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精优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范文大全 >

运动人体科学本科院校7篇

时间:2022-12-11 14:45:10 来源:精优范文网
导读: 运动人体科学本科院校7篇运动人体科学本科院校  沈阳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修订稿)(2004年9月开始试行)一、培养目标与要求培养目标:培养面向现代化

运动人体科学本科院校7篇运动人体科学本科院校  沈阳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修订稿)(2004年9月开始试行)一、培养目标与要求培养目标:培养面向现代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运动人体科学本科院校7篇,供大家参考。

运动人体科学本科院校7篇

篇一:运动人体科学本科院校

  沈阳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修订稿)(2004年9月开始试行)一、培养目标与要求培养目标: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领域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及有关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开拓进取,具有为人民服务和振兴祖国体育事业的献身精神;2、勤奋学习,严谨治学。具有较扎实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及相关学科领域的理论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正确的学术倾向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具有独立从事本专业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以及担任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撰写论文摘要;4、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具备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解决专业学习、工作及研究中的文字处理、信息管理、数据分析等问题的能力;5、了解体育知识,至少熟悉1项运动项目;6、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二、研究方向1、大众健身与体育康复2、运动训练的生物学理论与实践3、运动技术动作分析、诊断与优化三、学习年限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四、课程设置与学分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非学位课程为选修课。研究生至少修满34学分,其中学位课程26学分(公共必修课10学分,专业基础课至少8学分,专业课至少8学分),非学位课至少8学分。(选

  1

  修课一般16学时为1学分)补修课程:(补修课不记学分)1、同等学力考取的研究生,必须补修2门大学本科的主干课程;2、非体育专业考取的研究生,必须补修《体育社会学》和《体育运动技术实践》;3、如既是同等学力,又是非体育专业考取的研究生,必须补修《体育运动技术实践》及大学本科的3门主干课程。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公共课课程名称自然辩证法概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英语(日语)运动人体科学理论专题介绍运动解剖学高级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体育保健学运动生物力学组织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运动与营养高级实验技术专业课运动人体科学研究专题与方法运动人体科学研究方向课学时3232192学分226

  学专业基础课

  位

  32323232323232323210832

  22222222262

  课

  注:非学位课课程设置见体育教育训练学培养方案五、培养方式1、研究生的培养采取系统理论学习、进行科学研究和参加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2、培养工作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学生要深入了解和联系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实践前沿,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3、研究生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制,导师与教研室(或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导师的主导作用;导师应全面负责研究生的学习、科研和思想政治教育,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教研室(或导师组)应与导师共同做好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工作:认真准备好专业课的教学,组织安排教学和实践,按时组织研究生进行开题报告和预答辩,督促、

  2

  指导研究生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4、各教研室可成立指导小组,成员应主要是研究生导师,可吸收具有导师培养条件的中青年副教授参加。导师组在教研室领导下集体把关、协同指导,采取必要的集体培养方式和措施,确保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落实。5、开学一个月内完成研究生和导师互选工作,三个月内由导师和研究生共同研究制订个人培养计划,报研究生部备案。6、第四学期开学后两周内完成论文开题工作。在论文开题前,要完成至少一篇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开题工作由导师所在教研室组织进行。六、实践活动研究生在读期间,应从事一定数量的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教学实践主要包括:担任本科课程的理论教学或实验教学;担任导师的助教工作,对本科学生进行辅导;参加教研室业务进修学习,每学期看课3次以上;在第二学年,安排4—8周的教育实习;协助导师指导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的设计工作。社会实践主要包括:积极参与教研室建设工作;深入运动队或项目管理中心进行实习等。七、学术活动1、研究生在省级刊物第二作者以内,或在国家级刊物第三作者以内,或国际级刊物第五作者以内至少发表一篇论文;2、研究生在培养单位或某种学术报告会上做一次公开学术报告;3、选读相应研究方向的著作和文献,有较详细的读书笔记或书评,并写出相应的至少二篇专题研究报告(至少3000字/篇),由导师做出评语,这两部分将做为专业课成绩的一部分。八、中期考核研究生入学一年半,课程学习基本结束时,要进行一次考核,考核工作由研究生部负责。考核内容:思想政治表现、课程学习、读书笔记、专题报告、发表论文情况以及参与研究生部活动情况等。考核方法:研究生对自己入学以来的思想、学习、发表论文情况做出全面总结,将读书笔记、专题报告和发表论文,由导师做出评语后报到研究生部,研究生部做出综合评价,实行选优汰劣的分流机制。

  3

  九、成绩考核课程考核的方式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评定。1、学位课程(必修和限制选修课程)一律采取考试方式(开卷或闭卷),75分为及格;凡学位课考试有两门(含两门)以上课程不及格,或一门课程补考仍不及格,不能申请学位。2、选修课程可视情况采取考试或考查方式,考核课程的名称必须与培养方案所设课程名称一致。十、学位论文与答辩学位论文的质量是评价研究生学术水平和授予学位的重要依据,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一)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1、论文应属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范围,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2、论文的基本论点、结论和建议,应在学术上或对体育科学发展上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3、应能运用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来阐述和分析论文所涉及的相关问题;4、应能设计、掌握和运用本研究课题的具有较高科学性和严谨性的研究方法;5、论文要求词句精炼通顺、条理分明、文字图表清晰整齐、装帧符合规格要求;6、论文工作要有一定的工作量。自论文题目确定后,用于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年;第六学期的4月初,将通过预答辩的完整学位论文上报研究生部;(二)研究生的答辩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要求进行。十一、学位授予符合下列条件者,授予医学、理学或教育学硕士学位:1、在规定的年限内修满34学分,其中学位课26学分,非学位课8学分,成绩考核合格;2、中期考核合格;3、获得辽宁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证书;4、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并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4

  十二、培养方案的审定和执行1、应根据修订培养方案的原则与要求,在充分研究、讨论的基础上定期修订专业培养方案(含教学计划和学位课的教学大纲),要注意突出重点,加强论证;2、培养方案一经确定,应严格执行,不得随意改动,必须改动时,要履行与制订培养方案相同的手续。十三、教材和参考书目研究生培养采用的教材与书籍,应体现与本科教学的层次区别,反映本专业国内、外的先进水平。

  5

  

  

篇二:运动人体科学本科院校

  运动人体科学研究进展

  --以抗阻练习为主线

  摘要:运动人体科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广大高校开展,各大高校也是研究运动人

  体科学的主要阵地,自1998年正式确立运动人体科学作为一门学科开始,运动人体科学研究进展迅速,从各个方面都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本文主要以体育训练中的抗阻练习为主线,介绍一下抗阻练习在运动人体科学研究中的研究成果,主要以运动人体显微形态学方面的部分方向为主,谈谈抗阻练习与它们关系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抗阻练习对人体的骨、自主神经功能、肥胖和糖尿病的影响。关键词:抗阻练习;骨密度;自主神经功能;肥胖;糖尿病

  1前沿

  在科学发展的长河中,运动人体科学是一门十分年轻的分支学科,既具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操作性功能,它从运动机体各层次和层次间的相互关系探索生命的奥秘,揭示运动状态下机体变化规律。运动人体科学是一门综合学科,研究运动人体科学的发展和应用对于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具有重要的意义,为能更好地促进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进一步深化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改革指明方向。运动人体科学是集医学、体育学和生物学等相关联的学科为一体的学科,主要从人体科学、运动科学的角度出发,培养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教学、研究、运动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2我国运动人体科学的历史沿革

  研究运动人体科学就得先清楚它的概念,运动人体科学是研究体育运动与人的机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学科群。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医学、临床医学基础、中医基础、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选材学、运动训练学、保健康复及运动医学等学科[3]。它是经过专家酝酿,讨论后于1997年在原学科专业目录基础上概括拓宽而形成的专业,于1998年由教育部正式列入本科招生目录之中,起步晚,但发展很快,已形成了从本科到硕士、博士一套完整的体系,为国家培养了大批这方面的专家人才。

  提到运动人体科学这个专业的起源,从体育学和非体育学方面都有它的发展,运动人体科学在发展初期是在医学院校开设的学习专业,体育学、生物学等

  是在医学的有关背景下设置的,从80年代开始,运动人体科学陆续在全国部分医学类院校开始开设,但是没有教育部的正式同意,到了2004年教育部才正式同意,有关体育、医学、生物等方面的课程成为了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学习课程。而体育院校早在1958年,教育部就曾委托北京体育学院招收运动生理和运动解剖两个专业的本科生,因为这两个专业其实是运动人体科学的分支,所以这可以说是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最早的开始。后来专业名字有过调整,变成了体育生物科学专业,此后又有部分体育院校开展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直到1998年,国家将这两个专业合并起来设立运动人体科学,自此这个专业正式确立。在逐渐成熟的高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发展中,运动人体科学研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的运动人体科学研究进展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在一些世界有名的期刊上的影响因子已逐渐向化学、医学等顶尖科学靠近,以这样的发展现状说明运动人体科学研究有很大的前景。目前运动人体科学研究的热点从系统评价和原创评论可以看出[2].系统评价往往是对近期或近年已有的研究热点进行分析讨论,主要包括老年人与运动或运动与老龄化的研究、骨骼肌的研究等,而从原创性评价看到的研究热点有体力活动与健康、以儿童为研究对象的研究、以加速度计为主的体力活动客观测量方式研究、骨健康的研究、对间歇训练效果的研究、运动损伤的力学特点和运动风险评估、体力活动不足的研究等,另外炎性因子的作用机制、抗阻练习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效果、热环境下运动等方面也受到关注。接下来我就以抗阻练习为主线介绍一下有关的研究结果。

  3抗阻练习对人的身体的具体方面的影响研究

  抗阻练习英文叫做ResistanceTraining,简写为RT,也常被称为力量训练(目前国内也有称其为阻抗练习),通常指身体克服阻力以达到肌肉增长和力量增加的过程[1]。RT是身体全面锻炼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长期以来,被作为增长肌肉力量、体积和耐力的有效方法,研究发现抗阻练习能延缓肌肉老化,改善速度、平衡性、协调性、弹跳力、柔韧性及其他运动方面的素质,提高基础代谢率,促进能量消耗,减少身体脂肪堆积,从而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随年龄增长而易于出现的摔倒和骨折等现象[4].在慢性病的预防方面的作用也逐渐被重视。当然抗阻练习的使用要经过一定的人体数据的检测,而后制定具有发展性的练习计划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

  3.1抗阻练习对人的骨密度(BMD)的影响人体的骨骼从上下到下包括206块,构成了人体的基本框架。人体的骨骼健

  康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最常见的骨骼的疾病就是骨折,骨折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与人体的骨量水平密切相关,作为骨质量的重要标志—骨密度,是反映骨质疏松程度,预测骨折危险性的重要依据。提高骨骼的质量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增强骨密度,从而强壮骨骼,增进健康。迄今为止所完成的研究显示,在青年人和年长者的抗阻训练与骨矿密度(BMD)增高呈正相关,抗阻训练的效应具有部位特异性,这些部位也就是参予活动的工作肌及其附着的骨骼[5]。抗阻练习对预防骨质疏松,增加骨密度,提高骨质含量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陈金鳌、张霈、杨帆、陆阿明四人做的一篇关于青年和老年男女抗阻训练后的骨密度变化特征的研究,研究青年和老年男女在抗阻力训练后,身体不同部位骨密度(BMD)和骨矿含量(BMC)的变化特征,他们随机选取了20-30岁和65-75岁的人群的男女各35名,根据性别和年龄分为4组,对他们进行5个月的抗阻练习,每周3-4次,实验前后对所有受试者进行下肢12RM肌力测试,并使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量腰椎(L2-L4)及股骨近端区域(股骨颈、Wards三角区、大转子)的骨密度,然后分析他们的骨密度的变化。得出结论:青年和老年男女在5个月抗阻训练后,整体的股骨近端区域骨密度明显上升,其中并无年龄及性别差异,仅股骨颈部位的骨密度增长有青年较老年受试者偏高的趋势[6]。这篇研究用数据说明了通过一定的运动能够增进人体的骨骼的强壮,而且也肯定了抗阻练习的功效。另外,随着人的年龄的增加不仅是骨骼的骨量的流失导致的骨骼的质量下降,增加发骨折的概率,而且年龄的增长,肌肉也会逐渐的减少。所以为了增进骨骼的健康不仅要最大限度地增加青年男女身体的骨矿含量和骨密度,还要尽量避免或减缓随年龄增长所出现肌肉量丢失。在龚建华的实验研究中,青年和中年负重抗阻练习者与对照组对比,骨密质明显增加。负重部位骨密质增厚,而非负重部位骨密质并未增厚。骨密质增厚可以从先前负重抗阻练习时一直维持到50-60岁,随后,骨密质与同龄对照组相似[7]。可见抗阻练习不仅可以增加骨密质,还可以延缓和阻止骨量的流失。

  对于运动对骨骼的积极影响,所以运动与骨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对

  于更深层的机制还有待提高,因为这涉及到实验伦理,使用小白鼠做实验是目前用的做多的,但是将其应用的人体上,还是有所差别的,所以今后的研究还应注重在研究方法上的发展创新。3.2抗阻练习对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

  早期运动人体科学研究主要以运动代谢与心肺功能等应用研究为主。而现代分子微观水平得发展,运动人体科学在分子、细胞和生物体等多个层次上全面研究生命现象的本质。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研究运动对机体功能活动影响的基本问题,是从机制机理更细致的研究各种机能的发生。

  郑州大学的蔡建做的一篇研究是抗阻练习对高血压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通过观察长期规律抗阻练习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调节作用,探讨运动降压可能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原发性高血压是全球范围的慢性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是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其发生机制是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失衡,也就是心交感神经的异常兴奋和心迷走神经的减弱,心交感神经的活跃使得心率加快,血压增大,使人得高血压的机率大大的增加,对人的健康带来巨大的危害。运动疗法的盛行有它的科学基础,而且的确能产生很好的效果,之前由于有氧运动可有效降低血压水平且简单易行,所以大部分医生或私人教练会把有氧运动作为降压的首选方案,但最近2年有研究表明,抗阻练习可以是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有所下降,有氧运动的降压机制与改善自主神经功能有关,但抗阻训练对自主神经的调节作用很少有人研究。作者蔡建做了相关的研究。36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16周抗阻训练,对照组保持日常生活习惯不变。实验前后分别测定心率、血压、心率变异性(HRV)、血压变异性(BPV)和压力反射敏感性(BRS)[8].得出结论,16周渐进性抗阻练习减弱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交感缩血管神经活动,降低心脏迷走调制,对压力反射功能无明显影响。也就是说减弱了心交感神经的活性,使高血压患者心率降低,降低了高血压对人的潜在性的健康危机。

  运动处方对人的健康的作用经济、实用、无副作用等特点使运动疗法受到广大群众的推崇,有氧运动有效,但是抗阻运动除了降压外,还有提高骨密度、改善平衡能力并降低跌倒发生率,增加瘦体重、降低体脂百分比和血脂水平等作用,可以说在未来抗阻运动将成为运动康复领域的新宠。

  3.3抗阻练习对肥胖的影响肥胖是健康的第一杀手,它的危害是潜在的、广泛的。肥胖是诱导心血管疾

  病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减少脂肪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改善与肥胖相关的心血管疾病,肥胖导致的体内脂肪的堆积,不管是皮下脂肪还是血脂的增多,都会带来一系列的健康危机。有研究表明,除受遗传因素影响外,年龄、高脂膳食、静态生活方式等是导致内脏脂肪增加最主要的因素[9].因此,通过合理的运动调节体重,减少多余脂肪尤其是内脏脂肪,这样肥胖对心血管等慢性疾病就有了十分重要的意义。

  有氧运动同样是人们为了减少体重而采用的首选运动类型,事实它的确能够做到。但除了进行有氧运动之外,抗阻练习也可以降低体重。抗阻练习可以改变身体成分,增加身体肌肉含量,提高基础代谢率,从而增加能量的消耗以达到减少脂肪的目的。Javier和他的同事们对老年男性进行16周的抗阻训练,结果发现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含量都有明显的下降[10]。也有研究者将有氧运动和抗阻练习结合起来,效果比前两者更好。Park等人通过有氧耐力和抗阻相结合的练习方法对身体成分进行实验干预,混合训练组在降低脂肪和增加瘦体重方面都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大量的实验证明,有氧耐力和抗阻混合训练对降低体重比单一的训练效果更好,不仅对降低身体脂肪比例,而且对提高肌肉质量,改善身体成分均具有良好的作用。

  另外,肥胖还可能导致冠心病的发生率升高,主要是胆固醇含量的增高,这也是拜肥胖所致,抗阻练习对胆固醇的减少也有一定的作用。Tokmakidis等在冠心病病人的研究中证明,经过抗阻练习和有氧运动联合训练8个月后,血浆胆固醇的含量下降了接近10个百分点[11].Brain报道,在抗阻练习的过程中,大运动量后血浆总胆固醇含量明显降低,但是小强度运动没有变化,说明抗阻练习对胆固醇的影响与运动强度有关。另外还有一点,不管是脂肪还是胆固醇,抗阻练习一旦停止就会依然增加,所以人们要想获得长久的益处,必须持之以恒。3.4抗阻练习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

  2型糖尿病(T2DM)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慢性代谢综合症,其发病率逐年上升。运动不足是形成T2DM的重要环境因素,有氧运动一直被认为是改善T2DM的最佳运动干预方式,有关有氧运动治疗T2DM的报道很多,而抗阻练习的

  却很少。T2DM一般是发生在老年人群体,是非胰岛素依靠的糖尿病,主要是要因为不合理的生活习惯,导致的慢性文明病,主要机理是从胰岛素抵抗为主到胰岛素分泌不足转变,胰岛素不足就会导致胰岛素对靶细胞的作用降低,对糖类物质的储存和输出都有影响。

  程会兰、施加加、翁雅、李伟、许腾飞四人探讨了抗阻训练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水平、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选取6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实验前均进行饮食指导,实验期间常规用药不变。对照组保持日常生活习惯,观察组进行抗阻训练,最后通过一系列指标的出结论,抗阻练习对老年2型糖尿病有明显的作用[12]。Andrew等指出8周的有氧运动结合抗阻训练能够在提高血糖控制能力的同时,在体成分、肌肉力量、心血管功能等方面均能得到改善[13]。抗阻训练改善2型糖尿病的病人的状况主要从降低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以及调控糖代谢和脂代谢方面发生作用,有氧运动主要是提高病人的有氧适能,相对于有氧运动干预有着不同的调控机制,将两者结合对于病人有着更好的作用。

  4小结

  运动人体科学的研究涵盖的很广,要研究的领域也有很多,我国虽然起步晚,技术相对国际上的有所落后,但是发展势头还是很可观的。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运动人体科学自然是其中的一部分,运动人体科学将以现代科学发展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新趋势,致力发展竞技运动和大众健身领域的研究揭示生命运动规律,提高运动潜能,倡导健康促进计划,推动竞技体育与大众健身事业的发展跨入崭新的时代。另外还有就是在未来研究需要注意的地方,加强运动人体科学基础研究与应用相结合,赶超国际水平加快运动人体科学在运动与健康方面的研究,开辟更广阔的研究领域加强运动人体科学与运动训练的结合,以提高运动能力。

  参考文献

  [1]FEIGENBAUMMS,POLLOCKML.Prescriptionofresistancetrainingforhealthanddisease[J].MedSciSportsExe.1999,31(3):38-45.[2]王娟,王正珍.美国运动医学会4大期刊及所关注的运动人体科学研究热点[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8):54-57.[3]乔德才,康道峰,刘晓莉等.我国高校运动人体科学学科建设现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23(3):225-227.[4]王丽,马嵘,马国栋等.抗阻训练运动处方研究进展[J].中国体育科技,2007,43(3):71-74.[5]李建华编译.渐进性抗阻训练对骨密度的影响回顾.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2000,20(1):123-131.[6]陈金鳌,张霈,杨帆等.青年和老年男女抗阻训练后的骨密度变化特征[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39(2):83-87.[7]龚建华.负重抗阻练习对骨骼肌肉机能状况的改进及对人体整体健康的影响[J].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学报,2003,04(4):67-77.[8]蔡建.抗阻训练对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J].山东体育科技,2014,36(5):83-85.[9]PANAROTTOD,POISSONJ,DEVROEDEG,etal.Lipopro-teinlipasesteadystatemRNAlevelsarelowerinhumano-mentalversussubcutaneousabdominaladiposetissue[J].Metabolism,2000,49(9):1224-1227.[10]JAVIER,MIKEL,LUIS,etal.Twice-Weeklyprogressivere-sistancetrainingdecreasesabdominalfatandimprovesinsu-linSensitivityinoldermanwithtype2diabetes[J].DiabetesCare,2005,28(3):662-667.[11]周琼.渐进性抗阻训练对人体肌肉、骨骼、心脏功能的影响[J].科技信息,281-282.[12]程会兰,施加加,翁雅婧等.抗阻训练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脂代谢等方面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3):19-22.[13]TokmakidisSP,CEZois,KAVolaklis,etal.Theeffectsofacombinedstrengthandaerobicexerciseprogramonglucosecontrolandinsulinactioninwomenwithtype2diabetes[J].EurJApplPhysi-ol,2004,92(4-5):437-442.

  

  

篇三:运动人体科学本科院校

  中美两高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

  李铁;马业康【摘要】对上海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及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运动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比较,揭示其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设置的不同特点,为我国高校运动人体科学及相关专业设置及改革提供参考.【期刊名称】《体育研究与教育》【年(卷),期】2010(025)001【总页数】7页(P85-91)【关键词】运动人体科学;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作者】李铁;马业康【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07.4人才培养的质量与规格需通过相应的课程体系来实现,而课程体系的制定应该与培养目标紧密结合。培养目标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在一定时期内进行调整和更新。自1999年本科专业目录调整、确立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后,十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形态发生的巨大变化,社会对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本文就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与美国大学运动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对比研究,以期发现其不同及共性,为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设置提供参考。

  上海体育学院是国内一流体育院校,始终围绕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上海经济发展办学,逐步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近年来积极进行专业课程设置,并于2008年出台了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培养方案)。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是美国一流大学,2008年全美综合排名第48位[1]。运动科学专业属于人类发展中心下设的运动机能学系。本文选取了与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最为相近的运动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以上两所大学的相近专业,对其教学计划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对比课程设置的结构及设置的基本思路。2.1专业设置我国大学本科专业的设置经历了多次修订,1999年教育部修订的专业目录中,体育学包含在教育学科下,包含5个专业(Major),运动人体科学是其中之一。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设置则只有一个,即运动机能学(Kinesiology),而其余的运动训练、健康指导、运动科学、体育教师教育都只是包含在运动机能学专业(Major)内的研究方向(Option)。对专业范围的定位不同,就会造成培养目标的不同,影响专业的课程设置。2.2培养目标2.2.1上海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培养目标上海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2008)的培养目标与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所提出的培养目标基本一致,但内容更为丰富。即“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运动人体科学的基本理论、体育保健康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运动人体科学教学、研究、实验操作的基本能力和运用体育康复手段进行临床治疗的基本能力,能在体育科研机构、运动训练基地、教学单位、医院、福利院、疗养院和健康俱乐部等部门,主要从事运动健康促进指导、临床康复体疗指导、运动伤害防护、运动保健与营养指导工作的应用性较强的高级专门人才[2]”。

  2.2.2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运动机能学专业培养目标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运动科学专业是综合各学科的知识,利用运动手段进行诊断、康复或者是理论研究。课程的设置是帮助本科毕业生在生物医学和健康相关领域有一个广阔的职业生涯。同样本专业可以为愿意攻读健康专业研究生提供准备。在校生同样可以通过选择主干课,完成学业达到要求进入自然科学学科的高级学习和各种职业领域,如:物理治疗、心脏复苏、助理内科医生等[3]。本研究将教学计划(培养方案)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任意选修课、实践环节五个部分进行比较。3.1教学计划的总体比较3.1.1上海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教学计划上海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计划(2008)中列出,修满182个学分方能毕业,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课程类别由必修课程、限制选修课程、任意选修课程、实践环节四个部分组成。必修课程包含公共教育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共计1632学时,104学分。限制选修课程设置了公共教育课程、本学科专业基础课程、跨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要求选够680学时,39学分。任意选修课包含学科和术科,选够288学时,16学分。实践环节包括毕业论文、实习(见习)、军训、公益劳动及社会实践、体育俱乐部与早操,均没有课堂学时,需要在规定的学期内完成,共计21学分。3.1.2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运动机能学专业教学计划纲要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获得任何专业的学士学位,均需按照表2的要求完成学业,并获得120个以上的学分。课程设置包括通识教育45个学分,第一学年研讨会、美国文化与国际文化、课程综述、选修课、专业必修课。其中课程设置部分交叉。通识教育课程有15~21个学分包含在专业必修课中,第一学年研讨会包含在选修课和通识教育课程中,美国文化与国际文化包含在选修课、通识教育以及专业必修课中,课程综述包含在专业必修课中。

  总学分为182个学分,但是其中21个学分是实践活动组成,不占用课堂教学时数。从课程学分要求角度来说,上海体育学院要求的学分为161分,高于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20%,但是从课程设置的数量来看,上海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需要完成的课程门数比例高出60%以上。从学分的定义来看,上海体育学院每门课程对应的学分折算的教学时数较少,课程设置中37门必修课有18门学时在32学时及以下,7门课为48学时,60学时以上的课程12门,其中计算机、英语、大学语文、体育与健康就占了8门,专业课只有4门。课程门数较多,但是教学时数普遍偏少,对课程无法深入学习,学习面广泛,但是学业在这么少的教学时数下很难精益求精。上海体育学院每门课程包含的学分约为2.2个,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每门课包含的学分为3个。国内大学每学时为50分钟,约16个学时为1个学分。美国大学每周1小时,连续18周的课程计为1个学分。单纯比较数据,美国学生的课堂教学可谓轻松,但实际不然,美国学生的成绩由出勤、课堂提问、作业、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组成。获得学分后还要折算成GPA,不同的学校对不同的专业和课程有不同的要求,如果低于学校的规定,会造成留级或影响其课程的选择。留级意味着要多付出学费。基础课程不通过,会造成后续的选修课不能按选课计划正常进行[4]。美国大学实施学分制度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已经非常成熟。相同的学分表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付出相同的努力。我国自1978年开始部分高校进行由学年制到学分制的教学改革。由于受到思想观念、管理体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学分制的改革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5]。绝大多数还是以课堂教学时数来转换学分。不同专业的课程要求导致不同专业的教学时数有很大差别。国内鲜有能将所有专业课时要求与学分统一的高校,体育学院也不例外。3.2公共基础课程公共基础课程是指在本科课程中,所有专业学生均需要学习的课程。体现了高等教

  育最基本的教育目标,人才培养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要求。上海体育学院公共基础课程名称为公共教育课程。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公共基础课程称为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3.2.1上海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公共教育课程上海体育学院的公共基础课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个部分(见表5)。必修课共计760学时,44.5个学分,选修课开设了7门,要求在其中选够160学时,10个学分。必修课与我国高等院校的公共基础课没有区别,但根据体育学院的特色,增加了体育运动概论、游泳、体育与健康(1)(2)共计4门带有体育院校特征的基础课。为保证在总学时不能增加的情况下,还要完成教学内容,各门课程的教学时数及所对应的学分均有所下降。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均只有16个学时,各占1个学分。而体育与健康(1)、(2)有120学时,5个学分。同时英语开设4个学期,共计80学时,20个学分。而教育学没有被列为必修课,只放在公共基础课的选修课部分,对完成4年学业获得教育学学士的学生来说,会出现没有学过教育学的情况。对公共基础课来说,课程主要偏向思想政治、外语。从课程设置来看作为母语的大学语文只有4学分,所占比例非常小。从社会职业需求来看,不论公务员考试还是企业用人要求,文字能力却是必不可少的。作为高等学校在注重专业教育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目前对于外语能力的评价手段种类繁多,从书面、口语、翻译各个角度,涵盖各个年龄层次。而对汉语只有普通话水平测试和汉语水平考试两种,受众面也非常有限。从国家的角度来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教育部语言应用司已经从2008年开始,着手建立汉语语言文字能力立体化测试评价体系,主要考查学生的口语交际、汉字书写、阅读理解、写作等方面的能力,将针对大、中、小学不同人群设计测评内容和标准。

  基础课中没有设置自然科学的课程。在专业课程中7个专业会涉及,但是对于何种课程应该属于自然科学,并成为各个专业学生均能接受的,在课程设置中没有具体体现。基础课设置出现了严重的文科比例大于理科比例的现象。3.2.2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通识课程在美国大学,经过四十多年的大学教育改革,基础课程已经被通识课程替代。如表6所示,学士学位的通识课程主要分为3个部分,分别是技能(Skills)、知识领域(KnowledgeDomains)、附加要求(AdditionalRequirements)。其中技能要求写作/口语9个学分,量化(数理逻辑)6个学分,一共15个学分。知识领域的30个学分分布在健康与身体活动(GHA)3个学分,自然科学(GN)9个学分,艺术(GA)6个学分,人文学科(GH)6个学分,社会与行为科学(GS)6个学分。附加要求包括的内容有:第一学年的研讨会、美国文化和国际文化,以及课程要求的写作,根据选择的课程不同学分会有变化,但是要求至少修满10个学分。除此以外还有15~21个学分在专业必修课中与通识教育课重叠,要求运动科学专业学生必须选择[6]。从上述表格来看,通识教育是对全校一年级学生设置,其课程的设置具有唯一性,即全校所有专业的学生所接受的课程内容是相同的,不会因为专业不同而有所差别。从实际情况来看,每个系都要承担部分通识教育的课程,每门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英语是美国的官方语言,大学设置的写作和口语也是指英语,共9学分。体现美国大学对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重视程度。量化(数理逻辑)6个学分,在语言和逻辑中,量化是指定一个谓词的有效性的广度的构造,就是说指定谓词在一定范围的事物上成立的程度。自然科学9个学分,是作为基础课程出现。从上述的教育目标我们可以看到,包含在通识教育结构中的课程已经与全部的教育经验融为一体。这些课程会和专业或是个人兴趣相关。学生被鼓励去选择那些和他

  们的目标和既得利益相关的课程。学习计划中一个重要的部分是与指导老师共同完成,这不仅是理解通识教育要求的任务,还要确保选择的课程符合学生专业的要求。美国人眼中的大学功能是教学、科研、服务。大学实施的教育应是职业教育、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本科教育目标以实现通识教育为目的。大学提供的课程旨在传授通才和发展通才智力的课程,学科通识教育课程有别于专业性的、职业性的课程。美国的通识教育课程就是根据不同阶段对大学目标的不同理解而进行的。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是一种在大学本科教育中提供给学生一定程度的知识以培养具有综合判断能力人才的教育培养方式。它融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为一体,通过通识教育课程的学习可以更好地促进专业能力的养成[7]。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在实施“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计划”中都提出要加强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试点工作。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在提倡人文学科的同时,一定要处理好其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关系,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不妨学一学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做法。要协调好人文学科、社会学科、自然学科、技术学科间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2008年5月11日,由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联合发起举办的“面对时代挑战的大学本科教育改革:大学通识教育论坛”在复旦大学隆重开幕。来自大陆和香港地区46所高校的校长和知名学者对在通识教育理念下,大学如何发挥传承中华文化的作用、如何理解大学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角色和作用以及如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完善人格进行了交流,并共同呼吁,我国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应当在本科教育阶段大力发展通识教育,并以此作为发展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助推器。3.3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是指同专业知识、技能直接联系的基础课程,它包括专业理论基础课和专业技术课(实验)。

  3.3.1上海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包括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必修课,本学科专业基础课程选修课及跨学科专业基础选修课三类。具体课程设置见表7、表8。除表7、表8所列课程以外,还需要在田径、篮球、网球等10门跨学科选修课程中选择168学时,获得7个学分。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体育院系不同专业因入学前学生基础不同,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学生文化水平相差巨大,所以相同的课程对应不同专业有不同的要求,掌握内容及课时安排也不尽相同。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基础课必修课部分课程设置备注是属于学科课程,即在内容和深度上和术科课程相区别。必修课程中设置的课程专业性非常强,课程设置中虽然也列出了人文、教育、心理、社会等内容的课程,但教学时数均为16或32学时,对应的学分为1或2,并且都放在选修课程类别内。体现出计划制定者对专业基础课程结构的定位。3.3.2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运动科学专业基础课程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运动科学专业只是一个研究方向,其专业基础课程实际是运动机能学专业所有研究方向共同学习的。专业基础课是指主修(MAJOR)运动机能学系的学生都必须选择的课程,一共31学分。不论学习的方向(OPTIONS)均需要完成表9的课程。在表9中我们可以看到,其设置的课程为:运动机能学概论、人体解剖学、运动行为心理学、内涵、道德与运动、运动心理学、运动控制神经学、生物力学、生理学概论(GN)、身体活动:历史与文化(US;IL)、营养学基本原理(GHA)。有三门课程名称后面均有通识教育课程的备注。即生物学概论是属于自然科学的,身体活动:历史与文化是属于美国文化和国际文化的,营养学基本原理是属于健康与身体活动的。这三门课获得的学分可以与通识教育课程中的学分共用。课程共10门,完成后,为学生进入专业方向(Option)学习打下基础。课程中不仅包括了运动人体的

  基础知识,还包括了文化、哲学、心理、营养等内容,体现了在基础学习阶段不过分强调专业方向的内容,使运动机能专业的学生能有共同的基础知识。从课程设置来看,必修课的设置内容均是基础课程。这里的课程均有唯一的课程代码,即全部运动机能学系的学生均需完成这些课程。从另外的角度来说,也不存在同一门课程有不同要求的情况出现。这说明在运动机能学系中所有专业方向的学生学习能力应该基本相同。3.4专业课程专业课程是指在专业研究方向上设立的课程,是建立在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之上。3.4.1上海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设置专业课程分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必修课程448学时,28学分,选修课程为选够192学时,12学分。具体课程设置见表10、表11。专业课必修课程设置中,运动医学类课程占80%,主要包括,医务监督、损伤、营养、康复等内容。选修课程中共设11门课程,可以任意选择。3.4.2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运动机能学院各专业方向专业课除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课程外,专业方向(Option)课程的各个研究方向学分分配大体一致,总计63学分。如表12所示:专业方向必修课36个学分,附加课程18个学分,基础课程与相关领域9学分。从总学分分配来看,专业课的学分占全部学分的一半左右。3.4.2.1必修课必修课是36个学分,生物学-基本概念与多样性(4),生理学实验(1),化学原理一(3),化学实验(1),化学原理二(3),本专业职业生涯研究报告(1),物理学一(4),物理学二(4),心理学(3),统计学(4),领导能力实习(1),专业实习(6)。这些课程对运动科学方向的学生来说,没有可选择性,必须要全部完成。从课程设置来看化学与物理两门课就占了15个学分,比重超过必修课的40%,占总学分接近八分之一。此专业对学生的理科基础要求非常高。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对应

  的课程代码显示选择的课程与理科专业学生的课程完全相同,不存在专门为运动科学专业学生设置的物理、化学课程。3.4.2.2附加课程附加课程要求18个学分,这其中分为2项要求,第一,数学必须选择3个学分;第二,在课程代码以4开头的运动专业课程中选择15个学分的课程。有专门的课程列表。但这些课程的选择全部都有相应的要求,符合这些要求才能选择这门课程。如课程代码为运动机能(KINES)402的特殊儿童体育活动这门课就需要在特殊教育获得6个学分才能选择。课程代码为运动机能(KINES)440的体育与哲学这门课的选择条件是必须通过体育道德与内涵这门课,或者在哲学方面获得3个学分。每门课均是如此。课程选择的设置有其深层的含义,这样确保在统一的基础之上,每个学生的知识都能有一个主线进行串联,即对一门课程有深入的了解,不至于出现掌握多门课程而没有深入的认识。3.4.2.3基础课与相关领域9个学分这9个学分与导师共同商讨,学习时间可以安排在8个学期都行。同样,课程的选择也是有限定范围的。所限定的范围内共有50门左右的课程,包含的课程有数学、生物、化学、物理、心理、哲学、历史等。所列的课程中同样体现了课程之间的关联性。所有基础课程在进行选择时都有前提条件,即选择该课程之前必须完成必要的课程。3.5任意选修课3.5.1上海体育学院任意选修课上海体育学院的任意选修课,要求在全校公选课程范围内选够288学时,18个学分。如果在限制选修课中选择了多出要求的学分,可以计入任意选修课中。3.5.2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选修课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选修课要求的学分只有2个,原因在于在每个课程类别中预先设定的学分已经基本达到获得学士学位的要求。3.6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在上海体育学院的课程中设置的类别较多,与教育部的统一要求及体育院校的特色密不可分。实习安排在第四学年,第四学年没有课堂教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实践活动分在三个学期中进行,分别是职业生涯研究、领导能力实习、研究领域实习。三部分层级递进,如无前一阶段成绩,则不能进行后续选课。不同的大学,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培养方向,但归根结底都应该围绕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为中心,由此来确定教学计划的制定及课程的设置。应认真研究当前社会形态下,对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相关人才有何种需求,合理设置课程,培养对口人才。

  【相关文献】

  [1]U.S.News&WorldReport,America’sBestColleges2009PrinterEdition,August21,2008.[2]上海体育学院教务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教学计划[Z].2008年3月.[3]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运动机能学学士学位教学计划夏季学期修订版[Z].2006.[4]别敦荣.美国大学教育观察[J].中国大学教育,2002(12).[5]苗玉凤,田东平.美国学分制的发展历程及其成因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5(2).[6]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通识教育说明[Z].2008.[7]李成明.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历史发展[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118~121.

  

  

篇四:运动人体科学本科院校

  全国高校本科专业代码

  学科哲学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门类

  专业名称

  哲学

  哲学类

  逻辑学

  宗教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经济学类

  财政学经济学

  金融学

  科学社会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党史

  社会学类

  社会学社会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

  政治学类

  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

  外交学

  治安学

  公安学类

  侦查学

  边防管理

  法学类

  法学

  教育学

  教育学类

  教育技术学学前教育

  特殊教育

  体育教育

  体育学类

  运动训练社会体育

  民族传统体育

  专业代码010101010102*010103*020102020103020101020104025201*025202*025251*025252025404025401025402025403025501025502025503025101040101040104040102040103040201040202*040203040205*

  .

  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

  运动人体科学古典文献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对外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英语俄语泰语日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朝鲜语德语法语蒙古语印地语捷克语缅甸语梵语巴利语印度尼西亚语马来语僧加罗语波兰语葡萄牙语乌尔都语希伯莱语越南语豪萨语菲律宾语

  .

  040204*050105*050101050102050103*050104050201050202050220*050207050206*050205*050209*050203*050204*050218△050213△050229△050216△050211△050212△050217△050219△050228△050231*050221△050222△050223*050224△050210△

  新闻传播学类艺术类

  柬埔寨语老挝语斯瓦希里语阿尔巴尼亚语匈牙利语意大利语波斯语保加利亚语罗马尼亚语瑞典语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土耳其语希腊语新闻学播送电视新闻学编辑出版学广告学绘画雕塑美术学艺术设计学艺术设计舞蹈学舞蹈编导戏剧学表演导演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摄影

  .

  050214△050215△050225△050226△050236△050237*050208△050227△050225△050232△050233△050234△050235△050251*050252050254050253050404050405050406050407050408050409050410050411050412050413050414050415050416

  历史学理学

  历史学类

  数学类物理学类

  化学类生物科学类

  天文学类地质学类

  地理科学类地球物理学类大气科学类海洋科学类

  录音艺术动画播音与主持艺术音乐学播送电视编导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表演历史学世界历史考古学博物馆学民族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物理学应用化学化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海洋科学

  .

  050417050418050419050401050420050402050403060101060102*060103060104060105*070101070102070202070201070252070251070402*070401070501070601070602070701070702070703070801070901070902071001

  环境科学类心理学类统计学类

  农学

  工学

  力学电子信息科学类

  材料科学类

  植物生产类草业科学类森林资源类森林生产类动物生产类动物医学类

  水产类地矿类

  海洋技术理论与应用力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材料化学材料物理生态学环境科学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统计学农学园艺植物保护茶学草业科学林学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野生动物园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园林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农业资源与环境蚕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水产养殖学采矿工程石油工程

  .

  071002071101071201071202071203*071252071251071402071401071501071502071601090101090102090103090104△090201090251090252090253*090401090402090403090502△090501090601090702090701080101080102

  材料类机械类仪器仪表类能源动力类

  电气信息类

  土建类水利类测绘类

  矿物加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热能与动力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土木工程给水排水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测绘工程

  .

  080103080104080105080201080202080203080204080251080252080253080254080401080501080502080604080605080606080607080601080602080603080701080702080704080703080705080801080802080803080901

  

篇五:运动人体科学本科院校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中的设置与开发研究

  余晓慧;辛文娟

  【期刊名称】《体育科技》

  【年(卷),期】2013(034)002

  【摘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高校体育中广泛存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为适应社会需求调整培养目标为运动健康促进、运动康复为主体,在其课程体系中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赋予了保健、康复、群众健身活动的新内容.加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中的教学实践、探索与开发,既弘扬了传统体育文化,又将其推向世界,拓展了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发展空间,获得了双赢的结局.

  【总页数】3页(P141-143)

  【作者】余晓慧;辛文娟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体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62;武汉体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对话教学在运动人体科学课程中的应用[J],陈玥2.中美两高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J],李铁;马业康3.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分析[J],游国鹏;赵文辉4.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设置之分析[J],王小敏;李伟5.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运动人体科学课程中的实践应用[J],周鸿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篇六:运动人体科学本科院校

  体育教育与运动人体科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对比研究

  作者:刘吉磊来源:《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8期

  刘吉磊

  (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摘要:体育教育和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在就业率以及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等方面的表现同中有异.通过对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和运动人体科学专业08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和心理测试,分析两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方面各自的特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心理辅导.探究体育学院和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和具体可行的对策.

  关键词:体育教育;运动人体科学;就业压力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2)04-0123-04

  从1999年始,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开始扩招,十几年来计划招生人数逐渐增加.2011年全国高校招生计划以达到675万人.与此同时,全国高校毕业人数也逐年上升,2012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预计将突破700万,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而体育院系各专业毕业生具有专业性强、就业范围相对窄、社会需求量较小等特点,在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体育院系的毕业生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由于体育学科设置的特点,体育教育和运动人体科学两个专业在面临就业压力时表现出了不同特点,如何根据这些特点,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缓解体育院系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对策,就成为了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调查研究的对象是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8级体育教育和运动人体科学专业部分本科毕业生.问卷发放185份,问卷回收172份,回收率93%,有效问卷172份,有效率100%.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从本研究的目的及内容需要出发,我们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和文献,这些资料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的依据.

  1.2.2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采用SCL-90心理健康自评量表及自编的就业问题调查问卷.针对问卷的设置和结构问题,我们征求相关专家的合理化建议,以确保调查问卷的效度和信度.

  1.2.3访谈法

  针对就业的相关问题对院系主管领导、辅导员、学生干部等进行访谈,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1.2.3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分析2.1体育教育和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专业毕业生就业危机感状况分析2.1.1根据表1,面对就业压力,两个专业的毕业生都普遍感到危机,体育教育专业有92.1%的学生存在担心,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有96.9%的学生存在担心.就业压力给两个专业的毕业生造成了普遍的心理压力.

  2.1.2从表2可以看出体育教育专业有95%、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有93.9%的同学因就业产生焦虑,这种负面情绪很普遍.但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学生在就业阶段的焦虑情况较严重,有33.3%的学生经常焦虑,高于体育教育专业17.3%的水平.

  2.1.3通过对表1、表2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在当下的就业形势下,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毕业生存在的心理压力要高于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存在负面情绪的样本也多于体育教育专业.

  2.2体育教育专业与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差异分析.2.2.1就业期望差异

  根据表3,从就业地区的取向来看,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希望留到一线城市占39.4%,希望留到基层乡镇工作的0人.而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大多倾向于在省会城市或中小城市工作,这些人数分别占到46%和33.8%,并且有一部分学生愿意留在基层乡镇从事相关工作,人数占4.3%.表4的调查数据也体现出了两专业毕业生就业期望的差异,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学生希望第一份工作的月薪在3000元以上的人数占18.2%,比体育教育专业15.1%的同项调查数据要高,而且对于第一份工作月薪在1000元以内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毕业生无一人能接受,但体育教育专业有12.2%的毕业生可以接受.从以上调查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与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期望值相比,明显偏高,但对就业前景的态度并不乐观,就业压力相对偏大.

  2.2.2就业规划差异从表7显示的调查数据看,运动人体科学专业39.4%的毕业生从大学一年级就开始关注

  就业,而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大多在大学三年级开始关注就业,人数占49.6%,但根据表6的调查数据来看,对就业关注较早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并未做好就业的准备,42.4%的学生不知道该怎么做,远远高出体育教育专业11.5%的同项调查数据.综合上述两组数据可以看出,较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而言,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关注就业问题早,但准备不充分,求职目标不明确.

  2.2.3求职心态差异

  根据表7,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有24.5%的学生选择“先就业再择业”,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只有6%.选择“形势有利就会就业”的比例是30.9%对15.2%,说明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在时机合适时更倾向于直接就业,而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倾向于回避严峻的就业形势.69.7%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毕业生选择了“考研深造”,把考研当作缓解就业压力的主要途径,而体育教育专业只有34.5%.根据表8求职时面对竞争,体育教育专业有43.9%的毕业生相信自己可以成功,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为42.4%,两者比例相当.但根据表9,“假如求职结果与个人期望值不符”时,运动人体科学专业选择“不理想就坚决不委屈”的毕业生占36.4%,远远高于体育教育专业8.6%的同项调查数据.由此可以看出,在对当前就业形势的态度上,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较理性,能够根据就业市场的具体形势调整自身就业预期,选择多种途径舒缓压力;而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毕业生有逃避严峻就业形势的心理倾向,这在某种程度上就增加了就业压力,影响到了自身的求职心态.

  

篇七:运动人体科学本科院校

  沈阳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修订稿)(2004年9月开始试行)一、培养目标与要求培养目标: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领域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及有关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开拓进取,具有为人民服务和振兴祖国体育事业的献身精神;2、勤奋学习,严谨治学。具有较扎实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及相关学科领域的理论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正确的学术倾向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具有独立从事本专业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以及担任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撰写论文摘要;4、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具备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解决专业学习、工作及研究中的文字处理、信息管理、数据分析等问题的能力;5、了解体育知识,至少熟悉1项运动项目;6、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二、研究方向1大众健身与体育康复2、运动训练的生物学理论与实践

  3、运动技术动作分析、诊断与优化三、学习年限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四、课程设置与学分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非学位课程为选修课。研究生至少修满34学分,其中学位课程26学分(公共必修课10学分,专业基础课至少8学分,专业课至少8学分),非学位课至少8学分。(选修课一般16学时为1学分)补修课程:(补修课不记学分)1、同等学力考取的研究生,必须补修2门大学本科的主干课程;2、非体育专业考取的研究生,必须补修《体育社会学》和《体育运动技术实践》;3、如既是同等学力,又是非体育专业考取的研究生,必须补修《体育运动技术实践》及大学本科的3门主干课程。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公自然辩证法概论共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课英语(日语)

  学

  运动人体科学理论专题介绍

  运动解剖学

  高级运动生理学

  位专

  运动生物化学

  业

  体育保健学

  基

  运动生物力学

  课础组织学

  课细胞与分子生物学

  运动与营养

  学时学分

  32

  2

  32

  2

  192

  6

  32

  2

  32

  2

  32

  2

  32

  2

  32

  2

  32

  2

  32

  2

  32

  2

  咼级头验技术专运动人体科学研究专题与方法

  业运动人体科学研究方向课课

  注:非学位课课程设置见体育教育训练学培养方案

  32

  2

  108

  6

  32

  2

  五、培养方式1、研究生的培养采取系统理论学习、进行科学研究和参加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2、培养工作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学生要深入了解和联系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实践前沿,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3、研究生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制,导师与教研室(或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导师的主导作用;导师应全面负责研究生的学习、科研和思想政治教育,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教研室(或导师组)应与导师共同做好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工作:认真准备好专业课的教学,组织安排教学和实践,按时组织研究生进行开题报告和预答辩,督促、指导研究生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4、各教研室可成立指导小组,成员应主要是研究生导师,可吸收具有导师培养条件的中青年副教授参加。导师组在教研室领导下集体把关、协同指导,采取必要的集体培养方式和措施,确保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落实。5、开学一个月内完成研究生和导师互选工作,三个月内由导师和研究生共同研究制订个人培养计划,报研究生部备案。

  6、第四学期开学后两周内完成论文开题工作。在论文开题前,要完成至少一篇相关

  研究的文献综述,开题工作由导师所在教研室组织进行。

  六、实践活动

  研究生在读期间,应从事一定数量的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教学实践主要包括:担

  任本科课程的理论教学或实验教学;担任导师的助教工作,对本科学生进行辅导;参加教

  研室业务进修学习,每学期看课3次以上;在第二学年,安排4—8周的教育实习;协助

  导师指导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的设计工作。社会实践主要包括:

  积极参与教研室建设

  工作;深入运动队或项目管理中心进行实习等。

  七、学术活动1研究生在省级刊物第二作者以内,或在国家级刊物第三作者以内,或国际级刊物第五作者以内至少发表一篇论文;2、研究生在培养单位或某种学术报告会上做一次公开学术报告;3、选读相应研究方向的著作和文献,有较详细的读书笔记或书评,并写出相应的至少二篇专题研究报告(至少3000字/篇),由导师做出评语,这两部分将做为专业课成绩的一部分。八、中期考核研究生入学一年半,课程学习基本结束时,要进行一次考核,考核工作由研究生部负责。考核内容:思想政治表现、课程学习、读书笔记、专题报告、发表论文情况以及参与研究生部活动情况等。考核方法:研究生对自己入学以来的思想、学习、发表论文情况做出全面总结,将读书笔记、专题报告和发表论文,由导师做出评语后报到研究生部,研究生部做出综合评价,实行选优汰劣的分流机制。九、成绩考核

  课程考核的方式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评定。1学位课程(必修和限制选修课程)一律采取考试方式(开卷或闭卷),75分为及格;凡学位课考试有两门(含两门)以上课程不及格,或一门课程补考仍不及格,不能申请学位。

  2、选修课程可视情况采取考试或考查方式,考核课程的名称必须与培养方案所设课程名称一致

  十、学位论文与答辩学位论文的质量是评价研究生学术水平和授予学位的重要依据,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一)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1论文应属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范围,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2、论文的基本论点、结论和建议,应在学术上或对体育科学发展上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3、应能运用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来阐述和分析论文所涉及的相关问题;4、应能设计、掌握和运用本研究课题的具有较高科学性和严谨性的研究方法;5、论文要求词句精炼通顺、条理分明、文字图表清晰整齐、装帧符合规格要求;6、论文工作要有一定的工作量。自论文题目确定后,用于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年;第六学期的4月初,将通过预答辩的完整学位论文上报研究生部;

  

推荐访问:运动人体科学本科院校 本科 院校 人体

本文链接:https://www.xpbxgsx.cn/zhuantifanwen/fanwendaquan/1401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4 精优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15042696号-1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