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精优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范文大全 >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探讨与实践

时间:2023-08-14 11:50:04 来源:精优范文网
导读: 钱丽霞TakingJewelryDesignandProductionasanexample,t

钱丽霞

Taking "Jewelry Design and Production"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ombination of online and offline teaching mode, aiming a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eaching time, space and the integra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and 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urriculum practice to explore the path of teaching reform. The case adopts the role of pre-class, in-class and after-class teaching process mode in teaching and the influence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thinking to inject new ideas into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course, so as to realize the innovation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effect.

本文以“首飾设计与制作”为例,着重关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针对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时间、空间以及课程思政融入等问题,结合课程实践的特点,探索教学改革路径。案例以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流程模式在教学中起到的作用以及课程思政在设计开发思维中的影响,为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注入新的思路,从而实现课程开发的创新与教学效果的提高。

一、首饰设计与制作课程的现状及问题

《首饰设计与制作》是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学生服饰品设计模块选修课,在第五学期开课,共48 学时,是教学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偏重线下教学和评价。课程以课堂理论讲授和实践演示操作为主。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方,学生作为接收方,教师是主动的,而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对于注重实践操作与理论的专业课程来说,学生课程参与程度与听课效果并不是很好,尤其是面对与时尚、潮流、前沿关联程度较高的首饰创作时,则显得捉襟见肘。学生在课程中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论是学习的时间还是学习的空间。选修课程中大部分的学生专业方向是服装设计与工程等设计专业,由于专业方向不同,学生缺乏专业的首饰设计的知识储备,更缺少首饰制作的实践经验,选修课同学们有主动的学习积极性,但“首饰零基础”在给教师与学生上课过程中无形中都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和难度。

二、首饰设计课程教学问题的解决思路

课程围绕首饰素材采集与分析、材料组合与创新、工艺选择与实现展开,梳理和分析当代首饰是如何从传统的珠宝首饰概念中“裂变”出来的。通过对传统技艺的传承、创新和推广,结合当代先进工艺与设计理念,培养学生创新创意能力,实现个人情感表达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首饰设计领域创新性设计、创造性转化。

随着网络的发展慕课以及越来越多的精品课程资源得以在线上共享,各类专业艺术设计的学科资源库、在线课程等多种资源的开放,聚焦“碎片化”学习,打破时空的局限,让随时随地学习成为可能。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迅猛发展,虚拟仿真技术逐渐实现了普遍性应用。如何培养学生动手与实践能力,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在综合设计实践中尤为重要。课程主要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时间段来分别设置课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参与度得到了充分调动。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并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到随时随地参与学习。

1. 课前通过“智慧树”提前导入课程的学习内容,发布学习的任务与课程相关信息。学生可以通过慕课学习与预习课程主要的授课内容、重点、难点,以及课程学习目标等。课程中通过丰富的线上网络资源来拓展专业的知识面,了解国内外当代首饰设计风潮,学以致用地进行基础知识的原始积累。这就要求教师课前做好线上教学资源的整合与设计。因此如何进行线上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多样、丰富的学习资源,无疑是对教师所教授课程提出更高要求。课程期间充分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和规划以及提升教学资源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使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能够充分展示。线上课程学习的优势在于通过大量典型案例,更加形象直观地讲解知识要点与技能特点,避免了单纯的知识点讲解与技能训练的枯燥无味,用多种教学方式的互补提升了学生学习的效率与学习兴趣,大量的案例同时拓展了学生的认知范畴、丰富知识储备,提高学生对作品的综合评判能力。

2. 课中教师以线下讲解理论要领和结合实际操作的方式进行授课,课前学生通过课前线上预习,进而延续到课中的巩固学习,更加扎实掌握首饰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教学模式,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线上教学,有效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易于充分利用“碎片化”学习的优势。同时,学生学习设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混合教学模式中得以充分发挥。学生参与课堂学习过程,经过线上学习、团队合作等方式,获得大量丰富的设计经验,从而有机结合设计理论知识和设计实践。

3. 课后教师通过在线辅导、课堂问卷调查、运用大数据分析的优势,收集教学信息,分析实践的教学效果,不间断地更新和优化教学方法。促进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活动的开展及同步修正。教师在线同步监督学生学习的进度与对知识点、重点、难点完成的质量。教师可以根据线上学习碰到的问题,一对一答疑以及对在讨论区高频率问题的汇总,根据学生平时线上作业与线下实践学习情况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价。在线下教师可以随时了解学生所面临的问题与学习碰到的困难加以分析、交流、汇总课上、课中、课后的学习情况。在这过程中不断反思教学方法、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的设置是否合理,进而加以改进。

灵活多变是混合式教学模式所具有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有益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有效利用碎片时间让学生可以快捷地拓展学习课堂以外的知识面。线上线下教学方式的结合突破了时间、空间、环境的制约,在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学生能及时了解现实市场需求,领略专业的痛点,也为将来的就业增加竞争力。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图(图1)。

三、教学设计实施创新与示范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本课程教材以行业标准为引领,以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形式,通过移动互联网手段,将多媒体的教学资源与线下教学资源相互融合。

1. 传统文化+思政结合导入课程

在课程中使用互联网的信息化载体,文化浸润教学实践,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融入。大国重器、工匠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工艺教育案例,尤其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在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工艺的精湛手艺向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课程教学设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辅,传授课程知识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步进行。通过对知识点、大量典型案例、实践操作技能等方面传授,确立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为首要目标。通过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入,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思政育人做到润物无声。使学生树立热爱祖国、勇于担当的时代精神,培养有情怀、有温度、有学习能力的专业人才。

如靳埭强先生所强调的,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现代设计的理念中,这种相融并不是简单相加,而是要基于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近年来“国潮热”“国货热”一浪推一浪,深刻体现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课程中学生国潮设计的案例。例如谢嘉慧同学在制作“绒花”过程中(图2-5),由于第一次接觸新工艺,在制作的过程中反复失败的概率大大提升,这既能提升学生屡败屡战的“韧性”,又能让学生时时刻刻保持一颗“匠心”,一丝不苟,让制作工艺的每个步骤都趋近于完美(图3)。

从传统中吸收灵感进而转换成富有00后审美情趣的设计作品,学生金逸如在《都督夫人礼佛图》的设计作品中,从壁画中人物和服饰上的纹样以及丰富的色彩等所营造的氛围中获取灵感,运用石塑粘土、丙烯颜料、手绘等技法,制作出一系列憨态可掬的人物的耳饰、戒指、首饰盒,其作品富于生活气息,具有“曲眉丰颊”“丰肌腻体”的“杨贵妃型”的特点,完成了从“传统文化”到当代艺术作品的转换。(图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逐步焕发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最终作业成品也由学生们自己佩戴与展示,这种为“自己作品代言”成为学生表达个人观点、彰显个性、审美的方式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实践的参与感增加了学生在课程中作为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图5)。

本科高年级学生容易忽视对设计伦理的思考,虽然在此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设计实践的基本技能。因此,在“首饰设计与制作”专题实践课中,不但要训练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设计与表达能力,还要着重对学生对社会问题思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实力。

2. 专业技能+创新结合

创新一是对于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需求,二是近年来中国的发展和崛起。课程以“国潮”为切入点,通过讨论传统手工艺对设计师的影响、互联网+新工业化改革对制造业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进课堂。此次课程以思考配饰与东方美学之间的关联,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达可能性为主导,对真实问题的探究精心设计、规划和实施项目任务的过程,要传播给每一位学生,“守正创新”的理念,使学生对历史文化和传统知识精髓更深的了解和感知。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自我分析——体验完善”的自主学习过程,强化过程意识,让学生自主体验、自主调整、自主完善。教师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自由讨论,在思想的碰撞中交往互动,达成共识,共同发展。随着弘扬传统文化的思想深入,首饰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教学目标也要求符合当下的时代发展方向,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技艺与文化结合、传统与当代结合。“工匠意识”探索传承与创新的可能性,与思政元素紧密结合,同时,结合当下时事热点等开展专题教学活动。例如学生李雨茜的设计作品从“三星堆”得到的灵感《如果古蜀人民戴口罩》结合“疫情”,采用毛毡材料设计并制作的“口罩”,作品既时尚个性、实用的同时又与当下紧密结合(图6)。

本科课程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习得某种特定的工艺技能,而是让学生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激发自身的创造性活力,获得内省式的自我表达。

四、教学成果及分析

教师在课程中担负“指挥棒”的引导作用,整体把控教学过程,推进和深化教学实践内容和认识逻辑,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个性化方式进行多次完整的创作,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并实现其当代应用,从设计工作情境,按照工作流程开展教学,以职业设计师的角度分析市场的需求、受众人群,思考作品的结构以及后续加工中所涉及的材料、性能、工艺、方法等,实现教学能力培养与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的无缝对接,这也体现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核心思想。

结课作业以主题教学汇报展开,学生以佩戴者和使用体验者展示自己的设计思路、制作过程、心得体会,以及整体课程中自我反思和总结,课间学生PPT汇报。(图7)后续线上各传播平台发布推广,使学生在“自我营销”中增加曝光率后更有信心和主动性。多种方式融汇的教学有效地帮助学生汇总信息,分享资源、方法、经验,训练提高学生的自我展示能力。

五、结 语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组织方式,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经过教学实践、梳理教学的现状与问题、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文化自信与传统思政有机结合、专业与技能融合教学内容、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探索。规范课程教学优化知识结构,一方面,强调传统文化在课程中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另一方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丰富学生的认知,弥补专业知识的短板。具有相对的开放性,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专业教学需要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尝试,不断地跳出已有的习惯性思维,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为探索更为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经验。

项目基金:

浙江理工大学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 首饰设计与制作教改课题专项资助(项目编号:HHKC2221)

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省丝绸与时尚文化研究中心培育课题成果(项目编号:ZSFCR202110PY)

参考文献:[1]马佳博.基于 OBE 教学模式下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视界,2021(25):19-20.

猜你喜欢首饰传统课程《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云南化工(2021年6期)2021-12-21饭后“老传统”该改了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内蒙古教育(2021年20期)2021-03-08首饰,是身体的告白海峡姐妹(2020年10期)2020-10-28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计算机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疯狂英语·新读写(2020年1期)2020-04-20《互生》首饰系列流行色(2019年11期)2020-01-09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家庭影院技术(2019年11期)2019-12-09宝石首饰系列中国宝玉石(2019年2期)2019-05-13宝石首饰系列中国宝玉石(2019年1期)2019-03-23

推荐访问:线上 课程教学 探讨

本文链接:https://www.xpbxgsx.cn/zhuantifanwen/fanwendaquan/7172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标签
Copyright © 2024 精优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15042696号-1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