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精优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范文大全 >

习近平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的哲学意蕴

时间:2023-07-09 19:10:04 来源:精优范文网
导读: 张俊(1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上海201418;2 上海师范大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上海2

张俊

(1.上海师范大学 旅游学院,上海 201418;
2.上海师范大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上海 201418)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深刻把握我国民族工作主线和世界民族发展规律作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时代结晶,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中国作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史决定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并绘就了一幅丰富多彩、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赴民族地区考察调研,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和民族发展,立足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和我国民族工作实际,创造性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命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观点,具有强烈的针对性、深邃的思想性和极大的重要性。这些重要论述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具有深厚的哲学意蕴。深入探究其蕴含的历史观、价值论、方法论和实践论,对于深刻把握习近平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的逻辑理路和时代价值,谱写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新篇章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以往关于历史的理论至多只是对人类历史活动的思想动因加以考察,对居民群众的活动向来忽视。”[1]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则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习近平在多次讲话中提及“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这些重要论述既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中“人民创造历史”的根本观点,又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历史经验和历史力量。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习近平明确提出“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2]。这“四个共同”重要论述的提出,是习近平运用历史眼光和历史思维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的最新表达,是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历史注脚,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尊重历史和总结历史经验的政治智慧的深刻体现。“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3]“四个共同”重要论述高度契合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特性,深刻阐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历史进程中何以需要凝聚铸牢的根本原因,厚植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底色。

(一)疆域共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空间之存

“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习近平这一论述是以清醒的历史自觉、宽广的历史视野,准确诠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生存空间的形成过程,高度评价了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杰出贡献,鲜明勾勒出各民族勤劳勇敢、团结统一的历史形象,极大地激发了各民族对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情感共鸣。“‘邦畿千里,维民所止。’各族先民胼手胝足、披荆斩棘,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4]从夏商周到元明清,伴随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汉族和少数民族在不同时期对西南地区、中南地区、西北地区、北方和东北地区、中原地区等进行了开发,出现了影响深远的三次民族大融合,中国的疆域版图也随之不断扩大。此外,历代封建王朝都注重加强边疆经略,制定了颇具特色的边疆政策,从秦时期设置郡县管理岭南地区到汉时期设立西域都护府统辖新疆,从唐时期创设羁縻州府治理边疆民族事务到元时期设宣政院管理西藏,再到明清时期实施改土归流治理西南地区,各民族先民都以非凡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对今日中国疆域的形成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同时,这也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提供了空间支撑。

每个民族的繁衍发展都有其依赖的生存空间,每个共同体的形成都有其产生的必要条件。中华民族成长与发展的历史证明,其起源于中华大地。中华大地疆域辽阔,四周都有天然屏障,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气候特征千变万化,“农业区与牧业区及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发展带分野清楚,而又天然地互相依赖,互相补充”[5],这种特殊的地理结构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的,聚合着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共性和追求,它既是政治共同体、文化共同体、社会共同体,又是身份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全体成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情感和认同,这种意识源自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绵延的血脉传承,熔铸于中华民族从自发到自觉联合的伟大历程,植根于各民族人民休戚与共的历史实践。各民族开拓的疆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为其提供物理空间、交往空间、文化空间和发展空间,承载着各民族人民超越时空交流、传递价值观念和凝聚共识性认识的功能,链接着各民族人民归属感与认同感的情感纽带,体现着各民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利益追求。

(二)历史共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之基

“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习近平这一论述站在中华民族发展史和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高度回望历史,洞察中国历史前进的逻辑和发展的脉络,充分肯定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历史创造者的主体地位,极大深化了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历史的客观性、连续性和逻辑性的认识。各民族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基础。“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6]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牢不可破、坚不可摧的“大一统”理念,从秦汉时期、隋唐时期到元明清时期,统一的程度越来越大,统一进程中吸收和融合的民族越来越多,统一成为中国历史的基本倾向和各民族的共同愿望。近代以来,面对中华民族的深重危机,在救亡图存的伟大斗争中,各民族的共同体意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为中华民族实现从自在转变为自觉奠定了坚实基础。秦汉雄风、大唐气象、康乾盛世等,都镌刻着各民族共铸辉煌的历史印记,胡服骑射、昭君出塞、唐蕃会盟等,都书写着各民族友好交往的历史佳话。纵观中国五千多年历史画卷,各民族栉风沐雨、不懈奋斗,共同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是各民族主观臆造或理论思辨的产物,而是中华民族史长期发展的客观结果,具有无比坚实的历史基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意识[das Bewuβtsein]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das bewuβteSein],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7]社会意识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的社会实践在人们脑海中的主观反映,具有历史继承性并受社会存在制约。根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我们不难发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来自它的社会存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告诉我们,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的聚合演化形成的,历经了孕育、生成、发展的不同阶段,而各民族共同书写的历史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素材。在中华民族史上,各民族既有各自鲜明的民族特点,又有各民族共有的共同性,这种共同性表现为共同的身份认知、共同的历史记忆、共同的物质基础和共同的价值追求。共同的身份认知表征着各民族对中华民族这一身份的归属感和依附感,彰显着各民族是中华民族历史的创造者和参与者;
共同的历史记忆唤醒着各民族对认知世界、抵御入侵和不懈奋斗的集体记忆,维系着各民族对中华民族认同的心理纽带;
共同的物质基础强化着各民族共生共长的相互依存关系,反映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深层次原因;
共同的价值追求体现着各民族对“和而不同”“天下”观念等价值理念的普遍认可和接受,筑牢着各民族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石。这些共同性要素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基础,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多元共生的价值底色。

(三)文化共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之根

“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习近平这一论述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核心要义,以深厚的文化情怀、深邃的历史眼光看待中华文化,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文化密码,充分尊重了各民族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中的历史贡献,极大增强了各民族作为共同体成员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自古以来,我国各民族在中华大地上交往交流交融,共同熔铸了包罗万象、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了广为传颂的文学作品、驰名中外的历史建筑、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闻名遐迩的中华医学、种类繁多的语言文字、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等,这些璀璨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各民族勤劳智慧的结晶,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文化多元共生的结果。习近平指出:“中华文化之所以如此精彩纷呈、博大精深,就在于它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8]翻开历史画卷,从敢为天下先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到轰轰烈烈的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从洛阳家家学胡乐的胡汉交融景象到万里羌人尽汉歌的宏伟场面,展现了一幅幅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的生动图景。

正因为各民族文化的互鉴融通、交相辉映,才深深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根基。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生成提供了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中华文化蕴含着天下一家的天下观、华夷一体的民族观、家国一体的国家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爱国、责任、和谐、道义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一直追求和传承的理念,深深印刻在各民族人民心中,并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性格特征、心理结构、民族文化和价值追求产生深刻影响,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生成起到了重要的黏合和凝结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指出:“中华文化渗透到中国人的骨髓里,是文化的DNA。”[9]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记录了中华民族在繁衍生息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中华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沃土,以其独特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情感样式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丰厚滋养。

(四)精神共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之魂

“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习近平这一论述站在历史发展客观性和民族复兴必然性的战略高度,坚持历史整体性思维和历史连续性思维,深刻阐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精神动力,极大地振奋了各民族人民在新时代创造新的更大奇迹的精气神。“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10]中华民族一次次在磨难中奋起、成长,吓不倒、压不垮的秘诀就是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比如,诸多震古烁今的伟大思想巨匠、熠熠生辉的伟大科技成果、震撼人心的伟大史诗、气势恢宏的伟大工程等深刻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精神;
大好河山的开发、辽阔疆域的开拓、广袤良田的开垦等奋斗足迹有力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奋斗精神;
“昭君出塞”“凉州会盟”“瓦氏夫人抗倭”“土尔扈特万里东归”等历史佳话共同见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团结精神;
“盘古开天”“夸父追日”“伏羲画卦”“愚公移山”等神话故事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之魂。马克思指出,“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11]。中华民族数千年奋斗历程的宏大图景,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一次次自强不息、团结奋斗的生动展现,是各族人民共同培育的中华民族精神的真实再现。中华民族精神属于社会意识范畴,由社会存在决定,并以独特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中华民族精神能够塑造各民族的精神气质和情感系统,指引各民族的价值系统和行为系统,培育各民族的共同体意识,已深深融进了各族人民的血液和灵魂,是支撑和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基础,也需要共同的精神家园。只有精神上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有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为什么能够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有一脉相承的价值追求。”[12]

“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3]《共产党宣言》中这一庄严宣告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孜孜追求的价值目标,深刻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理论基点。中国共产党在百年伟大征程中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百年奋斗伟大成就践行党的根本宗旨。人民至上是对党的根本宗旨的时代性、创造性的深度表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强调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宣示了人民至上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价值立场。2020年5月,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时指出“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14]。2021年6月,习近平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全党同志都要坚持人民立场、人民至上,坚持不懈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15]。这些重要论述深刻彰显了党的人民至上的价值遵循,真正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念兹在兹的人民情怀,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价值引领意义。

(一)人民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引擎

习近平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16]这一精辟论述强调了江山和人民的辩证关系,饱含了浓郁的人民情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心系各族人民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多次深入民族地区考察,从情满雪域高原到情系天山南北,从牵挂祖国北疆到心系西南边陲,都有他的坚实足迹、亲切关怀和殷切希望。深深扎根人民、心里装着人民、一切为了人民,这种朴素的人民情怀为习近平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基因。习近平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17]“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价值立场,不仅是他一以贯之的人民情怀的自然流露,更是他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最大政治底气。

人民情怀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引擎。人民情怀孕育人民理论,人民理论彰显人民情怀。习近平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鲜明提出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人民情怀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形成的鲜明品格,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感情来源和思想引擎,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价值导航和方向指引,反映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性和先进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各族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指出,“我们搞社会主义,就是要让各族人民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18]。这一朴素愿望和炽热情怀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巨大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深刻反映我国各族人民迫切愿望的条件下,在准确把握我国民族工作发展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炽热的人民情怀贯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原创性论断。

(二)人民立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纽带

人民立场贯穿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光辉历程始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根本保障。《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全党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19]。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反复强调要坚持人民立场,充分体现了对党的根本立场与根本宗旨的传承和坚守。人民立场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以贯之的鲜明价值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是对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实践新变化新要求的回应,从“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到“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现了我们党对民族工作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反映了我们党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性认识的不断增强,彰显了各族人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观念自觉,契合了各族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迫切愿望。

人民立场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政治立场,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纽带。人民立场作为一种特殊的情感符号,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的本质反映,这种特殊的情感是组织群众、动员群众、凝聚群众的黏合剂,在整合社会分歧、促进民族团结、扩大民族交往、凝聚民族力量中发挥独特作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是空洞的宣传口号,而是要在实干担当中心系人民、植根人民、造福人民。铸牢中华人民共同体意识集中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湖南十八洞村苗族“精准脱贫”到贵州化屋村苗寨“致富路”,从广西毛南族“整族脱贫”到云南基诺族、德昂族、独龙族“整族脱贫”,这一个个脱贫攻坚的缩影,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道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全面小康大家一起走”的郑重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旧貌换新颜,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谱写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华彩篇章。这既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了物质基础,又增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集中体现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首要要求。习近平指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20]。这一阐述,高度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之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56个民族共同的事业,需要紧紧依靠各族人民,凝聚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高度,以中华民族共同的命运为关怀指向,以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为价值旨归。这一出发点和落脚点,能够极大地调动各族人民投身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辩证思维是运用唯物辩证法观察问题、解决矛盾、把握规律的思维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法论,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取得胜利的思想法宝。面向新的伟大征程,必须更加自觉地学习好、运用好辩证思维,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预见性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习近平强调,“我们的事业越是向纵深发展,就越要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21]。辩证思维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思维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为什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怎么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课题,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思维。

(一)“共性”与“个性”:坚持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矛盾统一体,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
个性又受到共性制约,没有不包含共性的个性。毛泽东指出:“然而这种共性,即包含于一切个性之中,无个性即无共性。假如除去一切个性,还有什么共性呢?”“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22]这些论述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唯物辩证法的深刻阐释,也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维之钥。共性和个性的关系,要求我们用矛盾观点和辩证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习近平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鲜明体现了矛盾辩证法的新思维,提出了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23]。这一论述,既准确把握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又牢牢抓住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阶段性特征,标志着党的民族政策的重大创新,对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方法具有指导性和针对性的意义。

共同性和差异性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历史演进中的显著特征,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共同性和差异性并存的命运共同体。共同性是主导,是方向、前提和根本,马克思指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24]正是因为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增进了共同性,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和“魂”,各民族才能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获得自身的全面发展。差异性是要素和动力,是中华民族强大包容性和开放性的体现、展示。也正是因为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在经济和文化上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相互吸收文明成果,才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展,展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共同性和差异性不是根本对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强调共同性并不意味着失去或者抹杀差异性,不尊重差异性,共同性就会缺少依托的载体而成为水月镜花;
强调差异性也并不意味着削弱或者危害共同性,不增进共同性,差异性就会丢掉存在的根基而成为断梗浮萍。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包含着共同性和差异性的矛盾统一体,56个民族各具特色,彼此之间具有依赖性和互补性,都是共同发展的主体和动力。“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是“一体与多元的关系”的具象化。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25]。

(二)“整体”与“部分”:坚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辩证统一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整体和部分的统一体,整体决定部分,对部分起统帅作用,离开整体的部分是毫无意义的;
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的功能状态会影响整体,离开部分的整体是不复存在的。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要求我们既要树立全局观念、全面观点,又要重视局部,发挥局部作用。习近平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凸显了整体思维,他深刻指出“要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本民族意识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要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26]。这一论述,从根本上高度阐明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有力廓清了人们的思想迷雾和认识误区,对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是不同层面、不同范畴的意识。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意识为何物?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27]。意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民族意识是民族存在、民族交往、民族发展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各民族意识就是各民族成员对自身的民族身份、民族历史、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的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56个民族成员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同性认同和统一性认知,是国家认同意识、民族认同意识、文化认同意识三者的有机统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更高层次的民族意识,是整体,关注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以国家利益和中华民族利益至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习近平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8]只有实现好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的具体利益,所以,各民族意识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民族意识是部分,关注各民族的生存发展,注重各民族的具体利益。“民族意识的实质是对自身民族生存、交往、发展的地位、待遇和权利、利益的享有和保护。”[29]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强调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又要兼顾各民族的具体利益;
既要反对一切形式的大汉族主义,又要反对一切形式的地方民族主义,破除狭隘民族观念。习近平指出,“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都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30]。

(三)“主干”和“枝叶”:坚持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辩证统一

主干和枝叶相互配合、密不可分。枝叶离不开主干,只有主干粗壮挺拔,枝叶才能郁郁葱葱;
主干也需要枝叶,只有枝叶欣欣向荣,主干才能焕发勃勃生机。习近平指出:“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31]这一论断,精辟阐释了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是主干和枝叶的关系,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相得益彰、相互依存,科学定位了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位置,两者不能相互替代、本末倒置。

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和发展的,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比如,具有多种民族文字文献的敦煌莫高窟文化、汇集各地区各民族民歌的最早诗歌总集《诗经》、多民族广为流传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等,都是生动典型的缩影。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我国高原、平原、草原、盆地等多样的地理环境决定了文化、习俗和民族的多元,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逐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各民族文化交流共享、互鉴通融。各民族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共同铸就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不仅来源于各民族文化,而且引领各民族文化。习近平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32]中华文化具有天然内聚力、强大向心力和深远影响力,是各民族文化守正创新、展现魅力的营养源泉。因此,要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使各族人民主动认知中华文化,真正热爱中华文化,从深处认同中华文化,让中华文化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力量被各族人民广泛接受。面对当今世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发展趋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方面,要利用现代化手段创新载体,在守正创新中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让中华文化拥有现代表达、呈现时代价值、彰显永久魅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思想基础;
另一方面,要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弘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体现各民族的文化特色,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昌盛。

(四)“物质”和“精神”:坚持物质和精神的辩证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精神,精神是物质的反映,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如毛泽东所说,“因为我们承认总的历史发展是物质的东西决定精神的东西,是社会的存在决定社会的意识,但同时又承认而且必须承认精神的东西的反作用”[33]。物质和精神两者之间辩证统一,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物质和精神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在社会实践中,既要重视物质力量的基础作用,又要重视精神力量的支撑作用。习近平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体现了辩证唯物论的思维。习近平提出:“要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34]这一论述,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强调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需要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全面增强,体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体化思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依靠物质力量解决“管肚子”的问题,又需要精神力量解决“管脑子”的问题。脱离了物质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失去了坚实的物质根基;
脱离了精神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丢掉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党的民族工作面临新的历史方位和新的时代要求,对此,一是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主题,充分利用民族地区资源优势,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加快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加大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力度”[35],在保障各民族平衡和充分发展中推动民族地区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既需要通过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和人民共同奋斗做大“蛋糕”,又需要通过协调配套的制度安排分好“蛋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佳路径。二是要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物质和精神双轮驱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党的民族工作面临的精神方面的问题比以往更加复杂、更加多样,“人心归聚、精神相依”比以往更加重要,需要用中华民族的价值共识和价值准则凝聚磅礴力量。

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36]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基础性工程,需要各族人民在实践中认知、感悟和践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各族人民为之共同奋斗的伟大梦想,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指出:“党中央强调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是着眼于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得出的重要结论。”[37]这一论述,深刻地指明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指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

(一)高举民族团结旗帜:凝聚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围绕民族团结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富有思想性、指导性、前瞻性的新理念新论断,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指引方向。比如,2014年9月,习近平在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提出“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38];
2022年3月,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39]这些重要论述立意高远,根本的目标是同心共筑中国梦。

民族团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之源。团结是中华民族历经风雨飘摇、磨难挫折依然屹立不倒的重要法宝,是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保证。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中国——东亚文明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稳定性和安定性,这是一种绝无仅有的、令人惊叹的伟大统一力。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40]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无论是面对外来侵略还是应对自然灾害、风险挑战,始终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共同奋斗。进入新时代,中国发生的历史性巨变、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更是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结果。习近平指出:“一百年来,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团结奋斗的结果,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41]团结能够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团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今天,民族领域还会遇到各种风险挑战,更加需要民族团结,教育引导各族人民用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看待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形成同心同德、同心同向的团结伟力。

(二)构筑共有精神家园:提供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

共有精神家园寄托着中华民族成员普遍认同的情感表达、理想信仰、价值观念,是中华民族成员共有的精神支撑、情感寄托、心灵归属。习近平指出:“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42]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各族人民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物质生产实践的产物,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价值导向、情感基础、精神激励,使不同地域分布、不同语言文化、不同理想信仰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能够长期进行、广泛深入,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43]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其价值目标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共有精神家园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夙愿与追求,是近代以来全体中华儿女的最伟大梦想。从民族濒临危亡到民族走向复兴、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从世界边缘到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在新时代的浩荡东风下扬帆远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但是,前进的道路荆棘丛生,充满了挑战和风险,需要各族人民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具备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指出:“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44]。共有精神家园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它以认同和接受中华文化为基础,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在文化认同、价值标准、道德规范、理想信念等方面形成共识,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同时,共有精神家园以共鸣性情感、共识性价值、共同性文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并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孕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其中心怀梦想、不懈追求的伟大梦想精神为民族伟大复兴指明方向、提供力量源泉。

(三)促进共同繁荣发展: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

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一以贯之的根本立场,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显著优势的集中体现,也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题的重要方面,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和根本利益。发展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所在和根本要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夯实物质基础、树立发展意识,通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马克思指出,“要使各民族真正团结起来,他们就必须有共同的利益”[45]。历史和实践证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通过发展解决各民族的共同利益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2014年9月,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46];
2019年9月,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47];
2021年6月,在青海考察时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也不能少”[48]。这些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遵循。

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旨在各民族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56个民族共建共享共荣的伟大事业,一个民族也不能掉队,没有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任务艰巨,如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在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的情况下,着力解决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擘画了新时代民族繁荣发展的新蓝图,提出了“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支持民族地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升自我发展能力”[49]的明确要求。因此,要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的实际出发,贯彻新发展理念,找准促进发展的着力点,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同时,要加大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深化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的体制机制,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民族地区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也是各民族共同富裕的过程。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50]通过共同富裕的生动实践,凝聚各族人民共同的前进方向,形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思想共识,让各族人民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习近平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既是对我们党百年民族工作发展经验的高度总结,又是对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面临新形势新问题的积极回应。站在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51]这一重要论述,对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提出了新的明确要求,为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习近平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是深刻洞察新时代民族问题的认识论,也是深入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方法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系统谋划和整体推进。为此,要深刻领会习近平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的哲学意蕴,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民族工作的新思想、新决策、新部署,紧紧围绕“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总目标,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以踔厉奋发的精神状态、不负时代的使命担当,着力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中华文化共同体中华民族《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22年1期)2022-10-26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华人时刊(2022年9期)2022-09-06爱的共同体散文诗(青年版)(2022年5期)2022-05-31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小学生学习指导(中年级)(2021年9期)2021-09-27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北广人物(2020年51期)2021-01-10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20年6期)2020-02-12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当代陕西(2019年21期)2019-12-09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年4期)2019-09-10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2019年3期)2019-03-18

推荐访问:意蕴 共同体 论述

本文链接:https://www.xpbxgsx.cn/zhuantifanwen/fanwendaquan/6152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标签
Copyright © 2024 精优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15042696号-1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