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精优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范文大全 >

意识形态事例7篇

时间:2022-11-15 16:20:05 来源:精优范文网
导读: 意识形态事例7篇意识形态事例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关于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  争论述介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关于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争论述介【作者】张峰【作者简

意识形态事例7篇意识形态事例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关于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  争论述介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关于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争论述介【作者】张峰【作者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意识形态事例7篇,供大家参考。

意识形态事例7篇

篇一:意识形态事例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关于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

  争论述介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关于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争论述介【作者】张峰【作者简介】张峰中央党校哲学部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的思想曾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关注的主要论题。然而,自1978年G.A.柯亨发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一书,创立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学派之后,西方马克思主义关注的焦点发生了转折,意识形态问题相对受到忽视。1985年夏,芝加哥伊利诺斯大学的查理斯·米尔斯在美国《哲学论坛》第16卷第4期上发表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意识形态”》一文,就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意识形态”概念的确切含义提出了不同看法,招致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批评和讨论,形成了一场历时8年的关于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论战。分析和评介这场论战中各派的观点,对于我国学者深入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澄清一些概念上的混乱,是有借鉴意义的。一米尔斯在1985年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意识形态”》一文中首先提出了一个令人窘迫的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使用的一个核心概念“意识形态”明显具有贬义,这样一来,如果说马克思主义本身是一种意识形态,就会使马克思主义陷入自相矛盾、自我批驳的境地。因此,需要对马克思和恩格斯使用的“意识形态”概念的确切含义进行深入的研究。关于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意识形态”概念的理解,米尔斯概括了三种观点:(1)西方绝大多数学者把“意识形态”看作一个具有单一意义的而且在认识论上是贬义的词;(2)一些学者把“意识形态”看作一个具有单一意义的但在认识论上是中性的词;(3)还有一些作者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两种意义上使用“意识形态”概念,中性的意义一般指经典观念,贬义特指一种唯心主义的观念。米尔斯本人主张第三种观点,认为这一观点的好处是,它能使人们在两方面使用“意识形态”概念,既说明什么是这个词的真正贬义的用法,同时又把马克思主义从自相矛盾中拯救出来。米尔斯认为,美国学者约瑟夫·麦卡尼是第二种观点的典型代表。麦卡尼在1980年所著的《现实的意识形态世界》一书中证明,所谓“意识形态”概念在认识论上的贬义,是被一代不认真的学者投射到马克思著作中去的,是马克思的著作本身没有的。因为这些学者错误地把马克思对特殊的意识形态的“具体”抨击当作关于“意识形态”本身的一般断言。但麦卡尼承认恩格斯后期对“意识形态”概念的某些用法与马克思不一致,却又认为这些用法应被看作是一种“偏差”,是恩格斯著作中一个次要的论题,需要进一步研究。米尔斯还认为,美国学者约翰·麦克缪特里也是第二种观点的代表人物。麦克缪特里在1978年发表的《马克思的世界观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意识形态的五个标准:(1)意识形态是由公式化的观念构成的;(2)它涉及到人的事情或事务;(3)它的内容是物质上非生产性的东西;(4)它是以公共的方式流行;(5)它受到国家控制。麦克缪特里反对把意识形态的特征说成是“非科学的”,认为“马克思的理论可以被恰当地理解为既是意识形态又是知识。”面对受到的一些批评,1989年秋季,米尔斯和他的同事丹尼·高尔德斯蒂克在《对话》第28卷第3期上发表了《“意识形态”的一个新的老意义》一文。在这篇文章中,米尔斯部分修改了自己的观点,认为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具有两种意思,其一是指上层建筑,其二是指唯心主义,而且这两种意思都不具有本世纪大多

  数文献中习惯上归于这个概念的意思,即一般的党派阶级观念。米尔斯承认自己原来主张的观点是一种概念的混合物,是试图以牺牲内在的统一为代价保持“意识形态”的中性的观念的意思。相比之下,自己的新观点则是有机统一的,其中贬义的观念的意思(作为“唯心主义”的“意识形态”)是从中性的观念的意思(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派生出来的。具体地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基本主张是,如果你是一个意识形态家(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的职业的一员,专门从事上层建筑的劳动),你的社会观很可能是意识形态的、唯心主义的(上层建筑主义的),因为你倾向于认为意识形态(思想的上层建筑)具有比它实际上所拥有的更大的原因力量和相应的解释意义。”二米尔斯1985年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意识形态”》一文发表后,遭到了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批判。主要的批判来自拥护第二种观点的人,即认为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是一个具有单一意义的而且在认识论上中性的概念。1990年夏季美国《哲学论坛》第21卷第4期集中发表了三篇文章来反驳米尔斯的观点。这三篇文章是:约瑟夫·麦卡尼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意识形态”:一个回答》,丹·卡斯特罗的《米尔斯和麦卡尼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玛丽·安·苏辛斯基的《意识形态与认识论:麦卡尼和米尔斯的讨论》。麦卡尼在自己的文章中,主张把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理解为一个中性的词,并引用了马克思的一些原话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例如,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指出:“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版第2卷第33页)麦卡尼不赞成把“意识形态”看作是一个贬义概念,认真如果把“意识形态”概念当作贬义的,就很难解释马克思的著作中出现的诸如“意识形态的欺骗”、“意志形态的幻觉”之类的用语,仿佛马克思是在说“欺骗的欺骗”、“幻觉的幻觉”之类的同义反复的话。麦卡尼在自己文章的第二部分集中讨论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一段关键的话:“如果在全部意识形态中,人们和他们的关系就像在照相机中一样是倒立呈像的,那么这种现象也是从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正如物体在视网膜上倒景是直接从人们生活的生理过程中产生的一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版第1卷第72页)他认为,马克思在这里是假设的一种情况,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由此可见,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原本涵义是中性的,但他又承认恩格斯的一些用法与马克思不同,主张在马克思的用法和恩格斯的用法之间划一条界线。麦卡尼称米尔斯原来主张的第三种观点,即认为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同时具有中性和贬义两性涵义,是“一个站不住脚的盖了一半的房子”。卡斯特罗在自己的文章中维护对“意识形态”概念所作的认识论上中性的解释,断定“意识形态”概念所有表面上贬义的用法都只能靠特定地理解它们、靠“限定未被限定的实质”来说明。也就是说,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概念的所有贬义的用法都是特指的。苏辛斯基在自己的文章中认为,米尔斯把“意识形态”的贬义同“唯心主义”相等同,从而限制了“这一概念的理论上有用性”。三1992年夏,在美国《哲学论坛》第23卷第4期上,米尔斯发表了他的长篇文章《〈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意识形态”〉一文再考察和修订》,回答了对他以前文章的各种批评,从多方面论证了自己对马克思“意识

  形态”概念的新看法,即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具有意指“上层建筑”和唯心主义“两种涵义”。他的具体论证如下:(1)应该区别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本体论意义和社会学意义。米尔斯认为,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来说,唯物主义既有本体论的意义,也有社会学的意义。本体论的唯物主义的观点主张,宇宙唯一是由物质构成的。社会学的唯物主义则主张,整个历史过程是由经济原因决定的。因此,在后一种意义上,“物质”指的是社会的经济领域,即经济基础。相应地,唯心主义也有两种意义。作为本体论命题的唯心主义主张,宇宙是由精神和观念构成的。在社会学意义上,唯心主义即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认为,社会和历史总体上是由思想决定的。“思想”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来主说不仅包括观念,还包括政治的和法律的领域,即马克思后来叫做“上层建筑”的东西。所以,在社会学的意义上“唯心主义”是“上层建筑主义”。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费尔巴哈,不在于费尔巴哈是一个本体论的唯物主义者,而在于他是一个社会学的唯心主义者。(2)“意识形态”作为一个社会学的范畴意味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家”是指一般的上层建筑工作者。米尔斯认为,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中,基本的结构对立是“物质”和“思想”的对立,在社会学的意义上,则是经济基础和非经济的上层建筑的对立。所以,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来说,“思想”包括国家。例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们说统治阶级的“社会权力”“每一次都在相应的国家形式中获得实践的观念的(praktisch-idealistisch)表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版第1卷第90页)他们认为,“物质交往”的世界“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idealistische)上层建筑的基础。”(同上书第131页)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根据人们是从事基础的经济的劳动还是从事上层建筑的非经济的劳动而划分出两类人,马克思把前者看作是“生产性的”,把后者看作是“非生产性的”。后者包括国家官员、军事人员、艺术家、医生、神父、法官、律师等等。马克思把这些人统称为“意识形态家”(“Ideologe”,《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版通常译为“玄想家”、“思想家”、“理论家”等等。)对马克思来说,所有这些人都能被当作“意识形态家”,是因为他们在“思想的”上层建筑中工作并生产“思想的”产品。(3)“意识形态家”作为一种职业,将倾向于唯心主义。米尔斯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意识形态家”倾向于唯心主义,其基本思路是:(A)由于劳动分工,一些人专门从事上层建筑的劳动;(B)这些人是意识形态家,他们靠“意识形态”工作;(C)他们的职业支持一种独特的幻想,即他们的非物质的观念的产品(观念、政治、法律等等)在因果上独立于物质的经济的基础,也就是说,它们有一种内在的发展逻辑,本身可以决定经济基础和社会的发展;(D)从而这些观点的复合物“颠倒了”事物,把它们“头脚倒置”;(E)这种幻想是“唯心主义”,或者说,由于它意味着“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它本身能被叫做“意识形态”。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道:“为什么玄想家使一切本末倒置”。“笃信宗教者、法学家、政治家”。“法学家、政治家(一般的国务活动家)、伦理学家、笃信宗教者”“关于一个阶级内的这种意识形态划分:职业由于分工而独立化;……他们之所以必然产生关于自己的手艺和现实相联系的错觉,是手艺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例如,法官运用法典,因此法官认为,立法是真正的积极的推动者。”(同上书第134—135页)。(4)对马克思来说,“意识形态”具有“唯心主义”的贬义。针对那种认为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都是

  特指的说法,米尔斯引用了马克思的许多原文来证明,马克思用的“意识形态”概念不是特指的,而是指一般的“意识形态”,是不带限定词的。例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描述自己的方法时指出:“这里我们只举出几个我们用来与意识形态相对照的抽象,并用历史的例子来加以说明。”(同上书第74页)马克思还提到“一切玄想家的幻想,……这些家伙的独断的玄想和曲解。”(同上第102页)由此可见,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显然起着贬义词的作用,在所有这些事例中指的就是唯心主义的特定幻想。因为唯心主义对层建筑领域绝对的自主性的信仰就是错误的,而且主要是由体力和脑力劳动的分工引起的。(5)恩格斯后来使用的“意识形态”概念是和马克思的用法完全相一致的。针对麦卡尼把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的用法同恩格斯后来的用法划分开来的做法,米尔斯提出了许多证据证明恩格斯是在定义上贬义的“唯心主义的”意义上使用“意识形态”概念的。例如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说:“现实哲学在这里也是纯粹的玄想〔意识形态〕,它不是从现实本身推论出现实,而是从观念推论出现实。”(《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版第3卷第437页)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恩格斯认为“意识形态家”是“把思想当作独立地发展的、仅仅服从自身规律的独立存在的东西来对待了。人们头脑中发生的这一思想过程,归根到底是由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这一事实,对这些人来说必然是没有意识到的,否则,全部意识形态就完结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版第4卷第254页)在1890年10月27日至康·施米特的信中,恩格斯指出:“法学家以为他是凭着先验的原理来活动的,然而这只不过是经济的反映而已。这样一来,一切都头足倒置了。而这种颠倒的——在它没有被认识以前的构成我们称之为意识形态观点那种东西”。(同上书第702页)在著名的1893年7月14日致弗·梅林的信中,恩格斯更明确地指出:“意识形态是由所谓的思想家通过意识、但是通过虚假的意识完成的过程。推动他的真正动力始终是他所不知道的,否则这就不是意识形态的过程了。”(同上书第726页)显而易见,恩格斯把“意识形态”用作“历史唯心主义”的同义词。在这一点上,恩格斯是马克思完全一致的。(6)假定的“意识形态”概念的中性观念意义并不存在。针对麦卡尼引用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那段著名的话,米尔斯认为,马克思这里所用的“意识形态”概念不是像麦卡尼理解的那样意指政治、法律等等的观念,而是意指观念的上层建筑;马克思把观念的上层建筑称之为“意识形态”,同样与他反对那种唯一重视上层建筑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有关,针对麦卡尼引用的《共产党宣言》的一句话:“特别是已经提高到从理论上认识整个历史运动这一水平的一部分资产阶级思想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版第1卷第282页),米尔斯认为,马克思这里不是对“思想家”(意识形态家)作了肯定性的判断,恰恰是为了说明这些个人作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家”不能达到认识整个历史运动的水平,因此必须提高他们。这里的“意识形态家”同样是贬义的。米尔斯还力图证明列宁、葛兰西后来使用的一些“意识形态”的概念也是和马克思、恩格斯一致的。例如1894年,列宁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基本思想是把社会关系分成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意识形态的〕社会关系。思想的社会关系不过是物质的社会关系的上层建筑”(《列宁选集》第三版第1卷第18—19页)。在《狱中札记》中,葛兰西认为,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来说,“‘意识形态’本身应该历史地根据实践哲学〔马克思主义〕分析成上层建筑”。这里的“意识形态”概念都是意指观念的上层建筑。

  米尔斯在文章的结尾表示,自己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意识形态”概念的考察,目的并不在于重新恢复和使用他们的“意识形态”概念,而在于设计出一种新的适当的意识形态概念来重建马克思主义。这种新的“意识形态”概念将不受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本本所限,重新界定自己的内涵。它在认识论上应该是中性的;它作为一种认知主义的东西能容纳并积极维持亚集团的意识形态,抛开它作为一般的党派阶级观念的含义,它应当有助于意识形态的多向度,既能描述统治的现象,也能表达解放的要求,不仅能对“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思想,也能对种族主义、女权主义和民族主主义做一体的说明。米尔斯认为,“只有能表达这些关心的那种马克思主义,才有生存到21世纪的希望。”

  

  

篇二:意识形态事例

  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汇报

  根据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党委(党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专题督查的通知》要求,现将我局贯彻落实《林州市党委(党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狠抓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____年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开展情况(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主体责任。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把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和目标管理,同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纳入年终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成立了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由党组书记、局长王静文任组长,分管领导王媛媛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制定了《林州市档案局落实党委(党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工作方案》,为我局意识形态责任制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真正履行了岗位职责,形成一把手负总责、相关科室密切配合的工作合力,进一步把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细化、量化、具体化。在工作中,认真履行班子集体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坚持一把手带头,切实当好第一责任人,班子成员各负其责,将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情况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完善谈心谈话制度,始终掌握机关干部职工的思想文化动态,有针对性引导重大事件、重要情况、重要社情民意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二)强化理论学习,提升思想认识。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平台,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把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学习内容,切实抓好党员干部职工思想教育和理论学习工作。一是制定党组中心

  组学习和机关政治理论学习计划,将学习纳入到三会一课中,做到理论学习有制度、有计划、有主题、有记录。全年组织党员干部专题学习研讨12次,撰写心得体会等文章20余篇,组织参加各类全市知识大讲堂10余人次。二是丰富学习内容。在全市转型发展,我们怎么转大讨论活动中,参与了市委宣传部组织的社科界研讨会,并作了发言;党的十九大前夕,分别在机关和石板岩上坪村组织了迎接十九大宣讲活动;十九大闭幕,为每名党员购买了十九大报告单行本、新党章,组织大家认真学习十九大精神,在机关掀起了学习十九大精神的热潮。三是建立党员职工个人学习档案,将干部职工的学习笔记、心得体会等集中收入整理,记录干部学习成长历程,同时抓严抓实党员干部学习教育。以《档案法》颁布30周年为契机,集中开展机关学法考试。

  (三)注重舆论引导,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始终坚持做好网络舆论管理,掌控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全年处理市长热线群众反映问题3件。以此为契机制定完善网络舆情应急处理方案,切实做到舆情情况第一时间知晓,引导和服务第一时间到位。建立健全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完善了档案信息,建立微信服务群,进一步健全完善信息报送审批制,注重把握不同时期宣传重点,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先后在河南省档案信息网刊发文章、信息25篇,营造了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

  二、存在问题(一)思想认识方面。个别干部对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性认识不足。局党组虽然对此进行了专门部署,但仍未达到上级党组织所要求的高度,少数党员干部由于自身的局限对网络意识形态认识模糊。

  (二)理论学习方面。政治理论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不够,系统性不强,理论学习倾向于机械化、碎片化,习惯于会上学习,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系统学习还不够,同时联系工作实际开展政治纪律教育的方式还有待丰富,少数党员干部政治纪律意识不强、认识不到位。

  (三)阵地建设管理方面。新闻上稿数量不多,对内对外宣传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业务成果方面的宣传较多,对弘扬传统美德、精神文明创建、主流文化思想内容宣传较少,宣传思想工作的影响力、渗透力、战斗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____年工作计划一是进一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继续以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为龙头,把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研判机制,坚持意识形态工作原则,党组书记做到重要意识形态工作亲自部署、重要意识形态问题亲自过问、重大意识形态事件亲自处置。二是坚持不懈抓好理论学习。以两学一做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为契机,以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为重点,以____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主要内容,创新理论学习方式,丰富理论学习内容,不断完善落实好理论学习活动。三是切实提高舆论引导水平。结合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通过开设专题、专栏等方式,扎实推进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档案工作的宣传活动。加大业务宣传、主题宣传和典型宣传的力度,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四是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

  正的要求,努力打造一支思想理论好、综合素质高、具有丰富意识形态工作经验的干部队伍,做到组织落实、人员落实、责任明确、制度健全。

  教育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领域,学校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课堂是传播弘扬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渠道。教育系统的领导干部、知识分子、青少年学生,是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群体。为贯彻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市、和教育党工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和指示精神,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我校始终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现将____年的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合理分工安排。我校校长及分管此项工作的领导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明确党支部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其他成员各按照一岗双责要求各负其责的制度。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年终考评,与教学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相关制度。签定一系列相关责任书,成立意识形态工作小组。并定期开展三会一课和意识形态领域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反思分析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突出问题,对存在问题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有效组织学习十九大精神和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提高党员干部和广大教职工对意识形态方向的认识。二、常抓学习教育,强化思想认识。我校认真思考,周密计划,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支部学习的重要内容,及时传达学习上级党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及指示精神。强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守组织纪律

  和宣传纪律,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在思想行动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1、以两学一做、不忘.牢记使命、幸福教育.党员领航主题教育

  活动为载体,通过领导干部上党课,警示教育等方式,不断加强党员干部思想建设工作力度,为学校教育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

  2、坚持学习制度,将学理论、学业务和党建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创建学习型党组织。

  3、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学习活动,学习____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其它先进典型事例,强化宣传,收集资料归档。

  在教育党工委直接领导下,配合抓实党建工作。主动作为构建党建带动并促进队建、团建工作,抓群团建设促党建的模式。围绕党建工作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

  恪守政治安全之责,时刻警醒教职工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教育,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恪守意识形态安全之责。

  落实守土有效之责。全体教职工以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守好阵地,管好队伍,切实做到工作有责、认真负责、尽职尽责,要主动作为、担当作为、有效作为、有所作为。

  三、抓好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让其以高度的工作激情完成工作。落实学习制度。学校领导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积极开展书记上党课活动。抓好党建工作。利用三会一课有效契机,宣讲典型事例、政治学习、听报告等方式提高广大教职工的思想意识。

  营造氛围。通过召开会议、宣传等形式,动员干部职工积极主动参与文明建设。同时,利用校园、微信群、QQ群,积极宣传活动动态,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参与热情。

  四、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明确工作方向。牢牢掌控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抓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抢占互联网阵地,探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要加大投入,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积极利用网络调查问卷、网络行为数据等技术手段,持续对全校学生政治观点、思想动态、心理健康、学习状况、关注热点、生活需求等方面数据进行系统采集、动态观测与综合分析,把握学生思想新动态。推进互联网+教学资源建设,围绕思政课、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和实践要求,开发一批精品课程、专业教学案例和基于学习、实习、实践的再生性学习资源,并及时传递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打造出一个学生喜闻乐见、时时处处受教育的网上精神家园。五、下一步意识形态工作重点1、认真组织学习教育党工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部署精神,加强看齐意识和责任意识,牢牢把握好政治方向。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学校党总支、党支部的工作计划和各处室工作计划当中,纳入年终评优选优工作。2、强化担当意识和战斗意识,加强宣传,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3、管好三个阵地。一是管好宣传阵地,二是管好课堂阵地,三是管好科研阵地。

  4、明确责任,加强责任追究。一、工作开展情况充分发挥正面案例、舆论引导作用。对内加强自身建设,定期开展专题学习会议,提高在职员工思想意识水平。对外持续加强宣传力度,及时发现网络上虚假、过分夸大事实等不好的舆情影响,主动作为,及时发声。党员干部更要积极发挥先锋示范作用,始终坚持党性原则不动摇,敢于同以不良舆论搞乱人心,危害社会稳定的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一是高度重视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加强网络安全监管。严禁在QQ、微信等社交平台上发布反动、消极、庸俗等不利于社会稳定的信息、图片。一经发现,及时举报查处。二是充分发挥正面舆论引导作用,利用相关平台,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截至目前,本年度我委已在政务信息公开网发布信息约90条。二、巩固主流意识形态工作情况网络意识形态情势是社会思潮的汇聚平台,因此做好网络宣传和正面效应引导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一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结合我园区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宣传公开栏、LED屏、横幅、等宣传阵地,以园区管委会为中心,由园区向企业、周边村组辐射,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截至目前,本年度我委播放涉及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正能量等方面内容宣传标语40条,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二是充分利用门户信息公开平台及时发布信息,强化网上正面宣传引导;三是通过日常走访企业、贫困户进行深入宣传,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现已走访宣传50余次,组织召开网络意识形态专题会议2次。

  三、风险点分析虚假、过分夸大事实等负面舆论极易影响社会稳定,破坏生产秩序,造成民众恐慌。四、下一步打算一是强化督导检查,加大问责力度。出现相关问题时,及时向群众做好解释工作,将不良影响缩减化解到最小。二是时刻注重网络舆论方面影响,定期开展风险自查,补齐短板,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工作措施,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三是加大对网络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力度,塑造正确价值观和舆论导向。坚持走群众路线,深入周村,深入企业,深入群众开展思想宣传教育,在群众中树立良好形象,牢牢掌控意识形态的主动权。

  

  

篇三:意识形态事例

  新形势下做好意识形态领域攻防斗争的几点思考

  作者:冯小卫来源:《云梦学刊》2013年第6期

  冯小卫

  (武警工程大学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86)

  摘要:恐怖主义意识形态,其核心内容也就是煽动和蛊惑国家和民族的分裂,突出表现是先从意识形态领域打开突破口,先从搞乱人们思想下手。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搞好意识形态领域的攻防斗争,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从而运用科学理论的强大思想武器抵制和消除恐怖主义意识形态的侵蚀和影响。

  关键词:科学理论;恐怖主义意识形态;思考

  中图分类号:C9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365(2013)06-0068-04

  在我国长期的反分裂、反恐怖斗争历史上,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而且在新的形势下斗争更复杂、任务更艰巨。对此,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意识形态领域历来是敌对势力同我们激烈争夺的重要阵地,如果这个阵地出了问题,就可能导致社会动乱甚至丧失政权。敌对势力要搞乱一个社会、颠覆一个政权,往往总是先从意识形态领域打开突破口,先从搞乱人们的思想下手”。[1]就“恐怖主义意识形态”而言,其核心内容就是煽动和蛊惑国家和民族分裂,突出表现是先从意识形态领域打开突破口,先从搞乱人们思想下手。在当今世界上,在反对恐怖主义的领域内,“意识形态之战”已经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而且,所有迹象表明,在我国“恐怖主义意识形态”的挑战已经甚嚣尘上,是必须全力应对的当务之急。[2]

  一、做好意识形态领域攻防斗争需要实现科学理论的大众化

  做好意识形态领域攻防斗争,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这个“本”就是实现科学理论的大众化。因此,我们要针对不同地区群众的思想基础、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采取有效的形式和方法,让科学理论占领意识形态阵地,切实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武装群众。

  (一)大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

  做好科学理论大众化工作,是广大干部群众学习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环节和基础性工作,也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要求。大众化包含通俗化,列宁曾经说:“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3]那么,如何以通俗化的理论武装全体党员和人民?就是要充分调动理论工作者的积极性,结合全国各地区实际认真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与通俗化工作,帮助干部群众深入理解其中所包含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努力把自己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融入到理论通俗化与理论武装当中。实践表明,特别是在地域偏僻、文化落后、宗教影响较大的地区,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群众、

  占领意识形态主阵地,最关键的在于要使这些地区的各族人民群众能够学懂它、弄清它,并在此基础上自觉接受它、认同它,从而转化为抵制错误思潮的自觉行动。

  (二)组织编写少数民族语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通俗理论读物

  这几年,党中央十分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大众化工作,每年都出版发行了《理论热点面对面》,引起了广泛的反响,成为了每年的畅销书,在理论读物中十分少见。但这些书的少数民族语言版本,其影响却要小的多。根本的原因在于其表达方式、关注热点等,都与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这就启示我们,要重视用他们能读懂的语言、能理解的事例、能接受的表达方式来阐释理论,解答他们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切身利益问题,用他们的表达风格,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魅力,使群众都喜欢看,而且能看懂。

  (三)结合信教群众的思想实际加强教育引导工作

  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的许多群众都信仰宗教,在这些地区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普及工作,有一个问题无法避开,那就是如何在尊重宗教信仰自由的基础上,使群众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就要求我们在宣传的内容上进行科学设置,主要围绕爱国主义、民族团结、依法从事宗教活动、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公民道德等方面进行教育宣传,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自觉遵纪守法,做合格的公民。实践证明,只要宣传教育做得符合实际,扎实有效,就一定可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占胜恐怖主义意识形态。如近年来在新疆、西藏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中,凡是接受过我们的正规培训教育的宗教人士,都没有出任何问题。

  二、做好意识形态领域攻防斗争需要增强科学理论教育的针对性

  做好意识形态领域攻防斗争,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也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途径和方法,从而增强科学理论教育的针对性。

  (一)利用大众媒体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时代,而大众传媒包括报纸、刊物、电台、电视台、互联网、手机通讯等,都是信息化社会的主要载体。大量事实证明,恐怖组织进行意识形态进攻,主要是利用媒体,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制造思想混乱。其根本目的是妄图通过肆意歪曲和攻击党的政策,诋毁这些地区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全盘否定各族人民日新月异、和谐安宁的幸福生活,从而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搞乱群众的思想,动摇人们的理想信念,为他们搞恐怖主义争人心、打基础。因此,我们也必须把大众传媒,作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群众的重要渠道,掌握新闻舆论的主动权和主导权,充分发挥大众传媒教育人民、宣传社会的重要作用。特别是要重视做好网上舆论引导,形成网上正面舆论的强势。

  (二)利用艺术载体

  每一件艺术作品的后面,都有一定的意识形态支撑。如萨特的小说《厌恶》中渗透着对“人类深处的灵魂、它的难题、它的出路”的思考。随着美国大片《泰坦尼克号》主题曲《Myheartwillgoon》的风靡世界,美国的那种“个人至上、人性至上”的价值观也影响到地球的角角落落。现实生活中,无论是新疆还是西藏的群众,都具有能歌善舞、热爱文艺的特点。因此,我们也要利用各种文艺载体,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近年来,有关部门已经在这方面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如2010年春节晚会上,有一个节目叫“党的政策亚克西”,就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再如新疆用针对少数民族群众文化落后的特点,利用连环画为主要形式,向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以维吾尔、汉、哈萨克三种

  

篇四:意识形态事例

  对于各级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来说还要按照提出的要求加强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五个方面作风的建设树立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顾全大局令行禁止发扬民主团结共事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生活正派情趣健康八个方面良好风气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三种意识为群众作出榜样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袁贵仁2008年04月21日08:05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4月9日,中宣部在京召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讨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来认识和谋划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切实把这件关系全局、事关长远的大事抓紧抓好。中央有关部门和部分省市党委宣传部负责同志以及专家学者在会上发了言。本报从今天起在理论版陆续刊发这些同志的发言。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这一科学论断,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社会是个有机体,任何阶级社会都有自己的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包括哲学、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等多种形式。从社会结构社会结构说,社会意识形态属于社会社会结构文化形态。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经济形态(经济基础)的反映和政治形态(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系统反映、体现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形态的思想体系。因此,有什么样的经济、政治形态,就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同时,意识形态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如果意识形态与经济、政治形态相适应,就可以促进经济、政治形态的巩固发展;反之,则会破坏经济、政治形态的巩固发展,甚至造成社会的停滞和倒退。所以,一切阶级、政党、国家无不重视社会意识形态问题。历史经验也表明,经济工作搞不好要出大问题,意识形态工作搞不好同样要出大问题。任何社会意识形态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集中体现意识形态的本质。社会意识形态不同于一般的社会意识,它的核心内容是阶级、政党、国家对自身根本利益它的核心内容是阶级、它的核心内容是阶级政党、和要求的深刻认识,对自身发展道路和目标任务的高度概括,和要求的深刻认识,对自身发展道路和目标任务的高度概括,对自身理想信念和行为规范的集中表达。的集中表达。对于一个阶级、政党、国家来说,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问题是存在的理由、存在的价值的问题,它所要回答的是思想旗帜、发展道路、精神风貌、理想目标等问题,它所要解决的是举什么旗帜、走什么道路、以什么样的精神面貌、朝着什么样的目标前进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问题,就是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问题。也就是说,核心价值体系是揭示阶级、政党、国家的核心价值,在社会意识形态中处于核心地位,对阶级、政党、国家的生存发展起核心作用的思想体系。一个阶级、政党、国家的成熟、先进与否,重要的就是它有没有成熟的、先进的意识形态和体现意识形态本质的成熟的、先进的核心价值体系,有没有在实际行动中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发展意识形态中这个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迄今最先进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社会也有自己的意识形态及其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及其核心价值体系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及其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特征在于,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奋斗目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四个方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它们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根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基石。二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关键是要深刻理解究

  竟是什么决定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观念反映、理论表现,归根到底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在运动发展中。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艰辛的探索过程。邓小平同志对此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之后,我们党还先后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公平正义、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论述,最充分地体现的本质属性等重要论断。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要求。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界定揭示了我们党在实践中找到的这条道路的“关键之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政治制度的反映,就要紧紧抓住、准确体现社会主义道路的“关键之点”,这是社会主义道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内容、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就要紧紧抓住、准确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最集中地反映社会主义道路的“关键之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这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侧面同一个问题的不同侧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可分割的支点。其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一个问题的不同侧面指导地位具有根本性。离开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会迷失方向,社会主义事业就会归于失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基本路线、根本目的、总体布局、战略目标的总体反映和价值体现,它是围绕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展开的,是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服务的。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失去了根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础。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的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它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特色。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立足我国基本国情,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与当代人类文明发展相一致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中国凝聚力、向心力的精神源泉,是中国人民团结和谐、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总之,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从根本上坚持了社会主义;就能在人们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空前活跃的情况下引领社会思潮、增进社会共识,最大限度地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凸显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研究,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说服力。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深刻把握其中蕴含的揭示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真理,蕴含的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愿望的

  理想信念,蕴含的引领全党全国人民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的精神力量。通过理论研究,推动理论创新及其大众化,更好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基本的道德规范。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最大的广泛性,它既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体系,也是国家的、社会的、全体公民的核心价值体系。要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用人民群众熟悉的语言、身边的事例、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持久地开展宣传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头脑、扎根人心,真正为人们所接受、所掌握、所认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转化,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感召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经过人们的理解、消化并转化为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要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贯穿到精神文明建设、政策法规和社会管理中,使之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追求、自觉行动。在这项工作中,青少年是重点。要采取切实措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国民教育,体现到大中小学的教学中,体现到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中,切实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作者为教育部副部长)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许志功2008年04月23日07:49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是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在当前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的复杂背景下,这一问题的提出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重大的实践意义。价值体系属于社会意识范畴,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所谓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是指在一定价值观指导下形成的在社会生活中居主导地位的社会价值体系,它能够有效制约和引导非核心、非主导的社会价值体系,能够保障社会基本制度的稳定和发展。虽然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在不同的时代会有多种价值观念构成的不同价值体系,但无论人们的价值观分化到何种程度,总有一种价值体系处于主导或核心的地位,这种价值体系就是这个民族、国家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居于最高层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只有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不断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才能使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有一个共同的精神支柱,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广泛而坚实的思想基础。把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同教育人民结合起来,把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同教育人民结合起来,努力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武装全党同教育人民,是有机统一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包括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它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就必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也必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人民。武装全党

  同教育人民,就是这样有机地统一于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指导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因此,只有坚持把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同教育人民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使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的伟大作用,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的信服感,从而自觉地学习、实践好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当前首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按照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对于各级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来说,还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要求,加强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五个方面作风”的建设,树立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顾全大局、令行禁止,发扬民主、团结共事,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生活正派、情趣健康“八个方面良好风气”,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三种意识”,为群众作出榜样。同时,要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用多种形式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进行深入浅出的阐释和解读,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内涵和要求通俗化、形象化,使之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所掌握。把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指导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在社会思想多样化加速发展的情况下,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指导思想一元指导与社会思想多样化的关系。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精神生活日趋多样。如何对待这种现象?从总体上说,第一是要看到其历史必然性。精神生活领域的多样化,从根本上说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日趋多样化的反映。第二是要看到其时代进步性。精神生活领域的多样化,反映了人们精神世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第三是要看到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无论物质世界还是精神世界,都是多样性的统一。历史经验表明,对于多种多样的社会思潮,放任自流不行,一味堵塞也不行。善于包容,是先进思想文化的特质,也是先进思想文化发挥主导作用的必由之路。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思想共识,是思想文化发展的一个法则。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指导。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并不是不要一元指导。事实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管它的精神生活和价值观多么复杂、文化多样性多么丰富,都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形态和思想体系。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这些都决定和要求我们在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指导,用马克思主义来教育人民、统一思想,筑牢社会团结进步的思想基础。如果不是这样,社会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就会失去思想灵魂。我们现在正在大力建设和谐文化。和谐文化不是只要多样,不要统一。恰恰相反,多样性的统一才是真正的和谐。如同音乐,它需要多样的音符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丰富性,但多样的音符只有统一于共同的主旋律,才能奏出最和谐的篇章。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这样的主旋律。坚持科学引领,把着力点放在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上。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用马克思主义引领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的过程中,如何才能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呢?这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非常重要的是引领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的科学方式问题。用科学的方式来引领社会思潮,就是要尊重思想、观念、文化特点及其发展规律,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说理、讨论等解决思想矛盾的方式方法,而不是用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或行政命令的方式方法来处理问题。就是既要旗帜鲜明、坚持原则,又要和

  风细雨、循循善诱。只有不断探索新形势下不同思想观念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特点和规律,不断增强引领方式的时代性、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在实践中更好地确立起来。把开拓创新同求真务实结合起来,切实改进理论教育的方式方法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应根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性质和特点,根据形势任务的需要,采取多种形式。为此,必须开拓创新。但开拓创新必须以求真务实为前提,没有求真务实的作风和精神,不可能有真正的开拓创新。科学发展观是求真务实的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学习教育上,就是要进一步端正学风,防止形式主义。形式主义的主要问题是图热闹、走过场、务虚名。这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不相容的。毛泽东在延安整风中号召全党“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当前,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改造我们的学习”,就是要树立求真务实的学风,注重理论学习和教育的学以致用。理论学习和教育的质量与效果,直接影响促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进程。因此,决不能敷衍了事,做表面文章,而必须着眼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着眼于实际问题的解决,着眼于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改造。鉴于以往的实践经验,搞好理论武装工作,既需要开展适当的集中教育,更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长效机制。应把理论武装工作融入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基层党的建设之中,融入干部的培养、选拔、考核之中,融入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之中。通过完善党内理论学习制度,推动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政府、学习型社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来自现实生活、来自广大群众、来自生动实践的。因此,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应该使其形式符合这一理论的本质和特点,使理论教育的形式与现实生活相吻合、与发展实践相联系,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只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用老百姓的语言讲老百姓关心的事情,我们的理论教育才能打动人、说服人,使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得到巩固。(作者为国防大学副校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罗哲2007年12月08日11:23来源:光明日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其内容涵盖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准则,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具有内在统一关系的有机整体。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第一,主导性。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现代社会生活的多样性为每个人提供了更多选择的权利,但这种选择是受一定核心价值观规约的。如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起不到应有的主导和引领作用,整个社会就会陷入无序或混乱。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集中反映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具有明确的主导性。社会主义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核心价值体系具有主导性的内在根据在于它的先进性。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了一元化指导思想,明确了共同追求,坚持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先进性要求。第二,现实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当今时代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各种观念相互碰撞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只有立足时代发展要求,反映时代发展特点,针对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才能真正发挥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和引领作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人,始对于共产党人来说,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终坚持崇高的理想,坚持理想与现实的统一。现阶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共同理想,既具体实在,又鼓舞人心,昭示了我们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个共同理想,既体现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又体现了党的现阶段奋斗目标,要求共产党员把为最高理想而奋斗同为现阶段共同理想而奋斗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中来。第三,包容性。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社会价值观的多样化为促进创造活力的迸发提供了条件,也为充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丰富资源。但同时应该看到,社会价值观的多样化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无序性,如果没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引领,势必导致价值失序甚至社会秩序的紊乱。因而,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引向深入,就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整合多样化的社会价值观,通过倡导积极、支持有益、改造落后、抵制腐朽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下的社会思想文化的和谐。第四,超越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源于一般价值体系,又高于一般价值体系,是对社会主义一般价值体系的哲学概括和理论升华。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成要素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都包含着对现实生活的超越,从而标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凸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较之其他价值体系的差异所在。第五,开放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着的体系。其基本内容具有稳定性,但也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开放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也为马克思主义伴随实践和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与时俱进提供了源泉和动力。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批判精神和彻底的开放性,能够始终正确反映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因而,它才能够永葆旺盛的理论生机和活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辉煌灿烂的历史进程中培育和形成的,是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的岁月里继往开来、走向繁荣富强、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纽带;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中华民族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是当代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写照;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了中国古代的“知耻”文化传统,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思想,同时又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篇五:意识形态事例

  学校意识形态和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总结范文

  教育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领域,学校是学习研究宣扬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课堂是传播宏扬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渠道。教育系统的领导干部、知识份子、青少年学生,是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群体。为贯彻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市、和教育党工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和唆使精神,牢牢掌控正确的政治方向,我校始终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现将2022年的工作情况总结汇报以下:

  1、强化组织领导,公道分工安排。

  我校校长及分管此项工作的领导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明确党支部书记是第1责任人,其他成员各依照“1岗双责”要求各负其责的制度。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年终考评,与教学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相干制度。签定1系列相干责任书,成立意识形态工作小组。并定期展开“3会1课”和意识形态领域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反思分析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突出问题,对存在问题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有效组织学习109大精神和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提高党员干部和广大教职工对意识形态方向的认识。

  2、常抓学习教育,强化思想认识。

  我校认真思考,周到计划,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支部学习的重要内容,及时转达学习上级党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及唆使精神。强抓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扬教育,大力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控正确的政治方向,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守组织纪律和宣扬纪律,坚决保护中央权威,在思想行动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1致。

  1、以“两学1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幸福教育.党员领航”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通过领导干部上党课,警示教育等方式,不断加强党员干部思想建设工作力度,为学校教育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

  2、坚持学习制度,将学理论、学业务和党建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创建学习型党组织。

  在教育党工委直接领导下,配合抓实党建工作。主动作为构建党建带动并增进队建、团建工作,抓群团建设促党建的模式。围绕党建工作展开了1系列的活动,获得良好的效果。

  恪守政治安全之责,时刻警省教职工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教育,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恪守意识形态安全之责。

  落实守土有效之责。全部教职工以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守好阵地,管好队伍,切实做到工作有责、认真负责、尽职尽责,要主动作为、担当作为、有效作为、有所作为。

  3、抓好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让其以高度的工作豪情完成工作。

  落实学习制度。学校领导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积极展开书记上党课活动。

  抓好党建工作。利用“3会1课”有效契机,宣讲典型事例、政治学习、听等方式提高广大教职工的思想意识。

  4、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明确工作方向。

  牢牢掌控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抓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抢占互联网阵地,探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要加大投入,全面加强校园网

  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宏扬主旋律、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积极利用网络调查问卷、网络行动数据等技术手段,延续对全校学生政治观点、思想动态、心理健康、学习状态、关注热门、生活需求等方面数据进行系统收集、动态观测与综合分析,掌控学生思想新动态。推动“互联网+教学资源”建设,围绕思政课、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和实践要求,开发1批精品课程、专业教学案例和基于学习、实习、实践的再生性学习资源,并及时传递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打造出1个学生脍炙人口、时时处处受教育的网上精神家园。

  5、下1步意识形态工作重点

  1、认真组织学习教育党工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部署精神,加强看齐意识和责任意识,牢牢掌控好政治方向。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学校党总支、党支部的和各处室工作当中,纳入年终评优选优工作。

  2、强化担当意识和战役意识,加强宣扬,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

  3、管好“3个阵地”。1是管好宣扬阵地,2是管好课堂阵地,3是管好科研阵地。

  4、明确责任,加强责任追究。

  

  

篇六:意识形态事例

  2020年上半年,我局党委根据县委部署要求,全面落实党委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立,强化意识形态领域管理,实在加强和改良意识形态工作,始终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党管意识形态工作获得明显成效。

  一、总体情况(一)注重思想引领,不断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立一是加强理论武装。组织党委中心组持续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点学深悟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及时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最新讲话精神和省委、市委、县委的最新贯彻举措。并利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让全系统党员干部养成“每日必学〞的良好习惯,真正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理论、推开工作。二是加强党纪党规教育。局党委狠抓思想作风建立,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教育引导广阔干部职工增强党性教育,强化规矩意识,树立起勤政廉洁,风清气正的良好交通形象。全面排查,找风险防控上的空档和工作落实上的问题。结合整治“中梗阻〞行动,紧盯工程建立、行政执法、脱贫攻坚等关键领域,重点整治政令“中梗阻〞、责任“中梗阻〞、作风“中梗阻〞、效劳“中梗阻〞、纪律“中梗阻〞,坚持以铁的手腕、铁的纪律、铁石心肠开展整治工作,让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人和事无处遁形;强化干部自律意识。深化学习?准那么??条例?,进一步教育引导党员干部遵守生活作风纪律,重视家庭建

  立,强化对配偶、子女和身边人的约束和管理,自觉净化“三圈〞。三是重视人才队伍培养。积极引导交通青年人才爱岗敬业,甘于

  奉献。并以第三轮交通大会战为主线,结合交通运输行业本单位实际,讲述交通新故事、树立交通新形象,弘扬交通行业价值观和交通文化等内容为主题,举办了围绕“不忘初心砺党史、牢记使命勇会战〞演讲比赛,不断推进人才培养与交通开展深度交融。

  (二)加强新闻宣传,不断稳固意识形态主流阵地一是强化舆情管控。严格24小时值班制度,全面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网络信息管控,做好交通系统负面信息的调查核实、对重大事件、重要情况、重要社情民意倾向苗头性问题,定期开展分析研判,有针对性地进展引导,牢牢把握话语权,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负责。二是加强阵地建立。加强对交通运输系统的意识形态工作阵地建立和管理,确保系统内宣传栏、广告牌、电子显示屏、文化活动场地等意识形态阵地内容及时更新,始终坚持正确方向和导向,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抓住重要和敏感时间节点,加强意识形态平安预警监测和分析研究,绝不给错误思想和言论提供传播渠道。三是严格考核问责。加强对下属各单位的意识形态工作的指导和检查,严格落实述学、评学、考学制度,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委重要工作,纳入年度综合目的考核,并对下属各单位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情况进展定期催促问效、严格考核,对履职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展严格问责追责。

  四是加强外宣工作。强化交通运输系统通讯队伍建立,打造一支政治坚决、工作负责、业务精通的宣传思想文化管理队伍。积极参加通讯员业务培训活动,及时完成各项宣传任务。结合交通系统工作实际和特色亮点,利用县专题宣传周活动积极宣传办事流程、惠民政策、行业法规、扶贫成效等,充分展现交通系统工作实效和良好形象。

  (三)聚焦文明创立,积极培育行业新风气一是大力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交、客运站等部门建立了一批核心价值观主题公交、主题车站、“文化长廊〞等,运用群众语言、身边事例、生活场景,让百姓受到教育。在车站、码头、公交首末站等公共场所,利用LED屏、车载电视等媒介宣传政治主题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公益广告,大力营造创立气氛。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先后组织开展“五一工会杯〞篮球比赛、“不忘初心砺党史、牢记使命勇会战〞演讲比赛等系列活动,促进和谐交通建立,增强干部职工的幸福感和归属感。二、主要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不够充分,对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的理解存在“误区〞。交通中心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未能完全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平时工作中,重视交通建立,重视上级交办的工作任务,意识形态工作有时被无视、被淡化,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二是工作气氛不够浓重,基层意识形态工作存在“盲区〞。一些基层单位对意识形态工作认识缺乏,理解不透,对意识形态工作缺乏

  深化研究和推进部署,缺乏组织性和指导性,任务交办不明确,责任目的不明晰,往往出现错位和缺位的现象,工作常常处于被动应付状态,意识形态工作显得较为疲软和被动。

  三是宣传力度尚显薄弱,意识形态主流阵地还需不断稳固。新闻宣传的覆盖面还不够,有分量的重点报道在宣传的广度和深度上还显缺乏。网络舆情的监测面不够广,还停留在本地论坛以及“阳光问政〞等层面,定期发帖,主动发声,承受社会监视上做得还不够。交通系统通讯员队伍才能程度参差不齐,在重大舆情引导上主力军作用发挥得还不够。

  三、下一步措施一是进步政治站位,强化思想认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要求全系统干部职工在意识形态领域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实在把意识形态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定期研究部署系统党建、宣传、反腐倡廉、干部教育及文明创立等工作,实在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管理,认真履行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二是浓重工作气氛,凝聚工作合力。围绕党管意识形态的原那么,定期分析研判、推进部署意识形态工作,将意识形态的学习纳入中心组学习内容,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带头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形成党委统一指导、部门共同参与、全系统齐抓共管的良好气氛。健全意识形态工作目的责任考核制度,加大对基层单位的监视考核力度,以压力带动力,增强基层党组织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决性。

  三是加强新闻宣传,稳固意识形态主阵地。建立完善宣传机制,统筹推进全系统新闻宣传工作的联动机制,形成行业宣传一盘棋。牢牢把握领头作用,贯穿上下联络,高效整合新闻资源,提升宣传效率。健全网宣队伍,结合交通网情,有针对性地安排实战训练,组织本系统通讯员在本地论坛积极发声,引导言论方向,弘扬正能量,引导网民进一步理解交通、理解交通、宣传交通。

  

篇七:意识形态事例

  意识形态批评案例分析

  在《谈谈工人运动的心理》这篇文章中,普列汉诺夫高度赞扬了高尔基的戏剧《仇敌》。普列汉诺夫认为艺术家必须同时又是心理学家,应向读者表明阶级斗争怎样影响了剧中人物的精神状态、思想和感情,而《仇敌》恰好符合这一要求。同时,普列汉诺夫还认为现代生产关系和现代技术促使无产者成为了社会性的动物并深刻影响了他们的心理,使得他们感到自己是一个量,只有同其他量加在一起才有意义。《仇敌》给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来理解这种心理。

  具体来说普列汉诺夫认为《仇敌》主要体现了一下几点:一、人的社会阶级地位决定其观点的差别。无产阶级乐于指望群众且为了本阶级的利益甘愿牺牲自己,尽管他们认识到了并且也尽力把未来想象的坎坷崎岖,但仍然无退缩之意。这种敢于自我牺牲的精神展现了他们对未来的自信。资产阶级则更乐于指望个人,且总喜欢用夸大的希望来鼓舞自己,这种无根据的乐观体现了他们对未来的悲观。二、社会的经济地位决定社会成员的心理。“上等阶级”的人们因为占有很多的生产资料而将金钱看成十分平淡的东西,谈论金钱是他们厌烦。但对于无产者来说,为“金钱”斗争就是为捍卫和发展自己的自尊心而斗争,他们斗争不仅是为了增加工人收入的“金钱”的数目,而是要改变甚至摧毁现存的经济制度。这在列夫欣和塔季雅娜佳的谈话中可以窥见一斑。三、由于社会地位的差别,“上等阶级”认为“消灭金钱”的问题是道德问题,它意味着生活朴素,不尚奢侈,,消灭自己的贪欲和其他恶习,而对于无产阶级来说“消灭金钱”的问题是社会问题,恶不在于金钱在人们面前勾画了一幅只有金钱才能换得来的欢乐的图画从而使人腐化,而在于它使人屈从于金钱,因为不屈从将无法满足肉体和精神的需求。因此,道德问题就成了社会问题。由于所处的社会地位,无产阶级无法接受托尔斯泰的“无以暴力抗恶”的观点,因为社会的罪恶取决于它的社会制度,制度不变恶不会减少,而改变社会制度,无产阶级除了身上的枷锁,什么都不会失去,改变社会制度有时需要暴力。

  在这篇文章中普列汉诺夫对《仇敌》的分析和评价都是比较精准和全面的,他在肯定《仇敌》艺术性的前提先,重点论述了其思想深度和历史内涵。但是我认为在这篇文章中普列汉诺夫过分拔高了无产阶级的思想境界,或者说他并没有透彻的分析无产阶级的心理,尽管我们不能否认无产阶级的自我牺牲精神,但也不能片面的认为当时所有的无产阶级都具备这种精神或者说无产阶级只单纯地拥有这种精神而没有其他个人私念。文章只分析了无产阶级的“超我”心理,而没有论述“自我”或“本我”的心理,或者说是没有分析被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所遮蔽的深层无意识。

  因为尽管作家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具有真实性,这种真实性有时大于历史学家、经济学家,但是,来自于现实生活中的材料毕竟是经过了作家的个性化处理,也就是折射后才进入作品的而这种折射本身包含意识形态性质。高尔基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有可能会夸大无产阶级的积极的精神品质,而掩盖了一些消极的品质,批评家有责任指出这种偏。当然评论家本身也会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所以有时他们也无法完全客观地看待事物。

  

推荐访问:意识形态事例 意识形态 事例

本文链接:https://www.xpbxgsx.cn/zhuantifanwen/fanwendaquan/211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4 精优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15042696号-1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