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精优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范文大全 >

银行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14篇

时间:2022-11-24 10:35:06 来源:精优范文网
导读: 银行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14篇银行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  银行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思考[对加强银行服务的几点思考]  一、银行提供的服务的特点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而言,关键在于能否真正了解消费

银行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14篇银行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  银行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思考[对加强银行服务的几点思考]  一、银行提供的服务的特点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而言,关键在于能否真正了解消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银行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14篇,供大家参考。

银行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14篇

篇一:银行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

  银行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思考[对加强银行服务的几点思考]

  一、银行提供的服务的特点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而言,关键在于能否真正了解消费者对银行服务质量的认知,坚持以客户需求为中心,通过有针对性的产品和营销策略向客户传达准确的营销诉求,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实施高效的客户关系管理,从而赢得客户满意和客户忠诚。与一般物质商品相比,银行所提供的服务具有以下明显不同的特性:

  (一)无形性。首先,银行服务的空间形态是不固定的,非实物形态的,在很多情况下人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其次,银行有些服务的实用价值或效果,往往在短期内不易感觉到,通常要等一段时间后,使用或享受服务的人才能感觉到服务所带来的利益。

  (二)即时性。主要表现在:一是银行提供的服务和客户的消费在时间、方向上具有一致性。服务提供的过程伴随着客户的消费过程,两者同时存在,几乎无法分离;二是由于服务的易逝性使其无法被储存,即多数服务无法同一般有形产品一样在生产之后可以存放待售,因此服务业对于需求的波动更为敏感。

  (三)异质性。银行面对不同的客户所提供的服务也应该体现不同的特点,即使是同一种服务,受提供服务的时间、地点及人员等因素的影响,也会有很大差异。尤其是必须有人员接触的服务,其服务品质的异质性就更大,通常会视服务人员、接触客户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服务的构成成分及其质量水平经常变化。服务的这个特性决定了服务的品质和效果有很大的弹性,这既为服务行业创造优质服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给劣质服务留下了活动的余地。

  (四)互动性。银行提供的服务需要有主客体双方的参与才能够得以实现。如果双方对服务的理解、认知有所不同,势必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服务的质量。

  二、目前银行服务的现状

  客观地说,目前银行的服务与十几二十年前的状态相比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银行也越来越意识到服务的重要性,已经通过规范服务行为、优化服务流程、完善服务设施等各种手段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客户对银行服务的满意度,提升银行业的整体形象。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消费者和银行接触的机会日渐频繁,在银行业务创新的同时,人们对银行的服务要求不断增强。总体来说,银行服务仍有着以下不尽人意的地方:

  (一)银行人工服务减少,客户服务需求增加,排长队现象普遍。

  1.金融机构以减员增效等为内容的机构改革步伐不断推进,在一些落后的地区网点被撤并、人员被不断地截减。这些网点所承担的原有服务,被集中到保留的网点,增加了这些网点的服务压力。银行服务窗口少也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除非你是VIP客户,否则,去银行办业务,排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排队起争执的现象在银行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另外,很多银行工作时间为9:00-17:00,与大部分单位上班时间相一致,因此中午常常是到银行办理个人业务比较集中的时候,但此时银行窗口却往往减少至1-3个,致使排长队现象更为明显。

  2.银行业务不断创新,一些代理收付、代理保险、第三方存管、开放式基金业务、银证银期转账业务、保险等中间业务不断涌现,对存取款、结算等基本金融服务的需求迅速增加。据统计,对公众的柜面服务业务量平均以每年25%左右的速度增长,而银行柜面服务窗口和服务人员力量并未就此增加,银行业务发展迅速,而临柜员工人手又不够,通常只经过短

  期培训就直接办理新的业务,紧张的工作中难免有出错的地方,因此无论从业务技能还是业务素质上都跟不上业务发展的需要,使得金融机构对外服务的满足程度下降。

  3.国家为了进一步加强反洗钱的管理和银行内控的需要,促使银行业务不断规范,同时增加了业务处理的流程。如:大额存取现金、挂失、开户等重要业务需要多级授权和客户身份的联网核查,从而影响了业务处理的速度。

  (二)银行在服务设施跟进的同时引导意识并未增强。

  (三)硬件设施的配备和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电子银行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

  1.银行硬件设施包括宽敞舒适的营业大厅、电子叫号系统、一米线、一排排整洁的客户椅、书报架、先进的自助银行服务区、转账查询一体机,自动存取款一体机、ATM取款机、高低柜服务区、贵宾理财区等,很多银行网点特别是国有银行,在网点改造上,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未能达到以上标准,更多时候银行象“菜场”。其次,硬件设施如同人一样,出现的错误也不少见,许霆案等自动柜员机“考验公民道德”事件并非个案,全国多个省市都曾出现这样的案例,而且柜员机吐出假币甚至点钞券的报道也时有发生。而春节、国庆等节假日银行大部分网点关门的同时,甚至还会发生柜员机钱被取光的现象。这些都说明银行在硬件管理上存在着很大的不足。

  (一)合理进行网点调整和改造,预设对外窗口,提高一线服务效率。

  1.金融机构在撤并网点时,除了考虑网点的经济效益之外,还应考虑对区域居民金融服务的影响程度和对附近保留网点的服务压力。在一些网点被撤并的同时要进一步增强保留的网点服务能力,要加快

  对业务量大、对外窗口明显不足的网点改造速度,特别是居民居住集中地或商家较多的地段,银行应多预设对外窗口,对于客户较多时段,可考虑增加一些临时服务窗口。

  2.员工不足是个人业务发展的主要“瓶颈”,对一线柜台非重要岗位,可采取向人才市场招聘短期合同工等办法,解决网点员工不足问题,增加开柜数量。

  (二)传统银行单一的柜面服务渠道加重了柜台的工作压力,也使得服务质量难以得到保证,最重要的是服务的客户数量也十分有限,这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数字化等高科技,及时整合和拓展更多的服务渠道来分流客户的服务需求。

  1.通过加快推进网点功能分区改造、加大ATM自助设备投放、加强理财中心和理财专柜建设、大力发展电子银行业务、积极研发电子银行产品、创新服务品种。

  3.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一步整合业务的操作流程,减少不必要或重复的环节,提高业务处理能力,缓解和改变柜台拥挤和排长队现象。

  (三)加强硬件设施安全建设,建立快速、有效的应急联动机制,及时为客户排优解难。

  2.网上银行是金融服务信息化最集中、最突出的表现形式,代表着银行业发展的未来,网上银行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措施是保证网上银行生存、发展的重要环节,银行方面必须构建完备的网上银行安全体系。首先,

  在技术策略、管理策略和业务策略等方面要形成一套完善的综合安全管理体系,在银行端和客户端采取多重技术和业务安全保障措施,通过反病毒、系统安全检测、入侵检测(监控)和审计分析等确保系统安全,通过多道防火墙、针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等确保网络安全;其次,要加强网上银行的内部管理,加强内部管理制度建设,防止内部作案;最后,银行方应该站在客户方面,多切身为客户考虑,保护客户权益,通过各种渠道为客户提供网上银行服务,尽量多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解网上银行和信息安全知识的机会。一旦发生网上银行欺诈事件,除了依法承担相应责任外,应提供相应善后服务,减少或挽回客户损失。

  (四)提高员工服务意识,注重员工服务能力的培养,加强自助设备和电子银行业务的宣传,及时了解和解决问题。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不断对银行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客户需要更加安全、快捷、保密、增值、方便和舒适的服务,这需要银行员工有明确的服务意识和相应的服务技能、服务水平。首先,银行员工要明确服务的重要性,了解其服务水平的高低、服务质量的优劣和服务态度的好坏,直接决定着银行的生存;其次,要大力开展业务技能测评和技术培训,组织业务技能比赛,增强临柜人员的业务,提高业务技术能手率,以进一步提高一线柜台办理业务速度;再次,要增强柜台外大堂经理等人员的设置和培养,加大自助设备和网上银行功能的宣传力度,学会差异化服务,有针对性地对客户进行“一对一”地指导,从而让客户会用并且没有顾虑地使用这些设备,以进一步实现“功能分区、客户分层、服务分流”。

  

  

篇二:银行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

  激情赋能岳池农商银行高质量发展路径

  作者:暂无来源:《当代县域经济》2020年第9期

  吴建华文/图

  干事创业,激情赋能;高质量发展,路径是关键。

  面对同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和社会服务的履责要求,如何推动农村信用社高质量发展?四川岳池农商银行写出答卷——围绕省联社“强基固本、开拓创新、提质增效”总体思路,紧扣全面推进“合规银行、智慧银行、主力军银行”建设目标,把省联社“1234567”治行兴社基本方略“作战图”变成本行“施工图”,通过精心管理、精准营销、精细服务,用激情和强大执行力推动全行业务经营再上新台阶,服务能力快速提升,内部管理高效运行。

  精心管理每一项成就都饱含着激情

  “在农信、爱农信、干农信”,这是四川农信员工的自我激励,也是农信员工干事创业的精神支撑。2019年,在“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动态用人选拔竞争机制有效运转下,在“海纳百川、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的干部任用原则的驱动下,岳池农商银行公开选拔了19名后备干部、优化调整了73名中层干部、岗位轮换多达138人,让全行370名员工干事有平台。大批青年才俊从一线脱颖而出,一支激情四射的“工匠”团队正在形成。

  梳理2019年发展轨迹,岳池农商银行的每一项成就都饱含着激情,凝聚着全行员工的心血和汗水。

  1月,全行存贷款总量达到201.16亿元,在当地金融机构中率先突破200亿元,综合实力稳居县域内同业首位。

  2月,以四川农信统一形象标识精心打造的17个3.0版本营业网点投入使用,服务更加智能,客户体验更加人性,网点安全达标率从之前的41.5%一跃提升到80%。

  4月,入驻新办公楼,时尚、简洁、功能齐备的绿色生态运营环境让金融服务上档升级。

  9月,岳池农商银行盛大开业,献礼新中国70华诞,并由此开启“草根金融”向现代银行的华丽转身。

  12月,营业部获评全国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五星级网点,成为四川农信系统当年唯一一家五星级网点机构;同时,从多家银行中脱颖而出,成功拿下岳池县财政资金账户独家管理业务,代管资金规模超过2亿元。

  与此同时,先后被省联社评为“2019年度安全保卫工作先进单位”,被广安市总工会、人行广安中支授予“个人精准扶贫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探寻其中奥秘,正是岳池农商银行凝心聚力,在市场营销上抓主动,在金融服务上讲担当,在合规管理上讲规则,在队伍建设上活机制,在形象打造上求突破,激发了全行员工干事创业的高昂激情,释放出强大动力,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精准营销每一个数据都是智慧的结晶

  发展才是硬道理,成绩单上数据为证。截至2019年12月末,岳池农商银行各项存款余额143.55亿元,较年初净增16.82亿元、增幅13.27%,完成省联社任务的145%,占驻地同业市场的37.4%,存款余额、净增额稳居全县金融机构首位;年末全行各项贷款余额70.33亿元,较年初净增5.19亿元,增幅7.96%,占驻地同业市场的45.24%,贷款余额、净增额在全县金融机构中排名第一。发行社保卡74万张,比年初净增24.8万张;ETC发行并激活7773个;推广云闪付用户2.54万个,建设云闪付宣传推广示范点35个,获得人民银行广安市中心支行多项表彰。

  审视这份成绩单,每一个数据都是智慧的结晶,岳池农商银行在深入探索中找到了自己的路径:以“多找客户、找好客户”为导向,明确“九大客群”,立足“两大市场”,建“专业化”营销队伍“找客户”,推“行业化”营销模式“选客户”,供“多样化”营销服务“留客户”。

  2019年9月25日,四川金安达电力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安达)在得到400万元信用贷款后,公司负责人杨德军激动地说:“没想到不用抵押也能贷款,‘税金贷’真是我们的‘及时雨’啊,岳池农商银行的营销技术就是精准!”金安达是岳池县重点企业,运营一度因资金周转困难,不能及时采购原辅材料,工程进度缓慢,企业处于半停工状态。岳池农商银行在走访企业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制定了一户一策方案,使用“蜀信·税金贷”金融产品,向该公司快速发放信用贷款,让金安达顺利复工,焕发出新的生机。

  金安达只是岳池农商银行实施精准营销的个案。在全面推行精准营销中,岳池农商银行成立了个人金融部、公司金融部,并组建了19个营销小组,专注营销对接社保、住建、工商、财政、发改等部门。年内成功营销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等账户,对公存款有效账户379户。同时,对“药、米、电”三大行业,按客户户籍、经营场所等因素,就近分配对接服务网点,为客户经理划定区域,分街包片走访调查,精准“选客户”。在此基础上,精准设计信贷产品,通过“致富通”—农村产权融资抵押贷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贷款”等产品,发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80笔、6434.5万元。而对重点客户群体,则通过行业协会沙龙、客户联谊会、外出务工人员联席会、产业发展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大力发展产业链融资、商圈融资和客群融资。

  精细服务每一条举措都是责任担当

  “信”字当头,责任扛双肩;精细服务,豪情洒银城。这是岳池农商银行矢志不渝的坚守。

  2019年9月11日,岳池经济开发区内,四川金方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方生物)的工人们正忙着给中药饮片装袋、称重、封袋、装车……

  “这是包装好的苦杏仁和海螵蛸中药饮片,明天发往成都、深圳、兰州。”金方生物总经理何星邑介绍,公司年生产量3000吨,产值近1亿元。

  “金方生物能顺利投产并良好运行,全靠岳池农商银行的鼎力相助和精细服务。岳池农商银行就是我们的坚强后盾啊。”谈起金方生物的创业史,董事长陈宜斌感慨地说。而让陈宜斌感动的,正是岳池农商银行当初及时发放的首笔2500万元贷款和一路相扶,才使金方生物顺利投产,扬帆远航。

  岳池农商银行深度融入县域经济发展中,围绕岳池县产业发展规划布局,把支持实体企业作为责任担当,把医药产业作为重点,对辖内实体经济实施精细化服务。同时,优化贷审流程,不断开发新产品,并优惠利率,减免费用,积极与省农担公司对接合作,为客户融资提供增信,千方百计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目前已建立1322户小微企业信息、1088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20000余户农户、居民信息。深耕“三农”,扶微助小。截至2019年12月末,

  

篇三:银行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

  作者:刘汝姣;李凯;何楠作者机构:建设银行总行办公室出版物刊名:现代商业银行导刊页码:56-58页年卷期:2018年第2期主题词:质量发展;中央经济工作;聚焦;银行;质量变革;全要素生产率;高速增长;经济发展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央经济工作会又作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决策。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篇四:银行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

  从规模到价值: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模式分析

  麦志英;韩国栋【期刊名称】《《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9(041)005【总页数】4页(P14-17)【关键词】商业银行;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作者】麦志英;韩国栋【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青海西宁810016;青海银行总行规划发展部青海西宁81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30.33

  “十三五”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结束“高歌猛进”发展势头,进入以发展降速、风险释放、模式转型为特征的新阶段。在过去的黄金十年里,追求规模既是战略也是目标:扩张网点吸储,围绕大客户放贷,资产负债表快速增长。银行业发展模式的同质化并非是因为从业者缺乏想象力和创新精神,而是在经济发展的特定历史阶段里顺势而为的理性选择。时过境迁,规模可以是结果,但不再是手段,新时代商业银行将更加侧重于价值创造、创新驱动。一、商业银行以规模驱动增长的弊端代价理论界通过DEA全要素生产率研究方法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要素投入和盈

  利能力之间的因果关系,发现银行经营效能的改善主要源于规模驱动,而非创新驱动;商业银行产出中的规模效率因素远大于技术效率因素,仍表现出粗放式增长特征。尽管国内各商业银行近年来宣称走“特色化发展、差异化竞争”的发展道路,但分析发现,各行仍然较多依靠规模驱动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依然不足。传统的粗放式增长路径带来了较大负面影响,已然不可持续。一是局部金融风险加速集聚,主要表现为资产质量下滑,不良双升。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2018年“陀螺”体系评价,国内商业银行不良率1.48%,虽小幅优于国际平均,但不良率绝对值同比上升0.32%;不良余额1498亿元,同比增加285亿元;拨备覆盖率219.9%,同比下降1.4%。面对不断聚集的风险,央行强化了指标约束和行为监管,将过去的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和合意贷款管理机制,调整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借助广义信贷指标强化对商业银行资产配置行为的管控约束。同时,国家银保监会开展了“三三四十”专项治理,力促表外资产回归本源,遏制金融资本空转套利。各级监管部门累计开具2500余张处罚决定书,罚没金额近13亿元,处罚力度较上年明显加强,对银行规模驱动的发展方式起到了纠偏作用[1]。二是人均产出效能出现拐点,主要表现在商业银行人均效能开始下降,出现“增员不增效”的现象。按照经济理论,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虽然能在企业发展初期带来产出的增加,但要素投入的边际效率却无法持续,终将趋于平缓甚至下降,即生产要素边际效率递减规律。中国社会科学院以62家商业银行为样本,分析了2008-2016年八年间人均利润水平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以2013年为分水岭,之前商业银行人均利润从30万元持续攀升至63万元,之后则转而下降至59万元;并且技术进步指数持续低于阈值,商业银行运用现代金融科技的能力明显羸弱。尽管四万亿投资刺激期间,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出现过短暂上升,但规模扩张带来的红利难以冲抵技术水平的退步,导致盈利动能出现增长乏力的情

  况。同时,无法跨区域经营的商业银行普遍把物理网点作为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抓手,在十二五期间建设了大量网点。但在互联网金融和金融脱媒的冲击下,物理网点经营开始出现投入与收益无法匹配的难题,集中体现在:单一服务性网点占比高、高产高效网点数量少、网点平均存款少等方面[2]。2016年以来,国内多家银行不断缩减网点布局,实行以智能机具设备替代人工的策略:工行网点总数13098家,较上年减少322家;中行网点总数,较上年减少36家;建行网点总数12761家,较上年减少470家;农行对1800余家低效网点实施了“瘦身计划”;招行缩减网点租赁面积近4万平米,节约营业场所租金近六千万元。2017年,国内十余家商业银行继续收缩网点,近百家基层支行、小微支行、社区支行选择退出市场。三是资本补充压力有增无减,主要表现在商业银行内外部融资渠道受限,资本充足率逐年下降。持续的规模扩张虽然给商业银行带来了规模红利,但也造成了资本补充方面的压力。据银监会统计,2008-2016年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从14.25%下降至12.4%;按照新的MPA广义信贷规模要求,商业银行资本补充压力明显加大。受此影响,银行一方面要从本就增长乏力的经营利润中增加计提,另一方面还要从其他外部渠道弥补资本金不足。大量机构的一致行动必然导致融资难度加大,资本稀缺也折射出规模扩张的增长模式不可持续。二、新时代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逻辑动因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进入了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由从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的新常态,亟需提高生产要素投入产出效率,需要平衡经济发展与社会及环境的可持续性。商业银行规模扩张所依赖的外部环境已不复存在,亟需加快弥补发展短板,探索由规模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战略路径。一方面,银行业在金融资源配置过程中承担着支柱角色,是经济转型执行体系中资源配置的关键抓手。金融资源的投放对象和方式选择、数量和节奏的掌控都会对实

  体经济的发展形成实质性影响。这就要求商业银行拓展金融服务的广度、深度和颗粒度,融入生产与生活,对实体经济中各行各业的发展逻辑与转型需求有更深刻的洞察和更专业的把握,成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血脉。另一方面,内生增长经济理论指出,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是企业在长期中以等量要素可持续地增加产出的唯一途径。该理论不仅适用于生产型企业,同样也能指导服务型企业推进战略转型。在当前宏观经济下行、金融风险集聚、监管政策趋严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亟需加强金融科技创新,释放技术内在动能和价值,走出一条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路径。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应当更多聚焦在运用金融科技、加快产品迭代、创新商业模式等方面,推动自身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全面提升[3]。三、商业银行推进科技创新的优势与机遇(一)商业银行具有先天优势相比较于近年来新兴的各类科技公司,商业银行在推进科技创新方面仍然有先天优势,这是商业银行在新时代背景下创新转型的基础。一是银行信用。银行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和支柱,同时也是整个金融系统及现代商业的核心。银行信用是商业银行资金优势、风险管理、稳健经营管理能力的综合体现,我国大型商业银行信用甚至具有国家信用的性质。信用仍然是当今众多金融服务的基础,也是商业银行仍然在大额支付、大额消费信贷、房屋贷款、企业金融、投资银行等业务上占据优势的原因。良好的信用使商业银行仍然是较多客户选择金融服务提供者的优先选择,使银行能够以相对较低的成本获得充足的资金来源、维持长久的客户关系、发挥产品、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二是金融牌照。商业银行是持牌经营的机构,受监管机构监督,以满足相关的宏观审慎和微观监管标准。经历长期经验积累,商业银行往往能够很好地利用金融牌照所带来的竞争门槛,及全金融产业链的优势,提供更综合、更丰富的产品和服务,提供融合线上线下服务的复合金融服务,满足客户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金融需求。

  三是客户优势。金融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已积累了大量的个人客户和企业客户。大型的商业银行如工行和建行,拥有达数亿量级的个人客户,和近千万量级的企业客户;区域性的商业银行,如北京银行、上海银行,亦在其总部所在城市的客户上占据优势。商业银行通常能够善用客户优势,挖掘客户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各方面所需,转变定位和角色,“从满足客户金融需求到满足客户成长需求,从金融服务的提供者到客户成长路上的好伙伴。”四是数据优势。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商业银行进行信息化建设以来,银行一直依赖信息系统和数据来运行。银行拥有大量的客户、金融交易、市场数据。银行拥有的这些数据,既有宏观的广度,又有历史的深度,可以在微观层面反映出特定客户的行为和需求,也能反映出宏观层面的趋势和变化。因此,银行被认为是待在“数据金矿”上的“数据公司”。五是科技优势。虽然在金融科技的浪潮下,商业银行科技能力受到极大的挑战,但银行仍然具有优势。这些优势体现在:银行开发和运行着行业中最大、最复杂的信息系统,并拥有一个过硬的技术开发团队和业界最大的科技开发团队;商业银行在金融技术的应用领域,如大额支付、风险模式、信用评分、金融市场交易处理、清算处理、资产负债管理等方面仍然占据技术和知识的优势;并且商业银行技术架构一直在演变,有创造出各种业务创新的可能。(二)金融科技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当前互联网金融的日趋成熟为银行创新转型创造了一个更规范的市场环境。金融科技带来的机遇主要体现在这几方面:一是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加快。从整体看,传统行业也正在接受着互联网以及新兴业态的侵蚀,面临新时代下数字化转型问题。如何利用新兴科技手段进行商业模式、管理、生产、营销等方面的变更创新。商业银行可以利用与传统企业的多年客户关系,运用信息、技术、资金上的优势,满足传统企业的转型发展需求,共同构成新

  的合作生态。事实上,国内不少银行已经通过加强线上和移动金融服务,满足了企业在转型过程中新的金融服务需求,如在电商平台将上下游贸易、物流和最终购买支付的信息打通,提供线上供应链融资产品;借助信息科技,为外汇交易、跨境支付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等。二是普惠金融发展空间巨大。从我国已经实施的《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来看,普惠金融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移动互联、移动支付、云计算、大数据等方面的科技进步降低了投融资成本、提高了效率、拓宽金融服务的渠道,让更多的人享受到金融与科技发展的成果。商业银行可以利用自身优势,以及客户结构的特性,依托新的金融科技手段,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持续改进效率,借助移动互联的高可得性扩大服务范围,形成盈利和成本与风险相匹配的金融服务,推动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身的转型与变革。目前,已有众多商业银行把普惠金融作为重要的努力方向。三是互联网金融逐渐规范。过去几年,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事件频发,以E租宝为代表的网络借贷平台风险事件暴露了互联网金融的重大风险。对于银行业来说,《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以及《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发布,是其利用金融科技来强化互联网金融业,实现转型的法制性基础和政策性利好。同时,消费者对互联网金融业务的认知日趋理性,不再随意追逐高回报的互联网金融产品。这使得银行业可以在一个公平、法治和有序的市场环境中,转变服务理念,拓展服务渠道,更好地运用金融科技,以互联网和移动端为载体,为个人和企事业单位提供更加创新的产品和服务。这就为商业银行发挥资金、客户、数据上的优势,推进业务创新和科技转型创造了良好外部环境。四、创新驱动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的模式选择一是成为“行业”的银行。这样的银行会在某个或某些行业中形成特别的专长,以行业中不同价值链环节企业的“主办行”身份配置金融资源,将交易银行业务(现

  金管理、供应链金融等)、投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等作为核心业务。个人业务将主要通过服务行业中的企业来完成(2B、2C),使金融服务成为企业为其员工和客户提供的增值服务。“行业”银行不是要提供企业所需的全部服务,而是在核心服务领域形成精专优势,同时作为主办行成为自己客户的金融经纪人,以客户为中心整合其他金融机构的服务。此外,“行业”银行还需要积极发挥行业资源的整合作用,推动整个行业的升级与创新,从中获得可持续的价值。二是成为“平台”的银行。很多中小银行机构,包括城商行、村镇银行、农信社等,在自身规模和能力的限制下缺乏建设全部中后台的能力。非银行持牌机构和尚未持牌的金融服务机构也在经历成长的烦恼:客户获取、低成本资金获取、风险控制、治理合规等能力需要随着业务的拓展迅速提升,而这样的能力既难以一蹴而就,又无法轻易外包。于是,一些具备综合实力的大中型银行开始输出资金、技术、产品等,对接中小银行的地方客户资源,对接新创金融机构的流量优势。这种商业模式逐渐成为大中型银行的重要发展策略之一。近期,已经有持牌银行、非持牌金融机构和技术类公司在这个方向上积极布局,而持牌银行进入这个领域的普遍优势在于牌照赋予了它们利用银行业基础设施的便利性和获取低成本资金的可能性。三是成为“场景”的银行。发展零售银行业务在当下已经成为很多银行的纠结——零售业务的战略重要性非常明显,应该重点发力,但如果尚无规模,发展是异常艰难的。个人金融服务正在日趋线上化、场景化、碎片化,传统银行的展业模式不再有效,而线上流量也变得日益昂贵。“客户是谁的”这个问题开始模糊,金融服务提供商和场景提供商开始嵌套,在价值创造的过程中既分工也分享。而这样的“嵌套”需要链接者,“场景”的银行将是应对日益场景化、碎片化金融服务的回应[4]。将支付、借贷等金融服务所需要的功能打包、封装,为众多拥有场景但自身没有金融服务能力的“场景”提供接口,丰富其服务能力、降低服务成本、增强其对于自己的C端客户的黏性和价值挖掘深度。对于“场景”的银行而言,这是

  规模化拓展个人业务的良好途径。这样的模式也正在诞生,如上海华瑞银行的“APP中的银行”、“金融SDK”模式就是这种探索的成果。五、结语新时代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模式无非是在区分“做平台”还是“做细分”。实际上,事情不是非此即彼的,“有能”才能“赋能”,输出形成某个领域的核心能力往往是起点,进而通过输出打造平台,但并不是每个核心能力都能够规模化。最终形成平台还是细分,是商业策略的选择,也是动态竞争与发展的结果。未来的金融服务一定程度的“云”化、“平台”化,是金融服务不断精细发展的必然需求[5]。在这样的发展之下,成就“一统天下”式的平台将越来越困难,专业领域的选择,无论是行业、地域、业务种类,都会是必然步骤,无论是想成为“平台霸主”还是“细分冠军”。可以预见,现有的传统商业银行将趋于分化和多样化。同时,银行业也会有新的持牌者进入。未来银行将沿着产业价值链的参与深度与产品及服务的丰富程度这两个维度演化出不同的商业模式,银行业将呈现出新的产业态势。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能够历久弥新、长盛不衰的企业一定是那些在时代的变化中敢于否定自己,不断调整、重塑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期待中国的商业银行能在涅槃中重生,跃上新的增长曲线。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曾刚.商业银行加快转型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中国银行业,2016,(2):44-45.[2]罗恩东.浅议国有商业银行转型的对策[J].区域金融研究,2016,(1):53-60.[3]杨涛.正视金融科技的变革与挑战[J].清华金融评论,2016,(10):30-33.[4]孙国峰.共建金融科技新生态[J].中国金融,2017,(13):24-26.[5]王广宇,何俊妮.金融科技的未来与责任[J].南方金融,2017,(3):14-17.

  

  

篇五:银行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

  银行关于开展金融支持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某某管分局:

  根据《某某的通知》(银保监办发某某号)文件精神,为扎实有效做好某某银行(以下简称“我行”)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有关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上级监管部门关于乡村振兴工作有关精神,及相关工作要求和战略部署,现将我行相关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优化“三农”金融服务体系和机制

  (一)乡村振兴服务情况

  自开业以来,我行坚持扎根县域,坚守“支农支小”、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不动摇,专注“三农”,做小做散,做精做优,多渠道、多方位服务农村、农业、农民,积极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支持当地县域乡村经济发展。截止某月末,我行各项贷款余额某万元,较年初增加某万元,增速某%;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某万元,较年初增加某万元,增速某%,户数某户,较年初增加某户,小微企业当年加权平均利率较去年下降某个百分点;涉农贷款余额某万元,较年初增加某万元,增速某%;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某万元,较年初增加某万元,增速某%。当地贷款余额某万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某%,无跨经营区域办理授信及发放贷款的情况,当地贷款户数某户,户均某万元。

  (二)完善治理机制,各级各司其职

  1、着力加强党的建设,党的作用始终贯穿于经营环节全过程,积极在服务乡村振兴工作中发挥党的核心作用。2022年我行党支部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2、乡村振兴工作,是国家政策的一部分,也是我行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上级监管部门对我行的工作要求,我行充分认识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性,提高思想站位,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成立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保障乡村振兴工作顺利开展。

  组长:某

  副组长:某

  成员:某、某、某某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某部,主要负责乡村振兴工作的实施与协调,落实上级监管部门下发政策,组织相关条线人员培训,落实行内领导班子的工作计划,收集、整理乡村振兴文字材料等工作。

  某年初我行已制定信贷投放计划,信贷资源配置侧重“三农”领域,计划发放各项贷款某万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占比某%,涉农贷款占比某%,普惠型涉农贷款占比某%。并将各项指标任务分解至个人,按季考核,择优奖励。同时主动承担贷款客户在办理贷款时,产生的不动产登记费及抵押评估费,不收取除贷款利息以外的任何手续费,减少客户融资成本,让利客户。

  二、强化关键领域金融供给

  积极响应某市政府关于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各项政策,强力推进乡村振兴大会战,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乡村产业发展,支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大力发展。构建完善支农支小金融需求的特色经营模式,改进创新贷款产品与抵押方式,为“三农”及小微企业提供差异化、特色化的金融服务。某年为某推出某贷款,目前已授信某万元。某年计划推出农具抵押贷

  款,推广“厂商银”、“商农银”合作模式,大力支持县域“三农”及小微企业稳定健康发展,强化支农支小战略定力,向乡镇延伸服务触角。

  三、提升县域金融服务质效

  某年我行共开展银企对接会某次,覆盖企业家数某家,对接会主要为企业介绍我行信贷产品及为企业宣传讲解“延期还本付息”相关政策,在抖音、微博等短视频平台上传相关视频,累计点击量达1700余次。某年我行与中国农业银行某支行合作设立助农取款点,截止目前共在某市各乡镇设立了某个助农取款点。

  四、创新涉农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由于目前某市相关职能部门暂未普及林权、土地经营权等相关权证抵押登记业务,我行目前仅有传统的抵押贷款,较难开展其他权证抵押登记业务,目前只能通过发放保证担保或者信用类贷款为相关种植户提供资金支持,支持力度有限。

  五、脱贫攻坚成果

  我行挂点某村委扶贫,计划帮助某村委某户家庭脱贫。认真实施对已出台政策措施进行指导和督促,对定点扶贫的村委,由行领导带队组成驻村工作队,每天保证一名扶贫干部留村进行帮扶工作,派出的干部工作认真、情况清楚,工作得力,同时配合村委打击乡村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活动。

  驻村工作组统筹提高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在不断完善村级党建工作格局的同时,进一步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及时踉进新建农村社区党建工作,靠体制和机制创新激励,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并健全完善村

  委会各项规章制度,让干部干得舒畅、有奔头,努力把基层党建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我行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动员有能力的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到定点扶贫工作中来,切实做到扶贫到村,帮扶到户,让贫困户得到更多实惠和发展机会,使扶贫解困明显推进,新农村建设明显加快,干部作风明显转变,基层组织明显加强。一是落实包村帮户责任。单位主要领导和扶贫领导小组的工作人员曾多次亲临帮扶村,走访某余次,慰问贫困群众和贫困党员家庭某户,送去价值某元的米油肉等生活用品。二是加大对贫困学生的帮扶力度。扶贫领导小组积极动员单位有能力有爱心的职工加入到帮扶行列中来,开展“老同志牵手留守儿童活动”,为某村贫困学生捐资助学,使其能够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同时也有一个更好地学习环境。截止目前南兴村委某户家庭已全部脱贫。

  六、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某年将继续坚守村镇银行定位,扎根县域,服务当地“三农”及小微企业。积极运用央行再贷款及其货币政策工具,某年拟申请央行再贷款某元,用于支持雷州地区“三农”及小微企业,进一步助力当地经济良性发展。

  (二)树立合规、审慎、稳健的经营意识,始终坚持“小额、分散”的风险防控理念。加强涉农贷款的内控合规管理,盯紧关键岗位、人员和业务环节,将相关风控要求形成“硬约束”。

  某年我行将继续坚守村行定位,秉承“某”理念,始终面向“三农”、服务“某”宗旨,以打造“某”为目标,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某某银行某年某月某日

  

  

篇六:银行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

  作者:孙榕

  作者机构:《中国金融家》编辑部

  出版物刊名:中国金融家

  页码:76-78页

  年卷期:2018年第2期

  主题词:金融业;精准扶贫

  摘要:春生,夏长,秋收,冬贮。经历了四季的更迭,又到一年岁末年首时,对于中国金融业来说,脱虚向实、防控风险、深化改革、精准扶贫等等,均成为2017年的关键词。这一年,不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成为银行经营的"重中之重";这一年,金融机构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精准扶贫战略,吹响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嘹亮号角";这一年,金融科技驶入发展快车道,商业银行争相拥抱互联网时代,扣响转型发展的大门……

  

篇七:银行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

  银行业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导读: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2022年,新发展格局深入推进、财政货币政策双向发力、金融市场改革稳步推进让银行业站上新起点,进入新发展阶段

  2021年,得益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高效有力和宏观调控精准施策,中国经济复苏领跑全球,中国银行业规模稳健增长,盈利能力较好,资产质量稳定,经营质效稳步提升。展望2022年,银行业站上新起点,规模增长稳中略降、盈利水平回归常态、资产质量整体稳定是三大趋势,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养老金融将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助力银行业迈向高质量转型发展新征程。

  2021年,中国银行业稳中向好、质效提升

  2021年,国内经济快速复苏,货币政策精准有力,金融监管日趋完善,中国银行业韧性持续增强,经营质效稳步提升。

  1

  o经营环境稳中向好

  第一,宏观经济增长回归常态化,银行业经营基础扎实稳健。2021年,得益于疫情防控有效,中国GDP增速回归至8.1%,继续领跑全球。“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国内大循环释放内需潜力、激发消费活力,银行业零售业务迎来新的增长极;畅通外循环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2021年中国进出口规模和增速均创历史新高,跨境金融、供应链金融需求量增大。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双碳”目标背景下,我国产业转型提上日程,重点项目投资推向高潮,银行业对公业务增量空间较大。

  第二,货币政策强调“自主性”和“跨周期”,银行资产负债结构持续优化。2021年,货币政策坚持稳字当头,坚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坚持立足国内、以我为主,兼顾连续性和前瞻性,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依然是引导信贷投向的主力,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供求基本平衡。从资产端来看,贷款结构持续优化,以再贷款、再贴现、碳减排支持工具等扶持小微企业、科创企业、绿色企业,将更多信

  2

  贷资源投向新动能、新产业、新业态。从负债端来看,存款定价机制对市场的适应能力不断提高,银行长期存款、大额存单利率显著下降,高成本的结构性存款规模进一步压降,来源稳定、低成本的核心存款成为银行竞争高地。

  第三,监管政策促进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2021年,银行业的监管政策聚焦绿色转型、公司治理和风险防范,促进实体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绿色金融围绕“五大支柱”,标准体系、信息披露、风险管理、激励约束、碳市场等基础制度不断完善,业务发展更加规范;公司治理监管加快补短板,聚焦大股东行为规范、董监高履职评价、关联交易管理等问题突出的领域,夯实银行业稳健经营根基。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监管规定和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办法相继发布,加强资本监管要求,维护金融体系稳健运行。

  o经营质效稳步提升

  2021年,中国银行业走出危机、韧性增强,步入加速

  3

  修复通道,经营质效稳步提升。

  第一,资产负债规模持续增长。2021年,银行业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大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实现了经营规模的全面提升。截至2021年11月末,商业银行总资产、总负债规模分别为279.65万亿元和256.22万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到8.29%和8.04%。信贷规模增长较快,夯实实体经济回稳基础,2021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98.51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存款规模增长稳中有增,零售转型战略提升存款竞争力,本外币存款余额238.61万亿元,同比增长9.3%。

  第二,盈利水平明显好转。得益于经济环境持续改善,2021年前三个季度,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7万亿元,同比上升11.5%,;ROE、ROA分别为10.10%、0.82%,其中ROE同比上升0.06个百分点,ROA与2020年同期基本持平。从已披露2021年业绩快报的上市银行来看,营业收入、净利润均实现双位数增长,其中多数银行净利润增速超20%,在息差收窄压力犹存的背景下,以量补价驱动利息收入增长,理财、基金、托管等业务创造的非利息

  4

  收入对盈利贡献较大,增速普遍超过30%。

  第三,风险管理取得突出成效。2021年,银行业以前瞻性布局、结构性调整、高效率处置积极应对疫情冲击下的风险挑战,风险管理能力显著提升,资产质量明显改善。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75%,同比下降0.21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2.83万亿元,与2020年同期持平;关注类贷款占比2.33%,同比下降0.33个百分点。中小银行积极补充资本,大力发行永续债、可转债、地方政府专项债等,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增强。

  第四,公司治理水平持续提升。从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评估结果来看,近80%的机构被评为“较好”和“合格”,较2020年增加0.77个百分点。部分领域的突出问题有所改善,例如,2021年商业银行关联交易管理得分率同比提高10.44个百分点;董事会结构更加合理,部分机构独立董事占比超过40%,董监高履职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新特色更为凸显,ESG理念成为新亮点,积极承担“六稳”“六保”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减费让利惠企利民、助力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等社会责任。

  5

  2022年,中国银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深入推进、财政货币政策双向发力、金融市场改革稳步推进让银行业站上新起点,进入新发展阶段。

  第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深入推进,为银行业务布局指明方向。中国深入推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促进内外需共振,经济长期向好态势不会改变。内循环下,居民消费观念、消费需求升级,收入大幅提升、资产配置需求增长,消费金融、财富金融成为零售转型的突破口;新基建、先进制造业是国内经济转型的新支撑点,尤其是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产业结构升级将为银行业的对公业务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外循环下,对外开放迈向更高水平,产业链重塑、贸易数字化转型、外贸主体壮大、区域经贸合作深化对银行业的供应链金融和跨境金融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篇八:银行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

  关于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过程中,实体经济对高质量金融服务的需求更加迫切。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血脉,银行业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要系统总结“十三五”以来推动银行业回归本源、专注主业的经验,进一步聚焦实体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践行新发展理念,推进数字化转型、持续完善自身公司治理和激励约束机制、构建可持续的资本补充机制、健全完善银行监管和风险处置机制等一系列关键改革举措,以更加便捷、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银行业金融产品和服务切实支撑实体经济提质增效,在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中实现银行业自身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深化银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服务新发展格局质效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书记根据“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的深刻变化提出的重大战略抉择。要服务好“双循环”发展格局,银行业应找准定位,将自身“十四五”时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焦当前新发展格局面临的难点,以针对性、高质效金融服务助推实体经济创新发展。(一)继续推进零售转型,稳慎布局消费金融,服务好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要释放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需要以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为重点,多措并举鼓励居民有序扩大消费。“十三五”时期,银行业持续推进零售转型,住户部门贷

  款占境内贷款余额比重持续攀升,20年底提高到.%,同比提高.个百分点。在“十四五”继续扩大内需的背景下,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围绕客户不断升级的新需求,积极创新业务模式,深挖旅游、医疗、教育、养老等有效消费场景,推进差异化竞争,不断提升产品吸引力,以更丰富多样、成本可控的消费金融产品支持居民消费升级。

  (二)加快发展供应链金融,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疏通双循环堵点。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我国“两头在外”的产业链布局遭遇外部冲击,供应链外迁等脆弱性凸显,形成双循环的堵点。要以落实八部委近期出台的指导意见为契机,准确把握供应链金融内涵,推动其在规范和风险可控前提下发展创新,拓展新型产业链条,探索与核心企业、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方、互联网供应链平台的全产业链合作新模式,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政策支持,严格监管约束,切实提高金融与供应链的协同性,精准服务,有效支持产业链在稳定、完整的基础上迭代升级。

  (三)以金融服务体制机制创新支撑科技创新,着力解决“卡脖子”问题,补齐双循环短板。“十四五”时期要推动建立科技、教育、产业、金融紧密融合的创新体系,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对银行业而言,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完善服务科技创新的手段与工具。在政策性金融领域,研究设立专事支持基础领域科研创新的政策性银行或基金,提供更多中长期资金支持。在商业性金融领域,坚持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快推进银行业内外部投贷联动政策落地见效,在银行系金融控股公司框架下整合旗下各类机构特长,协同完善全周期精准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

  (四)提升银行业支持制造业发展质效,锻造双循环长板。我国是世界第一制

  造业大国,20年制造业增加值超过排名第二、第三的美国与日本之和。但大而不强,低端无效供给过剩与高端有效供给不足并存,利润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十四五”时期,要进一步打造银行业与制造业良性循环的机制,基于产业生命周期,发挥金融对制造业价值发现、风险定价、激励创新、分担风险、并购重组等功能作用,完善政策体系,研究设立制造业中长期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健全社会担保体系,适当提高制造业不良贷款容忍度,引导银行发放中长期贷款,实现银行业对制造业金融支持规模稳步提高,期限合理延长,结构明显优化,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五)统筹安全和发展,以高水平金融对外开放支持新开放格局和双循环发展。书记多次强调,新发展格局并非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际国内双循环。“十四五”时期,对外开放仍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我们将致力于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银行业要在统筹开放发展和自身安全基础上,以高水平双向开放支持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继续鼓励有特色和专长的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我国市场展业,稳步提高银行业外资占比。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支持香(这里略去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综合运用各类金融工具,在依法依规、风险可控前提下,为中资企业“走出去”提供多层次高水平的银行业金融服务。

  践行新发展理念,提高银行业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结构和融资需求适配度“十三五”时期,主管部门坚持引导银行业回归本源、专注主业,宏观调控、银行监管与政策支持体系不断完善,信贷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2021年前个月新增房地产贷款占比从20年高点时的%降至%。与此同时,银行业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以小微企业贷款支持为例,截至2021年

  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万亿元,同比增长%,增速比2019年末提高了个百分点,支持小微经营主体万户,同比增长%;前三季度新增万户,与20年同期增量基本相当。2021年月新发放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较2019年月下降了个百分点,实现了量增、面扩、价降。“十四五”时期,要践行协调、绿色、共享的发展理念,聚焦区域发展战略重点领域和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薄弱环节,进一步提高银行体系的适应性和普惠性,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与实体经济结构和融资需求更好地匹配。

  (一)落实落细金融服务重大战略,大力支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议金融主管部门强化顶层设计,加强跨部门、跨地区统筹,明确区域金融改革主体责任,在细化、实化基础上,提高差别化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区域金融体系构建、特色金融产业发展、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等政策措施落地起效。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充分考虑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经济圈、海南自贸港、黄河经济带等事关长远的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区域板块的特色和发展定位,研究制定更“接地气”的金融支持整体方案。

  

篇九:银行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

  关于五大发展理念下如何来促进银行高质量发展的研究

  【摘要】银行如何在新时期,促进自身的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一个现实问题。这不仅关系到银行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中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大局。本文以党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分析了银行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银行在新时代的战略发展思路。

  【关键词】五大发展理念;银行;创新发展

  一、五大理念的内涵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思路是由我们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首次提出。并由2016年3月由全国两会的代表审议和讨论批准通过。这一社会主义发展思想,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深入探索,答复了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发展、怎样实现社会主义发展等重要问题。党的十九大曾经提出,要牢固把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社会主义发展思想。"五大理念"的具体内涵见下文附录1所示。

  发展理念创新理念协调理念绿色理念

  开放理念

  共享理念

  表1“五大理念”的具体含义具体含义立足现实,突破传统整体、系统、平衡遵循客观规律,重建人与国家、人与组织、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生态准确把握发展大趋势,灵活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共享发展成果

  二、银行发展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现实背景

  自深化改革和开放以来,为了实现科学发展,银行做出了巨大努力。始终走在中国金融事业发展的最前列。然而,进入日益严重的新时代经济和金融常态也将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截至2016年6月底,商业银行总体不良贷款率已经超过1.81%。2011年第四季度至今,不良贷款金额连续19个季度大幅增长,达到1.27万亿元,仍然一直处于对不良贷款金额敞口快速上升的通道。其次,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数据,截至2015年底,我国目前的整体负债杠杆程度水平已经超过gdp的249%,其中一些企业和部门作为负债的主要责任承担者。为了有效地应对这种结构性的高杠杆所带来的较大风险,银行必须更加审慎地管理这种风险、开展

  业务。第三,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近五年以来,直接融资的比重由2010年末的10%进一步提高到2015年末的14%。金融脱媒进程也在不断地加速。

  面临上述挑战的情况下,随着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如何积极推进银行业务发展,促进银行业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也是每一位银行从业人员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根据五大发展理念的内涵,本文借助SWOT战略分析方法,客观、系统地认识银行业具有的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现实背景。简单总结,如表2所示。

  现实背景优势劣势机遇

  挑战

  表2银行业现实背景方面规模优势

  地域优势

  机制优势经营策略劣势服务劣势创新劣势创新发展机遇

  协调发展机遇

  绿色发展机遇

  开放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机遇

  利率市场化信用违约跨界竞争经济链变化

  含义把握相关政策,探求差异化发展路径对当地顾客的经营能力、资讯状态等信息掌握得较为精确、详细以及有效决策链条短、效率高缺乏科学的支撑体系和制度设计对客户的需求分析深度不够信息科技系统普遍落后提升治理体系和管控能力;多元化的经营范围、业务品种和客户基础泛金融主体与银行的合作更加紧密信贷结构调整和经营模式转型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充分运用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工具和手段终结传统盈利模式逼近风险底线移动互联网、第三方支付、众筹等客户需求变化

  三、五大发展理念下银行高质量发展策略

  商业风险投资银行企业要要设想最终能够在激烈的金融时代发展潮流中能够得以迅速站稳脚跟,谋求长久生存和持续发展,就必须充分运用"五大理念",深度地充分挖掘其本身的竞

  争优势。制定一套具有市场针对性的市场策略实施举措,从而由过去的"粗放式"策略到"精细化"的策略转变、于这些细节化之处才能看得更见真章、把握市场机会、直面市场挑战。

  3.1创新发展

  (一)创新金融市场运行体系和监管管理方式

  在尊重、维护银行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基础上,支持其综合运作和多样化发展。同时,通过改变相关的法律法规,整合监督管理资源,明确惩戒规则,确保其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只要我们始终坚守风险底线,监管指标是否合规,就要尽可能地释放和鼓励激发银行的财务经营积极性和创新能力,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金融企业精准供给的服务质量和效率,解决银行和客户之间存在的供需矛盾或者错位。为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坚实而有力的财政支撑。

  南美洲的一只蝴蝶煽动它们的翅膀,会给它们引起太平洋的一场狂欢。每个细节发生了许多细微的改变,都可能使得结果产生很大的改变。对于企业的监督尤是如此。金融产品行业已经成日与大量的数字商家打交道,在细节设计上更应该能够做到吹毛求疵。但当前,互联网金融由于缺乏精细化的监督和管理体系,所以主体性资格困难、法律地位仍然不明晰。种种问题均蕴含着很多的巨大隐患。银行业本身就是金融产品行业的龙头老大,应该充分发挥它的示范和引领性功能。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经营管理制度,以精细化的经营管理模式来获得消费者的信任,树立良好的行业榜样。

  (二)创新产品

  银行的产品就像一个人的名誉,只有做到常人所不能,才能赢得名誉。因此,银行的工作必须聚焦需求热点,深入地分析和了解提升增长潜力需要;灵活响应客户需求、综合运用各种金融工具、开发迎合目标市场的创新产品、以切实提高市场竞争力。

  对于超大型的企业,一般要求在债权、股份、专门融资等直接投入融资领域为客户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和产品;对于一些大型的企业,一般都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要求为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融资问题解决办法。针对大多数的中型企业,一般其金融服务的需求都是呈现出更加复杂的发展趋势。而针对于小微个体经营者,则,需要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信贷服务。

  (三)创新渠道

  目前,金融服务渠道越来越多元化。银行应该立足于创新的角度来推进金融服务渠道改革,以应对产品和金融服务行业发展不断转型带来的挑战。通过构筑广泛的国际化合作伙伴网络,为越来更多的企业和客户服务提供一个全球化的平台和技术支撑,突破传统的业务局限。

  (四)创新服务

  而且商业银行本质仍然是一个服务性的行业,它也是其立行的根本。因此,实现银行高质量发展,关键就是抓"服务"。服务波士顿咨询公司(bcg)2015年对三家大型企业和银行客户进行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超过70%的三家大型企业和客户表达了其数字化技术和审批是衡量一家大型银行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交易、预警和授权审批技术是三个最为流行和受欢迎的大型数字化应用。结合市场趋势和商业银行自身特点,通过"数字化"手段,促进了商业银行转型升级。

  开辟“理财银行”新模式,提供差异化产品,让客户优化营运资本;开辟“网上银行”新模式,提供远程和现场服务相结合的客户支持;积极探索互联网加的金融。同时,要科学规划提升客户忠诚度的路径,向全行干部员工灌输创新思维,提高优质文明服务的水平,高度重视改善服务对客户满意度提升的重要性。

  3.2协调发展

  (一)协调金融主体参与者

  p2p、股权众筹、网上金融资产交易所等基于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的企业相互重叠,银行业务则面临小微个体借贷、供应链融资等创新金融科技公司的直接竞争。,企业支付结算;商业银行在进行自身业务数字化和转型的过程中,也希望我们可以积极地探索和与金融科技类商业银行公司的战略合作,以其他商业银行为主要的合作伙伴,优势相辅互补,加强在资金托管、联贷、征信、风险防范和控制等各个方面的合作,甚至把这些都转化成自己的客户,探索投贷结构和联动的机会和可能性,形成积极竞争和合作的新模式。

  (二)协调业务增长与风险控制

  风控管理能力就是银行业提供基本业务服务的能力。信息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了互联网时代银行不可能被忽视的一项重要困难,但同时又可以说是传统银行更具优势。因此,协调业务增长和风险管理,是促进企业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整合和统一的必然途径。

  因此,银行应进一步强化对信息的保护,落实内部控制和规章制度,提升广大员工的职业道德意识,为广大客户营造安全、舒适、便利的金融服务环境。要做到做到动态迅速、转变更加迅速;要充分体现出战略引领性功能;我们要做到稳中求进,稳中向好。

  (三)协调产生价值

  新型金融机构、quasi-financial机构、quasi-financialsub-markets或者是新型金融服务工具等创新型业态的日益繁荣,银行的业务模式势必进入大同行、大投行、大资本治理、大理金融大学的零售、大直销的新时代。银行应该学会搭建一个平台,构筑循环链条,整合好

  的资源,优化效益。

  3.3绿色发展

  绿色金融"就是支持和发展绿色经济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被认为是推进我国经济结构调节与发展模式转型的一个重要手段。

  《关于建立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就建立绿色经济金融这一基本概念体系做出了明确的国家规范性标准定义:金融是为了积极支持促进我国的绿色环境治理与民生改善、适应全球气候变化、节省和高效地节约利用自然资源而积极组织主动开展的绿色社会主体经济性金融活动,是绿色金融机构在开展节能、环保、清洁和新能源、绿色轨道交通和其他各类绿色经济建设项目的投融资、项目生产经营和企业风险管理等各个方面为广大企业人民提供的绿色金融服务。

  自从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绿色金融就已经站在了中国经济起飞的"窗口"。然而,中国的一些绿色金融产品和财富管理服务在总体上依旧处于初级起步阶段,一些财富管理产品和财富管理服务依旧存在缺失。

  (一)绿色业务

  科学配置,绿色资产相关的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推进投资银行。综合考量相关的收益、风险和资金消耗,以专项资金的托管为工作重点,逐步拓宽其业务范围。引导其他客户进入符合我们国家政策及商业银行信贷标准所指引的有效服务行业,为其他客户提供跨越市场、全方位咨询服务。同时,拓宽了国际业务发展的领域,同步完成了转型。

  (二)绿色产品服务设计

  明确了信贷投资,跟上了绿色金融发展的步伐,积极开发绿色存款、绿色金融经营管理、绿色资产管理、绿色租赁、绿色证券、绿色保险等具有成本比较优势的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同时,积极鼓励和扶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节能减排工程,逐步淘汰产能严重过剩、中低端落后、高能耗、重大污染的企业。

  3.4开放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和社会科技快速发展及中国积极对外开放政策的深入和实施,我国的金融市场也变得更为开放。一些经营管理先进的银行会让他们有机会重新走出自己的国门,积极地融入世界各地的金融市场。为了能够在统一开放的平台上参与到更广泛的竞争中,银行应该牢固树立自己的开放和协调发展理念,做好充分准备,统筹规划。

  (一)开放跨业综合经营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金融市场化步伐的不断加速。银行应继续依靠重要股东或其关键客户"走出去",加强与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传统金融类电子商务行业的交流合作,开拓自己的特色业务和再次重拳产品的局面,实现共同收益或者是多赢。

  (二)开放国际金融机构合作

  未来,有一定实力的商业银行进一步开展国际化运作仍将会是大势所趋。但,银行要想进一步开展这种国际化的经营合作,必须首先就需要清楚地明确对外合作的目标,最好进行合作的是国际金融机构在哪里、对外合作的能力如何、开放金融机构与国际金融机构之间合作等。

  因此,需要进一步加速和调整人民币银行业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发展布局,紧紧抓住人民币国际化所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一种全方位的金融融资和结算支持。

  (三)开放同行业合作

  加强与我国商业投资银行、保险、证券等二十多家大型同业投资金融机构的国际纵向和空间横向交流合作,借鉴和消化吸收其他类型同业投资金融机构在其金融业务管理资源、风险管控防范管理能力、产品管理技术创新、服务水平、管理实践经验等各个方面的自身优势,定期进行调整,实现行业蓬勃发展。

  3.5共享发展

  银行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参与者、推动者和受益者,应当将共享发展作为追求方向。

  (一)城市农村共享发展

  银行业在服务农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现城乡企业的有机结合,共享发展成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银行要立足于机会平等要求,促进金融资源均衡分布,使得城市农村都能够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比如,在城市,银行业要围绕传统支柱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资金上给予策略倾斜。同时,要做到金融产品功能多样、方便实惠。在乡村地区,银行,特别是区域性的中小银行,要继续专注于“三农”领域,发力下沉渠道、做好农村经营。依据现有的发展模式,调整农户贷款结构;开展创建信用镇、信用村、信用用户、信用企业活动,引导普通百姓使用现代金融工具;同时,探索金融解决方案,稳固自身业务基础,支持农业产业链升级发展。博取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应有之义。

  (二)线上线下共享发展

  线上线下相互导流。线上就是看到好的产品,引导客户去线下办事。线下感觉到的服务,引导顾客去线上办事情;与之相对应的是运营管理体系,目标就是要进一步打通从运营到线上的关系,包括从运营到组织架构、运营流程再到资源的重组和优化。比如,应以移动银行为导向,引进新型电子科技设备,提升实体银行网点信息系统的智能化程度。加快了线上线下两种渠道有机融入和整合,通过传统的低成本线上模式,直接将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扩展到线下,打破了线上线下壁垒,实现了线上线下共享发展。

  (三)共享企业文化建设成果

  要树立正确的形象化行为规范和观点标识。在日常的工作中,深入到企业基层开展工作,看他们在日常的工作时,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及时地给予帮助,及时解决他们的困难,使得员工的幸福感显著提高。同时,应该有计划地给予企业对于员工进行技术、素养等各个方面的培训计划,提升企业对于员工职业能力;如果内部需要招聘,也就是要优先从内部进行选择,有能力者晋升上级,合理地规划自己员工的职业生涯。

  在企业日常生活中,了解自己和员工家庭的现状以及实际困难,如果遇到重大病害等情况,可以选择携手公司或者组织慈善捐款。增强了员工的社会主人翁意识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形成了一种关爱企业员工、培训员工、鼓舞企业员工、成就企业的良好文化。

  四、总结

  五大发展思想是我们共产党对于国民经济社会进步和发展规律的认知深化,这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观理论又一次重要创新。银行业既具备了实现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先天技术条件,又存在一定的制约性因素。所以,要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和技术,从而打破难题。从物质精神、形态内容、硬件软件、顶层基础、目标等方面进行考核,认真地领会了新的发展思路。在五大开放型发展思想的引导下,实施了"以人为本"的创新型驱动发展策略。比照了新的要求,探索了经验,激发了市场活力。谱写了银行业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性新篇章。

  参考文献

  [1]罗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五大理念”的内在关系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0(04):119-121.

  [2]戴晚莲.金融科技下基层央行会计财务转型路径——“五大发展理念”指引下的探析[J].金融科技时代,2019(08):84-87.

  [3]陈晓方.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商业银行对公业务的发展[J].时代金融,2019(05):153-155.

  [4]褚海平.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回归本源是城市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J].柴

  达木开发研究,2018(03):39-41.

  [5]何永清.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思路与策略——基于科学发展观和五大发展理念视角[J].南方金融,2017(05):84-89.

  [6]盐城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论“五大发展”理念在商业银行的实践运用——基于对农业银行基层行新一轮转型发展的思考[J].现代金融,2017(02):50-51.

  [7]王怡颖.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02):46-47.

  [8]万马.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文化构建[J].中国集体经济,2017(01):74-75.

  [9]章文芳.“五大发展理念”背景下的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研究[J].时代金融,2016(32):116-117.

  

  

篇十:银行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村镇银行高质量发展策

  略

  作者:李小花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21年第11期

  摘要:村镇银行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代表,承担着为农村提供普惠金融服务的重任。我国村镇银行发展主要经过了试点、快速发展、稳步发展三个阶段,目前总体发展质量亟待提高,存在整体发展不平衡、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弱、社会服务功能弱化等问题。促进村镇银行高质量发展,一要完善政府财税扶持政策,二要夯实自身基础以增强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能力,三要多方联动切实提升村镇银行社会服务效率。

  关键词:乡村振兴村镇银行高质量发展农村金融

  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党的十九大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把中国的乡村建设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人民安居乐业之地。2019年9月,党中央出台了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即《乡村振兴战略(2018—2022)》。在规划中,农村金融发展被作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一个重要着力点,而以村镇银行为代表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则是农村金融发展特别是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抓手。自2007年3月第一家村镇银行在四川挂牌成立以来,村镇银行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成为农村地区普惠金融的主力军,对十多年来我国的县域经济和“三农”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总体上看,我国村镇银行发展仍然处于“量”的扩张阶段,尚未实现“质”的提升,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整体发展质量亟待提升。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既对村镇银行高质量发展提出了迫切需求,又为村镇银行提升发展质量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机遇。

  一、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与问题

  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始于2006年银监会为进一步完善和激活农村金融市场作出的放宽农村金融市场准入的决定。自2007年至今,村镇银行发展大致经过了试点、快速发展和稳定发展三个主要阶段。其中试点阶段主要为2007—2009年,期间在四川、青海、甘肃、内蒙古、吉林、湖北等省或自治区的部分县(市)开展试点,试点期间全国从无到有,至2009年6月,先后共成立了约100家村镇银行。通过试点,村镇银行的准入、运营、监管等政策得以逐步完善。其后2009年起直至2013年,银监会等中央各相关职能部门与各个地方政府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密集出台了多种优惠政策,推动村镇银行进入到快速发展时期。2009年7月,银监会出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9-2011年总体工作安排》,对以村镇银行为代表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覆盖区域、覆盖率、机构类别、机构数量等作了明确的发展规划。至2011

  年底全国村镇银行审批通过数量累计达到726家,正式营业达635家,其中在2009-2011年间新设立的达544家(刘博通,2020)。而后,自2014年起至今,村镇银行渡过了数量快速扩张时期,开始更加关注银行“质”的提升,進入稳步发展时期。

  至2018年底,我国村镇银行数量达到1616家,网点数量达到5764个,从业人数达到93265人;全国县域覆盖率达70%,总共约1286个县(市)已设立或核准村镇银行;资产总计约15万亿元,贷款发放总额累计达47万亿元,信贷客户总量累计达659万户,贷款发放笔数累计达11146万笔,户均贷款额度为3415万元。贷款总额中农户与小微企业贷款合计占比超过90%,中部与西部地区村镇银行数量占总量比重约为656%(何广文、李倩,2020)。虽然近年来村镇银行对农村发展的作用愈加明显,但村镇银行总体发展质量依然不高,存在整体发展不平衡、自身发展能力弱、社会服务能力弱等问题。

  (一)整体发展不平衡

  发展不平衡是影响村镇银行整体发展质量特别是整体社会绩效的重要因素。中西部地区是农村金融供给不足、服务缺位最突出的区域,也是村镇银行制度设计时重点关注的焦点。但现实与政策设计初衷的背离似乎难以避免。目前,村镇银行区域发展显著不平衡,发展水平在东中西部区域间呈现明显的与现实需求相背离的梯度差异,西部地区村镇银行发展水平与发展绩效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无法满足西部乡村发展过程中的金融需求。发展规模方面,西部地区西藏、甘肃、宁夏、青海、陕西等五省村镇银行的平均注册资本仅约4000万元,仅为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天津等六省村镇银行平均注册资本的40%多。2018年百强村镇银行,东部占比46%、中部占比29%、东北地区占比13%、西部地区占比仅12%,区域差异显著。覆盖率方面,绝大多数村镇银行位于东部和中部地区,西部尤其是西北与西南部地区覆盖率明显低于其他地区。社会服务功能方面,村镇银行的设立对当地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作用在东部地区明显高于中部、西部地区,同时在中部地区又明显高于西部地区。此外,自当地设立村镇银行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村镇银行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东部地区持续增强,西部地区则呈现强弱反复交替的特征,中部地区则呈现早期逐步增强、而后逐年减弱的趋势。

  (二)村镇银行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我国村镇银行总体呈现小、散、弱的特征,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首先,规模小是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依据全国村镇银行服务中心的统计,至2018年底,全国村镇银行平均注册资本仅09亿元,57%的村镇银行注册资本在1000-5000万之间,注册资本超过1亿的约占30%,超过10亿的全国仅4家,平均资产规模仅约92亿(刘博通,2020)。其次,村镇银行区域布局高度分散。总计1600多家村镇银行,分散在约1300个县,多数营业网点分布在乡镇和行政村,难以形成合力,弱化了对乡村发展金融支撑功能的发挥。再次,市场竞争力弱。村镇银行作为新生事物,专业能力和人才队伍建设都需要一个过程,因而相对于传统金融机构,金融创新能力弱、服务能力弱,且本身市场信任度较低,这必然导致市场竞争力

  

篇十一:银行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周亮:三方面推动银行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来源:《金融周刊》2018年第25期

  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7月7日在“2018青岛·中国财富论坛”上表示,银行业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社会融资的主渠道、金融服务的主力军,其自身的高质量发展对于推动我国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至玲重要。

  “一段時期以来,我国银行业出现了较严重的脱实向虚问题,一些机构热衷于加杠杆、搞通道、做过桥,大量资金在金融体系内层层嵌套、自我循环,拉长交易链条,抬高融资成本,背离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周亮谈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银保监会迅速采取有力措施,疏堵结合,引导银行业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下一步,将继续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督促银行业转变片面追求规模和速度的发展方式,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以优质、高效的服务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重点推进结构性去杠杆,将破除无效供给和支持培育新动能相结合,鼓励金融创新,增加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信贷支持,促进市场化债转股项目落地,增加小微企业贷款投放。同时,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提升银行的服务质量和水平。通过优化金融机构布局、改进普惠金融服务,助力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精准脱贫、绿色低碳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他强调:“银行业要在推动实体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中,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周亮强调,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金融市场发育还不成熟,金融风险形势依然复杂严峻,“灰犀牛”的威胁没有完全消除,“黑天鹅”事件也若隐若现。这些风险的形成与我国金融所处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有着复杂的周期性、结构性、体制性原因和国际经济金融因素影响,加之金融监管法规制度还不完善,监管队伍的能力和水平亟待提高,化解风险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所以,要坚持严字当先、敢于亮剑,对少数严重违法违规的机构和人员依法严厉查处,形成“不敢违规”的有力震慑:加快补齐监管制度短板,扎紧“不能违规”的制度笼子:推动银行机构落实主体责任,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健全合规文化,增强“不想违规”的自觉。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坚持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循序渐进,有效防控流动性风险和影子银行风险,加快处置银行不良资产,坚决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严厉查处监管套利行为和各类花样翻新的“庞氏骗局”,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持金融稳定健康运行,形成良好的金融生态

  此外,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对银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也至关重要。周亮透露,下一步,将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和组织制度创新,重点推动银行业机构持续健全公司治理机制,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鼓励银行机构做好战略规划和战略转型,强化创新引领和科技支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撑,提高服务和管理的精准度和精细化水平: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按照以竞争促进优化与繁荣的总体思路,继续推进银行业扩大对外开放。

  “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不可阻挡,我们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欢迎和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参与中国对外开放进程,在持续完善法规制度的同时,同步受理各项新开放措施的准入申请。”周亮表示,要营造金融人才健康成长的环境,倡导有创新意识、有专业水准、有家国情怀、有责任担当的银行家精神,更好发挥各类金融人才的作用,以全方位的改革开放引进银行业高质量发展。

  

  

篇十二:银行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

 企业级业务架构赋能数字化银行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为推动新时期金融科技高质量发展,实现数字化银行转型发展的战略目标,中国工商银行着力构建企业级业务架构,打造金融与科技高度融合的全新智慧银行生态体系,率先实现核心银行系统向支撑生态建设的开放体系转型。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勇气探索适合商业银行特色的架构方法及实践,填补业界空白,助力工商银行全面进入智能化、开放化的数字化2.0阶段。工商银行企业级业务架构在塑造新时期业务与科技融合创新的数字化转型代际竞争优势中发挥显著作用,是我国银行业开拓创新的优秀案例。

  全面架构转型,打造开放生态新体系

  1

  1.夯实业务基础,构建语言统一、标准复用的企业级业务架构资产。业务与技术深度融合,运用统一方法,基于统一架构语言整合构建覆盖全客户、全领域、全渠道的企业级业务架构,建立从业务规划到业务架构、再到IT系统的战略传导落地路径,支撑全行经营发展。首次建立全行统一核心业务资产库,覆盖全行63个业务领域,实现超过13万条业务架构资产、IT架构资产及项目过程资产的统一视图和统一管控。

  2.立足全局视角,打造企业级业务架构核心价值体系。企业级业务架构向前承接企业发展战略和顶层设计,向后指导IT架构设计和系统建设实施,在企业价值体系中凸显核心重要作用。聚焦金融新生态、金融科技新趋势及数字化转型战略,工商银行构建企业级业务架构,指导IT架构转型深化。在业务架构指导下,充分运用分布式、云计算等技术,持续优化应用架构、数据架构、技术架构、安全架构,形成面向未来、业界领先的IT架构。企业级业务架构指导分层解耦的应用架构设计,指导智慧、开放、共享的数据服务体系设计,指导高容量、易扩展、安全稳定的技术架构体系建设,指导管理、运营、技术为一体的智能防护安全架构建设。

  2

  3.把握新时代特征,构建开放生态化业务架构体系。秉承“全客户、全渠道、全产品”和生态化发展理念,运用业务建模方法整合构建企业级业务架构,打造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全新生态体系,实现业务架构由内部企业级延展至跨界生态(见图1)。其中,全客户聚焦构建数字化、开放化、智能化的全量客户经营管理新体系,实现从客户到用户的经营理念转变,用户无处不在、服务无处不在。全渠道侧重构建全渠道开放共享、协同服务新生态,实现服务渠道的开放化变革,通过产品输出、平台对接、场景互嵌,构建全渠道协同服务新生态。全产品立足重塑更具新时代基因的智慧金融产品,强化产品端到端的全生产链条,打造更具新时代基因的智慧化、普惠化、个性化金融产品。覆盖海量优质场景,对外封装发布了支付、安全认证等4000余个标准化服务,快速构建2000余个热点优质场景,覆盖亿级用户,更加注重支撑跨界生态、开放共享的新时代特征。实现API平台服务种类、合作方数量同业最多,金融生态云覆盖领域、租户数量同业最多。建立了基于业务架构的组件化研发模式,支持组件化的快速研发,满足快速增长的业务创新需求,全面支持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发展。

  3

  图1业界首个生态级业务架构

  4

  探索商业银行业务架构特色方法与最佳实践1.敢为人先,业界首创业务架构特色方法。工商银行以不破不立的决心和勇气,不懈奋斗,在业界科学方法的基础上,建立适合银行业渐进式高效创新的业务架构方法体系,将业务架构由内部企业级延展至跨界生态,探索商业银行业务架构最佳路径,充分彰显了科技强行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一是立足全行,创新绘制集团视角业务架构整体视图,打造境内外一体、金融服务与非金融服务统筹兼顾的全局资产。二是业界首创“四级流程建模+标准化用例+IT服务”的架构设计方法,自顶向下构建企业级业务架构和IT架构,聚焦热点领域,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实现了资产质量、实施周期和资源投入的平衡。三是在业界率先开展业务对象设计,构建高内聚、松耦合的业务对象资产,提升业务组件聚合能力,指导数据布局。四是打造业务架构构建和应用的完整体系,率先提出查询类架构资产构建及价值挖掘思路,实现客户诉求满意度提升与商业银行价值交付能力体系完善。

  2.宏观视角,全面服务顶层战略决策。持续丰富企业级业务架构体系,完善业务架构资产,拓展业务架构应用。一是在顶层规划方面,依托企业级业务架构战略能力解析

  5

  方法,科学拆解全行重点领域三年规划,生成全行能力地图,为全行业务转型发展提供新动能。二是金融科技政策研究方面,基于业务架构,针对国内外监管政策、行业科技应用热点、趋势现象开展深度解读。三是围绕新场景拓展、新技术应用、领域顶层规划开展前瞻研究,形成视角宽阔、跨领域协同、企业级影响分析透彻的高价值输出。

  3.微观层面,赋能需求整合与研发创新。开创先河,打造基于业务架构的业务研发体系,依托全局性架构思维、规范化架构方法和结构化架构资产,立足全局视角和全行前瞻规划,统筹资源、系统考量,全面支撑业务研发全生命周期和全流程(见图2)。2021年来累计完成3640个批次的需求架构分析,合计8393个需求项,涉及项目923个,覆盖38个业务领域。

  6

  图2基于业务架构的业务研发体系

  以业务架构资产为抓手挖掘需求整合点,强化业务整合能力。研究并实施基于业务架构的用例标准化,开展需求用例标准化编写及全生命周期资产化映射及管控,实现业务架构资产与项目研发流程、需求研发环节与验收测试环节的融合,达到“以业务资产提升研发效能,以研发过程驱动资产更新”良性循环的目标。至2021年9月末积累标准需求用例5904条,需求用例指导和测试分析率100%。

  企业级业务架构赋能银行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企业级业务架构研究探索和运用实践是实现数字化的重中之重,只有在整体治理、全局规划和业务全局格局

  7

  下形成的数字化成果,才能真实呈现数字化转型成果,才能综合体现数字化转型效能,才能深度激发数字化转型后的企业新活力。

  

篇十三:银行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

 浦发银行调结构强内控聚焦实体谋求高质量发展

  (案例参考)

  客户结构调整案例1:银行如何突破同质化经营,持续吸引个人消费者,是目前许多银行在大力发展个人金融业务时首先面对也非常关注的问题。浦发银行抓住“金融+大数据+AI”这一全新金融生态的风口,在建设一流数字生态银行战略目标的指引下,于2017年推出面向全量客户的权益平台。

  针对不同资产规模客户,打造五大权益体系,日均资产1万以上的客户可领取“视听特权”,月日均金融资产达标10万客户享有“加油特权”,月日均资产达到50万以上客户享有“酒店特权”,同时还可开启“门票特权”,月日均资产达标100万客户还可享有机场休息室特权.可通过浦发APP实时领取,并吸引客户不断向上成长。

  通过打造权益平台,促进存量客户提升,累计升级贵宾客户2。8万人、私行客户1,894人.

  客户结构调整案例2:在建设一流数字生态银行战略目标的引领下,浦发银行积极推动业务经营嵌入实体经济场景,打造线上经营平台,加强线上获客和经营。目前,浦发银行已与中国移动、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企业开展合作,用科技将金融融入到合作方的服务场景中,打造“通信+金融”、“消费+金融"、“社交+金融”多样化服务模式.

  浦发银行在中国移动5个全网平台、26个省/市平台开设金

  融专区,2017年累计线上获客近30万户;与50多家公积金中心连接,提供便捷的公积金点贷服务;与阿里、腾讯等互联网企业开展信用卡合作,为数百万新客户提供服务.

  渠道优化案例3:在建设一流数字生态银行战略目标的引领下,浦发银行正在打造“浦发大脑",通过运用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生物识别等技术,为全渠道用户画像、智能交互、智能营销、智能风控等业务场景提供支撑.2017年底,浦发银行发布了业内首款实现VoiceID和AI交互的智能语音APP,可以使用全语音的模式进行菜单搜索和理财产品购买,交互融入了日常问候和网络流行用语,并能实现无触屏操作。

  基于智能语音APP,浦发银行推出了融合智能算法技术的智能投顾2。0版本——“浦发极客智投”,提供涵盖风险评估、策略制定、产品遴选、交易执行、持仓跟踪的全流程智能投顾服务,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增加了客户粘性。

  客户结构调整案例4:聚焦平台聚客,通过线上同业合作平台“e同行"累计拓客超600家,金融机构已合作突破1400家,主要细分行业覆盖率增至58%。

  “e同行”是浦发银行同业合作体系中的线上平台,支持报价、询价、确认交易、历史查询、统计分析等各项功能,同业机构可借助该平台发布产品、寻找交易对手、达成交易意向.

  主要包含四大模块,一是资金交易,上线浦发银行的同业理财、资金存放等产品;二是同业公告,平台用户可在平台上发布

  产品信息、进行资产撮合;三是信息平台,提供浦发银行市场分析、行业动态、服务方案等资讯;四是即时通讯,用户之间可添加好友,通过内嵌聊天功能开展业务沟通。

  可为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基金、期货、租赁等金融机构客户,提供场外资金交易与资产转让渠道,实现同业之间更互动、更高效、更便捷的合作体验.

  网点转型案例5:7月2日,浦发银行在沪召开数字生态银行系列产品发布会,推出国内首款i—Counter智能柜台。

  i—Counter智能柜台实现网点服务与客户的零距离接触,在业内做到“两个第一"和“一个跨越”.柜面业务替代能力第一,i—Counter智能柜台可办理90%以上的银行业务。第一家大批量的实现了公司业务加载,比如公司预开户、公司账户存取款、公司结算卡等。跨越现金与非现业务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成功刺破网点转型的最痛点——现金业务迁移,既能支持公司业务、也能支持个人业务,既能支持现金存取业务、也能支持理财、转账、缴费等非现金业务,既能支持小额、也、具备20万大额现金的高速处理能力。

  此外,i-Counter智能柜台以高效体验为目标,对环节多、耗时长的业务流程进行归并整合,提升了用户服务效率,节省客户时间。以开户、签约、存款三大常用耗时业务场景为例,i—Counter智能柜台都能在3分钟之内帮客户完成。

  i—Counter智能柜台运用了大量的多媒体、生物认证等金融科技手段,打造了刷脸交互、指纹交互、视频交互等首屈一指

  的智能交互服务体验。在刷脸技术上,i-Counter智能柜台基于后台以客户为维度

  的人像管理平台支撑,通过具备活体监测功能的红外双目摄像头采集客户现场照片,并与人行/公安联网核查系统进行比对,对用户面部特征点进行网格化分析,建立动态更新模板,从而实现了刷脸取款、刷脸打印流水、刷脸核身等多种应用落地。以刷脸取款为例,客户无需携带银行卡甚至手机,只需站在i-Counter智能柜台前面看一眼摄像头,并输入手机号或身份证号码、取款金额、交易密码,随时随地即刷即取.在指纹技术上,i-Counter智能柜台在运营服务上做了突破性创新,比如开户、风险评估、大额资金等核心业务,均场景化嵌入人工授权认证环节,以更友好、更高效的指纹授权方式,实现i—Counter智能柜台受理的每一笔交易都可被追溯,防范操作风险,保障客户业务的真实性和安全性。

  渠道优化&服务实体经济案例6:浦发银行“e企行”综合服务平台通过云端平台,引入并组合运用包括大数据、金融云、AI、移动互联等大量金融科技技术,全面切入中小微企业的经营场景,整合各方资源,零门槛提供包含财务、经营资源管理、法律、金融等涵盖多领域的规范化专业优质服务,并为中小微企业拓展销售提供关系网络支持,产品推广半年多以来,已覆盖超过4万户中小微企业。

  为进一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充分发挥政府采购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功能,浦发银行特推出针对政府采购供应商的

  “政采e贷"特色金融服务产品.将政府采购管理和浦发银行资金融通管理能力相结合,基于互联网技术和思维,利用双方各自强大的电子化信息处理手段,深入政府采购各环节,将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予以整合,为政府采购上游供应商提供量身定制的在线供应链金融服务,既解决了中小供应商融资难的问题和快捷融资的需求,又促进了政府采购稳增长、增税收、促就业、惠民生政策功能的发挥,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服务实体经济,将“普惠金融"落实到实处.

  服务实体经济案例7:日前,由浦发银行独家主承销的西藏首单产业扶贫中期票据—-“拉萨市城市建设投资经营有限公司2018年第一期扶贫中期票据”(以下简称“本期中票”)成功发行,发行规模10亿元,期限3年。

  本期中票受到银行间市场的高度认可,吸引了众多投资机构参与认购,认购倍率1。73倍,利率价格为5.69%,创近期同期限同评级同类企业发行价格最低,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开辟了西藏自治区企业市场化直接融资的新渠道,有效吸引资本市场各类资金支持西藏自治区打赢脱贫攻坚战。

  本期中票募集资金,30%直接用于中央精准扶贫政策的重点产业扶贫项目-—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建设,该项目利用工业废渣,充分体现了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该项目建成后,预计吸纳300名以上当地贫困人口就业。其余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偿还企业在当地部分基础及民生类项目建设贷款,具有显著的产业扶贫示范效应。

  服务实体经济案例8:5月8日,药明康德作为“独角兽”正式踏上A股之旅,这标志着浦发银行通过创新并购金融服务助力药明康德顺利完成美股私有化,成功实现A股主板、港股、新三板的中概股回归。

  浦发银行在药明康德的美股私有化阶段,充分运用境内分行、离岸平台、浦银国际境外投行平台联动的集团化优势,通过牵头发放私有化银团+浦银国际境外直接投资的投贷联动模式,助其实现自美股纽交所的私有化;私有化完成后,浦发银行先后帮助企业提升了集团及其跨境资金使用效率,创新解决了股权构架重组、分拆上市等多难题,并通过并购顾问+并购融资的综合服务模式帮助其收购同行业公司,实现其主业的进一步做大做强。

  为增强企业集团实现对境内外子公司和业务板块的资金管控能力,浦发银行为药明康德的三大业务板块搭建资金池,帮助其提高对众多集团成员企业的管控效力。在浦发银行并购金融全生命周期服务的支持下,药明康德实现了集团旗下药明生物港股上市、药明康德新药开发公司A股上市。

  浦发银行一直积极致力于并购金融领域的探索与实践,在国资整合及重大资产重组、上市公司及非上市公众公司非公开发行、跨境并购金融等领域独具特色。截至目前,浦发银行已打造“设计、推动、实施、服务"并购全生命周期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形成了“并购融资+并购投资+并购顾问”的并购金融综合服务模式,累计服务企业近1000家,服务各类并购交易金额8000亿元.此外,浦发银行还参与了多个跨境企业私有化、跨境

  股权重组等标志性重要项目.

  

  

篇十四:银行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

 打造直播培训平台,赋能银行业务高质

  量发展

  摘要:互联网时代,“转型”成了高频词汇,培训亦是如此。一场疫情,更是让直播培训成为银行人学习与沟通的首选方式。直播培训能够摆银行网点区域束缚,建立银行内部学习、分享、互动交流的长效平台,解决了不同网点间员工个性化学习和培训管理的难题。

  引言

  革故鼎新,才能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才能日日精进。张瑞敏先生说:“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任何一个企业要想持续获得成功,都必须紧跟时代步伐,随时拥抱变化。银行培训管理工作唯有遵循实事求是、敢于创新,才能让培训更有吸引力和卓有成效。

  本文主要希望通过分析直播培训的价值与意义、直播运营、直播讲师的挑战与对策三个方面,来帮助银行更好地开展直播培训,赋能银行业务高质量发展。

  一、直播培训的价值与意义

  (一)直播培训爆发的背景

  2020年初,受疫情的影响,线下面授培训按下“暂停键”。为了帮助银行员工稳定心态,持续提升业务技能,实施高频、高效的培训成为银行培训管理者的工作重点。此时,直播培训以不可阻挡培训方式迅速进入银行,直播培训成了银行内训师的必备能力之一。毫无疑问,尽管此前线上直播培训的发展进程已在有条不紊地迈进,但疫情之后才真正迎来了爆发。直播,不会再让人只联想到“网红”、“带货”,更成为了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

  1.直播培训的三种逻辑分类

  基于直播培训的目的不同,直播培训可分为直播分享、直播训练营、直播工作坊。三者分层递增进。

  1.直播分享。主要解决的是知识传递的问题,帮助学员掌握知识。一般通过一定时间的线上实时课程,传授信息与知识,启发学员思考,但从学习的整体层面而言,仅停留在这个程度远远不够。

  2.直播训练营。为了弥补学员从“知”到“会”,从“会”到“用”的距离,直播分享后需要辅以以“解决问题,提升能力”为主的直播训练营。根据直播分享课上的知识点,布置一些作业,安排集中辅导点评,帮助员工落地使用。

  3、直播工作坊。以结果为导向,在培训前就确定明确的产出数据和质量目标。

  1.直播培训的价值与意义

  1.突破了时间限制。直播培训打破了银行各网点员工在区域上的间隔,可以将各区域员工迅速地聚集到同一个“教室”,完成本行内训师对员工“面对面”培训,完成各条线知识的传递;同时,直播培训在时间上更为灵活,可以根据条线岗位员工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直播培训时间。

  2.降低了培训成本。由于直播培训突破了时空限制,员工和内训师都不再需要出差去指定的地点进行集中,所以员工和内训师的交通费、住宿费和场地费都可以大幅度减少。

  3.

  传播覆盖面更广。由于直播培训是基于网络和平台在虚拟的教室进行的,所以这个“教室”可以容纳的学员数远超于面授时所在的教室,培训覆盖范围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确定实际应学习人数,而非教室可容纳人数。同时,其他对课程感兴趣的员工也可以自行进入虚拟教室进行学习,增强了学员学习的自主性。

  4.实时互动性更强。在面授时,虽然也是讲师与学员面对面交流,但更多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一言堂”教学,两者缺乏互动与交流,只是讲师被动地教与学员被动地学。而直播培训,由于学员与讲师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面对面”,学员也可以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采用更加放松地形式听课,大大降低了学员的“想问不敢问”心理,这使得他们能更加踊跃地与讲师互动。

  5.视频可反复利用。直播培训内容可以在直播结束后生成视频,供学员重复学习与查漏补缺。新入职员工可以直接通过自学直播视频完成相关岗前培训。

  1.直播培训的运营与推广

  信息爆炸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好的课程也需借助优质的运营方式。要让学员接受直播的形式,必须要让学员感到也面授同样的仪式感与参与感。

  1.高层认可,增加引流。高层领导亲自参与直播或参与推广课程,更会引发学员的重视。一些政策、知识类的的宣贯类课程可直接邀请领导前来讲授;或在直播开讲时,邀请领导进行3-5分钟致辞,能鼓舞学员学习热情,带动课程推广。

  2.渠道并发,定向推课。在宣传渠道止,除了内网发布通知外,可借助海报、银行内部线上学习平台、公众号文章、朋友圈等各种方式进行预热,勾起大家对课程的好奇心。

  3.

  场景浸入,交互体验。体验式学习能强化知识吸收,让学员在加深印象的同时,更高效地转化为工作行为。银行培训管理部门可为学员设置线上社群运营,每日打卡等互动形式,营造“浸入式”学习体验。

  4.学考同步,体现荣誉。培训的最终目的是掌握知识、学以致用。合适的激励能快速激发学员学习热情,形成竞争氛围。在实现了直播课程可回放、可移动等功能后,通过课程中间随机穿插的签到和课后安排的限时随堂考试等手段可保证线上学习的可管控、可考核。将学习的参与度与考试的通过率及时予以反馈与公示,积分排名前列的员工可予以表扬与鼓励,也能进一步推动学习进展。

  1.直播讲师的挑战与对策

  直播讲师并不是简单地将面授课件通过直播的方式讲授出来就可以了。要想从面授讲师转型为一名优秀的直播讲师,保证直播培训的有效性,需要从思维、行为、内容三个方面进行转变。

  1.思维转变

  直播培训是知识在不同空间的间接传播,若讲师一味“一言堂”讲授,学员的注意力会迅速进行转移。所以讲师需要转变自己的思维与授课习惯,在直播培训中做到自我突破。尤其是拥有丰富面授经验的讲师,更要做好心理建设。要瞄准“直播网红”和购物导购师,借鉴他们的语言、展现、促动、配合和呼应技巧,并结合银行实际情况,用其精华,去其不适。

  1.行为转变

  在完成思维转变的同时,直播培训的行为也需进行转变。讲师需以学员为中心,从直播间的布置、讲师的着装、表情、课件的制作到直播互动的设计等方面

  进行反复学习与练习。讲师在直播培训前,除了常规检查教学设备外,还需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网络顺畅,防止卡顿等情况。

  1.内容转变根据相关测试数据,学员在线学习的最长专注时间为30-60分钟;同时,没有实体教室的约束,学员的学习状态很难把控。所以,直播培训的内容必须短小精悍。要压缩时间,就要做好内容筛选,围绕痛点,进行内容的场景化设计。课程一定要结合学员的实际应用场景,提供解决方案,讲师要从知识的搬运工变成问题的解决者。一般来说,“一个问题,一套解决方案、一个案例演示”即可。1.结论直播培训是把利器,用好了,可以四两拨千金,以简驭繁。

  

  

  

推荐访问:银行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 推动 银行

本文链接:https://www.xpbxgsx.cn/zhuantifanwen/fanwendaquan/611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24 精优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15042696号-1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