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精优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教育整顿 >

孟母的教育观对后世的影响14篇

时间:2022-11-30 18:45:08 来源:精优范文网
导读: 孟母的教育观对后世的影响14篇孟母的教育观对后世的影响  孟母三迁的启示  《三字经》是我国蒙学教材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书中有许多句子称为代代传诵、脍炙人口的名言警句;许多典故更是鲜明生动,

孟母的教育观对后世的影响14篇孟母的教育观对后世的影响  孟母三迁的启示  《三字经》是我国蒙学教材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书中有许多句子称为代代传诵、脍炙人口的名言警句;许多典故更是鲜明生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孟母的教育观对后世的影响14篇,供大家参考。

孟母的教育观对后世的影响14篇

篇一:孟母的教育观对后世的影响

  孟母三迁的启示

  《三字经》是我国蒙学教材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书中有许多句子称为代代传诵、脍炙人口的名言警句;许多典故更是鲜明生动,理蕴其中家喻户晓。“昔孟母、择邻处”便向人们概述了《孟母三迁》的故事。

  孟子,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关于孟子的家世,《史记》第七十四有《孟子荀卿列传》没有记载,《韩诗外传》有“孟母断织”,刘向《烈女传》有“孟母三迁”,说明孟母曾经给予他思想教育。而孟母三迁影响最大。

  孟子少时父亲早逝,母亲守节,居住的地方靠近坟地,小孟子就以埋坟、哭泣之类为游戏。母亲见了,认为这种环境不适合教育孩子,于是就搬到市井与一个屠夫为邻,小孟轲有学着做买卖,模仿宰猪杀羊。母亲还是觉得这种环境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有迁到一所学宫旁,此后,每月初一,十五,小孟轲便可见到官员们行礼跪拜,辑礼进退。他也都一一记住,并学习它。母亲见了很高兴,决定定居下来。后来孟轲成了孔子后的第二个大儒。

  从这个故事中我看到了教育的问题是人的发展问题,看到了教育环境对人的影响,看到了教育要有选择性,也看到了教育的主导性。

  一、关于人的发展问题。

  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自然的人通过教育使之成为社会的人,一个人从生下来,带成长为人类社会的一员,是一个相对较长的社会化过程。孩子在现实社会里学习社会的行为方式,同时参加各种和会集体活动,接受行动准则和价值体系,进而发展其社会性。因此,人的成长总是受环境的影响,一

  是自然环境,二是社会环境。从而形成各种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获得一定的生活知识和社会经验,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这一故事

  中,说明了很久以前人们就意识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与教育的关系。“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复自直;白沙在泥,与之俱黑。”

  现代社会,是一个教育社会化的时代,而我们的学校教育也不应该,把学生关在教室里,读死书,死读书。有些知识、规范是社会要求他们而学校无法学到的,就需要他们到校外学习,所以教师的班级管理和班级活动,不能只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二、是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也是积极能动的。

  人们总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接受着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改造着环境,并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改造着自己。所以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对学生的将来有着深远的影响。一个家庭中,家长的生活习惯,语言、行为,思想观念对子女有着直接的影响;学校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也有直接的影响;社会上一些学生可见、可闻、可感的事物,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也有影响。

  三、教育要有选择性与主导性

  从孟子的母亲对他的教育,我们可知道择善而居,三迁而择邻,妙在选择。这种选择,体现了母亲教育子女的主导性。对于学校教育,对学生教育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思想道德,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成长,取决于教师所把握的培养目标。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积极发展。

  总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要适应社会的发展,符合发展中的道德规范,社会要求。要以发展的观念去展开丰富多彩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设不能不说是《孟母三迁》给我们的教育与学生成长方面的又一启迪。

篇二:孟母的教育观对后世的影响

  古代母亲对当今女子教育的启示

  作者:

  吴慧嫒

  来源:《语文学刊》2015年第11期

  吴慧媛

  (华东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江西南昌330000)

  [摘要]中国历史上有着完善系统的女子教育,对历代的人才培养、国家安定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刘向《列女传》里的母亲形象为例,探析古代女子教育的重要性及其所反映的价值观,并分析其对现代女子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女子教育;列女传;价值观;母教

  [中图分类号]G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5)11-0086-02

  中国古人非常重视母教,即母亲对子女的家庭教育中。古德有云:“闺阃乃圣贤所处之地,母教为天下太平之源。”近代通儒通道的印光大师曰:“治国平天下,女人家操得一大半。”

  因为孩子从小跟母亲的时间多,常近于其母,而一般父亲主外,跟儿女交流的时间相对较少,所以儿女受母亲习染最深。如果母亲是贤女,则能培育出贤人,利国利民。反之则有可能贻害家族,祸及国家。清代陈宏谋于《教女遗规》序中说:“有贤女然后有贤妇,有贤妇然后有贤母,有贤母然后有贤子孙。王化始于闺门,家人利在女贞。女教之所系,盖綦重矣。”今天的贤女才能成为明天的贤母,有贤母才能教育出贤子贤孙,所以女子教育在古代非常受重视。

  “中国历史上,具体地说,中国封建社会里,其女子教育,是最严格、最系统,且备受社会重视的一种教育。其教育形式和内容,不但延续了数千年,而且其内涵和实质对近代中国乃至当今社会,都有着深刻的影响。”[1]上古时代《礼记》的《曲礼》以及《内则》就有关于女德教育的内容,西汉刘向编著了《列女传》,旨在为女性提供道德教育的楷模或者警诫。东汉班昭作《女诫》,对女子在家庭中的定位、具体言行都作了规范,是对女德进行完善阐述的第一部教材,成为后世女子教育教材的典范。唐代宋若莘、宋若昭姊妹作《女论语》,以通俗四言诗的形式将女子教育具体化为日常生活中的言行礼仪,很适合普通民间妇女学习,因而长期流传。明成祖仁孝文皇后作《内训》,被明神宗指定为皇室后宫必修的教材。明末王集敬妻,王相母刘氏著《女范捷录》,后来有人把它和《女诫》《女论语》《内训》合刻,称为《女四书》,传播广泛,对后世女子教育影响深远。

  一

  刘向被称为中国的“女教圣人”,所著的《列女传》记录了上古至西汉约一百零五名女性的典型事迹,可以说是我国第一部妇女通史,他的著述目的虽然不是为了给妇女立传,而是“以为王教由内及外,自近者始。故采取《诗》《书》所载贤妃、贞妇、兴国显家可法刚及孽嬖乱亡者,序次为《列女传》,凡八篇,以戒天子。”(《汉书·楚元王传》),结果因为书中大量具体可感的人物形象从儒家的立场对女子的价值观进行引导,成了中国第一部女子教育的教材。

  全书现存七卷,前六卷为《母仪传》《贤明传》《仁智传》《贞顺传》《节义传》《辩通传》,目的是树立女性楷模,给女子教育提供榜样和典范。最后一卷是《孽嬖传》,则记录了反面的女性典型,以引起人们警诫。

篇三:孟母的教育观对后世的影响

  从孟子的义利观到教师的教育观——《孟子》读后感

  则王矣。”台池鸟兽如果只为自己所用,而不与民同乐,即为私利,是孟子极力反对的。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所以,孟子主张国君要不与民争利,而要让利于民,与民同乐。所以,国君的“利”必须取之有道,用之有道。要为老百姓而谋利,不是为国君自己谋私利。只有这样才能得民心,得天下。

  对于治国而言,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对于教育而言,师生关系是启发诱导的方式去教育学生。

  2.孟子(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在山东省邹县东南)人,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思想和主张: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思想,并有所发展。他主张人性本善,认为凡人都可以为尧舜,每个国君都可以成为圣王。他宣传仁政,抨击暴政,提出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儒家政治思想。他提出了“民为贵,社

  1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他反对发动不义战争以及剥削人民、危害人民利益的人与事。这种强烈的民本思想正是社会变革中时代精神的体现。孟子有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也有有所不为的操守,他提出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成为封建时代士大夫进退的准则。他歌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孟子重视人民,却轻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他说:“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还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介绍点文化常识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2-3岁。

  总角:指童年。

  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

  垂髫:指童年。

  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

  豆蔻:少女13岁左右。

  束发:指青少年。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

  及笄:指女子15岁。

  “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

  弱冠:指男子20岁。

  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而立:指30岁。

  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

  不惑之年:40岁。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

  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50岁。

  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60岁。

  古稀:指70岁。

  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亦作“古希”。

  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

  黄发:指长寿老人。

  鲐背:指长寿老人。

  语出《诗经》,如《诗〃大雅〃行苇》“黄台背”,“台”与,“鲐”通用。《尔雅〃释诂》:“鲐背,寿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

  耄耋:八九十岁。

  期颐:指百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谓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

  学习内容:

  导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四书”“五经”,大家想必都知道吧,而“四书”中的《论语》和《孟子》,又可以说是经典中的经典。今天,我2们就来学习《论语》《孟子》中的精华,以期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有益的启示。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尔5.名句默写:

  (1)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2)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3)如欲平治天下,,!

  通过这个故事让我知道,交友不能看这个人的财产和地位,重要的是看这个人是否有才能,值不值得让你学习,这样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在这本书里还有一个让我受益匪浅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成熟自己》。在这个故事里讲的是仁义,这个经常听到的词,在孟子看来,就好像良好的种子一样,种下去以后生根发芽,耐心呵护,最终使之成熟收获。如果种下去,但没有收获,那和杂草没什么区别。

  这个故事让我懂得,每个人都要追求人生目标,都要追求自己理想的人格,如果半途而废,那自己付出的再多努力也就没有什么意义。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通过读《孟子》这本书,使我真正的懂得做人的道理。我爱这本书,我不会忘记它的。

  《《孟子》读后感篇二

  说到孟子,我们还会想起孔孟之道,他对孔子和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使后世将其与孔子并称为孔孟,且称其为亚圣。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给后世留下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的千古美谈,成为母教之典范。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继承并发扬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孟子提倡仁、义、礼、智,并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就是宽厚,指同情、关心和爱护的心态,即仁爱之心。义,就是正直,指正当、正直和道义的性格,即正义之气。礼,就是谦让,指礼仪、礼貌和礼节的规矩,即礼仪之规。智,就是才能,指明辨是非、善恶分明和明理睿智的能力,即智谋之力。信,就是诚实,指诚实守信、坚定可靠、相互信赖的品行,即诚信之品。

  孟子是一个慨然以天下自任,富有使命感的大丈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处身于战国乱世,他希望用自己的一套仁政理想辅佐诸侯统一天下。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在一个分崩离析,中央集权沦丧的时代,武力才是解决争端,争取利益的最有效途径,孟子倡导的仁政必然难以被统治者所接受。虽然不能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但他并没有自暴自弃,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行,增益其所不能。他仍以天下为己任,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即他仍要把他的思想学说宣布于天下,以此来影响并匡正世风世俗。

  除像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杼这样家喻户晓的故事外《孟子公孙丑》中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和帮助;违背正义,必陷于孤立。关于这一点,告诉我们做事情的出发点要正确,才能得到别人的支持和帮助,得到大家的肯定和承认,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否则,即是你通过一些手段使自己占据有利形式,但最后还是会失败。正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之所以能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取得最终的胜利,就是因为我们的行为是正义的,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赞成和支持。

  《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孔子登上鲁国的东山,整个鲁国尽收眼底;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便难以被其它言论所吸引。表面上指泰山之高,实际指人的眼界。这一点告诉我们要不断寻求突破,超越自我,不断积淀,使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形成更开阔的视野和人生境界。在生活和事业的征途上,我们经常都只能看到眼前的事物的发展,或者一叶障目,被一点小障碍阻挡视线。为眼前利益的迷惑而看不到长远的发展呢,为视野不够开阔而错失机遇。因此我们要努力登上人生的泰山,观到事业的大海,摒弃井底之蛙的心态,做一只向往井外世界的青蛙,向着更高更远更开阔的境界靠近。

  所以孟子说: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纵观能成大事者,贵在目标与行为的选择,也就是他们懂得选择什么放弃什么。如果没有目标,或者做多无用的事情,必然陷入忙忙碌碌之中,成为碌碌无为的人。如果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到头来只能是拣芝麻丢西瓜,终无所成。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和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是一样的道理,所以,一定要舍弃一些事不做,去做该做的事,具有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的宁静胸怀。然后才能有所作为。在这个社会里,有些人做着自己做不或不喜欢的事而一事无成,有些人做着自己不想做的事而痛苦不堪。

  近来,把《孟子》读了一次,孟子的言语就当时的礼仪规范而言,确实是做到了遵礼,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皆是世人的表彰。于是梁惠王下问于他,齐宣王请教于他,滕文公问事于他,在他面前请从教诲。在孟子的滔滔雄辩之下,为王者只得表示承认自己行政的一些不足,表面上乖乖地听从而无从反驳,最多也只有“王顾左右而言他”借此来表达自己对自己所为的尴尬情形。孟子周游列国,倡仁义之说,道性善之论,正人心,息邪说,以“舍我其谁”的胸襟和气概怒斥以权利为核心的现实功利主义,力主改变诸侯割据的局面,一统中国,在统一的僵土之上,安民抚民,建庠教民,然而这种伟大的思想,却如同柏拉图的“理想国”一样,在当时不合实际,终于没有办法实现。

  孟子一生兢兢业业的莫过于实现自己的理想,让王者行仁道。他讲“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将高高在上的“君”、“夫子”从神圣不可侵犯的位置上拉回到普通“人”的范畴,而且是低于众“民”之下的。在孟子眼中“圣人”只不过是“人伦之至也”,他常引用有若的话来阐明圣人“圣人之于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认为孔子了集“清”、“任”、“和”、“时”(“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这任者也。柳下惠,圣这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孟子万章下》)集这四为一体的,所以孔

  子是最大的圣人。圣人纵然学识渊博,载心仁厚,仁者无敌,终于“出于其类”,如孔子——大圣,自己也说“圣,则吾

  不能,我学而不厌,而教不倦也”。圣人既然也是民众的一

  部分,是以民众为基底的,于子孟子顺势大胆说出了“天下

  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离娄上》)孟子

  这种把民权放在君权之上的思想,比法国的卢梭的民权论早

  了一千多年。孟子讲究“民为邦本”、“保民而王”,在国

  内实行仁政,“修天爵,仁义忠信,乐善不倦,而人爵”便

  跟从而至,用“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使人民富起来,倡保

  民之说,从而实现“王者无敌”,建千秋事业。

  其次来说说孟子的个人修为。从孟子的言语中,道出了

  冲彻中国文化的大丈夫理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

  移,威武不能屈“(《滕文公下》),铮铮铁骨,傲然立于

  世人的眼前。于是“居天下之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

  正道”,袒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故

  要匡正时弊,使上自诸侯有信心施行仁政(“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下至庶民(“人皆可以以尧舜")以便

  使政风,民风以及整个社会风气都有一个根本的好转,在救

  世,救民,其用心是良苦的。在个人修身上,孟子提出“养

  性”、“修身”,讲”性善“,所以提倡“养性”,即扩充

  固有的善端。孟子亦讲“养心”,他说“养心莫善于寡欲”。

  古人说“白沙在涅,不染也黑;逢中生麻,不扶也直”,正是与“近朱则赤,近墨者黑”同一个道理。于是孟子提出

  “自暴者,不可与有信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社会

  环境固然重要,但人的主观意愿更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贫

  穷之中,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照样“不改其乐”

  乐而忘忧。孟子总结人世过错,说道“咎,多由于自取”,正因为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故孟子毅然指出“仁

  者如射,射者已已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

  己而已矣”(《公孙丑上》),这种灾难我担当,“不怨天,不尤人”不知当羞杀古今多少怨天尤人,抱怨命运不济的

  “仕者“了。这对中国的影响也是甚大的。孟子的严于律己,当是现世的楷模。

  孟子的教学方法在今天仍然有很多可取之处。他提倡

  的“深造自得”与我们今天提倡的要学生加强自学,变灌输为主为自学为主体很有相似之处。他认为知识的学习,并非从外而来,必须经过自己主动自觉地努力钻研,才能彻底领悟,他认为高深的造诣要有正确的方法,这就是要求他自觉地追求得到。而自觉地追求得到,掌握得比较牢固,牢固地掌握而不动摇,就能积蓄很深,积蓄很深便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所以要自觉地有所得。追求探索便会得到、放弃便会失掉,这就是益于收获的追求,这就是说,要重视学生自得,自觉得到的知识才能成为自己的知识。他还提倡启发思维。孟子和孔子一样,善于启发思维,善于使用问答达到他预期的效果。他要求学生主动积极、开动脑

  筋,不要急于代替学生作结论。教学生如射手张满了弓,却不发箭,作出跃跃欲试的姿势,以启发和诱导学生,激发学生有进无退的自觉性,教师不能降低要求,要在正确的道路中站住,有能力的学生便跟随而来,这便是教师引导的结果。孟子还提倡“循序渐进”、“专心有恒”、“因材施教”,这些教育思想的某些方面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方法仍然很有作用。他对教师提出了一条标准,那就是要“以其昭昭,使人昭昭”,而不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作为教师必须首先自己明白,然后再去教别人明白。他谈到教师既要遵循教学规律,又必须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使教师真正做到德高为师,学高为范。

  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通"避",下同)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由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通“德”感激)我与(通"欤"语气助词)?乡(xiàng通:向"过去,从前.下同)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人的本性虽然善,但是有时侯也会迫于本性的情势与欲望,作出非善的行为来,这样就失去了自己的本心。人在生与义两者不可兼得时,就应舍生而取义。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因此我们就该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公益中学

  初二(7)班

  应俞彬

篇四:孟母的教育观对后世的影响

  孟子观后感八百字作文多篇

  孟子观后感八百字作文1

  孟子,一位先秦大家,他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位风度翩翩的儒生,他和蔼可亲,慈祥的面颊上总是返着一丝微笑。

  孟子是博爱的.

  孟子的仁政和非攻思想处处都体现着他忧国忧民的仁心。他四方游说诸侯施行仁政。在那战乱纷飞的年代,充斥着暴力,流行着吞并,肆虐着攻伐,这位儒家学派的“亚圣”要从法家的血腥中抢得一丝仁爱的地位,何其不易。但是他为天下万民,仍不屑努力与八方诸侯,无奈天下分久必合,孟子最终放弃了。他站在泰山之巅,俯视天下万民,有的穷困潦倒饿死街头;有的为谋生存骨肉分离。仰不足以养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他万念俱灰,为何他的眼中长含泪水,因为他爱老百姓爱得深沉。游说不遂他便退以著书,终成《孟子》。

  孟子十分讲原则.

  孟子为人很讲原则。即:“生而有不用也,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无论何时,哪怕是生死关头也要讲求原则,决不做苟且偷生之事。他大义凛然,四心伴身:他遇人知恻隐;遇错明羞恶;遇贤懂恭敬;遇事辨是非。面队万钟的丰厚条件,他毅然咏颂出: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和加焉!他一生两袖清风,不求宫室之美;不爱妻妾之奉;不需所识穷乏者得我。他从始至终都保持着人皆有之的“本心”,使他成为了正人君子的典

  范。

  孟子作为亚圣,真的将仁爱的种子播撒如万民的心中,普济了天下。

  孟子朴素的一生充满了失望,无奈,贫困。但他志向远大,却壮志未酬。真正做到了:贫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失为一位学术,政治教育大家。

  孟子观后感八百字作文2

  当我走在这片广袤而深厚的土地上时,耳边总是萦绕着悠扬绵长的钟声,我知道这是你亘古的吟诵,千年之前的齐鲁之声。

  孟子,我总在想,在你仰望千年前那片苍蓝色的天空时,看见巨大的飞鸟鸣叫着飞过声音破碎而嘹亮,留下透明的痕迹,你是不是也会泪流满面,想起飞鸟可以向着自己的梦想不顾一切地飞翔,而你却站在风里,找不到方向,这么懦弱。

  于是,孟子,你依然是这么伟大的.一个人当作看到百姓在现实中挣扎时,你是那么难过。于是,你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可是,哪一个君主会心甘情愿地让自己从天降落到最底层,看到那些愚蠢的王,我不知道你会怎么想,我只是想知道,那些飞鸟的影子是不是又落进你清冷的眸子中,你的表情那么哀伤,仿佛听到钟声里掩盖的死亡。

  可是,孟子,你依然是这么伟大的一个人,当你发现你再也无法用你的雄辩去感化那些愚昧的王,你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于是,你怅然离开,如果不能感化他们,那也不能让自己同流合污,看到你离去的背影,我不知道你的眼里是不是涌满了泪水,我只是想知道,你的表情是不是同你的背影一样,孤单而落寞。

  可是,孟子,你依然是这么伟大的一个人,当你回到这片广袤而深厚

  的土地上,你还是想散发你的热量,你收了很多徒弟,你写了很多书,你说,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你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看见你苍老而虔诚的面容,仿佛那亘古的钟声传来,散发出璀璨而华丽的光芒。

  孟子,你我都生长在这片广袤而深厚的齐鲁大地上,隔了千年我依然可以感觉到你的呼吸,你的言语,你的思想;你的寂寞,你的迷茫,你的希望。

  苍蓝色天空上有飞鸟飞过,破空的鸣叫让我想起你迎风而立的身躯,耳边的钟声悠扬而绵长,是你直古的吟哦,这千年来的齐鲁之声。

  孟子观后感八百字作文3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孟子》这本书,这是一本能教育我们怎样做人的书,同时也是一位良师益友,所谓闻名不如见面,今天,我就有幸读到了这本能让我们终身受益的书。

  关于教我们怎样做人的书我读的不多,但也涉猎过一些,比如《三字经》、《弟子规》等。但这本书对我影响比较大。这本书主要写了战国时期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身边发生的一些故事,我读后受益匪浅。

  在这本书里有几个故事深深地记在我的脑海里,其中有一个故事叫做《师友之道》。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交友要做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孟子说过父子有亲,群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心,这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法则,为政治应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才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通过这个故事让我知道,交友不能看这个人的财产和地位,重要的是看这个人是否有才能,值不值得让你学习,这样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在这本书里还有一个让我受益匪浅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成熟自己》。在这个故事里讲的是仁义,这个经常听到的词,在孟子看来,就好像良好的种子一样,种下去以后生根发芽,耐心呵护,最终使之成熟收获。如果种下去了,但没有收获,那和杂草没什么区别了。

  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每个人都要追求人生目标,都要追求自己理想的人格,如果半途而废,那自己付出的再多努力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通过读《孟子》这本书,使我真正的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我爱这本书,我不会忘记它的。

  孟子观后感八百字作文4

  说到孟子,我们还会想起孔孟之道,他对孔子和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使后世将其与孔子并称为孔孟,且称其为亚圣。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给后世留下了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的千古美谈,成为母教之典范。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孟子提倡仁、义、礼、智,并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就是宽厚,指同情、关心和爱护的心态,即仁爱之心。义,就是正直,指正当、正直和道义的性格,即正义之气。礼,就是谦让,指礼仪、礼貌和礼节的规矩,即礼仪之规。智,就是才能,指明辨是非、善恶分明和明理睿智的能力,即智谋之力。信,就是诚实,指诚实守信、坚定可靠、相互信赖的品行,即诚信之品。

  孟子是一个慨然以天下自任,富有使命感的大丈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处身于战国乱世,他希望用自己的一套仁政理想辅佐诸侯统一天下。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在一个分崩离析,中央集权沦丧的时代,武力才是解决争端,争取利益的最有效途径,孟子倡导的仁政必然难以被统治者所接受。虽然不能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但他并没有自暴自弃,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行,增益其所不能。他仍以天下为己任,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即他仍要把他的思想学说宣布于天下,以此来影响并匡正世风世俗。

  除了像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杼这样家喻户晓的故事外《孟子公孙丑》中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和帮助;违背正义,必陷于孤立。关于这一点,告诉我们做事情的出发点要正确,才能得到别人的支持和帮助,得到大家的肯定和承认,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否则,即是你通过一些手段使自己占据了有利形式,但最后还是会失败。正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之所以能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取得最终的胜利,就是因为我们的行为是正义的,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赞成和支持。

  《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孔子登上鲁国的东山,整个鲁国尽收眼底;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便难以被其它言论所吸引了。表面上指泰山之高,实际指人的眼界。这一点告诉我们要不断寻求突破,超越自我,不断积淀,使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形成更开阔的视野和人生境界。在生活

  和事业的征途上,我们经常都只能看到眼前的"事物的发展,或者一叶障目,被一点小障碍阻挡了视线。为眼前利益的迷惑而看不到长远的发展呢,为视野不够开阔而错失了机遇。因此我们要努力登上人生的泰山,观到事业的大海,摒弃井底之蛙的心态,做一只向往井外世界的青蛙,向着更高更远更开阔的境界靠近。

  所以孟子说: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纵观能成大事者,贵在目标与行为的选择,也就是他们懂得选择什么放弃什么。如果没有目标,或者做多了无用的事情,必然陷入忙忙碌碌之中,成为碌碌无为的人。如果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到头来只能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终无所成。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和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是一样的道理,所以,一定要舍弃一些事不做,去做该做的事,具有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的宁静胸怀。然后才能有所作为。在这个社会里,有些人做着自己做不了或不喜欢的事而一事无成,有些人做着自己不想做的事而痛苦不堪。

  孟子观后感八百字作文5

  孟子经常用一些完整的小故事、寓言来表达自己地观点和看法。而这些小故事和寓言就慢慢变成了今天我们常用地成语,如揠苗助长、五十步笑百步、再作冯妇等等,可见孟子思想对我们地影响对我们来说不可不谓深厚。

  孟子所说的揠苗助长演变到今天一般都说成是拔苗助长,但说的都是同样一个道理,孟子认为教学和学习知识如同植物生长一样,都有自己的规律,必须循序渐进,而不能揠苗助长,急于求成。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一定要不断地培养义,心中不要忘记,但

  也不要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它生长。不然就会像宋人那样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把自己累得不行不说,还枯死了禾苗,得不偿失。要想幼苗茁壮成长,只有勤于耕耘。不愿耕耘,拔苗助长,必然失败。就像人的成长与发展一样,同样要遵循规律,通过自身的努力使自己的根基一点点变得牢固,才能吸收更多的养分,成长得更好,由一颗幼小的树苗长成一株参天大树。孟子在告诉我们做事情要遵守规律的同时还提醒人们凡是应顺其自然,适应事物本身的发展的速度和方向,正所谓:其进锐者其退速,即是继承了孔子欲速则不达的思想。当我们太想办成一件事的时候,往往急于求成而显得过于浮躁,沉不住气,冒冒失失的前进就失去了方向和重心,把握不住事物前进和发展的速度,方而更容易迷失方向。

  孟子的观点就好像力的作用和反作用的道理一样,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力越大,那它产生的反作用也就越大。同样,如果我们在一件事情上倾注了太多的精力和心血,付出了太多的努力,那我们必然抱有更多的希望和企盼,而一旦事物的发展出乎我们的意料和想象,那我们将比用平常心对待一件事物的时候更难以接受眼前的事实。所以凡是我们不必看得太重,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这样,当事情成功时,我们才不致于过于高兴,被成功的喜悦麻痹了清醒的头脑;在事情失败时,才能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不致于过于失望和难过而丧失了前进的勇气。

  孟子还曾说过: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命时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追求的,当两者不可兼得的时候,孟子选择舍生取义,虽然平凡如我们的芸芸众生不用面对生命与道义这么高尚严肃的话题,但我们在生活工作中难免还是会面临两难

  的选择,那我们又应该怎样抉择呢?比如说工作和休息的冲突,个人利益和大家利益相矛盾的时候,何去何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选择。但我觉得能够把工作和生活有机融合在一起的人是最高明的,首先热爱生活,也喜欢工作,把生活当作工作的一部分,把工作看成生活的有机体,每一天,既是在生活,也是在工作,工作是生活,生活也是工作,这样,即是是工作占用了休息的时间,也不会产生工作占用了休息时间的想法,也就不会觉得在八小时之外的工作是一种负担。

  孟子观后感八百字作文6

  认识孟子是从认识孟子的文章开始的,当我第一次读到那样气势磅礴的文章时,心已被这位“亚圣”折服了。在那一句句连珠妙语中,我仿佛看到一位大家穿梭于各诸侯国间的身影。

  文如其人,人如其文,孟子的宽广胸襟注定了他要心忧天下,情系百姓。孟子其实不是圣人,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学者,普通的孟子有着常人的喜怒哀乐,他哀民生疾苦,他乐国泰民安。

  孟子是寂寞的。曲高和寡,孟子的寂寞在与他站得比别人高,看得比别人远,忧得比别人多。于是孟子便站在高岗上独自品味着孤独的寂寞。

  寂寞的孟子不甘于寂寞,他不断的在各国游说,他只是为了实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无饥色”的理想,然而在那个战乱纷纷的时代,孟子的理想是那样遥不可及。他不断地寄希望于各国君主,而那些醉心于战争的君主们却一次次将他的希望摔得粉碎。

  也许孟子在想:总有一天我会成功。那一刻,我突然佩服起他那坚定的信仰来了。人,是不可以没有信仰的,没有信仰便失去了生活的价值,孟子的信仰源于那颗博大的仁爱之心。

  孟子终究没有成功,他还是孤独的站在高岗上,品味着的孤独,坚持他的"坚持,努力着他的努力。

  这使我想起了庄子,那个消极避世,那个整天念叨着“逍遥游”“至人无己,圣人无名”的老庄,与其说他自在,不如说他自私。为了替自己的自私找一个心安理得的借口。虽然他曾经努力过,但最后他选择了放弃,他没有孟子的韧性和坚强,于是他冷眼旁观,观世间种.种荒.唐与罪恶。无可否认,庄子在放纵,在自暴自弃。

  庄子的文章极美,美得飘然,美得轻逸,我喜欢庄子犹如孟子,却无法苟同庄子的人生观。庄子追求自由事实上追求的是一种享受,在那样烽火连天的时代,庄子却享受着内心的悠闲自得,仿佛这个世界与他无关。他完全可以继续努力,他也曾有过那样的机会,但他怯于踏出看似渺茫的第一步,因此,我要说庄子是懦弱的!

  庄子也是寂寞的,他的寂寞不是站在高岗上的寂寞,而是想要自由实则自由不了的寂寞,在那个大家都不自由的时代,庄子怎能独自超然与物外呢?正因为庄子不是站在高岗上,所以他没有孟子的视野开阔,所以他也写不出如孟子般大气磅礴的文章,他更说不出“生与忧患死于安乐”“德道多助,失道寡助”这样婶富哲理的至理名言。

  孟子和庄子都没有成功,然而却各自赋予了失败以新的意义,孟子是努力后的无怨无悔,庄子是放弃之后的一事无成。孟子,庄子,孰高孰低?

篇五:孟母的教育观对后世的影响

  家庭教育反思

  从孟母三迁看环境对教育的影响

  俗话说“跟着巫婆跳大神,跟着屠夫翻肠子”,跟着什么人干什么事情,这充分说明环境影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由于孩子小,对未知世界充满着好奇之心,在环境的熏陶下不自觉的就进行模仿、学习,所以选择合适的教育环境对孩子的一生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国有个“孟母三迁”的故事,讲的是战国时期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孟子母亲为了教育孟子成才不惜三次搬家的故事。有一次,孟母和孟子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母看到了,就立即决定不能让孟子住在这里了!孟母就带着孟子搬到集市旁边去住。而在市集,孟子又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游戏。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但是孟母知道后,没有被表象熏昏头脑,为孩子的聪明沾沾自喜,又皱起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孟母带着孟子又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这次孟

  母很满意:这才是我们应该住的地方。为了让孟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孟母不惜几次搬家,搬到她认为理想的地方,最终将孟子培养成才,因此成为千古美谈。

  孟母没有为孟子在坟墓旁边和集市旁边的表现出来的学习才能感到高兴,而是果断的决定搬家,远离这些对孩子成长不利的场所。因为孩子在这些场所里受到的影响只是学习一些祭祀和经商的知识,远没有达到孟母的期望。我们现在,很小的孩子就会帮助家长做生意,遇事斤斤计较,很有一番商人的感觉,虽不能说错,但对孩子一生的成长来说,终究不是什么好事,让孩子过早的沉溺于赚小钱的快乐之中,缺乏了对孩子未来发展的规划。小孩子应该是以学习知识为主,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形成,过早的涉及金钱,会对孩子的将来有深远的影响。

  还有些家长,视小利忘大义,为孩子一时的出众而沾沾自喜,到处炫耀,唯恐锦衣夜行,旁人不知。宋代的王安石在《伤仲永》中就描述了一位神童仲永,幼年多才俊,长大变凡人的经历。现在看来也很有教育意义,如果当初仲永

  的父亲发现孩子的神异表现时能够及时的呵护,像孟母一样重视孩子的教育,说不定又是一代名家。现实中部分家长拿着孩子的一时成就到处宣扬,唯恐别人不知,其实还是一种自尊心在作怪。

  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优良的环境,因为孩子的模仿力很强。这就需要我们像孟母一样,为了孩子的成长而选择对孩子有利的学习环境。

篇六:孟母的教育观对后世的影响

  从孟母三迁,浅谈中国式的精英教育

  我们先来说说孟母三迁的故事吧,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故事:“孟子的父亲在他年幼的时候就去世了,孟子和母亲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说:“这个地方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集市。到了集市,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事。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至屠场附近,这次,孟子又学起屠夫宰杀猪羊,孟子妈妈知道了,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经过反反复复三次的搬迁之后,孟子终于也是不负众望的成为我们名族的圣人。“

  再来说说精英教育,所谓的精英教育其实就是选拔式的教育,那对应的就是我们现在的高考了,我们中国的高考是号称“千军万马挤过独木桥”你想想看这样的场景将会是多么的惨烈。中国式的精英教育应该说是改革开放时期的的产物,我们伟大的邓小平主席提出了,让一部分的人先富起来,然后再用先富带后富的思想,让所有中国人都富裕起来,于是有了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候有了“二次分配”概念,这就让国家把有限的物质资源集中到了国企、央企身上;把有限的教育资源集中到了“重点大学”和“示范高校”身上。这在当时来说本来是一项伟大的创举,它为我们国家的进步和发展起

  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但是时代在进步而我们的理念却还在原地徘徊,于是现在中国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阶级矛盾变得越来越明显。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孟母三迁”的故事便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在教育理念上的不朽教条。我们的父母总是拼尽一切的可能,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条件,给孩子营造最好的教育环境。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未来能够进入名校、进入国企都想通过的这样的精英教育理念让自己的孩子未来成为这个社国家的精英。这么多年了,我们的孩子们被这样一个故事搞得痛苦不堪,我们的父母被这样一个故事拖得精疲力竭,社会被这样的一个故事,捆绑着身体、束缚着灵魂,麻木的、不假思索的向前行进着。我们活得越来越累,社会也变得越来越畸形。

  这就好比原来我们的国家是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我们每个人都代表着森林的一种不同的植物,我们各自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共同组成着这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我们原本生活的很融洽很快乐,但是突然有一天我们被告知,我们必须要接受改变,无论你是什么样的品种,你都要想尽一切办法成长为这片森林里的参天大树,要不然你就会被这个族群给淘汰。久而久之,原本一个由高大乔木下面生长着灌木,灌木下面生长着草丛,草丛下面生长着苔藓的完整生态系统,变得只剩下了乔木。没有了灌木的保护,乔木再已扛不住大风的侵袭;没有草丛的附着,土壤再经不住雨水的冲洗;没有了土壤,一切的生命都将无所存兮。很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将面临的就是整个森林的消失,这将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情。

  这正好比我们现在正面临的问题一样,我们每个人都在“孟母三迁”的教导下,尊崇精英教育这样的落后的、畸形的教育方式。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我们逐渐的形成了畸形的价值观,而畸形的价值观就一定会创造出一个畸形的社会。我们生下来就被冠以一种人要分三六九等,工作也得分高低贵贱的观念,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我们看不起农民,我们看不起环卫工人,我们也被告知必须通过努力学习,去摆脱像环卫工,又或是农民这样的社会底层生活。这样的观念在我们脑海里根深蒂固,因为这个畸形的社会没有给这样的群体足够的尊重和该有的地位。但是事实是我们如果离开了这些群体社会马上就会陷入瘫痪。农民如果放下了他们手中的锄头,我们所有人都将会挨饿受冻,环卫工如果扔掉了他们手中的扫把,不出一个星期,我们的街道,我们的公园都将成为一个个垃圾场。我们这个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政治和企业精英,同样也需要一天24个小时奋斗在铁路线上守护着铁路安全的劳模;我们的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站在三尺讲台播散智慧的教师,我们的社会也同样需要冒着风雨为我们带来舒适环境的环卫工人。有了这些我们才是一个完整的健康的社会生态系统。要不然我们的生态系统就会分崩离析。我们正在这条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我们畸形的价值观正在慢慢的打破现原有的社会平衡,如果再不寻求改变,估计灾难就会在不远的将来发生。

  希望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其实无可厚非,但是我们首先得明白什么是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塑造人的本质,也就是人格品质和智慧,而不是遵循着古老的思想鞭策着我们的下一代用尽一切手段的去成为

  所谓的社会精英。父母们爱子心切,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种心情我们都能理解,但是我觉得我们的家长在对待教育的问题上还是应该有一个更为理性的思考。我们想尽办法送孩子进名校,给他们请最好的老师做家庭辅导,强迫着他们去努力学习,这样的做法会不会适得其反呢?首先说我们想要的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是希望孩子能够独立的达到自主渔猎的地步而不是在这个过程中,做父母的一个劲儿的去捕鱼,然后给自己的孩子留下一辈子也吃不完的鱼。这样的人长大之后是很难为这个社会创造出价值的,也很难得到人们的尊重,反而因为他们占据了过多的社会资源,他们会遭到这个社会的诟病。再其次假如你的孩子天生就怕水,又不喜欢捕鱼难道你还是得强迫他下水去捕鱼吗?我想这样的结果只会是适得其反,继续高压下去等待我们的肯定只会是惨剧的发生。

  我觉得我们的教育是不是应该更为民主一点,从顶层做起,社会不要给父母们太多的压力,父母们也多给孩子一些自由,让他们更多的去遵从他们内心的选择,从平凡到伟大其实有很多的路径可以选择,我们没有必要被这种选拔式的精英教育束缚了手脚,放开孩子们的思维,让他们去追寻内心最渴望的东西。毕加索可以用一支画笔让世人震惊;

  “风魔先生”安东尼-豪,用一双捡垃圾的手把一堆废铁搬上了今年的里约奥运会。鲁迅先生仅用一只钢笔就挽救我们中国的一代人。梅兰芳先生用一张嘴,折服了那个时代不可一世的日本人;顾景舟玩泥巴还玩成了紫砂壶大师。

  请不要再逼迫着我们的孩子去挤高考的独木桥,请家长们用真正的教育的理念去教育孩子们。梁启超说:“知育要教到人不惑、不忧、不惧。”“不惑”就是教导我们要有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应该做的就是教会我们的孩子拥有正确的判断力,我们不要那些为了高考挤疯了头脑的高分低能,我们要的是一个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够面辨是非的人;“不忧”就是教导我们要有正确的人生观,教育应该做的就是让孩子们达到:“不以物喜,不为己悲、不忧成败,不忧得失”我们不想我们的孩子因为早恋问题被家长逼得身心受损;因为高考失利被逼的跳楼自杀;而“不惧”就是让我们的孩子拥有坚强的意志,而不是像现在大多数家长一样的,只要孩子成绩好,愿意好好学习,就对孩子溺爱成性,把他们当做温室里的花朵悉心呵护着,这样的孩子大多脾气怪异,而且他们一旦离开了温室大棚根本经不住风雨的侵袭。我真的不想再看到更多的教育惨剧,因为每年高考过后我们都会看到有学生跳楼自杀的新闻。

  我觉得时代在进步,我们的思想、教育理念也应该与时俱进,“孟母三迁”是历史榜样,值得学习但不是照搬,我们要学的是孟母的重视教育,而我们的教育应该用的是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我们的教育应该是以明主为主,我们的教育应该更为公平,我们的教育是挖掘孩子们的潜能不是把他们逼向死角。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健康,我们社会才能和谐。

篇七:孟母的教育观对后世的影响

  《爱弥儿》读书心得体会

  《爱弥儿》读书心得体会

  写读书心得体会,不仅可以明白书中或文中的内容和主旨,还可以培养明晰的头脑,敏锐的眼光,并且使日后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自己的主张或见解。下面是带来的《爱弥儿》读书心得体会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爱弥儿》读书心得体会(一)

  《爱弥儿》是法国思想启蒙运动时期著名启蒙思想家卢梭的作品,针对当时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以及其法国种种腐败的社会状况,卢梭丝毫不畏惧地进行了无情的抨击与揭露。《爱弥儿》是世界上第一本小说体教育名著,这本著作正是卢梭讨伐法国封建教育思想的代表,它阐发了资产阶级的新的教育思想自然主义教育观。《爱弥儿》全书根据儿童的不同的年龄阶段应有的教育方法进行了划分,一共分为5卷,其中,他所阐释的自然主义教育目的观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同时,这也正反映了法国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爱弥儿》的第一卷主要论述的是人出生到两岁,即婴儿时期的自然教育。这一卷的第一句就深深吸引了我,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我觉得这句话极其富有哲理,也恰恰体现了卢梭主张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人性本善紧接

  着,他指出了我们或受之于自然、或受之于人、或受之于事物的三种不同的教育对人在婴儿时期的重要影响,是教育给予了我们生来软弱却可以拥有的力量,给予了我们生来一无所有却可以得到的帮助,生来愚昧却可以具备的判断是非的能力。他倡导人性本善,强调教育的价值,尊重人的自然本性,关注个人的价值和地位,他指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自然人,通过自然教育,保持人的自然本性,用善念阻止各种恶念的生成,这样便可以促成幸福的生活。他认为,身心能健康成长的婴儿应该是在四肢均无拘无束的状态下抚养起来的,而不是给予婴儿生长姿势的各种束缚。他极力要求摆脱封建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所带来的摧残和束缚,要求教育务必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这正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教育的合理性要求。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关联非常密切,也只有具备了健全的身躯,才能够具备健全的精神,才能抵抗他必然要遭受的灾难。因而,在婴儿教育时期,要通过侧重关注婴儿身心健康的锻炼,适应儿童发展的天性。

  《爱弥儿》的第二卷主要论述的是人2至12岁,即童年时期的自然教育。这一卷开始便指出从婴幼儿时期过渡到童年时期,是人生一大重要进步所在,在这一阶段,卢梭得出一个基本原理,即真正自由的人,只想他能够得到的东西,只做他喜欢做的事情。在文中,他也呼吁将这一原理应用于儿童的自然教育之中,以便源源不断地得出各种教育的方法。在对儿童时期的教育观念上,卢梭重视的并不是儿童使用的措辞,而是儿童给这些措辞的含意,他极不赞成家长教儿童说些虚伪的客气话,因为这些客气话从孩子的口中说出来几乎就会变

  味了,极有可能会把请求的语气说成了命令。在日常教育儿童的方式上,卢梭既反对过分严格的教育方式,也反对过分放任的教育方式,他所提倡的是洛克的一个重要原理,即用理性去教育孩子。卢梭坚信人性本善,我们应该要去尊重儿童,而不是急于对儿童所做出的行为做出或好或坏的评判,他坚持自然教育,倡导儿童应当让大自然先教导一段时间,然后我们再去接替,这样就可以避免我们的教育方法与自然在教法上相冲突。在童年时期,儿童并不能达到理智的程度,他们的智力仍然处在感性阶段,他们不能接受观念,只能接受形象,他们不具备判断的能力,即无法拥有真正意义上的记忆。因而,在童年时期,要通过侧重关注孩子感官的锻炼,适应儿童发展的天性。

  《爱弥儿》的第三卷主要论述的是人12至15岁,即少年时期的自然教育。在这一阶段中,孩子从起初只有感觉到现在已开始有了观念,从起初只能用感官去感触到现在已开始能够进行了判断,个人的体力在迅速发展。由于智力的发展,孩子已经逐渐认识到时间的价值,他们懂得要把时间花费在有用的事物上,他们会自行提出一些问题,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卢梭指出,我们要做的是,看怎样能引起孩子的好奇心,就怎样去回答,而不要一味考虑怎样才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在探索自然法则时,始终要从最普遍、最显著的现象开始探索。不能让孩子总是一味地按照别人说的话去做,因为除了他自己觉得对确实是有意义的事物以外,其他一切事物对他而言都是无益的。卢梭非常反对严格的纪律以及仅靠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他认为教育是一种从内在本性向外展开的活动,教育应该适应儿童的性格、能力,发展人

  的天赋与本性,使每个人的各种内在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因而,在少年教育时期,要通过侧重关注孩子智育的锻炼,适应儿童发展的天性。

  《爱弥儿》的第四卷主要论述的是人15至20岁,即青年时期的自然教育。在这一阶段,人们处于一段艰难的叛逆期,人们的思想正在慢慢地走向成熟,人们要学会的是用自己的情感去约束想象力,用自己的理智去战胜偏见。卢梭坚信人的自然本性,认为人的一切欲念都是源自于人的感性,想象力决定的是他们发展的倾向,只要把自爱之心扩大到去爱别人,我们也就可以使自爱变为美德。人们的思维也终于开始进入了道德的境界,在进行德育的时候,道德教育的内容不应该是纯理论的东西,空洞的道德说教完全是纸上谈兵,但是我们可以去结合一些寓言故事或者哲学知识,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在于实践,要立足于实际生活中,这样才有利于良好道德情操的培育。在这一卷的最后一部分,卢梭还特别提到了对宗教的看法。他主张自然神教,上帝的概念是很模糊的,他指出,特别是在宗教问题上,人的偏见是压倒一切的。对于要培养孩子信什么宗教的问题上,卢梭批判了宗教的蒙昧主义,他坚持应该让孩子自己正确地运用他的理智去选择。因而,在青年教育时期,要通过侧重关注孩子德育的锻炼,适应儿童发展的天性。

  《爱弥儿》的第五卷主要论述的是爱弥儿的未婚妻,即苏菲的教育,其中,特别强调了女子教育思想,即通过自然教育培养贤妻良母。苏菲在平凡的内心中拥有一种良好的天性,而她胜过其他女子的`地

  方就在于她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她天性善良,但内心却常常很敏感,也正是这颗极其敏感的心,有时候会使她产生难以平静的想象。但是,对于别人的过失,她能够耐心地忍受,对于自己的过失,她更是能够乐于改正。除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之外,苏菲对其它一切权利都是极端重视的。她不仅知道自己有权利,也知道要运用这个权利去评判男子的品行。在女子教育的过程中,懒惰和桀骜不驯是女子最危险的两个缺点,为了防止这样的情形的发生,如果仅仅采取一般的教育方法的话,反而很容易使他们厌弃工作,而只知道玩乐。因此,女子的行为总是要受到舆论的约束,也正是由于她们养成了受约束的习惯,便使得女子必然形成了一种她终生都必须具备的品质,即温顺。女子常用艳丽的服饰和化妆品来装饰自己,却忽视了只要有美德,她就可以行使她的权利;只要有热心和才能,便可以养成一种审美的能力,进而欣赏美以及与之相联系的道德观念。

  纵观全书,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观在《爱弥儿》的字里行间体现的淋漓尽致,极其富有内在意蕴,具有巨大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作为一名学前教育(师范)的学生,我将来是要走上幼儿教师这个职位的,置身为一名教育者,我的任务不仅仅是教授知识,这样只会泯灭孩子的好奇心,我要做的应该是竭力创造一个能够促进儿童自由、健康成长的适当的环境条件,通过对孩子的行为的细致的观察,然后对其不恰当的行为进行适当的诱导,而不是一味地强迫儿童去接受他人所特有的处世方法。此外,我们还要积极鼓励儿童置身于大自然中,去体现大自然的自然美,借此锻炼他们的独立,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

  毅力,倡导他们自己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爱弥儿》读书心得体会(二)

  《爱弥儿》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的重要著作。是第一本小说体教育名著写于1757年,1762年第一次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出版,轰动了整个法国和西欧一些资产阶级国家,影响巨大。在此书中,卢梭通过对他所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来反对封建教育制度,阐述他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

  卢梭的教育思想是从他的自然人性观出发的。他认为,人生来是自由、平等的;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享受着这一天赋的权利,只是在人类进入文明状态之后,才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特权和奴役现象,从而使人失掉了自己的本性。为了改变这种不合理状况,他主张对儿童进行适应自然发展过程的自然教育,以培养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新人。

  卢梭的所谓自然教育,就是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的自由发展,其手段就是生活和实践,主张采用实物教学和直观教学的方法,让孩子从生活和实践的切身体验中,通过感官的感受去获得他所需要的知识。与自然教育密切相联的,卢梭还主张对儿童进行劳动教育和自由、平等、博爱的教育,使之学会谋生的手段,及早地养成支配自己的自由和体力的能力,保持自然的习惯。

  全书共分五卷,卢梭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如逐步上升进行的体育教育、感官教育、智育教育、道德教育、爱情教育。这种分阶段进行教育的思想,无疑是一大进步,但这种分期以及把德、智、体教育的截然分开施教的方法是不科学的。

  读了卢梭的《爱弥儿》,我深深地感受到莎士比亚那句话的含义,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所以,如果我们想踏入教师这个行业,就要看看卢梭的《爱弥儿》。

  卢梭的《爱弥儿》开篇的第一句话就令人觉得蕴含深刻的哲理。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这句话令我想到人之初性本善也有它的道理。《爱弥儿》一共分为五卷,他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理、内容和方法,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在第一卷中,卢梭着重论述对两岁以前的婴儿如何进行体育教育,使儿童能自然发展。在第二卷中,他认为两岁至十二岁的儿童在智力方面还处于睡眠时期,缺乏思维能力,因此主张对这一时期的儿童进行感官教育,。在第三卷中,他认为十二至十五岁的少年由于感官的感受,已经具有一些经验,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智育教育。在第四卷中,他认为十五至二十岁的青年开始进入社会,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德育教育。在第五卷中,他认为男女青年由于自然的发展需要,所以主要论述对女子的教育以及男女青年的爱情教育。

  我不得不佩服卢梭,因为他在《爱弥儿》里主要主张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自然人,主张改革教育的方法和内容,顺应儿童的本性,让

  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在现实社会中,我们不能不顾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让儿童任性发展。我们应该把教育作为桥梁,把儿童引向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不只是降到教育工作者身上,还需要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我深深的感受到,对孩子的早期教育会无形地影响他的一生,而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也是很重要的因素。所以孟母三迁成为一段流传千古的佳话。而我觉得家长在培育子女的过程中,不要依从孩子要求什么就给什么,而是要给他们所需要的。还要适当地让孩子经受挫折,因为勇于面对挫折将会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堂课。如果处处对孩子呵护有加,他们只会成为温室里的花朵,永远不会独立成长。

  我决心做未来的教育工作者,也从《爱弥儿》中得到很多启发。爱弥儿的知识虽然不多,但他所知的东西真正是他自己的,而且其中没有一样是一知半解的。能够很好地理解、掌握自己所学的内容,这才是最重要的。否则,学得再多有什么用呢?我们要学会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兴趣、求知欲,做到因材施教。

  而事实上,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天性,如何让孩子顺着其天性发展呢?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他们所听所见所经历的都会在白纸上留下烙印。我们对他们的教育方式,落在白纸上是永远抹不去的。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慎重对待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我们会经常看到这些例子:学生举手回答问题,答错了遭到老师的严厉批评或冷语讽刺,这个学生以后再也不敢主动回答问题,性格变得沉默起来。由此可见,教育工作者的一言一行都会深深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心理

  发展。

  建设祖国的重任落在孩子们身上,而培育学生的重任也落在我们教育工作者身上。为了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我将更加用心学习有关学生的教育方法。

  养育孩子和教育孩子都要遵循自然的规则,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会受到自然的锤炼,比如孩子在各个时期都会生病,着同样也会对孩子的成长有益,试想没有胜过任何疾病的孩子会强壮吗?

  有许多父母为了使孩子有一个好的身体,远离疾病,他们把造成孩子伤害的一切都拒之千里,不让孩子从事有危险,但对孩子的将来有利的事情和活动,孩子被禁锢在安全无恙的环境中,孩子不能经受应有的锻炼和适应,这样孩子没有暂时的灾难和危险,但是孩子却缺乏了对大自然的适应能力。因为孩子成人以后必将走向社会,必将遇到他想不到的危险和困难,因此,如果把孩子培养成温室里的花草,就等于害了孩子,违反了正常的自然法则。虽然父母的用心是良苦的,但是却造成了危害孩子的后果。

  如果母亲是孩子的保姆的话,父亲则应承担起教师的职责,父亲不应该因为种种借口而不履行这个职责,因为血缘的关系,父子之间原本是亲近的关系,如果父亲是一个称职的父亲的化,他对自己的孩子的一切是比其他外来得人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因此,教育起来就跟能得心应手。但很多父亲都把这种责任,借口工作忙而不愿履行,而把这一应该履行的工作让其他人代行其责,这样就疏远了父子关系,使孩子对自己的父亲的亲情慢慢淡化了,一个对自己的父亲不亲密的

  人,怎样才能做一个社会上好的好的合作者和合格的公民呢?

  作为父母对孩子应尽到三个反面的责任,其一是生育孩子,第二是培养孩子成为一个合群的人,第三是培养孩子成为一个社会上合格的公民。

  《爱弥儿》读书心得体会(三)

  刚开始读《爱弥儿》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有一种冲动恨不得把所有关于具体教育内容的东西用笔划出来。它所宣扬的自然的教育是那么的符合自然的天性!可是越划越觉得不对劲,读完上卷的时候,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反驳他对爱弥儿的教育了。甚至于读下卷的时候,我发现卢梭一直在干预爱弥儿,而不是指引。

  他选择的教育对象我也有一些疑问:

  他所教育的爱弥儿,不是针对所有的人,原因是穷人是不需要受么教育的,他的环境的教育是强迫的,他不可能受其他的教育。他的学生爱弥儿必须是来自于温带的土地富饶的地方,家里富有,但却是个孤儿,而且只服从于我,谁也不能把他们分开。我搞不懂,他为什么一定要让爱弥儿是个孤儿?父爱和母爱不是十分重要的么?如果不能有父母的话,他还不如去孤儿院领一个回来教呢!哪一个富人,或者哪一个人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只听从别人的话呢?

  他说爱弥儿就是一个普通人,他要教的也是一个普通的孩子。这样人们才能比较他所教的孩子和社会上其他的方式教出来的孩子有什么不同。在我看来,爱弥儿的普通也就是在一定意义上的普通。既然他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个资产阶级新人,他的教育必定会带有一定

  的阶级局限性。在此不必多说。

  他主张教育的环境在乡下。乡下清新的空气、质朴的人们、与大自然的亲近都是实施教育的有利条件,的确。可是乡下也会有一些弊端,比如孤陋寡闻,但这和法国当时城市的污秽和混乱相比要好得多。

  全书的框架大致如下:

  是我很怀疑。为什么一定要信教呢?只要真理在心中不就足够了吗?

  在第五卷中,他认为男女青年由于自然发展的需要,所以主要论述对女子的教育以及男女青年的爱情教育。爱情教育的问题我觉得卢梭自己都没有搞清楚,他对爱弥儿的说教在我看来十分的可笑。卢梭本人不知道是多情还是滥情,反正这方面的教育,我觉得他不具备说教的资格。而女子教育,在他那个时代,也不见得是符合时代的,在现代简直就是歧视女性。

  卢梭提出的按年龄特征分阶段进行教育的思想,在教育史上是一个重大的进步,但是这种分期教育以及把体育、智育和德育截然分开施教的方法不适用于现代。这也违背一个人的生活,因为教育环境不可能在绝对真空的环境下进行,爱弥儿必然会受到各种外界的影响。他同时接触的不可能是纯粹的某一种教育。

  如果说,柏拉图的《理想国》是对国家的绝对理想化的想象,那么卢梭的《爱弥儿》就是对教育的绝对理想化的想象。

  而教育完成之后,爱弥儿最终能否坚持卢梭的教育呢?

  在附录爱弥儿和苏菲,或孤独的人里,卢梭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呢?为了让他对爱弥儿的教育显现作用故意让他受到苏菲的背叛,并以此来展现爱弥儿在独立思考中的本事吗?在身无分文的情况下,运用他所学的技术养活自己的能力?还是航行时被海盗捉去卖成奴隶后的机智勇敢?抑或是,无论受什么教育的人在不可避免的人生悲剧面前,爱弥儿表现得最好。可惜他的附录没有写完。而教育完成之后,卢梭对自己的自然教育结果应该是最满意的吧。

  二、值得思考的东西

  在卢梭的教育思想中,我找到了一些感兴趣的话题:

  1.婴儿的襁褓是否必要,应该怎样对待一个任人宰割的孩子呢?要顺应孩子自然的发展,不能把它绑的一动不能动。要让它能自由活动。

  2.怎样对待孩子的哭?不能让他最后养成用哭来命令你做事。这样易养成孩子从婴孩期的任性。

  当婴孩一声不响地使劲伸手拿东西的时候,因为他不能估计他同他想拿的东西之间的距离,他以为他是够得着那个东西的,他的想法当然是错了;但是,当他一边又在闹又在哭,一边又伸手的时候,那不是他弄错了距离而是在命令那个东西到他手里去,或者命令你拿给他。在前一种情况,你应该一步一步的把他抱到他想要的东西那里;在第二种情况你不但应该假装没听见,而且,他哭的越凶,你应该越不理他。必须趁早是他养成不命令人的习惯。这一点我觉得卢梭太狠心了,一定要在那么小的时候折磨他么?即使再长大一些,也可以使他改掉命令人的习惯的。

  3.在给孩子东西时应该怎样?如果打算给,就要高高兴兴的给,不要等他提出什么条件或者想你乞求,而不给就要明白的拒绝,一经拒绝就不能加以改变,否则他还不死心。

  4.教育的时机。这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也许套用孔子的教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合适一些。但是老师要为学生创造思考的情境。

  5.对待孩子感到好奇的事情,是趁早讲明还是拿一些小小的事情

  敷衍过去呢?比如,小孩子经常问到的一个问题:孩子是从哪里来的呢?这时候可以采取不撒谎而又不难为情的回答方式,比喻糙一点没关系,只要道理讲明白就行,不过书中那位母亲的回答还有一个问隐忧,如果孩子是屙出来的,孩子会问为什么有的人屙不出来呢?呵呵,小孩子就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我觉得这样的问题可以先拒绝告诉他,并且让他知道这个问题妈妈先帮他记下了,等到他可以知道的时候,再告诉他原因。

  6.男女平等的问题。这也是个大问题。而可恶的是,卢梭居然认为,男女应该各司其责,这让我想到了封建社会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时代。虽然他很有理由的说这是因为男女在生理基础上的不同造成的,但是他也不能认为女性这么不如男啊!在女子教育上,我一直觉得,卢梭是以小人之心度女子之腹。幸好现代是男女平等的教育,我就不罗嗦了。

  【附赠精品范文2篇】

  【附赠范文一:《《安妮日记》读书心得体会》】

  《安妮日记》读书心得体会(一)

  这几天终于把《安妮日记》这本书看完了,我被安妮的一则则日记所震撼,无法想象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与折磨。因为战争,原本过着富裕、安逸生活的一家人和范丹夫妇和他们的儿子彼得,以及杜瑟尔医生,这八个人在狭小的完全封闭的后屋里,胆颤心惊地生活了两年多。他们完全失去了自由,每天都得轻手轻脚、小心翼翼,甚至失去了说话的自由。

  他们每天还要忍受着恐惧、饥饿、病痛,这让我们想都不敢想。我们是幸福的,生在一个和平远离战争的中国,每天过着自由自在、幸福快乐的生活。在家里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任何事情:玩电脑、看电视、画画在学校里,也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看书、跳绳、踢毽子双休日还可以约上小伙伴一起溜冰,看电影、打羽毛球可是我们却经常身在福中不知福,天天抱怨作业太多,没时间玩,晚饭一吃好就要写作业。有时多做几道课外题,就会一百个不愿意。想想真是不应该。《安妮日记》中我还看到了这样的画面,许多孩子的肚子空空,啃着一根胡萝卜,从冰冷的家里跑出来,跑到风吹雨淋的街上,进到一间潮湿的、没有生火的教室里。

  孩子们为了一块面包,向街上的行人乞讨。多么令人心痛的画面。想想这些孩子,再看看我们自己,真感到羞愧。每天我们不是嫌妈妈做的饭不好吃,就是嫌爸爸做的菜不合胃口,还挑肥拣瘦。我们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安妮日记》让我反省了自己,让我学会了思考。它像一盏明灯,将指引着我们前进。

  《安妮日记》读书心得体会(二)

  战争,是一个令人发指的名词,每一场战争,战场上的黄土下就会掩埋无数的之灵,那死神的滞留之地。因为它,带给人类的将是国破家亡的悲剧。

  在德国法兰克福市曾有一个犹太少女,叫安妮弗兰克,她曾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纳粹兴起之后,对犹太名族进行迫害。1942年7月6

  日,安妮一家由于环境所迫,躲到她父亲公司的密室中,只是一个与私人办公室相通的实验室,后来长期闲置,渐渐被人淡忘。从此,她就与凡丹先生一家,杜瑟尔先生在密室中生活。

  安妮把所有发生地事情都记叙在她的日记本理,这本日记是安妮13岁生日时,她受到的其中一个生日礼物。

  从此安妮使以它为友,倾诉了一个在战乱中生活得少女的心声,并且她为自己的日记取了一个名字吉蒂。

  在日记中,她写道:每天晚上几百架飞机从荷兰上空飞往德国城市,把炸弹丢在德国的土地上,在俄国和非洲,每小时都有成百成千的人丧命大片乌云像一堵墙不透的墙一样挡在我面前,想压碎我们,只是还压不过来.我生来快乐,我爱人,我天性信任人而且希望人人都快乐

  安妮在日记中如是的记录了两年间的隐私、艰苦的生活状况,自己的寂寞苦闷,对现实的恐惧、憎恶和对战争的`深入思考。

  两年后,安妮及密室中的所有人遭人举报,被纳粹投入集中营。

  安妮,她是一个不幸的孩子,她的生命还是那么的年轻,朝气蓬勃,她希望用自己的善良热情,拥抱世界,而战争却给她带来的是苦难与死亡。

  安妮在日记中说过我仰视天空,冥冥中觉得世界还能好转,这场残酷也会告终,和平与安详会重新回来。这就是《安妮日记》。是的,我们不要战争这不仅是安娜的心愿,也是全球每一位孩子稚嫩的一声呼唤。

  《安妮日记》读书心得体会(三)

  1942年-1944年,战争与种族灭绝的阴云布满了天空,盖世太保的铁瓜伸向每一个无辜的犹太人,在历史上上演了一场惨绝人寰的浩劫。安妮是位犹太少女,1942年7月,由于压迫犹太人的风声紧急,他们家和另外四名犹太人到她父亲公司的密室躲藏。

  密室的生活十分枯燥,单调的饭菜、性格怪癖的居伴、几年不能出门、用水和去卫生间都有非常严格的限制。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她所经历的一切并没有使她的心田荒芜,那里已经成为一片生机勃勃的希望的田野!安妮想成为作家和记者,可这个美丽的愿望在当时那股势不可挡的黑暗洪流下显得那么脆弱,像闪着彩光的泡沫。但是安妮仍写道:这场残酷也会告终和平与安详会重新回来。在此同时,我必须执着我的理想。也许有一天,我能实现我这些理想!读到此我仿佛看到一个不屈的灵魂在黑暗的密室中呐喊!

  经过密室中无数个漫漫日夜,安妮由一个任性、少不更事的女孩蜕变为一名成熟的少女。在安妮的15岁生日时,安妮有了惊人的成长。她已将自己的反省提高到了社会层次,开始思考男女平等等问题了:现代妇女要争取完全独立的权利了!但独立也不够,妇女还应该获得尊重!我谴责的是我们的价值系统,和不承认女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多伟大、多困难,同时也多美的男人!实现在让人难以想象的那样一个战火蔓延、人人自危、无数人倒在血泊中的时代,身居密室接近两年的十五岁少女安妮居然能真知灼见地谈起了男女平等这个深刻的社会问题!读到此处,我不禁感叹,战争能摧毁一切,唯独不能侵

  占一颗坚强、勇敢、自由的心!

  我相信《安妮日记》会一直流传下去,控诉战争与丑恶,宣扬和平与友善,用她真挚的文笔,感动和启迪一代又一代人!

  【附赠范文二:《《摆渡人》读书心得体会》】

  《摆渡人》读书心得体会(一)

  花了两天看完了这本书,情节的设定让我为之一叹,很显然,这不是一本你能够轻易放下的书。

  它通过15岁少女迪伦的视角来解析如何去爱,具有史诗般的质感,惊心动魄。

  迪伦认为自己在吉斯夏尔中学没有真正的朋友,里面全都是一群白痴,而与母亲的无话可说更让她缺乏友情和亲情。所有,她踏上了火车去见他的父亲,然而一场意外发生,她遇见了崔斯坦,一个跟她年纪相仿的男孩。由此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爱恋。

  他们一起穿过了荒原,在魔鬼的重重阻碍下,最终到达了分界线。在他们穿过荒原时,,遇到了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小女孩,这个情节让我印象极为深刻。迪伦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她被魔鬼拖下,不顾生命危险去救了她,让崔斯坦受了伤。而正是因为这样,崔斯坦意外发现自己好像变成了人。他们最终也肯定了对对方的爱。迪伦把荒原当成了家,因为有崔斯坦的存在。所以她最终回到了荒原,找到了崔斯坦,并成功回到了火车上。

  最终迪伦的不放弃和坚持使他复活,而崔斯坦对迪伦的爱也令他变成了人,最终在一起。

  崔斯坦缺失的正是迪伦的果敢和坚持,也是因为迪伦的坚持和他对迪伦的爱纵然她一次次的决定,最后完成了从未有人试过的方法-----沿着路往回走。

  这本书对我的心灵产生了极大的震撼,它之所以被被誉为令千万读者灵魂震颤的心灵治愈小说。不仅仅在于结尾的设定,也在于他们穿越荒原的行径和做法,崔斯坦拼死去保护她所爱的人。

  下面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几段话:

  我用最适合的相貌出现在每个灵魂面前,在遇到下一个灵魂之前,我一直保持这样的相貌。我不知道自己遇到第一个灵魂之前是什么模样。如果我真的存在,我的存在也是因为有你们的需要。

  崔斯坦此时反而犹豫起来。看不到她那双像大森林一样深邃的碧眼,疑惑顿时又浮上了心头。这样做不对,这样做是不被允许的。他对她的所有好感都是错误的,他不应该放纵这份感情,这是不应该发生的。然而他还是爱了,他渴望体验人类为之生、为之死的那种奇妙的爱情,这是他唯一的机会了。他缓缓闭上眼,在迪伦唇间留下了一吻。

  睡意如帷幕般一点点笼罩着她,她听到风在摇摇于坠的破墙间回旋激荡。虽然她感受不到风吹过时的寒气,但她听得到风呼啸着穿过罅隙与裂缝,想要钻进屋里时的呜咽声,这声音听起来非常古怪吓人。她不安地颤抖起来,但趁着崔斯坦没注意,她尽量控制着身体,不让自己抖得太厉害。

  动物的哀号声越来越响亮,离他们越来越近。现在噪声持续不断,已经交织在一起。迪伦猜不出到底有多少野兽包围了他们。尽管她的眼睛左一眼右一眼地瞥,但始终没看见一只狼。不过,他们快要到了,他们就要成功了。头天晚上他们不得已留宿的小屋简直破败不堪,这间木屋看起来要比那间坚固多了,她不禁心中一喜。他们现在距离小屋已经近在咫尺了,迪伦几乎能看到自己那张受惊吓的脸映在窗玻璃上的倒影。

  《摆渡人》读书心得体会(二)

  《摆渡人》是一本心灵治愈系小说,它媲美于《追风筝的人》《偷影子的人》

  静谧的湖水,一叶小舟飘行,头顶是滚滚的乌云,金色的阳光从乌云中射下,湖水被金色阳光映衬着,闪着温暖的光芒,而阳光的尽头是乌黑翻滚的水波。这就是这本书的封面。

  这个封面似乎是一个人的心灵或者是主人公迪伦的灵魂深处,身处黑暗,却总有一片光明在牵引着她不断前行,这片光明便是她心底因爱而生的倔强信念。

  迪伦认为自己在吉斯夏尔中学没有真正的朋友,里面全都是一群白痴,而与母亲的无话可说更让她缺乏友情和亲情。所有,她踏上了火车去见他的父亲,然而一场意外发生,她遇见了崔斯坦。

  初始,迪伦还是个孩子,担忧早饭的好坏,恐惧同学的嘲笑,尤其是在选择是否带上泰迪熊上火车的时候,几次拿起,放下,取出,放进,充分展示了一个小女孩心理世界的脆弱,恐惧,犹疑不安。此时,她心中是一片荒原,唯有爱,可以浇灌它茂密生长。

  然而在遇到座火车时的意外后,她遇到了摆渡人崔斯坦,在崔斯坦帮助她度过荒原时遇到了种种事情,在崔斯坦对迪伦的拼命的帮助下,使迪伦从一开始的依赖变成了对崔斯坦有了感情,而崔斯坦也爱上了迪伦。

  迪伦在穿过荒原后,仍然忘不了崔斯坦,在知道可以返回荒原后,她知道她自己如果再次回到荒原,她有可能再次死亡,彻底的魂飞魄散,是留是回,迪伦也曾犹豫,只是当想到崔斯坦钴蓝色的眼睛,及带给她的浓浓温暖,她坚决选择了立即出发。

  途径那片湖泊,水底的怪兽,合力围攻她,她就要放弃了。崔斯坦的面庞在她脑海浮现,无比清晰,这让她又有了继续斗争的力量。

  山路上行走,她摒弃一切杂念,克服本能的恐惧,低头前行,她必须这样做,不能看那些恶魔,一旦看了,就会被吞噬。

  恶魔轮番的偷袭,企图扰乱她的意志力。恶魔得到可乘之机时,一齐向她袭来,就在她惊慌失措的时候,崔斯坦的面容又一次浮现在眼前,迪伦变的充满斗志。经历了这么多,相逢之后的迪伦,彻彻底底的改变,她勇敢无畏。为了救助一个小女孩的灵魂,她义无反顾的冲出安全屋,机智地分散了恶魔的注意力,以此来给小女孩们争取时间,这里展现出迪伦的变化。

  为里爱,为了他们,尝试一起回到迪伦之前的世界。虽然规则一直是这样的,但是也许,也许他们还是有一线希望的。迪伦的心中有一轮太阳,一轮信念和爱的太阳。她坚持拖着崔斯坦返程。跋山涉水,他们再次回到火车事故地点。

  迪伦苏醒的时候,已经被救援的人发现,而崔斯坦呢?开始,她以为他消失了,不停的自责。幸运的是,在出口,她看到了他,坐在出口的左侧。他们再次相逢在新的世界。彼此打招呼嗨,原来你在这里。

  初读之下,感觉这是一部关于爱情的小说,细细咀嚼,它是一个小女孩的心灵成长史。因为爱的匮乏,她的心是一片无尽的荒原;穿越之后,因为爱的丰盛,她蜕变成一个勇敢坚强的摆渡人,将自己的爱人引领回家,脱离无形的控制。犹如书的封面,无论如何黑暗,有爱的阳光,一切都会好的。即使是荒原,也会肆意长满茂密的绿色。

  《摆渡人》读书心得体会(三)

  这是一本小清新型美式文学,书中主人公迪伦只有15岁,单亲家庭,和母亲基本不能好好沟通,在学校也不能很好的和同学打成一片,在最好的朋友转学之后,她的世界陷入了无比的灰暗中。她决定坐火车去寻找自己那素未谋面的父亲,希望通过这一举动来改变她现如今糟糕的生活,路上突发交通事故,她是唯一的幸存者,在突遇事故的情况下,迪伦虽然慌乱无主但是求生意识很强。

  看到这段是让我反思很久,是小说里把迪伦描写的很强大,还是这就是现实美式教育的完美,教育不只停留在考试的高分,而是应该更好的教会一个人生存的能力,遇到重大问题时能冷静分析寻求解决办法。

  逃出火车之后迪伦遇到了自己的摆渡人崔斯坦,看到这里基本能猜到迪伦已经死了,才会出现摆渡人。迪伦在见到崔斯坦时已经隐隐

  约约感觉到了事情的不对劲,后来出现的安全屋和很奇怪的荒原让迪伦完全了解到自己不是火车上唯一的幸存者,而是事故当中唯一死亡的。

  从第一次见面的倾心,到接下来一次次的遇险让双方间产生了情愫,书中对两人的心里变化做了很细致的描写,15岁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虽然没有明确写明崔斯坦的年纪,但他是迪伦喜欢人的样子,外貌看起来和迪伦差不多大,并且在描述中崔斯坦的挣扎、纠结也表明他没有恋爱经验。这个年纪换做当今社会大人会告诉你好好读书,不要谈恋爱影响学习,大学里多的是时间谈恋爱,巴拉巴拉但小说里完全把这写成一种正常的反应,感情的事情无关乎年龄,成年人都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感发展,何况还只是一个孩子呢。

  基督教信奉上帝,相信善良的人死后是会到达天堂的,本书中迪伦看到的"荒原、恶魔就是最后的考验和磨难,唯有坚强的人通过荒原战胜恶魔,最终会回到心里最为向往的地方家。本书写到这里其实可以完结,但是就会变的很乏味,没有反其道而行怎么能是畅销著作?为了崔斯坦为了自己的摆渡人为了不再过的那么平凡,迪伦义无反顾的再次回到荒原追寻自己的幸福,打破传统,最终迪伦和崔斯坦都复活了可以一直相伴左右,最后,肯定的是大团圆结局,在高压力环境下,偶尔看点小清新对生活也是一种调剂。

  《摆渡人》读书心得体会(四)

  用三个晚上的时间看完了英国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的小说《摆渡人》,个人觉得小说写得挺精彩,语言流畅,情景引人入胜。像看

  一部穿越大片。

  她痛不欲生,发现自己的生命里,再也不能没有他。

  而崔斯坦欺骗了迪伦,他知道他是无法穿越边界线的,他为了让迪伦去她该去的地方,欺骗她,答应永远跟随她。

  迪伦看不到他,他却能看到边界线那边的迪伦痛不欲生的哭喊。但他只能伤心地看着她,然后离开,去接下一个灵魂,护送下一个灵魂穿越荒原。这是他的使命和责任,也是他的命运。

  迪伦到了她该去的地方,也是灵魂们生前最想去的地方,但迪伦看到的依然是荒原的景象,象由心生,所以她仍然身处荒原。她在管理人带到一座房子里,看到很多生死簿,还有崔斯坦引领过的千万个灵魂的账薄,每个灵魂都记录在册,被勾去的是一些没有走出荒原的,被魔鬼抓去成为魔鬼的灵魂,还有偷偷想重返荒原回到人间的灵魂。于是迪伦也心生了返回荒原的念头,但她不知道如何穿越回去。

  她找到崔斯坦引领过的一个灵魂,他带她去见了一个很老见识很广的女人,她告诉迪伦返回荒原很简单,随便一个门,她都可打开重返荒原,但没有一个灵魂生还。迪伦深爱上崔斯坦,她不想在没有他的世界里孤独永生,哪怕她魂飞魄散,她也要找到崔斯坦。她想逆天而行,她要带崔斯坦返回人间,一生相守。

  她打开了返回荒原的门,独自面对魔鬼们的袭击追赶,为了爱,这心中固执的信念,她变得坚强勇敢,她按原路返回和崔斯坦走过的路,终于看到崔斯坦正保护着另一个女人与魔鬼们搏斗,迪伦因内心的一点嫉妒之心,大声呼喊崔斯坦,崔斯坦因看到她分神,松开了那个灵魂的手,以至于那个灵魂落入魔鬼们之手,迪伦深感内疚。

  两个相爱的人再次相见,深情拥吻,迪伦要崔斯坦尝试冲破命运的束缚,跟她返回人间,崔斯坦虽然心有顾虑,但为了爱的人,他愿意去尝试。

  在安全屋,迪伦要求崔斯坦让她再看看外面那些灵魂们,还有多少在天黑前没有感到安全屋,崔斯坦拗不过她的好奇心,用魔法让迪伦可以看到外面其他的摆渡人和灵魂。她看到一个小女孩在摆渡人怀里惊恐万状的表情,深表同情,她央求崔斯坦去帮助那个摆渡人,崔斯坦告诉她那是不可能的,一个灵魂只能有一个摆渡人。迪伦不忍心看着小女孩被魔鬼们抓走,趁崔斯坦不注意跑出安全屋,引开魔鬼们对小女孩的纠缠。为保护迪伦,崔斯坦身上多处受伤,他发现他本可以很快自愈的皮肤,没有恢复到原来是样子,而是开始腐烂!

  迪伦和崔斯坦终于来到那个火车发生事故的隧道口,他们忐忑前行,不知道结果会是什么?不知道崔斯坦能不能留在人间。迪伦在车厢里不小心绊倒,无意中松开了崔斯坦的手,当她醒来,发现有医务人员,警察,义工都在忙碌,她被抬出了隧道,但她心里非常痛苦和担心,她想知道崔斯坦在哪里,她不能没有他,没有他的人间也毫无意义,就在她内心无比担忧痛苦时,她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与其说说崔斯坦是迪伦灵魂的摆渡人,倒不如说迪伦是崔斯坦灵魂的摆渡人,爱是他们相互摆渡的媒介。迪伦的善良,单纯,勇敢,引领崔斯坦走向了新生,他在荒原墨守成规,例行着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摆渡了无数人,在荒原存在了或许千年之久,他几近麻木,没有血肉,只是在不停的工作,因为迪伦,他开始复苏,情感在心里滋长,让他拥有了人的情感,生出血肉之躯。而迪伦为了爱情不惜自己的生命,勇敢返回荒原,带领崔斯坦返回人间!

  当我们面对生死存亡,会是什么给我们力量?你能做的到吗?

  我相信人有灵魂,死不可怕,而是死后,你的灵魂也要领受艰难的跋涉,才能到达我们想去的地方。

  爱的力量是不可限量的,爱让胆小懦弱的迪伦变得坚强勇敢,让没有血肉的崔斯坦有了血肉之躯,正如书中所言,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

篇八:孟母的教育观对后世的影响

  孟子的教育思想

  摘要:教育是人类关注的永恒话题,作为孔子思想的嫡传、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被后世统治者尊奉为“亚圣”的孟子,其思想中关于教育的阐述内容之丰富,影响之深远,必然不乏有价值的东西值得我们去探索、挖掘、利用。本文从教育的前提、教育的理论基础、教育的原则、教育的过程、教育的必要、教育的方法、教育的目的、教育的作用、教育的现代价值九个方面对孟子的教育思想进行了总结分析。

  关键词:

  孟子;教育思想;现代价值

  孟子是我国古代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一生大部分时间从事教育事业。孟子热爱教育事业,乐于为师,对学生的态度是“往者不追,来者不拒”。他把收徒讲学、传授知识看成人生的乐趣之一,“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次把“教”与“育”二字联用,也是第一次将教育天下人才视为乐事。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孟子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思想和经验,其教育思想散见于《孟子》各篇。本文拟就《孟子》的教育思想作简要的分析。

  一、“民有恒产”——教育的前提

  孟子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乃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如果“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这样“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孟子充分认识到物质对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的基础、前提作用,没有“恒产”这一物质基础,空谈伦理要求,民众根本不会接受。只有民有“恒产”,不为生存发愁、奔波,才有真正意义上的“闲暇”,这一闲暇为民众追求精神生活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性善论”——教育的理论基础

  孟子的人性论认为人的本性天生是善的,每个人生来就有怜悯同

  情之心、羞耻憎恶之心、恭敬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这四种心是仁义礼智四种道德的萌芽。他认为,人生而就有“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者,无不知敬其兄者。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尽心上》)因此,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告子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这里所谓的“四端”或者说“四德”即“仁义礼智”是人善性的集中体现。人的这四种道德的萌芽如同他的四肢一样,是与生就具有的。他充分肯定了人身上具有潜在的善性萌芽,人具有可塑性,即“人皆可以为尧、舜”,是可以通过教育引向善的,但还需要后天的学习努力,这是非常必要的。“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告子上》),说明了扩充善性的重要性。他认为圣人不过是把人所固有的善端加以扩充而已,如果凡人也能将固有的善端加以扩充,也可以成为圣人。

  三、“志于仁义”——教育的原则

  他强调教育的首要问题是教育学生立志持志,教导学生要志于仁义,坚持自己的理想。他为学生确立了应该追求的“大丈夫”理想人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要求学生无论贫富,都要坚持“仁义”的理想信念,要处理好“仁义”与“利”的关系,必要时应“舍生取义”,要抑制不利于“仁德”培养的兴趣与爱好。

  四、“内求”——教育的过程

  孟子承认环境与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但由于孟子是把“心之善”放在前提本源的位置上的,因此教育以“顺应”的方式出现,也就是说,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是以人的“心”的发展方向、水平、境界为基础的。从根本上说,“内求”,即“求放心”,是孟子教育过程的简单概括。

  五、“环境影响人”——教育的必要

  “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同样的年轻人,丰收年景,吃穿不愁,人就懒惰;灾荒年景,吃穿困难,人就强暴。这不是天生的秉性不同,而是由

  于环境的变化造成他们的心情不同。

  相传孟母三迁、断织教子,看来孟子和孟母都极为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孟子的伟大与孟母的伟大分不开。同时孟子也认识到,人不是环境绝对的被动者,人的主观努力将起决定作用,人有能力掌控自己,“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舜所处的环境和深山野人几乎没有什么不同,他之所以能够成为圣人,是因为他有如决江河、沛然能御的积极向善的主观努力,而野人屈服于恶劣环境,缺乏积极向善的主观努力,其固有的善性不能加以扩充,“自暴自弃”,使“善端”遭泯灭,走上“为不善”的歧途,最终不能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不能成为圣人。

  六、“内在修养加外在教化”——教育的方法

  孟子认为应该通过受教育者自身素质和修养的培养来实现教育目的。尽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等道德品质都是生来就有的,但这些基本道德“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告子上》)可见孟子所说的性善,并不是天生完成的仁德,而是形成仁德的先天素质,要想充分发挥天生素质,那就需要教育。但是这种教育并不是仅仅通过外在教化的方法来达到,而是要求人从自身做起,战胜自身的缺点,做到“尽心”、“存心”,也就是同欲望作斗争,孟子认为欲望压倒了良心叫做“放心”,因此遇到了外来事物的刺激要“不动心”

  (《公孙丑上》)。“故天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告子下》)在各种欲望的诱惑下,保证自己的本心不移,这样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持之以恒,“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告子上》)孟子还举掘井作譬喻说:“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尽心上》)在学习态度上,孟子曾举例说:“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告子上》)唯有专心致志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

  此外,在学习过程中还应当懂得学思结合、自得理会。“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尽心下》),这是孟子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创新。他在《离娄下》中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君子只有自觉地获得学问,才能牢固掌握;牢固地掌握知识后,就能积累深厚,就能左右逢源地获得知识。

  七、“明人伦”——教育的目的

  孔子办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笃信好学,守死善道”的“君子”“贤人”。让他们“修已以安百姓。”使君臣父子各安其位,以巩固权势者的统治。孟子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明确提出了办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统治者获得民心,培养“明人伦”的君子或统治人才。何谓“明人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人伦”就是封建统治者的道德标准。孟子说:“人伦明于上,人民亲于下,”人人按照封建伦常关系办事,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各安其位,就能巩固统治。这是孟子办教育的目的,它明显地表现出孟子教育思想的阶级性。

  八、“人皆可以为尧舜”——教育的作用

  孟子从两方面论述了教育的作用。一方面强调教育的社会作用。“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认为教育的社会作用是“保民心”,此为“仁政”的关键,而教育是“保民心”最有效的措施。使人顺服的有效工具不在力而在高尚道德,德育是实现理想道德社会的根本途径。“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这样,孟子便由个体自身的道德修养进而推己及人,由个体扩充到国家,由德育最终实行德治。另一方面,孟子强调教育对人性发展变迁的作用。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就是找回散失的本性,保存和发扬天赋的善端,“学问之道无它,求其放心而已矣”。他认为人虽有先天的善性,但只是一种端倪,人的贤与不肖、智与愚之分,决定于对这种善的存养,扩充,教育的作用就在于保存和发扬天赋的善端,“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他认为如果人不受教育,自暴自弃,就会失掉或摒弃

  这种善端,则与禽兽差不多,“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对个人接受教育的前景非常乐观,认为任何人只要接受教育,不断扩充“四端”,“人皆可以为尧舜”。

  九、——教育的现代价值

  孟子离我们当代社会已经两千余年,中国社会已发生巨大变迁,现已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但他的许多思想却并没有完全过时,在当今中国社会中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并能对当今社会产生重大而积极的影响。他的教育思想就在社会各方面体现出非常重要的价值。

  (1)有利于当代人的素质特别是道德素质的提高

  古往今来,道德一直是进行社会整合、调整和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社会规范,并且主要是靠社会舆论、社会监督特别是个人心态、品质等发挥作用的社会规范。任何一个社会,如果没有或不讲道德,或道德堕落,必然要走向腐败、混乱、堕落或灭亡。

  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奋斗目标之一就是要使我国具有现代社会文明,因此,就要把提高国民的素质特别是道德素质作为重要目标之一。孟子的善教思想所重视的就是道德教化,提

  高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具体地说就是提高以仁、义、礼、智、信

  为核心的道德素质。我们可以从孟子所倡导的这些人伦道德的基本

  内容中学到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并且以这些伦理道德规范自己的

  社会行为,促进自己道德水平的提高,促进自己社会协调能力的增

  强。因此这些伦理道德的基本精神对现代人类,对我国社会成员道德水平的提高,人们文明程度的提高有着重要促进作用。

  (2)有利于现代社会政治文明的发展

  孟子认为善政不如善教,强调德治,仁政和为政以德。这对我

  们治理国家和社会起着借鉴作用。一个国家若只强调法制、法治,而为政者不重德,不能在德方面为民众做出好的表率,不以德教化民众,甚至官场中腐败现象严重,对其不治或治之无效,执法犯法,贪赃枉法现象不能消除,所谓政治文明,长治久安就会成为空谈。但若只重视、提倡德政,否定、轻视法治也是难以平天下的。我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告诉我们,在治国过程中,只有法、德并重兼施,才能既

  使国家、社会有序,又能得民心,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的治国方略,这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治国史上既是创新,更体现了是对我们历史上儒家治国方略中精华的汲取。

  (3)有利于精神文明的发展

  精神文明是社会的灵魂,主要包括广大社会成员的精神支柱与

  信仰、道德情操、科学文化的水平与素质状况等基本方面。社会主

  义道德包括个人道德、婚姻道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环境道德,这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

  儒文化数千年来一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和主体,已渗

  透在中华民族广泛的社会文化中。在社会生活中,我国人民有着重

  教育、重道德的社会风尚;在人际交往中有着重视仁、义、礼、智、信、诚的社会风气和道德氛围;在家庭生活中有着重孝、悌、慈、爱,重勤俭、忍、让的传统,在国家生活中,重忠、贞,重奉献,重爱国,关心国事、天下事,重官德,重爱民,重正义??这些构成了中华民族现代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基础。因此,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要重视前人流传下来宝贵的精神财富,赋予其新内容,加以发扬光大。

  (4)有利于各种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协调

  对于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社会人际关系,孟子倡导“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五伦”,以及仁、义、礼、智、信——“五常”,这就是儒文化所倡导的基本内容。这些协调社会人际关系的规范自汉武帝以来备受重视、尊崇,两千余年来也就成为了广大人民进行自我修养和处理诸多社会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做不到这些的人,就会受到社会的淘汰余谴责,就会落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无礼不信的千载骂名。社会发展至今天,我们国家已经是人民民主的国家,君臣关系已不复存在,但国家与个人的关系依然存在,所以我们倡导忠于、热爱自己的国家,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妇听,也不适合当今时代,而成了夫妻平等,和睦相处的新型夫妻关系。除了这些,儒文化的仁、义、礼、智、信都仍然适应现今生活中多种人际关系的协调、调适和处理。

  孟子教育思想对后世中华民族精神的激发、崇高精神境界的形成,有极其重要的启蒙作用。作为中华民族教育思想遗产的一部分,其精华部分为整个教育理论奠定了很好的基础,研究其丰富的教学思想,对于今天的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孟子一生大部分时间都从事教育事业(以游学的形式),他把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视为人生乐趣。《孟子》

  对循序渐进等教学规律的揭示是深刻的,因而它能深深地影响后世。《孟子》

  的教育思想是丰富的,这里仅撮其要旨进行了一些分析。就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到《孟子》

  教育思想的自觉和成熟,它所确立的教育原则、教学方法都给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做出了基本向度的规定,影响着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特色,可见孟子对古代教育的巨大贡献。孟子的许多教育思想在当前的素质教育中都有所体现,研究借鉴他的教育主张,对我们研究今天的素质教育也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中华书局出版,1960年1月第1版,1988年1月北京第7次印刷.[2]《孟子·告子上》叶斌译注,孟子,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版.[3]《盂子集注》朱熹,济南,齐鲁书社,1992.[4]《孟子·藤文公下》万丽华、蓝旭译注,中华书,出版社,2006.[5]四书五经

  孟子

  [6]朱熹注

  孟子章句集注

  [7]王炳照,阎国华主编

  中国教育思想通史

  [8]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

篇九:孟母的教育观对后世的影响

  论孟子的教育思想

  论孟子的教育思想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华夏族,周朝诸侯国邹国(今山东省邹城)人。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政治上,孟子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学说上,他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但较之孔子的思想,他又加入自己对儒术的理解。他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希望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即孔子)之意,作《孟子》七篇”。

  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

  孟子思想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包括民本思想、仁政学说、道德伦理。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成为人们的行为规范之一,至今对中国社会还有一定的影响。那么,孟子对儒术的独到见解又是在何时起形成的呢?答案是从他的童年时期开始。

  “孟母三迁”是孟子小时候发生的事情。孟子小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仉氏守节。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踊痛哭这样的事。母亲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孟母想:“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或许从小受到礼仪道德的良好环境的影响才能促使孟子渐渐形成他对儒术自己的理解。不止是这些,更因为孟子有一个十分有远见识大体的母亲。

  “孟子受教免休妻”的故事也更加体现了孟母在孟子一生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孟子的妻子独自一人在屋里,蹲在地上。孟子进屋看见妻子这个样子,就向母亲说:“这个妇人不讲礼仪,请准许

  把她休了。”孟母说:“什么原因?”孟子说:“她蹲在地上。”孟母问:“你怎么知道的?”孟子曰:“亲眼看见的。”孟母说:“这是你不讲礼仪,不是妇人不讲礼仪。《礼经》上不是这样说吗,将要进门的时候,必须先问屋里谁在里面;将要进入厅堂的时候,必须先高声传扬,让里面的人知道;将进屋的时候,必须眼往下看。《礼经》这样讲,为的是不让人措手不及,无所防备。而今你到妻子闲居休息的地方去,进屋没有声响人家不知道,因而让你看到了她蹲在地上的样子。这是你不讲礼仪,而不是你的妻子不讲礼仪。”孟子听了孟母的教导后,认识到自己错了,再也不敢讲休妻的事了。

  孟子能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体系中地位仅次于孔子的人,多得力于他的母亲。孟子的母亲克勤克俭,含辛茹苦坚守志节,抚育儿子,从慎始、励志、敦品、勉学,数十年如一日,毫不放松,才能成就孟子这样一个伟大的思想家。

  孟子的“民贵君轻”的思想对中国后世的思想家有极大的影响。民贵君轻是要君主注重人民的力量,以民为重,因为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君主以老百姓为重,百姓就爱戴你;君主贪图享乐不顾百姓死活,百姓就推翻他。在诸侯混战、民不聊生的乱世,孟子站在民众的立场上,努力宣传他的民本思想,反对战争,反对暴政,希图建立人民可以安居乐业的统一国家。这个思想强调了百姓的重要性,可以缓和当时的阶级矛盾,巩固封建专制的地位,使统治者能够更好的驾驭国家和人民,使天下太平。而“民贵君轻”却有一个前提基础,那便是仁政。

  孟子心目中理想君主的基础自然是仁。不仅好仁,还要以身行仁。孟子认为,仁政是以教化的形式推广的,君主一定要做表率。他认为仁政的推行应该是自上而下进行的,君主为民众做出了表率,民众就会自然而然地仿效,仁政才能得到有效地推广。因此只有具备仁的

  品德的人才能担当君主。孟子认为仁的是人的天性,仁的品德不是外在的,而是本身就有的。由于外物的影响,一些人不能按照其本性的仁来行事。通过自我修养可以找回的本性。后来《大学》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孟子还认为做到仁还应有深厚的伦理道德修养。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他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也认为仁、义最为重要,用仁、义来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才能做到稳定社会秩序,而做到仁、义最基本的又是处理好与父亲兄长之间的关系做到孝和悌,也是为了巩固君主专制的地位。孟子还说过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一流传至今的名言。成为激励后人不断保持自己的佳句。

  孟子的思想的却是有一些局限性,其目的也是为了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是所处时代不同这些思想的意义也就不一样。孟子的思想在如今仍然有许多可取之处,比如重视民生,尊老爱幼等等,我们要吸取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好的思想,不断推进我们自身的发展从而影响社会、国家,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篇十:孟母的教育观对后世的影响

  良母教子

  ——以孟母为代表的启蒙教育母教文化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潜移默化,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熏染着孩子,引导着孩子成长的方向。

  孟母对孟子的教养,是孟子成才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邹城紧邻儒学圣地曲阜,孟母在育儿过程中的谨言慎行,源于邹鲁文化传统中对幼子教育的重视。“孟母教子传说”

  主要包括“三迁择邻、断织喻学、杀豚不欺子”

  等故事,讲述了孟母慎始、励志、敦品、勉学,以及言传身教而不断完善孟子人格的故事。其中蕴含着作为母亲,对幼儿开展启蒙教育的良好教育思想。

  孟母教子几个传说故事中,主要体现了孟母“严、信、导、教”的教育方法。

  一“择善而居”:孟母三迁的故事中,为了让孟子长进成才,孟母不惜三迁其居,足见其对教育环境的重视,对孟子的成才要求之严。孟母始终教育幼小的孟子不为现实污浊的环境所影响,学会“见贤思齐”,为人有正气,为学寻求正道,针对幼儿的模仿性强,教导孟子择善而从,严以修身,严以律己,始终坚持为子女创造良好的有益身心的教育环境。

  二“诚信教育”:诚信在《孟子》中被认为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之一:“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杀豚不欺的故事中,杀豚不欺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孟母“以有知而教信”,用自己的信守诺言,诚实诚信教导孩子不欺诈有诚信,这无疑对孟子的成长和其思想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三“启发引导”:断机教子的故事讲的是孟母巧妙设喻,把织布比作学业的长进,对孟子循循善诱,积极引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使孟子幡然醒悟,从而痛下决心努力学习。教育是教导,是对他人心灵、思想的引领,是用形象生动地说理,循循善诱、启迪开悟的办法,而不是现代社会对孩子的大吼大叫,怒气冲天,冷言相向。

  四“身教第一”:身教重于言传,孟母强调榜样示范的力量,在对幼小孟子教育的过程中,孟母更多的时候是躬亲示范的身教,而不是填鸭式的简单的灌输和说教。

  另外,据史书孟子:“孟子生有淑质,夙丧其父,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孟子成长过程中父亲缺席的叙述,恰恰强调了母教在孟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孟子身上也深深的浸染了母亲刚毅刚强的影子。

  例如《孟子》一书中对”“大丈夫”“浩然之气”“舍生取义”的强调,大丈夫应该有着崇高的志向和伟大的精神境界,有着对正义行为的高度自觉性,有着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气节;强调尚志养气,舍生取义,强调有正气,是一种以正义培养起来的,是至大至刚之气,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强调“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注重坚强意志的磨练,注重道德修养的完善。这些思想无疑都是孟母言传身教在孟子身上的投影。

  孟子之所以成为千秋“亚圣”,深明大义教导有方的孟母无疑成就了孟子,孟母的母教思想更为后世的母亲留下一套完整的教子方案,她本人也成为名垂千秋万世的模范母亲,在中国历史上受到普遍尊崇。

篇十一:孟母的教育观对后世的影响

 谈到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不能不提的人物,就是孔子。

  上个世纪

  70年代,美国的一位学者在排列人类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一百位名人时,把孔子排在第五

  位,仅次于耶稣和释加牟尼等人。

  而对于中国人来说,孔子的影响力恐怕要排在

  第一位。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孔子学说的影响。

  孔子是中国儒学的创始人。

  两千余年来,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影响不仅体现在

  政治、政治、文化等方面,也体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之中。

  有的外国学者甚至把儒家思想看作是中国的宗教思想。

  实际上,儒家学派只是中

  国古代许多学派中的一支,它是一种哲学思想,并非宗教,只不过在中国两千多

  年的封建社会里被奉为正统思想,长期占有独尊的地位。

  孔子的思想不仅对中国

  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也影响了亚洲的一些国家。

  时至今日,因为华侨华

  人遍及全球,可以说孔子思想的影响已不仅限于中国和亚洲了。

  孔子教育的成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讲究教教学方法,这是教师必备

  的一种心理品质。

  正如颜渊所赞叹的

  "夫子循循善诱人

  ",善于启发学生思维,使

  学生在学习上有

  "欲罢不能

  "之势,说明孔子教育技巧之高超、教育能力之高强。

  热爱教育,忠于学生,对教育事业表现出充沛的精力和毅力,对青年一代表现出

  满腔的热情和关怀,这就是孔子表现出来的教师应该具有的良好品质。

  从《论语》

  上记载的材料来看,一方面表现了孔子对学生们的热爱,一方面也表现出弟子对

  老师的无限敬仰,形成了一种严肃认真而又亲切自然的尊师爱生的关系。

  从教师

  方面来说,孔子的经验是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爱护学生、无私无隐

  ;讲究教法、循循善诱。主张“有教无类”。教育的对象,不分地区、不分贵族与平民,都可以入学。孔子私学的学生主要是由平民所组成的

  ,据近人

  考证,孔子学生真正来自贵族的,只有南宫敬叔、司马牛和孟懿子等少数几人。

  孔子私学教育的对象从贵族推广到平民,适应了当时士阶层的兴起,顺应了文化

  下移的历史潮流,这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孔子私学的教育目的

  是“学而优则仕”,培养从政的人才。

  “学而优则仕”包涵着这样的意思,即不

  学,或者虽学而不优,就没有做官的资格。

  孔子用它来补充世袭制,这一点对于

  奴隶制传统是有所突破的,对以后

  2000多年的封建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

  的这些思想和经验,对我们今天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孔子的教育思想和经验是

  非常丰富的,他的一些具有方法论因素的格言警语,实际上已成为一个优秀教师

  不可缺少的营养,对后世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应认真地加以总结,批判地继

  承这一珍贵的教育遗产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生于周烈王四年,死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山东

  邹城人,汉族。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父名激,母邹氏。中国古代伟

  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

  体散文集。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

  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

  孟子师承孔伋

  (孔子之

  孙一般来说是师承自孔伋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

  的一代儒家宗师,有

  “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

  “孔孟

  ”。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

  门徒游说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有《孟子》七篇

  传世:《梁惠王》上下;

  《公孙丑》上下;

  《滕文公》上下;

  《离娄》;

  《万章》

  上下;《告子》上下;

  《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

  “仁政”、“王

  道

  ”,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

  一起称“四书”。从此直到清末,“四书

  ”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的文章说理畅

  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

  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

  居邹国。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

  “孟母三

  迁”、“孟母断织

  ”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孟轲关于教学与学习的主张古代人对于教育、教学方法,并没有严格的区分,有时是同时并举或互相混同、互相包容。

  他的教育思想广泛而深刻,对现代教育

  有深远影响。其主张大致如下:

  ①

  深造自得。孟轲认为学习的最高目的,是使知识达到“自得”

  的境界。他认

  为一个人的知识达到

  “自得”境界的时候,在处理和解决事物时,才能操持自

  如,左右逢源,默识心通。孟轲还认为,深造自得的途径,不仅要注重掌握广博

  的知识,而且还要注意“由博反约”。他说:“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离娄下》)。

  ②

  专心有恒。

  孟轲反对那种三心二意和心不在焉的学习态度。

  他认为,是否专心,对学习的好坏关系极大。

  不仅要专心,还要坚持不懈,不能一曝十寒。

  他曾举掘

  井作譬喻说

  :“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

  ,犹为弃井也”(《尽心上》)。

  ③

  循序渐进。孟轲说:“其进锐者其退速”(《尽心上》)。就是说,不可以冒

  进。他反对“揠苗助长”。

  他有一段很形象的话说: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

  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公孙丑上》)。这种生动的譬喻,说明了循序渐进的必要性。

  ④

  重思存疑。

  重思是孟轲教学思想的特点,他轻视闻见之知。

  孟轲把耳目之官与

  心之官割裂开来,认为感官只能扰乱人们的认识,唯有依靠心之官的思维才能认

  识事物。他说:“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

  心之

  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告子上》)这种片面重视思的观点是

  与孟轲的唯心主义思想有关,是违反认识规律的。

  但由于重视思,也基于他的读

  书实践,提出了“读书存疑”的主张,他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尽

  心上》)

  ⑤

  因材施教。孟轲曾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尽心上》)他认

  为,除了自暴自弃者外

  ,对有心问学的人都可量材施教。

  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

  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

  ,君子之所以教也。

  ”这些教育思想都为后世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现代教育理论

  的很多思想都来源于此。

  可见孟轲教育思想影响的深远。

  我国古代有很多伟大的

  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教育家思想家,这些教育家的思想是中国文化知识宝库中

  璀璨的明珠,犹如点点繁星,在浩瀚的夜空中熠熠生辉。

  中国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宋代集理学之大成者朱熹就是其中的翘楚。

  朱熹

  字元晦,一字仲晦

  ,号晦庵。祖籍婺源(今江西婺源)。他生于福建尤溪,卒于建阳,后人称他为闽人,学派为

  “闽学

  ”。

  他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从理论上把儿童教育和青年教育作为一个统一过

  程来考察的人。

  朱熹把人的一生,约略地分为

  15岁以前受小学教育和

  15岁以后

  受大学教育两个阶段。小学教育的基本任务,不是举子教育、单纯的文字训练,而是向儿童灌输封建道德观念和训练儿童的封建道德行为习惯。

  两者之中,尤以

  后者为主,朱熹称之为

  “事”。“事”是相对“理”而言的,“理”是抽象的道德伦理学

  说。

  “事”是具体的日常生活准则,即

  “洒扫、应对、进退之节

  ”。朱熹赞许北宋

  程颐、杨亿的见解。程颐、杨亿认为

  “醇儒

  ”的培养应从人的童稚时代开始。因

  儿童尚没有形成一定的思想倾

  向,“无扦格而不入

  ”的困难,因此要把握住这个时

  机给儿童讲述道德格言。

  杨亿曾提出采用

  “日记故事

  ”形式进行。程颐主张创作

  “洒

  扫、应对、事长之节

  ”的通俗诗歌,让儿童

  “朝夕歌之

  ”,并伴以舞蹈,以激发兴

  趣,乐于接受。朱熹更广泛地从经传史籍以及其他论著中采集有关忠君、孝亲、事长、守节、治家等内容的格言、训诫、故事等,编辑成儿童道德教育用书,题

  为《小学》,流传颇广。朱熹认为人心

  “至虚至灵,神妙不测

  ”,即人的思想是

  朱熹提倡学生自己勤读书,勤做札记。教师只需作

  “解惑”式的讲学

  ,不必“支离多

  说”这,种教学方式叫

  “讲问”。关于如何读书,朱熹自己总结为:

  “读书之法莫贵于

  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

  ”朱熹的门人辅汉卿等又把朱

  熹自述的读书法展开,归纳为六条:

  “居敬持志,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

  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

  ”元末程端礼著

  《集庆路江东书院讲义》,循朱熹本意,引朱熹语录,就六条“朱子读书法

  ”逐条加以注释,收入《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对明、清教育实践,影响颇大。读书方法受制于一定的思想路线和教育目的,但

  朱熹是封建时代的博学者,他的博览和精密分析的学风,突破了自己设下的唯心

  论和训练

  “醇儒

  ”的框子。他提倡的读书方法,正确的见解和谬误,交织在一起,如加以分剥,是可以从中取出有一定价值的读书经验的。朱熹所主张的大学教育,始于读书,终于修身,这叫做

  “下学上达

  ”,又称

  作“由博返约

  ”,他继承了孔子

  “博学于文,约之于礼

  ”的思想。在修身过程中,朱

  熹尤其重视

  “慎独”、“节情

  ”和“忍”的修养功夫。朱熹提出的道德修养标准是出于

  维护当时封建制度的需要,但他强调培养人的道德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克制能力

  的主张

  ,就道德教育方法而论

  ,却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篇十二:孟母的教育观对后世的影响

 《爱弥儿》读书心得体会

  《爱弥儿》读书心得体会(一)

  《爱弥儿》是法国思想启蒙运动时期著名启蒙思想家卢梭的作品,针对当时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以及其法国种种腐败的社会状况,卢梭丝毫不畏惧地进行了无情的抨击与揭露。《爱弥儿》是世界上第一本小说体教育名著,这本著作正是卢梭讨伐法国封建教育思想的代表,它阐发了资产阶级的新的教育思想自然主义教育观。《爱弥儿》全书根据儿童的不同的年龄阶段应有的教育方法进行了划分,一共分为5卷,其中,他所阐释的自然主义教育目的观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同时,这也正反映了法国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爱弥儿》的第一卷主要论述的是人出生到两岁,即婴儿时期的自然教育。这一卷的第一句就深深吸引了我,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我觉得这句话极其富有哲理,也恰恰体现了卢梭主张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人性本善紧接着,他指出了我们或受之于自然、或受之于人、或受之于事物的三种不同的教育对人在婴儿时期的重要影响,是教育给予了我们生来软弱却可以拥有的力量,给予了我们生来一无所有却可以得到的帮助,生来愚昧却可以具备的判断是非的能力。他倡导人性本善,强调教育的价值,尊重人的自然本性,关注个人的价值和地位,他指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自然人,通过自然教育,保持人的自然本性,用善念阻止各种恶念的生成,这样便可以促成幸福的生活。他认为,身心能健康成长的婴儿应该是在四肢均无拘无束的状态下抚养起来的,而不

  是给予婴儿生长姿势的各种束缚。他极力要求摆脱封建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所带来的摧残和束缚,要求教育务必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这正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教育的合理性要求。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关联非常密切,也只有具备了健全的身躯,才能够具备健全的精神,才能抵抗他必然要遭受的灾难。因而,在婴儿教育时期,要通过侧重关注婴儿身心健康的锻炼,适应儿童发展的天性。

  《爱弥儿》的第二卷主要论述的是人2至12岁,即童年时期的自然教育。这一卷开始便指出从婴幼儿时期过渡到童年时期,是人生一大重要进步所在,在这一阶段,卢梭得出一个基本原理,即真正自由的人,只想他能够得到的东西,只做他喜欢做的事情。在文中,他也呼吁将这一原理应用于儿童的自然教育之中,以便源源不断地得出各种教育的方法。在对儿童时期的教育观念上,卢梭重视的并不是儿童使用的措辞,而是儿童给这些措辞的含意,他极不赞成家长教儿童说些虚伪的客气话,因为这些客气话从孩子的口中说出来几乎就会变味了,极有可能会把请求的语气说成了命令。在日常教育儿童的方式上,卢梭既反对过分严格的教育方式,也反对过分放任的教育方式,他所提倡的是洛克的一个重要原理,即用理性去教育孩子。卢梭坚信人性本善,我们应该要去尊重儿童,而不是急于对儿童所做出的行为做出或好或坏的评判,他坚持自然教育,倡导儿童应当让大自然先教导一段时间,然后我们再去接替,这样就可以避免我们的教育方法与自然在教法上相冲突。在童年时期,儿童并不能达到理智的程度,他们的智力仍然处在感性阶段,他们不能接受观念,只能接受形象,他

  们不具备判断的能力,即无法拥有真正意义上的记忆。因而,在童年时期,要通过侧重关注孩子感官的锻炼,适应儿童发展的天性。

  《爱弥儿》的第三卷主要论述的是人12至15岁,即少年时期的自然教育。在这一阶段中,孩子从起初只有感觉到现在已开始有了观念,从起初只能用感官去感触到现在已开始能够进行了判断,个人的体力在迅速发展。由于智力的发展,孩子已经逐渐认识到时间的价值,他们懂得要把时间花费在有用的事物上,他们会自行提出一些问题,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卢梭指出,我们要做的是,看怎样能引起孩子的好奇心,就怎样去回答,而不要一味考虑怎样才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在探索自然法则时,始终要从最普遍、最显著的现象开始探索。不能让孩子总是一味地按照别人说的话去做,因为除了他自己觉得对确实是有意义的事物以外,其他一切事物对他而言都是无益的。卢梭非常反对严格的纪律以及仅靠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他认为教育是一种从内在本性向外展开的活动,教育应该适应儿童的性格、能力,发展人的天赋与本性,使每个人的各种内在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因而,在少年教育时期,要通过侧重关注孩子智育的锻炼,适应儿童发展的天性。

  《爱弥儿》的第四卷主要论述的是人15至20岁,即青年时期的自然教育。在这一阶段,人们处于一段艰难的叛逆期,人们的思想正在慢慢地走向成熟,人们要学会的是用自己的情感去约束想象力,用自己的理智去战胜偏见。卢梭坚信人的自然本性,认为人的一切欲念都是源自于人的感性,想象力决定的是他们发展的倾向,只要把自爱

  之心扩大到去爱别人,我们也就可以使自爱变为美德。人们的思维也终于开始进入了道德的境界,在进行德育的时候,道德教育的内容不应该是纯理论的东西,空洞的道德说教完全是纸上谈兵,但是我们可以去结合一些寓言故事或者哲学知识,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在于实践,要立足于实际生活中,这样才有利于良好道德情操的培育。在这一卷的最后一部分,卢梭还特别提到了对宗教的看法。他主张自然神教,上帝的概念是很模糊的,他指出,特别是在宗教问题上,人的偏见是压倒一切的。对于要培养孩子信什么宗教的问题上,卢梭批判了宗教的蒙昧主义,他坚持应该让孩子自己正确地运用他的理智去选择。因而,在青年教育时期,要通过侧重关注孩子德育的锻炼,适应儿童发展的天性。

  《爱弥儿》的第五卷主要论述的是爱弥儿的未婚妻,即苏菲的教育,其中,特别强调了女子教育思想,即通过自然教育培养贤妻良母。苏菲在平凡的内心中拥有一种良好的天性,而她胜过其他女子的地方就在于她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她天性善良,但内心却常常很敏感,也正是这颗极其敏感的心,有时候会使她产生难以平静的想象。但是,对于别人的过失,她能够耐心地忍受,对于自己的过失,她更是能够乐于改正。除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之外,苏菲对其它一切权利都是极端重视的。她不仅知道自己有权利,也知道要运用这个权利去评判男子的品行。在女子教育的过程中,懒惰和桀骜不驯是女子最危险的两个缺点,为了防止这样的情形的发生,如果仅仅采取一般的教育方法的话,反而很容易使他们厌弃工作,而只知道玩乐。因此,女子的

  行为总是要受到舆论的约束,也正是由于她们养成了受约束的习惯,便使得女子必然形成了一种她终生都必须具备的品质,即温顺。女子常用艳丽的服饰和化妆品来装饰自己,却忽视了只要有美德,她就可以行使她的权利;只要有热心和才能,便可以养成一种审美的能力,进而欣赏美以及与之相联系的道德观念。

  纵观全书,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观在《爱弥儿》的字里行间体现的淋漓尽致,极其富有内在意蕴,具有巨大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作为一名学前教育(师范)的学生,我将来是要走上幼儿教师这个职位的,置身为一名教育者,我的任务不仅仅是教授知识,这样只会泯灭孩子的好奇心,我要做的应该是竭力创造一个能够促进儿童自由、健康成长的适当的环境条件,通过对孩子的行为的细致的观察,然后对其不恰当的行为进行适当的诱导,而不是一味地强迫儿童去接受他人所特有的处世方法。此外,我们还要积极鼓励儿童置身于大自然中,去体现大自然的自然美,借此锻炼他们的独立,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毅力,倡导他们自己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爱弥儿》读书心得体会(二)

  《爱弥儿》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的重要著作。是第一本小说体教育名著写于1757年,1762年第一次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出版,轰动了整个法国和西欧一些资产阶级国家,影响巨大。在此书中,卢梭通过对他所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来反对封建教育制度,阐述他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

  卢梭的教育思想是从他的自然人性观出发的。他认为,人生来是

  自由、平等的;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享受着这一天赋的权利,只是在人类进入文明状态之后,才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特权和奴役现象,从而使人失掉了自己的本性。为了改变这种不合理状况,他主张对儿童进行适应自然发展过程的自然教育,以培养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新人。

  卢梭的所谓自然教育,就是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的自由发展,其手段就是生活和实践,主张采用实物教学和直观教学的方法,让孩子从生活和实践的切身体验中,通过感官的感受去获得他所需要的知识。与自然教育密切相联的,卢梭还主张对儿童进行劳动教育和自由、平等、博爱的教育,使之学会谋生的手段,及早地养成支配自己的自由和体力的能力,保持自然的习惯。

  全书共分五卷,卢梭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如逐步上升进行的体育教育、感官教育、智育教育、道德教育、爱情教育。这种分阶段进行教育的思想,无疑是一大进步,但这种分期以及把德、智、体教育的截然分开施教的方法是不科学的。

  读了卢梭的《爱弥儿》,我深深地感受到莎士比亚那句话的含义,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所以,如果我们想踏入教师这个行业,就要看看卢梭的《爱弥儿》。

  卢梭的《爱弥儿》开篇的第一句话就令人觉得蕴含深刻的哲理。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这句话令我想到人之初性本善也有它的道理。《爱弥儿》一共分为五卷,他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理、内容和方法,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在第一卷中,卢梭着重论述对两岁以前的婴儿如何进行体育教育,使儿童能自然发展。在第二卷中,他认为两岁至十二岁的儿童在智力方面还处于睡眠时期,缺乏思维能力,因此主张对这一时期的儿童进行感官教育,。在第三卷中,他认为十二至十五岁的少年由于感官的感受,已经具有一些经验,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智育教育。在第四卷中,他认为十五至二十岁的青年开始进入社会,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德育教育。在第五卷中,他认为男女青年由于自然的发展需要,所以主要论述对女子的教育以及男女青年的爱情教育。

  我不得不佩服卢梭,因为他在《爱弥儿》里主要主张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自然人,主张改革教育的方法和内容,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在现实社会中,我们不能不顾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让儿童任性发展。我们应该把教育作为桥梁,把儿童引向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不只是降到教育工作者身上,还需要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我深深的感受到,对孩子的早期教育会无形地影响他的一生,而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也是很重要的因素。所以孟母三迁成为一段流传千古的佳话。而我觉得家长在培育子女的过程中,不要依从孩子要求什么就给什么,而是要给他们所需要的。还要适当地让孩子经受挫折,因为勇于面对挫折将会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堂课。如果处处对孩子呵护有加,他们只会成为温室里的花朵,永远不会独立成长。

  我决心做未来的教育工作者,也从《爱弥儿》中得到很多启发。爱弥儿的知识虽然不多,但他所知的东西真正是他自己的,而且其中没有一样是一知半解的。能够很好地理解、掌握自己所学的内容,这才是最重要的。否则,学得再多有什么用呢?我们要学会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兴趣、求知欲,做到因材施教。

  而事实上,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天性,如何让孩子顺着其天性发展呢?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他们所听所见所经历的都会在白纸上留下烙印。我们对他们的教育方式,落在白纸上是永远抹不去的。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慎重对待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我们会经常看到这些例子:学生举手回答问题,答错了遭到老师的严厉批评或冷语讽刺,这个学生以后再也不敢主动回答问题,性格变得沉默起来。由此可见,教育工作者的一言一行都会深深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心理发展。

  建设祖国的重任落在孩子们身上,而培育学生的重任也落在我们教育工作者身上。为了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我将更加用心学习有关学生的教育方法。

  养育孩子和教育孩子都要遵循自然的规则,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会受到自然的锤炼,比如孩子在各个时期都会生病,着同样也会对孩子的成长有益,试想没有胜过任何疾病的孩子会强壮吗?

  有许多父母为了使孩子有一个好的身体,远离疾病,他们把造成

  孩子伤害的一切都拒之千里,不让孩子从事有危险,但对孩子的将来有利的事情和活动,孩子被禁锢在安全无恙的环境中,孩子不能经受应有的锻炼和适应,这样孩子没有暂时的灾难和危险,但是孩子却缺乏了对大自然的适应能力。因为孩子成人以后必将走向社会,必将遇到他想不到的危险和困难,因此,如果把孩子培养成温室里的花草,就等于害了孩子,违反了正常的自然法则。虽然父母的用心是良苦的,但是却造成了危害孩子的后果。

  如果母亲是孩子的保姆的话,父亲则应承担起教师的职责,父亲不应该因为种种借口而不履行这个职责,因为血缘的关系,父子之间原本是亲近的关系,如果父亲是一个称职的父亲的化,他对自己的孩子的一切是比其他外来得人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因此,教育起来就跟能得心应手。但很多父亲都把这种责任,借口工作忙而不愿履行,而把这一应该履行的工作让其他人代行其责,这样就疏远了父子关系,使孩子对自己的父亲的亲情慢慢淡化了,一个对自己的父亲不亲密的人,怎样才能做一个社会上好的好的合作者和合格的公民呢?

  作为父母对孩子应尽到三个反面的责任,其一是生育孩子,第二是培养孩子成为一个合群的人,第三是培养孩子成为一个社会上合格的公民。

  《爱弥儿》读书心得体会(三)

  刚开始读《爱弥儿》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有一种冲动恨不得把所有关于具体教育内容的东西用笔划出来。它所宣扬的自然的教育是那么的符合自然的天性!可是越划越觉得不对劲,读完上卷的时候,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反驳他对爱弥儿的教育了。甚至于读下卷的时候,我发现卢梭一直在干预爱弥儿,而不是指引。

  他选择的教育对象我也有一些疑问:

  他所教育的爱弥儿,不是针对所有的人,原因是穷人是不需要受么教育的,他的环境的教育是强迫的,他不可能受其他的教育。他的学生爱弥儿必须是来自于温带的土地富饶的地方,家里富有,但却是个孤儿,而且只服从于我,谁也不能把他们分开。我搞不懂,他为什么一定要让爱弥儿是个孤儿?父爱和母爱不是十分重要的么?如果不能有父母的话,他还不如去孤儿院领一个回来教呢!哪一个富人,或者哪一个人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只听从别人的话呢?

  他说爱弥儿就是一个普通人,他要教的也是一个普通的孩子。这样人们才能比较他所教的孩子和社会上其他的方式教出来的孩子有什么不同。在我看来,爱弥儿的普通也就是在一定意义上的普通。既然他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个资产阶级新人,他的教育必定会带有一定的阶级局限性。在此不必多说。

  他主张教育的环境在乡下。乡下清新的空气、质朴的人们、与大自然的亲近都是实施教育的有利条件,的确。可是乡下也会有一些弊端,比如孤陋寡闻,但这和法国当时城市的污秽和混乱相比要好得多。

  全书的框架大致如下:

  第一卷,着重论述对两岁以前的婴儿如何进行体育教育,使儿童能自然发展。这个时候主要是让婴儿得到最合适的照顾和营养。

  第二卷,二到十二岁的儿童在智力方面还处于睡眠期,缺乏思维

  能力,因此主张对这一时期的儿童进行感官教育,包括视觉、触觉、听觉、嗅觉、运动等,并且对他的衣食住行进行了规范。这个时候,身体的锻炼仍然是很重要的。而这个时候,纯粹是消极的教育,他不主张在此段时期让爱弥儿接触书本,甚至于到了这种地步爱弥儿到了十二岁,还不知道什么是书。

  卷三,他认为十二到十五岁的的少年由于通过感官的感受,已经具有了一些经验,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智育教育。这段时期,要培养他们的好奇心以及持久注意一个事物的习惯。而且不提早教以各种知识,因为他不主张培养神童。其中有一本非读不可的书《鲁宾逊漂流记》,关于生存教育的书。在此期间,还要求爱弥儿掌握一门技术,不至于以后失去财富而不能自食其力,不被尊敬。

  第四卷,他认为十五岁到二十岁的青年开始进入社会,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德育教育。自爱、爱人、博爱、同情、诚实、善良、仁慈,以及宗教的认识及选择。在此,他虽然主张的是自然的宗教,但是我很怀疑。为什么一定要信教呢?只要真理在心中不就足够了吗?

  在第五卷中,他认为男女青年由于自然发展的需要,所以主要论述对女子的教育以及男女青年的爱情教育。爱情教育的问题我觉得卢梭自己都没有搞清楚,他对爱弥儿的说教在我看来十分的可笑。卢梭本人不知道是多情还是滥情,反正这方面的教育,我觉得他不具备说教的资格。而女子教育,在他那个时代,也不见得是符合时代的,在现代简直就是歧视女性。

  卢梭提出的按年龄特征分阶段进行教育的思想,在教育史上是一

  个重大的进步,但是这种分期教育以及把体育、智育和德育截然分开施教的方法不适用于现代。这也违背一个人的生活,因为教育环境不可能在绝对真空的环境下进行,爱弥儿必然会受到各种外界的影响。他同时接触的不可能是纯粹的某一种教育。

  如果说,柏拉图的《理想国》是对国家的绝对理想化的想象,那么卢梭的《爱弥儿》就是对教育的绝对理想化的想象。

  而教育完成之后,爱弥儿最终能否坚持卢梭的教育呢?

  在附录爱弥儿和苏菲,或孤独的人里,卢梭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呢?为了让他对爱弥儿的教育显现作用故意让他受到苏菲的背叛,并以此来展现爱弥儿在独立思考中的本事吗?在身无分文的情况下,运用他所学的技术养活自己的能力?还是航行时被海盗捉去卖成奴隶后的机智勇敢?抑或是,无论受什么教育的人在不可避免的人生悲剧面前,爱弥儿表现得最好。可惜他的附录没有写完。而教育完成之后,卢梭对自己的自然教育结果应该是最满意的吧。

  二、值得思考的东西

  在卢梭的教育思想中,我找到了一些感兴趣的话题:

  1.婴儿的襁褓是否必要,应该怎样对待一个任人宰割的孩子呢?要顺应孩子自然的发展,不能把它绑的一动不能动。要让它能自由活动。

  2.怎样对待孩子的哭?不能让他最后养成用哭来命令你做事。这样易养成孩子从婴孩期的任性。

  当婴孩一声不响地使劲伸手拿东西的时候,因为他不能估计他同

  他想拿的东西之间的距离,他以为他是够得着那个东西的,他的想法当然是错了;但是,当他一边又在闹又在哭,一边又伸手的时候,那不是他弄错了距离而是在命令那个东西到他手里去,或者命令你拿给他。在前一种情况,你应该一步一步的把他抱到他想要的东西那里;在第二种情况你不但应该假装没听见,而且,他哭的越凶,你应该越不理他。必须趁早是他养成不命令人的习惯。这一点我觉得卢梭太狠心了,一定要在那么小的时候折磨他么?即使再长大一些,也可以使他改掉命令人的习惯的。

  3.在给孩子东西时应该怎样?如果打算给,就要高高兴兴的给,不要等他提出什么条件或者想你乞求,而不给就要明白的拒绝,一经拒绝就不能加以改变,否则他还不死心。

  4.教育的时机。这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也许套用孔子的教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合适一些。但是老师要为学生创造思考的情境。

  5.对待孩子感到好奇的事情,是趁早讲明还是拿一些小小的事情敷衍过去呢?比如,小孩子经常问到的一个问题:孩子是从哪里来的呢?这时候可以采取不撒谎而又不难为情的回答方式,比喻糙一点没关系,只要道理讲明白就行,不过书中那位母亲的回答还有一个问隐忧,如果孩子是屙出来的,孩子会问为什么有的人屙不出来呢?呵呵,小孩子就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我觉得这样的问题可以先拒绝告诉他,并且让他知道这个问题妈妈先帮他记下了,等到他可以知道的时候,再告诉他原因。

  6.男女平等的问题。这也是个大问题。而可恶的是,卢梭居然认

  为,男女应该各司其责,这让我想到了封建社会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时代。虽然他很有理由的说这是因为男女在生理基础上的不同造成的,但是他也不能认为女性这么不如男啊!在女子教育上,我一直觉得,卢梭是以小人之心度女子之腹。幸好现代是男女平等的教育,我就不罗嗦了。

篇十三:孟母的教育观对后世的影响

 学习强国心得

  品读孟轲的教育思想

  我最早学习有关孟子的故事是“孟母三迁”和“断杼教子”。随着不断的学习,我也发现孟子非常热爱教育事业,以“得天下英才教育之”为人生的三大乐趣之一。他被奉为位次孔丘的“亚圣”,并且提出了“性善论”、“大丈夫”理想人格。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孟轲认为,仁义礼智这些人的“良知良能”是人所固有的,是一种先验论的“伦理绝对主义”。但同时,“性善论”说明了人性是人所独有的,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还包含一个人类种系发展的前提在内,是人类学习的结果。所以,孟轲的“性善论”指出,教育与学习是人的必须,教育与学习必须遵循人的内在依据,发扬人的自觉。

  他还提出了“大丈夫”的理想人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认为世上最可宝贵的东西是内在于每个人的内心的,这是人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境界。首先,“大丈夫”有高尚的气节,他们决不向权势低头,决不无原则的顺从。其次,“大丈夫”有崇高的精神境界“浩然之气”。对于如何实现“大丈夫”人格理想,他提出“持志养气、动心忍性、存心养性、反求诸己”的内心修养。特别是“动心忍性”,我们想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环境的恶劣、艰苦的磨练对人的影响深刻。

  通过学习,我感受到了孟轲思想对后世中华民族气节、民主精神的激发,崇高精神境界的形成有极其重要的启蒙作用。

  ;;;;;;;;;;;;

篇十四:孟母的教育观对后世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孟母三迁”是孟母自毁形象

  作者:李康耀

  来源:《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7年第06期

  孟母克勤克俭、含辛茹苦、坚守志节的优良品质是令世人称颂的,也是毋庸置疑的。笔者在本文中要说的是“孟母三迁”并非明智之举,是堪称世代母亲楷模的孟母在自毁形象。

  一、“孟母三迁”凸显了对儿童天性的蔑视

  在不考虑孟子感受的情况下,孟母独断专行、我行我素的“三迁”其家,孟子快乐的童年生活一次又一次地被孟母剥夺了,断送了。这是孟母极不尊重孟子的人格和天性的表现。由此可知,孟母在处理孟子的学习和问题时,并没有考虑孟子的心理感受,更谈不上尊重孟子的兴趣爱好和个性了。其态度和行为是武断的,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凭自己的喜好决断的。因此,孟子是按照孟母给自己预设好的成长模式生存和发展的,孟子的个性和人格被排斥和蔑视。谁都明白“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道理。可是孟母在处理孟子的学习和生活时,过多地注重了外部因素的影响作用,如环境和孟母的说教等。但对于如何充分调动和发挥孟子主体方面的积极因素,如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和意志品质等,却考虑得甚少,甚至根本没去考虑。可见“孟母三迁”暴露了孟母的诸多问题和缺陷。如,不知依照人的兴趣和个性进行因材施教、蔑视人的天性等。这是令人感到遗憾的。

  二、“孟母三迁”凸显了错误的环境观

  社会生活是本活教材,这本活教材是任何人任何生活都不能或缺的。这本无字之书比任何的有字之书都要重要,都要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都要对人有益。它是任何一个人建功立业、立足社会的精神和生命来源。若谁失去了它,就等于失去了空气、阳光、粮草和水源,自然就无法生存。

  可是,孟母为了给孟子寻得一方清静的、更有利于孟子成才的学习环境,将自己的家从墓地附近迁至闹市,又从闹市迁至学宫附近。她将孟子与村中儿童追逐嬉戏,不时看到丧葬的情形,三五成群地扮演丧葬的过程和经常模仿商人做买卖等行为表现视为洪水猛兽和使自己寝食不安的一块心病,生怕这些东西影响了孟子的健康成长和前程。可见,孟母是不完全理解什么

推荐访问:孟母的教育观对后世的影响 后世 影响 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xpbxgsx.cn/zhuantifanwen/jiaoyuzhengdun/905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4 精优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15042696号-1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