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精优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范文大全 >

艺术表现特点5篇

时间:2022-11-24 13:40:09 来源:精优范文网
导读: 艺术表现特点5篇艺术表现特点  现代艺术有哪些主要特征?你是如何理解的。  特征一:绘画的表现形式从具象转变为抽象或意象  现代主义绘画与传统绘画相比有相当大的区别

艺术表现特点5篇艺术表现特点  现代艺术有哪些主要特征?你是如何理解的。  特征一:绘画的表现形式从具象转变为抽象或意象  现代主义绘画与传统绘画相比有相当大的区别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艺术表现特点5篇,供大家参考。

艺术表现特点5篇

篇一:艺术表现特点

  现代艺术有哪些主要特征?你是如何理解的。

  特征一:绘画的表现形式从具象转变为抽象或意象

  现代主义绘画与传统绘画相比有相当大的区别,以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和德拉克洛瓦的《希奥岛的屠杀》为例。前者是现代主义绘画立体主义的代表作,后者是传统绘画浪漫主义的精典作品,两幅绘画同样都是表现战争题材,但是从作品的表现形式来看,却是大相径庭。《希奥岛的屠杀》运用了明暗造型的方法,真实地刻画了耀武扬威的侵略者和倒在血泊中绝望挣扎的孤立无助的受压迫者的残状,是具象的画面。而《格尔尼卡》的画面满是单纯的几何形和游动的曲线,相互交错、拼帖成近似于抽象的牛头、马头及一些肢离破碎的妇女、儿童,带有平面的装饰性特点,是半抽象的画面。由此可见,现代主义绘画的特征之一是,绘画的表现形式从具象转变为抽象或意象。毕加索为什么不用写实的手法来表现呢?他眼睛里所看到的德国法西斯轰炸西班牙小镇的景象显然不是象他画中所描绘的那个样子,那他为什么要进行变形呢?其实只要懂得和理解中国写意文人画的人,是很容易理解这一点的。中国写意画的最高境界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中国画家常画的“梅兰竹菊”等,就与自然界的花卉植物不一样,其中赋予了画家的主观情感和人格化的东西。如中国明代画家徐渭的《墨葡萄图》,那狂草般的笔法,水墨淋漓的效果,更多的表现了笔墨韵味和画家的心态,即通过变形的葡萄发泄出了画家心中的郁闷之气,是画家仕途不得志和对当时明朝黑暗政治感到悲观失望的一种心情写照。那点点墨迹哪里是画,分明就是徐渭的泪迹。这就是中国写意画的特点――“借物抒情”。我们既然能理解徐渭的《墨葡萄图》,也就不难理解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了。

  特征二:由再现客观世界转变为表现主观世界

  《格尔尼卡》正是以象征性的手法、变形的形体和灰暗的色调,表现了战争的罪恶和灾难的悲剧。画面中牛头是法西斯残暴的象征,肢离破碎的人体是人民残遭迫害的残状,画面上方的灯泡一样的眼睛则是对法西斯暴行的揭露。那变形的形体相互交错、拼贴组成了一种混乱的视觉效果和残暴恐怖的气氛,而这正是战争在毕加索脑海中的一种主观反映,毕加索正是通过这些极度夸张、变形的图式,表达了他对德国法西斯暴行的强烈仇恨。由此可见,现代主义绘画的特征之二,就是从传统绘画的再现客观世界转变为表现主观世界。而这一点正与中国写意画的特点不谋而合,画家不再以画得与客观世界逼真肖似为目的,而是以被描绘的对象为媒介,表现自己的情感、观念、思想等主观世界,将客观对象按照主观意图进行变形或抽象化处理。

  简述中国画的基本特征与原理

  特征

  一、首重立意胸有成竹--中国画的构思

  中国画创作,以立意为先,许多绘画理论家都首先强调这一点,不管是画山水、画人物、还是画花鸟。

  二、以线造型以形传神——中国画的造型规律

  中国画是以线存形的,通过线勾出轮廓、质感、体积来。中国画无论对山水的破线或是

  衣服的纹线,都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线型,巧妙地描绘着各种形象。

  三、多点透视计白当黑——中国画的构图法则

  中国画既用焦点透视法,也用散点透视法,既有严守真实的画面空间和布白.也有打破真实按构图需要而平列的空间和布白,这样就使物象在画面出现时,可以按实物在画面上的艺术需要.伸长或缩短变化其形象,更换其位置。

  四、随类赋彩色彩相和--中国画的色彩法则

  中国画的色彩,不拘泥于光源冷暖色调的局限,比较重视物体本身的固有色,而不去强调在特殊光线下的条件色。画那一件物品,就赋予那一件物品的基本色,达到色与物、色与线、色与墨、色与色的调和。

  五、情景相生气韵生动--中国画的意境

  中国画要求笔与墨合,情与景合、现实中无限丰富的景象,绘画家以强烈的形象感染力。画家凭借着这种感受,激起描绘这些景象的激情,于是作品作为情景相生的复写而重现,使情景交融在一起。

  至于气韵生动,即是画家所创造的艺术灵境,不同于一般的写生画,应成为富有生气,新鲜而活泼,有诗一般的韵味,使观者神往无穷。

  六、诗书画印纸笔--中国画的独特形式

  可以说只有中国画,才有题字盖印的做法,不仅文人画,可以显示其诗、书、画三绝之长,即是一般的画作,也总要题字盖印,这样才有传统艺术的浓厚风味。

  原理

  

  

篇二:艺术表现特点

  但是任何艺术都是客观和主观的统一所以巴赞认为电影具有不让人介入的特权克拉考尔认为只有纪录现实才是美学的正宗等观点都不同程度地陷入了机械主义的泥坑

  电影艺术表现美学特征

  从艺术创造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上看,电影艺术的表述情态可以分为再现的表述逻辑和表现的表述逻辑。前者追求的是写实的美学效果,后者试图达到的是造梦的艺术目的;前者似一位朴实无华的村姑,不事装扮,时时呈现出清水出芙蓉般的天然之美,后者像一位时髦迷人的都市女郎,喜涂脂抹粉,爱披金戴银,处处呈现出精心妆扮的人工之美;前者近似于物的“单纯显现”,后者近似于物的“出庭受审”(波德莱尔语);前者营造的是王国维所谓的“写境”,后者营造的是王国维所谓的“造境”;前者体现了黑格尔式的正命题,后者体现了黑格尔式的反命题,这一正一反,恰好构成了电影艺术的完整表述逻辑。一、再现的表述逻辑1911年,法国导演路易•费雅德为高蒙公司拍摄了一套巨片,总称《真实的生活》。他在广告上称,这些影片“绝不允许带有丝毫空想,它们所反映的乃是人和事物确系如此的情况,而不是应该怎样的情况。①路易•费雅德的观点恰好”反映了电影艺术的一种表述逻辑:可以像镜子一样再现“真实的生活”。其实,早在卢米埃尔的影片中,电影艺术再现的表述逻辑就体现得十分明显。此后,在法国诗意现实主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等影片中,再现的表述逻辑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一)、诗学特征电影艺术再现的表述逻辑最基本的诗学特征是客观性。所谓客观性,是指电影艺术要立足于现实,忠实于现实,而不能绕开现实,到主观的天地中进行随意的神游。法国安德烈•巴赞的电影美学理论是对电影艺术客观性的一种有力诠释。其理论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电影影像的本体论。巴赞认为:“一切艺术都是以人的参与为基础的;唯独在摄影中,我们有了不让人介入的特权。照片作为‘自然’现象作用于我们的感官,它犹如兰卉,宛若雪花,而鲜花与冰雪的美离不开植物与大地的本源。“它完全满足了我们把人排除在外的、单靠机械的复制来制”②造幻像的欲望。也就是说,影像与被摄物具有同一性,所以,电影能再现物体”的原貌。影像本体论是巴赞电影美学理论的基础。第二方面是电影起源的心理学。巴赞认为,电影是人类追求复制现实的心理产物,这决定了电影技术发展方向:再现一个完整的现实,所以,支配电影发明的神话就是机械复制现实,“这是完③整的写实主义的神话,这是再现世界原貌的神话。第三方面是现实主义的电影”语言观。这包括三点:一是表现对象的真实。在巴赞看来,现实世界是含糊、多义和不确定的,所以,电影的主要任务就是把现实世界的这种暧昧性表现出来。二是时间和空间的真实。这是巴赞电影美学理论的核心。巴赞认为,电影的完整性是时间真实和空间真实的有机统一,银幕不是画面的边框,而是展露现实局部的遮光框。为此,他指责蒙太奇理论破坏了时间和空间的真实性,使得真实的时空关系变为抽象的时空关系。三是叙事结构的真实,这主要指事件的完整性。

  ①②③

  [法]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版,第81页。[法]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版,第10-12页。[法]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版,第21页。1

  提到法国英年早逝的巴赞,我们不得不提到德国的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巴赞的兴奋点在于电影的形式美学,克拉考尔的兴奋点在于电影的实体美学,但是他们在影像本体论的大旗下走到了一起。巴赞的立论基础是:“电影按其本质来说是照相的一次外延,因而也跟照相手段一样,跟我们的周围世界有一种显而易见的亲近性。当影片纪录和揭示物质现实时,它才成为名副其实的影片……所以电影可想而知是热衷于描绘易于消逝的具体生活——倏忽犹如朝露的生活现①实、街上的人群、不自觉的手势和其他飘忽无常的印象,是电影的真正食粮。”在克拉考尔看来,电影应该是非戏剧化的、非虚构的,其任务就是捕捉现实、探索现实。电影与其它一切艺术的区别在于,它是展示原初素材——即现实本身——的唯一的艺术。由此,他对制造梦幻的故事片大加讨伐,而对“风吹树叶,自成波浪”的卢米埃尔影片拍手叫好,对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高唱赞歌。克拉考尔理论自有其哲学依据:人生在世,难免被严重异化,思维的惯性使得物质现实的许多现象被忽略,只有电影才能使我们发现被忽略的东西,所以,电影的本性应该是物质现实的复原。克拉考尔声称,电影只有纪录现实,才是美学的正宗,其它都是旁门左道、叛臣逆子。从巴赞的“再现世界原貌的神话”和克拉考尔的“物质现实的复原”中,我们不难看出电影艺术再现表述逻辑的客观性。但是,任何艺术都是客观和主观的统一,所以,巴赞认为电影具有不让人介入的特权,克拉考尔认为只有纪录现实才是美学的正宗等观点,都不同程度地陷入了机械主义的泥坑。其实,电影艺术再现的客观性并不排斥主观性,只是不能把主观性直接表现出来,而要渗透在题材的选择、人物的塑造、场面的描绘之中。日本导演竹中直人1994年拍摄的影片《火警119》展现的是滨海小镇遗世独立般的静谧和安详:静静的夜色、静静的雨巷……这里无疑寄托着导演对美的追求和对生命、爱情的思索。电影艺术再现的表述逻辑由于立足于现实,讲究客观性,因而在美学效果上便推崇逼真性。逼真性是指以写实的艺术方法,最大限度地把现实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本来面目原本不动地呈现出来,从而给观众以身临其境之感。所谓的变形、所谓的夸张、所谓的象征,一般都被拒之门外,而酷似、纪实、本真,皆成座上客。在电影艺术的逼真性方面,苏联吉加•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理论不可小视。1916年,维尔托夫创立了“听觉实验室”,借助留声机进行声音的录制和剪辑实验。1920年至1922年间,维尔托夫创作了《十月革命》《列宁》等几部纪、录片,看到了纪录片在宣传鼓动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认为苏联电影的任务就是纪录社会主义现实。1923年,维尔托夫发表的著名论文《电影眼睛人:一场革命》提出了“电影眼睛”理论。他认为:电影“主要的和基本的目的是通过电影对世界进行感性的探索。因此,我们的出发点是:把电影摄影机当成比肉眼更完美的电影眼睛来使用,以探索充塞空间的那些混沌的视觉现象。电影眼睛存在和运动于时空中,它以一种与肉眼完全不同的方式收集并记录各种印象。我们在观察时的身体的位置,或者我们在某一瞬间对某一视觉现象的许多特征的感知,并不构成摄影机视野的局限,因为电影眼睛是完美的,它能感受到更多、更好的东②西。1929年,维尔托夫在论文《从电影眼睛到无线电眼睛》中具体提出了“电”

  [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②[前苏联]齐加•维尔托夫:《电影眼睛人:一场革命》,载李恒基、杨远婴:《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192页。2

  ①

  影眼睛”的两个公式:“电影眼睛=事实的电影纪录。”“电影眼睛=电影视觉(我通过摄影机看)+电影写作(我用摄影机在电影胶片上写)+电影组织(我剪辑)”。①维尔托夫反对把蒙太奇当作意义生成的手段,主张通过摄影机对现实生活进行忠实的纪录,认为这样的影片内容不是“蒙太奇的高等数学”,而是“事实的高等数学”。维尔托夫拍了《前进吧,苏维埃》《在世界六分之一的土地上》《第、、十一年》等大量纪录片,这些影片画面丰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维尔托夫显然把逼真性当成了电影艺术的上帝而顶礼膜拜。在他看来,只有电影摄影机才能抓住活生生的现实,才能发现生活结构的瞬间,才能创造出一个比亚当和夏娃还完美的人。电影艺术再现的逼真性并不等同于真实性。所谓真实性,就是合情合理。它可以通过写实的手法来实现,也可以通过非写实的手法来实现。比如,“去年”让和“今年”的时间界限彻底消失(阿仑•雷乃,《去年在马里昂巴德》,让恐龙复)活(斯皮尔伯格,《侏罗纪公园》,在星际之间进行无休止的战斗(卢卡斯,)《星球大战》。总之,只要合情合理,就符合真实性的要求。而逼真性却必须以写实)的手法来实现。它不但要抓住现实生活内在本质和规律的真实,而且要充分体现现实生活外在风貌的真实。这体现在演员的表演、服装的设计、人物的化妆、布景的安置、道具的使用、音响的录制等诸多方面。电影艺术逼真性的产生除了自身的规定性和艺术手法外,还离不开观众的心理接受机制。对此,法国电影理论家让•米特里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于1963年出版了“难以逾越的经典”(麦茨语)《电影美学与心理学》。米特里把电影美学理论分为影像、符号和艺术三个层次。他认为影像归根到底是一个物像,属于第一层次,具有双重本性:既是再现又是被再现的现实;然后,影像按照特定的结构形成画面,呈现出符号的意义,从而使电影成为语言;最后,导演通过丰富的想象力把语言创造为艺术。在米特里看来,影像只是被再现事物的某一方面。这某一方面一旦呈现在观众的面前,立即会与另外一些被观众所认识的现实形成对比,因此,影像本身虽然不等于被再现的事物,却又包含着被再现事物的一切潜在特征。质言之,影像之所以会产生逼真感,是因为观众存在着力图掌握事物各部分之间关系的心理特点。(二)、艺术手法电影艺术再现的表述逻辑在诗学特征上提倡客观性和逼真性,因此在艺术手法上也有自身的特殊性。在取材上,电影艺术再现的表述逻辑主张把艺术之网撒向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从平凡而朴实的现象中打捞创作的灵感。因此,在这样的影片中,观众可以看到岁月的剪影,触摸到生活的律动,聆听到世俗的交响。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反映的大都是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事件。电影制作者们认为每一个普通事件都是一座蕴藏丰富的金矿,每个普通人都是英雄,明确主张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去,把镜头对准普通人。著名编剧柴伐梯尼的话很有代表性。他说:“我走上街头,捕捉单字、句子,与人争论。我最得力的助手是记忆力与速记员。我运用这些词汇以及自己的想像去进行创作,我加以选择,对自己收集的材料加以删节,赋予它以正确的节奏。抓住本质,抓住真实。不论我对想像有多么大的信心,但我更相信现实,更相信人民。我对无意中碰到的戏剧性事件而

  ①

  [前苏联]齐加•维尔托夫:《从电影眼睛到无线电眼睛》,载李恒基、杨远婴:《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201页。3

  不是事先计划好的事件感兴趣。他编剧的《温别尔托•D》讲述的是一个孤老头”和一条狗相依为命的故事,几乎没有什么剧情,只是日常生活的展示:女仆起床、走过长廊、淹死蚂蚁、磨制咖啡……此片深受巴赞的赞赏,认为它把生活中一些无主次轻重之分的具体时刻串连了起来,从根本上打破了戏剧性的范畴。电影艺术再现的表述逻辑在从现实生活取材的过程中反对虚构,反对夸张,反对变形,反对隐喻,反对象征,力图呈现出生活的本真之美和自然之美。英国纪录片学派的创始人约翰•格里尔逊认为,电影的首要原则是在现实中挖掘素材,从熟悉素材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故事,并通过细节的描绘,对生活进行阐释。他说:“我们相信,原初的(或天生的)演员,原初的(或自然的)场景,更能引导银幕表现现代世界。它们给电影提供一个更深厚的素材储备,提供无穷的形象资源,提供一种驾驭现实世界中更复杂更惊人事件的表现能力,这远比摄影棚影片拼拼凑凑的、或者摄影棚的机械师们重新创造的那个世界要复杂生动得多。我们相信,从原始状态取得的素材和故事可以比表演更优美(在哲学意味上更真实)”②他于1929年拍摄的影片《漂网渔船》就是渔夫们日常生活场景的真实展。示。电影艺术再现的表述逻辑由于从现实生活中取材,因此,神话、传奇、科幻等题材便与之无缘。从这样的影片中,观众感受不到遨游太空的新奇(斯坦利•库布里克,《2001年:遨游太空》,看不到玩具之间的相互打闹(迪斯尼,)《玩具总动员》,也体验不到天与地冲撞时的惊险与恐惧(咪咪•莱德尔《天地大冲)撞》。)在情节上,电影艺术再现的表述逻辑主张一种平淡朴实的风格。因此,这样的影片像形散而神聚的散文,而非像慷慨激昂的诗歌;像风平浪静的湖泊,而非像飞流直下的瀑布;像润物无声的细雨,而非像卷起千堆雪的风暴。电影艺术再现的表述逻辑淡化情节的做法体现在诸多方面。人们常说,无巧不成戏。但是,过于巧合就会露出虚假的尾巴,因为现实生活中的巧合毕竟是不多。电影艺术再现的表述逻辑打破了无巧不成戏的定律,力图呈现出生活的本真风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导演德•西卡的代表作《偷自行车的人》即是如此。巴赞激动不已地说道,影片“更象事件的‘总和’,而不是戏剧性张力。这也是一种演出。而且,是多么精彩的演出啊!然而,《偷自行车的人》完全不再依靠戏剧性的基本程式,情节不是作为一种‘本质’事先存在于影片之中,它是从先于它存在的叙事过程中引申出来的。它是现实的‘积分’”③。传统的情节模式是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即所谓的启承转合。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但是,事物的发展是千差万别的。电影艺术再现的表述逻辑并不是不分青红皂白把一切素材纳入这个情节框。有的是截取生活长卷中的一个片断,并没有严谨的情节。吴贻弓导演的《城南旧事》运用白描的手法讲述了秀贞、小偷和宋妈三个人物的故事。三个故事片断之间没有常见的因果关联和上承下延。电影艺术再现的表述逻辑还有一种做法是采用多线结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导演德•桑蒂斯的影片《罗马11时》没有统一的情节线索,但是,阿德里阿娜、茜蒙娜、柯尔涅丽雅、洛列榙、娜佳等每一个姑娘的遭遇都可以是一个独立成章的动人故事。这些故事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一幅丰富

  ①

  ①②

  转引自罗慧生:《现代电影美学论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年版,第214页。[英]约翰•格里厄逊:《纪录片的首要原则》,载李恒基、杨远婴:《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230页。③[法]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版,第325页。4

  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电影艺术再现的表述逻辑淡化了情节,也就淡化了戏剧冲突。法国“电影手册派”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的影片《四百击》并没有去组织富于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少年安托万在学校、家庭、少管所等地方所发生的一系列日常琐事。所有内容显得非常平淡,平淡得简直像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天。电影艺术再现的表述逻辑淡化情节与现代主义电影的反情节有着很大区别。前者是对客观现实本真面目的再现,属于理性的范畴;后者则是对人的直觉、本能、潜意识、意志等主观心理活动的表现,属于非理性的范畴。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1957年拍摄的《野草莓》表现出的分明是一个狂乱无序的世界。影片采用多主题、多线索、多层面的复调结构来表现一位医学教授在去一所大学接受荣誉学位的途中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医学教授任自己的思绪在广袤无垠的心理空间中肆意驰骋,让过去与现在、梦幻与现实进行自由的对话。在这样的影片中,非理性的意识活动显然成了主体,传统的情节几乎被彻底消解。在表演上,电影艺术再现的表述逻辑大都提倡生活化的写实风格,目的是不让观众看出演员在“做戏”,因此,本色表演特别受到青睐。所谓本色表演,就是指演员的气质、外形、性格与角色基本一致,从而达到自己演自己的境界,也就是克拉考尔所谓的“根本没有表演”“电影演员必须表演得仿佛他根本没有表:演,只是一个真实生活中的人在其行为过程中被摄影机抓住了而已。他必须跟他的人物恍若一体。①我们可以经常发现有些导演为了寻找与角色一致的演员,不”惜花费大量心血。法国导演阿尔诺在拍摄《情人》时,为了确定女主角简,曾经从7000名候选者选出150名试镜,结果没有一人使他满意。最后,他在《17岁》杂志上意外发现了清纯可爱的简•玛琪。简•玛琪不负众望,成功地完成了简的角色塑造。提倡本色表演,并不是主张演员不要体验生活。相反,演员只有深入生活,感受生活,才能真正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潘虹在塑造《人到中年》中陆文婷的角色时,曾经到两家医院与眼科大夫进行广泛的接触。她回顾说:“我找到了‘忍——韧’,就好象是捕捉到了角色和自我之间的内在精神联系,加之在人物精神状态上,我尽量多找些疲惫的感觉,使我具有了缩小与陆文婷之间距离的可能。②潘虹由于获得了真切的生活体验,她塑造的陆文婷形象呈”现出了感人的悲剧美。电影艺术再现的表述逻辑由于提倡本色表演,所以,即兴表演成了宠儿。美国“真实电影”的代表人物理查德•利科克在拍片时一般都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作为导演,利科克只把影片的大致内容告诉演员,由演员自己去即兴设计对话和动作,然后自由表达自己的感情。利科克甚至反对导演的存在,认为导演的存在可能会破坏演员的自然倾向。为了更好地体现生活化、写实化的表演风格,电影艺术再现的表述逻辑有时还使用非职业演员来扮演主要角色。爱浦斯坦对非职业演员备爱有加,而对职业演员却不屑一顾,认为职业演员的表演是在作假。他说:“任何职业演员的作假都不可能做出一个水手或一个渔夫的那种美妙的行家的手势。一丝亲切的微笑或一声愤怒的喊叫就象天空中一条彩虹或浪涛汹涌的海洋一样难以模仿。③法国导”

  [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版,第120页。②潘虹:《角色备忘录》《电影艺术》1983年第5期。,③转引自[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版,第124页。5

  ①

  演罗贝尔•布莱松1951年拍摄的影片《一个乡村牧师的日记》大胆启用了非职业演员。1982年拍摄的影片《金钱》则全部由非职业演员担任。影片在戛纳获奖时,记者问他为什么启用非职业演员。他十分明确地回答说,电影不是演出,而是写作。真诚的目光不是一种可以创造发明出来的东西。职业演员的表演可能会很精彩,但这不是我所追求的,我在影片中所探索的东西是一条通向未知的前进道路,而未知的东西是自然界和人,而不是演员。张艺谋的《一个都不能少》在启用非职业演员方面也很明显。所有演员在影片中的职业与他们在现实中的职业完全一致,因此,演员与其说是表演,不如说是在生活。张艺谋认为,任何表演,从本质上说都是一种高级模仿,这与自己演自己有着本质的区别。在造型设计上,电影艺术再现的表述逻辑也有自身的特殊要求。这体现在布景、摄影、音响、布光等诸多方面。电影艺术再现的表述逻辑反对摄影棚的存在,主张实景拍摄,认为摄影棚不管多么精心设计,都难免会有人造的痕迹,只有进行实景拍摄,才能达到逼真的效果。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创始人维斯康蒂执导的《大地在波动》为了“实况记录”1947年意大利南方渔民生活和斗争的真实风貌,特地到位于意大利西西里岛东海岸的阿西•特雷萨渔村实地拍摄。连内景的拍摄都是在当地渔民的家中完成的。全片没有任何人工布景,也没有一个戏剧化意义上的完整场面。巴赞认为,影片“是纯客观的,没有用任何情感的说服力支持纪录式的严谨。①实景拍”摄是再现现实的重要手段。目前,很多大片都采用实景拍摄。一些场面无法进行实景拍摄,便通过高科技手段进行电脑制作。在实景拍摄过程中,偷拍和抢拍是经常用到的摄影方式。这些方式可以将人物自然而然地融化到真实的环境中,在很大程度上获得逼真感,避免做戏感。维尔托夫把摄影机比作人的眼睛,主张对生活即景进行“出其不意”的抢拍。偷拍和抢拍不仅可以拍摄群众场面,而且还可以让演员混入人群,在演员不知不觉间对其进行拍摄。张艺谋的《秋菊打官司》便是例证。富有意味的是,由于在偷拍过程中将陕西省宝鸡市妇女贾桂花卖棉花糖的情景摄入了镜头。贾桂花向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提起了诉讼,认为这“三秒钟也不行”的镜头把她有麻点的脸暴露在银幕上,从而侵犯了她的肖像权。这个插曲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影片偷拍的逼真性。在摄影技巧上,电影艺术再现的表述逻辑并不完全反对蒙太奇,但更偏爱长镜头。长镜头可以在连贯统一的时空里相对完整地展现事件存在的内在联系,从而保证了影像与现实的客观同一性。意大利导演弗朗西斯科•罗西拍摄的政治电影《马太伊案件》为了与影片采访报道式的纪实风格相统一,就使用了很多长镜头。影片开头那个现场调查的长镜头就创造出一种近乎自然状态的氛围,给人以强烈的纪实感。至于法国导演特吕弗在《四百击》结尾时连续使用的三个长镜头,更是成了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段落。在音响方面,电影艺术再现的表述逻辑主张使用同期录音。众所周知,人的眼睛只能看到前面的事物,而耳朵则能获得三维空间的全方位信息。克拉考尔说:“耳熟的声音总会在内心唤起声源的形象,以及通常是那种有关联的或至少在听者的记忆中与之有关的各种活动的形象、行为的方式等等。②所以声音的真实特”别重要。而同期录音是保证声音真实的重要手段。它能实时实地地录制到拍摄现

  [法]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版,第308页。[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版,第157页。

  ②①

  6

  场的声音,从而消除声画之间的缝隙,达到逼真的效果。法国导演让•雷诺阿比较偏爱使用同期录音。这在《大幻灭》《游戏规则》等影片中均有所体现。、《神女》《马路天使》《小兵张嘎》《祝福》等中国早期的一些影片都使用过同期录、、、音。现在,同期录音使用得越来越多,《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都出现了高质量的同期录音。在布光方面,电影艺术再现的表述逻辑主张使用自然光效,尽量减少人造的戏剧光效。纪实派摄影巨匠斯托•阿尔芒被称为用光写作的大师。他在美国拍摄《天堂的岁月》时反对使用人工布光,主张全部影片保持现场自然光源。他认为,以前的一些影片总喜欢使用光彩夺目的逆光和非常花哨的人工光效,现在不允许,因为现代电影要求自然,艺术家应该在大自然和日常生活中发现创作灵感。摄影手册中认为最犯忌的时刻,恰恰是自然光最美的时刻。阿尔芒的观念对人们显然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主张影像本体论的巴赞也提倡使用自然光效。在他看来,“大自然的创造力甚至可以超过艺术家……摄影实际上是自然造物的补充,而不①是替代。”二、表现的表述逻辑“电影不应该局限于再现。它还可以创造。它已经创造了一种节奏。由于这种节奏,电影才能从自身发挥出一种新的力量,这种力量摆脱了事实的逻辑性和物体的真实性,从而造成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如果没有镜头和活动胶片的结合便不可想象的幻象。②显然,在法国导演亨利•修梅特的眼中,电影已经不是巴”赞所谓的“现实的渐近线”,也不是克拉考尔所谓的“物质世界的复原”,更不是维尔托夫所谓的“人的眼睛”,而是具有神奇的功能,它能营造一个不受万有引力定律束缚的别样世界,能尽情表达人的思想情感。修梅特的观念昭示出电影艺术的另一种表述逻辑:表现。(一)、诗学特征电影艺术表现的表述逻辑最基本的诗学特征是主观性。所谓主观性,是指电影艺术可以超越现实,突出创作主体的感情、想象、理想、幻想等内心活动。意大利美学家利西奥托•卡努杜是电影艺术主观性的优秀歌者。他明确反对电影复制现实,照搬现实,认为电影既然是一门艺术,就不可能是现实的翻版。他说:“电影丝毫不是照相术,而是一种新艺术。电影工作者必须把现实改为他内心想象的形象。为了使他的想象具有一种风格,他就不能满足于把这个或那个景色一成不变地拍下来,他应该用巧妙安排的光线来表现各种精神状态,而不是表面现象。艺术并不意味着展示某些真实事件,它是去表现围绕着这些事件的各种思想感情的。③卡努杜的观点对法国印象派电影产生了很大影响。印象派电影”的主要观点是路易•德吕克所主张的“上镜头性”“上镜头性”不是指被拍摄对。象的一种固有品质,而是指导演主体以特有的激情和睿智从被拍摄对象身上所发现的艺术现象。因此,印象派电影多半呈现出主观的真实、诗意的真实。阿倍尔•冈斯导演的《车轮》即是如此。影片中,一条火车轨道可以变成乐谱,一个车轮可以像希腊神庙一样美丽;人的灵魂可以离开肉体,变成一个影子,被飞翔着

  ①②

  [法]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版,第14页。转引自[法]亨•阿杰尔:《电影美学概述》,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版,第20页。③[意]卡努杜:《电影不是戏剧》,载李恒基、杨远婴:《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50页。7

  的天使们驾着在雪地上滑行。影片虽然情节夸张混乱、天真幼稚,但是,导演鲜明的个性、真诚的情感、强烈的表现力几乎挣脱了银幕的束缚,直扑观众而来。冈斯是一位激情超过理性的导演,他为自己找到电影艺术这方鲜嫩的水草而兴奋不已:“确实,画面的时代到来了!一切传说,一切神话,一切不平常的事件,所有宗教的创立人和宗教本身,所有历史上的大人物,几千年以来人民想象中一切客观事件的反映,都在等待着光来使他们复活。那些英雄们都在我们的面前拥挤着想进来。一切梦的生活和一切生活的梦都将在感光胶片上表现出来,如果有人假想荷马在世,他也许会把《伊里亚特》(或者最好是《奥德赛》)印在胶片上,那决不是雨果式的遐想。画面的时代到来了!说明和解释有什么用?我们有些人骑着白云的马前进,而我们与现实战斗,正是为了迫使现实变成梦幻。摄影机就①是仙仗,魔法家梅尔兰的眼睛就是摄影机的光荣镜头。依靠摄影机这根”“仙仗”,冈斯还拍摄了《拿破仑》《世界的末日》等影片。、电影艺术表现的表述逻辑倡导主观性,所以,占据影片主景的不是客观现实,而是主观思想和情感。法国超现实主义电影对此体现得非常明显。按照路易•阿拉贡的说法,超现实主义是一种纯粹心灵的自动作用,这种方式极力想表现的是人类内心思索过程中超越一般理性的以及外界各种有形的束缚,所以超现实主义电影的主要目的不是再现客观现实,而是表现创作主体的主观思想和感情。在路易斯•努力布艾导演的《一条安达鲁狗》中,我们几乎看不到现实的真实:一个男人用锋利的剃刀将姑娘的眼球割成两半,一个似男似女的两性人用手杖拨弄着地上一只血糊糊的断手,两架大钢琴上堆满了烂驴肉,一对男女被蚂蚁无情地吞噬……但是透过这些令人恐惧而震憾的荒诞场面,我们不难体悟出影片的主观真实,即一战后欧洲知识分子对现实的绝望和不满。电影艺术表现的表述逻辑推崇主观性,由此带来美学效果上的虚幻性。虚幻性是一种主观想象的东西,它只求情感的真实,不求生活的真实。因此,它对变形、夸张、象征,皆暗送秋波,笑脸相迎,而对所谓的酷似、所谓的纪实、所谓的本真,则横眉冷对,咬牙切齿。在发挥电影艺术的虚幻性方面,梅里爱是当之无愧的先锋。在电影艺术诞生的初期,当卢米埃尔兄弟坐着“一切皆真”的游车在现实生活的大地上肆意玩耍的时候,梅里爱却驾驶着“一切皆假”的飞船遨游在如梦似幻的太空。他运用叠印、多次暴光、渐隐渐显、停机再拍、快慢动作、画托与黑背景等照相特技魔术般地虚构出一个奇特迷人的影像世界,一个涌动着强烈诗意的世界。美国电影理论家约翰•劳逊称他为“银幕诗人”,是有一定道理的。在梅里爱的影像世界里,侏儒可以变成巨人(《魔灯》,天空中闪烁的星星可以同女演员漂亮的脸蛋一起)熠熠生辉(《月球旅行记》,人可以长出几个头()《多头人》,普通的鸡蛋可以变)成翩翩起舞的少女(《小舞女》。总之,梅里爱“创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的史诗式)的、充满魅力与幻想的世界。他的影片,特别是手工染色的影片,在电影尚未成熟的时期里,代表着一个充满科学奇迹的世界。梅里爱是以原始人的那种聪明、②细致的天真眼光来观察一个新的世界的。”电影艺术表现的表述逻辑也从现实生活中获取创作素材,但这种素材一旦进入他们的取景器,便蒙上了虚幻的色彩。对此,法国电影理论家阿尔培•瓦朗汀在《自然变幻和巫术导论》一书中写道:“摄影机的镜头把它碰到的一切都染上

  [法]阿倍尔•冈斯:《画面的时代到来了》,载李恒基、杨远婴:《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69-70页。②[法]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版,第27-28页。8

  ①

  神话的色彩,把视野以内的一切都搬到现实之外的一个由表象、幻影和梦境所统治的天地之中。我们今天已不可能看清世界的哪一部分,除非一上来就把它们可见的外表完全剥掉,想象它在电影中被再现时的情景,把它从原在的物质领域中移植到梦幻的、抽象的、其中一切景色都是扑朔迷离、斑驳混杂的天地中去。这①种从感觉到精神、从具体到想象的过程是在我们不知不觉中完成的”瓦朗汀的。观点引起法国先锋派导演雷内•克莱尔的强烈共鸣。他主张电影的超自然性,认为在影像世界中并不存在任何规律与逻辑。那里所有的一切都散发着奇妙的原始性,都仿佛是纯洁的处女地,时时飘荡着迷人的气息,因此,都可以涂上个人的主观色彩。《幕间休息》就体现了冈斯的艺术观点。影片用慢动作表现芭蕾舞演员的裙子张开又收拢的情形,看起来像科教片中用低速表现的百合花。女演员戴着铁边夹鼻眼镜,嘴上竟然长出了浓密的黑胡须。尽管影片引起了争议,克莱尔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和做法。电影艺术表现的虚幻性并不等同于虚假性。虚幻性无论怎么变形和夸张,还是在“合情合理”的艺术真实范围之内,而虚假性既不合情,也不合理,已经落入非艺术的深渊了。这也就是戏剧圈内常说的“无假不是戏,太假不是艺。”电影艺术虚幻性的产生同样离不开观众的心理接受机制。德国心理学家雨果•明斯特伯格认为,电影不存在于银幕,只存在于观众的头脑里;电影如果机械地复制现实,就不可能激起观众的注意、记忆、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也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只有影片中的自然物成为符合某种美学结构和银幕诗学的新载体时,影片才能真正成为观众审美观照的对象。德国美学家鲁道夫•爱因汉姆提出了“形象偏离”理论,认为电影永远既是一张印在明信片中的画面,又是活生生的戏剧场面;它不能完整地反映现实,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以真实生活的印象。在他看来,电影只有在做到与现实生活形态不完全相同之后,才能成为观众通过“局部幻象”的欣赏方面来接受的艺术作品。(二)、艺术手法电影艺术表现的表述逻辑由于提倡主观性和虚幻性的诗学特征,因此,它的艺术手法与再现的表述逻辑所使用的艺术手法也有所不同。在取材上,电影艺术表现的表述逻辑一个非常明显的做法是离开坚实的现实大地,到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科学幻象的天空中自由遨翔。因此,只要有利于表现主观理想,符合情感的要求,都可以大胆的想象,自由的发挥,虚构出不受生活真实约束的人物和事件。爱浦斯坦早就看到了这一点。他认为:②“电影是表现诗意的最有力的手段,它是表现非现实的东西的最现实的手段。”科幻片似乎是最好的例证。科幻片在现有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对过去、现在或将来的世界进行幻想式的描述。其中所发生的故事既千奇百怪又合情合理,而现实的尘埃却消失得无影无踪。电影艺术表现的表述逻辑主张对现实进行变形化处理。此时,银幕再也不是巴赞意义上的窗户,而成了镜子——当然是哈哈镜。变形是指调动创作主体极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夸张、幻事、粘合等方式对事物进行违反常规的艺术处理,以达到写意和抒情的目的。电影艺术的变形手法体现在许多方面:最常见的是色彩变形。色彩变形,顾名思义,就是改变事物原有的客观色彩。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在结尾时就运用了色彩变形。这种色彩变形很容易使人想起梵•高

  转引自[法]亨•阿杰尔:《电影美学概述》,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版,第19页。[法]让•爱泼斯坦:《电影的本性》,载李恒基、杨远婴:《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79页。

  ②①

  9

  的话:“我更随意地使用色彩以更有力地表达我自己,而不是试图分毫不差地将①我眼前看到的东西再现出来。其次是物体和人物变形。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即是”如此。表现主义电影反对模仿现实,认为电影是一种大脑的艺术,因此,可以对现实进行变形化处理。罗伯特•维内导演的《卡里伽利博士的小屋》表现的是一个“退缩到贝壳里去”的虚构的世界。影片中任何物质的东西都变成了情感的因素。编剧卡尔•梅育与汉斯•雅诺维茨邀请了三位表现主义画家用绘画的方法来制作布景。在画家的笔下,房子、门、楼梯、街道、树木、烟囱等物体都变成了弯曲的线条,显得非常抽象。为了达到与布景协调一致的效果,他们还为演员设计出了奇特、夸张的服装和非自然主义的化妆。人物也以极不自然的表情、步态和手势进行表演。电影艺术表现的表述逻辑除了色彩、物体和人物的变形外,还有光线、声音等因素的变形。在情节上,电影艺术表现的表述逻辑体现出两种主要倾向:一种倾向是善于编织情节,把无巧不成戏奉为定律,因此并不在意所谓的“做戏感”。中国40年代著名导演费穆的佳作《小城之春》就充满了许多的巧合。影片只有夫、妻、妹、仆、客5人。青年医生章志忱经过8年战乱后到一个寂寞的小城看望他的朋友戴礼言。不料,戴礼言的妻子周玉纹是自己昔日的恋人。于是,章志忱在恋情与友情之间犹豫不决。周玉纹在旧梦与现实之间徘徊不定。年仅16岁的小妹戴秀恰在此时也爱上了章志忱,不明真相的戴礼言只好托周玉纹做媒。后来,戴礼言明白了真相,觉得对不起妻子,但又不愿把妻子从自己的身边推开,痛苦之中服下了安眠药……暮春、小城、春望春归,爱其所爱不能完全得其所爱而又不能彻底忘其所爱,“发乎情止于礼义”的儒家道德观就在这样精心编织的情节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电影艺术表现的表述逻辑由于充满着巧合和误会,戏剧冲突也就接踵而至。茂文•勒鲁瓦导演的《魂断蓝桥》可谓一波三折,冲突不断。难怪有人认为该片实际上只是一部制作精美、包装诱人的情节剧。在情节上,电影艺术表现的表述逻辑另一种倾向是消解情节,把情节在影片中的作用压到最低点,这在西方现代主义电影中表现得非常明显。法国先锋派导演费尔南•莱谢尔和杜德莱•茂费拍摄的《机器的舞蹈》毫无情节可言,只是把机器的零件、模特的四肢、小日用品、招贴画等立体派画家所喜爱的造型物体凑在一起,并使之活动起来。在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的《奇遇》《夜》《蚀》等影、、片,情节大都随风飘去,不见了踪迹。电影艺术表现的表述逻辑由于消解了情节,因此,有的被笼上了朦胧、暧昧、荒诞、甚至神秘的迷雾。阿仑•雷乃的影片《去年在马里昂巴德》中,“去年”和“现在”同在,真相与错觉相伴,人物与影像共舞,真耶?幻耶?任由观众品味。因此,有人认为这是迄今为止最难以理解的一部影片。雷乃说过,这是一部可以用25种蒙太奇方式进行处理的影片。电影艺术表现的表述逻辑把传统的情节视若敝履,任意践踏,却对人的非理性的意识活动奉若神灵,顶礼膜拜。法国超现实主义电影导演谢尔曼•杜拉克的代表作《贝壳与僧侣》充满着大量的幻想。主人公是一位因禁欲而性无能的牧师,他一直在幻想中追求他理想的女人。传教士、将军、监狱看守等情敌在他的幻想中有的从头部被一分为二。在此,非理性的意识活动明显成了主景。意大利导演费里尼因善于揭示物质文明背后人的精神世界崩溃现象而被称为心理学派的电影大师。影片中的人物大都烦躁不安,思维混乱,情绪低落。《八部半》从弗洛

  ①

  转引自[英]艾伦•卡斯蒂:《电影的戏剧艺术》,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版,第183页。10

  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中获得启发,把镜头直接对准人的精神世界,通过幻觉、联想、回忆等不同意识活动,揭示出现实生活在主人公古依多心灵上留下的烙印。在此,我们特别提到梦境,因为梦境是揭示人的意识活动的重要手段。在梦境中,艺术家可以摆脱理性、逻辑、顺序、时空等因素的束缚,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地飞翔。很多艺术家都偏爱表现梦境。谢尔曼•杜拉克认为:“梦幻的境界—①—这是最‘崇高’的电影领域。阿倍尔•冈斯认为:”“一切梦的生活和一切生活②的梦都将在感光胶片上表现出来。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经常借助梦境深入”到人的意识、下意识等领域,探讨孤独与痛苦、生存与死亡、善良与罪恶、上帝是否存在等主题。因此,梦境就成了进入伯格曼影像世界的最佳通道。他的《野草莓》就是由5个长梦所组成,这5个梦是医学教授埃萨克•波尔格孤独、冷漠和痛苦心理的真实写照。伯格曼非常推崇斯特林堡的《一出梦的戏剧》,曾三次把它搬上舞台,20世纪80年代初还把它拍成了电视片。在表演上,电影艺术表现的表述逻辑并不完全反对生活化的写实风格。如在《野草莓》中,埃萨克的扮演者维克多•斯约史特洛姆就追求真实自然的没有表演的表演境界,从而与整部影片的情调和气氛和谐一致。在《小城之春》中,费穆要求演员表现出质朴自然的风格。但是,电影艺术表现的表述逻辑也提倡艺术化的表现风格,这就要求演员根据角色不同的气质和性格要求,及时调整自己的表演技巧,即所谓的性格表演。巩俐在《红高粱》中将九儿像男人一样坚强粗犷、野蛮甚至带点原始气息的生命力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又将颂莲攻于心计、阴险毒辣的心理刻画得活灵活现;到了《秋菊打官司》中,又将秋菊执意要“讨一个说法”的执着性格表现得朴实自然。电影艺术表现的表述逻辑一般不主张使用非职业演员,因为非职业演员有时会过于紧张,演技拙劣。“一般来说,全面地刻画性格需要由职业演员来担任。有许多明星确实能担当起这个任务。③《魂断蓝桥》中玛拉的扮演者是奥斯卡影”后费雯•丽。她以迷人的容貌、高雅的气质和非凡的演技把玛拉的喜怒哀乐表现得丝丝入扣,准确到位。这种演技是一个非职业演员很难达到的。由于提倡艺术化的表现风格,因此,电影艺术表现的表述逻辑一般反对即兴表演,而是要求演员在表演之前认真研读剧本,准确把握角色心理和性格特征,正确传达导演所要揭示的主题。在造型设计上,电影艺术表现的表述逻辑与再现的表述逻辑也有所不同。我们仍然可以从布景、摄影、音响、布光等诸多方面进行分析。电影艺术表现的表述逻辑一般不主张实景拍摄,认为实景只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只有摄影棚,才能自由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世界上最早的摄影棚可以追溯到1894年美国爱迪生在纽约搭建的名为黑色丽亚的摄影棚。到了梅里爱,对摄影棚更是狂热地崇拜。梅里爱直到1912年前后结束电影事业为止,一步也没有离开过摄影棚。假如离开了摄影棚,梅里爱就不可能成为电影魔术大师,根本创造不出那种光怪陆离的史诗式的、充满魅力与幻想的世界。德国表现主义电影也为摄影棚高唱赞歌,极力反对使用外景,因为只有在摄影棚中,创作者们才可能通过服装等各种因素创造出一个主观的、非现实的世界,而外景只能窒息艺术构思。号称“造梦工厂”的好莱坞更是极尽摄影棚之能事。有些影片,特别是恐惧

  转引自[前苏联]多宾:《电影艺术诗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版,第29页。[法]阿倍尔•冈斯:《画面的时代到来了》,载李恒基、杨远婴:《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69页。③[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版,第128页。

  ②①

  11

  片、科幻片,离开了摄影棚,几乎是寸步难行。在摄影棚中,好莱坞创造出的景象几乎能达到以假乱真的艺术效果。现在有人甚至认为,美国人当年登上月球的情景可能就是好莱坞在摄影棚中创造的。在摄影方面,电影艺术表现的表述逻辑经常用隐喻的方式揭示影像背后的含义。关于隐喻,苏联电影理论家多宾在《电影艺术诗学》一书中多有论述。他认为:“在‘隐喻’形象里,在美学欣赏过程中,就立即可以强烈而集中地展示出概括意义。它以显露的‘前景的’形式突现出来。形象立刻越出了个别现象的范①围。多宾对爱森斯坦的《战舰波将金号》和普多夫金的《母亲》所使用的隐喻”手法赞不绝口。他认为,苏联的电影大师们正是借助于隐喻手法才能发现电影艺术诗学的巨大矿藏,从而对世界电影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多宾所赞赏的隐喻手法可以经常在电影中见到。在中国第五代电影导演手中,隐喻俨然成了被宠爱的孩子,它不时地跑到他们的影像世界中撒野寻欢。陈凯歌导演的《黄土地》中有两个场景已经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一个场景是“腰鼓阵”,另一个场景是“祈雨仪式”,两个场景一反一正,形成强烈的对比。黄建新导演的《黑炮事件》结尾时,“多迷诺骨牌”式的堆砖游戏已经完全从影片的情节线中游离出来,成为赵书信性格的最好隐喻。此外,张艺谋导演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四合院、田壮壮导演的《猎场札撒》中的猎场和草场也都明显充满着隐喻意味。在影像的隐喻方式上,色彩隐喻比较常见。美国导演尼古拉斯•雷伊1955年执导的《无因的反抗》就利用色彩进行隐喻:吉姆的大红夹克和黑色小汽车象征着反叛,普拉托两只袜子的两种颜色象征着迷惘。安东尼奥尼1964年执导的《红色沙漠》在色彩隐喻方面更是为人称道。影片中,所有的色彩都服从于人物的心理状态。导演为了表现女主人公朱莉娅娜对周围世界极具恐惧的病态心理,竟将外景地上的垃圾堆和车上的水果喷成了灰色。色彩根据人物心理的变化而不停地变化。当朱莉娅娜和科拉多沉浸在爱河中时,原来褐色的墙壁渐渐变成了粉红色。因此,西方评论家称该片的色彩具有一种丰盛的、令人心神不安的美。上述影片也印证了意大利电影理论家皮•帕索里尼的观点:“电影靠隐喻而生存②在摄影技巧上,电影艺术表现的表述逻辑大都反对使用长镜头,而主张使用蒙太奇。一般来说,合乎正常习惯的剪辑次序、合乎视听要求的镜头连接、顺其自然的镜头过度是所有电影在蒙太奇使用上的大致规则,电影艺术表现的表述逻辑也不例外。但是,为了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电影艺术表现的表述逻辑在一定程度上又突破了这个规则,而主张体现出人为的痕迹,方法多种多样。我们不妨以法国“电影手册派”的主将让-吕克•戈达尔为例。戈达尔以蔑视传统电影技法而成为“破坏美学”的领军人物。在《筋疲力尽》中,戈达尔使用了跳跃式剪接。跳跃式剪接是指前后两个镜头之间明显地隔了一段时间或者省略了某种东西,给人造成不连贯的感觉。比如,主人公米歇尔驾驶的汽车原本自右向左行驶突然变成自左向右行驶,被追逐的卡车立刻从银幕上消失。另外,戈达尔还使用了多余镜头,咖啡馆、街道等。这些手法的运用恰好符合了影片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在音响方面,电影艺术表现的表述逻辑一般不使用同期录音,而使用后期配音。在电影艺术表现的表述逻辑看来,同期录音虽然能消除声画之间的缝隙,达

  [前苏联]多宾:《电影艺术诗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版,第68页。[意]皮•保•帕索里尼:《诗的电影》,载李恒基、杨远婴:《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415页。

  ②①

  12

  到逼真的效果,但却不能自由表现创作者的主观想法,而后期配音却为创作者提供了自由发挥的天地。除了声画合一这种常见的形式外,后期配音还出现了声画分立、声画对位等形式。声画分立是指声音和画面相互剥离,声音以画外音的形式出现。声画分立后,声音从依附于画面的从属地位中挣脱出来,成为独立的艺术元素。在阿仑•雷乃的《广岛之恋》中,1958年的日本广岛和1944年的法国尼娃镇相互纠缠,因此,声画不时地分立:画面是日本,画外音叙述的则是女主角在法国的生活;或者是画面是在法国,画外音则是来自广岛的声音。这种分立显然有利于揭示女主角的内心世界。声画对位是指声音和画面分别从不同方面揭示同一种涵义。声画对位往往能达到隐喻、象征等艺术效果。雷内•克莱尔导演的《百万法郎》在表现几个主要人物拼命争夺那件他们以为里面装着彩票的外套场面时,就很滑稽地用一场橄榄球戏的噪音进行配音。在布光方面,电影艺术表现的表述逻辑并不痴迷于自然光效,认为如果要想刻画鲜明的性格,创造特殊的气氛,渲染特定的情绪,必须进行人工布光。德国表现主义电影为了表现主观的真实,特别喜欢用光线制造神奇的黑白对比效果,以达到将外部世界变形、扭曲的目的。这在《卡里伽利博士的小屋》一片中体现得非常明显。运用光线的变化可以在情感方面起到强化作用。在阿仑•雷乃《去年在马里昂巴德》中,主人公追忆的回忆场面使用的是高强光,主人公忧伤的回忆场面使用的是灰暗色的光,从而进行了强烈的对比。费里尼导演的《八部半》在表现主人公古依多逃避梦幻的片段时,光线的明亮度显得非常的夸张,其目的是表达作者对他渴望逃避的嘲笑和讽刺。所有这些,如果不进行人工布光,就很难达到这种艺术效果的。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发现电影艺术再现与表现两种表述逻辑的确有很多不同,但在具体影片中,二者并非水火不容。有的影片可能以再现为主,有的影片可能以表现为主,但更多的影片则是二者同时使用。究其质,电影就像两面神强努斯:一面朝向再现,另一面朝向表现。我们很难将二者彻底分开。借用王国维的话说就是:“有造梦,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后二者颇①难区别。”因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必邻于理想。”

  ①

  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8页。13

  

  

篇三:艺术表现特点

  艺术美的主要特征

  艺术作为审美主客体关系的最高形式,艺术美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艺术是对客观社会生活反映,另一方面艺术又凝聚着艺术家主观的审美理想和情感愿望。也就是说,艺术美既有客观的因素,又有主观的因素,这两方面通过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互相渗透、彼此融合,并物化为具有艺术形象的艺术作品。因此,艺术美的主要特征便集中表现为: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基本特征。

  (一)艺术美的形象性艺术美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形象性。或者换句话说,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生活的特殊形式。所谓形象性,是指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生动、具体、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艺术形象。普列汉诺夫曾经讲过,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感情,也表现人们的思想,但是并非抽象的表现,而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这就是艺术的最主要的特点”。各个具体的艺术门类,它们所塑造的形象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如绘画、雕塑、摄影、书法等塑造视觉形象,音乐塑造听觉形象,戏剧、影视塑造综合形象,语言艺术塑造不能直接感受到的文学形象等。但无论如何,形象性是任何艺术种类都不可缺少的,是艺术美的基本特征。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艺术美应当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完美的艺术形式,二者有机统一,才能具有令人惊叹的艺术魅力。19世纪末叶,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应邀为去世的大文豪巴尔扎克创作雕像,罗丹为此亲自到巴尔扎克的故乡采访,翻阅了大量有关资料,甚至专程去找当年为巴尔扎克制衣的裁缝,经过这样艰苦的创作准备,罗丹终于有了创作的冲动和灵感,选择了巴尔扎克在深夜穿着睡袍写作的形象作为雕像的外形轮廓,摈弃了一切细枝末节,将大文豪的手和脚都掩盖在长袍之中,使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到雕像的头部,尤其是巴尔扎克那双炯炯有神、气宇不凡的眼睛,突出表现了这位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众不同的气质。罗丹的《巴尔扎克像》以朴实、简洁的艺术手法,来突出这位大文豪内在的精神气质,通过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真正在形似的基础上达到了神似的高峰,使这座雕像成为世界名作。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综观中外艺术宝库中浩如烟海的艺术作品,凡是成功的艺术形象,无不具有鲜明而独特的个性,同时又具有丰富而广泛的共性,从而使得艺术美具有不朽的生命力。艺术美中这种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最集中地体现为艺术典型。所谓艺术典型,就是艺术家运用典型化的方法,创造出来的具有鲜明个性和普遍意义的典型形象。例如鲁迅先生塑造的阿Q这一艺术形象,就是中国现代文学宝库中一个不可多得的艺术典型。阿Q这个人物身上,不仅具有活生生的个性,还有反映他所处的特定时代整个民族的国民性特点。在阿Q这个典型人物形象面前,任何人都不可能无动于衷,他会使人震惊,使人猛醒。(二)艺术美的主体性

  艺术美还有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主体性。如前所述,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决定了艺术美必然具有主体性的特征。毫无疑问,艺术美来源于现实生活并反映现实生活,但是,这种反映绝不是简单的“模仿”或“再现”,而是融入了创作主体乃至欣赏主体的思想情感,体现出十分鲜明的创造性和创新性。所以,主体性作为艺术美的基本特征之一,不但体现在艺术创作上,而且体现在艺术欣赏中。

  一方面,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特点。艺术生产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艺术创作更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艺术家作为创作主体对于艺术创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艺术创作的主体性,集中体现在艺术家的创作活动具有能动性和独创性。艺术家面对大千世界浩瀚的生活素材,必须进行选择、提炼、加工、改造,并且将自己强烈的思想、情感、愿望、理想等等主观因素“物化”到自己的艺术作品之中。正是艺术创作的这种能动性,使得每一件艺术作品必然打上艺术家作为创作主体的烙印。艺术创作更具有独创性的特点,任何优秀的艺术作品都应当是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或许这正是艺术生产的产品和物质生产的产品二者之间最根本的区别特征。每一件优秀的作品,总是凝聚着艺术家个人的主观色彩和独特的艺术追求,体现出艺术家鲜明的创作风格和艺术个性,具有强烈的创造性与创新性特色。由于艺术的独创性,甚至面对同一个题材,作家艺术家们也完全可以创作出不同的作品来。20世纪20年代,朱自清和俞平伯两位散文家同游秦淮河之后,各自写出一篇同名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这两篇散文不但取材范围相同,时间地点相同,甚至命题也完全相同,但这两篇散文却有各自鲜明的艺术特色,都成为中国现代散文的名篇。正是由于两位作家面对同一景物时,由于不同主体的审美感受不同,艺术风格上的追求不同,才使得这两篇打上了创作主体烙印的散文具有了各自不同的艺术特色。

  另一方面。艺术欣赏也具有主体性特点。美感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既有社会功利性,又有个人直觉性,具有千差万别的个性特征。尤其是艺术鉴赏,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而是读者、观众、听众凭借艺术作品而展开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审美再创造活动。由于欣赏者的生活经验与人生阅历不同,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不同,使得审美感受形成了鲜明的个性差异,使艺术欣赏也打上了欣赏主体的烙印。正因为如此,西方人常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经常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林黛玉”。

  (三)艺术美的审美性艺术美的第三个基本特征就是审美性。从艺术生产的角度来看,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以下两个条件:其一,它必须是人类艺术生产的产品;其二,它必须具有审美价值,即审美性。正是这两点,使得艺术品和其他一切非艺术品区分开来,也使得艺术美与自然美区分开来。艺术美作为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它比现实生活中的美更加集中、更加典型,能够更加充分地满足人的审美需求。艺术美注重形式,但并不脱离内容,艺术的

  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有机统一。艺术贵在创新,随着艺术实践的不断发展,形式美的法则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然而,不管怎么变化,艺术的形式美都不能脱离艺术的内容美,因为艺术的形式美正在于它鲜明生动地体现出内容。就拿举世闻名的悉尼歌剧院来讲,这座历时15年、耗资巨大的建筑,设计十分独特,刻意追求造型美和形式美。它远看像是一支迎风扬帆的船队,近看又像一组巨大的贝壳,从空中飞机上望下去又像是一朵巨大的白荷花,真是具有独特的形式美和别具匠心的造型美。与此同时,作为当代艺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产物,悉尼歌剧院又体现出具有当代色彩的建筑理念,成为著名的环境艺术或有机建筑的典型作品。它的设计师、丹麦建筑学家伍重认为,现代建筑应当从属于自然环境,推崇“有机建筑”理论,认为建筑应与周围环境有机融合在一起,仿佛是自然而然地“生长”出来的一样。在海滩上设计建造悉尼歌剧院,不管像帆船、贝壳,还是白莲花,都与大海的万顷波涛融为一体,展现出“有机建筑”的魅力。悉尼歌剧院这个例子充分证明,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与形式美的有机统一。

  

篇四:艺术表现特点

  另外先秦诗歌的作用往往是从吟唱歌烦酬答引对的活动中体现的例如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外交辞令就往往曾指出诵诗三百弦诗三百舞诗三百也就是说诗具有乐舞的特以吟诵可以演唱可以舞蹈具有一定的表这也从诗歌的实用功利性上强调了它的表演性强调了它与乐舞一样的直接效果

  先秦诗、乐、舞合一艺术表现的整体特点

  二、先秦诗、乐、舞合一艺术表现的整体特点先秦儒家提出的诗、乐、舞三位一体说具有特征鲜明、内容丰富,显著反映出文艺发展的规律及特性。第一,综合性。诗、乐、舞三位一体说是先秦儒家对文艺的总体合一的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也就是说,文艺发生发展表现形式除本身各自的独特表现形式外,也还具有一定的相同性和普遍性,具有文艺的普遍规律和特殊性。《乐记?乐本篇》在论及乐的本质和本源时曰:“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乐象篇》更进一步指出诗、乐、舞“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这说明诗、乐、舞都具有一个共性,都本着心来源于物的结果。也就是说,文艺作品,无论诗、乐、舞,还是其他文艺形式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现实与感情的综合是文艺本质构成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先秦儒家提出诗、乐、舞三位一体说正是对文艺特征的总体认识和把握。过去有人竟以三位一体说为由说明当时人们对文艺的认识还是混沌模糊的,认为先秦是文艺不自觉时代,文笔不分,文史不分,连诗、乐、舞都未能区别开,是文艺的一种自觉意识的表现,是文艺自觉时代,到魏晋文艺才有了独立性,。笔者认为恰恰相反,三位一体说是是人们将具体文艺现象升华为文艺概念,升入联系的认识理解文艺想象,是对文艺现象的更高层次的认识。就如我们“水果”概念来源于“苹果”、“香蕉”、“西瓜”等个别概念的认识一样,对文艺概念的抽象认识是要高于对诗、乐、舞等具体个别概念认识的。它已从个别认识上升到一般认识,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规律。将诗、乐、舞统称为“乐”,其实这个“乐”就是指文艺,是对文艺的总体认识和把握。这无疑是文艺发展的一大进步,有利于对文艺的规律和特征的认识。

  第二,互渗性。诗乐舞三位一体说以文艺形式普遍性为基础,抓住文艺形式的共同点,也就说明了文艺形式之间的联系。各种文艺形式通过相互间互渗、互补、互促的形式实现相互间联系而发展的。例如诗歌,它富有韵律,节奏、声调,讲究对称、均衡、和谐、整齐,与音乐的旋律,节奏,声调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诗歌中包含有音乐的成分,好的诗歌需要有相当的乐感才能朗诵得当,而音乐的内容和意境也需要诗歌作为表达形式,使抽象的乐声具体化、形象化。尤其当人们进行音乐表演时,以诗歌表达,才能将音乐内容表达的淋漓尽致。诗歌与舞蹈关系亦如此。朗诵时不借助一定的肢体语言及表情姿态也很难将诗歌中

  强烈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而舞蹈也从诗歌中获得意境,从具体的模拟表达抽象的意境,获得象征性的发展。至于音乐与舞蹈之间的联系,几乎很难找到鲜明的界限以区分。先秦时期论乐,往往都是指乐舞,音乐离不开舞蹈,舞蹈离不开音乐,可谓焦不离孟,孟不离焦。《乐记?乐本篇》月擎相应,故生恋种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患谓之乐。”也就是说,音乐必须要配备舞蹈才能称乐,如果音乐没有舞蹈而只能称“音”,而“音”的程度显然是低于“乐”的。由此可见,诗、乐、舞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交织表达相互融汇,是先秦时期文艺的主体形式和显著特征。第三,集中性。诗、乐、舞三位一体说将文艺的综合性、整体性、互渗性都集中在乐上,将诗、乐,舞都统一于乐,都以乐作为联系和联结的纽带和基础。虽然先秦诸子百家所论之乐不仅仅是音乐之意,其实兼有诗歌、舞蹈,是以诗、乐、舞?三位一体,是文艺的代称与总称,但也不可否认这个乐是以音乐为核心和基础的。《乐记》是中国记录最早的一部音乐理论专著,书中所论之乐其实应包括诗、乐、舞,但其中也显然是以乐为主的。《乐记?乐本篇》曰:“乐者,音之所由生也。”诗歌、舞蹈都是以音乐为基础的。从当时的文艺实践活动来看,诗、乐、舞中也是以乐为主要活动形式的,以乐为最高境界立有专门的音乐机构和音乐官职,而且盛行“礼乐”制度,(表现为统治者与一般士人都喜

  好音乐。)而《诗经》中所载乐器就有二十九种之多,先秦见于记载的乐器也近七十多种。当时的政治、军事、宗教、文化、教育、娱乐等活动都离不开音乐,尤其是统治者对音乐的偏差嗜好也将音乐享受推向高潮和极端,先秦音乐之盛是诗歌、舞蹈难以匹敌的。从文艺起源角度看,一般来说,音乐起源比诗歌、舞蹈都要早。《乐记?乐施篇》载:“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始制乐,以赏诸侯。”其实,音乐的起源比此要早得多,甚至可追溯到人类起源。人类产生后因其生产生生存而产生的各种需要,其中就有文艺和审美的需要,而最先产生出来的就是音乐。同时,从音乐的表现手段和人类的感觉器官形成过程看,音乐也是最早的。因为音乐最接近于人的基本感觉,它依赖于人类最基本的表达符号——声音。《乐记?乐本篇》指出:“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音乐大多来源于人的真性情,表达人的各种情感最为直接,因此诗、乐、舞以乐为核心是理所当然的了。第四,表演性。表演性是诗、乐、舞三位一体说乐舞的一大共同点。音乐舞

  蹈的不难理解,因为音乐舞蹈是通过一段时间的表演过程来实现,演唱、演奏、跳跃、挥舞等表演形式和表演过程是音乐舞蹈存在的方式和表现形式。而诗歌的表演性从何体现呢,墨子的《墨经》曾指:“诵诗三百,弦诗三百、舞诗三百”也就是说诗既可以朗诵,弦乐,舞蹈的方式来表达,很具有表演性。事实上,先秦时期的诗歌大都指《诗经》。《诗经》中大部分是民歌民谣,流传于人们口头语言,经孔子整理后形成成文字形式,其来源本身就具有表演性。另外,先秦诗歌往往是以发生在吟唱、酬答、引对活动中。例如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外交辞令就往往借诗言志,引诗应对,用以比兴、象征一定的思想和观点,这其中的表演性就不容置疑了。孔子在《论语?子路》中“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这也是从诗歌的实用性方面强调它与乐舞一样的直接效果,强调了它的表演性。在先秦时期虽除诗、乐、舞之外还有其他文艺形式,

  诸如绘画、寓言、神话、工艺、散文等,因缺乏表演性,而不能构成相互结合形式。诗、乐、舞统一于表演性,相互作用,形式三位一体表现形式。先秦儒家的诗、乐、舞三位一体说就是根据以上四个特征构成的,从而也表现出儒家对文艺规律和特点的认识,这对于认清三位一体说的作用和意义极有裨益。

  (一)诗、乐、舞内容互补性在同一劳作内容中,劝力而呼产生了诗歌成的因素,呼声重复而歌产生了音乐的因素,这三者以劳动这一社会实践产生了互力的作用。在轻松愉快的气氛同声而呼,同时使力,聚数人之力反复而呼中完成劳作。随呼而举,则统一了每一个人的动作,举手投足、拧腰抬肩整齐而有力,而在劳动中有意识形成的互力作用无意识中形成了艺术的互补作用最终实现劳动的目的性。在再现这一劳动情景时,回应展示当时情感反映,劳作时诞生的艺术胚芽,通过后期更多锤炼及沉淀,然后,“人们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在艺术上互相补充完善,诗借助于乐、乐借助于舞,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的情感。《毛诗序》云1“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磋叹之,磋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就是说人们对某事、某物的情感,用诗不足以表达,则用歌以乐,用歌不足以表达,则用舞蹈,三者互补互善,以达到艺术表现的目的。(二)诗、乐、舞形态表现的特殊性、“诗言其志、歌咏其言、舞动其容”三者虽然一体共生,但其表现形态的又各有特殊性。《礼记乐记》云“诗者,言其志也;歌者,咏其言也;舞者,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而乐气从之。乐者,心之象也;声者,乐之象也;文采节奏,声之饰也。”《乐记》所言,是在阐明诗、乐、舞三者在表现艺术形象上各具特性。诗充分利用语言文字的各种手法或赋、或比、或兴,将语言符号逻辑的有机整合来反映生活,以平仄律、长短律、反复律、韵律、特质词类等双声、叠韵、重言

  来落实情感冲力,借助于音律塑造形象,表现情感。音乐是以“音响(包括音色、音量、节奏、节拍、旋法、调式、曲式、发展手法、润腔装饰等内容)利用音响的变化、起伏、流荡、反复等程序性的物化结构,表达劳动者对生活的情感体验和审美体验,塑造艺术形象。舞蹈却是以姿势(形象的情态)、结构(作为与空间相关联的形象)、动作(在空间中形象从一种姿势转变到另一种姿势所体现的节奏和能量的审美特质)三要素融合成一个整体,以形体语言等通过其特殊韵致和节律塑造艺术形象。舞蹈是整个身体形体的语言,只有把韵律的、情感的、戏剧的、视觉的、观念的因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才能取得统一的效果,强化舞蹈的表现力,这就是诗、乐、舞三者表现形态的特殊性。随着人类审美意识的增强,诗、乐、舞三位一体的初始艺术结构状态,因诗、乐、舞表现个性的日渐突出而最终解体,分化为三种独立的艺术形态。(三)诗、乐、舞音律的同一性

  诗乐舞以节奏形成其共同生命形式。节奏,是三位一体的纽带,只有共同的节奏才能把三大艺术统一在同一意境之中。“诗者,依节而诵;乐者,应节而歌;舞者,因节而动,或各行其是以节奏相互照应,或同兴并举以节奏相互统一。本呼心而形乎节,诗因乐生,反过来诗又生乐,诗乐则生舞矣。”诗没有节奏不成诗,乐没有节奏不成乐,舞没有节奏不成舞也。“以节奏传情,以节奏表意,音义节奏,通达互感而旋律生矣。”“怀戚者闻之,则莫不潜擦惨惨,揪枪伤心,含哀懊唯,不能自禁;其康乐者闻之,则敏愉欢释,卞舞踊溢,留连澜漫,口皿嚎终日;若平和者闻之,则怡养悦愉,淑穆玄真,恬虚若古,弃事终身。”?诗歌的节奏,通过为音节的平仄轻重、音步的组合、韵式的安排、章句的结构等方面来表现。音乐的节奏,通过为音的高低强弱,乐汇的色彩、乐句的风格、乐

  势的创意等方面来表现。乐的节奏要以服从诗中的字调、顿逗、轻重音为原则,比如一个乐节必须完整包含一个或几个词拍,不可拆开分置,否则不成节奏。至于舞,则需要通过舞蹈动作的力度、间歇、旋律、张驰、快慢、强弱、刚柔对

  比中体现诗乐节奏的。在一定的时间过程中,将诗、乐节奏的具象化,用形象来表现、反映诗乐节奏的本质意义,提前其意境。

  第二章先秦时期诗、乐、舞合一的对艺术的影响诗、乐、娜三位一休说的意义

  诗、乐、舞三位一体现象是文艺发展过程中的必然,其在一定条件下会转为分化,进而也会向更高层次的统一转化。诗、乐、舞三位一体说是从理论上总结认识了这条规律和特点,对此后文艺的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首先它确定了中国文艺是不同于西方文艺的再现性特征的的抒情性特征。这固然是因为中国文艺的主体是抒情性文艺形式的缘故,如诗为中国文学的主体形式,乐舞为中国艺术的主体形式,而西方则是以小说为文学的主体形式,戏剧为艺术的主体形式。但中国文艺的抒情性特征的确立也与诗、乐、舞三位一体说有关。诗、乐、舞不仅是先秦文艺中的主体形式,而且三者都隶属于抒情性文艺,都有强烈的抒情意志的倾向和氛围。三者的相互结合和作用无疑会使抒情性特征更为明显、强烈,甚至三者组合为一股整体力量,集中于创作主体身上,使抒情性、主观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乐记》中专以《乐情篇》讨论了诗、乐、舞三位一体之乐和情感的关系#“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也”,“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故乐也者,动于内者也”,认为抒情性是乐的主要特征。先秦诸子都对这一特征予以认同。儒家虽强调理的作用,但并不否定情,而是认为情理结合,礼乐结合,由

  了中国文艺的抒情性基础和发展趋向。此构成文艺的抒情性特征。这样就奠定以后中国文艺的发展不惟诗、乐、舞具有抒情性特征,而且散文、小说,戏剧也具有抒情性特征,诸如抒情散文,言情小说,诗体戏剧等形式都十分强调抒情言志,写意设境,形成了中国文艺的总体特征和传统。其次促使各文艺形式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各门类文艺形式之间的融汇,交流,联系和发展,让各门类艺术形式互相取长补短,在保留和发展自身特点和长处的同时,汲取新的内容。同时,各门类文艺

  形式都遵循文艺发展的普遍规律,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和参照性,在相互比较,参照,交融中发展。而诗、乐、舞三位一体说就归纳了文艺形式之间的

  联系和交流,使此后文艺发展有了长足进步。如诗歌发展到唐代,由于受音乐影响,出现了格律诗,它吸收了音乐的音律、节奏、和谐、对称、整齐等特点,是古诗的一个巨大突破,将诗歌发展推向顶峰。再如舞蹈通过吸收融汇音乐,吸收音乐,诗歌的象征性、符号性和意境的特征表达,由模拟型向表现型转化,由娱神,娱鬼、娱祖向娱人、自娱转化,具有浓厚的表演性特征。即使是戏剧中的古典舞蹈,虽然因为相关剧情的需要以舞蹈动作表示一定的内容,具有某种模拟性特征,但它更多的还是一种诗化舞蹈更具有象征性,表意性特征,侧重于意境的传达。因此,诗、乐、舞三位一体说更有利于对文艺各形式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有利于各种文艺形式的自身发展和完善。再次诗、乐、舞三位一体为综合性艺术(如戏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戏剧作为新兴的综合性艺术形式,是包括诗、乐、舞、画于一体的崭新艺术形式。戏剧的形成和发展固然有众多原因,但其中诗、乐、舞三位一体不能不对戏剧的形成发生影响。事实上,戏剧,或者说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更高层次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完善。诗、乐、舞三位一体说不惟对综合性艺术的戏剧产生发生影响,而且对中国戏剧的特性特征也发生巨大影响作用。中国古典戏剧是一种诗化戏剧,以诗化的形式,诗的文笔、情调、意境、构思、结构、表演去传达戏剧的内容和形式的,因而构成浓郁的抒情性色彩和写意性特征。即便是叙事性很强的戏剧情节构成、矛盾冲突、场次结构中也体现出抒情性特点,都能给予诗化的处理,通过诗化的表演,达到诗意的结果。戏剧演员的唱、念、做、打中集诗、乐、舞为一体的特点,形成颇具特色的戏剧唱词、戏剧音乐、戏剧舞蹈,使中国古典戏剧的综合性、抒情性、写意性特征得到彻底的体现。最后为中国古典文论、美学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和条件。先秦儒家文艺观在汉代董仲舒提倡“独尊儒术”之后,“儒”成为中国古典文论、美学理论发展的基础和倾向。诗、乐、舞

  三位一体说自然就成为中国古典文论,美学理论基础的一部分,并为它们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从诗、乐、舞三位一体说中可以追溯探索研究文艺的起源、发生、发展过程(可以研究文艺的本质、特征、功用、价值、种类,并且可以分析文艺各门类形式之间的关系等。总之,可以由此寻觅文艺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事实上,诗、乐、舞三位一体不仅仅是一个文艺与实践问题,亦是一个文艺理论、美学理论的问题。由此可见,诗、乐、舞三位一体说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理论意义。过去,我们仅仅将诗、乐、舞三位

  一体视为文艺发展初期的一种无意识现象,而没有深入探讨其中包含的规律和意义,没有从理论上去阐发分析它,进而低估了它的实际价值和研究指导意义。本文旨在对诗、乐、舞三位一体现象进行深入透视和对诗、乐、舞三位一体说进行重新分析和评价,以期从理论高度获得对文艺运行规律的体悟和把握,以便更好地推动文艺的发展。

  

  

篇五:艺术表现特点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绘画艺术的特点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绘画的种类、绘画艺术的特点,中西方绘画艺术的主要区别,从而提高欣赏绘画的能力。

  教学重点:

  绘画艺术的特点,中西方绘画的主要区别。

  教学难点:

  1、把枯燥的理论讲活,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让学生对所讲内容有切实的感受体验,注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欣赏、分析作品的能力。

  教学方法:

  展示作品→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教师总结。

  教具准备:

  微机、投影机、屏幕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大家都知道,美术包括四大门类,包括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前

  面我们已学习了工艺美术和建筑,本学期主要学习绘画和雕塑,这节课我们先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来了解一下绘画艺术有什么特点,怎样去欣赏、分析一幅绘画。二、讲授新课:

  (一)绘画的定义:展示图片:《圣母子》我们可以看动到绘画有如下特点:1、是在平面上创造图象

  这是绘画与雕塑、建筑、工艺美术相区别的一个重要特征。2、图象是运用点、线、色彩、明暗、透视、构图等手段创造的3、创造图象的目的:

  ①反映现实。②表达审美感受、思想情感。把这三条综合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绘画的定义。即:绘画是运用点、线、色彩、明暗、透视、构图等手段,在平面上创造图象,反映现实和表达审美感受、思想情感的艺术。(二)绘画的种类:绘画的种类很多,按不同的角度和标准,可分出很多种类。

  技法工笔写意

  中国画

  内容山水花鸟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工具材料、技法

  人物

  油画

  版画

  水彩

  绘

  水粉

  画

  人物画

  的

  风景画

  种描绘的对象

  静物画

  类

  动物画

  壁画

  连环画

  年画

  形制与功能不同

  漫画

  宣传画

  单幅画

  组画

  注:以上分类,应尽可能启发学生回答。对于工笔画与写意画的区别教师

  应做出一定解释。展示图片让同学们回答是什么画种: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梅竹双雀图》(宋佚名)

  《永乐宫道教壁画》(说明一幅画可能同时属于几个种类。)(三)绘画艺术的特点:

  (1)在二维空间上创造三维空间。

  先看作品:

  达芬奇《蒙娜丽莎》

  董希文《开国大典》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齐白石《枫叶小虫》

  分析:整幅具有很深远的空间感,局部具有很强的立体感。

  由此总结出绘画艺术的第一个特点。

  并解释画家是运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段来创造三维空间的:

  (1)物象的大小

  空间感(2)遮挡关系

  (3)透视变化规律

  (4)虚实变化

  三维空间

  立体感

  光影明暗变化,表现物象凹凸。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2)再现性绘画描绘的精确性与表现性绘画展现主观世界的多方面性:展示作品:

  黄筌《写生珍禽图》李嵩《花蓝图》卡拉瓦乔《花果蓝》安格尔《泉》总结:以上作品有中国画,有油画,都能非常逼真的描绘现实中的事物,我们称这类绘画为再现性绘画,再现性绘画具有描绘的精确性。展示作品:《荷花水禽图》《星月夜》《内战的预感》《错误的镜子》请同学们观察并思考:这些作品是不是如实描绘(再现)客观事物?画家为什么要这样画?教师介绍:画面内容以及朱耷、凡高的身世遭遇与表现形式的联系。画家之所以不是如实描绘现实事物,是为了更好的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精神、审美理想、潜意识等主观世界。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我们称这类绘画为表现性绘画,表现性绘画具有展现主观世界多方面性的特点。综上所述,可得出绘画艺术的第二个特点:

  再现性绘画描绘客观事物的精确性和表现性绘画展现主观世界的多方面性。(3)不同画种具有不同的艺术美:展示作品※潘天寿《露气》

  这是一幅水墨写意中国画,用笔挥洒自如,墨色浓淡分明,线条刚劲有力,描绘出了一幅荷塘美景。

  总结:国画具有笔法美、墨法美、气韵美、意境美。※侯一民《矿工图》

  这是一幅油画,充分体现了油画色彩浑厚而又表现力丰富的美感特征。※版画《秋》

  具有一种刀劈斧凿的美感。※水粉画《静物》

  显示了水粉画具有清新明快的美感特征。(4)构图是绘画的基础。

  构图成功与否,对作者来说,关系到能否表达构思和构成表式美感,对观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赏者来说,关系到能否受到绘画的感染和打动。

  那么,当我们欣赏一幅作品时,如何去判断构图的成功与否呢?

  看油画《开国大典》

  画家董希文成功的表现了开国大典这一宏伟壮观的场景,毛主席位于构图

  的中心位置,栏杆、灯穗又指向毛主席,后面人物的目光也向毛主席集中,再

  加上亮色背景的衬托,所以使毛主席的形象最为突出。

  这就是构图必须注意的第一个问题:

  ①宾主关系明确,位置安排得当。

  A/人物画以人物为主,环境为宾。

  B/主要人物为主,其它人物为宾。

  C/就一个人物的描写而言,面部五官及手为主,其它服饰次之。

  ②构图结构形式与表现内容的统一。

  1、画幅形状

  构图结构形式

  2、画中形象组织布局的形式:如S形,△形

  例如:中国画《太行丰碑》作者:贾又福

  将山按方形结构沿“S”线进行组合,并运用强烈的黑白对比,构成一种

  坚实、浑厚、沉重而又绵延不绝的气势,与太行山做为抗敌的历史丰碑立意相

  吻合。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这幅作品较好的达到构图结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③色彩与表现内容的统一。色彩的不同,能引起人不同的情感,例如:

  红色使人火热、兴奋;蓝色引起冷静、沉着的情感;黄色使人明快、光亮、活泼的情感。如:油画《开国大典》运用了大量红色和浅蓝色、造成了一种既热烈又庄重的色彩效果、较好的体现了主题。④构图必须符合形式美法则。构图主要应遵循以下形式美法则:变化统一对比调和均衡稳定节奏韵律例如:油画《泉》安格尔画人体的体块方向不同,但都统一在“S”形曲线上,符合了变化统一的形式美法则。(四)中西方绘画自成体系,有明显区别:中西绘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工具材料不同和受政治、宗教、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哲学以及审美趣味等因素的影响,使传统的中国画和传统的油画有各自的特点,

  逐步形成了中西两大体系。

  1、主要选型手段的区别:

  展示作品

  油画《蒙娜丽莎》

  达·芬奇

  中国画《永乐宫壁画》(在分析《永乐宫壁画》时,应渗透热爱中华民

  族优秀文化遗产的思想教育。)

  通过作品分析可以看出:

  西方油画是以明暗、色彩为主要造型手段,注意光影描绘,注重立体空间

  的真实效果;

  中国画以线描作为造型的主要手段,扬弃对象的光影明暗。

  2、空间处理方法的区别:

  西方油画是定点写生,如镜子反射一般,按透视法描绘特定视域内的景物

  全方位的再现对象的明暗、色彩、形体等。

  中国画不是定点写生,而是将不同时间不同角度观察对象获得的形象特点

  有机的组合在一起。

  举例:油画《乡间小道》霍贝玛作

  中国画《清明上河图》张择端作五、课堂小结: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总结本节所学内容,并用课件显示文字,给学生以加深记忆的时间。六、作业布置:

  结合所讲绘画艺术特点,分析身边所见绘画作品。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推荐访问:艺术表现特点 表现 艺术

本文链接:https://www.xpbxgsx.cn/zhuantifanwen/fanwendaquan/622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4 精优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15042696号-1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