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精优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范文大全 >

德国表现主义美学特征19篇

时间:2022-12-08 17:45:07 来源:精优范文网
导读: 德国表现主义美学特征19篇德国表现主义美学特征  表现主义文学表现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表现主义”概念最初用在绘画评论。1901年法国画家朱利安·奥古斯特·埃尔维在巴黎“独立沙龙”展出

德国表现主义美学特征19篇德国表现主义美学特征  表现主义文学表现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表现主义”概念最初用在绘画评论。1901年法国画家朱利安·奥古斯特·埃尔维在巴黎“独立沙龙”展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德国表现主义美学特征19篇,供大家参考。

德国表现主义美学特征19篇

篇一:德国表现主义美学特征

  表现主义文学表现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表现主义”概念最初用在绘画评论。1901年法国画家朱利安·奥古斯特·埃尔维在巴黎“独立沙龙”展出八幅作品,提名“表现主义”。1911年4月在德国柏林第22届画展的前言中,表现主义一词再度出现,以描述法国年轻画家的绘画特色。在文学批评界,表现主义一词则1911年7月正式出现于德国,此后几年获得更广泛认可。一战前后,表现主义成为以德国为中心、颇有声势的文艺运动,到20年代遍及欧美各国,在20、30年代形成高潮。以后逐渐退潮,融入于其他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中。影响•表现主义文学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西方现代主义忧郁、神秘的特点,在象征主义那儿有了明显表现,而怪诞、诡异的特色和抽象的观念,则在表现主义之后才引人注目,形成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向内转”、“深层化”特色。其原创性、开拓性,被后来的各种现代主义流派继承发展。国外某些学术著作,如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编的《文学中的现代主义》,就把多数现代主义流派统称为“广义的表现主义”。表现论•表现,是指将表现对象变形幻化为传达某种心理体验的艺术创作原则,以变形和扭曲让艺术远离事物原有的外在形态,以此破除艺术形象直观实指的意义,从而赋予它暗示或象征的功能,使之具有抽象、多义交织的蕴含。表现的方法让作家、读者专注于感知和把握世界的深层的意蕴。《生命之舞》,蒙克,1899—1900年,布面油画•“生命组画”是一部揭示现代人心理状态和生存状态的画卷。《生命之舞》中央那一对寓意性的拥抱慢舞的恋人形象而汇聚。它们同时也涉及年轻与单纯、衰老与忧愁的主题,另外,除了“跳舞”,还涉及了生与死、贪欲与繁殖,以及忧郁、忌妒的主题。油画描绘了一群在河岸边草地上醉然起舞的人们。三位女性形象在画面上占据主要位置,分别象征女性生涯的三个不同阶段。左侧穿白裙的那个是一位处女,红润的面颊泛着微笑,就象她面前那枝盛开着的花儿。其长裙的白色象征着少女的纯洁。右侧的妇人双手交叠,面露忧郁神色,显得十分孤独。深色长裙,象征着其内心的暗淡与哀伤。这两个女性形象,都面朝画面中央的那对沉醉在舞乐中的男女。他们漫无目的、旁若无人地迈着舞步,女子卷曲的秀发和长裙,将其男伴缠绕。而男子的黑色衣服,则将女子的红色衣裙衬托得更加夺目,使她看起来显得异常妖娆和充满诱惑。那衣裙的红色,在这里象征了人生短暂的喜悦。背景中,两对放荡的跳舞者,象征着那种更为卑贱的生活。悬挂在空中的一轮圆月(或许是太阳),在水面映出其长长的、宽宽的倒影,象鬼魂的眼睛。这也是男性的象征。这一母题在蒙克的其他作品中更清楚地显示了其象征的含意。毕加索·双臂抱胸的少女毕加索·梦《门》,汉斯·霍夫曼1960年,布上油画•绘画抽象表现主义(AbstractExpressionism)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的、以纽约为中心的一场广泛的艺术运动。。《门》是霍夫曼创作于1960年的作品,画面看上去

  简洁、明确。不同形状的长方形错落有致,红黄蓝的色块在黑色与灰色背景的衬托下显得十分强烈。整个画面在抽象色块的对比中显出节奏和张力。观念一:表现自我•认为客观外在现象世界无真实可言,真实在“自我”,其“本质”即自己的灵魂。作家从主观自我出发,才可以演绎万事万物。只要开掘自己的内心世界,特别是挖掘那些隐秘的直觉和潜意识,就能创作出“灵魂的戏剧”。•埃德施米特:“现实性必须由我们创造出来”。•库恩菲尔德:“一切现实都是错误的,心灵着迷才能显现真理”。•“世界形象都在我们自身”,主观幻想乃是“事物的更深一层的形象,事物的纯粹真实”。观念二:破坏表象、揭示本质

  •表现主义者追求艺术的“真”,但否定现实主义者基于事物“表里如一”的认定所采取

  “由表及里”的描写路线。在他们看来,事物的表象就是假象,是对事物本质真实的掩盖和歪曲。因此,艺术的方法就是破坏事物的表象,以作家自己的主观创造来达到对于本质真实的揭示。表现主义美学:美在表现

  •“我们觉得以‘成功的表现’作‘美’的定义,似很稳妥;或是更好一点,把美干脆当作

  表现……因为不成功的表现就不是表现。”“因此,丑就是不成功的表现。”“美与丑的奥妙都可以纳在‘成功的表现’和‘不成功的表现’这两个平易的定义里面。”(克罗齐《美学原理》)表现主义文学的基本特点1.以“内心外化”直接表现人物形象的“主观现实”

  •现实主义戏剧重视心理活动内容,主要从社会与心理学统一的角度去洞察、揭示人

  的内心世界,以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表现主义戏剧实现了创作方向转移——由外部世界的描绘转向对人的深层心理揭示。内心外化•表现主义是“主观的艺术”,为了深入地表现主观世界,把“潜在情绪戏剧化”,就需要把人物的体验、感情、潜意识外化为舞台形象。由此,表现主义戏剧运用表演梦境与幻象、独白、面具、以灯光音响舞美表现人物特定情绪等艺术方法直观、形象地揭示人物和作家的主观精神世界。内心外化•梦境与幻象:潜在心理内容视觉化。•多层次内心独白:心理内容直接表达。•面具:揭示多重自我与人格分裂。GreatGodBrown。•音响、灯光、舞台布景:以感官直觉、感知人物特定情绪状态。•……•画面没有任何具体物象暗示出引发这一尖叫的恐怖。画面中央的形象捂着耳朵,听不见那两个远去行人的脚步声,也看不见远方的两只小船和教堂的尖塔。这一完全

  与现实隔离的孤独者,似被内心深处极度的恐惧征服。高度夸张、变形和扭曲的尖叫的面孔是漫画式的。圆睁的双眼和凹陷的脸颊,使人联想到骷髅与死亡,仿佛是个尖叫的鬼魂。整个构图具有旋转的动感,充满粗犷、强烈的节奏:天空与水流的扭动曲线,与桥的粗壮挺直的斜线形成鲜明对比。所有形式要素似乎都传达着那一声刺耳尖叫的声音。画家在这里可以说是以视觉的符号来传达听觉的感受,把凄惨的尖叫变成了可见的振动。“只能是疯子画的”,蒙克在该画草图上这样写道。2.人物形象和背景描写的抽象性、符号化•表现主义者认为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是表象,同时强调普遍性而追求类型化,不注重形象的个性特征而具有抽象性和符号化的特征。重视“本质”

  •表现主义戏剧着意于突破生活表面去寻找世界和人的“最深一层的东西”,揭示人类

  共同的、具有永恒的品质,因而,“反对那种满足于在舞台上罗列印象,而对事物的本质、人物的思想、冲突的后果等不作深入揭示的倾向。它不仅要停留在生活的表面,而且试图进一步深入到其内部。表现主义者十分熟悉他周围的现实环境,他要从实质上再现这一现实。”(恩斯特·托勒)忽视个性、情绪•“表现主义否认戏剧的性格。表现主义者试图把在作者和观众之间的一切可能在舞台出现的东西压缩到最小限度。……认为戏剧中的人物似乎过分地注意自己的服装外表和自己的行为举止,而使思想受到损失了。”(奥尼尔《戏剧及其手段》)•“在表现主义剧作中,人物不是无关大局的个人,而是去掉个人的表面特征,经过综合,适用于许多人的一个类型的人物。表现主义剧作家期望通过抽掉人类的外皮,看到深藏内部的灵魂。”(恩斯特·托勒)抽象的理由

  •时代的现状强烈多变,因此没有人能够成功的应付它。只有经过抽象,对合理的传

  统格式重新加以研究和诠释,艺术家才有可能制服这纷繁复杂的现实。(恩斯特·托勒)《第一幅水彩抽象画》,康定斯基1910年,水彩、墨水、铅笔、纸版•康定斯基说“是客观物象损毁了我的画”,即画中具体的物象,将观者的目光引向辨认现实事物的歧途,干扰了对“内在精神”的呼唤与感悟,也干扰了对绘画本身的观照,从而使绘画陷入功利主义的泥潭。他指出,对于绘画来说,抽象的形式是最具表现性的形式,“形式愈抽象,它的感染力就愈清晰和愈直接”。《构图4号》,康定斯基,1911年,布面油画•“康定斯基所见的世界,是一个力的宇宙,摆脱了感官印象的桎梏,从外物及其实质上分离开来,并依其周围的造型而获得经验。”画家在这里进行了有意味的形式处理。他有意地隐去那条作为风景画中主线的地平线;山的形态使他能够将地平线分解成道道斜的线。这对整个画面空间产生直接的影响——不仅使那客观、沉静、分出天与地的地平线在这里消失,而且,还使画上有了一个象立体派绘画一样完整的绘画性空间结构。3.用多种手法营造怪诞

  •重视客观现实必然妨碍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与手段的运用,剧作家所描绘的现

  实生活内容往往也会限制心理内容的表达。表现主义突破现实主义的“忠实于生活”的舞台常规,创造出表现性的舞台形象,以表现超越自然形态的潜意识、多重自我、幻象……,这就必然会具有怪诞的特点。即表现主义艺术中的怪诞是表现的必然结果。“非舞台幻觉主义”

  •表现主义要破坏事物的表象,直接揭示内在真实,它就必然抛弃西方传统现实主义

  戏剧的“舞台幻觉主义”,而以背离常态的舞台形象来表明它对最高真理的关注。这样,布莱希特的戏剧观念也就为现代主义戏剧,特别是表现主义戏剧所接受。怪诞同时也是追求“间离效果”以注重理性介入的需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ConstantinStanislavsky•1863-1938,苏联戏剧家,1888年起领导莫斯科艺术文学协会。后与人创办和领导莫斯科艺术剧院。创立“体验派”戏剧表演艺术学派,主张演员表演时应生活于角色之中,每次演出都要感受角色的感情。表演艺术必须以内部体验为基础。布莱希特•BerlotBrecht、1898-1956。德国戏剧家,柏林德意志剧院导演兼剧评家。他所创立的“史诗剧”理论和表演体系,30年代以来引起世界戏剧界的广泛关注。表现主义戏剧美学代表,提出观众和演员在感情上与舞台保持“间离”的理论。认为艺术通过表现人类生活来激发创造性,唤起改造世界的能动性。创作戏剧《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1931)《伽利略传》(1939)、……《戏剧小工具》第42•间离的反映是这样一种反映:对象是众所周知的,但间离又把它表现为陌生的。古典和中世纪的戏剧,借助人和兽的面具间离它的人物,亚洲戏剧今天仍在应用音乐和哑剧的间离效果。毫无疑问,这种间离效果会阻止发生共鸣,然而这种技巧跟追求共鸣的技巧一样,主要是建立在催眠术式的暗示的基础上的。这种古老方法的社会目的和我们的完全不同。表现主义戏剧中,变形、交混、割裂、渲染、分身成为经常运用的艺术手法。二、表现主义文学主要作家作品斯特林堡•1849-1912,瑞典剧作家,表现主义戏剧先驱。主要代表作为《鬼魂奏鸣曲》(1907),三部曲《去太马士革》(1897-1904)等。《鬼魂奏鸣曲》•通过神的女儿到人间考察世情,表现人生痛苦的悲观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思想观念。魏德金德FrankWedekind1864-1918《青春觉醒》格奥尔格·凯泽•GeorgKaiser、1878-1945,德国左翼表现主义剧作家,一生写有70多部戏,重要作品有《从清晨到午夜》(1916)、《珊瑚》(1917)、《煤气厂》(二部、1918、1920)

  等。恩斯特·托勒•ErnstToller、1893-1939,激进的德国表现主义剧作家,因反战和参加左翼运动两次入狱。代表作有反战的《转变》(1919)。通过暴力革命、人道主义和保守思想的斗争,肯定人道主义立场的《群众和人》(1921)。卡莱尔·恰佩克•1890-1938,捷克作家,代表作有戏剧《昆虫生活》(1920)、《万能机器人》(1920)《原子狂想》(1924)、小说《鲵鱼之乱》(1936)。尤金·奥尼尔•EugeneO’Neill、1888-1935,被称为“美国现代戏剧之父”,写有的表现主义戏剧《毛猿》(1912)、《琼斯皇帝》(1920)。另有著名剧作《天边外》(1920)、《榆树下的欲望》(1926)、《悲悼》(1931)。奥尼尔的表现主义戏剧进入漫漫长夜的旅行铅巴科维亚(1881-1957,罗马尼亚)•铅棺正沉沉入睡,•铅花与入殓之衣亦然——•我独自站在墓穴里……有风……•铅的花圈吱吱嘎嘎的响。

  •我那如铅的亲人仰天长眠•在铅花丛中……我开始呼唤——•我独自站在尸体旁……真冷……•铅的翅膀萎靡不振了。

  卡夫卡•FrankKafka,1883-1924。20世纪80年代,欧美几家权威书评杂志在评选20世纪现代主义大师时,卡夫卡都排在首位。从小到大的压抑环境造就了他内敛、封闭、羞怯甚至懦弱的性格,使他成为“弱的天才”。敏感、孤独、恐惧,使他能以自己深刻体验和思索,对20世纪的制度与人性的双重异化有着先知般的预见。评价•“就作家与其所处的时代关系而论,当代能与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相提并论的第一人是卡夫卡。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奥登•“卡夫卡是本世纪最佳作家之一。”——欧茨•“创造性地表达了对巨大变革的预感,即使充满了痛苦。”——黑塞•“他是一个给当代人指引痛苦的人。”——安东尼·伯吉斯卡夫卡语录

  •在巴尔扎克的手杖柄上写着:我在粉碎一切障碍。在我的手杖柄上写着:一切障碍

  都在粉碎我。共同的是:一切。•我永远得不到足够的热量,所以我燃烧——因冷而烧成灰烬。•此生的快乐不是生命本身的,而是我们向更高生活境界上升前的恐惧:此生的痛苦不是生命本身的,而是那种恐惧引起我们的自我折磨。卡夫卡语录

  •让我们站定,用双脚插入意见、偏见、流言、欺骗和幻想的淤泥烂浆,插入覆盖地

  表的这些冲击物,直到触及坚硬的石块底层。对此,我们称之为现实。

  •你可以逃避这世上的痛苦,这是你的自由,也与你的天性相符。但或许,准确地说,

  你唯一能逃避的,只是这逃避本身。《致菲莉斯》•我最理想的生活方式是带着纸笔和一盏灯待在一个宽敞的、闭门杜户的地窖最里面的一间里。饭由人送来,放在离我这间最远的、地窖的第一道门后。穿着睡衣,穿过地窖所有的房间去取饭是我惟一的散步。然后我又回到我的桌旁,深思着细嚼慢咽,紧接着马上又开始写作。那样我将写出什么样的作品啊!我将会从怎样的深处把它挖掘出来啊!

  •您把作家写成一个脚踏大地、头顶青天的伟人……事实上,作家总要比社会上的普

  通人小得多,弱得多。因此,他对人世间生活的艰辛比其他人感受得更深切、更强烈。对他本人来说,他的歌唱只是一种呼喊。艺术对于艺术家来说是一种痛苦,通过这个痛苦,他使自己得到解放,去忍受新的痛苦。他不是巨人,而只是生活这个牢笼里一只或多或少色彩斑斓的鸟。

  •如果没有这些可怕的不眠之夜,我根本不会写作。而在夜里,我总是清楚地意识到

  我单独监禁的处境。

  •乌鸦们宣称,仅仅一只乌鸦就足以摧毁天空。这话无可置疑,但对天空来说它什么

  也无法证明,因为天空意味着乌鸦的无能为力。幻象与现实•卡夫卡是一个出入于现实世界和幻象世界之间的小说家,他的小说中真实与幻想纠缠交错在一起,是无法分割的统一世界。他擅长以严格的现实主义手法写神秘的幻象。纪德认为卡夫卡作品有相反相成的两个世界:一是对“梦幻世界的‘自然主义式’的再现,二是大胆地向神秘主义的转换”。无法阐释、梦幻•“人们无法作直截了当地阐释。尽管风格题材通常是平淡的,累赘的,但气氛总是像梦魇似的,主题总是那么无法解除的痛苦。”——安东尼·伯吉斯•“他是一个梦幻者,他起草完成的作品都带着梦的性质……”——托马斯·曼•“卡夫卡的作品的本质在于问题的提出而不在于答案的获得,因此,对于卡夫卡作品就得提出最后一个问题:这些作品能解释吗?”荒诞、象征•“正是渗透在卡夫卡的每一行作品里的这种荒诞色彩——这种预先就排除了弄懂书

  中事件的任何潜在可能的荒诞色彩,才是卡夫卡把生活非现实化的基本手段。”——德·扎东斯基•“卡夫卡的世界却是由象征符号组成的,那是一些启发性的象征,然而它们无法带我们找到结论……卡夫卡作品的最基本的性质也就在与此,任何想得到结论或解开谜底的企图必将归于徒然。”——海因茨·波里策《城堡》的多重阐释•神学立场:神和神恩的象征,K追求的是最高的和绝对的拯救。另一观点:城堡比喻神,K的种种行径都是对既成秩序的反抗,想证明神是不存在的。•心理学:城堡客观上并不存在,它是K的自我意识的外在折射,内在真实的外在反映。•存在主义:城堡是荒诞世界的一种形式,K被任意摆布、一切努力都是徒劳,代表了人的生存状态。《城堡》的多重阐释•社会学:城堡中官僚主义严重,效率极低,官员无能而腐败,彼此充满矛盾,表达了现代集权主义统治的特征,也揭示了奥匈帝国崩溃的征兆。•形而上学:K努力追求和探索的是深层的不可知的秘密,他在寻找生命的终极意义。•实证主义:考证作者生平,对应作品各方面与他生平及时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城堡》的多重阐释•马克思主义文艺观:K的恐惧来自于个人与物化了的外在世界之间的矛盾,小说将个人的恐惧感普遍化,将个人困境作为历史和人类的普遍困境。•研究者认为《城堡》是没有最终主题和答案的,对它的阐释是无止境的,这使小说有着复义性特征,有一种未完成性。未完成性

  •未完成性是卡夫卡小说的特征,在表面上看,似乎是因为卡夫卡缺乏完整的构思,

  但是有如此之多的小说没有写完,就可以看成是卡夫卡一种自觉的追求。从而未完成性在卡夫卡那里成为一种文学形式,昭示了小说的开放性。有研究者说:未完成性是“卡夫卡能够以佯谬的方式借以完善地表达他对现代人之迷惘和危机的认识的惟一形式”。——海因茨·波里策《变形记》《变形记》•短篇小说《变形记》,以第一人称叙述一家公司的旅行推销员格里高尔·萨姆沙一天早晨从睡梦中醒来,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一个巨大的甲虫,以及他变形后的不幸遭遇和悲惨结局。小说主题•深刻地表现了现代社会“人的异化”,以及人与人关系的冷酷,以及人的孤独感。•作品在艺术构成上具有变形技巧与写实性叙述相结合的特点,思想内容的把握可从这两方面展开:1.人的异化

  •变形:作品由人失去自己的形态特征,变形为非人的东西——甲虫,以人的变异直

  观地表达了人的异化的思想。而这异化的基本含义是人的价值丧失。

  人本主义

  •从西方文化特点看:无论是希腊精神还是基督教思想都将人置于世界的中心,是仅

  次于神、上帝的最高存在物。希腊人说:“我们所以用人的形象来代表神,因为世界上没有比人更美的形式。”“最美的猴子与人类比起来也是丑陋的!”圣经·创世记

  •神就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又对他们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

  也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

  •耶和华

  神用土所造成的野地各样走兽和空中各样飞鸟都带到那人面前,看他叫什么。那人怎样叫各样的活物,那就是它的名字。进化论

  •以近代的科学理论看,格里高尔由人变成虫,无容质疑的是生物“进化”的逆转,是

  一次绝对的退化。

  •这种退化不仅体现在形体上,还在于丧失了语言的能力。变形后,他能听懂人们的

  话,但他人却听不懂他的语言。

  •由此,人的任何变异都意味着从高位的跌落,和旧有价值的失落。

  文学中的“变形”•变形在西方传统文学中不乏先例,在严肃作家笔下,变形技巧的运用始终包含着对人的关注和评价,而变什么则蕴含着对人的褒贬态度。卡夫卡笔下,格里高尔变成的甲虫形貌丑陋肮脏,行动笨拙迟缓、缺少灵性,能力低下可怜,令人厌恶。这无疑就是作品所传达出的对现代人的基本评价。可以说甲虫这一道具揭示出了人性、人的尊严、人的价值的蜕变。•变形的偶然性、突发性的含义。

  •写实性叙述:个体生命价值的丧失,即在生存压力下的自我失落。人总是从个体生

  命价值和社会存在价值的融合中来证实自己的存在,并确定自己的意义的。如双方发生冲突,在一方的压制下另一方面失落,这也是一种异化。

  •格里高尔热爱家人,为能养活父母及妹妹而自豪。他没有自己的家,没有自己的爱

  好。他所做的所追求的一切,都是为了家人,他的社会存在价值就是不断地为老板工作以供养家人。作品表现出他的社会存在价值不断地压制、排挤他的个人生命价值,使他自觉不自觉地在尽力实现自己的社会角色时丧失了自我。对自我无感觉•丧失自我最突出的表现在于他变形时对自己的态度。他不顾自身所遭受的巨大灾变,仍不断努力挣扎着起床赶去上班。可见他的自觉地以社会职责压制自我的愿望与需求已达到了对自身的“无感觉”,而这种对自我的麻木与冷漠的极端状态正是个体生命价值丧失的表现,这充分表现出异化。2.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以及人的孤独•变形:“甲虫”是作为道具而被运用的,它所具有的形态特征有着象征的意义,坚硬的甲壳后背和肚子上的弧形硬片是保护自我的“盾牌”,同时又是封闭自我,与世隔

  绝的工具。所以,甲虫就是隔膜与孤独的象征物。•而实际上,卡夫卡也充分运用格里高尔的变形来与他与同类群体隔离,并陷入孤独之中的。首先,变形后的格里高尔自惭形秽,把自己封闭在狭小的房间之中。同时,他的家人也视之为见不得人的家丑而封锁了他。家人对他仇视、疏远,把他放逐出人类社会。由此,变形为甲虫有效地揭示了人与人之间无法沟通的隔绝状态,表现出现代人在世的孤独与悲哀。

  •写实叙述:通过作品表明,人与人的基本关系只是一种相互利用的关系,而思想的

  交流,情感的慰藉,彼此的关心都只是这种关系的附属物。因此,从根本上讲,人与人是无法真正达到沟通和理解的,人永远深陷在孤独的悲哀之中。•故事讲述了一个富有责任心,热爱并尽力供养家人的人在失去工作能力成为家庭的累赘后,如何为家人冷淡、厌恶、抛弃,并最终伤心而死的悲剧。

  •作品三部分的情节高潮是三次重复,以格里高尔走出封闭他的房间开始,以最终被

  迫退回作为结束。这种渴求理解和沟通、重建与人的联系、摆脱孤独的努力的一再失败无疑地表明人是无法摆脱孤独的。

  •作品空间构成高度集中也是对人的孤独状态的有力衬托。而作为重要意象的“门”

  的功能单一化,它单纯的封闭、隔离,也强化了人的孤独、隔绝状态。家人的遗弃

  •在人物关系构成上,卡夫卡有意选用了格里高尔与其亲人来共同构成形象体系,以

  不可选择、不可变更的亲人之间的血缘关系的脆弱预示了各种人际关系的实质。卡夫卡语录

  •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背负的铁栅栏后面,所以现在写动物的书这么多。这表达了对

  自己的、自然的生活的渴望,而人的自然生活才是人生,可是这一点人们看不见。人们不愿看见这一点。人的生存太艰辛了,所以人们至少想在想象中把它抛却。

  

  

篇二:德国表现主义美学特征

  编辑本段表现主义绘画表现主义是指艺术中强调表现艺术家的主观感情和自我感受而导致对客观形态的夸张变形乃至怪诞处理的一种思潮用以发泄内心的苦闷认为主观是唯一真实否定现实世界的客观性反对艺术的目的性它是20世纪初期绘画领域中特别流行于北欧诸国的艺术潮流是社会埃米尔诺尔德作品文化危机和精神混乱的反映在社会动荡的时代表现尤为突出和强烈

  表现主义

  百科名片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现代重要艺术流派之一。20世纪初流行于德国、法国、奥地利、北欧和俄罗斯的文学艺术流派。1901年法国画家朱利安奥古斯特埃尔韦为表明自己绘画有别于印象派而首次使用此词。后德国画家也在章法、技巧、线条、色彩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大胆地“创新”,逐渐形成了派别。后来发展到音乐、电影、建筑、诗歌、小说、戏剧等领域。目录[隐藏]简介表现主义概述来源视觉艺术表现主义绘画表现主义文学表现主义音乐表现主义发展简史简介表现主义概述来源视觉艺术表现主义绘画表现主义文学表现主义音乐表现主义发展简史

  

  表现主义代表人物及作品表现主义的一般思想特征表现主义的艺术特征

  [编辑本段编辑本段]编辑本段简介

  表现主义是艺术家通过作品着重表现内心的情感,而忽视对描写对象形式的摹写,因此往往表现为对现实扭曲和抽象化。的这个做法尤其用来表达恐惧的情感——欢快的表现主义作品很少见。从这个定义上来说马蒂斯格吕内瓦尔德与格雷考的作品也可以说是表现主义的,但是一般来说表现主义仅限于20世纪的作品。

  蒙克《呐喊》

  [编辑本段编辑本段]编辑本段表现主义概述

  20世纪初至30年代盛行于欧美一些国家的文学艺术流派。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德国和奥地利流行最广。它首先出现于美术界,后来在音乐、文学、戏剧以及电影等领域得到重大发展。表现主义一词最初是1901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马蒂斯画展上茹利安奥古斯特埃尔维一组油画的总题名。1911年希勒尔在《暴风》杂志上刊登文章,首次用“表现主义”一词来称呼柏林的先锋派作家。1914年后,表现主义一词逐渐为人们所普遍承认和采用。在德国1905年组织的桥社、1909年成立的青骑士社等表现主义社团崛起。它们的美学目标和艺术追求与法国的野兽主义相似,只是带有浓厚的北欧色彩与德意志民族传统的特色。表现主义受工业科技的影响,表现物体静态的美。表现主义从来不是一个完全统一协调的运动,其成员的政治信仰和哲学观点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他们大都受康德哲学、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强调反传统,不满于社会现状,要求改革,要求“革命”。在创作上,他们不满足于对客观事物的摹写,要求进而

  埃贡席勒的《爱德华科斯马克肖像》

  表现事物的内在实质;要求突破对人的行为和人所处的环境的描绘而揭示人的灵魂;要求不再停留在对暂时现象和偶然现象的记叙而展示其永恒的品质。它在诗歌、小说和戏剧领域都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作家和作品。其诗歌的主题多为厌恶都市的喧嚣,或暴露大城市的混乱、堕落和罪恶,充满了隐逸的伤感情绪或是对“普遍的人性”的宣扬。它的特点是不重视细节的描写,只追求强有力地表现主观精神和内心激情。代表人物有奥地利的特拉克尔和德国的海姆、贝恩等。其小说的人物和故事都是现实生活的异乎寻常的变形或扭曲,用以揭示工业社会的异化现象和人失去自我的严重的精神危机。代表人物有奥地利的卡夫卡等。其戏剧内容荒诞离奇,结构散乱,场次之间缺少逻辑联系,情节变化突兀,生与死、梦幻与现实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多用简短、快速、高声调、强节奏的冗长的内心独白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大量运用灯光、音乐、假面等来补充语言的效果。代表人物有瑞典的斯特林堡、德国的托勒尔、美国的奥尼尔、捷克的恰佩克、英国的杜肯、衣修午德以及爱尔兰的奥凯西等。

  [编辑本段编辑本段]编辑本段来源

  虽然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这个词被用来描述一个特定的艺术风格,但是事实上并不存在一个被称为“表现主义”的运动。这个词一般用来描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反对学

  弗兰茨马尔克的《林中鹿》

  术传统的绘画和制图风格。尼采通过对古风艺术的批评在表现主义形成的过程中起了一个疏导和关键的作用。在他的《悲剧的诞生》中尼采将古代艺术分为两类,阿波罗式的艺术是理智、秩序、规则和文雅的艺术;狄俄尼索斯式的艺术是恶毒、混乱和疯狂的艺术。阿波罗式的艺术代表着理智的理想,而狄俄尼索斯式的艺术则来自于人的潜意识。这两种艺术形式与代表它们的神一样:两者都是神的儿子,互不相容,又无法区分。尼采认为任何艺术作品都包含这两种形式。表现主义的基本特征是狄俄尼索斯式的:鲜艳的颜色、扭曲的形式、绘画技巧上漫不经心、平面、缺乏透视、基于感觉,而不基于理智。广义地说表现主义是指任何表现内心感情的艺术。当然所有的艺术品都表现艺术家的感情,但是有些作品尤其强调和表达艺术家的内心感情。尤其在社会动乱的时期这样的作品尤其常见,而在欧洲历史上从15世纪开始这样的动乱时常重复:宗教改革、德国农民战争、八年战争等等,所有这些动乱和压迫均在印刷作品中留下了其痕迹。虽然这些作品一般从艺术角度不引人注目,但是它们通过它们所描述的恐怖始终能够在其观众中引起强烈的感情。

  [编辑本段编辑本段]编辑本段视觉艺术

  以下为20世纪初一些重要的表现主义视觉艺术家:

  《多莱多风景》

  德国:埃米尔诺尔德、弗兰茨马尔克、昂斯特巴拉赫、埃里希赫克尔、卡尔施密特-罗特卢夫、艾恩斯特路特维希基希纳、马克斯贝克曼、奥古斯特麦克、马克斯佩希斯坦奥地利:埃贡席勒、奥斯卡柯克西卡俄罗斯:瓦西里康定斯基比利时:康斯

  坦特佩尔梅克、詹姆斯恩索尔法国:钱姆苏蒂恩挪威:爱德华蒙克蓝色骑士组织和桥社是比较著名的表现主义画家结社。20世纪里表现主义也对许多其他艺术家起了重要的影响,包括所谓的抽象表现主义。事实上并没有任何自称为表现主义派的艺术家或艺术家团体,而且这个运动主要集中在德国和奥地利。蓝色骑士主要集中在慕尼黑,而桥社则主要集中在德累斯顿(不过后来一些艺术家迁往柏林)。桥社的活动时间比较长,而蓝色骑士实际上只活动于1912年。许多艺术风格对表现主义起了影响作用,包括爱德华蒙克、凡高和非洲艺术。在法国表现主义与野兽派有一定的混淆。野兽派和表现主义在使用颜色上都非常大胆,但是他们使用颜色的目的不同。野兽派意在唯美,而表现主义则意在使用这些颜色来表现感情。颜色的作用在于其表达能力,而不在于使用它来表达一个物件或者作品。表现主义使用颜色和狂乱的线条来表达自我。蓝色骑士的领导人康定斯基将这个做法继续发展。他认为仅用颜色和形状就可以传达艺术家的感觉和情绪,由此他跃入了抽象主义的范畴,改变了20世纪的艺术。

  [编辑本段编辑本段]编辑本段表现主义绘画

  表现主义,是指艺术中强调表现艺术家的主观感情和自我感受,而导致对客观形态的夸张、变形乃至怪诞处理的一种思潮,用以发泄内心的苦闷,认为主观是唯一真实,否定现实世界的客观性,反对艺术的目的性,它是20世纪初期绘画领域中特别流行于北欧诸国的艺术潮流,是社会

  埃米尔诺尔德作品

  文化危机和精神混乱的反映,在社会动荡的时代表现尤为突出和强烈。在北欧各国的传统艺术中早就存在着表现主义的因素:在早期日耳曼人的蛮族艺术、中世纪的哥特艺术、文艺复兴中的鲍茨、勃鲁盖尔等画家的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变形夸张的形象、荒诞的画面艺术效果,这些都表露出强烈的表现主义倾向。19世纪末,出现了象征主义的影响和现代风格混在一起的第一个表现主义运动,先驱代表画家是荷兰人凡高、法国人劳特累克、奥地利人克里姆特、瑞士人霍德勒和挪威人蒙克,他们通过一些情爱的和悲剧性的题材表现出自己的主观主义。20世纪表现主义的主要基地是德国,这决定于德国的社会现实,同时受到尼采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斯泰纳的神秘主义的影响。表现主义涉及文艺各个领域的思潮和派别,作为社团,他的主要活动基地在德国。1,兴起:19世纪末德国一些哲学家和美学家的理论对表现主义起了推动作用。直接对德国表现主义产生影响的是挪威画家蒙克,他的作品中出现强烈的表现主义因素。他的画展推动了德国表现主义兴起。蒙克代表作《呐喊》。2,桥社时期:1905年德累斯顿成立了表现主义第一个社团桥社。代表人物:基希纳,黑克尔,配希施泰因等。基希纳代表作《柏林街景》、《市场与红塔》3,青骑士社:1911年慕尼黑成立了第二个社团青骑士社,代表人物:康定斯基、马儿克、马可等。康定斯基代表论著:《论艺术的精神》等。康定斯基代表作组画《秋》、《冬》、《乐曲》、《即兴曲》、《构图2号》等。4,新客观社:德国表现主义后期社团,出现于1923年,代表人物:格罗斯、迪克斯、贝克曼,格罗斯代表作:《夜》,《壕沟战》,《启程》。

  [编辑本段编辑本段]编辑本段表现主义文学

  表现主义文学是20世纪初期以德国为中心兴起的一场国际性文学运动。表现主义文学是表现主义艺术在文学领域的体现,涉及到文学的各个领域,其中戏剧和诗歌的成就最为突出。“表现主义”一词源自拉丁文“expressus”,具有“抛掷出来”、“挤

  表现主义

  压出来”的意思。表现主义思潮最先出现在绘画界,其后波及文学界。“表现主义”作为一个文学流派,最早确立于1913年。表现主义文学特点:1)凭借主观精神进行内心体验,并将这种体验的结果化为一种激情2)舍弃细节描写,追求事物的深层“幻象”构成的内部世界3)作品中的人物常以某种类型的代表或某种抽象本质的体现代替有个性的人。4)情节不连贯,发展线索不明晰5)均以怪诞的方式表现丑恶和私欲的“疯人院”式的人世罪孽和无穷痛苦表现主义文学代表人物及作品:卡夫卡《变形记》

  [编辑本段编辑本段]编辑本段表现主义音乐

  表现主义音乐,这个现代音乐的第一个主要流派,是以奥地利音乐巨人勋伯格和他的两个学生贝尔格、韦伯恩为代表,紧随在印象乐派之后产生的、一种相悖于印象乐派的美学思想和创作技巧的音乐流派。表现主义最初出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德国,开端于美术界——1911年,画家康定斯基(1866-1944)、马尔克(1880-1916)、马克等人在德国创办了《青骑士》杂志,发表了多篇戏剧、绘画、音乐诗歌等方面的、有关表现主义的理论,掀起了表现主义运动的潮流。战后此潮流迅速风靡欧美,并先后在美术、建筑、戏剧、小说、诗歌、电影及音乐领域中产生重要影响。

  表现主义,以其极大的主观性着眼于人类精神与体验的直接表现。在抗衡着印象主义客观性的同时,追求形式上的最大自由,打破旧有的传统观念的囿限,显示其表现主义的最大自由,打破旧有的传统观念的囿限,显示其表现主义的共性特征。表现主义音乐,是"新维也纳乐派"针对法国的印象乐派所强调的、对自然中的朦表胧光色、虚无缥缈事物的描写的尖锐反驳。他们主张艺术要表现人类的思想本质和心灵世界。正像勋伯格所说:"艺术家为之奋斗的最伟大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表现他自己","我们的心灵才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当他们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到德奥现实生活充斥着痛苦和罪角的时候,他们便用音乐去表现自己内心所感受到的那种压抑、孤寂、苦闷、绝望、刺激和疯狂的情感。表现主义音乐的最大特征,是无视传统,无视规则,不追求庞大、夸张,刻意追求精致、纯朴,抛弃印象派的玄妙模糊,力求于音乐表现的简洁、单纯、明快和热烈。

  表现主义的意义,以无调性为其基本成分。由于抛弃了主属音的传统观念,八度中的十二个音的价值得以相等,从而使传统的旋律概念、节奏、节拍的组织,曲式的结构,和声与对位的感觉皆面目全非。融入十分自由的形式中的若干独特音的连续,带来了流动的、甚为发展的奇妙特色。而小巧、精致的乐队编配,常具单纯、明快的色彩。

  [编辑本段编辑本段]编辑本段表现主义发展简史

  表现主义的出现:1901年,这一词最早出现。用于在巴黎举办的玛蒂斯画展上茹利安奥古斯特埃尔维的一组油画的总题名,用来与自然派和印象派相区别。1911年,德国评论家瓦尔登在《狂飙》上发表绘画评论首次使用“表现主义”术语。表现主义社团:桥社(DieBrucke):1905年在德国的德类斯顿由三个年轻的大学生组成蓝骑士(TheBlueRider):1911年12月在慕尼黑成立,创始人马尔克和康丁斯基合编了一卷美学论文集,书名为《蓝骑士》,原是康丁斯基一幅画的名称,后来便成为这个团体的名称。

  [编辑本段编辑本段]编辑本段表现主义代表人物及作品

  表现主义先驱:斯特林堡(1849——1912)[瑞典]代表作《鬼魂奏鸣曲》(1907)把梦魇,鬼魂搬上舞台,让死尸、幻影、亡魂、活人同时登场。被称为表现主义文学源头。表现主义小说代表: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他是个生前无闻身后成名的人,善用象征、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来揭示现代社会所面临的困境和“现代人的困惑”。作品情节荒诞不经却蕴涵深意。代表作:《变形记》(DieVerwandlung)表现主义戏剧代表:尤金奥尼尔(1888——1953)[美国],主要代表作:《毛猿》(1917)、《琼斯室》(1920)曾经先后四次获得美国普利策奖1936年,以“体现了传统悲剧概念的剧作所具有的魅力,真挚和深沉的激情”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美国当代戏剧的奠基者。表现主义绘画代表:挪威的蒙克代表作《呐喊》,俄国康定斯基代表作组画《秋》、《冬》、《乐曲》、《即兴曲》、《构图2号》等。格罗斯代表作:《夜》,《壕沟战》,《启程》。表现主义音乐代表:阿诺尔德勋伯格(AmoldSchoenberg,1874—1951年),美籍奥地利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和音乐理论家,是二十世纪著名的现代音乐作曲家之一,“表现主义”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交响诗《光明之夜》、《佩列阿斯与梅丽桑德》、《室内交响曲》、歌剧《期望》以及为朗诵、男声合唱和乐队而写的《一个华沙的幸存者》。此外还有几首弦乐四重奏和许多钢琴、声乐作品等。

  [编辑本段编辑本段]编辑本段表现主义的一般思想特征

  本节主旨,意在通过卡夫卡略述一下表现主义小说艺术的主要特征。但一般说来,文学作品中的艺术是手段,它是为作品中的思想内容所决定的,所以不了解表现主义的思想特征,也就很难准确把握它的艺术性特征,就象不了解燃料的特性就看不出火焰的特色一样。如前所述,在表现主义嘈杂的声响中,反抗是它的主音,这是它的最明显的特征。这不仅是因为,卷入这个运动的人中,左翼激进派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就是处于中间状态的人如卡夫卡等,他的内心世界也充溢着一种“急欲爆炸”的感情。那气势,正如他们的一个喉舌《狂飚》所标示的,大有冲决一切藩篱的味道。鲁迅要在“铁屋子”里砸出去的情绪就属于这种感情。在左翼表现主义看来,似乎艺术是次要的,宣传鼓动才是目的。他们宣称:戏剧“不是舞台,而是鼓动者的讲坛”;“艺术的转变,就引起

  世界的转变。要联合一切艺术手段和力量来复兴社会。”贝歇尔的诗《人们,起来》、扎勒的剧作《捣毁机器者》、《转变》、凯撒的剧作《加莱义民》等对立情绪都是很激烈的。其次,与上述有关,强调行动。这一特征也被表现主义的另一个喉舌刊物《行动》标明了。有的作品也明确加以强调,如芬特纳的剧本《监禁》,其中一个老头强烈谴责一切流血事件,大喊:“目的必须是纯洁的,我不希望它被玷污。血不能增添光彩。血——这不能成为功绩!”水兵和工人则反驳道:“行动,行动——这才是决定一切的东西!”鲁宾纳的《天上的光》号召所有被压迫者上街头“推倒那孤独的囚室的高墙。”翁鲁的剧作《血族》中的一位母亲,眼看儿子被杀,奋起夺过了军官的权杖,向前冲杀。表现主义这一倾向的积极发展,导致了一部分作家转向了革命,如贝歇尔、莱昂哈特等,这些人后来成为德国无产阶级革命中文化干部的重要力量。第三,强调大写的“人”,提高人的尊严和素质。在左翼表现主义的创作中,人是他们关注的中心主题之一。鲁宾纳的《人是中心》可以说代表了他们的社会纲领。《转变》中主人公面对围住他的人群,号召每个人想一想:他是人!韦尔弗的诗作《特洛伊妇女》的人们在濒临绝境时仍气宇轩昂,保持着勇敢和尊严。在表现主义者看来,人是“宇宙的精华”,人也是改造世界的主体。但现实的人都被生存环境扭曲了,压扁了,早已失去了主体意识,变成心灵“空乏”的渺小生物。因此不仅尊重人,信任人,而且还要提高人的素质和本体价值。凯撒的《从凌晨到子夜》就是试图“创造一种新人”,以迎接革命和人类的前途。表现主义作家、理论家品图斯说:“只有人变好了,世界才能变好”。为此,小说家巴尔拉哈倡导人的责任感和积极创造精神。沃尔芬施坦的《男人》以及上述鲁宾纳、托勒的作品提倡以自我牺牲来唤起别人的觉醒。后来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布莱希特仍把对群众的革命启蒙作为自己戏剧工作的着眼点,这与上述精神是一脉相承的。第四,强调“代沟”——父子冲突。表现主义者多半是一些激进的小资产阶级青年,他们以反传统、反保守、反对现存一切自命,但又不能完全正确认识深入解释社会障碍的根源究竟是什么,便笼统地把上一代人看作社会罪恶的体现者,而父亲是他们看得最清楚的这种体现者的代表。卡夫卡于1919年的《致父亲的信》可以说是反映这种情绪的最鲜明的时代记录。作者在这封超级长信中刻划的是自己家庭里的家长,他以自己经历过的一件件事实揭露和控诉这位家长,那“专制有如暴君”式的统治方式怎样摧残着子女的身心健康。而这位家庭“小暴君”的表现时时让人联想到国家的那些大暴君的特点来。事实上社会上千千万万这类“小暴君”的特征都是从大暴君的模子里塑造出来的,他们就是国家的大暴君的统治及其保护下的社会罪恶得以维护的社会基础!

  父子冲突这一主题反映在创作中,无论就作品数量还是就其尖锐性而言都引人注目。较为典型的是韦尔弗的中篇小说《凶手无罪,罪在死者》。其主人公是一个奥匈帝国军队里的下级军官,他父亲则是这支军队里的将军,主人公对军营生活的单调、划一与等级森严感到反感与愤怒,他把仇恨集中到维护这种呆板的军纪与制度的父亲身上,仿佛这位高级军官的父亲是世界一切罪恶的代表者,他的反叛心理无心复加,终于间接地使父亲丧了命。作者让主人公以自我体验的方式,以充满正义感的语气叙述了他的犯罪的,但又是令人同情和解恨的叛逆的故事。这类由伦常叛逆心理发展到谋杀的故事,在勃洛纳的两个剧作《杀父》和《青年的诞生》中还要激烈。作者把主人公的行为和感情写成人的一种盲目的、无法控制的自发力量。但这种父子矛盾的主题反映在卡夫卡的小说里却是另一种面貌,例如他那两篇写得最早的成名作《判决》和《变形记》,其主人公都不是惩罚父亲的“凶手”,而是父亲淫威下死去的牺牲品。他的长篇小说《美国》的主人公也是受父亲惩罚而流落他乡的。.第五,异化意识。在表现主义时期,一般作家对于“异化”这个概念与其说有了哲学意义上的理解和解释,毋宁说他们透过种种生活现象开始意识到或洞察到人类生存环境中某种异己力量的存在及其普遍性,它的存在正在加剧着人性的变态,造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常,而又不知道有什么办法来遏止或克服这种趋势,正如卡夫卡所说,“生活的纽带”在把我们带往哪里,我们是“不得而知”的。文学作品中的“异化”描写是多方面的,很难概括得全面,大致有以下几点:A、陌生感一种是人与环境的陌生,一种是人与人之间的陌生。前一种表现为人不接受世界,或世界不接受他。典型的例子是卡夫卡的《失踪者》和《城堡》(后者待后面再谈)。《失踪者》的主人公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年,因一个过失而遭父母放逐他乡——美国。在流亡过程中,他处处遭人欺骗、冷遇和虐待。不是没有人关怀他,不,他甚至还有过好运气——不止一位姑娘接近他。然而个别人的关怀与暂时的好运,敌不过整个社会环境的冷漠,因而他始终未能改变他漂泊不定、不断碰壁的命运——世界不接纳他。这完全是作者自己内心感受的外化,他在一封信里甚至说:“他在自己的家里比陌生人还要陌生”。这是较普通的思潮。韦尔弗有一首诗的题目就叫“我们都是世界上的陌生人”。他甚至还以《异化》为题写过一篇小说,讲述一对姐弟,弟弟由于后来地位的升迁而与姐姐疏远、陌生的过程。B、孤独感它与“陌生感”是一对“孪生姐妹”。在陌生的环境里,人与人之间感情不能沟通,这当然是从深层意义上讲的。人们间的表层关系,当然也不缺乏亲热、温暖,但从表现主义观点看来,那都是由共同利害关系维系着的表象。揭去这层表象,

  则暴露出的真实境况就是孤独。卡夫卡的《变形记》从社会学层面上看就是如此:一个人一旦患了不治之症(“变形”即为这种绝症的象征),丢了饭碗,从而不能继续给家庭提供经济来源,最后被全家人无情地唾弃。处在这种境遇里的人就无异于动物,因为他被人即同类抛出了人的圈子之外。韦尔弗的诗集《相互间》也把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视为人类生存的基本境况:孤独是普遍的,而且是不可改变的。实际上普遍的是这股孤独的思潮,它在尼采那里有突出的表现。对表现主义颇有同情的赫尔曼黑塞的长篇小说《草原狼》讲的就是这个意思。这是西方一部分知识界由于“上帝死了”以后失去了精神支柱,面对价值真空的“荒原”而产生的一种特殊感受。C、负罪感表现主义作家普遍认为,每一个人身上都有善、恶两种本性,内心中都有自己所不知道的黑暗领域,因此随时都有犯罪的可能。这方面的主题在G.凯撒的三部曲《地狱-道路-人间》中阐述得比较典型。它的第一部就企图阐明,在现存资产阶级统治的社会里,每个社会成员对世界上的罪恶都负有责任的。德伯林的小说《汉姆莱特或者漫漫长夜的终结》处理的也是这个问题。因此,通过某一事件的震动或触发,唤起对自身的罪恶的认识,并进而引起自审或忏悔,在表现主义作品中是颇为常见的现象。上述凯撒三部曲的第二、三部就是以此为任务的。剧中通过一个象征性人物的自我牺牲态度,试图唤起别人认识到在全人类面前大家无不犯了罪。起初大家都觉得他的行为太荒唐,但后来一步步受到感化,以至自己主动走进牢房,接受惩罚。最后连狱卒、法官、律师等等都照着这样做。这种自审意识在韦尔弗笔下更不鲜见,从他的剧作《施魏格尔》、《镜中人》到中篇小说《淡蓝色的女人手迹》和长篇不说《同窗》都贯穿着这一主题。在作者看来,每一个都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要为他的罪过承担偿还的责任,甚至需要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例如他的戏剧三部曲《镜中人》的主人公塔玛尔是个具有双重人格的人,他经常受到他的第二个自我即“镜中人”的诱惑,贪图享受,以至堕落为罪犯,在备尝种种苦头之后,他受到良心谴责,把自己交给正义法庭,判处死刑——自杀,从而赎回了自己的灵魂。但负罪意识最强烈、在作品中表现得最典型的当推卡夫卡了。他在《致父亲》的长信中曾经抱怨说,由于父亲长期的“暴君”式统治,给他造成“无穷尽的负罪感”。他的长篇小说《诉讼》(又译《审判》)的主人公,起初不遗余力地为洗清他的莫须有的罪名而奔走,慷慨激昂地谴责法院的无道,但最后将其拉出去秘密处决时,他反而从容泰然了!原来经历了这场“诉讼”,他明白了自己确实是个有罪的人,虽然他不是国家法庭的审判对象,但他必须受到正义法庭的审判。这种负罪感和自审意识直到二次大战后在某些作家比如瑞士剧作家和小说家迪伦马特的作品中仍时有表现,如他的名剧《老妇还乡》、小说《抛锚》和《诺言》等,其男主人公都是在遇到一次突然袭击后被卷进了与死亡威胁的斗争,最后战胜了死亡,也看到了自己过去的罪过,从而愿意以生命来洗涮自己以往的罪过。D、恐惧感这一情绪笼罩着许多表现主义作家。这是时代危机感在文学、艺术中的反映。表现主义的一位代表性画家蒙克有一幅名画叫《呐喊》,喊叫着的女主人公脸形扭曲得像骷髅,这分明在暗示她正受到死亡的威胁。绘画界的另一位表现主义巨擘珂珂施卡也有一幅表现这一主题的名画:《暴风雨》,表现一对新人躺在一叶小舟上,天空乌云密布,正处于暴风雨前的寂静时刻;新娘睡着了,新郎却警觉着……,如此等等。文学中最典型的当推卡夫卡,他的书信、日记几乎每页都能找出“恐惧”字样来。他晚年最后写的两篇小说之一《地洞》便是他这种心态的绝妙写照:主人公——一个不知名动物——惶惶不可终日地在地下修筑防御工事,“敌人迟迟不来,但每天都唯恐它来。”第六,非暴力哲学。表现主义运动中虽然也不乏左翼的激进派,他们也强调“行动”的重要,甚至不惜流血牺牲,但他们毕竟不是革命家(虽然后来有一部分人成为革命家)。但在哲学上他们并不主张流血,而强调抽象的善恶观,抽象的人性、情爱、无条件的和平,对人的尊重,强调“大写”的人而不加分析,甚至对敌人也无原则地给予信任和宽恕,从而暴露了他们思想上的根本矛盾和弱点。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是托勒。他的《个人与群众》中的主人公,在紧要关头居然拒绝牺牲狱卒的生命而逃出去继续带领群众革命。在《转变》中则要求对剥削者“要温和些,要知道他们也是迷了路的可怜人。”这同基督教的牧师就没有什么两样了。无怪乎这位曾经非常激进、甚至担任过赤卫队队长、亲自领导过流血斗争、一度也加入过共产党的人,最终也没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暴力革命”的学说。正是在这个问题上,布莱希特从一开始就不赞成他们的空洞的道德说教和和平主义的主张,后来走了不同的道路。

  [编辑本段编辑本段]编辑本段表现主义的艺术特征

  表现主义运动是在反传统的思潮中兴起的,在创作方法上它背弃了十九世纪前在欧洲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模仿论”或“反映论”美学,而崇尚“表现论”美学,也就是说,创作不再是描摹客观世界的过程,而是主观情感、意象幻想的表达,出于“内在的需要”。

  尽管表现主义者的创作主张和表现方法各有不同,但从主观、自我出发这一大前提则是共同的。同时,这一倾向与当时在欧洲盛行的尼采悲剧美学、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发生交汇,形成了一种新颖奇诡的审美形态和艺术特征,具体说来,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A、强烈的激情。除了少数“为艺术而艺术”的鼓吹者外,多数表现主义者都把创作当作表达他们个人的反抗情绪的手段,或者说当作倾泻内心情感的突破口。卡夫卡说,创作乃是“内心世界向外部的巨大推进。”本世纪最有影响的表现主义作曲家勋伯格也认为:“一件艺术作品,只有当他把作者内心中的激荡的感情传达给听众的时候,它才能产生最大的效果,才能由此引起听众内心感情的激荡。”[①]被认为是本世纪艺术理论奠基者的俄国人康定斯基概括得更扼要:艺术是“内在需要的外在表现。”[②]不过,对表现主义的艺术特征概括得既扼要又形象的,当推德国文艺批评家赫尔曼的这句话:“灵魂的呼唤。[③]这可以说是表现主义的最基本的特征。呐喊,既是表现者的“内在需要”,又是他们的“行动”表现。表现主义作家玛苏斯曼写道:“我们要行动,要发挥作用,要改变现状,怎么着手呢?只有一件事!我们只能呐喊,竭尽全力地用我们那可怜的、窒息得要死的人声呐喊,喊的声音盖过正在发生的事件的可怕的喧嚣声,喊得让人们、让上帝听到我们的声音。[④]但这不是一般的喊叫,而是大难临头时的垂死挣扎似的凄厉的叫喊。韦尔弗当年在为他的同仁卡尔布兰特的遗著写的序言中写道:“你的遗训?——是一阵急促的、大声的呐喊,是一个被追逐得气喘吁吁的人在被压在一所房子的门下,自以为还有片刻的安全的人发出的呐喊。”[⑤]因此这种变态的呐喊对于表现主义者与其说是“内在需要”,毋宁说是一种美学追求,为的是把“巨大的、包容一切的感情”和思想传达给读者,以取得惊世骇俗的效果。早期是表现主义者的德国大诗人贝歇尔说:“在神魂颠倒中紧张地张大嘴巴。”这可谓表现主义的自画像。当时以“呐喊”作为剧名、诗名、小说名以及画名的相当普遍(我认为当年鲁迅把他的第一本小说集题为《呐喊》都跟这一思潮有关)。于是,像贝歇尔有的诗一连串的排句和惊叹号到底,就不奇怪了,甚至有的戏剧如施特拉拇的《力》全部是惊叹句的对话,也可以理解了!无论哪种体裁,追求力度感、运动感和节奏感都是共同的。为了达到强烈的艺术效果,手法上好用扭曲的线条、异常的色彩、急促的节奏、酷烈的画面,对比强烈的反差,等等,正如表现主义理论家埃德施密特所说的,在表现主义者的笔下,“感情得到无限的扩张。”[⑥]B、再造“世界图像”。既然“模仿论”遭到抛弃,那么创作就不能像以往的方法那样去写了。表现主义作家A沃尔夫施坦说:“艺术与生活的统一将不再像以往时代那样由自然决定艺术的方式去达到。”埃德施密特有句名言:“世界就存在在这里,仅仅再现它是毫无意思的。”怎么办呢?他的回答是:“必须创造一个新的世界图像”,他甚至认为“重新创造乃是艺术的最伟大任务。”[⑦]因为,一般表现主义者都认为,真理是主观的。按照另一位表现主义理论家品图斯的说法,艺术“不是现实,而是精神”。这就是说,艺术作品是作家主观的产物,作家根据自己对外部世界的观察、体验、认识和想象,重新构想一个能表达他认为是精神实质的世界模样来。卡夫卡也说过,他的作品“仅仅是图像”,甚至是他自己的“象形文字”。因此,对于表现主义作家来说,创作就意味着把他的感情或激情转化为幻象,这幻象便是作家“内在需要的外在表现”,或者说是作家内心体验的外部投影。凯瑟认为,这种再造的世界图像的幻象必须成为作品的基础。这一创作信条直到二次大战后,仍被不少西方作家奉行着。例如,著名瑞士作家迪伦马特就认为,戏剧表演就是“呈示一个世界图像”。但构想这样一个图像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对迪伦马特来说,他必须把素材“捣碎”,让其“发酵”、酝酿,从而使其变为另一种形态的东西,一种“非形象的形象”。C.抽象的概括。这是哲学广泛渗入文学的结果,这一现象始于象征主义运动,表现主义继续加以发扬,进行更自觉的、更广泛的追求。这也是对自然主义运动热衷于琐碎的描写的一种反拨。托马斯曼曾指出:1914至1923年的“世界性历史转折”以空前力量使当代人尖锐地意识到认识时代的必要,“这个过程消除了科学和艺术的界限,把新鲜的活的血液输入了抽象的思维中,使鲜明的形象获得了灵魂,创造出一种特殊种类的作品,这种作品……不妨称之为理智小说。”[⑧]也就是哲理小说,诗歌和戏剧也不例外,尤其是后者。二十年代后期到三十年代初期,几乎所有的德国戏剧流派的作品,其共同特征都是哲理化的加强。皮兰德娄说:“他们之所以写剧本,是因为感到一种深刻的精神上的需要……更确切地说,这是一些富有哲学意味的的作家。不幸的是,我就是这样的作家。”[⑨]布莱希特说得更干脆:“戏剧成了哲学家的事情了……也就是说,戏剧被哲理化了,含有教诲意义了。”[⑩]因此德国马克思主义文艺评论家汉斯考夫曼指出:“艺术领域以外的大量材料渗入了文学的思想内容,艺术家需要科学。如果不考虑到作家力图把科学思想引进艺术表现的领域,并为此寻求适当的表现方式和手段,那么对二十年代文学中一些重大成就和创新因素,也就无从理解。”[11]一点不错。你看,表现主义者所强调的“精神”指的就是具有普遍性、规律性的东西。乌迪茨的这句话非常有代表性,他说,要写的“不是落下的石头,而是万有引力的定律。”品图斯则是另一种表达:“不是个人的,而是所有人所共有的东西。”表现主义作家普遍追求一种所谓“持久的艺术”,其主要标志是作品的哲学品格。陶醉于表现主义时期的德国小说家弗拉克曾告诫人们说:“要用观点来克服和代替浮面的观察”,要把观察到的事物经过沉思,“升入哲学的领域”。

  [12]因为只有哲学才能把握事物的“定律”,从而才能使艺术持久。但作品里如果赤裸裸讲哲学也许是失算的(事实上在某些作品中常有大段的哲学插话)。因此象征、譬喻、寓言等表现手段得到广泛的采用,这些在卡夫卡、德布林、韦尔弗、勃洛赫、穆西尔等作家的作品中者是屡见不鲜的。这里不妨引用一段苏联科学院编的《德国近代文学史》中关于这一现象的描述:“从许多作家的创作中可以看到,他们力求最大限度地缩短从观察具体的、富有鲜明形象的现实现象到做出抽象的论断和概括的过程。这样一来,往往会使情节具有哲学讽谕性质,而人物形象也作为一定政治及文化历史的思想的观念的体现,具有了第二生命。情节的哲学内容往往通过与一定历史事件,与神话和过去文学中的传统情节的互相比较,获得充分的表现。直接的内容成了某种被隐喻的更普遍的内容的模特儿。寓意性,讽喻性,双重性,象征性成为现实主义方法中风格构成上的重要因素。”[13](这里讲的是二十年代的“现实主义”,显然,它已与传统现实主义大相径庭。实际上它们是经过与表现主义嫁接过的变种,有的根本就是表现主义作家的作品,因为不少表现主义作家也是现实主义者)。象征性、譬喻性的作品,因其喻示的对象往往不确定,因而获得双重性或多义性的意蕴,其概括性一般比叙述性作品要大。正如托马斯曼在谈到他的《魔山》中的人物时所说:“他们中每一个人身上的东西都比乍看之下要多,因为他们都是使者和代表者,都体现着一定的精神领域。”[14]你看托勒《转变》中写的新人成长道路就是带概括性的,人物放弃了性格典型的塑造,而代之以某种观念或感情的代号、符号,常以身份代替姓名,如司机、校长、厨师等等。时间、地点也不确定:时间——今天,地点——世界。如此等等。D、非理性思维。非理性思维是十九世纪下半叶开始兴起于西方的一股哲学思潮,它是对于人类有史以来,特别是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以来的理性原则(包括伦理、道德、法律、宗教等)的怀疑和否定。这股哲学思潮对文学艺术创作的影响不小,它主要是由尼采的强力意志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哲学和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汇合而成的,尼采的哲学小说《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书最初描绘了非理性人格的形象。文学中的非理性表现手段大致有以下几种:⑴直觉。这一理论的倡导者主要是柏格森,他认为在理性观念覆盖下的现实是不真实的,必须通过直觉的方法才能掀去这层覆盖物,从而才能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因为直觉乃是“生命冲动”的显现,人在这种时刻才能发现他的本体即那个“基本的自我”,而推开理性支配下的那个不真实的“寄生的自我”。因此他认为创作就是捕捉那被必然性所遮盖的瞬间出现的偶然性的过程,达到物我相融的境界,也就是达到那种自在的意识与稍纵即逝的精神之流,与难以言传的特殊感受和事物的内在生命浑然一体的地步。所以卡夫卡说:创作意味着“无限地敞开自己”,达到“灵魂裸露”、“身心交浑”状态。他的短篇小说名作《判决》、《乡村医生》等就是这种“忘我”状态的产物,尤其是前者,那根本就是“一个夜晚的魔影”,是从头天晚上至次日凌晨“一气呵成”的,以致过了五个月,在看校样的时候,才弄明白其中的人物关系。[15]因此,表现主义者强调的是瞬间的感受、想象的体验,而不是逻辑推理或分析。费歇尔有篇小说叫《脑海中闪过的一秒钟》,写一建筑工人从脚手架上摔下来的那一瞬间的思想活动和感受,这是个较为典型的例子。⑵.意识流。这可以说是柏格森的直觉论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论”合流的产物,它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段,被表现主义作家自觉地引进了文艺创作之中。但在理论上明确提出这概念的是美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他在《多元化的宇宙》一书中认为,逻辑不能使他从“理论上认识现实的真正本质”,因为现实生活即使不是完全由非理性构成的,至少也是由无理性构成的。他指出“有一种分散的、串连起来的、流动型的现实。我们这些有限的人就是游动于这样的现实之中”,而“这种类型的现实是无法用逻辑来估量的”。詹姆斯的这一观点在西方文艺界被广泛接受,首先为他弟弟亨利詹姆斯所实践。无独有偶,宣称在生活的“表面底下”“发现有一股连续不断的流”的柏格森的学说也为他的妹夫普鲁斯特所应用,并且他与爱尔兰的乔伊斯、英国的伍尔芙、美国的福克纳、奥地利的勃洛赫等成了本世纪最重要的意识流大师。意识流写法的特点是:不按逻辑法则的规定,不受时空观念的牵制,摆脱因果关系的考虑,而遵照“心理时间”的概念,进行“放射性”的“自由联想”、闪回,或对直感、直觉的瞬间情绪进行细致入徽的状描等,故事和意念跳跃、多变,而不通过有线可循的情节来串连。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勃洛赫的《维吉尔之死》等被认为是意识流小说的经典之作,但意识流在卡夫卡、德布林,韦尔弗等人笔下只是局部现象。弗洛伊德的学说曾一度引起他们的关注,但浅尝辄止。[16]⑶梦幻。梦幻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段古已有之,但那多半都是在理性范围被使用的。梦幻的非理性审美价值在表现主义中作为现代美学原则提了出来。尼采于1871年写成的美学著作《悲剧的诞生》中,把艺术的渊源归纳为“日神”和“酒神”二元系统。而“日神”管辖的是“幻象”领域,即“梦的美丽世界”。尼采称梦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前提”,“也是诗的(泛指文学创作――引者)重要部分”,是“诗人(泛指作家――引者)的灵感秘密”之所在。不久,梦的意义在弗洛伊德那里又得到心理学上的论证:梦乃是人的潜意识的一种活动形态。这两位思想家的观点给了表现主义创作及其美学以很大的影响。从此,梦境经历不仅是作为一般

  的段落或插曲形式在作品中出现,而且成了整个作品的题材或素材。最早起来响应的是斯特林堡,他于1902年就写了以梦为内容的《梦幻剧》,为这一创作主张开了先河。在表现主义高潮中,这一手法使用得相当普遍。卡夫卡的小说有不少都跟梦有关,他的日记里有许多梦的记录,他的短篇小说中有一篇就叫作《梦》。超现实主义兴起以后,这一非理性的创作主张受到进一步的强调,成了这个流派的主要的美学原则。⑷荒诞。荒诞是存在主义哲学的一种世界观,也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一种审美观。作为审美观,它原于现代悲剧美学,具有悲喜剧的审美效应。在创作上,荒诞作为一种讽刺的表现手段被使用。作为一种创作倾向,这也是表现主义开的先河,而在卡夫卡那里十分突出。在他笔下往往是以细节的真实支撑主体事件的荒诞,关键的技巧是破坏某一些生活逻辑链条的环节,使中心事件变得绝对不可能。如《变形记》,除了人变虫这一环,其他人情世态有哪一处不跟现实生活一样?小说家德布林的笔下也不乏荒诞的事件,如长篇幻想小说《山、海和巨人》就是一部荒诞作品。至于作为局部手段那就更常见了。⑸悖谬。哲学上叫“悖论”、“反论”,物理学上叫“佯谬”,即一件事物在逻辑上的自相矛盾或互相抵消,如“建设即破坏”。这也是属于悲剧美学的概念范畴,创作上作为非理性艺术表现手段之一种,如使用得当,具有强烈的悲喜剧审美效果,这一思维方法在卡夫卡那里无处不在,既体现在他的生活行为里,也表现在他的作品中。如他的短篇小说《饥饿艺术家》,主人公以饥饿为表演手段,对艺术有无限的追求,一心想达到“最高的艺术境界”,这就发生矛盾:他的艺术越高,意味着他付出的肉体损失越大。于是他的艺术达到最高境界之日,也就是他的肉体彻底毁灭之时,这是无法克服的灵与肉、精神与物质之间的矛盾。穆西尔也酷爱这一手段,他的长篇小说巨著《没有个性的人》就是贯彻这一思维方法的杰作。以上这些所谓非理性、非逻辑的表现方法都出自理性很强、也具有逻辑思维能力的作家们的笔下。所以决不能认为那些荒诞的、或局部使用了荒诞手段的作品是无稽的呓语,相反,它们往往能启发人们从另一个透视角度去观察和思考事物。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表面的非理性外衣里面,可能寓有更理性的因素。当然,非理性的作品往往是在“直觉”的状态下写出来的。但“冰冻三心,非一日之寒”,“直觉”——灵感爆发的形式的突现,也是意识长期被压抑的一种歪曲的涌流。所以,在表现主义时期虽然有一些作家对这些手段操作不太熟练,使用得不甚恰当,甚至太滥,但经过几十年的沉淀,到本世纪下半叶,它们都被证明是有效的表现手段而普遍地被作家们所接受和掌握,对于这一点,我们只要考察一下美国的“黑色幽默”小说、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以及其他当代第一流的小说家如美国的索尔贝娄、欧茨,奥地利的卡奈蒂(英籍)、联邦德国的伯尔、瑞士弗利施、意大利的莫拉维亚,日本的川端康成等等就会获得深刻的印象。E.爱好怪诞。表现主义者心目中的世界都已被理性法则造成的人们的习俗观念所覆盖,换句话说来,在他们看来,现实的事物的人性均已被非人的力量所歪曲,事物并不是象它的表面所呈现的那么和谐、美好,人实际上已变为被动的机器,或论为失去人的尊严与价值的动物,但这不是每个人都已洞察到了的。所以他们采用了将客体加以破坏使之变形的手法来揭示这种所谓本质的真实,并引起人们的惊异、或距离感,从而使人们改变观察事物的习惯和角度,这在美学上叫“怪诞”,戏剧术语习惯称“间离法”或“陌生化技巧”、“陌生化效果”。怪诞在传统文学中,可以上溯到浪漫主义,尤其是17世纪的巴罗克艺术。但是它们与表现主义的怪诞有显著的区别。浪漫主义和巴罗克艺术虽然主观成份也相当重,但人们的世界观总体上是能够溶入习俗观念之中的,也就是不是从根本上乖离流行的价值观的。所以浪漫主义的变形是以整体上不破坏客体为前提的,可以说是一种“有限的破坏。”而表现主义的变形则往往将客体破坏得“面目全非”,是一种整体性破坏,破坏后往往呈现为“幻象”。怪诞是一种视觉效果,原来出现于艺术作品中较多,表现主义兴起后被广泛使用于文学创作中,往往通过破坏客体的状貌或协调感而取得一种滑稽的、讽刺性的艺术效果:或者改变正常的罗辑,使之乖张;或者将美丽与丑陋、崇高与卑下等等加以对照,使之产生强烈的反差;或者将事物进行极度的夸张,使之奇特不堪,等等。卡夫卡的《变形记》大家是熟悉的,主人公由人变成了虫,是个怪诞的故事。他晚年写的两个短篇小说《饥饿艺术家》和《歌女约瑟芬或耗子民族》的主人公都是怪诞的形象(后一篇连题目都是怪诞的)。歌女约瑟芬为了在嘁嘁喳喳的鼠众中声音高过一切,使尽“浑身解数”来演唱,以致“这个纤弱的家伙,胸脯以下抖动得尤其厉害,令人不禁要为她担心,仿佛她在使出浑身解数来歌唱,仿佛她把任何一点不直接有利于歌唱的一切都舍弃了,仿佛她压根儿被榨干了,唯有善良的神灵在保护着她,当她如此付出整个身心,忘情于歌唱时,仿佛一丝儿冷风吹过都会使她一命归天似的。”在韦尔弗的笔下,常出现情绪极度紧张、混乱,内心崩溃,绝望主宰一切的人物,与此相适应,笔调节奏急促,紧张率极高,充满动感。魏德金德笔下有的女性感情极其强烈,且富有肉欲主宰力,怪得像恶魔的形象。德伯林的作品中也常出现怪诞场面,他的幻想小说《山、海、巨人》尤其典型,那里压坏的、折断的肢体纵横交错地长在一起,眼睛的窟窿变成了嘴巴,上颚和下颚各长出了一条腿。在那里,在自然界,活的和死的,有机的和无机的……谁也分辨不清。

  有些基本上是写实主义的作家也常采用怪诞手法,如雷马克的《黑色方尖碑》,情节怪诞而没有中心,观察事物的视角异常特别,人物是些速写式的漫画,显然作者有意使小说所有的投影变得弯弯曲曲。在著名作家图库尔斯基那里,怪诞常常成为他嘲笑和揭露资本家的手段。怪诞是“间离法”的重要手段,迪伦马特十分推崇这个手段,称它是一种“风格的极致”。因此它的美学品格越来越获得承认,并在现代美学中取得了一席之地。美国著名美学家桑塔耶那称怪诞是一种“重新创造”,因为它“背离了自然的可能性,而不是背离了内在的可能性。”[17],正因为如此,假如缺乏足够的机智和幽默感而滥用怪诞,那肯定是适得其反的。F、追求神奇.这主要表现在故事情节中,其次细节中。既然否定了理性世界的真实性,那就只有在违背常理、常规中去寻找真实,割断因果联系的逻辑线索,这使表现主义与神秘主义涉缘。埃德施密特说:“对经验的东西进行盲目的描绘激发不起我们的兴趣,但在盲目状态下展示深度、真实和精神中的奇妙却使我们随时充满着新的兴味和感悟”。[18]德伯林的《山、海、巨人》就很典型。小说的情节假设在2700——3000年的未来幻想背景里,那时人类随着科技的巨大进步具有极大的征服自然的能力,甚至能令极地冰山溶化,但同时却引起了自然的总报复,于是意外的可怕情景出现了:埋在冰山下的无数远古生物的遗骸开始复活了起来,只见奇形怪状的活物成堆地向人走来,一路上吞食着一切……。神奇性在卡夫卡的作品里更为普遍:一个上了年岁的单身汉,突然两个乒乓球出现在寂寞中的他跟前,不停地蹦跳着(《一个上了年岁的单身汉》);乡村医生在一个风雪之夜要出村急诊,自己的马倒毙了,焦急中突然从猪圈里奔出两匹高头大马来。(《乡村医生》);一条绿色的巨龙去他人家拜访,爬得肚皮都磨破了,到达时却夹在门框里,怎么也挤不进去——这头巨怪一点也没有表现出它应有的力量,却只有善良人的温和的口吻《绿龙的拜访》;一个来路不明的“土地测量员”突然出现在城堡管辖下的村子里,通过村民的眼睛,我们看到的是这位主人公的神秘莫测的行径;通过主人公的眼睛,我们却看到了一个稀奇古怪的世界(《城堡》)……。表现主义这一艺术上的特征与十九世纪初的浪漫派文学特别是德国的浪漫派文学是一脉相承的。例如在德国的后期浪漫派小说家E.T.A.霍夫曼的长篇小说《雄猫穆尔的生活观》、中篇集《谢拉皮翁兄弟们》和短篇《金罐》等作品中那种神秘莫测的古怪事件随处可见,在德国浪漫派的另两位作家克莱斯特、阿尼姆的某些作品中也有类似的现象。再往上追溯,还可以在十八世纪美国作家理查逊等人的“哥特小说”中找到渊源。G、“多声部交响”。表现主义,就像它队伍的混杂、思想的混乱一样,在作品的艺术构成上也不是单手段、单风格的,它追求一种综合的审美效应,称为“多声部交响”。同一部作品,往往同时采用梦幻、意识流、象征、荒诞等手法。作为创作主张,恐怕当推斯特林堡提出的时间最早,他在《梦幻剧》中的序言中就有这么一段话:作者在模仿梦境中状似逻辑、实则支离破碎的形式。无事不能发生,万事皆为可能、可信,时空界限并不存在;想象力在一个无意义的现实背景上设计、润饰崭新的图像:一个记忆、经验、自由幻想、荒谬以及即兴的大杂烩。[19]这种写法,表现主义戏剧多于小说,凯瑟的《从凌晨到子夜》、托勒的《转变》等都是很好的例子。但这种例子在卡夫卡的小说中却几乎找不出来,较有代表性的倒是德伯林和莱昂哈特弗兰克的作品,他们的作品往往在叙述时突然插入梦幻,激越的语气中常出现怪诞的画面等等。表现主义高潮过去以后,他们的作品仍保留着这种特色,如弗兰克写于二十年代前期的小说《一伙强盗》和德布林写于二十年代后期的名著《柏林——亚历山大广场》等都是明显的例子。这些作品由于“多声部”音响所造成的多意象、多意蕴的内涵,令人感到它所表现的生活的晦暗不明和深不可测。h.蒙太奇结构。表现主义为了拒绝传统的写作技巧,对一切新奇的表现手法都采取“拿来主义”,包括其他门类的艺术方法它也照搬不误,只要它认为有用的话。当时电影业正在兴起,电影的“蒙太奇”技巧令许多表现主义者为之吸引,他们很快在创作实践中加以采用,并作为作品的结构原则。德布林在1919年写的《驱除魔影》一书中,发表了这样一种观点:长篇小说的主题不应靠情节安排为基础,他认为长篇叙事作品中的各个部分和各个别场面都有其本身的独立意义,因为人类生活总是矛盾重重的,而这种矛盾的每一分钟都有它的意义。因此长篇小说的特性在于它能分割,分割开来后它们能彼此独立存在;它“应该象蚯蚓那样,切成几十段后,每一段仍能独立活动。”人们认为德布林自己的长篇小说《柏林——亚历山大广场》和美国多斯帕索斯的《曼哈顿》(1925)可以看作是蒙太奇结构的样板。在《柏林》中,没有贯穿情节的中心事件,情节没有开头,也没有结尾,在时代气氛的描绘中,不时插入记实性事件,笔调幽默、讥讽,作者却退出事件之外。但因为时代气氛是统一的,所以各个部分仍能构成生活的有机体。《曼哈顿》写了一批职业不同但都不得志的中小资产者人物,他们互相间毫无关系,只是在某些场合偶尔相遇,其中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主人公。整部小说可以说是“杂凑的一锅”。但从小说整体上看,它反映了被资本主义所排挤的那些形形色色失意者的生活。多斯帕索斯于三十年代陆续出版的《美国》三部曲仍在实验这一方法,而且有了发展,作者试用了“新闻短片”、“人物传记”和“摄影镜头”这三大块状组合成全书,每个大“块”又包含着许多小“块”,即具体的生活片断,它们构成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那种五光十色、瞬息万变的“万花筒”式的全景风貌。

  在戏剧中,表现主义者不仅把蒙太奇观念运用于剧本创作中,而且运用于舞台实践上;他善于调动多种审美功能,加以合成,使其发挥出综合的审美效应。例如,他们对舞台进行机械化的改造,采用最新的声、光技术,更新造型艺术的观念和方法,使舞美构成变得丰富而新颖。错乱的时空意识。本世纪西方现代文学中普遍表现出的反传统的时空观念,以流派看,可以说表现主义开了先河。表现主义者为了使自己的主观想象自由驰骋,也为了使自己的艺术赢得普遍性和恒久性,取消了时间的限界和空间的疆界,从而便利了创作中对人的“内宇宙”的开掘,并适应了哲学对文学的渗透。这种错乱的时空观念在意识流的创作中人们见识得很多了,其实在表现主义一般作品中也是相当普遍的。卡夫卡的一些小说虽有早、晚、昼夜之分,但都不写明事件的年、月、日,一般也不指出具体地点。例如《城堡》,由于没有历史背景的交代,它很容易令人想到中世纪的宗法社会,而主人公的思想和行为却具有现代人的特征。至于他是从哪里来的,人们不得而知。时间交错的常见现象是:“古今同现”和“同时叠映”。前者:有时是古人和今人一起对话,有时则同一个人既穿着古代服装,又有现代的穿戴;后者:同时互相窜跳着两地同时发生的不同事件。这种手法,在当代文学中也屡见不鲜,如瑞士弗里施的剧作《中国长城》和迪伦马特的剧作《天使来到巴比伦》、小说《希腊男人寻找希腊女人》,联邦德国伯尔的小说《卡塔琳娜布罗姆》和《保护网下》等都是这样。表现主义作家每个人的创作个性不尽相同,我们很难将之统一于一种或几种模式之中。表现主义在艺术上实验色彩很强,在当时是不定型的。但经过半个多世纪时间沉淀,它的许多艺术主张和表现方法已经得到公认。表现主义文学在形式和技巧上所进行的广泛的探索和革新是有成效的,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对现代文学理论和文艺美学作出了重要贡献。

  

  

篇三:德国表现主义美学特征

  世界电影史展示:德国表现主义和现实主义电影文案

  历史事件的发展总是离不开时代印记与社会背景,特定的时代背景不仅影响社会事件与国家命运,更影响着每一个个体,每一个独立的、会思考的灵魂。因此在探究文艺作品以及当中的艺术性与思想性时,我们绝对不能脱离当时的社会背景与当时人们整个的思考与探索的精神状态。而说起欧洲先锋派电影,说起“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我们不得不探讨起的是一场波及全世界的战争,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这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争霸性质的掠夺战争中,除了极小部分的民族解放与国家自卫目的之外,其余的参战方都怀有野心勃勃的政治经济利益。战争历时四年多,战场浩大,战线苦长。生死是一瞬间的事,但是伤痛却是一辈子的。战争之后,战胜国职权者忙着瓜分利益,战败国职权者忙着复仇与重兴。但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每一方的人民,不仅他们的生活受到影响,他们的心理与精神状况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戕害。这些充满苦闷、怀疑、恐惧的人们,他们没有办法在现实生活中得到解脱,但是他们想要表达,想要转化这样一种情绪。于是,这个战争时代下的文艺与思想产物附有浓重的时代印记。同时,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个时代的作品风格各异,诞生了许多流派与大家。

  一战后,世界形成一股现代主义思潮,在美国,以海明威为代表的“迷惘的一代”文学流派产生,作为战胜国人民,他们曾怀着民主的理想奔赴欧洲战场,却目睹了人类空前的大屠杀,经历种种苦难,深“民主”、“光荣”、“牺牲”口号的欺骗,对社会、人生大感失望。他们通过创作小说描述战争对他们的残害,表现出一种迷惘、彷徨和失望的情绪。最有名的代表作是《太阳照常升起》,以及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

  在文学、建筑等领域上,达达派、未来派、表现派、构成派等先锋派文艺思潮相继泛滥起来,而盛行一时的自然主义出现了衰退趋向。日本的“新感觉派”文学开始兴起,中国深受世界现代主义思潮以及日本新感觉派的影像。

  而在大洋彼岸的欧洲,诞生了法国的“印象主义”、“超现实主义”流派,德国的“表现主义”“写实主义”流派。这些流派风格最初均显现与绘画上,继而影响文学、建筑、戏剧、电影,不仅在当时的各个文艺领域产生巨大感染力,甚至到了今天的文学电影艺术也受其影响。

  德国作为一战战败国,其艺术作品往往充斥了更为饱满的心理倾述与表达,并且这种心理常常表现为恐惧、怀疑、绝望。德国表现主义事实上是资本主义在一战后经济衰退的产物,随着1924年后经济好转,社会相对稳定后表现主义也衰退。表现主义强调写本质、写思想性,反对为艺术而艺术,反对自然主义印象主义。

  和许多的文艺流派首先发源于绘画一样,表现主义最初也出现于绘画界。表现主义的绘画代表作有蒙克的《呐喊》、《圣母玛丽亚》、《病中的孩子》等。《呐喊》一画应该最被人所熟悉,从《呐喊》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当时人们的压抑、恐慌情绪,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精神世界的扭曲。

  德国表现主义戏剧导致了真正的戏剧革命,代表人物有剧作家魏德金德,托勒尔等。托勒尔的作品《转变——一个人的搏斗》,描写了作者自己内心转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实践中,作者证明自己过去的爱国热情实际上是一种罪恶,从而从战争的支持者转变为战争的发对者。

  表现主义的文学代表人物,有德布林,卡夫卡等。最为人知的是奥地利作家卡夫卡,作品有《城堡》、《审判》、《变形记》等。其中《变形记》是卡夫卡最著名的短篇小说。而德布

  林的代表作《柏林,亚历山大广场》,使他获得了世界声誉,小说被搬上银幕,它用“表现主义手法很现实主义地描绘了生活在污垢中的底层人群和罪恶的生存环境。”德布林的小说结构特色影响了许多作家,布莱希特和格拉斯都视他为“老师”,而格拉斯就是后来声誉很大的电影《铁皮鼓》的原著小说作者。

  在战败德国动荡不安的阴影下,以隐喻方式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内心焦虑、恐惧与苦闷,崇尚变形、夸张和奇特的艺术语言,表现主义电影将这一主题通过影像语言表达了出来。

  表现主义电影是从1919年至1924年出现在德国的一个把文学、戏剧和绘画上的表现主义风格运用于影片创作的电影流派,它在上世纪的十年代到二十年代统治了德国文艺。它的艺术目的是力图通过不自然的形式和极度失真变形的世界形象来强烈地表达出人物内心的恐惧和焦虑、爱和憎的情绪。

  有电影学者认为表现主义电影用荒诞离奇的手法,曲折而准确地反映出一次世界大战给德国人民,特别是德国知识分子带来的极度恐慌和惶惑的心情,银幕上呈现的是高度夸张、变形、主观化的世界。

  在表现主义电影中,与人物形象相关的表现性往往延伸到场面调度的每一个层面,包括人物表演,场景布置,灯光照明等。风格化的平面使不同的元素在场面调度中显得协调统一,扭曲和夸张手法在这里得到最普遍的运用。

  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哲学渊源来自于尼采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和斯特纳的神秘主义。其中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不仅从思想主题上,也从叙事结构与方式上给予了表现主义电影人很大的启发。

  表现主义电影的特点有:1、题材上,以暴力、谋杀和死亡为主要内容。导演们无不倾向于在影片中制造出一种迷幻、扭曲和阴冷的世界。2、影像上,注重具有象征意味的造型,多采用倾斜、颠倒的影像,使用特殊的拍摄角度,画面的明暗反差一般较大。3、表演一般比较夸张,基本放弃了写实主义的表演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展示迅速的变动、舞蹈般的动作、变形或扭曲的表情。4、重视艺术效果,着力挖掘电影特性和电影表现手法,并在布景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5、包含浓烈的悲观主义色彩,在表现人生悲剧、残酷等方面具有强烈的讽喻性。

  表现主义电影的开端始于电影作品《卡里加里博士》,由罗伯特•维内导演。它标志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诞生,“卡里加里主义”也成为表现主义的代名词。《卡里加里博士》在叙事上富有创造性的主观表现,被克拉考尔评价为:“即使在今天,电影叙事也没有能够普遍地取得这样出色的成就”。《卡里加里博士》属于首映后不久就被奉为经典的影片,1920年代时就被认为是一个时代的代表作。不断有人对这部电影进行剖析,但是没有人模仿它去拍摄电影,当时的时代背景决定了它所体现的美学思想是残酷而极端的。

  表现主义电影的代表作还有《吸血鬼诺斯费拉杜》(导演:弗莱德立希-茂瑙)、《三生记》(《大都会》导演:弗立茨-朗格)、《泥人哥连》(导演:保罗-威格纳),《蜡像陈列馆》(导演:保罗-莱尼)等,其中《蜡像陈列馆》也被称为表现主义电影的最后一步影片。他们同样表现谋杀、死亡和暴力等,同样突出恐怖、幻想和犯罪的特色。

  茂瑙导演的影片《日出》是他到美国拍摄的第一部作品,本片标志着默片时代最高艺术水准,也是德国表现主义的创作巅峰。茂瑙对光影的触觉非常敏感,在默片时代所营造的画面构图,不单为大多数导演仿效,他的作品在今天也具有非常大的魅力与价值。茂瑙也被称为“光与影一代宗师”。

  事实上,表现主义的艺术家们认为艺术应该反对对现实的描摹,艺术的品质和力量都来

  自于对内在的实质的揭露。艺术家家理应穿越日常经验的表层和外在世界的环境,直接抵达灵魂的处所。而表现主义电影折射了当时的德国,同时也超越了当时的德国。他们思考的驱动力来自于战败后德国破败的现实,工业社会的冷漠资本膨胀对人的异化塑造了他们思考的姿态——面向共同的人类精神世界发问。表现主义电影导演们无不倾向于在影片中制造出一种迷幻、扭曲和阴冷的世界。对于这样一个世界心怀恐惧是全人类的共性,在这样一个世界中逃亡出去,寻找精神的安慰之地则是全人类的愿望。当时的德国中产阶级对现实不满,带有自由意志论的时代精神和社会反叛助长了表现主义的发展。

  表现主义导演注重塑造具有象征意味的造型,倾向认为电影的影像应该成为平面艺术。在构图和布景上下足了功夫。主观镜头是表现主义常用的手法,表现主义电影人轻视局限于客观的写实,强调表现“主观的现实”,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内心的真实”。他们通过对个体内心真实的揭露,达到对一个社会群体真实的揭露的目的。表现主义电影导演们关注畸形社会中的心理非常态,关注那些焦虑与紧张的情绪,力图透视那些狂乱行为背后的深层动机和原因,用主观化的影像风格来反证社会事实,作品因此具有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

  德国表现主义的风格影响深远。从默片时代的一些好莱坞电影到1940年代的黑色电影都受其影响,其它如希区柯克与奥逊•威尔斯也受表现主义的影响。直到今天,我们的电影中时常可以看到表现主义的手法,事实上,表现主义已经成为电影艺术常用手法或者风格。

  事实上,在表现主义电影人物中,有一部分人并不是表现主义风格与手法的忠实拥护者。表现主义电影的开山之作《卡里加里博士》的编剧之一卡尔·梅育,可以说是德国无声电影中一个最富于个性的电影人。他出生在一个因赌博而破产的商人家庭,做过商贩、流浪画家,并且据说还当过演员;在大战期间,他当了兵。由于他的行动反常,曾经被送进精神病院去治疗。因此在他的剧本中,掺杂了他个人的经历,例如,精神病院、性犯罪、节日市集上表演的玩艺等。他的剧本的中心思想,按照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的说法,是对战争的残酷性和对卡里加里博士为象征的权威的反抗。

  但是卡尔梅育摆脱了表现派一贯的表现风格与公式,他开始脱离表现主义的轨道,于1921年写出《后楼梯》,由保罗.莱尼导演,成了第一部"室内剧电影"。他将古典舞台戏剧恪守时间、地点、动作“三一律”的概念搬到电影中,创立了室内剧电影。其中最出名的代表作是由茂瑙导演的《最卑贱的人》。(茂瑙也曾是表现主义流派电影人)

  《最卑贱的人》改编自果戈里的小说《外套》,以喜剧的手法和结尾表现了一个小人物的悲剧命运。它所揭示的心理状态,和它所创造的主观镜头的视觉语言,及发展移动摄影的技术手段被誉为革新作品,也被看作是德国电影史上的里程碑作品,对世界电影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最卑贱的人》为代表的室内剧电影,抛弃了表现主义电影惯用的鬼怪和疯子的主题,而以社会上的小人物如铁路工人、店员和女仆为对象,描写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环境。它的布景简单,主要是内景,人物数目很少,一般无名无姓,只以其职业为特征。它非常注意对人物的心理刻划,镜头常常良时间地停留在人物的手势动作和面部表情上。

  事实上,以表现小市民生活为题材的室内剧电影,为德国电影开创了现实主义的发展方向。这是与表现主义相对立的风格流派。以《最卑贱的人》为代表的室内剧电影是德国现实主义电影发展链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虽然孕育在表现主义的土壤之中,《最卑贱的人》却有着现实主义的“筋骨”,这也使其成为德国电影史上的一朵奇葩。室内剧电影的代表作还有:《后楼梯》、《圣苏尔维斯特之夜》等

  而在德国室内剧电影产生的同时,街头电影也已处于萌芽状态。1925年,安德列·枚邦的《杂耍场》、盖尔哈德·兰普莱希特的《柏林的贫民窟》和源勃斯特的《没有欢乐的街》先后拍摄成功,这三部影片被看作是街头电影的真正代表作品。

  街头电影所感兴趣的是社会环境,而不是心理状态。这些影片表现了社会的现实,以一种直接的、不尚虚饰的和客观的风格,简练的演技和力求真实的布景,来反映德国下层平民的日常生活,逐渐表现出社会性与现实性。这类影片摒除了表现主义的疯狂与幻想,打破了室内剧的狭小世界,反映了德国电影在无声电影末期走向现实主义道路的努力。这些走在现实主义道路的电影人,他们使用摄影棚,是趋向社会现实,而不是趋向人物内心;他们使用移动摄影,是作为表现社会的客观手段,而不是人为的主观经验。因此,在电影史上,如克拉考尔把街头电影称为“新客观派”。

  20年代德国电影从《卡里加里博士》到街头电影,其中进行的美学探索,越来越趋于现实性和社会性。而欧洲先锋派的电影运动之后,也开始转向纪录电影和现实主义电影方向。

  在表现主义电影中所蕴含的社会性,既而在室内剧和街头电影中得到了发展,逐渐表现出现实性与严肃性,并使德国电影开始走向与自然主义相结合的、通向现实主义美学追求的道路。

  从表现主义电影到街头电影,德国电影的探索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表现主义电影致力于表现个人内心的真实,而室内剧电影逐渐偏向对社会环境的关注,直至街头电影的出现,在先前的对“内心真实”与“社会环境”的呈现与探究的基础上,街头电影更追求表现社会现实。它不同于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也不同于自然主义,因为它具有一定社会背景与现实,也具有先前的探索基础,它的土壤是表现主义对内心真实的呈现,由内而外去探索外部社会的客观与真实。

  影片《卡里加里博士》曾被当时的人们以“卡里加里主义”作为表现主义的代名词,将二者等同起来。这便突出了这部影片作为代表作品的重要地位。编剧是卡尔。梅育和汉斯·雅诺维奇为这部影片提供了一个反常规的叙事方式,影片一开始由弗朗西斯向另一个人讲述他所经历和参与过的一段事。接下去,影片便进入了事件本身:几起谋杀引起了弗朗西斯对游戏场上施催眠术的性情怪僻的卡里加里的怀疑,但警方以查无根据否认了弗朗西斯的猜测。

  又一起杀人未遂,弗朗西斯跟踪卡里加里来到了精神病院,结果发现他竟是这家医院的院长。一次趁卡里加里睡觉的机会,弗朗西斯和医生们翻看了他的日记,发现了他以催眠术控制和指使他的病人进行谋杀的真相(这里运用了幻想画面)。在被揭露为凶手的时候,卡里加里歇斯底里的如同一个精神病患者。影片又回到了开始,弗朗西斯以战胜了对手结束了他的叙述。但影片并没有完,弗朗西斯再次来到精神病院,在他与卡里加里的冲突中,却向我们证实了弗朗西斯实际上是精神病院的一个病人,而卡里加里则完全是一个善良的医生,在他分析弗朗西斯的病情时,确认他的病可以治愈,全片结束。

  影片甚至不需要宇幕,仅凭视觉画面的处理就可以看懂。梅育具体地描写了一个年迈的旅馆看门人(强宁斯饰),由于有一身体面的制服而受到人们的尊重,而当他被降职为洗漱间的侍役之后,自尊心受到挫伤;

  他极力地掩盖事实真相,唯恐失去人们尊重,但最终还是真相败露,精神濒于崩溃。此后作品又以悲剧转为喜剧,看门人意外地获得了一笔遗产,似乎恢复了心理平衡。虽然对这最后的处理,评论界存在着争议,但它却突出了作为特定人物的虚荣、卑贱的内心冲突。

  

  

篇四:德国表现主义美学特征

  作者:无作者机构:不详出版物刊名:公关世界页码:56-59页年卷期:2016年第16期主题词:艺术特征表现主义德国创作方法悲剧美学精神分析学统治地位个人色彩

  摘要:德国表现主义是在一股反传统的思潮中孕育而生,在创作方法上它摒弃了在欧洲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模仿论和反映论,推崇极具个人色彩的表现论的美学。艺术家们在绘画创作中不再只是客观的描摹世界,而是根据自己内心的需求,把自己的主观情感、意象与幻想进行创作。与此同时,这一倾向与尼采的悲剧美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形成交汇,产生了一种奇诡新颖的审美形态与艺术特征。

  

  

篇五:德国表现主义美学特征

  作者:尹媛媛作者机构: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出版物刊名:西部广播电视页码:104-104页年卷期:2016年第13期主题词:德国表现主义荒诞丑

  摘要:艺术一直作为"美"的集中体现而存在,认为它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并激起欣赏者美的感受。"美学"正是在出生于德国的鲍姆加登发表著作——两卷本《美学》中的第一卷《Asthetik》后,成为了一门真正独立的学科,并掀起了狂热的美学探索热潮。然而随着对美学的深入研究,至19世纪浪漫主义运动兴起,"美"昔日的光彩越来越黯淡,而"美"的对立面——"丑"却愈来愈受人们的关注。一直到20世纪现代主义艺术的兴起,"丑"同样成为了一种独立的艺术形态,并被定义为艺术中另外一种拥有独特表现力的"美"。在这个狂热的研究风潮中,德国美学更是将"丑"作为主要研究问题,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作品亦具有深入分析和研究的价值。

  

  

篇六:德国表现主义美学特征

  浅析德国表现主义的艺术特征

  作者:暂无来源:《公关世界·下半月》2016年第8期

  德国表现主义是在一股反传统的思潮中孕育而生,在创作方法上它摒弃了在欧洲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模仿论和反映论,推崇极具个人色彩的表现论的美学。艺术家们在绘画创作中不再只是客观的描摹世界,而是根据自己内心的需求,把自己的主观情感、意象与幻想进行创作。与此同时,这一倾向与尼采的悲剧美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形成交汇,产生了一种奇诡新颖的审美形态与艺术特征。

  一、德国表现主义的先驱人物

  代表先驱:“蒙克”、“康定斯基”等。表现主义的先驱:斯特林堡(1849-1912)瑞典。代表作《鬼魂奏鸣曲》。他把梦魇鬼魂搬上银幕,将人、亡魂幻影同时登场,被称为表现主义文学。在20世纪初的欧洲文艺运动与思潮中,表现主义以其鲜明的外貌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典型代表人物:凯尔希纳(1880-1938),是德国表现主义画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凯尔希纳早期从事绘画与木刻,在慕尼黑艺术学校进行深造学习。他先后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饱受战争、疾病与穷苦的煎熬。他深受高更和梵高创作画风的影响,强烈崇拜反自然主义色彩的表现方式。1901年他前往德累斯顿学习建筑,受新艺术运动的影响于1905年与海克尔、洛特鲁夫等成员成立桥派。他们期望如巴黎野兽派一样能在当地产生巨大的影响[1]。凯尔希纳1911年定居柏林,开办现代绘画研习所。在1933年受到法西斯迫害,作品被从美术馆移出、没收捣毁。纳粹上台后迁居瑞士,然而这次的迁徙并没有使凯尔希纳看到希望,德军进入奥地利,边境距离凯尔希纳的家25公里。这一次他彻底感到绝望,在长期的被迫害和病痛中开枪自杀身亡。他的主要作品有:《街道》《街头五个女人》《桥社画家肖像》《马戏团的骑士》等。凯尔希纳作为桥社的重要一员,他的影响是不能忽视的,在绘画风格上,凯尔希纳以叛逆、抽象躁动、狂放不羁惊世,他崇拜梵高与塞尚,但在作品的表达气质上并不具备欢快的灵动感,取而代之的则是德意志民族的坚韧奋发的风格。凯尔希纳的作品融于生活,给人以慵懒颓废的讽刺意味。这位狂野不羁极富激情的画家在艺术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德国表现主义艺术特征

  德国表现主义从人性所共有的特征出发,随人物内心情绪变化而塑造事物的外部形态。表现主义将丑陋与怪咖搬上银幕,在内容上反对客观模仿,要求一切从主观感受出发,并力求突破传统的束缚[2]。虽然表现主义画家对绘画的创作主张与表现方式各有不同,但从主观层次来看却是相同的。与此同时,这一倾向与尼采的悲剧美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形成交汇,产生了一种奇诡新颖的审美形态与艺术特征。总体来说,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暴力的激情。德国表现主义绘画充满着对客观真实的暴力,整个画面都具有粗放狂野的激情,表现主义画家往往表现出偏激的感情色彩,比如忧郁痛苦愁苦等,这同时也在画面中反映出一种比较“幽暗”的美感。最为代表的是梵高与蒙克的作品。如蒙克《呐喊》(如图1所示),蒙克,挪威画家,是现代表现主义绘画的先驱,其艳丽鲜明快活的色彩给我们以强烈的视觉冲击。通过夸张的手法把原本安静祥和的云彩和潺潺的小溪表现为缠绕、扭动、狂乱的色线,从而与桥的粗壮挺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蒙克又通过对主人公夸张的动势传达出波的流动和刺耳的听觉感受,将画面的表现形式推到了高潮。刺眼的橘黄背景色使整个画面充斥着动荡与极度焦虑的情绪感。这种简练而又细腻的人物变形表达出了对社会的政治讽刺和批判意味。由此图我们可以看出表现主义者大多以主观是唯一事实依据,着力表达出艺术家们自己内心情感而

  非顺应外界市场的潮流。不再将和作品的真实视觉感作为衡量艺术品优劣的基础,而是把个人情感由内向外表达出去。他们把对社会的不满通过画纸表现出来,所呈现出来的情感主题具有孤独、恐惧疯狂与死亡的感情色彩[3]。

  表现主义绘画在对待社会和自我的关系上是相互对立的。表现主义画家采用的语言往往是变形、寓意和抽象的。在对作品的欣赏中,我们也可以深刻感受到整个画面充斥的格调。这种压抑窒息苦闷迎面而来。疯狂、压抑、黑暗这种看似“消极”的情感渲染,在表现主义画家面前,所有的不公平都是对自由的枷锁,他们渴望用自己的画笔去冲破世俗的框架,渴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去唤醒当代人们的思想。这种强烈的激情被生动地表现在作品之中。

  2.抒情与和谐。表现主义绘画是欧洲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以后产生的。它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明显地反映出资本主义国家在这种危机下所面临的问题与机遇。映射出在那个大时代背景下人们所持有的思想观点。表现主义把人们的主观幻觉、梦境与错觉,用夸张扭曲变形等手法来表现。他们只能沉迷于虚拟的幻想,在自己虚拟的幻觉和梦境中对人生与生活聊以安慰。正是由于表现主义所提倡的主观感觉和内心真实,使表现主义艺术具有既粗野、狂放,又和谐抒情的个性鲜明的特点。他们把对社会的不满通过画纸表现出来,所呈现出来的情感主题具有孤独、恐惧,疯狂与死亡的色彩[4]。疯狂、压抑,黑暗这种看似“消极”的情感渲染,其实具有很强的抒情色彩,从自身内心体验与情感出发,强调艺术家内心的感受。他们把这些具有代表性的社会问题、家庭灾难以及个人遭遇直接表现于架上绘画中去。把自己的特殊感受与怨恨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以作为他们内心彷徨、恐惧焦虑的精神流露。表现主义画家不仅具有抽象的大笔触,他们在处理构图的时候往往注重整体的和谐性。把色与线作为精神现象的基础,忽视客观的表象,具有和谐神秘抒情的感情色彩。在麦克绘画的《动物园》(如图2所示)中,画面描绘了一些神态可掬的动物以及形形色色的人物,画面中的人、树木以及房屋都做了抽象化的表述,整个画面以白、黄为主,又赋予高纯度的红、蓝色。整个画面颜色绚丽丰富,就犹如一幅水彩画,整幅作品保持了自然主义的绘画风格。温暖明快的色调为我们展现出了一种悠闲欢快的格调,人与动物大自然和谐融为一体,宛如身在世外桃源之中。整体上形成了一种自然抒情的画面感,这幅画体现了闲适与欢快之情。在另一幅《树丛的姑娘们》作品之中,麦克同样奏响了一曲抒情的乐章。

  

篇七:德国表现主义美学特征

  德国表现主义(1919—1926)

  一.起因:

  1.社会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签署《凡尔赛合约》面临叛乱和无政府状态的威玛共和国在风

  雨飘摇中无所适从。通货膨胀形势严峻,人民事业,食物短缺,经济恶化,社会的现实状况强化了人民对生活的失落感和危机感,于是,人们开始呼唤心灵,整个时代变成了一种求救的呼声。艺术反映时代,与时代脉搏息息相连,此时艺术也向着光明呼唤。为达到表现内在意识的要求,德国电影人创造了一个独特的电影世界,它用心灵王国代替物质世界;整个宇宙被极度夸张变形,风格化地表现为我们所感受到的世界。表现主义电影折射了当时的德国,同时也超越了当时的德国。参加表现主义运动的人,在政治信仰和哲学观点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其中有无政府主义者、虚无主义者,也有社会主义者。因此,表现主义运动从来不是一个完全统一协调的运动,也很少有始终如一的“纯粹”的表现主义者。但他们也有一些共同的思想倾向和艺术特点,即不满社会现状,要求改革,要求“革命”。2.源于绘画:

  表现主义初始于1910年左右,是绘画上的一个前卫运动,后来很快即影响了戏剧,文学及建筑的表现手法。3.超现实倾向:

  表现主义受后印象主义的影响,反对印象主义中残存的中心透视的传统空间法则,他们尤其受到高更“野人画派”的影响,强调作品的直觉感受和主观创造,不求复制现实、对理性不感兴趣,他们崇尚原始艺术的非实在的、装饰性的美,并以浓重的色彩、强烈的明暗对比创造出一种极端的纯精神世界,致使超现实倾向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4.哲学渊源:

  来自于尼采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和斯特纳的神秘主义。

  二.发展时期

  1.兴起:1920年,制作低廉的《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先在柏林,后在美国、法国及其他国家

  造成轰动。由于此片的成功,许多德国影片纷纷跟进,这种现象持续了好几年,兴起了表现主义电影运动。2.发展:

  稍后,当表现主义成为风潮,导演已不将它作为精神不正常的任务的观点。相反的,它被用来制造恐怖片或幻想片(如1924年的《蜡像馆》和1922年的《吸血鬼诺斯费拉图》),或者史诗片(1923-1923年的《尼伯龙根的指环》)的景观。有一些表现主义的电影从图形转向建筑空间的设计。3.衰落:

  自1924年来与进口好莱坞影片的激烈竞争,使得有些德国电影也开始模仿美国剧情片,结果淡化了德国电影中重要的表现风格。因此,1927年表现主义运动渐趋止息。

  三.结果

  1924年以后,随着德国经济的暂时好转和社会的相对稳定,表现主义电影接近尾声。1924年,由保罗·莱尼拍摄的《蜡像馆》是以“卡里加里风格”拍摄的最后一部作品,成为了表现主义的压轴之作。

  虽然表现主义电影刷落了,但是它的探索与创新的成果保留了下来,并继续被运用。表

  现主义倾向仍在许多20世纪20年代末期的影片中残存,甚至进入20世纪30年代,仍有其痕迹。而且,因为许多德国电影工作者转战美国,好莱坞影片也呈现出表现主义风格。因此,虽然德国表现主义运动的黄金时期仅有七年,但是,表现电影风格的影响却从未停止。

  四.意义

  1.表现主义派的艺术家们在扩展表现真实的角度和手段上功不可没。他们认为艺术应该反对对现实的描摹,艺术的品质和力量都来自于对内在的实质的揭露。艺术家家理应穿越日常经验的表层和外在世界的环境,直接抵达灵魂的处所。一切外在的表象的东西都是暂时的偶然的,并且是不重要的。从这样的立场出发,表现主义作家们反对印象主义仅仅停留在现象层面的肤浅,同样也反对自然主义对生活现象的陈旧摹写。他们的中心在于——穿过具体可感的表象,获得对抽象的永恒的内质的把握。

  2.表现主义大大拓展了电影的表现手段,造型的风格化以及对于环境、气氛的渲染手段后来被很多主流电影使用,如今,在恐怖片、犯罪片等电影类型中,表现主义手法几乎是无法避免的。

  3.作为艺术形式的保留:德国表现主义的风格影响深远。从默片时代的一些好莱坞电影到1940年代的黑色电影,其它如希区柯克与奥逊·威尔斯也受表现主义的影响。直到今天,我们的电影中时常可以看到表现主义的手法,事实上,表现主义已经成为电影艺术常用手法或者风格

  五.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

  1.罗伯特·维内(德国,1880-1938),代表作:《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TheCabinetofDr.Caligari,1920)

  以剧中人物弗朗西斯的叙述,解释了卡里加里博士的邪恶和他对社会所施加的暴力和恐怖,创造出那个纯属于精神病患者的幻想世界。

  标志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诞生,“卡里加里主义”成为表现主义的代名词。《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在叙事上富有创造性的主观表现。《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属于首映后不久就被奉为经典的影片,1920年代时就被认为是一个时代的代表作。不断有人对这部电影进行剖析,但是没有人模仿它去拍摄电影,当时的时代背景决定了它所体现的美学思想残酷而极端。2.保罗·威格纳(德国,1847-1948)代表作:《泥人哥连》(1920)

  描写了一个由社会政治所造成的转至暴君的残酷性,并借此转喻为威玛共和国初期德国的命运。3.弗里茨·朗格(德裔美籍,1890-1976)代表作:《三生记》(又译《疲倦的死》,1921年)

  在命运之神囚禁着千万条生命的高垒坚壁的城堡中,一次爱情与死亡的冲突,终于征服了命运之神。4.弗莱德立希·茂瑙(德国,1889-1931)代表作:《吸血鬼诺斯费拉杜》(1922年)

  关于布拉姆·斯托克的吸血鬼的故事,而影片中成群结队的老鼠,则预示着那另人可怖的鼠疫。5.保罗·莱尼(德国,1885-1929)代表作:《蜡像陈列馆》(1924年)

  蜡像馆中3个蜡人起死复生,各自讲述了他们以残酷的刑罚残暴地统治人类的故事。

  六.表现主义的特点:

  1.影像:表现主义的导演注重具有象征意味的造型,倾向认为电影的影像应该成为平面艺术。在构图和布景上下足了功夫。往往在一个构图中用相似的形状并列而形成相当具有表现力的镜头。表现主义电影经常摒弃常规的影像形态,采用倾斜、颠倒的影像,采用常规电影很少使用的特殊拍摄角度,画面的明暗反差一般会很大。表现主义电影常用人物特写和富有象征意义的空镜头,使用特写可以看作是在“放大”表演,增强戏剧性;而对环境的渲染可以看作是对人物行为和灵魂的“解释”,力图揭示人物行为背后的社会诱因。此外,主观镜头也是表现主义常用的手法,表现主义艺术家轻视局限于客观的写实,强调表现“主观的现实”。

  2.表演:表现主义的表演一般比较夸张,基本放弃了写实主义的表演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展示迅速的变动、舞蹈般的动作、变形或扭曲的表情。

  3.题材和类型:在表现主义的代表作品中,题材的特征是显而易见的,恐怖、灾难、犯罪题材是最常见的,表现主义电影艺术家们往往从被扭曲的、阴暗的世界中去寻找素材,在那似乎与现实隔绝的、封闭的世界中,去挖掘人物内心深处的孤独、残暴、恐怖、狂乱的精神状态。内容荒诞离奇,有时结构散乱,情节变化突兀,故事人物类型化,往往鬼魂与活人同时出现(《吸血鬼》等),生与死、梦幻与现实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表现主义电影导演们关注畸形社会中的心理非常态,关注那些焦虑与紧张的情绪,力图透视那些狂乱行为背后的深层动机和原因,用主观化的影像风格来反证社会事实,作品因此具有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

  七.运动优缺点

  表现主义的地位曾经受到争议,卢卡奇将它看作帝国主义时代的资产阶级颓废流派,因此予以否定;布莱希特则认为表现主义暴露和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病和不可克服的矛盾,虽然不能揭示产生这些弊病的真正根源,找出克服这些矛盾的正确途径,却也能引起人震惊,启发人思考;在艺术方面也作了有价值的探索与创新。

  

  

篇八:德国表现主义美学特征

  表现主义文学

  起源

  表现主义是二十世纪初至三十年代盛行于西方世界的一种文艺思潮。它首先出现在德国,盛行于奥地利,进而在瑞典、波兰、英、法、美等国广为流传。它起于绘画,后来在音乐、戏剧、小说、电影等整个文艺领域中获得发展。

  表现主义文学是20世纪初期以德国为中心兴起的一场国际性文学运动。表现主义文学是表现主义艺术在文学领域的体现,涉及到文学的各个领域,其中戏剧和诗歌的成就最为突出。

  “表现主义”一词源自拉丁文“expressus”,具有“抛掷出来”、“挤压出来”的意思。表现主义思潮最先出现在绘画界,其后波及文学界。“表现主义”作为一个文学流派,最早确立于1913年。

  表现主义一词,最初出现于1901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玛蒂斯的画展上,原是法国画家朱利安·奥古斯特·埃尔维一组油画的总标题。1911年,德国画家沃林格尔在《狂火飙》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首次借用了这个词来称呼析林的先锋派作家,1914年后,这一术语被人们普遍承认和采用。作为一种文艺思潮流派来说,表现主义是一个反传统的现代主义艺术流派。1905年末1906年初,在德累斯顿成立了第一个表现主义的集团“桥社”;1911年,在慕尼黑成立了第二个表现主义的集团“蓝骑士”(或译“青铜士”)社。第一次世界大战交锋,表现主义风行德国。

  概述

  表现主义文学重视主观世界,特别是精神、情绪、思想的赤裸的强烈的呈露。他们不重视对外在客观事物的忠实描绘,而要求突破事物的表象而表现事物内在的实质。在诗歌领域,表现主义文学与同时发展着的后期象征主义文学有很大程度的相似。但和象征主义不同,表现主义者对社会现实和人类前途有很大的关注,显现出一股干预生活的热情;而象征主义者则往往对宏大的社会题材表示冷漠。在技巧上,表现主义文学相对粗野豪放,不似象征主义文学精雕细琢。表现主义戏剧可以看作是对以易卜生为代表的欧洲自然主义、现实主义戏剧的继承和反拨。表现主义戏剧经常采用内心独白、梦景、假面具、潜台词等手法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

  表现主义文学首先崛起于德国,并在20世纪20年代初达到高潮。其时的德国正经历近代历史上比较动荡的一段时期。工业的腾飞和发达导致知识分子对机械文明的憎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失败也加剧了德国社会固有的矛盾。在哲学上,此时康德、尼采、叔本华的唯心哲学和直觉主义美学大行其道,这对表现主义文学的兴起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表现主义诗歌在规模和范围上不及法国的象征主义诗歌,其发展的范围基本局限于德语国家。但20世纪20年代,表现主义戏剧却传入美国,出现了以尤金·奥尼尔为代表的一批表现主义剧作家,其影响力一直持续到20世纪40年代。

  表现主义戏剧先驱:斯特林堡

  约翰·奥古斯特·斯特林堡瑞典的约翰·奥古斯特·斯特林堡(1849-1912)是欧洲表现主义戏剧的先驱人物。他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剧作属于自然主义范畴,比如《父亲》和《朱丽小姐》等都是在左拉的影响下写出来的。然而19世纪末,斯特林堡的剧本中开始出现表现主义的端倪。代表作《走向大马士革》(三部曲,前两部创作于1897年,第三部创作于1904年)以独白的形式描述与命运、异性、社会、自我的搏斗,主旨是勾勒人的一生精神变化的轨迹。

  其后,斯特林堡的风格正式转向表现主义,相继发表了《一出梦剧》(1902)、《鬼魂奏鸣曲》(1907)等风格独特的剧本。

  斯特林堡的剧作具有浓重的悲观主义色彩,经常以人间的苦难为主题。例如,在《鬼魂奏鸣曲》中,斯特林堡接鬼魂之口揭露人间的阴暗和人性的丑恶,最后得出“这个世界是疯人院,是妓院,是停尸场”的结论。斯特林堡的创作奠定了表现主义戏剧创作的基调。

  欧洲的表现主义戏剧

  1910年至1925年间是德国表现主义戏剧最繁荣的时期。其时德国社会的屡次变革和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失败为剧作家们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灵感和题材。

  恩斯特·托勒尔

  恩斯特·托勒尔(1893-1939)生于犹太家庭,曾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德国十一月革命期间他曾担任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主席,革命失败后被判处五年监禁。在被囚期间,托勒创作了第一部戏剧《转变》(1919)。全剧采用现实和梦境两个场景交织的方式叙事,表达反对战争、追求人性复归的观点。

  1920年,托勒发表《群众与人》。该剧的主题是人性与暴力、个人与群众的矛盾冲突,也通过梦境和现实的交替来加强戏剧效果。其语言风格十分慷慨激昂,而且短促有力,被称为“电报式风格”。

  托勒的戏剧的基本格调是反战激情和人道主义。托勒同情工人运动,却又反对暴力革命。他对后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语言而非情节上。托勒的戏剧通常缺少丰满的人物形象和激动人心的情节,更多的是声嘶力竭的呼喊和辩论。

  乔治·恺撒

  乔治·恺撒(1878-1945)是德国表现主义的另外一个代表人物。他的戏剧作风格比托勒温和,善于将表现主义的激情和传统的戏剧创作理论结合起来。其早期作品《从清晨到午夜》(1916)使他一举成名。该剧描述一个普通银行出纳员突然心血来潮,席卷了大批钞票潜逃后12小时内发生的故事和心理轨迹,最终表达“金钱是这个世界上所有卑鄙龌龊的诈骗中最卑鄙的骗局”。

  恺撒最著名的作品是《煤气》三部曲,其主旨是反对工业机械对人类的奴役,宣扬人性的复兴。

  恺撒在理论上做出了很多贡献。他的戏剧经常通过身份变更来表示人的新生,大量采用内心独白来揭示深层心理,设置梦景幻景以增强立体感,引进电影和声光效果等等,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其作品结构比其他表现主义剧作家严谨,语言风格也比较洗练。可以说,是恺撒的出现才使德国表现主义戏剧赢得国际声誉。

  其它

  这一时期欧洲著名的表现主义剧作家还包括捷克的卡莱尔·恰佩克(1890-1938),其代表作品是《万能机器人》(1920)。

  美国的表现主义戏剧

  20世纪初,美国发生了一场以纽约为中心的文艺革新运动,表现主义文学思潮就是在这一时期传入美国的。

  美国表现主义戏剧的代表人物是尤金·奥尼尔(1888-1953)。他于1920年发表的《琼斯皇》被认为是美国第一部表现主义戏剧。全剧剧情十分简单,却大量运用幻景、内心独白等表现主义技巧。该剧通过表现人类的恐惧心理和罪孽感以及由此引起的回忆及妄念,表达“人必须剥去种种自觉的或不自觉的假想,赤裸裸的面对自己”的哲学理念。

  《毛猿》(1921)是奥尼尔的另一部著名的表现主义剧作,描述现代人类在丧失宗教信仰和自然的和谐以后对自我寻求的主题。在剧中,奥尼尔以“毛猿”这一意象喻指现代社会中的人,揭示现代人在工业文明中丧失自我的悲剧。

  奥尼尔最大的贡献在于他将现代心理学和表现主义技巧结合起来,其刻画人类深层心理的功底要远远高于其他表现主义剧作家。奥尼尔193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在颁奖典礼上他坦言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剧作家是瑞典的斯特林堡。

  艾尔茂·赖思(1892-1967)是仅次于奥尼尔的美国表现主义剧作家,代表作是《加数器》。该剧具有未来主义风格,描写机械统治的世界里人们思想的机械、死板以及生活的枯燥乏味。

  表现主义诗歌

  1909年,柏林的一批青年诗人组成“新俱乐部”,经常在小剧场、书店、咖啡馆举行诗歌朗诵会,标志着表现主义诗歌在德语国家的崛起。“新俱乐部”的主要参与

  者包括约翰尼斯·贝歇尔(1891-1958)、戈特弗里德·贝恩(1886-1956)和乔治·特拉克尔(1887-1914)等人,构成了表现主义诗人的创作核心。

  1910年,表现主义诗人在柏林创立两种刊物《风暴》和《行动》,作为表现主义文学的理论阵地。以柏林为中心,这场文学思潮迅速扩展到莱比锡、慕尼黑等城市。1920年,收录了绝大多数表现主义优秀诗作的《人类朦胧时代》出版,标志着表现主义诗歌发展的高峰。

  表现主义文学在德国最初出现在诗歌领域。表现主义诗歌注重诗人个人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主要内容显示诗人在充满喧嚣混乱和罪恶的城市生活压抑下的忧郁悲哀,在表现社会异化的同时,呼唤人性和爱。诗歌大多以自由的形式、强烈的节奏,体现出新的激情,普遍表现了人物内心的喧嚣不安和非理性的情感。

  表现主义诗人多受到尼采和叔本华唯意志论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吸纳了未来主义的理念,主张用暴力破坏现存秩序,强调主观意识的决定作用。但同时,他们又反对帝国战争,宣扬人道主义。在语言上,表现主义诗歌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破坏传统语法,经常省略动词、冠词甚至主语,以不相连贯的意象并列创造奇特的幻景。

  约翰尼斯·贝歇尔

  约翰尼斯·贝歇尔是德国最重要的表现主义诗人,也是左翼表现主义的代表,早年参加德国共产党。他早期的作品包括两卷集《崩溃和胜利》(1914),表现旧世界的崩溃和资本主义世界的衰退。他破坏德语语法结构,采用奇特的比喻和怪诞的形象。诗中的意象如“肌肉开花”、“关节震响”、“天空青铜色的暴风雨”、“口里涌出的硫磺烟雾”等,为德语诗歌开拓了新的风气。十月革命以后,贝歇尔投身东欧的共产主义运动,风格也转向古典格律的抒情诗。1945年他出任东德文化部长。发表过的作品包括《搏斗者》(1911)、《成为兄弟》(1916)等。晚年出版大量理论著作,包括《保卫诗歌》(1952)、《诗的原则》(1956)。

  戈特弗里德·贝恩

  戈特弗里德·贝恩出身于神父家庭,他对旧世界的揭露达到警世骇俗的程度。他在名作《夫妻经过癌病房》中,把世界看作一个停尸场、一个癌病房。和贝歇尔一样,贝恩在语言上也颠覆传统语法结构,创造新词汇。既具有强大的破坏力,又有乌托邦色彩。二战爆发后贝恩曾一度拥护法西斯政权,二战后退出诗坛。重要诗集有《停尸房及其他诗作》(1912)、《肉:诗集》(1917)等

  乔治·特拉克尔

  乔治·特拉克尔出身于奥地利商人家庭。和前两者不同,特拉克尔的诗歌具有显著的唯美和哀艳的色彩。其名作《出自深渊》先描绘黑雨淋过的麦地,孤立的黑色树、绕着空茅屋呼啸的风、村旁拾落穗的孤女等等客观环境以投射自己的心境,接着直接抒写自己是远离阴森村庄的影子,额头是冰冷的金属,蜘蛛搜索着他的心,在荒野向

  天使呼救。特拉克尔作品并不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无法面对残酷的战场而导致精神失常,后因用药过量而死。

  表现主义小说

  表现主义小说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德语文学中有过广泛的影响,奥地利小说家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是成就最高的小说家。

  卡夫卡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布拉格,其小说多表达世界的荒诞、人性的“异化”的主题,在西方现代文学的发展中具有开拓意义。卡夫卡的主要作品包括《美国》(1914)、《城堡》(1922)、《诉讼》(1919)以及《变形记》(1912)等。

  《诉讼》是卡夫卡长篇小说的代表作。小说以一个名为K的人物莫名其妙的被捕开始,到最后莫名其妙被杀害而结束,全文弥漫着荒诞和梦幻般的氛围。主要人物K本身就是一个异化了的现代人的代表,他的孤独感、疏离感、充满矛盾的思想和行动表明了他的“现代性”。中篇小说《变形记》是卡夫卡小说中揭露人性“异化”主题最深刻的作品。小说讲述主人公在社会异化力量压迫下蜕变成一只巨大的甲虫的故事。

  卡夫卡的小说通常深入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以司法制度为代表整个统治体制的腐朽、人际关系的冷酷淡漠、小人物的悲惨命运。从哲学角度看,他的作品表现了现代世界的荒诞、无理性、不可认识以及个体生命的孤独无靠、无所归依。可以说,西方人充满幻灭感的“现代意识”第一次在文学中得到体现。

  基本特征

  表现主义具有鲜明的理论主张和美学特征。提出艺术“不是现实,而是精神”,“是表现,不是再现”的口号。表现主义文学流露出一种普遍的抽象化倾向,作品往往具有浓郁深厚的象征意蕴。表现主义大量通过主观幻觉、梦境和错觉,以及扭曲变形等手法来表现生活。

  语言风格

  表现主义文学在语言风格上,常常表现出一种冷漠旁观和平淡冷静的客观态度,用电报式的简洁、冷漠的语言进行叙述描写,很少抒情议论。

  表现主义文学作品中还常常随心所欲地使用新奇的语言,奇特的倒装、定冠词的省略、词语的重复、扭曲句子结构等方式,形成了一种过于紧张而急促的节奏,藉此表现人物内心激烈狂热、喧嚣不安和非理性的情感情绪。

  影响

  据1980年11月13日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分析,表现主义打响了二十世纪

  反主流文化的第一炮。它是那些中产阶级的浪子的不满和沮丧的产物,是一种带有自

  由意志论的时代精神和社会的反叛形式。尽管“表现主义”一词从历史的角度看是指20世纪初期发源于德国的一个运动,

  但这一术语可以用来泛指某些艺术家,他们试图表现感觉者的本质,而不是被感觉的对象。在这个意义上说,有多少表现主义的艺术家,就几乎有多少表现主义流派,不管他们把自己叫做象征派、意象派、超现实主义派或是荒诞派,他们都无例外地企图表现独特的人类思想,而不是思想所观察的物质世界。

  

  

篇九:德国表现主义美学特征

  表现主义流派

  一、流派产生的时代背景

  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至30年代盛行于欧美一些国家的文学艺术流派,它是与法国的野兽派差不多同时在德国发展起来的一种艺术风格。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国处于深刻危机之中。战争给人的恐怖、压抑像魔一样控制着人们的精神领域。艺术家们强烈地感到需要一种能够揭示内心需求的艺术,一种觉醒的艺术,因而表现主义应用而生。艺术家们所要表现的正是隐藏在心灵深处的孤独、绝望的情绪与精神状态,他们的手法极度夸张且具表现性的,发泄引起他们强烈不满的人类的苦难、贫穷、暴力、战争、恐惧等,表现他们对被剥削和丑恶的弱势群体的同情因而获得“表现主义”的称号,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德国和奥地利流行最广。它首先出现于美术界,后来在音乐、文学、戏剧以及电影等领域得到重大发展。表现主义一词最初是1901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马蒂斯画展上茹利安·奥古斯特·埃尔维一组油画的总题名。在德国1906年组织的“桥社”(包含旧传统与新文化之间的桥梁之义)、1909年成立的青骑士社等代表着表现主义社团崛起。它们的美学目标和艺术追求与法国的野兽主义相似,只是带有浓厚的北欧色彩与德意志民族传统的特色。1911年希勒尔在《暴风》杂志上刊登文章,首次用“表现主义”一词来称呼柏林的先锋派作家。1911年,俄国画家康定斯基(1866-1944)、德国画家马尔克(1880-1916)等人在德国创办了《青骑士》杂志,发表了多篇戏剧、绘画、音乐诗歌等方面的、有关表现主义的理论,掀起了表现主义运动的潮流,吧德国表现主义运动推向成熟阶段。但是,直接对表现主义美术产生巨大影响的是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战后表现主义潮流迅速风靡欧美,并先后在美术、建筑、戏剧、小说、诗歌、电影及音乐领域中产生重要影响1914年后,表现主义一词逐渐为人们所普遍承认和采用。表现主义受工业科技的影响,表现物体静态的美。表现主义,以其极大的主观性着眼于人类精神与体验的直接表现。在抗衡着印象主义客观性的同时,追求形式上的最大自由,打破旧有的传统观念的局限,显示其表现主义的最大自由,打破旧有的传统观念的局限,显示其表现主义的共性特征。

  二、表现主义流派的审美特征

  1、表现主义提出艺术“不是现实,而是精神”“是表现,不是再现”的口、号。由此可见表现主义追求的是主观感受的表现,可以说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追求。其次,表现主义大量通过主观幻觉、梦境和错觉,以及扭曲变形等手法来表现生活。2、其反对客观再现,强调主观表现,摈弃事物外在的形似、细节的真实,而以夸张、扭曲、变形和荒诞的手法,突出主观感受,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

  3、表现主义是艺术家通过作品着重表现内心的情感,而忽视对描写对象形式的摹写,因此往往表现为对现实扭曲和抽象化的这个做法尤其用来表达恐惧的情感,因此,主题欢快的表现主义作品很少见。

  三、表现主义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图3——1

  图3——2

  1,兴起:19世纪末德国一些哲学家和美学家的理论对表现主义起了推动作用。直接对德国表现主义产生影响的是挪威画家蒙克,他的作品中出现强烈的表现主义因素。他的画展推动了德国表现主义兴起。蒙克代表作《呐喊》(图3—。—1)2,“侨社”时期:1906年德国的德累斯顿成立了表现主义第一个社团桥社。发起者是诺尔德和克尔希纳。代表人物有基希纳,黑克尔,配希施泰因等。他们赞赏凡·高和高更的作品,对蒙克持肯定态度,而且对原始艺术怀有虔诚态度。不过他们每个人都从不同角度吸收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他们描绘自然和城市中变化多端的世态万相,总带有一股愁闷的、空虚的、木偶般的神态。“桥社”在风格上的探索,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在形式上开始时多采用流畅、松弛、自由、柔和的线条,尔后就逐渐倾向于紧张、曲折、斜向,最后又变得短促、坚硬,这只是总的画风。基希纳代表作《街道》(图3——2)

  图3——3

  图3——4

  3,青骑士社:1911年慕尼黑成立了第二个社团青骑士社,代表人物:康定斯基、马儿克、马可等。康定斯基代表论著:《论艺术的精神》等。康定斯基代表作组画《秋》《冬》《乐曲》《即兴曲》《构图2号》等,代表画作有:、、、、《亚库特卡公园DangerCode;秋》(图3——3),《风景中的俄罗斯美女》(图3——4)。

  4,新客观派:德国表现主义后期社团,出现于1923年,代表人物:格罗斯、迪克斯、贝克曼,格罗斯代表作:《夜》《壕沟战》《启程》,,。

  四、作品赏析

  我赏析的是蒙克的《呐喊》爱德华·蒙克在《呐喊》中给我们展示了一幅令人震撼的场景:震颤的、色彩混淆的天与河,漫延到天际的无止境的道路,一个骷髅一般的人,双手放在耳朵上,声嘶力竭地大声尖叫,好像在唤醒梦魇中无法苏醒的苦难。——毕加索蒙克自己曾叙述这幅画的由来:“一天晚上我沿着小路漫步,路的一边是城市,另一边在我的下方是峡湾。我很疲惫,停步朝峡湾那一边眺望,太阳正落山,云被染得红红的,像血一样。我感到一声刺耳的尖叫穿过天地间,我仿佛可以听到这一声尖叫的声音。我画下了这幅画,画了那些像真的血一样的云。那些色彩在尖叫——这就是‘生命组画’中这幅《呐喊》”。在这幅画上,蒙克以极度夸张的笔法,描绘了一个变了形的尖叫的人物形象,把人类极端的孤独和苦闷,以及那种在无垠宇宙面前的恐惧之感,表现的淋漓尽致。画中没有任何具体物象暗示出引发这一尖叫的恐怖,画面中央的形象使人毛骨悚然。这是一个面似骷髅的人,双手捂着耳朵,声嘶力竭地大声尖叫,好像一个人的梦魇,恐怖而疯狂。他蜡黄的、消瘦的脸和弯曲的身体被背景中缠绕的线条掌控了,画中之人似乎已经无路可逃,画面中的颜色和线条是如此疯狂!在这幅画上,蒙克所用的色彩与自然保持着一定程度的关系。索然蓝色的水、棕色的地、绿色的树以及红色的天,都被夸张的富于表现性,但并没有失去其色彩大致的真实性。全面的色彩是郁闷的:浓重的血红色悬浮在地平线上方,给人以不详的预感。这一形象被高度地夸张了,那变形和扭曲的尖叫的面孔,完全是漫画式的。那圆睁的双眼和凹陷的脸颊,使人想到了与死亡相联系的骷髅,这就好像一个尖叫的灵魂,给人以紧张、压迫之感。画中没有一处不充满动感,但所有的画面似乎都传达着那一声刺耳尖叫的声音,画家在这里可以说是以视觉的符号来传达听觉的感受,把凄惨的尖叫变成了可见的振动,达到可观、可见、可感的一种境界。

  

  

篇十:德国表现主义美学特征

  论德国表现主义的艺术特征

  德国表现主义是在一股反传统的思潮中孕育而生,在创作方法上它摒弃了在欧洲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模仿论和反映论,推崇极具个人色彩的表现论的美学。艺术家们在绘画创作中不再只是客观的描摹世界,而是根据自己内心的需求,把自己的主观情感、意象与幻想进行创作。与此同时,这一倾向与尼采的悲剧美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形成交汇,产生了一种奇诡新颖的审美形态与艺术特征。

  一、德国表现主义的先驱人物

  代表先驱:蒙克、康定斯基等。表现主义的先驱:斯特林堡(1849-1912)瑞典。代表作《鬼魂奏鸣曲》。他把梦魇鬼魂搬上银幕,将人、亡魂幻影同时登场,被称为表现主义文学。在20世纪初的欧洲文艺运动与思潮中,表现主义以其鲜明的外貌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典型代表人物:凯尔希纳(1880-1938),是德国表现主义画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凯尔希纳早期从事绘画与木刻,在慕尼黑艺术学校进行深造学习。他先后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饱受战争、疾病与穷苦的煎熬。他深受高更和梵高创作画风的影响,强烈崇拜反自然主义色彩的表现方式。1901年他前往德累斯顿学习建筑,受新艺术运动的影响于1905年与海克尔、洛特鲁夫等成员成立桥派。他们期望如巴黎野兽派一样能在当地产生巨大的影响。凯尔希纳1911年定居柏林,开办现代绘画研习所。在1933年受到法西斯迫害,作品被从美术馆移出、没收捣毁。纳粹上台后迁居瑞士,然而这次的迁徙并没有使凯尔希纳看到希望,德军进入奥地利,边境距离凯尔希纳的家25公里。这一次他彻底感到绝望,在长期的被迫害和病痛中开枪自杀身亡。他的主要作品有:《街道》《街头五个女人》《桥社画家肖像》《马戏团的骑士》等。凯尔希纳作为桥社的重要一员,他的影响是不能忽视的,在绘画风格上,凯尔希纳以叛逆、抽象躁动、狂放不羁惊世,他崇拜梵高与塞尚,但在作品的表达气质上并不具备欢快的灵动感,取而代之的则是德意志民族的坚韧奋发的风格。凯尔希纳的作品融于生活,给人以慵懒颓废的讽刺意味。这位狂野不羁极富激情的画家在艺术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德国表现主义艺术特征

  德国表现主义从人性所共有的特征出发,随人物内心情绪变化而塑造事物的外部形态。表现主义将丑陋与怪咖搬上银幕,在内容上反对客观模仿,要求一切从主观感受出发,并力求突破传统的束缚。虽然表现主义画家对绘画的创作主张与表现方式各有不同,但从主观层次来看却是相同的。与此同时,这一倾向与尼采的悲剧美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形成交汇,产生了一种奇诡新颖的审美形态与艺术特征。总体来说,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暴力的激情。德国表现主义绘画充满着对客观真实的暴力,整个画面都具有粗放狂野的激情,表现主义画家往往表现出偏激的感情色彩,比如忧郁痛苦愁苦等,这同时也在画面中反映出一种比较幽暗的美感。最为代表的是梵高与蒙克的作品。如蒙克《呐喊》,蒙克,挪威画家,是现代表现主义绘画的先驱,其艳丽鲜明快活的色彩给我们以强烈的视觉冲击。通过夸张的手法把原本安静祥和的云彩和潺潺的小溪表现为缠绕、扭动、狂乱的色线,从而与桥的粗壮挺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蒙克又通过对主人公夸张的动势传达出波的流动和刺耳的听觉感受,将画面的表现形式推到了高潮。刺眼的橘黄背景色使整个画面充斥着动荡与极度

  焦虑的情绪感。这种简练而又细腻的人物变形表达出了对社会的政治讽刺和批判意味。由此图我们可以看出表现主义者大多以主观是唯一事实依据,着力表达出艺术家们自己内心情感而非顺应外界市场的潮流。不再将和作品的真实视觉感作为衡量艺术品优劣的基础,而是把个人情感由内向外表达出去。他们把对社会的不满通过画纸表现出来,所呈现出来的情感主题具有孤独、恐惧疯狂与死亡的感情色彩。

  表现主义绘画在对待社会和自我的关系上是相互对立的。表现主义画家采用的语言往往是变形、寓意和抽象的。在对作品的欣赏中,我们也可以深刻感受到整个画面充斥的格调。这种压抑窒息苦闷迎面而来。疯狂、压抑、黑暗这种看似消极的情感渲染,在表现主义画家面前,所有的不公平都是对自由的枷锁,他们渴望用自己的画笔去冲破世俗的框架,渴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去唤醒当代人们的思想。这种强烈的激情被生动地表现在作品之中。

  2.抒情与和谐。表现主义绘画是欧洲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以后产生的。它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明显地反映出资本主义国家在这种危机下所面临的问题与机遇。映射出在那个大时代背景下人们所持有的思想观点。表现主义把人们的主观幻觉、梦境与错觉,用夸张扭曲变形等手法来表现。他们只能沉迷于虚拟的幻想,在自己虚拟的幻觉和梦境中对人生与生活聊以安慰。正是由于表现主义所提倡的主观感觉和内心真实,使表现主义艺术具有既粗野、狂放,又和谐抒情的个性鲜明的特点。他们把对社会的不满通过画纸表现出来,所呈现出来的情感主题具有孤独、恐惧,疯狂与死亡的色彩。疯狂、压抑,黑暗这种看似消极的情感渲染,其实具有很强的抒情色彩,从自身内心体验与情感出发,强调艺术家内心的感受。他们把这些具有代表性的社会问题、家庭灾难以及个人遭遇直接表现于架上绘画中去。把自己的特殊感受与怨恨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以作为他们内心彷徨、恐惧焦虑的精神流露。表现主义画家不仅具有抽象的大笔触,他们在处理构图的时候往往注重整体的和谐性。把色与线作为精神现象的基础,忽视客观的表象,具有和谐神秘抒情的感情色彩。在麦克绘画的《动物园》中,画面描绘了一些神态可掬的动物以及形形色色的人物,画面中的人、树木以及房屋都做了抽象化的表述,整个画面以白、黄为主,又赋予高纯度的红、蓝色。整个画面颜色绚丽丰富,就犹如一幅水彩画,整幅作品保持了自然主义的绘画风格。温暖明快的色调为我们展现出了一种悠闲欢快的格调,人与动物大自然和谐融为一体,宛如身在世外桃源之中。整体上形成了一种自然抒情的画面感,这幅画体现了闲适与欢快之情。在另一幅《树丛的姑娘们》作品之中,麦克同样奏响了一曲抒情的乐章。

  

篇十一:德国表现主义美学特征

 表现主义文学,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怪诞、诡异的特色。具有原创性、开拓性。是一种反传统的现代主义流派。表现主义诗歌特点是不重视细节的描写,只追求强有力的表现主观精神和内心激情。初期的抒情诗形式自由、句子简短、节奏鲜明、往往以音响引起联想,不受句法约束。现主义的基本特征:要求表现事物存在的本质,要求突破人的行为和人处的环境的描写而结实人的灵魂。录起源概述表现主义戏剧先驱:斯特林堡欧洲的表现主义戏剧美国的表现主义戏剧表现主义诗歌表现主义小说基本特征起源概述表现主义戏剧先驱:斯特林堡欧洲的表现主义戏剧美国的表现主义戏剧表现主义诗歌表现主义小说基本特征语言风格•影响

  •

  起源

  表现主义是二十世纪初至三十年代盛行于西方世界的一种文艺思潮。它首先出现在德国,盛行于奥地利,进而在瑞典、波兰、英、法、美等国广为流传。它起于绘画,后来在音乐、戏剧、小说、电影等整个文艺领域中获得发展。表现主义文学是20世纪初期以德国为中心兴起的一场国际性文学运动。表现主义文学是表现主义艺术在文学领域的体现,涉及到文学的各个领域,其中戏剧和诗歌的成就最为突出。“表现主义”一词源自拉丁文“expressus”,具有“抛掷出来”、“挤压出来”的意思。表现主义思潮最先出现在绘画界,其后波及文学界。“表现主义”作为一个文学流派,最早确立于1913年。表现主义一词,最初出现于1901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玛蒂斯的画展上,原是法国画家朱利安·奥古斯特·埃尔维一组油画的总标题。1911年,德国画家沃林格尔在《狂火飙》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首次借用了这个词来称呼析林的先锋派作家,1914年后,这一术语被人们普遍承认和采用。作为一种文艺思潮流派来说,表现主义是一

  个反传统的现代主义艺术流派。1905年末1906年初,在德累斯顿成立了第一个表现主义的集团“桥社”;1911年,在慕尼黑成立了第二个表现主义的集团“蓝骑士”(或译“青铜士”)社。第一次世界大战交锋,表现主义风行德国。

  概述表现主义文学重视主观世界,特别是精神、情绪、思想的赤裸的强烈的呈露。他们不重视对外在客观事物的忠实描绘,而要求突破事物的表象而表现事物内在的实质。在诗歌领域,表现主义文学与同时发展着的后期象征主义文学有很大程度的相似。但和象征主义不同,表现主义者对社会现实和人类前途有很大的关注,显现出一股干预生活的热情;而象征主义者则往往对宏大的社会题材表示冷漠。在技巧上,表现主义文学相对粗野豪放,不似象征主义文学精雕细琢。表现主义戏剧可以看作是对以易卜生为代表的欧洲自然主义、现实主义戏剧的继承和反拨。表现主义戏剧经常采用内心独白、梦景、假面具、潜台词等手法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现主义文学首先崛起于德国,并在20世纪20年代初达到高潮。其时的德国正经历近代历史上比较动荡的一段时期。工业的腾飞和发达导致知识分子对机械文明的憎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失败也加剧了德国社会固有的矛盾。在哲学上,此时康德、尼采、叔本华的唯心哲学和直觉主义美学大行其道,这对表现主义文学的兴起也产生了巨大影响。表现主义诗歌在规模和范围上不及法国的象征主义诗歌,其发展的范围基本局限于德语国家。但20世纪20年代,表现主义戏剧却传入美国,出现了以尤金·奥尼尔为代表的一批表现主义剧作家,其影响力一直持续到20世纪40年代。

  表现主义戏剧先驱:表现主义戏剧先驱:斯特林堡

  约翰·奥古斯特·斯特林堡瑞典的约翰·奥古斯特·斯特林堡(1849-1912)是欧洲表现主义戏剧的先驱人物。他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剧作属于自然主义范畴,比如《父亲》和《朱丽小姐》等都是在左拉的影响下写出来的。然而19世纪末,斯特林堡的剧本中开始出现表现主义的端倪。代表作《走向大马士革》(三部曲,前两部创作于1897年,第三部创作于1904年)以独白的形式描述与命运、异性、社会、自我的搏斗,主旨是勾勒人的一生精神变化的轨迹。其后,斯特林堡的风格正式转向表现主义,相继发表了《一出梦剧》(1902)《鬼、魂奏鸣曲》(1907)等风格独特的剧本。斯特林堡的剧作具有浓重的悲观主义色彩,经常以人间的苦难为主题。例如,在《鬼魂奏鸣曲》中,斯特林堡接鬼魂之口揭露人间的阴暗和人性的丑恶,最后得出“这个世界是疯人院,是妓院,是停尸场”的结论。斯特林堡的创作奠定了表现主义戏剧创作的基调。

  欧洲的表现主义戏剧

  1910年至1925年间是德国表现主义戏剧最繁荣的时期。其时德国社会的屡次变革和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失败为剧作家们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灵感和题材。

  恩斯特·托勒尔恩斯特托勒尔

  恩斯特·托勒尔(1893-1939)生于犹太家庭,曾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德国十一月革命期间他曾担任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主席,革命失败后被判处五年监禁。在被囚期间,托勒创作了第一部戏剧《转变》(1919)。全剧采用现实和梦境两个场景交织的方式叙事,表达反对战争、追求人性复归的观点。1920年,托勒发表《群众与人》。该剧的主题是人性与暴力、个人与群众的矛盾冲突,也通过梦境和现实的交替来加强戏剧效果。其语言风格十分慷慨激昂,而且短促有力,被称为“电报式风格”。托勒的戏剧的基本格调是反战激情和人道主义。托勒同情工人运动,却又反对暴力革命。他对后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语言而非情节上。托勒的戏剧通常缺少丰满的人物形象和激动人心的情节,更多的是声嘶力竭的呼喊和辩论。

  乔治·恺撒乔治恺撒

  乔治·恺撒(1878-1945)是德国表现主义的另外一个代表人物。他的戏剧作风格比托勒温和,善于将表现主义的激情和传统的戏剧创作理论结合起来。其早期作品《从清晨到午夜》(1916)使他一举成名。该剧描述一个普通银行出纳员突然心血来潮,席卷了大批钞票潜逃后12小时内发生的故事和心理轨迹,最终表达“金钱是这个世界上所有卑鄙龌龊的诈骗中最卑鄙的骗局”。恺撒最著名的作品是《煤气》三部曲,其主旨是反对工业机械对人类的奴役,宣扬人性的复兴。恺撒在理论上做出了很多贡献。他的戏剧经常通过身份变更来表示人的新生,大量采用内心独白来揭示深层心理,设置梦景幻景以增强立体感,引进电影和声光效果等等,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其作品结构比其他表现主义剧作家严谨,语言风格也比较洗练。可以说,是恺撒的出现才使德国表现主义戏剧赢得国际声誉。

  其它

  这一时期欧洲著名的表现主义剧作家还包括捷克的卡莱尔·恰佩克(1890-1938),其代表作品是《万能机器人》(1920)。

  美国的表现主义戏剧20世纪初,美国发生了一场以纽约为中心的文艺革新运动,表现主义文学思潮就是在这一时期传入美国的。美国表现主义戏剧的代表人物是尤金·奥尼尔(1888-1953)。他于1920年发表的《琼斯皇》被认为是美国第一部表现主义戏剧。全剧剧情十分简单,却大量运用幻景、内心独白等表现主义技巧。该剧通过表现人类的恐惧心理和罪孽感以及由此引起的回忆及妄念,表达“人必须剥去种种自觉的或不自觉的假想,赤裸裸的面对自己”的哲学理念。《毛猿》(1921)是奥尼尔的另一部著名的表现主义剧作,描述现代人类在丧失宗教信仰和自然的和谐以后对自我寻求的主题。在剧中,奥尼尔以“毛猿”这一意象喻指现代社会中的人,揭示现代人在工业文明中丧失自我的悲剧。奥尼尔最大的贡献在于他将现代心理学和表现主义技巧结合起来,其刻画人类深层心理的功底要远远高于其他表现主义剧作家。奥尼尔193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在颁奖典礼上他坦言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剧作家是瑞典的斯特林堡。艾尔茂·赖思(1892-1967)是仅次于奥尼尔的美国表现主义剧作家,代表作是《加数器》。该剧具有未来主义风格,描写机械统治的世界里人们思想的机械、死板以及生活的枯燥乏味。表现主义诗歌1909年,柏林的一批青年诗人组成“新俱乐部”,经常在小剧场、书店、咖啡馆举行诗歌朗诵会,标志着表现主义诗歌在德语国家的崛起。“新俱乐部”的主要参与者包括约翰尼斯·贝歇尔(1891-1958)、戈特弗里德·贝恩(1886-1956)和乔治·特拉克尔(1887-1914)等人,构成了表现主义诗人的创作核心。1910年,表现主义诗人在柏林创立两种刊物《风暴》和《行动》,作为表现主义文学的理论阵地。以柏林为中心,这场文学思潮迅速扩展到莱比锡、慕尼黑等城市。1920年,收录了绝大多数表现主义优秀诗作的《人类朦胧时代》出版,标志着表现主义诗歌发展的高峰。表现主义文学在德国最初出现在诗歌领域。表现主义诗歌注重诗人个人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主要内容显示诗人在充满喧嚣混乱和罪恶的城市生活压抑下的忧郁悲哀,在表现社会异化的同时,呼唤人性和爱。诗歌大多以自由的形式、强烈的节奏,体现出新的激情,普遍表现了人物内心的喧嚣不安和非理性的情感。表现主义诗人多受到尼采和叔本华唯意志论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吸纳了未来主义的理念,主张用暴力破坏现存秩序,强调主观意识的决定作用。但同时,他们又反对帝国战争,宣扬人道主义。在语言上,表现

  主义诗歌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破坏传统语法,经常省略动词、冠词甚至主语,以不相连贯的意象并列创造奇特的幻景。

  约翰尼斯·贝歇尔约翰尼斯贝歇尔

  约翰尼斯·贝歇尔是德国最重要的表现主义诗人,也是左翼表现主义的代表,早年参加德国共产党。他早期的作品包括两卷集《崩溃和胜利》(1914),表现旧世界的崩溃和资本主义世界的衰退。他破坏德语语法结构,采用奇特的比喻和怪诞的形象。诗中的意象如“肌肉开花”、“关节震响”、“天空青铜色的暴风雨”、“口里涌出的硫磺烟雾”等,为德语诗歌开拓了新的风气。十月革命以后,贝歇尔投身东欧的共产主义运动,风格也转向古典格律的抒情诗。1945年他出任东德文化部长。发表过的作品包括《搏斗者》(1911)《成为兄弟》、(1916)等。晚年出版大量理论著作,包括《保卫诗歌》(1952)《诗的原则》、(1956)。

  戈特弗里德·贝恩戈特弗里德贝恩

  戈特弗里德·贝恩出身于神父家庭,他对旧世界的揭露达到警世骇俗的程度。他在名作《夫妻经过癌病房》中,把世界看作一个停尸场、一个癌病房。和贝歇尔一样,贝恩在语言上也颠覆传统语法结构,创造新词汇。既具有强大的破坏力,又有乌托邦色彩。二战爆发后贝恩曾一度拥护法西斯政权,二战后退出诗坛。重要诗集有《停尸房及其他诗作》(1912)《肉:诗集》、(1917)等

  乔治·特拉克尔乔治特拉克尔

  乔治·特拉克尔出身于奥地利商人家庭。和前两者不同,特拉克尔的诗歌具有显著的唯美和哀艳的色彩。其名作《出自深渊》先描绘黑雨淋过的麦地,孤立的黑色树、绕着空茅屋呼啸的风、村旁拾落穗的孤女等等客观环境以投射自己的心境,接着直接抒写自己是远离阴森村庄的影子,额头是冰冷的金属,蜘蛛搜索着他的心,在荒野向天使呼救。特拉克尔作品并不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无法面对残酷的战场而导致精神失常,后因用药过量而死。

  表现主义小说

  表现主义小说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德语文学中有过广泛的影响,奥地利小说家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是成就最高的小说家。卡夫卡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布拉格,其小说多表达世界的荒诞、人性的“异化”的主题,在西方现代文学的发展中具有开拓意义。卡夫卡的主要作品包括《美国》(1914)《城堡》、(1922)《诉讼》、(1919)以及《变形记》(1912)等。《诉讼》是卡夫卡长篇小说的代表作。小说以一个名为K的人物莫名其妙的被捕

  开始,到最后莫名其妙被杀害而结束,全文弥漫着荒诞和梦幻般的氛围。主要人物K本身就是一个异化了的现代人的代表,他的孤独感、疏离感、充满矛盾的思想和行动表明了他的“现代性”。中篇小说《变形记》是卡夫卡小说中揭露人性“异化”主题最深刻的作品。小说讲述主人公在社会异化力量压迫下蜕变成一只巨大的甲虫的故事。卡夫卡的小说通常深入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以司法制度为代表整个统治体制的腐朽、人际关系的冷酷淡漠、小人物的悲惨命运。从哲学角度看,他的作品表现了现代世界的荒诞、无理性、不可认识以及个体生命的孤独无靠、无所归依。可以说,西方人充满幻灭感的“现代意识”第一次在文学中得到体现。

  基本特征表现主义具有鲜明的理论主张和美学特征。提出艺术“不是现实,而是精神”,“是表现,不是再现”的口号。表现主义文学流露出一种普遍的抽象化倾向,作品往往具有浓郁深厚的象征意蕴。表现主义大量通过主观幻觉、梦境和错觉,以及扭曲变形等手法来表现生活。语言风格表现主义文学在语言风格上,常常表现出一种冷漠旁观和平淡冷静的客观态度,用电报式的简洁、冷漠的语言进行叙述描写,很少抒情议论。表现主义文学作品中还常常随心所欲地使用新奇的语言,奇特的倒装、定冠词的省略、词语的重复、扭曲句子结构等方式,形成了一种过于紧张而急促的节奏,藉此表现人物内心激烈狂热、喧嚣不安和非理性的情感情绪。影响据1980年11月13日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分析,表现主义打响了二十世纪反主流文化的第一炮。它是那些中产阶级的浪子的不满和沮丧的产物,是一种带有自由意志论的时代精神和社会的反叛形式。尽管“表现主义”一词从历史的角度看是指20世纪初期发源于德国的一个运动,但这一术语可以用来泛指某些艺术家,他们试图表现感觉者的本质,而不是被感觉的对象。在这个意义上说,有多少表现主义的艺术家,就几乎有多少表现主义流派,不管他们把自己叫做象征派、意象派、超现实主义派或是荒诞派,他们都无例外地企图表现独特的人类思想,而不是思想所观察的物质世界。

  表现主义于20世纪初产生于德国,而后蔓延到欧美各国,是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表现主义文学善于透过事物的外层表象,展现内在的本质,从人的外部行为揭示内在的灵魂;善于直接表现人物的心灵体验,展现内在的生命冲动。表现主义的流行是对注重外在客观事实描写的现实主义和自然

  主义的反拨,它的反叛精神对其他现代主义流派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奥地利的弗朗茨·卡夫卡是表现主义的代表作家。此外还有美国的尤金·奥尼尔(1888-1935)瑞典的奥古斯特·斯特林堡(1849-、1912)、奥地利的格奥尔格·特拉克尔(1887-1914)、弗朗茨·韦尔弗(1890-1945)、捷克的卡莱尔·恰佩克(1890-1938)等。奥尼尔是表现主义戏剧的代表作家,他是从现实主义走向表现主义的。他的戏剧注重表现人同生存环境的斗争和对自身价值的追寻,善于用“思想外化”手法揭示人的复杂心理和精神状态。他的《天边外》(1920)《安娜·克利斯蒂》、(1920)和《榆树下的欲望》(1924)是三部现实主义作品。《琼斯皇》(1920)和《毛猿》(1921)是表现主义戏剧的代表作品。《毛猿》反映了西方现代工业社会中工人的境遇,探讨了现代人的归属与命运问题。主人公扬克是现代工人的形象,也是不断探索的人类精神的象征。扬克的抗争,代表着人与命运、人与异己力量的抗争。全剧用从“笼子”到“笼子”的象征性剧情框架表现主题,并着力于通过内心独白展示人物的心理冲突。斯特林堡是表现主义戏剧的代表,他的创作从现实主义走向自然主义,又从自然主义走向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他的《到大马士革去》1898-1904)是(最早的表现主义戏剧。该剧通过主人公内心独白、梦幻与现实的混合表现人物内心精神的发展历程。《鬼魂奏鸣曲》(1907)让死尸、鬼魂和人一起登场,以荒诞的情节、离奇的舞台形象,揭示现代西方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巨大隔膜和欺骗性。恰佩克是一位科幻小说家和戏剧家。他善于用虚构的情节和戏剧冲突,揭示现实中的矛盾,通过动物或某种幻想的形象来讽刺社会生活中的丑恶现象。科幻小说《鱿鱼之乱》(1936)运用虚幻、讽喻、象征等多种手法,描绘了法西斯势力的发展过程,表现了作者对人类命运的担忧和鲜明的反法西斯立场。小说把幻想与现实巧妙地结合起来,在讽刺性的夹叙夹议中阐发主题。他的《万能机器人》(1929)也是表现主义小说的著名作品。

  

  

篇十二:德国表现主义美学特征

 德国表现主义

  【德国表现主义彩色版画:1】【德国表现主义彩色版画:2】【德国表现主义彩色版画:3】【德国表现主义彩色版画:4】【德国表现主义彩色版画:5】看完了以上的德国表现主义彩色版画之后,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关于表现主义的知识吧!表现主义的许多画家,无不是在油画与木刻两个画种间自由游走的能手,他们的表现激情随着需要而选择,需要用油彩时就着迷于彩色,用彩色呼喊;若需要犀利的版画语言时,就毫无犹豫地奏刀刻木,在刀痕中呐喊。应该肯定,他们与柯勒惠支都共同倾向于表现风格的美学追求,但表现主义的一些画家毕竟是色彩型的,他们在绘画基础素养与艺术表达之间更重视内心情绪的伸张与色彩表现的直接性,在素描造型上更多的追求散漫与自由,由此而又缺乏了柯勒惠支的那种“理性”的魅力。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是现代重要艺术流派之一,是社会文化危机和精神混乱的反映,在社会动荡的时代表现尤为突出和强烈。表现主义艺术家们强调表现主观感情和自我感受,习惯用夸张、变形乃至怪诞的手法来表现内心的苦闷。桥社和青骑士社这两个德国艺术家团体的建立标志着表现主义的形成。

  猜你喜欢:1.德国表现主义版画欣赏2.德国表现主义版画3.德国表现主义版画作品4.德国表现主义木刻版画5.表现主义版画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篇十三:德国表现主义美学特征

 德国表现主义美学分析--以影片《卡里加里博士》为例

  尹媛媛【摘要】艺术一直作为“美”的集中体现而存在,认为它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并激起欣赏者美的感受。“美学”正是在出生于德国的鲍姆加登发表著作——两卷本《美学》中的第一卷《Asthetik》后,成为了一门真正独立的学科,并掀起了狂热的美学探索热潮。然而随着对美学的深入研究,至19世纪浪漫主义运动兴起,“美”昔日的光彩越来越黯淡,而“美”的对立面——“丑”却愈来愈受人们的关注。一直到20世纪现代主义艺术的兴起,“丑”同样成为了一种独立的艺术形态,并被定义为艺术中另外一种拥有独特表现力的“美”。在这个狂热的研究风潮中,德国美学更是将“丑”作为主要研究问题,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作品亦具有深入分析和研究的价值。【期刊名称】《西部广播电视》【年(卷),期】2016(000)013【总页数】1页(P104-104)【关键词】德国表现主义;荒诞;丑【作者】尹媛媛【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正文语种】中文德国在发动两次世界大战后,经济急转直下,一片萧条。但电影业的发展,战前“德国已有良好的机器和制造电影的胶片的大工厂,但是我们国家所发行的影片却

  是全球最差的”的现状,在战后的表现主义电影引导下终于得到了彻底的改观,甚至迅速形成了能与美国好莱坞电影相抗衡的电影形式。因此,对于德国表现主义美学的研究,本文主要从表现主义美学发展形成、美学理念、代表作品进行分析、探索。表现主义诞生于20世纪欧洲的先锋派绘画艺术。该画派摈弃自然主义摹写客观现实的创作方法而致力于追求直接表达“赤裸内心”的绘画形式。因此,采用夸张失实、扭曲失真和过分渲染等构图和色彩方法,强调人的心理感受,曲折地表达艺术家对于现实的愤懑不满和内心的苦闷焦虑。究其原因,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内的萧条现状所致。继承发展而来的表现主义,也无疑都以丑恶而扭曲的作为表现对象。于是“丑”的艺术形象在表现主义这里得到的淋漓尽致的体现,形成了表现主义独特的美学观念。19世纪末,表现主义作为德国美学中对于“丑”的研究的主要代表,对于“丑”的理解和运用,更是赋予了其新的深层次意义。以丑的形象曲折表达思想家、艺术家内心的愤懑不满和苦闷焦虑,让丑的形象具了有反抗社会丑恶、辛辣讽刺现实、代表弱势群体等全新的意义。与当时的社会形态紧密结合,其艺术影响力一度超越了一般意义上对于美丑探讨的高度。表现主义美学用丑的事物表达作者的内心感受和真实现状。也因为社会历史背景等原因,这样的形象塑造更具代表性,更加直面地呈现出对于某一特定现状或者特定阶级的直指性的批判。有着一般美学讨论所没有的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3.1影片主旨:理性反抗强权的诉求《卡里加里博士》讲述的是一个精神病院院长模仿18世纪意大利魔术师卡里加里的催眠术实验,通过控制梦游人凯撒杀人这个离奇又近乎荒诞的故事。通过这样一个充满象征性寓意的故事表明创作的初衷:人民理性反抗强权的诉求。剧中的凯撒虽然是犯罪的实施者,却是被奴役的军队工具,真正有罪的是暴政强权的实施者卡

  里加里博士。自始至终拥有反抗精神的弗朗西斯是理性力量的化身,并让他最后打败了邪恶的势力,寄托了创作者对于现实的反抗精神。3.2表现主义美学的具体体现:由美工师主宰的影片在影片中,表现主义运用布景、摄影、服装和化妆等象征性的手法,创造出了一个变态的、符号化的世界,用以表达对于权威的滥用而造成的现实的惨状的不满。影片真正的导演是三位作为美工师的表现主义画家。他们秉持影片是非现实的、充满幻想色彩的创作理念,让布景由原来的客观环境的复写变成了纯手工的绘画制作,赋予了《卡里加里博士》最强烈的真实感和生命力。《卡里加里博士》中的表现主义电影手法,将表现主义美学理念完美融入其中,堪称是电影美工史上的一大转折点。但同时,影片也存在由于导演罗伯特·维内在拍摄时将情节变成了一个精神病患者的胡思乱想,将教唆犯变成了仁慈博爱的化身,从而大大削弱了片中理性力量的反抗力度的缺憾。另外,因为表现主义美学主张的超现实的影片氛围,使其与现实生活形成强烈的反差,于是在社会危机解除时,最终因曲高和寡而走向了尾声。但表现主义的美学主张以及在表现主义美学主张下所诞生的作品,都成为美学研究及艺术潮流发展中不可抹灭的里程碑,引领着新的艺术发展浪潮,值得深入研究。

  

  

篇十四:德国表现主义美学特征

 在哪些领域可以看到表现主义?都有着怎样的特色

  本文导读:以下为20世纪初一些重要的表现主义视觉艺术家:

  德国:埃米尔·诺尔德、弗兰茨·马尔克、昂斯特·巴拉赫、埃里希·赫克尔、卡尔·施密特-罗特卢夫、艾恩斯特·路特维希·基希纳、马克斯·贝克曼、奥古斯特·麦克、马克斯·佩希斯坦奥地利:埃贡·席勒、奥斯卡·柯克西卡俄罗斯:瓦西里·康定斯基比利时:康斯坦特·佩尔梅克、詹姆斯·恩索尔法国:钱姆·苏蒂恩挪威:爱德华·蒙克蓝色骑士组织和桥社是比较著名的表现主义画家结社。20世纪里表现主义也对许多其他艺术家起了重要的影响,包括所谓的抽象表现主义。

  事实上并没有任何自称为表现主义派的艺术家或艺术家团体,而且这个运动主要集中在德国和奥地利。蓝色骑士主要集中在慕尼黑,而桥社则主要集中在德累斯顿(不过后来一些艺术家迁往柏林)。桥社的活动时间比较长,而蓝色骑士实际上只活动于1912年。许多艺术风格?对表现主义起了影响作用,包括爱德华·蒙克、凡·高和非洲艺术。在法国表现主义与野兽派有一定的混淆。

  野兽派和表现主义在使用颜色上都非常大胆,但是他们使用颜色的目的不同。野兽派意在唯美,而表现主义则意在使用这些颜色来表现感情。颜色的作用在于其表达能力,而不在于使用它来表达一个物件或者作品。表现主义使用颜色

  和狂乱的线条来表达自我。蓝色骑士的领导人康定斯基将这个做法继续发展。他认

  为仅用颜色和形状就可以传达艺术家的感觉和情绪,由此他跃入了抽象主义的范畴,改变了20世纪的艺术。

  绘画表现主义,是指艺术中强调表现艺术家的主观感情和自我感受,而导致对客观形态的夸张、变形乃至怪诞处理的一种思潮,用以发泄内心的苦闷,认为主观是唯一真实,否定现实世界的客观性,反对艺术的目的性,它是20世纪初期绘画领域中特别流行于北欧诸国的艺术潮流,是社会文化危机和精神混乱的反映,在社会动荡的时代表现尤为突出和强烈。在北欧各国的传统艺术中早就存在着表现主义的因素:在早期日耳曼人的蛮族艺术、中世纪的哥特艺术、文艺复兴中的鲍茨、勃鲁盖尔等画家的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变形夸张的

  形象、荒诞的画面艺术效果,这些都表露出强烈的表现主义倾向。

  19世纪末,出现了象征主义的影响和现代风格混在一起的第一个表现主义运动,先驱代表画家是荷兰人凡·高、法国人劳特累克、奥地利人克里姆特、瑞士人霍德勒和挪威人蒙克,他们通过一些情爱的和悲剧性的题材表现出自己的主观主义。

  20世纪表现主义的主要基地是德国,这决定于德国的社会现实,同时受到尼采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斯泰纳的神秘主义的影响。

  表现主义涉及文艺各个领域的思潮和派别,作为社团,他的主要活动基地在德国。

  1、兴起:19世纪末德国一些哲学家和美学家的理论对表现主义起了推动作用。直接对德国表现主义产生影响的是挪威画家蒙克,他的作品中出现强烈的表现主义因素。他的画展推动了德国表现主义兴起。蒙克代表作《呐喊》。

  2、桥社时期:1905年德累斯顿成立了表现主义第一个社团桥社。代表人物:基希纳,黑克尔,配希施泰因等。基希纳代表作《柏林街景》、《市场与红塔》。

  3、青骑士社:1911年慕尼黑成立了第二个社团青骑士社,代表人物:康定斯基、马儿克、马可等。康定斯基代表论著:《论艺术的精神》等。康定斯基代表作组画《秋》、《冬》、《乐曲》、《即兴曲》、《构图2号》等。

  4、新客观社:德国表现主义后期社团,出现于1923年,代表人物:格罗斯、迪克斯、贝克曼,格罗斯代表作:《夜》,《壕沟战》,《启程》。

  文学表现主义文学是20世纪初期以德国为中心兴起的一场国际性文学运动。表现主义文学是表现主义艺术在文学领域的体现,涉及到文学的各个领域,其中戏剧和诗歌的成就最为突出。“表现主义”一词源自拉丁文“expressus”,具有“抛掷出来”、“挤压出来”的意思。表现主义思潮最先出现在绘画界,其后

  波及文学界。“表现主义”作为一个文学流派,最早确立于1913年。

  表现主义文学特点:1)凭借主观精神进行内心体验,并将这种体验的结果化为一种激情2)舍弃细节描写,追求事物的深层“幻象”构成的内部世界3)作品中的人物常以某种类型的代表或某种抽象本质的体现代替有个性的人。4)情节不连贯,发展线索不明晰5)均以怪诞的方式表现丑恶和私欲的“疯人院”式的人世罪孽和无穷痛苦表现主义文学代表人物及作品:卡夫卡《变形记》

  音乐

  表现主义音乐,这个现代音乐的第一个主要流派,是以奥地利音乐巨人勋伯格和他的两个学生贝尔格、韦伯恩为代表,紧随在印象乐派之后产生的、一种相悖于印象乐派的美学思想和创作技巧的音乐流派。

  表现主义最初出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德国,开端于美术界——1911年,画家康定斯基(1866-1944)、马尔克(1880-1916)、马克等人在德国创办了《青骑士》杂志,发表了多篇戏剧、绘画、音乐诗歌等方面的、有关表现主义的理论,掀起了表现主义运动的潮流。战后此潮流迅速风靡欧美,并先后在美术、建筑、戏剧、小说、诗歌、电影及音乐领域中产生重要影响。

  表现主义,以其极大的主观性着眼于人类精神与体验的直接表现。在抗衡着印象主义客观性的同时,追求形式上的最大自由,打破旧有的传统观念的囿限,显示其表现主义的最大自由,打破旧有的传统观念的囿限,显示其表现主义的共性特征。

  表现主义音乐,是"新维也纳乐派"针对法国的印象乐派所强调的、对自然中的朦表胧光色、虚无缥缈事物的描写的尖锐反驳。他们主张艺术要表现人类的思想本质和心灵世界。正像勋伯格所说:"艺术家为之奋斗的最伟大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表现他自己","我们的心灵才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当他们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到德奥现实生活充斥着痛苦和罪

  角的时候,他们便用音乐去表现自己内心所感受到的那种压抑、孤寂、苦闷、绝望、刺激和疯狂的情感。

  表现主义音乐的最大特征,是无视传统,无视规则,不追求庞大、夸张,刻意追求精致、纯朴,抛弃印象派的玄妙模糊,力求于音乐表现的简洁、单纯、明快和热烈。

  表现主义的意义,以无调性为其基本成分。由于抛弃了主属音的传统观念,八度中的十二个音的价值得以相等,从而使传统的旋律概念、节奏、节拍的组织,曲式的结构,和声与对位的感觉皆面目全非。融入十分自由的形式中的若干独特音的连续,带来了流动的、甚为发展的奇妙特色。而小巧、精致的乐队编配,常具单纯、明快的色彩。

  电影表现主义的电影也被称为德国表现派,其最重要的代表作有《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和《泥人》。

  戏剧20世纪初德国戏剧中乔治·凯泽和恩斯特·托勒尔是最著名的表现主义剧作家,其他著名剧作家有沃尔特·哈森克莱沃。瑞典剧作家奥古斯特·斯特林堡和德国演员和剧作家弗兰克·韦德肯是他们的前例。表现主义戏剧的特点是极端简化的人物性格、合唱效应、雄辩的对话和高度的集中。其内容往往是主人公的觉醒和悲痛,尤其是与市民价值和权威(一般以父亲来代表)的斗争。表现主义戏剧中的对话不是庸长和幻想性的就是极端缩短和电报式的。

  

  

篇十五:德国表现主义美学特征

 到底什么是表现主义?德国表现主义与“桥社”的诞生

  CHAPTER01缘起

  20世纪初期德国表现主义绘画的发展,必须要以19世纪末叶德国艺术中产生的一个理论、批评和历史写作团体为背景来评估。新康德派哲学家康拉德·费德勒(1841-1895)探讨过一种客观的艺术科学的可能性,和在认识个性的创造问题。他一方面反对现存的艺术模仿自然的概念,另一方面也反对表现高尚的文学主题或纯粹的人类情感。

  康拉德·费德勒1841-1895对费德勒而言,艺术作品的形式,是从内容里、思想里产生的,而内容和思想与形式是不好区别的。大概他是第一个认识到作品是“内在需要”所产生的评论家,虽然他并没有像后来的表现主义画家那样,把这一短语搞成那种强制性的观念或做故弄玄虚的强调。费德勒的主要论点是,艺术作品本来就是艺术家独特的视觉知觉对象,以他的选择能力,所得出的自由形式。他的思想,在雕塑家希尔德布兰特(1847-1921)的重要著作《绘画与雕塑中的形式问题》一书中,

  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绘画与雕塑中的形式问题》阿道夫·冯·希尔德布兰特著与此同时,先驱心理学家西奥多·立普斯(1851-1914)促进并充实了“移情作用”(empathy)的旧理论,根据这一理论,观者与艺术作品的同一,是美学享受和欣赏的基础。由这一概念得出,色彩、线条、形状或空间都是一种特定情绪特征的提示,或快乐、或悲伤、或鼓舞、或压抑、或强壮、或软弱等等。这一理论,在新印象主义、新艺术运动以及后来的立体主义、表现主义等派别的文章中,广为流传。立普斯的理论最重要的结果,表现在1908年威廉·沃林格(1881-1965)发表了具有决定意义的《抽象与移情》(AbstraktionundEinfühlung)。

  《抽象与移情》威廉·沃林格著1908年沃林格把移情理论和由阿罗伊斯·里格尔(1858-1905)所发展的艺术家动机的重要性理论结合到一起,形成他自己的论点。因而他认识到,移情作用在有代表性的风格创作中的意义。他认为,现代艺术家的危机在于逃避自然,在于走向对自然的有选择性的组合或抽象的“内在的不可抗抗拒的冲动”(innercompusion)。可以想象,沃林格变成了表现主义的重要支持者和宣传家之一,特别是在1908

  年他和康定斯基熟悉了之后。

  康定斯基作品《伏尔加河上的歌声》1906年甚至在沃林格的著作出版之前,有关的思想已经在支持新艺术运动的出版物上出现了,值得注意的有《青春》(Jugend)和批评家迈耶-格雷夫办的杂志《潘》(Pan,希腊神话中的山林、畜牧之神),以及巴黎的杂志《白色评论》,它反映的是纳比派风格方面的理论,保罗·西涅克(1863-1935)的重要著作《从德拉克洛瓦到新印象主义》,在1899年初版时就译成了德文。书中把色彩、线条的抽象组合,视为画家身心所系的信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修拉作品《年轻女子为自己擦粉》1889-1890

  然而更大的影响是,修拉和新印象主义的绘画已经在德国展出。加之,亨利·凡·德·维尔德(1863-1957)在世纪更替之前,就已经在宣传线条是抽象力量的信条了。

  马蒂斯作品《戴帽子的妇人》1905年

  对德国艺术家的许多影响,大概在1900年就已经有了苗头;大约在1905年所有这些倾向,汇集于德国。这一年,在巴黎的秋季沙龙上,出现了野兽派。

  弗里德里希作品《云海之上的漫步者》1818年德国浪漫主义和自然主义的直系线索,是从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1774-1840)到19世纪的象征主义,然后是已经提到的20世纪的表现主义。马克斯·利伯曼(1847-1935)在1872年访问巴黎之后,就密切地参与了梵高的早期作品以之为楷模的荷兰自然主义传统。

  马克斯·利伯曼作品《制绳所》1904年利伯曼是一位有才能的折衷主义画家,他那巨匠的画风,反映了他对弗兰斯·哈尔斯(1581-1666)经久不衰的敬仰之情。在他返家之后,他就把一种印象主义的形式引入了德国。CHAPTER02四位先驱

  表现主义的第一个风潮,出现在四个人的作品之中,他们与德国20世纪绘画的任何决定性的派别都没有什么特定交往。

  罗尔夫斯作品《冬日,魏玛的屋顶》1883年克里斯蒂安·罗尔夫斯(1849-1938)一直到50岁,还是按照自然主义的风景画传统作画,逐渐加上一些印象主义的经验。后来他发现了莫奈后期的绘画和梵高的绘画,这对他是一个启示。结果在1905到1907年完成了一系列的德国哥特式教堂画,如《苏斯特的街道,与圣·佩特洛克拉斯教堂》。

  罗尔夫斯作品《苏斯特的街道,与圣·佩特洛克拉斯教堂》1907年

  虽然是在莫奈影响下的教堂画,但它还是表明了一种绘画空间抽象的、几何式的组合,提示了某种立体主义的支流。这种组合,也体现在在弗朗茨·马尔克和费宁格或者意大利未来主义者的绘画中。洛维斯·柯林斯(1858-1925)是一位有才艺的肖像画家,是一位先贤,也是20世纪表现主义绘画的当代人,成为联系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的纽带。

  洛维斯·柯林斯作品《莎乐美》1899年(已打码)他的《莎乐美》是一幅恐怖的景象,是他的瓦尔兴湖(Walchensee)风景与野兽派表现主义者传统的细碎笔法的结合。保拉·莫德松-贝克尔(1876-1907)在1899年之后,描绘了艺术家在沃普斯维德(Worpswede)的侨居地。虽然她哪一派都没有参加,但她通过与诗人里尔克(1875-1926,曾是罗丹的秘书)的友谊,通过去巴黎的一些访问,摸到了艺术和文学的新发展。在这当中,她相继发现了法国的巴比松画派和印象主义者。而后,在1905年和1906年,发现了高更和塞尚的作品。由于她的早逝,留给我们的只是她可能会获得成功的迹象而已。

  保拉作品《持山茶花的自画像》1907年但在《持山茶花的自画像》这样的作品里,显然她已懂的了她在

  高更那里所看到的,对色块的概括和对性格作有气氛的、浪漫的解释,显示出她是扎根于德国抒情自然主义的,并与20世纪的德国表现主义联系起来。埃米尔·诺尔德(1867-1956)是德国表现主义的第四位先驱。在他年轻的时候就学习了木刻,并在柏林从事了一段时间的家具和装饰艺术设计。他的第一批以山为内容的画,把山形变成巨大而可憎的巨人,反映了原始德国幻想的特点。这些作品吸引了《青春》杂志的编辑们,并且采用了他两张很奇特的图画做了明信片,还选用了他的一些插图。卖掉这些明信片,他又能回校就读,并在慕尼黑、达豪和巴黎严肃认真地从事绘画。

  马奈作品《圣拉扎尔车站》1872年1899-1900年在巴黎,他也和众多的外国学生一样,从杜米埃、德拉克洛瓦到马奈和印象主义者,开始逐渐摸索自己的路子。尽管起初他从印象主义者那里学的一些东西是令人失望的,但他的探索,使得他的色彩呈现出新的光辉和力量。在1906年,他认识了罗尔夫斯,

  并接受了他的邀请,成为艺术家的新团体“桥社”的一员。大约在同时,也和他的盟员们一样,开始制作蚀版画和石版画。诺尔德秉性孤僻,一年以后就离开了桥社,而且愈来愈致力于个人形式的表现主义的宗教绘画和版画,如1912年的《先知》。

  诺尔德作品《先知》木刻,1912年诺尔德第一个幻想的宗教绘画是《最后的晚餐》(1909)。人们可以回想到伦勃朗的《爱莫斯的基督》(1648)甚至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1499)。

  最后的晚餐列奥纳多·达·芬奇约1494-1498

  诺尔德作品《最后的晚餐》1909年但是,诺尔德的情绪和效果,与早先那两幅画的静态和克制很不一样。人物被塞进一个真实并不存在的空间,他们长袍的红色,面部的黄绿,像火炬一样从背景的阴影里向外闪光。面部本身像头骨的面具,这是得自恩索的感恩节系列。但在这里它们被赋予一种强烈的人

  性:他们不再是带着面具的莫名其妙的幻想了,而是在极端戏剧化的场面里,满怀激情地个性化了的人。拥挤的人群塞进画面的正面(这又是得自恩索尔),增强了临难的危机感,一直到几乎难以容忍的地步。

  詹姆斯·恩索尔作品《面具围绕着艺术家的肖像》1899年诺尔德这幅宗教性绘画《最后的晚餐》,表现出了情绪激奋的特征。而《基督在孩子们中间》这幅画,诺尔德运用了同样紧迫的构图,但是它不同于《最后的晚餐》,不是引起悲剧的高潮,而是一派欢乐的颂歌。

  诺尔德作品《基督在孩子们中间》1910年他画儿童的色彩,以明朗的黄、淡红和紫为主,成为放射幸福光辉的抽象象征。《围着金牛犊的舞蹈》用的也是这样的色彩,强烈的黄色或紫色的舞者,在同样随意挥洒的黄、蓝和白色的风景中,疯狂地旋转。

  诺尔德作品《围着金牛犊的舞蹈》1910年

  但是,他表现的却是一种充满色情和肉欲的癫狂,并将它奉献给未知的神明。画面中的人物,被组织在开敞的空间之中,朦胧的色彩分布,起着扩展和紧缩的作用。这种狂热舞蹈的人物,使诺尔德常挂心怀,不时地变换媒介又回到这个题材上来。当然,一件最自由奔放的实例,是《狂热舞蹈的孩子们》。

  诺尔德作品《狂热舞蹈的孩子们》

  在这里,他用画笔的急速砍动,抽打似的色彩笔触和碎点笔触,以使人物溶解的方法,强调了疯狂跳舞的效果。尽管主体是可以辨认的,但色彩和笔触如此独立地运用,使绘画中呈现了后来被叫做“抽象表现主义”的特征(如德库宁的《女人与自行车》)。

  德库宁作品《女人与自行车》1952-1953他的最后一幅《自画像》作于1947年,那时他已

  经80岁了,但他以有力的笔触所塑造的形象,看上去一点也没有因年龄而失去活力。像兀鹰一样凝视的眼神,似乎有点掩饰他那错综复杂的性格。他本来是倾向纳粹的,后来与其他大多数艺术家一样,遇到了纳粹的公开指责,被斥为“堕落的艺术家”。

  诺尔德自画像1947年

  诺尔德是一位有个性的表现主义者,在某种意义上乔治·路阿(又译乔治·鲁奥,1871-1958)也算一个,他们二人之间,就宗教信仰的感情本质而言,有相似之处,但是他们也有重要的不同。他们都是色彩画家,但对色彩的看法不同。当把他们的色彩并排在一起的时候,路阿的色彩总是显得柔和,而诺尔德常常是鲜艳夺目的;路阿的构图也更加谨慎有秩序,与德国人相比,他对信仰的解释也显得比较温和、克制。他们二人之间这种显著不同和类似之处,引起了一个让人十分感兴趣而又非常难解决的问题,即不同国家的艺术性格问题。

  CHAPTER03桥社1905年,恩斯特·路德维希·凯尔希纳(1880-1938)与埃里希·赫克尔(1883-1970)、卡尔·施密特-罗特卢夫(1884-1976)和弗里茨·布莱依尔(1880-1966)一道,组成了一个著名的团体,名为“桥社”(DieBrücke,联系起“一切革命的和激进的因素”)。

  恩斯特·路德维希·凯尔希纳1880-1938这些年轻的建筑系学生们都要当画家。他们在一起画画,事先并没有约定什么纲领,而是要反对当时统治他们的艺术。他们充满了工艺美术和青年风格派的说教精神,在工人区租了一所空车间,并开始从事绘画、雕塑和木刻。

  弗里茨·布莱依尔作品中世纪艺术对他们有着强烈影响,他们也有意无意地追求再现中世纪匠师行会的气氛。尽管他们在以多种手段工作,但是最能形成他们的风格并澄清他们的方向的,大概还是他们对于木刻的各种特点的精心研究。

  梵高作品《向日葵》约1888-1889

  他们认为,梵高(1853-1890)是被“内在力量”和“内在需要”所驱使的艺术家当中,最明显的实例。他的绘画,在艺术家及他所表现的主题之间,呈现了令人销魂的“物”和“我”的同一性或移情作用。

  到1905年,蒙克(1863-1944)的书画印刻艺术作品,已经在德国广为流传,艺术家也在这里渡过了许多时光。

  蒙克作品《呐喊》1893年蒙克对象征主义的观念,打动了年轻德国艺术家们的同情心弦,他们从蒙克那娴熟的书画印刻技术中,学到了不少东西。在历史风格方面,他们最激动的发现是来自非洲或太平洋岛屿丛林里的原始艺术,这些东西十分引人注目地收藏在德累斯顿的人种志学博物馆内。1906年,诺尔德应邀加入了“桥社”,由于他长期以来感到在探索方面的孤独,即欣然应允。在同一年,马克斯·佩希斯坦(1881-1955)也加入了这一团体。

  马克斯·佩希斯坦作品《沙发上的女孩与猫》1910年也还是1906年,当时担任建筑师的埃里希·赫克尔(18831970),说服一位制造商,为桥社开辟了个展室,允许桥社的艺术家在那里举行展览,这就是历史上桥社的第一次展览。它标志着20世纪德国表现主义的问世。关于这次展览,所留下来的资料很少,因为没有印制目录,基本上也没有什么人注意。在当时,由于在一起工作的关系,除了诺尔德这位比较年长的、有建树的艺术家之外,桥社其他成员的绘画和版画,大体上是一个模样。

  德累斯顿阿诺德画廊“桥社”艺术展海报恩斯特·路德维希·凯尔希纳1910年凯尔希纳从对木刻的探索中,得出了一个大胆地概括组合大色块的作法;而施密特-罗特卢夫总是用他那浑厚的厚涂法和步步紧逼的笔触,这是从梵高那里得来的,在无拘无束的活力方面却超越了梵高。在以后的几年中,桥社的画家们继续坚持他们的纲领,不仅在展览会上,而且也在各位成员设计的出版物上,以及在宣言上表现出来。在宣言里,凯尔希纳的思想反映得最为明显。他的人体是以罗丹研究裸体的方式精心研究的,即不是从形式上看姿势,而是置于环境之中来研究。这一派的作品,虽然发展出了不同的风格,但由于艺术家们错综复杂的个性,结果自然就是一种僵硬的、哥特式的棱角,充斥于

  大多数作品之中。

  凯尔希纳作品《女孩与猫》1910年桥社的画家不久就产生了革命意识,野兽派在巴黎所创立的革命、影响了他们的用色。但是,他们本身的绘画,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是不同的,保持了表现主题和形式的德国式观念,以及哥特式结构锯齿交错的特征。1911年,桥社的大部分成员都在柏林,在他们的作品中出现了一种新风格。这种风格,证明了他们在逐渐增加法国立体主义以及野兽主义的意识,并有一种德国式的激情,对平铺直叙发出了冲击。1913年,桥社作为一个团体就告解体了,艺术家们各奔前程。CHAPTER04凯尔希纳在年轻的德国艺术家当中,在组织和引导同仁的志趣和活力方面,最有影响的人就是凯尔希纳(1880-1938)。

  恩斯特·路德维希·凯尔希纳1880-1938从他上中学的时候起,就注定了他要当艺术家。在他发现了丢勒(1471-1528)的木刻以及他所刻的后哥特时期的先贤人物时,他的雄心壮志为之大增。他的第一批木刻制作于1900年以前,大概是受到了菲利克斯·瓦洛东(1868-1928)以及蒙克(1863-1944)的影响。在1901年到1903年之间,凯尔希纳在德累斯顿学习建筑,而后于1903和1904年,在慕尼黑学画。在这里,他受到了新艺术运动设计的影响,并遇到了他在慕尼黑分离派展览会上看到的里塔达泰(retardataire)绘画的排斥。他继续学习丢勒,并且发现了以简约见长的伦勃朗(1606-1669)素描的表现方法。他除了像众多的年轻德国艺术家那样,对于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艺术逐项加以研究之外,还特别回顾了德国的哥特时期。对凯

  尔希纳有重要启示的第一位现代艺术家就是修拉(1859-1891)及其作品。凯尔希纳对19世纪色彩理论的研究,把他带回到歌德的《色彩理论史》,并超过了修拉的研究。

  凯尔希纳作品《绘画中的赫克尔和模特》1905年

  凯尔希纳在1904年前后的绘画风格,显示出新印象主义的点彩主义的影响,但与梵高相比,他的笔触更大而富有动势。那一年,在慕尼黑艺术家协会举行的展览会上,他看到梵高、高更以及塞尚的绘画。

  在1904年,凯尔希纳回到了德累斯顿和建筑学校,就和赫克尔、施密特-罗特卢夫以及布莱依尔熟悉了。我们已经讲过,他们一同成立了桥社。从凯尔希纳的几幅关键性的绘画和版画,我们可以一窥他作品的发展状况。

  凯尔希纳作品《持日本伞的姑娘》1906年(已打码)

  《持日本伞的姑娘》(1906)是一幅野兽派风格的作品。而画中女子名叫豆豆(Dodo),是凯尔希纳当时的女朋友,她摆着扭曲的造型,双腿夹紧叠放,两只手臂平放在胸下,一把露出伞骨的日本花伞撑在身后,小得不成比例。

  而整个画面大片的肉色色调由漂亮的黄色和粉红色组成,在绿色和蓝色的陪衬下得到强调。人体、伞以及装饰性的背景,都聚集在图画的正面表面上,创造出一幅色彩飞溅的抽象图案来。

  凯尔希纳作品《德累斯顿街道》1907年《德累斯顿街道》(1907)是一幅曲线条人物的集会,他们像幽灵一样,身不由主地飘忽不定,在梦中的世界游荡。而《街道》的另一个稿本,即1913年的《柏林街道》,是凯尔希纳移居柏林以后画的。

  凯尔希纳作品《柏林街道》1913年对比这两幅《街道》可以看出,这些年来使年轻艺术家动情的力量所在。前者是从新艺术运动的阿拉伯式线条装饰和蒙克的幻想那里来的;而后者,则要感谢立体主义的厚意,这是从毕加索、勃拉克、德劳内,以及他们在巴黎的追随者们那里传播过来的。这幅画的结构是锯齿交错和几何形式的,空间有节制而且组合良好。在这里,立体主义的图案和野兽派的色彩结合了起来,尤其是结

  合了一种哥特式的变形,和一种德国式的洋溢情绪,这就赋予画面一种强烈的感觉,不像当时法国的任何东西。

  凯尔希纳作品《市场和红塔》1915年如果说凯尔希纳的《市场和红塔》(1915)可相当于德劳内(1885-1941)的埃菲尔铁塔,那么,从这两件作品里可以看出,德国和法国之间的眼光,显然是不同的。

  罗伯特·德劳内作品《红色埃菲尔铁塔》1911-1912德劳内的《红色的埃菲尔铁塔》,代表了一种立体主义的表现主义看法。这里的表现,是以抽象的彩色形状和线条的动势来完成的。凯尔希纳所画的《市场和红塔》及《街道》系列,同桥社的其他成员的大多数绘画一样,是以更为清晰的方式来表现的。尽管桥社成员们也研究过立体主义的作品,但他们对运用立体主义的几何性始终怀有戒心,他们只是将其与限定的透视空间结合起来,再用梵高的手法加以变形,创造一种与压抑幽闭效果相同的目的。其整体结构大部取自后期中世纪的绘画和手抄的图案装饰,看起来就像

  得自立体主义的情况一样。

  凯尔希纳作品《醉酒的自画像》在凯尔希纳的身上,始终带着一些德国过去的哥特式观念的影响,他也是原桥社最得力的一人。在晚年,因为年轻时的极度狂乱状态逐渐趋于平稳,凯尔希纳开始怀疑自己继续画下去是否还有意义。对于艺术家,人生是一个艰难

  的发展历程,但正是这样的艺术道路喻示着人类在成长、现代人在成熟。在精神饱受摧残的同时,晚年的凯尔希纳,身体状况也极度不好,他受到梅毒、麻痹症、以及烟酒和过量药物引起的健康困扰。

  1938年,德军进入奥地利,边境离他家只有25公里(注:一战之后,凯尔希纳便流亡瑞士,此时居住在瑞士达沃斯)。

  凯尔希纳作品《雪山前的紫色小屋》1938年眼看家园不保的凯尔希纳,在1938年6月15日这天,在他家的外面,离他希望葬身的达沃斯园林墓地不远处,他举枪自杀了。

  CHAPTER05埃里希·赫克尔、奥托·牟勒

  埃里希·赫克尔是一位比较克制的表现主义者。他的早期作品,很好地显示了心理学上的顿悟和抒情的闪光。特别常见的是,他那形影憔悴的人物,暗示出一种手法主义者的程式,而不是强有力的内在冲突的感觉。从1920年以后,事实上他已愈来愈转向多彩的绘画,但是,基本上是浪漫现实主义者的风景。

  赫克尔作品《桌边两男子》1912年然而,像《桌边两男子》这样的作品(1912),成功地唤起了两者戏剧性的相互关系,不但人物,就连压缩了的倾斜的房间空间也充满了感情。这幅画题为“给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画,几乎是陀翁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的文学插图。墙上基督蒙难的画和左边那个人的痛苦表情,以及另一个人的威胁,都参照了伊万的《基督的故事》和《大审判官》。

  赫克尔作品《CrystallineDay》1913年(已打码)

  在另一个极端,艺术家所画的原始、淳朴的场景,有一种神秘感。在异国情调的风景中,有棱角的裸女,反映了桥社对于高更、非洲或太平洋岛屿艺术的奉迎,显示出如何把过去常常用来造成天水结晶特点的立体主义碎面,变化成抽象的几何色块。这些主题的最成功的解释,就是赫克尔和奥托·牟勒的作品。

  高更作品《塔希提的牧歌》1898年奥托·牟勒(1874-1930)的色彩,在所有的桥社艺术家中,是非常柔和、雅致和含蓄的。他的绘画,最能使人想起东方典雅的组合。他的裸女是纤弱的、斜目而视和身段优美的。柔和的外轮廓,黄赭色的身体,不知不觉和谐地退进绿色和黄色的簇叶背景之中。

  奥托·牟勒自画像1921年

  他的《自画像》(1921),在表现主义者自己和彼此之间的画像中,有着鲜明的特征,如憔悴的面容和强烈的凝视。但是,他把这些感受方面的特点和审美的意趣结合起来,成为他绘画的标志。

  CHAPTER06马克斯·佩希斯坦、施密特-罗特卢夫马克斯·佩希斯坦和施密特-罗特卢夫虽然彼此有明显的不同,但在表现主义之中,代表了一种更大胆、更富有色彩的气质。佩希斯坦是桥社中最折衷的一个,但是,他能以自己有个性的绘画,从一种风格画到另一种风格。

  马克斯·佩希斯坦作品《印第安人和妇女》1910年佩希斯坦早期的《印第安人和妇女》,以异乡的主题和人物的造型及野兽派精神的色彩,非常精彩地表现了他的绘画的戏剧性。佩希斯坦的素描是雕塑式和曲线式的,与牟勒或赫克尔形成对比。他的色彩趋于浓重,时常是粗放的,正是由于这些特征,他有时成功地考虑了表现力量的问题。在1910年,施密特-罗特卢夫画了一幅身穿高翻领绿色棉毛衫的自画像。留着胡子,戴着单眼镜,靠着一个抽象的背景,紫色的帘子侧面打开一个黄色的洞口,这是傲慢的表现主义者少年得意的画像(《戴单眼镜的自画像》,1910)。

  施密特-罗特卢夫作品《戴单眼镜的自画像》1910年

  虽然这是一种特殊绘画的夸张效果,但它如实地表现了桥社艺术家的性格特征,尤其是施密特-罗特卢夫本人的个性。除了诺尔德之外,他是这一派中最大胆的色彩画家。他经常用鲜明的蓝、深红、黄和绿色,在色彩的同时并置中,使之互相激荡,而且是非常明显的不和谐。虽然他从来不是一位抽象画家,但在桥社当中,他大概是在抽象结构方面走得最远、信心最足的一个,比如1912年的《月儿初开》。

  施密特-罗特卢夫作品《月儿初开》1912年他把立体主义对室内的简化和野兽派的风景及原始人物,与预示后期毕加索的东西,组织到了一起了。

  来源:艺术vs建筑vs音乐

  

  

篇十六:德国表现主义美学特征

 ClassifiedIndex:UniversityCode:10075U.D.C:NO:20090745ADissertationfortheDegreeofM.ArtsGermanexpressionistpaintingresearchCandidate:LiHuaSupervisor:Prof.MingJingAcademicDegreeAppliedfor:MasterDegreeofArtsSpeciality:FineArtsUniversity:HebeiUniversityDateofOralExamination:May,2012摘要I摘要20世纪德国表现主义绘画是西方艺术文化的一块瑰宝,面对传统绘画形式与同时代绘画风格流派的影响,表现主义艺术家们选择兼容和分离,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寻找自身的性格魅力,依托绘画范畴内的形式对内心情感和人类心理世界进行探索,在审美创作过程中表现出了一种强烈的主体情感色彩。论文主要阐述和论证20世纪德国表现主义绘画的审美特征。首先从表现主义历史阶段的变迁来看,其中主要的几个发展阶段可以以艺术中心地划分为德雷斯顿、慕尼黑和柏林,与传统写实绘画相比,这些艺术家们更主张内心情感真实性;另一方面,从绘画本身范畴内的形象特征色彩表现以及材料质感等造型语言的几方面来分析,以表现主义代表性的艺术家和典型作品为依据,剖析绘画范畴内审美特征;再接着进一步寻找表现主义绘画艺术形态的理论依据,最重要的就是支持与影响表现主义绘画情感表现的美学思想以及德国本民族性格,最后经过同类对比与德国表现主义绘画一样关注情感表现的法国野

  兽派和中国的写意画,从而进一步明确德国表现主义绘画的审美特征的独特性。关键词:表现主义情感形式AbstractIIAbstractInthe20thcentury,Germanexpressionistpaintingisatreasureofthewesternartculture.Facingthetraditionalpaintingformandcontemporarypaintingstylesinfluence,expressionistartistschosecompatibleandseparation,andintheprocessoflookingfortheirownpersonalitycharm,relyingonthepaintingcategoryintheformofemotionandhumanmentalworldtoexplore.Theyrepresentastrongthemecoloremotionintheaestheticprocess.ThisessaymainlyexpoundsanddemonstratesthetwentiethCenturyGermanexpressionistaestheticemotion.Welookatthepaintingaffectivechangesfromhistoricalevolutionofexpressionismatthefirst.ThemainseveraldevelopmentstagesaredividedintoDresden,Munich,BerlinandVienna.Comparedwithtraditionalrealisticpainting,theseartistsadvocatesemotionalauthenticitymore.Ontheotherhand,ouranalysisofpaintingwithinthecontextofrealaestheticemotionsfromthefollowingseveralaspects,suchasthepaintingitselfwithinthecontextoftheimagefeaturesofcolorperformance,Textureandmodelinglanguage.And

  thenlookforthebasisofexpressionistpaintingartform,themostimportantisthesupportandinfluenceexpressionismpaintingemotionestheticsthoughtandtheGermannationalcharacter.Atthelast,throughcomparisonwithsimilarGermanexpressionistpaintingsFrenchFauvismandChinesefreehandbrushworkwhichallofthemarepayattensiontoemotionalexpressiontofurtherclarifytheGermanexpressionistpaintingsbecomeanindependentschoolofaestheticemotionalcharacteristics.Keywords:expressionismemotionform目录III目录引言.................................................................................................................................1第1章表现主义历史的变迁........................................................................................41.1起源.........................................................................................................................41.2德雷斯顿.................................................................................................................71.3慕尼黑.....................................................................................................................91.4柏

  林.......................................................................................................................12第2章绘画范畴中的典型特征..................................................................................142.1形怪......................................................................................................................142.2色浓......................................................................................................................172.3质纯......................................................................................................................20第3章理论基础的追溯..............................................................................................233.1理性的激变...........................................................................................................233.2直觉思维...............................................................................................................26第4章同类对比..........................................................................................................304.1非“安乐椅”.......................................................................................................304.2非“写意”情怀...................................................................................................33第5章情感的限制与升

  华..........................................................................................37结语..............................................................................................................................39参考文献..........................................................................................................................40致谢..............................................................................................................................41引言1引言“表现主义”一词的出处十分模糊,其中有一部分人会认为它与野兽派有密切联系,曾经就有评论家形容马蒂斯的绘画作品为“表现派”绘画。在1911年柏林分离派展览上,法国艺术家布拉克、弗拉曼克、毕加索以及杜飞等人(野兽派和立体派的画家们)都被人们给以“表现主义艺术家”的称号。同年,理论家威廉沃林格发表的一篇文章《关于表现主义者》,从中认定表现主义者除了指法国艺术家们还包括德国的艺术家们,这种模糊的定义首先就让很多艺术家本身并不认同这种分类。1914年,保罗费希特尔在一篇专著里明确了表现主义的定义:表现主义代表德国的反印象主义运动,是和法国的立体主义平行的派别,并且指出“德雷斯顿和慕尼黑分享着成为这种新艺术衍生地的光荣”。①在文章中我也认同这种分类,表现主义仅代表20世纪德国表现主义,不包括法国野兽派、立体派的“表现性”艺术,也并不涉及延

  伸到80年代后德国美术中复兴的新表现运动。与其他西方艺术流派相比较而言,国内有关德国表现主义的著作不是很多,其中语言表述比较详实的有《表现主义艺术家》和《20世纪德国艺术》,是了解德国绘画艺术不可或缺的工具书,还有一些画集形式的著作,如王林、黄茂蓉、刘朴的《新表现画风》,崔庆中的《表现主义》等,前者的优势在于语言文字翻译得详细而且全面,对于研究德国表现主义绘画来说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但是美中不足的是缺乏画作的资料。有了后者画集的补充,才使我在论文的写作中更加充分和肯定的论述。由于德国表现主义的复杂性,很难通畅的论述,如果按时间顺序论述,那么艺术家个体是断代描述的;如果按艺术社团或者艺术中心来划分,那么时间顺序必然是有混乱的。《表现主义艺术家》是德国沃尔夫-迪特尔杜贝的著作,为张言梦所翻译。沃尔夫-迪特尔杜贝是柏林国家博物馆的馆长,专门从事美术史领域的研究,其中包括专门论埃里希黒克尔和恩斯特路德维希基希纳的著作。这本书可取的地方在于对艺术家自己语言的大量引用,更加真实还原了艺术的理解力,生动鲜活而又发人深省,在已经出版的介绍20世纪德国艺术的论著中,显得精彩又简洁。《20世纪德国艺术》是德国艾森①[德]沃尔夫-迪特尔杜贝著,张言梦译.表现主义艺术家[M].第13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河北大学艺

  术学硕士学位论文2州福尔克万博物馆馆长保尔福格特的著作,报刊评论它为“现代德国绘画艺术的典范著作,这本书材料详实,对20世纪德国表现主义包括新表现主义按照年代时间的顺序做了一一充分的介绍,这样可以把画家和周围环境很好的结合起来,使读者有更深入的了解。陈启林的期刊文章《简述20世纪德国表现主义绘画理念的变迁》,以表现主义的总体特征来划分,将表现主义划分为早期、桥社发起阶段、青骑士成熟阶段、新客观社以及新表现五个阶段,简略中显得清晰明了。从美学和民族多方面来思考德国表现主义绘画是很有必要的,蒋孔阳的《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卞谦的《理性与狂迷——二十世纪德国文化》以及丁健弘、李霞的《普鲁士精神和文化》等著作,致力于德国文化的研究,趣味性的将读者引入史与思的解读之中。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徐沛君的硕士论文《德国绘画的民族性格》专门从民族性格方面分析德国绘画艺术,很是精彩,并且能够作为德国美术史话的一部分参与“外国美术史话”丛书的编辑,其中很多论证是从外文资料的翻译而来很是可贵。在德国表现主义绘画历史中有主要贡献的艺术家们,我认同以下分类做为参考:早期表现主义起源(克里斯蒂安罗尔夫斯、埃米尔诺尔德、保拉莫德松-贝克尔、阿道夫赫尔策尔)德雷斯顿发起阶段(恩格斯路德维希·基希纳、弗里茨布莱尔、埃里希黒克尔、卡尔

  施密特—罗特卢夫、马克思佩希施泰因、奥托米勒)慕尼黑成熟阶段(阿列克谢冯雅夫伦斯基、瓦西里康定斯基、弗兰茨马尔克、奥古斯特马克、保罗克利、海因里希坎彭东克、阿尔弗雷德库宾)柏林、维也纳客观阶段(马克斯贝克曼、莱昂内尔法宁格、恩斯特巴拉赫、路德维希迈德纳、奥斯卡科柯施卡、席勒)谈及20世纪的德国表现主义绘画,如果避开法国后印象派以及野兽派的话,是片面的;如果不涉及德国民族本土绘画历史中写实主义、浪漫主义顺延形成的严谨理性的性格,是残缺的。所以除了对影响表现主义绘画形成的美学思想作追溯之外,本文同时顾及了同时代艺术中心法国的绘画流派风格与之对比,探究了德国传统绘画精神与之顺延并变化的情境。在中国的三十年代,鲁迅就曾将表现主义的版画艺术介绍到中国,意图宣传民族觉醒与反抗精神,文章将会把德国表现主义与中国写意画做一种俯瞰式的比照,这会显得很有趣也很有意义。引言3最后还要说明的是,对于德国表现主义几个历史发展阶段中具体到每个艺术家的艺术主张和作品,论文中并不做全方面的介绍和论证,表现主义绘画做为一种既有的普遍的艺术思潮存在,在此仅以一般倾向性的态度从总体特征上作分析和研究。河北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论文4第1章表现主义历史的变迁西方表现主义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艺术运动和艺术思潮,在组

  织上,其中包括几个风格不同主张不同的艺术团体组织,也包括一群具有革命精神的德国本土艺术家以及抱有同样态度聚集在德国的外国艺术家们,而且这些组织和艺术家的政治倾向和艺术探索上并不一定相同,甚至在美学思想的评论上也对表现主义绘画有认同和否定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所以对于每个画家的每个派别都应该做出具体分析来区别对待。然而从另一种角度来说,也正是因为这种不确定的在模糊中冲出的直觉性思维情感,让德国艺术变得比以往任何艺术形式都更迷离幽邃更有吸引力。本章主要按照德国表现主义绘画发展的几个时期的不同艺术聚集中心地来评析,主要分为一个早期起源阶段和三个艺术中心地(德雷斯顿、慕尼黑和柏林)共四个小节,浅谈德国表现主义绘画的基本情况和大致发展方向。德国表现主义绘画在整个历史风貌中,应该说是一直在不断地兼容和分离同时代的艺术形式中前进的,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像桥社、青骑士那样成绩显著的艺术团体,这些艺术家们努力尝试着去探索和构建一种更趋同于自身的真实情感世界,以一种批判的哲理精神去抨击西方社会广泛压抑的社会心理基础。1.1起源西方的审美艺术文化发源于古希腊,艺术家的职责和兴趣点在于穷究自然,对他们来说美是感性的,应该用理性精神来追求美,分析美,方能实现理想完美主义的精神愿望。14世纪自乔托以来的古典写实主义,对于画面中明

  暗,透视,体积结构的探索是绘画唯一的使命,直到19世纪随着光学的发展与东方艺术的交流,推动了法国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画风的成立。凡高和高更可以说是表现性绘画道路上的革命者,是无信仰中的信者,画面中狂热的色彩和笔触暗示着生命的颤动,出于内心原始本能的感官被调动出来,与以往不同的是,我们看到他们试图摆脱一切理论上的固有模式,绘画开始倡导要顺从自己的本能来绘画,他们想用一双原始的、第一次的“像儿童一样的眼睛”来看世界。这种反理性的审美特征产生的表现性绘画语言,对德国表现主义艺术家们来说是黎明前新希望的曙光。第1章表现主义历史的变迁5弗兰西斯弗兰栔娜曾说过“在我们被‘文明’几乎带到了毁灭的边缘时,我们在自己的内心发现了无法摧毁的力量……”①早期表现主义正是在这样的情境下酝酿着的。物极必反,14世纪以来一直被信奉的客观的写实主义绘画对于理性、节制的德国画家们来说是一种束缚和压抑,因为坚韧的理性精神的另一极端是狂热好战的直觉冲动。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的出现,得到了德国表现主义画家们的肯定,蒙克的绘画体现了表现主义的本质,并且先于表现主义出现,可以说他是表现主义绘画的先驱人物,他神秘象征的哲理性绘画方式揭露了人性中扭曲和痉挛的真实一面。这正是德国表现主义绘画期望的表现形式。在世纪交替之际,是德国一代艺术先驱们艺术生涯的起步阶段,

  德皇意旨把持下的艺术形式只认可代表皇室官方立场的历史画和风俗画,虚假的神话和传说被具有反抗意识的艺术家们撕下面具,在各艺术聚集地纷纷开展了艺术“分离派”运动。在慕尼黑,反对官方艺术(维尔纳权威领导的官方艺术)的艺术家们组建了反艺术家联盟社团,意在通过对法国印象派艺术的理解促进国际艺术交流。在柏林,带有反君主制倾向的绘画作品同样遭到官方冷遇,这种分歧推动了柏林分离派的成立,并且由马克思·利伯曼任会长,利伯曼拉拢了各地优秀的艺术家们加入到他的组织中,还举办了关于蒙克、塞尚、凡高和高更等人的联合画展。这种后印象主义对德国艺术家们产生了强烈的影响,他们如饥似渴的吸收着后印象主义的理论和观念。对早期表现主义绘画风格的形成,其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自然风景的孕育,社会现实的压破和宗教的感染力三个方面。德国优美怡人的自然环境滋养着艺术家们的视觉环境。像是具有淳朴气息的自然风景地达豪尔沼泽、沃尔普斯韦德和戈佩尔恩等,是很多年轻的艺术家们的聚集地。受后印象画风明显,画面中没有描绘个人,也不涉及任何戏剧性,艺术家们从本土的自然风景入手,提炼出明快、鲜活的色彩,平面化的二维空间构图。其中保拉·莫德松-贝克尔获得了公认的成功,就和她热爱并痴迷着这里的自然风景有着很大的关联,“形式和色彩”的伟大是她终身的奋斗目标,在她的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块与

  面以平涂的形式的结合成为一个充满张力的整体,自然环境中的色彩与形象以她特有的情感表现出来。罗尔夫斯、黒克尔、康定斯基等早期作品中,大多也都是以自然风景画开始①徐沛君.德国绘画的民族性格[C].第20页,中国艺术研究院,2001年.河北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论文入手,对大部分表现主义艺术家来说,自然风景的可视性远比文学作品的领悟来的直接的多。这些优秀的艺术作品的产生很大一方面源于艺术家对自然环境的亲近与体验。图1贝克尔《风景》相比自然环境更加理智和清醒的意识来自于人类的现实生活状态。从德意志国统一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间里,德国国内急剧膨胀的备战状态使个性极端的德国人民产生了强烈的精神危机。现实的生活给德国画家们心灵的的撼动,使得他们的画面与这个昏暗的时代一样显得沉重、阴暗许多,即便是用鲜亮的颜色也充斥着骚动和不安,支离破碎的形象与狂野辛辣的线条,是为了更侧重表现一个自我内心反照的世界,一个真实的充满残酷的世界。在灾难和残酷的现实面前所产生的一种强烈的紧迫感,使表现主义艺术家焕发出责任感与使命感,即不得不用扭曲的形状和强烈的色彩来反应黑暗现实,宣泄内心的情感。朴实本真的宗教信仰也是感染艺术家们的一方面,宗教的精神是神圣的,包容痛苦的,在绝望的边缘给人生命的美好希望。埃米尔诺尔德有着虔诚的宗教信仰,是一个淳朴的原教

  旨主义者,他曾在孩子般年龄的时候就许愿要为上帝写一首赞美诗,后来代替赞美诗的是几十幅极富感染力的宗教画。他的第一幅宗教画《最后的晚餐》就是在他大病初愈不久后所画得,通过这次冥思苦想对生命的体验似乎让他触摸到了宗教的精神,画面中的形式被单纯的简化,通过色彩和光线来诠释他对信仰的想象力和记忆。乔治鲁奥的画则带有明显的宗教情绪,粗黑的线条分割出来的块面中闪烁着教堂般神圣的光华,在关注腐败现状的同时更渴望信仰带来的精神永生。6第1章表现主义历史的变迁图2诺尔德《最后的晚餐》1.2德雷斯顿在德雷斯顿有这样一个口号被提出:“相信发展,也相信新一代是些致力于创造并愉快生活的人,所以我们召集全部青年。像肩负着我们未来希望的青年一样,我们要为我们的姿态和我们的生命向陈旧而故歩自封的势力夺取自由。我们需要像我们自己一样的每一个人,这个人直接并毫不失真地复制那驱使他去创造的任何东西。”①这是恩格斯路德维希基希纳在1906年为桥社起草发表的纲领性宣言。桥社是一个由德国青年艺术家组成的联合团体,由基希纳和弗里茨布莱尔、埃里希黒克尔、卡尔施密特—罗特卢夫四个学建筑的年轻学生发起,做为年轻学生的他们或许没有什么称赞的技法和经验,就像宣言里所言,他们热爱艺术,有着坚强的意志和共同为之奋斗的艺术目标,他们的目标除了追求自然的和

  谐和色彩的对比之外,更多的开始觉醒到“人”在艺术创作中的主体地位,严格的构图,强烈的形式带有青年意识的鲜明特征。随着桥社的成熟,诺尔德曾经加入过桥社后来退出,虽然他曾经被桥社选为会员,但是时间不久后就主动退出了,在根本问题上他一直是个单干者,他依靠自己的本能去寻找最本质的东西。在桥社后期还有瑞士和芬兰的一些艺术家以及弗兰茨内尔肯、奥托米勒加入过桥社,但是他们的活动大都仅是参加桥社展览,并没有发展到十分密切的程度。经过几年的时间后,桥社成员们的个性渐渐发展成熟并且顺利的走上了自己的道路,社团的力量在这个时候显得已经抑制不住艺术家的施展了,在1913年虽然7①[德]沃尔夫-迪特尔杜贝著,张言梦译.表现主义艺术家[M].第14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河北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论文8桥社宣告解体,但桥社的成员们通过对艺术目标的追求和努力已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通过它们的合作实现了德国新艺术形态。桥社团体的出现是德国表现主义绘画发展阶段的一大阶梯,具有明显的表现主义反抗意识,其主要做法和主张都值得我们去认识。版画的制作与宣传是桥社团体的一个显著成就,就像纲领宣言里提到的一样,桥社的成员们并不是在自己狭窄封闭的画室里孤芳自赏的,他们试图吸引并接纳有革命意识的社会公众成为他们的“被动成员”,而且每年都会给这些参与人制作一

  份印有关于桥社活动和他们自己的版画创作的刊物—《桥社文件夹》,通过这种对自己版画作品的大量复制来扩大他们的社会影响力。木刻在此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艺术正当性,黑白分明线条硬朗的木雕形式正是桥社成员们期望的艺术表现魅力。在对待木刻的态度上,黒克尔就很着迷于这种方式,虽然其他几个成员显得与他的热情并不完全一致,但是这并不影响木刻这样一种艺术传播手段已经走向公众并被一部分公众所认知。桥社的成员们的共同成功得益于他们的学习方法,在关于绘画风格问题的沟通上很值得后人去借鉴。虽然他们是同学校的学生,生活方面来往很密切,起初也都是在一起创作作品,但是他们总是在一个时间段里分开数月后再重新聚集,这样既能保留个人绘画风格的独立性又可以在沟通中接受其他成员的批评,增加和吸取经验。对于速写的练习也是他们成功的一条捷径,桥社成员们大都偏爱速写而且能够运用自如,在模特频繁的更换姿势的过程中快速的画成速写,在这个短时间内能够从自然心态中衍生出来一种偶然因素,将这些偶然因素经过理智分析后得到的新鲜形式感是他们最大的收获。或者从另一个角度应该说,年轻乐观而且积极向上的绘画热情是桥社成功的重要原因。桥社艺术作品的主要题材大都是室内的裸体人物或是以自然风景为背景的裸体画,自然空旷的自然风景中的人体纯洁而富有生命力,颜色单纯浓重多用简单的平

  涂方式,这正是桥社画家们想要传达的—反学院的自由乐观的新生代的感染力。米勒的作品柔和,雅致,含蓄,主要是人物和风景,他一直努力描绘出自然和人类之间本质的和谐状态,用他自己的话说“我的主要目标就是要以最可能的简洁性去表现我对风景和人类的体验”。他的裸体绘画有着深思熟虑的二维风格,但是轮廓仍然是圆润,雅致和和谐的。基希那一直都是一个追寻自己绘画梦想的流浪者和隐士,他的艺术全部第1章表现主义历史的变迁沿着简单化和扩张的二维平面画的方向,向清晰地轮廓和纯平面的涂色方向推进。《无鞍马的骑手》清楚的反映出基希纳的意图,优先使用色谱上相互临近的色彩,使画面拥有更强的光效。他从新兴的立体派中学到了集中空间表面和以带三角的形状表现出来的方法,但他并没有遵循布拉克和毕加索全套放入体积表达法,他要表现的是人和强大生命力的存在,表现出精神和物质之间前所未有的协调。图3基希纳《无鞍马的骑手》另一种绘画内容则是马戏场和音乐厅等场所的人们,与优美的自然环境相比,这两种看似处于两种不同形态中的人碰撞在一起,等同于自然环境与社会生活环境的冲突,是自然与腐朽的社会资产阶级的对抗,进而也使他们更接近一种革命的“新人类”,这是一种向禁锢的资产阶级观念宣战的勇气。如果说诺尔德的灵感来源于原始朴实的自然力量,那黒克尔就是从城市中挖掘出了神经质的心里感

  染力,黑克尔属于比较克制的表现主义者,他早期的绘画强调抒情的色彩,后期的具有方,尖形状的油画体现了桥社的艺术风格。黑克尔探求的是事物的秩序,是由事物之间的张力导致的均衡,他稳定驾驭了多交构图,用自己独特的手法表示光线,受战争影响,他的绘画中更显现强调出身体与精神遭受压迫时导致的某种情绪。1.3慕尼黑“新艺术家联盟”是1904年慕尼黑的艺术家们建立的,他们的目标是“在德国内9河北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论文10外组织展览,通过讲座、出版物和其他类似的手段加强他们的影响”。①但是聚集在新艺术家联盟的画家们,并不一定是因为风格的统一,更多的是因为目标的相似性。与德雷斯顿的桥社相比,慕尼黑的新艺术家联盟虽然也有着“将所有革命和激进分子吸引到自己的团队来”的目标,但在他们的团体成员中,艺术能力显得参差不齐很快就难以控制,两年多后便迅速决裂。离开新艺术家联盟的康定斯基联合的马尔克和明特尔在1911年举办了青骑士编辑部成员展览,“青骑士”社团也由此得名,通过这次展览康定斯基还拉拢了马克、佩希施泰因、坎彭东克和作曲家阿诺尔德勋伯格加入他们的组织。展览在第二年以《狂飙》的身份在柏林展出时,《狂飙》的组织者赫尔瓦特瓦尔登又增加了几个艺术家克利、库宾以及雅夫伦斯基的作品。青骑士成员力量的增大,青骑士的艺术活动和艺术理念也越来越成熟,然而随着第一次

  世界大战的爆发,青骑士不得不终止了活动,艺术家们各自分散开来。从青骑士团体的构成特点来看,围绕在慕尼黑活动的青骑士社团中的艺术家,除了德国的本土画家,还有一些外国的画家,而且在青骑士的艺术家中有部分人与法国一些国际流派联系密切,有的人在流派划分上也有多重身份,比如参加青骑士活动的克利也认为是抽象派画家,库宾也认为是超现实派画家。成员组成的广泛性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青骑士的社会影响力度,青骑士的艺术家们并没有像桥社成员们那样形成一种共同的风格,而是以一种更开放的姿态期望艺术的多样个性化。从青骑士团体的艺术目标来看,做为《青骑士》年鉴编辑的康定斯基道出了青骑士社团成立的目标,他们并没有企图要形成一种联合一致的团体风格“各类艺术互相之间以及所谓的艺术与民间艺术、儿童艺术之间致命的隔绝,艺术与人种学之间的差别,树立于在我们看来是如此密切相关,甚至一般无二的各种现象中间的牢不可破的墙壁。”②青骑士做为一个组织出现的,更多的是想把所有具有个性理想意识的艺术家们的各种努力聚集在一起,形成共同的力量引起社会和民众的注意。从青骑士团体的艺术主张来看,围绕青骑士艺术活动中突出才华的艺术家们与以往的桥社、艺术家联盟相比,青骑士的画家们更致力于揭示抽象的精神,将艺术从客①[德]沃尔夫-迪特尔杜贝著,张言梦译.表现主义艺术家[M].第83页,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②[德]沃尔夫-迪特尔杜贝著,张言梦译.表现主义艺术家[M].第90页,生活

  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章表现主义历史的变迁观物质中解放到更为广阔的心灵领域,更倾向表现一种音乐性、戏剧性的抒情画面,图形是象征世界的主要形式。青骑士艺术家们的作品同桥社画家的作品虽然同样具有淳朴的特性,但是这种纯朴带着一种温馨的音色的上层建筑感。康定斯基是青骑士的代表人物,他不仅是个优秀的画家,还是个伟大的美学理论家,他的理论主张对其他艺术家们来说很是受用。康定斯基认为我们应该去反对唯物主义,精神才是不可战胜的力量,并且号召人们“离开当前的,没有精神的生活,转向无物质追求,精神自由的实体和思想。”面对心灵,无论是颤动还是共鸣,所有的精神情感都应该而且只能是抽象的。表现在绘画上同样是这样的,绘画思维的抽象性是通向内心精神世界的桥梁,所以我们在康定斯基的画面中看到的是纯粹的一根根自然形态的横线或者是竖线,一块块接近三角形或者圆形的零散片段。在克利的黑白素描中,自然的风景内容只有线条的诠释,线条被翻译成原始黑暗潜能的体验,是释放自我跨越所有阻碍后达到纯净的精神天堂,就像马尔克希望的那样“用心灵去师法造化去丰富自己的想象力”。图4康定斯基《构造IV》在青骑士艺术家的作品中,或多或少的趋向呈现出一种接近音

  乐的节奏感,或者说是戏剧性的抒情魅力,哈特曼强调这个团体有着“中欧的浪漫心灵”,只有通过幻像解释记忆的片段,从抽象的高度来看人与客观自然世界的关联,画面的形式才能贴近真实又神秘的内心情感。马尔克画的动物,以流畅的线条表情和具有结晶光芒的色彩11河北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论文12在充满轻捷矫健的节奏感中不可分割的完美协调着。康定斯基更是对勋伯格赏识有加,绘画与音乐是那么的相似,无论色彩还是形体都可以是具有内在音响效果的音符,绘画诠释着音响作用的视觉效果,那样的戏剧性和扣人心弦,让人不得不神往,好似在幻象面前一样。1.4柏林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政治形势变得十分复杂,为了反抗德皇威廉二世支持下的官方艺术,在德国首都柏林,以它优越的经济机会吸纳各地的艺术家来此地聚集,“柏林分离派”成立,其主要成员包括:巴拉赫、贝克曼、法宁格、康定斯基、佩希施泰因、珂勒惠支、蒙克、诺尔德、马蒂斯、罗尔夫斯等。同时,由于柏林分离派中年龄较大的成员占大多数,这样的结构导致少数青年的不满,在佩希施泰因的倡导下创立了有青年艺术家组成的“新分离派”,其成员包括桥社的画家们和诺尔德以及罗尔夫斯。马克尔在文章《德国野兽派》中曾认可柏林新分离派的中心地位。在展览前言里可以了解他们的纲领“每一个物体只是一种色彩的交流媒介,一种色彩的合成物。而且作为一个整

  体作品,不光瞄准来自大自然的印象,而且针对情感的表达。科学和模仿为了支持原始的创造而再一次消失了。”①新分离派中对于年轻艺术家成员的要求很严格,需拥有顶尖的才华才有资格成为其中一份子,这种苛刻的条件将桥社的一些成员拒之门外,最终导致了它的解散和分离。当时的瓦尔登已经是新艺术运动的鼓动者之一了,他拉拢的柏林新分离派其中一部分成员加入到了自己身边。他所创办的艺术周刊《狂飙》是一个较成功的具有高效应广告手段的杂志了,维也纳的奥斯卡科柯施卡是他的第一个合作者,此后还有桥社及青骑士的成员加入进来参加他所举办的展览。瓦尔登为人很有谋略,行事果断锐利,这是影响他在艺术界获得成功一方面,也是因为这种过于频繁的展览和用意明显的广告宣传引起成员内的不满,瓦尔登举办的展览几乎在能够展览的任何地方出现,不局限在德国,而且在斯堪的纳维亚、伦敦甚至东京出现。这一时期的艺术作品,常被人冠之“新客观社”的称号,与以往的作品相比更具有战争的硝烟色彩,受政治影响明显,用写实的手段描绘客观现实,面对现实有着愤①[德]沃尔夫-迪特尔杜贝著,张言梦译.表现主义艺术家[M].第15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章表现主义历史的变迁世嫉俗的情绪,这也并不是排斥抽象的手段,而是让抽象的语言服从客观真实的要求,更注重细节的真实性。虽然画面中的形

  象有表现存在着的主要特征,但物的本质早已从中脱离出来,出现了与日常实践生活中不同的,属于内在物质自身的强大力量。贝克曼的作品“永远是领悟现实生活体验的比喻,它的真理隐藏在黑暗里”。经过战争磨难的科柯施卡,显现的则是他生理与心理受到双重伤害后,矛盾的剧烈的挣扎意识,从他的画面中看到,人们一个个的裸露着身体,纵情而且恐怖,在高色调中形象的范畴已经扩大化,有真实的成分,也有反射的一面。图5贝克曼《夜》这种冷嘲热讽的揭示社会丑陋现实的手段,在形式上接近客观现实的描绘,但是比起艺术形式更重要的在于艺术的目的,即通过面面来赤裸裸的暴露出对已经畸形扭曲的社会现状的抗争。格罗斯讽刺的描绘柏林夜生活的黑暗面,辛辣、幽默中是对社会甚至人类的嫌弃和厌恶,尽管这种艺术主张在工人们看来是怪诞的脱离实际的,相反受资本家所青睐,因为它很适合新工业社会的坏境。13河北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论文14第2章绘画范畴中的典型特征在德国历史上,20世纪是一个政治上充满纷争割据的动乱年代,而在绘画领域,却是一个精神文化硕果累累的革命与创新的年代。德国艺术家们将架上绘画引入到一个反映人类真实情感的新纪元,这时候在社会生活中原有的假象被撕裂开来,流露出一个更加真实的内心世界。弗兰茨·卡夫卡说:“目标只有一个,我们称之为路的东西就是犹豫”。①德国表现主义的画家

  们就是以这样一种生气勃勃的活力意识来本能的创作着。可以这样说,20世纪的德国表现主义绘画既是对西方传统绘画艺术的一种分离,也是对与它同时代绘画风格的一种兼容,这时候情感与绘画的关系就好像逻辑与科学那样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关系。如果拿表现主义和形式主义、结构主义来对比的话,我

  

  

篇十七:德国表现主义美学特征

 表现主义

  蒙克《呐喊》1、概述:

  康定斯基《围绕中心的伴奏》

  20世纪初至30年代盛行于欧美一些国家的文学艺术流派。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德国和奥地利流行最广。它首先出现于美术界,后来在音乐、文学、戏剧以及电影等领域得到重大发展。

  2、名字来源:最初是1901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马蒂斯画展上茹利安-奥古斯特-埃尔维一组油画的总题名,用来与自然派和印象派相区别。1911年希勒尔在《暴风》杂志上刊登文章,首次用“表现主义”一词来称呼柏林的先锋派作家。3、表现主义特点(与野兽派相同与区别的地方):它们的美学目标和艺术追求与法国的野兽主义相似,只是带有浓厚的北欧色彩与德意志民族传统的特色。表现主义受工业科技的影响,表现物体静态的美。野兽派和表现主义在使用颜色上都非常大胆,但是他们使用颜色的目的不同。野兽派意在唯美,而表现主义则意在使用这些颜色来表现感情。颜色的作用在于其表达能力,而不在于使用它来表达一个物件或者作品。表现主义使用颜色和狂乱的线条来表达自我。

  4、表现主义的价值观:不满足于对客观事物的摹写,要求进而表现事物的内在实质;要求突破对人的行为和人所处的环境的描绘而揭示人的灵魂;要求不再停留在对暂时现象和偶然现象的记叙而展示其永恒的品质。5、发展时期代表人物:1)兴起时期:19世纪末直接对德国表现主义产生影响的是挪威画家蒙克,他的作品中出现强烈的表现主义因素。他的画展推动了德国表现主义兴起。代表作《呐喊》。2)桥社时期:1905年德累斯顿成立了表现主义第一个社团桥社。代表人物:基希纳,黒克尔,配希施泰因等。基希纳代表作《柏林街景》、《市场与红塔》3)青骑士社:1911年慕尼黑成立了第二个社团青骑士社,代表人物:康定斯基、马可等。康定斯基代表论著:《论艺术的精神》,代表作组画《秋》、《冬》、《乐曲》、等。4)新客观社:德国表现主义后期社团,出现于1923年,代表人物:格罗斯、迪克斯、贝克曼,格罗斯代表作:《夜》,《壕沟战》,《启程》。

  

  

篇十八:德国表现主义美学特征

 论德国表现主义的艺术特征

  德国表现主义是在一股反传统的思潮中孕育而生,在创作方法上它摒弃了在欧洲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模仿论和反映论,推崇极具个人色彩的表现论的美学。艺术家们在绘画创作中不再只是客观的描摹世界,而是根据自己内心的需求,把自己的主观情感、意象与幻想进行创作。与此同时,这一倾向与尼采的悲剧美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形成交汇,产生了一种奇诡新颖的审美形态与艺术特征。

  一、德国表现主义的先驱人物代表先驱:蒙克、康定斯基等。表现主义的先驱:斯特林堡(18491912)瑞典。代表作《鬼魂奏鸣曲》。他把梦魇鬼魂搬上银幕,将人、亡魂幻影同时登场,被称为表现主义文学。在20世纪初的欧洲文艺运动与思潮中,表现主义以其鲜明的外貌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典型代表人物:凯尔希纳(1880-1938),是德国表现主义画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凯尔希纳早期从事绘画与木刻,在慕尼黑艺术学校进行深造学习。他先后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饱受战争、疾病与穷苦的煎熬。他深受高更和梵高创作画风的影响,强烈崇拜反自然主义色彩的表现方式。1901年他前往德累斯顿学习建筑,受新艺术运动的影响于1905年与海克尔、洛特鲁夫等成员成立桥派。他们期望如巴黎野

  1

  兽派一样能在当地产生巨大的影响。凯尔希纳1911年定居柏林,开办现代绘画研习所。在1933年受到法西斯迫害,作品被从美术馆移出、没收捣毁。纳粹上台后迁居瑞士,然而这次的迁徙并没有使凯尔希纳看到希望,德军进入奥地利,边境距离凯尔希纳的家25公里。这一次他彻底感到绝望,在长期的被迫害和病痛中开枪自杀身亡。他的主要作品有:《街道》《街头五个女人》《桥社画家肖像》《马戏团的骑士》等。凯尔希纳作为桥社的重要一员,他的影响是不能忽视的,在绘画风格上,凯尔希纳以叛逆、抽象躁动、狂放不羁惊世,他崇拜梵高与塞尚,但在作品的表达气质上并不具备欢快的灵动感,取而代之的则是德意志民族的坚韧奋发的风格。凯尔希纳的作品融于生活,给人以慵懒颓废的讽刺意味。这位狂野不羁极富激情的画家在艺术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德国表现主义艺术特征德国表现主义从人性所共有的特征出发,随人物内心情绪变化而塑造事物的外部形态。表现主义将丑陋与怪咖搬上银幕,在内容上反对客观模仿,要求一切从主观感受出发,并力求突破传统的束缚。虽然表现主义画家对绘画的创作主张与表现方式各有不同,但从主观层次来看却是相同的。与此同时,这一倾向与尼采的悲剧美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形成交汇,产生了一种奇诡新颖

  2

  的审美形态与艺术特征。总体来说,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暴力的激情。德国表现主义绘画充满着对客观真实的暴力,整

  个画面都具有粗放狂野的激情,表现主义画家往往表现出偏激的感情色彩,比如忧郁痛苦愁苦等,这同时也在画面中反映出一种比较幽暗的美感。最为代表的是梵高与蒙克的作品。如蒙克《呐喊》,蒙克,挪威画家,是现代表现主义绘画的先驱,其艳丽鲜明快活的色彩给我们以强烈的视觉冲击。通过夸张的手法把原本安静祥和的云彩和潺潺的小溪表现为缠绕、扭动、狂乱的色线,从而与桥的粗壮挺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蒙克又通过对主人公夸张的动势传达出波的流动和刺耳的听觉感受,将画面的表现形式推到了高潮。刺眼的橘黄背景色使整个画面充斥着动荡与极度焦虑的情绪感。这种简练而又细腻的人物变形表达出了对社会的政治讽刺和批判意味。由此图我们可以看出表现主义者大多以主观是唯一事实依据,着力表达出艺术家们自己内心情感而非顺应外界市场的潮流。不再将和作品的真实视觉感作为衡量艺术品优劣的基础,而是把个人情感由内向外表达出去。他们把对社会的不满通过画纸表现出来,所呈现出来的情感主题具有孤独、恐惧疯狂与死亡的感情色彩。

  表现主义绘画在对待社会和自我的关系上是相互对立的。表现主义画家采用的语言往往是变形、寓意和抽象的。在对作品的欣赏中,

  3

  我们也可以深刻感受到整个画面充斥的格调。这种压抑窒息苦闷迎面而来。疯狂、压抑、黑暗这种看似消极的情感渲染,在表现主义画家面前,所有的不公平都是对自由的枷锁,他们渴望用自己的画笔去冲破世俗的框架,渴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去唤醒当代人们的思想。这种强烈的激情被生动地表现在作品之中。

  2.抒情与和谐。表现主义绘画是欧洲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以后产生的。它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明显地反映出资本主义国家在这种危机下所面临的问题与机遇。映射出在那个大时代背景下人们所持有的思想观点。表现主义把人们的主观幻觉、梦境与错觉,用夸张扭曲变形等手法来表现。他们只能沉迷于虚拟的幻想,在自己虚拟的幻觉和梦境中对人生与生活聊以安慰。正是由于表现主义所提倡的主观感觉和内心真实,使表现主义艺术具有既粗野、狂放,又和谐抒情的个性鲜明的特点。他们把对社会的不满通过画纸表现出来,所呈现出来的情感主题具有孤独、恐惧,疯狂与死亡的色彩。疯狂、压抑,黑暗这种看似消极的情感渲染,其实具有很强的抒情色彩,从自身内心体验与情感出发,强调艺术家内心的感受。他们把这些具有代表性的社会问题、家庭灾难以及个人遭遇直接表现于架上绘画中去。把自己的特殊感受与怨恨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以作为他们内心彷徨、恐惧焦虑的精神流露。表现主义画家不仅具有抽象的大笔触,他

  4

  们在处理构图的时候往往注重整体的和谐性。把色与线作为精神现象的基础,忽视客观的表象,具有和谐神秘抒情的感情色彩。在麦克绘画的《动物园》中,画面描绘了一些神态可掬的动物以及形形色色的人物,画面中的人、树木以及房屋都做了抽象化的表述,整个画面以白、黄为主,又赋予高纯度的红、蓝色。整个画面颜色绚丽丰富,就犹如一幅水彩画,整幅作品保持了自然主义的绘画风格。温暖明快的色调为我们展现出了一种悠闲欢快的格调,人与动物大自然和谐融为一体,宛如身在世外桃源之中。整体上形成了一种自然抒情的画面感,这幅画体现了闲适与欢快之情。在另一幅《树丛的姑娘们》作品之中,麦克同样奏响了一曲抒情的乐章。

  

篇十九:德国表现主义美学特征

 一战后世界形成一股现代主义思潮在美国以海明威为代表的迷惘的一代文学流派产生作为战胜国人民他们曾怀着民主的理想奔赴欧洲战场却目睹了人类空前的大屠杀经历种种苦难深民主光荣牺牲口号的欺骗对社会人生大感失望

  世界电影史之德国表现主义与现实主义电影

  世界电影史展示:德国表现主义和现实主义电影文案历史事件的发展总是离不开时代印记与社会背景,特定的时代背景不仅影响社会事件与国家命运,更影响着每一个个体,每一个独立的、会思考的灵魂。因此在探究文艺作品以及当中的艺术性与思想性时,我们绝对不能脱离当时的社会背景与当时人们整个的思考与探索的精神状态。而说起欧洲先锋派电影,说起“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我们不得不探讨起的是一场波及全世界的战争,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在这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争霸性质的掠夺战争中,除了极小部分的民族解放与国家自卫目的之外,其余的参战方都怀有野心勃勃的政治经济利益。战争历时四年多,战场浩大,战线苦长。生死是一瞬间的事,但是伤痛却是一辈子的。战争之后,战胜国职权者忙着瓜分利益,战败国职权者忙着复仇与重兴。但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每一方的人民,不仅他们的生活受到影响,他们的心理与精神状况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戕害。这些充满苦闷、怀疑、恐惧的人们,他们没有办法在现实生活中得到解脱,但是他们想要表达,想要转化这样一种情绪。于是,这个战争时代下的文艺与思想产物附有浓重的时代印记。同时,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个时代的作品风格各异,诞生了许多流派与大家。一战后,世界形成一股现代主义思潮,在美国,以海明威为代表的“迷惘的一代”文学流派产生,作为战胜国人民,他们曾怀着民主的理想奔赴欧洲战场,却目睹了人类空前的大屠杀,经历种种苦难,深“民主”、“光荣”、“牺牲”口号的欺骗,对社会、人生大感失望。他们通过创作小说描述战争对他们的残害,表现出一种迷惘、彷徨和失望的情绪。最有名的代表作是《太阳照常升起》,以及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在文学、建筑等领域上,达达派、未来派、表现派、构成派等先锋派文艺思潮相继泛滥起来,而盛行一时的自然主义出现了衰退趋向。

  日本的“新感觉派”文学开始兴起,中国深受世界现代主义思潮以及日本新感觉派的影像。

  而在大洋彼岸的欧洲,诞生了法国的“印象主义”、“超现实主义”流派,德国的“表现主义”“写实主义”流派。这些流派风格最初均显现与绘画上,继而影响文学、建筑、戏剧、电影,不仅在当时的各个文艺领域产生巨大感染力,甚至到了今天的文学电影艺术也受其影响。

  德国作为一战战败国,其艺术作品往往充斥了更为饱满的心理倾述与表达,并且这种心理常常表现为恐惧、怀疑、绝望。德国表现主义事实上是资本主义在一战后经济衰退的产物,随着1924年后经济好转,社会相对稳定后表现主义也衰退。表现主义强调写本质、写思想性,反对为艺术而艺术,反对自然主义印象主义。

  和许多的文艺流派首先发源于绘画一样,表现主义最初也出现于绘画界。表现主义的绘画代表作有蒙克的《呐喊》、《圣母玛丽亚》、《病中的孩子》等。《呐喊》一画应该最被人所熟悉,从《呐喊》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当时人们的压抑、恐慌情绪,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精神世界的扭曲。

  德国表现主义戏剧导致了真正的戏剧革命,代表人物有剧作家魏德金德,托勒尔等。托勒尔的作品《转变——一个人的搏斗》,描写了作者自己内心转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实践中,作者证明自己过去的爱国热情实际上是一种罪恶,从而从战争的支持者转变为战争的发对者。

  表现主义的文学代表人物,有德布林,卡夫卡等。最为人知的是奥地利作家卡夫卡,作品有《城堡》、《审判》、《变形记》等。其中《变形记》是卡夫卡最著名的短篇小说。而德布

  林的代表作《柏林,亚历山大广场》,使他获得了世界声誉,小说被搬上银幕,它用“表现主义手法很现实主义地描绘了生活在污垢中的底层人群和罪恶的生存环境。”德布林的小说结构特色影响了许多作家,布莱希特和格拉斯都视他为“老师”,而格拉斯就是后来声誉很大的电影《铁皮鼓》的原著小说作者。

  在战败德国动荡不安的阴影下,以隐喻方式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内心焦虑、恐惧与苦闷,崇尚变形、夸张和奇特的艺术语言,表现主义电影将这一主题通过影像语言表达了出来。

  表现主义电影是从1919年至1924年出现在德国的一个把文学、戏剧和绘画上的表现主义风格运用于影片创作的电影流派,它在上世纪的十年代到二十年代统治了德国文艺。它的艺术目的是力图通过不自然的形式和极度失真变形的世界形象来强烈地表达出人物内心的恐惧和焦虑、爱和憎的情绪。

  有电影学者认为表现主义电影用荒诞离奇的手法,曲折而准确地反映出一次世界大战给德国人民,特别是德国知识分子带来的极度恐慌和惶惑的心情,银幕上呈现的是高度夸张、变形、主观化的世界。

  在表现主义电影中,与人物形象相关的表现性往往延伸到场面调度的每一个层面,包括人物表演,场景布置,灯光照明等。风格化的平面使不同的元素在场面调度中显得协调统一,扭曲和夸张手法在这里得到最普遍的运用。

  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哲学渊源来自于尼采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和斯特纳的神秘主义。其中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不仅从思想主题上,也从叙事结构与方式上给予了表现主义电影人很大的启发。

  表现主义电影的特点有:1、题材上,以暴力、谋杀和死亡为主要内容。导演们无不倾向于在影片中制造出一种迷幻、扭曲和阴冷的世界。2、影像上,注重具有象征意味的造型,多采用倾斜、颠倒的影像,使用特殊的拍摄角度,画面的明暗反差一般较大。3、表演一般比较夸张,基本放弃了写实主义的表演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展示迅速的变动、舞蹈般的动作、变形或扭曲的表情。4、重视艺术效果,着力挖掘电影特性和电影表现手法,并在布景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5、包含浓烈的悲观主义色彩,在表现人生悲剧、残酷等方面具有强烈的讽喻性。

  表现主义电影的开端始于电影作品《卡里加里博士》,由罗伯特?维内导演。它标志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诞生,“卡里加里主义”也成为表现主义的代名词。《卡里加里博士》在叙事上富有创造性的主观

  表现,被克拉考尔评价为:“即使在今天,电影叙事也没有能够普遍地取得这样出色的成就”。《卡里加里博士》属于首映后不久就被奉为经典的影片,1920年代时就被认为是一个时代的代表作。不断有人对这部电影进行剖析,但是没有人模仿它去拍摄电影,当时的时代背景决定了它所体现的美学思想是残酷而极端的。

  表现主义电影的代表作还有《吸血鬼诺斯费拉杜》(导演:弗莱德立希-茂瑙)、《三生记》(《大都会》导演:弗立茨-朗格)、《泥人哥连》(导演:保罗-威格纳),《蜡像陈列馆》(导演:保罗-莱尼)等,其中《蜡像陈列馆》也被称为表现主义电影的最后一步影片。他们同样表现谋杀、死亡和暴力等,同样突出恐怖、幻想和犯罪的特色。

  茂瑙导演的影片《日出》是他到美国拍摄的第一部作品,本片标志着默片时代最高艺术水准,也是德国表现主义的创作巅峰。茂瑙对光影的触觉非常敏感,在默片时代所营造的画面构图,不单为大多数导演仿效,他的作品在今天也具有非常大的魅力与价值。茂瑙也被称为“光与影一代宗师”。

  事实上,表现主义的艺术家们认为艺术应该反对对现实的描摹,艺术的品质和力量都来

  自于对内在的实质的揭露。艺术家家理应穿越日常经验的表层和外在世界的环境,直接抵达灵魂的处所。而表现主义电影折射了当时的德国,同时也超越了当时的德国。他们思考的驱动力来自于战败后德国破败的现实,工业社会的冷漠资本膨胀对人的异化塑造了他们思考的姿态——面向共同的人类精神世界发问。表现主义电影导演们无不倾向于在影片中制造出一种迷幻、扭曲和阴冷的世界。对于这样一个世界心怀恐惧是全人类的共性,在这样一个世界中逃亡出去,寻找精神的安慰之地则是全人类的愿望。当时的德国中产阶级对现实不满,带有自由意志论的时代精神和社会反叛助长了表现主义的发展。

  表现主义导演注重塑造具有象征意味的造型,倾向认为电影的影像应该成为平面艺术。在构图和布景上下足了功夫。主观镜头是表现主义常用的手法,表现主义电影人轻视局限于客观的写实,强调表现

  “主观的现实”,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内心的真实”。他们通过对个体内心真实的揭露,达到对一个社会群体真实的揭露的目的。表现主义电影导演们关注畸形社会中的心理非常态,关注那些焦虑与紧张的情绪,力图透视那些狂乱行为背后的深层动机和原因,用主观化的影像风格来反证社会事实,作品因此具有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

  德国表现主义的风格影响深远。从默片时代的一些好莱坞电影到1940年代的黑色电影都受其影响,其它如希区柯克与奥逊?威尔斯也受表现主义的影响。直到今天,我们的电影中时常可以看到表现主义的手法,事实上,表现主义已经成为电影艺术常用手法或者风格。

  事实上,在表现主义电影人物中,有一部分人并不是表现主义风格与手法的忠实拥护者。表现主义电影的开山之作《卡里加里博士》的编剧之一卡尔·梅育,可以说是德国无声电影中一个最富于个性的电影人。他出生在一个因赌博而破产的商人家庭,做过商贩、流浪画家,并且据说还当过演员;在大战期间,他当了兵。由于他的行动反常,曾经被送进精神病院去治疗。因此在他的剧本中,掺杂了他个人的经历,例如,精神病院、性犯罪、节日市集上表演的玩艺等。他的剧本的中心思想,按照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的说法,是对战争的残酷性和对卡里加里博士为象征的权威的反抗。

  但是卡尔梅育摆脱了表现派一贯的表现风格与公式,他开始脱离表现主义的轨道,于1921年写出《后楼梯》,由保罗.莱尼导演,成了第一部"室内剧电影"。他将古典舞台戏剧恪守时间、地点、动作“三一律”的概念搬到电影中,创立了室内剧电影。其中最出名的代表作是由茂瑙导演的《最卑贱的人》。(茂瑙也曾是表现主义流派电影人)

  《最卑贱的人》改编自果戈里的小说《外套》,以喜剧的手法和结尾表现了一个小人物的悲剧命运。它所揭示的心理状态,和它所创造的主观镜头的视觉语言,及发展移动摄影的技术手段被誉为革新作品,也被看作是德国电影史上的里程碑作品,对世界电影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最卑贱的人》为代表的室内剧电影,抛弃了表现主义电影惯用的鬼怪和疯子的主题,而以社会上的小人物如铁路工人、店员

  和女仆为对象,描写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环境。它的布景简单,主要是内景,人物数目很少,一般无名无姓,只以其职业为特征。它非常注意对人物的心理刻划,镜头常常良时间地停留在人物的手势动作和面部表情上。

  事实上,以表现小市民生活为题材的室内剧电影,为德国电影开创了现实主义的发展方向。这是与表现主义相对立的风格流派。以《最卑贱的人》为代表的室内剧电影是德国现实主义电影发展链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虽然孕育在表现主义的土壤之中,《最卑贱的人》却有着现实主义的“筋骨”,这也使其成为德国电影史上的一朵奇葩。室内剧电影的代表作还有:《后楼梯》、《圣苏尔维斯特之夜》等

  而在德国室内剧电影产生的同时,街头电影也已处于萌芽状态。1925年,安德列·枚邦的《杂耍场》、盖尔哈德·兰普莱希特的《柏林的贫民窟》和源勃斯特的《没有欢乐的街》先后拍摄成功,这三部影片被看作是街头电影的真正代表作品。

  街头电影所感兴趣的是社会环境,而不是心理状态。这些影片表现了社会的现实,以一种直接的、不尚虚饰的和客观的风格,简练的演技和力求真实的布景,来反映德国下层平民的日常生活,逐渐表现出社会性与现实性。这类影片摒除了表现主义的疯狂与幻想,打破了室内剧的狭小世界,反映了德国电影在无声电影末期走向现实主义道路的努力。这些走在现实主义道路的电影人,他们使用摄影棚,是趋向社会现实,而不是趋向人物内心;他们使用移动摄影,是作为表现社会的客观手段,而不是人为的主观经验。因此,在电影史上,如克拉考尔把街头电影称为“新客观派”。

  20年代德国电影从《卡里加里博士》到街头电影,其中进行的美学探索,越来越趋于现实性和社会性。而欧洲先锋派的电影运动之后,也开始转向纪录电影和现实主义电影方向。

  在表现主义电影中所蕴含的社会性,既而在室内剧和街头电影中得到了发展,逐渐表现出现实性与严肃性,并使德国电影开始走向与自然主义相结合的、通向现实主义美学追求的道路。

  从表现主义电影到街头电影,德国电影的探索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表现主义电影致力于表现个人内心的真实,而室内剧电影逐渐偏向对社会环境的关注,直至街头电影的出现,在先前的对“内心真实”与“社会环境”的呈现与探究的基础上,街头电影更追求表现社会现实。它不同于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也不同于自然主义,因为它具有一定社会背景与现实,也具有先前的探索基础,它的土壤是表现主义对内心真实的呈现,由内而外去探索外部社会的客观与真实。

  影片《卡里加里博士》曾被当时的人们以“卡里加里主义”作为表现主义的代名词,将二者等同起来。这便突出了这部影片作为代表作品的重要地位。编剧是卡尔。梅育和汉斯·雅诺维奇为这部影片提供了一个反常规的叙事方式,影片一开始由弗朗西斯向另一个人讲述他所经历和参与过的一段事。接下去,影片便进入了事件本身:几起谋杀引起了弗朗西斯对游戏场上施催眠术的性情怪僻的卡里加里的怀疑,但警方以查无根据否认了弗朗西斯的猜测。

  又一起杀人未遂,弗朗西斯跟踪卡里加里来到了精神病院,结果发现他竟是这家医院的院长。一次趁卡里加里睡觉的机会,弗朗西斯和医生们翻看了他的日记,发现了他以催眠术控制和指使他的病人进行谋杀的真相(这里运用了幻想画面)。在被揭露为凶手的时候,卡里加里歇斯底里的如同一个精神病患者。影片又回到了开始,弗朗西斯以战胜了对手结束了他的叙述。但影片并没有完,弗朗西斯再次来到精神病院,在他与卡里加里的冲突中,却向我们证实了弗朗西斯实际上是精神病院的一个病人,而卡里加里则完全是一个善良的医生,在他分析弗朗西斯的病情时,确认他的病可以治愈,全片结束。

  影片甚至不需要宇幕,仅凭视觉画面的处理就可以看懂。梅育具体地描写了一个年迈的旅馆看门人(强宁斯饰),由于有一身体面的制服而受到人们的尊重,而当他被降职为洗漱间的侍役之后,自尊心受到挫伤;

  他极力地掩盖事实真相,唯恐失去人们尊重,但最终还是真相败露,精神濒于崩溃。此后作品又以悲剧转为喜剧,看门人意外地获得了一笔遗产,似乎恢复了心理平衡。虽然对这最后的处理,评论界存

  在着争议,但它却突出了作为特定人物的虚荣、卑贱的内心冲突。

  

  

推荐访问:德国表现主义美学特征 表现主义 德国 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xpbxgsx.cn/zhuantifanwen/fanwendaquan/1275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4 精优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15042696号-1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