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精优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范文大全 >

我军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有15篇

时间:2022-12-09 11:35:36 来源:精优范文网
导读: 我军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有15篇我军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有  公安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及其存在的问题  今年,公安机关把“公安信息化、执法规范化、和谐警民关系”做为三项重点工作暨“三项建设工作来

我军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有15篇我军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有  公安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及其存在的问题  今年,公安机关把“公安信息化、执法规范化、和谐警民关系”做为三项重点工作暨“三项建设工作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军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有15篇,供大家参考。

我军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有15篇

篇一:我军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有

  公安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及其存在的问题

  今年,公安机关把“公安信息化、执法规范化、和谐警民关系”做为三项重点工作暨“三项建设"工作来抓。“三项建设”是摆在公安建设首位,可见信息化建设在当今公安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其精神实质是要通过实施“科技强警”战略,全面推进公安信息化工作,向科技要警力、要战斗力,加快公安信息化建设步伐,实现公安战斗力的跨越式发展。

  一、公安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1、信息化建设是当前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需要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中的广泛应用,深刻改变着传统工作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公安机关的战斗力,是公安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支撑,公安交通管理基层基础工作离不开信息化技术的支持和应用,信息化技术是增加警力、提高效力的有效途径。应用到具体工作中,信息化又发挥着人力所无法达到的巨大作用,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可事半功倍。

  2、信息化建设是当前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手段

  借助于现代化的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网,可以方便地收集、处理、传递、反馈业务信息,提高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快速、准确地打击、惩治犯罪。对于公安交通管理方面,信息化有助于公安交通管理业务处理、管理控制、违法处理、车驾管、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信息报送。在一定程度上,信息化可以促使公安交通管理制度的改革,提高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效率。

  二、推进公安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观念转变慢,认识不到位

  虽然在岗民警都知道加强信息化建设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已经习惯于老的工作模式和思维方式,一下子海转不过弯来,加之大队警力紧缺,工作内容多、责任压力大,信息化建设又是一项花精力的工作,应接不瑕。导致信息的收集不全,研判不够,不懂怎么应用各类有利于实际工作的信息,只会“被动等",不去“主动找”,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资金缺口大,投入不到位

  科技投入主要用于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交通管理信息系统、交通电子监控系统、交通指挥疏导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支柱系统”的建设上,但由于种种原因,交警科技经费的投入未能纳入政府财政建设资金预算内,基本上由交警部门自筹解决,而公安交警本身就存在警力不足、经费严重短缺的问题,有限的投入远远滞后于这些科技系统的建设和应用的需求,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制约着

  “科技强警"战略的发展,也从根本上造成交通管理水平不高,手段落后,方法单调、效率低下。

  3、信息人才少,应用不到位

  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公安交通管理机关从事信息化工作的技术人才数量不足,有些不一定专门从事信息化工作,结构不甚合理,素质有待提高。同时,对信息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相对薄弱,相关制度、规范还未建立或刚起步,培训教育工作开展不力,人员接受信息化知识机会少、层次底,制约了民警素质的提高。致使信息化建设工作得不到长足发展,得不到更好的推进,信息化没能充分发挥作用。不少该采集的信息没有及时采集录入,该更新的信息没有及时更新,致使信息的真实性、时效性不强。

  三、解决推进公安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中意见:

  1、提高认识,将信息化建设放在公安交通管理工作重要位置,确保思想认识上有根本上的提高。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日益显得滞后。这就要求我们更新管理理念,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科技强警”的思想,抓住机遇,充分把握各种有利条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充分认识到利用信息技术管理交通的积极作用,利用先进的科学信息技术加快自身的基础建设,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加快公安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发展。要本着“高起步、高速度、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进一步增强广大民警的信息化工作意识,全面推动公安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推进公安交通管理现代化进程。

  2、加大投入,将信息化建设的所需资金比例加大,确保信息化工作运转正常。

  科技投入是科技工作的物质基础,是信息化建设基本保证。光靠公安交警一个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要紧紧依靠党委、政府,多汇报,多请示,争取得到最大限度的重视和支持,努力形成“党政牵动、部门联动、公安主动”的工作格局,力争将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科技发展纳入政府社会发展的规划,把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科技投入经费列入政府年度财政预算之内。同时,科学合理调配科技经费,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努力实现公安交管科技投入的高效益,加大公安交警科技工作的宣传力度,争取社会各界深入了解公安交管科技工作的重要性,以求多渠道、多层次、多方面地筹集到更多的资金,使科技工作进入长期性合理性的良性运行轨道。

  3、强化教育,将信息化建设所需的人才培训教育抓好,确保能适应当前新形势下的公安交通管理工作。

  要充分发挥现有科技人才的作用,充分信任、放开使用,要从政治上、生活上真正关心他们,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避免人才的流失。要积极抓好对广大民警的教育工作,增强民警的信息化工作意识,促使民警不断

  更新管理理念,转变思想观念,树立“信息化也是生产力"的思想.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定期组织民警开展对信息化工作等业务技能的教育、训练活动,促使民警全面掌握做好信息工作的各项技能,使之能适应公安交通管理信息化的需要。完善考核机制,将信息化建设工作纳入公安工作考评内容,确保信息化工作有效开展。常言道“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在搞好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还要建立健全信息化工作考核机制,加大信息化工作考核力度,严格实施奖惩制度,激发民警的工作热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推进公安交通管理信息化工作现代化进程.(审核:曹耀宇撰稿:李世强)

  浅谈解决影响商城公安信息化建设问题的对策

  商城县公安局武桥派出所王玉峰

  如何进一步加快、推进和深化公安信息化建设,不断拓展公安信息化建设的深度和广度成为当务之急。笔者就商城县公安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在前期已经提出了几个阻碍公安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如:一、信息化建设的设备尚未完全到位;二、信息化建设的资源尚未完全共享;三、信息化建设的观念尚未完全转变;四、信息化建设的人才尚未完全利用等。针对这些“瓶颈”问题,必须尽快加以解决。笔者因认知视野有限,解决问题的对策也许并不成熟,在此仅对这些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以供同行们参考.

  对策一:商城县属老、少、边、穷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而公安机关本身就存在警力不足、经费严重短缺的问题,有限的投入远远滞后于这些科技系统的建设和应用的需求,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制约着“科技强警"战略的发展,也从根本上造成公安各警种办公办案水平不高,手段落后,方法单调、效率低下。为适应新时期公安基层机关正规化工作的需要,加速公安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更好的服务于群众,笔者呼吁上级部门及领导,应借助“三基”建设契机,加大对商城县等偏僻落后地区公安机关的信息化设施设备及民警个人装备的投入,努力跟上“科技强警”的步伐,实现公安信息化建设一个大的提升。

  对策二:据笔者所知,全国的税务系统、金融系统、部分保险业务系统都实现了全国共用业务系统,对于信息的共享和资源的整合非常方便。作为公安机关多警种并列的各种信息资源不同的系统,由于缺乏统一的、科学的规划,补救改进的方法也是相当迟缓。建议整个公安信息系统统一科学规划,彻底改变各地治安系统版本纷呈,一片乱像,不利于基层同志开展工作,甚至贻误战机给工作造成被动的现状.动员全警立足基层,贴近实战,坚持边建设、边开发、边应用的原则,狠抓综合应用平台和应用系统的建设,突出实战应用,提出“一切为了实战"的口号,始终把立足基层,贴近实战,强化应用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初步实现一个全警采集、全警录入、全警共享、全警应用的信息化系统.另外,必须打破监管部门“信息孤岛”的壁垒,看守、拘留业务信息系统作为公安信息化系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立即改变过去“封闭”的模式,转而融入到公安全警采集、录入,甚而全警共享、应用的大家庭中来。一方面监管看守部门可通过全警共享的信息平台更好地了解被羁押人员的作案背景、过程,更好地为管教和深挖犯罪服务;一方面其他办案单位如刑侦、治安或者政工、宣传部门可直接通过监管业务信息

  系统里的监所动态、管教谈话等内容更好更快地了解犯罪嫌疑人目前的认罪态度、现状以及深挖程度,较好地为公安工作服务.

  对策三:为了推动建立信息化工作体制,自公安部、省厅、市局相继召开会议提出开展公安信息化建设以来,县级公安局就应成立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并由局领导牵头担任组长,把推进信息化作为县局的头等大事,认真抓好,抓实.领导小组成立以后,应立即结合本局现有的设备、人员等实际情况,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科学判断县局公安信息化建设形势,广泛征求全体民警对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因地制宜、逐步推进信息化工作体制建设。还应适时组织全体民警召开信息化建设工作动员会议,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明确方向,落实责任,把全体民警旧的观念、方法打破,树立无纸化、信息化的办公、办案理念,营造全警学电脑、操控信息平台的浓厚氛围,力争把公安信息化建设根植于每个民警的大脑,养成信息化主导一切公安机关和公安工作的良好习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信息化建设主导着整个公安警务活动,今后,不懂信息化应用的领导将失去指挥权,不会信息化应用的民警将失去工作岗位!

  对策四:强化教育,将信息化建设所需的人才培训教育抓好,确保能适应当前新形势下的公安管理工作。要在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三个关键环节上有所突破。要采取特殊的优惠政策,加大、加快对公安信息化建设急需的高科技优秀人才的引进,优化公安信息科技人才结构.对现有的科技人才,要充分信任、放开使用,要从政治上、生活上真正关心他们,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避免人才的流失。要积极抓好对广大民警的教育工作,增强民警的信息化工作意识,促使民警不断更新管理理念,转变思想观念,树立“信息化也是生产力”的思想。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定期组织民警开展对信息化工作等业务技能的教育、训练活动,促使民警全面掌握做好信息工作的各项技能,使之能适应当前公安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同时,还要建立健全信息化工作考核机制,加大信息化工作考核力度,严格实施奖惩制度,激发民警的工作热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推进公安信息化工作现代化进程。

  总之,各基层部门要开动脑筋,多快好省地开展建设,在局党委的带领下,高标准谋划,高质量发展,以科学发展为先导、夯实基层为重点、服务实战为牵引、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全体民警积极为推动商城县公安信息化建设突飞猛进出谋划策,尽最大的可能提高驾驭社会治安和维护稳定的能力。

  信息化定义:一、深刻认识公安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公安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是引领公安工作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公安机关整体战斗力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基层基础工作水平的重要载体,是牵动警务机制改革的重要纽带,是一场以公安信息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新型警务革命,具有公安工作战略性位置.对此必须深刻认识。从现实情况看,我局公安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然存在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相对滞后、基层信息化基础薄弱、民警应用意识、水平不强、信息共享程度不高、工作机制不健全、不协调,专业力量匮乏等问题,严重不适应实战需要,严重制约了战斗力的形

  成。对此必须充分认识,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强力推进信息建设与应用,提升“网上作战"、“网上管控”、“网上办公”能力。二、全面完成现阶段公安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目标和任务一基本构建公安“大情报”系统,全面提高公安信息化整体应用水平.二进一步完善网络、安全等信息化基础设施。三实现80%以上的公安业务信息采集、使用、维护的信息化流程.四八大资源库的数据质量达到完整、准确、鲜活的要求。五提高公安信息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公安情报信息系统等高端应用进一步推广。六构建全警采集、全警应用、全警共享的公安信息化应用格局.七实现队伍建设、内部管理、执法质量等信息化。

  八全面提升队伍信息化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建立信息化应用骨干队伍.

  对商洛市基层公安信息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2010—01-1108:35:00来源:三秦都市报(西安)跟贴0条手机看新闻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财物流动的日益频繁、治安形势的急剧变化以及警务功能的细化拓展,公安机关特别是基层部门传统的警令驱动和人海战术的警务工作模式已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治安的发展变化,公安警务必须实现从静态到动态、从粗放到集约、从模糊到精确、从被动到主动、从低速到高效的转变。加强公安信息化建设正是促进实现这一转变的难得机遇和重要途径。本文试结合商洛公安机关在信息化建设实践中的现状及所遇问题,就基层公安信息化建设及应用作以粗浅深析。

  一、商洛市公安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商洛市地处秦岭南麓,辖6县1区,均为国家级贫困县。市公安局辖商州分局及6个县公安局.全市共有90个派出所,7个看守所,8个车管所,10个责任区刑警中队,45个交警中队,7个巡警大队.实有警力2163人,其中公安专项编制警力1626人,总警力占全市人口的万分之八点六,公安专项编制占全市人口的万分之六点八。

  近年来,全市公安机关针对“经济滞后,基础薄弱”的突出问题,始终把公安信息化建设作为“三基”建设的龙头项目来抓,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系统建设、信息中心建设“三大攻坚"项目,使全市基层公安信息化建设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信息化设备在公安工作中的配备率和改进程度有了明显改善。三年来,全市信息化建设累计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初步构建起了“公安信息高速路”.(二)信息化成果在公安实践中的利用率和转化成果有了明显改善。全市县区公安机关基本建成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基本形成了全警采集、全警录入、全警应用、全警共享的信息化应用格局。(三)信息化意识在公安民警中的普及率和应用水平有了明显改善。

  二、基层公安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服务实战还不够到位。尽管当前基层公安机关建有不少信息系统,并录入大量信息数据,但信息系统更多的是作为电子台账用于记录资料,高速分析、批量处理、自动比对、锁定对象等实战作用还不够明显,客观上造成了海量的信息资源被闲置,信息导侦、信息导防等功效远未体现.

  (二)信息共享程度还不够到位。当前不少业务信息系统是由专业警种为主体开发建设的,带有较强的条线特点,缺乏全局性规划和综合统筹,跨警种、跨部门的信息关联共享程度不高,甚至存在数据重复录入、信息壁垒等现象,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深度挖掘。

  (三)信息配套机制还不够完善。主要表现为建设前调研粗略、投用前测试缺欠,造成信息化变成了计算机化,甚至有的应用系统还存在速度慢、操作不便等缺陷,同时由于没有建立配套的应用反馈机制,系统开发部门往往不能及时掌握基层实际应用状况并做出相应修改,影响了民警的应用积极性.此外,许多系统都采取了数字证书登录的方式,由于证书的应用权限按照职务、职级设置,造成实际工作中最需要应用信息资源的基层民警应用权限反而最低.

  (四)信息技法推广还不够系统。公安信息化是一种全新的实战手段,而且现有信息系统数量众多,查询比对过程比较复杂,能够运用信息手段破案的民警往往是凤毛麟角。同时,相关的技战法缺乏总结、推广和培训,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信息化应用成效的发挥。

  三、加强基层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信息化应用的责任。一是转变观念,树立信息主导警务理念.二是广泛宣传,培养信息化应用意识。三是抛弃自封,强化“信息共享"意识.

  (二)加强培训,着力提高信息化应用的技能。公安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应用信息化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必须从四个方面大力加强信息化应用技能培训.一是根据民警信息化应用技能的不同程度,分为初学、初级、中级等不同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二是集中培训骨干,然后由骨干在各部门组织训练。三是在集中培训的基础上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培训效果。四是由各单位组织民警“结对帮扶”,有针对性地提高操作技能。五是对接受能力弱、技能掌握基础差的同志,在普遍培训的基础上进行重点强化训练.在培训措施的保障上,要以考促训。

  (三)深化应用,充分凸显信息化应用的实效。一是拓展公安信息来源,延伸公安信息化应用触角。二是贴近实战需求,达成立体综合作战的效益。三是积极探索综合应用技战法,提升实战效能.四是领导带头应用,切实形成全警参与,全警共用格局。

  (四)完善机制,全力抓好信息化应用的保障。加强公安信息化应用,必须以相应的制度和规范为保障.一是建立健全信息的全警采集、应用、维护制度.二是建立健全情报信息

  研判制度。三是建立健全信息化工作激励机制.通过相应的奖惩措施,使信息化应用工作走上日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

  

  

篇二:我军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有

  近年来我国国防动员体制和能力建设成效显著但是有关动员的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应战动员与应急动员在体制机制上仍未能有机结合起来迫切需要在突出动员建设的整体性增强动员建设对市场经济的适应性提高动员建设的规范性推动动员建设手段的信息化等方面寻求突破

  姜鲁鸣:当前国防建设面临的若干问题和矛盾中国网|时间:2006-11-27|文章来源:中国网

  编者按:

  日前,《学习时报》刊载姜鲁鸣文章指出了我国国防建设面临的若干问题和矛盾,全文如下:

  要牢固确立科学发展观在国防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就要准确把握现阶段国防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矛盾。我认为,现阶段我国国防建设面临以下几个相互联系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发展模式问题,主要表现为依托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与国防建设相对封闭的矛盾。在当今世界,国防建设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传统的“分离”模式,两大块各自封闭、互不相通,前苏联和我国在改革开放前都属于这种模式。二是现代的“融合”模式,军用和民用两大领域的技术、人才、资金、信息、商品等,形成互相交流和融合的态势,这种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趋势。在这方面,近年来我们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总的来说,军民融合的发展还远远不够,基本上还处两大建设体系相互分割、自成体系的状态。主要表现为:在国家经济建设中不能充分兼顾国防建设需求;军工产业基本上也是封闭的,规模产业较小,对国民经济带动能力比较弱;军队建设也未能充分依托经济社会发展。在这方面的差距意味着我们还没有建立起与信息化战争相对应的资源保障体系。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对抗,集中表现为以国家整体实力为基础的体系对抗。这种对抗,要求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必须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以国家整体实力支撑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只有以整个经济社会为依托进行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才能保证以本国能够以最先进、成本最低的物质技术力量保障国防建设。这方面我们长期落后于世界,潜伏着巨大的隐患。

  投入规模问题,主要表现为信息化建设任务艰巨与财力投入相对不足的矛盾。国防信息化建设通常需要巨额投入。近些年来,世界主要国家推进新军事变革,发展信息化军事力量,国防投入增长较快。在1996至2003年之间,美国共投入军费近2.5万亿美元,其中40%,即约有1万亿美元直接用于军事变革。其他40多个搞新军事革命的国家也都加大了国防投入。我国这些年来一直很重视国防投入,投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现有投入水平与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要求还有相当距离。2005年我国的军人人均军费为1.3万美元,美国为35万美元,英国、日本、法国和德国都是10多万。这就是说,在军人人均军费支出上,美国是我国的30倍,英国、日本是我们的10倍多。这样大的差距说明我们在军事变革中处于绝对劣势。今后,虽然我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也会不断加大对国防建设的投入,但由于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很低,财力也很有限,国家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因此,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需求与经费供应相对不足的矛盾将会长期存在。

  建设效益问题,主要表现为现有的国防建设效益与国防现代化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近年来,我国国防建设效益有了显著的提高,但仍然存在着整体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的问题。忽视算经济帐,不计成本、不讲效益的问题依然存在。现有费用投入的结构效益还不能有效支撑军队信息化建设,技术军兵种建设的投入比重一直偏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军事力量结构的不合理,使板块式结构特征更为突出。此外,国防费保障摊子过大,重复建设依然存在,存量资产利用率也比较低。所有这些,都降低了国防开支的使用效益。

  要素建设问题,主要表现为武器装备发展与其他要素发展不协调的矛盾。国防建设的基本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武器装备、军事人员、体制编制、军事理论。这四者之间必须全面协调发展,一旦不平衡就会引起军事系统的失调,严重的不平衡还会造成严重后果。当前,我国武器装备建设尽管与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但毕竟获得了显著的发展,在很多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相比之下,军队官兵科技素质偏低,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不足,组织体制改革与信息化条件下国防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和矛盾比较突出,领导管理体制和治军方式仍需进一步发展创新。

  创新能力问题,主要表现为军事创新的迫切要求与国防建设创新能力不强的矛盾。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关键在于创新。当前,我国国防建设中的管理、体制、技术和理论等方面的创新能力都有待提高。其中,武器装备建设中的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尤为突出和迫切。应当说,近年来,我国武器装备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总体上仍然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差距,尤其在动力系统、关键性原材料和集成技术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一些先进的设计技术、实验验证技术还不能满足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以军工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的基础研发和生产能力不强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政策制度问题,主要表现为国防和军队体制改革与社会深刻变革不相适应的矛盾。我国国防和军队的建设与改革是在国家社会总体变革的大背景下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为军队建设与改革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同时,有关军队的某些政策制度与市场经济环境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凸显。军人的主体地位、价值观念、军队的荣誉感也面对新的挑战和新的问题。从问题的根源上看,固然有一个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问题,但更多地还是属于政策、制度、机制方面的问题。当前,武器装备采购制度和机制、军工管理体制、医疗保障制度、住房制度、干部福利待遇制度、社会化服务保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滞后于社会变革的大趋势。

  平战转换问题,主要表现为国防动员能力还难以适应战略机遇期内应战应急能力建设发展的矛盾。近年来,我国国防动员体制和能力建设成效显著,但是,有关动员的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应战动员与应急动员在体制机制上仍未能有机结合起来,迫切需要在突出动员建设的整体性、增强动员建设对市场经济的适应性、提高动员建设的规范性、推动动员建设手段的信息化等方面寻求突破。

  人才建设问题,主要表现为现有人才建设状况与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一方面,我军官兵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优良的思想作风和坚忍不拔的战斗意志,素质在不断提高,但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和矛盾。比如,官兵的文化科技素质有待提高,一体化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比较短缺,人才培养的效益也需要提高,等等。这些差距反映出军队人力资源建设距离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和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另一方面,国防科技工业人才建设的问题也非常突出,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国防科技工业产出高新武器装备能力的提高,也影响了科技工业作为国家战略主导产业牵引和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能力。

  上述问题和矛盾构成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矛盾群。它说明,尽管我国国防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总体上还不能适应信息化、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大环境的需要,距离应对新环境、迎接新挑战、履行新使命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显然,要破解这个矛盾群,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的发展思路、科学的发展模式、科学的发展方法来统筹兼顾,协调解决。

  

  

篇三:我军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有

  部队思想政治工作中典型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王智慧【摘要】思想政治工作在部队建设和发展中有着生命线的意义。而典型教育更是思政工作开展的良好手段,是提升思政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径。但伴随对外开放的推进,及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使得我国组织方式、经济成分、利益关系等发生了巨大变化,而这给新时期部队思政工作带来诸多挑战。基于此,本文从部队思政工作中典型教育的概念和意义出发,系统剖析该项工作中的问题,并探讨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期刊名称】《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00)007【总页数】2页(P126-127)【关键词】部队;思想政治工作;典型教育【作者】王智慧【作者单位】公安边防部队呼和浩特指挥学校【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E221思想政治建设是我国部队独特优势。建军以来,我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树立起一批批的先进典型,在弘扬正气、振奋民心、推进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推动效用。自部队开展典型教育以来,取得巨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也要清楚看到仍存在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典型教育的激励效用难以充分发

  挥,进而对部队的思政工作的创新及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探索针对性、建设性对策去解决这些问题,确保部队思政工作的典型教育良好开展。典型教育,即基于典型的树立、宣传及学习,通过典型实践事例或者人物对公众开展教育,达到引领和提高社会个体素质和整个社会风尚的教育活动。通常是以正面典型教育为主,就是对某些先进人和事予以针对性、目的性应用,给予人们思想启发,激励其斗志,引领其行为,调动其热情,为社会建设和进步作出贡献的活动。在必要情况下,也会开展反面典型教育,将极具代表性的反面或者后进典型予以应用,给予人们某种警示的教育。在部队思想政治工作中开展典型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具体表现为:(1)有助于时代精神和当代军人价值理念的弘扬。在部队树立、宣传及学习一批典型,可让部队官兵真正认识当代军人的价值理念、军队灵魂。(2)有助于提升部队干部和战士的整体素质。军队自选出的典型就是部队中的,最为贴近广大官兵的实际,岗位业务和所做业绩,官兵也是极为熟悉的,在学习起来更为熟悉亲,极具感染力,能够激发官兵的革命热情,具有极大的示范效用。(3)有助于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开展。通过贴近广大官兵生活和工作的典型人物事迹充分反映当代军人的革命形象,弘扬时代精神,激发官兵成为先进军人的潜力,让他们在极大的精神动力下不断发展和超越自我,进而让官兵的政治思想素养得以强化。1.典型评选欠科学一是评选主体不够全面。当前,一些部队开展典型事迹或人物的评选时往往未能重视群众的意见,相关评选工作担当由部门领导小组内部讨论决定。甚至有些部队单位出现“领导决定”的情况。如此导致评选的典型主体难以全面,在较大程度上违背了评选的公平、公正、透明等原则,直接影响到典型客观性和真实性。二是评选标准有欠科学。部队在进行先进典型评选的参考标准是不尽相同的。现阶段,部队典型评选标准上存在两个方面问题,一是评选标准及模式固定;二是过于

  注重实际需要,而未能重视思想素养水平。三是评选内容不够系统。只有明确评选内容,并和评选主体实际充分结合,才可评出最佳结果。有些单位在开展典型评选前,通常是有具体的评选目的的,但是由于评选方法的理论和实践性缺乏。再加上方法选择不当,以致于评选目的难以达成,典型教育效用无法充分发挥。2.典型宣传不到位一是宣传氛围欠佳。当前,在部队单位典型的相关宣传通常是由政治组织的宣传单位负责,而其他职能部门未能参与进来,对宣传未能尽责。而这就造成,接到典型宣传材料的单位可能组织官兵进行学习,而未接到资料的就不开展学习的情况。一些单位的学习更是流于形式化,直接影响到典型宣传工作的开展,宣传的良好氛围难以形成。二是宣传内容易失真。从现阶段的典型宣传内容看,往往只看到军人气节,未看到普通人的个性,以致于典型缺乏亲和力;有些典型人物经包装后完全改变了既有形象,和现实有极大差距,给予人一种陌生感。譬如:将尽职尽责表述为工作狂人、带病工作、无兴趣爱好等,使得部队其他官兵在思想观念上无法认同,情感上难以共鸣,最终使典型影响力、辐射力大幅降低。3.典型学习不充分一方面,部队开展典型选择、树立等环节更为注重宣传报道,但是往往对典型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未能充分、全面的分析,以致于典型效用和影响潜力未能有效挖掘出来,也就难以使典型教育价值和意义最大化。另一方面,对典型经验和人物事迹的学习中,单单是开几次集中学习会,抓一段时间,未能合理安排、科学指导。要不就是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对典型进行报道,而未能及时组织好官兵进行观看、收听、阅读,要不就是通过领导专题讲座、电视会议等方式进行学习,填鸭式进行灌输,被动的接收,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典型教育吸引性,也就影响到官兵的自觉

  学习和实践典型的积极性。1.充分认识典型教育的价值应充分认识到典型教育是思政工作开展的重要的、有效的路径,了解其在部队思想政治工作中有着特殊性功能,发挥着重要的教育效用。一方面,军队各类型典型的优秀、先进事迹及崇高的道德品质,通过部队官兵自行评选、积极宣传,可有效转化成他们努力拼搏、积极向上、力争荣誉的精神动力,成为他们积极进取动力源泉。基于典型教育使广大官兵逐步养成良好政治素养。另一方面,典型教育能够有效发挥战士的从众心理效用,进而有助于确立部队内部的“公认标准”,让广大官兵予以遵守和实践。同时,还可让广大官兵从诸多先进典型事迹中得到启发,更好的接受典型的观念及行为的影响,逐步内化为自身理念和行动,从而形成新时期部队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的集体风气,进一步促使社会风气改善。2.深入探索典型教育的方法一是要健全评选机制。一方面,要确保选评主体的客观、全面、真实。可否评为先进、典型,应以广大群众、战士的意见为基础。另一方面,选评标准应科学合理。部队典型评选标准和一般组织单位不同,不仅要具备军队的优良传统、时代精神、当代军人价值理念,还需要有典型必须具备的先进思想、坚定政治理念、突出业务成绩。但是,单单以这些作为典型选评标准还是不够充分的。还应将科学发展观、践行群众路线等理念,积极转变成部队领导机关进行典型评选的理性标准和可靠方法,不断提高典型评选审美效力,基于理性思维支撑典型评选。二是要完善宣传机制。应通过不同形式开展典型宣传。部队的典型宣传,不仅要积极开展材料推广,还需要不断探索和拓展其它方面的宣传路径。此外,也可充分利用好电视媒体、互联网、期刊等传媒进行典型事迹的宣传。比如:军报、强国论坛、国防网站等开设典型先进的宣传专题。3.营造典型教育的良好环境

  为确保典型教育的良好开展,还应建立一定的典型权益的保障机制,将典型的奉献及关心和实际的物质利益更为科学的结合,改进和优化典型的日常生活、工作等环境。保障机制的建立应做到因时因地制宜,不能千篇一律的使用同一套机制,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命中要害,真正做到“快、狠、准”的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应把经常性教育的自主权由基层自由行使,将典型教育经常化,生活化,让典型教育走进官兵生活,针对官兵在日常遇到的具体问题,随时随地所进行具体的教育,具有很大的灵活性、针对性和突发性,有利于帮助官兵及时解决问题,杜绝不良倾向的出现。另一方面,在如今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物质化利益对部队官兵的思想政治观念和行为方面的驱动效用日益明显,更应倡导无私奉献品质的养成,而这正是典型发展一个重要的动力。妥善解决好典型的实际生活困难,为其更深入的奉献给予必要的物质保障,从某种层面看,也是典型进步和发展的一个内在动力,同时也是其他部队官兵对典型进行学习和对照实践的一个根本。应基于典型实际,切实重视其生活和成长,让他们更好的强化自身素质,提升生活质量,进而为其他官兵表现出积极乐观、健康上进、不畏艰苦的典型形象。让广大官兵们更为真切的认识到,争做典型不单单可得到政治荣誉,也可得到一定的物质利益,进而使争做典型成为部队的一种长态。总而言之,在新时期应不断强化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典型教育,积极改进和完善典型评选、宣传及学习等机制,真正实现以典型造典型,进而全面提升部队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确保部队建设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关文献】

  [1]龙秀雄,郭真明.新时期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1,02:81-86.

  [2]杜洁.解析我国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职工教育,2014,02:69.[3]刘阳.武警部队“临时使用权”的法律思考[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1(5):120-122.[4]王传波.信息时代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1,7(11):556-557.[5]张蔚萍.思想政治工作学教程[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5:502-503.[6]马茂盛.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4,14:333.[7]姜维瑚.新形势下公安边防部队的基层思想政治工作[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1(4):74-75.[8]苏法尧.加强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5(4):17-21.

  

  

篇四:我军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有

  因此必须建立一整套科学先进实用操作性强的政治工作信息化法规制度以发挥其规范引导作用统筹协调军委战区军兵种关于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的纵向关系以及政治工作系统与军队其它系统网信军民融合发展的横向关系统一协调从军委到战区军兵种以及军民融合等领域各部门各环节之间的关系科学制定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规划明确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任务步骤通过明确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评价标准规范或约束各领域各部门在法定范围内发挥作用的程度规范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装备建设对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装备及其配套产品的技术体制结构模式功能形态和互联互通互操作等进行规范和统一从而保证军队能够按照统一规则来统一组织实施政治工作领域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

  部队政治工作信息化法制建设研究

  Abstract:Themoremodernizedandinformationizedthearmy,themorerulebylaThefoundationofruleoflawistheconstructionandperfectionoflawsandregulationshispaperexpoundstheurgentneedandcontentsystemconstructionofinformationizationlawsandregulationsofmilitarypoliticalwork,andputsforwardthebasicstrategyofinformationizationlawsandregulationsconstructionofmilitarypoliticalworkinthenewera,inordertobuildourarmyintoaworld-classarmyinthetrendofworldmilitaryreform.

  Keyword:informationtechnologyinthepoliticalworkofthearmy;lawsandregulations;informationtechnology;

  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是依靠信息技术创新驱动,利用信息技术对政治工作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为"生命线";加载"数据链";,释放"数字";对政治工作效能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推动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过程。进入21世纪以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并兴起,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力地推动着社会发展,也推动着世界新军事变革。因此,我军的信息化建设加速推进,政治工作信息化应运而生,并且成为党和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法规制度建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起步的。

  一、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迫切需要加强法规制度建设

  __指出:"军队越是现代化、越是信息化,越是要法治化。在信息网络时代,战争过程日益科学化,军队建设、管理和作战行动更加强调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这就要对军队各方面进行严格规范,建立一整套符合现代战争发展规律、体现我军特色的科学的组织模式、制度安排和运作模式,推动军队正规化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而法治化的前提和基础是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法规制度,是指为规范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有序进行并依据国家宪法、法律,由中央军委、战区、军兵种等军队领导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的,用以调整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中各种社会关系的一系列规范的有机整体,包括有关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领域的各项军事法规、军事规章以及军事规范性文件等。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法规制度建设是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军事法规体系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法规制度,主要用于规范和协调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领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指导军队政治工作领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是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行为规范的基本依据,是官兵信息

  化行为的基本准则,是推进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快速、持续、有效、健康发展的根本制度保障。

  一是确保党对军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绝对领导。军队政治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党在军队中开展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法规制度是党的军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领域的具体体现,反映了政治工作领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顶层设计的思路和要求。党确立的国家、军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战略方针是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法规制度建设的基础与灵魂,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法规制度是军队实施政治工作信息化战略及实践活动最根本的保证,也是确保党对军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绝对领导的法制保证。

  二是规范军队政治工作领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实践活动。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法规制度对军队政治工作领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实践活动具有普遍的、直接的、强有力的指导、约束和规范作用。__指出:"网信军民融合是军民融合的重点领域和前沿领域,也是军民融合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领域。";【2】军队政治工作领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实践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的领域既涉及各级各类政治机关部门,也涉及基于网络体系联合作战的军队各个系统,还涉及网信军民融合相关的地方部门;建设的内容涉及政治工作信息网络、政治工作信息系统、政治工作数据和信息资源、政治工作信息化人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军队网络舆情分析与引导等多个方面和相关要素。政治工作领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涉及的资金庞大、技术密集、人才多样,必须依据法规制度进行统一规划,统一技术体制,分阶段、分步骤、分类别、有重点地推进建设。因此,必须建立一整套科学、先进、实用、操作性强的政治工作信息化法规制度,以发挥其规范引导作用,统筹协调军委、战区、军兵种关于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的纵向关系以及政治工作系统与军队其它系统、网信军民融合发展的横向关系,统一协调从军委到战区、军兵种以及军民融合等领域、各部门、各环节之间的关系,科学制定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规划,明确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任务、步骤,通过明确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评价标准,规范或约束各领域、各部门在法定范围内发挥作用的程度,规范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装备建设,对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装备及其配套产品的技术体制、结构模式、功能形态和互联互通互操作等进行规范和统一,从而保证军队能够按照统一规则来统一组织实施政治工作领域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

  三是规范军队相关人员政治工作信息化行为和官兵网上行为。法规制度具有"统一意志";的功能,这一功能决定了政治工作信息化法规制度对军队相关人员在军队政治工作领域从事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实践活动以及官兵网上行为方面能够起到有效的规范引导作用。一方面,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既是政治工作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不断创新的过程,也是一个更新观念、深化认识的过程,又是逐步推进政治工作信息化法规制度的形成、发展、完善的过程。通过政治工作信息化法规制度的学习宣传与贯彻落实,引导政治干部乃至全军官兵不断深化对政治工作领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规律的认识,增强政治干部和广大官兵学习法规制度、遵循法规制度、践行法规制度的意识,充分发挥政治干部依据法规制度开展政治工作、推进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真正使依法治军、依法建网、依法治网贯穿于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全过程。另一方面,依法加强管理,确保网络涉军信息传播可管可控,规范军队网络信息传播秩序,保证"军网姓党";"军网姓军";,是军队政治工作

  信息化法规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政治工作信息化法规制度建设,能够保证军队网络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切实用先进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通过政治工作信息化法规制度建设,能够建立健全舆情工作组织领导机制,形成从中央到地方、到军队齐抓共管的舆情工作体系,为快速有效处置网络涉军舆情提供有效途径,使军队在网络意识形态斗争中能够积极作为、有效作为;通过政治工作信息化法规制度建设,能够有效引导和规范军队相关人员政治工作信息化行为和官兵网上行为,保证军队网络信息传播秩序,保证军队单位和人员使用国际互联网的安全。

  二、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法规制度内容体系

  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法规制度建设是伴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快速推进而发展的。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计算机网络管理、网络信息管理、信息安全保密、网络舆论宣传与管控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其中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

  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法规制度建设坚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和相关法律为依据,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以下简称《立法法》)确定的立法原则和中央军委颁布的《军事立法工作条例》(2017年5月)的规定,根据军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特点,特别是针对军队政治工作网络实际和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需求,制定了一系列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军事法规、军事规章以及军事规范性文件。一是调整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综合性问题的法规制度。这部分法规制度明确了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的宏观发展方向,规定了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的指导方针、原则,规范了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的规划、组织与管理,如规范、指导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法规制度,强调必须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新时代,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贯彻__强军思想,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促进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法规制度建设。二是调整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社会关系的法规制度。这部分法规制度主要用来调整规范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网络建设管理、军队政治工作指挥信息系统及业务信息系统建设管理、军队政治工作数据和信息资源建设管理、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管理等。三是调整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涉军舆论管控领域社会关系的法规制度。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成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网络空间成为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互联网也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直接关系到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也特别需要法规制度的保障,如《关于加强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新时代,加强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涉军舆论管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明确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要求,加强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涉军舆论的管控与规范。四是调整军队网络和信息安全领域社会关系的法规制度。这类法规制度主要是针对相关网络安全、信息安全进行规范。五是调整规范军人信息化行为的法规制度。如《军人网上交友"六条禁令";》《军队人员使用微信"十不准";》等。

  虽然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法规制度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时代在前进,形势在发展,在新时代要有新目标新作为。为适应世界军事变革潮流,把我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还需要不断加强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法规制度建设。

  三、新时代加强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法规制度建设的基本方略

  __指出:"必须高度重视网络斗争,按照网络生态和运行规律,综合运用法律手段、技术手段治理网上乱象,让网络空间成为激发正能量的坚强阵地。";新时代加强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法规制度建设,要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发展需要,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和军委主席负责制。中央军委颁布的《军事立法工作条例》提出:"军事立法工作,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贯彻落实军委主席负责制,以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引领,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坚持五个更加注重"的战略指导,着力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依法治军,聚焦能打仗、打胜仗,构建完善中国特色军事法规制度体系,为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提供有力法规制度保障。";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法规制度作为中国特色军事法规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法规制度建设必须把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贯彻落实军委主席负责制作为首要的任务突出出来。一方面,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的军魂,是军队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保证,也是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顺利推进的保证。因此,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法规制度建设必须始终坚持把党对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领导作为重要内容,把党中央、中央军委和__主席关于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的指示、要求法制化,把各级党委、政治机关对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领导的职责法制化。另一方面,政治工作是党在军队开展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是确保党对军队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的基本途径,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是政治工作在信息网络方面过"时代关";的必然要求,是提升政治工作信息化、法治化、科学化水平的具体举措。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能够顺利推进,政治工作就坚强有力,党对军队的领导就愈加可靠。因此,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法规制度建设必须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和军委主席负责制,为保证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必须将党中央、中央军委和__主席关于加强网络舆论管控、清朗网络空间的具体举措、要求法制化。

  二是坚持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推进军民融合发展。__强调:"要抓住当前信息技术变革和新军事变革的历史机遇,深刻理解生产力和战斗力、市场和战场的内在关系,把握网信军民融合的工作机理和规律,推动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格局。";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是信息网络时代军队政治工作的一场深刻变革,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的法规制度建设是一项涉及军队各领域、地方各部门的系统工程,特别强调系统协调性和整体联动性。因此,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法规制度建设必须坚持军民融合发展。中央军委颁布的《军事立法工作条例》规定:"军事立法工作,必须坚持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遵循立法法确定的立法原则,符合法定权限、程序和立法体例规范的要求,维护社会主义法制

  的统一和尊严";。因此,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法规制度建设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遵循《立法法》确定的立法原则,以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这实际上也是对深层次军民融合发展的有效促进。党和国家制定的有关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方面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普遍适用于军队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领域,是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法规制度建设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军队在遵守国家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方面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的同时,还需根据军队网络的特点和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制定具有军队特色、军人特点的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军事法规、军事行政规章,从而保证军队网络的安全运行、军队网络政治工作的开展、军人网络空间行为的管控等。因此,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法规制度建设必须始终坚持军民融合发展的思路,在法规制度建设上必须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坚持军民融合发展,同时积极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的网络管理经验,取长补短,以不断完善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法规制度体系。

  三是始终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__强调:"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毫无疑问,军队政治工作必须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围绕发挥保证完成军队基本任务和部队具体任务的功能作用,在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法规制度建设上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法规制度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从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法规制度建设的实践进程看,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法规制度建设比较好地把握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个基本导向并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凡是军队思想政治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急需的,就是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发展的方向,也是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法规制度建设的重点。新时代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法规制度建设必须积极把握军队思想政治建设和军事斗争的大势和大局,协调好与军队信息化建设、军事斗争准备需求的关系,关注军事斗争政治工作的形势变化,确保基于网络信息体系联合作战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促进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成果向现实战斗力的有效转化,始终保证党委管网、"军网姓军";,始终保证军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为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服务。

  四是始终坚持现实性、前瞻性与系统性相结合。中央军委颁布的《军事立法工作条例》规定:"军事立法工作,必须从国防和军队建设实际出发,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加强体系设计,遵循综合集成、系统配套、精简管用的要求,提高军事法规制度的针对性、系统性、操作性。";这一要求对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法规制度建设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要考虑前瞻性和现实性。互联网技术发展迅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的出现将互联网的发展带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网络信息传播形态的变化也日新月异。这既给军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也给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法规制度建设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因此,在制定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法规制度时,首先要考虑技术发展的特点和互联网发展的需要,在技术可行的基础上制定法规。对我国网络立法的盲点以及军队网络管理必不可少的环节应先行重点立法,使之有法可依,并在立法的过程中不断适应新形势,出台具体的管理细则,增强法规的可操作性,以有效解决网络发展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同时,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加之法律本身的滞后性,会不断出现新的法律问题,因而政治工作信息化领域法规制度建设应当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着眼于未来需求,尽可能地以相对稳定的法律规范去适应不断变化的网络发展。其次,要稳妥地推进政治工作信息化法规制度的实施。制定政治工作信息化法规制度,既要满足发展需要、加快建设步伐,又要从实际出发、稳妥

  实施。对于政治工作信息化相关制度,已经具备立法条件的要集中力量抓紧制定并尽快出台相关法规;不具备立法条件的不能急于求成、仓促出台法规;已经具备一定基础但尚不成熟的应加强研究并创造条件加以推进,待条件成熟之后再纳入政治工作信息化法规的制定范围。二要考虑系统性和层次性。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法规制度包括军队政治工作领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因此,从顶层设计上讲,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法规制度建设应具有系统性。政治工作信息化通用法规制度主要包括政治工作信息化基础设施类、政治工作信息系统类、政治工作信息资源类、政治工作信息安全类、网络舆论宣传类、政治工作装备类、政治工作信息人才类等;政治工作信息化专项技术法规制度涉及政治工作信息化共用基础技术、政治工作各业务领域信息化技术、政治工作装备信息化技术、舆论法理斗争和心理攻防信息化技术等。随着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应进一步加强政治工作信息化法规制度建设,形成具有我军特色的政治工作信息化法规制度体系。要统筹规划政治工作信息化法规制度的体系建设,横向上保持政治工作作战指挥、基础设施、武器装备、人才建设等各部门各领域法规制度的协调推进、配套建设;纵向上保持政治工作信息化法规制度各层级有机联系、衔接配套,防止出现缺失或断层。三要考虑需求牵引、动态更新。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法规制度建设,要紧盯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的现实需求,完善政治工作信息化法规制度建设框架,创设政治工作信息化新的法规制度,修订或废止不符合新形势任务需要的原有政治工作信息化法规制度;要结合信息网络时代军队思想政治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使政治工作信息化法规制度始终与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和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相适应;要通过及时有效的立法,取得政治工作信息化法规制度建设的新成果,以进一步引导发展、推动创新、保证作战、服务需求;要根据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分层递进、互动跃升的特性,立足当前、兼顾长远,立足基础条件的成熟程度,兼顾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的现实需求,在推进政治工作信息化方面使法规标准与时俱进,不断促进政治工作信息化法规制度建设。

  参考文献中央军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__关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重要论述摘编.解放军出版社,2016.44.【2】__: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央广网,.总政治部.__国防和军队建设论述选编(二).解放军出版社,2015.75.中央军委.军事立法工作条例.解放军报,2017-05-11(02).__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153.

  

  

篇五:我军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有

  当前发达国家军队为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信息流动快时效性高的特点正努力克服传统指挥体系信息流程长横向沟通差抗毁能力弱的缺点加快发展以网络为基础的指挥自动化系统以求减少指挥层次简化指挥环节提高军兵种联合指挥水平把树状纵长结构的传统指挥体系转变为更有利于信息流动和使用的网状扁平结构

  试论军队信息化过程中措施以及存在的问题和策略

  论文摘要:军队信息化是关系国民生存、国家存亡的大事,建立一套安全实用、高效快捷的军事信息系统是目前军队信息化的主要任务。然而在军队信息化过程中也存在着相当多的安全隐患,我们应该分析这些隐患从而防范这些安全问题的发生。

  论文关键词:军队信息化

  军网

  信息安全

  军队现代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在工业时代,军队的现代化就是实现机械化;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化则成为军队现代化的时代定义和主要标志,建设信息化军队也就成了这一时代军队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因而,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发达国家军队在逐步理清发展目标和方向后,开始采取种种措施,加速打造自己的信息化军队。主要有以下几个措施

  一、着眼军队人员的知识化特征,加快高素质知识型军事人才的培养

  人才乃建军之本,强军之基。不同的时代,对军队人员的素质有不同的要求。比如,农业时代,要求的是体能型军人,工业时代要求的是技能型军人,到了信息时代,与之相适应的则是知识型军人。从某种意义上说,用知识武装官兵、武装军队,已成为建设信息化军队的必由之路。正因为如此,当今世界的许多国家,都把加快高素质知识型军事人才的培养,作为实现军队信息化的基本路径,采取依托国民教育和自身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力争把尽可能多的知识型高素质人才吸收到军队的行列中来。目前,美国军官几乎都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其中拥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军官高达近50%。在伊拉克战争中,操纵“爱国者”防空导弹、“捕食者”无人驾驶飞机、“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等高技术兵器的军人,有三分之一是技术专家。俄罗斯目前98%的军官受过高等教育,指挥军官全部是大学本科毕业,并有相当数量的博士和副博士;日本自卫队和以色列军队要求军官必须全部达到大学以上文化水平。

  当然,军队的知识化并非仅等于军官的高学历。最终的检验标准,在于指挥员的综合素质,驾驭现代装备的能力。总之,努力实现军队人员的知识化,已经成为世界各主要国家军队适应新军事变革需要、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共同选择。

  二、着眼武器装备的智能化特征,加快信息化武器装备的体系建设

  信息化武器装备,是建设信息化军队的物质和技术基础。鉴此,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发达国家军队广泛运用新的信息技术成果,采取研制、改造、整合等多种手段,加快建设信息化的武器装备体系。

  研制新型的信息化武器装备,是建立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的重要支撑,是加快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建设的主要手段。在这方面,发达国家军队目前重点是加强精确制导弹药和信息化平台的研制开发。新型精确制导弹药主要以计算机和复合制导系统为核心,具备自动识别、自动定位、精确打击的功能;新型信息化平台主要以电子信息传感系统为核心,与指挥控制系统互联互通,具备战场感知、自动跟踪、信息处理、指挥控制等功能。在加强常规有人作战平台研制的同时,发达国家还普遍加强智能化无人作战平台(包括智能化无人机、智能化机器人、智能化水下潜航器等)的研发工作,以适应信息化战争的无人化趋势。

  军队信息化的建设是为作战服务的,信自、战中大量的侦察信息、和作战命令将会通过军网进行上传下达,在作战期间军网是不允许中断的,一旦断网将会对作战产生重大的影响。军网由于采用的是独立的专网,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安全性。但是,经研究发现,军网由于地域广使用单位分散,仍然存在一些不安全因数。其中之一就是物理链路和接入端仍然存在盲区,从这些地方仍然可以在作战期间对军网进行破坏,给信息、战以致命的打击。因此,为丁保证军网在作战期间的安全,保证信息战的胜利,研究军网的安全是很现实也很有必要的。

  三、着眼作战编成的联合化特征,加快武装力量结构的一体化步伐

  根据信息化战争的需要,整合优化军队内部的组织结构,是建设信息化军队的重要一环。而未来的信息化战争,战场空间将是多维一体,陆、海、空、天、电、网等各个战场空间的联系十分紧密,任何一支作战力量都不可能像以往在机械化战争时代那样,只在某一个空间独立作战,而要能够具备在多个战场空间遂行多种作战任务的能力。这就要求作战力量的编

  成必须打破军兵种界线,遵循“系统集成、合成一体”的原则,按任务需求进行诸军兵种合成的一体化编组。目前,美军的陆军师、海军联合特遣部队和陆战远征部队都具有很强的合成一体性,还计划组建4种高度合成的一体化部队:由装甲兵、炮兵、机械化步兵、导弹兵、攻击与运输直升机分队组成的一体化地面部队;由侦察机、攻击机、战斗机等多机种组成的空天远征部队;由1个陆军旅特遣队、1个空军战斗机中队、1支海军舰艇部队和1个陆战队分队编成的陆海空联合特遣部队等。俄军目前组建的机动部队则横跨3个军种和1个独立兵种,包括陆军的摩步师、坦克师、特种师、火箭兵师,空军的战斗机、强击机、轰炸机团,海军的陆战队营和空降兵师。法军的快速反应部队也由5个军兵种的不同类型师组成,可以执行多种作战任务。这些诸军兵种一体化的作战部队,组织结构更加严密,作战单元更加集成,遂行任务更加多样,更有利于信息化装备作战效能的充分发挥,因而,具有很强的系统对抗能力。四、着眼指挥体系的扁平化特征,加快指挥网络化系统的建设进程

  指挥体系趋向扁平化,是工业时代的机械化军队向信息时代的信息化军队转变的重要特征之一。当前,发达国家军队为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信息流动快、时效性高的特点,正努力克服传统指挥体系信息流程长、横向沟通差、抗毁能力弱的缺点,加快发展以网络为基础的指挥自动化系统,以求减少指挥层次,简化指挥环节,提高军兵种联合指挥水平,把树状纵长结构的传统指挥体系,转变为“更有利于信息流动和使用”的网状扁平结构。比如,美军的指挥自动化系统在经历了C2系统、C3系统、C3I系统、C4I系统后,如今已发展成为集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监视与侦察为一体,陆军、海军、空军和海军陆战队诸军兵种互联互通的C4ISR系统,基本形成了及时获取信息、及时共享信息、及时决策指挥的扁平网络化指挥体系。目前,美军指挥自动化建设正致力于把火力打击系统纳入其中(即形成C4ISKR),并逐步发展成为“全球信息栅格”(GIG),以求完全实现情报获取实时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作战单元一体化。这一目标实现后,美军的信息化水平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彻底完成由传统的“平台中心战”向高度一体化的“网络中心战”转变。而在这方面的建设上,其他发达国家军队也高度重视,投入力量不断加大

  而我们建设军队信息化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隐患一、军队信息化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一)物理链路的不安全全军作战部队的分布在全国来说是比较分散的,遍及全国的各个角落。要使全军的所有作战单位全部接入军网必然将部分物理链路如光纤放在非军事管理区内,这样地方人员将能够接触到这些链路,这部分物理链路在战时将会成为攻击、窃取的目标。如一级结构间的光纤、一级结构和二级结构间的光纤、二级、三级结构间的光纤连接,四级和三级的间的光纤连接:这些光纤翻山越岭,穿过非军事管理区,这些地域可以说是军事管理安全的盲区。同时它也是造成军网最大的不安全的地域,如果敌方知道这些光纤的埋放地点,战时将这些地方的光纤剪断或者在光纤处进行信息窃取,这样将会使军网长时间断网,这是对军网最大的威胁,同时也是军网内信息比较可能泄露的地域。另外,小、远、散单位由于到接入端距离教远,它的物理链路也会暴露,有的甚至有部分可能处于非军事区内,它也是造成军网不安全的地域。作战时,它也是敌方首选目标。如果敌对分子对他们的物理链路进行窃听或者剪断,将会使这些单位造成长时间断网,无法通过军网发送和接收信自,另外就是他们通过军网传递的信息将可能被窃取,造成泄密。还有就是临近的友邻单位的接入和执行任务而驻扎在接入级附近的临时作战单位,也是一个不安全的因素。在各接入级,其他军兵种的作战单位由于作战任务的需要可能会临时进入接入级附近执行任务,如果让他们各自接入自己所在部队的军网是不现实的,只有就近接入附近的接入级,连入军网来传递信息。但是,对于这些友邻单位和临时单位的安全控制,接入级无法像控制本级的那样去管理,而且,他们到接入级的光纤也是在非军事区内。这些单位由于是临时驻扎,所以警戒力量相对要弱一些,只要友邻部队的任何一个接入点出问题,便可以从那个接入点入侵军网,对军网进行破坏。(二)接入端信息接入点的不安全对军网来说,接入端的信息接入点大部分是在军事管理区内,非军方人员极难接触到这些信息、点。但是,接入端也有不安全因素,主要是四级结构下的接入点,由于四级结构

  处作战单位分布较散,尤其是我们所说的小远散单位,侦察哨所,友邻部队临时作战单位的接入点、单兵作战系统中的每一个单兵都是一个信息接入点,作战单元的信息接入点,这些接入点将是敌对分子可能窃入的地方。只要一个信息接入点被成功窃入,那么敌方就有可能以此为突破口对军网发动攻击。(三)违规使用军网造成的不安全由于兵员结构的复杂性,导致有些同志私自将非军方下发的软件、存储介质,甚至个人PC用到军网,从而可能导致病毒在军网上的传播。同时,将军网内专用的存储介质在军网和Internet之间互用,造成军用信息、在Internet上的泄露,同时,将病毒带入军网,对军网造成危害。(四)管理上的不安全没有严格遵守管理规定,对接触军网内的设备如(网络设备和接入点的Pc)和使用人员没有严格检查管控,让外来人员和没有资格接触网络设备的人员接触到这些设备,尤其是在接入点,有些私自将PC接入Internet。有的直接将该接入点连入Internet,这样相当于在这个地方为Internet上的黑客开了一道访问军网的大门,互联网上的黑客可以从此对军网进行攻击。可以说目前军网的不安全,有一部分是由于管理上的失误带来的另外还有作战区间网管人员反叛造成的不安全,这种情况极少发生,但是如果出现,那么战时对军网将会造成致命的危害。对信息、化作战造成致命打击。自然灾害也会带来不安全,如电力系统被毁等对军网的不安全。

  从上述分析可知,尽管军网从结构上解决了一定的安全问题,但是由于军网的特殊性,它仍然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这些不安全因素将会是军网的薄弱点,敌方完全可能利用这些不安全因素及薄弱点对军网进行破坏。

  二、军网安全防护对策分析

  (一)健全网络安全机构在每一级单位,都应当设立相应级别的、负责信息安全的专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机构的人员应包括领导和专业人员。按照不同任务进行分工以确立各自的职责。一类人员是负责确定安全措施,包括方针、政策、策略的制定,并协调、监督、检查安全措施的实施;另一类人员是负责分工具体管理系统的安全工作,包括保安员、安全管理员、安全审计员和系统管理员。在分工的基础上,应有具体的负责人,以负责整个网络系统的安全.当前应重点建设和完善以下三个“中心”。网络监管中心。其职责主要是运用技术手段,对我军各类网络和信息系统的运行进行经常性的巡查、搜索、监测,预防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帮助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对“黑客”和病毒入侵网络问题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理,提高信息系统的隐患发现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应急处置中心。军队应按照积极预防、及时发现、快速反应、确保恢复的原则,建立和完善相对独立的应急处置机制,发展专业化保障力量,以有效防范和及时解决各类信息安全特别是网络安全问题,增强军事信息系统的灾难恢复能力和信息安全防御能力,提升我军全时空专业化信息安全保障水平。信息安全研究中心。其主要任务是跟踪前沿动态,提高研究起点,拓宽研究思路,把信息安全理论研究与网络防御演练结合起来,把信息安全专题、研究与电子对抗、情报侦察等相关问题的研究结合起来,把现实性的对策研究与前瞻性的战略研讨结合起来,增强研究的超前性、实用性和综合性。(二)建立网络防护机制一是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对网络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进行科学评价,证明网络的安全等级,找出安全缺陷和漏洞设法躲避风险。二是建立防护演练机制.演习可以验证信息安全策略的合理性和网络系统的安全性,不断发现和寻找信息安全的薄弱环节,达到固强补弱的目的。(三)完善信息保密制度制定严格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确立安全管理的原则:一是多人负责原则,即在从事每一项安全相关的活动时,必须有两人以上在场;二是任期有限原则,即任何人不得长期担任

  与安全相关的职务,应不定期地循环任职:三是职责分离原则,如计算机的编程与操作、机密资料的传送和接收、操作与存储介质保密、系统管理与安全管理等工作职责应当由不同人员负责。另外,各单位还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如要求用户必须定期升级杀毒软件、定期备份重要资料,规定军用计算机不得随意安装来路不明的软件、不得打开陌生邮件,对违反规定的进行处理等。要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密规章制度,对涉密信息的采集、存储、传输、使用、销毁实施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大力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建立技术安全防护体系,全面提高我军军事信息系统的综合防护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四)开发网络防护技术在信息安全技术方面,当前,应力争在以下三种技术上求得突破:一是能逐步改善信息安全状况、带有普遍性的关键技术,如密码技术、鉴别技术、病毒防御技术、入侵检测技术等;二是创新性强、可发挥杠杆作用的突破性技术,如网络侦察技术、信息监测技术、风险管理技术和测试评估技术等:三是能形成“杀手铜”的战略性技术,如操作系统、密码专用芯片和安全处理器等。(五)培养信息安全人才信息安全对各类人员的要求不同,如领导管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负责精神和敏感的战略眼光,使用人员要有很强的信息安全意识和知识,维护和建设人员要强调政治过硬、职业道德和专门技术等。因此,应该加紧培养既对信息安全理论和信息安全技术有很深造诣,又对世界军事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及趋势有较深了解的高级信息安全战略人才:既通晓相关的信息安全法规制度,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信息安全管理人才;既能熟练使用各种信息安全装备和设施,又能解决信息安全方面的具体问题的信息安全技术人才。把培养信息安全专业人才纳入全军人才发展战略规划,在相关院校建立培训基地,设立信息安全专业学科,源源不断地培养、输送和储备信息安全专业人才,为我军建设一支强大而稳定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队伍。在信息作战条件下,信息安全是军队战斗力的“利剑”,但是不能确保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安全,那它就成了“软肋”。我们在技术和管理上采取高效严密的策略的同时,还要大力加强

  官兵的信息安全意识,培养网络安全专业人员,只有拥有一支训练有素的“网军”,才能保证军队在未来的信息战中占据主动权。

  

  

篇六:我军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有

  部队政工网稿件

  1.全军政工网军旅文学优秀稿件有什么好处你好,我这儿有一则军队文学的投稿信息,你可以去投一投。广州军区《战士文艺》“军队文学新锐”专号盛大征稿为喜迎和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集中展现军队青年作家创新性的写作成果,进一步推动军事文学创作,发觉和推介一批文学新人新作,广州军区《战士文艺》(文学双月刊)盛大推出“军旅文学新锐大展”专号,特此真诚征集稿件。征稿对象:军队青年作家、诗人,以及曾在部队服役的文学作者。

  征稿内容:小说、散文、随笔、诗歌(组诗)。投稿要求:1、作品不分流派,不限主题,不限篇幅和字数,以思想性、艺术性见长,写作姿势、理念要立足现实,贴近生活,剧烈凸现独立的人文精神、观念意识、个人质量,凸现生存意识和生命体验,凸现军旅的阳刚大气、豪宕邪气;2、附2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和500字左右的创作谈,以及艺术或生活照片2张;3、注明作者真实姓名、具体通联方式、电子信箱。

  4、稿件最好以电子邮件方式投寄。通讯地址:广州市达道路10号《战士文艺》杂志社。

  2.求写一篇高质量部队政工消息政治信息工作开展的活跃,直接反映出本单位的政治工作动态、

  队伍精神面貌的重要手段,同时也为上级机关供应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1

  并以此推动政治工作的顺当开展,从而较好地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的一项重要内容,每位政工干部肯定要充分熟悉做好政工信息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日常的政治工作中去发觉信息,抓住焦点,关注热点,捕获亮点,加以提炼,在开发信息精品,提高信息质量上下功夫,才能发挥政工信息的优势和作用。

  一、与政治信息工作不相顺应的次要表现从总体上看,这种不顺应次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政工干部的信息素养与政治工作的要求不相顺应。推动政治信息工作,政工干部是关键,政工干部必需树立与政治信息工作要求相顺应的信息思维方式,从传统政治工作思维向政治信息工作思维转变,从机械化思维向信息思维转变,政治信息工作,要根据上级领导机构的要求打造专栏,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实现网络的训练、培训、宣扬、消遣和服务等功能,将政工信息打形成学习渠道,宣扬培训的平台。

  健全政工信息干部队伍体系,定期加强培训,加强对政工信息干部队伍的培育,营造良好的政治信息工作氛围。二是运用网络平台开展政治工作的水平与信息时代对政治工作创新进展的要求不相顺应。

  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形态、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日益信息化,并推动着战斗形态、军队建设向信息化转型。这些深刻变化,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影响着官兵的抱负信心、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心理情感,对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此,必需认清信息时代的进展,认清将来信息化要求,认清政

  2

  治信息工作的现状,乐观探究政治信息工作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提高政治信息工作水平。三是在现有条件下如何创新警营文化与广阔官兵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顺应。

  推动政治信息工作,不只要培育和推动创新警营文化。政治思想工作,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传播部队文化,传播学问,更好地用先进文化和理论武装官兵、培育官兵、塑造官兵。

  一是要领悟上级意图,谋领导所想,供党委所需。政治信息是为上级决策服务的,所以我们就必需讨论上级机关的信息需求,努力达到本单位、本部门工作与上级机关领导的需求相结合,达到上级领导的信息需求。

  只要与上级领导思维最大限度地合拍共振,才能做到谋领导所想,供领导所需,才能不断地为领导机关供应高质量的信息服务。我们要仔细学习上级机关的政策文件,学习基本理论政策。

  学习中既要具有连续性,又要深度研究、广泛涉猎,只要这样才能时辰贴近领导思维,削减上报信息的盲目性。二、目前政治信息工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一)各级领导高度注重严抓落实。

  近年来基层单位领导对政工信息都比较注重,渐渐熟悉到政治信息工作在开展业务工作和加强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为确保部队政治信息工作稳步推动,各级政工部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搭建了政工信息工作平台,完善了各种信息运转机制,确立了严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政工信息机制逐渐完善保证运转。现在每个支队级单位政

  3

  工信息网络已基本建立了一整套信息运转机制,包括政工信息撰写的规范性、信息传达的程序性、信息绩效考核的制度性等,有效的保证了政工信息质量。

  在构建信息运转机制方面,本着确保信息来源、提高信息质量这一动身点,每个单位都推出扎实有效的政工信息奖惩制度,实行每月统计通报制度,按月进行汇总统计,并准时进行通报,同时制定规范政工录入规定。针对报送的信息中存在的数量不断增多,栏目不断转变,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的实际状况,明确了信息写作规范、报送范围和质量要求。

  (三)政工信息的质量有待提高。个别单位为完成政治信息任务数,片面追求信息数量,忽视信息质量,存在突击、凑数的现象,一些素材选择比较简洁,内容缺乏新意,很多信息往往是一事一报,零星的、琐碎的、动态的信息多;一些信息的时效性不强,信息反馈不准时;甚至有些信息的可读性不强,空话、套话连篇,没有实际内容。

  更有甚者消息存在造假失实的现象。(四)政工队伍素养参差不齐。

  虽然有些基层单位利用责任分工的形式,把各类政工信息的发布分值平摊给基层民警,这样虽然激发了少数基层民警的撰写热忱,提高了信息的数量,然而大多数民警都比较缺少写e799bee5baa6e78988e69d8331333337613238作方面的才能,写作的乐观性、自动性不强,对政工工作缺乏深化的调查讨论,平常不注意学习,不擅长积累,写作水平不高。大部分信息都是为了完成工作任

  4

  务而撰写信息,很难写出好的信息。三、加强政治信息工作,必需增加“三种意识”一是增加政治

  信息的捕获意识。在日常工作中,各种素材随时随地都在产生,关键是我们能否去发觉,能否去捕获摘自百度的多看看别人的就能写出来了。

  3.部队上的旧事稿200字以上,内容不限你好,这边有几篇旧事稿,你可以参考一下。本报讯:在庆祝宏大祖国建国六十五周年之际,为了加强对部队

  

篇七:我军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有

  部队信息化技术培训班学习情况汇报

  我自从XX年8月23日来到xx学院参加军区组织的动漫制作骨干培训班,到XX年1月14日

  业,虚心向教员和其他战友请教,并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基本掌握了动漫制作所必需的剧本写作、模型制作、场景制作、角色制作、材质贴图、角色绑定、机械绑定、虚拟现实、特效制作、渲染合成等各个技术环节,能够熟练使用3dmax、unfold3d、vue、ae、edius等软件,并学习了maya、ps、premierepro、quest3d等软件。三是牢记单位荣誉,强化综合素质。在学习中,我时刻牢记自己是炮兵团的一员,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服从学员队干部和骨干管理,认真履行好自己的义务,坚决做到在本单位与在外单位一个样,从未发生过任何违纪行为。在努力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我还利用自己的特长积极参加学院学员队组织的各种活动:本学期共有78篇广播稿被学院广播站采用,参加了学院组织的球类运动会,在担任动漫班论坛“学习园地”版主期间,我努力将其打造成大家学习交流的集散地,极大地丰富了战友们的学习生活,受到队干部和广大学员的一致好评。在学员队组织的量化管理评比中,我的综合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并于XX年10月份被评为“学习标兵”。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虽然通过前期的学习对三维动漫的制作过程有了一定了解,也掌握了大部分基本技能,但由于自己并不是计算机专业,电脑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并且以前没有从事过相关工作,因此学习中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剧本创作基础比较薄弱。我以前虽然在宣传股代培过,但自身文字功底并不是很扎实,加上在日常工作中缺乏锻炼,因此在独立完成动漫剧本创作过程中还存在很大困难,与很多长期在宣传、组织等部门工作过的同志相比差距比较大。通过观看前几届军区和全军的获奖作品,感到自己创作的剧本无论立意高度还是内涵深度都不够。二是软件操作技巧不够熟练。由于受到电脑基础知识和审美观念的限制,我在作品制作的环节中,对爆炸、音效、焰火等特效制作和使用还不够

  

  熟练,对灯光、色调、材质的调配和使用还不够合理。此外,还存在动画的连贯性不强、动画与分镜结合不紧密、对空间感把握不足和对动画后期剪辑与合成处理不够恰当等问题。三是综合知识掌握不够全面。我们这次培训是以三维动漫的创作为主,因此在学习中我更多的是将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三维动漫制作的相关技术和软件上,对二维动画制作特别是flash动画制作、课件制作、电脑硬件、网络技术、图片处理等方面学习比较少,与目前我团大部分同志使用二维制作动漫和课件的现实结合不够紧密。三、下步打算和努力方向下学期我们的学习主要是在本学期学习的基础上,以制作创作弘扬“延安精神”的大型动漫为牵引,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实习来达到熟悉大型动漫制作流程、强化团队合作精神的目的,下学期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以创作大型动漫为推手,努力提高文化素养。根据军区政委指示,我们培训班后期将以弘扬“延安精神”为主题展开创作。为搞好此次创作,军区文化工作站、边防学院和影视公司相关人员亲自赴延安搜集素材,并成立了专门的小组负责编写剧本。军区文化工作站干事也将电视剧《保卫延安》的剧本推荐给我们看。此外,此次参加培训的很多战友都来自各单位的宣传、组织等部门,文化功底比较扎实。因此,我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一定要把握好机遇,多向战友学习,争取在审美观念、剧本创作等方面有所提高。二是以完成寒假作业为契机,切实补足技术短板。军区宣传部负责人事给我们下达的寒假任务是独立创作一部flash动画片,并作为所在单位XX年度参加军区动漫比赛的参赛作品。在接到任务后,我认真构思故事、编写剧本、学习二维动漫制作技术和软件,为圆满完成任务做前期准备。此

  

  次任务完成情况不仅是对我个人学习效果的一个检验,更关系到单位的荣誉,因此我要本着对自己负责、对单位负责的态度,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出详实的自学计划,通过高质量完成寒假作业来提高自己的二维动漫制作水平,补强自身不足。三是以参与团队项目为动力,熟练掌握项目流程。军区政治部已经明确了我们在实习阶段的任务是制作以弘扬“延安精神”为主题的大型动漫作品。这对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要熟悉动漫制作的流程,熟练掌握动漫制作的各个技术环节,而且要有很强的集体观念和团队协作精神。我在创作过程中一定要发扬不怕吃苦、团结协作的精神,服从项目负责人的安排,熟练掌握动漫制作的各个流程,将前期所学知识串联成一个整体,在提高自身水平的同时高质量、高标准完成上级赋予的任务。

  

  

  

篇八:我军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有

  姜鲁鸣:当前国防建设面临的若干问题和矛盾中国网|时间:2006-11-27|文章来源:中国网

  编者按:

  日前,《学习时报》刊载姜鲁鸣文章指出了我国国防建设面临的若干问题和矛盾,全文如下:

  要牢固确立科学发展观在国防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就要准确把握现阶段国防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矛盾。我认为,现阶段我国国防建设面临以下几个相互联系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发展模式问题,主要表现为依托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与国防建设相对封闭的矛盾。在当今世界,国防建设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传统的“分离”模式,两大块各自封闭、互不相通,前苏联和我国在改革开放前都属于这种模式。二是现代的“融合”模式,军用和民用两大领域的技术、人才、资金、信息、商品等,形成互相交流和融合的态势,这种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趋势。在这方面,近年来我们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总的来说,军民融合的发展还远远不够,基本上还处两大建设体系相互分割、自成体系的状态。主要表现为:在国家经济建设中不能充分兼顾国防建设需求;军工产业基本上也是封闭的,规模产业较小,对国民经济带动能力比较弱;军队建设也未能充分依托经济社会发展。在这方面的差距意味着我们还没有建立起与信息化战争相对应的资源保障体系。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对抗,集中表现为以国家整体实力为基础的体系对抗。这种对抗,要求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必须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以国家整体实力支撑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只有以整个经济社会为依托进行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才能保证以本国能够以最先进、成本最低的物质技术力量保障国防建设。这方面我们长期落后于世界,潜伏着巨大的隐患。

  投入规模问题,主要表现为信息化建设任务艰巨与财力投入相对不足的矛盾。国防信息化建设通常需要巨额投入。近些年来,世界主要国家推进新军事变革,发展信息化军事力量,国防投入增长较快。在1996至2003年之间,美国共投入军费近2.5万亿美元,其中40%,即约有1万亿美元直接用于军事变革。其他40多个搞新军事革命的国家也都加大了国防投入。我国这些年来一直很重视国防投入,投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现有投入水平与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要求还有相当距离。2005年我国的军人人均军费为1.3万美元,美国为35万美元,英国、日本、法国和德国都是10多万。这就是说,在军人人均军费支出上,美国是我国的30倍,英国、日本是我们的10倍多。这样大的差距说明我们在军事变革中处于绝对劣势。今后,虽然我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也会不断加大对国防建设的投入,但由于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很低,财力也很有限,国家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因此,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需求与经费供应相对不足的矛盾将会长期存在。

  建设效益问题,主要表现为现有的国防建设效益与国防现代化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近年来,我国国防建设效益有了显著的提高,但仍然存在着整体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的问题。忽视算经济帐,不计成本、不讲效益的问题依然存在。现有费用投入的结构效益还不能有效支撑军队信息化建设,技术军兵种建设的投入比重一直偏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军事力量结构的不合理,使板块式结构特征更为突出。此外,国防费保障摊子过大,重复建设依然存在,存量资产利用率也比较低。所有这些,都降低了国防开支的使用效益。

  要素建设问题,主要表现为武器装备发展与其他要素发展不协调的矛盾。国防建设的基本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武器装备、军事人员、体制编制、军事理论。这四者之间必须全面协调发展,一旦不平衡就会引起军事系统的失调,严重的不平衡还会造成严重后果。当前,我国武器装备建设尽管与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但毕竟获得了显著的发展,在很多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相比之下,军队官兵科技素质偏低,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不足,组织体制改革与信息化条件下国防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和矛盾比较突出,领导管理体制和治军方式仍需进一步发展创新。

  创新能力问题,主要表现为军事创新的迫切要求与国防建设创新能力不强的矛盾。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关键在于创新。当前,我国国防建设中的管理、体制、技术和理论等方面的创新能力都有待提高。其中,武器装备建设中的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尤为突出和迫切。应当说,近年来,我国武器装备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总体上仍然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差距,尤其在动力系统、关键性原材料和集成技术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一些先进的设计技术、实验验证技术还不能满足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以军工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的基础研发和生产能力不强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政策制度问题,主要表现为国防和军队体制改革与社会深刻变革不相适应的矛盾。我国国防和军队的建设与改革是在国家社会总体变革的大背景下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为军队建设与改革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同时,有关军队的某些政策制度与市场经济环境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凸显。军人的主体地位、价值观念、军队的荣誉感也面对新的挑战和新的问题。从问题的根源上看,固然有一个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问题,但更多地还是属于政策、制度、机制方面的问题。当前,武器装备采购制度和机制、军工管理体制、医疗保障制度、住房制度、干部福利待遇制度、社会化服务保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滞后于社会变革的大趋势。

  平战转换问题,主要表现为国防动员能力还难以适应战略机遇期内应战应急能力建设发展的矛盾。近年来,我国国防动员体制和能力建设成效显著,但是,有关动员的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应战动员与应急动员在体制机制上仍未能有机结合起来,迫切需要在突出动员建设的整体性、增强动员建设对市场经济的适应性、提高动员建设的规范性、推动动员建设手段的信息化等方面寻求突破。

  人才建设问题,主要表现为现有人才建设状况与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一方面,我军官兵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优良的思想作风和坚忍不拔的战斗意志,素质在不断提高,但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和矛盾。比如,官兵的文化科技素质有待提高,一体化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比较短缺,人才培养的效益也需要提高,等等。这些差距反映出军队人力资源建设距离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和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另一方面,国防科技工业人才建设的问题也非常突出,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国防科技工业产出高新武器装备能力的提高,也影响了科技工业作为国家战略主导产业牵引和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能力。

  上述问题和矛盾构成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矛盾群。它说明,尽管我国国防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总体上还不能适应信息化、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大环境的需要,距离应对新环境、迎接新挑战、履行新使命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显然,要破解这个矛盾群,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的发展思路、科学的发展模式、科学的发展方法来统筹兼顾,协调解决。

  

  

篇九:我军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有

  加强和改进军事训练中的政治工作

  作者:赵灿宇来源:《中国新通信》2018年第16期

  赵灿宇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防空兵学院(郑州校区)

  【摘要】在我国社会建设不断完善的大背景下,军事训练的情况已经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军事训练是我国实现战略发展的关键,其训练效果对国家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习主席在2018年开展军事训练动员大会上也强调了军事训练的重要性。将政治工作充分渗透进军事训练当中已经成为了提高训练质量的主要渠道。本文就军事训练中的政治工作的加强和改进路径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

  【关键词】军事训练政治工作改进路径

  前言:强化军事训练的质量和效果已经成为了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国家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将军事训练纳入国家战略当中是习主席在哦开训动员大会中重点提出的新要求。充分实现政治工作在军事训练中的渗透程度,使其能带来最大化的工作效益,从而促进军事训练效果的提升已经成为了政治干部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各级政治干部应该充分意识到在军事训练中开展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并采用合适的方法落实政治工作。

  一、把握好军事训练的发展方向

  首先,应该清楚明确军事训练在政治工作方面的方向。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应该将加强军队建设作为基本的目标,从而更好的实现党在新时代中确立的发展目标。应该培养官兵将强化党的执政权利作为其训练动力的意识,使其愿意为实现国家的发展构想而更加积极的投入到训练当中。其次,充分把握军事训练的发展方向。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的战略目标,这些都是军事训练工作的发展方向。强化信息化在军事训练政治工作中的作用已经成为了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应该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技术优势,提高政治工作的实施质量。最后,把握军事训练的价值取向。打胜仗是军事训练的主要目标。在政治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将强军作为工作的核心,不能偏离这样的发展目标,将习主席的训令作为主要的指导原则。

  二、提高官兵练兵的动力和激情

  官兵参与训练的热情和积极性能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军事训练的质量。在开展政治工作的过程中,提高官兵的训练激情是前提。首先,应该将鼓励宣传与指导进行有机结合。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加快,可以通过网络软件、公共媒体等方式进行政治工作的宣传,将细微之处作为宣传工作的着手点,使官兵能在潜移默化中参与到政治工作当中。其次,应该制定合理的奖励与惩罚制度,并将其与目标激励相结合。根据年度训练方案,将其分成若干个阶段性的小目标,将训练任务落实到每个官兵的身上,使每个官兵都能明确自己的责任。在此基础上,政治干部应该进行仔细调研,对政治工作所取得的效果进行考核和测评,从而促进政治工作更好的落到实处[1]。奖励与惩罚机制应该作为政治工作的重要保障,将奖励与激励融合到一起,使二者能充分发挥作用,并能对一些不良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三、确保机关在指导及干部在一线

  军事训练的场地是开展政治工作的主要平台。首先,政治机关的服务应该到达训练场地。旅团机关应该对政治工作制定科学的计划,并在现场展开详细的指导,不能仅仅将指导工作变成简单的口号。相关领导应该深入到官兵的队伍当中,了解其思想情况,并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2]。其次,基层政治干部应该保证在军事训练的现场对官兵提供一些指导,用实

  际行动带给官兵积极正面的影响。在面对困难时,基层干部首先应该表现出无畏精神,从而发动所有人共同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这样言传身教的方式真正为训练一线的官兵树立良好的榜样。

  四、保证军政干部之间的优势互补及配合

  首先,应该寻找军事训练与政治课程之间的结合点,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充分了解官兵在不同训练阶段的思想变化,并通过合适的思想教育的方法提前解决其思想问题。将官兵的思想问题作为调整训练方法、提高官兵训练热情的主要的依据[3]。其次,应该同时抓起将军事训练与思想教育这两个方面的工作。基层干部应该每天都参与到官兵的实际训练当中,对训练情况,官兵思想情况等方面进行深入了解。及时发现训练中出现的任何问题,并与思想教育人员进行联系,从思想教育的专业角度获得建议,从而更好的运用到实际的政治工作当中。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充分将军事训练和政治工作相互结合起来,还能在很大的程度上实现工作方面的互补,从而更好的实施军事训练中的政治工作。

  五、结论

  综上所述,军事训练是我国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各级政治部门应该充分意识到在军事训练中强化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并通过把握好军事训练的发展方向,提高官兵练兵的动力和激情,确保机关在指导及干部在一线以及保证军政干部之间的优势互补及配合的方式开展政治工作。通过本文对军事训练中的政治工作的加强和改进路径展开的一系列研究,希望能为提高我国军事训练中政治工作的实施效率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篇十:我军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有

  三加快和改进公安信息化基层基础工作的几点建议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为基层信息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保障各地公安机关应紧紧围绕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这一主题要求充分熟悉到开展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在三基建设的最后一年里把信息化基层基础建设置于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位置真正在思想上行动上工作措施上高度重视基层基础信息化建设真正做到人财物向基层单位倾斜为信息化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经费保配齐配强基层技术警力提高信通队伍整体素质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要实现公安信息化全面可持续发展应该在配齐配强基层技术警力提高信通队伍素质上下功夫

  当前公安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近年来,各地公安机关信息通信部门根据上级机关的具体部署,坚持科学发展观,始终把基层基础工作放在优先位置来抓,从网络建设、信息应用、规范化治理、机制建设等方面,不断开拓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是公安信息通信基础设施趋于完善,公安信息通信专网基本上覆盖了所有基层单位,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信息高速网络,开展公安信息应用提供了高效、可靠的传输平台。二是“金盾工程”各项建设任务基本完成,积极搭建了公安信息系统应用支撑平台和公安网安全保障体系,完成了“一机两用”监测系统、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系统建设,初步建成了安全、高效的包括信息系统、通信系统、电子地图系统、监控系统以及把接、报、处警集于一体的统一指挥调度在内的、完整的公安现代化作战体系,为各警种、各部门实现网络化应用和网上信息共享提供了可靠保证。但是,结合我们的实际工作,在公安信息化建设上还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公安信息化基层基础工作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第一,部分民警对信息化基层基础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上不足,个别部门领导重视不够到位。公安部把“全面加强公安信息化建设,提高公安工作现代化水平”作为公安机关基层基础十项重点工作之一,由此可见,全面加强公安信息基层基础工作,提高公安信息化基层基础应用水平是上级机关对基层公安工作的根本要求,也是基层公安机关适应新时期基层公安工作的根本需要,是实实在在的要求和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民警在对开展基层基础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上存在误区,特别是对公安信息化的基础建设认识不到位,认为开展基层基础工作只是一句空话,走走过场而已。有的部门领导对此项工作的开展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思想观念没有完全适应形势的发展,存在抓突击任务多,抓基础性工作少的现象,这些问题应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第二,信息总体应用水平不够高,基础信息为现实斗争服务的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

  当前高度动态化、信息化的社会环境对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警务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必然结果,也是对公安工作的内在要求,而大量完整、准确、高度共享的基础信息是实现警务信息化的基础.尽管各地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公安信息总体应用水平还不够高,离警务信息化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①信息掌控不够及时、基础基层源头信息采集不全面、不准确,例如有的地方为了完成人口信息照片录入的任务,竟用同一张照片多次录入不同的人,形成照片重复,资料虚假,不能为实战发挥实际的作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对违法犯罪嫌疑人的信息采集根本不重视,有的地方虽然制订了违法犯罪人员信息采集的考核办法,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严格按考核办法的要求办事,以致违法犯罪人员的信息资料没有及时、全面采集,有的地方虽然采集了,也没有及时录入,采集的信息不能得到利用。②警种部门配合不协调、情报信息分散零碎,没有形成整体合力,各地各警种之间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信息归口管理体系,采集的信息不能得到有效的、合理的利用.③全国各地信息共享程度不高,应用的效能不强。各地公安机关的信息没有统一归口,有时在网上能够看到外地公安机关有某一方面的信息资源库,但是因为不知道对方的用户名和口令,无法进入,不能共享利用。④信息研判能力弱,一些基层公安机关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信息研判制度,没有培养能够综合利用有关信息对本地的警情进行研判的专业人员。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础信息为现实斗争服务功能的发挥,制约了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成为信息化建设的“瓶颈”。

  第三,向基层的经费投入力度不够大,基层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与现实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公安机关各警种、各部门从事信息通信保障与服务的人员队伍是地市公安信通部门的基本细胞和基本单元,也是公安机关实现信息化的最基本的战斗实体,为这些基层单位解决正常的人员编制和经费投入是保证公安信息网的正常运行的根本。但目前,各地公安机关,特

  别是基层所队的基层信息通信专业专职民警非常短缺,人员也不固定,且为兼职,工作负担重,难以应付正常信息通信工作;一些基层单位的信息化技术装备落后,由于经费投入力度不够大,装备不能得到及时更新,与现实信息通信工作的实际需求有较大的距离。这些问题不解决,势必会放慢信息化基层基础工作的建设步伐,影响公安业务信息化的进程.

  第四、公安局域网没有固定的部门提供和建立公安局域网能独自动升级杀毒系统,没有固定的部门及时提供杀毒软件的升级包.目前公安局域网没有自己的杀毒、防毒系统,各地公安机关局域网使用的杀毒软件大多是下载的瑞星、金山毒霸等杀毒软件,在公安局域网内不能自动升级,一般在网上不能及时提供最新的系统级包,没有固定的部门提供升级包。有些地方的网页和计算机感染了病毒,通过局域网传播病毒的不能及时得到清除,对公安信息产生不良的影响,有的甚至导致计算机系统瘫痪,产生严重后果.

  三、加快和改进公安信息化基层基础工作的几点建议㈠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为基层信息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保障各地公安机关应紧紧围绕“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这一主题要求,充分熟悉到开展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在“三基”建设的最后一年里,把信息化基层基础建设置于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位置,真正在思想上、行动上、工作措施上高度重视基层基础信息化建设,真正做到人、财、物向基层单位倾斜,为信息化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经费保障。㈡配齐配强基层技术警力,提高信通队伍整体素质,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要实现公安信息化全面、可持续发展应该在配齐配强基层技术警力,提高信通队伍素质上下功夫。一方面采取内部调配、强化培训等办法,解决信息通信专业技术人才匮乏问题,真正将年富力强、懂技术的人才充实到信息化建设的第一线,确保基层技术警力与公安信息

  化建设工作量相适应。另一方面进一步强化基层民警利用信息网上作战的基本功练习,按照干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组织基层民警立足本职岗位,结合业务工作实际,苦练基本功,信通部门民警要强化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练习,切实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和水平,使广大民警人人适应岗位、人人精通本职、人人胜任职责,成为本部门、本岗位的“行家里手”。

  ㈢实施警务信息化战略,大力构建基础工作信息平台,努力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

  实现“信息化建设要有新突破"的工作目标,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信息化建设新途径,树立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的理念,大力实施警务信息化战略,不断推进基层基础工作信息化。一要构建情报信息综合平台,实现信息的大整合、高共享、流程化.二要抓好情报信息采集工作,提高信息质量,切忌应付式、完成任务式的假、大、空。把基层基础工作与情报信息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起完善的基层信息采集录入工作机制,通过做深、做细、做实基层基础工作,扩大情报信息的来源,畅通信息渠道.要严把信息质量关,避免信息量少、质差、不规范等问题.三要强化信息的分析研判和实战功能,通过各类信息的实时关联比对,为一线侦查破案提供线索,把情报信息转化为战斗力.通过大量数据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㈣建立公安局域网能自动升级的杀毒、防毒系统,设立固定的部门及时提供公安局域网杀毒升级包。目前公安部强制规定不能“一机两用",杀毒软件不能能过互联网及时升级,有些管理员不懂得怎样使杀毒软件及时升级,计算机感染病毒后束手无策,所以,我们建议上级公安机关迅速建立公安局域网能自动升级的杀毒防毒系统,或者有部门及时在局域网提供升级包,有效提高公安局域网的防毒、杀毒功能,提高局域网的安全性.

  

  

篇十一:我军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有

 军队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对策浅析

  考号:110210135104

  姓名:刘亚平

  摘要:目前,军队信息化建设尚处于初始阶段。推进军队信息化建设,应认清

  形势,正视困难,坚定信心,更新观念,把握信息化建设的特点规律,充分发挥理论的先导作用,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处理好信息化建设与其他方面建设的关系,保证信息化建设全面、协调、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军队信息化建设形势特点规划

  前言

  世纪之交发生的世界新军事革命,是迄今人类军事史上范围最为广泛、影响最为深刻的一场革命,既使我军现代化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又给我军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新军事革命的本质和核心是信息化。全军部队在贯彻中央军委战略决策、推进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新军事变革的创新实践中,积极性很高,行动很快。总结信息化建设的初步经验,推动和加快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我们要加强对世界新军事变革的研究,把握趋势,揭示规律,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不断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①

  认清信息化建设的严峻形势

  加快信息化建设,必须克服思想认识上的几个误区。一种是信心不足,对立足现有条件进行信息化建设感到无从下手,难有作为;一种是机械地照抄外军的做法,跟在外军的后面,亦步亦趋;另一种是脱离实际,盲目铺摊子,上项目,出成果。

  加快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正确的态度,首先要认清形势,正视困难。我军是在“小米加步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历几十年的发展,虽然有了巨大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军队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如在武器装备方面,许多国家军队的机械化建设已完成80%,有的已接近

  1000%,信息化装备比例在不断上升。如美陆军信息化装备超过装备总量的一半,海空军装备的信息化程度已达70%以上。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总体上还处于机械化、半机械化发展阶段,信息化建设刚刚起步。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严峻现实。

  军队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全新的历史性课题,是一个异常艰巨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项短期的阶段性建设任务,而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军队信息化是一次重大的根本性转型,是一个“质变”过程,是军事领域的一次全面变革。军事革命不同于政治革命,其过程不是暴风骤雨式的,而是逐渐展开的,要经历一个孕育、萌芽、发生、发展、完成到继续完善的若干阶段。这就要求我们对军队信息化建设任务的艰巨性有充分的认识,既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积极进行军队信息化建设实践,又切忌急于求成,不能沿袭过去那种“运动式”、“大跃进”的做法,制定脱离部队实际的规划,提出难以实现的目标,而应遵循技术渐进发展的规律,科学预测军队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充分认识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长期性,做好军队信息化的发展规划,付出艰苦的努力。在求真务实中搞好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每一项工作,通过信息化建设成就的量变,促进军队信息化建设的质变。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家信息化发展情况看,完成军队的信息化过程也许需要数十年的时间。因此,必须有长期建设的思想准备。

  同时,要坚定信心,鼓足干劲。虽然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长期性是客观存在,但这种长期性又是可以通过主观努力加以改变的。只要我们把握机遇,坚定信心,鼓足干劲,积极努力,就可以缩短军队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早日建成信息化的军队。这是因为,用发展的眼光看,实现军队的信息化是完全有可能的。

  经过多年的建设,我们的信息基础设施和军队指挥自动化建设已取得了可喜的成就,部分装备已具备一定的信息化功能,更重要的是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信息化建设经验。如某些领域已跨人信息化门槛,有的技术还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我国已拥有光纤、数字微波、卫星、程控交换、移动通信、数据通信、互联网等多种技术手段,长途传输、电话交换和移动通信均实现了数字化。尤其是近十多年来,以电话通信网、广播电视网、计算机互联网为主的信息基础设施已初具规模,一系列逐步配套成网的国民经济信息工程相继建成,从而为我军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奠定了坚实基础。

  西方一些学者认为,在信息化的门槛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只要抓住机遇,发展中国家完全可以后来居上。近年来,印度大力发展计算机软件业,从而使自己生产的软件在信息化程度最高的美国占有60%的市场份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信息产业包括通信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紧紧抓住信息技术革命这一历史性机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从而使通信业由制约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瓶颈,发展成为增长最快、综合效益最好的行业之一。这些事例说明,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军队来说,紧紧盯住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选准突破口,把握着力点,就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化劣势为优势,迎头赶上,甚至占居领先地位。因此,只要我们统一思想,理清思路,科学设计,精心组织,坚定信心,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我们的信息化建设就可以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更新信息化建设的思想观念

  思想决定行为,观念催生变革。在军队信息化进程中,随着武器装备的发展,军队编制

  体制的变化,必然要求军事认识、军事观念与军事思想以及军事理论体系的更新与重塑。其中,军事观念能不能突破旧的传统和思维惯性,确立适应军队信息化的军事观念,直接影响到军队信息化的进程与速度。因此,谋求信息化建设的高起点推进,必须彻底摆脱机械化时代的固有思维,切实从建设工业时代军队的传统模式中解脱出来,确立与建设信息化军队相适应的先进理念。

  在现阶段,一是要实现由传统的机械化观向现代信息主导观的转化。要充分认识未来信息化战争人力流、物质流、能量流依靠信息流来控制的基本特征,坚持以信息为主导,把现阶段部队建设的着力点放在充分发挥信息力的作用上。注重强化官兵的信息意识,培养信息素养,坚持把获取信息快、占有信息多、处理信息能力强,作为提高部队信息条件下作战能力的关键,积极挖掘信息资源,加强信息手段建设,谋求信息优势。二是实现由单纯发展机械化的观念向机械化和信息化复合发展的观念转变。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的进化过程,不仅是对单纯机械化建设观念的否定过程,也是信息化建设理念形成的过程。进行信息化建设,首先要将全军的思想统一到机械化建设观念向机械化、信息化双重建设理念转变上来,为信息化建设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三是实现由武器平台主导观向信息系统集成观的转变,改变突出局部建设、局部自成系统、以局部优势弥补整体不足的传统观念,从抓军队信息化顶层设计人手,着眼全局,强化优势,对所有军事要素进行一体化整合,谋求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效益。四是实现由被动适应发展观向主动创新发展观的转变,努力掌握信息领域的尖端技术,构建有我军特色的信息化体系,走出有中国特色的军队信息化发展之路。

  在这些转变中,最重要的是由思想上重视到落实到行动上的转变。信息化建设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信息化建设不能只停留在认识层面上,仅停留在思想的重视上,必须尽快将对信息化建设的认知转化为信息化建设的动力,尽快将思想上的重视转化为具体的实践,变为实实在在的建设行动和扎扎实实的工作,积极主动地推进信息化建设。

  打牢信息化建设的理论根基

  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在信息时代,军事理论的牵引作用更加突出。创新军事理论,既是新军事革命的应有之义,也是带动新军事革命的火车头。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现实军事斗争准备的特殊性,决定了创新军事理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是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跨越性要求使军事理论创新的作用更加突出。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是在物质技术条件尚未完全成熟的情况下作出的战略抉择,因此更加强调以理论创新为先导,牵引和推动军事领域其他要素的变革。从某种意义上说,超前的理论设计,具有决定变革成败的意义。没有理论的创新,就不会有实践的跨越。二是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自主性要求使军事理论创新的使命更加重要。建立和完善自己的军事理论,要比认识和学习别人的成果更为重要。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决定了复制和照搬别人的理论是不行的。特别是当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不断向纵深发展时,无论是从前人那里,还是从外军那里,都不可能找到现成的答案,迫切需要创新军事理论。

  军队信息化建设理论,是信息化建设的先导,也是谋求跨越式发展的基础性工程。近年来,全军掀起了信息化建设研究的热潮,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从总体上看,军事理论研究还明显滞后,尚处于概念理论各表,建设管理多头的阶段。理论认识上的混乱,已成为制约我军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缺少用以牵引和指导军队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深入系

  统的建设理论。美、俄等国军队,都是在确定其军队发展战略,并形成相应的战争指导理论的基础上,对军队信息化建设进行规划的。而我军目前尚无一个清晰的用以指导军队信息化发展的建设理论和信息化战争指导理论。另一方面,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军队建设,如何深入开发、广泛利用各类军用信息资源,如何实现信息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也迫切需要理论指导。但目前关于信息化军队建设的研究大多停留在泛泛而谈上,讲为什么的多,谈如何办的少,系统性、针对性、操作性强的理论研究相对缺乏。如,直到目前,对军队信息化的科学内涵仍认识不一。由于受军兵种专业及职能部门担负任务和从事业务的局限,对军队信息化的概念及内涵有着不同的理解,导致相关单位和部门对军队信息化建设任务、技术政策、法规制度、领导机制等重要问题产生不同的认识,并影响到信息化建设的决策和实践。又如,对军队信息化建设的特点规律尚未完全掌握。全军部队对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是明确的,但应重点建设什么,如何建设,达到什么标准等,大家的认识还不够清晰。再如,在当前军队信息化程度不高、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信息化建设应确立什么样的建设思路、发展策略、技术政策和标准体系等,以及各信息系统、武器系统、指挥控制系统和各预定战场等作战单元、作战要素如何实现融合、集成等,目前尚无定论。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坚持理论先行,加强系统研究,抓紧信息作战理论体系建设,努力使零碎、分散的研究向全面、系统的研究转变,尽快形成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作战理论与建设理论相配套的理论体系。正如胡锦涛主席强调的:“要坚持学习贯彻毛泽东军事思想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特别是要加大学习贯彻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力度,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我们应该在揭示信息化条件下武器装备、组织体制、军事理论、军事训练、后勤保障和作战方式等特点的基础上,立足实际,系统研究信息化建设的阶段目标、主要内容和方式方法,明确抓什么、怎么抓、抓到什么程度等问题,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理论的创新发展。

  制定信息化建设的科学规划

  军队信息化是一项涉及面广、集成度高、整体性强的系统工程,包括军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军事信息资源建设、军队指挥控制系统建设、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军队组织体制信息化建设、军事人员信息化建设、军事理论信息化建设等多个方面。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实质在于全面提高军队的整体信息化水平。这就决定了军队的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全局性的工作,任何一部门或单位,都无法独立完成。由于涉及的部门多,涵盖的范围广,具有很强的系统协调性和整体联动性;面临的形势紧迫,任务繁重,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复杂性。因此,必须加强领导,注重顶层设计,才能克服..“条块分割、重复投入”等现象。

  一是加强领导。进行军队信息化建设,首先需要一个具有高度权威的组织领导机构。传统的部门设置及职能分工,既相互交叉、相互掣肘,又存在空白和遗漏,难以对信息化建设实施强有力的统一领导。从建设现状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一直由多个不同的业务部门参加,各部门有相对独立的组织体系和经费渠道,有各自的服务对象和建设目标,导致条块分割、重复投资、重复开发和发展不平衡、低水平徘徊等问题存在。这种状况,不仅使信息资源开放共享与部门所有的矛盾变得日益突出,使军队现有信息资源的配置难以综合利用,整体效益难以发挥;而且由于对建设规划和顶层设计重视不够,缺乏统一的信息化公用平台,使信息系统一体化程度降低,信息系统内部各要素以及信息系统与武器、指挥控制系统互联互通

  性减弱。由于各军兵种、各个部门在长期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中,特别是武器系统、指挥控制系统和各作战单元都已建立起各自相对独立的运行机制,要打破已经建立的制度、规范和习惯,难度很大。这种情况已成为加快军队信息化建设进程的一个重大障碍。外军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也曾出现同样的问题。如美军在信息化建设初期,由于各部门争地位、争项目、争经费,统得不够,严重制约了信息系统的一体化建设。美军在海湾战争伤亡的419人中,由于信息传递不灵或一体化程度不够造成的误炸误伤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战后,美军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成立了具有高度权威的组织领导机构,下决心解决信息系统的一体化问题。

  因此;加快军队信息化建设,必须将分散的各种信息化建设机构整合起来,成立一体化的领导机构,加强统一管理。实行“并网发电、集中供热”,在较大范围内,对部队内部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进行集中优化配置和深入挖潜,缓解需要与可能的矛盾;加强内引外联,充分利用军队、地方科研院所的智力和技术优势,为部队信息化建设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搞好军民结合,加大民用信息技术成果的吸收转化力度。同时赋予领导机构必要的职责权限,保持领导机构的权威性,使其具有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总体规划、标准颁发、经费审批等权限。

  二是注重顶层设计。顶层设计是指战略层次的构想与规划。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建设周期长、技术性强、投资大、要求高的大型系统工程,必须通过合理的顶层设计,进行统一规划,才能确保整个系统的协调发展。美军前参联会副主席欧文斯认为:“这场军事革命是一种把我们的注意力从作战平台引开的革命。系统集成指的就是如何设计一个架构,以便综合运用各个系统大幅度增加军事能力。”系统集成需要冲破军兵种之间、部门之间以及不同领域之间的壁垒。如果没有理论上的顶层设计对系统进行整体规划,系统集成是难以达成的。由此可见,建立完善的顶层设计机制,对于军队的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

  目前,美军已形成较为完善的顶层设计思想和机制。在新军事革命开始之初,美军各军种为了强调本军种的地位,基于各自的利益需求分别提出了各自的变革理论。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重复建设,导致资源的极大浪费。最终,美军采取了顶层设计的办法,通过科学统一的规划化解分歧和矛盾。20世纪80年代,美军为进行国防管理改革,在国防部组成了以副部长为首的改革研究顾问委员会,专门负责管理改革方案的顶层设计。该委员会下设..20个由来自于各个领域的人员组成的研究小组,对国防管理改革进行全面系统的论证规划。冷战结束后,美军顶层设计机制更加完善。经过90年代前半期对军事改革的理论探索之后,美军于1997年确立了“改革战略”,并提出了指导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即由国防部制定的《国防改革倡议书》和由参联会制定的《2010联合构想》。随后,美参联会又发布了《2020联合构想》,提出了美军改革中长期的总体设计,各军兵种据此分别制定了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战略。从而使军事改革得以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前推进。其他国家也十分重视顶层设计。俄罗斯为重振世界大国地位,制定了《20005年前军事建设构想》,加快了信息化步伐。英军制定了2014年前《陆军数字化建设纲要》,法军拟于2010年前后实现军队数字化和信息化。顶层设计必须具有唯一性。否则,容易导致混乱和失控,造成不必要的内耗。当前,由于各级对顶层设计的不同理解和运用,出现了处处都搞顶层设计的混乱局面。看似热闹,实则背离顶层设计唯一性这一客观要求。军队信息化的顶层设计只能有一个,即符合国家安全利益要求的军队发展战略。而各系统、各部门的“顶层设计”只能是基于发展战略之下、为该战略实现提供最大支持的具体规划、计划。

  推进有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必须搞好顶层设计。应依据新时期战略方针,充分考虑军队

  建设的现状、国防科技实力和可能的军费投入等因素,制定好建设规划、技术路线、标准规范等。要注重搞好研究论证,加强统筹协调,确保军队信息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高效地发展。

  三是统一标准规范。军队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是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军队信息化快速、持续、有序、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军队信息化建设涉及的各个部门,环节多,技术复杂,必须建立一整套科学、先进、实用、可操作性强的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

  近几年,我军先后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政策法规,但由于建设领导机构设置和职能分工上的不清晰,有的政策法规存在着不相一致和不相配套的问题。同时,由于近几年出台的法规标准多是从指挥自动化建设的需要出发的,适用范围小,不能完全适用于信息化建设的实践。特别是标准体系,要实现各系统间的互联互通和共享,提供一体化的信息服务平台,各系统建设就必须遵循统一的格式、协议和标准,以及建立与之相配套、相适应的测评指标体系。因此,建立健全军队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严格统一各种技术规范,制定和使用统一的技术标准,已成为推进军队信息化建设向前发展的迫切要求。

  理顺信息化建设的若干关系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也是一项创新性的实践探索活动,在初始阶段不可避免地出现许多矛盾和问题。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正确处理各种关系,解决突出矛盾,才能推动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一是处理好军队信息化与国家信息化的关系。国家信息化与军队信息化是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军队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以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为指导,在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大局下行动,以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为依托,借鉴国家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军队信息化的发展可以为国家信息化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对国家和整个社会进步产生推动、保障和激励作用。没有一支信息化的强大军队,信息时代的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就不能得到可靠的维护。同时,军队信息化有其自身的特点,不能等同于国家信息化。既不能离开国家信息化加强军队信息化建设,也不能等到国家信息化完成后再进行军队信息化建设,而应该使军队信息化建设与国家信息化建设协调发展,共同提高。

  二是处理好信息化建设与军队全面建设的关系。军队信息化建设与军队全面建设是一个有机整体,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只有军队建设整体过硬,才能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保障;只有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才能提高部队全面建设的层次和质量。因此,要毫不动摇地确立信息化建设的主导地位,切实在信息化建设上聚焦聚力,把信息化建设这项全局性、根本性的重点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以此牵动部队各项工作的全面跃升。同时,也要兼顾军队建设其他方面的工作,力求做到整体协调、均衡发展。

  三是处理好信息化建设与机械化建设的关系。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必须抓住信息化这个本质和核心,坚持以机械化为基础,以信息化为主导,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以机械化促进信息化。信息化以机械化为基础,没有高水平的机械化,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信息化。我军在总体上还处于机械化、半机械化阶段,机械化还有较长的路要走。如果放弃机械化建设,把建设重点全面转向信息化,不仅不符合我国的国情军情,而且可能欲速不达。因此,必须以信息化需求牵引机械化发展,运用信息技术改造,完善机械化武器装备,推动机械化建设

  向高层次、高水平跃升,为信息化发展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信息化是对机械化的拓展,没有信息化的机械化将缺乏新的内涵,不可避免地被新军事革命的大潮所淘汰。机械化只有借助信息化才能发挥最大效能。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确保“双重历史任务”的圆满完成,应牢固确立机械化和信息化都要抓、都要硬的思想,以机械化建设促进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建设主导机械化建设。如果把机械化同信息化对立起来,或者埋头机械化而不顾信息化,或者脱离机械化的现状而盲目追求信息化,都会错失机遇,给军队建设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

  四是处理好信息化建设与军事斗争准备的关系。做好各项军事斗争准备,坚决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稳定,是党和人民赋予我军的神圣使命。抓好军事斗争准备这个最现实最紧迫的任务,就抓住了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龙头。江泽民指出,军事斗争准备的所有工作和提高军队战略能力、建设信息化军队的长远目标是一致的,必须把军事斗争准备融人军队改革创新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之中。这一重要思想的确立,为正确处理信息化建设与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关系指明了方向。部队进行信息化建设,应当着眼现实军事斗争准备要求,贯彻建战一致原则,提高筹划设计的起点和层次;应当紧贴实战需要,着力解决部队未来信息化作战中急需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克服形式主义,不搞中看不中用的面子工程,切实提高部队的整体作战能力。

  五是处理好统筹兼顾与突出重点的关系。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总的原则是整体谋求适度发展,局部争取大幅跃升,通过重点突破牵引和带动军队现代化快速发展。在军费投入有限、供需矛盾比较突出的情况下,更需要坚持和贯彻重点建设的思想。但讲重点建设,并不排斥统筹兼顾。通过重点突破,带动一般,实现协调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要求。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是一个宏伟的系统工程,涉及军队建设的方方面面,必须紧紧围绕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目标,加强战略筹划,搞好顶层设计,强化宏观指导,抓住重点,明确任务,采取措施,逐步实现军队现代化建设水平的整体跃升

  注释

  ①转引自《世界新军事变革概论》序,2页,解放军出版社,2004。

  ②《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465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③《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460页。

  ④《邓小平文选(专题摘编)》,第2卷,6l页,人民出版社,1994。

  ⑤转引自《军队信息化建设研究》,28页,解放军出版社,2002。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江泽民、论国防和军队建设.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3[3]张万年.当代世界军事与中国国防.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9[4]吕登明.信息化战争与信息化军队.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4[5]侯喜贵.军队信息化建设研究、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2[6]张建昌.走向信息化军队.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4[7]李长春.未来战争的主角:信息化军队.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8]王保存.世界新军事变革新论.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3

  

  

篇十二:我军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有

 公安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及其存在的问题

  今年,公安机关把“公安信息化、执法规范化、和谐警民关系”做为三项重点工作暨“三项建设”工作来抓。“三项建设”是摆在公安建设首位,可见信息化建设在当今公安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其精神实质是要通过实施“科技强警”战略,全面推动公安信息化工作,向科技要警力、要战斗力,加快公安信息化建设步伐,实现公安战斗力的跨越式发展。

  一、公安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1、信息化建设是当前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须要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中的广泛应用,深刻变更着传统工作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公安机关的战斗力,是公安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支撑,公安交通管理基层基础工作离不开信息化技术的支持和应用,信息化技术是增加警力、提高效力的有效途径。应用到详细工作中,信息化又发挥着人力所无法达到的巨大作用,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可事半功倍。

  2、信息化建设是当前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手段

  借助于现代化的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网,可以便利地收集、处理、传递、反馈业务信息,提高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快速、精确地打击、惩治犯罪。对于公安交通管理方面,信息化有助于公安交通管理业务处理、管理限制、违法处理、车驾管、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信息报送。在肯定程度上,信息化可以促使公安交通管理制度的改革,提高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效率。

  二、推动公安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观念转变慢,相识不到位

  虽然在岗民警都知道加强信息化建设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必定趋势,但已经习惯于老的工作模式和思维方式,一下子海转不过弯来,加之大队警力紧缺,工作内容多、责任压力大,信息化建设又是一项花精力的工作,应接不瑕。导致信息的收集不全,研判不够,不懂怎么应用各类有利于实际工作的信息,只会“被动等”,不去“主动找”,不能刚好发觉和解决问题。

  2、资金缺口大,投入不到位

  科技投入主要用于交通信号限制系统、交通管理信息系统、交通电子监控系统、交通指挥疏导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支柱系统”的建设上,但由于种种缘由,交警科技经费的投入未能纳入政府财政建设资金预算内,基本上由交警部门自筹解决,而公安交警本身就存在警力不足、经费严峻短缺的问题,有限的投入远远滞后于这些科技系统的建设和应用的需求,资金投入不足,严峻制约着

  1/7

  “科技强警”战略的发展,也从根本上造成交通管理水平不高,手段落后,方法单调、效率低下。

  3、信息人才少,应用不到位

  信息化建设发展快速,公安交通管理机关从事信息化工作的技术人才数量不足,有些不肯定特地从事信息化工作,结构不甚合理,素养有待提高。同时,对信息技术人员的教化培训工作相对薄弱,相关制度、规范还未建立或刚起步,培训教化工作开展不力,人员接受信息化学问机会少、层次底,制约了民警素养的提高。致使信息化建设工作得不到长足发展,得不到更好的推动,信息化没能充分发挥作用。不少该采集的信息没有刚好采集录入,该更新的信息没有刚好更新,致使信息的真实性、时效性不强。

  三、解决推动公安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中看法:

  1、提高相识,将信息化建设放在公安交通管理工作重要位置,确保思想相识上有根本上的提高。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日益显得滞后。这就要求我们更新管理理念,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科技强警”的思想,抓住机遇,充分把握各种有利条件,创建性地开展工作。充分相识到利用信息技术管理交通的主动作用,利用先进的科学信息技术加快自身的基础建设,变更传统的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加快公安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发展。要本着“高起步、高速度、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进一步增加广阔民警的信息化工作意识,全面推动公安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推动公安交通管理现代化进程。

  2、加大投入,将信息化建设的所需资金比例加大,确保信息化工作运转正常。

  科技投入是科技工作的物质基础,是信息化建设基本保证。光靠公安交警一个部门的力气是远远不够的,要紧紧依靠党委、政府,多汇报,多请示,争取得到最大限度的重视和支持,努力形成“党政牵动、部门联动、公安主动”的工作格局,力争将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科技发展纳入政府社会发展的规划,把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科技投入经费列入政府年度财政预算之内。同时,科学合理调配科技经费,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努力实现公安交管科技投入的高效益,加大公安交警科技工作的宣扬力度,争取社会各界深化了解公安交管科技工作的重要性,以求多渠道、多层次、多方面地筹集到更多的资金,使科技工作进入长期性合理性的良性运行轨道。

  3、强化教化,将信息化建设所需的人才培训教化抓好,确保能适应当前新形势下的公安交通管理工作。

  要充分发挥现有科技人才的作用,充分信任、放开运用,要从政治上、生活上真正关切他们,努力营造敬重学问、敬重人才的良好氛围,避开人才的流失。

  2/7

  要主动抓好对广阔民警的教化工作,增加民警的信息化工作意识,促使民警不断更新管理理念,转变思想观念,树立“信息化也是生产力”的思想。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定期组织民警开展对信息化工作等业务技能的教化、训练活动,促使民警全面驾驭做好信息工作的各项技能,使之能适应公安交通管理信息化的须要。完善考核机制,将信息化建设工作纳入公安工作考评内容,确保信息化工作有效开展。常言道“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在搞好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还要建立健全信息化工作考核机制,加大信息化工作考核力度,严格实施奖惩制度,激发民警的工作热忱,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推动公安交通管理信息化工作现代化进程。(审核:曹耀宇撰稿:李世强)

  浅谈解决影响商城公安信息化建设问题的对策

  商城县公安局武桥派出所王玉峰

  如何进一步加快、推动和深化公安信息化建设,不断拓展公安信息化建设的深度和广度成为当务之急。笔者就商城县公安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在前期已经提出了几个阻碍公安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如:一、信息化建设的设备尚未完全到位;二、信息化建设的资源尚未完全共享;三、信息化建设的观念尚未完全转变;四、信息化建设的人才尚未完全利用等。针对这些“瓶颈”问题,必需尽快加以解决。笔者因认知视野有限,解决问题的对策或许并不成熟,在此仅对这些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以供同行们参考。

  

篇十三:我军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有

 公安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及其存在的问题

  今年,公安机关把“公安信息化、执法规范化、和谐警民关系”做为三项重点工作暨“三项建设”工作来抓。“三项建设”是摆在公安建设首位,可见信息化建设在当今公安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其精神实质是要通过实施“科技强警”战略,全面推进公安信息化工作,向科技要警力、要战斗力,加快公安信息化建设步伐,实现公安战斗力的跨越式发展。

  一、公安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1、信息化建设是当前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需要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中的广泛应用,深刻改变着传统工作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公安机关的战斗力,是公安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支撑,公安交通管理基层基础工作离不开信息化技术的支持和应用,信息化技术是增加警力、提高效力的有效途径。应用到具体工作中,信息化又发挥着人力所无法达到的巨大作用,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可事半功倍。

  2、信息化建设是当前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手段

  借助于现代化的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网,可以方便地收集、处理、传递、反馈业务信息,提高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快速、准确地打击、惩治犯罪。对于公安交通管理方面,信息化有助于公安交通管理业务处理、管理控制、违法处理、车驾管、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信息报送。在一定程度上,信息化可以促使公安交通管理制度的改革,提高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效率。

  二、推进公安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观念转变慢,认识不到位

  虽然在岗民警都知道加强信息化建设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已经习惯于老的工作模式和思维方式,一下子海转不过弯来,加之大队警力紧缺,工作内容多、责任压力大,信息化建设又是一项花精力的工作,应接不瑕。导致信息的收集不全,研判不够,不懂怎么应用各类有利于实际工作的信息,只会“被动等”,不去“主动找”,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资金缺口大,投入不到位

  科技投入主要用于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交通管理信息系统、交通电子监控系统、交通指挥疏导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支柱系统”的建设上,但由于种种原因,交警科技经费的投入未能纳入政府财政建设资金预算内,基本上由交警部门自筹解决,而公安交警本身就存在警力不足、经费严重短缺的问题,有限的投入远远滞后于这些科技系统的建设和应用的需求,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制约着

  “科技强警”战略的发展,也从根本上造成交通管理水平不高,手段落后,方法单调、效率低下。

  3、信息人才少,应用不到位

  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公安交通管理机关从事信息化工作的技术人才数量不足,有些不一定专门从事信息化工作,结构不甚合理,素质有待提高。同时,对信息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相对薄弱,相关制度、规范还未建立或刚起步,培训教育工作开展不力,人员接受信息化知识机会少、层次底,制约了民警素质的提高。致使信息化建设工作得不到长足发展,得不到更好的推进,信息化没能充分发挥作用。不少该采集的信息没有及时采集录入,该更新的信息没有及时更新,致使信息的真实性、时效性不强。

  三、解决推进公安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中意见:

  1、提高认识,将信息化建设放在公安交通管理工作重要位置,确保思想认识上有根本上的提高。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日益显得滞后。这就要求我们更新管理理念,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科技强警”的思想,抓住机遇,充分把握各种有利条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充分认识到利用信息技术管理交通的积极作用,利用先进的科学信息技术加快自身的基础建设,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加快公安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发展。要本着“高起步、高速度、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进一步增强广大民警的信息化工作意识,全面推动公安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推进公安交通管理现代化进程。

  2、加大投入,将信息化建设的所需资金比例加大,确保信息化工作运转正常。

  科技投入是科技工作的物质基础,是信息化建设基本保证。光靠公安交警一个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要紧紧依靠党委、政府,多汇报,多请示,争取得到最大限度的重视和支持,努力形成“党政牵动、部门联动、公安主动”的工作格局,力争将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科技发展纳入政府社会发展的规划,把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科技投入经费列入政府年度财政预算之内。同时,科学合理调配科技经费,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努力实现公安交管科技投入的高效益,加大公安交警科技工作的宣传力度,争取社会各界深入了解公安交管科技工作的重要性,以求多渠道、多层次、多方面地筹集到更多的资金,使科技工作进入长期性合理性的良性运行轨道。

  3、强化教育,将信息化建设所需的人才培训教育抓好,确保能适应当前新形势下的公安交通管理工作。

  要充分发挥现有科技人才的作用,充分信任、放开使用,要从政治上、生活上真正关心他们,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避免人才的流失。

  要积极抓好对广大民警的教育工作,增强民警的信息化工作意识,促使民警不断更新管理理念,转变思想观念,树立“信息化也是生产力”的思想。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定期组织民警开展对信息化工作等业务技能的教育、训练活动,促使民警全面掌握做好信息工作的各项技能,使之能适应公安交通管理信息化的需要。完善考核机制,将信息化建设工作纳入公安工作考评内容,确保信息化工作有效开展。常言道“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在搞好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还要建立健全信息化工作考核机制,加大信息化工作考核力度,严格实施奖惩制度,激发民警的工作热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推进公安交通管理信息化工作现代化进程。(审核:曹耀宇撰稿:李世强)

  浅谈解决影响商城公安信息化建设问题的对策

  商城县公安局武桥派出所王玉峰

  如何进一步加快、推进和深化公安信息化建设,不断拓展公安信息化建设的深度和广度成为当务之急。笔者就商城县公安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在前期已经提出了几个阻碍公安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如:一、信息化建设的设备尚未完全到位;二、信息化建设的资源尚未完全共享;三、信息化建设的观念尚未完全转变;四、信息化建设的人才尚未完全利用等。针对这些“瓶颈”问题,必须尽快加以解决。笔者因认知视野有限,解决问题的对策也许并不成熟,在此仅对这些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以供同行们参考。

  

篇十四:我军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有

 当前公安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近年来,各地公安机关信息通信部门根据上级机关的具体部署,坚持科学发展观,始终把基层基础工作放在优先位置来抓,从网络建设、信息应用、规范化治理、机制建设等方面,不断开拓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是公安信息通信基础设施趋于完善,公安信息通信专网基本上覆盖了所有基层单位,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信息高速网络,开展公安信息应用提供了高效、可靠的传输平台.二是“金盾工程”各项建设任务基本完成,积极搭建了公安信息系统应用支撑平台和公安网安全保障体系,完成了“一机两用”监测系统、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系统建设,初步建成了安全、高效的包括信息系统、通信系统、电子地图系统、监控系统以及把接、报、处警集于一体的统一指挥调度在内的、完整的公安现代化作战体系,为各警种、各部门实现网络化应用和网上信息共享提供了可靠保证。但是,结合我们的实际工作,在公安信息化建设上还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公安信息化基层基础工作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第一,部分民警对信息化基层基础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上不足,个别部门领导重视不够到位。公安部把“全面加强公安信息化建设,提高公安工作现代化水平”作为公安机关基层基础十项重点工作之一,由此可见,全面加强公安信息基层基础工作,提高公安信息化基层基础应用水平是上级机关对基层公安工作的根本要求,也是基层公安机关适应新时期基层公安工作的根本需要,是实实在在的要求和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民警在对开展基层基础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上存在误区,特别是对公安信息化的基础建设认识不到位,认为开展基层基础工作只是一句空话,走走过场而已。有的部门领导对此项工作的开展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思想观念没有完全适应形势的发展,存在抓突击任务多,抓基础性工作少的现象,这些问题应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第二,信息总体应用水平不够高,基础信息为现实斗争服务的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

  当前高度动态化、信息化的社会环境对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警务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必然结果,也是对公安工作的内在要求,而大量完整、准确、高度共享的基础信息是实现警务信息化的基础。尽管各地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公安信息总体应用水平还不够高,离警务信息化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①信息掌控不够及时、基础基层源头信息采集不全面、不准确,例如有的地方为了完成人口信息照片录入的任务,竟用同一张照片多次录入不同的人,形成照片重复,资料虚假,不能为实战发挥实际的作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对违法犯罪嫌疑人的信息采集根本不重视,有的地方虽然制订了违法犯罪人员信息采集的考核办法,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严格按考核办法的要求办事,以致违法犯罪人员的信息资料没有及时、全面采集,有的地方虽然采集了,也没有及时录入,采集的信息不能得到利用。②警种部门配合不协调、情报信息分散零碎,没有形成整体合力,各地各警种之间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信息归口管理体系,采集的信息不能得到有效的、合理的利用.③全国各地信息共享程度不高,应用的效能不强。各地公安机关的信息没有统一归口,有时在网上能够看到外地公安机关有某一方面的信息资源库,但是因为不知道对方的用户名和口令,无法进入,不能共享利用。④信息研判能力弱,一些基层公安机关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信息研判制度,没有培养能够综合利用有关信息对本地的警情进行研判的专业人员。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础信息为现实斗争服务功能的发挥,制约了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成为信息化建设的“瓶颈"。

  第三,向基层的经费投入力度不够大,基层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与现实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公安机关各警种、各部门从事信息通信保障与服务的人员队伍是地市公安信通部门的基本细胞和基本单元,也是公安机关实现信息化的最基本的战斗实体,为这些基层单位解决正常的人员编制和经费投入是保证公安信息网的正常运行的根本。但目前,各地公安机关,特

  别是基层所队的基层信息通信专业专职民警非常短缺,人员也不固定,且为兼职,工作负担重,难以应付正常信息通信工作;一些基层单位的信息化技术装备落后,由于经费投入力度不够大,装备不能得到及时更新,与现实信息通信工作的实际需求有较大的距离。这些问题不解决,势必会放慢信息化基层基础工作的建设步伐,影响公安业务信息化的进程。

  第四、公安局域网没有固定的部门提供和建立公安局域网能独自动升级杀毒系统,没有固定的部门及时提供杀毒软件的升级包。目前公安局域网没有自己的杀毒、防毒系统,各地公安机关局域网使用的杀毒软件大多是下载的瑞星、金山毒霸等杀毒软件,在公安局域网内不能自动升级,一般在网上不能及时提供最新的系统级包,没有固定的部门提供升级包。有些地方的网页和计算机感染了病毒,通过局域网传播病毒的不能及时得到清除,对公安信息产生不良的影响,有的甚至导致计算机系统瘫痪,产生严重后果。

  三、加快和改进公安信息化基层基础工作的几点建议㈠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为基层信息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保障各地公安机关应紧紧围绕“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这一主题要求,充分熟悉到开展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在“三基"建设的最后一年里,把信息化基层基础建设置于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位置,真正在思想上、行动上、工作措施上高度重视基层基础信息化建设,真正做到人、财、物向基层单位倾斜,为信息化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经费保障。㈡配齐配强基层技术警力,提高信通队伍整体素质,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要实现公安信息化全面、可持续发展应该在配齐配强基层技术警力,提高信通队伍素质上下功夫。一方面采取内部调配、强化培训等办法,解决信息通信专业技术人才匮乏问题,真正将年富力强、懂技术的人才充实到信息化建设的第一线,确保基层技术警力与公安信息

  化建设工作量相适应.另一方面进一步强化基层民警利用信息网上作战的基本功练习,按照干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组织基层民警立足本职岗位,结合业务工作实际,苦练基本功,信通部门民警要强化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练习,切实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和水平,使广大民警人人适应岗位、人人精通本职、人人胜任职责,成为本部门、本岗位的“行家里手”。

  ㈢实施警务信息化战略,大力构建基础工作信息平台,努力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

  实现“信息化建设要有新突破”的工作目标,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信息化建设新途径,树立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的理念,大力实施警务信息化战略,不断推进基层基础工作信息化。一要构建情报信息综合平台,实现信息的大整合、高共享、流程化。二要抓好情报信息采集工作,提高信息质量,切忌应付式、完成任务式的假、大、空.把基层基础工作与情报信息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起完善的基层信息采集录入工作机制,通过做深、做细、做实基层基础工作,扩大情报信息的来源,畅通信息渠道。要严把信息质量关,避免信息量少、质差、不规范等问题。三要强化信息的分析研判和实战功能,通过各类信息的实时关联比对,为一线侦查破案提供线索,把情报信息转化为战斗力。通过大量数据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㈣建立公安局域网能自动升级的杀毒、防毒系统,设立固定的部门及时提供公安局域网杀毒升级包。目前公安部强制规定不能“一机两用”,杀毒软件不能能过互联网及时升级,有些管理员不懂得怎样使杀毒软件及时升级,计算机感染病毒后束手无策,所以,我们建议上级公安机关迅速建立公安局域网能自动升级的杀毒防毒系统,或者有部门及时在局域网提供升级包,有效提高公安局域网的防毒、杀毒功能,提高局域网的安全性.

  

  

篇十五:我军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有

 浅谈公安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我们面对一个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公安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公安信息化建设是一场新的“警务革命”,它不仅带来公安工作在观念上的改变、机制上的创新,也是未来警力和战斗力的主要增长点,加强公安信息化建设,是应对新形势新任务的必然要求,是破解公安工作瓶颈的必然选择,是提升公安战斗力的重要途径,是信息时代公安工作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公安;信息化建设;问题;对策

  一、公安信息化建设的概述

  公安信息化建设是指将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技术应用于公安工作中,通过公安信息基础设施、公安信息系统与数据库和公安信息化组织与保障等的建设,以提高公安工作的工作效率,提升公安机关行政决策水平和打击、防控违法犯罪的能力,加强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的能力。公安信息化建设是以人员、地点、机构、物品、案件五要素信息为基础,以公安网为依托,在部、省、市三级建成涵盖公安业务工作的信息管理应用系统。公安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是为公安机关提供一个高效、可靠、易用、好用的信息化系统,从而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公安业务流程。

  二、公安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信息化技术人才匮乏

  各地各单位在加大硬件设备投入的同时,没有专门的软件制作人员,缺乏整体布局、设计、维护等方面的人才,市局科信部门也不能给与大力支持,系统开发和后期维护大多需要借助外力的支持和帮助,信息化建设专业人才非常短缺。目前,信息化建设存在业务、技术分割的现象。抓业务的缺乏应用技术的手段破解业务工作难题的意识,提不出业务需求;抓技术的,不了解业务需求,研发的

  软件实战性、实用性不强。全球信息技术正在高速发展,公安内部从事信息化工作的专业人才的再教育培训却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培训教育工作开展不力,人员接收新技术的机会少,无法建立与信息化进程相适应的技术力量,制约了民警工作能力的提高,造成信息化技术人才匮乏。

  2.部门共享机制不健全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关系到社会治安稳定的基础类信息资源迅速增长。有效整合各政府部门的数据资源,建立一套科学、规范、高效的信息共享机制,是公安机关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由于各政府职能部门行政职能的划分,每一个政府工作部门承担着特定的工作任务。每一个政府职能部门独立开展各自的信息化建设,这就导致各个政府工作部门产生的数据比较分散缺乏法律和政策的指引,严重制约了政府部门间数据资源共享的进程,导致了各地级市之间与省政府工作部门之间缺少协调与合作的机制,政府各工作部门对这项工作重视程度不一,认识程度不一,信息壁垒较深,信息共享机制尚不完善,信息数据资源整合共享的共识还不高。

  3.信息化工具开发滞后

  在基础信息化工作中,公安机关依靠的这些信息化平台、软件、系统有的来自外包公司的承建,有的来自自身研发,但是系统的问题始终存在。一些平台、软件、系统在建设初期缺乏基层的实用性调研,中期缺乏系统性测试,后期缺乏用户体验改进,直接导致一些系统流畅性、稳定性、人机互动性不佳,客观上也导致了一线的民警不会用、不愿用的现状。长时间下来,很多系统就成为了“僵尸”系统,有人建却没人维护,最后变成无法用、没人用。

  三、加强公安信息化建设应采取的对策

  1.创新机制,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实效性

  一要建立情报信息采集制度。在信息内容上要全面。对公安业务的各个方面都要进行采集。在采集中,要突出重点,对影响社会政治稳定、重点人员场所等重大治安问题,强化采集。同时,大力拓展社会相关信息。要有效利用政府管理

  信息和广大社会信息,作为对公安管理信息的有效补充。二要建立信息报送制度。要制定信息报送的规范和操作流程,可分为业务部门和派出所两个层面。各部门根据各自业务特点,报送相应的工作动态和工作信息,信息报送模式和时效要求全局统一,每天的信息随时在信息平台上更新。三要建立信息研判制度。建立信息研判体系,紧紧围绕各类信息资源,开展不同层面、不同重点的研判活动。指挥办公系统要通过对各类警情和警务信息的综合研判,及时分析规律、特点和趋势,发布指导性和预警性信息。四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要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强化监督和管理,要将信息工作纳入日常工作绩效考核范畴,定期对各部门的信息工作进行考核评比,奖优惩劣,以责任追究促各项工作落实,确保信息工作的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

  2.科学开发信息化工具

  公安机关的信息化应用的问题由来已久,信息化工具开发功能滞后,流畅性、稳定性、人机互动性不佳现象普遍存在。公安机关应当注重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优化信息基础设施,为基础工作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按照“实战、实用、实效”的要求,开发建设一批高度智能化、一体化、流程化警务信息系统,为民警提供简单、便捷的作业工具;加速新兴信息技术在警务工作中运用,推优信息化条件,带动基础工作创新。坚持实战导向,抓住信息化工具的设计和建设环节,以能不能减轻民警的工作负担,能不能适应基层工作实际,能不能适应各文化和年龄层次的民警操作为衡量标准,切实开发出一批一线民警会用,喜欢用的基础信息化软件来提升公安机关基础工作的质效。

  3.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保障机制

  首先,加强网络平台的管理,确保网络的安全保密。信息网络安全至关重要,必须绝对确保网络信息的安全保密才是实现信息化建设的前提和保障。通过运用技术管理来解决安全问题,例如对传输信道加密、对网络设备和网络管理系统实行严格的管理权限控制、使用具有认证和加密功能的安全路由器、以及对域名系统提供特殊保护等。其次,完善技术措施,确保信息资源安全。为了保护资源网中存放的重要信息资源,应根据安全级别合理划分子网和虚网,为防止窃听和攻击对广播域实行隔离;采取防火墙过滤和入侵监测等技术,防止外部的非法入侵;

  对拨号用户接入和移动用户接入实行身份认证和审计跟踪等安全防范措施。在对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采取安全措施的基础上,对网络实行安全监控,即对网络安全的脆弱性进行分析,并采取必要的手段进行入侵检测,及时地发现安全隐患,实时地监控网络入侵。

  4.统一数据标准,建立共享平台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公安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各部门之间对数据传输、数据挖掘、高性能数据的共享需求不断增长。因此,统一数据标准,做好数据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工作是公安部门将数据共享的核心内容。由政府建立可供各种数据资源共享的数据交换平台,利用信息技术把所有公安部门的数据,建立起一体化的数据共享体制,从而实现数据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要不断推动公安厅内部各警种部门间、公安厅与其它政府工作部门间,以及公安厅与社会部门和单位间的数据资源及应用的融合和整合。

  5.强化培训,提高人员队伍的信息化素质

  民警信息化素质是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的保证。公安信息化讲求的是规模效益,既体现在信息数量上,也体现在应用群体上。只有信息警务理念和信息作战方式为每一位民警所接受、所掌握,每一位民警都成为信息警务的参与者、受益者,公安信息化才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必须高度重视民警信息化素质的提高,努力培养信息化专业人才,扩大信息化应用群体。一方面,大力培养和引进急需的科技专业人才、高层次人才,切实优化人才政策,为优秀人才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建立一套灵活高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另一方面,要鼓励广大民警学信息科技,用信息技术,把信息应用技能培训作为信息化建设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工作来抓,努力实现应用主体的最广泛性。开展信息化应用培训,同时要制定刚性要求,开展好全员计算机培训,实现信息资源在公安工作中的有效利用。

  四、结语

  总之,公安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深入持久的战略任务,它没有止境,我们只有不断对过去的工作进行总结,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推动整个公安科技事业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荀岚.大数据背景下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劳动保障世界,2015,(5).

  [2]谭伟明.浅谈在平安建设中加强公安信息化建设[J].公安研究,2014(04).

  

  

推荐访问:我军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有 我军 信息化建设 政治工作

本文链接:https://www.xpbxgsx.cn/zhuantifanwen/fanwendaquan/1299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4 精优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15042696号-1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