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精优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范文大全 >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模式6篇

时间:2022-11-27 13:00:05 来源:精优范文网
导读: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模式6篇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模式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完整word版)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解读  “先学后教”是要给学生创造一个相对自由的学习情境,学生可以依照自己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模式6篇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模式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完整word版)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解读  “先学后教”是要给学生创造一个相对自由的学习情境,学生可以依照自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模式6篇,供大家参考。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模式6篇

篇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模式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完整word版)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解读

  “先学后教”是要给学生创造一个相对自由的学习情境,学生可以依照自己的实际情况调节学习进度、内容,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问题、热点来学习,可以进行适当的活动。

  孔子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正是要给学生创造一个他们相对自由的学习情境,而不是先行做出“想要他们做什么的规范”。在以学定教的空间内,学生可以依照教师提供的框架,调节自己的学习进度、内容,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问题、热点来学习,可以进行适当的活动;教师则应注意学生学习的共同点,抓住他们学习中的闪光点,突出学习的重点。布鲁姆经过多年的研究与试验,在20世纪70年代初就此提出了一套使群体教育个体化的教育系统.这个系统基本过程是:一是学生根据确定的教学目标去整理必需的准备知识;二是实施最优化的群体教学;三是根据教学目标编拟并进行形成性练习评价,对一、二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加以诊断,并给予矫正与指导;四是在矫正学习的基础上,再进行形成性巩固提高练习.这样,86%的学生能达到原先只有20%的学生达到的成绩。如果再配以“强化”训陈,86%的比例就会提高到95%。群体教学几乎达到个体教学的效果.这更加说明了“先学后教”对于初中数学教育的可行性。经过教学实践,初步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以学定教"对学生的要求,即学生怎样学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即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确确实实地相信每个学生,放手让他们自己学习,要相信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学好。承认学生之间存在差异,但是却坚信这种差异是一种可以开发的资源,只要提供必要的学习指导和基本的学习条件,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学好.

  首先,预习是必不可少的。预习是上课前对即将要上的数学内容进行阅读,了解其梗概,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掌握听课的主动权。预习是独立学习的尝试,对学习内容是否正确理解,能否把握其重点、关键,洞察到隐含的思想方法等,都能及时在听课中得到检验、加强或矫正,有利于提高学习能力和养成自学的习惯,所以它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一环。数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连贯性,新知识往往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因此,预习时就要找出学习新知识所需的知识,并进行回忆或重新温习,一旦发现旧知识掌握得不好甚至不理解时,就要及时采取措施补上,克服因没有掌握好或遗忘带来的学习障碍,为顺利学习新内容创造条件。

  其次,学生应掌握好预习的方法。预习,除了回忆或温习学习新内容所需的旧知识(或预备知识外,还应该了解基本内容,也就是知道要讲些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采取什么方法,重点关键在哪里等等。预习时,一般采用边阅读、边思考、边书写的方式,把内容的要点、层次、联系划出来或打上记号,写下自己的看法或弄不懂的地方与问题,最后确定听课时要解决的主要

  (完整word版)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解读问题或打算,以提高听课的效率。在时间的安排上,预习一般放在复习和作业之后进行,即做完功课后,把下次课要学的内容看一遍,其要求则根据当时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多思考一些问题,钻研得深入一些,甚至可做做练习题或习题;时间不允许,可以少一些问题,留给听课去解决的问题就多一些,不必强求一律.

  二、教师怎样引导和督促学生先学

  第一,教师要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并加以有效的措施进行督促.由于初中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强,自学能力有限,要想让学生的课前预习达到最佳效果,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课堂提问、课堂小测验、课前随机抽同学做题目等方法。为促进学生自觉主动而有效地完成自学任务,教师还应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从确立学生学习动机着眼,提出具体明确的自学要求,如具体的看书范围、思考内容或实验内容,要用多少时间,要达到什么目标,自学后教师如何检测等等.同时还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怎么看书,怎样练习,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哪些事项,思考必须是独立进行等等,并根据具体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先行尝试,宜动口则动口,宜动手则动手。

  第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研究学科特点,帮助学生寻找最佳学习方法。数学学科担负着培养学生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任.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要求较高。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不行,对课本知识既要能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结合自身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华罗庚先生倡导的“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学习过程就是这个道理.方法因人而异,但学习的四个环节(预习、上课、整理、作业和一个步骤(复习总结是少不了的。另外,教学目标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要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教师首先必须确立素质教育的思想,明确每章、每节乃至每节课的素质教育目标,即课堂教学目标必须素质化。当然,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过程中,每一步都离不开教师。洋思中学校长蔡林森说,在“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具体过程中,就如同汽车进入高速公路,如没有引桥就上不去;如没有路标,就可能上岔路。教师就要当“引桥”、“路标",发挥好主导作用,这是学生学得好的前提。

  三、教师应以学定教,因势利导

  每个人都以他特有的方式方法去认识事物,每个学生都会有他特定的学习方法.即使从以学含义来界定,有些学生的学习方法还很幼稚、不成熟,但是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这些不成熟的学习方法作为学习的一个起点,通过不断加强指导,就能锤炼出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法指导是一项艰苦的劳动,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情,了解和掌握课堂学习的动态,并面

  (完整word版)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解读向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当前,加强学法指导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但是,如何掌握学法指导的力度和增强学法指导的艺术性,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应该说,启发式教学、由浅入深式教学等都是有效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非常灵活,不拘泥于固定的程式,对学生能做到适时启发,适度启发,因人而异,因材而异。

  四、先学后教,教师必须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布鲁姆在他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一书中,将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媒体,进行必要的内容重组。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备起点.所谓起点,就是新知识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生长点。起点要合适,才有利于促进知识迁移,学生才能学,才肯学。起点过低,学生没兴趣,不愿学;起点过高,学生又听不懂,不能学.

  第二要备重点。重点往往是新知识的起点和主体部分。备课时要突出重点.一节课内,首先要在时间上保证重点内容重点讲,要紧紧围绕重点,以它为中心,辅以知识讲练,引导启发学生加强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做到心中有重点,讲中出重点,才能使整堂课有灵魂.

  第三要备难点。所谓难点,即数学中大多数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难点和重点有时是一致的。备课时要根据教材内容的广度、深度和学生的基础来确定,一定要注重分析,认真研究,抓住关键,突破难点.例如,在几何部分的教学中,还要结合具体教学中的做法(如折纸,剪纸,实物演示等,采用直观教学,把抽象难懂的知识具体化,以减缓知识的坡度,慢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第四要备交点.即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数学知识本身系统性很强,章节、例题、习题中都有密切的联系,要真正搞懂新旧知识的交点,才能把知识融会贯通,沟通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形成知识网络,教师通过例题的变式讲解,使学生在做题时也能做到举一反三,从而更有利于灵活地运用知识。

  第五要备疑点。即学生易混、易错的知识点。备课时要结合学生的基础及实际能力找准疑点,充分准备。譬如在九年级中考总复习中复习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这一疑难点内容时,介绍一种诗歌式的便于记忆的口诀:遇等积,变等比,横找,竖找定相似,找不到,别着急,等线,等比来替代;遇等比,改等积,射影,圆幂来替代.这不仅增加了数学的文学性,更加深了学生的记忆,使学生对这一重点内容能全面系统的掌握。由于笔者从教不久,学生的基础有时还未把握好,对

  (完整word版)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解读他们的思维能力也掌握不够,在选择学生疑点上还存在不少偏差。最大的体会是事先要充分准备,教学时有意识地设置悬念,多用启发,让学生积极思考,质难质疑,引导学生分析判断,教师指导则点到为止,让学生自己把能力充分发挥,将疑点搞清楚.

  总之,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实践过程中,成功的地方很多,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尚存在很多问题。如:开始一段时间,学生很感兴趣也很自觉,但一段时间之后,部分同学开始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给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课堂练习稍上一点难度,部分同学就有点力不从心,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下降;课堂教学中分析难点的时间不足等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正结合本地学生走读生多的特点,通过家访、开家长会等途径,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同时加强自身学习,并经常对自己的探索进行小结,找出一条适合本地特殊环境的教学方案,把先学后教切切实实地做下去。

  

  

篇二: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模式

  教指的是与教师的教学活动有关的内容诸是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在自学中尚未解决的问题作适时适当的引导点拨以实现课堂教学时间有效运用高效运用从而避免教学的低效和无效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积极打造高效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而不是教会学生知识这么简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我想所谓“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就是让学生先主动学习知识,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学的知识来确定自己的教学方向,也就是让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那么,在平时的教学中怎样落到实处,提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实效性呢?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把学生摆在第一位。“先学”中的“先”字,其含义是的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希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要先入为主,主动探究。以自主学习、生生合作等方式,为“课堂教学”建构一个前置性平台。“后教”中的“后”字则更是对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绝对权威的弱化,它更多的是强调教师要转变角色,走下讲台,以服务者、促进者的身份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来,打破以往老师教学生学,老师主动学生被动的僵死的教学模式。“以学定教”中的“学”指的是与学生的发展有关的内容,诸如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学习效果等。“教”指的是与教师的教学活动有关的内容,诸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时间、教学效果等。“教”是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在自学中尚未解决的问题,作适时、适当的引导、点拨,以实现课堂教学时间有效运用、高效运用,从而避免教学的低效和无效。二、先学后教,教学互导,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积极构建“先学后教,教学互导”的课堂教学模式。第一步:课前预习自学,根据年级的不同,对学生的预习也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低年级主要读通课文,标划好自然段,尝试自学认识生字。中年级在此基础上,结合课后练习题或根据老师提供的问题,进行阅读,并进行初步的质疑和标注;高年级则在中年级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初步的分析,并谈自己的感受。第二步:检查预习、巩固预习,重在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等基础知

  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引导学生根据预习问题再次进行尝试性自学,看看是否有了新的理解和感受。

  第三步:集体研讨,主要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突出思考的习惯以及合作意识的培养。在操作中,紧扣预习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集体研讨,教师适当引导,落实以学定教,进行合作释疑,这是重点。在此过程中,发现学生的疑难点、易错点、兴趣点,并有效的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点进行有机的结合,做到“以学定教”和“三讲三不讲”(讲学生通过自学还未解决的问题,讲规律、讲方法,学生没有充分预习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能解决的问题不讲;学生通过交流能解决的不讲)。以此培养学生的“三学会三养成”(学会自学、学会独立思考、学会交流与思考,养成参与课堂讨论,倾听老师和同学意见,并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习惯。)

  第四步:检测巩固,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整个教学环节环环紧扣。首先,教师在每次新授课之前,都要安排预习内容,提出预习要求,设计自主探究的题目,要求预习任务具体化,以题引领预习,使学生有目的地自主学习,并将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然后,利用上课5分钟的时间,检查学生对生字词以及课文朗读的检查,夯实生字词的基础。然后再根据预习中的其他内容进行简短的再次自学,目的是为集体研讨打基础,为小组交流做准备。其次,集体研讨,本组内之间、组与组之间进行讨论,教师根据学生研讨情况进行引导,实现知识的迁移,情感的升华以及对内容的内化,达成学习的目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最后,反馈矫正,巩固所学。

  三、以教导学,以学促教,促进学生互动学习“以教导学,以学促教”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学生已经超前先学了,那么怎样以教导学,以学促教?

  1、要建立课堂教学新常规。这是一种有别于旧常规的压抑、严整、呆板的课堂制度。它以学生精神放松,形体自如,活中有序为表征。在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创造性学习中,允许学生发言不举手,先上就上,各抒己见,并学会倾听,快速思考;学会补充,表达

  自己的想法。2、引起学生学习意向。创设学生认知冲突情境,引发学生学习

  欲望,让思维擦出火花,让矛盾碰撞,使学生积极加入有意义学习行列。尊重学生的选择,让个性自主张扬,焕发思辩活力,从中汲取他人的观点为我所用,激活学生挑战、迎战的能力。

  3、让学生选择学习方式。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方法、手段、角色等表现自我,表达自己的行为,表述自己的认知,表演自己的创作,满足学生表现欲望。以符合学生的认知需要、情感需要,以“让”为“促”,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4、提供必要的帮助。当学生思维没有方向时,给予指点迷津,确立航标;当学生思维受阻时,给予铺路架桥,纠正错误;当学生思维外放时,给予正面牵引,把握教材;当学生思维定势时,给予侧向、发散的启发;在学生思维“山穷水尽”时,给个“柳暗花明”的启示。

  5、把球抛给学生,促进交往互动。创设机会,把球抛给学生,也让教师多说一些“我也不懂,不知道”,装装无知和愚笨,让学生多些互动,多些探究。课堂教学中注重以活动促开放,以开放促发展,通过活动提升学生交往能力。互动可分为师生互动,让教师做个“平等中的首席”;生生互动,让出机会,让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生本互动,引导学生与书本(教材)交流,回到文本中再认知,再发现。

  综上所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看起来主要是学生自学,但实际上蕴含的理念是——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师的引导是很重要的,教师要像教练一样对学生给予及时的的引导、指正。如果教师指导自学不得法,精讲中抓不着要领,先学后教的效果就成问题。我觉得:只有真正做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篇三: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模式

  新课程改革倡导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先学后教”呢?

  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把学生摆在第一位。“先学”中的“先”字,其含义是的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希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要先入为主,主动探究。以自主学习、生生合作等方式,为“课堂教学”建构一个前置性平台。“后教”中的“后”字则更是对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绝对权威的弱化,它更多的是强调教师要转变角色,走下讲台,以服务者、促动者的身份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来,打破以往老师教学生学,老师主动学生被动的僵死的教学模式。“以学定教”中的“学”指的是与学生的发展相关的内容,诸如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学习效果等。“教”指的是与教师的教学活动相关的内容,诸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时间、教学效果等。“教”是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在自学中尚未解决的问题,作适时、适当的引导、点拨,以实现课堂教学时间有效使用、高效使用,从而避免教学的低效和无效。二、“先学后教,教学互导”,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先学后教,教学互导”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五步:第一步:课前预习自学,根据年级的不同,对学生的预习也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低年级主要读通课文,标划好自然段,尝试自学理解生字。中年级在此基础上,结合课后练习题或根据老师提供的问题,实行阅读,并实行初步的质疑和标注;高年级则在中年级的基础上对课文实行初步的分析,并谈自己的感受。第二步:检查预习、巩固预习,重在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引导学生根据预习问题再次实行尝试性自学,看看是否有了新的理解和感受。第三步:集体研讨,主要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突出思考的习惯以及合作意识的培养。在操作中,紧扣预习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实行集体研讨,教师适当引导,落实以学定教,实行合作释疑,这是重点。在此过程中,发现学生的疑难点、易错点、兴趣点,并有效的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点实行有机的结合,做到“以学定教”和“三讲三不讲”(讲学生通过自学还未解决的问题,讲规律、讲方法,学生没有充分

  预习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能解决的问题不讲;学生通过交流能解决的不讲)。以此培养学生的“三学会三养成”(学会自学、学会独立思考、学会交流与思考,养成参与课堂讨论,倾听老师和同学意见,并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习惯。)

  第四步:检测巩固,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整个教学环节环环紧扣。首先,教师在每次新授课之前,都要安排预习内容,提出预习要求,设计自主探究的题目,要求预习任务具体化,以题引领预习,使学生有目的地自主学习,并将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然后,利用上课5分钟的时间,检查学生对生字词以及课文朗读的检查,夯实生字词的基础。然后再根据预习中的其他内容实行简短的再次自学,目的是为集体研讨打基础,为小组交流做准备。其次,集体研讨,本组内之间、组与组之间实行讨论,教师根据学生研讨情况实行引导,实现知识的迁移,情感的升华以及对内容的内化,达成学习的目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最后,反馈矫正,巩固所学。

  三、“以教导学,以学促教”促动学生互动学习“以教导学,以学促教”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学生已经超前先学了,那么怎样以教导学,以学促教?

  1、要建立课堂教学新常规。这是一种有别于旧常规的压抑、严整、呆板的课堂制度。它以学生精神放松,形体自如,活中有序为表征。在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创造性学习中,允许学生发言不举手,先上就上,各抒己见,并学会倾听,快速思考;学会补充,表达自己的想法。

  2、引起学生学习意向。创设学生认知冲突情境,引发学生学习欲望,让思维擦出火花,让矛盾碰撞,使学生积极加入有意义学习行列。尊重学生的选择,让个性自主张扬,焕发思辩活力,从中汲取他人的观点为我所用,激活学生挑战、迎战的水平。

  3、让学生选择学习方式。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方法、手段、角色等表现自我,表达自己的行为,表述自己的认知,表演自己的创作,满足学生表现欲望。以符合学生的认知需要、情感需要,以“让”为“促”,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4、提供必要的协助。当学生思维没有方向时,给予指点迷津,确立航标;当学生思维受阻时,给予铺路架桥,纠正错误;当学生思

  维外放时,给予正面牵引,把握教材;当学生思维定势时,给予侧向、发散的启发;在学生思维“山穷水尽”时,给个“柳暗花明”的启示。

  5、把球抛给学生,促动交往互动。创设机会,把球抛给学生,也让教师多说一些“我也不懂,不知道”,装装无知和愚笨,让学生多些互动,多些探究。课堂教学中注重以活动促开放,以开放促发展,通过活动提升学生交往水平。互动可分为师生互动,让教师做个“平等中的首席”;生生互动,让出机会,让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生本互动,引导学生与书本(教材)交流,回到文本中再认知,再发现。

  综上所述,“先学后教”,看起来主要是学生自学,但实际上蕴含的理念是——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师的引导是很重要的,教师要像教练一样对学生给予即时的的引导、指正。如果教师指导自学不得法,精讲中抓不着要领,先学后教的效果就成问题。我觉得:只有真正做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篇四: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模式

  以学定教先学后教

  以学定教”是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在自学中尚未解决的问题,作出适时、适当的引导、点拨,以实现课堂教学时间有效运用、高效运用,从而避免教学的低效和无效。

  在“以学定教”的空间内,学生可以依照教师提供的框架,调节自己的学习进度、内容,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问题、热点来学习,可以进行适当的活动;教师则应注意学生学习的共同点,抓住他们学习中的闪光点,突出学习的重点。以学定教极大的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选择性,也给教师以更大的选择,同时,教师可以清楚的、冷静的看到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教得更精粹,更切中学生的需要。在教学中教师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班级的情况来调整教学内容,我也碰到过这样一些班级。教师首先在备课中就要考虑到,同一个教材选择的内容要进行参选,较弱的班级选择时间练得多一些,力量性的动作多练一些,难度降低一些。而运动能力较强的班级基础的动作能完成的一遍通过,而难度较强的则可以进行不同层次的选择,也可以在课堂中设定不同难度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

  1、要转变观念、相信学生、大胆放手,在以前的课堂教学中,我不去分析学生会不会,而是一股脑地讲知识,只害怕他们听不懂,结果到下课时,学生还没有进行练习,知识当堂得不到巩固,我认为是学生成绩不太好的原因之一。学习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后我豁然开朗,自己上课的“废话”太多了,抢了学生的时间,把学

  生当成了听的对象。今后,学生凡是能看懂的知识我坚决不讲。课堂上教师要讲在重点处、难点处和关键处,一定要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讲解,不能会不会都讲,要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试着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2、抓紧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课前要做到精心备课,教学目的要明确,有层次地设计好练习题,每个环节大约多长时间要做到心中有数,坚决避免随意性。争取做到课堂上不浪费一分一秒的教学时间,争取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要改变课堂上一讲到底,作业课外时间完成的习惯,把练习的时间还给学生。这样,学生就必须自己独立做,也能充分暴露他们存在的问题,教师也能在课外时间较好地进行查漏补缺。从而提高教学成绩。

  3、重视对知识的落实。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中,我们不难看到,改革教师的理念中突出对知识的落实,“四清”工作就是最好的体现,也是取得优秀成绩的保障。反思平时的教学工作,这一点我做的不够好,具体到教学中,要节节课知识点过关,让学生养成不让问题“过夜”的良好习惯。以前,我也非常重视作业的落实,但不能坚持,往往教师一忙就顾不得学生了,今后,我要努力培养学生这方面的意识,如果学生有不会的要主动找老师解决,师生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这样,学生上课时学习兴趣也会不断提高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4、重视学法研讨和学法指导。课堂上出现最多的语言是“为什么?”和“说说你的方法”“谁有不同的方法”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学法

  讨论和指导,因为“题是无限的,法是有限的”。学生掌握一法,胜做千道题。

  总之,在学习经验中,我们要联系自己的课堂,不断地反思,实践,及时总结,再实践,借鉴经验,适时地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相信我们的教学水平一定会提高,教学成绩也会再上一个新台阶。

  

  

篇五: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模式

  同时教师通过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能及时地动态地把握学生学后考虑教师如何导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基本上做到心中有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复杂性教学内容的灵活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随机性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教学方案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策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策略先学后教

  2011-04-0119:59:46|分类:谈教论育|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课堂教学采取“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策略,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育重教师“教”轻学生“学”的做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一、“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的基本程序“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为此,在教学时,应做好以下三个准备工作:(1)课前,预设学习提纲在学生自己的自主探究学习之前,教师要从宏观上对学生的学习给予必要的指导和点拨,这是“学前导”。教师要在学生学习之前发挥好“导向”作用,就必须认真钻研教材,精心预设教学流程,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包括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兴趣、需求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等情况。教师依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大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预设应指导的具体方面,其中包括学法的指导。注意的是这里教师预设的是“学习提纲”,不是“教学提纲”,也不是“学习方案”,是要对学生的学习发挥“导”的作用,而不是“牵”的作用。所以,教师首先想到的不应是我该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而应是学生会学什么,会怎样学的问题。学习提纲应侧重点拨关键、启发问题、激发兴趣,目的是引导学生能进入自主的、探究式的学习状态。教师不应牵着学生走,切忌把学习提纲编成教案或学案发给学生,使学生形成现成的结论,束缚学生思维的发展。(2)课中,思考学生如何学这是“以学定教”教学法实施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集中体现。学生可以根据教师预设的学习提纲,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从而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自我发现问题、自我分析问题、自我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提倡学生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另一方面,也要促使学生之间的自主交流与自主合作,鼓励学生展开讨论、辩论,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促进学生共同发展。通过自我对学习方案的设计和落实,学生有了独立思考和自我实践的足够时间和空间。学生学习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虽然是一种自主行为,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放任自流。这一过程无论是在课下还是在课堂上完成,教师都应积极地参与其中,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形成师生间双向的、能动的交流,从而保证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同时,教师通过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能及时地、动态地把握学生的学习信息,为确定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3)学后,考虑教师如何导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基本上做到心中有数。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复杂性、教学内容的灵活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随机性,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教学方案。主要帮助学生分析和解答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理解和认识;适当补充一些新的教学内容或学生需要的、感兴趣的知识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仍是“导”,是“学后导”,而不是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搞“一言堂”,“教学方案”不是把现成的答案压给学生。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尽力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再分析、再讨论、再归纳,使学生逐步登上最后一个台阶,得出正确的结论,最终自我解决问题。还有一点,就是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一些学生的独特性和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二、“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实现两种转变

  “以学定教,先学后教”能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去自学、去尝试、去探究、去发现、去解决。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点拨引导,实现以下两种转变。1、以学定教——变“学会”为“会学”众所周知,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服务的。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因此,教师必须变“教学生学会”为“指导学生会学”。新课程强调教学生学会学习,这就要求教师有强烈的“学法”意识。教学过程既是“教法”的实施,又是“学法”的体现。课堂教学过程应成为学生获取新知、掌握学法的过程,教师应通过示范引路使学生自悟学法,学生是在思维活动中学会思维的。教材内容蕴含着思想方法和思维活动。而且思维活动本身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示范给学生展示思维的过程,点燃思维灵感的火花,把凝结在知识背后的思维方法及思维发展过程展现出来。学习方法的指导要见缝插针,随时渗透。并引导学生去发现、去领悟。2、先学后教——变“被动”为“主动”“施教之功,贵在引路,妙在开窍。”要开启学生通窍之门,就要让学生先学,然后依据学后施教。先学后教,即在课堂上教师揭示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进行自学与尝试,暴露问题后,教师才给予点拨释疑,然后学生进行练习,完成作业。由于学生学在先,学后发现问题,感到困惑,这样学生可以带着目标,带着“疑问”进入课堂,其求知内驱力增强。有时甚至无须教师启发诱导,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内在潜能也能得以充分发挥。因此,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教学的中心任务落在“学”层面上,而不是“教”的上面,我们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在“自读、自练、自评”的过程中暴露问题,教师的作用在于有的放矢的“相机诱导”。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自学课本——质疑讨论——教师精讲——巩固练习——最后进行小结引伸。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先学”要做到“三明确”:即目标明确,学法明确,难点明确。教师“后教”也要做到“三明确”:首先,明确教什么,教学生不会的内容,教学生学会学习。其次,明确教的要求,教师不能就某个问题讲问题,而是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让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还要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三,要明确教的方式。“后教”不是教师唱“独角戏”,应该先让会讲的学生讲,学生不会讲时,教师才给予点拨引导。教师讲解要避免重复,力戒“教师讲一句,学生跟一句,教师讲一遍,学生重复一遍”。要紧缩教师讲的时间,保证学生有充足时间完成课堂作业。当然“先学”与“后教”并不是相互割裂的关系,而是互相渗透,互相补充,辨证统一的整体。“先学”中可以适当的提问、点拨、启发、诱导;“后教”中也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一句话,先学后教,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开动脑筋,教会学生实际运用。

  一、课题:分数的意义二、内容:书P60-68三、导学提纲1、分数是怎样产生的?2、举例说明1/4的含义3、什么是单位“1”?4、什么是分数?

  5、什么是分数单位?6、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7、你能举几题和例3相似的生活问题吗?8、你能解答P67的第3题吗?你是怎样想的?四、疑惑:

  五、拓展:阅读与分数相关的历史,建议看吴正宪团队的《翻开数学的画卷》

  

  

篇六: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模式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

  一、“以学定教”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学案”是“以学定教”教学形式最重要的操作材料,学生就是在“学案”的引导之下,通过课前自学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预习的成果和预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去听课;教师则根据学生在学案预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组织课堂教学,带领学生解决疑问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三维的教学目标。“导学学案,,的设计,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做到按学科知识结构,认真研究学生的共同特点、个体差异,综合考虑全体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基础上,分层次确定具体可行的学习目标。要把握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满足学困生的成功体验,也要激发优生的求知欲望,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案引导,学生在课前的自学。

  从学案的设计中不难看出:

  1、学生有了预习、自学的目标和方向。学生知道上课的第一个环节就是检测

  公式的记忆,为了在同学面前不丢面子,为了给小组争得荣誉,他们课下一定会下功夫,掌握最基本的公式形式,为课上的应用作了很好的准备,这种方式也无形中督促着学生的自学。还有,教师在找各组代表到黑板展示时,此环节是最低要求的就要给学困生机会,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乐于学习。

  2、题目的选择既能引起学生兴趣,又有思考价值。两道题目都属于中档难度,

  有一定梯度和递进关系,并且都与实际结合,大部分学生都会有思路而且也很感兴趣,不会觉得题目无从下手或很枯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信心是永远的动力,这些同样可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教师一定要利用好这些情感因素,在题目的选择和编制上花大力气,做到精心而大胆,有利于学生思考并促进学生方法的掌握,使学生变苦练为乐练,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

  3、教师的要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了学习的任务。在学生课前预习先做的

  两道题目设计上,要求会解的没有问题的学生可直接写出解题过程,而不会解的同学

  必须提出问题,说明哪个关键点突破不了,这种做法与常规的课前练习不同,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层次不同,一定有不会解的同学,这部分同学更需要我

  们积极引导,那教师就可以通过“质疑”这种方式来促进这部分同学思考,这样我们不仅解决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差异问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学资源也得到了充分利用。

  (二)、学案引导,学生在课上的主动参与。有了课前有效的自学,教师课上就有了正确的教学起点,也就是教师没必要在学生都会的知识点上浪费时间,也没必要在学生无法达到的高度下功夫,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生生互动解决,教师适时引导解惑的过程。“以学定教”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途径。通过以上的实例还不难看出:

  1、学生通过“先学”产生疑问后,必定急于得到问题答案,这就促进了课堂上

  学生积极的参与。学生质疑的环节很精彩,学生提出的问题很容易引起其他同学的兴趣、共鸣或思考,他们愿意在课堂上听到自己的声音,不喜欢老师不符合他们想法的讲解。因此,学生“先学”后的有准备课堂,更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

  2、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要将问题再抛给学生,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课

  堂上我们不仅要解决一部分学生的问题,还要使原本素质较高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和解答其他同学的问题,这样课堂上就不会出现学习好的学生没事做的情况,让每个人的思维都是活跃的,都在积极的思考,都不会被动的等待接受。

  3、“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真正实现了学生举一反三。长

  期以来,课堂教学一般采用五段式(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课、巩固复习、布置作业),复习课一般都是教师讲一道例题,紧接着学生学着教师的步骤练一道类似题目,然后作业再巩固一些相似练习,表面上看这种方式很好,学生掌握的也很扎实,可深入思考后我们就会发现这种方式不利于学生方法的构建,它实际上是让学生“练三会一”,在多次的重复中记忆知识,的确存在弊端:

  (1)只能使学生停留在模仿水平上,学生始终处在被动的状态,积极性并未

  调动起来,主体作用也得不到发挥。

  (2)教师重在传授知识以学生听懂为目的,教学脱离实际,不能更有效的培

  养学生的能力,最终导致学生能听懂但遇到问题还是不会解决的怪圈。

  (3)缺少针对性、实效性。教师主观地灌输,不能及时反馈信息、有针对

  性地解决问题,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4)导致课外作业负担过重。上课时学生并未动脑积极思考,学不会方法,作业

  压到课外,科科如此就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产生厌学情绪。“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避免了以上的问题。比如前面的学案,第一题就是在

  学生都会解决的刹车问题上附加了真实情景,那就只需强调学生抽象出模型的方法;第二题虽然面目全非,似乎与第一题毫无关系,实际分析后却发现它就是在第一题的基础上多增加了一个质点的运动,那就只需强调找到两个运动物理的两系就可以了,就在递进式的练习中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第三题看似又与前两题无关,在仔细思考后发现它就是在两个质点运动相遇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追击问题最大距离的典型讨论,到此也只有三个题目,但既有巩固又有提高,三个题目的解题方法不断的渗透,学生在一步步练习中培养了画情景图的习惯,这也就是找到了解题的关键,学生也就做到了举一反三。

  4、“以学定教”的思想也可以以“小组合作”方式呈现。在上述实例中,最后

  一个环节的设计是课堂评价,但是是以组内合作和组间竞争的方式展开的。这个问题有三个特点:一是继续沿用和巩固所学方法解题,二是仍然是个实际问题,时刻告诉学生学以致用;三是要求用最快时间解出,那组长必须合理分工,只有将不容易算的火车到站时间交给能力强的、将容易算的普客和快客交给能力稍弱一点的同学解决才能高效的完成任务,在组间的竞争中获胜。这样设计会使在组里学习的不同层次学生都获得满足感和成功的喜悦,教师只要在小组汇报结论时适当的点拨和评价就完成了有效的“教”,而且这种“教”不只教会了知识与方法,还教会了学生如何合作、如何体味学习的乐趣,也就大大提高了学生课堂参与的热情,改变了他们原有的学习方式,实现了知识的自主建构。

  

推荐访问:先学后教 以学定教模式 模式 先学后教 学定教

本文链接:https://www.xpbxgsx.cn/zhuantifanwen/fanwendaquan/760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4 精优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15042696号-1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