称为画中“兰亭序”的《富春山居图》。要了解它,同学们可以看课件的相应部分。看完后,请参与论坛的讨论。看的过程中请大家注意结合了解此画的作者。讨论题:《富春山居图》为什么能够画那么长?视线的移动。中国绘画独特的散点透视法。“人在画中游”的感觉。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山水画起因的一个思想——卧游。(提示学生去了解画家宗炳)当然在这儿还要特别提到黄公望是我们常熟人,这是我们的一个骄傲。以后同学们看画时,一定要放松心情,体会古人卧游的感觉。当了解了中国山水画产生的原因后,我们就要来了解山水画的发展了,看看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那些名家名作。同学可以进入“中国古代山水画”这课的学习,先阅读一下——山水画简史,然后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学习时注意先看每张页面上的学习目标,学习中有任何问题,可进入讨论区讨论。

  在学习过程中注意要解决这几个问题。讨论一:1、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萌芽、发展、兴盛时期?2、选择一个你喜欢的画家或一幅作品作深入了解,然后进行讨论。3、山水画在唐代就分化为青绿山水和水墨山水,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要了解青绿山水看《千里江山图》、《早春图》等)大家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作品和画家生平的相结合。4、大自然是五彩斑斓的,但为什么中国画家笔下的山水大多数是黑白的?结论:画家具有中国传统的道家思想,道家提倡“无为”,尤其在乱世之时,中国文人更加追求自然,以林泉为伴。课堂小结:我们说喜欢的部分同学,一般多比较喜欢诗词、文言文,说明你在渐移默化中早已深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所以在观赏作品时,不自觉的就会和画家产生了共鸣。反之,就不喜欢。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这些都是先人给我们遗留下的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起码要学会欣赏它们。今天用一堂课的时间学习了一些山水画的基础知识,但大家发现只是看了一小部分,剩下的大家可以利用课后的时间继续深入学习。我给大家留了一些课后问题,大家可以继续讨论。讨论题:1、篆刻和书法是如何融入绘画艺术的。2、有些学者说“盛世出人物、花鸟画名家,乱世出山水名家”这句话有没有道理,你如何看待?

  第9课

  教学目标:

  彩墨家园

  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传统戏剧中人物的造型特征和戏剧人物的整体服饰特点,用彩墨方法临摹戏剧人物造型。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和表现戏剧人物的造型,感受水墨表现的情趣,讨论、尝试彩墨戏剧人物的表现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中国传统戏剧人物造型的多样性和独有的特色。在体验中,回味笔墨的丰富变化,激发对传统艺术的表现热情。教学重点:彩墨戏剧人物的造型。教学难点:运用墨线和墨色的变化,表达不同的戏剧人物造型。教学准备:学具:墨汁、国画颜料、毛笔、调色盘、宣纸等教具:课件、大师作品图例、彩墨画工具、学生优秀作业等作业要求:基础层面:用彩墨方法临摹戏剧人物造型。拓展层面:注意人物动态特征,以及墨与色的运用。教学过程:两分钟预备铃:欣赏戏曲选段。(京剧《贵妃醉酒》选段)一、情景与导入1、戏剧表演导入。教师:欣赏了刚才那段戏剧音乐,你能不能学一学,上来表演一个戏剧人物造型?二、欣赏与归纳1、欣赏京剧中的四大行当。2、他们的人物造型是怎样的?3、欣赏各种表现形式的戏剧人物。4、欣赏一张作品,这个是什么表现形式?(彩墨画)

  5、揭示课题:彩墨戏剧人物6、欣赏关良的彩墨戏剧人物作品。教师简单介绍关良及其作品特点:中国传统戏剧的舞台美术是以人物造型为主的,包括人物服饰、化妆、脸谱、道具等都是整体设计的。关良先生运用娴熟的水墨画技巧,以简洁笔法夸张人物造型特点,浓淡墨勾勒渲染出气氛。画家更注重戏剧情节和人物神情的表现,人物的眼神与表情动作互相呼应。7、学习教材上临摹彩墨戏剧人物画的表现方法。8、教师示范,绘画步骤。①用墨线起稿。在宣纸上绘画人物动态轮廓,画面饱满。(注意墨线的粗细、浓淡变化,抓住戏剧人物的造型特征,服饰和动态特点等。)②用墨色渲染。注意用浓淡变化的墨色进行渲染,水分的把握。③渲染色彩。注意色彩搭配,水分的把握,墨与色的结合效果。④完成作品。教师:表现旦角等人物的时候,线条要流畅,表现女性人物柔美的性格特征。三、创作与辅导:1、欣赏作品。教师:武生等戏剧人物在用线条表现的时候可以粗旷、硬朗一些,有时候可以运用枯笔。2、提出作业要求:用彩墨方法临摹一个半身或全身的戏剧人物造型。注意墨线的变化与墨色的运用。3、学生进行戏剧人物绘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四、展示与评价:1、展示作业并欣赏。

  2、学生自评与互评。3、教师简评:能否抓住戏剧人物的造型特点进行表现。要有人物的动态与神态变化。笔墨表现技法与墨色的丰富变化如何。能否创意表现人物或情节。4、教师小结:中国传统戏剧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连外国朋友都成了戏迷,作为华夏子孙,我们更应该继承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并把戏剧艺术发扬光大!最后,一起来欣赏京剧名段《我是一个中国人》。

  第10课

  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

  我做的乐器

  1、能通过实验探究哪种材料适合做鼓面。2、能按照书上的要求制定出制作小乐器的小组计划。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制作简单的小乐器。4、能对自己和别人设计、制作的小乐器进行客观评议。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在制定小组制作计划的过程中愿意提出自己的想法。2、愿意与小组其他成员分工完成小乐器的制作任务。三、科学知识目标:能说出声音的大小、高低与物体的振动有什么关系。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能用自制的小乐器演奏儿童歌曲。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制作简单小乐器。难点:知道声音的大小、高低与物体的振动关系。教具学具:塑料杯3个、牛皮纸1张、塑料布1张、气球薄膜1张、橡筋3根、小鼓、排萧、饮料吸管4支、塑料堵塞8个、塑料固定架2个、剪刀。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引入1、播放一段音乐,问:这是什么声音?是用什么奏出来的?(乐器)。2、板书课题:5、自制小乐器

  二、探索研究1、指导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乐器。(1)、什么是乐器?乐器是一种可以发出乐音,供演奏音乐使用的器具。(2)、出示各种各样的乐器样图,问:你认识这些乐器吗?会弹奏吗?(钢琴、笛子、板鼓、古筝、小提琴、二胡、音叉等)(3)、老师出示几个用不同材料做鼓面的小鼓。并演示,讲解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2、指导学生制作小鼓活动。(1)、制作材料:牛皮纸1张,塑料布1张、气球薄膜1张,橡筋圈3根,纸杯或塑料杯3个(自备)(2)、制作方法:①、分别用提供的鼓皮材料蒙在杯口上,并用橡皮圈绷紧固定。②、试试敲击不同材料的鼓面,仔细听听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3、讨论:①、敲击不同材料的鼓面发出的声音一样吗?②、哪种材料更适合做鼓面,为什么?(弹性好的材料)4、课堂小结。三、板书设计5、自制小乐器牛皮纸鼓面塑料布发出声音不同气球薄膜第2课时一、引入1、出示几种同学做的小乐器:盒做的琴弦,玻璃杯小乐器,瓶摇小乐器,排萧小乐器等。告诉他们这些都是同学们自制的小乐器。

  2、板书课题:5、自制小乐器二、探索研究1、指导学生以小组形式设计制作小乐器的计划。2、指导学生运用配套材料制作排萧乐器。(1)、排萧制作材料:塑料固定架2只,饮料吸管4根,塑料堵塞8只。(2)、制作方法:①、把两个塑料固定架对插扣住。②、把4根吸管分别按下列数据截成两段:125和36、110和43、95和58、88和73。③、每段吸管的一端用堵塞堵住,并不能漏气,把8根及管开口向上,由长到短整齐排列插入固定架中,这样排萧就做好了。(3)、使用方法:用嘴分别在吸管开口旁向内吹气,看看能不能吹出1、2、3、4……7、i八个不同的音阶,你能用排萧吹出简单的乐曲吗?3、同学们讨论交流:让乐器发出不出的声音的做法:试一试,怎样让自己制作的小乐器发出声音?怎样让小乐器发出高低大小不同的音?声音的大小与物体振动的强弱有关;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4、组织学生对各组制作小乐器进行评价。5、课堂小结。三、板书设计5、自制小乐器声音大小:与物体振动的强弱有关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第11课废旧物的“新生命”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废品雕塑的造型特点和文化意义;能发现并利用各种废旧材料的形状与特征,用各种立体造形的方法创作有趣的人像。过程与方法:能从生活中发现各种废旧材料的形状与特征,以自主的或合作的方式进行尝试和研究,运用多种立体造型的手法进行创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利用废旧物品制成雕塑的特殊艺术魅力和文化含义,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学重点:废旧物品制作人像的创作与表现教学难点:废旧物品制作人像的总体形象把握与表现,废品雕塑的审美特点达标规程:讨论——概念——分解分析——欣赏理解——合作表现——自评互评教具准备:学生作品及教师作品学具准备:废纸筒、方纸盒、木条、麻绳、绒线、串珠、纽扣、杂物剪刀、胶水、透明胶、双面胶教学设计:废品雕塑艺术的艺术语言较为有趣生动,可以使得学生树立起废物利用和环保意识。在教学设计中,以学生为主体,选择易于学生理解接受的废旧物品人像制作作为入手突破口,运用夸张变形等手法,运用切挖、镂刻、卷折、拼贴、接插或添加使之立体起来,并且图上绚丽的色彩。从中激发起学生的联想,飞动想象。培养学生的合作精

  神,共同策划完成学习任务。课堂设计中加强课堂评价,评价中以学生互评为主,增进学生的了解与友谊,活跃课堂气氛,突出废品雕塑艺术的教育与审美功能。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2、导入新课:欣赏与讨论:毕加索的雕塑《牛头》的表现方法。毕加索是“现成品”雕塑的先驱者他利用实物通过想象和重组,创造出有新意的作品。《牛头》由一个废弃的自行车鞍座和把手放在一起做成的。这是一个风趣而简单的游戏,但是要使他们具有意义就必须对要创造的物体形式各种微妙的含义有极好的理解力,而且对于一位西班牙的艺术家来说,牛还是西班牙民族精神的象征,具有特殊的文化含义。雕塑的概念:雕塑是通过塑造、雕刻、铸造等手段创造的具有三维空间的艺术形式。雕塑的历史悠久,人类的祖先曾创造出无数令人惊叹的雕塑艺术珍品。20世纪以来,雕塑在创作观念、内容、形式、材料与手法等方面都有新的变化和发展。问题:艺术家为什么要用工业元件和废旧材料来创作艺术品呢?讨论:人们对地球资源的过度开发与利用,使用过多的次性物品,对地球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而艺术家充分利用这些废旧材料,变废为宝,成为一件件艺术品。废品雕塑艺术:利用废旧材料来塑造、雕刻、铸造、拼贴组装雕塑艺术品。认定目标:《废品与艺术品》趣味人像制作3、导学达标:

  展示教师以及学生的部分优秀作品。请同学分析制作趣味人像运用了那些表现手段,如何表现出三维立体效果?先用切挖、镂刻、卷折等手法制作五官,也可以用其他材料拼贴、接插或添加,使之立体起来。教师示范或展示制作:切挖法制作人像的眼睛,镂刻法拼贴法制作人像的鼻子等。为头像加上头发、帽子和饰物。教师示范或展示制作:用绒线编制制作头发,用色卡纸制作帽子等。发现所带废品的形状、质感、颜色等它们可以被利用制作出人像的哪些部位,使作品丰富、奇特。4、作业要求:用废旧材料制作有趣的人像小组讨论出作业的主题,交换交流所带的废弃物品,设计构思制作一件废品雕塑艺术有趣的人像。在使用废弃物品及工具时注意安全使用。5、学生课堂练习,教师巡回辅导师生互动,共同加工完成作品。学生大胆想象及制作表现。达标测试,教学反馈6、学生作品的自评互评7、教师总评小结:“大家都非常心灵手巧,利用废旧物品能够制作出富有想象力的艺术人像,具有极强的艺术张力表现力,都变为了生活的美术大师。”

  第12课

  教学目的:

  保护文物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的瓷器是传统艺术中的瑰宝,它代表了中国在世界制瓷领域中高超的工艺制造水平,是中国伟大的发明之一.使学生了解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制瓷工艺,造型,装饰及不同窑场产品的艺术特征,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去观赏陶瓷艺术.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趣.教学重点:1,中国瓷器的生产和发展,瓷器与陶器的区别.2,瓷器的造型,装饰,色彩及艺术特色.特点.3,主要名窑的产品特征.教学难点:主要是有关历史知识和历史背景,除了在教学内容资料作些简要介绍外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教学时间:1课时教具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录象带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常规)二.导入:提问:1.什么是陶器什么是彩陶2.中国古代陶器的造型特征是什么放映幻灯(贯耳瓶)

  提问:这是陶器吗应是什么器物三.讲授新课:(出示课题)我国是瓷器的故乡和原生地,瓷器是我国传统的工艺美术,其工艺水平在世界上享有盛誉.1.瓷器与陶器的关系陶瓷工艺是陶器工艺和瓷器工艺的总称.陶器和瓷器有下列区别.(1)烧制的原材料不同;(2)烧制的温度不同;(3)陶器质地疏松有一定吸水性,瓷器质地密实不透水.2.瓷器的发展商代出现原始瓷,东汉至三国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三国以后到南北朝,瓷器进入了一个辉煌的发展时期,南方有青釉瓷,北方有青瓷.隋唐时期是我国瓷器的一个重要的成长时期,这时瓷器普遍用较高的火候烧成,胎质较硬.瓷器在社会生活中日渐受到重视.唐代开始有了"窑"的专称,它象征着瓷器产量的增长.宋代瓷器产量高且质量好,为明清瓷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元代,我国瓷器大批量行销海外.明清是我国制瓷业的鼎盛时期,造瓷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胎釉细腻,色泽鲜明移植珐琅彩和创造粉彩是当时杰出的成就.3.我国瓷器在造型和装饰艺术上的特色从东汉到南北朝,我国青瓷逐步成熟起来,但这一时期的瓷器无论是造型还是纹饰都与青铜器有联系,这时瓷器的造型特征是清秀挺拔,与当时人们的审美爱好相一致.

  隋代瓷器造型有以下特征:(1)胎体的可塑性和耐火性能加强,显得秀气.(2)罐类器形一般为短颈,直口,圆腹.(3)器物为小平底,底下有圆饼状实足.隋代瓷器的纹饰常见的有几何纹,花卉纹,动物纹,人物纹,色彩也比较丰富.(重点介绍《白釉象首龙柄壶》)唐代烧制瓷器的地域扩大,产品增多,青瓷,白瓷,三彩陶代表了唐代陶器工艺的最高水平.唐代瓷器作为商品广泛流传的海外,瓷器"自唐代始而有窑名",这种传统习惯一直沿用的现代.唐代瓷器造型繁多,装饰更加丰富,采用手法有绘画,刻花,印花,捏塑等,内容包括日月,花草,树木,动物,人物,建筑等.五代时期继承了唐代的制瓷风格并有所发展,其中密色瓷为当时瓷器的最上品.五代时期一些重要的瓷窑体系基本形成,如定窑,耀州窑,磁州窑等.

  第13课

  教学目标:

  古建筑的保护

  1,了解中国古建筑的风格特点及保护古建筑的意义.2,增强对传乘民族文化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重点:通过欣赏,让学生了解这些伟大的古建筑物是祖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技术的结晶,从而认识到,爱我中华,保护好国宝是我们新一代神圣的职责.教学难点:通过考察,调查,史学声进一步认识到我国古代建筑的文化特色,从而提高认识美丑的能力,潜移默化地爱护文物的道德教育.课前准备:收集古代建筑的图片,资料.(制成幻灯片或挂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上课,师生问好揭示课题——《中国古代建筑欣赏》,作启发性谈话."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的建筑,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在东方乃至世界享有盛誉.今天介绍的我国古代建筑均具有代表性和历史意义,是人类建筑宝库中的瑰宝,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如中国的万里长城与埃及的金字塔称得上是世界的奇迹.还有北京的故宫,是世界上现存最雄伟,最古老的宫殿建筑;西藏的布达拉宫,是世界上现存海拔最高,保存最好,历史最悠久的宗教建筑……"(二)请同学谈谈见到古建筑时的心情,描述见到的古建筑的外貌等等.(三)教师谈谈自己见过的古建筑,谈谈身临其境的感受,(如青岛崂山瀑布;曲埠孔府,孔庙;泰山绝顶;海南南山等等.)(四)根据部分古建筑的文化内涵和特定的历史背景,教师作适当的介绍和讲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破坏,偷盗,价值)(五)弄清古建筑与仿古建筑不同的概念:

  古建筑:是前人保存下来的遗产,是国宝.仿古建筑:是现代人按古人建筑的模样新做的,不是文物.中国的古建筑一般都由石,砖,木构成,特别是木结构的建筑常因战争,火灾等人为因素和自然灾害的破坏,原貌很难保存.但宁波的保国寺历千载而完好如初,它是江南至今保存最好的一座北宋木结构殿堂.其建筑奇特雄伟,令人神往.保国寺由此成为我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六)简介部分古建筑:万里长城嘉峪关布达拉宫北京故宫太和殿颐和园杭州西湖山西恒山悬空寺苏州网师园,拙政园(七)课后小结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了解古建筑的范围,常见类型,一般特征和有关历史典故.体验并掌握线画古建筑的基本方法,能以泥为主要材料做一简约小亭.培养和增强学生对家乡人文遗产的情感联系和对家乡的热爱.教学难点:通过考察,调查,史学声进一步认识到我国古代建筑的文化特色,从而提高认识美丑的能力,潜移默化地爱护文物的道德教育课前准备:收集古代建筑的图片,资料.教学活动:师:我们已对家乡的古建筑进行了考察,了解到古建筑有各种各样的风格样式,具有共同的一般特点,你能说说吗学生述说后教师小结:①造型优美,对称,渐变,顶有脊,檐翘等.②结构科学,斗拱,柱梁,不用钉子,稳固.③极尽装饰,檐,雕梁,画栋,窗饰等.师:要画好古建筑,先要进行观察分析,把看似复杂的建筑物变得

  简单易于理解,如亭阁的屋顶,有飞檐呈流线却是三角形或梯形.其实它的各部分均可看成大小不同的△口.等形的组合,大家看是不是这样深入了解师:提问,古建筑的很多细部是很科学的,也是有趣的.飞檐是怎样翘起的重檐是怎样建的斗拱是怎样结构的梁柱是怎样连接的连接,支撑,穿插,卯榫卯合,竹钉.教师演示学生观摩教师讲授线画写生步骤,要求:a.观察思考后构图定位;b.从屋顶处开始下笔;c.线条要流畅肯定,尽可能用长线画;d.画出些细部,看不清的想像完成.教师边指点实物边画.布置学生作业1.在室外时教师安排学生自选一处建筑物或建筑物的一部分进行写生描画,注意组织好学生.教师旁观,对有问题的学生解惑,提示.2.在室内时,则按古建筑照片进行线描.作业相互观摩1.在室外时教师将学生所画之作业集中摆放一起进行评价,比较与改进,对照实景能解决很多问题.2.在室内画古建筑照片时,所画作业可以放在投影仪下打出,能更便于指出优点改进不足.评价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对学习活动全过程进行评价.1.学习工具的准备情况.2.学习态度表现;表扬与批评.3.学习效果的评价;知识获得怎样.

  第14课

  教材分析:

  电脑美术——版画效果的图画

  和前面的年级比较,六年级的电脑美术侧重特色和实用。本册电脑美术追求的是“特色”------用电脑创作版画效果的作品。要想出色的完成本课的目标,了解版画并理解“刀味”是关键。在电脑中表现出“刀味”可以利用“反色处理”,具体的表现方法在教材中已非常清楚地呈现出来。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⒈了解电脑“画图”中的铅笔、笔刷、橡皮、喷枪等工具的功能。⒉通过看一看、说一说、试一试运用电脑中“画图”中图像菜单中的“反色”功能,借助图画工具创作出仿班花效果的有趣图画表达自己的情感。⒊感受鼠标作画带来的快乐,体验电脑“画图”造型表现的乐趣。教学重点:用鼠标结合“画图”中的工具画出各种图形。教学难点:利用“反色处理”功能,借助图画工具制作出仿版画的美术作品。教学准备:⒈检查学校电脑教室的硬件,确保能够正常上课。⒉检查教室电脑安装的局域网软件、硬件能否监控学生电脑。⒊与教学相关的视频资料和电脑美术作品。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⒈图片导入,师:欣赏多媒体课件展示的这幅版画作品,清有经验的学生简单说说版画的制作过程。⒉我们能不能用一种简单、便捷的方法来制作有版画效果的美术

  作品呢?今天我们就用电脑中的“画图’来解决这个问题。⒊出示课题:点明学习内容。二、欣赏体验,初步感知⒈欣赏教材中的电脑美术作品。你喜欢那些作品,他们之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小结:仿纸版画作品画面色调是黑白灰为主,仿套色版画可以用多种颜色表现。⒉体验电脑“画图’画图工具和反色功能如何制作版画。⑴教师示范如何运用反色处理功能打开图画工具,点击画图工具中的“图像”找到“反色”。⑵介绍“画图”工具●橡皮的大小●笔刷的大小●喷点的大小⑶学生边学,边尝试,使用反色处理勾画的草图。三、探究技法,深入感知⒈欣赏老师准备的电脑美术作品,根据刚才对画图工具、反色处理功能的尝试,想一想应该用什么画图工具?怎样完成?⒉教师示范讲解。⒊欣赏学生作品:看看这些作品给你什么启发?自己打算怎么使用这些工具?⒋学生做作业,教师巡视辅导。四、展示评价,小结拓展⒈展示评讲:A、评价建议:能否用电脑画图的工具,来表达自己的想法。B、创意和造型能否做到与众不同。自评:向同学们说说你表现的是什么内容,用什么工具来表现画面效果。

  互评:欣赏同学作品,说说你的看法。⒉总结在仿制纸版画的作品时尝试把黑白灰的画面变成彩色的画面,也别有一番风味。⒊拓展延伸随着科技的进步,电脑中的“画图”的界面有所变

  化,工具也增加了不少,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多尝试。

  第15课中国画与油画欣赏

  教学目的:1.了解中国画这一艺术形式,观察理解比较中国画与油画的不同表现方式、表现内容和装裱、装饰形式等。2.感受中国画的艺术境界、油画的写实、浪漫,学会鉴赏作品,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3.通过学习,亲生体验中国画笔墨的浓淡、干湿。教学重点:理解中国画这一艺术形式,通过欣赏作品,了解油画与中国画的区别;教学难点:中国画与油画的区别在欣赏具体的画作的体现。教学准备:课前学生收集查阅相关国画、油画资料、课件(国画作品一幅、册页、立轴画实物、2幅油画)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1.课本自读:初步认知中国画的两种表现形式:工笔和写意。表现的内容有:人物、山水、花鸟。油画的工具、材料、写实、浪漫、现代主义的油画。2.教师课件展示,通过表现内容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国画的特点以及不同表现内容的绘画风格。二、授新:·理解国画意境的关系:1.图片观察了解国画的组成元素:诗、书、画、印。2.诗、书、画、印拓展了国画的艺术境界:A.齐白石《长年长寿》B.范曾《童弈图》

  C.齐白石《十里蛙声出山泉》(通过国画作品与落款的“简单几个字——一句诗———一首诗”辨析,在感受和理解分析,理解国画的“诗情画意”)三、师生互动,进一步理解国画中意境与作品的重要关系(从构图上,落款题跋上加以深入学习)·师小结:(略)·师生体验:毛笔打湿——体验干湿,毛笔蘸墨——体验浓淡,毛笔竖起——中锋运笔,毛笔横倒——侧锋写意。老师示范林风眠《绿叶小鸟》,学生临摹。·学生作品赏析四、教学总结并延伸:中国画与油画(欣赏.评述)第二课时:国画、油画欣赏导入:同学们在上节课体验了中国画,本节课我们再来进一步了解中国知识,初步了解油画的知识。请生读读课本第一段关于国画、油画的介绍,加深印象。并带着问题看书1)中国画、油画用材上有何群区别?他们在形式上有何区别?他们在色彩表现上的区别?你最喜画那张中国画作品或油画作品?喜欢它的什么地方?(从构图、造型、色彩、技法上分析)[知识点击]://中国画是一个很老的画种。油画形成只有500年,而中国画形成的历史已达1000年之久。感到中国画的发展前景要比油画大一些。//油画对于真实的表现力是很强的,它是一个方便写实的画种。而中国画不是这样,中国画不是一个写实的画种,它是写意的,它的抽象性很强。//中国画是指中国的传统绘画,而油画(水粉画)是指绘画的颜

  料成分,这是不同的概念。//中国画以水墨为主,故称水墨画为国画,讲究留白,讲究意境,不能满纸都画满,要有一些地方空出来,给观者以想象的空间,山水画尤甚。而绘人物更是着重神韵,也许解剖比例略有偏差,造型结构稍欠严谨,但其中韵味十足,给人一种精神上的一致性。油画是西洋绘画的一种,注重透视关系,讲究人物比例,强调色彩变化,所以画出的人物十分真实,但油画却不适合画大型的风景,因为它是焦点透视,只适用于从某一点上望去的风景,要想很大幅的风景画就必须采用散点透视法,而国画之所以适合画风景正是因为采用了散点透视法,现在也有不少外国人画风景学习中国的方法,然后将散点透视与焦点透视相结合,整个画面采用散点透视,而某一处具体的地方采用焦点透视。//中国画用水调和,油画用调和油。//中国画无覆盖能力,油画可数次覆盖。·不同时期油画欣赏分析——古典时期油画——十九世纪中叶“印象派”油画——十九世纪末叶“野兽派、抽象派”油画——中国油画赏析。·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作品(略)·师小结……[点评]:虽然两节美术课连上,有足够的空间。但学生在学习中,体验中国画还是没有完全到位,特别是笔墨的浓淡干湿。原因:部分学生带工具不全面;部分学生不敢用水,怕水遇宣纸化开;笔墨没用完就再次蘸墨,使得墨不分五色。教学设计中,这些环节可能有所忽略。第二个环节欣赏部分,上得较为精彩。由于事先把问题、思考布置下去,学生带着问题进行书本的阅读,所以能按构图、造型、色彩、技法分析中国、西方艺术作品。学生真实的中国画体验加上油画的实物再现,使得学生能很快区别中国画、油画的不同。

  [反思]:要上好中国画和油画,首先要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颜料本身上:油画是油性颜料,用油调色,国画用墨,或国画颜料(包括矿物颜料和植物颜料)画质上:油画画在亚麻布等布料上,国画用的是宣纸画的风格上:油画颜色多次覆盖,普遍较厚,有抽象,具象和印象;国画有的有留白,有的有题字,讲究意境,大多不写实油画属于西洋画,国画是我国本土的东西,应该好区别装裱方面:油画有框,没有玻璃镜片;国画有的是玻璃框,有的就是卷轴,无框无镜片,可以卷起,方便携带中国画可以一画有四季。散点透视。线条本身就蕴涵着一种精神。油画只能用焦点透视。中国画:简称"国画",在本世界美术领域内自成都市独特体系。它用毛笔、墨,和中国画颜料,在特制的宣纸或绢上作画。在题材上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卉)画动物画等之分。在技法上又可引为工笔画和写意画两种,各有蹊径,互有特色。在人物画方面,从晚周至汉、魏、六朝逐渐成熟。山水、花鸟等至隋唐之际,始独立形成画料。到五代、两宋、流派繁多,为高度发展阶段。元化水墨画盛行。明、清和近代,大体录袭前规。在各个时期中,都出现了不少革新造性的画家。在世界美术领域或中国画具有鲜明的民族形式和独特风格。在描绘物象上,主动运用线条、墨色来表现形体、质感,有高度的表现力,并与诗词、款赋、书法篆刻相结合,达到"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效果。另外中国画,还有着独特的装裱形式,起到衬托画体的作用。油画用透明的植物油调和颜料,在制作过底子的布、纸、木板等材料上塑造艺术形象的绘画。它起源并发展于欧洲,到近代成为世界性的重要画种。

  油画的产生15世纪以前欧洲绘画中的蛋彩画是油画的前身。在运用蛋彩画法的同时,许多画家继续寻找更为理想的调和剂。一般认为,15世纪初期的尼德兰画家杨·凡·艾克兄弟是油画技法的奠基人。他们在前人尝试用油溶解颜料的基础上,用亚麻油和核桃油作为调和剂作画,致使描绘时运笔流畅,颜料在画面上干燥的时间适中,易于作画过程中多次覆盖与修改,形成丰富的色彩层次和光泽度,干透后颜料附着力强,不易剥落和褪色。他们运用新的油画材料创作,在当时的画坛很有影响。油画技术很快在西欧其他国家传开,尤其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得以迅速发展。材料和工具油画的主要材料和工具有颜料、画笔、画刀、画布、上光油、外框等。①颜料,分矿物质和化学合成两大类。最初的颜料多为矿物质颜料,由手工研磨成细末,作画时才进行调和。近代由工厂成批生产,装入锡管,颜料的种类也不断增加。颜料的性能与其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关,调色时,化学作用会使有些颜料之间产生不良反应。因而,掌握颜料的性能有助于充分发挥油画技巧并使作品色彩经久不变②画笔,用弹性适中的动物毛制成,有尖锋圆形、平锋扁平形、短锋扁平形及扇形等种类。③画刀,又称调色刀,用富有弹性的薄钢片制成,有尖状、圆状之分,用于在调色板上调匀颜料,不少画家也以刀代笔,直接用刀作画或部分地在画布上形成颜料层面、肌理,增加表现力。④画布,标准的画布,是将亚麻布或帆布紧绷在木质内框上后,用胶或油与白粉掺和并涂刷在布的表面制作而成。一般做成不吸油又具有一定布纹效果的底子,或根据创作需要做成半吸油或完全吸油的底子。布纹的粗细根据画幅的大小而定,也根据作画效果的需要选择。有的画家使用涂过底色的画布,容易形成统一的画面色调,作画时还可不经意地露出底色。经过涂底制作后,不吸油的木板或硬纸

  板也可以代替画布。⑤上光油,通常在油画完成并干透后罩涂上光油,保持画面的光泽度,防止空气侵蚀和积垢。⑥外框,完整的油画作品包括外框,尤其是写实性较强的油画,外框形成观者对作品视域的界限,使画面显得完整、集中,画中的物象在观者的感觉中朝纵深发展。画框的厚薄、大小依作品内容而定。古典油画的外框多用木料、石膏制成,近现代油画的外框较多用铝合金等金属材料制成。中国画主要使用线条、轮廓、画面淡雅来达到意境,而油画主要使用光影、真实、画面鲜艳来自写实。而且,两者的绘画用的颜料也不同,中国画主要用水分较多,颜色素雅的颜料;油画主要使用粘黏性较大,色彩艳丽的颜料。中国画的画面给人颇附想象,优雅平静的感觉,油画则给人真实立体色彩明快的感觉。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再认真理清所呈现的画作的构图、造型、色彩、技法等,一堂较为顺畅的欣赏课比较能够上的到位。

  

  

篇十: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六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人教版)

  美术教案(六年级上册)1、远近的奥秘授课班级:六年级课业类型:造型表现课时:2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透视变化规律。2、学习、了解视平线和消失点的透视概念。教学中难点:重点: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应用于绘画中,使描绘的物象更贴近真实。难点:在绘画实践中应用所掌握的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发展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教学具准备:师:范图、教学VCD、学生作业用纸生:绘画工具教学过程

  活中,我们发现同样的物体,在不同的位置上,会产生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远宽远窄的变化,这就是透视现象。你们的在一望无垠的田野里,在大海上,我们向远处眺望,天与地、天与水面之间产生了一条长长的水平线,这就是视平线。当两边的树木向远处延伸时,就慢慢地消失在视平线的一点上,这点就是消失点。⑶说说周围环境中的透视现象?⑷欣赏课本上的范图,让生找图中的消失点。⑸师示范①先找到消失点。②画出主要的的透视线,如马路。③按近疏远密、近粗远细的规律,处理好各条竖线、斜线。④将物体的外轮廓简略表现出来。3、本课练习临摹课本上范图4生作业,师巡视辅导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5、作业展示

  风景构图知识,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教学难点:如何把透视和构图知识运用到绘画实践中。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10—12分钟)欣赏、分析课本图例,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师:“同学们学习了基本的透视知识。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看看他们是如何运用哪些透视方法的。”巩固、加深对平行透视(一点透视)和成角透视(两点透视)的理解。引导学生分析他们的特点。了解风景写生的方法与步骤。欣赏课本

  的透视变化,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分散开进行实地风景写生。老师巡视辅导,及时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作业点评。教学反思:本节课中部分学生们有点感觉了画的还不错,我发现学生越大越需要鼓励,表扬。有的同学告诉我:老师,其实画画很有意思,用笔能表现不同的美,很神奇。课后我做了一个调查,发现学生都很喜欢画实物。让学生对美术感兴趣,学生的作品不能要求太高了,以激励,表扬为主,让他们喜欢上美术课,喜欢画,这节课目的达到了,在以后的课堂上我还要想更多的方法来让他们喜欢画画。

  内容:利用自己拍摄的风景照片,进行添画、扩展,创造风景画。2、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教材上的范图懂得创作方法:利用我们自己拍摄的风景照,粘在白纸上,延伸、扩展出一幅风景画。3、学生进行创造,教师巡回指导。4、展示优秀作品。5、未完成的学生可以课后继续创作。课后反思: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组织课堂讨论,对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分析,感悟风景绘画的魅力及风景画创作的方法。创设教学情景,教师只是教学情景的创造者,活动过程的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单纯是对美术知识的传递,而是组织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的资源,更多地关注学生对美术的兴趣,鼓励学生对跨学科知识进行融合,帮助他们用已有的知识去理解绘画艺术的人文内涵。第4课会动的剪影(设计、应用)教学目标:1、学习用黑色卡纸制作剪影人物。2、了解皮影艺术的特点。3、增强对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了解。课前准备:1、搜集有关皮影的图片、文字资料。2、准备黑色卡纸、针线、竹条、剪刀、刀片等用于制作剪影的材料。3、选择几个传统剧目或故事(民间故事、成语故事)。所选择的剧目或故事,内容和情节应简单、易懂。第一课时一、引导阶段。1、学生之间交流搜集到的有关皮影的图像和文字资料,谈谈他们所知道的皮影知识。2、分组讨论皮影戏中人物的造型特点。(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

  

推荐访问: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上册 教案 美术

本文链接:https://www.xpbxgsx.cn/jiaoansheji/144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24 精优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15042696号-1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