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精优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范文大全 >

地理期末复习18篇

时间:2023-07-12 17:45:03 来源:精优范文网
导读: 地理期末复习第1篇地理位置与范围:(1)纬度位置:撒哈拉以南非洲绝大部分位于撒哈拉沙漠以南,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赤道穿过中部,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2)海陆位置:西临大西洋,东临印度洋,东北临红

地理期末复习第1篇地理位置与范围:(1)纬度位置:撒哈拉以南非洲绝大部分位于撒哈拉沙漠以南,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赤道穿过中部,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2)海陆位置:西临大西洋,东临印度洋,东北临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理期末复习18篇,供大家参考。

地理期末复习18篇

地理期末复习 第1篇

地理位置与范围:

(1)纬度位置:撒哈拉以南非洲绝大部分位于撒哈拉沙漠以南,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赤道穿过中部,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

(2)海陆位置:西临大西洋,东临印度洋,东北临红海。

地形特征:

(1)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2)主要地形区有刚果盆地、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等。非洲最高峰是位于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

(3)“东非大裂谷”--是火山、温泉的集中分布地带,也是地震多发区。

河流与湖泊:河流主要有尼罗河(世界最长的河流,径流量小)、刚果河(世界水能资源丰富的河流,径流量大)等,湖泊主要有维多利亚湖等。

气候特征:

(1)气候分布特点:以赤道为轴,呈南北对称分布。

(2)本区气候以热带气候为主,主要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有“热带大陆”之称。热带草原气候是本区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

黑种人的故乡:黑种人占总人口90%以上,因此该地区又被称为黑非洲。

快速发展的经济:

(1)矿产资源的宝库:种类多,储量大,金刚石、黄金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石油、铀、铜、铁等矿产资源的储量也很大。

(2)丰富的生物资源:撒哈拉以南非洲是咖啡、椰枣和油棕的原产地,热带草原上生活着许多野生动物,如羚羊、斑马、狮子等。

(3)经济特点及原因:由于历史上长期受殖民主义者占领和掠夺,造成本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缓慢,出口初级农矿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进出口结构不合理导致国际贸易处于不利地位。进入21世纪,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增长迅速。

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的三个主要问题:(1)人口增长过快。(2)粮食供应不足。(3)生态环境恶化。

地理期末复习 第2篇

1、回归教材 查漏补缺

同学们在最后阶段的复习中要以课本知识为主,以练习为辅,对照《高考考试说明》,重温教材夯实基础才是根本。在这一阶段,基础知识的复习要侧重宏观,注重知识体系的特点,尤其要重视历年高考的高频考点,如大气受热过程、气候的形成和变化、地质作用、河流、等值线、区域特征等。

最后阶段需要同学们将知识“内化”,根据自己的思路将知识系统梳理一遍,重新回归教材,温习错题,查漏补缺以达到知识升华、能力升级。这一阶段重新阅读过去做过的各种练习题和考试卷是查漏补缺的最佳途径,对过去做错了的题目认真研究,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并及时补救。把一模二模做的所有的模拟考试卷子,加上近年来的高考试卷拿出来研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去研究答案。

2、重视图表 反复阅读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种语言,历年的高考试题都十分重视对考生读图、用图和绘图能力的考查。同学们对地理图表的复习千万不能掉以轻心。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综合能力测试考核内容与要求》规定,已“将各种比例尺地图和地形剖面图、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和图表作为高考的重点考核内容”。建议同学们在复习中对地图应给予高度重视。

3、关注社会 聚焦热点

回顾历年高考试题不难发现,高考命题从来不回避社会热点,而且常常以热点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最后阶段的复习中,建议同学们将近年社会上发生的影响较大的事件以及长期以来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加以梳理,搞清这些热点发生的地理背景,找出这些热点的可考因素,各个击破。

从历年高考答卷情况分析,基础不牢是丢分的主要原因,而能力不强、思维不活跃则是得不了高分的关键,因此在冲刺阶段提高学科能力是决胜高考的必由之路。高质量的知识结构、灵活的图表分析技能和良好的答题技巧是提升学科能力、提高地理成绩的关键因素。

地理期末复习 第3篇

一、地理复习计划如下:

1、强调各单元,各地区的知识结构,加强知识间内在联系

2、进行专题训练,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3、加强学习方法指导,注重综合复习

4、精选习题,加强模拟训练

二、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15周:新课:中国地理--交通、商业。(2课时)

16周:新课:中国地理--工业、农业、北方地区(3课时)

17周:新课:中国地理--南方地区、西北青藏地区。复习中国地理。

18周:中国地理复习及世界地理复习。

19周:区域地理总复习及地球地图复习。

总之,面对本次期末考试,要求在保证先上完新课的同时,把期末复习工作落到实处。课后复习以针对性练习相辅,落实区域地理及地球地图重要的知识点,提炼典型练习,并做好辅导讲解。让学生在课后加强复习,任课老师则利用晚自修等时间下班辅导,为学生答疑。遇到学生大面积存在问题的知识点加强集体辅导。

地理期末复习 第4篇

1、南北两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以北的为北半球,以南的为南半球。

2、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23°26′和66°34′纬线

3、本初子午线0°经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4、南北方向的判断有限方向,北极为最北,南极为最南。

5、东西方向的判断无限方向,沿着自转方向为向东,逆着自转方向为向西。

6、东西经的判断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7、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8、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9、地球自转的周期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

10、地球自转的速度角速度(每小时15°),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11、地球公转的轨道椭圆轨道。一月初(近日点),七月初(远日点)。

12、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13、地球公转的周期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回归年(365日5小时48分46秒)

14、地球公转的速度在近日点时公转速度较快,在远日点时较慢。

15、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为23°26′。

16、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太阳直射点以一年为周期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

17、晨昏线的判断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

18、地方时的计算每往东1°,时刻增大4分钟。

19、已知经度求时区数经度除以15,再四舍五入。

20、区时的计算每往东1个时区,时刻增大1个小时。

21、北京时间以东八区(120°E地方时)为标准时间。

22、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时间为标准时。

23、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经线(理论上),不通过陆地(实际)。

2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不同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25、太阳直射点的判断与该点的切线方向垂直,地方时为12点。

26、春分日(3月21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27、夏至日(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

28、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29、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

30、夏半年的概念:3月21日至9月23日

地理期末复习 第5篇

初中地理整学期的教学内容,实际上就是基础知识和灵活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两大部分。

复习基础知识,必须以书本为主,将书本看透,插图看懂,达到重点知识理解记忆。只要基础知识能理解掌握,通过活动题检验理解的程度。如果活动题能顺利解决,那基础知识也就基本掌握,灵活运用理论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就已经具备。

灵活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用《中考指导》来加强训练。《中考指导》是七、八年级统一使用的巩固练习,虽然有部分难题,但题型较好,较灵活,应作复习时重点训练的主体。

六年级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和第三章《天气和气候》是本学期的教学重难点。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最难,学生普遍掌握较差。转入复习时,这部分应作重点讲解复习。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已有所提高,复习时再讲解,学生理解起来就应该容易些。所以,教师应抓住这个时机全面系统地引导学生理解掌握,给学生一个整体知识的框架,让学生理清思路。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的难度比第一章少降低一些。复习时可以多以实际生活作为例子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尤其是第二、三节气温、降水时空分布的变化。

这两章内容都应以读图理解作为突破,其他章节可以点清重点,让学生理解记忆。

总之,复习要紧扣教材,有效运用插图,精选练习加以训练巩固。

七年级地理难点很少,重点很多。大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巩固还不过关,所以复习的方式应以夯牢重点基础知识记忆,抓住读图理解掌握为主。

重点章节有:第一章第一节《辽阔的疆域》;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第四章第一节《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每复习完一章,做到大部分学生课文基础知识牢固记忆;插图读懂并理解其用途,能正确获取其所承载的知识信息;课文中的题目都能解决,周六日发一章综合试题。

地理期末复习 第6篇

八年级地理期末考试时间为20xx年1月1x—1x日左右,从本周开始,地理正式开始进入紧张的复习阶段,整个复习工作将围绕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一、课堂内容复习安排。

整个复习分为二个阶段:第一轮复习阶段和第二轮测试阶段。第一轮复习阶段的工作重点主要是围绕夯实基础、整理和回顾各章节重要知识点和知识体系开展的。在策略上,复习时立足课本和清城区期末考试习题,把准大方向,做到有的放矢。具体做法,要求所有学生要将考纲上出现的知识点在书本上明确标注出,同时整理期末考试重点的地图要求学生画简图。复习书本内容时注重知识浓缩整理归类,它的应用主要是针对一些学习能力和听课效率比较差以及以往笔记完全弄丢的同学的。由于考试由库尔勒市统一命题,因此一轮复习阶段重在增加学生对书本的熟悉程度,给学生充足看书翻书的复习时间,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和理解,温故而知新。由于时间紧张,知识点不能一一细述,而是有侧重的讲解,原则上是采用简单内容略讲,重点、难点知识点详讲的方式。第二轮复习阶段主要是综合练习,模拟考试,能力的整体提升。让学生对考试题型有一定的熟悉,增加信心,最后是再强调一些考试注意事项、答题的规范性、技巧性内容,疏导学生心理,正确对待期末考试。清城区期末考试试卷,难度不会很大,只要学生跟着老师的复习思路走,一般是不会很困难的。

二、具体时间安排。

从20xx年1x月9日—20xx年1月1x日,如果在不冲掉任何课的基础上,满打算给他们详细的复习。

整个复习进度非常紧张,每天都会思考如何高效复习、有效复习,及时调整和安排教学内容,及时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和情绪动向。这4个多星期时间很短,在这有限的时间里,相信老师都会尽力去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学生,让他们能考出自己理想的成绩。

期末抽考的应对措施:

1、狠抓书本基础知识的熟记,重视每个学生的基础培养。

2、继续加大力度培优扶差,尽量缩小班级之间、学生之间的差距。

3、以练习卷为范例,落实个考点到书本相应的地方,集中精力抓图形练习。

4、对测试不及格的.学生,加大帮扶力度,特别利用好学生之间的相互帮扶。

5、教师根据近几年的城区考试试卷,出一份常见考点以及相关知识点的试题让学生巩固练习。

地理期末复习 第7篇

在综合复习阶段,以综合练习及讲评为主,教师有针对地编制一系列的综合练习,及时练习,及时讲评,查缺补漏。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调整心理素质,提高应考能力。

河流水文学系陆地水文学的分支,以主要研究河流的各种水文现象、过程以及其基本规律为主要目的,为防洪和河流开发提供河流水情和河水资源等基本依据。河流水文现象和过程主要指:河流补给、河水运动、洪水与枯水、河水热动态、河流冰情、河流泥沙运动和河水水质等。河流的形成与发育、河槽形势和河床演变等也是河流水文学的重要课题。

公元1610年,意大利人圣托里奥发明流速仪,使河道水流测量有了科学的基础。此后,雨量、水位、蒸发等水文测验技术得到迅速发展。1762年,意大利人弗里西著的《河流水文测验方法》出版,总结了河流水文测验技术的经验。1738年瑞士人伯努利发表水流能量基本方程,1775年法国人谢才提出关于明渠中水流断面平均流速与断面形状、水流比降之间的定量关系,为研究河水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

1851年,莫万尼提出了汇流时间和径流系数的概念,发表了计算最大流量的公式,即著名的推理公式,为河川径流形成的研究开辟了道路。1879年,法国人迪布瓦首次提出了河流泥沙中推移质运动的拖曳力理论。1931年苏联马卡韦耶夫把流体扩散理论应用到含沙水流中悬移质分布规律的研究中,为研究河流泥沙运动奠定了基础。至此,河流水文学在学科内容、测量技术和基本理论等方面已形成自己的体系,成为陆地水文学的一个分支。

河流水文学是陆地水文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河流水文现象、过程及其基本规律,为防洪和河流开发提供河流水情和河水资源等基本依据。河流水文现象和过程主要指:河流补给、河水运动、洪水与枯水、河水热动态、河流冰情、河流泥沙运动和河水水质等。河流的形成与发育、河槽形势和河床演变等也是河流水文学的重要课题。

发展简史公元1610年,意大利人圣托里奥发明流速仪,使河道水流测量有了科学的基础。此后,雨量、水位、蒸发等水文测验技术得到迅速发展。1762年,意大利人弗里西著的《河流水文测验方法》出版,总结了河流水文测验技术的经验。1738年瑞士人伯努利发表水流能量基本方程,1775年法国人谢才提出关于明渠中水流断面平均流速与断面形状、水流比降之间的定量关系,为研究河水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1851年,莫万尼提出了汇流时间和径流系数的概念,发表了计算最大流量的公式,即著名的推理公式,为河川径流形成的研究开辟了道路。1879年,法国人迪布瓦首次提出了河流泥沙中推移质运动的拖曳力理论。1931年苏联马卡韦耶夫把流体扩散理论应用到含沙水流中悬移质分布规律的研究中,为研究河流泥沙运动奠定了基础。至此,河流水文学在学科内容、测量技术和基本理论等方面已形成自己的体系,成为陆地水文学的一个分支。20世纪30年代以来,谢尔曼的单位过程线方法。А。韦利卡诺夫的等流时线概念、马斯金格姆(曾译“马斯京根”)河道洪水演进方法、霍顿的水向土中入渗理论、爱因斯坦和钱宁的泥沙运动理论等的提出和统计学方法的引入丰富了河流水文学的内容。河道防洪、水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等提出的新要求在河水热动态、河流冰情、河水化学和河口水文等方面不断开拓河流水文学的新领域。现代测量和计算技术,如超声波测流技术、雷达测雨技术、遥感技术、电子计算机等新技术武装了河流水文学,使河流水文学进入了蓬勃发展的现代时期。

学科内容河流水文学的研究内容可归纳为:①水系特征和流域特征。水系特征包括河槽形态、河长、河流比降、河流落差和水系结构等;流域特征包括流域面积、 形状、长宽、不对称系数、 平均高度、平均坡度等。研究水系和流域特征是认识河川径流形成和水情的一个重要方面。②河流补给即河流水源。河流补给有降水、地下水、冰雪融水、湖泊沼泽水等多种形式,它们决定了河流水量的多寡和年内分配状况,是了解河流水情、它的变化规律和水资源评价的重要依据。③径流形成和河水运动。降雨(或冰雪融水)从达到流域表面经过产流、流域汇流、河道汇流到达河口这一过程决定了流域的洪水特性,研究这一过程及河水运动规律是正确进行河流洪水预报的基础。④河流水文情势的年内和年际变化。研究河流汛期与枯季、丰水年和枯水年的交替规律,包括它们的水量、变化周期、影响因素等。水情的研究是中长期水文预报和河流开发规划的基础。⑤河流泥沙的形成和运动,包括河流泥沙来源、河流泥沙运动和输移、河床演变规律等,这些规律的研究为河流水工建筑物设计、运营和河道整治提供依据。⑥河水热动态和河流冰情,包括河水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和空间分布、河流冰情的年内变化和地区分布,河流结冰、流凌、封冻和解冻的物理过程和影响因素。河水热动态和河流冰情的研究资料是冰情和凌汛预报、冬季江河运输条件分析的重要依据。⑦河水化学成分、形成过程及其地理分布规律。河水是重要的淡水资源,河流是水生物的生长场所,河水中天然形成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和河水的污染状况,是河水资源评价的重要内容。⑧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文情势的影响和河流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这是近半个世纪以来,河流水文学的一个重要的新课题。

河流水文学的 研究手段和方法河流水文学获取水文信息主要通过:①沿河布设水文站网,长期观测水文要素;②水文调查,了解流域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洪水、枯水情况和人类活动;③室内和野外实验,特别是对实验流域和代表性流域上的水文要素进行观测。根据获得的资料,河流水文学主要综合地运用下列方法分析河流水文现象的基本规律:①成因分析法。研究水文现象的形成过程,揭示水文现象的本质及相互联系,建立水文要素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定性和定量关系;②数理统计法。基于水文现象具有随机性质,以概率论为基础,根据长期观测资料,运用统计方法,分析水文要素的统计规律;③地理综合法。从水文现象具有地区性和地带性的特点出发,分析各测站水文要素的地理分布规律,建立各种地区性经验公式,绘制各种特征值等值线图。地理综合法是推求资料较少或无资料地区水文特征值的重要方法。

地理期末复习 第8篇

我们国家有很多种动物,天上飞的,地下走的,天上飞的在我们大家的印象中都是很弱小的,因为小鸟都看着很脆弱。但是有一种鸟就连马都能踢死,这样鸟大家知道是什么鸟吗?大家是不是都很惊讶,究竟是什么鸟呢?就让小编来告诉大家吧!

它就是鹤鸵,它还叫食火鸟。是世界上第三大的鸟类,是他们鹤坨科一味地代表,虽然它的体型排在第三位,但是它的危险系数可是排在第一位的。它虽然是鸟类,但是它们却不会飞,它的体型高米,大约有70千克这么重。

它们最爱吃的就是种子和浆果了。偶尔也会吃一点小动物,在20XX年的时候它被吉尼斯纪录评为全世界最危险的鸟类。不过它能成为全世界最危险的鸟类还要归功于它的爪子。

它有脚有三趾,每个脚趾都有和锋利的爪子,它们因为拥有12厘米长的爪子而出名,这些爪子都类似锋利的匕首一样。能够很轻易的用爪子将人开膛破肚,他们跑的比较快,擅长跳跃,能够很轻易的从地下把他们想吃的种子挖出来。

他们都很害羞,只有受到很强烈的骚扰才能发出攻击,它可以说有一个绝招了,那就是在它们受到骚扰的时候就会用它的扫堂腿,这样的绝招一般动物都是招架不了的,如果对方是一个敌人,直接就能把人类的内脏用爪子勾出来。对付狗和马只需要一脚就可以致命。

尤其是刚刚生完宝宝的鹤坨,简直就是火药,这时候的他们都很敏感,附近只要有其他生物它们就会觉得自己的宝宝有危险,所以就会对对方发出攻击。妈妈保护孩子是天性,即使在动物的眼中也是一样的。

地理期末复习 第9篇

(一)亚洲自然环境

半球位置: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濒临海洋:亚洲北部为北冰洋,东部为太平洋,南部是印度洋。

相邻大洲及分界线: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

亚洲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

南面隔海与大洋州相望;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的洲,也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亚洲分区:按地理方位将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

亚洲地形特点:地面起伏大,中间高,四周低;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主要河流及注入海洋: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注入北冰洋;黄河、长江、媚公河流入太平洋,恒河注入印度洋。

河流分布特点: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原因是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湖泊:里海~~世界的湖泊,咸水湖;贝加尔湖~~世界最深、蓄水量的淡水湖;死海~~世界陆地的最低点。

气候特点: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主要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亚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原山地气候,寒带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它是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它覆盖了亚洲的中、西部,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暂,全年降水稀少。

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南部,其特点是一年中风向随季节发生大规模变化,降水季节变化大。不足之处是易发生旱涝灾害。

非洲气候分布特点:以赤道为中心,气候类型南北对称分布;以热带气候为主,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很广。

(二)亚洲人文环境

年,世界总人口共70亿,亚洲是人口最多的大洲

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俄罗斯、日本,尼日利亚、墨西哥

其中亚洲有六个: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

除南极洲外,世界各洲人口数由多到少依次是: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大洋州

除南极洲外,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由高到低排列依次是:非洲、拉丁美洲、亚洲、大洋州、北美洲、欧洲

亚洲众多的人口,对资源和环境产生了沉重的压力。

亚洲大小民族共有1000个左右,约占世界民族总数一半。其中汉族是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

亚洲三个人类文明发源地: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地区;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两河流域)。原因:适宜的温带(或热带)气候;丰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地。

不同地区的民族在建筑、服饰、音乐舞蹈、礼仪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的文化艺术风格和不同的民族风俗。

不同地区的文化与当地自然条件的关系。

地理期末复习 第10篇

复习内容: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共四章十节课

复习时间:20XX年6月—20XX年7月8日 共十课时

复习材料:教科书、课时训练、六套试题、两套往年期末试卷

复习目的:迎接丰润区统一组织的期末考试,争取取得优异成绩。

复习主旨:充分利用现有资料和有限的课时完成计划内的有效复习,力图在复习中全面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培养应考能力和迎考的良好心态。使之能够在复习课上达到小组合作的和谐有效,增进同学感情,增强集体荣誉感。

复习课预设方案:一、按照教材内容以每节课为单位,利用课时训练中学生已经完成的习题为主要材料,运用背一会考一会儿的节奏,达到复习的实效。考查的形式采取灵活多变的竞争形式,男女生对抗或小组对抗或住宿生和走读生的对抗等等。。。

复习过程中穿插两项内容1、重点强调,难点讲解;2、重点以教师从六套题中选出的好题为巩固拔高的练习题,完成,重点订正讲解。

地理期末复习 第11篇

四季划分依据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的变化。

划分的方法有三种:

(1)物候四季: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

(2)传统四季:以“四立”为起始点。

(3)天文四季:以“二分二至”为起始点。

五带的划分依据是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界限是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黄赤交角与回归线、极圈之间的关系

⑴黄赤交角的度数等于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数,与极圈的纬度数互余。

⑵如果黄赤交角变小,南北回归线度数变小,极圈度数增大,从而使热带和寒带的范围缩小,温带范围扩大。如果黄赤交角变大,南北回归线纬度变大,极圈纬度减小,热带和寒带的范围扩大,温带范围缩小。

地理期末复习 第12篇

地理位置和范围:

(1)纬度位置:北极圈穿过的欧洲西部,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在北寒带。

(2)海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西岸,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北临北冰洋。

(3)范围:欧洲西部指欧洲的西半部,面积约占欧洲的一半,大部分是发达国家。

欧洲西部的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平原多分布在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以莱茵河为界,以西为西欧平原,以东为波德平原。山地主要分布在南部和北部半岛上,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部有阿尔卑斯山脉。

欧洲西部的河流:河网较密,水量充沛,河流较短。多瑙河、莱茵河是主要的内河航线,多瑙河(欧洲的第二大河)自西向东注入黑海,是世界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莱茵河自南向北注入北海。

深受大西洋影响的气候:

(1)主要的气候类型:A温带海洋性气候;B地中海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

(2)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成因:

①纬度因素:大部分位于北温带,终年盛行来自大西洋的温暖湿润的西风。

②海陆因素:三面临海,大陆轮廓破碎,绝大部分地区距海不远。

③地形因素:阿尔卑斯山脉呈东西走向,平原广阔,利于大西洋上的暖湿气流长驱直入。

④洋流因素: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使西部沿海地区增温增湿。

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地区:

(1)工业:欧洲西部工业发达,工业中心多,是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密集地带。

(2)农业:欧洲西部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低,但生产水平高,多用机械化生产。农业以畜牧业为主是因为欧洲西部的地势低平,气候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全年温和湿润,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草场广阔。发达的畜牧业让欧洲人以牛羊肉和乳产品为主要食物,人们称牧草为“绿色金子”。

(3)服务业:欧洲西部的服务业体系完善,服务质量优,产值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欧洲西部著名的旅游景点:

(1)英国--塔桥、白金汉宫、大本钟;

(2)法国--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博物馆、凯旋门和巴黎圣母院;

(3)荷兰--风车和郁金香;

(4)瑞士--钟表王国和阿尔卑斯山滑雪;

(5)挪威--峡湾风光和午夜太阳;

(6)西班牙--阳光沙滩和斗牛;

(7)希腊雅典--巴特农神庙和奥林匹克遗址公园;

(8)意大利--罗马古斗兽场、水城威尼斯、比萨斜塔;

(9)奥地利--“音乐之都”维也纳。

欧盟是欧洲最大的区域性国际组织,大多数国家使用统一的货币--欧元。英国在20XX年6月23日举办脱离欧盟公投并获得过半赞成,20XX年3月29日启动脱欧程序,预计20XX年3月29日前正式脱欧。

地理期末复习 第13篇

1、自然条件的对比:

①地理位置:一般主要答大致纬度,离海远近,是否有大河经过

②气候:首先要答出气候类型,再大致描述降水、热量、光照等特征

③地貌:首先要答出以什么类型为主(如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等);地形分布和地势起伏④水文:河流以什么补给为主(干旱地区一般是高山冰雪融水;湿润地区一般由降水补给)、水量

多少及季节变化、河网疏密、泥沙多少等(详细见下表)

⑤土壤:土壤类型(如红壤、黑土、水稻土等)、肥沃程度、人均耕地面积、土质是否疏松⑥植被:植被类型,数量多少。

⑦资源:资源类型(如石油、天然气、煤、水、水能及各种金属矿产),数量多少

2、社会经济条件对比:

①经济区位:是否区域经济中心,或是否靠近区域经济中心(如港、澳、台)

②交通条件:是否有海港、河港、航空港,铁路公路线是否密集,是否交通枢纽

③劳动力条件:数量多少、素质高低、价格贵贱

④市场条件:经济腹地大小,国内外对本区域主要产品的需求状况

⑤经济基础:开发历史的早晚、技术水平高低(是否文化中心,大学多少)

⑥国际环境:是不是国外、境外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

⑦国家政策:中央政府是否有特殊的政策倾斜如:改革开放政策、西部大开发、老东北振兴、中部

地理期末复习 第14篇

一、培养兴趣。无论是什么学科,兴趣是永远排在第一位的。因为只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你才会积极思考。怎样才会爱学、乐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知识感兴趣,才会爱学、乐学。因此学生必须想方设法培养自己学习地理的兴趣,鼓励他们热爱它,主动学习它,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地理知识是自然与社会有机结合,地理课只有回归自然,走向社会,才会使自己产生持久的兴趣。课堂采用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幻灯、电影、电视、电脑,改变单纯依靠课堂教学,多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等,从教师的层面来说都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来说,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并尽力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解释,就会从中获得无限乐趣。

二、课堂参与。首先,从时间上来说,课堂是地理学习的主阵地。

其次,地理特点在“活”,对教材知识点必须理解记忆而不要死记硬背,要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阅读,积极思考,上课时间有老师的引导,可以少走弯路,特别是进入高中以后地理中常识所占比例较初中小了,但知识更深,更系统化,更加复杂,理解难度增大;地理在如今所渗透的范围越来越广,学习地理需要的课外知识也多,如果课后自学,不知重点、难点和课外常识等,必定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学习地理决不能等全部学完后再回头复习,这样你是决不会理解课本知识的,你会发现学地理很难。可是如果你把地理当天的内容当天就理解消化,那就又是另一番景象了。你每理解一点知识就在你脑子里更明确一些,日积月累就会培养成为你的地理思维,那么学习地理就会易如反掌了。根据记忆规律,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也是很有必要的,通过预习可以提前知道教材内容概貌和自己不懂之处,便于上课分配注意力,因为上课时间每一分钟注意力都很集中是做不到的,上课有明显的节奏感,必须将劲用在刀刃上,把精力最旺盛的时间放在重难点上。考试虽然是能力立意,但注重基础,地理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和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等,因此,复习中应多看书。实践证明,自觉做到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可以大幅度提高学习效率。

三、关注热点。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过程中重大问题和最新的地理学研究与发展动态,揭示地理学与社会经济、人文现象之间存在的联系,是地理学习者应该具备的素质之一,这一素质的考查是通过热点反映出来的。热点问题是考试试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试题从不回避热点,许多引起人类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总是以不同的形式出现,所以我们学习地理,要时刻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生活中的地理等。社会热点问题很多,当今三大热点问题:人口、资源、环境都与地理学有密切联系。具体的如“三农”问题、城市化问题、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能源问题、自然灾害等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地理背景,分析某些地理事物的形成原因,提出某些问题的解决措施。因此,在后期复习中,必须联系社会热点问题,用敏捷的思维、锐利的眼光捕捉与区域地理相关的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并将其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有效地融入到复习之中。

四、善于用图。地理高考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即自然地理和地图、人文地理、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一般情况下,考试试题组成是用初中地理提供素材。区域地理是高考重点要考查的内容,区域差异性又是地理学科的基本原理,由此可见,区域地理在整个高中地理的学习中所占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运用地图又是地理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征,因此,我们在进行地理复习时,尤其是在进行区域地理的教学和复习时,更应重视地图的运用,要求自己会读图、析图、说图、填图,学会从地图中提取有效的信息,解决有关的问题。从历年考试地理试题中,可以看到有很多试题直接或间接考查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知识。地理图表有地理地图、景观图、示意图、统计图等类型。因此,我们在学习时,要经常运用图表,养成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的习惯。

地理学习不能够离开地图。地图是我们获得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同时它对于我们牢固掌握地形单元的位置有很大的帮助。记的时候,应该直接把文字放到图上记,当涉及到这个知识点的时候,你的脑子里反映出来的是有文字的图片而不单是文字,你便可以象读图一样回答各种问题了,不管是文字题还是读图题都可以解决。“脑图”:是指把观察和学习到的地理知识,用图的形式存在记忆中,然后再用适当的形式把脑中的图显现出来,帮助学生解题。在历次高考地理试卷中,都有许多无图考图的题目,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十分重视构建“脑图”的训练,以落实空间位置,发展地图形象思维,提高无图解图的能力。

地理期末复习 第15篇

一、复习目的要求

通过对《地理》的复习,使学生融入世界地理的氛围,掌握地理是学什么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地理等。使学生地理产生浓厚的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此过程中,我们着重培养学生两方面的东西:一方面,使学生能够学到地理知识,另一方面,通过教材的复习,进一步加强培养学生对地理能学以致用的能力。

二、复习重点

本学期主要的地理复习重点:主要是认识地球和地图;
学习陆地和海洋;
天气和气候;
居民与聚落。

三、复习难点

1、地球的形状和地球的运动方向,以及地球仪上的经纬线学生不容易区别。

2、学生对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不容易理解是难点,而且比较能通过图来分析该地的气候特点。

3、内容简练,不利于学生的深入理解。

4、内容多,时间短是复习的又一难点。

四、复习的方法措施

1、严要求、严格规范好课堂复习秩序,确保复习效率。

2、挑选出精练的复习资料,并配备好答案。

3、课堂上把注意力应放在中下层学生身上,检查他们的复习情况。

4、课后一定要让未过关的学生补测过关。

5、通过模拟训练来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复习的内容。

地理期末复习 第16篇

一、经济体系的性质如我国是社会主义经济;日本、西德、美国等是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非洲的一些国家,如埃及、坦桑尼亚等国则是发展中的民族经济。

二、工业地理这里主要包括工业生产水平、内部结构、主要工业部门,供、产、销的关系,工业布局、发展趋势等等。例如日本,工业现代化水平高,技术力量强,生产设备好。但国内矿产资源极度贫乏,对外依赖性很大,是世界的原料进口国。钢铁、机械、电子、化学、纺织为其主要工业部门。工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狭小地区。东京、大阪、名古屋、九州北部为四大工业区。

又如西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工业的部门结构以重工业为主体,重工业产值约占工业总产值的70%。工业部门也比较齐全,钢铁,机械、汽车、电器、化学、精密仪器和光学仪器工业在世界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但工业原料除煤炭和钾盐外,皆不能自给,对外有一定的依赖性。莱茵河右岸的鲁尔区,是西德以煤炭、冶金为主的最重要工业区;位于西部边境的萨尔区,利用当地的煤和进口的铁,发展了钢铁、机械制造等工业。

三、农业地理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农业地理,是指耕作业、林业、牧业和水产业;狭义的农业则单指耕作业。农业地理的内容包括农业生产水平、经营方式(耕作业、畜牧业、渔业中以哪一种为主。是集约农业还是粗放农业)、耕作制度(一年几熟)、地区分布上有何差异,主要农作物有哪些,等等。例如,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农业特征:本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业区。全国的人口和耕地,全国的商品粮基地,主要棉区以及各种纤维、油料、糖料、饮料等作物,淡水渔业、家畜、家禽等重要生产基地,大部分都分布在本区。

又如西德的农业生产,实现了机械化和电气化。畜牧业在农业中占重要地位。北部平原发展了乳肉畜牧业,并种植麦类、马铃薯、甜菜等。中部高原山地发展了乳牛业。南部的河谷种植葡萄和其他水果。

四、交通运输及其他这里主要指公路、铁路线,内河航运与海上航线,主要交通枢纽和港口,海陆交通联运,货物流向等方面,有些还可考虑它的名胜古迹及历史纪念地。

例如法国的巴黎,位于巴黎盆地中部,跨塞纳河两岸,河上有大桥沟通。水上运输方便。市内有多条铁路和运河通往全国各地。那里集中了全国主要工业部门,工业产值约占全国四分之一。巴黎又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一八七一年建立过世界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市中心区还有举世闻名的埃菲尔铁塔。

五、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包括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矿物资源、生物资源和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是否合理等等。

例如苏联。森林、矿物和土地资源都很丰富。西伯利亚的大部分和东欧平原的北部,广布着针叶林。它的煤、铁、石油、天然气、锰、铜、铅、锌的探明储量,均居世界前列。东欧及西西伯利亚地区平原辽阔,有利开发。境内大河不少,为水运、水利、水力、航运、灌溉提供了有利条件。

地理期末复习 第17篇

九年级地理在中考史地生综合考试卷面中为30分,闭卷考试。考查形式为选择题。综合教材、考纲和学生情况,我打算以下措施:

一、加强知识的归纳整理,形成知识体系

地理教材共4册,前2册讲概论及世界地理,10章。后2册中国,共9章。从上学期到20xx年3月15日疏通4册教材,学生按板块预习和复习,重点从概论、气候、资源、居民、政治、工业、农业、交通、分区等各方面进行。看书、笔录、记忆知识点。求得对知识结构的较好掌握,定位准确。以后我们将利用考纲进行讲练,同时配合学校的的大型考试。使本学科获取最大的效益,服务于学生的总分和学校的考核。

二、落实基础,突出主干

与插图的认读有机结合,加强空间思维训练基础和主干知识是指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和重要的地理事物、观念、结论。但由于每年九年级考试识图题比分大,另外在前15题中,所以我们要注重学生巧用插图(含地图和其他直观图)的能力,比如各类地图的判读,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大气的运动和变化,世界和中国区域(大洲、大洋、地区、国家)中的重要经线、纬线,各类重要地理分界线(自然地理界线、人文地理界限)等。培养地理学科的空间思维能力,一定要讲求方法。如对空间概念和物体空间运动的理性思维分析熆裳∪∈条重要经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180°经线),通过它们,在脑海中形成完整经纬网,并想象地球运转起来线与线之间相互位置关系及晨昏线的动态关系。

三、掌握基本原理,训练解题思路,不断提高解题能力

地理是一门“讲理”的学科,明确地理原理、掌握地理规律,有利于更好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要注意理解重要的地理原理、规律和观点,训练答题思路,提高答题水平。

1、要全面思考,综合分析解答问题。在建立完整的地理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弄清自然地理环境的内涵煹匦巍⑵候、水文、植被、土壤等熂案饕素间的相互联系,人文地理要素的内涵(人口、资源、城市、市场、交通、劳力、技术、政治、经济、文化等),仍然是强化定位。

2、循序渐进,加强逻辑推理,提高解题水平。

3、要多角度训练,促进知识正迁移。

地理学习中有很多图形、图文之间可以不断变化,如太阳高度角可以有旗杆影子、窗户光线、楼房间距、地球经纬网、太阳能热水器、变化曲线坐标图等多种题型;
晨昏线问题更是变化多端,侧视图、俯视图、仰视图、局部图等。对于一些可从多角度思考的地理问题,要从整体上把握,注意发散思维的训练。解题中注重加强一因多果、一果多因问题的研究,充分利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训练解题思路,提高应变能力,研究各种可能造成知识负迁移的因素,促进知识的正迁移。如考纲的第一幅是等高线地形图,我们就可以设想这是一组等值线图,再从多个方面变换条件,进行思维训练:

①假定为等高线图,判断山脊、山谷;

②假定为等压线图,判断高压脊、低压槽;

③假定为等温线图,判断是何种洋流影响所致,或是何种地形影响所致;

④假定为等降水量线图、等震线图等等。

4、要联系实际,关注当前当地热点、焦点问题,比如去年有新长铁路,今年我们就可以设想盐通高速。这样不仅使地理学习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了扩展,而且有助于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了能力,提高了整体综合素质。

四、紧扣考纲与学生一起立足基础

构建知识体系,形成整体观念,加强能力培养,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地理期末复习 第18篇

【一】

河流搬运能力降低,促使沉积发生,形成堆积地貌。常见的河流堆积地貌主要有以下几种:

(1)冲积扇平原

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河流出山口后,比降显著减小,水流又分成许多交汉,成扇状向外流动,河流能量显著降低,大量物质堆积下来,又有利于河流改道。随着各支汊的不断堆积和变迁,就形成冲积扇。冲积扇的物质结构,一般是顶部物质较粗,主要为沙、砾,随着水流搬运能力向边缘减弱,堆积的物质逐渐变细,边缘一般多为沙、粉沙及亚粘土,分选性较好,所以冲积扇是较好的含水层,边缘常有泉水出露,可发展自流灌溉。若山地河谷随山地间歇抬升,也可形成叠置冲积扇。

(2)河漫滩平原

河漫滩平原发源于河流中下游。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河流往往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的面积逐渐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见下图)。

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洪水淹没,继续接受沉积。如果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就形成河漫滩平原。

(3)三角洲平原

三角洲平原是指河口地区的冲积平原。它以河流和海洋相互作用,河流沉积占优势的产物。河流到达海洋人海口处,由于流速极缓、水流扩散,将携带的泥沙在河口附近堆积下来,加上海潮顶托,形成三角洲。三角洲在平面上的外形略似顶尖朝向陆地的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且纵横交错,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方向呈放射状。若干个三角洲连在一起,便形成广阔的三角洲平原。

【二】

1、喀斯特地貌名称的由来(阅读归纳)喀斯特是欧洲原南斯拉夫的一个石灰岩高原的名称,那里发育着各种奇特的地貌。19世纪末,欧洲学者借用该地名称呼石灰岩地区的地貌,水文现象和景观。后来“喀斯特”一词成为世界各国通用的专门术语。

2、我国喀斯特地貌的分布与研究(阅读知识窗)喀斯特地貌在我国又被称为岩溶地貌、徐霞客,早在欧洲人之前就对广西、云南、贵州一带的喀斯特地貌进行实地勘察,记录与成因分析,《徐霞客游记》中有世界上研究喀斯特现象的最早纪录。

3、喀斯特地貌的形成(重点分析)喀斯特作用的本质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与淀积作用。其溶蚀与淀积的作用分别体现了化学过程:CaCO3+CO2+H2O====Ca(HCO3)2Ca(HCO3)2====CaCO3↓+CO2↑+H2O影响其形成的因素可以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

(1)岩石圈:首先岩石不可溶性是最基本的条件,形成喀斯特地貌最主要的可溶性岩石是碳酸盐类岩石如:碳岩、云岩等,其次是透水性,岩石空隙与裂隙越多,透水性愈好,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典型。

(2)水圈:喀斯特地貌的形成离不开水,气候愈湿润,降水愈丰富,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流动性愈好,从而提高了喀斯特地貌的发育程度。

(3)大气圈:首先大气中的与水体中CO2的含量是影响喀斯特地貌形成的重要物质,其次气温愈高,有利于加快上进化学反应,可促进喀斯特地貌的发育,由此,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一般分布在较低纬度地带。

(4)生物圈:水的溶蚀作用不仅取决于水中CO2的含量,而与水中有机酸与无机酸的数量有关,而水中酸性含量与生物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三】

【1】环境承载力

①定义:养活的人口数(生存)

②影响因素:资源(主要因素,由最短缺的资源决定,木桶效应)、经济等

③特点: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世界100亿,中国16亿

合理人口容量,定义:养好的人口数(发展)

影响因素:

①自然环境:正相关(现实人口间接反映合理人口容量的大小)

②地域开放程度:正相关(日本、荷兰、比利时利用别国资源)

③本国自然资源:正相关

④生活质量、消费水平:负相关

⑤科技发展水平:当多开发的资源大于多需要的资源:正相关;当多开发的资源小于多需要的资源:负相关

⑥贫富差距:负相关

1人口增长快慢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直接原因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人口增长模式

(1)工业革命以前原始人口增长模式特点高高低原始社会传统人口增长模式特点高,高较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2)工业革命时特点高低高(18世纪——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20世纪50年代)起普遍存在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3)近现代特点三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原因:现代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生育观念及行为的变化)

3人口零增长国家:意大利,匈牙利,俄罗斯,德国等人口负增长国家;英国,比利时,芬兰等

4促使中国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因素主要有三个:

1社会经济因素

2制度因素

3计划生育

推荐访问:期末 复习 地理 地理期末复习18篇 地理期末复习(合集18篇) 地理期末必背知识点2023

本文链接:https://www.xpbxgsx.cn/zhuantifanwen/fanwendaquan/6287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24 精优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15042696号-1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