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精优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范文大全 >

打造产学研合作新高地5篇

时间:2022-12-11 14:05:04 来源:精优范文网
导读: 打造产学研合作新高地5篇打造产学研合作新高地  江西:打造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重点创新新高地  作者:曾宪瑛来源:《江西教育A》2020年第09期  淑媛辣酱是江西外语外贸学院2009

打造产学研合作新高地5篇打造产学研合作新高地  江西:打造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重点创新新高地  作者:曾宪瑛来源:《江西教育A》2020年第09期  淑媛辣酱是江西外语外贸学院2009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打造产学研合作新高地5篇,供大家参考。

打造产学研合作新高地5篇

篇一:打造产学研合作新高地

  江西:打造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重点创新新高地

  作者:曾宪瑛来源:《江西教育A》2020年第09期

  淑媛辣酱是江西外语外贸学院2009届学生叶一帆毕业后自创的项目,起初销售量一直上不去,列入学院孵化项目后,定位为现代白领便携式调味品,重新设计产品形象,创新营销手段,现年产值已逾千万元。

  江西省先后出台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深化产教融合实施方案》等重要文件,强调校企合作办学的具体内涵,提出了校企合作制度建设、质量管理和过程监控的具体要求,构建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打造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重点创新新高地,助推江西经济发展腾飞。

  [紧扣“立足点”,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江西全省14所优质高职院校牵头,会同37所职业院校、职教集团开展江西省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试点工作,共同组建全省十大产教融合育人基地。省教育厅开通了“江西省校企合作信息服务平台”,搭建了面向高等院校、地方政府、工业园区、行业企业的“产学研用”综合性服务平台,促进了高校、企业的无缝对接与合作双赢。通过组建职业教育集团、专设校企合作管理办、出台合作育人管理制度等,不断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目前,江西省共组建各类职业教育集团20个、省级职业教育集团9个,并遴选江西国际商务职业教育集团等5个职教集团推荐至教育部申报全国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紧密对接江西十大产业、自然资源行业、赣州“两城两谷一带”建设和赣南苏区振兴发展需求,成立“江西國土职业教育集团”,建立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带动校办企业、校企合作、社会培训“三驾马车”,服务“一带一路”和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力显著提升。

  九江职业大学与各县(市、区)、工业园区开展人才培养,推进区域产业转型优化升级,与武汉大农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大农人班”,与九江博莱集团合作成立“博莱班”,与广东温氏集团江西分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等。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与赣州市南康区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建产教融合平台——南康家具学院,实现了专业与产业的零距离对接,目前已开展了3个家具班学生的教学实习,毕业生工作岗位几乎涵盖了整个家具产业链。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入驻九江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园、企、校合作共建了独立法人资格的“九江产教融合发展中心——九江职业技术学院产教融合发展基地”,为学校的科研与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更好的孵化基地和平台。

  [抓住“对接点”,推进校企订单式合作]

  江西持续加大引企入校力度,拓展校企合作内涵,抓住产教融合的对接点,以合作订单班为重点,全面深化校企合作育人。目前,江西全省有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21个(其中职业院校试点17所),在实施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基础上,确定了23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形成了国、省、校三级全面共推现代学徒制的局面。2019年,江西省高职订单培养学生34599人,较2018年增长27.95%。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与重庆万学创世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入门激发—通识培养—实践强化—精准引领”衔接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促使学生更好地创业和更高质量就业。

  江西电子信息工程学校先后与江中药业、江铜集团、海尔集团、阿里巴巴等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成立了60多个企业冠名的定向班。

  江西省医药学校现有现代学徒制班、订单班和冠名班等校企合作班23个,同时采取加入共建校内实训室、教学资源库等合作形式深化产教融合。

  木林森实业有限公司自落户吉安以来,中基层技术人才和班组管理人才缺口较大,吉安职业技术学院不仅给企业输送了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同时还为企业在职员工定制了各种类型的技能、学历提升培训。

  [寻求“创新点”,打造产教融合创新高地]

  九江职业大学开展“利用餐厨垃圾养殖黑水虻”项目研究,基本解决了学校食堂的餐厨垃圾问题,在振兴乡村、秀美乡村建设和垃圾分类等政策背景下,项目推广前景可观。该校还与九江市农业局共同成立了“九江市茶文化研究中心”,扩大庐山云雾和宁红茶品牌宣传。

  江西电子信息工程学校重视基于真实企业环境的实践任务学习和综合素质教育,始终坚持“学校围着市场转、专业围着产业转、课程围着岗位转、知识围着技能转”的办学思路,走出了一条培育优质生源、校企深度合作、促进高端就业的路子。

  目前,江西省已经开展前两批共计全部16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试点,105所院校参加试点,试点学生规模达到55977人,开设了73个考评站点,已经完成5150名学生考评;“1+X证书”试点214个,涉及177所院校,试点学生规模达到8.5万人。按照教育部统一部署的基础上,大力推广“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使用和应用,推动江西优质企业积极申报“1+X”培训评价组织,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的创新性创造性。

  

  

篇二:打造产学研合作新高地

  例如推进产学研合作工作协调指导小组建立的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集中了26家龙头企业18所一流大学和9家骨干科研机构构建了科研设计工程生产和市场紧密衔接的完整技术创新链条有效解决我国产业集中度分散技术领域原始创新匮乏共性技术供给不足核心竞争力受制于人的突出问题

  我国产学研合作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探析

  产学研合作工作由宣传造势走向有效踏实的实际合作,谈我国产学研合作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是什么?

  一.产学研合作的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产学研合作经历了一个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由点到线到面,由小规模到大规模发展的时期。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召开后,产学研合作得到不断深化,结合领域不断拓宽,层次不断提升,产学研合作向深层次、紧密性、实体化方向发展,呈现出多形式、多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趋势。

  1.产学研合作已由各地自发性的探求摸索上升至具有国家较强理性的战略高度

  2006年初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和随后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把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这一重要论断第一次把产学研结合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既符合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也抓住了当前我国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薄弱环节。2006年12月,科技部、财政部、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国家开发银行等六部门成立了“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协调指导小组”,体现了国家宏观管理部门管理机制的创新,从宏观层面统一加强了对产学研结合工作的指导,为开创我国产学研结合工作的新局面提供了重要的体制保障。2007年“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协调指导小组”在钢铁、煤炭、化工和农业装备4个领域,组建4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从此,标志了我国产学研合作已由各地自发性的探求摸索阶段,发展上升至具有国家较强理性的战略高度。

  2.产学研合作由松散型向紧密型转变

  随着产学研合作的不断深化,相互作用型大学和企业的广泛出现,促进我国产学研合作组织形式由松散型向紧密型转变,逐步解决成果产业化保障机制、部门间协同性等问题。例如,浙江大学提出全面服务浙江经济发展的办学理念,与地方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研究开发中心,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创新工作。

  3.产学研合作由宣传发动向深层次、实体化运作转变

  产学研合作工作由宣传造势走向有效踏实的实际合作,由突击式合作走向经常性合作,由碰撞式合作走向网络式合作,由国内合作走向国际合作,由原来“要我结合”转向“我要结合”,从“你出题我研制”转向“资本结合”,“从项目合作”转向“共建利益共同体”。例如:中科院发挥科技优势,组织实施全方位、多模式、多渠道、多领域产学研合作,以多种形式开展同地方经济合作,努力提高科技创新层次,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宝钢集团的产学研

  合作范畴已从单一技术开发为主逐步向人才培养、成果产业化应用、集成技术发展;合作渠道从以高校为主逐步向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国家基金、同行及产业链企业等拓展;从以国内为主逐步向国外拓展。

  从总体上来说,我国正在形成一个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以学研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突破口,以形成创新机制为主线,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的产学研合作新体系。

  二.多样化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近几年来,我国产学研结合发展迅速,创造出多样化的模式,多种模式有机结合、长期并存、共同发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1.战略联盟

  战略联盟是一种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开展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是提升企业和产业竞争力的有效形式。例如“推进产学研合作工作协调指导小组”建立的4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集中了26家龙头企业、18所一流大学和9家骨干科研机构,构建了科研、设计、工程、生产和市场紧密衔接的完整技术创新链条,有效解决我国产业集中度分散、技术领域原始创新匮乏、共性技术供给不足、核心竞争力受制于人的突出问题。2004年,上海就提出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产学研联盟,整合上海的高校技术创新群、企业群和产业群,共建产学研联盟。如上海交大、同济等5所院校和上海电气、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等7个集团组成产业集群式战略联盟。

  2.1+1+1联合创新平台

  

  

篇三:打造产学研合作新高地

  提出551人才引进计划设立亿元人才专项资金围绕生物技术及新医药光电与光通信汽车与先进装备制造软件和动漫新材料与纺织服装等五大主导产业重点引进100名领军人才和团队吸引带动万名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储备10万名经营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全力打造高层次人才聚集区和创新创业团队集群区目前已引进人计划专家10名省泰山学者326名博士1982名硕士17万名科研人员成为名符其实的人才特区

  .

  推动体制创新打造发展高地

  ——关于创新园区管理体制争创国家级高新区的调研报告

  园区是集聚资源要素的重要平台和优势载体,是带动区域发展的强力引擎。创建国家级高新区,是事关莱芜发展长远大局的一项重大战略。通过近年来发展,莱芜高新区已经具备了做大做强的雄厚实力和良好基础,进入了加快跨越提升的关键阶段。为促进我市高新区加快创建国家级高新区,近期,市委政研室与高新区、市直有关部门组成联合调研组,就如何破解高新区发展体制制约、创新管理体制、释放发展活力进行了专题研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高新区发展的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高新区已进入加快跨越提升的关键阶段莱芜高新区成立于2001年5月,是市委、市政府重点规划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总面积100平方公里,2002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区成立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创建国家级高新区这一目标,大力实施环境立区、项目强区、科技兴区“三大战略”,加快建设北部现代新城区和南部产业集聚区“两大片区”,经济社会实现了长足发展。13年来,建成区面积由9.8平方公里拓展到100平方公里、增加了9.2倍;GDP由4.2亿元提高到92.6亿元,增长了21倍;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由3.8亿元提高到280.2亿元,

  页脚

  .

  增长了65倍;地方财政收入由不足3000万元提高到7.58亿元,增长了233倍;高新区以全市4.5%的土地创造了14.2%的工业总产值和16.2%的地方财政收入,在为全市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提供有力支撑的同时,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都迈上了新的台阶、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前,莱芜高新区发展正处在关键的历史节点。纵观国内高新区发展,大致都要经历四个阶段:一是要素聚集阶段,即主要依靠政府的优惠政策,通过聚集资金、企业、技术、劳动力等资源要素实现发展,其特点是生产要素和企业加速集聚,经济规模和总量迅速扩张,但发展缺少科学规划,发展层次和水平较低;二是产业成长阶段,即通过要素集聚和企业积累,产业定位逐步明晰,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产业优势日益显现,形成政策推动和产业带动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园区实力、层次、水平迅速提升;三是创新驱动阶段,即随着园区实力的迅速扩张,园区发展逐步由以依靠要素投入为主向靠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转变,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创新资源不断集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创新成为带动园区发展的主要引擎;四是内生增长阶段,即园区发展进入成熟期,最终形成以资源要素为支撑、以优质产业为带动、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政策配套为保障,各方面相互作用、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园区进入内生发展的轨道。目前,国内高新区大都处于从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过渡的发展时期,像省内济宁高新区、烟

  页脚

  .

  台高新区、泰安高新区等,都提出了“二次创业”、“三次”创业的发展口号,着力提升高新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产业层次;一些先进地区的高新区,如苏州高新区、无锡高新区、天津高新区以及我省威海高新区等,已经全面进入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阶段,园区科技创新能力走在了全国前列,成为引领高技术、新产业发展的增长极。就我市现状看,经过近年来的积累发展,高新区产业体系逐步建立,以新材料、汽车及装备制造、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为支柱的先进产业集群加速形成,产业布局逐步优化,发展层次明显提升,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正加快由产业成长阶段向创新驱动阶段迈进。特别是随着高新区创业中心等科技创新孵化器的建成投入使用、山财大莱芜分校等高等院校的落地开工建设和力创企业技术中心、昊宇技术研发中心等一批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高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保障水平将显著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水平将明显提升。可以说,高新区的发展,又再次站到了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面临着加快跨越提升、创建国家级高新区的重大机遇,只要把握大势、顺应规律、抢抓机遇、开拓奋进,必将掀起莱芜高新区新一轮大发展、大跨越的热潮。

  推动高新区跨越提升、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对于全市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先进经验表明,国家级高新区作为一块含金量极高的“金字招牌”,是科教资源、高端人才和高技术产业的聚集区域,更是财税、融资、项目审批、

  页脚

  .

  用地支持等多重优惠政策的叠加区域,在集聚人才、促进就业、提高产业集群水平、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统计,近20年来,国家级高新区的营业总收入、工业总产值、实现利润、上缴税额、出口创汇5项经济指标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2.4%、42.28%、36.09%、43.49%和47.31%,均大大高于国家平均水平,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撑主体。按照目前国家级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平均增长速度来计算,如果高新区能在2015年成功创建为国家级高新区,2016年高新区GDP将突破2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将达到15亿元,届时GDP全市占比将由目前的12.7%提高到23%,地方财政收入将由18%提高到20.3%,必将对增强全市实力提供新支撑;将带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占比提高到45%以上,带动研发投入占比提高到4%左右,全市科技创新能力将明显提升,将成为转调发展、创新发展的新动力;同时,对全市城市建设、民生改善、社会和谐都将产生方方面面的带动。从一定意义讲,加快我市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破解当前发展难题和瓶颈制约,增强莱芜发展实力和后劲,都迫切需要加快推动高新区跨越提升,努力争创国家级高新区,构建一个高规格、高层次、高水平的科技引擎、创新高地。

  综上所述,高新区发展既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又面临加快发展的紧迫压力和重大机遇。支

  页脚

  .

  持高新区加快发展,是莱芜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和必然选择。区域经济发展规律表明,在一个地方发展的关键阶段,适当集中部分优质资源,发挥资源要素的“极化效应”,优先支持重点区域加快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方方面面将带来积极影响。推动高新区跨越提升、创建国家级高新区,绝不仅仅是高新区“自己的事情”,更需要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全市各级各部门共同的责任。只要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协同配合,高新区必将步入跨越发展的新阶段,创建国家级高新区的目标必能早日实现,一个充满活力的产业新城、智慧新城、魅力新城、幸福新城必将在鲁中腹地加速崛起。

  二、体制因素是高新区发展面临的突出制约推动高新区跨越提升,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必须认清发展差距、找准原因所在。虽然我市高新区近年来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与先进地区比,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比,与全市人民的期盼比,在经济实力、发展层次、创新能力等方方面面都还有较大差距。这些差距,表面看是发展水平的差距,本质反映的则是发展方式、发展环境的差距,根源在于滞后的体制机制制约。制约之一:功能定位不清晰。高新区位于莱城主城区“东扩”的核心部位。城乡结合部的区域特点,决定了高新区必须承担更多的城市和社会功能,不仅要成为“产业高地”,还要成为“城市新区”。发展使命重大,但功能定

  页脚

  .

  位却不明确,直接导致了三个问题。一是社会事务管得过多。高新区辖区范围从最初的4个村到现在的66个村居,社会事业规模急剧扩张,由于高新区不是法律意义上的行政主体,行政功能缺失,大量的行政管理、社会事务需要他们找别人协调,管理如行政区同样繁重的社会事务,既缺乏法律依据,又明显力不从心。二是公共服务配套过迟。高新区企业从最初的30家增长到现在的2200多家,人口从2000多人增加到11万人,公共服务需求快速增长,而目前的功能定位主要考虑了产业配套功能,科教、文体、教育、医疗、交通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明显滞后,已成为影响对内吸附力和对外吸引力的重要因素。三是考核评价统得过死。由于高新区实行“准政府”式管理模式,既不能象一级政府面面俱到,又要和行政区一样接受方方面面的考核评价,其开发功能、经济功能和创新功能淹没在繁杂的应景式考核中,使高新区面临向旧体制回归的巨大压力,处于不伦不类的尴尬境地。

  制约之二:职能权限不到位。莱芜高新区和莱芜经济开发区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2001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莱芜经济开发区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莱发【2001】10号),2002年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莱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若干问题的决定》(莱发【2002】24号),明确了高新区享有的市级管理权限和实行“扎口管理、封闭运行”的模式,但在实际操作中,均打了折扣。一方面,

  页脚

  .

  应该享有的职能权限被“缩水”。原来下放的土地开发利用管理权、规划管理权等权限相继被收回,工商行政、环境保护管理、人事编制、劳动管理等权限,至今没有下放。有的区直部门没有执法资格,有名无实。许多具体事务,有的靠市领导批示解决,有的靠个人关系协调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因牵扯到部门利益,经常遇到推诿扯皮的现象,大大降低了运转效率。另一方面,“扎口管理、封闭运行”落实不到位。突出表现在:上级部门往往按行政区对待高新区,纷纷要求其在高新区设立分支机构,但这些分支机构不能行使市一级管理权限,只是充当高新区和市直部门的“二传手”,不但没有简化办事程序,反而人为增加了管理层次。目前已有10个市直部门在高新区设立了分支机构,这些分支机构全部由高新区提供办公场所、办公设备和办公经费,有的还要提供津贴补贴、误餐补助、考勤考核奖等。同时,在推进日常工作过程中,上级部门往往要求高新区像其他行政区一样开展各种社会活动,承担与工作无关的社会事务,接受各种检查评比,导致工作精力分散,主动性减弱,呈现出明显的行政化趋势。

  制约之三:创新体系不完善。创新指标是创建国家高新区的重要指标,创新体系不完善、体制机制滞后已成为制约持续创新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创新投入不足。去年全区研发经费投入2.7亿元,占全区GDP的比重达到了2.8%,虽然高于全市、全省平均水平,

  页脚

  .

  但与先进地区3%以上的比重相比,还有不小差距。高新区作为全市科技创新的示范区,市里一直没有针对高新区出台自主创新专项扶持政策。二是创新平台不多。今年8月,作为区内唯一的公共创新平台,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园正式建成并启用,但目前入驻研发机构还很少,协议确定的也仅有20余家,还没有发挥孵化引领作用。另外,虽然园区内有50多个企业创新平台和29个省级以上创新平台,但其对科技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不提出,技术研发成果水平普遍较低,与先进地区比差距很大。三是创新人才短缺。由于缺少科学有效的政策激励,企业引进人才的意愿不高,产学研合作渠道不宽,缺少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好市场前景和产业化潜力的创业型领军人才,特别是在“泰山学者”、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引进方面仍然为零。

  制约之四:市场运作不成熟。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融资平台不健全。高新区现有两家国有融资平台,分别是莱芜泰兴城市资产运营有限公司和莱芜泰兴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公司主要经营政府授权范围内的城市资产经营(包括基础设施资产经营、公共事业资产经营等),目前主要融资方式是银行信贷。二是融资能力不强。主要受制于三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是两家公司都属于莱芜市经济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公司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上,未达到独立经营的要求,受到母公司的制约。其二是高新

  页脚

  .

  区管委会主要固定资产都纳入了莱芜市经济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的资产范围,高新区的这两家融资公司资产过少,资本结购过于单一,融资规模受限。如莱芜泰兴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500万元,为了增加公司资产,高新区曾积极争取将母公司资产过户到其名下,但相关职能部门不予认可,资产过户手续尚未办理。其三是我市土地由市政府统一运作,区级对一二级土地开发没有发言权,公司无法从土地出让中直接受益,盈利点基本没有,也就无从投资开发建设园区。三是市场化运作不灵活。由于缺少必要的融资平台和融资渠道支持,近年来高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来源于财政投资,市政建设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需求和群众需要,市场化融资能力滞后。

  制约之五:用人机制不灵活。高新区没有被赋予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管理权限,致使其用人机制严重僵化,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工作需求,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进不来”。受人员编制职数限制,高新区急需的专业人才无法招录,近五年来没有招录一名事业编制人员,致使人才出现断层,“人少事多”的局面更加严峻,机关干部工作长期超负荷,加班加点已是家常便饭,即使这样许多工作也难以有效开展。二是“动不了”。高新区区域面积小,岗位职数少,既无法内部交流,也无法对外交流,一般干部只有“进口”,没有“出口”,往往要在高新区干一辈子,时间长了容易产生惰性,不利于思想解放。三是“用

  页脚

  .

  不活”。随着高新区的发展,政务服务的内容不断增加,亟需增设新的工作机构。由于高新区没有机构设置的权限,致使高新区难以根据发展需要自主设立工作机构和工作岗位,无法做到因事设岗、因需调岗,经济发展急需的公共服务无法及时跟进。再加上高新区没有薪酬自主分配权,机关干部工作强度远远大于一般行政区,但工资待遇只能遵从上级规定,与行政区别无二致,无法更好地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影响了机关干部的积极性。

  三、先进地区创新高新区管理体制的主要经验为从根本上破解高新区发展的体制瓶颈,调研组先后到济宁、烟台、威海等地进行考察学习,与当地高新区以及市直有关部门领导进行深入座谈,系统研究先进地区高新区破解体制机制瓶颈的成功做法,并调阅了广东、江苏、浙江等先进地区支持高新区发展的大量经验。总结先进地区高新区的管理体制创新,主要有四条核心经验:经验之一:明确定位、理顺权责,是创新高新区管理体制的前提和基础。定位决定发展方向,理顺权责决定发展速度。济宁、烟台、威海三市高新区跨越发展的背后,是他们对高新区定位的准确把握和对权责关系的明确界定。一是高点定位。三市都高度重视高新区发展,赋予高新区推动区域转方式调结构、引领区域自主创新、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建设现代化城市样板区等特殊使命,组建了高规格工作机构,三市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均为副厅级领

  页脚

  .

  导,济宁、威海两市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分别由市委常委兼任,重视程度之高,领导力量之强,令人深受启发。二是明确权限。为保持高新区发展优势和活力,三市都强力推进“政区合一”,明确提出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作为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对辖区内的党务、行政、经济和社会事务实施统一领导、统一管理,赋予完全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和县级行政管理职权,并在实际操作中严格落实到位。三是封闭运行。按照“小政府、大服务”理念,他们在机构设置上均实行大部制,形成了更加精简、扁平、高效的运行机制,烟台和济宁高新区分别只设立了26和36个行政事业及派驻机构。特别是济宁市创立了“五个凡是”的高新区运行体制,即凡是高新区内土地、规划、建设及投资项目等审批事项由高新区自主决策;凡是高新区的机构设置,由高新区工委、管委会自主决定;凡是高新区内设机构副县级干部,由高新区工委研究决定,并报市委组织部备案,内设机构、派驻机构和街道办事处的科级干部均由高新区党工委任免;凡是高新区辖区内的行政执法活动均由管委会和市直部门派出机构全权负责,市直部门不再自行组织到高新区企业进行各种检查、评比、收费等;凡是市里对县市区的一般性工作考核以及各类年度单项业务考核不再涉及高新区,拿掉了长期制约高新区发展的“紧箍咒”,彻底释放了高新区发展活力。四是下放审批。三市都注重用放权的方式来激发高新区发展活力,他们的高新

  页脚

  .

  区均享有代表市政府全权管理区内经济的权限,项目审批管理、规划管理、国土资源管理、建设管理、工商管理、环保管理等市级审批权限全部下放在高新区,市直有关部门不得保留、截留和变相收回,上述审批事项只在相关市直部门备案,需到省以上审批的事项,相关部门提供文头、文号并积极协助,为打造优良营商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验之二:健全“公司+管委”的投融资体制,是推动高新区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破解高新区财政资金紧张的困境,关键在于公司化的资本运作。三市之所以能在较短时间拉开园区开发和城市建设的大框架,“公司+管委”的投融资体制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搭建平台,建立市场化的经营主体。三市高新区都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的理念,依据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立了国有投融资平台公司,并通过划拨土地、财政拨款、发行债券、划拨优质经营性资源等方式为公司注入启动资金。这些投融资平台主要承担城中村改造、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政府投资项目的投融资服务,完全实行公司化、开放化、市场化运营模式。像是济宁海达公司,通过明确公司框架,建立和完善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通过推行“事前评估、事中监督、事后评价”的管控体系,真正成为了现代化市场主体。二是多元融资,提高平台资本运营能力。各市高新区投融资平台的融资手法多样,方式先进,

  页脚

  .

  成效明显。烟台高新城投有限公司利用银行、证券市场和债券市场,充分吸纳各类资金用于项目建设,先后投资11.5亿元建成了科技中央商务区(CBD)的创业大厦和科技广场,投资22.6亿元对辛安河开展了综合治理、投资20亿元的建成滨河花苑“城中村”改造社区等重大项目。济宁海达公司除了与银行合作申请贷款、发行地方建设债券之外,还不断创新融资方式,通过发行企业债券、项目信托、股权融资、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拓展融资渠道,2013年总融资额超过100亿元,占济宁高新区基础设施投资的30%以上,在支持高新区建设发展的同时,海达公司也做大做强了自身实力,目前公司总资产已突破115亿元,净资产达到56亿元,年上缴税费超过2亿元。三是规范运营,探索灵活多样市场运营方式。他们着眼于放大资源、资产、资本、资金使用效益,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模式基础上,不断探索灵活多样的市场运营方式,实现投入与产出、质量和效率的良性发展。像济宁海达公司积极探索工业地产开发运作模式,通过建设租赁厂房,每年盈利超过2亿元。烟台高新城投有限公司积极探索商业地产开发运作模式,建成了科技广场项目,配套建设了大型商场,为市民提供生活配套服务与休闲娱乐活动场所,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经验之三:强化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体系,是提升高新区发展水平的关键所在。科技和人才是高新区发展的根

  页脚

  .

  本支撑。三市高新区之所以发展的又好又快,关键就在于他们把科技和人才两个核心要素转化成为核心优势。一是造环境。创造一个有利于科技创新、人才集聚的环境,是三市高新区发展的核心定位。一方面,他们持续加大对科研场所、技术平台、人才公寓、教育医疗等硬件基础设施的投入,打造宜居宜业高地;另一方面,他们从税收、金融、技术支持、法律服务、平台使用等方面优化高新区创新创业政策,完善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体系,使高新区呈现出“硬件更硬、软件不软”的良好吸聚效应。比如,济宁高新区用两年多的时间高规格建设了专家公寓、孔子国际学校、科技馆、图书馆、综合体育中心、市人民医院高新区分院等休闲文化医疗功能载体,以及创意设计中心、大学科技园等功能平台,同时每年设立不低于2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支持区内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的项目建设和发展,形成了强有力的拉动效应。二是建平台。三市高新区均建成了各具特色的多层次、多样化的科技创新孵化平台。济宁高新区注重创新平台的实体化运作,重点建设行业公共技术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平台、科技成果交易平台、创新战略联盟平台和科技金融资本平台,构建起“研发-孵化-成果产业化”全链条的平台服务体系。烟台高新区创建了科技CBD创业大厦、中俄科技园、烟台市大学生船业元等三大综合孵化器和生物医药、航空航天、软件与信息技术、海洋工程、先进制造、文化创意

  页脚

  .

  等六大专业孵化器,全区各类孵化器总建成面积超过25万平方米。威海高新区建成了山东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交易中心、创业中心、国家检测中心、人才中心、专利事务所等50余家服务平台,有力推动了高新区科技、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三是聚人才。三市高新区都始终把人才作为强区之本、竞争之本、转型之要,均启动实施了“人才特区”发展战略。济宁提出“551人才引进计划”,设立1亿元人才专项资金,围绕生物技术及新医药、光电与光通信、汽车与先进装备制造、软件和动漫、新材料与纺织服装等五大主导产业,重点引进100名领军人才和团队,吸引带动1万名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储备10万名经营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全力打造高层次人才聚集区和创新创业团队集群区,目前已引进8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0名省“泰山学者”,326名博士、1982名硕士、1.7万名科研人员,成为名符其实的“人才特区”。烟台高新区研究出台“蓝海英才计划”,设立1亿元“人才特区”建设专项资金,大力实施“筑巢引凤”工程,设立1亿元的创新扶持专项资金,用于引进和支持国家级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等高端聚才载体,大力实施“引凤筑巢”工程,推动实现“引进一名高端人才、带出一个研发团队、创办一个科技企业、崛起一个新兴产业”,目前已引进了3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8名山东省泰山学者。威海市高新区大力推行“不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作用”的柔性引才机制和“引

  页脚

  .

  项目带人才”的产业引才机制,不断提高聚集高层次人才的水平,比如通过引进银河风电设备项目,整体性引进了该项目的研发管理团队,包括2名博士、10名硕士、10名高级工程师、7名海外高层次人才,项目投产后,产值将超过100亿元,成为国内最大的风力发电设备研发生产基地。四是抓创新。三市高新区都不遗余力地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激活创新要素、释放创新潜能。济宁市高新区把政府引导和企业主体结合起来,以企业为主体建成行业公共技术平台20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机构126家,与120家国内外高校院所建立起合作关系。烟台市高新区采用民办公助、企业化运营模式,由高新区管委会和山东绿叶制药集团合作投资60亿元建设了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通过这种运营模式,政府有效实现扶持主导产业发展的宏观目标,同时切实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是企业真正成为创新决策的主体、创新需求的主体、创新投入的主体和创新活动的主体,较好实现了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两种手段各有定位、各有分工、良性互动。威海高新区依托区内现有的山大威海分校、哈工大威海分校、山东药学院和威海职业(技术)学院4所大学,建设了山大威海国际生物技术中心、哈工大(威海)国际微电子中心、宋健科学技术研究院等公共技术研发平台,设立了计算机应用、海洋生物、能源环境等60多个研究所,构建起高水平、深层

  页脚

  .

  次构筑产学研合作新格局。五是促转化。济宁高新区的山东如意集团与武汉科技学院、西安工程大学共同开发的“如意纺”技术,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对推动我国纺织行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与产品升级换代,提升我国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烟台绿叶集团研制的抗癌新药通过美国FDA临床审批,在全球拥有知识产权,达产后年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利税15亿元;山东威海集团自主研发了心脏支架及心内耗材、血液净化设备及耗材、骨科材料等400多种医疗器械和药品,拥有专利产品340多项,其中有两项产品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成为中国最具投标实力医疗器械品牌供应商,获得了山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突出贡献奖。

  经验之四:敢于探索创新干部人事管理制度,是确保高新区顺利发展的最重要保障。建立灵活高效的选人用人机制是促进高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保障。围绕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他们重点解决好了3个问题:一是创新选人机制,解决“人从哪里来”的问题。像济宁高新区建立了以考录人员为主、聘员制为辅的用人机制。一方面,在不突破编制总量的前提下,党工委自行组织工作人员招聘;另一方面对急需人才推行雇员制,面向211院校公开选聘,对招聘人才签订聘任合同,并根据工作表现,将雇员分为高级雇员、中级雇员和初级雇员。威海市高新区在不突破总编制的前提下,也被市政府赋予单独招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

  页脚

  .

  权力,有效缓解了高新区用人压力。二是打破用人制度瓶颈,解决“干部怎么用”的问题。在干部使用上,三市高新区的普遍做法,就是打破干部行政、事业两种身份的限制,破除编制机构设立的束缚,根据高新区发展的实际需要,灵活设定园区机构部门,灵活选用最胜任的干部到最合适的岗位,充分用好了干部和岗位“两种资源”,调动了方方面面工作的积极性。像济宁市高新区中层以下人员统称为“高新区工作人员”,实行全员聘用制,原身份一律实行档案管理;由管委会领导选择部门一把手,部门一把手在全区选择副职和一般工作人员,真正把用人权交给了管委会领导和部门正职。三是完善考核激励机制,解决“干部如何管理”的问题。三市高新区工作人员工资待遇均实行绩效工资制,以岗定薪,同岗同酬,对于特殊岗位的拔尖人才试行年薪制。济宁市高新区各部门每年与工作人员签订年度目标责任书,年底对完成任务的干部予以奖励,完不成任务的免除职务或调离岗位,从而将压力传递给全体工作人员。同时,每年对考核优秀的雇员,给予晋升为事业编制的奖励,极大的调动了雇员工作积极性。

  四、关于创新体制机制争创国家高新区的几点建议围绕破解我市高新区发展面临的体制机制制约,调研组在深入研究先进经验、认真分析莱芜市情的基础上,与市直有关部门单位进行了深入座谈交流,就创新高新区管理体制、推动高新区跨越提升、争创国家高新区形成了初

  页脚

  .

  步思考和建议。建议一:探索开展高新区管理体制创新试点。高新区

  管理体制创新是一项政策性强、实践性强、敏感性强的综合改革,涉及诸多部门利益格局调整,关系高新区乃至全市长远发展,具有重大而现实的意义,建议将其纳入全市综合改革试点范围,以加强对创新的指导,强化创新的顶层设计,确保改革创新有序推进,达到预期目的。建议重点在明确功能定位、理顺权责关系上探索创新;在扩大市场融资、破解融资瓶颈上探索创新;在强化创新平台、集聚科技人才上探索创新;在优化人事管理、完善激励机制上探索创新。力求创造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全市各功能区改革创新提供有益借鉴。

  建议二:着力解决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解决职责权限不明确的问题。高新区工委、管委会作为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必须授权其对辖区内的党务、行政、经济和社会事务实施统一领导、统一管理。要按照减少环节、提高效率、事权统一的原则,赋予高新区完全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和县级行政管理权限,需要由市向省级以上申报审批的事项,实行“见章盖章”或实行“二号章”的办法。二是解决审批权限收缩的问题。按照事权统一的原则,建议当前主要向高新区下放五项管理权限:一是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权。按照“小机构、大服务”和“精简、高效”的原则,市编委对高新区的工委、管委会内设机构

  页脚

  .

  的设置、人员编制(行政、事业)、领导职数重新核定,并实行总量控制、混编混岗。高新区在不突破编制、机构总量的情况下,可根据工作需要,自主调整设置机构、使用编制,并报市编办备案。二是干部管理权。市委对高新区工委、管委会只管“一把手”,工委副书记、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由工委提名,市委组织部考察,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其它层级的干部一级聘任一级,对派驻机构的领导班子成员,由高新区工委和派出机构双重管理,共同考核、任免,工委对主要负责人有最终辞退权。三是规划管理权。在符合莱芜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下,高新区规划部门负责高新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报批、实施,发放“一书两证”。四是土地开发利用权。在符合莱芜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由高新区国土部门负责拟定辖区范围内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年度计划,拟定拟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地块的出让方案,报市政府审批后在莱芜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完成交易,市级及以下地方所得收益全部留归高新区。五是环保管理权。高新区环保部门全权负责区内建设项目环保手续办理、环境监理、排污收费管理和执法检查。三是解决市场运作不畅的问题。要积极构建“公司+管委会”的市场运作体制。一要围绕破解城市建设的融资难,做实做强莱芜泰兴投资建设有限公司,一方面,将区内资源进行整合,统一由公司经营管理,将区内的旧城改造、地产开发、市政建设等

  页脚

  .

  业务交由公司经营运作;另一方面,引入区内外企业对公司进行参股,引入先进的管理经验、扩大公司的规模。建议市领导协调市财政等部门,尽快完成泰兴投资建设公司资产过户,以增强其融资能力,成为真正意义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实体公司。二要围绕破解项目引进落地难,引入产业园区专业运营商,在高新区城市建设规划和产业规划的框架内,拿出拟开发地块交由运营商运作,实现从土地出让、项目招商到厂房建设、基础配套于一体的综合性商业开发。三要围绕破解企业发展的融资难,积极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政府和银行共同筛选企业组成“中小企业池”,由政府提供的风险补偿金和企业缴纳的助保金共同组成“风险基金池”,银行按10倍左右向企业发放贷款。通过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和风险分担机制,有效增加信贷投放规模。四是解决选人用人瓶颈制约的问题。这是影响和制约高新区发展最突出、最明显、最紧迫的问题,是解决其它问题的“总开关”。打开这把“锁”的“钥匙”就是建立科学灵活的选人用人机制。一是实行全员聘用制。打破身份限制,所有人员一律统称“高新区工作人员”,实行全员聘用、合同管理的公司化用人制度,原职务一律实行档案管理,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中层及以下人员采取公推公选、竞争上岗、双向选择等方式进行岗位聘任(用)。二是实行政府雇员制。对高新区机关急需的人才推行雇员制,将雇员分为高级雇员、中级雇员和初级

  页脚

  .

  雇员;所有雇员由工委管委会根据需要自主组织招聘,成立高新区人才派遣公司,由派遣公司与招聘人员建立劳动或劳务关系;条件优秀的,在服务一定年限后可转为正式工作人员,进入工委管委会的内控编制。三是实行绩效工资制。本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注重激励”的原则,建立起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绩效工资制,科学确定绩效工资标准和分配方式,坚持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绩效浮动,使干部职工的工资水平与在本岗位承担的工作任务及责任相符。

  建议三:加快促进资源要素向高新区集聚。一是支持高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市财政、交通、建设等部门对高新区给予政策倾斜,对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的高新区内道路、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讯等基础设施及其它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要重点投入,优先安排,全力打造配套完善的载体环境。二是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建立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投入为支撑的多元化、多渠道科技投入体系。加大市财政对高新区科技发展的引导性投入,主要用于支持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引进与培养以及科技平台、科技资源中心建设。市发改委、经信委、科技局、财政局等部门要积极帮助高新区企业申报争取国家、省各类专项资金和科技经费,在企业研发投入、科技企业融资、知识产权保护、重大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等方面重点向高新区倾斜,市本级专项资金

  页脚

  .

  和经费向高新区倾斜。三是积极构筑人才发展高地。支持高新区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在全球范围内招纳和吸引相关技术领域内具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或团队,加强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全方位利用高端创新人才。鼓励国内外创新创业团队或人才带资金、带项目、带技术入区创业,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骨干企业科技人员到高新区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对到高新区实施成果转化、兴办高科技企业的高层次技术人才,在住房、子女入学、厂房出租、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予优惠。四是保障高新区土地供应。在国家法律、政策许可范围内,按照合理、节约、高效的土地利用原则,优先安排高新区建设用地指标,保障招商引资项目顺利落地。五是加强财政扶持力度。设立高新区科技创新奖励基金、科技企业投资风险担保基金和小微科技企业成长种子资金,所需经费由市财政给予补助。基金的管理使用由高新区制定实施办法并组织实施,市财政、科技部门予以监督。加大财政返还力度,自2015年起,新增税收市级分享部分的50%返还高新区,用于支持高新区基础社会建设、科技自主创新。六是切实增强金融信贷支持。支持有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到高新区设置分支机构,加强对高新区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信贷支持;对经国家和省级立项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对重大技术创新项目、重大科技专项计划、火炬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计划等项目优先给予信贷支持。

  页脚

  .

  建议四:加大创建国家高新区争取力度。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目前,莱芜高新区创建国家高新区已通过了科技部专家组的考核,正式列入了拟升级的“排队名单”。经过了解别人的成功经验得知,这一阶段工作越主动,确定升级的时间就越靠前。建议我市创建国家高新区领导小组积极对上争取,加强沟通对接,靠上工作,争取早日成功创建国家高新区。二是建立科学考评机制。高新区作为莱芜的经济功能区,在工作重点、发展方向、功能定位等方面都与一般行政区不同,因此市委市政府对高新区要实施单独考核,考核体系单独设立,考核办法由市考核办制定,其他各项考核不再涉及高新区。对高新区,重点建立与创建国家高新区评价体系相吻合的考核体系,主要考核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外贸进出口等经济指标。三是加强统筹协调。市级各部门和高新区管委会要充分认识高新区升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推进国家级高新区建设摆上重要位置,狠抓工作落实。各职能部门既要各司其职,又要通力合作,强化对高新区的支持,确保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创建国家高新区的目标尽快实现。

  页脚

  

  

篇四:打造产学研合作新高地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创新创业高地

  沂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期刊名称】《山东经济战略研究》【年(卷),期】2018(000)006【总页数】4页(P41-44)【作者】沂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

  近年来,沂水县按照“一二三四五”工作思路,高举发展争先大旗,围绕“走在前列,争创强县”发展目标,以新旧动能转换为统领,以实施“125”工程为总抓手,真抓实干,加压奋进,全县经济社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201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0.1亿元;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60亿元;全县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到37580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373家,完成产值1112亿元、利税84亿元。连续三年入围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和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工作中,始终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的重要保障,主动作为,动真碰硬,全县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一、举全县之力,高点站位推动,筑牢民营经济发展保障县委、县政府始终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将其作为县域发展的生命线,区域竞争的核心要素,纳入全县重点工作考核,摆到突出位置,围绕发展导向、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切实当好民营企业的坚实后盾。

  (一)坚持发展导向,提供政策支持。在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扶持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基础上,结合三引一促、二次创业、新旧动能转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工作开展,凡是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凡是有利于企业成长壮大,县委县政府不遗余力给予支持,进一步制定完善了激励发展政策。2017年,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全县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的实施意见》《沂水县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工作方案》《沂水县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和涉企经营性服务目录清单》等文件,不断加大对民营企业帮扶力度。(二)坚持需求导向,创新服务机制。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深入开展县直部门联系服务企业工作,创新服务模式,完善服务机制,由92个县直部门279名领导干部联系279家重点企业,建立联系干部、部门主要负责人、县级分管领导、县总网格四级网格工作体系,全力协调解决企业提出的需求诉求。截至目前,共搜集企业诉求527条、办结461条。同时,选取全县纳税200万元以上的45户工业企业、全县“125”工程中固定资产投资额较大的15个在建项目,确定为全县优化发展环境重点保护企业,每月1~20日为重点保护企业的“宁静工作日”,除涉及安全生产、环境保护、食品药品监督、司法类案件调查外,各执法执纪单位一律不得进入重点保护企业进行检查,切实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氛围。(三)坚持问题导向,敢于打破瓶颈。针对实体经济房产手续不完善,缺乏抵押物融资等难题,大刀阔斧、敢于突破,研究出台了完善工业企业房屋产权登记手续的具体办法,全面整合县内资源,再造审批流程,开辟绿色通道,分期分批为全县150家民营企业完善房产手续。截至目前,共为138户企业完善房产手续,全部办理完毕后,可为企业办理房产面积350万平以上,提供融资额度25亿元以上。二、用改革红利,主动靠前服务,创优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坚持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契机,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上狠下功夫,全力创优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社会环境,使企业规范经营受保护、政府服务管理受监督。(一)以便商利商为目标,创优政务服务环境。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大力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真正让民营企业和市场主体不找关系、不送礼说情就能快办事、好办事、办成事。一是精简审批事项。对行政审批事项取消、调整或者变更的,及时安排相关部门搞好衔接落实,实时更新目录信息,2017年共调整取消县级行政权力事项184项,清理各类证明和盖章类材料28项。二是提高审批效率。18项行政许可事项实现零跑退,151项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实现了即到即办、只跑一次的目标,107项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提速到5个工作日内办结。扎实做好民营企业审批手续服务工作,对重大项目实行全程代办和跟踪督办,加速审批、加力服务,使办理时限比原承诺时限再缩短30%以上。三是推行网上审批。积极推进行政许可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向网上审批平台集中。截至目前,全县42个单位的255项行政许可事项全部“上网”,网办率达到80%。(二)以聚商活商为目标,创优公平市场环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落实“先照后证”改革措施,促进市场主体加快发展。2017年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8114户,换发“多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686户,办理个体工商户“二证合一”902户。同时,大力培育具备多元化市场服务功能的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市场与政府间的桥梁作用,努力为各行各业提供更为高效便捷的服务。2017年新批准成立直属行业商会2家。

  (三)以护商安商为目标,创优良好法治环境。坚持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思考和处理问题,促进市场主体守法经商,让市场依靠规则和法律保护健康运行。一是提高纠纷调解效率。按照“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原则,在狠抓公正执法,及时裁判

  的同时,积极引导当事人利用协商、调解等方式解决纠纷,力争让民营企业解决纠纷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二是提供法律援助服务。依托县工商联法律维权服务中心,着力解决企业在维权方面遇到的难题。2017年为26家企业开展维权活动30次,挽回经济损失2100余万元。三是弘扬企业法治精神。扎实开展“法律进民企”活动,积极组织法律宣讲团深入民营企业开展法治巡讲活动,并健全完善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等法律服务体系,大力推行企业法律顾问制度,着力构建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四)以尊商亲商为目标,创优社会诚信环境。按照“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系县域发展”的要求,转变服务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效能,千方百计为投资创业者排忧解难,尽心竭力为民营企业发展保驾护航,让投资者在沂水创业安心、居住放心、生活舒心。一是建设“诚信沂水”。从政府自身做起,凡是法律法规要求废止、取消的审批、审查、投资限制、资格认证、中介服务、行政收费一律取缔,凡是政府作出的承诺严格兑现,决不让一个项目、一个投资主体因政府的不诚信和服务不到位而流失。二是加快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依托人民银行征信体系,加快建设失信“黑名单”“异常名录”等制度,营造从政府到企业、从社会到个人都重信守诺的良好氛围。三是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全面开展整治慵懒散、推进机关作风建设活动,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新闻媒体、12345热线、社会组织、群众舆论监督作用。2017年12345热线承办民营企业投诉工单1000余件,开展现场督办20余次,办结率100%。三、聚资源要素,完善基础配套,搭建民营经济发展平台坚持软硬环境两手齐抓,积极做好土地、资金、人才等项目整合、挖潜和争取工作,搭建园区、融资、创新、服务、电商五大平台,重点保障民营企业要素供给,全力优化外部发展环境。(一)搭建园区发展平台。依托园区平台,大力发展“飞地经济”,为民营企业转

  型升级、技术改造、成果转化、动能转换提供平台。以沂水经济开发区为基础,实施“一区多园”战略,先后设立了滨河、庐山、城北、河西、开发区二期等项目区,引进了青岛保税港区沂水经济合作区,规划建设了高端食品产业园和腾飞创业园、北辰创业园、兴隆创业园等中小项目集中区,其中青岛保税港区沂水经济合作区探索创新了“无费区”发展模式,成为中小企业投资入驻的新高地。目前,开发区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9家,2017年列入全省第二批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开发区,在13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综合评价中位居第29位,比去年上升5个位次。同时,探索“节地发展20模式”,年均供地4000亩左右,保障了项目用地,被评为全国国土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模范县。(二)搭建信贷融资平台。鼓励县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各种手段放大银行信用,拓展小微企业信贷市场,降低信贷门槛,扩大信贷覆盖面,给予小微企业更多的金融支持。截至目前,全县金融机构已发展到59家,贷款余额311亿元。县财政出资2400万元用于支持金融机构开展金融创新业务,先后成立了小微企业信用促进会、工商联创业商会等灵活多样的民间组织,较好地解决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目前,全县中小微企业贷款216亿元,占总量的75.2%。同时,连续6年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累计对接资金668.7亿元。(三)搭建技术创新平台。通过政策引导、投入扶持等措施,引导民营企业加大专利技术研发力度,最大限度释放民营企业发展活力。一是持续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合作,特别是在新型酶制剂、乙醇深加工、高档食品等重点领域开展合作攻关。2017年引进先进科技成果225项,新增产学研合作企业291家,创建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18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9家。二是创新人才引进模式。以企业紧缺高层次人才为重点,实施了“千名硕博在沂水”计划,并按照“三引一促”部署安排,创新招才引智工作举措,大力开展百企进百校、百名专家沂水行、人才集中宣传月等系列活动,帮助企业引进急需的职业经理人以

  及研发、营销等专业人才。2017年引进各类人才970名。三是实施企业家培育工程。健全完善企业家培训、轮训、考察学习制度,努力培养高素质、高境界具有战略前瞻眼光的企业家队伍。2017年培训企业家500余人次。同时,加快推进企业公司制改革工作。截至目前,已有238家企业完成规范化改制。

  (四)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成立了全市首家县级生产力发展服务中心,重点解决企业在金融服务、信息网络、技术创新、管理提升、人才培育、质量检测、法律服务、市场开拓、创业孵化和事务代理等方面的服务需求,并先后与长沙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中山市小榄镇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国家级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了战略性合作关系,实现服务资源互联互通。截至目前,入驻服务机构57家,设立窗口34个,累计为1000余家民营企业提供服务,孵化新型创业主体50余家。(五)搭建电商物流平台。大力引进知名电商品牌,推动实施本土化发展战略,不断加快县内优质产品和特色产业走出去步伐。目前,阿里巴巴农村淘宝、京东、苏宁等平台相继落户沂水,全县开展电商业务的企业达5000余家,2017年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160亿元。

  

  

篇五:打造产学研合作新高地

  加强产学研合作,开创科研工作新局面

  陈伟【摘要】概述了我国产学研合作体系的内涵及现有的产学研合作的主要模式,进而阐明了加强产学研合作,开创科研工作新局面,能够更有效地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与重新整合创新要素,促进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推进中国特色的创新体系建设,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期刊名称】《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31)008【总页数】3页(P162-164)【关键词】产学研合作;科研工作【作者】陈伟【作者单位】湘南学院科研处,湖南郴州42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712产学研合作就是科技、教育和经济的合作,是在政府主导作用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实现“科教兴国”及“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最有效途径。我国现阶段产学研合作体系的主要内涵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建立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通过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加强宏观管理,营造有利于产学研用

  紧密结合的政策环境与氛围;通过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有效整合产学研各方的优势力量,促进技术创新及各种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为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创造未来市场,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通过技术创新的参与者和利益相关者的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使其合作成果得以及时、适实应用,有效地减少了技术创新的盲目性,降低了技术创新的风险及成本,缩短了新产品从研发到进入市场的周期。我国在进入21世纪以后,社会发展面临了新的形势,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科技竞争的势头在不断地发展,我国的科研力量在很多方面都与美国等西方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无法抗衡,在这样的情况下,努力发展技术和可实践性的人才成为了社会培养的核心。技术竞争力的高低主要是人才为关键因素的,科技型人才首先是良好素质、广博知识与创新能力的人才,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才能够担负起研发和设计的重任,也才能担负起为国际科技实力发展添砖加瓦的任务。高校发展无疑在21世纪的人类和社会发展中将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高校的发展在目前社会提倡创业型社会的过程中更加的体现出一些新的特点:首先是发展应该越来越紧紧跟随社会发展的步伐,与社会的需要紧密的结合起来,也就是如何将学术力量转化为科研力量,再由企业将其转化为产业优势。第二就是高校发展要对人才培养的质量更加的关注,人才培养不是教书考试,过了以后就推到社会,而是要更加了解人才培养的结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产品的丰富多彩,质量将取代数量,成为价值取向的决定性因素,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提高人才质量将是新世纪高职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所以高职院校要能够了解社会的需要,才能够真正的培养出高质量的创新人才;第三是高校呈现终身化的趋势。在21世纪,知识更新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职业的变更将更加频繁,高校的研究力量时间和空间将得到极大的扩展,它将改变单纯的理论教育,而贯穿于整个产学研的过程。

  我国现有产学研合作的主要模式有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合作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园区、共同建立研发平台、联合培养创新人才、校地合作、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1.联合进行科技攻关是产学研联合承接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及针对企业的重大技术难题进行产学研联合攻关的产学研合作方式。2.共创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园区是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以其科技成果作价入股,吸引企业出资金,合作创办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等核心技术的股份制科技型的学科性企业公司和园区。3.共建研发平台是由企业与高等学校或科研院所按照企业技术创新需要,共同建立实验室、研究院或工程研究中心。4.共同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通过高校为企业定向培养专业技术及管理人才或建立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形式,联合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及企业急需的创新创业型复合人才。5.校地合作是以提升地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促进高等院校自身学科建设与发展为宗旨,进行由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与某个企业的项目合作或某地区的全面合作。6.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由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用户等按照市场经济法则组建的产学研用战略利益共同体。通过建立并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支持自主研发、成果转化的科技服务体系,加强产学研合作,开创科研工作新局面。1.以实施自主创新计划获取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组织高校与企业联合,自主选题开展新技术、新工艺与新产品研发及企业重大技术攻关和重点产品开发;支持高校与相关产业界单位联合,共同承担国家各类重大科

  技计划和产业化项目,从而获取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科技创新的主体在企业,人才创新的主体也在企业。就以杭州为例,杭州目前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创产业进行大力扶持,为了能够打造动漫之都,对于动画技术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视,所以在杭州目前有很多所职业院校开展了实训教育,也就是利用实训与理论的教学,开展多种技术的研究,在很大的程度上,高校也成为了现在新技术的孵化器之一,目前学校里大多数都拥有研究所,实验室,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从事着新技术的研发。技术学校在培养创业人才的过程中也要与企业加强联系,要防止闭门造车。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强化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培养,努力使其具备把握行业技术趋势、熟知企业技术状况、洞察市场与技术关系的能力,提高领导与组织创新能力。重视企业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战略重点,组织专业技术人才参与技术改造和技术开发,提升其创新能力。构筑企业创新型人才建设载体。加强研发技术人才的工作站载体建设,鼓励有条件的院校建立科研工作站,鼓励技术研究人员参与重大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项目的招投标,并在立项、推荐列入重点技术创新项目等方面予以支持。增强企业的技术集成与产业化能力。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激励和知识产权交易制度,支持企业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专有技术,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2.建立和完善自主技术创新体系、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及行业技术创新平台通过共建企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建立多元化、多渠道投入机制的多元化创新平台,形成新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以资源共享取代资源分散、封闭和垄断,以求建立和完善企业自主技术创新体系、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及行业技术创新平台。创业型社会要拥有大批创新型人才,除了大力引进,更多地应是重视本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完善多元的人才培养机制,很多的高等院校这些年来建立了与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和投入机制,与社会一起,有目标有质量的培

  养了一批创业型人才,创业型人才不是仅仅意味着这些人走上社会就是为了开公司,做老板的,而且他们的身上凝聚了创业者艰苦奋斗,努力创新的品质,能够在社会学习实践中更加快的进入角色,所以教育在很大程度上给予了这样的培养,培养方式更加多元,培养目标更加明确。而且很多院校还特意推出了加强中青年拔尖人才和行业技术、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和培养,有计划、有重点地选送到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培训进修,并实行动态管理。组织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紧缺急需人才培养工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工程”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等,扩大创新型人才培养规模。依托大型企业及各类创业中心的培训资源,建立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和实践基地。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训力度,确保他们有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培养研究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坚持培养创新型人才从娃娃抓起,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加强学生的创造力教育。目前我国的高等院校就为创业型社会输送了大批的人才,为创业型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力量。3.以创新基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通过高校与地区各类园区、企业合作,共建高新技术产业和特色产业相关的科技创新基地,培植和壮大知识、技术、人才、资本及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人才培训基地,形成地区专业特色的产业集群,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升地区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推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4.以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提高人才队伍素质通过产学研项目合作、联合攻关等方式,为企业培养高新技术产业方面急需的实用型创新人才,提升企业现有研发队伍水平;以校企联合建设研发机构等方式,结合企业技术难题及合作项目需求,选派博士、在读硕士和博士生到企业技术攻关,培养和引进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支持高校与地区企业、科研机构开展互派访问学者、进修、培训、联合办学和建立研究院等多种形式的合作,以求多出成果和人才,

  提高技术、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提高地区人才队伍素质。国外对于创业者的素质培育内容研究较早,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的报告中,就提出了创业素质应该是公民的基本素质,美国的创业教育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备的体系,涵盖了整个正规教育的体系,有学者探究美国多年来的经济高速增长的很大原因在于其创业教育的发展,为社会缔造了一大批创业型人才,这些受过良好教育的创业一代,为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中国的创业教育还没有形成规模,目前来看,只有高等院校还承担了相应的任务,这些院校目前也存在着较大的问题,改革的重心主要是这些技术院校的专业要与社会的创业环境匹配起来,所学知识要和将来从事的专业相符合,不能天马行空的设置一些不符合社会发展的专业,无的放矢,只会是浪费资源。在学校,不同职业领域有各自的特点和性质,这些情况在进行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时候,要能够分层对待,这样才能够推进创业教育的发展,产生各自配合的模式和路径选择。加强产学研合作,开创科研工作新局面,能有效地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增强高校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服务能力,以科技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促进地区经济发展。21世纪是“创业时代”,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聚焦在创新与创业水平上。创业活动作为科学技术最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已经成为发展的引擎和日益重要的推动力。创业型经济具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扩大社会就业的显著作用,引发了人们对管理型经济向创业型经济转变的世界性关注,鼓励创业已经成为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政策取向。党的十七大已经明确提出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方针政策,要求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健全创业服务体系。时逢全球经济增长动力减弱,复苏乏力,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外来冲击,如何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探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推动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社会建设,成

  为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而要实现这些目标,高校的创业型人才的教育是第一个关键,也是我们创业型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动力。

  【相关文献】

  [1]赵晓广,李书奎,高磊.产学研合作基本模式分析[J].河南科技,2010,(23).[2]赵丹萍.广东省部产学研合作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J].科技管理研究,2010,(22).[3]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关于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广东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S].粤府[2006]88号.

  

  

推荐访问:打造产学研合作新高地 产学研 新高 合作

本文链接:https://www.xpbxgsx.cn/zhuantifanwen/fanwendaquan/1399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4 精优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15042696号-1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