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精优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范文大全 >

综合实践与学科教学融合12篇

时间:2022-11-27 15:55:04 来源:精优范文网
导读: 综合实践与学科教学融合12篇综合实践与学科教学融合  另一方面综合实践活动从课程资源上说具有极强的地方性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文化状况文化传统千差万别使得综合实践活动在具体的课程内容

综合实践与学科教学融合12篇综合实践与学科教学融合  另一方面综合实践活动从课程资源上说具有极强的地方性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文化状况文化传统千差万别使得综合实践活动在具体的课程内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综合实践与学科教学融合12篇,供大家参考。

综合实践与学科教学融合12篇

篇一:综合实践与学科教学融合

  另一方面综合实践活动从课程资源上说具有极强的地方性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文化状况文化传统千差万别使得综合实践活动在具体的课程内容上不可能统一无法形成统一的教材或参考资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特有的生成性也拒绝固定的统一教材这对于习惯了以教科书和教参为教学原点的初中教师来说是一个需要重新适应的过程

  有效整合学科课程

  一、问题的提出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与其他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的新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1]。它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它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与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1]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自然的了解、对社会的了解与参与,密切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建立新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利用信息的能力。如何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在实践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一方面,《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仅仅给出了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的一些大的要求和原则,缺乏大量的可供借鉴的案例,给课程实施带来了操作上的重大困难。另一方面,综合实践活动从课程资源上说具有极强的地方性,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文化状况、文化传统千差万别,使得综合实践活动在具体的课程内容上不可能统一,无法形成统一的教材或参考资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特有的生成性也拒绝固定的统一教材,这对于习惯了以教科书和教参为教学原点的初中教师来说,是一个需要重新适应的过程。广陵区从2002年4月开始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课改突破口进行了实验和研究,经过一年多的学习、探索和实践,大家都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重要性。从区教育局到学校和教师都比较重视,积极做好了准备。因此,不管是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经验的积累,还是对课程实施规律的探索,都非常有必要花力气进行“整合学科课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题实验的研究。

  二、研究的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就是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的教学融为一体,其意义是: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把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内容、学习方式以及评价运用到学科教学之中;另一方面,通过学科教学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得到进一步的建设,使教学资源、教学要素和教学环境整体化产生聚集效应,促进传统教

  学方式的根本改变,促使学生健康发展。[2]

  三、研究的四个层面

  综合实践活动要把学生在校内的学习和校外生活及需要和兴趣紧密结合起来,我们让学生参与综合性、开放性的实践活动。把课程内容的综合化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的各个指定领域的关系,同时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构成内容丰富的活动。[2](一)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目标的整合学科教学的目标侧重于某一领域的知识技能目标,综合实践活动,不是单纯从知识着眼,而是从人的发展着眼,着力点是促进学生主动地发展各项基本素质,旨在使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联络社会生活实际,通过亲自体验,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适应学习化社会需要的终身学习能力。[3]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把学科教学目标与综合实践活动目标整合起来,形成了有利于学生学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目标体系。我区初中在语文学科上做了深入的探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是使作文的教学目标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组织学生参加扬州晚报的小记者,经常参加晚报组织的课外活动和学校组织的活动,先后去了油田、润扬大桥等很多地方,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文化名人朱自清先生是扬州人,扬中校友,在教他的散文《春》或《背影》时,让学生参观扬中校园、瞻仰朱自清铜像,参观朱自清故居,追寻朱先生成长的足迹,了解朱先生“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面粉”的英雄气概和民族精神。游览夏日夜晚的荷花池公园,体会朱先生《荷塘月色》的意境,指导阅读《朱自清散文选》,加深学生对朱先生原作的理解,挖掘名城的文化底蕴,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二)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内容的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融合了两门或两门以上几方面学科,强调了内容与社会发展、社会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把环境教育、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现代生活教育、当代科技教育等内容融为一体,将各学科知识综合起来进行教学,做到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融知识和能力为一体。通过研究,从学生的需要与社会的需要出发,把学科教学内容与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恰当地整合和互补,在学科、学生、社会三者之间寻求一种动态的平衡。[4]

  我区的初中各个学科积极把学科的内容与综合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在教《个园》时,学生先认真自学课文,然后阅读《爱我中华兴我扬州》中《国家名园——个园》,再到图书室查阅个园有关资料,并在全班交流的基础上,按小组分别选好介绍春、夏、秋、冬的四个导游。再将课堂搬到个园,让学生结合实物进行讲解比赛,最后让学生写出活动的感受。不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让学生深刻领会了课文的内容,激发了学生热爱扬州、热爱家乡的感情,提高了学生组织活动和语言表达的能力。(三)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方式途径的整合1.分科联合实现学科之间的联合,优势极为明显,它促使学生养成了科学的思维习惯,破除了思维的惰性和定势,有助于向学生提供完整的世界图景。有助于减少课程门类,减轻学生负担。有助于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有助于学生学习及个性发展。2.教材重组和延伸科学知识是一个系统的整体,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在教学中,我们要启发学生自己建构知识。教师要深入了解整个教材体系,然后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找到课程的生长点,对某些教材进行重组,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重视知识的建构。我们现在所用的各科教材只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范例,还有大量的知识需在课外得到补充。因此,我们要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延伸学科知识,使之与学科课程交相辉映,相得益彰。3.开发全新的课程板块和课程单元我们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实践运用的能力。根据我区中学的实际情况,综合实践活动课分两大板块进行:(1)专门的思维训练初一年级侧重于科技小故事、小知识;初二年级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学科联合,如与语文写作和阅读、数学研究性学习和信息技术相结合。二是,运用思维训练技法,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敏感性、灵活性、独特性等;初三年级侧重于介绍最新科技成果,初步了解世界科技动态。(2)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开展创造性活动实践活动:包括小制作(与手工、劳动、自然、科学制作相融合)、小记者、种植等。竞赛活动,通过撰写科技创新方案、进行发明创造等一系列竞赛活动,训练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我区的数学学科在多媒体教学上进行了尝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弥补传统教学中难以化“静”为“动”的不足,很好地揭示概念的形成过程、数学规律发现过程、展示问题的探索过程等。有些教学内容学生比较难直观理解,有的需要动手操作,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增强教学效果。比如动态的过程,图形运动、分割与组合,等等,学生一目了然,花时间又少,效果又好。(四)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资源的整合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性程度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学科教学强调学科本位。因此,教材是学科教学重要的课程资源,班级课堂是学科教学最重要的条件课程资源。学科教学偏重学科知识资源的开发,学习方式和内容主要集中在学科课堂教学上[3]。综合实践活动则强调完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探究活动,注重探究的过程和享受由探究所引起的成功的快乐。综合实践活动资源有广泛的社会实践性资源和丰富的主题活动资源等,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入、全面,学习的情感兴趣更加强烈。知识的拓展,为学生更广泛地进行探索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使探究活动不断趋于科学化。把学科资源和综合实践活动资源进行整合,就是要努力创设一些条件性资源,硬件设施、软件资料,或是活动的基地,在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时,能够以教材为引子,进行辐射性的探究活动,在综合实践活动和学科教学的相互作用中提高学生,发展学生。我区的初中作了初步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物理学科结合连通器去参观了施桥船闸,化学学科结合水的污染问题参观了汤汪自来水厂,地理学科结合扬州的地理参观了扬州博物馆等。湾头中学的小发明、小制作很有特色,在扬州市乃至全省都有一定影响。学生的发明、创造和制作的作品,即是综合实践的成果,同时也为其他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广泛的素材。这些活动的开展对学生学科知识获得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受到同学们的欢迎。

  四、研究的效果

  课题的研究提高了学生、教师在当前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情况、认识、态度、意愿等方面进一步的认识,学校更加重视了对课题的研究,教师丰富了教育科研经验,学校的科研气氛越来越浓。我区初中在开展课题研究的同时,进一步改善教学设施,校园文化氛围浓郁,各学科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活动室、乒乓球室、实验室、电脑房、多功能教室等专用教室及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给课题的实践探索提供了机会。还成立少年航模小组、科技兴趣小组、校乒乓球队、音乐兴趣班、美术兴趣班,落实

  社区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初步构建的校园网络文化。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各学校还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各类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理论,讨论研究内容,制定具体的行动策略,促进了教师的成长。课题组成员按照研究目标和具体实施方案开展研究。定期交流教研体会及成果,课题组成员发表了很多研究成果。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在各类活动和竞赛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五、研究后的反思

  首先,课程资源的问题。在课题实验过程中,教师普遍感觉到课程资源的不足。如何充分利用好目前现有的课程资源,让他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以及如何进一步开发新的课程资源为教学服务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这需要社会、学校、学生各方面的协调配合。其次,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实验的投入问题。初中教师教学任务重,时间紧,面临中考的压力。如何进行相关教师的培训有待研究出一整套方案,让一批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师快速成长起来。同时教师感觉到实验的投入要加大,有些活动开展不起来,因为课题的研究在人力、物力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缺口。如何在目前有限的人力和物力的基础上,发挥它们的最大作用,以及如何加大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投入,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6~47.[2]张贵联.让世界成为学生的书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探索和收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63~95.[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各科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梅汝莉.多元智能与教学策略[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272~298.

  

  

篇二:综合实践与学科教学融合

  演马小学三年级三班上学期综合实践活动小课题研究

  《综合实践与学科融合》教学计划一、《综合实践与学科融合》研究内容(一)与品德与社会学科的融合1、为学校画平面图。2、制作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3、写一写公共场合中的安全小常识。4、设计爱护公共设施的宣传标语、宣传计划。(二)与科学学科的融合1、了解小丑玩具站起来的秘密。2、做好蚂蚁观察记录。3、研究小草喝水的小实验。4、了解家乡饮用水的来源,调查水污染情况。(三)与语文学科的融合1、记录课余生活的安排。2、了解有关蜜蜂的知识。3、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四)与地方、校本学科的融合1、在校园内领养一棵你最喜欢的树,建立档案卡。照顾并了解它的习性和学名。2、调查一种珍惜动植物的生存状况。3、环保秀。二、《综合实践与学科融合》研究目标定位

  1/7

  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

  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1、通过走访、调查、上网等多种方式认识综合实践与各科教学的密切联系。

  2、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

  3、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学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我们生活的家园。

  4、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能就日常生活常见的事物进行辩证思考,激发环保意识,

  从小培养社会责任感。

  5、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习和实践,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获得亲身参

  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综合实践与学科融合》研究课时教学计划

  子课题研究内名称容

  行动指导内容

  公共场学生亲身体验并注意去观察,自己总结在公共场合中存在

  合中的的安全隐患,做好记录。

  安全小

  ”与品常识

  德与社公共设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到公共设施小组合作想出口号响亮具

  会学科施宣传有感染力的宣传标语。

  的融合标语、宣

  传计划

  学校平学会画学校的平面图,布局合理标示清晰。

  面图

  2/7

  调查学采用采访、调查等多种方式去发现学校的新变化。

  校的新

  变化

  小丑玩在自己动手操作过程中积极探索其中的奥秘,在实践中

  与科学具站起去发现知识,在动手的过程中感受到科学知识带来的魅学科的来的秘力。融合

  密

  蚂蚁观做好详尽细致的观察记录,及时和小组同学交流。察记录

  小草喝做好充分的准备,及时观察记录。水家乡饮深入生活中调查了解,寻根求源,提出合理化的建议。用水与语文课余生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并配合采访、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学科的活融合蜜蜂学会认真观察、记录蜜蜂的习性。

  传统文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要深入,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传统文化的

  化

  宝贵。

  与地方、建立领让每个学生做好长期的管理与记录是一个关键。让他们

  3/7

  校本学养树木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科的融的档案

  合

  卡

  调查珍

  惜动植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物

  环保秀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变废为宝。

  4/7

  演马小学三年级二班上学期综合实践活动小课题研究

  《长脖子娃娃》教学计划一、《长脖子娃娃》研究内容

  学做长脖子娃娃学做长脖子娃娃是我们这一学期综合实践课的研究内容,我们重点围绕“长脖子娃娃”展开对各种姿态表情的长脖子娃娃的创作与研究。二、《长脖子娃娃》研究目标定位在这个课题开发、实施中,本着“塑造完美,自主创新”为目标,以人的发展为核心。通过学生对“长脖子娃娃”的感知、制作、与创新,激发他们美的情感、美的想象,从而养成一种美的情操、美的道德、美的品质。进一步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在活动中能够主动参与,自主创新,勤于动手,重视彼此交流,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让创新使智慧闪光。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讨论研究、亲手制作,扎实有效地开展好这门课程,在课内外兴起美与创新的学习热潮,营造良好文化氛围,真正让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受益。同时,通过该课题的实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以更加轻松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初步感受长脖子娃娃作品形态逼真的特点,体验制作的乐趣。2、初步了解制作所常用的工具、材料,认识并会使用学会用不同的简单的工具,

  了解动漫人物动物的设计,认识简单的电路板。3、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各种表情的动漫人物及各种动物系列的长脖子娃娃的制

  作。4、观察生活中的各种动物、人物,并结合观察进行创作。5、利用自己制作的长脖子娃娃为家人、老师及同学送上节日的祝福,传递自己的

  情感。

  5/7

  6、运用色彩对比与和谐、造型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与理解。

  三年级二班综合实践上学期《长脖子娃娃》课时教学计划

  子课题研究内容

  行动指导内容

  名称

  长脖子娃娃的构想欣赏图片,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感受长脖子娃

  娃的逼真形象等特点认识制做的常用

  长

  工具及基本方法。

  高兴的表情

  掌握各种人物快乐的表情的做法

  脖

  愤怒的表情

  知道如何设计出愤怒的表情

  备注

  子

  悲伤的表情

  掌握悲伤的表情的制作方法,能抓住

  不同人物的悲伤表情。

  娃

  惊恐的表情

  掌握惊恐的表情表现技巧。

  动物系列

  选择一种熟悉的动物对其进行观察并

  娃

  能制作出,培养生的创新意识

  展示交流

  交流制作过程中的心得、合理化的建

  议

  动物系列

  知道怎样通过设计表现动物的凶猛、

  令人恐惧的特点

  不同人物的各种复掌握各种人物喜怒哀乐的表情的做

  杂表情

  法

  夸张表现的书签掌握一些人物或动物夸张表现的技巧

  制作

  6/7

  展示交流

  交流制作过程中的心得、合理化的建议,进行再次完美的创作。

  7/7

  

  

篇三:综合实践与学科教学融合

  学科融合视角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开

  发

  摘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改革,是所有教师必须积极反思和解决的现实问题。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应以学科特点和教学目标为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在这现实的情况下,将学科融合的理念引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加强综合实践活动学科课程的多样性和生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本文将结合小学教学的工作经验,总结出学科融合视角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开发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学科融合、资源开发

  一、综合实践活动与其它课程整合的理论依据

  在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与不同学科融合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二者相对独立,联系紧密。具体来说,综合实践活动与不同学科融合之间有三个联系:一是专业领域的知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可以得到拓展、整合、重组和提升;二是综合实践活动与不同学科的紧密融合,能够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获得知识和技能,还能在不同学科的教学中得到拓展和深化;第三,在某些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也可与某些学科的教学相联系。因此,正确处理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的关系,不仅是一个重要的主题,而且是一个具有创造性和艺术性的主题。

  1.综合实践活动与其他学科融合下,资源开发的优势

  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是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与各学科课程资源相融合。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下,运用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方法,融合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开发丰富的课程资源,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实施,并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体验。

  1.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的融合,促进了学科内知识的横向整合

  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开发立足于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融合了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强调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密切关系,整合劳动教育、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现代生活教育和当代科技教育等。各学科的知识与技能的互补,不仅促进知识的迁移与运用,还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

  1.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的融合,促进了学科内知识的纵向联系

  科学知识是一个系统的整体,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在我们现有的教材和课程资源里,应在对整个教材内容体系的认识的基础上,对现有的课程资源进行选择和重组。比如在各学科间有联系的课程中寻找新的整合点,重新组织和拓展课程资源,提高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综合性,甚至有更高的教学目标。另外,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只是学生学习的一部分内容,且其中有很多实践必须在课后完成,因此,我们应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运用并延伸相关的学科专业知识与技能,使之相辅相成。

  (三)转变教学模式与教育理念,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传统的教学方法强调课堂教学的准确性和教学的规范性,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来源。知识的习得主要以教师传授的方式,学生常常被动地被灌输知识。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反,课程资源是完整的生活世界,包括价值体认、责任淡定、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在教学模式上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主动获得体验,教师只是担任引导的角色。将综合实践活动资源与各学科资源进行融合,便能创造更加新颖的课程资源,甚至全新的课堂场所。在各种创新的情境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被动获取知识转化为主动探索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

  例如,将传统的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开设以劳动教育为主的种植主题活动。将科学课上的相关知识运用其中,科学地进行培育和养护。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发场地资源,将平时的课堂转移到室外,学生不仅可以体验田间的劳作,提高实践能力,还能反哺于其他学科,加深其他学科知识的认知与感受,如语文学科中的课文《悯农》、《种草莓》、《乡下人家》等。

  (四)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化被动为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教师教给学生的不只是书本知识,更是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与探究等能力,注重他们内在的学习动机,真正授学生以渔。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融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丰富课程资源,能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得更加主动,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简而言之,由“知行”到“行知”。

  三、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融合下,资源开发的具体策略

  (一)应当以课本教材为出发点

  教科书的内容是经过精心挑选和编排的,它是构建知识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科教育的基础和起点。教材所包含的知识内容是学生在课程中必须掌握和理解的学习对象,所以教师要以教材为出发点,发散课程资源开发的思路,使其与综合实践活动能更加紧密地结合。在教学实践中,要把与其他学科相融合的学习内容引入相关教学环节,建立各学科知识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互动关系。

  例如,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中可以引入数学思维,在学生发现发现问题后,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综合思考、分析并总结。例如在建筑师的职业体验主题实践中,学生运用胡萝卜块和牙签搭建胡萝卜高塔感受工程结构设计的原理,通过将复杂的立体几何构建转化为几种简单的数学图形,便于学生思考分析,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和规律解决复杂的问题。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画设计图、制作模型,让学生反思不同图形的属性和特性,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在解决复杂的综合问题时,教师用简单的方法,分析和拆解疑难问题,帮助学生积极思考,最后通过对几个简单问题的研究与组合,完成总体到分部再聚合到总体的课程构筑,切实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

  (二)应当科学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学生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究,学生可以掌握课本以外的知识和能力,获得丰富的自我、社会、自然的真实体验。因此,在开发各学科融合下的课程资源时,教师应在学生的兴趣基础上,结合各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寻找并设计综合性较强的活动主题,开发多样的课程资源,运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活动方式使其落到实处。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把主动权留给学生,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自由思考、自主学习。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和个人需求,尊重学生在实践学习中的自主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创新实践的能力。针对学生的特殊情况,教师应在教学设计中做好准备工作,在实践中起到及时引导辅助的作用,但避免过度干扰,确保留给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如果学生对学习过程有疑问或偏离了教学方向,教师应给予相应的建议和纠正。要让所有学生都主动地参与到实践中来,应有效地指导学生的活动,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保持对学科的热情。

  (三)应当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开发的课程资源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并根据具体情况,为每个小组分配不同难度的学习资源和任务。学生在初始阶段的个人兴趣、心理状态、生活体验和能力都各不相同,如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且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将是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因素。当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被满足,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会得到提高、重组、整合和拓展,使之真正学有所得。

  四、结语

  综上所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改革符合新课改的定位要求,将各学科教学内容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机融合,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积极影响,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根据各学科特点,创新开发课程资源,优化课程设计,不断探索改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提高学生的学

  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迎接时代的挑战。

  参考文献

  1.杨士平.基于跨学科整合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资源的开发[J].基础教育论坛,2019(32):72-73.

  2.金宏章.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资源的开发与实施[J].网络科技时代,2018(17):67-69.

  3.倪红艺.通过实践活动感受一滴水的意义——小学综合实践主题活动探究[J].读写算,2020(23):203-204.

  4.邓春红,李慧慧.基于主题学习的学科类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和探索[J].上海教育,2020(18):75-76.

  

  

篇四:综合实践与学科教学融合

  综合实践活动融合多学科的思考与实践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改革后要求中小学生必修的一门新课程,它具有综合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等特点。综合实践活动与多学科融合教学,在课程实践中能够激发学生投入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推进综合实践课程创新发展,促进指导教师素质的全面发展等,因此,综合实践需注重与某一学科、学科间交叉点实施融合教学,并在各学科教学中融合入综合实践教学理念。关键词:综合实践;多学科;融合教学;研究一、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分析

  1.综合性:综合性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特征之一,综合性特征是由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面对的社会生活所决定的,社会生活世界由社会、个人及自然等要素构成,这些要素是相互交织、相互融合的整体,并由各种关系相互交织在一起。其中,学生与社会或他人、学生与自然、学生与自我的关系是社会生活世界最普遍最基本的关系。处理这些关系、探究世界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发展教育并体现价值的过程。因此,学生个性的发展不是某些学科知识杂汇的过程,而是通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不断探究社会生活世界的过程。从而,综合实践活动便具有了超越严密的知识体系学科界限,更着眼于学生全面整体发展的综合性特征。

  2.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个性发展,而且面向学生整个生活,随学生社会生活世界变化而变化,综合实践活动目标、活动内容和方式都具有开放性特征。虽然新课程规定,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有信息技术、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四大领域,但不同地区、学校、班级及学生,具体活动内容是具有开放性的、多种多样的。综合实践课程可根据现有课程资源、学生已有经验采取不同的活动方式进行,活动实施中的社会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都是基本活动方式,而考察、实验、制作、调查、访问、劳动等都是综合实践活动中基本的方式,这些活动方式和过程因人而异,不强求学生机械固定地采取某种方式过程,具有鲜明的开放性特征。

  3.生成性:综合实践课程价值主要体现在活动实施过程,因为教师指导学生参与了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得到了自身能力的发展,通过过程体验反思有利于觉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能力增长。综合实践活动,生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生成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社会实践能力;生成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行为意识及价值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获得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是通过告知或灌输的方式来传递的,而是通过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亲历体验逐步生成的。生气性是综合实践活动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发挥的独到价值。

  4.自主性: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自主充分发挥搭设了广阔的平台。学生可通过自主选取研究课题、自主选择学习的目标和内容、自主选择活动小组、自主选择指导教师而实现自己的活动目标。二、多学科融合式综合实践教学的价值

  1.激发学生投入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多学科融合式教学的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注重对学生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学生多学科、多视角丰富的探究活动,促进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在社会、自然、人与人交往中更好地提炼自己的思想观点,更好地研究性学习,社会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也进一

  步激发了学生投入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的兴趣。2.推进综合实践课程创新发展

  教学课程的创新发展,需要教学方式的变革,单一古板的教学方式只会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课程的创新发展。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很强的教学课程,从课程本身的内在属性要求必须实施多学科融合式的教学方式;同时综合实践也是一门时效性较强的课程,需要不断的创新,需要教学方式的融合式运用。多学科融合式教学方式的变革,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不断融入多学科知识,保持课程的鲜活性,促进了综合实践课程的创新发展。3.促进指导教师素质的全面发展

  综合实践课是新课程改革要求必修的一门新课程,当前这门课程指导教师大多由其他学科教师来兼任,或改专业过来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更多是某个学科专家,他们的知识层次相对具有偏面性、单一性,当前指导综合实践课程的能力素质水平也相对不高。多学科融合式教学,引导指导教师在精通本专业同时,要善于吸纳和借鉴其他学科知识,来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开阔自己的知识视野,并在教学实践上探索互动式、实验式、案例式等多种方式,无论教学知识储备还是授课技巧都将得到较大提高,也有利于促进指导教师素质的全面发展。4.促进综合实践课程目标的实现

  综合实践活动具体主题是综合的,而不是单一的,它因学生所处的社区背景、自然环境,以及学生现实生活的需要的不同而不同。综合实践活动这种综合性是其它任何课程所不具備的。同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也是多样的、综合的,也是其它课程所不具备的。因此,多学科融合式教学,充分融合了多学科的教学手段,充分融合了多学科的知识点,避免了学科单一带来的教学弊端,更加促进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实现。三、多学科与综合实践活动融合策略1.以学科教学为平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在平时各学科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材课程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个性需求,为学生创设一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体验综合实践活动,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小小的学科课堂也可拓展成为学生掌握知识、陶冶品德、发展能力的社会生活世界,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综合实践目的。2.利用学科交叉知识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往往存在这样的问题,就是一部分学生不是提不出问题,就是提出课题太大而无法实施,与实际课题结合不够紧密。如何克服这样的问题呢,实际各学科教材就有丰富的问题库,在学科教材中隐藏着大量与社会、生活、自然有关并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可对学科知识进行充分的分析梳理,找到学科课程与社会、自然、生活相关交叉点和延申点,激发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浓厚兴趣,一方面可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研究课题,另一方面可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恰如其分应用到综合实践活动中去,达到较好的融合。3.综合实践教学理念融入学科教学

  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的合作式学习,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社会、自然、生活中确定课题的探究式学习,目的是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通过亲自体验来提高解决问题的自觉性。课程的开设不仅意味着新的课程形式的出现,更是新的课程理念的出现和生长,其着眼点就在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教

  师的教学理念。为此,教师就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树立综合性、探究式的教学理念,将综合实践活动经验转化为教学实践,融入到各学科课程的实际教学中,使学科讲授式教学变为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性教学,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能力、陶冶情操。

  

  

篇五:综合实践与学科教学融合

  综合实践与小学科学课堂的融合

  摘要: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在新一轮教育改革浪潮中,小学科学综合实践课在整个小学教育事业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学校对科学综合实践课也加强了重视。陶行知教育理论是与新课程理念相符合的理念,通过将陶行知教育理论真正应用到小学科学综合实践课,可以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科学综合实践能力。

  关键词:小学科学;综合实践;教学

  在新课改过程中,小学科学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两门新课程应运而生。小学科学课程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学科,而综合实践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很强的德育功能,两门课程在教学内容、学习方法、教学模式上都具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同时在好多方面存在着关联性和整合的可能性,这恰恰是实际教学中的现实需要。因此,把小学科学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有机整合,不仅可以发挥两门课程的优势,达到“取长补短”的教学效果,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1课程内容上的关联与整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和学习与实际生活相关的科学文化知识,并指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从而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关系。通过小学科学课的学习让学生懂得保护环境,学会人与人之间的愉快合作,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以学生实际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实践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由封闭式学校课堂教学转向开放式社会课堂教学,校内校外携手共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要在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会,从身边的社会和生活中获得所需要的重要知识和技能,从而让学生具有一定的自我服务

  和社会服务的能力,并在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得到一定的提升和发展。将小学的科学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内容上进行关联和有机整合,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然科学和社会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更清晰、更深刻地理解科学知识内容,并能更好地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从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比如,在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水》这一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水、品尝水,通过观察和品尝可以得出水是无色无味的这一特征。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去观察水的沸腾,在妈妈做饭的时候观察水是怎样达到沸腾条件的?在冬季观察水是如何结冰的,冰又会在怎样的条件下开始融化?有条件的学校教师也可以带学生进行实验,在实验室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来演示水的沸腾、结冰和融化。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要穿插与水资源相关的知识,还要让学生认识到水资源的珍贵和短缺,从小培养节约用水的好习惯,珍惜水资源,珍爱生命。在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养和动手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2学习方式上的关联与整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小学的科学课程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科学探究机会,让学生在不断探究的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科学知识的乐趣,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增强科学探究的能力,从而形成尊重事实、善于探究的科学态度。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中,理念要多元化、形式要多样化。教师在组织活动内容和实施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在特定的主题下,通过观察活动、调查活动、实验活动等多种形式,达到各科知识的关联和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学习方式就是亲身实践,让学生进行亲身实践,亲自经历和体验,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根本特点。综合实践活动课根据主题内容的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活动学习方式,主要有:参观考察、实地考察、观察实验、调查访问、收集资料、书写倡议书、辩论答疑、创造设计、制作调查表、分工合作、写反思、写总结等。科学课程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了更多的科学研究方法,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又为科学课程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方式,两者的有机整合,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比如,在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天气》这一章节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对天气进行实地考察,对每天的气温进行测量和记录,制作成研究报告表;实际测量降水量,并书写总结报告;观察风,观察云,制作一个天气日历。让学生在实地考察和探究中,学习与天气相关的科学知识,了解影响天气变化的因素,并学会和大自然的和谐相处,

  保护环境。从而,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成长,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3教学模式上的关联与整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提出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和讨论,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假设和猜想,通过假设和猜想可以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要想最终解决所探究的科学问题,就要制订相应的探究方案,也就是解决问题的计划和步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用具,从而能够让探究方案顺利实施。在方案实施的过程中一步步地接近真相,揭开科学的神秘面纱,最后得出结论。然后,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探究结论进行相互交流和评价。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研究主题,应用所学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从中进行改造发明和创新,进而对相关的社会问题进行关注,从而把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进行紧密的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模式除了和其他学科的相似之处,还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选择实践活动的课题,并制订具体的活动方案。在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有序进行,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做出必要的调整,最后得出结论。在综合实际活动完成后,教师要指导学生结合最后的实践活动结论进行有效的交流和评价,引导学生针对实践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从而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小学的科学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模式有很多相似之处,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两者的教学模式相关联并进行有机的整合,使教学活动变得更加多姿多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比如,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能量》这一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设计调查活动:家里的用电量调查,观察记录每天的用电量,并制作表格,从中得出家庭用电量的变化情况;走访调查邻居的用电情况,并对用电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可以对整个社区的用电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并制订研究报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在实验中研究电能和磁能的应用。在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和实验总结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探究的兴趣和积极性,

  并树立了学生的节能意识,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生活中要节约用电、节省资源,从而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小学科学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关联和整合,对实现教学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让学生在学习掌握相关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实践能力,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思想道德品质,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天希.小学“科学”课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整合[J].华夏教师,2018(18):44.

  [2]石静,白可.小学科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分析研究——以《磁铁再认识》为例[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7(10):83—84.

  

  

篇六:综合实践与学科教学融合

  整合学科教学经验,融合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分享

  摘要内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它的综合性就体现出知识运用,技能融通,联系广泛等诸多方面。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已有经验和再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生活环境和生活能力)和社会实际(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学习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它的综合性就体现出知识运用,技能融通,联系广泛等诸多方面。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已有经验和再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生活环境和生活能力)和社会实际(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学习活动。整合学科实践活动是有效的载体,弥补单一学科覆盖不足,虚化弱化的问题,开展学科整合实践活动也是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渠道。

  1.感受音乐节奏美,发现生活韵律感。

  节奏可以表达情绪情感,也最能调动学生参与音乐的要素。

  在开展以《美妙的韵律节奏美》为主题活动中,学生通过简单有规律的打击动作,产生有节奏的声音。通过敲击,打击,弹动,弹拨,摩擦,踢踏等多种方式,设计出不同的节奏。配合旋律编排出节奏。

  通过多种多样的节拍类型和节奏组合,呈现不同的音乐形式。学生通过实践

  体验到:节奏有快慢,节拍有长短。通过打击身体,敲击物体,歌唱伴奏等形式,

  呈现出不同的节奏效果。学生们设计的节奏节拍有的铿锵有力,有的节奏规律,

  有的温柔。因为好动是学生的天性,所以学生乐于参与有音乐节奏的实践体验活

  动。在老师的启发下,从最简单的动作入手,培养学生以声音效果为体验结果。

  参与节奏的律动中。如,

  (空—拍—空—拍),

  (拍

  —拍—空—拍—拍—空)。或者拍打身体的不同部位会发出不同声音,再配合不同的节拍创作出不同的节奏。教师与学生共同投入到实践体验的律动中,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节拍、节奏变化,最终呈现完整的节奏声势律动。

  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们尝试:用同一物体不同形式的敲击,用不同物体统一形式的敲打,用不同物体不同形式的敲打,都会呈现出不同的节奏。如:塑料瓶里装入不同质量的沙子,摇动塑料瓶节奏不同。同等质量的沙子装入塑料瓶,玻璃瓶,不锈钢杯子,摇动杯子节奏也不同。

  学生还创编了图示节奏训练法,运用图形代表的动作方式,来演奏节奏。如:∆代表“拍”,Ο代表“空”。按照图示试试看,你会得到怎样的节奏?!

  1.

  动手实践创意印贴画,发现事物形状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受到事物形状美的启发。我开发了

  以利用实物轮廓线条为主题的活动主题,设置了:《留住秋天贴画美》,《蔬菜印画》,《手指印花》实践活动。

  在考察探究阶段,学生要感知实物的特征。如:秋天树叶有各自不同形状和颜色,蔬菜的横截面有线条,手指和掌心有形状和纹理。根据这样的特征,可以什么样的实践活动呢?可以采用粘贴和拓印的方法。

  根据选用材料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实践方法和计划。如:制作叶贴画时,需要用到剪刀,乳白胶,镊子。先设计好叶贴画构思轮廓,再根据轮廓选择与之相符合的叶片,进行形态摆拼和颜色搭配。也可以根据需要利用剪刀剪叶片。最后,再用乳白胶将叶片粘贴在背景底板上。

  在进行印画的实践活动时,选择单色印泥和多色印泥作为主要活动材料。而学生们并没有运用印泥做印画的经历。所以,在进行手指印花和蔬菜印画之前,

  要熟悉使用印泥的方法:打开印泥盒盖——持物轻轻蘸取印泥——稿纸上轻轻印拓——图案清晰完整即为正确使用。

  1.激发身体爆发力,体验体能耐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既要让学生学会动手操作,创意设计,角色扮演,又要让学生有体能实践,切身感知。在进行《课间游戏我设计》这个实践活动时,活动目标确定为:让学生充分利用课间室外活动的十分钟,结合时间,场地,人员设计出符合实际条件的课间活动。使学生通过课间十分钟的时间里,充分放松精神,身体和智力同时发展。课间室外活动不仅是学生紧张的学习的调剂品,更是学生能够展示的特长,丰富课余生活,陶冶情操。甚至可以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在实践环节中,学生们通过小组讨论生成:1.课间活动与时间,场地,参与人员,形式有关系。课间活动时间只有短短的十分钟,所以,参与某一项活动的人员不能过多,要控制参与人数。并且参与人员要熟悉游戏活动的规则。这样,才能让参与人员在有限的活动时间里,充分参与活动身心得到锻炼。2.课间活动的种类可以根据场地分为室内和室外。室外活动可以是体育运动,如:跳绳(跳大绳,单人跳绳,花式跳绳)跳格子,跳皮筋等;室内活动可以开展益智游戏,手指操,棋类游戏等。又通过小组实践体验生成了:课间活动设计的不能太过复杂,最好是重复性运动。而且学生们还发现,课间游戏不仅仅是为了玩。玩是他们的天性,设计课间游戏的创造力也是在玩乐中得到锻炼和提升的,也可以将体育课上学习到的有趣味性热身活动迁移到课间游戏中。使得学生们在短短课间十几分钟内养成思维发散的好习惯,在思考玩耍中学到团结协作的意义。

  1.综合实践活动更要融合信息技术。

  当下是信息飞速发展,信息技术频繁使用的时代。所以,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并且运用其进行收集信息和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就像在此次抗击新冠病毒,线上不停学期间,学生能够自行进行网络学习。

  在进行《果蔬存放办法多》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网络查找信息,突破原有生活经验,形成正确新认知。在调查学生是否知道部分果蔬(芒果,香蕉,大葱,韭菜,土豆,金针菇)存放方法时,大多数都会说放入冰箱。这是不对的。因为,有些果蔬因为本身的味道和特性不适合放入冰箱。如,香蕉芒果这样的热带水果放入冰箱会加速腐烂。由此更正学生的认识:冰箱是存放果蔬的万能保险柜。

  真实实践体验,提升实际应用方法。学生通过网络(浏览器,抖音视频,微信搜索)关于蔬菜水果存放方法。如,香蕉这样的热带水果可以用保鲜膜,包裹住香蕉把就可以延长存放时间。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生成提出了很有思考性的问题,如:保鲜膜有粘性吗?在利用保鲜膜四角包裹法和缠绕包裹法时,生成提出了一些问题。如:豆角是不是也要像黄瓜那样缠绕包裹法(豆角不会逐个包裹,而是集中在一个袋子里存放。)像油菜这样的绿叶菜怎么利用保鲜膜包裹法?(用厨房用纸沾些水,包裹住油菜根部,再利用保鲜膜缠绕法包裹住油菜)针对浸水法学生们生成:蔬菜水果如果太轻的话不适合作用浸水法。因为,太轻了果蔬不能沉浸在水中,就不能将密封袋密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相关学科经验,绝非简单的搬用学科教学。而是,让学生通过探索,实践,验证知识的获得过程。探索获知的过程中要提出问题,生成经验,产生错误,发生辨别,形成经验。

  

  

篇七:综合实践与学科教学融合

  如何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时代赋予我们新的要求,学习知识不能单一化。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一门综合课程,知识的教授更要注重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即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和其它各学科进行整合,形成新的课程结构。

  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各个学科课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学科课程的目标侧重于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系统的文化知识,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具备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在此基础上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活动课程的目标则在于通过各类实践活动,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顺利实施又必须依靠各学科课程作为基础,他们之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宗旨是:“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所谓“发展知识运用的能力”的实质就是要求教师在精心设计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本节知识与其他各学科知识间的联系,并将其合理、自然的融在一起,以增强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意识。

  那么如何将各学科之间的知识有效整合,促进综合活课程的常态、有效开展?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深挖教材内容,通过对教材重组和延伸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完成各学科课程整合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材的编写特点,潜心钻研教材。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是强调各学科知识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和协调应用。例如“月圆中秋节”教学设计时,我发现这一单元有三个活动,每个活动都与月球、中秋有关系。我想:既然每个活动都与月球、中秋有关,能不能通过对教材的重组,把这几个活动整合在一起,促进各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作用呢?通过认真研究与构思,我大胆、巧妙地将这些内容分成不同的几类,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出现。像信息组、月饼组、畅想组、绘画组、诗词组、写作组等等。在这几类问题中既包含了对知识的重组,又包含了对知识的延伸,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认识、理解各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有利于学生对教材重组和知识的延伸开展积极综合实践活动。

  二、与相关学科教师密切配合,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各学科课程整合。

  综合实践活动中所需要的知识是以学科课程为基础的,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综合运用在学科课程学习中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自主获得的知识以及问题解决的基本能力又促进学科课程的学习,有助于知识的整合.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在谈到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的关系时提到:“各学科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提升;综合实践活动中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在各学科教学中拓展加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与学科课程相互渗透、有机整合,从而进行实验研究。”

  如“月圆中秋节”一课涉及古今诗词、绘画、作文、歌曲、微机等等,学生在独自完成时遇到很大困难,如收集的资料不完整,诗词朗诵时无法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找到一首古诗配乐歌曲却不会唱等等。为了更好解决这些问题,我主动与相关学科教师取得联系,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各个学科教师分别在课上对学生进行专业的辅导与积极帮助,学生也把在各学科学到的知识根据自己平时的积累和需要,加以整理完成,收获颇多,以至于学生在最后展示环节表现得非常出色。

  我深深体会到:正确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各学科之间的关系,与各学科教师密切配合,不仅有利于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激发他们对学科知识学习的兴趣。老师还可以更大限度的发挥创造性,设计出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三、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实现课程整合。

  综合实践活动课强调从学生的自身需求出发,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在生活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中为了更好的使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各学科课程整合,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的是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采用灵活多样地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考虑本班学生实际,让学生基于自身的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由选择和确定学习内容,达到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欲望。比如“月圆中秋节”教学时,我事先和学生聊天了解学生的喜好,对学生有个大致的了解。我再针对学生兴趣爱好,把要学习的内容分为几大类,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再把具有共同爱好、兴趣的同学组成合作学习小组,让学生先独自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再拿到组内讨论,大家各抒己见,达成共识。活动中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认知特点,优势与不足给每人分配不同工作,让每个学生都有发挥自己的特长的机会。也让那些对其他学科排斥的学生不自觉地会产生兴趣,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学生通过合作实践,实现了优劣互补,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会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形成一种积极、生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利用多方资源,对教材重组和延伸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以实现课程整合。

  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要学会充分利用多方资源,比如:学校资源、社区资源、家庭资源等多渠道、多形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从教室走进社会,以所学知识为铺垫,通过自主探索与活动体验,以获得社会实践活动的直接经验,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参与意识、公民责任感及创新意识的培养。拓展了所学知识,增长了社会经验,增进了学生的社会适应和创新能力;

  综合实践课与相关学科打通教学,让各学科中的知识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相互补充、有机渗透、不断延伸、逐步提升,才能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实现自身价值。

  

  

篇八:综合实践与学科教学融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摘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教学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综合活动课程的开展,对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有着促进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综合实践活动和学科教学的整合方法,本人就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学;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指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自行活动,使评价结果具有开放性。综合性是实践活动不同于其他课程的课程,课程的开展与学生有着密切的关系,需要学生学习过程中,涉及的内容很多,如语文、数学、自己已知的生活经验,是一门可以体现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平时在学科学习中累积的知识,可以在实践活动中运用情况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需要以学生的已有知识得到充分的发挥,而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也会帮助学生对知识储备量为基础,需要学校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在课程实施中,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又要有机结合、融会贯通,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提高,不能完全对学生不管不问,既要让学生能够自己选择又要注重实践。一、注重教学实践要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满足教学目的,需要教师有丰富的只是储备和教学经验,要想实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首先可以运用教学经验,有效的指导学生,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除此之外,学校教学的教材,主要是课本。教师要以教材为基础,充分发挥课堂的作用,将教材中的学科知识与生活中经验以团体合作的方式,一起完成教学目标。并且让

  所有的教师都参与到实践活动教学中来。注意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自己去寻找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二、培养学生敏锐的眼光和较强的动手能力

  在实际教学过程之中,教师要抓住教学的特点,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将不容易理解的内容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的内容,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同伴的合作,通过自己的努力,将问题解决,通过这种方法,使学生得到综合的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在生活自主学习,并不再完全的依赖老师。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创建一个合适的空间,学生在这个空间内,有绝对的支配权,教师只做引导作用,学生学科可以自由选择,学生充满热情、会更加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之中,任何因学生需要、兴趣,而进行的教学所取得的教学成果,都是事半功倍的。

  三、注重教学方法、情景

  将学科知识的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链接在一起,重新组合、变通,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壁垒,将学生的学习从课程的兴趣特点,设置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程中感受探索所带来的喜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开展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实际出发,探问题的根源和综合能力,使学生乐于分享,懂得合作,对待问题能够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体现出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教师需要根据学课课堂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公,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可以在众多的领域开展、延伸,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和自然、社会、生活结合。只有充分重视教学模式的创新,才能有效地发挥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建立在教材之上,而且不局限于教材、课堂、社会实践活动课、主题活动课等。

  四、链接课堂

  让学生的学习跳出学校教学的固有模式,引导学生灵活的运用到教材之中。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学生的知识多是从课堂、教材中获得的,需要教师口口相传,而学生只能被动的去接受。新型综合实践课,以教材为基础,进行发散性的自主探究学习,使学生能够在综合实践活动和学科教学的相互作用下提高能力和素质。具体做法可以参考以下几点:可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使学生记忆中的知识不在虚拟、不可捉模,而是更形象、更具体的知识信息。重视综合实践活动

  的实践性和主动性,在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自行的在探索活动中去实验、去调查、去感受,去动手,让学生在获得自身的经历中获得知识和经验。这样学生在课程中所掌握的就不仅仅是知识了,最重要的是学生掌握了学习方式和方法,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在教育体系中所发挥的作用是难以形容的。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努力探究课程整合的具体方法,不断钻研,不断创新,将学生放在心中,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真正能够把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落到实处。

  教师要不断的提升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的重视力度,积极的优化和改进自身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的教法运用,不断的就该课程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开展高效的合作学习、进行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不断的提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的教学效能,为学生各项能力的提升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朱文光.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整合初探[J].黄河之声.2017(13)

  [2]邵春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核心素养与评价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7(03)

  [4]刘志勇.走进美丽的绘本世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20(06)

  [3]曾新林.综合实践课程创新力培养模式研究[J].天津教育.2020(22)

  

  

篇九:综合实践与学科教学融合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整合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兴起,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具有创新性、综合性、应用性、社会性的人才,为此国家提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要求,出台了《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在《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谈到“本课程强调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提升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特别是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生活和个人自主发展的需要,迎接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挑战。”由此可见,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可以把各学科的知识延伸、重组、整合,达到多角度巩固和活化知识的目的。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应用、创新知识的习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科整合提供了良好的载体。

  二、跨学科整合的理论支撑

  教育建构主义认为,不同文化、不同环境下个体的学习和问题解决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学习者在自己的知识、社会的经验背景下,对新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分类、推理、加工,生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育者就不能无视学生的学情,也就是无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社会经验、性格倾向,对学生实施规范化的、千孔一面的“复制”式教学喷涂,而是应该设计一种教学方式,给学生特有的知识经验、社会经验、性格倾向留有自由度,让学生以原有的知识为生长点,在情景、互动、教师引导的过程中,主动构建生成新的知识,同时体会过程中的快乐,形成过程中创新的习惯。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所特有的属性之一,也是我校着力开发综合实践课程的原因。

  三、综合实践课与学科整合

  所谓整合,就是把相关的几种要素,经过内部或外部的有机联系和链接,形成一个整体的、具有一定功能系统的提炼过程。传统的课程设计大多数情况都是单一学科的设计,有时达不到教学的目的或者是设计过程不够完善,这样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很难适应学生和时代的要求,学生的思维会被限制,得不到发展。跨学科指的是超越单一的学科而进行的两个以上学科的知识连接与活动,是通过学科之间的整合来解决单一学科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利用综合实践课作为载体进行跨学科设计,开发综合实践课程,打破传统教学中的单一的知识体系,先确定一个课程主题,再把几个不同学科进行整合,分别围绕不同学科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课程作业进行教学设计。

  (一)以学习为中心,实现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互补

  初中阶段学校因中考压力和社会的关注,往往不敢贸然进行教学改革,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常常使我们面临在学习某一知识时,由于其它学科知识没有学习而制约了我们的学科教学;或者因学生生活体验、生产经验不足给我们的学科教学带来不便等等,这成为我校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学科整合的动力。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学科整合成为我校学生知识掌握的效率提升点,也是现在和今后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的特点。

  近几年的考试既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考查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机械性、记忆性试题比例逐渐减小,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比例逐渐增大,尤其是中考、高考不断出现跨学科背景的命题,积极探索跨学科命题。然而,学科课程侧重于让学生掌握本学科的系统的基础知识,培养本学科的基本素养。受单一学科知识考试的局限,学科课程具有系统和知识内容的稳定性,不宜随时推陈纳新,这在科技发展迅速、知识更替频繁、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要求提高的今天,单一学科课程教学除了进一步提高和强化本学科基本得素养,各学科的融合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成为社会对新型人才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则在于通过各类实际活动,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其内

  容的选择有较大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可以根据需要因时因地迅速调整,纳入一些有价值的“即时信息”,形成系统的校本课程。因此,我们学校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兼顾学科课程,比如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利用项目式教学,以项目为引领,学生围绕项目搜索、收集各学科的知识、科技新成果和国内外时事政治,再进行各类知识的整合、展示等。这样,活动课程在较大程度上弥补了学科课程知识的滞后不足,保证了学生所学知识的时效性、完整性和创新性。

  (二)以主题为线索,开展活动实现跨学科整合

  开始我们学校为综合实践活动而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没有整体的规划设计,虽然也进行的如火如荼,但杂乱无章。随着综合实践活动的进行,我们不断进行总结、反思,认识到缺少灵魂的综合实践活动是随机的、低效的。为此我们围绕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思想,设计总体架构,架构下设置既具有时代性和灵活性,又适合各学科、各位老师的项目式主题,再进行学科和主题设计。活动课程的内容多是围绕一个个问题或活动主题来组织的,侧重于综合性知识、应用性知识,这些“问题”或“主题”往往涉及不同学科,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中不同形式的知识内容相互补充、有机渗透,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使学生既可以系统地学“深”,又能联系实际学“活”。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的最后目标是使各个部分分立的课程能发生的影响纠结在一起,构成了有机的境界,让学生的身心都沉浸其中。”这正突出了跨学科整合的特点。课程间的相容与互补,其表现形式主要是没有学科界限的相互包容型的专题设计,比如小学的“母爱有多深”,初中部的“上善若水”这些以主题为引领的跨学科系列综合实践活动课。这种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进行跨学科整合的专题设计更多地依赖于相关学科的协作,我们不搞牵强性的形式主题,主题的“质”重于“量”,以学生的有意义学习为原则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在内容上,我们采取拓展和延伸的策略,在活动方式上,增加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操作、服务、劳动实践和技术实践等内容,使跨学科系列综合实践活动课比传统的活动课更加丰满。

  在项目引领下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整合的过程中,我们尽管是才刚刚起步,但能看到学生们的兴趣提高了、创新能力提升了、学习力更强了,学校逐渐成为学生的行知乐园。

  

篇十:综合实践与学科教学融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的融合策略

  0在综合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中,小学教师应当从课本教材出发,注重生活经验、直观感受与知识内容之间的联系,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知识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通过实践过程完成知识点的学习,实现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的整合,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主动学习意愿,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实践的学习态度。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策略的制定,应当以课本教材为出发点课本教材上的知识内容是经过精心挑选与编排的,是构建知识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科教学的基础与出发点,其中包含的知识内容,是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掌握与理解的学习对象。因此,教师应当以课本教材为出发点,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将教材知识与综合实践活动融合起来,营造高效、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在综合实践互动课堂上,要注重在恰当的环节上引入学习内容,在课本知识与综合实践互动之间建立联系。举例说明,小学教师在讲授数学科目的时候,应当注重利用各种生活中的图形,引导学生去观察图形、发现问题、思考推理、分析归纳、总结答案,可以将复杂的数学图形转化为多个简单的图形,便于学生思考分析,利用已学计算方法和规律知识解决新问题。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画出图形、制作模型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时候,思考各种图形的属性和特征,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理解,使用旋转、拼接、分割等学习方法,将复杂数学问题转换为简单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理解困难的问题转化为便于分析、容易理解的问题,可以通过多个前后关联的设问、一组演示变化的图形等形式,帮助学生去分析,鼓励

  学生积极思考,最终完成学习任务。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策略的制定,应当科学配合多样

  化的教学手段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小学教师应当从平日中观察学生们

  的爱好与兴趣,以此为依据选择具体的教学手段,设计实践教学案例和教学主题,寻找合理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项目,保证活动场地、软件资料、硬件设备、各种资源的提供与配置。

  一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使课堂教学具有实践性、开放性和体验性。现在的教学特别注重学生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去实践、去体验、去感受,获得亲身经历。这样,学生不单是掌握了知识,还学习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了探究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动手的良好习惯,促进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發展。

  二是,小学教师应当转变教学思路,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将实践活动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享受自由思考、自主学习的乐趣,结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需求,尊学生在学科学习和实践学习中的自主性,帮助学生养成自主探究、创新实践的学习习惯。实践综合教学是带领学生到社会、生活、自然中去,通过学生的亲眼观察、亲身实践,掌握课本知识,并拓展眼界、积累实践经验。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应当做好实践课堂的教学设计,起到从旁观察、及时指导、提供帮助的辅助作用;避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过度干涉和全盘接管,给予学生充分思考、体验的空间。当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疑问,或者学习活动偏离了教学方向,教师应当给予恰当的指导和纠正。全体教师都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中来,教师要对学生的活动加以有效指导,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倡导团体指导与协同教学。

  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策略的制定,应当满足学生的学

  习需求综合实践教学的教学方案制定,应当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了满足上述学习目标,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每个学生被分配到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在学习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责任感,帮助学生在原有学习水平上提高进步。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性格兴趣、心理状况各不相同,如何根据学生的不同状况,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方案,成为教师应当关注与思考的问题。实践活动教学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个体学习需求,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当满足学生的个体学习需求后,学生的知识能力得到提升、重组、整合与延伸,学会通过自己的眼睛去观察问题,分析资料,寻找答案,其知识范围和思考空间得到拓展,养成主动思考、动手实践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策略的制定,应当注重拓展学生的视野与知识范围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教师应当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从课外资料、生活场景、实践活动中积累、吸收新知识,通过为学生布置作用、提出问题、分组学习等形式,鼓励学生自己寻找资料,掌握自己学习的途径方法,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上,教师将组织学生参观工厂、,社会专家将向学生介绍一些课外知识,学生也可以主动提出问题并得到解答,为了珍惜实践活动的学习机会,教师应当让学生事先准备好相关问题,通过事先讨论、查找资料等方式,提高实践活动课堂的学习质量。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上,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多多交流,相互讨论,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拓展学生的视野与知识范围。实践活动教学具有教育性、时代性的特点,教师应当带领全体学生逐步完成学习活动。举例说明,笔者在讲授数学图形的

  相关知识时,可以事先让学生掌握数学图形的特征,然后通过采集、摄影、绘图、拍照等形式将生活中、自然环境中的图形记录下来,让学生在思考、观察、寻找的过程中,建立对数学图形的直观印象,并掌握图形的特点,在自主的实践活动中完成课程学习任务。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学生体验到日常生活中处处隐藏着知识,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密切,所学知识能够很好地运用到社会生产当中,从而产生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是符合新课改的指导要求的,对于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具有积极意义,是提升小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手段。实践互动课堂能够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奇心强烈、喜欢活动的年龄与心理特点。作为小学职员,应当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水平,使学科教学与实践活动教学顺利融合,相互促进,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方案设计,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探究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科学运用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篇十一:综合实践与学科教学融合

 综合实践活动融合多学科的策略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普及,展开创新化的综合实践活动已经成为了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给基础教育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际成长需求进行分析,了解已经具备的教学资源和可供开发的教学资源,重视多学科的有效融合,构建完成的综合实践活动教育框架,促使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展开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挖掘出学生的成长潜能。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多学科;策略

  在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展开的过程中,教师要综合考虑高中各学科的教育特点和目标,结合学生在认知能力发展上的需求,设计有针对性的多学科融合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提高学生对各学科知识的理解程度,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形成良好的创新素养。以下将从开展研究性实践活动、社会服务型实践活动、技术获取型实践活动三个方面去探讨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教育中实现多学科的有效融合。

  一、开展研究性实践活动

  高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比较强烈,并且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高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知识展开自主的研究,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掌握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进步。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从地理、物理、生物等多个角度对研究专题进行分析,让学生在研究中获得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比如,我组织学生展开了一次以“测谎仪的制作”为主题的研究活动。首先给学生展示了一个市面上随处可见的测谎仪玩具,这种玩具与专业的测谎仪并不能相比,但是学生却对此很感兴趣。在邀请了几个学生上来“测谎”之后,我再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结合从生物方面学到的人体学知识以及从物理上学到的电学知识,再结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获得的信息,尝试对手中的玩具进行分析,

  思考测谎仪是如何工作的,并且利用教师给出的材料自制测谎仪。这样的研究性实践活动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参与兴趣,使学生认识到所学知识的用途,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二、开展社会服务型实践活动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在不断的扩大,现在的高中学生又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容易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育思想,引导学生思考社会当中存在着的问题,促使学生从思想品质、政治、语文、美术等角度发现生活中的魅力,使学生展开有意义的社会服务型活动。

  比如,为了增强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之情,我组织学生展开了一次“推广我的家乡”的活动,鼓励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去调查了解家乡的各种情况,如特产、农业发展现状、工业发展情况、旅游业等,并且结合自己从美术、语文、信息技术方面学到的知识,设计宣传海报。在学生制作了相关的海报之后,我再带领学生走出校门,鼓励学生对路人进行宣讲,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再比如,为了增强学生尊老爱幼的情感,我带领学生走入敬老院、孤儿院等福利机构,引导学生为他们进行服务,并且将自己的情感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这样,通过社会服务型的实践活动的展开,有助于学生良好情感的生成,增强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

  三、开展技术获取型实践活动

  在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社会背景下,培养学生良好的技术技巧可以为学生的未来创业提供有效的帮助,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在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教师应当以提升学生的自理能力为目的,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展开技术获取型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利用从各学科中学到的知识去获取和发现职业型的知识,促进学生生活意识的增强,为学生的综合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比如,针对现在的学生普遍不会做家务的特点,我组织学生展开了一次以“去除油污”为主题的活动。首先将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然后让学生尝试去除

  教师给出的材料上的油污,大部分学生都会选择使用洗洁精和水的方式,但是却发现效果并不理想,接下来我再为学生提供了几种方案,让学生利用碱、洗洁精、盐等去进行实践操作,从而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技巧;再比如,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意识,我给学生布置了种植的任务,并且鼓励学生写作观察日记,从而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体会施肥、选种子、浇水、写日记等操作。

  本文针对综合实践活动融合多学科的策略展开了一番叙述。高中阶段的学生往往具备着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欲望,在高中教育中展开多学科融合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借助于脑中已有的知识去展开探索与创新,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责任感和自主学习能力,对促进学生正确科学观念、人生观念的形成也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实际水平,引导学生通过多学科融合的综合实践活动锻炼自己,体验成功与失败。

  参考文献:

  [1]李宝敏.核心素养视域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6,36(18).

  [2]檀玲.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以北京市延庆县为例[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5,29(05).

  

  

篇十二:综合实践与学科教学融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

  作者:张培培来源:《新作文·教学交流》2020年第03期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上升,人们开始注重对于儿童的教育。而儿童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其决定了儿童以后的发展和相应的人格完善等,为学生日后的思维方式、三观和行为都有着重大的影响。而随着新型教育理念的出现,人们开始意识到全面的发展对于儿童而言才是最好的,而兴趣起到了关键因素,要想培养孩子的兴趣就要从孩子启蒙阶段时候就要关注到其兴趣的所在,尽力开设综合实践的活动,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小学所开设的课程也是造就了儿童行为和思想一个相对重要的课程,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学;整合课程;小学教学

  目前而言,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和改革,实践活动逐渐在校园内兴起,人们意识到不仅要培养孩子们的学习精神,还要培养其有关的自然和生命之类等多个领域的思想和活动,帮助幼儿进行认识自身所处在的环境。而综合实践活动就是有关自然与生命主题的活动,它融合了健康语言等多个领域的内容,丰富了儿童的行为,并且丰富了其发展方向,帮助其通过参与到实践课程中,能够将课程与生活紧紧的贴合在一起,使其能够进一步的认识自身的世界,感悟自身,感悟生命,塑造一个性格和思想较为健全的儿童[1]。

  一、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融合意义

  那么,如何激发儿童对于实践课程的兴趣。则是教师们所要了解和解决的问题。基于这项研究问题,笔者翻阅了资料,根据实践活动与课程融合的思想,进行该方面的研究,以求找到合适的方法以及管理的方法,用来研究课程融合趋势,帮助小学的课程转型升级成为一个适合儿童发展的校园新课程。事实上,实践活动的开设是一项较为好的开设课程,这也是基于现代教育发展理念的开始,这样的实践活动整体是立足于实践过程中的,成为了儿童的教育资源,可以开拓儿童的兴趣,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尊重了教师与儿童之间的想法,聆听到了儿童的心声,让学生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有收获,给予了孩子们一个完整的活动过程,以及对于生命的感悟,从而塑造了一个人格健全的人,让他在日后的生活中,可以积极地利用自身所在的环境,整合资源健康有利的发展。

  小学校园需要为实践活动开做充足的准备,多举办了学生们实践课程,从实践中贴身体会到劳动以及生命自然等多种领域的身心知识,这种课程的开设,正是校园注重了幼儿的内在生活,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帮助其更好地进行探索式的学习[2]。而该课程在设立过程中也充分的尊重了儿童的想法,比如儿童的自主动手或者自主思考的方式,发挥了儿童的主体作用,启发儿童通过不同程度进行思考,提升思维的科学严谨程度,保持自身的身心愉悦,尊重了其科学的教育规律,让孩子们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观察,使得教育活动融入到了儿童的

  生活中,帮助其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现象,以及一些无法解释的东西,促使学生的理解力增强,增加了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兴趣。保证其以一种积极,勤奋的心态,通过劳动才能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而这样的课程设置也极大地满足了幼儿阶段孩子们的好奇心。帮助他们尽可能的去努力,去探索。

  二、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融合方法

  1、多开展“小课题”研究。科学教师应根据实际,多开展“小课题研究”,让更多小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点,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科学研究、科学探究。一方面,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常规的参观、拼装、制作、体验、阅读等活动时,可以在每一项活动中,融入研究的成分,让大家带着问题意识,有目的地参与活动,生成“小课题”。另一方面,教师要积极给出“小课题”研究方向,让队员进行与身心实际、兴趣爱好等相匹配的探究,从而使他们收获快乐、进步和创造[3]。

  2、注意拓展活动半径。现代的教育是开放的教育,少科院活动也不例外,只有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在实践中突破,才能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校园中走出去,走到更广阔的的社会之中,通过拓展小学科学实践活动的半径,学生的所见所闻、知识视野就会得到极大的扩展,从而能够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条件。同时,如果校外活动,仅仅停留在参观、传授、记忆等传统的教学方式中,那么学科融合也无从谈起。必须在拓展实践活动半径的同时,要注重将活动与实践综合课程结合起来。

  3、多开展“开放式”的教育。教师必须转变思维,让学生明白实践活动是多元的、开放的。它不仅仅是学校的,也是家庭的、社会的。科技辅导员要有“大教育”思想”,特别在推动实践活动走出去、融起来。就家庭而言,要让家庭成为学生学校实践活动的延伸,家长要为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提供条件和便利。就学校来讲,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特色资源开展实践性学习活动,如特色产业、农业资源等,这样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创新素质,又给新课程教育的开展带来全新的发展。就社会而言,学校可以聘请科协、科研院所、社区人员等更有社会辅导员队伍,共同参与实践教育[4]。

  结束语

  在我国的传统教学中,其存在许多的思想观念都是老旧的,破旧的教育思维,传统教育儿童的思维通常是课本上的,使得儿童得不到启发以及思维的拓展,学生们可以通过对于自身的學习规划和实践亲身经历。为学生们塑造一个较为完整的人格。发展了其语言魅力和探索能力,但是我国目前对于其实践的研究少之又少,一些学校正在进行试用的阶段。所以对于其处理过程中也不是很全面和完善。一些措施可能还没有到位。但是,其实践的出现已经弥补了传统教学中刻板的局面,弥补了传统教学中对于自身劳动和素质教育方面的缺失。帮助其在启蒙教育阶段进行自我发展的整合,有助于其日后更好地实现自我发展。

  参考文献[1]夏满,孙雪芹.学习力的培养路径[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20(01)[2]徐慧.让思维看得见:基于学习力生长的课堂展示[J].小学数学教育.2019(20)[3]林广武.提升小学生课堂学习力的途径[J].广西教育.2015(13)[4]李丽.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8(17)张培培,女,汉族,1980年1月出生,山东滨州人,现任教于滨州市滨城区第五中学小学部,小学二级教师,主要从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与研究。滨城区第五中学小学部,山东滨州256600

  

推荐访问:综合实践与学科教学融合 融合 学科教学 实践

本文链接:https://www.xpbxgsx.cn/zhuantifanwen/fanwendaquan/771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4 精优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15042696号-1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