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精优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范文大全 >

“双高”建设背景下基于共建共享模式的教材建设与实践——以畜牧兽医高水平专业群教材建设为例

时间:2023-07-07 11:15:04 来源:精优范文网
导读: 段小凤朱锋钊黄雪飞张浩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贵州省铜仁市554300)1 1开发高质量教材是推动职业教育

段小凤 朱锋钊 黄雪飞 张浩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省铜仁市 554300)

1.1 开发高质量教材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孙春兰副总理在全国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电视电话会的讲话中指出,教材上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成为影响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表现在陈旧老化,与生产生活实际脱节[1]。职业院校要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科学化水平,解放思想、提高站位,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深厚的职业情感和浓厚的家国情怀做好新时代职业院校教材建设工作,做到“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根本保障,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正确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弘扬工匠精神”四个基本要求。职业院校使用和探索开发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的教材,要紧盯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重视生产实际技术和产业升级的需求,并配套信息化资源引入典型生产案例。职业学校要主动适应高质量新发展需求,打造高质量职业教育精品教材[2-4]。

1.2 开发高质量教材是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

职业院校要主动对接省上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和建设一批特色教材,将区域内产业需求及时反映到专业课教材中去,建设与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对接的专业课教材。教材编写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相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的原则,立足产学研发展的整体情况,满足服务产业的需要[4,5]。同时,职业院校教材应该立足于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特点,整合资源,总结产学研经验,开发体现本校专业特色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成就以及优质课、精品在线课程建设水平的教材。

1.3 开发高质量教材是与时俱进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

如今高等教育普及化、高职扩招100 万背景下,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和教学需要,提高教材针对性适宜性,创新编写理念和方式方法,充分调动教师、学校的积极性,建设不同类型课程的优秀教材,进一步发挥教材育人作用。要建设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多种介质综合运用、表现力丰富的职业院校新形态教材[6-8]。

1.4 开发高质量教材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当前,高职农业类专业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高职扩招背景下学生类型结构趋向多元化,且农类专业生源质量往往不高,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且未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传统的教材内容和形式、教学资源、教学组织形式、考核评价等,已经难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二是农业产业技术更新快,目前的教材内容与生产实际相脱离,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融入不够,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三是教学团队的结构亟待优化,企业技术能手等人员进入课堂授课不足,校内专任教师企业实践经历不多。四是教学组织形式亟待改进教学方法单一、教学与生产实际脱节,多采用在教室里传统讲授式、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热情不高、学习的内在动力不足,厌学情绪严重,出现了严重的“低头族”、“隐形逃课”等现象,导致教学育人目标难以达成,人才培养质量偏低。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2,7,8]。

2.1 充分发挥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

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组织包括相关专业领域专家、教科研专家、一线教师、行业企业专家等,具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客观公正,作风严谨的专家团队。专家团队在教材规划、编写、审核、选用等环节充分发挥作用,做好教材开发的顶层设计指导,严把教材编写质量关。

2.2 做好顶层设计,开发校企合作共建共享专业群教材体系

一是通过对“现代、山地、生态”畜牧业产业链疾病防治、饲养管理、畜产品加工、农产品营销等岗位群调研分析,将所需的共性知识、技术进行解构重构,校企合作开发专业基础课程《生态养殖》《农业物联网应用技术》对应普通教材4 本;
专业核心课程《畜产品加工》《网络营销》等对应普通教材12 本;
专业拓展课程《中兽医保健技术》《电子商务数据分析》对应普通教材4 本,共计20 本,公开出版10 本。

二是开发专业群“立体化”教材。随着铜仁山地畜牧产业变革和新技术的渗透应用,结合调研,对专业核心课程内容进行充实、更新和调整,溶入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以岗位所需的知识点、技能点为单位,校企共同开发视频、动画、微课等颗粒化资源,建设本土化的《养羊与羊病防治》等“立体化”教材3 本。

三是职业标准、生产过程“双对接”,开发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按照“专业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的思路,聚焦三新(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充分利用校内外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科研基地多方的场所、设备、人员资源,整合典型生产案例和VR、AR、MR、CAVE 等配套信息化资源,合作开发《养猪与猪病防治》、《网络营销》等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20 本。

2.3 加大对专业教师的培训力度

实施教师培育工程,打造“三能型”教师。鼓励教师参加教科研、企业挂职、轮岗轮训、产学研合作、学术交流、访学研修等活动,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及实践能力,培育能够满足教学需求又能解决企业技术难题的复合型人才。实施教师培育工程,打造教学能手、技能能手、科研能手;
制定并实施团队教师能力提升计划,组织开展专业教学标准、课程与教材开发技术、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以及信息技术应用等专项培训,提升教师模块化教学设计实施、课程标准与教材开发、信息技术应用等能力;
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进企业调研、跟岗实践锻炼,丰富行业工作经验加以应用,进而在高质量职业教育教材建设中发挥好关键作用。

2.4 完善教材开发激励机制

学院加大对教材开发的投入力度,一是投入经费开展教材开发、教法改革等方面的培训;
二是对参与教材开发的教师予以奖励绩效、工作量计算、职务评聘、职称评定方面的倾斜;
三是为教材应用提供良好的教学管理支持等,激发教师参与教材开发的热情。

2.5 实施有效的教材审核和评价制度

遵照《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教材管理办法(修订)》在教材选用、教师团队自主开发教材申请、立项与审批等方面实施有效的教材审核和评价。在选用时,按照课程组选报、教研室审批、二级教学单位审批和学院审批的流程逐级审核;
在开发时,依据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对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适宜性进行全面审核把关,按照开发教材立项、在规定时间内编写后经教研室同意提出使用申请、经校内使用一届以上经所属教研室、教学单位审定同意后申请出版。

3.1 建立了教材建设开发机制

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修订规范性文件,制定专业群教材建设规划。组建校企双元的开发团队,强化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注重吸收行业企业技术人员、能工巧匠组建深度参与,遵循创新性、特色性、先进性基本原则编写,充分结合精品资源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基础,建立了校、省、国三级教学资源开发机制。

3.2 实现了教材建设与专业培养目标紧密结合,开发了一批适用于现代山地人才培养的专业特色教材

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针对职业教育生源多样化特点,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满足分类施教、因材施教需要,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结合调研地方产业发展情况、企业需求进一步梳理、调整内容,服务项目式、模块化教学等,充分提炼思政元素,保障教材质量。校企合作完成《生态养殖》《养禽与禽病防治》等基础、核心、拓展课程对应的普通教材开发共计13 本,公开出版9 本,其中《养禽与禽病防治》《设施蔬菜生产技术》等3 本获批贵州省推荐申报教育部“十四五”规划教材,此外,还编写了具有山地特色的本土化培训教材7 部。

3.3 实现了教材编写从知识体系向职业能力的转变,呈现形式从以纸质为主向纸质与数字化资源相互融合转变

一是围绕“校企双元”,吸收行业企业技术人员、能工巧匠等深度参与教材编写,教材中的工作过程描述基于企业真实场景,展现行业新业态、新水平、新技术,引入典型生产案例,配套制作微课视频、动画等数字资源,开发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5 本,开发并公开出版立体化教材1 本;
二是基于《禽生产与综合实训》、《羊生产与综合实训》等省级精品在线课程和教学资源库建设,不断充实教材资源,进一步完善图片、微课、视频等教材配套资源,实现纸质教材+数字资源的完美结合,开发“互联网+教学”新形态一体化的教材,做到一书一课一空间,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实现高效课堂。

3.4 实现了改革赋能教师素养提升,持续保障教学改革的内生动力

以教材建设为抓手,推动教学改革创新,教师通过学习、研究、实践,提升了模块化教学设计实施、教学评价、团队协作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综合素养,打造了以“全国教材先进个人”顾昌华为示范引领的职业教育教材研究团队,不断推动产学研合作的深入发展,促进“教”“研”结合,服务区域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坚持“绩效导向”,建立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对教师教材建设的工作业绩进行考核评价,创新评价机制,激发团队内生动力。

4.1 社会认可度高

将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微课、动画等数字资源融入新形态教材中,持续推进教法创新,适应“互联网+教学”新常态,有效服务于线上教学、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打造了多种教法融合的智能课堂,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教学评价反馈好。

4.2 辐射带动效应好

依托贵州农业职教集团、铜仁职教集团开展校校合作,与贵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毕节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在共享校企合作资源、教学资源建设、合作开发教材、技能竞赛培训等方面开展合作,对建立的教材体系、课程、教学模式和校企合作模式进行研讨,不断修正,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并且促使成果在兄弟院校间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双高教材职业同频共振四链联动,彰显“双高”院校科研担当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年5期)2022-11-03教材精读新世纪智能(英语备考)(2021年10期)2022-01-18教材精读新世纪智能(英语备考)(2021年9期)2021-12-06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金桥(2021年8期)2021-08-23教材精读新世纪智能(英语备考)(2021年11期)2021-03-08我校2020年“双高计划”建设研究成果展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年6期)2021-01-25教材精读新世纪智能(英语备考)(2020年11期)2021-01-04我校隆重召开“双高计划”建设启动大会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年1期)2020-05-09中等职业学校“四元并举, 德技双高” 的校本实践">牵手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四元并举, 德技双高” 的校本实践广东教育(2020年3期)2020-04-03职业写作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推荐访问:教材建设 为例 共建

本文链接:https://www.xpbxgsx.cn/zhuantifanwen/fanwendaquan/6030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标签
Copyright © 2024 精优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15042696号-1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