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精优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范文大全 >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推进高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时间:2023-07-07 18:10:04 来源:精优范文网
导读: 王邵军(山东财经大学,山东济南250014)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没有就教育谈

王邵军

(山东财经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没有就教育谈教育,而是把教育与科技、人才三者并一,用专门章节进行了深刻论述。这是报告中的一个明显特点,也是重要的理论创新,其中蕴含深意,值得我们反复学习领会。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1],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高质量的需求、对先进科学技术和卓越人才的需求比任何时候都要更加迫切和强烈。从历史脉络来看,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与党的十八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一脉相承的,二者在本质、要义上是相通的、一致的。可见,在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后,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将是引领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主题。因此,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建设高等教育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有必要对高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内涵意蕴及实践路径做出探讨。

高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主基调是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以学校内部诸要素的有效开发、整合、高阶跃升为路径,以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提升质量、创新驱动、优化效能等为手段,客观辩证地分析、把握和处理规模与效益、增量与质量、结构与功能、长期与短期等各种关系,更加关注公平、质量、结构,更加注重调动集聚大学人潜力能力,以此推进高校事业高质量发展。高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内涵与意蕴主要聚焦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本质

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是与大学本质密切相关的。近些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国内一些高校盲目追求“大而全”“升格热”,忽视了对大学初心与使命的坚守,对大学本质的认识越来越模糊。何为大学本质?这一点可溯源至大学创办初期。现代大学起源于欧洲中世纪文明,早期大学实际上就是探索学问、追求真理的社团与事业共同体,组织简单、功能纯粹、指向明确,这一特质可以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教学活动中一窥端倪;
其后,19 世纪德国教育家洪堡继承了古希腊和中世纪的大学传统,在创办柏林大学时首次提出“科研与教学相结合”,进一步丰富了大学的内涵。从现代大学的起源与发展可以看出,知识传播与学术研究,学术性与教育性的统一,就是大学的本质所在,也是大学存在的第一要义[2]。任何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不可能跳过这一本质而独立存在,换言之,我们推动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也是对偏离与模糊大学本质行为的纠正,其行为愿景还是在于守护大学本质并保证其纯洁性。

(二)主体价值

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归根结底还是要通过大学人的主观能动来实现,只有教授、学生、教职工的主体性和价值受到关注、尊重和充分发挥,才能集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自主性、能动性和积极性。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本质要求,就是将“大学人”置于主导地位,以建立起个体与大学共同发展的共同体为目标,以人为本、立德树人、尊重人才,注重培养什么样的人,注重发挥人才价值,强调人的全面和谐发展[3]。

(三)发展质量

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主要特征在于规模数量的扩张向质量内涵的提升转变。大学运行机制与发展模式主要涉及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四个主要变量,四个变量相互联系、彼此制约。不同的变量、不同的结合,对高校发展产生的影响也具有差异性。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外延式发展,表现的发展方式是注重规模的扩大;
而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则是突出办学质量,以质量为主导实现规模、结构、效益的最优化。也就是说,质量的提升是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主要变量和方式。

(四)核心优势

一流的大学必须具备一流的核心竞争力,这也是推进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目标向度。高校核心竞争力更多体现的是“相对优势”和“比较优势”,这种优势是靠不断地积累、沉淀和创造逐步建立和形成的。一流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高层次人才竞争力和学科竞争力方面,二者是高校办学层次与办学效益的提升的关键性因素,也是评价高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成效的重要指标。高校要培育提升核心竞争力,就要立足自身学科资源禀赋,在科学分析外部环境和自身实力的基础上,找准定位,突出资源配置重点,集聚各种能力要素,用最具优势的集合体,形成有鲜明特色的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产生最核心的竞争力。

(五)创新驱动

高校发展动力可分为要素驱动和创新驱动两类。要素驱动是空间、规模、设备、资源等要素在低层次结构上的持续投入和单纯物理性的增长、叠加,这种驱动模式在带给高校规模扩大和快速发展同时,也容易带来方式质同、模式粗放、效率不高、后劲不足的“硬伤”;
而创新驱动则是通过结构调整、高效治理、资源配置优化激发内生动力的创新性行为,是化学性的质变反应,是对“存量”的改革激活,契合了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根本要求。一般而言,当单纯的要素投入难以支撑高校持续性发展时,明智的高校管理者往往从要素驱动转而寻求创新驱动。

(六)可持续性

教育的周期性决定发展高等教育不能“短视”,要做到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不能急功近利、竭泽而渔。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是一种良性发展,强调要有前瞻性眼光,坚持谋长远,为未来发展积蓄能量,打好基础。做到这种良性发展,必须要增强成本意识、效益意识和风险意识,在优化资源配置、控制办学成本、提升资金使用效能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把经费、人力、资源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如果高校管理者眼光只盯着“教育GDP”,成本投入没有规划节制,管理上不精细,就会坐吃山空,所谓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也难以为继。

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论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理论体系,并用“六个坚持”高度概括蕴含其中的世界观、方法论:必须坚持人民至上;
必须坚持自信自立;
必须坚持守正创新;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
必须坚持系统观念;
必须坚持胸怀天下[1]。“六个坚持”的世界观、方法论,是对“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的高度凝练概括,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是这一思想的内核。推进高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首要的就是要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把握好党的创新理论中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坚持人民至上,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优化教育教学和人才科技供给,提升学生和家长的教育幸福感,提升高校服务发展能力,让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坚持自信自立,就是要树立自信、保持特色、强化优势,扎根中国大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学科话语权,承担应有的文化担当,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之路,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坚持守正创新,就是要坚持创新第一动力,勇当理论、科技创新排头兵,积极推进“四新”建设,重视基础、新兴、交叉学科建设,努力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对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大需求,有组织推进科技攻关,建设高水平创新智库,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坚持问题导向,就是要聚焦发展中的问题短板,深入推进育人模式、管理体制、评价机制、人事分配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努力破解长期制约学校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激发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动力活力。坚持系统观念,就是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尊重高校层次、类型、归属上的多样性,统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多重职能,兼顾学校、学院、学科、专业等不同层次,抓实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推动各要素互联互动、协同发力、整体推进。坚持胸怀天下,就是要以全球化视野推进开放办学,以开阔的胸襟与世界高等教育对话,以胸怀天下姿态推进世界需要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路径和模式,增强交流互鉴,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贡献力量。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是我们推进高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科学指引和行动指南,只有掌握了其中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才能回答好“办什么样的大学、怎么办大学、为谁办大学”这一方向性问题,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这也是高校推进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逻辑起点和根本前提。

不同的高校,因为办学历史、背景、资源、定位、思路迥异,在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路径上有不同的实践形式。作为山东省老牌的财经类高校,山东财经大学2012 年由原山东经济学院和原山东财政学院合并成立,合校后,顺利实现了实质合并、平稳发展。但是合校带来的深层次的矛盾、制约学校发展的弊端和发展瓶颈,在合校初期也是客观存在的。党的十九大以来,山东财经大学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这一主线,立足山东财经大学改革实践,在高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理论探索基础上,廓清与建立了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框架与实践,压减空间、集约资源,合理布局、调整功能,优化结构、提升质量,把有限的资源集中起来办大事,不断推动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化发展转变,学校核心竞争力大大提升,完整地嵌入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历史背景,成为因内涵式发展而受益的典型实践样本。结合近些年山东财经大学办学实践和未来发展方向,高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可通过以下路径来实现。

(一)系统优化结构布局

大学内部结构的调整优化,是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主要途径和要求。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只有结构优化了,功能才能得到有效发挥,质量才能得到提升,才能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内部结构优化包括系统构成要素的合理匹配、互动互补、良好的化学反应等等,在高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定义下,主要涵盖学科结构、专业结构、师资结构等方面的优化。

1.学科结构:创新主干引领的交叉编组模式。一流大学的本质,其实就是一流的学科,抓好一流学科这个龙头、这个核心,就能纲举目张,带动学校整体水平的提升。学科建设重要途径首要的就是优化学科结构。首先,要构筑学科“雁阵模式”。“雁阵模式”就是要有领头雁,冲锋在前,着重发挥传统优势学科的“头雁效应”,按照冲A 学科、支撑学科和储备学科三个层次,强化学科梯队建设。同时,认真做好学科的“加减法”,充分挖掘各学科之间的互补性,明确各学科发展定位,建立起完备的供应链、信息链和价值链,以优势学科为牵引驱动,形成联动效应,形成特色学科群,用超常规的举措推动学科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其次,还要突出“交叉融合”。学科如果孤立前行,没有支撑与交叉是走不远的,通过学科交叉融合,传统优势学科就会拓展出新的增长点与生长方向。这就要求高校要有前瞻性眼光,打破惯性思维和常规建设思路,密切关注前沿学科,破除学科壁垒,理顺体制机制,以问题为导向,建立交叉学科发展引导机制,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交叉融合,推动各学科一体建设、创新发展。此外,还要重视“头部产出”。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中,突出质量、服务和贡献,重点关注代表作质量、高层次人才承担国家重大项目及成果情况等。要以“大平台、大团队、大交叉、大协作、大项目”为建设思路,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建设跨学科重大创新规划平台体系,面向国内外招募学科领军人才,做到问题导向、项目牵引、平台支撑、团队协同,加大高端项目和高水平成果的产出。

2.专业结构:与国家社会需求同频共振。山东财经大学合校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存在专业设置过细、培养口径太窄、同质化严重等问题,学生报志愿晕头转向,就业口径也因此变窄,教师竞项目、争课题,内耗多。并且太过专业化的培养,往往忽略工具、方法、素质的训练,缺乏培养的质量和厚度。基于此,学校进一步健全招生、培养、就业、校友联动机制,完善以社会需求、学校战略、发展质量为导向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专业退出机制和新专业准入机制,对于办学水平低且社会需求小或设置过多的专业,跟踪测算评估,实行转改、减招、隔年招生、停招、撤销等措施,突出专业优势和竞争力,把老化陈旧、需求度低的专业淘汰掉,增设了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的金融科技、智能会计、低碳经济管理、大数据、人工智能、国际经济发展合作等新型交叉专业,形成与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结构。经过优化调整,学校经管专业集中度显著提高,专业支撑度明显增强,29 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占专业总数比例位居全国财经高校前列。

3.师资结构:超常规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和团队。人才是推动高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最强引擎”,也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最大支撑”,建设一流学科、一流大学,离不开人才贡献和支撑。目前来看,高层次人才总量不足,仍然是许多高校向更高层次突破的瓶颈。高校要围绕发展战略规划、学科重点发展方向,超常规引进高层次人才,全力招引青年博士,切实抓好培养、引进、管理、服务四个环节,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努力建设结构合理、素质精良、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师资队伍。在面上要整体推进,围绕优化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加强师资引进培养工作。山东财经大学近几年通过预聘制等人才引进制度改革,大力引进青年博士,开通人才“直通车”,优秀者直接聘为副教授,此举明显改善了师资队伍学历、学缘和年龄结构学术素养,成为学校科研创新、持续发展的新生力量。在点上重点突破,坚定不移把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创新引才模式,花大力气超常规引进高层次人才,特别是紧俏急缺的学科领军人才和带头人。在引才结构方面,要坚持正确导向,不能盯在人才总量上,还要看学校定位、学科发展的匹配度、边际效用以及人才梯队的储备建设等,充分估算人才引进的适用性、紧缺性、需求度,引来的人才,确确实实是急需的人才。在花大力气引才的同时,山东财经大学也注重挖掘内部潜力,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发展和培养,仅2022 年一年就有5 名教师获得了国家级人才称号,作为省属高校来讲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这也说明只要高校重视人才,能够围绕人才搭建平台,为人才成长和发展创造充足条件、提供适宜“土壤”,不论何种类型、层次的高校,都能培养出自己的高层次人才。

4.管理结构:从“管制”走向“善治”。组织结构的演进、调整和变革是激发大学内生动力的有效途径。高校传统上多为“金字塔”式管理模式,特点是自上而下、管理重心高、结构层级化、边界壁垒高立、指令弱化。随着办学规模的增大,这种管理模式弊端逐渐显露,许多高校力图通过改革构建新的治理结构,探索从“金字塔”向“扁平化”管理模式转变,简化层级,横向延伸,强调效率和弹性。从实践来看,最契合实际的理想化管理状态,应该是二者兼容,采取相对中和的扁平化和科层化叠加的管理模式,以此重构学校与职能部门、学院关系[4]。这种科层化、扁平化叠加态的管理模式,为以学科为基础的学院整合提供了改革方向。目前,山东财经大学推进的学部制改革,就是以“大学科”为单元对现有学院进行整合,在各相近学科之上设相应的学部或虚拟学部,赋予相应管理权限和一定的人财物自主支配权,这样既可以高效承接学校指令,保证顶层意志,又可以盘活资源,强化支撑作用,促进教师、学术教学活动的融通,集中优势,面向经济社会需求,围绕前沿科技、关键核心技术,向大科研、大平台、大项目集中发力。

(二)推动功能质量变革

推动从量的提升到质的转变,是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核心要义。谈高质量内涵发展就不能不谈质量概念,没有质量的发展就不是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高校的主要功能在于教学和科研,推动人才培养、学术创新以及服务社会的质量变革是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主要内容、方式或途径。

1.强化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立德树人是最根本的任务。教育部提出了本科教育全面振兴三部曲——质量意识、质量革命、质量中国。高校要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树立质量理念、建立质量标准、建设质量文化、完善质量体系,健全立德树人的落实机制,创新教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充分激发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生机活力。如何去做? 在宏观上要做好五个转变:促进“本科教学”向“本科教育”的转变,既要着眼于“教”的功能,更要立足于“育”的使命,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环节;
促进“单一学科”培养向“交叉学科”培养的转变,设立专门的交叉学科和跨院系课程模块,强化“四新”人才培养;
促进“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转变,建设“金专、金课、金师、金教材”,淘汰“水课、水师、水教材”,推动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信息传播向知识建构、被动接受向主动学习转变;
促进“供给驱动”向“需求驱动”转变,以需求为导向,聚焦供给侧改革,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服务学生成长成才需求,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增加多元化有效供给,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选择空间;
促进传统多媒体教学向“智慧课堂”转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推进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常态化实施,打通资源壁垒,优化教学流程,丰富教育内容,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2.加强学术创新体系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围绕科技创新,提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是新时代高校的使命任务,也是推进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要求。大学不能按部就班发展,而是要胸怀“国之大者”,围绕“四个面向”,将自身发展小逻辑,去服务国家经济发展大逻辑,这样才能体现出自身科技与学术创新价值[5]。从实践来看,提升科研和社会服务质量,关键在于“两极突破”:一个极点就是取得标志性科研成果和学术贡献,追求前沿高端学术创新,瞄准“卡脖子”技术组织攻关,努力实现关键技术重大突破,加强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
另一极点就是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服务国家地方重大战略,成果转化直达产业需求一线,着力提升产业链水平。围绕这两个“极点”,还要布好“经纬线”。纬线就是创新科研机制,打破学科学院壁垒,发挥学科交叉集成优势,催动原创性、引领性财经研究;
经线就是要拓展校地、校企、校校横向深度合作,加快产学研转化,深化协同创新。“两个极点”的确立和“经纬线”的合纵分布,为科研工作、学术创新和社会服务立体化、精准化、协同化确立了高质高效的工作模型和模式。

(三)尊重主体价值创造

人是生产力的主导因素,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在主观上首先要着眼于个体价值的发展和个人能量的发挥[6]。

1.关照内在需求。大学最主要群体就是教师和学生,他们身处不同学科、专业,内在需求各异。比如,学生群体希望学校为之提供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提供尽可能好的教育、学习和成长体验;
教师群体更关注学校的收入分配、教研激励、工作条件等。在表达内在需求的同时,教师和学生会渴望参与到学校的治理过程中,为学校良性运行与高质量发展尽一份力量。但实际上,在目前高校治理体系下,象征大学主体的师生利益诉求很容易被边缘化,学校对师生的关注度仍然不够,对同一群体中的个体差异化诉求没有高效回应,给予师生参与学校治理机会并不充分。高校管理者应遵循“以生为本、以师为尊”的治校逻辑,在制定决策的过程中,把教职工、学生群体以及个体的差异化诉求充分考虑进来,倾听他们的想法,实现他们的合理需求,建立起基于大学人的支持、激励、保障、发展、价值认同体系,持久激发师生员工的能动性和创造力,引导其共同实现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使命与目标。

2.激发学院活力。学院也是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关键主体。对学校而言,由于信息上不对称,对学院缺乏细致了解,加之管理链条过长,容易出现决策偏离或滞后;
从学院来看,个体资源禀赋有差别,建设周期不一,如果学校层面统得太死,各学院的比较优势就难以发挥。高校治理者要正确认识把握二者辩证关系,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寻找集权与放权、学校整体利益与学院利益的最优平衡点,既要把方向、管大局、抓统筹,又要考虑管理重心下移,充分简政放权,赋予学院更多的自主权,激发“学院办大学”的动力,还要完善制衡机制,健全学院党政联席会制度,发挥学院自治性组织作用,避免产生院长们行政权力过大、过度集中、不会用权。

3.依循学术逻辑。大学的管理必须要遵从学术逻辑,尊重教授和学术的价值,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这两种权力并存的“二元制权力结构”中把握好平衡,防止行政权力过多介入和干预学术权力。应淡化官本位倾向,推行“学术自治”,重视发挥学术、教授委员会等学术组织作用,完善学术事务议事规则,厘清行政权力、学术权力的边界,避免两种权力捆绑交织,过度集中在小部分人的手中,从而对学术资源过度集中甚至垄断,滋生学术权贵。完善学术评价和激励机制,加大管理重心下移力度,从政策上大力扶持教学团队、科研团队,赋予相应的自主权,扩大团队负责人在人才引进、财务支配等方面的自主权和话语权。以尊重能力、尊重知识为导向,建立完善灵活的人才激励机制,实现收入与职责、业绩、贡献直接挂钩。还应营造宽松的氛围和良好的学术生态,完善学术创新的组织、支持、激励机制,让教师们安心搞科研做学术,如果一所高校的教授们总想当处长、院长、校长,那证明学术生态环境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四)保持适度办学规模

尽管粗放式、扩张式的发展与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并不等同,但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前者有自己的历史背景与特定功用,是后者的基础,二者是同一事物的两个发展阶段。因此,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不能粗暴地摒弃、否定规模、数量的扩张与增长,而应追求学校内外部各种要素和机制的优化与协调发展,在一定规模、数量的基础上进行质的提升。从20 世纪90 年代初期开始,国内大学进行了大规模的合并,加上兴起的新校区建设热潮,“一校多区”成为国内大学的常态,多校区规模巨大、校区分散,客观上割裂与分立了学科、文化、师生员工,如何科学定位、优化、集约校区功能与资源,寻求办学层次、师资、学生、校区、资源的最优化,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路子,也因此成为大学书记、校长们面对的一个重要挑战。

山东财经大学2012 年合并成立后,共有5 个校区,自西向东依次为舜耕、燕山、圣井、明水、莱芜校区,在济南市章丘区、泰安市还有两所独立学院,横跨城区西东,分踞济泰莱三地。分散的、远距离的多校区办学,加大了办学成本和时间成本,割裂了大学的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文化体系,削弱了师生员工的归属感,影响了高层次人才引进,成为制约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主要瓶颈。2016 年,学校知难而进,统筹谋划,立足现实,在充分保障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内涵建设的财力资源的基础上,决定通过建设提升圣井主校区、处置明水校区办学资源、转变莱芜校区发展模式、转设两所独立学院,逐步缩减校区数量和规模,优化资源配置,稳步将办学重心集中到圣井主校区,集中力量内涵发展。2017 年,圣井主校区一期提升工程开工建设。2018 年,14 万多平方米一期工程顺利竣工,设施先进的现代化图书馆、教学楼、实验室、学生宿舍和食堂拔地而起,主校区的功能更加丰富集中。2019 年,经过多方奔走协调,明水校区完成处置,济南市章丘区以资金补偿方式支持圣井主校区建设发展,实现校地双赢,既解决土地资产闲置问题,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又有效缓解了学校建设资金的不足。2020 年,莱芜校区学生开始撤出莱芜校区,校区由原来5 个减少为3 个,初步实现了经济学与管理学两大学科学生的区间汇合。同时,作为全国在学规模最大的财经类高校,学校持续缩减本科生招生规模,增加研究生比例,在校生由合校初期的3.5 万人降至3 万人,办学层次进一步提升,生师比结构更加合理。校区功能和办学规模的优化,体现了学校以内涵提升促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信心,为学校“双一流”建设赢得了宽阔的发展空间。

(五)提升整体办学效益

内涵发展一定是可持续的、韧性的发展,不能透支支撑未来竞争和发展的资源和财富,必须注重投入与产出的均衡化最优化。办学投入与产出是办学效益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高校如果只顾成本缺乏投入会降低办学效益和发展质量,不计成本增加投入则会资源消耗与浪费,也会降低办学效益,只有寻找到办学投入和产出最佳均衡点,才能真正提升办学效益。为此,高校需要树立系统发展、协调发展的观念,强化成本管控,盘活资产资源,统筹长期投入与短期开支,兼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人才引进等方面的产出效能,藉此提升办学效益。但实际上,有的高校成本意识与效益观念还较为淡薄,以致过度投入,坐吃山空,脱离学校实际财务状况和承受能力——比如,异地建校搞基建扩充校区规模;
财政预算不够从紧从严;
经营性资产和公房资源还没有得到优化配置,没有充分合理利用,存在浪费现象;
办公教学设备重复购置、使用效率低下甚至长期闲置;
各校区实验室、教室缺乏统一调配,使用效率不高;
各类招标采购,没有从实际出发做科学化、精细化预算;
各类人员结构比例没有从严控制,管理成本费用过高;
等等。对此,高校必须统筹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广开财源,量入为出,降低成本,追求效率,重视资源的整合和高效利用。要突出学校发展重点,在保证学校基本运转的前提下,集中资源与力量办大事、要事、急事。要通过制度来规范公房等资产的管理,实施定向管理,严格落实合同备案、收益统管、收益对账、租赁检查制度,杜绝闲置浪费,有效控制办学成本,扩大资产增值效益。要树立全局意识、共享意识,在学院、学科之间要搭建共享的平台,强调资源的统一调配,真正实现人财物的共享,充分、有效利用学校的有形、无形资产。还应狠抓成本管控,对部门预算做好测算与精简,削减不必要的项目名目,做好审计和成本控制核算。

(六)涵育大学文化精神

推动高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文化的凝聚作用绝不可忽视。大学的有效治理,可着眼于三大选择和形态:首先是制度治校,搭建好科学、规范、高效的组织结构框架,制定顺畅、完备的政策支持体系和运行流程。其次是人本治校,考虑人的要素和管理,激发“大学人”的能动性,干部要担当作为,教师要用心科研教学,学生要明理好学。最后是文化治校,也是大学治理的顶级状态。大学文化精神浸透在大学的血液里,是一所大学的灵魂,以其独有的价值取向和浓厚人文氛围,制约着大学人养成良好习惯,构建着大学的正向态势,作为“无形之手”发挥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当然,独特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在办学治校中不浮躁、不从众、不功利,不断坚守积淀、兼收并蓄、凝练特色,特别是建好思政平台、学术平台、服务平台、情感平台、民生平台,让“大学共同体”深入师生内心,唯其如此,才能积跬拓远、臻于至善,发挥大学文化在推动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中的最大功能和积极作用。

(七)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根本特征在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是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障,也是推动高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客观要求和重要保证。一方面,在大学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高校党委是坐镇中军帐的“帅”,高校治理结构不管怎么改进,治理要素不管如何优化创新,坚持党委的领导是毫不动摇的。另一方面,学校党员领导干部的初心使命,亦体现在权力为师生所用、利益为师生所谋、感情为师生所系上,涵盖了“师生多元共治”的现代化治理理念,显现出先进性、群众性、民主性的优势。高校党委必须擦亮“政治底色”,从制度层面来思考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现实意义,确保在高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中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和作用。要坚持完善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把加强党的领导始终贯穿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以高质量的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猜你喜欢内涵式高质量学科抢抓机遇 乘势而上 推动新时代乐山市县党校内涵式发展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22年4期)2022-08-08【学科新书导览】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22年4期)2022-07-08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当代陕西(2022年5期)2022-04-19土木工程学科简介华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3期)2021-07-03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当代陕西(2020年20期)2020-11-27内涵式发展:“育新人”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4期)2019-06-12“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3期)2019-05-28“超学科”来啦军事文摘·科学少年(2017年4期)2017-06-20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年2期)2016-05-04

推荐访问:二十 高质量 贯彻落实

本文链接:https://www.xpbxgsx.cn/zhuantifanwen/fanwendaquan/6055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24 精优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15042696号-1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