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精优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范文大全 >

当群体成员在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时出现互相推诿扯皮的情况这是一种7篇

时间:2022-11-30 15:00:12 来源:精优范文网
导读: 当群体成员在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时出现互相推诿扯皮的情况这是一种7篇当群体成员在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时出现互相推诿扯皮的情况这是一种  社会心理学(本)期末重点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B)  1、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推断他也具有其他相似或相互关联

当群体成员在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时出现互相推诿扯皮的情况这是一种7篇当群体成员在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时出现互相推诿扯皮的情况这是一种  社会心理学(本)期末重点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B)  1、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推断他也具有其他相似或相互关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当群体成员在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时出现互相推诿扯皮的情况这是一种7篇,供大家参考。

当群体成员在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时出现互相推诿扯皮的情况这是一种7篇

篇一:当群体成员在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时出现互相推诿扯皮的情况这是一种

  社会心理学(本)期末重点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B)

  1、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推断他也具有其他相似或相互关联的特征,这

  种现象属于。A.宽大效应

  B.晕轮效应

  C.近因效应

  D.首因效应

  (D)

  2、个人倾向于把有关认知对象的各方面特征加以规则化,形成完整的印象,这属于社会认

  知特征的。A、选择性

  B、易出偏差性

  C、双向性

  D、整体性。D.功能理论

  (B)3、凯尔曼(

  H.Kelman)于

  1961年提出了有关态度改变的

  A.学习理论

  B.三阶段理论

  C.社会判断理论

  (C)

  4、由于受到外界压力,个体不得不改变自己的观点和行为,以符合外界要求的现象叫

  做。

  A、顺从

  B、从众

  C、服从

  D、同化

  (D)

  5、当群体成员在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时出现互相推诿扯皮的情况,这是

  一种

  现象。

  A、从众

  B、社会影响

  C、社会抑制

  D、社会惰化

  提出来的。

  D.凯利

  (D)

  6、三度归因理论(

  cubetheory)是由

  A.库利

  B.海德

  C.维纳

  (C)

  7、态度改变的方法有很多,其中,通过劳动来改变好逸恶劳的态度属于

  A、劝说宣传法

  B、角色扮演法

  C、活动参与法

  (B)

  8、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

  用。

  A.伯克威茨

  B.班杜拉

  C.米勒

  D.多拉德。D、团体影响法

  )强调,在观察学习中,抽象认知能力起非常重要的作

  (B)9、新官上任要点好

  “三把火

  ”,踢好

  “前三脚

  ”,体现的是

  A、近因效应

  (A)

  10、B、首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宽大效应

  也叫小群体意识,指的是为了维护群体表面上的一致,而阻碍了对问题的所

  有解决办法作出实事求是且准确的评价,从而导致了错误决策的现象。

  A、群体思维

  B、群体压力

  C、群体极化

  D、群体决策

  (D)

  11、阿希的三垂线实验证明了

  A、模仿

  B、暗示

  C、服从

  现象的存在。

  D、从众

  (C)12、当个人与群体其他成员一起完成某件事情时,出现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时偏少,个人的活动积极性与效率下降的现象,称之为。A、去个性化

  B、觉醒降低

  C、社会惰化

  D、社会影响

  从分析人际关系中双方得到的报酬和付出

  (D)

  13.一些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认为,的代价入手,更加能清楚地说明人际关系的本质。

  A.社会比较理论

  B.人际关系三维理论

  C.公平理论

  D.社会交换理论

  (B)14、罗森塔尔等的一项经典研究证明了教师的期望对学生成绩的显著影响。这种期望的作用

  也称为。A.首因效应

  B.皮克马利翁效应

  C.宽大效应

  D.近因效应

  )对态度改

  (C)

  15、在生活中,人们往往容易接受一些专家的说服,这体现了说服者的(

  变的影响。

  A.可信赖性

  B.专业性

  C.权威性

  D.

  吸引力

  (D)16、“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王二未曾偷

  ”的故事体现的是一种(

  )。

  A.间接暗示

  B.自我暗示

  C.直接暗示

  D.反暗示。D.学习理论

  (A)17、卡茨于

  1960年提出了有关态度形成与改变的

  A.功能理论

  B.三阶段理论

  C.社会判断理论

  (B)18、当个体遭受挫折,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又不能对引起挫折的来源进行直接还击时,个体就

  会以其他方式对另一目标表现出攻击行为,这种现象被称为。A.转换

  B.置换

  C.替罪

  D.宣泄

  看作是暂时的内因。

  D.任务难度

  的存在。

  D、服从

  (A)19、维纳的成就归因模型把

  A.努力

  B.机遇

  C.能力

  (D)20、米尔格拉姆(

  1963)的电击实验证明了

  A、群体影响

  B、责任扩散

  C、从众

  (二)填空题

  1.心理和社会行为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对于来自社会规范、力)、自我暗示、他人要求等社会影响所作出的(内隐的)和(外显)的反应。

  2.从研究对象的角度可以把社会心理学的体系划分为:(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人际交往心理

  和行为,(群体)心理三个层面。

  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群体心理以及应用社会心理学四个层面。

  3.社会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调查法)、(观察法)、(参与法)和档案研究法。

  4.实验法有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重要特点在于对所研究的情境给予一定程度的控制,突出(自变量)

  和(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5.角色冲突的类型可分为两大类:(角色内的)冲突和(角色间的)冲突。

  所谓的社会(群体压

  6.个体对自我的认识,即自我概念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7.伍德(

  Wood,1989)把社会比较的方式分为(向上比较)、(相似比较)与(向下比较)三种。

  8.(自尊)是个体对自己的整体评价,它反映了个体对自己是否满意。

  9.根据希金斯的自我差距理论,个体有两种内在的标准:(理想)的自我与(应该)的自我。

  10.所谓的(刻板印象),就是人们对一个社会群体所形成的固定而概括的印象。

  11.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个人的(亲身经历);二是(社会学习)。

  12.许多学者就信息出现的次序对印象形成的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并提出了(首因)效应和(近因)

  效应这两个现象。

  13.社会认知是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

  程。

  14.琼斯与戴维斯(

  Jones&Davis,1965)提出的对应推论理论认为,人们常假设他人的内在(品质)与

  他们的外在(行为)相对应。

  15.态度的构成要素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成分。

  16.个体态度的习得是通过联想学习、(强化)学习和(观察)学习而得以实现的。

  17.发起者自身所具备的某些特性会影响说服的力度,如(权威)性、可信赖性、吸引力和(相似)

  18.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除了个人特征外,还有熟悉、接近、(相似)和(互补)。

  19.舒茨(

  W.

  C.Schuts)提出了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他认为每个人都有

  3种最基本的人际需要:

  (包容)的需要、控制的需要和(情感)的需要。

  18.斯腾伯格认为所有爱情体验都包括三个基本组成成分:(亲密)、激情与(承诺)。

  19.米尔格拉姆曾提出“(六度间隔)理论”,又称“(小世界)现象”,即在这个社会中,任何两

  个人之间建立一种联系,最多需要通过六个人。

  21.主要有本能论、(挫折一攻击理论)和(

  解释攻击行为产生原因的理论(社会学习理论)。

  22.他人在场对个体活动效率的影响分两种:(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

  23.服从根据服从的对象一般可分为:对(他人)的服从和对(规范)的服从。

  24.勒温等人把群体领导方式分为(专制型领导)、(民主型领导)和(放任型领导)三种。

  (三)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人的社

  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门

  ]学科。

  2.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实践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和社会规范等社会文化,适应和参与社会生

  活,并积极作用于社会的过程。

  3.社会角色:是指个人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符合社会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及相应的心理

  状态。

  4.自我表现:

  指个体通过自己社会行为的显示以形成、维持、加强或澄清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

  5.自我实现的预言:

  :我们对他人形成

  -.定的印象之后

  ,就会对他人产生相应的期望

  ,而此期望又引导

  我们采取相应的行为来实现此期望

  ,这一现象就叫自我实现的预言。

  6.社会认知:是指个体通过人际交往

  ,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

  7.归因:人们从可能导致自己及他人行为发生的各种因素中

  ,认定行为的原因并判断其性质的过程。

  8.基本归因错误:是指人们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夸大行动者的个人因素,低估环境因素的现象。

  9.刻板印象:所谓的刻板印象就是人们对一个社会群体所形成的固定而概括的印象。

  10.社会态度:是指一个人对某一特定对象所持有的较为一贯和稳定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11.利他行为: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

  12.对情境的社会性定义:

  当事件的性质模糊不清时

  ,我们倾向于参考他人的反应来应对事件做出判断

  这种对情境的

  判断受他人反应影响的现象

  ,就是对情境的社会性定义。

  13.责任扩散:是指当发生了某种紧急事件时,如果有其他人在场,那么,在场者所分担的责任就会

  减小。

  14.攻击行为:违背了社会主流规范,有目的、有意图地伤害或试图伤害他人心理或身体状况及破坏

  其他目标的行为。

  15.社会影响:在社会力量的作用下,引起个人的信念、态度、情绪及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

  16.从众: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

  ,为了和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保持一致而采取的改变知觉、判断、信仰

  或行为的倾向。

  17.服从:由于受到外界的压力,个体不得不改变自己的观点与行为,以符合外界要求的现象。外界

  的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

  -他人和规范。

  18.偏见:是指人们基于非客观、非真实的认识而对他人或他群体产生的消极态度和情绪指向。

  19.群体思维:高凝聚力的群体在进行决策时,人们的思维会高度倾向于寻求一致,以至于对其他变

  通行动路线的

  现实性评价受到压制。

  20.群体极化:在一个组织群体中,个人决策因为受到群体的影响,容易做出比独自一个人决策时,更极端的决定,这个社会现象,被称为“群体极化”

  21.去个性化

  :指个体丧失了抵制从事与自己内在准则相矛盾行为的自我认同

  ,从而做出了一些平常自

  己不会做出的反社会行为。

  (四)

  简答题

  1.简述自我概念是通过哪些渠道逐渐形成与发展的。

  答:一般而言,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可以通过以下四个主要渠道而逐渐形成与发展的。

  (1)重要他人的评价。他人的评价是客观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可以帮助自己了解“现实自我”的形

  象,知道自己在别人心目中所处的地位。

  (2)他人的态度与反应。有时,他人特别是与我们无关系的人,并不会给予我们清晰的反馈与评价,但我们可以从他们对我们的态度及反应来了解自己。

  (3)个体的行为与表现。个体对自己的认识毕竟要以自己的特征、行为及表现为客观基础。尤其是性

  格、态度、品质、爱好等心理特征,常常需要人们根据自己的外在行为与表现来推断。

  (4)社会比较。社会比较是指通过将自己与他人比较以获取有关自我的重要信息的过程。

  2.什么叫基本归因错误?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基本归因错误是指人们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夸大行动者的个人因素,低估环境因素的现象。

  基本归因错误产生的原因有

  :

  (1)人们有一种信念,相信人们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所以多以内因来解释人的行为,而忽外因的影

  响。

  (2)情境中的行动者比情境中的其他因素往往更突出,所以,人们更容易注意行动者,而忽背景因素、社会因素。

  3.如何形成较准确的自我评价?

  (1)全面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与成败

  要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没有十全十美的人

  ,每个人都既有长处又有弱点

  ,学会调整自我

  评价

  ,准确进行自我定位。

  (3分)

  (2)多角度地评价自我

  积极地获取各个方面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

  ,如把同学、老师、父母等对自己的评价综合起来分析

  ,有

  助于对自己形成

  -一个较准确、客观的认识与评价。

  (2分

  )

  另外

  ,要多角度地进行比较

  ,既可进行纵向比较

  --将现实的自我与过去的自我、理想的自我进行比较

  ;也

  可进行横向比较一

  --和比自

  己优秀的、相似的及比自己稍差的人比较。

  (2分)

  (3)确立适当的目标与期望

  当个体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时

  ,就有可能遭到失败与挫折的打击

  ,若个体还没觉察到自己设的期望过高

  那就会影响到个体对自己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2分)所以,个体可以把远大的理想分成多个具体的小目标,一步一步地加以实现。

  (1分)

  4.简述认知失调理论的基本内容。

  答。认知失酒论是费斯廷格于

  1957年提出来的。所谓认知失调是指个体所持有的认知彼此矛盾冲突

  ,处于相互对立的状态。当在认知上产生失调状态时就会引起个体心理上的不愉快和不舒适的感觉体

  验,造成心理上的紧张感,从而驱使个体去减轻或消除失调状态,使认知互相协调一致。

  通常消除失调状态的方法有,(1)改变认知(2)改变行为(3)增加新认知

  5.简述态度改变的三阶段理论。

  答: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是由凯尔曼于

  1961年提出来的,他认为一个

  人态度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要经过服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

  (1)服从。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物质或精神的满足或为了避免惩罚而变现出来的行为叫服从。服

  从行为并非出于个体

  的内心意愿,并且是暂时性的,只是为了达到自己一时一地的目的而被迫表现

  出来的表面的行为。

  (2)认同。认同是指个体自觉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态度和行为,并有意无意地模仿

  他人,是自己的态度

  和他人要求相一致。

  (3)内化。态度改变进入内化阶段以后,个体就完全的从内心里相信并接受了他人的观点,从

  而彻底改变自己的态度。

  6.改变态度的方法有哪些?

  答:

  (1)劝说宣传法

  :通过各种传播媒介传播

  --定的信息来改变人的态度。

  (2分)

  (2)角色扮演法

  :通过角色对承担角色的个体所具有的约束和影响来改变个体的态度。

  (3分)

  (3)团体影响法

  :通过团体对个体所具有的影响改变人们的态度。

  (2分)

  (4)活动参与法

  :通过引导人们参加与态度改变有关的活动来改变人们的态度。

  (3分)

  7.在说服他人改变态度时,发起者(说服者)的哪些特性会影响说服的力度?

  答:(1)权威性。这是由发起者所受过的教育、专业训练和所从事的社会职业、所具有的专业身份决定

  的。

  (2)可信赖性。这是指发起者自身被他人相信和信赖的程度,这种特征主要受被说服者关于发起者的

  内心动机的知觉的影响。

  .

  (3)吸引力。这是指发起者自身具备的人格特征、仪表体态及言谈举止所具有的吸引力。

  (4)相似性。这是指发起者自身的身份、职业、背景及态度,观点等与被说服者有相似或相近的特征。

  8.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有哪些?

  1)熟悉效应与邻近效应

  2)个人特征

  :才能、容貌和仪表、个性品质

  3)相似规则

  4)互补

  规则

  5)人际吸引规则的协同

  6)交往频率

  9.为什么在其他人需要帮助时会出现旁观者效应?

  答:当其他人存在时

  ,人们不大可能去帮助别人

  ,其他人越多

  ,利他行为的可能性越小

  ,这种现象叫做旁观

  者效应。

  (1分)

  出现旁观者效应的原因可能有

  :

  (1)责任扩散

  :是指当发生了某种紧急事件时

  ,如果有其他人在场

  ,那么在场者所分担的责任就会减小,因

  为每个人都认为助人的责任和助人失败所带来的可能成本应该由大家共同承担

  责任扩散到其他人身上。

  (3分)

  (2)对模糊情境的社会性定义

  :当事件的性质模糊不清时

  ,我们倾向于参考他人的反应来对事件做出判

  断。

  (3分)

  (3)评价焦虑

  :如果人们知道别人正在注视着自己,就会按照别人期待、以能够被大家喜爱和接受的方

  式表现自我

  ,避免在别人面前表现得很不成熟或者很傻气

  ,以减少社会贬低的发生。

  (3分)

  ,也就是说提供帮助的

  10.转移与消除攻击行为的方法有哪些?

  一,培养法治思维,学会以理性、智慧的方法,解决矛盾、问题。

  二,提高文化修养,再多接触一些社会类、礼仪类、管理类、心理类知识。

  三,学会换位思考,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要有大局观念,要有长远眼光,懂得:冤冤相报何时了。不要太狭隘,太短浅了。

  11.什么是从众?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从众是个体在群体压力下,为了和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保持一致而采取的改变知觉、判断、信仰或

  行为的倾向。

  从众行为的产生有两个原因:(1)信息型社会影响。信息型社会影响是人们把他人视为指导行为的信息来源从而顺应其行为。该

  观点认为,人们

  从众是因为人们相信其他人对一个模糊情境的解释比我们自己的解释更正确,而且

  可以帮助我们选择一个恰当的行为方

  (2)规范性社会影响。规范性社会影响是由社会规范而引发的从众行为,并不是因为我们以别人作

  为信息来源,而是为了不引人注目,不被他人嘲笑,不至于陷入困境或遭到排斥。

  12.如何减少群体冲突和偏见?

  (1)消除刻板印象

  (2)增加平等的,个人间的接触

  (3)共同命运与合作奖励

  五)应用分析题

  1.1964年美国纽约发生了著名的吉诺维斯案件,一位叫做吉诺维斯的女子在晚上回家途中遭歹徒

  持刀杀害。案发的三十分钟内有

  38个邻居听到被害者的呼救声,许多人还走到窗前看了很长时间,但没有

  一个人去救援,甚至没有人行举手之劳,打电话及时报警,致使一件不该发生的惨剧成为现实。

  请用学过的知识解释这种

  “众人旁观、见死不救

  ”的现象。

  答

  :造成这种“众人围观见死不救”的现象主要原因有

  :

  1.“责任扩散”。所谓责任扩散,是指当发生了某种紧急事件时,如果有其他人在场,那么,在场

  者提供帮助的责任就会减小,也就是说提供帮助的责任扩散到其他人身上。

  2.“集体淡漠”的形成。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只有一个人在场能提供帮助,那么这个人

  就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因而对受难者给予帮助。如果他见死不救就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这会付出很大的心理代价

  ;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以及不愿给予帮助所付出的心

  理代价都由大家共同分担,每个人承担的责任减少,这样当然会减少利他行为。而且,旁观者甚至

  可能根本意识不到自己所应当承担的责任,从而产生

  -一种“即便我不去,也会有别人去救”的想法,造成“集体淡漠”的局面。

  3.情境的社会定义当我们遇到一个件事时,要对这件事的性质进行解释,即判断它是否属于紧急情

  境,是否需要我们介入

  ?我们要做出判断之后才能采取行动。当事件的性质模糊不清时,我们倾向于

  参考他人的反应来对事件做出判断,这种对情境的判断受他人反应影响的现象。

  4.影响旁观者效应的第三个因素是评价焦虑。如果人们知道别人正在注视着自己,就会按照别人期

  待、以能够被大家喜爱和接受的方式表现自我,避免在别人面前表现得很不成熟或者很傻气,以减

  少社会贬低的发生。

  2.在现实生活中,每个群体内的各个成员间可能既存在竞争,也存在合作。很多事实表明,不良

  的竞争常常会两败俱伤,相互合作常会产生双赢的局面。

  请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及您自己的经验来阐述:

  (1)影响群体成员竞争与合作的因素有哪些。

  (2)怎样做更有利于群体成员间合作的形成。

  (1)影响群体成员竞争与合作的因素有哪些

  ?首先

  ,成员之间的沟通程度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一般

  而言

  ,沟通的机会越多

  ,合作的可能性越大。

  其次

  ,群体的奖励结构影响着群体成员做出竞争或合作的选

  择。再次

  ,个体关于竞争的价值观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另外

  ,群体规模和相互性也会影响群体内的竞

  争与合作。最后

  ,共同外部威胁的出现也会促使群体合作的产生。

  (2)

  怎样做更有利于群体成员间合作

  的形成?答:第一,加强沟通

  ;第二合理的合作奖励结构

  ,在合作奖励结构的情境中

  ,群体成员结果之间的

  相互关系是正性的

  ;第三人们要根据一方的表现改变自己的行为。如果对方是个高度竞争性的人

  即使是最希望合作的个体可能也会采取竞争性的行为

  人们的群体归属感会高涨。

  3.阿尔贝

  ·施佩尔是希特勒的首席顾问,他在回忆录中写道:围绕在希特勒周围的官员唯唯诺诺,即使希特勒提出了最野蛮的、毫无人性的决策,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没人提出异议。

  请用学过的,那么

  ;第四,相互妥协

  ,彼此让步

  ;第五,面对外部威胁

  ,

  概念、知识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答:从众是个体在群体压力下,为了和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保持一致而采取的改变知觉、判断、信

  仰或行为的倾向。

  从众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可以表现出为在临时的特定情境中对占优势的行为方式的

  采纳,如助.人情境中跟随大家帮忙、暴乱中跟随大家一起破坏等

  ;也可以表现为

  .长期性的对占优势的

  观念与行为方式的接受,如顺应风俗、习惯、传统等,如开会形成决议的进行举手表决,少数派由于

  多数人举手的压力需赞成多数人意见等。

  从众是个体在群体压力下,为了和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保持一

  致而采取的改变知觉、判断、信仰或行为的倾向。产生的原因有两个

  :1.信息性社会影响。是人们把

  他人视为指导行为的信息来源从而顺应其行为。

  2.规范性社会影响。

  是由社会规范而引发的从众行为,并不是因为我们以别人作为信息来源,而是为了不引人注目,不被他人嘲笑,不至于陷入困境或遭到

  排斥。

  服从是指由于外界压力而使个体发生符合外界要求的行为。在这里,外界压力主要来自两个

  方面一他人和规范。很多时候人们会服从地位高的人或权威的命令,父母、老师、警察、上司都是我

  们服从的对象。除了对权威他人的服从之外,还有对规范的服从。比如组织纪律、约定俗成的惯例,都是我们必须服从的。这种服从倾向背后的因素是

  :第一,命令者的权威性。命令者的权威性越高,越容易导致服从。职位高权力较大、知识丰富、年龄较大、能力突出等,都是构成权威影响的因素。

  另外,命令者手中如果掌握着奖惩的权力也会使服从行为大大增加。

  第二,他人的支持与服从。

  第三

  服从者的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在涉及道德、政治等问题时,人们是否服从权威,并不单独取决于服

  从心理,还与他的世界观、价值观密切相关。第四,权威的靠近程度。权威越靠近

  ,完全服从的比例

  越高;反之,服从率越低。权威的压力由于距离的扩大而减小。第五,行为后果的反馈。

  4.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当人们隐匿在群体中时,会表现出个体在单独时表现不出来的行为,比如

  当某一个足球队的球迷因为自己的球队输球而聚集在一起闹事的时候,他们往往做出自己平时想都不

  敢想的事情,像烧汽车、砸商店,甚至杀人放火等。请运用所学过的概念及知识来分析:

  (1)案例中揭示的是一种什么现象?

  (2)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1)案例中揭示的是去个体化现象。当一个人与群体在一起时,会失去对自己的控制,作出当个

  体独自一人时不会作出的反社会行为,甚至暴力行为,这就是去个体化现象。

  (2)去个体化产生的原因:

  1匿名性

  匿名性是产生去个体化现象的关键之一

  ,任何可能使成员降低自我认同的的事件,都可能增强去个体化的效果。团体成员越隐匿,他们越会觉得不需要对自已的行

  为负责。

  2自我意识的降低

  导致去个体化的第二个原因,是自我意识的降低。人的行为通常受道德意识,价

  值

  系统及所习得的社会规范的控制。但在某些情境中,个体的自我意识却失去了

  这些控制能力,人们觉得没必要对自已的行为负责,也不顾及行为的严重后果。

  这种自我意识的降低,与匿名性一起,在去个体化的现象中起着重要作用。

  5.20世纪

  60年代,美国总统肯尼迪和他的智囊团及内阁成员

  ——

  被媒体誉为

  “最棒、最耀眼的

  一群人

  ”——做出了这样一项决定:派出

  1400名经中情局训练的古巴流亡分子登陆古巴猪湾,煽动

  一次反对卡斯特罗的大规模暴乱。

  实际结果是,卡斯特罗的军队俘虏或歼灭了所有入侵者,入侵计划

  彻底失败;同时,美国的这一行径使拉美国家异常愤怒,而古巴与苏联的联盟关系更加紧密了。事后

  肯尼迪总统自问:

  “为何我们如此愚蠢?

  ”

  为什么这样一群才华横溢的人经过长时间讨论分析,最终得出这样一个灾难性的错误决策?

  请说明为何会产生这种群体决策错误?如何减少群体决策错误的发生?

  群体决策错误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出现了群体思维。

  (2分)

  具体原因可能有

  :

  第一

  ,肯尼迪和他的智囊团刚刚在大选中获胜

  ,群体成员盲目乐观

  ,把自己的群体看作是无所不能的

  ,不

  可战胜的

  ,根本不会犯错误的。

  (2分)

  第二

  ,肯尼迪作为领导者在决策之初就明确表示赞成人侵计划

  见。(2分)

  第三,那些持有怀疑或不同看法的人迫于压力保持沉默

  ,以示顺从

  ,从而避免受到孤立、嘲笑和排斥。

  (2分)

  减少群体思维的策略主要有

  :首先,领导者应该鼓励群体成员公开质询和提出怀疑

  ,领导者应该乐于接受对他的批评。

  (3分)

  其次

  ,领导者在讨论的最初阶段应该保持公平

  ,避免表现出对某种方案的偏爱

  ,因为这样会限制群体成

  员对这个问题提出批评性意见。

  (3分)

  第三,群体讨论中应该邀请群体外的专家参与

  ,并邀请专家对群体成员的观点提出挑战性意见。

  (3分)

  第四,征求匿名意见也有利于提高群体决策的准确性。

  (3分)(其他方法只要合理,即可给分)

  ,忽视了与当前决策不

  --致的观点或意

篇二:当群体成员在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时出现互相推诿扯皮的情况这是一种

  浅谈新时期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及预防和处置对策

  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近年来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完善,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新问题、新情况不断出现,因社会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屡有发生,成为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探讨新时期群体性事件发生的特点、成因,研究预防和处臵群体性事件的对策,已成为当前维护社会稳定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试结合我镇实际,就当前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及预防处臵对策,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群体性事件的特点

  当前,大多数群体性事件与社会转型、经济接轨和利益调整密切相关,纵观我镇近几年来发生的群体性事件,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共同的目的性是群体性事件的参与者之所以能够聚集在一起的基础,也因此他们更容易引起共鸣,同气相报,同声相应。每起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共性的问题都是与权益息息相关,有的涉及经济利益,有的关系民主权利。人民群众非常重视自身的权益,当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或解决时,他们往往在信上不信下、信大不信小、信多不信少、信闹不信息的偏差思想支配下,聚集一起,群体上访,希望通过过激的行为来解决,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如我镇2008年在镇中心校发生的“12.31学生伤亡事件”,死者家属在赔偿问题上与校方达成初步协议后又翻悔,继而组织了亲朋好友上100人赶赴到火葬场阻止火化,并到市政府及相关部门上访,问题虽然得以解决,但给我镇带来较大的不良影响。又如今年7月28日,在我镇万寿村发生的“7.28儿童溺水死亡事件”也同出一辙,镇政府组织相关人员通过长达4天的疏导、解释和协调,才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二)具有规模的广泛性。一起群体性事件,往往聚集参与的人数少则十几人、几十人,多则上百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操纵者、组织者、策划者,也有骨干和一般成员。其组织、煽动及闹事的骨干成员中,有的是被调整下来的基层干部,有的是游手好闲之徒,有的是被公安机关依法处理过或系“两劳”回归人员,还有的是仇视党和政府的不法分子,其中掺杂着个别反动非法宗教组织的骨干分子,一旦发生闹事事件,他们混迹于群众中间,蛊惑人心、煽风点火、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如我镇简湾村委应群众要求,为改善交通条件,采取“以林换路”的方式,在臵原简湾村林场场长将村有林木出售给本镇一修路人并签订了合同而不顾,又将处于纠纷中的村有林木以同样方式出售给了外地的另一修路人并签订了合同,“一女二嫁”并产生纠纷。今年3月的一天,在三方协商未果的情况下,前一合同的买方当事人组织了社会上30余名各类人员前去砸了后一合同买方当事人

  的修路机具后,准备上山砍树,几个生产小组的村民闻讯纷纷操起锄头、棍棒前去阻止。镇政府接报后迅速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和机关人员前去控制和平息事态。通过数小时的疏导、劝解和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才使三方坐到谈判桌前。

  (三)具有较强的组织性。在群体性事件中,大部分是有组织的,事件的聚散进退直接受指挥者和骨干成员的控制和影响,已由过去的较松散型向相对有组织的群体性转化,形成“台前”与“幕后”呼应。一些参与人数多、持续时间长、规模较大的群体性事件,往往事先由社会上或出自农村里的一些所谓“能人”、“大款”经过周密策划,目的明确,行动统一,筹划、指使、煽动部分不明真相的群众站在“台前”设臵障碍,甚至制造事端,并且前后呼应,甚至出现跨地区、跨行业的串联活动。有的还集资上访,寻求媒体支持。

  (四)具有行为的公开性。群体性事件的参与者大都自认有理,因此他们毫无顾忌,行为偏激,以公开形式聚集、串连、打横幅、呼口号,甚至不惜违法使用暴力。如发生在社区的因农网改造产生的“普非电价争议纠纷”,两名主要当事人在长达8年中代表20余户动力用电户不断上访,并以公开形式聚集、串连,甚至在座谈会公然打出“喊冤”、“反电霸”等小横幅,高呼“抗电八年,还我公道”等口号。

  (五)具有严重的危害性。随着社会利益群体的分化、独立,一些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常常表现得十分尖锐、激烈,且对抗性倾向明显,围堵党政机关、堵塞交通要道、械斗等过激行为。如粮站一退休女职工,因一房屋居住权纠纷,不但在调解并履行了协议后又翻悔,且提出些过高的无理要求,在没有得到支持和满足后,就隔三差五的纠集家人到书记、镇长办公室和司法所吵闹、耍横,甚至发生抓扯,在正常的办公秩序受到严重干扰下,还得笑脸相迎,后经镇领导多次协调县级相关部门来镇座谈解释方才有所缓解。又如光明村村民张某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因村和镇级相关部门及时调查调处不力,导致张自2006年以来多次到县、市、省和北京上访,镇政府也多次派人将其接回,落实稳控人员和措施,不但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还给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

  二、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

  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环境、政策等宏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个体、群体心理等微观方面的因素。概括起来说,导致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体制机制转换和利益格局调整,导致部分群体心态失衡,这是产生群体性事件的深层次原因。当前,改革正在向纵深推进,新旧体制矛盾交织凸现,体制机制转换、利益格局调整和社会财富的再分配,直接或间接影响部分人的利益。在这样的新形势下,人们的旧思想和旧观念受到冲击,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一部分小农经济意识较强,守旧思想较重的人的思想观念难以适应形势发展,出现了因利益失衡而产生的心理失衡,这一失衡直接导致思想方式的失衡和行为规范的失衡。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一些人对分配不公,对不正当致富,表现出强烈的不满情绪,当弱势群体的利益受到损害或忽视时,他们极易产生相对剥夺感,不满和对抗情绪往往以群体性事件的形式表现出来。

  (二)农村基层组织战斗力不强,这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根本原因。一是有的村“两委”班子不团结,意见不统一,相互拆台,或者在办理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务时,决策随意,方法简单,态度粗暴,工作不具体、不到位,出现矛盾时处理不及时,对群众的合理要求推诿扯皮、敷衍塞责,使小矛盾酿成大矛盾,加之防范工作不到位,给个别别有用心者提供了可乘之机;二是有的村干部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或处理政策问题时方法失当,缺乏民主,办事透明度不高,群众误认为囊中有鬼,失去群众信任,或让个别群众借机“搭车”,使一些立场不坚定又不明真相的群众就容易被人利用、煽动,从而激化了矛盾。三是有的村党员干部正义感不强,怕得罪人或受气,不敢站出来讲公道话,助长了别有用心者的气焰,有的甚至就是闹事的支持者、组织者、策划者。

  (三)群众经济利益和民主权利受到侵犯,导致群众利益

  受损,这是酿成群体性事件的直接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农村土地征用中,补偿金偏低、征地手续不齐全、补偿费用不到位、补偿分配不合理、失地后农民生活无着落;城镇房屋拆迁中,补偿标准低、政策不透明、补偿标准不一致;因土地的升值而产生的组与组之间,户与户之间的耕地、林地及林木权属和边界纠纷没有得到及时调处或调处不力而升级。如正化村十组与同村九组村民米吉香的林地边界纠纷,正化村八组与六组的林地权属纠纷等;部分非公企业中,企业任意压低、拖欠和克扣工人工资,不缴或少缴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赔偿不到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矛盾时,相关部门往往重经济轻环境,致使一些地方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影响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等等,当群众经济利益和民主权利受到侵犯,极易引起群体性事件。

  (四)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与其自身的法律素质之间的差异,导致维权行为失控,这是形成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原因。随着法律知识的普及和社会主义法制的日益完善,人民群众依法办事的自觉性有所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但不少群众对法律法规了解不深,理解不透,有的甚至断章取义,为我所用,片面强调政策、法律法规中有利于自己的一面。也有一些群众由于法律意识淡薄,道德失范、心理失衡不知道或不愿意通过法律程序解决问题,当群众之间、上下级之间出现利益摩擦或纠纷时,存在“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快闹快解决”的错误心理,误以为聚众闹事、集体上访可以对领导造成压力,能较快解决问题,使本来能通过法律程序或者其他方式得到解决的矛盾演化成群体性事件。

  (五)职能部门不负责任,把关不严,这是形成群体性事件的重要诱因。一些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不负责任,作风不够深入,使群众办事难,利益受损,或职能部门为了让业主单位早日发挥投资效益,时有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手续未齐全的情况下也让业主单位先行施工,而忽视了群众的切身利益,让群众抓住了不“依法施工”的把柄,造成了工作被动,导致矛盾激化。

  三、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及处臵对策

  (一)建立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的综合预警机制。群体性事件必须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起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各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消除职责不清、信息不灵、反应迟钝、互相推诿的现象。

  (二)加强社情控制,及时准确的掌握情报信息。信息是对策的依据,只有及时准确的掌握情报信息工作,才能产生有效的处臵对策。这就要求政府各职能部门,充分运用各自的优势,广开信息渠道,深入开展并发掘信息的来源,最大限度地搜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信息,做好分析、加工、传递、反馈工作,为领导在处臵群体性事件中正确地决策指挥提供可靠依据。具体地讲,就是要求把握好三个环节:第一,在事件发生之前,要全面地、及时地、准确地搜集信息,特别是要善于捕捉策划和酝酿闹事的信息,做到见微知著,明察秋毫,以便把各项工作做在前头,把闹事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第二,在事件形成之后,要及时准确的掌握全面的情报信息,及早判明事件性质,有针对性地采取处臵对策,密切注视事态的发展,全面了解参与者的态度和表现,为充分分化瓦解和依法查处奠定基础,从而牢牢掌握主动权。第三,职能部门应对各种群体性闹事事件制定预案,临阵不乱。首先明确任务分工,根据不同群体性事件的性质和规模大小明确规定各警种、部门的职责、任务、权限,使各部门、单位迅速,紧张、有序地开展工作,各负其责、协同配合,充分发挥整体作战的优势。其次,明确处臵程序,包括组织指挥方法、处臵力量,应携带的装备、出动时间、处臵工作纪律,提高反应速度。三是形成处臵预案系统,根据群体性事件的形成,发展的过程,分别制定或分层制定具体处臵预案,形成分别处臵、整体配套的处臵预案系统,使处臵人员明确现场各自的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发挥主动性与积极性。在实践中,应充分发挥保卫组织、保卫干部、农村治保会、治保人员和各级调解组织及人员对所在单位情况的了解,在要害单位、重点部位,部分企业单位及农村物建信息

  人员,从多渠道、广途径获取情报信息,使各种关系国计民生和政治稳定的深层次情况都能及时反馈上来。

  (三)明确处理原则,制定准确无误的处臵措施控制事态。对群体性事件的处臵,除了必须遵循其处臵的总原则外,在实际工作中,还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坚持疏导为主的原则。目前,群体性事件基本上是利益纠纷而起,是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因此,在处臵过程中,尽量坚持疏导教育为主的原则,多做说服教育工作,特别是对因群众的合理要求未得到满足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在做好教育疏导工作的同时,更应该及时答复和解决群众提出的合理要求。尤其是领导干部要敢于同群众见面,深入到群众中去,面对面地做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增强工作效果。二是适时介入与“冷处理”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要在做好超前工作的同时,准确地把握政法机关介入群体性事件的“火候”,绝不能过早地动用执法力量,特别是针对那些按政策、法律程序,并比较理智的闹事群众,更不能轻易动用警力,以免强化闹事群众的逆反心理,从而将矛盾激化。但是,也不能等事件闹大后再出动警力,致使事态不可收拾,具体何时出动较为有利,除了遵循所制定的预案外,还需要在工作中灵活掌握。另一方面,也可采用“冷处理”的策略,对于那些已经形成的闹事事件,特别是坏人与不明真相的群众搅在一起的时候,要尽量不在闹事现场抓人,以免当场激

  化矛盾,而要采用公秘结合的方法,利用各种技术手段,摸清情况,获取证据,在群众情绪平静以后,再对其中的骨干、违法犯罪分子打击处理。三是分化与威慑相结合的原则。对那些参与人数较多,群众情绪激烈,极易发生越轨行为的事件,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派出足够的警力,配备精良的装备,迅速赶赴现场,形成大兵压境之势,使闹事人员不敢轻举妄动,同时利用各种关系和有效的形式做宣传教育工作,讲明真象,讲明政策、法律、以分化瓦解闹事人群,孤立少数为首的闹事者,迅速平息事态。

  (四)周密部署,多管齐下,强行处臵,分化瓦解。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引发的原因较多,涉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因此,必须坚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通力协作,多管齐下,综合整治,充分发挥其各自的职能作用,切忌公安机关孤军作战、简单从事,激化矛盾。同时,也应看到,群体性事件真正起带头作用的只是少数,绝大多数带有很大的盲从性和随意性。因此在处臵过程中,必须认真调查,摸准缘由,坚持“可散不可聚,可解不可结,可顺不可激”的原则,在开展有关法规、政策宣传教育和说服劝解工作的同时,准确把握处臵时机,而不能一概而论动用警力强行处臵。

  (五)切实抓好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班子建设,努力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一要切实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班

  子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村党支部是村级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也是党和政府联系农村工作的桥梁纽带。江泽民同志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这是做好农村工作、巩固基层政权的政治保证。”实践也证明,班子强,事业兴,班子软弱涣散,农村各项建设就无从抓起。因此,乡镇党委、政府要把提高基层工作战斗力作为当前基层组织建设的头等大事,注意选拔和培养农村工作带头人,永葆基层工作活力;要坚持民主集中制,注意抓好村级班子的团结、统一和协调;要大力支持党员干部敢于讲公道话,敢于碰硬,敢于与歪风邪气作斗争,努力增强党员干部的正义感。二要建立农村干群矛盾释放机制,努力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农村的事,就是公道二字。要解决农村的千难万难问题,形成政通人和,干群关系融洽的良好局面,必须建立农村干群矛盾释放机制,即:算清一本账(农民负担),贴出一张榜(村务公开),填好一张票(村民选举),捧出一颗心(群众感情)。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增加办事透明度,做到清正廉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六)加强普法教育,转变工作作风。要不断加强普法工作,增强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通过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强化普法宣传教育,用社会主义的思想和法制观念

  教育广大干部和群众遵纪守法,引导群众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自觉地把自己的行为纳入社会主义法制轨道,通过合法的程序解决各种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及利益冲突。

  另外,从群体性事件的引发原因,我们不难看出,不少是由于决策失误,或者处理问题简单草率,工作方法不当,或者是对问题听之任之,久拖不决,致使矛盾加剧,从而将事态扩大。因此,各级党政机关,基层组织以及企事业单位的领导都应保持清醒的头脑。“水既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因此,我们要转变工作作风,把人民的利益,人民群众的幸福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联系群众,少说空话,多办实事,认真听取群众的呼声,切实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统筹安排好他们的生活,特别是注意安排好受灾群众、效益不好和停产半停产企业职工,低收入家庭和离退休人员的生活,保护人民群众改革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注意潜在的不安定因素,把各方面的积极性汇聚到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上来。

  总之,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各种新的社会矛盾及深层次的问题将暴露得更加明显,今后一段时期,群体性事件还可能继续增多,对此,我们要有高度的警觉和清醒的认识,要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感,保持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进一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必须认真分析、准确估测

  群体性事件在初获平息后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精心研究预备针对性强、实效性强的新方法、新举措。既要积极协调督促有关单位真正落实跟踪回访制、领导接待日制度,又要进一步完善快速反应机制,提高复杂形势下处臵群体事件的能力。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强化措施,创新方法,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篇三:当群体成员在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时出现互相推诿扯皮的情况这是一种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社会心理学》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295)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社会心理学》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295)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一项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1.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推断他也具有其他相似或相互关联的特征,这种现象属于()。

  A.晕轮效应B.宽大效应C.近因效应D.首因效应2.个人倾向于把有关认知对象的各方面特征加以规则化,形成完整的印象,这属于社会认知特征的()。

  A.选择性B.整体性C.双向性D.易出偏差性3.凯尔曼(H.Kelman)于1961年提出了有关态度改变的()。

  A.学习理论B.社会判断理论C.三阶段理论D.功能理论4.由于受到外界压力,个体不得不改变自己的观点和行为,以符合外界要求的现象叫做()。

  B.服从A.顺从C.从众D.同化5.当群体成员在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时出现互相推诿扯皮的情况,这是一种()现象。

  A.社会抑制B.社会影响C.从众D.社会惰化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6.实验法有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重要特点在于对所研究的情境给予一定程度的控制,突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7.再社会化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形式:一是强制性的,二是非强制性的8.角色冲突的类型可分为两大类:角色内冲突和角色间冲突。

  9.社会认知是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

  10.凯尔曼指出,态度的改变要经历服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

  人们从可能导致自己及他人行为发生的各种因素中,认定行为的原因并判断其性质的过程。

  13.刻板印象:

  就是人们对一个社会群体所形成的固定而概括的印象。

  14.自我实现的预言:

  我们对他人形成一定的印象之后,就会对他人产生相应的期望,而此期望又引导我们采取相应的行为来实现此期望,这一现象就叫自我实现的预言。

  15.对情境的社会性定义:

  当事件的性质模糊不清时,我们倾向于参考他人的反应来对事件做出判断,这种对情境的判断受他人反应影响的现象,就是对情境的社会性定义。

  16.从众:

  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为了和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保持一致而采取的改变知觉、判断、信仰或行为的倾向。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7.什么叫基本归因错误?产生的原因有哪些?答:基本归因错误是指人们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夸大行动者的个人因素,低估环境因素的现象。

  基本归因错误产生的原因有:

  (1)人们有一种信念,相信人们能对自己的行动负责、所以多以内因来解释人的行为,而忽略外因的影响。

  (2)情境中的行动者比情境中的其他因素往往更突出,所以人们更容易注意行动者,而忽略背景因素、社会因素。

  18.简述态度改变的三阶段理论。

  答:由凯尔曼(1961)提出,他认为一个人态度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要经过服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

  第一,服从: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物质或精神的满足或为了避免惩罚而表现出来的行为叫做服从。

  第二,认同:认同是指个体自觉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态度和行为,并有意无意地模仿他人,使自己的态度和他人要求相一致。

  第三,内化:个体完全地从内心里相信并接受了他人的观点,从而彻底改变自己的态度。

  19.如何减少群体冲突和偏见?答:(1)消除刻板印象偏见的认知成分往往是一种社会刻板印象。一般人对某些群体的成员常有一定的刻板印象,如白人认为黑人智力低下、不求上进,男人认为女人有依赖性、被动性等。根据研究,由偏见对象表现出与刻板印象相异的行为来,会有助于偏见的消除。另外,通过对公众进行反偏见教育也可以有效减少偏见。

  (2)增加平等的、个人间的接触平等的接触和个人间的接触都是为了深入全面地了解接触双方的独特性。不平等的接触妨碍双方相互间深入、细致的了解,并且还易产生先人为主的、刻板化的判断,这种判断往往是对地位低下者不利的。

  (3)共同命运与合作奖励为不同群体设定共同命运与合作性奖励的任务,而非互斥性的竞争任务,是消解群体间的敌对情绪和偏见的重要途径。

  五、应用分析题(20分)

  20.20世纪60年代,美国总统肯尼迪和他的智囊团及内阁成员——被媒体誉为“最棒、最耀眼的一群人”——做出了这样一项决定:派出1400名经中情局训练的古巴流亡分子登陆古巴猪湾,煽动一次反对卡斯特罗的大规模暴乱。实际结果是,卡斯特罗的军队俘虏或歼灭了所有入侵者,入侵计划彻底失败;

  同时,美国的这一行径使拉美国家异常愤怒,而古巴与苏联的联盟关系更加紧密了。事后肯尼迪总统自问:“为何我们如此愚蠢?”为什么这样一群才华横溢的人经过长时间讨论分析,最终得出这样一个灾难性的错误决策?请说明为何会产生这种群体决策错误?如何减少群体决策错误的发生?答:群体决策错误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出现了群体思维。

  具体原因可能有;

  第一,肯尼迪和他的智囊团刚刚在大选中获胜,群体成员盲目乐观,把自己的群体看作是无所不能的,不可战胜的,根本不会犯错误的。

  第二,肯尼迪作为领导者在决策之初就明确表示赞成入侵计划,忽视了与当前决策不一致的观点或意见。

  第三,那些持有怀疑或不同看法的人迫于压力保持沉默,以示顺从,从而避免受到孤立、嘲笑和排斥。

  减少群体思维的策略主要有。

  首先,领导者应该鼓励群体成员公开质询和提出怀疑,领导者应该乐于接受对他的批评。

  其次,领导者在讨论的最初阶段应该保持公平,避免表现出对某种方案的偏爱,因为这样会限制群体成员对这个问题提出批评性意见。

  第三,群体讨论中应该邀请群体外的专家参与,并邀请专家对群体成员的观点提出挑战性意见。

  第四,征求匿名意见也有利于提高群体决策的准确性。

篇四:当群体成员在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时出现互相推诿扯皮的情况这是一种

  前言

  (一)论文研究背景

  在组织内部压力和组织外部压力共同作用下,组织不断面对来自内部和外部的矛盾冲突。这些冲突的发生是组织内部或外部某些关系不协调的结果,在组织的存续和发展过程中,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对冲突无所作为或管理失当都将扩大冲突的破坏性作用,抑制其建设性作用,严重影响组织正常运行,并阻碍企业发展。[1]必须正确意识到,冲突时组织内部普遍存在的现象,具有正反两种作用,对组织效率和效益有着重大的影响。

  冲突问题影响着组织目标的实现,甚至影响到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据美国的组织学家施米特等人的研究表明,每位管理者大约有20%以上的时间是用于解决组织中的冲突问题,他们认为冲突管理与计划、沟通、奖励和决策同样重要,甚至比后者更为重要,冲突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组织中冲突主体各方的和谐程度,从而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程度。管理者对组织中的冲突管理不当,小则引起内耗,导致资源的浪费,大则给组织带来灭顶之灾。本文的研究初衷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二)论文研究意义

  本论文通过深入分析、探讨组织内部冲突的类型和原因,将和谐管理理论引入组织冲突管理,为组织内部冲突管理的研究探索新的思路,具有较重要的理论意义。

  本论文研究结论可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管理者正确认识企业内部冲突的影响、充分发挥内部冲突的正面影响的积极作用、努力防止和克服内部冲突的负面影响的消极作用提供借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组织冲突管理概述

  (一)冲突及冲突管理的含义

  1.冲突的含义

  由于对冲突的研究角度和追求的目标的不同,组织行为学对冲突有不同的定义:斯蒂芬?P?罗宾斯把冲突定义为:“一种过程,这种过程起始于一方感觉到另一方对自己关心的事情产生消极影响或将要产生消极影响。”刘易斯?科塞认为:“冲突就是为了价值和对一定地位、权力、资源的争夺以及对立双方为使对方受损或被消灭的斗争”。彼得?康代夫则认为冲突是“一种彼此相关或互动的形式,在这种形式中,我们发现我们自己(要么作为个体,要么作为群体)处于某种被觉察到的对我们个人或集体的目标威胁之[2]下。这些目标通常要涉及人与人之间的需求关系。这些被觉察到的威胁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想像出来的。”

  综合上述观点,可知冲突是指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激烈对立的社会互动方式和

  过程,当事人之间存在利害关系,为了价值或争夺一定的资源产生了分歧,而处于一种行为对立状态。

  2.冲突管理的含义

  涉及冲突管理的理念一直都在不断变化中,具体有三大阶段:第一阶段是30—40年代,这时候的“传统观点”提出冲突是非理性的、破坏的,必须加以阻止。第二阶段40—70年代的“人际关系观点”则认为:不可能彻底杜绝冲突,而且某些冲突可能对企业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要区别对待。第三阶段是70年代以后到现在,“相互作用观点”的观点是,企业要保持生命力和创造力心须保持一定程度的冲突,应鼓励冲突。

  冲突管理可以分为广义冲突管理和狭义冲突管理。广义包括冲突主体发现、认识、分析、处理、解决冲突问题的全过程及一切相关工作。托马斯认为:冲突管理是指有系统解决并预防两个人或两个单位以上之间不愉快与不和谐关系的方法与策略,目的在确保组织之顺畅动作、维持组织成员的向心力,以提升组织的绩效。传统冲突管理通常把研究对象界定在行为冲突和结果冲突这两种不同冲突的研究上,限制于冲突的发生后的管理,当今冲突管理则认为,冲突管理研究的对象应当包含上述五种冲突形态的问题和演变规律,对冲突问题要实行全面冲突管理,在此基础上,才能把较低级的冲突的事后管理提升到冲突事前、事中和事后相结合的科学管理层次。

  (二)组织冲突的类型

  在组织活动中,冲突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按照冲突的性质、发展的阶段、组织层次和主客体的内容不同可以对其做以下划分:

  1.按其性质不同,划分为破坏性冲突和建设性冲突

  破坏性冲突是指组织中具有损害性的或阻止目标实现的冲突。破坏性冲突往往是由于双方的目标不一致造成的,具有如下表现形式:(1)平时互相交流信息少,或者交流的信息是扭曲变形的。(2)听不进或不愿听进对方的观点和意见。(3)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不同发生争论,进而转为人身攻击。破坏性冲突往往会带来一些消极的后果,例如:使人产生精神压力,影响工作和身体健康;浪费时间和精力,造成组织领导的决策失误,使组织的整体目标偏离方向。

  建设性冲突是指双方目标一致,但由于方法或认识上有所不同而产生的冲突。具有如下表现形式:(1)双方都明白有着共同的目标并表示关心。(2)彼此间愿意了解和听取对方的意见和观点。(3)围绕着争论问题的中心积极交流信息。[3]

  2.按其所处阶段不同,划分为潜在冲突和正面冲突

  潜在冲突是指冲突的萌生阶段,主要表现为发生互动关系的主体之间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能够引发冲突的前提条件,但还不足以导致冲突的发生,如果主体对这种潜在的不

  一致处理不当,就可能使潜在冲突明显化,造成正面冲突。

  正面冲突就是潜在冲突的明显化和公开化,冲突的双方直接交锋。

  3.按其主体差异和客体内容不同,划分为目标型冲突、情感型冲突、强势型冲突、背景差异型冲突和实质型冲突

  目标型冲突是指冲突双方或多方因所希望达到的结果和目标互不相容、不可调和时所发生的冲突。

  情感型冲突是指冲突双方或多方因在情感或情绪上无法达到相一致、不可调和时所发生的冲突。

  强势型冲突是指冲突双方中的一方凭借着自己的绝对优势对另一方进行强行压制而发生的冲突。

  背景差异型冲突是指冲突双方或多方由于个性、立场、价值观、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差异而导致的冲突。

  实质型冲突是指冲突的双方或多方由于规章制度、职责任务、方法、程序、工作的分配等问题而引发的冲突。

  二、组织冲突产生的原因

  (一)组织成员间缺乏良好的沟通

  缺乏沟通,不仅个体心理需要无法得到满足,而且员工之间也缺乏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之上的良好的人际关系。大量的证据表明,沟通中的语义理解困难、信息交流不充分和沟通方式单一化等共同构成了沟通障碍,这些问题会导致了合作的延迟或误解的产生,增加了冲突的潜在可能性。[4]

  (二)组织结构不合理

  所谓“结构因素”,包含了这样一些变量:组织规模;分配给群体成员任务的专门化程度;管辖范围的清晰度;员工与目标之间的匹配性;领导风格;奖励系统;群体问相互信赖的程度。[5]如果组织的结构冈素不合理,所设机构的责、权、利分配不当,就容易形成推诿扯皮或者多头领导,上下级部门之间就容易产生冲突。规模较大的组织,常常会因为分工小当而引发冲突。此外,人们发现任职时间和冲突成员相关,若群体成员年轻化,并且群体离职率较高,出现冲突可能性就会大火增加。

  (三)个性差异的客观存在

  个性差异是指主体之间在稳定特征上的不同。冲突存在的基础是相互依赖关系的存在。在互为依赖的相互关系中,主体个性差异较小则在许多方面容易达成共识,个性差异显著的主体之间就不易接受对方(包括其行为)。组织内部员工个人间的个性差异越大,尤其是影响依赖关系存在的个性差异越大,共性就会越少,主体间合作的可能性就

  越小,存在的分歧、矛盾就越普遍,工作和交往中的阻碍、争执和冲突也就越频繁。

  (四)资源的稀缺性

  资源总是有限的,任何部门都希望在资源获取方面处于优势地位。然而,由于资源具有稀缺性,任何一个组织的资源都是有限的。组织内各单位或个人由于共同对这些资源的依赖而产生互依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冲突就不可避免,并且随着依靠共同资源程度的增加,冲突也会相应增加。

  三、组织冲突的功能属性及其外在表现形式

  组织内部冲突对组织的发展具有两重性,而一直以来,人们都片面地认为:冲突是完全有害于组织发展的,必须设法避免。事实上,组织内部冲突犹如一把双刃剑,对组织及其组织内部人员既有消极作用(干扰性和破坏性冲突)又有积极作用(建设性冲突)。只有认识到组织冲突的两面性,才能帮助我们预防和消除破坏性冲突,激发和利用建设性冲突,从而促进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组织内部冲突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分析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组织内部冲突的功能属性,我们首先得理清冲突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如图一所示:

  高

  B

  组

  织

  绩

  效

  A

  C

  低

  冲突水平

  高

  图一

  冲突水平与组织绩效的关系

  当组织的冲突水平非常低时,如图一中点A所示,组织内部会呈现出一种毫无生气的状态,主要表现为组织中成员态度漠然,缺乏工作激情和创新思想,组织对外部环境变化反应迟钝等等。这些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企业组织绩效的低下,这种形式的组织冲突属于“功能失调性组织冲突”。[6]

  当组织保持适当中度水平组织冲突时,如图一中点B所示,此时组织内部会呈现出一种可行的自我批评式的革新氛围,组织内部充满了生气和和活力,大家的工作热情较高,组织冲突往往是与工作内容和目标有关的任务型冲突,这种中度的“任务型冲突”往往有利于组织绩效水平的提高,这种形式的组织冲突属于“功能正常性组织冲突”。

  当组织中出现高冲突水平时,如图一中C点所示,此时组织内部会出现混乱的不合作的恶性冲突,导致这种高的组织冲突往往是与员工间人际关系相关的“关系型冲突”,这种类型的组织冲突往往表现为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敌对、不和、摩擦,它加剧了组织中员工之间的差异,降低了员工之间的理解,因而阻碍了组织任务的完成,降低了企业组织的群体绩效水平,这种形式的组织冲突属于“功能失调性组织冲突”。

  (二)组织冲突的建设性功能

  1.冲突对组织的凝聚功能

  在组织的管理活动中,各部门之间的冲突行为或冲突倾向,给各部门的职员和具有职权的人员产生压力,包括部门内部的压力和部门之间的压力,它使部门成员强烈地意识到自身同外界的独立和差异,并产生部门内部的群体认同感,因此,其参与意识加强、内聚力和亲和力增强。[7]同时,组织内部的部门冲突对维持和建立组织分工层的稳定性是有积极意义的,而且,可以通过对冲突行为是“正确”还是“越轨”的甄别,使组织成员明确地认知自己的任务和职责。

  当然,冲突的聚合功能之产生有一个前提条件:只有当冲突没有涉及到根本的组织原则和核心价值时,冲突才能起积极的作用。否则,冲突将促成或加速企业组织的分裂。

  2.冲突对组织的保护功能

  人是很难摆脱情感影响的,纯粹的现实性冲突行为往往渗透到非现实性冲突行为中,是非现实性行为的积聚与爆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组织成员或部门的不满不断地得到宣泄,保持精神上的欢快,而不致于连续积累达到人们心理承受阈值而发生“疯狂性”的爆发行为,将冲突目标直接对向组织的核心。因此说,不满情绪的发汇,如果只是部门间为了工作,为了保护自己部门的利益而情绪激昂,这将有利于企业组织结构和职级结构的稳定,对组织具有保护作用。[8]

  从组织的发展、变迁角度进,一个开放的企业组织应当允许冲突的存在和延续。这样有利于将组织成员的注意力分散到各种非现实性冲突和可控制的现实性冲突上,以此来减少或防止那些能够危及企业根据利益的冲突的发生与发展。即客观上对企业根据利益与价值形成了一层保护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阴止企业内部爆发严重冲突而迅速分裂的可能。

  3.冲突对组织资源的再分配功能

  随着组织环境的不断变化,组织内部的结构以及职权关系也要随之变革以适应环境的变化。组织冲突可以激发或建立这样的变革机制,使组织关系的调整成为可能,达到强化组织对外部环境的适应与参与能力。[9]

  举个例子来说,如企业销售部门产生过分冲突,则说明这个部门的资源存在不足,可能是部门领导的协调能力有特提高或者部门成员的业务学习有待加强,为了避免组织过分冲突,就得必须重新调整和分配组织资源。

  同时,组织内部各种冲突的后果,可以导致职权关系的改变并形成组织资源分配的新准则,这样就可以防止以往冲突行为的再次出现而使组织达到新的稳定,在组织资源重组过程中形成组织内部和外部环境的一种新的平衡机制。

  (三)组织冲突的破坏性功能

  1.冲突会影响组织和谐,降低工作效率

  破坏性的组织冲突会阻碍组织内部的团结,使得组织凝聚力出现大幅滑坡,造成员工士气和情绪的低落,降低工作效率。

  2.冲突会使决策容易坠入群体思考的陷阱

  处于对立状态的冲突双方,在情感上和行为上往往互相排斥,总希望从对方身上找出问题的根源,即使对方的建议是正确的,也常被曲解。这加剧了双方沟通的固有障碍,导致群体目标凌驾于个人满意度之上,组织决策极易坠入群体思考的陷阱。

  3.禁锢个体思维,阻碍创新

  为了在观念、行为等方面与组织群体保持一致,组织成员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隐瞒自己真实的观点,抑制自己的不同意见。尽管有时群体决议只是个别决策人的意见,也无人对此提出不同看法,而被视作是大多数人的意见,在组织中这种盲目顺从的行为十分普遍,浪费了组织内大量的人力资源和个体智慧。[10]

  4.冲突容易使组织丧失群体优势

  当冲突发生时,冲突主体极力否定对方,在冲突中战胜对方成为最重要的目的,而组织的总体目标却显得无足轻重,使得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都耗费在冲突的处理上,导致组织应有的群体优势丧失。当冲突进一步激化而难以控制时,企业组织系统将无法正常运转,甚至组织可能走向分裂和崩溃。

  5、冲突的存在会影响员工的身心健康发展

  当冲突发生时,人们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平衡状态被打破,不仅原有的归属感消失,而且还增添了组织关系不平衡所带来的压力。一些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置身于对立的意见中,极易造成“敌意”、紧张和焦虑,不仅仅是冲突主体承受冲突的压力,其他组织成员在这种不和谐的环境中,也承受着冲突的压力,从而影响组织成员的身心健康。

  四、组织冲突管理的基本策略

  (一)努力发展组织冲突的建设性功能

  1.建立竞争性的组织文化

  通过增加工资、奖金,对个人和集体进行奖励,这样可以增进竞争,逐渐形成竞争性文化。而适当的竞争则可以导致积极意义的冲突。并且竞争性的组织文化可以使组织成员形成正确的组织冲突观念,对争论和异议保持欢迎的态度,让员工敢于发表意见,是上下左右的信息畅通无阻。[11]2.重新构建组织

  组织可以通过主动调整组织结构(如增加或削减部门),改变呢组织规章制度,提高组织成员的相互依赖性等结构变革来打破现状,引发冲突。

  3.引进外人

  即在组织中补充一些在背景、价值观和管理风格等方面与当前成员不同的人,改变组织人力资源状况。有具有不同知识技能和观点的人构成的群体,往往有更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4.利用非正式沟通渠道

  利用非正式渠道传播模棱两可或具有威胁性的信息,激起员工的焦虑感,提高冲突水平。

  5.制造沟通障碍

  充分利用信息的不对称和个体感知的不同。找准切入点,以鼓动的言辞或其他方式造成沟通障碍,制造误解。美国白宫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一直运用这种手段激发冲突。高级官员把可能的决策通过某种渠道透露给媒体。比如,把高级法院可能任命的大法官的名字“泄露出去”。如果该候选人能够经得起公众的挑剔考察,则将任命他为法院院长。但是,如果发现该候选人缺乏新闻、媒体及公众的关注,总统的新闻秘书或其它高级官员不久将发表“辟谣”的正式讲话。

  (二)积极消除组织冲突的破坏性功能

  1.将组织结构扁平化

  削减中间组织层次,缩短上下层的距离。这样做,既可以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又可以提高领导决策的效率,还可以促进上下级之间的沟通。跨职能的工作团队是组织结构扁平化与流程化的基础与实现途径。高度一致的团队目标与团队内信息流动的开放性,可以极大地避免组织内部的破坏性冲突,特别是对于那些需要多个职能部门相互配合的业务流程,跨职能工作团队更具优势。

  2.设立共同目标

  为实现组织共同目标,组织成员必须相互依赖、彼此合作,缓解互相之间的对立情绪,从而使组织各种不同的活动融合起来。在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中,员工也从中实现了个人目标。这种个人目标与共同目标的相互毅力啊,在一定时期内可以使组织的破坏

  性功能淡化或消除,促进组织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3.加强组织的内外沟通和对话

  组织领导要在减少沟通层级的基础上增加沟通渠道,是组织的信息可以快速有效的传达。同时,也可以建立对话的平台,例如定期的会议、座谈、交流等,为员工的沟通创造机会。

  4.加强组织成员的团队建设

  通过员工团队建设可以提高员工的权威性、专业性和创造性,全面提高组织团队的工作能力,并且有利于管理者协调员工的工作,避免由于任务分配而产生的冲突。

  5.职权控制

  高层的管理人员可以运用职权范围内的正式权威,发出指令或命令来解决底层的冲突,并向冲突各方指出高层的期望。

  6.适当让步,达成妥协

  冲突双方各自放弃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以互相让步的方式达成妥协解决冲突。在使用妥协方式时应注意适时运用,不要过早采用这一方式,如果过早会出现无法触及到问题的核心,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组织内部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但并不是所有冲突都是有害的。因为有些冲突的存在有助于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提高组织的工作绩效。因此,如何科学有效的预防和消除破坏性冲突以及如何激发和利用建设性冲突是组织管理的一项首要任务。

  总的说来,一个组织,如果没有冲突,就显得毫无生气;而若破坏性冲突过多,又不利于组织工作的开展。因此,作为组织管理者,要理性的分析组织内部冲突产生的根源,选择相应的冲突管理策略,减少、消除破坏性冲突带来的影响,同时要不断激发和利用建设性的组织冲突,提高组织的工作绩效,实现组织的工作目标。

  【参考文献】

  [1]朱启臻.组织行为学[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38[2]余臻峥.论群体冲突形成的原因及对组织行为的影响[J].现代商贸工业,2008,(04)

  [3]陈国海.组织行为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4]刘延华.冲突对组织的影响机制分析[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9)

  [5]郭朝阳.冲突管理:寻找矛盾的正负效应[M].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2000:71—80[6]柴振荣.管理冲突及其解决的可能性[J].管理科学文摘.1999,(11):38—39[7]尚玉钒.和谐管理理论[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8]程菊文、叶利贞.论冲突的防范和解决[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96,(02)

  [9]陈晓东.组织冲突的若干问题.经济科学,2005,(02):15—17[10]黄坚.组织变革中的冲突管理.经济与管理,2003,(05)

  [11]周振林.领导冲突及其调试.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

篇五:当群体成员在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时出现互相推诿扯皮的情况这是一种

  团队建设的五个要素是什么?

  建立任何组织和团队,都离不开五个根本的要素,这五个根本的要素简称"5P";,是五个单词的首个字母。分别是:目标〔PURPOSE〕,定位〔PLACE〕,权限〔POWER〕,方案〔PLAN〕,和人员〔PEOPLE〕。当你在管理组建一个团队的时候,这几个要素是比不可少的。则,这几个要素应该如何解释呢?他们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

  1.目标〔PURPOSE〕

  任何团队,在组建之初的时候,都离不开目标这个要素。没有目标,就没有团队。因此,要树立明确的目标是要贯通在团队管理的始终,其他一切都是为目标效劳的。目标是什么,目标就是你企业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要完成什么样的任务?只有共同的目标,才能带着团队驶向成功的此岸。

  人作为社会的属性,天生需要一种归属感,人类的任何一种组织的诞生都是基于人类彼此存在共同的需求。只有共同的愿景才能够使得团队的成员知道自己明确的角色和任务,从而真正组成一个高效的群体,把工作上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人们团结起来。如果没有共同的目标,则团队的生存就会岌岌可危。

  2.定位〔PLACE〕

  这个定位指的是团队在企业中是处于什么样的身份。比方,团队是什么类型的,是生产型的还是效劳型的,是方案型的还是发展型的,等等。团队的工作任务是什么?团队是对谁负责的?

  针对团队的定位,就可以为团队制定一些制度的标准,团队的任务,以便更好的融入到整个组织当中。

  3.权限〔POWER〕

  权限,是指团队负有的职责和相应享有的权力大小。在一个企业中,权责利的合理配置会影响整个团队的工作积极性及主动性。如果权责利不分明,内部会出现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很多创业公司在初创的时候内部都是很团结的,但是后来内部出现分歧,导致分道扬镳,这就是因为没有确立合理的权责利。如何确定团队的权限,需要弄分明这几个问题:

  团队的工作范围是什么?

  它能够处理可能影响整个组织的事物吗?

  它的工作重心集中在某一特定领域吗?

  不同团队的界限是什么?

  你所组建的团队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自主决策?

  4.方案〔PLAN〕

  方案就是对团队成员的工作进行分配。一个好的团队方案需要弄分明下列问题:

  每个团队有多少成员才适宜?

  团队需要什么样的领导?

  团队领导职位是常设的还是有成员轮流担任?

  领导者的权限和职责分别是什么?

  应该赋予其他团队成员特定职责和权限吗?

  各个团队应定期开会吗?

  会议期间要完成哪些工作任务?

  预期每位团队成员把多少时间投入团队工作?

  如何界定团队任务的完成?

  如何评价和鼓励团队成员?

  5.人员〔PEOPLE〕

  团队的最后一个要素是人员问题。等到目标、定位、权责、方案都确定好后,具体的执行还在于人。当然,每个企业的情况不一样,具体要用什么人,是要综合考虑人员的能力、素质、学识水平等因素,是否能配合团队去完成既定的目标。

  以上这几个因素都是构建一个高效的团队所必需的,只有考虑分明了每个要素背后的意义,做好详尽的方案,才能保证团队的运转。

  团队建设的五个要素是什么?

篇六:当群体成员在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时出现互相推诿扯皮的情况这是一种

  《社会心理学》考题及答案(2020.6.7)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当我们认为某人个有某种特征时,就会推断他也具有其他相似或相互关联的特征,这种现象属于()。

  A.晕轮效应B.宽大效应C.近因效应D.首因效应

  .个人倾向于把有关认知对象的各方面特征加以规则化,形成完整的印象,这属于社会认知特征的()。

  A.选择TB.整体性C.双向TD.易出偏差性A.B.C.D.

  .凯尔曼于1961年提出了有关态度改变的()。

  A.学习理论B.社会判断理论C.三阶段理论D.功能理论

  .由于受到外界压力,个体不得不改变自己的观点与行为,以符合外界要求的现象叫做()

  A.顺从B服从C.从众D.同化

  .当群体成员在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时出现互相推诿扯皮的情况,这是一种()现象。

  A.社会抑制B.社会影响C.从众D.社会惰化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社会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档案研究法。

  .角色冲突的类型可分为两大类:角分内冲突和角色间冲突。

  .伍德把社会比较的方式分为向上比较、相似比较与向下比较三种。

  .琼斯与戴维思提出的对应推论理论认为,人们常假设他人的内在品质与他们的外在

  行为相对应。

  .勒温等人把群体领导方式分为专制型、民主型和放任型。

  11

  .根据服从的对象,服从一般可分为:对权威他人服从和对规范服从。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2

  .刻版印象:就是人们对一个社会群体所形成的固定而概括的印象。

  13

  .社会态度:就是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理理状态。

  14

  .利他行为: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

  15

  .群体思维:它也叫小群意识,是群体的一种特定思维方式,是指为了维护群体表面上的一致而阻碍了对问题的所有可能解决办法和行为方案作出实事求是且准确的评价,从而导

  致了错误的决策的现象。

  16

  .社会影响:是指在社会力量的作用下,引起个人的信念、态度、情绪及行为发生变化的

  现象。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7

  .简述自我概念是通过哪些渠道逐渐形成与发展的。

  答:通过4个方面来说明

  (1)重要他人的评价。我们很多有关自己的信息都来源于他人,尤其是我们信任的、敬佩的,对我们很重要的他人,如父母、老师、同伴、领导等。

  (2)他人的态度与反应。他人特别是与我们无关系的人,并不会给予我们清晰的反馈与评

  价,但我们可以从他们对我们的态度及反应来了解自己。

  (3)个体对自己的认识毕竟要以自己的特征、行为及表现为客观基础,尤其是性格、态度、品质、爱好等心理特征,常常需要人们根据自己的外在行为与表现来推断。

  (4)社会比较。通过将自己与他人比较以获取有关自我的重要信息。

  18

  .什么叫基本归因错误?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答:基本归因错误是指人们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夸大行动者的个人因素,低估环境因素的

  现象。产生的原因有:(1)人们有一种信念,相信人们能对自己的行动负责,所以多以内因来解释人的行为,而忽略外因的影响。(2)情境中的行动者比情境中的其他因素往往更突出,所以人们更容易注意行动者,而忽略背景因素、社会因素。

  19

  .什么是从众?为什么会产生?

  答:从众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为了和群体中大多数人保持一致而采取的改变知觉、判断、信仰或行为的倾向。从众产生的因原有二个:信息性社会影响、规范性社会影响。

  信息社会性影响是指人们把他人视为指导行为的信息来源从而顺应其行为。人们从众是

  因为人们相信他人对一个模糊情境的解释比我们自己的解释更正确,而且可以帮助我们选择

  一个恰当的行为方式。

  规范性社会影响,是指人们为了获得社会接纳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使其符合群体的规范和标准,以免陷入困境或遭到排斥。

  五.应用分析题(20分)20.1964年美国纽约发生了著名的吉诺维斯案件,一位叫做吉诺维斯的女子在晚上回家途中遭歹徒持刀杀害。案发的三十分钟内有38个邻居听到被害者呼救声,许多人还走到窗前

  看了很长时间,但没有一个人去救援,甚至没有人行举手之劳,打电话及时报警,致使一件

  不该发生的惨剧成为现实。请用学过的知识解释这种“众人旁观,见死不救”的现象。

  答:这种现象被社会心理学家称为旁观者效应,即当其他人在场时,人们不大可能去帮助别

  人,其他人越多,利他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小。

  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1)责任扩散,是指当发生了某种紧急事件时,如果其他人也在场,那么,在场者所分担的责任就会减小,因为每个人都认为助人的责任应该由大家共同来承担,也就是提供帮助的

  责任扩散到其他人身上。在场的人都认为其他人已经提供了帮助,不需要我来提供帮助了。

  (2)对模糊情境的社会解释:当事件的性质模糊不清时,人们倾向于参考他人的反应来对事件做出判断,这此事件中,邻居中的所有人不知道歹徒和吉诺维斯两人的关系,不知道该

  管不该管。

  (3)对利害得失的计算,怕受到歹徒的伤害。

篇七:当群体成员在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时出现互相推诿扯皮的情况这是一种

  社会心理学(本)期末重点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B)

  1、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推断他也具有其他相似或相互关联的特征,这

  种现象属于。A.宽大效应

  B.晕轮效应

  C.近因效应

  D.首因效应

  (D)

  2、个人倾向于把有关认知对象的各方面特征加以规则化,形成完整的印象,这属于社会认

  知特征的。A、选择性

  B、易出偏差性

  C、双向性

  D、整体性。D.功能理论

  (B)3、凯尔曼(

  H.Kelman)于

  1961年提出了有关态度改变的

  A.学习理论

  B.三阶段理论

  C.社会判断理论

  (C)

  4、由于受到外界压力,个体不得不改变自己的观点和行为,以符合外界要求的现象叫

  做。

  A、顺从

  B、从众

  C、服从

  D、同化

  (D)

  5、当群体成员在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时出现互相推诿扯皮的情况,这是

  一种

  现象。

  A、从众

  B、社会影响

  C、社会抑制

  D、社会惰化

  提出来的。

  D.凯利

  (D)

  6、三度归因理论(

  cubetheory)是由

  A.库利

  B.海德

  C.维纳

  (C)

  7、态度改变的方法有很多,其中,通过劳动来改变好逸恶劳的态度属于

  A、劝说宣传法

  B、角色扮演法

  C、活动参与法

  (B)

  8、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

  用。

  A.伯克威茨

  B.班杜拉

  C.米勒

  D.多拉德。D、团体影响法

  )强调,在观察学习中,抽象认知能力起非常重要的作

  (B)9、新官上任要点好

  “三把火

  ”,踢好

  “前三脚

  ”,体现的是

  A、近因效应

  (A)

  10、B、首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宽大效应

  也叫小群体意识,指的是为了维护群体表面上的一致,而阻碍了对问题的所

  有解决办法作出实事求是且准确的评价,从而导致了错误决策的现象。

  A、群体思维

  B、群体压力

  C、群体极化

  D、群体决策

  (D)

  11、阿希的三垂线实验证明了

  A、模仿

  B、暗示

  C、服从

  现象的存在。

  D、从众

  (C)12、当个人与群体其他成员一起完成某件事情时,出现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时偏少,个人的活动积极性与效率下降的现象,称之为。A、去个性化

  B、觉醒降低

  C、社会惰化

  D、社会影响

  从分析人际关系中双方得到的报酬和付出

  (D)

  13.一些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认为,的代价入手,更加能清楚地说明人际关系的本质。

  A.社会比较理论

  B.人际关系三维理论

  C.公平理论

  D.社会交换理论

  (B)14、罗森塔尔等的一项经典研究证明了教师的期望对学生成绩的显著影响。这种期望的作用

  也称为。A.首因效应

  B.皮克马利翁效应

  C.宽大效应

  D.近因效应

  )对态度改

  (C)

  15、在生活中,人们往往容易接受一些专家的说服,这体现了说服者的(

  变的影响。

  A.可信赖性

  B.专业性

  C.权威性

  D.

  吸引力

  (D)16、“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王二未曾偷

  ”的故事体现的是一种(

  )。

  A.间接暗示

  B.自我暗示

  C.直接暗示

  D.反暗示。D.学习理论

  (A)17、卡茨于

  1960年提出了有关态度形成与改变的

  A.功能理论

  B.三阶段理论

  C.社会判断理论

  (B)18、当个体遭受挫折,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又不能对引起挫折的来源进行直接还击时,个体就

  会以其他方式对另一目标表现出攻击行为,这种现象被称为。A.转换

  B.置换

  C.替罪

  D.宣泄

  看作是暂时的内因。

  D.任务难度

  的存在。

  D、服从

  (A)19、维纳的成就归因模型把

  A.努力

  B.机遇

  C.能力

  (D)20、米尔格拉姆(

  1963)的电击实验证明了

  A、群体影响

  B、责任扩散

  C、从众

  (二)填空题

  1.心理和社会行为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对于来自社会规范、力)、自我暗示、他人要求等社会影响所作出的(内隐的)和(外显)的反应。

  2.从研究对象的角度可以把社会心理学的体系划分为:(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人际交往心理

  和行为,(群体)心理三个层面。

  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群体心理以及应用社会心理学四个层面。

  3.社会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调查法)、(观察法)、(参与法)和档案研究法。

  4.实验法有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重要特点在于对所研究的情境给予一定程度的控制,突出(自变量)

  和(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5.角色冲突的类型可分为两大类:(角色内的)冲突和(角色间的)冲突。

  所谓的社会(群体压

  6.个体对自我的认识,即自我概念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7.伍德(

  Wood,1989)把社会比较的方式分为(向上比较)、(相似比较)与(向下比较)三种。

  8.(自尊)是个体对自己的整体评价,它反映了个体对自己是否满意。

  9.根据希金斯的自我差距理论,个体有两种内在的标准:(理想)的自我与(应该)的自我。

  10.所谓的(刻板印象),就是人们对一个社会群体所形成的固定而概括的印象。

  11.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个人的(亲身经历);二是(社会学习)。

  12.许多学者就信息出现的次序对印象形成的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并提出了(首因)效应和(近因)

  效应这两个现象。

  13.社会认知是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

  程。

  14.琼斯与戴维斯(

  Jones&Davis,1965)提出的对应推论理论认为,人们常假设他人的内在(品质)与

  他们的外在(行为)相对应。

  15.态度的构成要素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成分。

  16.个体态度的习得是通过联想学习、(强化)学习和(观察)学习而得以实现的。

  17.发起者自身所具备的某些特性会影响说服的力度,如(权威)性、可信赖性、吸引力和(相似)

  18.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除了个人特征外,还有熟悉、接近、(相似)和(互补)。

  19.舒茨(

  W.

  C.Schuts)提出了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他认为每个人都有

  3种最基本的人际需要:

  (包容)的需要、控制的需要和(情感)的需要。

  18.斯腾伯格认为所有爱情体验都包括三个基本组成成分:(亲密)、激情与(承诺)。

  19.米尔格拉姆曾提出“(六度间隔)理论”,又称“(小世界)现象”,即在这个社会中,任何两

  个人之间建立一种联系,最多需要通过六个人。

  21.主要有本能论、(挫折一攻击理论)和(

  解释攻击行为产生原因的理论(社会学习理论)。

  22.他人在场对个体活动效率的影响分两种:(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

  23.服从根据服从的对象一般可分为:对(他人)的服从和对(规范)的服从。

  24.勒温等人把群体领导方式分为(专制型领导)、(民主型领导)和(放任型领导)三种。

  (三)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人的社

  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门

  ]学科。

  2.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实践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和社会规范等社会文化,适应和参与社会生

  活,并积极作用于社会的过程。

  3.社会角色:是指个人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符合社会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及相应的心理

  状态。

  4.自我表现:

  指个体通过自己社会行为的显示以形成、维持、加强或澄清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

  5.自我实现的预言:

  :我们对他人形成

  -.定的印象之后

  ,就会对他人产生相应的期望

  ,而此期望又引导

  我们采取相应的行为来实现此期望

  ,这一现象就叫自我实现的预言。

  6.社会认知:是指个体通过人际交往

  ,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

  7.归因:人们从可能导致自己及他人行为发生的各种因素中

  ,认定行为的原因并判断其性质的过程。

  8.基本归因错误:是指人们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夸大行动者的个人因素,低估环境因素的现象。

  9.刻板印象:所谓的刻板印象就是人们对一个社会群体所形成的固定而概括的印象。

  10.社会态度:是指一个人对某一特定对象所持有的较为一贯和稳定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11.利他行为: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

  12.对情境的社会性定义:

  当事件的性质模糊不清时

  ,我们倾向于参考他人的反应来应对事件做出判断

  这种对情境的

  判断受他人反应影响的现象

  ,就是对情境的社会性定义。

  13.责任扩散:是指当发生了某种紧急事件时,如果有其他人在场,那么,在场者所分担的责任就会

  减小。

  14.攻击行为:违背了社会主流规范,有目的、有意图地伤害或试图伤害他人心理或身体状况及破坏

  其他目标的行为。

  15.社会影响:在社会力量的作用下,引起个人的信念、态度、情绪及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

  16.从众: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

  ,为了和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保持一致而采取的改变知觉、判断、信仰

  或行为的倾向。

  17.服从:由于受到外界的压力,个体不得不改变自己的观点与行为,以符合外界要求的现象。外界

  的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

  -他人和规范。

  18.偏见:是指人们基于非客观、非真实的认识而对他人或他群体产生的消极态度和情绪指向。

  19.群体思维:高凝聚力的群体在进行决策时,人们的思维会高度倾向于寻求一致,以至于对其他变

  通行动路线的

  现实性评价受到压制。

  20.群体极化:在一个组织群体中,个人决策因为受到群体的影响,容易做出比独自一个人决策时,更极端的决定,这个社会现象,被称为“群体极化”

  21.去个性化

  :指个体丧失了抵制从事与自己内在准则相矛盾行为的自我认同

  ,从而做出了一些平常自

  己不会做出的反社会行为。

  (四)

  简答题

  1.简述自我概念是通过哪些渠道逐渐形成与发展的。

  答:一般而言,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可以通过以下四个主要渠道而逐渐形成与发展的。

  (1)重要他人的评价。他人的评价是客观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可以帮助自己了解“现实自我”的形

  象,知道自己在别人心目中所处的地位。

  (2)他人的态度与反应。有时,他人特别是与我们无关系的人,并不会给予我们清晰的反馈与评价,但我们可以从他们对我们的态度及反应来了解自己。

  (3)个体的行为与表现。个体对自己的认识毕竟要以自己的特征、行为及表现为客观基础。尤其是性

  格、态度、品质、爱好等心理特征,常常需要人们根据自己的外在行为与表现来推断。

  (4)社会比较。社会比较是指通过将自己与他人比较以获取有关自我的重要信息的过程。

  2.什么叫基本归因错误?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基本归因错误是指人们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夸大行动者的个人因素,低估环境因素的现象。

  基本归因错误产生的原因有

  :

  (1)人们有一种信念,相信人们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所以多以内因来解释人的行为,而忽外因的影

  响。

  (2)情境中的行动者比情境中的其他因素往往更突出,所以,人们更容易注意行动者,而忽背景因素、社会因素。

  3.如何形成较准确的自我评价?

  (1)全面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与成败

  要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没有十全十美的人

  ,每个人都既有长处又有弱点

  ,学会调整自我

  评价

  ,准确进行自我定位。

  (3分)

  (2)多角度地评价自我

  积极地获取各个方面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

  ,如把同学、老师、父母等对自己的评价综合起来分析

  ,有

  助于对自己形成

  -一个较准确、客观的认识与评价。

  (2分

  )

  另外

  ,要多角度地进行比较

  ,既可进行纵向比较

  --将现实的自我与过去的自我、理想的自我进行比较

  ;也

  可进行横向比较一

  --和比自

  己优秀的、相似的及比自己稍差的人比较。

  (2分)

  (3)确立适当的目标与期望

  当个体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时

  ,就有可能遭到失败与挫折的打击

  ,若个体还没觉察到自己设的期望过高

  那就会影响到个体对自己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2分)所以,个体可以把远大的理想分成多个具体的小目标,一步一步地加以实现。

  (1分)

  4.简述认知失调理论的基本内容。

  答。认知失酒论是费斯廷格于

  1957年提出来的。所谓认知失调是指个体所持有的认知彼此矛盾冲突

  ,处于相互对立的状态。当在认知上产生失调状态时就会引起个体心理上的不愉快和不舒适的感觉体

  验,造成心理上的紧张感,从而驱使个体去减轻或消除失调状态,使认知互相协调一致。

  通常消除失调状态的方法有,(1)改变认知(2)改变行为(3)增加新认知

  5.简述态度改变的三阶段理论。

  答: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是由凯尔曼于

  1961年提出来的,他认为一个

  人态度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要经过服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

  (1)服从。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物质或精神的满足或为了避免惩罚而变现出来的行为叫服从。服

  从行为并非出于个体

  的内心意愿,并且是暂时性的,只是为了达到自己一时一地的目的而被迫表现

  出来的表面的行为。

  (2)认同。认同是指个体自觉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态度和行为,并有意无意地模仿

  他人,是自己的态度

  和他人要求相一致。

  (3)内化。态度改变进入内化阶段以后,个体就完全的从内心里相信并接受了他人的观点,从

  而彻底改变自己的态度。

  6.改变态度的方法有哪些?

  答:

  (1)劝说宣传法

  :通过各种传播媒介传播

  --定的信息来改变人的态度。

  (2分)

  (2)角色扮演法

  :通过角色对承担角色的个体所具有的约束和影响来改变个体的态度。

  (3分)

  (3)团体影响法

  :通过团体对个体所具有的影响改变人们的态度。

  (2分)

  (4)活动参与法

  :通过引导人们参加与态度改变有关的活动来改变人们的态度。

  (3分)

  7.在说服他人改变态度时,发起者(说服者)的哪些特性会影响说服的力度?

  答:(1)权威性。这是由发起者所受过的教育、专业训练和所从事的社会职业、所具有的专业身份决定

  的。

  (2)可信赖性。这是指发起者自身被他人相信和信赖的程度,这种特征主要受被说服者关于发起者的

  内心动机的知觉的影响。

  .

  (3)吸引力。这是指发起者自身具备的人格特征、仪表体态及言谈举止所具有的吸引力。

  (4)相似性。这是指发起者自身的身份、职业、背景及态度,观点等与被说服者有相似或相近的特征。

  8.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有哪些?

  1)熟悉效应与邻近效应

  2)个人特征

  :才能、容貌和仪表、个性品质

  3)相似规则

  4)互补

  规则

  5)人际吸引规则的协同

  6)交往频率

  9.为什么在其他人需要帮助时会出现旁观者效应?

  答:当其他人存在时

  ,人们不大可能去帮助别人

  ,其他人越多

  ,利他行为的可能性越小

  ,这种现象叫做旁观

  者效应。

  (1分)

  出现旁观者效应的原因可能有

  :

  (1)责任扩散

  :是指当发生了某种紧急事件时

  ,如果有其他人在场

  ,那么在场者所分担的责任就会减小,因

  为每个人都认为助人的责任和助人失败所带来的可能成本应该由大家共同承担

  责任扩散到其他人身上。

  (3分)

  (2)对模糊情境的社会性定义

  :当事件的性质模糊不清时

  ,我们倾向于参考他人的反应来对事件做出判

  断。

  (3分)

  (3)评价焦虑

  :如果人们知道别人正在注视着自己,就会按照别人期待、以能够被大家喜爱和接受的方

  式表现自我

  ,避免在别人面前表现得很不成熟或者很傻气

  ,以减少社会贬低的发生。

  (3分)

  ,也就是说提供帮助的

  10.转移与消除攻击行为的方法有哪些?

  一,培养法治思维,学会以理性、智慧的方法,解决矛盾、问题。

  二,提高文化修养,再多接触一些社会类、礼仪类、管理类、心理类知识。

  三,学会换位思考,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要有大局观念,要有长远眼光,懂得:冤冤相报何时了。不要太狭隘,太短浅了。

  11.什么是从众?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从众是个体在群体压力下,为了和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保持一致而采取的改变知觉、判断、信仰或

  行为的倾向。

  从众行为的产生有两个原因:(1)信息型社会影响。信息型社会影响是人们把他人视为指导行为的信息来源从而顺应其行为。该

  观点认为,人们

  从众是因为人们相信其他人对一个模糊情境的解释比我们自己的解释更正确,而且

  可以帮助我们选择一个恰当的行为方

  (2)规范性社会影响。规范性社会影响是由社会规范而引发的从众行为,并不是因为我们以别人作

  为信息来源,而是为了不引人注目,不被他人嘲笑,不至于陷入困境或遭到排斥。

  12.如何减少群体冲突和偏见?

  (1)消除刻板印象

  (2)增加平等的,个人间的接触

  (3)共同命运与合作奖励

  五)应用分析题

  1.1964年美国纽约发生了著名的吉诺维斯案件,一位叫做吉诺维斯的女子在晚上回家途中遭歹徒

  持刀杀害。案发的三十分钟内有

  38个邻居听到被害者的呼救声,许多人还走到窗前看了很长时间,但没有

  一个人去救援,甚至没有人行举手之劳,打电话及时报警,致使一件不该发生的惨剧成为现实。

  请用学过的知识解释这种

  “众人旁观、见死不救

  ”的现象。

  答

  :造成这种“众人围观见死不救”的现象主要原因有

  :

  1.“责任扩散”。所谓责任扩散,是指当发生了某种紧急事件时,如果有其他人在场,那么,在场

  者提供帮助的责任就会减小,也就是说提供帮助的责任扩散到其他人身上。

  2.“集体淡漠”的形成。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只有一个人在场能提供帮助,那么这个人

  就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因而对受难者给予帮助。如果他见死不救就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这会付出很大的心理代价

  ;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以及不愿给予帮助所付出的心

  理代价都由大家共同分担,每个人承担的责任减少,这样当然会减少利他行为。而且,旁观者甚至

  可能根本意识不到自己所应当承担的责任,从而产生

  -一种“即便我不去,也会有别人去救”的想法,造成“集体淡漠”的局面。

  3.情境的社会定义当我们遇到一个件事时,要对这件事的性质进行解释,即判断它是否属于紧急情

  境,是否需要我们介入

  ?我们要做出判断之后才能采取行动。当事件的性质模糊不清时,我们倾向于

  参考他人的反应来对事件做出判断,这种对情境的判断受他人反应影响的现象。

  4.影响旁观者效应的第三个因素是评价焦虑。如果人们知道别人正在注视着自己,就会按照别人期

  待、以能够被大家喜爱和接受的方式表现自我,避免在别人面前表现得很不成熟或者很傻气,以减

  少社会贬低的发生。

  2.在现实生活中,每个群体内的各个成员间可能既存在竞争,也存在合作。很多事实表明,不良

  的竞争常常会两败俱伤,相互合作常会产生双赢的局面。

  请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及您自己的经验来阐述:

  (1)影响群体成员竞争与合作的因素有哪些。

  (2)怎样做更有利于群体成员间合作的形成。

  (1)影响群体成员竞争与合作的因素有哪些

  ?首先

  ,成员之间的沟通程度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一般

  而言

  ,沟通的机会越多

  ,合作的可能性越大。

  其次

  ,群体的奖励结构影响着群体成员做出竞争或合作的选

  择。再次

  ,个体关于竞争的价值观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另外

  ,群体规模和相互性也会影响群体内的竞

  争与合作。最后

  ,共同外部威胁的出现也会促使群体合作的产生。

  (2)

  怎样做更有利于群体成员间合作

  的形成?答:第一,加强沟通

  ;第二合理的合作奖励结构

  ,在合作奖励结构的情境中

  ,群体成员结果之间的

  相互关系是正性的

  ;第三人们要根据一方的表现改变自己的行为。如果对方是个高度竞争性的人

  即使是最希望合作的个体可能也会采取竞争性的行为

  人们的群体归属感会高涨。

  3.阿尔贝

  ·施佩尔是希特勒的首席顾问,他在回忆录中写道:围绕在希特勒周围的官员唯唯诺诺,即使希特勒提出了最野蛮的、毫无人性的决策,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没人提出异议。

  请用学过的,那么

  ;第四,相互妥协

  ,彼此让步

  ;第五,面对外部威胁

  ,

  概念、知识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答:从众是个体在群体压力下,为了和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保持一致而采取的改变知觉、判断、信

  仰或行为的倾向。

  从众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可以表现出为在临时的特定情境中对占优势的行为方式的

  采纳,如助.人情境中跟随大家帮忙、暴乱中跟随大家一起破坏等

  ;也可以表现为

  .长期性的对占优势的

  观念与行为方式的接受,如顺应风俗、习惯、传统等,如开会形成决议的进行举手表决,少数派由于

  多数人举手的压力需赞成多数人意见等。

  从众是个体在群体压力下,为了和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保持一

  致而采取的改变知觉、判断、信仰或行为的倾向。产生的原因有两个

  :1.信息性社会影响。是人们把

  他人视为指导行为的信息来源从而顺应其行为。

  2.规范性社会影响。

  是由社会规范而引发的从众行为,并不是因为我们以别人作为信息来源,而是为了不引人注目,不被他人嘲笑,不至于陷入困境或遭到

  排斥。

  服从是指由于外界压力而使个体发生符合外界要求的行为。在这里,外界压力主要来自两个

  方面一他人和规范。很多时候人们会服从地位高的人或权威的命令,父母、老师、警察、上司都是我

  们服从的对象。除了对权威他人的服从之外,还有对规范的服从。比如组织纪律、约定俗成的惯例,都是我们必须服从的。这种服从倾向背后的因素是

  :第一,命令者的权威性。命令者的权威性越高,越容易导致服从。职位高权力较大、知识丰富、年龄较大、能力突出等,都是构成权威影响的因素。

  另外,命令者手中如果掌握着奖惩的权力也会使服从行为大大增加。

  第二,他人的支持与服从。

  第三

  服从者的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在涉及道德、政治等问题时,人们是否服从权威,并不单独取决于服

  从心理,还与他的世界观、价值观密切相关。第四,权威的靠近程度。权威越靠近

  ,完全服从的比例

  越高;反之,服从率越低。权威的压力由于距离的扩大而减小。第五,行为后果的反馈。

  4.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当人们隐匿在群体中时,会表现出个体在单独时表现不出来的行为,比如

  当某一个足球队的球迷因为自己的球队输球而聚集在一起闹事的时候,他们往往做出自己平时想都不

  敢想的事情,像烧汽车、砸商店,甚至杀人放火等。请运用所学过的概念及知识来分析:

  (1)案例中揭示的是一种什么现象?

  (2)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1)案例中揭示的是去个体化现象。当一个人与群体在一起时,会失去对自己的控制,作出当个

  体独自一人时不会作出的反社会行为,甚至暴力行为,这就是去个体化现象。

  (2)去个体化产生的原因:

  1匿名性

  匿名性是产生去个体化现象的关键之一

  ,任何可能使成员降低自我认同的的事件,都可能增强去个体化的效果。团体成员越隐匿,他们越会觉得不需要对自已的行

  为负责。

  2自我意识的降低

  导致去个体化的第二个原因,是自我意识的降低。人的行为通常受道德意识,价

  值

  系统及所习得的社会规范的控制。但在某些情境中,个体的自我意识却失去了

  这些控制能力,人们觉得没必要对自已的行为负责,也不顾及行为的严重后果。

  这种自我意识的降低,与匿名性一起,在去个体化的现象中起着重要作用。

  5.20世纪

  60年代,美国总统肯尼迪和他的智囊团及内阁成员

  ——

  被媒体誉为

  “最棒、最耀眼的

  一群人

  ”——做出了这样一项决定:派出

  1400名经中情局训练的古巴流亡分子登陆古巴猪湾,煽动

  一次反对卡斯特罗的大规模暴乱。

  实际结果是,卡斯特罗的军队俘虏或歼灭了所有入侵者,入侵计划

  彻底失败;同时,美国的这一行径使拉美国家异常愤怒,而古巴与苏联的联盟关系更加紧密了。事后

  肯尼迪总统自问:

  “为何我们如此愚蠢?

  ”

  为什么这样一群才华横溢的人经过长时间讨论分析,最终得出这样一个灾难性的错误决策?

  请说明为何会产生这种群体决策错误?如何减少群体决策错误的发生?

  群体决策错误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出现了群体思维。

  (2分)

  具体原因可能有

  :

  第一

  ,肯尼迪和他的智囊团刚刚在大选中获胜

  ,群体成员盲目乐观

  ,把自己的群体看作是无所不能的

  ,不

  可战胜的

  ,根本不会犯错误的。

  (2分)

  第二

  ,肯尼迪作为领导者在决策之初就明确表示赞成人侵计划

  见。(2分)

  第三,那些持有怀疑或不同看法的人迫于压力保持沉默

  ,以示顺从

  ,从而避免受到孤立、嘲笑和排斥。

  (2分)

  减少群体思维的策略主要有

  :首先,领导者应该鼓励群体成员公开质询和提出怀疑

  ,领导者应该乐于接受对他的批评。

  (3分)

  其次

  ,领导者在讨论的最初阶段应该保持公平

  ,避免表现出对某种方案的偏爱

  ,因为这样会限制群体成

  员对这个问题提出批评性意见。

  (3分)

  第三,群体讨论中应该邀请群体外的专家参与

  ,并邀请专家对群体成员的观点提出挑战性意见。

  (3分)

  第四,征求匿名意见也有利于提高群体决策的准确性。

  (3分)(其他方法只要合理,即可给分)

  ,忽视了与当前决策不

  --致的观点或意

推荐访问:当群体成员在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时出现互相推诿扯皮的情况这是一种 互相推诿 扯皮 这是一种

本文链接:https://www.xpbxgsx.cn/zhuantifanwen/fanwendaquan/893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24 精优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15042696号-1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