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精优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范文大全 >

陶行知关于普及幼稚教育的思想11篇

时间:2022-11-21 16:10:11 来源:精优范文网
导读: 陶行知关于普及幼稚教育的思想11篇陶行知关于普及幼稚教育的思想  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陶行知一生致力于民主运动和教育事业,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毛泽东语),也是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开

陶行知关于普及幼稚教育的思想11篇陶行知关于普及幼稚教育的思想  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陶行知一生致力于民主运动和教育事业,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毛泽东语),也是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陶行知关于普及幼稚教育的思想11篇,供大家参考。

陶行知关于普及幼稚教育的思想11篇

篇一:陶行知关于普及幼稚教育的思想

  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陶行知一生致力于民主运动和教育事业,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毛泽东语),也是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开拓者.学前教育问题是陶行知先生一生中始终关心的问题,他身体力行地为我国幼教事业的发展做了许多具体的工作,为我国学前教育的平民化、科学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陶行知认为学前教育相当重要.在《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中他写道:“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否则幼年受到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整理和研究陶行知先生的学前教育思想,对发展和改革幼教事业,以适应21世纪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陶行知学前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一)重视学前的早期教育陶行知十分重视学前教育,他认为“出世就是破蒙”,他说:“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之培养。”“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需顺着他继长增高的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的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先生就是那么形象通俗地阐明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陶行知继承了我国古代“教儿婴孩,教妇初来"的朴素教育思想,并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加以论证说明。他在《创造乡村幼稚园宣言书》中指出:“从福禄倍尔发明幼稚园以来,世人渐渐的觉得幼儿教育之重要;幼儿童学者告诉我们,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他还指出“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小学教育应该普及,幼稚教育也应当普及。”因此,绝不能漠视小孩子的需要、能力、兴味、情感,从而不知不觉地漠视了他们的教育。陶行知先生大声疾呼:“我们必须唤醒国人明白幼年的生活是最重要的生活,幼年的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二)指出中国学前教育的问题所在20世纪初,学前教育开始在中国兴起,然而,在中国幼教的初创阶段,从办园精神、教育制度到教学内容等等,几乎完全照搬日本和美国,因此“洋化”色彩十分浓厚.这既不利于中国幼教的发展,也不利于幼教的普及和推广,同时也使广大平民百姓的子女失去了接受幼儿教育的机会。这种状况令有志于发展中国幼教事业的有识之士感到担忧,他们大声疾呼要改革幼儿教育现状,建立中国式、平民化的幼儿教育体系。陶行知就是其中一位杰出的代表.他相继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不仅强调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而且对如何创办中国式的幼儿园也提出了自己的设想.他指出,目前国内的幼稚园普遍害了“三种大病”:一是外国病。一切照搬外国的东西,弹的是外国钢琴,唱的是外国歌曲,讲的是外国故事,玩的是外国玩具,甚至于吃的是外国点心。在这些幼稚园里,除了幼儿和教师是中国人外,哪还有一点中国的影子?二是花钱病。由于这些幼稚园一切仰仗于外国,因此代价高昂,花钱太多,在贫困落后的中国很难普及。三是富贵病.幼稚园收费很高,只有富贵人家的子女才上得起,一般平民子弟则望而却步,因而也就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三)走出适合中国实际的路子

  在指出了当时中国学前教育问题的根源之后,陶行知指出,要想普及学前教育,必须创办适合中国国情的幼稚园。具体来说,就是要利用现有的音乐、诗歌、故事、玩具及自然界来陶冶儿童,自编幼儿教材,使之“中国化";因陋就简,以最少的投入办出好的幼儿园,使之“经济化”;加强对乡村幼儿师资的培养,在工厂区和乡村大量创办幼儿园,让平民的子女都有受教育的机会,使之“平民化”.陶行知经过调查研究,认为“工厂和农村是幼稚园可以发现的新大陆",并对创办平民幼儿园的可行性及发展前景作了充分的、令人信服的论证。陶行知指出,创办平民幼儿园不仅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且对于广大工人和农民朋友来说也是现

  实的需要.因为在工厂区,妇女既要上班又要带孩子,十分辛苦,但又无钱将孩子送入收费高昂的幼儿园.在中国乡村,幼儿园更是格外需要。农忙的时候,农夫、农妇们异常忙碌,村中幼儿不是跟前跟后,就是没人照应,小孩子就成为家长们的累赘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既能使小孩子受到教育,收费又便宜的幼儿园,家长们肯定都会乐意将孩子送入幼儿园就读。所以乡村幼儿园的功效比城市幼儿园还要大。陶行知进一步指出,乡村幼儿教育若能推广便可以为受过教育的妇女开创一个新的职业,从而使乡村幼儿园成为乡村妇女运动中心,促进乡村妇女的解放运动。可以看出,陶行知的上述思想主张完全是从民众利益出发的,是为广大民众服务的.因此,陶行知被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是当之无愧的.陶行知提出的“省钱的(经济的)平民的适合国情的”这一办园原则,不仅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时中国幼教事业的“洋化”倾向,促进了幼教事业的重大转变,而且为中国幼教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即使在今天来看,陶行知的这些理论思想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四)关于幼儿教育的师资培训

  陶行知认为:“普及教育的最大难关是教师的训练。”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陶行知提出了培养幼儿教育师资的两种途径。1.大力创办幼稚师范学校

  陶行知提出“幼稚师范必须根本改造,才能培养新幼稚园之师资”。在《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幼稚师范院简章》中陶行知提出,乡村幼稚师范的宗旨在于造就能与乡村儿童妇女共甘苦,以谋乡村儿童妇女幸福之增进的幼稚园教师。在师范教育课程内容的设置上,他主张安排儿童文学、园艺、美术、音乐、自然科学、医疗卫生、家庭伦理以及幼稚园活动等.通过“教学做”的方法,使幼儿师范生获得实际有用的知识,培养出“看护的身手,科学的头脑,儿童的伴侣,乡村妇女的朋友和导师。”陶行知认为,唯有这样,方能在全国较早地普及幼稚教育。2。采用“艺友制”培训幼儿教师

  何为“艺友制"呢?陶行知是这样解释的:“艺是艺术,或可作手艺解。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艺术或手艺便是艺友制。”“所以要想做好教师,最好是和好教师做朋友,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教师,便是艺友制师范教育。”在他看来,这种办法不但是最有效力之教师培养法,也是解除乡村教师寂寞和推广普及幼儿教育师资之重要途径。的确,在当时,这种“艺友制的师范教育”培养了一批乡村幼儿教师。该办法大致过程是:第一步为参观,第二步为参与,第三步为实习。即以乡村幼稚园为基地,由有经验的老师带两三个妇女作徒弟。按做中教,做中学的道理,徒弟跟师傅学习幼稚园的各项教学活动,并辅以必要的教育理论知识和管理幼儿的技能、技巧。

  大约经过一年半至两年的时间便可以独立工作,担任乡村幼稚老师.而且,她们同师范学校培养出来的幼稚园老师一样具有“看护的身手,科学的头脑,儿童的伴侣,乡村妇女运动之导师的素质。”该方法针对旧中国经济与教育落后的现状,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对幼儿教师的要求已越来越高,昨天那种师傅带徒弟的培训师资的方法,已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然而,从实际来看,取得一定学历的幼儿师范生参加工作后,还需一段较长时间的适应,而且业务的提高,必须经过更长时间的实践积累。可见,陶行知当时提倡的“艺友制”于今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陶行知学前教育思想对我们的启示改革开放以来,学前教育已经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和支持,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也使家长与社会对幼儿教育寄予很高的期望.幼儿教育的发展已由城市逐步推向农村,为更多儿童提供学前教育机会.国家教委颁发了《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工作规程》,要求我们的教育要真正面对“活生生”的发展着的儿童,把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真正落实到儿童发展上,把握幼儿全面发展的概念,把幼儿教育总目标转化为儿童发展目标,并把握发展目标和每个

  幼儿的实际发展状况之间的差距,有计划、有弹性地选择学习经验组织教育活动,从而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获得发展。这就是陶行知学前教育思想在当代最好的体现。

  当今的幼儿家庭在学前教育的投资方面越来越大,学前教育逐步又有了“洋化"和陶行知先生时代的“三种大病”的趋势了。目前,各大中城市都热衷于的“蒙台梭利幼儿园”、“双语幼儿园”、“瑞吉欧幼儿园"等洋式幼儿园,把幼儿园“洋化"推向了高潮,由于挂着尖端学前教育思想的牌子,学前教育投资很高,一些幼儿园只有权贵子女才上得起,一般平民子弟则望而却步。尤其那些在农村地区的“留守幼儿"和随父母外出的“流动幼儿",这些孩子的学前教育因为现实的制约出现了很多状况,很多“留守幼儿”和“流动幼儿"连最基本的学前教育都不能得到完整、连续、完善地接受。因此,从目前的学前教育现状来看,借鉴陶行知先生的学前教育思想更有独特的现实意义。比如能够根据现今流动家长的具体情况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路子”,同时还应该加强对流动家长的“亲子教育”,让流动家长在重视学前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对幼儿的早期教育。

  本文只是探讨了陶行知学前教育思想的基本部分,除此以外,他还有许多丰富的教育思想,诸如在幼稚园课程、日程安排及重视幼儿科学训练,全面发展幼儿的创造性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也是极富创造性的。总之,陶行知作为我国一位早期幼儿教育的开拓者,他所提出的幼教理论,在中国幼儿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产,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篇二:陶行知关于普及幼稚教育的思想

  浅谈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及对当今的启示

  陶行知一生致力于民主运动和教育事业,他是“伟大的人

  民教育家”(毛泽东语),也是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开拓

  者。学前教育问题是陶行知先生一生中始终关心的问题,他身体力行地为我国幼教事业的发展做了许多具体的工作,为我国学前教育的平民化、科学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陶行知认为学

  前教育相当重要。在《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中他写道:“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否则幼年受到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陶行知先生的学前教育思想,对发展和改革幼教事业,以适应21

  世纪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陶行知学前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重视学前的早期教育陶行知十分重视学前教育,他认为“人格教育,端赖六

  岁以前之培养”。“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需顺着他继长增高的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的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

  他在《创造乡村幼稚园宣言书》中指出:“凡人生所需之

  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他还指出“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

  小学教育应该普及,幼稚教育也应当普及。”陶行知先生大声

  疾呼:“我们必须唤醒国人明白幼年的生活是最重要的生活,

  幼年的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

  (二)指出中国学前教育的问题所在20世纪初,学前教

  育开始在中国兴起。然而,在中国幼教的初创阶段,从办园精神、教育制度到教学内容等等,几乎完全照搬日本和美国。这既不利于中国幼教的发展,也不利于幼教的普及和推广。这种状况令陶行知大声疾呼要改革幼儿教育现状,建立中国式、平民化的幼儿教育体系。他相继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强调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对如何创办中国式的幼儿园提出了自己的设

  想。他指出,目前国内的幼稚园普遍害了“三种大病”:

  一是外国病。一切照搬外国的东西,弹外国的钢琴,唱外国的歌曲,讲外国的故事,玩外国的玩具等等。

  二是花钱病。由于这些幼稚园一切仰仗于外国,因此代价昂贵,花钱太多,在贫困落后的中国很难普及。

  三是富贵病。幼稚园收费很高,只有富贵人家的子女才上得起,一般平民子弟则望而却步,因而也就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

  (三)走出适合中国实际的路子陶行知指出:要想普及学

  前教育,必须创办适合中国国情的幼稚园。具体来说,就是要利用现有的音乐、诗歌、故事、玩具及自然界来陶冶儿童,自编幼儿教材,使之“中国化”;因陋就简,以最少的投入办出好的幼儿园,使之“经济化”;加强对乡村幼儿师资的培养,

  在工厂区和乡村大量创办幼儿园,让平民的子女都有受教育的机会,使之“平民化”。陶行知指出,创办平民幼儿园不仅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且对于广大工人和农民朋友来说也是现实的需要。因为在工厂区,妇女既要上班又要带孩子,十分辛苦,但又无钱将孩子送入收费高昂的幼儿园。在中国乡村,幼儿园更是格外需要。农忙的时候,农夫、农妇们异常忙碌,村中幼儿不是跟前跟后,就是没人照应,小孩子就成为家长们的累赘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既能使小孩子受到教育,收费又便宜的幼儿园,家长们肯定都会乐意将孩子送入幼儿园就读。陶行知进一步指出,乡村幼儿教育若能推广便可以为受过教育的妇女开创一个新的职业,从而使乡村幼儿园成为乡村妇女运动中心,促进乡村妇女的解放运动。

  由此可以看出,陶行知的上述思想主张完全是从民众利益出发的,是为广大民众服务的。这一办园原则,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时中国幼教事业的“洋化”倾向,促进了幼教事业的重大转变,为中国幼教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

  (四)关于幼儿教育的师资培训陶行知认为:“普及教

  育的最大难关是教师的训练。”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陶行知

  提出了培养幼儿教育师资的两种途径。1.大力创办幼稚师范

  学校陶行知提出“幼稚师范必须根本改造,才能培养新幼稚园之师资”。在《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幼稚师范院简章》中陶行知提出,乡村幼稚师范的宗旨在于造就能与乡村儿童妇女共甘

  苦,以谋乡村儿童妇女幸福之增进的幼稚园教师。在师范教育课程内容的设置上,他主张安排儿童文学、园艺、美术、音乐、自然科学、医疗卫生、家庭伦理以及幼稚园活动等。通过“教学做”的方法,使幼儿师范生获得实际有用的知识,培养出“看护的身手,科学的头脑,儿童的伴侣,乡村妇女的朋友

  和导师。”陶行知认为,唯有这样,方能在全国较早地普及幼稚教育。2.采用“艺友制”培训幼儿教师何为“艺友制”

  呢?陶行知是这样解释的:“艺是艺术,或可作手艺解。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艺术或手艺便是艺友制”。“所以要想做好教师,最好是和好教师做朋友,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教师,便是艺友制师范教育。”在他看来,这种办法不但是最有效力之教师培养法,也是解除乡村教师寂寞和推广普及幼儿教育师资之重要途径。的确,在当时,这种“艺友制的师范教育”培养了一批乡村幼儿教师。

  二、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对现实的启示陶行知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给我们以下两方面的启示:第一、要有改革创新的观念,要有勇于创新的精神。教育改革,转变教育观念是前提。我们国家正面临着经济转轨时期,教育担负着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人才的任务。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不改革,很难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宏观上,教育要立足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着眼于“三个面向”,把教育摆在战略的高度重视起来;在微观上教育要走向市场,根据

  经济发展的需要来设置学校、课程。比如可以有科学的预测,

  为未来人才的需求提供信息,避免重复建校,浪费资源。

  第二、要立足国情办教育。建立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制。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一方面由经济基础决定,受经济发展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对经济发展起促进或阻碍作用。在我国由于生产力发展不平衡,教育的发展也不平衡。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地方对人才素质相应的要求就高一些,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区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相应也低一些。各地区财力、物力、人力对教育的投入也不尽一样,不能因为这样一些原因就放弃我们的努力,我们应因地制宜地办教育,因材施教地办教育,为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为培养多层次的人才,把教育当做事业来办,为中华民族的腾飞,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做出贡献。

  

篇三:陶行知关于普及幼稚教育的思想

  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陶行知一生致力于民主运动和教育事业,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毛泽东语),也是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开拓者.学前教育问题是陶行知先生一生中始终关心的问题,他身体力行地为我国幼教事业的发展做了许多具体的工作,为我国学前教育的平民化、科学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陶行知认为学前教育相当重要。在《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中他写道:“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否则幼年受到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整理和研究陶行知先生的学前教育思想,对发展和改革幼教事业,以适应21世纪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陶行知学前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一)重视学前的早期教育陶行知十分重视学前教育,他认为“出世就是破蒙”,他说:“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之培养."“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需顺着他继长增高的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的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先生就是那么形象通俗地阐明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陶行知继承了我国古代“教儿婴孩,教妇初来”的朴素教育思想,并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加以论证说明。他在《创造乡村幼稚园宣言书》中指出:“从福禄倍尔发明幼稚园以来,世人渐渐的觉得幼儿教育之重要;幼儿童学者告诉我们,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他还指出“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小学教育应该普及,幼稚教育也应当普及。”因此,绝不能漠视小孩子的需要、能力、兴味、情感,从而不知不觉地漠视了他们的教育。陶行知先生大声疾呼:“我们必须唤醒国人明白幼年的生活是最重要的生活,幼年的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二)指出中国学前教育的问题所在20世纪初,学前教育开始在中国兴起,然而,在中国幼教的初创阶段,从办园精神、教育制度到教学内容等等,几乎完全照搬日本和美国,因此“洋化”色彩十分浓厚。这既不利于中国幼教的发展,也不利于幼教的普及和推广,同时也使广大平民百姓的子女失去了接受幼儿教育的机会。这种状况令有志于发展中国幼教事业的有识之士感到担忧,他们大声疾呼要改革幼儿教育现状,建立中国式、平民化的幼儿教育体系。陶行知就是其中一位杰出的代表。他相继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不仅强调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而且对如何创办中国式的幼儿园也提出了自己的设想。他指出,目前国内的幼稚园普遍害了“三种大病”:一是外国病。一切照搬外国的东西,弹的是外国钢琴,唱的是外国歌曲,讲的是外国故事,玩的是外国玩具,甚至于吃的是外国点心。在这些幼稚园里,除了幼儿和教师是中国人外,哪还有一点中国的影子?二是花钱病。由于这些幼稚园一切仰仗于外国,因此代价高昂,花钱太多,在贫困落后的中国很难普及。三是富贵病。幼稚园收费很高,只有富贵人家的子女才上得起,一般平民子弟则望而却步,因而也就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三)走出适合中国实际的路子

  在指出了当时中国学前教育问题的根源之后,陶行知指出,要想普及学前教育,必须创办适合中国国情的幼稚园.具体来说,就是要利用现有的音乐、诗歌、故事、玩具及自然界来陶冶儿童,自编幼儿教材,使之“中国化”;因陋就简,以最少的投入办出好的幼儿园,使之“经济化”;加强对乡村幼儿师资的培养,在工厂区和乡村大量创办幼儿园,让平民的子女都有受教育的机会,使之“平民化”。陶行知经过调查研究,认为“工厂和农村是幼稚园可以发现的新大陆”,并对创办平民幼儿园的可行性及发展前景作了充分的、令人信服的论证.陶行知指出,创办平民幼儿园不仅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且对于广大工人和农民朋友来说也

  是现实的需要。因为在工厂区,妇女既要上班又要带孩子,十分辛苦,但又无钱将孩子送入收费高昂的幼儿园。在中国乡村,幼儿园更是格外需要。农忙的时候,农夫、农妇们异常忙碌,村中幼儿不是跟前跟后,就是没人照应,小孩子就成为家长们的累赘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既能使小孩子受到教育,收费又便宜的幼儿园,家长们肯定都会乐意将孩子送入幼儿园就读。所以乡村幼儿园的功效比城市幼儿园还要大.陶行知进一步指出,乡村幼儿教育若能推广便可以为受过教育的妇女开创一个新的职业,从而使乡村幼儿园成为乡村妇女运动中心,促进乡村妇女的解放运动。可以看出,陶行知的上述思想主张完全是从民众利益出发的,是为广大民众服务的。因此,陶行知被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是当之无愧的。陶行知提出的“省钱的(经济的)平民的适合国情的”这一办园原则,不仅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时中国幼教事业的“洋化”倾向,促进了幼教事业的重大转变,而且为中国幼教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即使在今天来看,陶行知的这些理论思想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四)关于幼儿教育的师资培训

  陶行知认为:“普及教育的最大难关是教师的训练."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陶行知提出了培养幼儿教育师资的两种途径。1.大力创办幼稚师范学校

  陶行知提出“幼稚师范必须根本改造,才能培养新幼稚园之师资”.在《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幼稚师范院简章》中陶行知提出,乡村幼稚师范的宗旨在于造就能与乡村儿童妇女共甘苦,以谋乡村儿童妇女幸福之增进的幼稚园教师.在师范教育课程内容的设置上,他主张安排儿童文学、园艺、美术、音乐、自然科学、医疗卫生、家庭伦理以及幼稚园活动等。通过“教学做”的方法,使幼儿师范生获得实际有用的知识,培养出“看护的身手,科学的头脑,儿童的伴侣,乡村妇女的朋友和导师。”陶行知认为,唯有这样,方能在全国较早地普及幼稚教育。2。采用“艺友制”培训幼儿教师

  何为“艺友制”呢?陶行知是这样解释的:“艺是艺术,或可作手艺解.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艺术或手艺便是艺友制."“所以要想做好教师,最好是和好教师做朋友,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教师,便是艺友制师范教育。"在他看来,这种办法不但是最有效力之教师培养法,也是解除乡村教师寂寞和推广普及幼儿教育师资之重要途径。的确,在当时,这种“艺友制的师范教育”培养了一批乡村幼儿教师。该办法大致过程是:第一步为参观,第二步为参与,第三步为实习。即以乡村幼稚园为基地,由有经验的老师带两三个妇女作徒弟.按做中教,做中学的道理,徒弟跟师傅学习幼稚园的各项教学活动,并辅以必要的教育理论知识和管理幼儿的技能、技巧.

  大约经过一年半至两年的时间便可以独立工作,担任乡村幼稚老师.而且,她们同师范学校培养出来的幼稚园老师一样具有“看护的身手,科学的头脑,儿童的伴侣,乡村妇女运动之导师的素质。”该方法针对旧中国经济与教育落后的现状,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对幼儿教师的要求已越来越高,昨天那种师傅带徒弟的培训师资的方法,已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然而,从实际来看,取得一定学历的幼儿师范生参加工作后,还需一段较长时间的适应,而且业务的提高,必须经过更长时间的实践积累。可见,陶行知当时提倡的“艺友制”于今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陶行知学前教育思想对我们的启示改革开放以来,学前教育已经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和支持,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也使家长与社会对幼儿教育寄予很高的期望。幼儿教育的发展已由城市逐步推向农村,为更多儿童提供学前教育机会。国家教委颁发了《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工作规程》,要求我们的教育要真正面对“活生生”的发展着的儿童,把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真正落实到儿童发展上,把握幼儿全面发展的概念,把幼儿教育总目标转化为儿童发展目标,并把握发展目标和每个幼儿的实际发展状况之间的差距,有计划、有弹性地选择学习经验组织教育活动,从而

  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获得发展.这就是陶行知学前教育思想在当代最好的体现。当今的幼儿家庭在学前教育的投资方面越来越大,学前教育逐步又有了“洋化"和陶行

  知先生时代的“三种大病”的趋势了。目前,各大中城市都热衷于的“蒙台梭利幼儿园”、“双语幼儿园"、“瑞吉欧幼儿园”等洋式幼儿园,把幼儿园“洋化”推向了高潮,由于挂着尖端学前教育思想的牌子,学前教育投资很高,一些幼儿园只有权贵子女才上得起,一般平民子弟则望而却步。尤其那些在农村地区的“留守幼儿”和随父母外出的“流动幼儿”,这些孩子的学前教育因为现实的制约出现了很多状况,很多“留守幼儿"和“流动幼儿”连最基本的学前教育都不能得到完整、连续、完善地接受。因此,从目前的学前教育现状来看,借鉴陶行知先生的学前教育思想更有独特的现实意义。比如能够根据现今流动家长的具体情况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路子",同时还应该加强对流动家长的“亲子教育”,让流动家长在重视学前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对幼儿的早期教育.

  本文只是探讨了陶行知学前教育思想的基本部分,除此以外,他还有许多丰富的教育思想,诸如在幼稚园课程、日程安排及重视幼儿科学训练,全面发展幼儿的创造性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也是极富创造性的。总之,陶行知作为我国一位早期幼儿教育的开拓者,他所提出的幼教理论,在中国幼儿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产,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篇四:陶行知关于普及幼稚教育的思想

  实用文档之"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陶行知一生致力于民主运动和教育事业,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毛泽东语),也是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开拓者。学前教育问题是陶行知先生一生中始终关心的问题,他身体力行地为我国幼教事业的发展做了许多具体的工作,为我国学前教育的平民化、科学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陶行知认为学前教育相当重要。在《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中他写道:“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否则幼年受到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整理和研究陶行知先生的学前教育思想,对发展和改革幼教事业,以适应21世纪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陶行知学前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一)重视学前的早期教育陶行知十分重视学前教育,他认为“出世就是破蒙”,他说:“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之培养。”“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需顺着他继长增高的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的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先生就是那么形象通俗地阐明学前教育的重要性。陶行知继承了我国古代“教儿婴孩,教妇初来”的朴素教育思想,并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加以论证说明。他在《创造乡村幼稚园宣言书》中指出:“从福禄倍尔发明幼稚园以来,世人渐渐的觉得幼儿教育之重要;幼儿童学者告诉我们,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他还指出“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小学教育应该普及,幼稚教育也应当普及。”因此,绝不能漠视小孩子的需要、能力、兴味、情感,从而不知不觉地漠视了他们的教育。陶行知先生大声疾呼:“我们必须唤醒国人明白幼年的生活是最重要的生活,幼年的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二)指出中国学前教育的问题所在20世纪初,学前教育开始在中国兴起,然而,在中国幼教的初创阶段,从办园精神、教育制度到教学内容等等,几乎完全照搬日本和美国,因此“洋化”色彩十分浓厚。这既不利于中国幼教的发展,也不利于幼教的普及和推广,同时也使广大平民百姓的子女失去了接受幼儿教育的机会。这种状况令有志于发展中国幼教事业的有识之士感到担忧,他们大声疾呼要改革幼儿教育现状,建立中国式、平民化的幼儿教育体系。陶行知就是其中一位杰出的代表。他相继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不仅强调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而且对如何创办中国式的幼儿园也提出了自己的设想。他指出,目前国内的幼稚园普遍害了“三种大病”:一是外国病。一切照搬外国的东西,弹的是外国钢琴,唱的是外国歌曲,讲的是外国故事,玩的是外国玩具,甚至于吃的是外国点心。在这些幼稚园里,除了幼儿和教师是中国人外,哪还有一点中国的影子?二是花钱病。由于这些幼稚园一切仰仗于外国,因此代价高昂,花钱太多,在贫困落后的中国很难普及。三是富贵病。幼稚园收费很高,只有富贵人家的子女才上得起,一般平民子弟则望而却步,因而也就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三)走出适合中国实际的路子

  在指出了当时中国学前教育问题的根源之后,陶行知指出,要想普及学前教育,必须创办适合中国国情的幼稚园。具体来说,就是要利用现有的音乐、诗歌、故事、玩具及自然界来陶冶儿童,自编幼儿教材,使之“中国化”;因陋就简,以最少的投入办出好的幼儿园,使之“经济化”;加强对乡村幼儿师资的培养,在工厂区和乡村大量创办幼儿园,让平民的子女都有受教育的机会,使之“平民化”。陶行知经过调查研究,认为“工厂和农村是幼稚园可以发现的新大陆”,并对创办平民幼儿园的可行性及发展前景作了充分的、令人信服的论证。陶行知指出,创办平民幼儿园不仅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且对于广大工人和农民朋友来说也是现实的需要。因为在工厂区,妇女既要上班又要带孩子,十分辛苦,但又无钱将孩子送入收费高昂的幼儿园。在中国乡村,幼儿园更是格外需要。农忙的时候,农夫、农妇们异常忙碌,村中幼儿不是跟前跟后,就是没人照应,小孩子就成为家长们的累赘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既能使小孩子受到教育,收费又便宜的幼儿园,家长们肯定都会乐意将孩子送入幼儿园就读。所以乡村幼儿园的功效比城市幼儿园还要大。陶行知进一步指出,乡村幼儿教育若能推广便可以为受过教育的妇女开创一个新的职业,从而使乡村幼儿园成为乡村妇女运动中心,促进乡村妇女的解放运动。可以看出,陶行知的上述思想主张完全是从民众利益出发的,是为广大民众服务的。因此,陶行知被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是当之无愧的。陶行知提出的“省钱的(经济的)平民的适合国情的”这一办园原则,不仅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时中国幼教事业的“洋化”倾向,促进了幼教事业的重大转变,而且为中国幼教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即使在今天来看,陶行知的这些理论思想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关于幼儿教育的师资培训陶行知认为:“普及教育的最大难关是教师的训练。”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陶行知提出了培养幼儿教育师资的两种途径。

  1.大力创办幼稚师范学校陶行知提出“幼稚师范必须根本改造,才能培养新幼稚园之师资”。在《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幼稚师范院简章》中陶行知提出,乡村幼稚师范的宗旨在于造就能与乡村儿童妇女共甘苦,以谋乡村儿童妇女幸福之增进的幼稚园教师。在师范教育课程内容的设置上,他主张安排儿童文学、园艺、美术、音乐、自然科学、医疗卫生、家庭伦理以及幼稚园活动等。通过“教学做”的方法,使幼儿师范生获得实际有用的知识,培养出“看护的身手,科学的头脑,儿童的伴侣,乡村妇女的朋友和导师。”陶行知认为,唯有这样,方能在全国较早地普及幼稚教育。2.采用“艺友制”培训幼儿教师何为“艺友制”呢?陶行知是这样解释的:“艺是艺术,或可作手艺解。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艺术或手艺便是艺友制。”“所以要想做好教师,最好是和好教师做朋友,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教师,便是艺友制师范教育。”在他看来,这种办法不但是最有效力之教师培养法,也是解除乡村教师寂寞和推广普及幼儿教育师资之重要途径。的确,在当时,这种“艺友制的师范教育”培养了一批乡村幼儿教师。该办法大致过程是:第一步为参观,第二步为参与,第三步为实习。即以乡村幼稚园为基地,由有经验的老师带两三个妇女作徒弟。按做中教,做中学的道理,徒弟跟师傅学习幼稚园的各项教学活动,并辅以必要的教育理论知识和管理幼

  儿的技能、技巧。大约经过一年半至两年的时间便可以独立工作,担任乡村幼稚老师。而且,

  她们同师范学校培养出来的幼稚园老师一样具有“看护的身手,科学的头脑,儿童的伴侣,乡村妇女运动之导师的素质。”该方法针对旧中国经济与教育落后的现状,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对幼儿教师的要求已越来越高,昨天那种师傅带徒弟的培训师资的方法,已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然而,从实际来看,取得一定学历的幼儿师范生参加工作后,还需一段较长时间的适应,而且业务的提高,必须经过更长时间的实践积累。可见,陶行知当时提倡的“艺友制”于今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陶行知学前教育思想对我们的启示改革开放以来,学前教育已经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和支持,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也使家长与社会对幼儿教育寄予很高的期望。幼儿教育的发展已由城市逐步推向农村,为更多儿童提供学前教育机会。国家教委颁发了《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工作规程》,要求我们的教育要真正面对“活生生”的发展着的儿童,把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真正落实到儿童发展上,把握幼儿全面发展的概念,把幼儿教育总目标转化为儿童发展目标,并把握发展目标和每个幼儿的实际发展状况之间的差距,有计划、有弹性地选择学习经验组织教育活动,从而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获得发展。这就是陶行知学前教育思想在当代最好的体现。当今的幼儿家庭在学前教育的投资方面越来越大,学前教育逐步又有了“洋化”和陶行知先生时代的“三种大病”的趋势了。目前,各大中城市都热衷于的“蒙台梭利幼儿园”、“双语幼儿园”、“瑞吉欧幼儿园”等洋式幼儿园,把幼儿园“洋化”推向了高潮,由于挂着尖端学前教育思想的牌子,学前教育投资很高,一些幼儿园只有权贵子女才上得起,一般平民子弟则望而却步。尤其那些在农村地区的“留守幼儿”和随父母外出的“流动幼儿”,这些孩子的学前教育因为现实的制约出现了很多状况,很多“留守幼儿”和“流动幼儿”连最基本的学前教育都不能得到完整、连续、完善地接受。因此,从目前的学前教育现状来看,借鉴陶行知先生的学前教育思想更有独特的现实意义。比如能够根据现今流动家长的具体情况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路子”,同时还应该加强对流动家长的“亲子教育”,让流动家长在重视学前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对幼儿的早期教育。本文只是探讨了陶行知学前教育思想的基本部分,除此以外,他还有许多丰富的教育思想,诸如在幼稚园课程、日程安排及重视幼儿科学训练,全面发展幼儿的创造性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也是极富创造性的。总之,陶行知作为我国一位早期幼儿教育的开拓者,他所提出的幼教理论,在中国幼儿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产,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篇五:陶行知关于普及幼稚教育的思想

  人形容高尔夫的18洞就好像人生,障碍重重,坎坷不断。然而一旦踏上了球场,你就必须集中注意力,独立面对比赛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并且承担一切后果。也许,常常还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你刚刚还在为抓到一个小鸟球而欢呼雀跃,下一刻大风就把小白球吹跑了;或者你才在上一个洞吞了柏忌,下一个洞你就为抓了老鹰而兴奋不已。

  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陶行知一生致力于民主运动和教育事业,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毛泽东语),也是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开拓者。学前教育问题是陶行知先生一生中始终关心的问题,他身体力行地为我国幼教事业的发展做了许多具体的工作,为我国学前教育的平民化、科学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陶行知认为学前教育相当重要。在《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中他写道:“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否则幼年受到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整理和研究陶行知先生的学前教育思想,对发展和改革幼教事业,以适应21世纪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陶行知学前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一)重视学前的早期教育陶行知十分重视学前教育,他认为“出世就是破蒙”,他说:“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之培养。”“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需顺着他继长增高的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的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先生就是那么形象通俗地阐明学前教育的重要性。陶行知继承了我国古代“教儿婴孩,教妇初来”的朴素教育思想,并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加以论证说明。他在《创造乡村幼稚园宣言书》中指出:“从福禄倍尔发明幼稚园以来,世人渐渐的觉得幼儿教育之重要;幼儿童学者告诉我们,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他还指出“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小学教育应该普及,幼稚教育也应当普及。”因此,绝不能漠视小孩子的需要、能力、兴味、情感,从而不知不觉地漠视了他们的教育。陶行知先生大声疾呼:“我们必须唤醒国人明白幼年的生活是最重要的生活,幼年的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二)指出中国学前教育的问题所在20世纪初,学前教育开始在中国兴起,然而,在中国幼教的初创阶段,从办园精神、教育制度到教学内容等等,几乎完全照搬日本和美国,因此“洋化”色彩十分浓厚。这既不利于中国幼教的发展,也不利于幼教的普及和推广,同时也使广大平民百姓的子女失去了接受幼儿教育的机会。这种状况令有志于发展中国幼教事业的有识之士感到担忧,他们大声疾呼要改革幼儿教育现状,建立中国式、平民化的幼儿教育体系。陶行知就是其中一位杰出的代表。他相继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不仅强调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而且对如何创办中国式的幼儿园也提出了自己的设想。他指出,目前国内的幼稚园普遍害了“三种大病”:一是外国病。一切照搬外国的东西,弹的是外国钢琴,唱的是外国歌曲,讲的是外国故事,玩的是外国玩具,甚至于吃的是外国点心。在这些幼稚园里,除了幼儿和教师是中国人外,哪还有一点中国的影子?二是花钱病。由于这些幼稚园一切仰仗于外国,因此代价高昂,花钱太多,在贫困落后的中国很难普及。三是富贵病。幼稚园收费很高,只有富贵人家的子女才上得起,一般平民子弟则望而却步,因而也就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三)走出适合中国实际的路子在指出了当时中国学前教育问题的根源之后,陶行知指出,要想普及学前教育,必须创办适合中国国情的幼稚园。具体来说,就是要利用现有的音乐、诗歌、故事、玩具及自然界来陶冶儿童,自编幼儿教材,使之“中国化”;因陋就简,以最少的投入办出好的幼儿园,使之“经

  只有凭借毅力,坚持到底,才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这些磨练与考验使成长中的青少年受益匪浅。在种种历练之后,他们可以学会如何独立处理问题;如何调节情绪与心境,直面挫折,抵御压力;如何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去应对每一次挑战。往往有着超越年龄的成熟与自信,独立性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都比较强。

  人形容高尔夫的18洞就好像人生,障碍重重,坎坷不断。然而一旦踏上了球场,你就必须集中注意力,独立面对比赛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并且承担一切后果。也许,常常还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你刚刚还在为抓到一个小鸟球而欢呼雀跃,下一刻大风就把小白球吹跑了;或者你才在上一个洞吞了柏忌,下一个洞你就为抓了老鹰而兴奋不已。

  济化”;加强对乡村幼儿师资的培养,在工厂区和乡村大量创办幼儿园,让平民的子女都有受教育的机会,使之“平民化”。陶行知经过调查研究,认为“工厂和农村是幼稚园可以发现的新大陆”,并对创办平民幼儿园的可行性及发展前景作了充分的、令人信服的论证。陶行知指出,创办平民幼儿园不仅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且对于广大工人和农民朋友来说也是现实的需要。因为在工厂区,妇女既要上班又要带孩子,十分辛苦,但又无钱将孩子送入收费高昂的幼儿园。在中国乡村,幼儿园更是格外需要。农忙的时候,农夫、农妇们异常忙碌,村中幼儿不是跟前跟后,就是没人照应,小孩子就成为家长们的累赘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既能使小孩子受到教育,收费又便宜的幼儿园,家长们肯定都会乐意将孩子送入幼儿园就读。所以乡村幼儿园的功效比城市幼儿园还要大。陶行知进一步指出,乡村幼儿教育若能推广便可以为受过教育的妇女开创一个新的职业,从而使乡村幼儿园成为乡村妇女运动中心,促进乡村妇女的解放运动。可以看出,陶行知的上述思想主张完全是从民众利益出发的,是为广大民众服务的。因此,陶行知被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是当之无愧的。陶行知提出的“省钱的(经济的)平民的适合国情的”这一办园原则,不仅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时中国幼教事业的“洋化”倾向,促进了幼教事业的重大转变,而且为中国幼教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即使在今天来看,陶行知的这些理论思想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关于幼儿教育的师资培训陶行知认为:“普及教育的最大难关是教师的训练。”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陶行知提出了培养幼儿教育师资的两种途径。1.大力创办幼稚师范学校陶行知提出“幼稚师范必须根本改造,才能培养新幼稚园之师资”。在《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幼稚师范院简章》中陶行知提出,乡村幼稚师范的宗旨在于造就能与乡村儿童妇女共甘苦,以谋乡村儿童妇女幸福之增进的幼稚园教师。在师范教育课程内容的设置上,他主张安排儿童文学、园艺、美术、音乐、自然科学、医疗卫生、家庭伦理以及幼稚园活动等。通过“教学做”的方法,使幼儿师范生获得实际有用的知识,培养出“看护的身手,科学的头脑,儿童的伴侣,乡村妇女的朋友和导师。”陶行知认为,唯有这样,方能在全国较早地普及幼稚教育。2.采用“艺友制”培训幼儿教师何为“艺友制”呢?陶行知是这样解释的:“艺是艺术,或可作手艺解。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艺术或手艺便是艺友制。”“所以要想做好教师,最好是和好教师做朋友,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教师,便是艺友制师范教育。”在他看来,这种办法不但是最有效力之教师培养法,也是解除乡村教师寂寞和推广普及幼儿教育师资之重要途径。的确,在当时,这种“艺友制的师范教育”培养了一批乡村幼儿教师。该办法大致过程是:第一步为参观,第二步为参与,第三步为实习。即以乡村幼稚园为基地,由有经验的老师带两三个妇女作徒弟。按做中教,做中学的道理,徒弟跟师傅学习幼稚园的各项教学活动,并辅以必要的教育理论知识和管理幼儿的技能、技巧。大约经过一年半至两年的时间便可以独立工作,担任乡村幼稚老师。而且,她们同师范学校培养出来的幼稚园老师一样具有“看护的身手,科学的头脑,儿童的伴侣,乡村妇女运动之导师的素质。”该方法针对旧中国经济与教育落后的现状,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对幼儿教师的要求已越来越高,昨天那种师傅带徒弟的培训师资的方法,已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然而,从实际来看,取得一定学历的幼儿师范生参加工作后,还需一段

  只有凭借毅力,坚持到底,才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这些磨练与考验使成长中的青少年受益匪浅。在种种历练之后,他们可以学会如何独立处理问题;如何调节情绪与心境,直面挫折,抵御压力;如何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去应对每一次挑战。往往有着超越年龄的成熟与自信,独立性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都比较强。

  人形容高尔夫的18洞就好像人生,障碍重重,坎坷不断。然而一旦踏上了球场,你就必须集中注意力,独立面对比赛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并且承担一切后果。也许,常常还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你刚刚还在为抓到一个小鸟球而欢呼雀跃,下一刻大风就把小白球吹跑了;或者你才在上一个洞吞了柏忌,下一个洞你就为抓了老鹰而兴奋不已。

  较长时间的适应,而且业务的提高,必须经过更长时间的实践积累。可见,陶行知当时提倡的“艺友制”于今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陶行知学前教育思想对我们的启示改革开放以来,学前教育已经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和支持,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也使家长与社会对幼儿教育寄予很高的期望。幼儿教育的发展已由城市逐步推向农村,为更多儿童提供学前教育机会。国家教委颁发了《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工作规程》,要求我们的教育要真正面对“活生生”的发展着的儿童,把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真正落实到儿童发展上,把握幼儿全面发展的概念,把幼儿教育总目标转化为儿童发展目标,并把握发展目标和每个幼儿的实际发展状况之间的差距,有计划、有弹性地选择学习经验组织教育活动,从而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获得发展。这就是陶行知学前教育思想在当代最好的体现。当今的幼儿家庭在学前教育的投资方面越来越大,学前教育逐步又有了“洋化”和陶行知先生时代的“三种大病”的趋势了。目前,各大中城市都热衷于的“蒙台梭利幼儿园”、“双语幼儿园”、“瑞吉欧幼儿园”等洋式幼儿园,把幼儿园“洋化”推向了高潮,由于挂着尖端学前教育思想的牌子,学前教育投资很高,一些幼儿园只有权贵子女才上得起,一般平民子弟则望而却步。尤其那些在农村地区的“留守幼儿”和随父母外出的“流动幼儿”,这些孩子的学前教育因为现实的制约出现了很多状况,很多“留守幼儿”和“流动幼儿”连最基本的学前教育都不能得到完整、连续、完善地接受。因此,从目前的学前教育现状来看,借鉴陶行知先生的学前教育思想更有独特的现实意义。比如能够根据现今流动家长的具体情况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路子”,同时还应该加强对流动家长的“亲子教育”,让流动家长在重视学前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对幼儿的早期教育。本文只是探讨了陶行知学前教育思想的基本部分,除此以外,他还有许多丰富的教育思想,诸如在幼稚园课程、日程安排及重视幼儿科学训练,全面发展幼儿的创造性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也是极富创造性的。总之,陶行知作为我国一位早期幼儿教育的开拓者,他所提出的幼教理论,在中国幼儿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产,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只有凭借毅力,坚持到底,才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这些磨练与考验使成长中的青少年受益匪浅。在种种历练之后,他们可以学会如何独立处理问题;如何调节情绪与心境,直面挫折,抵御压力;如何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去应对每一次挑战。往往有着超越年龄的成熟与自信,独立性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都比较强。

  

  

篇六:陶行知关于普及幼稚教育的思想

  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是全面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工程陶行知重视幼儿早期教育工作他从人生发展的阶段上充分认识到幼儿教育实为人生之基础不可不乘早给他建立得稳六岁之前实是人格陶冶最重要时期凡人生所需的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这一时期养成

  论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

  邳州市碾庄镇新星小学刘小颖

  内容摘要:作为我国一位早期幼儿教育开拓者,陶行知提出的幼儿教育理论,在中国幼儿

  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关键词:幼儿教育思想早期教育

  陶行知先生是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毛泽东语)在他教育思想体系中,幼儿教育占有重要的地位。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创造处独树一帜的“生活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理论的哲学基础市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逻辑起点是现实生活,其特点是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有历史联系的①。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内容系统而完整,博大而精深。

  江泽民总书记曾指出:“陶行知先生著作宏富,论述精当,与当前的社会主义教育学息息相通”[1]。他勉励大家“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促进教育改革”。

  而作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幼儿教育思想,也是相当丰富和富有远见卓识的,并为我国幼儿教育的平民化、科学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中他写到:“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否则幼年受到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才[2]。”

  科教兴国的今天,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而幼儿教育则为根本之根本。陶行知先生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人民大众的立场出发,对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幼儿教育给于了无情的抨击。有积极创新,从理论到实践提出了一系列的主张,陶行知先生的这些主张不仅对当时的幼儿教育起到了推动的作用,而且对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幼儿教育和幼儿教育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是全面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工程陶行知重视幼儿早期教育工作,他从人生发展的阶段上,充分认识到“幼儿教育实为人生之基础,不可不乘早给他建立得稳”,“六岁之前实是人格陶冶最重要时期”,凡人生所需的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这一时期养成。如果这一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须顺着他继续增高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反之,如果这一时期培养得不好,致使孩子幼稚时期养成不良习惯、倾向、态度,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成了不易移,态度成了不易变”②。中国现代农村,农民占人口80%以上,加上农民贫穷等种种愚昧观念的影响,对由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严重不足,漠视了小孩的需要、能力、兴趣和情感。现在多数家庭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但在一些偏远贫穷的农村,甚至连一个小学校都没有,就更不要想提儿童的早期教育了。正因为如此,所以要,是必

  1

  须唤醒国人;不,应是少部分国人明白,幼年的生活是最重要的,而幼年的早期教育更重要。幼儿是祖国未来的花朵,祖国的美好未来需要他们来实现,所以我们要重视幼儿早期教育。

  二、主张革命除幼儿教育中的“三病”,创办适合国情的幼儿园“创一适合国情,节省费用,裨益平民之幼稚园”是陶行和幼儿教育的基本思想。1926年,陶行知在《创建乡村幼稚园宣言书》一文中就指出:当时的幼儿园有三种大病“一是外国病》……二是花钱病……三是富贵病……。”对于怎样“化”,陶行知主张,我们要有科学的精神,运用科学的方法为创办一种适合国情的,省钱的平民化幼儿园[3]。首先,创办适合国情的幼儿园。今天的幼儿园充斥着外国货。弹外国的钢琴,唱的是外国歌,讲的是外国故事,玩的是外国玩具,甚至吃的是外国的点心”。一切惟国外的货为主,其实现在不一样的,我们的幼儿园用的是国产的钢琴,吃自已的点心,用自已国家制的玩具,但也有外国货,偶尔也吃“肯德基”甚“麦当劳”。其实这并不代表什么。陶行知也不是一概排斥外国货的,也可以吸取别人的经验,来截长补短,冶成一炉,我们要像陶行知所说的那样:“勇于实践,探索新路”。借鉴他人的经验,不断创新,建设有本国特色的幼儿园。其次,建设省钱的幼儿园。陶行知的目的是办普及人民大众的幼儿园的幼儿教育,经济节省是办园的重要原因。再次,建设平民的幼儿园。陶行知指出,费钱的幼儿教育,“只有富贵子弟可以享受他的幸福”而平民子弟是没份的。在陶行知看,所谓的平民化幼儿园,就是花钱省、取费谦,平民的儿童当能享受机会的幼儿园。陶行知的这一教育思想在今天仍是有提高的现实指导意义。教学做合一的教育,陶行知认为“做”就是在“劳力上劳心”这是幼儿获得知识的源泉。“教学做合一”就是以一件事为中心,全体幼儿分工合作。正如他所说的:“儿童的世界是要由儿童自已动手去创造。[4]他反对幼儿教育是机械的,千篇一律的拍拍手,拉拉圈,主张孩子们自由活动,让幼儿接触大自然,让他们参加有趣的游戏。幼儿教育必须以幼儿为中心,和幼儿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要充分利用眼前的音乐,诗歌故事、玩具及自然界陶冶儿童,能使儿童快快乐乐地玩。我们要拆除学校与社会这间的高墙,把幼儿放到自由的天空,使他们任意地翱翔。我们要重视生活教育,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教育、社会的唯一出路。有了盛会教育就能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旧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增长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使死教育,没有生活中心的学校使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使死书本。陶行知的这些理论在反传统的旧教育上具有一定积极的意义,揭露并批评了

  2

  旧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而我们做学问,下功夫的基础使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为生存而发展等构成的生活与社会。

  陶行知先生毕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和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活动,对我们的影响很大,甚至影响到国外。毛泽东赞扬他使“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周恩来评价他是“一个无保留地追随党的党外的布尔什维克。”宋庆龄也赞颂他是“万世师表”。

  作为我国一位早期幼儿教育开拓者,陶行知提出的幼儿教育理论,在中国幼儿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我,感到骄傲和自豪。虽然刚参加工作4年,积累的教育经验很少,感到了肩上的使命特别的有重量,祖国的未来靠我们这一代新起的幼儿教师的培养和滋润,我们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文化素质,以确保幼儿的健康发展。

  相信,祖国的未来一定辉煌。

  参考资料:[1]《江泽民在纪念陶行知诞辰九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行知研究》1986年4月10日[2]、[3]、4]、《陶行知全集》1991年①、②《教育时时报》1999年12月18日第三版

  3

  

  

篇七:陶行知关于普及幼稚教育的思想

  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幼教改革的启示

  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幼教改革的启示

  摘要:幼儿的教育是国家未来的希望,人们寄希望于教育,通过教育来改变自身命运的例子不在少数。致力于幼儿教育事业的教育家很多,例如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已经被列为具备现实指导意义的理论之一,对我国的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開拓了新方向,指明了幼儿事业前进的道路。

  关键词:幼儿教育思想;陶行知;幼教改革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在不断的改革和完善,但对于幼儿教育事业方面相关的一些政策和制度还未完全,在学前教育方面需要更好的完善其薄弱的环节,通过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来指导我国现实的幼教改革事业。本文通过研究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来探讨其对于我国幼教改革的启示。一、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在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中,和许多的教育家一样都重视了幼儿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在其内容中认为,幼儿的教育是人类神圣的起点,在早期对孩子进行幼儿培养,锻炼他们的体格和思想以及对于社会和自然的认知。不仅如此,陶行知先生还亲身实践,创办平民幼稚园,帮助了广大需要幼儿教育的平民孩子,进而为国家未来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1.重视早期教育,强调从小教起在陶行知的思想内容中,幼儿的早期教育是很重要的,强调教育要从小开始,锻炼独立的人格和认真的态度,是人生教育的基础。正如那句“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所阐述的,一个人从小建立起来的人格和培养的习惯是会伴随终身的,这将会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对于孩子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更何况儿童是祖国未来的希望。陶行知认为在孩童时期要通过教育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意志力,给予孩子更多的快乐和自由,更好的发挥潜在的可能性性。2.普及中国的幼儿教育,创办“平民”的幼稚园在陶行知发表的《创设乡村幼稚园之宣言书》中便指出了当代中国幼儿教育思想落后,幼教不够普遍以及上幼教难的几大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呼吁更多的人重视幼儿教育尤其是乡村地区和城乡结合区域的青年父母。不仅除此,陶行知

  1

  出身于农村,根据亲身经历和对于农村的实际了解创办了一些平民幼稚园,聘请乡村教师和优质师资结合来更好的开办幼稚园,给予平民孩子公平的教育资源和“省钱”的教育。陶行知的这一教育思想在从广大贫苦的劳动子女出发,为更多有需要的人们提供福利。由此也看出这一思想所具备的公益性和福利性的目的,真正的实现了为人民服务的这一目标,在当代的教育中具备很强的教育意义。

  二、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对于当代幼教改革的启示1.重视幼儿教育幼儿教育是成人教育以及高等教育的基础,也是孩子培养活泼外向、锻炼独立人格的一个初始教育的认知阶段。在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中十分重视对幼儿的教育,呼吁大家重视对于孩子的幼儿教育,并且不惜创办幼儿教育园来帮助更多需要早起教育的孩童。根据科学研究发现,6岁的孩童的大脑已经接近成人的百分之七十五,这充分说明了孩童在6岁时期便已经具备良好的记忆基础和辨识的能力,且此时正是大脑的发育时期,在这个时期进行早期的幼儿教育的效果会更加显著。只有从思想上改变对于传统思想的认知,重视幼儿的教育,才能更好的做好当代幼教改革的转型和发展。2.农村和城乡结合地区的幼教普及农村地区和城乡结合地区的人们的教育思想较为落后,对于国家的政策和教育的改革等落实的程度不过。大多生长在贫困地区的人们连适龄孩子的教育成本都很难负担,更别提还要重视对于幼儿的早期教育。针对这一现状和陶行知先生的幼儿教育思想,在幼教改革的力度上给予农村和城乡结合地区的人们一些优惠政策,并宣传和落实到位,普及学前教育,增加更多的公共服务的资源等。陶行知先生出身于农村,对于农村的生活以及存在一些困难了如指掌,因此在其的幼儿教育思想中也提出了创办平民幼稚园,不限制地区和户口,帮助幼儿接受公平良好的教育资源。在近几年的改革大发展中,城市的发展机会吸引了大批的青年纷涌而至,城市中打工人口剧增,而随着这批人口的成长,在建设城市繁荣的同时也面临了公立幼儿教育资源少、门槛高、无户口等问题,一大批的子女在随父母进入城市生活却不能接受城市的优厚资源,浪费了在幼儿时期接受教育的好时机。那么,在一些有代表性的区域创办民办园,引进优厚的师资,解决存在的大量的随迁子女

  2

  的早期教育的问题。同时在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的幼儿教育机构一般是私人的较多,不仅数量少办园的质量也一般,不利于我国幼儿的早期教育。因此促进幼教的改革,首先要重视农村和城乡结合地区的幼儿受教育的问题,普及幼儿教育的思想和政策,才能让幼教改革更加彻底和完善,为祖国培养优秀的人才。

  三、总结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幼儿教育家,提出了针对幼儿教育的一些创新性的思想,为我国的幼儿改革事业的发展有指导性的意义,只有从根本上去理解其思想的内容,切实的去了解当前幼教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幼教事业的发展。

  3

  

  

篇八:陶行知关于普及幼稚教育的思想

  浅谈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及对当今的启示

  陶行知一生致力于民主运动和教育事业,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毛泽东语),也是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开拓者.学前教育问题是陶行知先生一生中始终关心的问题,他身体力行地为我国幼教事业的发展做了许多具体的工作,为我国学前教育的平民化、科学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陶行知认为学前教育相当重要.在《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中他写道:“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否则幼年受到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陶行知先生的学前教育思想,对发展和改革幼教事业,以适应21世纪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陶行知学前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一)重视学前的早期教育陶行知十分重视学前教育,他认为“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之培养”。“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需顺着他继长增高的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的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他在《创造乡村幼稚园宣言书》中指出:“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他还指出“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小学教育应该普及,幼稚教育也应当普及。”陶行知先生大声疾呼:“我们必须唤醒国人明白幼年的生活是最重要的生活,幼年的教育是最

  重要的教育。”(二)指出中国学前教育的问题所在20世纪初,学前教育开

  始在中国兴起。然而,在中国幼教的初创阶段,从办园精神、教育制度到教学内容等等,几乎完全照搬日本和美国。这既不利于中国幼教的发展,也不利于幼教的普及和推广。这种状况令陶行知大声疾呼要改革幼儿教育现状,建立中国式、平民化的幼儿教育体系。他相继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强调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对如何创办中国式的幼儿园提出了自己的设想.他指出,目前国内的幼稚园普遍害了“三种大病":

  一是外国病.一切照搬外国的东西,弹外国的钢琴,唱外国的歌曲,讲外国的故事,玩外国的玩具等等.

  二是花钱病。由于这些幼稚园一切仰仗于外国,因此代价昂贵,花钱太多,在贫困落后的中国很难普及。

  三是富贵病。幼稚园收费很高,只有富贵人家的子女才上得起,一般平民子弟则望而却步,因而也就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

  (三)走出适合中国实际的路子陶行知指出:要想普及学前教育,必须创办适合中国国情的幼稚园.具体来说,就是要利用现有的音乐、诗歌、故事、玩具及自然界来陶冶儿童,自编幼儿教材,使之“中国化";因陋就简,以最少的投入办出好的幼儿园,使之“经济化”;加强对乡村幼儿师资的培养,在工厂区和乡村大量创办幼儿园,让平民的子女都有受教育的机会,使之“平民化”。陶行知指出,创办平民幼儿园不仅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

  而且对于广大工人和农民朋友来说也是现实的需要.因为在工厂区,妇女既要上班又要带孩子,十分辛苦,但又无钱将孩子送入收费高昂的幼儿园。在中国乡村,幼儿园更是格外需要.农忙的时候,农夫、农妇们异常忙碌,村中幼儿不是跟前跟后,就是没人照应,小孩子就成为家长们的累赘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既能使小孩子受到教育,收费又便宜的幼儿园,家长们肯定都会乐意将孩子送入幼儿园就读。陶行知进一步指出,乡村幼儿教育若能推广便可以为受过教育的妇女开创一个新的职业,从而使乡村幼儿园成为乡村妇女运动中心,促进乡村妇女的解放运动。

  由此可以看出,陶行知的上述思想主张完全是从民众利益出发的,是为广大民众服务的。这一办园原则,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时中国幼教事业的“洋化”倾向,促进了幼教事业的重大转变,为中国幼教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

  (四)关于幼儿教育的师资培训陶行知认为:“普及教育的最大难关是教师的训练。”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陶行知提出了培养幼儿教育师资的两种途径。1.大力创办幼稚师范学校陶行知提出“幼稚师范必须根本改造,才能培养新幼稚园之师资”。在《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幼稚师范院简章》中陶行知提出,乡村幼稚师范的宗旨在于造就能与乡村儿童妇女共甘苦,以谋乡村儿童妇女幸福之增进的幼稚园教师。在师范教育课程内容的设置上,他主张安排儿童文学、园艺、美术、音乐、自然科学、医疗卫生、家庭伦理以及幼稚园活动等。通过“教学做"的方法,使幼儿师

  范生获得实际有用的知识,培养出“看护的身手,科学的头脑,儿童的伴侣,乡村妇女的朋友和导师。”陶行知认为,唯有这样,方能在全国较早地普及幼稚教育。2.采用“艺友制”培训幼儿教师何为“艺友制”呢?陶行知是这样解释的:“艺是艺术,或可作手艺解。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艺术或手艺便是艺友制”。“所以要想做好教师,最好是和好教师做朋友,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教师,便是艺友制师范教育。”在他看来,这种办法不但是最有效力之教师培养法,也是解除乡村教师寂寞和推广普及幼儿教育师资之重要途径.的确,在当时,这种“艺友制的师范教育”培养了一批乡村幼儿教师.

  二、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对现实的启示陶行知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给我们以下两方面的启示:

  第一、要有改革创新的观念,要有勇于创新的精神.教育改革,转变教育观念是前提。我们国家正面临着经济转轨时期,教育担负着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人才的任务。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不改革,很难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宏观上,教育要立足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着眼于“三个面向”,把教育摆在战略的高度重视起来;在微观上教育要走向市场,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来设置学校、课程。比如可以有科学的预测,为未来人才的需求提供信息,避免重复建校,浪费资源。

  第二、要立足国情办教育.建立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制。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一方面由经济基

  础决定,受经济发展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对经济发展起促进或阻碍作用。在我国由于生产力发展不平衡,教育的发展也不平衡.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地方对人才素质相应的要求就高一些,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区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相应也低一些。各地区财力、物力、人力对教育的投入也不尽一样,不能因为这样一些原因就放弃我们的努力,我们应因地制宜地办教育,因材施教地办教育,为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为培养多层次的人才,把教育当做事业来办,为中华民族的腾飞,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做出贡献。

  总之,陶行知作为我国一位早期幼儿教育的开拓者,他所提出的幼教理论,在中国幼儿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产,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篇九:陶行知关于普及幼稚教育的思想

  论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oc

  论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摘要:陶行知创造了丰富的、有中国特色的幼儿科学教育思想。对陶行知幼儿科学教育的思想、内容,以及对现代的启示等进行深入的探讨,必将大大有助于推动幼儿科学教育的开展和改革。

  关键词: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现实意义

  陶行知先生是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创造处独树一帜的”生活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理论的哲学基础市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逻辑起点是现实生活,其特点是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有历史联系的。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内容系统而完整,博大而精深。

  而作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幼儿教育思想,也是相当丰富和富有远见卓识的,并为我国幼儿教育的平民化、科学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中他写到:”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否则幼年受到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才[2]。”

  科教兴国的今天,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而幼儿教育则为根本之根本。陶行知先生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人民大众的立场出发,对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幼儿教育给于了无情的抨击。有积极创新,从理论到实践提出了一系列的主张,陶行知先生的这些主张不仅对当时的幼儿教育起到了推动的作用,而且对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幼儿教育和幼儿教育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陶行知关于幼儿教育的主要主张1.幼儿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

  sevralgoupnmb,thwi±=cyxfz.P-2~3dqFG

  陶行知主张普及教育,不仅要普及小学教育,也要普及幼儿教育。陶行知说:”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所以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小学教育应当普及,幼稚教育也应当普及。”在他看来,普及幼儿教育要进行三个步骤:(1)”改变我们的态度,一般人的态度总以小孩子的教育不关重要;早学一两年,或迟学一两年没有多大关系。”(2)”改变幼稚园的办法,幼稚园的办法是费钱的,不想法节省,必不容易普及。”(3)”改变训练教师的制度,普及教育的最大的难关是教师的训练”。陶行知先生将国家的前途与幼儿教育联系在一起,可见幼儿教育的确也是至关重要的。这种普及幼儿教育的主张,较一般资产阶级关于强迫义务教育的提法,更近了一步。

  2.解放儿童的创造力陶行知先生认为:”幼儿是天生的创造家;幼儿是积极的探索家;幼儿是自主的管理者。”他认为,幼儿有很强的创造力,这种创造力是千千万万祖先,经过至少人类50万年与环境斗争所获得并传递下来的人的才能的精华,发挥、加强、培养这种创造力的重要条件是环境。因此,他提出重视教育的作用,指出:”教育是要在幼儿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他明确提出:”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强调把培养儿童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放在教育的突出地位。为了发挥儿童的创造力,他认为教育者”应化作儿童”,加入到儿童的生活中去,发现孩子的创造力,然后进一步将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把学习和创造的自由还给儿

  sevralgoupnmb,thwi±=cyxfz.P-2~3dqFG

  童。为此,他提出”六大解放”: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思;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之能看;解放儿童的嘴,使之能谈;解放儿童的时间,不逼迫他们赶考,使之能学习渴望的东西;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大社会。可见,陶行知是十分相信儿童的创造力的,只是儿童的创造力培养要有先决条件,即”六大解放”。只有”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才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要鼓励儿童大胆创新,必须要解放儿童,实现”六大解放”。

  3.主张革除幼儿教育中的”三病”,创办适合国情的幼儿园

  在旧中国,幼儿园同其他学校教育一样,先是照搬日本,后又仿效欧美,不仅严重脱离中国实际,而且还成为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的阵地之一。陶行知对旧中国幼儿教育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并提出创办具有中国特色的幼儿园的主张。

  陶行知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当时国内幼儿园害了”三种大病”。一是外国病。这就是”取法外国,不适国情”。”他们弹的是外国的钢琴,唱的是外国歌,讲的是外国故事,玩的是外国玩具,甚至吃的是外国点心。中国的幼稚园几乎成了外国货的贩卖场,先生做了外国货贩子,可怜的儿童居然做了外国货的主顾。”二是花钱病。这就是”费用太大,不能普及”。国内幼儿园花钱太多,有时甚至超过小学的好几倍,原因是所用的东西都是外国货,费钱既多,自然不易推广。三是富贵病。幼儿园花钱多,家长就得多弄钱。学费高了只有富贵人家的子弟才能进得起,才可以享受幼儿教育,穷人家的孩子是进不去的。所

  sevralgoupnmb,thwi±=cyxfz.P-2~3dqFG

  以,幼儿园成了富贵人家的专用品,成了富贵人家显示特权的专门场所,平民是没有份的。

  二、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1.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观与新的课程结构社会、自然、生活是陶行知的课程资源观。陶行知遵循“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主张,对课程资源认识的视野极为广阔。他说“全部的课程包括了全部的生活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家庭、店铺、茶馆、轮船码头,都是课堂。”“您必须以大自然为您的生物园”。陶行知课程视野中的课程资源观是丰富的,是多元的,是在生活中生成的。这次新课程改革强调幼儿接触生活,参加实践增进幼儿园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强调学科的综合性,注重联系幼儿的自身经验和生活实际。新的课程结构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幼儿经验的整合。本次课改的亮点是重视实践活动,密切联系幼儿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从幼儿自身经验中形成问题,从经验中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很相符合。陶行知用生活来教育的思想内涵,其一,生活是教育的大课堂。新课程改革就是要引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和社会,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其二,生活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以往我们把课程、教本当做世界,现在要把世界当做课程和教本。其三,生活中的人们应该是我们的老师,我们应向他们学习。为生活的需要而教育,教育是为了生活,为了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2.“教、学、做合一”的思想与新的教学观陶行知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论,是指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这一理论很有针对性,他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

  

篇十:陶行知关于普及幼稚教育的思想

  ..

  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陶行知一生致力于民主运动和教育事业,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毛泽东语),也是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开拓者。学前教育问题是陶行知先生一生中始终关心的问题,他身体力行地为我国幼教事业的发展做了许多具体的工作,为我国学前教育的平民化、科学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陶行知认为学前教育相当重要。在《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中他写道:“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否则幼年受到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整理和研究陶行知先生的学前教育思想,对发展和改革幼教事业,以适应21世纪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陶行知学前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一)重视学前的早期教育陶行知十分重视学前教育,他认为“出世就是破蒙”,他说:“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之培养。”“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需顺着他继长增高的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的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先生就是那么形象通俗地阐明学前教育的重要性。陶行知继承了我国古代“教儿婴孩,教妇初来”的朴素教育思想,并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加以论证说明。他在《创造乡村幼稚园宣言书》中指出:“从福禄倍尔发明幼稚园以来,世人渐渐的觉得幼儿教育之重要;幼儿童学者告诉我们,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他还指出“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小学教育应该普及,幼稚教育也应当普及。”因此,绝不能漠视小孩子的需要、能力、兴味、情感,从而不知不觉地漠视了他们的教育。陶行知先生大声疾呼:“我们必须唤醒国人明白幼年的生活是最重要的生活,幼年的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二)指出中国学前教育的问题所在20世纪初,学前教育开始在中国兴起,然而,在中国幼教的初创阶段,从办园精神、教育制度到教学内容等等,几乎完全照搬日本和美国,因此“洋化”色彩十分浓厚。这既不利于中国幼教的发展,也不利于幼教的普及和推广,同时也使广大平民百姓的子女失去了接受幼儿教育的机会。这种状况令有志于发展中国幼教事业的有识之士感到担忧,他们大声疾呼要改革幼儿教育现状,建立中国式、平民化的幼儿教育体系。陶行知就是其中一位杰出的代表。他相继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不仅强调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而且对如何创办中国式的幼儿园也提出了自己的设想。他指出,目前国内的幼稚园普遍害了“三种大病”:一是外国病。一切照搬外国的东西,弹的是外国钢琴,唱的是外国歌曲,讲的是外国故事,玩的是外国玩具,甚至于吃的是外国点心。在这些幼稚园里,除了幼儿和教师是中国人外,哪还有一点中国的影子?二是花钱病。由于这些幼稚园一切仰仗于外国,因此代价高昂,花钱太多,在贫困落后的中国很难普及。三是富贵病。幼稚园收费很高,只有富贵人家的子女才上得起,一般平民子弟则望而却步,因而也就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三)走出适合中国实际的路子在指出了当时中国学前教育问题的根源之后,陶行知指出,要想普及学前教育,必须创办适合中国国情的幼稚园。具体来说,就是要利用现有的音乐、诗歌、故事、玩具及自然界来陶冶儿童,自编幼儿教材,使之“中国化”;因陋就简,以最少的投入办出好的幼儿园,使之“经济化”;加强对乡村幼儿师资的培养,在工厂区和乡村大量创办幼儿园,让平民的子女都有受教育的机会,使之“平民化”。陶行知经过调查研究,认为“工厂和农村是幼稚园可以发现的新大陆”,并对创办平民幼儿园的可行性及发展前景作了充分的、令人信服的论证。陶行知指出,创办平民幼儿园不仅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且对于广大工人和农民朋友来说也是现实的需要。因为在工厂区,妇女既要上班又要带孩子,十分辛苦,但又无钱将孩子送入收费高昂的幼

  ;..

  ..

  儿园。在中国乡村,幼儿园更是格外需要。农忙的时候,农夫、农妇们异常忙碌,村中幼儿不是跟前跟后,就是没人照应,小孩子就成为家长们的累赘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既能使小孩子受到教育,收费又便宜的幼儿园,家长们肯定都会乐意将孩子送入幼儿园就读。所以乡村幼儿园的功效比城市幼儿园还要大。陶行知进一步指出,乡村幼儿教育若能推广便可以为受过教育的妇女开创一个新的职业,从而使乡村幼儿园成为乡村妇女运动中心,促进乡村妇女的解放运动。可以看出,陶行知的上述思想主张完全是从民众利益出发的,是为广大民众服务的。因此,陶行知被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是当之无愧的。陶行知提出的“省钱的(经济的)平民的适合国情的”这一办园原则,不仅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时中国幼教事业的“洋化”倾向,促进了幼教事业的重大转变,而且为中国幼教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即使在今天来看,陶行知的这些理论思想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关于幼儿教育的师资培训陶行知认为:“普及教育的最大难关是教师的训练。”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陶行知提出了培养幼儿教育师资的两种途径。1.大力创办幼稚师范学校陶行知提出“幼稚师范必须根本改造,才能培养新幼稚园之师资”。在《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幼稚师范院简章》中陶行知提出,乡村幼稚师范的宗旨在于造就能与乡村儿童妇女共甘苦,以谋乡村儿童妇女幸福之增进的幼稚园教师。在师范教育课程内容的设置上,他主张安排儿童文学、园艺、美术、音乐、自然科学、医疗卫生、家庭伦理以及幼稚园活动等。通过“教学做”的方法,使幼儿师范生获得实际有用的知识,培养出“看护的身手,科学的头脑,儿童的伴侣,乡村妇女的朋友和导师。”陶行知认为,唯有这样,方能在全国较早地普及幼稚教育。2.采用“艺友制”培训幼儿教师何为“艺友制”呢?陶行知是这样解释的:“艺是艺术,或可作手艺解。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艺术或手艺便是艺友制。”“所以要想做好教师,最好是和好教师做朋友,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教师,便是艺友制师范教育。”在他看来,这种办法不但是最有效力之教师培养法,也是解除乡村教师寂寞和推广普及幼儿教育师资之重要途径。的确,在当时,这种“艺友制的师范教育”培养了一批乡村幼儿教师。该办法大致过程是:第一步为参观,第二步为参与,第三步为实习。即以乡村幼稚园为基地,由有经验的老师带两三个妇女作徒弟。按做中教,做中学的道理,徒弟跟师傅学习幼稚园的各项教学活动,并辅以必要的教育理论知识和管理幼儿的技能、技巧。大约经过一年半至两年的时间便可以独立工作,担任乡村幼稚老师。而且,她们同师范学校培养出来的幼稚园老师一样具有“看护的身手,科学的头脑,儿童的伴侣,乡村妇女运动之导师的素质。”该方法针对旧中国经济与教育落后的现状,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对幼儿教师的要求已越来越高,昨天那种师傅带徒弟的培训师资的方法,已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然而,从实际来看,取得一定学历的幼儿师范生参加工作后,还需一段较长时间的适应,而且业务的提高,必须经过更长时间的实践积累。可见,陶行知当时提倡的“艺友制”于今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二、陶行知学前教育思想对我们的启示改革开放以来,学前教育已经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和支持,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也使家长与社会对幼儿教育寄予很高的期望。幼儿教育的发展已由城市逐步推向农村,为更多儿童提供学前教育机会。国家教委颁发了《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工作规程》,要求我们的教育要真正面对“活生生”的发展着的儿童,把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真正落实到儿童发展上,把握幼儿全面发展的概念,把幼儿教育总目标转化为儿童发展目标,并把握发展目标和每个幼儿的实际发展状况之间的差距,有计划、有弹性地选择学习经验组织教育活动,从而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获得发展。这就是陶行知学前教育思想在当代最好的体现。

  

篇十一:陶行知关于普及幼稚教育的思想

 在开展全面教育运动时期他在许多流离失所的流浪儿中见到许多有特殊才能的人因为得不到培养而夭折他认为这是民族的损失人类的憾事因此1939月在附近的合川县古圣寺为难童创办育才学校选拔有特殊才能的儿童在课外设音乐戏剧绘画文学社会自然舞蹈等组因材施教培养人才幼苗

  精选

  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与实践陶行知(1891——1946),中国人民教育家、民主革命家、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一生经历了无数的艰辛和危难,对改革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教育,建立适合中国实际的新教育,进行了不行的实践和探索。他的幼儿教育思想与实践,仅是他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中的一小部分。一、生平和教育活动陶行知原名文濬(jun),后改知行,最后改名行知。1891年10月18日生于安徽歙县,陶行知幼年家境贫寒,得亲友帮助舍得就读私塾。1906年入歙县基督教内地会所办的崇一学堂,接受了西方文化科学的教育。1909年考入南京金陵大学文学科学习期间他关心时局,拥护辛亥革命,组织演讲会、爱国募捐等活动,先后担任金陵大学学生会主办的学报《金陵光》的中文编辑和主笔,宣传民族、民主革命思想。1914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金陵大学,获得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文科学士学位。同年秋,他赴美留学,入伊利诺大学就读,一年后获政治硕士学位,后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教育,师从杜威、孟禄。1917年获“都市学务总监”资格文凭。1917年回国后,陶行知开始从事他的教育活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反对旧式教育,主张教育改革1917年秋回国,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务主任兼教育科主任,讲授《教育学》、《教育行政》、《教育统计》等课程介绍实用主义理论,开始他富于创意而又充满艰辛的教育生涯。南高并入东南大学,陶行知任教育科、教育系主任。其间他反对“沿袭陈法,仪型他国“,主第将“教授法”改为“教学法”。他促成南京高师首次招收本科女生,成为我国大学开放女禁的最早实行者。

  1921年底,与蔡元培等发起成立中华教育改进社,主张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收回教育权利,推动教育改进,主办《新教育》杂志,力倡改造中国教育。

  (二)进行办学试验,推行平民教育为了改革旧教育,提倡新教育,陶行知着力进行办学试验,如举办南京高师暑期学校、南京安徽公学、平民初级学校等,这些早期的重要办学活动对他的教育思想发展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他决心“要用四通八达的教育来创造一个四通八达的社会。”1923年6月他和黄炎培等人组建了南京平民教育促进会,编写《平民千字课》课本。为了推行平民教育,他辞去了东南大学教育系主任之职,放弃了每月400银元的高薪,风尘仆仆奔走全国十几个省市,他说“凡我所到的地方,就是平民教育到的地方。”几年间平民教育运动使成千上万的平民

  欢迎下载

  精选

  受到了教育。

  1923——1926年他以主要精力从事平民教育运动。与朱其慧、晏阳初等人发起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编写《平民千字课》,后赴各地开办平民识字读书处和平民学校,推动平民教育运动。

  (三)投身乡村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师范学校在平民教育处于高潮的时候,陶行知冷静地看到:“中国以农立国,十有八九住乡下,平民教育是向民间去的运动,就是到乡下去的运动。”所以他响亮地提出了“到民间去”、“到乡下去”的口号。1926年1月他提出了“师范教育下乡运动”,并撰文为乡村教育确定了基本任务:“乡村师范学校负有训练乡村教师,改造乡村生活的使命。”陶行知在从事平民教育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中国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农民教育的问题,遂开始致力于乡村教育。陶行知在他起草的《中华教育改进舍改造乡村教育宣言书》中提出,要筹集100万元基金,征集100万位同志,提倡100万所学校,改造100万个乡村的宏大计划,这在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下虽然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他却身体力行。1926年10月,陶行知创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所乡村幼儿园——南京燕子矶幼稚园。他呼吁,我们一定要用科学的方法,建设中国的、省钱的、平民的乡村幼稚园。1927年,他与东南大学教授赵叔愚在南京北郊晓庄一起创办了乡村师范学校晓庄学校。在此期间,他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在劳力上劳心”等教育主张,形成了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同时以晓庄为基点,先后创办了小学师范院、幼稚师范院等,包括中心小学8所、中心幼稚园5所、民众学校3所以及中心茶园、乡村医院等。由于晓庄师范那在全国影响很大,1929年12月14日,上海圣约翰大学为表彰陶行知对中国教育科学的贡献,授予他科学博士的学位。1930年2——4月,晓庄师范师生为反对英、日军舰侵入长江和支援下关工厂工人反帝大罢工,举行游行示威。国民党南京政府因此下令封闭晓庄师范,逮捕革命青年,并通缉陶行知,被迫流亡日本。陶行知乡村教育的实践中走上了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对中国新教育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探索和开拓,说明他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重要时期。(四)开展“科学下嫁”,创办山海工学团在日本,虽时间不长,但他对日本科学技术发达促成了国家的强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了使中国效法日本走工业化道路,他决心开展“科学下嫁”运动,

  欢迎下载

  精选

  普及科学知识,培养科技人才。他主张科学要从儿童教起,要使“人人都能享受”科学知识。他说:“做一个现代人,必须懂得现代化的知识,我们必须拿着现代文明的钥匙才能继续不断地开发现代文明的宝库,保证川流不息的现代化。”在三十年代初期,他就能看到科学技术和科技教育的重要性,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1931年由日本回到上海,从事科学普及教育,提倡“科学下架运动”创办“自然科学园”、儿童科学通讯学校,组织编写《儿童科学丛书》等,搞教育救国和科学救国。

  1932年,他提出创办工学团的主张,随即创建山海工学团和晨更工学团等,工学团也曾开展办小学、幼儿园的活动,并积极推行小先生制,大力普及劳动大众教育。

  (五)推行国难教育和战时教育,出访26国“九一八”事变后,陶行知出于爱国赤诚,自觉地把自己的教育工作与抗日救亡斗争结合起来,(组织国难教育社,推进国难教育,)作为抗日救亡的重要组成部分。1935年,在中国共产党“八一宣言”的感召下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一二·九运动后,与宋庆龄、马相伯、沈钧儒、胡愈之、邹韬奋、李公朴等发起组织“上海文化界救国会”。1936年初,陶行知组织“国难教育社”,被推为社长,起草《国难教育方案》,把生活教育和民族民主革命斗争结合起来。5月,他当选为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执委和常委。与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等联名发表“”的宣言,主张停止内战,共同抗日。毛泽东复信表示支持。7月,受救国会派遣,出访欧、美、亚、非28个国家,宣传抗日救国,介绍中国大众教育运动。在布鲁塞尔参加世界和平大会,并当选为中国执行委员。期间当得悉沈钧儒等“七君子”被捕的消息,十分气愤,立即联络杜威、爱因斯坦、罗素等世界著名人士联名通电蒋介石,营救七君子,因而再次遭到通缉。1938年回国,参加国民参政会,年底在桂林成立“生活教育社”任理事长,出版《战时教育》杂志,开展战时教育运动。(六)提倡全面教育,创办育才学校1939年,抗日战争进入全面抗战阶段,3月15日陶行知在一次讲演中说,“这阶段的战争特征是把战争的形势展开成全面,它已不是点线的战争,而是各方面的全面战争了。”他认为全面战争需要进行全面教育,并提出了全面教育的内涵。在开展全面教育运动时期,他在许多流离失所的流浪儿中,见到许多有特殊才能的人,因为得不到培养而夭折,他认为这是民族的损失,人类的憾事因此,1939年7月在四川重庆附近的合川县古圣寺为难童创办育才学校,选拔有特殊才能的儿童,在课外,设音乐、戏剧、绘画、文学、社会、

  欢迎下载

  精选

  自然、舞蹈等组,因材施教,培养人才幼苗。学校办的有声有色,闻名中外。1941年国民党统治区黑暗,物价飞涨,育才学校面临断炊之危,陶行知提出“跟武训学”的口号,意在艰苦办学。

  (七)实行民主教育,创办重庆社会大学国内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民党反动派实行独裁统治路线,中国共

  产党代表全国劳苦大众,实行的是一条真正民主的革命路线,这时陶行知指出“民主的洪流,浪头已经到来,没有力量可以抵抗它。因此学习民主,帮助创造民主的新中国,已成为生活教育的新的历史任务。”他为使教育服务于民主革命运动,提出了“民主教育运动”,这是他探索新教育生路的一个新阶段。

  1944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任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主编《民主教育》和《民主》星期刊,积极开展民主教育运动。

  抗战胜利后,1946年1月,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并任校长,李公朴任副校长兼教务长。社会大学的宗旨是“人民创造大社会,社会变成大学堂”、“大学之道,在明民德,在亲民,在止于人民之幸福”,有力地推动了民主教育的进程。

  (八)生命旅程的最后冲刺1946年4月,回到上海,立即投入反独裁、争民主、反内战、争和平的斗争。在他生命的最后100天,他在工厂、学校、机关、广场发表演讲100余次。7月25日上午,因长期劳累过度,健康过损,受好友李、闻事件的刺激又过深,突发脑溢血,周恩来、邓颖超、沈钧儒等闻讯赶往探视。但抢救无效,不幸逝世于上海,享年55岁。陶行知作为一名旧中国爱国知识分子,他是由教育救国走上民主革命道路的典范。在政治上,他从晓庄时期的“摸黑路”到终于成为“一个无保留的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了”,在教育上他从在教育救国思想指导下从事平民教育,乡村教育、普及教育转变为为民族民主斗争而开展国难教育、抗战教育、民主教育。他的热爱祖国,追求真理追求进步,以毕生精力致力于救国事业、民主事业和教育事业的精神永远值得人们学习和怀念。(九)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陶行知的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是他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发表过《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幼稚园的新大陆》、《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等人民性、进步性极强的著名文章;曾和陈鹤琴在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上提出了《注重幼稚教育案》;并带领学生建立了我国第一批乡村幼稚园和劳工幼儿团,创建了我国第一所乡村幼师和组织了乡村幼教研究团体,开展了卓有成效的试验和研究工作。为我国现代学前教育和教育思想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二、论学前的重要性

  欢迎下载

  精选

  (一)从儿童早期教育的必要来论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他在《幼稚园应有之改革及进行方法》一文中指出“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之培养。凡人生之态度、习惯、倾向,皆可在幼稚时代立一适当基础。”他把6岁以前当做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他说:“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须顺着他继长增高的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的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这些儿童升到学校里来,教师须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去纠正他们已成的坏习惯,坏倾向,坏态度,真可谓事倍功半。”因此陶行知极为反对那种忽视幼稚时代,漠视学前教育的态度和做法,他大声疾呼“有志之士,起而创设幼稚园,以正童蒙。”(二)从世界发展史的角度来阐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他说:“从福禄培尔发明幼稚园以来世人渐渐地觉得幼儿教育之重要;从蒙台梭利毕生研究幼儿教育以来,世人渐渐地觉得幼稚园之效力;从小学校注意比较家庭送来与幼稚园生来的学生性质,世人渐渐地觉得幼儿教育视为人生之基础,不可不乘早给他建立得稳。”(三)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来阐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陶行知认为学前教育是为培养大批建设国家的栋梁之才打基础的事业。他说:“教人要从小做起。幼儿比如幼苗,必需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否则年幼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才,所以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小学教育应当普及,幼稚教育也应当普及”。三、论学前教育为劳苦大众服务的方向(一)从工农大众的需要出发,论述学前教育的重大意义陶行知学前教育思想的着眼点是人民大众的需要,他从工农大众的需要出发,论述学前教育的重大意义。在《稚园之新大陆》一文中,开头就指出:“最需要幼稚园的地方是什么?最欢迎幼稚园的地方是什么?幼稚园应当到而没有到的是什么地方?幼稚园还有什么新大陆可以发现?接着他旗帜鲜明地指出:工厂和农村最需要幼稚园。陶行知非常体察工农大众妇女上工厂做工,孩子留在家里,无人照应,最感痛苦,若带在身边,那末工厂的特殊紧张之环境,便要阻碍儿童的发育。”在他看来“倘使工厂附近有相当之幼稚园,必能增进儿童之幸福而减少精神上之痛苦,同时女工既不必心挂两头,手边又无拖累,则工作效率,然也要增加好多,所以为儿童教育计,为女工精神计,为工业出产效率计,这种工厂附近必须开办幼稚园。”同时,陶行知又认为农村也是最需要幼稚园的,他说:“农忙的时候,田家妇女们忙个不了,小孩子跟前跟后,真是麻烦。哥哥姐姐要帮忙操作,无暇陪伴弟妹玩耍,乡村小孩子就要缺乏照料。倘使农村里有了幼稚园,就能给这些小孩子一种相当的教育,并能给农民一种最切要的帮助。”为了

  欢迎下载

  精选

  工农大众的需要,他大声疾呼“幼稚园的下乡运动和进场运动必须开始”。陶行知的这些观点,不仅阐述了学前教育与工农利益的休戚关系,而且也指明了幼儿园向农工开门,为工农服务的正确方向。

  (二)抨击旧中国学前教育的三大弊病在半封建在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帝国主义教会几乎垄断了我国的学前教育。陶行知猛烈的抨击了当时的“幼稚园害了三种大病。一是外国病。他指出试一参观今日所谓之幼稚园,耳目所接,哪样不是国货?他们谈的是外国的钢琴,唱的是外国歌,玩的是外国玩具,甚至于吃的是外国点心。中国的幼稚园几乎成了外国的获得贩卖场,先生做了外国货的贩子,可怜的儿童居然做了外国货的主顾。二是化钱病。国内幼稚园花钱太多,优势超过小学好几倍。这固然很难怪,外国货那有便宜的,既然样样仰给与外国,由于花钱多,学费高,只有富贵子弟可以享受他的幸福。所以幼稚园是富贵人家的专用品,平民是没有份的。”陶行知对旧中国学前教育的无情揭露和猛烈抨击,表现了他对“三座大山”统治中国的强烈不满,也表现了他对劳苦大众及其子女的深切同情。为此,他针对旧中国学前教育的三大弊病,提出了一整套劳苦大众子女服务的学前教育理论。他尝到建设中国的、省钱的、平民的幼稚园,并论述了工厂和农村是幼稚园之新大陆等。(三)幼稚园招生对象关于招生的对象,陶行知主张对工农子女实行“来者不拒,不来者送上门去”,他他认为不仅要培养幼儿,而且要培养婴儿,所以他除号召开展幼稚园的下乡进厂运动外,还号召要开展托儿所运动,甚至连刚生下的婴儿也收,已解决当时女工无产假之苦。(四)收托时间关于收托时间陶行知提出要办“整天整年的幼稚园时间。半天幼稚园只能解决一般困难”。这样才能为女工和农妇服务。根据陶行知的这一思想,他的助手和学生摒弃了当时幼稚园大多为半日制,每天只收托二、三小时的不合理规章制度。如陶行知的学生孙铭勋所办的劳工幼儿团,就是根据工人有日班、夜班,没有寒暑假、没有节假日的情况,实行了寄宿制。陶行知还规定:“幼稚园放假也只能跟着女工农妇空闲的时候为转移”。(五)创办幼稚园,普及幼稚教育在陶行知倡导的幼稚园必须向农民工开门、为农工服务方针的指引下,他带领其助手张宗麟等于1927年11月,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即燕子矶幼稚园,以后经过孙铭勋、戴自俺等学生的努力,又创办了晓庄、和平门、迈不桥、新安等乡村幼稚园及上海沪西劳工幼儿团。这是一批真正为工农服务的中国的、省钱的、平民的学前教育机构。

  欢迎下载

  精选

  陶行知还提出了普及幼稚教育的三个步骤:一是改变我们的态度。承认幼年生活之重要,是普及幼稚园制之出发点;承承认幼稚园之为全社会的教育场所,是普及正当幼稚园的出发点,有了这样的态度幼稚园才有普及的希望。二是改变幼稚园的办法。必须向着省钱的方针去谋根本改造,幼稚园才有下乡的希望,才有普及的希望。三是改变训练教室的制度。

  四、论儿童创造力的培养陶行知是我国创造教育的首创者。他认为儿童教育是创造产业的人,不是继承产业的人;儿童生活是创造、生产;不是继承、享福、做少爷。所以他特别重视创造力的培养。他发表了创造宣言,设立了创造奖金,提倡创造的儿童教育,热情号召人们把创造未完成的工作接过来继续创造,要求教育者努力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如何通过创造教育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呢?陶行知认为首先应当注意发现他们,了解他们,相信他们,认识到儿童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否则即使有创造力,也会枯萎而得不到发展。因此,他曾尖锐的批评过哪些不了解儿童的糊涂先生们的教鞭下有瓦特、冷眼里由牛顿、讥笑中有爱迪生。同时提出了6大解放的要求:1、解放儿童的头脑,让他们能够去想、去思考。把儿童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2、解放儿童的双手,让他们去做、去干。他批评那种自古以来不许孩子动手的恶见。爱动手是动脑、好奇、好学、好创造的表现。如爱迪生被学校开除后,要不是他母亲让他在地下室搞实验,伟大的发明家不就夭折了吗?3、解放儿童的眼睛,让他们去观察,去看事实。如果不引导和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则犹如睁眼睛,大千世界将在他面前白白流过。4、解放儿童的嘴巴,使他们有足够的言论自由,特别要有问的自由,从问题的解答中,可以增进他们的知识,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5、解放儿童的空间,让儿童从鸟笼似的学校里走出来,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的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创造需要广博的基础。解放了空间,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自在的创造力。6、解放儿童的时间,是使儿童做支配时间的主人。给他们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的,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自己高兴干的事情,使他们不致失去学习人生的机会,养成无意创造的意向。培养积极创造力的措施有:1、需要充分的营养,儿童的体力与心理都需要适当的营养。有了适当的营养,才能发生高度的创造力,否则创造力就会被削弱,甚至夭折。

  欢迎下载

  精选

  2。、学要建立良好的习惯。日常行为有良好的习惯,才能向上飞跃产生高级的思虑追求。

  3、需要因材施教。要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特点,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养,切忌一刀切,一律化,要扬其长而补其短。

  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理论不仅适用于一般的儿童教育,也适用于学前教育。它不仅在当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即使在今天,仍具有极强的指导价值,21世纪需要的正是具有这种创造精神的人才。

  五、论幼稚师范教育的改革普及教育的最大难关是教师的训练。陶行知认为改革训练师地制度是普及幼稚教育的重要步骤之一。他主张采用两种途径来训练新型的幼儿教师。首先,要把旧的幼稚师范改造成新的幼稚师范。他说:“幼稚师范是要办的,但幼稚师范必须根本改造才能培养新幼稚园之师资。”旧的幼稚师范旧的幼稚师范培养的学生理论脱离实际,连一所像样的幼稚园都办不起来,这是旧幼稚师范的最大缺憾。而新型的幼师,是招收中学生,以幼稚园为中心,学生既在课堂上学习基本的理论知识没有在幼稚园中来学习如何办幼稚园。其次,陶行知认为不能专靠正式幼稚师范去培养全部的师资。他提出“艺友制”的方法来培养大批幼稚教育师资。他说:“艺,是艺术,也可以作手艺解。友,就是朋友。用朋友知道,跟着别人学艺术或手艺的,叫做艺友。幼稚园是一幅艺术的园地,幼稚教师的事业也是一种手艺。凡用朋友之道,跟着幼稚教师在幼稚园里学做幼稚教师的,便叫做幼稚园的艺友。”显然用这种方法来培养幼稚教师的方式就叫“艺友制”。陶行知指出:“发现艺友制之起因有二:一是由于感觉现行师范教育之缺憾,二是由于感觉各种行业施行施行艺徒之制实效。”陶行知十分欣赏其他行业实行徒弟制的效果。他说:“我们再看看木匠徒弟所做的桌椅,漆匠徒弟所做的牌匾,裁缝徒弟所做的衣服,不由要人觉得十分惭愧了。艺友制便是这种叹息惭愧的土壤里面发生出来的一根嫩苗。”陶行知指出徒弟制也有流弊,即“劳力而不劳心,师傅不肯完全传授,对对于徒弟之虐待。”因此陶行知主张采用徒弟之精华而去除他的流弊。这就是要“教师”和“徒弟”成为朋友。陶行知认为“跟朋友操练比从师来得格外自然,格外有效力。所以要想做好教师,最好是和好教师做好朋友。”因此“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教师,便是艺友制师范教育”,而不称“艺徒制”。“艺友制”招收乡村教师之夫人、未婚妻、高小、中学毕业程度的女学生来训练。这样“乡村小学教师办小学,夫人办幼稚园,便可造成夫妻学校,减少乡村教师之寂寞。树立乡村家庭之模范,还可为乡村受过教育的妇女开一职业道路。”“艺友制”的一个根本观点就是学做幼稚教师要在幼稚园里学,才能得到真实的本领。艺友在幼稚园学习一般的教育理论,幼稚教育的过去与未来,儿童身心

  欢迎下载

  精选

  研究、一般的儿童教育方法、一般的儿童教育方法、幼稚园的一切技能,如医药、音乐、图画、手工、歌谣、故事谈话、游戏、读法、设备、布置、簿记……等。

  (实施艺友制的根本方法便是陶行知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级他所用概括的: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先生在做上教,学生在做上学,师生共教共学共做。)

  “艺友制”有以下两个特点:(1)学用结合,理论密切联系实际。艺友不仅在实践过程中学习基本理论,而且能学习到许多实际的技能。克服了学用分家的弊端。(2)“艺友制”培养师资学习时间以半年为限,周期短,比较经济。是一条结合当时中国农村实际,用穷办法来解决幼教师资的好途径。当然,陶行知强调运用“艺友制”并不排斥其他培养途径。相反,“艺友制”一定要与幼稚师范相辅而行,两者可起一种相互补充的作用。不是用“艺友制”来代替师范学校。此外,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宝库里,还有两点值得我们研究的。一是其生活教育理论在学前教育中的运用问题。生活教育理论虽然对普通学校教育并不都合适,但却符合学前教育的一般规律,在当前仍有指导意义。首先陶行知主张“生活即教育”,这是承认一切非正式的东西都在教育范围内。学前教育阶段是非正式学校教育阶段,强调寓教育与幼儿生活之中,使生活无时不含教育的意义。从一日来说,幼儿从入园、所起、晨检、早操、作业、游戏、自由活动、散步、进餐、午睡、入厕、回家……每一个环节,每一项活动都是幼儿学习的过程,也是教师教育的机会。《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规定,将教育内容“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使幼儿在园、所的全部生活,成为受教育的过程。其次,陶行知主张“社会即学校”,这可使教育的材料、方法、工具、环境、范围都极大的增加和扩大。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也不能只局限于狭小的教室里,也应使幼儿生活在大自然、大社会的怀抱里。如园所周围的街道、商店或电灌站、粮油加工站、节日氛围,人际关系以及自然景象、动植各物,无一不是学前教育的场所、范围和内容。《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要“充分利用周围环境的有利条件”,亦即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也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课堂。再次,陶行知主张“教学做合一”,这是使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以行求知,手脑并用。学前教育很适宜用教学做合一的方法,让儿童在活动中通过操作进行学习,教师在儿童的活动过程中进行教育、教学。对学前儿童切忌空口说教,应将教与学统一在做上,使教育切实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要“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注重活动的过程,促进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

  欢迎下载

  精选

  还有一点值得研究的是,陶行知还十分重视开展乡村幼稚教育的研究工作。他说:“我们必须用科学方法去试验,必须用科学方法去建设。我们对幼稚园之种种理论设施都要问他一个究竟,问他一个彻底。我们对于幼稚园里样样活动都要站得住。我们要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建设一个省钱的、平民的、适合中国国情的乡村幼稚园”。他创办农村和工厂幼稚园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研究试验如何办好工农幼稚园的具体方法,以便普及于全国。1929年10月18日,成立了晓庄幼教研究会,会员为晓庄幼师指导员及幼稚师范生、晓庄中的志愿幼教者,外校志愿者。这是中国幼教史上唯一的一个专门研究农村幼儿教育的群众性组织。会员们在陶行知的领导下开展了儿童心理、儿童卫生、儿童教育师资培养等专题研究。陶行知以科学态度办园,并不盲目排外,他说:“我们一方面在这里干,我们,还要吸收别人的经验,我们要把英国的、法国的、日本的、意大利的、美利坚的……一切有关于幼稚教育的经验都吸收进来,我们来截长补短冶成一炉,来造一个今日之幼儿园!”陶行知和他的学生、同事对乡村学前教育的研究成果,体现在他们于30年代撰写的著作中,现已编入《陶行知幼儿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一书。

  综上所述,陶行知留给我国学前教育的遗产是全面、丰富、宝贵的。他的学前教育思想的特色:一是主张人民第一、教育为公,坚持为工农大众服务的方向。他是我国为工农服务的乡村和工厂学前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二是重视儿童生活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要求根据“生活教育”的精神,采用教学做合一的方法。

  欢迎下载

  精选

  谢谢观看!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如有雷同纯属意外

  欢迎下载

  

  

推荐访问:陶行知关于普及幼稚教育的思想 普及 幼稚 行知

本文链接:https://www.xpbxgsx.cn/zhuantifanwen/fanwendaquan/491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4 精优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15042696号-1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