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精优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范文大全 >

网络·智能·智慧:新发展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迭代及追问

时间:2023-07-09 09:45:04 来源:精优范文网
导读: 李文静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智能思想政治教育;智慧思想政治教育;迭代发展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

李文静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智能思想政治教育;智慧思想政治教育;迭代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2)04 — 0005 — 05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变革与创新在改变人们生活的同时,也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向纵深发展。为应对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给思想政治工作所带来的诸多挑战,思想政治教育衍生出许多新形态,形成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智能思想政治教育、智慧思想政治教育迭代发展的新格局。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实现了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向智能思想政治教育的迭代,正朝着智慧化的方向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智能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势必会影响智慧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进程。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也就成为智慧思想政治教育能否真正具有“智慧”的关键所在。

一、网络·智能·智慧:思想政治教育的三重迭代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智能思想政治教育、智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三重迭代,其发展演进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准确把握三者内涵、厘清三者异同,挖掘三者之间的迭代联系,是我们解决智能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诸多问题,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泛在状态即智慧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之举。

(一)网络·智能·智慧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涵

1.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革新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由来已久。早在互联网在中国普及开始,许多的学者就开始关注和研究这一新兴技术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相关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最早是由刘梅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方式——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中提出的,随着研究的深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不断丰富。有的学者从其所依托的技术手段入手,指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指的是结合互联网技术、基于互联网平台而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1]。也有学者从空间维度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界定,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在网络空间、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之间的互动、关联、共同性三个理论要素捆绑在一起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关系连结”[2]。无论如何界定,其核心议题都是“互联网”。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互联网为平台,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原则,为实现立德树人目标而进行的网上双向互动的虚拟实践活动,是互联网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方位革新。

2.智能思想政治教育: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

智能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态,同时也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跃迁。当前有关智能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從微观角度即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出发,认为“‘智能思政,是指将人工智能嵌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平台、载体、方法等技术层面的智能化升级转型”[3];二是从宏观角度即从大思政出发进行探究,指出“所谓智能思政,主要是指人工智能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大数据、深度学习、强算力等智能技术有机融合,衍生出的能够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步骤、要素等智能化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形态”[4]。基于上述研究可知,智能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将智能技术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为目的的教育新形态,是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

3.智慧思想政治教育: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融合共生

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指出:“范式理论往往直接隐含在能够解决问题的仪器设计之中”[5]。这句话表明:问题的解决,本身就蕴含着全新教育范式的线索。智慧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因而其理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新范式。智慧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它不再聚焦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科学技术运用和知识传递的多少,而是更加关注从“教书”到“育人”过程的转变以及人类的智慧是否真正有所提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所谓智慧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以技术赋能和人类智慧为契机,以重塑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智慧和理论智慧为目的,最终达到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融合共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形态,同时它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状态。

(二)网络·智能·智慧思想政治教育的异同比较

概念的界定是我们了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智能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智慧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而通过对他们进行异同比较,则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厘清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1.网络·智能·智慧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联系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智能思想政治教育、智慧思想政治教育归根到底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形态,因而三者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这种本质联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任务目标上的共同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智能思想政治教育、智慧思想政治教育无论如何发展,始终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目标同样也是三者的共同目标,即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二是无论哪一种形态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守正创新。“守正是基础和前提,是正题;创新是动力和趋势,是合题”[6]。一方面,三者始终坚持按照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和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三者又在积极探索科学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融合,以便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2.网络·智能·智慧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同侧重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智能思想政治教育、智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不同形态,仍然是存在差异的。一方面,三者所依托的技术手段不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顾名思义是在网络空间中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其主要的技术手段就是互联网;智能思想政治教育所依托的技术手段则是以大数据、深度学习和强算力为典型特征的智能技术;而智慧思想政治教育因其智慧内核,在关注技术手段的同时,更加注重人类智慧的运用。另一方面,三者与科学技术的融合程度不同。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运用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的融合发展仍然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更多强调的是利用网络平台或在网络空间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智能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科学技术的认识程度则更为深刻,它不仅强调人工智能技术,同时还认识到人工智能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协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使得“深入细致的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可能”[7];智慧思想政治教育则试图寻找科学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最佳契合点,从而做到使思想政治教育融于生活、隐于无形,最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网络·智能·智慧思想政治教育的迭代发展

1.网络跃迁智能

数字技术的发展,使我们从网络时代走向了智能时代。与之相应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也迎来了智能思想政治教育的未来。在智能化时代,人工智能在时间和空间上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使得仅以网絡为单一载体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所能发挥的作用愈发有限。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顺势而为,衍生出智能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态,实现了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向智能思想政治教育的跃迁。智能思想政治教育比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局限于网络这个载体,而是以更加多元的、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持,因而无论是在实际运用中还是在取得的效果方面都要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更胜一筹。除此之外,智能思想政治教育具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所不具备的个性化教学特点,它能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多元需求灵活施教,从而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因此,从时代发展背景和智能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自身优势来看,网络向智能的跃迁也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选择。

2.智慧抑或智能

随着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智能思想政治教育也在不断地向纵深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昭示着智能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着不完善的方面。因此,人们开始探索更为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形态,智慧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应运而生。关于智慧思想政治教育,学者们进行了诸多研究。但有一个问题也接踵而来,当前所提出的智慧思想政治教育是否真的“智慧”,它是对智能思想政治教育的超越发展还是仅仅只是智能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说法?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当前所提出的智慧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还未达到人们所期望的智慧程度,仍然停留在智能思想政治教育阶段。但这并不意味着智慧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毫无价值,随着研究的深入,智慧思想政治教育终将弥补智能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成为真正具有“智慧”的教育,最终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泛在状态。

二、智能思想政治教育的三重哉问

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经历了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到智能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目前正朝着智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继续发展。作为当前最新形态的智能思想政治教育在发展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算法存疑、数字熵增、主体冲突等问题,这些问题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所面临的客观现实,也是在智慧思想政治教育阶段所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算法存疑

1.基于偏好迎合的算法推荐助长“信息茧房”

“‘算法是指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机器学习能力不断提升,通过计算系统实现对数据的精准收集和处理,进而开展信息匹配的技术能力”[8]。算法基于对个体浏览偏好的收集以及对个体数据行为的刻画,从而为其提供匹配性信息。在这些同质化信息的浸泡下,个体将会失去主体选择性,被动地接受此类信息,最终陷入“信息茧房”。“信息茧房”的构筑使得个体的思维固化,被限制在固定的圈层之中,只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产生关注。“但是,感兴趣的并不一定是真正需要的和有价值的”[9]。作为“真正需要和具有价值”的智能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其所具有的教育性内核,其中所包含的“说理”成分并不是个体所感兴趣的内容,这就会造成智能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信息在算法推荐过程中出现参与度低的情况,从而最终被挡在个体“信息茧房”之外。

2.遵循资本逻辑的算法推荐弱化主流价值

一方面,在算法推荐的过程中,算法无法区分信息的优劣及其所具有的价值,而只会根据资本逐利的逻辑即流量大小和热度进行推送,这就会导致逐利性、娱乐性的信息充斥着整个算法空间,进一步挤占主流价值的空间。另一方面,要通过算法获益,不可缺少的就是用户的点击率。点击率越大意味着可获取的流量越大,而为了获取更多的点击率,算法就会以用户的需求为第一导向,坚持“用户至上”的原则。在这一原则的主导下就会导致这样一种情况:一旦主流价值内容被用户打上“不喜欢”的标签,就会被算法所记录,从而减少主流价值内容的相关推荐。“在算法技术的运转下,主流价值观在不知不觉中被‘遮蔽,甚至被排除出算法的决策参数之外”[10]。

(二)数字熵增

“熵”是用来衡量系统混乱程度的物理学概念,“熵增”是指系统混乱程度的增加。在这里,数字熵增是指智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环境呈现出无序状态,面临着数字信息良莠不齐、数字鸿沟逐渐扩大等问题。

1.数字信息良莠不齐

智能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空间是由数据所构成的虚拟空间,由于空间所具有的自由性、开放性等特点,在这个空间中不仅存在着有关智能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信息内容,同时还夹杂着其他形色不一的数字信息。这些数字信息有些能被智能思想政治教育运用到教育过程中,成为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数字信息。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数字信息裹挟着诸如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等思想。这些良莠不齐的数字信息充斥着整个虚拟空间,不仅对受众的思想观念产生极大地冲击,影响个人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也给智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程度的阻碍,使得智能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发挥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2.数字鸿沟逐渐扩大

智能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需要大量数据的支撑,“无论是思想行为的刻画,还是思政规律的把握,以及思想行为的预测,无一不是依靠海量的思想行为数据”[11]。在实际情况中,数字信息掌握程度的落差极易造成数字鸿沟,这对以数字信息为基础的智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将产生一定的影响。数字鸿沟简单来说就是指不同的社会群体对数字信息以及相关信息技术在掌握和使用方面的差异。反映在智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就表现为作为数据研究者的思政工作者能够掌握的有关教育对象的数字信息很少甚至是基本不掌握,而与之相反的则是数据公司所拥有的数字信息的极度膨胀。思政工作者要想获取相关的数字信息就不得不向数据公司进行申请,而这个过程也存在着诸多阻碍。这也就意味着思政工作者无法自由地获取教育对象的数字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

(三)主体冲突

在智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必然要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与智能机器之间关系的辩驳。智能机器作为新客体,必然会参与到原有主客体关系之中,在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新的主体冲突是我们必须加以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1.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智能机器之间的冲突

智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智能机器。随着智能机器“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它所能承担的工作内容越来越全面。一方面,智能机器可以无视任何时间地点,不间断地向教育对象传授学习内容,而且永远也不会感到疲惫;另一方面,智能机器能够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提供个性化的定制学习方案。但值得注意的是,“机器虽然能够处理信息,但无法真正理解信息”[12]。换句话说,智能机器无法传递信息中所内含的思想情感和价值取向。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就在于它不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而这只有作为“现实的人”的思想政治教育者才能做到。但由于智能机器所具有的优势又势必会使教育对象对这样一种智能机器产生偏好。在这一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性就会被弱化,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影响也会逐渐减弱。长此以往,思想政治教育所要传达的价值理念和情感关怀就无法被教育对象所感知和接受。

2.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与智能机器之间的冲突

在智能思想政治教育的运用过程中,除了涉及到教育者与智能机器的冲突之外,必然還会涉及到这一过程中的另一主体即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与智能机器之间的矛盾。智能思想政治教育运用过程中的教育对象与智能机器之间的冲突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智能机器的个性推荐会导致教育对象丧失主体选择性。在智能机器的运用过程中,基于对教育对象各方面信息的收集,智能机器总是能给予教育对象最适合的学习内容,这就会导致教育对象对智能机器所选择内容的信任程度大大增加,从而逐渐让渡出自己的选择权,交由智能机器替其做出选择;另一方面,智能机器的全方位灌输导致教育对象丧失问题意识。思想政治教育不只是对知识的传授,同时还包括对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现实思考。当前,智能机器只能单纯地输出知识,还无法有效引导教育对象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这就导致“自适应技术的资源与路径推荐取代了学生的自主反思和自我调节,使学习者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学习能力与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13]。

三、新发展阶段思想政治教育:智慧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可能

当前,智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日臻成熟,但也不可避免地会面临一系列问题。这一切都呼唤着更高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的出现即智慧思想政治教育。智慧思想政治教育将会沿着智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路径,弥补智能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必然之举。

(一)完善思政编码,搭建“信息茧房”

如前所述,智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会面临算法的“遮蔽”风险。尽管,这种“遮蔽”风险目前还只是一种潜在性的风险,但我们也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面对这一客观问题,智慧思想政治教育将通过完善思政编码,搭建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茧房”来予以消除。

一方面,要完善智慧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政编码。智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传递给受教育者,需要经过算法推荐,而经算法推荐所呈现的内容都是数字化的信息,这就要求智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完善思政编码,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形式与格式进行转换、重组,将一些纸质内容转化为数字化的内容,方便在教育过程中的运用。同时还要对更多弘扬主流价值的教育内容进行编码,主流价值内容多是严肃、恢弘的,要使其为教育对象所接受并自觉拥护,就必须对其进行编码,在不改变其核心理念的同时,实现主流价值的形式转换,促进主流价值内容的有效传播。

另一方面,智慧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搭建内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信息茧房”。诚然,以个体兴趣爱好为主导的“信息茧房”会使个体思维固化,陷入到固定的圈层当中。但与此同时,智慧思想政治教育同样也可以利用智能算法搭建内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信息茧房”。首先,智慧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大数据检索,探究发现大众所偏好的话题、内容及形式,从而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进行重新编制,转换为易于被算法搜索推荐的形式;其次,智慧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改变算法推荐机制,加大算法关于此方面的推送比重,使算法“在推送用户喜欢的信息内容的同时,提高对用户自身成长以及社会发展有重要价值的信息的推送权重”[14];最后,智慧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算法反馈,了解不同个体所感兴趣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从而有针对性地再次优化推荐内容,逐步构建起既符合个体偏好又内置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信息茧房”。

(二)管控数字资源,打破数字鸿沟

数据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变革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智能思想政治教育在数据信息方面所面临的问题,智慧思想政治教育将从管控数字资源、打破数字鸿沟两方面着手,营造良好的数字教育环境。

其一,在当今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数字信息,智慧思想政治教育要做的就是将海量的数字信息进行分类汇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一些不良的数字信息加以剔除,同时对可利用的数字信息进行初步加工,以形成可用作教育内容的数字资源。经过初步加工的数字资源仍然处于较为分散的状态,智慧思想政治教育要进一步对这些数字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同时搭建相应的智慧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用于存储此类数字资源,从而便于使用者进行集中的智慧检索。在这个过程中,智慧思想政治教育将会严格筛选和管理数字资源,不仅会对平台中的数字资源进行定期更新,同时还会对充斥虚拟空间的某些不良数字内容加以学理性的分析辩驳,以帮助受众正确辨别此类信息。

其二,作为智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阶段重要难题的数字鸿沟问题,同时也成为了智慧思想政治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消弭数字鸿沟,智慧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构建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的数据库。数据库中的数据不再局限于姓名、年龄等静态数据,而是更多收录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行为轨迹、思想变化等动态数据。数据的分类也将以思想观念的差异性作为分类标准,以便更好地把握教育对象在思想动态、情感取向等方面的差异。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过程,这些动态数据的收录和分类更加契合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与此同时,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教育对象在各方面的变化,从而有针对性地施教。此外,思想政治教育自身数据库的建立也能够避免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向数据公司申请教育对象数据信息过程中产生的时间差,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运行效率。

(三)优化人机互动,发展主客体关系

智能机器的使用是未来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备工具,无论是智能思想政治教育,还是更高形态的智慧思想政治教育,都不可避免地要处理好智能机器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智慧思想政治教育阶段,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者还是教育对象在与智能机器的互动中都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就思想政治教育者而言,要始终坚持自身的主体地位,将智能机器摆在客体地位,充分认识到智能技术的运用只是增强自身能力的手段,而无法代替自己履行教学任务。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者还要始终聚焦人工智能技术运用过程中的情感价值引导。“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会带有言外之意,人工智能却只理解语句的表面含义,无法弄懂其深层含义”[15]。因而,思想政治教育者要肩负起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和情感关怀的责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从教人以“知”到启人以“思”的转变。就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而言,要主动求知,始终坚持学习的主动性,不能在智能机器的“定制学习”中让渡自己的选择权,丧失问题意识,从而沦为被动的学习接收者。此外,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还要善于思考,摆脱对智能机器的依赖,主动求变,完成从外化到内化的过程。智慧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不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或教育对象单向度的活动,而是双方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因此在智慧思想政治教育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都要努力优化人机互动,发展良好的主客体关系。

〔参 考 文 献〕

[1]王伟.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分层次方法探论[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24):100.

[2]卢岚.关系连结、议题互动与场景融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刍议[J].思想理论教育,2020(10):86-91.

[3]周良发.智能思政:人工智能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变革[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1(05):69-75.

[4]崔建西,白显良.智能思政: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新形态[J].思想理论教育,2021(10):83-88.

[5]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5.

[6]向征.论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守正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2021(10):24-29.

[7]武东生,郝博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利用人工智能的分析[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9,5(03):103-112.

[8]陈联俊.算法技术的新挑战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举措[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04):126-130.

[9]禚海英.人工智能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算法风险与应对策略[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28):53-56.

[10]王贤卿.以道御术:思政教育对智能算法技术弊端的克服[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1(02):38-44+107.

[11]黄欣荣.计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及理论建构[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2(02):63-72.

[12]张刚要,梁青青.人工智能的教育哲学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20(06):1-6+64.

[13]董艳,李心怡,郑娅峰,翟雪松.智能教育应用的人机双向反馈:机理、模型与实施原则[J].开放教育研究,2021,27(02):26-33.

[14]崔聰.人工智能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算法风险及其应对[J].思想理论教育,2020(05):76-81.

[15]武东生,郝博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利用人工智能的分析[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9,5(03):103-112.

〔责任编辑:侯庆海〕

收稿日期:2022 — 04 — 05

基金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项目“人工智能伦理前沿问题研究”(AHSKQ2019D124)。

猜你喜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研究现代交际(2016年11期)2017-02-15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2017年1期)2017-02-05浅谈网络背景下的大学生班团组织建设东方教育(2016年8期)2017-01-17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基础范畴研究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6年12期)2017-01-17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6年12期)2017-01-17聋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青年时代(2016年21期)2017-01-04对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大学教育(2016年12期)2017-01-03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发展对策研究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年10期)2016-12-30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变”与“不变”理论导刊(2016年11期)2016-11-19增强部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思考科教导刊(2015年36期)2016-01-13

推荐访问:追问 新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xpbxgsx.cn/zhuantifanwen/fanwendaquan/6118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4 精优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15042696号-1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