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精优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范文大全 >

郑州地铁4号线车辆启动原理分析与冲击优化

时间:2023-07-11 09:05:03 来源:精优范文网
导读: 程相勋,赵慧阳,关琼浩(郑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0000)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

程相勋,赵慧阳,关琼浩

(郑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0)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人们日益关注列车运行品质,对城轨车辆运行的舒适性与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列车冲击率就是衡量舒适性的重要指标,因此车辆启动冲击的检测、控制与优化便成为当前各大地铁运营单位新车调试阶段的重要内容。

由于列车冲击反映的是车辆所受合力变化率的变化趋势,而车辆合力主要包括牵引力、制动力和运行阻力,因此研究车辆启动冲击就必然要研究三者间的交互作用关系[1]。通过建立车辆启动作用力-时间曲线,准确快速评价不同力学关系下车辆的运行品质,进而构建良好的车辆启动控制逻辑,不仅能使乘客获得舒适的乘坐体验,对于提升新车调试质量,保证列车运行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郑州地铁4号线车辆为B型车体,采用4动2拖编组方式,最高运行速度80 km/h,平均启动加速度(0~40 km/h)≥1.0 m/s2,平均加速度(0~80 km/h)≤0.6 m/s2,列车纵向冲击率≤0.75 m/s3,线路最大坡度为35‰。

调试初期,技术人员发现该车启动冲击较为明显。经测试,在“保持制动缓解阈值为130 kN,牵引力上升斜率0.75,保持制动缓解斜率0.75,满级位启动”情况下,列车启动冲击为0.709 m/s3,符合“列车纵向冲击率≤0.75 m/s3”的设计要求。但为确保列车运营后能够使乘客获得更为舒适的乘坐体验,整合车辆、牵引、制动、网络等多专业力量联合攻关,开展大量的理论分析和试验测试,以达到运营安全、运营效率与乘坐舒适度的最优化。

3.1 车辆受力特点分析

为明确车辆启动冲击影响因素,开展车辆启动受力状况分析,其特点如下。

3.1.1车辆所受牵引力的特点

当牵引系统收到网络发出的牵引指令和级位需求时,便开始以速率k1线性增长。为确保车辆能够在坡道上安全启动,设置保持制动缓解阈值F0,即当牵引力F增长至当前载荷G(含车辆自重)在极限坡度θ上所受下滑力大小时,网络才会发出保持制动缓解指令(记该时刻为t1)。随后,牵引力继续线性上升,直至达到网络级位要求(记该时刻为t3)。

3.1.2车辆所受保持制动力的特点

列车停稳后,车辆持续受到保持制动力B0作用,以防止溜车(含极限坡道情况下)。当接收到保持制动缓解信号后,制动系统控制相关阀件放气,制动缸压力以斜率k2线性下降,当制动缸压力下降至25 kPa时,可认为保持制动完全退出(记该时刻为t4)。

3.1.3车辆所受运行阻力的特点

车辆启动时受到的运行阻力主要由基本阻力和附加阻力组成,由于受多重因素影响,且计算条件较为复杂,因此对于车辆运行阻力的计算,主要依据TB/T 1407—1998《列车牵引计算规程》中推荐的经验公式来进行[2],其计算公式见式(1)~式(4):

W0=a+bV+cV2

(1)

(2)

Wi=i

(3)

W=m(W0+Wr+Wi)

(4)

式中:W0——单位基本阻力;

V——车速;

a、b、c、A——试验测定常数;

R——曲线半径;

i——坡道坡度;

W——车辆运行阻力;

m——车辆质量(含自重及负载)。

由于基本阻力计算时已包含隧道附加阻力,因此车辆附加阻力主要考虑曲线附加阻力Wr和坡道附加阻力Wi的影响[3]。

3.2 车辆启动作用力-时间曲线分析

根据牵引、制动特性曲线,结合受力特点分析,绘制车辆启动作用力-时间曲线,具体如图1所示。其中,Δt14为保持制动缓解用时,t2为车辆开始运动时刻,Δt23为牵引力上升与保持制动力下降叠加时段。

图1 车辆启动作用力-时间曲线

分析车辆启动作用力-时间曲线可知,调整保持制动缓解阈值F0、启动级位初始值和保持制动缓解斜率k2,可有效改变Δt23时长大小,增强或减弱牵引力上升与保持制动力下降叠加效应,改变t3时刻牵引合力C变化率的突变趋势,实现牵引冲击的改变[4],因此车辆启动冲击优化的关键点在于选取合适的保持制动缓解阈值、启动级位初始值和保持制动缓解斜率。

3.3 车辆启动时刻冲击优化方案

车辆启动冲击优化需满足两个前提:一是保持制动缓解阈值需满足最恶劣条件下的坡道启动,不出现溜车现象;
二是应满足整个加速过程中平均加速度的最低要求,保证平均旅行速度。同时,结合车辆启动冲击优化关键点分析,提出优化控制策略如下:

(1) 增大保持制动缓解阈值。根据车辆启动作用力-时间曲线,k1、k2不变,增大保持制动缓解阈值F0,则t3与Δt14不变,保持制动缓解开始时间t1变大,使得t2变大,Δt23减小,Δt23时段内保持制动力下降幅值减小,牵引力上升与保持制动力下降叠加效应减弱,启动冲击降低[5]。但该方案增加了保持制动缓解全过程用时(即t4变大),需注意满足线路平均旅行速度的要求。

(2) 降低启动级位初始值。在k1、k2不变的情况下,降低启动级位初始值,t2不变,t3减小,进而减小Δt23时段牵引力上升和保持制动力下降幅值,有效避免两者叠加,降低启动冲击。按照该思路,可采用牵引分段发力控制,以“减少初始阶段牵引力输出”的方式降低启动冲击,但需注意设置适当的启动级位初始值,以满足最恶劣条件下的坡道启动要求,同时需考虑牵引分段发力的控制时间,避免牵引力上升和保持制动力下降幅值过大,造成启动二次冲击。

(3) 降低保持制动缓解斜率。在k1不变的情况下,降低保持制动缓解斜率k2,则t2变大,t3不变,Δt23变小,且因保持制动力下降速率降低,因此牵引力上升与保持制动力下降叠加效应明显减弱,车辆启动冲击状况明显改善。但该方案会增加制动控制阀件动作次数,降低相关阀件使用寿命,且需满足线路平均旅行速度要求。

为验证车辆启动冲击优化方案,通过控制变量法,研究不同参数变化对于车辆启动冲击的影响。

4.1 保持制动缓解阈值调整试验结果

在“牵引力上升斜率设定为0.75、启动牵引级位100%”的情况下,通过设置不同的保持制动缓解阈值,观察车辆启动冲击状况,具体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调整保持制动缓解阈值的测试结果

从表1测试结果可知,适当增大保持制动缓解阈值,启动冲击率呈下降态势,说明该方案可改善车辆启动冲击,但若持续增加该限值,将延长牵引启动过程用时,不利于线路平均旅行速度管控。

4.2 启动级位初始值调整试验结果

在“保持制动缓解阈值设定为130 kN、牵引力上升斜率设定为0.75、初始启动级位锁定时间1.5 s(模拟信号控车方式)”的情况下,通过设置不同的启动级位初始值,观察车辆启动冲击状况,具体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调整启动级位初始值的测试结果

从表2测试数据可知,牵引启动采用分段发力控制方式,在起步阶段降低启动级位,可观察到启动冲击明显改善,特别是在40%级位时,启动冲击可降至0.364 m/s3。

4.3 保持制动缓解斜率调整试验结果

为观察“在同一条件下,不同保持制动缓解斜率”与“在同一条件下,不同启动级位初始值”交互作用结果,设置9组对比试验,观察车辆启动冲击状况,具体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综合调试测试结果

从表3可以看出,降低保持制动缓解斜率,即使在满牵状态下,牵引启动仍可明显降低,同时,结合级位控制,可进一步优化启动冲击率,若将保持制动缓解曲线斜率k2设定为0.5,启动级位初始值设置为最大牵引级位的40%,锁定时间设置为1.5 s,则冲击率可降低至0.354 m/s3左右,相较于“保持制动缓解斜率0.75、未采取牵引分段控制”的情况,可使启动冲击降低50.07%。但该方案对制动系统控制阀件、闸瓦磨耗以及线路运营管理均有影响,因此后续需做进一步的观察研究。

根据上述测试结果,针对郑州地铁4号线电客车,通过采用“牵引启动分段控制,设定级位锁定时间且适当调整保持制动缓解斜率”的方案,可有效降低车辆启动冲击率,提高乘客乘坐舒适度。

同时,该方案可为常规项目在新车调试阶段启动冲击优化提供参考,但由于不同项目车体、转向架、轨道线路等因素的不同,造成列车启动冲击敏感因素存在差异,因此不同项目应基于车辆启动作用力-时间曲线,结合新车调试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牵引启动冲击优化方案。同时在信号联调阶段,可根据测试结果向信号供应商提交车辆启动阶段级位控制策略,实现牵引启动分段控制,进一步降低车辆启动冲击率。

猜你喜欢牵引力斜率阻力广西多举措阻力糖业发展又好又快广西糖业(2022年1期)2022-03-31鼻阻力测定在儿童OSA诊疗中的临床作用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1年12期)2021-12-30HXN5型机车牵引力受限的分析与整治哈尔滨铁道科技(2020年3期)2021-01-18基于万向轮的AGV原地转向阻力研究装备制造技术(2020年3期)2020-12-25零阻力英语文摘(2020年10期)2020-11-26椭圆中关联斜率的一个优美性质河北理科教学研究(2020年2期)2020-09-11物理图像斜率的变化探讨物理之友(2020年12期)2020-07-16GCY—150型轻型轨道车功能性拓展运用研究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年26期)2017-09-12求斜率型分式的取值范围福建中学数学(2016年7期)2016-12-03创新思维竞赛(4)中学生数理化·高一版(2016年4期)2016-11-19

推荐访问:郑州 地铁 冲击

本文链接:https://www.xpbxgsx.cn/zhuantifanwen/fanwendaquan/6209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标签
Copyright © 2024 精优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15042696号-1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