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精优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范文大全 >

党校研究报告7篇

时间:2022-11-20 17:30:06 来源:精优范文网
导读: 党校研究报告7篇党校研究报告  党校专题课调研报告  专题课是县级党校主体班教学的主要形式,党校专题课是针对某一方面的理论及理论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展专门研究、分

党校研究报告7篇党校研究报告  党校专题课调研报告  专题课是县级党校主体班教学的主要形式,党校专题课是针对某一方面的理论及理论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展专门研究、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校研究报告7篇,供大家参考。

党校研究报告7篇

篇一:党校研究报告

  党校专题课调研报告

  专题课是县级党校主体班教学的主要形式,党校专题课是针对某一方面的理论及理论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展专门研究、分析综合、提炼加工后,通过理性思维形成理论联络实际、逻辑严密、构造完好的内容体系。

  专题课教学内容的时效性、教学对象的针对性都比较强,并且科研含量高,讲授难度大。上好专题课是进步县级党校教学质量的关键,要求老师在教学理论中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科学选题选题才能也是老师要强化的根本功之一,精心选择有意义的专题题目是能否上好专题课的先决条件。〔一〕选题要注重理论性。理论性是专题课最显着的特点,脱离实际对社会理论不具有指导作用的专题课没有任何价值。所选的题目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要把握县级党校教学对象是乡科级指导干部,遵循效劳现实,增强指导意义这一原那么。首先,选题要突出两大主题:一是突出重大理论问题,二是突出现实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其次,实现三个结合:老师选题必须把对重大理论问题与现实的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与社会理论相结合、与本地实际相结合,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中开展壮大我市集体经济问题。〔二〕选题要有新意。专题课时效性较强,所选题目内容要新,

  1/5

  需要老师纯熟掌握党的理论、道路、方针、政策,把握国家的开展形势,理解最新的中央会议精神和各项改革措施和政策,从干部及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中选题目,如农村合作医疗问题等。既便是老问题如党性修养等也要求要独到,从不同的角度讲出新意。

  〔三〕选题要找准切入点。老师要关注中央会议精神,理解国家各项改革方针政策的公布及贯彻落实到基层后的效果和产生的相关问题,着重从县〔市〕党委和政府的工作思路中选择题目。如税费改革后化解乡村两级问题债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中健全和完善我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问题等。

  〔四〕选题要有比较优势。老师要选择有研究根底、专业教学特长、以前讲过的对自己来说较为得心应手的熟悉的内容,使其转化为教学专题,最好是把自己的科研课题转化为教学专题。

  〔五〕选题不宜过大。县级党校专题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专题范围过大,内容空洞,缺乏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老师选题要专,题目不宜过大,切忌广泛和空洞。范围过大,面面俱到,由此会造成一那么时间不容许,二那么重点不突出。

  二、精心备课备课是讲课的先决条件,课堂讲授的程度从根本上取决于老师的理论程度和教学才能。备课是否充分,对讲授效果影响极大,要讲好课必须充分准备,无论是新课、老课、年轻老师还是老老师都必须认真备课,备课中要注意几个问题。

  2/5

  〔一〕吃透教材吃透教材就要求老师明确教学专题的目的、熟悉内容、把握政策。明确目的:就是老师每个专题通过讲授,需要给学员传授那些知识,理论上要掌握那些知识,联络实际要解决哪些问题,培养什么才能,到达什目的。熟悉内容:要求老师全面领会党的根本理论、根本道路、根本纲领、根本政策,尤其最新的中央会议精神;必须理解省情、区情以及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工作思路;理解最新的相关的学术新思潮和新观点。如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的有关专题,老师必须理解七个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熟悉xx届三中全会及其以来的有关三农问题的相关会议精神,理解我区农村改革开展的现状。把握政策:县级党校主体班学员来自地第一线工作岗位,是党的方针、政策在最基层的贯彻执行者,这就要求老师自己必须准确把握党的有关方针政策及精神本质,并且要提出实在可行的贯彻执行的思路和对策。

  〔二〕理解学员教育者要有效进展教育活动,必须熟悉自己的教育对象,根据对象的需求来设计专题的内容以便因材施教,这是进展专题教学的根底和关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明确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应当遵循的原那么:以人为本,按需施教。以人为本与按需施教相结合也是县级党校教学的一项根本原那么,按需施教就是要理解不同班次学员的思想状况、知识程度、理论经历、才能需求,把握各类学员认识开展的不同规律,针对学员的思想实际、工作实际及学习需求,理解学员想听什么,想知道什么,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内容,使自己的教学适应不同层次学员的学习需求,做到有的放矢。

  3/5

  〔三〕搞好调研调查研究是理论联络实际的桥梁,是党校老师的根本功之一。教专题课的特点之一是理论联络实际,理论性、可操作性强,且教学内容要求有一定的科研含量。要求老师必须深化实际调查研究,对专题内容进展理性考虑,“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教学科研一体化是县级党校专题课教学的必由之路。老师必须有扎实的科研积累作根底和支撑,对教学内容进展研究,把根本理论与当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立的现实问题严密结合起来,尤其研究学员普遍存在的认识问题和来自理论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深化到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搜集大量第一手资料,包括:根本理论、相关政策、各种不同理论观点、典型事例、数据。搜集的材料经过加工做到:新、全、精、准。

  〔四〕归纳观点专题课要突出理论性和思想性,必需要有理论做支撑突出鲜明的理论观点,一节成功的专题课老师要有自己的观点,至少有一到两个有一定科研含量的闪光点,这也正是学员所关注的问题,因此老师应养成探究、观察、分析和考虑问题的习惯,深化挖掘专题有关问题的思想内涵,提出新问题、总结新观点、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这是一个创造性思维的过程。需要从详细的第一手资料中科学提炼主旨,总结规律性的东西,形成一系列有真知灼见的鲜明的观点和结论。概括出的观点和结论。首先,观点要正确,不能有杂音。其次,观点要新,具有时代特征,可以反映最新科研成果。再次,提出的观点要有理论高度和理论深度所谓理论高度就是提出的观

  4/5

  点要高屋建瓴、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所谓理论深度就是要提醒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五〕编写教案撰写教案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老师应在调研和归纳总结的根底上,按一定逻辑顺序,将材料、观点组织起来,形成系统教案。教案要求:围绕主题、突出重点、构造合理、逻辑严谨。围绕主题:专题课随意性大,所讲的问题不能离题,防止避重就轻,避难就易。突出重点:突出理论当中最核心最本质的内容;突出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必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突出学员关注的、在本职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难点、疑点问题。构造合理:一节专题课时间有限,所讲的问题不能多,能用一个标题说明问题的,就不要再列第二个标题,一般专题课的构造: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问题要有普遍性和代表性;分析问题要详细要透彻;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实际要具有可操作性,并且把握好各部分的比例关系,详略得当。逻辑严谨:做到标题层次之间逻辑严密、每个问题和观点都要经过严密的逻辑论证。

  

篇二:党校研究报告

  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试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法规制度学习市委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制度文件学习中纪委机关中央组织部关于加强换届风气监督的通知和中央省委市委有关严肃换届纪律的精神和要求特别是九个严禁止九个一律纪律要求重点掌握四个廉洁四个自觉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部署

  党校工作情况汇报汇总

  (原创,可修改)

  20XX年度

  1/13

  党校工作情况汇报汇总

  现存党校是20XX年5月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领导下重新分设的,三年来,党校人本着“一年打基础,二年见成效,三年上台阶”的基本思路,从零开始,励精图治,围绕中心,狠抓落实,逐步走上了科学发展的轨道。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概况市委党校是正局级建制的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核定编制23人,现有教职工19人,退休人员14人,内设办公室、教务科(并挂函授科牌子)、教研科(并挂培训科牌子)、行政科和工会5个科室。党校校长现为市委副书记张育林同志兼任,下设常务副校长1人,主持党校日常工作,另外设副校长2人。党组织设置为1个党总支、2个支部,共有党员29名。二、主要工作按照《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立足校情打基础,顺应形势抓改革,谋划工作形机制,务求实效促提升,有效推进了干部培训、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的开展。20XX年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一助一”扶优先进单位。连续三年被表彰为泰州市党校系统综合考核评比优秀单位。20XX年被表彰为全省党校系统行政后勤工作先进集体。今年6月份老干部党支部又被市委组织部和市委老干部局表彰为全市“五好”老干部党支部。1、干部培训工作扎实推进。立足党校分设后的实际情况,围绕党的十七大及之后的中央历次全会精神,把科学发展观和我市市情教育纳

  2/13

  入主体班培训内容,突出干部能力培训这个重点,配合组织、宣传等相关部门,抓好培训计划制定、组织施训、学员考核等方面工作。并注重改进培训手段、创新教学方法,发挥了党校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三年来主要承办了乡局级领导干部培训班、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大学生村官培训班、新录用公务员培训班等34个班次,参训人数5780多人次。同时在函授工作上完成了省委党校函授教育经济管理、法律两个专业总计110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共毕业大专、本科学员600多人,为提升干部思想和文化素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2、科研工作进展良好。坚持“教学、课题、成果”三位一体,着力在科研协作、教研队伍建设、调研成果进课堂、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上做文章。三年来,科研的工作机制逐步健全、内生活力逐步增强、成果逐步显现。完成省市各项调研课题20多项,《收入分配问题研究》成功申报2011年省社科联应用课题。撰写的《发展高效农业和富庶兴化的思考》、《紧扣和谐社会主题,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和《非公经济党组织建设情况》等调研文章受到市领导的肯定。《弘扬板桥精神,建设廉政文化》一文获得2009-2010年度全市优秀纪检监察调研成果三等奖。注重课题的拓展和延伸,于2010年6月设立了大地蓝绢纺有限公司教学科研基地。共在大市级以上报刊上发表论文55篇,其中省级20篇,有3篇在省级获奖。退休老师朱妙宽撰写的《马克思两大发现新探》专著广受好评。成立义务讲师团,组织教员到乡镇、部门、社区、企业、学校宣讲党的十七大及历次全会精神共155场次,受到基层干部群众的欢迎。

  3/13

  3、队伍建设力度加大。一是领导班子建设。立足于党校分设后新调整的领导班子实际,通过谈心交心、召开座谈会、召开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等多种形式,征求群众对班子建设和党校发展的建议。建立健全了中心组学习制度、每周例会制度、分工负责制度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提高了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二是中层干部队伍建设。严格按照组织选拔程序,实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选拔了9名同志担任中层职务,培养了一支坚强的中层干部队伍。三是教员队伍建设。加大对现有教学人员的培养力度,使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有了提高。实施理论学习制度,打造学习型教员队伍;实施业务培训制度,促进了教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提高;实施全体教员集体备课和试讲制度,所有授课的教员,都必须经过先试讲再评议,合格后才能进课堂,为提高理论宣讲的效果提供了保证。实施实践锻炼制度。先后选派教员到西郊镇北沙村、市科学发展观教育办公室和兴化市华兴电子有限公司挂职或任职,极大地提高了教员认识市情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4、党建工作富有特色。校党组织在机关党工委的直接领导下,扎实开展以“五好五带头”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加强了“五个建设”。一是政治建设。坚持先学一步、先研一步、先行一步,坚持星期三学习日制度,广泛开展读书活动,打造学习型党组织。二是组织建设。2008年分设后按照《党章》有关规定及时改选了党总支和所辖两个支部。三是制度建设。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对党员队伍的教育监督和管理。四是能力建设。积极参加市级机关组织的公文写作、演讲、唱红歌等项目的比赛,定期到挂钩社区和贫困村走访慰问,每年全体党员捐资8400元帮助14户困难户,筹资3000元帮助垛田镇

  4/13

  三洋村修建危桥,筹资5000元帮助西郊镇丁沙村进行村庄建设。五是作风建设。从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入手,以提升机关执行力为重点,以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从市级机关作风办反馈意见看,我校在参加考评的市级机关部门排名是稳中有升,社会观感不断趋向利好。三、制约因素三年来,党校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通过回顾和反思,在自身建设和发展中仍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1、党校没有独立的校园制约了干部培训教育工作的开展。中发„2008‟13号文件和苏发„2009‟9号文件都规定,要重视党校教学设施建设,加大基本建设经费投入,以满足于党校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党校分设后,由于没有自己的培训阵地和设施,仅有的9间办公用房是向教师进修学校借用的,虽然市政府行政会议纪要明确党校与教师进修学校在培训资源上共享,但随着景范学校的进驻,在培训资源的使用上与进修学校经常出现冲突或相互影响,客观上削弱了党校的培训功能,且进修学校现有的教学设施是以普高或职高教育为主要目的设置的,大多设施陈旧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新需求。由于缺乏独立的培训阵地,带来几个衍生的问题:一是培训覆盖不够全面。中央要求大规模地培训干部,大幅度地提高干部素质,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干部培训的覆盖面不宽。屈指可数的都是一些“老面孔”的培训班,面广量大的副乡局级领导干部轮训、公务员培训、机关中层干部普训及农村两委会组成人员培训、党外干部培训都难见踪影,这种状况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没有独立的培训场所和必要的培训

  5/13

  设施是重要因素之一。二是培训管理不够规范。干部培训宏观管理的约束机制不强,管理难以到位。苏办发„2011‟22号文件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干部学习培训考核评价机制,完善干部学习培训激励约束机制,规定对干部进行任职考察,要把干部学习培训情况作为重要内容,但实际上执行不严,甚至流于形式。三是培训针对性不够强。内容设计不够科学,理论与实际结合得不紧,尤其是市情教育和干部能力教育还需要加强。受培训场地的限制,培训方式手段单一,仍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难以组织开展小组交流,案例拓展,教学互动等现代教学方式。四是学习氛围不够浓。没有独立的校园就难以通过校园网、橱窗、板报、公示栏等有效载体形成浓郁的校园文化,在校学员也就不能通过形象的宣传得到理想信念教育,校园的学习氛围难以形成,直接影响到学员学习的积极性。2、科研工作的质量和层次有待提高。一是缺人才。从目前科研队伍的状况来说,科研人员年龄结构老化,科研人员总量偏少,科研人员理论研究不够深入是当前最为突出的问题。二是缺经费。缺少专项科研经费,直接影响到科研的广度和深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三是缺成果。近几年来虽然在各类杂志上发表50多篇科研论文,但国家级、省级核心期刊的比例不大,调查报告的影响力不够,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咨询的功能不强,缺乏支撑科研良性发展的源动力。3、教师队伍亟待加强。从教师队伍现状看,主要存在五个突出问题:一是教员年龄结构老化,缺少专职教员。现有教员7人,均为兼职教员。其中35岁—40岁2人,40—50岁3人,50岁以上2人。二是教

  6/13

  员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由于受长期的函授教学的影响,教员的专业知识大都和函授专业科目的教学相关,与现代的党员干部教育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就主体培训科目的版块来看,骨干教师大多集中在传统学科,如哲学、党史、党建理论等,难以适应现代党员干部学习理论、开拓眼界、更新知识、积累经验、提高素质、把握规律、驾驭全局的综合要求。三是教学方式较单一。受习惯和硬件条件的制约,大多数教员尚不能灵活运用案例教学、互动教学、现场教学等现代教学方式,还是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化教学的要求。四是教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有的教员工作背景单一,知识体系更新不及时,摸不透基层党员干部的工作思想状况,贴不近党员干部的心理,造成教与学之间脱节。五是教员业务培训投入的力度不大,缺少学科带头人,尤其是主体班教学缺乏“品牌”教员。4、办公经费有待保障。中发„2008‟13号文件、苏发„2009‟9号文件和泰发„2010‟10号文件,都明确党校工作所需经费,列入各级政府年度财政预算,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同步增长,确保党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行政后勤等各方面工作的需要。党校分设以后,其经费参照市级机关的标准编制年度预算。2011年度,市财政预算内安排的拨款除工资福利等人员经费外,主要有以下两项:(1)定额公务费全年9.5万元(按在职人员每人每年5000元计算)。(2)市内公务交通费包干总额9.32万元。根据省委党校的通知精神,自2008年起,停办党校系统本科、大专层次的学历教育,党校原有的此项预算外收入逐年降低,到今年下半年完全消失。按照市财政的有关规定,党校学历

  7/13

  教育按300元/生.年的标准,从该项预算外收入中安排专项业务费,2009年安排14.85万元,2010年安排12.06万元,2011年安排5.28万元。由于预算内没有解决教科研经费,有关费用缺口即从此项预算外收入中得到弥补。但随着预算外收入的消失,教科研经费失去了列支的渠道。债务方面,两校分设时,历年滚动拖欠泰州市委党校学杂费上缴款项57万元,经过三年的逐步偿还,现仍有8万元的欠款没有偿还。四、主要思路和建议市委党校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党委的重要部门,是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是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重要阵地,是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大熔炉。为使党校的运行有明确的职责和权利,下一步我们将作如下规划和建议:1、在找准办学定位上下功夫,着力强化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领域的特色和优势。一是充分发挥党校在干部培训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参照周边县(市)的做法在市委党校(市行政学校、社会主义学校、妇女干部学校)增挂“兴化市干部教育培训中心”牌子,在市干部培训领导小组的领导和指导下,将全市各类干部、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以及企业家人才队伍等列入党校教育培训范围,各类干部培训班都在党校举办,这不仅能高效利用全市的培训资源,更能有效提高培训的质量。二是合理设置课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课,培养忠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德才

  8/13

  兼备的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继续抓好全市各级各类干部的政治理论、党性教育、党和国家重大部署、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等内容的培训。三是改进培训方法。根据党校实际,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干部的特点,采取集中学习与参观考察相结合、专题讲座与理论研讨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撰写论文相结合、校内培训和异地培训相结合、校内教师授课与校外专家、领导授课相结合等方式方法,进一步创新教学方式,以教师与学员互动为主线,以推进案例式教学为重点,综合运用讲授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教学方法,同时,发挥网络平台、充分利用党建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等网络学习平台,组织全市干部在线学习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效果。四是建立完善师资库。立足党员干部的受教需求和版块教学的基本特点,建立完善由市领导、部门乡镇负责人、企业家,专家学者和本校教员三个层面力量组成的师资库。五是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建立述学、评学、考学、督学制度,考核通报制度,培训档案制度,把干部的培训和使用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市管干部和后备干部的培训档案,实行学分制管理,并把培训情况作为组织部门提拔任用,轮岗和评优推先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严格学员管理,从思想政治教育、党性锻炼、学习管理、组织管理和生活管理等方面,全面加强学员管理,努力把党校打造成正规化的干部培训基地。2、在加强科研工作上下功夫,着力推进科研上水平。围绕我市“工业强市、生态立市、人文兴市”战略,加强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受关注问题的研究,为教学服务,为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服务,为市委、市政府及有关单位和部门的决策服务,努力出成果。一是进一步强化

  9/13

  科研协作。立足党校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新定位,切实转变科研发展方式,加强与市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及学员个体的科研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理论与实践优势,努力在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有新的贡献。二是正确功能定位。积极组织教科研人员参与市委、市政府的重大调研活动和战略课题研究,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突出应用研究,着力推进科研工作的“本土化”“特色化”。多渠道、多途径促进应用研究成果向政策性文件的转化,努力在发挥党委政府思想库作用上有新的作为。三是促进三研合一。努力做到调研、教研、科研三研合一,试讲、评讲、宣讲三讲统一。从而达到科研课题、科研项目、教研方向的有机联系,调查报告、课题讲稿、学术论文的相互转化,形成“大脑联网、资源共享”的科研氛围,做到“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咨询进决策”,努力在教研咨的相互转化上有新的进展。四是完善保障机制。争取市委市政府对科研工作的支持,加强科研工作的物质保障,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努力在队伍建设机制、经费投入机制、政策激励机制、教学科研双向互动机制、科研合作机制等方面有新的起色。3、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上下功夫,着力打造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要立足党校师资队伍现状,通过送培、引进、实践锻炼、外聘、现代教育技能培训、“313三期工程”人才培养、调研等措施,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现教师由注重理论教学向理论联系实际的转变,努力造成一支政治上清醒坚定、业务上博学多能、作风上治学严谨、工作上求真务实的高素质党校教师队伍,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服务。一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近期急需招聘2-3名大学生

  10/13

  作为专职教员,专业上倾向于经济学和计算机专业方向。到2013年---2015年再陆续引进6名本科以上学历人才。二是加大人才使用和激励力度。建立健全党校内部考核激励机制,把考核情况与教师职称评定、科研经费安排、干部提拔使用结合起来。三是加大教员对外交流力度。通过交流、挂职等手段有计划的安排教员到基层和重要部门锻炼,增强教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四是加大教员培训力度。要依托上级党校、高校开展的有关培训,积极派送教员进修,形成“送培”;要通过指定教员进行主体班教学跟班管理,形成“跟培”;要通过选送教员参加研讨会、交流会等形式,形成“选培”。4、要在推进管理创新上下功夫,着力构建充满活力、运转高效的管理体制机制。党校和谐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党校基本建设,确保党校与我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进一步争取更多的资金投入,把硬件建设作为管理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抓在手上。着眼于党校十二五发展需要,明确党校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有:独立的校园;培训用房:梯形会议室(约300座)、多媒体教室(约100座)、小会议室(约100座)各一处,标准教室4—8间;行政办公用房;图书阅览室一处;可容纳300人住宿的学员宿舍楼;可容纳500人就餐的食堂;文体活动场所。要达到这个基本的标准,我们建议一是新建一座校区;二是回王家塘老校区;三是在市区调整改造一座校区。根据中央和省委有关党校工作的文件规定:对党校因预算外收入减少所形成的人员和公用经费缺口,由各级财政补足,保证党校的正常运转。结合党校发展实际,请求市政府研究解决党校以下几项经费:一是设备添置费。党校分设以后,办公用房租用教师进修学校的房产,办

  11/13

  公场所除办公桌椅、电脑、电话外,几乎没有其他的设备。为保证党校培训及教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须添置必要的图书资料、课桌椅、投影仪、计算机等设备。二是教学和科研经费。三是水电费。目前,该项费用由市教师进修学校代为支付。市政府2008年6月10日专题会议纪要(第36号)中明确:对党校租借的教师进修学校办公用房所产生的水电费要纳入预算,年终一次性付予教师进修学校。四是校园绿化、维护、保安费。拥有独立的校园后,校园环境的绿化、教学设备及后勤服务设施的保养和维护,都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5、要在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上下功夫,着力建设一支坚强的战斗核心。结合党校实际,当前要提高领导干部“五个能力”。即学习的能力、调查研究的能力、教学能力、领导教科研工作的能力、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实现这五个能力,我们将立足自身,主动进位,加以提高和解决;对自身无力解决的特作如下建议:一是恢复和加强党校工作职能。增挂“兴化市行政学校”及“社会主义学校”两块牌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套班子,三块牌子”的运作机制。必要时可在明确市领导兼任行政学校和社会主义学校校长的前提下,各配备一名副校长。二是及时调整党校领导班子成员。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优先在党校内部推荐选拔一名中层正职干部担任党校领导班子成员,充实加强领导班子力量,充分发挥各级干部的积极性。按照苏发„2009‟9号文件“关于党校实现校务委员会领导体制”的要求,参照全省有关县市实行校委会的做法,建议使用一名中层正职担任校委,解决党校中层正职职级及待遇问题。三是配齐工会领导成员。我校工会与2008年8月进行了改选,原任工会主席2007年到龄退居二

  12/13

  线而一直空缺,工会领导层领导力量薄弱,急需补充。建议选配新的工会主席。

  13/13

  

  

篇三:党校研究报告

  区委党校目前和老年大学合署办公地点在夕阳红大院办学基础设施与日渐扩大得办学规模还不相适应相对滞后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需要确保党校办学质量使得党校基础设施建设与xx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推进区委区政府正在协调落实新的党校校区

  优质文档在您身边/双击可除

  党校主要做法及成效情况汇报

  洪泽区委党校工作情况汇报

  近年来,区委始终高度重视不断加强党校建设,党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为推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主要做法及成效如下:一、区委党校主要做法及成效(一)高度重视,不断开创党校工作新局面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党校的精心指导下,通过党校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区委党校的办学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一是高起点谋划。区委充分认识到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重大意义,主动增强主体责任意识,始终把加强党校工作作为履行管党责任、从严治党的重要衡量标尺。区委常委会每年2次专题研究党校工作,认真审定年度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施意见,对干部培训的具体安排、培训内容等,区委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均提出明确要求,形成了区委统筹部署、区委组织部组织实施、区委党校具体承办的规范办学程序。二是高层次推动。近年来,区委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深入党校调研指导,听取党校工作汇报,并现场办公,解决了党校在班子建设、经费投入、软硬件建设、后勤保障等方面的一系列实际问题。党校工作经费列入区财政年度预算,形成了长效保障机制。同时大力支持党校教师到省内外高校和中央、省、市党校进修,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高规格办学。为了强化培训效果,我区制定了领导干部带头“上讲台”的相关制度规定。每年区委主要领导带头,区委常委轮流到党校作报告或为学员作辅导,高位推动党校办学工作。四是高标准考核。坚持把党校工作纳入到全区党建总体规划,每年列出党校工作清单,明确责任单位,对党校基础建设、办学质量评估等重点工作实行目标管理,每年进行年度考核,做到了与全区的党建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二)提升素质,不断加强党校班子和教职工队伍建设近年来,区委坚持以创建“团结、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洁”的区委党校班子为目标,切实加强了党校班子的思想、作风、制度和能力建设,不断选优配强党校领导班子。目前,区委党校班子成员中,本科学历占到100%、都是有从事教育工作经历或是直接从党校优秀干部中提拔上来的,配备了一个素质高、专业性强、有朝气、有活力的党校班子。同时,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牢牢把住进人关口。区委明确规定,凡是党校新录用教师,第一学历必须有本科以上,具有较强专业理论功底或较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并一律经过公务员公开招录。近几年来,党校先后招考了4名教师,都具备高学历和高素质。(三)注重实效,不断提升党校办学水平按照区委的安排部署,区委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上狠下功夫、注重实效,较好地发挥了主渠道作用。一是突出党校姓党主方向。把党的理论教育、党性党纪教育和执政能力教育作为主体培训班的主要内容,将基础理论与党的新精神、新政策有机结合起来,用主要的精力和大部分的课时,对学员进行诠释和辅导,使学员的理论水平和党性修养提升。二是围绕服务中心不放松。把党校的培训和教研的落脚点始终放在为中心工作服务上,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

  优质文档在您身边/双击可除

  员的理论运用和实践能力。三是坚持重点对象全覆盖。突出对科级领导干部、青年后备干部和村“两委”书记、主任的培训,每年做到培训全覆盖。培训内容突出党的理论成果、党性党纪教育、法治法规教育和岗位履职能力培训等项教学专题,区委利用党员冬训、“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契机,为党校搭建宣讲平台。四是注重教学质量大提升。一方面,区委党校深入开展了“集体备课”、“专题交流”、“教师教学质量考评”等活动,大大提高了教师的理论综合阐述能力和课堂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每年选派年轻教师参加省市党校系统的师资培训、观摩学习,增加年轻教师学习进修机会和下基层调研区情、民情的时间,促进了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更加深入浅出,贴近实际,富有感染力。近年来在市委党校“精品课”竞赛中1人获得二等奖,1人获得二等奖。二、存在的主要问题虽然,我区党校工作近年来得到了不断加强也取得明显成效,但与上级的要求和干群期待相比,我区党校工作也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一是基础设施还相对滞后。区委党校目前和老年大学合署办公,地点在夕阳红大院,办学基础设施与日渐扩大得办学规模还不相适应,相对滞后,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需要,确保党校办学质量,使得党校基础设施建设与洪泽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推进,区委区政府正在协调落实新的党校校区。二是培训质量还不高。近年来,我区干部培训规模上去了,但是培训质量却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党校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有待提高,这些年也没有固定党校教材,这导致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深,很难满足各层次、各行业党员干部的学习需要。三是教学培训方式相对单一。虽然党校这些年进行了一些教学上的改革和努力,但是受师资水平限制,教学方式仍然以课堂讲授为主,研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和现场教学等方式还不多,培训教学缺乏灵活性和吸引力。此外,师资力量相对较弱,一线教学人员不足,知识结构也还不合理,这些因素都影响了干部培训工作的效果。三、下步工作打算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及省市党校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原则,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我区党校工作迈上新台阶:(一)坚持党校姓党不动摇。始终高高亮起党的旗帜,把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作为党校的主课,充分发挥“三个阵地一个熔炉”的作用,做到工作围绕主课展开、资源向主课聚集。在教学模块设置上,科学安排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教学单元,确保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两类课程占教学总课时70%以上。在教学内容上,坚持把党的理论讲清、道理讲明、实质讲透,防止浅尝辄止、走样变调、短斤少两。(二)坚持从严治校保质量。坚持把从严治党要求和从严治校方针结合起来,做到严以治校、严以治教、严以治学。一是从严施教。党校教师按照既定的培训要求,严格教学。二是从严治学。明确要求所有党员干部进入党校作为普通学员管理,自觉接受教育。三是从严管理。主体培训班次设置科级组织员,区委组织部和区纪委派专人跟班参与管理,并制定学员学习、考试、考勤、请假、生活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切实严格办班培训管理。(三)坚持改革创新促发展。一是在教学体制上,坚持主体培训班次一般不少于

  优质文档在您身边/双击可除

  7天;进修类班次一般不少于半个月;专题研讨班一般不少于5天。在一个任期内,区直属机关单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分别要集中轮训一次。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实施党校系统“名师工程”,以学科学术带头人为主体,着力培养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知名教师。选聘政治素质过硬、理论水平较高、善于课堂讲授的党政军领导干部、退居二线或退休的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以及先进典型人物、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党校兼职教师。加强拔尖人才、学术领军人才培养,加快中青年教师培养,提高专职教师岗位在全校岗位总量中的比例。二是在教学方式上,倡导和运用研讨式、案例式、体验式、情景模拟式和现场教学、异地培训等多种教学方式,开发党校教学案例,重视运用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深入开展领导工作经验交流和党性分析等教学活动,增强教学鲜活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整合全区教育资源,开发诸如“金堤永固”等系列主题党性教育基地,打造洪泽党性教育品牌。三是在考核考评上,建立健全学员考核评价机制、学员登记管理制度、培训成果跟踪管理制度,以及培训情况通报反馈制度。学员学籍信息存入组织部门、党校和干部所在单位,作为干部调训的依据,做到应训尽训。建立党校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实行集体备课、教案审核、课前试讲、课后评估等制度,实行岗位等级、工作业绩与薪酬福利挂钩机制,经考核不适宜从事党校教学工作的,调整工作岗位或调离党校。四是在队伍建设上,选派优秀党政领导干部到党校从事一至两年的教学科研工作,保留原单位职级待遇。组织部门有计划地安排党校教师到党政机关或基层挂职锻炼。加强党校与其他党政机关和单位干部的任职交流力度,把党校干部的内外交流纳入整个干部交流工作统筹安排,畅通人才双向交流渠道。加强组织员或班主任队伍建设,根据党校编制数量、班次设置和办学规模等,配备相应级别和数量的组织员或班主任。五是在经费保障方面,改革经费管理体制,建立规范科学的经费保障机制,使党校的经费安排更加有理有据。

  

  

篇四:党校研究报告

  党校学习报告心得体会3篇

  党的学习报告,是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党校学习报告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党校学习报告心得体会范文篇1自11月8日党的开幕以来,在部机关的统一安排和要求下,我通过收看电视直播、通读报告原文、与科室成员讨论交流、对照岗位要求重点思考等方式,系统了解了报告的主要精神,重点把握了其中的精髓要义。

  报告全文共24000余字,分12个部分。从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出发,科学地总结了过去5年的工作和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以来基本经验,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在新世纪坚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奋斗目标等重大问题,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奋勇前进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报告全文高屋建瓴,立意高远,内涵丰富,重点突出,思想深刻,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报告全面系统总结基本经验,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指导作用。

  落实好党的战略部署,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的重要政治任务,组工干部更是责无旁贷、首当其冲。落实好不好,取决于学习好不好、把握准不准、理解透不透。组工干部要率先行动起来,深入学习、准确领会精神,为全面落实好部署,推动组织工作科学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注入强大动力。

  第一步:通读全文知大局。报告高屋建、瓴统揽全局,对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进行全面总结和战略部署。组工干部要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地阅读党的报告和新修订的《党章》,深刻领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丰富内涵,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深刻领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项目标任务,领会大会对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作出的全面部署,在知大局、想长远中提升战略思维、创新

  1/4

  思维、辨证思维能力,切实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自信,切实增强服务中心、围绕大局的意识和水平。

  第二步:精读重点懂本行。报告系统总结了xx大以来党的建设取得的成就和经验,谋划部署了新时期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修订的《党章》把报告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写入党章,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体现了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的新鲜经验,有利于全党全国人民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部署,更好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是组织工作战线的分内之责,组工干部要立足本行、突出主业,反复研读报告中关于党建的论述和新修订的《党章》,对照xx大、xx大报告和修订之前的《党章》,在比较学习中加深认识;要阅读专家学者的最新解读,准确把握关于开展党建工作的新观点、新论断、新任务和新要求,争当新时期党建和组织工作的业务通、活字典,争当牢记宗旨、牢记使命的坚定信仰者,争当不负重托、不辱使命的忠实执行人。

  第三步:学用结合通业务。深入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用科学理论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坚持紧密联系自身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认真全面总结本人负责和本单位工作,以精神为指导,谋划好20xx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努力把学习的收获转化为做好组织工作的强大动力。要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积极撰写学习心得体会,促进学习思考深入化、系统化;要敢于当众交流发言,说明自己对报告中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的理解,展示学习成果;要主动深入基层,用党员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为他们宣讲精神和新修订的《党章》,当好精神的宣传员,既发挥好导学领学的作用,又努力实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学习成果化。党校学习报告心得体会范文篇2胡在报告关于教育的论述中指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

  2/4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习胡在报告关于教育的论述的体会。

  (一)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工作者就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就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本,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尊重学生,服务学生,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适合学生的教育是好的教育,好的教育是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就要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努力地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是育人,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育人。所以,做教师首先做人师,又做经师。做人师,做教师首先教人做人,我作为教师的教师更要先做人。要有较高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积极的思想政治表现;高尚的道德品质;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要有积极的思想政治表现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学习并积极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学习中国共产党党章,深刻领会并贯彻xx大精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人才。积极参加学校每周三的政治学习活动,积极参加党总支、党校组织的学习活动和理论学习研讨班的学习。

  做教师,教人做学问,首先我自己就要不断地追求学问,要精通自己所教学科,要有比较渊博的知识。没有精通的业务知识和渊博的学问,就不配人师。教人做学问,自己必须有学问,这是基本常识。党校学习报告心得体会范文篇311月8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了,这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党的,是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全面回顾、总结过去5年和党的xx大以来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

  3/4

  目标和宏伟蓝图,进一步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必将有力地指导和激励全党全国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途上,党领导着全国人民一定会赢得新的更大胜利。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只有紧紧围绕主题主线,才能牢牢把握机遇、掌握主动,应对一系列极具挑战性的矛盾和困难。必须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勇于破除那些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增强长期发展后劲,为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我们要在学习xx届中央委员会的报告的基础上,进一步认真学习贯彻党的精神,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新一届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并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改革创新的精神,更加信心满怀地向未来。

  认真学习贯彻精神,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我们要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认真学习、理解、领会和实践精神。通过精神的学习,使我深刻的觉悟到:中国的兴旺发达关键在党,民族的全面振兴关键在党。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精神,尤其作为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增强了自身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以后工作中要始终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立足本职岗位,作出更多业绩,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4/4

  

  

篇五:党校研究报告

  党校建设调研报告范文3篇

  篇一:党校开展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建设的调研报告按照市委“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战略部署,市委党校在总结学习成都置信培训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联系实际,深挖潜力,全面推进,在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建设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市委党校现拥有教职工39人,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管理体制,由市委书记兼任校长,党委书记、副校长负责日常工作。领导班子成员4人,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一名,党委委员、副校长3名。党校内设机构5个,包括办公室、教务处、培训部、理论部、总务处等。专业教师12人,其中,高级讲师7人,讲师4人。教师学历全部达到本科以上,研究生学历3人。20XX年以来,党校各项工作都有了新的突破:干部教育培训人数和培训质量不断提高;教学科研能力得到了明显加强;校园环境焕然一新,办学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突出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培训水平不断提高按照市委20XX年干部教育培训计划要求,市委党校充分发掘潜力,多渠道、多方位地承担办班任务,全年共举办了包括全市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重新选派的第一书记和大学生村官培训班、计生干部培训班、

  统战干部培训班、专业技术人员公共科目培训班以及干部大讲堂、大学生综合能力培训班、大学生创业培训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班等各类班次40多起,培训我市干部群众6000多人次。党校在举办的各个班次中都能以提升履行岗位职责能力为抓手,以推进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为目标,精选培训内容,狠抓班级管理,精心搞好服务,获得了参训学员和各单位的普遍赞誉。

  一是精选培训内容。针对不同班次的培训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走访等前期工作,听取业务部门、主管部门意见,了解学员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课程设置,满足学员的培训需求。

  二是优化师资培训。大力推进领导干部上讲台,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以及农业局、信访局、民政局等部门领导在不同的班次进行了授课;先后邀请了国务院扶贫办、中央党校、青岛市委党校教授进行了讲座;促进一线工作人员进行经验交流,邀请了城阳区城阳街道后田社区党委书记及青岛市选派“第一书记”等进行工作经验介绍,获得了学员普遍好评。

  三是创新培训形式。与中央党校合作进行了全国的第一个络教学试点,市委组织部长出席了开学典礼,与中央党校教育学院院长、中央党校信息中心主任等领导进行了视频交流并讲话,通过络视频集体学习中央党校三位教授的辅导报告;采取集中授课与现场教学、理论学习与党性教育、军事

  训练、拓展训练相结合的形式,如组织学员到城阳区城阳街道后田社区、青岛市规划展览馆、院上镇郑家庄村和仇家庄村进行现场教学,参观学习了我市示范基地,让学员在亲身体验中开拓眼界、触发思路。效果很好。

  四是强化管理考核。总结去年全封闭军事化管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今年市委党校进一步完善管理模式,切实加强学员管理、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学风,注重培训效果。认真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十不准制度”,人手一份《学员守则》,从仪容仪表、校容校纪、内务整理到早操、上课、请销假、就餐、就寝等各个方面都提出具体要求;党校对每一个班次都专门进行了入学教育,通过入学教育让学员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学员意识,严格遵守学习培训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履行《承诺书》要求,认真完成培训任务;实行学分制管理,制定并实施《学分制管理办法》,每天公布班组和个人的得分情况,优者奖,违者罚,根据得分评定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实行教师跟班管理,每个班次分成若干班组,每个班组配备12名教师和教官进行跟班管理,掌握所在班组的学员情况,抓好日常管理,及时了解学员需求,重点查处旷训、替训现象;引导学员自主选出党支部和班委,充分发挥班级党支部和班委的自我管理功能,通过班委加强管理人员与学员之间的沟通,让学员和各班组在竞赛中增强管理的自觉性;建立学员考核登记制度,要求每位学员填写《学员

  考核登记表》,对每位学员的基本信息、出勤情况、德的表现进行登记评定。通过严格管理,树立了团队意识,培养了集体荣誉感,强化了党员干部的执行力。

  (二)坚持“四为”方向,科研工作更上新台阶20XX年,市委党校教职工共完成调研报告和理论文章30多篇,申报省级课题一项,青岛市级课题二项,在青岛市级报刊上发表或获得青岛市级科研优秀奖以上的理论文章10余篇,撰写的《党员姓党—牢记共产党员的身份和职责》一书拟在年底由红旗出版社出版。一是建立科研奖惩机制。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年初制定并实施《市委党校科研成果管理规定》,规定最低科研工作量,鼓励全体教职工发挥党校理论优势,积极进行调查研究。对科研成果突出者给予表扬和奖励,完不成科研任务的教学人员,当年不能评定为优秀等次,不能参加本轮岗位聘任的竞争。二是加强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为市委和政府决策服务。按照市委部署要求,今年精选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升创建文明城市常态化的工作水平》、《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沽河新城食品谷和国际蔬果食品交易物流港建设》、《完善互联管理领导体制,加强络舆论引导,维护络和信息安全》三个课题,组成课题组进行调查研究,力争科研出、上档次,

  为市委、政府的决策提供参考。(三)提升服务理念,做到后勤保障有力为确保培训工作顺利进行,市委党校转变观念,强化以

  “教学为主体、以学员为中心”意识,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工作制度,规范工作流程,服务水平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一是按时完成了宿舍楼改造工作。对学员宿舍楼进行了重新装修改造,共装修标准客房166间,配备了有线电视、洗漱用品、床上用品、空气能热水器,切实改善了住宿条件。

  二是新建了现代化多媒体教室。为保证络教学试点工作顺利进行,利用腾出来的办公室,投资10万元新建了一个可容纳100人的多媒体教室,配备了课桌椅子,新上了音响系统和络系统,初步实现了党校培训的信息化、智能化和络化。

  

篇六:党校研究报告

  调研报告————社会管理面临的新挑战和创新思考2012年9月3日至28日,我有幸在中共大连市委党校参加了选调生培训班。在“一校

  两院”大讲堂的学习过程中,我对老师所讲的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记忆深刻。下面结合我的工作实际,阐述一下我对社会管理的理解。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我国面对国内外新形势、新特点、新情况,解决当前社会管理中突出问题作出额的重要部署。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2011年2月19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所指出的,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要确保这项战略任务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必须坚持把它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突出在规律层面把握和解决社会管理问题。

  一、社会管理面临的新挑战1、社会管理理念滞后,与社会管理新要求不相适应。当前陈旧的社会管理理念严重制约着管理实践:重经济绩效、轻社会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要求不相适应;重强势群体、轻弱势民生,与公民追求公平正义的新要求不相适应;重政府作用、轻多方参与,与新形势下社会治理的新要求不相适应;重社会事业、轻社会管理,与社会管理科学化的新要求不相适应。2.社会管理主体单一,与市场主体的多元性不相适应。传统的单一主体实施社会管理的模式与现代社会“多元共治”的社会治理模式格格不入。主要体现为:一是不适应社会成员的社会化现状。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成员的社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政府单一管理主体已经不能适应这种发展趋势。二是不适应社会阶层的分化趋势。社会阶层分化加剧,带来利益诉求的变化,需要越来越多的管理主体参与公共管理。三是不相适应社会组织的多元化特征。社会组织有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受制于政府单一管理主体治理模式的限制。3.社会管理制度僵化,与利益诉求的多样性不相适应。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客观上要求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管理制度体系,现行相对僵化的社会管理制度体系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一是城乡二元社会管理制度与公平社会保障和均等发展机会的要求不相适应。二是以业为主的收入分配制度与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不相适应。三是以政府为主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与现代社会群体多样化需求不相适应。4.社会管理手段落后,与社会矛盾的多发性不相适应。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叠加的特殊历史时期,矛盾呈现多发性,传统落后的社会管理手段已经无法适应新要求。一是与矛盾凸显期的形势不相适应。当前,社会各类矛盾凸显、冲突加剧,而且矛盾的不确定性因素致使靠单一的行政手段已经难以为继。二是与矛盾冲突的多样性不相适应。转型阶段社会矛盾类型多样,原因复杂,单一的行政手段对矛盾冲突的多样性渐显无奈。三是与信息化时代的新挑战不相适应。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一个相对现实生活的网上虚拟社会已经形成,给社会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5.社会管理网络不全,与社会领域的多面性不相适应。一是与形成高效联动管理机制的要求不相适应。目前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责不清、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发挥不力、公众的积极性调动不够,不适应高效联动机制的要求。二是与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要求不相适应。现行流动人口管理实行的是公安系统单一的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庞大流动人口群体的管理与服务要求。三是与完善灵敏有效的应急管理体系不相适应。目前城市应急管理体系条块分离的现象依然存在,与形成灵敏有效的应急管理体系不适应。二、推进社会管理的创新途径1、健全社会管理机构,加快社会管理法制建设健全社会管理机构,既要加强党和政府对社会管理工作的领导,也要完善社会管理的机

  构。这就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成立领导社会建设和管理工作的社会管理机构,研究提出工作规划、政策和措施,承担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指导、协调、督查和管理工作。加快社会管理法制建设,旨在在变目前有关社会管理的法制建设滞后的现状。

  2、健全协调利益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馈渠道健全协调利益机制,既要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诉求,以构建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为抓手,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回应民诉,化解民怨,保障民安,惠及民利,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确保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得到尊重和维护。政府应该综合运用法律、政策、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调、疏导等方法,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有机结合起来,根据矛盾冲突的不同阶段,形成排查调处、合理化解、督察督办、责任追究机制,化解矛盾纠纷。政府要拓宽、畅通社情民意的表达渠道,推行领导接待群众制度,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在社区服务中心设立信访、调解、综治等服务窗口和办公室,加强干部和群众的联系;重视社会舆情的汇集和分析,形成社情民意调研反馈机制,创设群众平等表达利益诉求的制度化平台。3、穿心社会服务体制,建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制创新社会服务体制,及政府承担其更多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关注民生,发展社会事业,推进社会建设。“以政府为主导、企业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建立人人共享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同时促进社会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分权化、专业化,满足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的多层次、多方面的普遍需求。更加注重政府社会管理的公共服务职能,把更多的力量放在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上,构建公共服务体系,基本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公共服务需求。大力推进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促进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就业、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城乡、区域均衡、全民共享;辅助关爱弱势群体、困难人群,让底层群众享受更多的社会公共产品与公共自愿。建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制,哦年各国政府生产功能的转移、行政授权和契约外包、购买服务等多种新式,逐步从政府直接提供社会服务向政府通过购买公共服务的比重,调动企业、社会组织乃至公民提供公共服务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通过一些利优惠政策,鼓励民间基本和社会力量投资公共服务业,鼓励各类单位之间开展公平竞争。4、创新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坚持社会管理的群众路线创新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就是要以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目标,坚持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并重,培育和促进包括各类社会团体、行业协会组织、中介机构、志愿者服务团体等在内的各种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在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中的积极作用,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到位的社会组织发展体系;依法监管社会组织活动,建立法制健全、管理规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社会组织管理体系。坚持社会管理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正了解群众利益诉求,扩大群众的决策参与,并由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社会政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避免政策与制度在执行中发生偏差和变形。篇二:党校学习调研报告关于采访我院学生党员学习十七大情况的调研报告调研主题:大学生党员对党的十七大的学习情况。调研目的:通过对我院学生党员对党的十七大的学习情况的调研,了解当代大学生党员的一些基本的想法,以及作为一个大学生党员对我国一些国情和党员思想、素质的看法。调研对象:我院学生党员----同学调研时间:2009年11月21日为深入开展我校保持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增强学习效果,按照学校党委宣传部总

  体安排,在小组讨论过后,11月21日下午,我们到我院就学生党员学习十七大报告的情况进行了采访。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我们都很关心当代大学生党员的一些基本情况,考虑到这个原因,我们采访了学生党员---同学。

  --同学是我院—系---级学生,自入校以来就一直担任团支书一职,努力搞好团内的建设工作。在他的组织领导下,他所在的团支部获得了“优秀团支部”的荣誉称号,他个人也获得了‘优秀团干’的称号。在大学的一年时间里,他不仅有良好的学习成绩,在其他方面也积极发展,综合素质提高迅速。通过不断的努力,--同学已经被发展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他的努力在同学中引起很大的反响,起到了良好的带头作用。

  在交流中,本组的同学首先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问了--同学这样一个问题:因为我是一个农村的孩子,所以我很想知道,作为学生党员,我们距离外界的生活并不是很近,根据你对党的十七大的思想的理解,请你谈谈你对我们国家农村发展现状的看法。

  听到这个问题,--同学思考一番,并作出如下回答:通过我在网上关注的信息,了解到十六大以来的五年里,我国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的成就,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我们作为学生党员,更应该从各方面去关注农村、农业、农民生活的情况,只是现在我们在学校里,没办法去做这些,不过我们

  可以利用寒暑假去农村做一下实践调研,对农村的各项事务做个统筹的了解。当前我们通过各种媒体报道也可了解到,现在农村的各项事业正在稳步推进,国家财政对农村给予了大力支持,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强,各级政府也把农村建设、农业发展、农民生活的改善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这些都说明我党一直在聚精会神地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党必将带领全国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如此的回答让我们都很惊讶,没想到他一个大学校园里的学生居然对农村的现状这么地了解,分析得这么透彻,我们组的成员都感到惭愧,自己对国家的现状的了解还不够不够,这也使我们深切地意识到作为积极分子,我们更应该多向--同学学习,力争做一个优秀的学生党员。

  听了他这样精彩的回答之后,我们的另一个同学也迫不及待地想了解--同学作为党员在大学中都做了哪些事迹以及他在大学这一年中都获得过哪些成绩。

  --笑笑说:“其实我做的都是我们每个人都在做,或者说都可以做的到事。08年刚入学时,我作为新生代表讲话,向全院同学和老师抒发出了自己对大学生活的向往和憧憬,那时候我就把自己的大学生活策划的很丰富。入学前我就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除了学习之外,我们也应该注重综合能力的提升,于是我进入了--学院学生会的外联部。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我也进入了大学生艺术团主持人部和声乐部。去年年底,通过自己的努力,我获得了--大学第十一期学生干部培训‘优秀学员’的称号和--大学生艺术团声乐部‘优秀学生干部’。为了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在这一年中,我也主持过一些大型或小型的晚会及活动,比如说--学院新生文艺汇演、学校的校园歌手大赛初赛和决赛、光计学院的‘一二·九’歌会、我校粤语歌手大赛决赛等。”他还说:“要做一个优秀的当代大学生、一个优秀的学生党员,就要全面地发展,不能仅限于一个狭小的范围。我不仅主持这些节目,还积极地参与到表演的行列。比如我院新生文艺汇演时,我参与策划和表演音乐剧《凝聚每份爱》,后来还参加了校园小品大赛初赛和决赛,在我院大型文艺晚会中,我也参与表演了话剧《那些时光》、歌舞剧《印魂舞艺》。在这些锻炼的过程中,我成长了许多,学到了很多东西,获得了不少的经验,同时也获得过一些小小的奖励。”

  在他所喜爱的文艺工作上,--同学无疑是做得很出色的,与此同时,在学习上他也丝毫没有怠慢,曾获“学习优秀奖学金”二等奖和专项奖学金中的“校园文化建设奖”。此后我们还了解到,--参与的活动远不止这些,在拍摄----大学党委宣传部视频新闻栏目宣传片

  以及录制----大学视频新闻第一期的过程他都参与其中--同学讲述了他在大学一年生活中的部分事

  迹,听得我们目瞪口呆,觉得他真的很优秀,我们真的应该向他看齐。无论在兴趣方面,还是在学习方面,他可以让自己忙而不乱,协调好每一份工作和学习上的冲突。他表示,我们作为当代的大学生,不仅仅就只是捧着书本嚼知识,我们要综合发展自己的能力,要给自己一个展示的舞台。我们要做好党的接班人,就要全面贯彻党的思想。他说:“我做这些只是想锻炼和展示自己的能力,给自己一个肯定。”而且他认为这对于一个党员来讲是很重演的,我们就是要从各方面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这样才能做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党员。

  在与--同学很激情的谈话中,我们还问他:你认为作为一个学生党员应该怎么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他讲:“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党的十七大,是一次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主题、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抓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团结、奋进的大会。通过平时看报纸、上网,特别是参加了以前党校的培训,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我认真学习了十七大的报告,学习了新党章,我还是觉得发展与创新是很重要的。发展与创新,一直是我党贯彻执行的路线。创新就是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也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同学认真地指出:“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我们首先要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学好本领,将来才有能力为祖国作贡献。我们应该要珍惜在大学的时光,做一名优秀的大学生,为将来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一定不能在大学里虚度光阴,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其次,我们还要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除了在学校学好课本上的知识外,还要积极地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加自己的才干和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特长为社会为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大学生志愿者开展的“三下乡”活动以及“四进社区”活动都是很好的例子。这些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走进社区、走进农村,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在实践中学习体会科学发展观。在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完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中,首先就强调了要优先发展教育,国家实行的免费义务教育,使得很多农村的学子能够进入学校接受教育。大学里的助学贷款、奖学金、助学金、困难补助等资助解决了基本上学费和生活费的问题,党和国家的政策,使得一个个农村的孩子能够有机会走进大学,接受教育。”

  从--同学的谈话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对国家大事的关注,这体现出了他作为一个党员的素质,也是党的先进性的一个表现。

  为了不占用--同学过多的时间,我们的谈话便于此结束了。通过对--同学的采访,我们了解到很多东西,知道了作为一名学生党员,应该在哪些地方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知道作为大学生党员应该怎样扮演者自己的角色;做为入党积极分子,我们将会更加努力地学习,争取早日成材,回报国家、回报社会!拥护我们的党,热爱我们的党,我们都热切期望通过党的考验,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走在时代前列,争做时代的先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这些都是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光荣,我们将付出全部的努力,把我们的责任做得更好。

  学院:-----学院专业:---小组成员:-----

  --2009年11月25日篇三:党校干部教育培训调研报告关于推进普宁市委党校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的调研中共普宁市委党校普宁市委党校地处大南山镇镇区、大南山北麓,西靠三坑水库,东临揭神公路,山明水秀,交通方便,环境幽静,空气清新,是党员干部集中培训的幽静场所,更是办学育人的理想之地。特别是1997年普宁市委、市政府斥资2000万元对党校进行全面改建之后,校园面貌更是焕然一新。目前,我校占地面积近60亩,拥有崭新的教学大楼、礼堂、行政办公楼各1座和学员宿舍5座,以及食堂、自来水塔和校内篮球场等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约15000平方米,能容纳800人同时来校学、住、吃。每个学员宿舍全部配套有卫生间、电风扇,部分学员宿舍配有空调,宿舍区各楼层配有公用饮水设施,住宿条件较为优越。而且,图书馆、电视室、电化教学室、打印室以及函授分站资料档案室、保密室、教材库等设施基本配套齐全。校园苍松翠柏、如茵绿草更是与崭新的建筑物相映成趣,环境优美。普宁市委党校办学几十年来,在普宁市(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市(县)政府重视支持下,在广东省委党校和揭阳市委党校的关怀指导下,办学条件大为改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声誉日隆。根据省委组织部的通知要求,应揭阳市委组织部近期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专题调研的需要,现将我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开展干部培训的基本情况按照中央和省委大规模培训干部的部署和要求,2008年以来,我校总共举办培训班36期,参加培训人员达4382人次,详细情况如下:2006年举办5期,516人次受训;2007年举办13期,1632人次受训;2008年举办10期,1349人次受训;2009年举办19期,2109人次受训,2010年举办8期,1015人受训。今年以来,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规模培训干部进展情况主要体现在:一是7月份举办科级和农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培训班4期,学员约700人,主要学习“中央一号”文件,探索新时期如何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二是市委组织部、党校协商提出培训方案,将于9月6日举办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并拟于10月至11月,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题,分期分批集中培训全市副科级干部,准备外请我市各行业专家或部门领导前来党校授课,课程设臵、培训方式与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相接轨。二、关于办学体制改革目前,普宁市委党校办学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存在多头管理,既不能垂直于上一级党校,又不完全归于地方党政,体制不顺,难以形成资源整合。按照省委2006年提出的县级党校要着力转变办学思路,改变办学模式,逐步向管理和服务型转变,并且于2007年挂牌为揭阳市委党校的分校,这是一个重大变革。但几年来,揭阳党校对普宁分校在人财物上的支持力度不够,存在“空挂”局面,难以整合资源、形成配套的专业布局和学科优势。主要原因是普宁县域经济还欠发达,经费严重不足。普宁市委党校目前的教师待遇很难引进和留住优秀师资,虽然普宁党校教师队伍以中青年为骨干,但师资新生力量不强,自从1998年以来就没有高等院校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来校任教。鉴于这种状况,县级党校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调整原有办学思路和办学模式,集中精力把县级党校能够办好的事情办好。县级党校的教学要由过去主要靠自己的教师承担,向主要靠外聘专家、学者和有实践经验的领导干部实施教学的方式转变。现有教师不胜任教学工作的,可以改做后勤管理等工作,坚决不能上讲台。要逐步由教学主导型向管理服务主导型党校的方向转变,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教学的组织管理和后勤保障上。三、关于运行机制我校了解干部的学习培训需求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摸情况、拟计划。市委组织部到各市直单位和乡镇场街道了解干部学习培训需求情况,然后与党校交流,拟定干部培训计划。二是广言路、备好课。按照各班特点要求开设课程,教师从网络、媒体收集相关知识和材料,新开设课程采取全体教师集体备课、试讲等形式,为上好每一堂专题课集思广益,认真做好充分准备。三是勤参观、取真经。定期组织教师到揭阳市各兄弟县党校参观学习先进经验和做法,拓宽教师的视野。四是搞调研、贴实际。组织教师到乡镇、农村和市直单位调研,了解干部的培训需求,把普宁的热点、难点问题引入课堂,力求理论紧密联系实际。五是借脑袋、提水平。聘请各行业专家或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部门领导前来授课,从而提高培训班的授课水平和影响力。干部培训需求调研结果的运用,主要通过互动式教学让学员现身说法,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分组讨论,与学员个别座谈,每次培训结束要求学员撰写学习心得体会文章,并填写教师评课反馈意见表等等,增强教学效果。四、关于管理体制我市2008年以来的干部培训经费累计是75万元。由于普宁是一个经济弱县、财政穷县,在仅靠财政拨款而致使培训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我校只能千方百计谋求其他经费来源补充,主要有:一是向学员所在单位收取一点;二是盘活党校闲臵资源,利用培训间歇时间,为社会提供场地办班,收取一点租金;三是从函授办班经费补充一点。通过这些渠道,确保每期培训班能顺利举办和学校运转正常。我校现有教职员工28人,专职教师11人,其中具备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9人。在职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学历10人,学历、职称层次与同级党校相比较高,人员力量能较好适应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需要,也基本能适应一些较高层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需要。五、推进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的对策与建议针对上述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加强干部培训和使用、推进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等工作提出如下建议:(一)树立“大培训、大教育”理念。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高等教育、成人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干部教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大教育、大培训”格局逐步形成。目前,除党校外,部门和系统创办的干部教育培训中心遍地开花,许多高校利用某些专业优势,也加入到干部培训中来。激烈竞争使本已困难的县级党校更是雪上加霜,因此,作为基层干部培训主渠道、主阵地的县级党校,必须重新思考和寻求新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方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为此,县级党校必须做到:一是规划培训班次设臵。根据不同类型、不同级别、不同工作性质的干部特点,结合需求确定不同的培训班次,进行各类专题培训,增强培训针对性、实用性。二是创新培训内容。要探索建立“培训课题库”,开发一批培训专题,走“菜单式选课”的路子,突出个性化要求,引导干部自主选学。三是改进培训方式。要充分运用多媒体等培训手段,加大现场式、案例式、体验式在教学工作中的份量,增强培训的效果和吸引力。(二)强化干部培训的宏观管理。加强干部培训机构、管理部门和干部所在单位的协调,增强培训计划的科学性。一是整合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应撤消县级部门或系统创办的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将所有干部培训工作交由县级党校独家完成,形成统一的干部培训教育机构,解决多头培训、重复培训的问题。二是建立开放式的教师人才库。县级党校应着力建设好兼职教师队伍,特别要重视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的党政领导干部、专业技术骨干等担任兼职教师,建立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三是健全教师知识更新机制。继续实施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特别是省、市党校应摒弃“门户之见”,一些重大或有创意的课题应及时组织县级党校教师前往观

  摩学习。同时,还要通过各种途径盘活“存量”,如停办各种函授班次,为专职教师提供充裕的学习培训及

  到乡镇挂职锻炼机会,县级党校专职教师应纳入公务员管理系列,既可充分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又能确保党校管理层后继有人。

  (三)完善干部培训激励约束制度。应进一步健全干部培训激励约束机制,调动干部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是完善干部教育培训考核制度。组织人事部门要把干部参加学习培训的情况作为干部评选先进、年度考核和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凡培训不合格不过关的干部一律不评先、不推荐、不考察、不任用;对违反培训纪律的干部,严格追究其责任,并视其情节轻重,进行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真正对受培训干部形成有效的约束力。二是建立干部学习档案制度。党校要建立党员干部在校学习培训档案,将干部在校考勤情况、学习表现、考试成绩等如实记录在案、整理成档,在培训班结束后及时交一份给组织人事部门备案。

  (四)创新干部培训经费投入机制。经费投入不足,是多年来严重影响县级党校教育培训发展的“瓶颈”。县级党校教育事业要取得更大的发展,必须破解这一难题,建立新的投入机制,确保经费落实到位。要把县级党校建设和培训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实行专款专用,并随着财政收入增长逐步增加。采取政府投入为主、党费增加支出、多渠道投入的筹集资金方式,作为县级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的长效经费投入机制,切实加大投入力度,特别要确保教师调研、进修和配套建设的经费足额到位,推动县级党校有序高效地开展各种教育培训活动。另外,还要设立党校科研项目专项经费,促进教师争推精品课、特色课。

  2010年8月27日篇四:党校干部教育培训调研报告关于推进普宁市委党校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的调研中共普宁市委党校普宁市委党校地处大南山镇镇区、大南山北麓,西靠三坑水库,东临揭神公路,山明水秀,交通方便,环境幽静,空气清新,是党员干部集中培训的幽静场所,更是办学育人的理想之地。特别是1997年普宁市委、市政府斥资2000万元对党校进行全面改建之后,校园面貌更是焕然一新。目前,我校占地面积近60亩,拥有崭新的教学大楼、礼堂、行政办公楼各1座和学员宿舍5座,以及食堂、自来水塔和校内篮球场等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约15000平方米,能容纳800人同时来校学、住、吃。每个学员宿舍全部配套有卫生间、电风扇,部分学员宿舍配有空调,宿舍区各楼层配有公用饮水设施,住宿条件较为优越。而且,图书馆、电视室、电化教学室、打印室以及函授分站资料档案室、保密室、教材库等设施基本配套齐全。校园苍松翠柏、如茵绿草更是与崭新的建筑物相映成趣,环境优美。普宁市委党校办学几十年来,在普宁市(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市(县)政府重视支持下,在广东省委党校和揭阳市委党校的关怀指导下,办学条件大为改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声誉日隆。根据省委组织部的通知要求,应揭阳市委组织部近期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专题调研的需要,现将我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开展干部培训的基本情况按照中央和省委大规模培训干部的部署和要求,2008年以来,我校总共举办培训班36期,参加培训人员达4382人次,详细情况如下:2006年举办5期,516人次受训;2007年举办13期,1632人次受训;2008年举办10期,1349人次受训;2009年举办19期,2109人次受训,2010年举办8期,1015人受训。今年以来,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规模培训干部进展情况主要体现在:一是7月份举办科级和农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培训班4期,学员约700人,主要学习“中央一号”文件,探索新时期如何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二是市委组织部、党校协商提出培训方案,将于9月6日举办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并拟于10月至11月,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题,分期分批集中培训全市副科级干部,准备外请我市各行业专家或部门领导前来党

  校授课,课程设臵、培训方式与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相接轨。二、关于办学体制改革目前,普宁市委党校办学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存在多头管理,既不能垂直于上一级

  党校,又不完全归于地方党政,体制不顺,难以形成资源整合。按照省委2006年提出的县级党校要着力转变办学思路,改变办学模式,逐步向管理和服务型转变,并且于2007年挂牌为揭阳市委党校的分校,这是一个重大变革。但几年来,揭阳党校对普宁分校在人财物上的支持力度不够,存在“空挂”局面,难以整合资源、形成配套的专业布局和学科优势。主要原因是普宁县域经济还欠发达,经费严重不足。普宁市委党校目前的教师待遇很难引进和留住优秀师资,虽然普宁党校教师队伍以中青年为骨干,但师资新生力量不强,自从1998年以来就没有高等院校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来校任教。鉴于这种状况,县级党校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调整原有办学思路和办学模式,集中精力把县级党校能够办好的事情办好。县级党校的教学要由过去主要靠自己的教师承担,向主要靠外聘专家、学者和有实践经验的领导干部实施教学的方式转变。现有教师不胜任教学工作的,可以改做后勤管理等工作,坚决不能上讲台。要逐步由教学主导型向管理服务主导型党校的方向转变,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教学的组织管理和后勤保障上。

  三、关于运行机制我校了解干部的学习培训需求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一是摸情况、拟计划。市委组织部到各市直单位和乡镇场街道了解干部学习培训需求情况,然后与党校交流,拟定干部培训计划。二是广言路、备好课。按照各班特点要求开设课程,教师从网络、媒体收集相关知识和材料,新开设课程采取全体教师集体备课、试讲等形式,为上好每一堂专题课集思广益,认真做好充分准备。三是勤参观、取真经。定期组织教师到揭阳市各兄弟县党校参观学习先进经验和做法,拓宽教师的视野。四是搞调研、贴实际。组织教师到乡镇、农村和市直单位调研,了解干部的培训需求,把普宁的热点、难点问题引入课堂,力求理论紧密联系实际。五是借脑袋、提水平。聘请各行业专家或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部门领导前来授课,从而提高培训班的授课水平和影响力。干部培训需求调研结果的运用,主要通过互动式教学让学员现身说法,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分组讨论,与学员个别座谈,每次培训结束要求学员撰写学习心得体会文章,并填写教师评课反馈意见表等等,增强教学效果。四、关于管理体制我市2008年以来的干部培训经费累计是75万元。由于普宁是一个经济弱县、财政穷县,在仅靠财政拨款而致使培训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我校只能千方百计谋求其他经费来源补充,主要有:一是向学员所在单位收取一点;二是盘活党校闲臵资源,利用培训间歇时间,为社会提供场地办班,收取一点租金;三是从函授办班经费补充一点。通过这些渠道,确保每期培训班能顺利举办和学校运转正常。我校现有教职员工28人,专职教师11人,其中具备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9人。在职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学历10人,学历、职称层次与同级党校相比较高,人员力量能较好适应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需要,也基本能适应一些较高层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需要。五、推进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的对策与建议针对上述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加强干部培训和使用、推进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等工作提出如下建议:(一)树立“大培训、大教育”理念。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高等教育、成人

  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干部教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大教育、大培训”格局逐步形成。目前,除党校外,部门和系统创办的干部教育培训中心遍地开花,许多高校利用某些专业优势,也加入到干部培训中来。激烈竞争使本已困难的县级党校更是雪上加霜,因此,作为基层干部培训主渠道、主阵地的县级党校,必须重新思考和寻求新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方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为此,县级党校必须做到:一是规划培训班次设臵。根据不同类型、不同级别、不同工作性质的干部特点,结合需求确定不同的培训班次,进行各类专题培训,增强培训针对性、实用性。二是创新培训内容。要探索建立“培训课题库”,开发一批培训专题,走“菜单式选课”的路子,突出个性化要求,引导干部自主选学。三是改进培训方式。要充分运用多媒体等培训手段,加大现场式、案例式、体验式在教学工作中的份量,增强培训的效果和吸引力。

  (二)强化干部培训的宏观管理。加强干部培训机构、管理部门和干部所在单位的协调,增强培训计划的科学性。一是整合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应撤消县级部门或系统创办的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将所有干部培训工作交由县级党校独家完成,形成统一的干部培训教育机构,解决多头培训、重复培训的问题。二是建立开放式的教师人才库。县级党校应着力建设好兼职教师队伍,特别要重视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的党政领导干部、专业技术骨干等担任兼职教师,建立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三是健全教师知识更新机制。继续实施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特别是省、市党校应摒弃“门户之见”,一些重大或有创意的课题应及时组织县级党校教师前往观摩学习。同时,还

  要通过各种途径盘活“存量”,如停办各种函授班次,为专职教师提供充裕的学习培训及到乡镇挂职锻炼机会,县级党校专职教师应纳入公务员管理系列,既可充分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又能确保党校管理层后继有人。

  (三)完善干部培训激励约束制度。应进一步健全干部培训激励约束机制,调动干部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是完善干部教育培训考核制度。组织人事部门要把干部参加学习培训的情况作为干部评选先进、年度考核和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凡培训不合格不过关的干部一律不评先、不推荐、不考察、不任用;对违反培训纪律的干部,严格追究其责任,并视其情节轻重,进行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真正对受培训干部形成有效的约束力。二是建立干部学习档案制度。党校要建立党员干部在校学习培训档案,将干部在校考勤情况、学习表现、考试成绩等如实记录在案、整理成档,在培训班结束后及时交一份给组织人事部门备案。

  (四)创新干部培训经费投入机制。经费投入不足,是多年来严重影响县级党校教育培训发展的“瓶颈”。县级党校教育事业要取得更大的发展,必须破解这一难题,建立新的投入机制,确保经费落实到位。要把县级党校建设和培训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实行专款专用,并随着财政收入增长逐步增加。采取政府投入为主、党费增加支出、多渠道投入的筹集资金方式,作为县级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的长效经费投入机制,切实加大投入力度,特别要确保教师调研、进修和配套建设的经费足额到位,推动县级党校有序高效地开展各种教育培训活动。另外,还要设立党校科研项目专项经费,促进教师争推精品课、特色课。

  

  

篇七:党校研究报告

  调研报告————社会管理面临的新挑战和创新思考2012年9月3日至28日,我有幸在中共大连市委党校参加了选调生培训班。在“一校

  两院”大讲堂的学习过程中,我对老师所讲的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记忆深刻。下面结合我的工作实际,阐述一下我对社会管理的理解。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我国面对国内外新形势、新特点、新情况,解决当前社会管理中突出问题作出额的重要部署。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2011年2月19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所指出的,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要确保这项战略任务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必须坚持把它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突出在规律层面把握和解决社会管理问题。

  一、社会管理面临的新挑战1、社会管理理念滞后,与社会管理新要求不相适应。当前陈旧的社会管理理念严重制约着管理实践:重经济绩效、轻社会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要求不相适应;重强势群体、轻弱势民生,与公民追求公平正义的新要求不相适应;重政府作用、轻多方参与,与新形势下社会治理的新要求不相适应;重社会事业、轻社会管理,与社会管理科学化的新要求不相适应。2.社会管理主体单一,与市场主体的多元性不相适应。传统的单一主体实施社会管理的模式与现代社会“多元共治”的社会治理模式格格不入。主要体现为:一是不适应社会成员的社会化现状。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成员的社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政府单一管理主体已经不能适应这种发展趋势。二是不适应社会阶层的分化趋势。社会阶层分化加剧,带来利益诉求的变化,需要越来越多的管理主体参与公共管理。三是不相适应社会组织的多元化特征。社会组织有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受制于政府单一管理主体治理模式的限制。3.社会管理制度僵化,与利益诉求的多样性不相适应。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客观上要求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管理制度体系,现行相对僵化的社会管理制度体系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一是城乡二元社会管理制度与公平社会保障和均等发展机会的要求不相适应。二是以业为主的收入分配制度与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不相适应。三是以政府为主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与现代社会群体多样化需求不相适应。4.社会管理手段落后,与社会矛盾的多发性不相适应。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叠加的特殊历史时期,矛盾呈现多发性,传统落后的社会管理手段已经无法适应新要求。一是与矛盾凸显期的形势不相适应。当前,社会各类矛盾凸显、冲突加剧,而且矛盾的不确定性因素致使靠单一的行政手段已经难以为继。二是与矛盾冲突的多样性不相适应。转型阶段社会矛盾类型多样,原因复杂,单一的行政手段对矛盾冲突的多样性渐显无奈。三是与信息化时代的新挑战不相适应。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一个相对现实生活的网上虚拟社会已经形成,给社会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5.社会管理网络不全,与社会领域的多面性不相适应。一是与形成高效联动管理机制的要求不相适应。目前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责不清、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发挥不力、公众的积极性调动不够,不适应高效联动机制的要求。二是与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要求不相适应。现行流动人口管理实行的是公安系统单一的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庞大流动人口群体的管理与服务要求。三是与完善灵敏有效的应急管理体系不相适应。目前城市应急管理体系条块分离的现象依然存在,与形成灵敏有效的应急管理体系不适应。

  二、推进社会管理的创新途径1、健全社会管理机构,加快社会管理法制建设健全社会管理机构,既要加强党和政府对社会管理工作的领导,也要完善社会管理的机构。这就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成立领导社会建设和管理工作的社会管理机构,研究提出工作规划、政策和措施,承担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指导、协调、督查和管理工作。加快社会管理法制建设,旨在在变目前有关社会管理的法制建设滞后的现状。2、健全协调利益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馈渠道健全协调利益机制,既要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诉求,以构建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为抓手,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回应民诉,化解民怨,保障民安,惠及民利,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确保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得到尊重和维护。政府应该综合运用法律、政策、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调、疏导等方法,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有机结合起来,根据矛盾冲突的不同阶段,形成排查调处、合理化解、督察督办、责任追究机制,化解矛盾纠纷。政府要拓宽、畅通社情民意的表达渠道,推行领导接待群众制度,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在社区服务中心设立信访、调解、综治等服务窗口和办公室,加强干部和群众的联系;重视社会舆情的汇集和分析,形成社情民意调研反馈机制,创设群众平等表达利益诉求的制度化平台。3、穿心社会服务体制,建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制创新社会服务体制,及政府承担其更多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关注民生,发展社会事业,推进社会建设。“以政府为主导、企业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建立人人共享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同时促进社会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分权化、专业化,满足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的多层次、多方面的普遍需求。更加注重政府社会管理的公共服务职能,把更多的力量放在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上,构建公共服务体系,基本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公共服务需求。大力推进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促进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就业、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城乡、区域均衡、全民共享;辅助关爱弱势群体、困难人群,让底层群众享受更多的社会公共产品与公共自愿。建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制,哦年各国政府生产功能的转移、行政授权和契约外包、购买服务等多种新式,逐步从政府直接提供社会服务向政府通过购买公共服务的比重,调动企业、社会组织乃至公民提供公共服务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

  通过一些利优惠政策,鼓励民间基本和社会力量投资公共服务业,鼓励各类单位之间开展公平竞争。

  

推荐访问:党校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党校

本文链接:https://www.xpbxgsx.cn/zhuantifanwen/fanwendaquan/449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4 精优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15042696号-1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