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精优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范文大全 >

国企三年改革行动方案解读15篇

时间:2022-11-28 15:41:14 来源:精优范文网
导读: 国企三年改革行动方案解读15篇国企三年改革行动方案解读  上海龙头股份有限公司与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一年来,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复

国企三年改革行动方案解读15篇国企三年改革行动方案解读  上海龙头股份有限公司与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一年来,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企三年改革行动方案解读15篇,供大家参考。

国企三年改革行动方案解读15篇

篇一:国企三年改革行动方案解读

  上海龙头股份有限公司与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一年来,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复苏的基础尚不稳固;国内零售行业受疫情反复影响,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进一步增多,公司品牌经营与国际贸易主业面临严峻挑战。年度内,公司以“全球布局,跨国经营”战略为指引,全力以赴推动以下重点工作:

  1、以新渠道、新模式的突破推进电商业务发展公司主流电商平台流量继续下滑,各平台竞争压力加大,电商销售遭遇瓶颈。为了能尽快摆脱瓶颈,找到突破口,公司一方面在主流渠道销售中做好精细化运营,另一方面,紧跟电商时代发展脚步,自我革新,积极做好新渠道、新模式的开拓。一是重点推进抖音直播等新兴渠道的开发和布局。二是加快授权业务的推进。三是探索社会资源合作经营模式。2、以加快结构转型提升线下渠道运营质量公司各线下业务板块积极应对零售业态的形势变化,调整终端布局结构,积极优化渠道运营模式。一是1-2线存量渠道止损优化。继续通过“减、涨、换、转、关”五字方针解决低效自营门店问题,着力提升线下自营存量业务运营质量。二是3-6线新增渠道初具规模。各品牌积极加大渠道拓展力度,利用社会资金、资源实现品牌加盟业务的快速拓展。同时,

  通过抖音/快手+拼多多等线上平台,高效推进3-6线市场的覆盖。三是稳妥推进社区旗舰店、时尚购物中心等新渠道店铺的新开与改造,提升颜值、统一运营。

  3、以新业态、新模式赋能外贸转型发展报告期,公司多项举措并举,积极推动外贸转型发展。一是推动以“三枪”为首的民族品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2021年,国际贸易事业部结合自身资源优势,确定了出口电商业务“多品牌、多店铺、多品种、多站点、爆款运营”的发展策略,成立“品牌国际化运营部”,打破传统B端外贸OEM业务的思维定式,瞄准以亚马逊为首的跨境电商渠道,以推动出口电商业务更好更快发展。二是公司积极开拓海外供应链建设,促进自营业务发展。公司国际贸易事业部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带领团队远赴埃塞,克服当地爆发的内战、新冠疫情、物流不畅、人员技能不足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积极开拓非洲业务新商机。三是国际贸易事业部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促进进口和内贸业务稳步发展。以“申式生活”为主题参与到第四届进博会的展示,取得良好社会效应。积极拓宽自营渠道,投资非洲埃塞俄比亚的ESSEQARO咖啡项目完成了产品包装及店铺形象的全面升级,在开拓自营业务上取得显著成效。4、以TB业务发展带动企业软实力的提高职业服业务方面,深耕职业服装校服市场,加速推进未来社区布局。

  积极将团购业务与职业服项目联动,集聚社会资源,促进TB业务发展。此外,积极推进公司软实力打造。2021年公司申请发明专利2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6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4项。参与国家标准制修定2项,行业标准、团体标准3项。三枪针织获得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专利奖银奖”,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针织品分会“标准化工作先进单位”。三枪针织“双抗纤维功能家居服”、海螺服饰“可机洗羊毛外套式衬衫”、龙头家纺“花西子刺绣床品套件”荣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2021年度十大类纺织创新产品”称号。龙头纺织科技“多层状结构单向导湿干爽竹纤维织物”被认定为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

  5、以制度完善为抓手不断加强内部风险防范公司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目前公司体系内全面建立健全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进一步强化国有企业党委的前置审议作用。年度内公司在原有2016年版的50个内部控制制度基础上进行了重新修订。其中因内容重叠、业务流程变化等原因合并、终止了16个制度(包括转为一般管理制度),新增了6个制度,最终形成了现有的40个内部控制制度。从而进一步规范了内部审议程序、统一公司内部风险管理行为,提高公司对各类风险的控制能力和水平,不断完善风险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公司内部风险防范,保障企业规范稳健经营。

  

  

篇二:国企三年改革行动方案解读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学习研讨提纲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学习研讨提纲《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学习研讨提纲《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本应于今年第一季度提出,受疫情影响,中央对部分内容修订后,于今年6月30日审议通过。从战略层面看:《国企三年行动方案》横跨“十三五”收官与“十四五”开局之际,意在通过国企改革对中国发展的牵引,抢好“十四五”前半段,只有用好前半段,才能更好地抢追溯到,中央22号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发布之后,陆续出台了很多政策,而2020年作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启动之年,将之前很多政策的症结,落实不下去的障碍,与现实的冲突以及政策空白地带,要做个拉网式排查和系统整合,以一揽子政策的出台,全面推进国企混改、重组整合、国资监管体制改革,使得国改进入快速推进、综合推进,实质进展,出成效,出模式,出创新的新阶段。其中,深入理解和把握《方案》在十个方面的大突破,至关重要。一、再顶层设计“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是行动方案的中心,而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是其核心目标。方案有四个核心集成:第一个集成,要把党的十九大对国有资本的担当,对国资国企改革的相关要求针对性的落实到未来三年行动当中去。第二个集成,是把的22号文出台以来,所实施的改革政策系统整合、拾遗补缺,变若干单项改革为系统改革,对国资国企改革明现状,找问题,确症结,定任务,定二、聚焦七个关键抓手(一)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理清党委(党组)、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各治理主体的权责边界,推动章程和议事规则的个性化设计,落实董事会职权,建立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二)加快建立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和经

  理层成员任期制契约制度,推进制定各类科学的市场化目标,探索将五位一体建设任务合理的折算为市场化目标,推动各类中长期激励政策,着力提高企业活力和效率。

  (三)积极稳妥、分层分类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混合所有制企业探索基于混改的企业制度重构,深度转化经营机制,积极推动深度发挥非国有股东的积极作用,探索在公司章程和实际治理过程中保护国有出资人利益的相关制度安排。

  (四)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围绕国有资本在形态布局、空间、产业、

  (五)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加大授权放权力度,有效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功能作用。

  (六)推进“双百行动”、“区域性综合改革试验”、“科改示范行动”等专项工程的深化、模式化,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七)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探索党组织在治理中的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家价值,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三、加快构建国资监管“大格局”加快构建国资监管“大格局”是发挥国资系统作用,形成国资系统战斗力和牵引作用的关键。

  国资委明确提出:要凝聚全系统之力,争取用2至3年四、综合改革一揽子政策李克强总理在5月22日政府中指出,“提升国资国企改革成效,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基本完成剥离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国企要聚焦主责主业,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提高核心竞争力。”所以,10月底前出台相关政策,就是针对这些目标,一揽子出台系列政策,不让国资委在改革上喊得响却动得少,不让国企在改革上犹犹豫豫,把政策供给到位,让国资国企清爽干脆地迈入“十四五”。五、剥离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6月1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落实《政府工作》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中,“基本完成剥离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一项由国资委牵头,12月底前完成。

  六、加快推进“两类公司”试点国资委明确指出,今年将加大对“两类公司”(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企业授权力度,适时改组或组建新的“两类公司”。两类公司要在推动国有资本功能创新,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国有资本形态转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发展上更好发挥作用,尤其在试体制、试机制、试模式方面取得更多实质性成果。

  七、重点领域混改将扩围升级众所周知,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改的关键领域,在深化国企“混改”实施意见即将推出的当下,未来国企“混改”将进一步扩围升级精准化。

  精准化分层分类推进“混改”,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深化与民营企业合作,着力引入高匹配度、高认同感、高协同性的战略投资者,科学合理设置股权结构,切实转换经营机制,并强调充分保障企业职工知情权、参与权。

  八、煤电等多领域重组整合力度加大大方向是坚持出资人主导,对重复投资、同质化竞争问题突出的领域开展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积极探索跨区域整合,加快非主业、非优势业务剥离。

  九、科技创新和激励再加码卡脖子科技的靶向攻坚,是三年行动计划的关键子课题。“十四五”规划中,若干国企将设立专项的卡脖子攻坚专题战略。由此带出的科技创新和激励创新必将成为三年行动方案的关键命题。

  十、省部合作,省界进入新境界继八个国家大战略(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粤港澳湾区、长三角一体化、黄河生态带、东北二次振兴、西部大开发新格局),二个准国家战略(大运河文化带、海西经济区)之后,中央又推出海南自贸港建设、成渝双城都市圈战略。

  如此多而重大的国家命脉型战略叠加而来,其核心就是要从全局上、制度上、规划上、国资布局上解决中央企业与各地深化合作,各地用好全国范围内国有资本的带头引领作用,带动好全球范围内的社会资本,运作好国际国内两个循环。

  总之,三年行动是推动中国再出发的改革,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国资国企改革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更是其中的关键和主轴。

  基于这一点,7月22日,国资委召开地方国资委年中视频座谈会,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在会上强调,要聚焦抓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落实落地,激发国有企业主体活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

  要强化提质增效稳增长,更好发挥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撑作用,促进各类所有制企业融合发展、互利共赢;

  强化改革落地见效,突出抓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

  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强化规划战略引领,加快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扎实做好国资国企规划编制工作,深化央地合作;强化提升监管效能,不断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进一步增强监管合力;强化风险防范化解,牢牢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底线;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切实加强党的建设,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篇三:国企三年改革行动方案解读

  四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围绕国有资本在形态布局空间产业时间角色与担当等方面的布局力推战略性重组突破性重构大格局创构专业化整合引导聚焦实体经济服务实体经济做强做精主业发挥国有企业在六稳六保优化结构畅通国际国内两个循环方面的引领作用对冲疫情负面影响科学合理探索中国在新时期的国际化适应和引领新型全球化探索发挥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学习研讨提纲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学习研讨提纲《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学习研讨提纲《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本应于今年第一季度提出,受疫情影响,中央对部分内容修订后,于今年6月30日审议通过。从战略层面看:《国企三年行动方案》横跨“十三五”收官与“十四五”开局之际,意在通过国企改革对中国发展的牵引,抢好“十四五”前半段,只有用好前半段,才能更好地抢追溯到,中央22号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发布之后,陆续出台了很多政策,而2020年作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启动之年,将之前很多政策的症结,落实不下去的障碍,与现实的冲突以及政策空白地带,要做个拉网式排查和系统整合,以一揽子政策的出台,全面推进国企混改、重组整合、国资监管体制改革,使得国改进入快速推进、综合推进,实质进展,出成效,出模式,出创新的新阶段。其中,深入理解和把握《方案》在十个方面的大突破,至关重要。一、再顶层设计“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是行动方案的中心,而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是其核心目标。方案有四个核心集成:第一个集成,要把党的十九大对国有资本的担当,对国资国企改革的相关要求针对性的落实到未来三年行动当中去。第二个集成,是把的22号文出台以来,所实施的改革政策系统整合、拾遗补缺,变若干单项改革为系统改革,对国资国企改革明现状,找问题,确症结,定任务,定二、聚焦七个关键抓手(一)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理清党委(党组)、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各治理主体的权责边界,推动章程和议事规则的个性化设计,落实董事会职权,建立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二)加快建立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和经

  理层成员任期制契约制度,推进制定各类科学的市场化目标,探索将五位一体建设任务合理的折算为市场化目标,推动各类中长期激励政策,着力提高企业活力和效率。

  (三)积极稳妥、分层分类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混合所有制企业探索基于混改的企业制度重构,深度转化经营机制,积极推动深度发挥非国有股东的积极作用,探索在公司章程和实际治理过程中保护国有出资人利益的相关制度安排。

  (四)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围绕国有资本在形态布局、空间、产业、

  (五)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加大授权放权力度,有效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功能作用。

  (六)推进“双百行动”、“区域性综合改革试验”、“科改示范行动”等专项工程的深化、模式化,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七)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探索党组织在治理中的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家价值,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三、加快构建国资监管“大格局”加快构建国资监管“大格局”是发挥国资系统作用,形成国资系统战斗力和牵引作用的关键。

  国资委明确提出:要凝聚全系统之力,争取用2至3年四、综合改革一揽子政策李克强总理在5月22日政府中指出,“提升国资国企改革成效,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基本完成剥离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国企要聚焦主责主业,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提高核心竞争力。”所以,10月底前出台相关政策,就是针对这些目标,一揽子出台系列政策,不让国资委在改革上喊得响却动得少,不让国企在改革上犹犹豫豫,把政策供给到位,让国资国企清爽干脆地迈入“十四五”。五、剥离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6月1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落实《政府工作》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中,“基本完成剥离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一项由国资委牵头,12月底前完成。

  六、加快推进“两类公司”试点国资委明确指出,今年将加大对“两类公司”(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企业授权力度,适时改组或组建新的“两类公司”。两类公司要在推动国有资本功能创新,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国有资本形态转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发展上更好发挥作用,尤其在试体制、试机制、试模式方面取得更多实质性成果。

  七、重点领域混改将扩围升级众所周知,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改的关键领域,在深化国企“混改”实施意见即将推出的当下,未来国企“混改”将进一步扩围升级精准化。

  精准化分层分类推进“混改”,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深化与民营企业合作,着力引入高匹配度、高认同感、高协同性的战略投资者,科学合理设置股权结构,切实转换经营机制,并强调充分保障企业职工知情权、参与权。

  八、煤电等多领域重组整合力度加大大方向是坚持出资人主导,对重复投资、同质化竞争问题突出的领域开展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积极探索跨区域整合,加快非主业、非优势业务剥离。

  九、科技创新和激励再加码卡脖子科技的靶向攻坚,是三年行动计划的关键子课题。“十四五”规划中,若干国企将设立专项的卡脖子攻坚专题战略。由此带出的科技创新和激励创新必将成为三年行动方案的关键命题。

  十、省部合作,省界进入新境界继八个国家大战略(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粤港澳湾区、长三角一体化、黄河生态带、东北二次振兴、西部大开发新格局),二个准国家战略(大运河文化带、海西经济区)之后,中央又推出海南自贸港建设、成渝双城都市圈战略。

  如此多而重大的国家命脉型战略叠加而来,其核心就是要从全局上、制度上、规划上、国资布局上解决中央企业与各地深化合作,各地用好全国范围内国有资本的带头引领作用,带动好全球范围内的社会资本,运作好国际国内两个循环。

  总之,三年行动是推动中国再出发的改革,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国资国企改革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更是其中的关键和主轴。

  基于这一点,7月22日,国资委召开地方国资委年中视频座谈会,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在会上强调,要聚焦抓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落实落地,激发国有企业主体活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

  要强化提质增效稳增长,更好发挥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撑作用,促进各类所有制企业融合发展、互利共赢;

  强化改革落地见效,突出抓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

  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强化规划战略引领,加快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扎实做好国资国企规划编制工作,深化央地合作;强化提升监管效能,不断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进一步增强监管合力;强化风险防范化解,牢牢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底线;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切实加强党的建设,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篇四:国企三年改革行动方案解读

  国企改革指导意见解读

  国企改革指导意见解读人社部副部长张义珍称,国企改革不会引发新一轮降薪潮,针

  对相关问题已有全面方案,“对于过高偏高收入要调整,这对于整个工资结构和收入水平是一个标准,有关问题还会进一步研究。”

  人社部副部长张义珍表示,将坚持分类管理的原那么,建立与国企负责人选任方法相匹配的差异化分配制度。对由各级党委政府及其部门任命的企业负责人,重点是严格标准薪酬结构(由根本年薪、绩效年薪和任期鼓励收入构成),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形成机制,对不合理的偏高、过高收入进行调整。对市场化选聘的职业经理人,其薪酬结构和水平,由董事会按照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确定,可以采取多种方法探索完善中长期鼓励机制。

  国资委副主任张喜武在国新办会上表示,这次国有企业改革更加注重改革的公开性,坚持公开透明,国企改革的政策、方案、措施、过程能够公开的都要公开,主动地承受监视,绝不能让国企改革的红利变成个别人的'私利。此外,坚持国有企业在国家开展中的重要地位不动摇,坚持把国有企业搞好、把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不动摇。

  人社部副部长张义珍表示,人社部正在考虑结合国企的功能定位和分类,分类改革国企工资总额决定机制。坚持和完善工资与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挂钩的机制,逐步扩大竞争性国企工资决定自主权,健全平等协商确定机制,对局部收入过高企业,继续实行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双重调控政策。

  人社部今日,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改革已全面实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国有企业负责人的薪酬改革方案除外已全

  部批复;中央部门管理企业负责人的薪酬改革正在履行报批程序,近期批复。

  开展和改革委员会: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不设时间表不下达指标开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吹风会上明确了国有企业开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总体要求,其中提到,开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要区分不同类型。区分“已经混合”和“适宜混合”的国有企业。对通过实行股份制、上市等途径已经实行混合所有制的国有企业,要着力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资本运行效率上下功夫。对适宜继续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国有企业,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坚持因地施策、因业施策、因企施策,坚持宜独那么独、宜控那么控、宜参那么参,坚持不搞拉郎配,不搞全覆盖,不设时间表,不下达指标,成熟一个推进一个。财政部部长助理许宏才说,经过连续几年的调整,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比例已经从xx年设立之初的10%、5%、暂缓三年收取和免收等四档,逐步提高到目前的25%、20%、15%、10%和免收等五档,到2021年还将提高到30%。财部部部长助理许宏才14日在国新办吹风会上说,xx年,国资委、财政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在中央管理的110多家企业中主动推进包括直接授权试点在内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工作。

  

  

篇五:国企三年改革行动方案解读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心得体会

  反思自省

  202*年6月30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2022年)》,该方案的通过旨在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202*年作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启动之年,集团率先反应,积极履行国企升级改革的主体责任,从“三去”工作入手,解决集团内部改革升级的思想阻力和行动阻力,在集团范围内召集全员参与“三去”改革升级大讨论,为下一步企业内部革新发展奠定了群众基础。

  作为集团“三去”大讨论中的一员,参与这次讨论心态从“疑惑”转变为“清晰”,从“清晰”转变为“期待”。

  开始的“疑惑”,是因为不懂。因为生病,前期缺席了“三去”的动员部署。所以刚开始接到参加“三去”讨论通知的时候,心里就在不停的打鼓,“三去”是什么?要从哪里下手去讨论?接下来,通过查找资料,询问同事,学习集团下发的名词解释,明白了“三去”是指“去等靠要思想、去机关化倾向和去大锅饭现象”。但是搞清楚这些词的意思对于参加讨论来说似乎还不够,只是纸上谈兵、泛泛而谈,

  是脱离了实际工作生活的书本化,格式化的发言。于是手握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怀着一个学习的心态,惴惴不安地参加了第一场讨论会。

  在第一场讨论会中,有关这次讨论会的疑惑有点“拨云见日”

  的感觉,这场讨论会的目的也逐渐清晰。想法和思路需要碰撞才能得到真正的提升,带着问题参与讨论,就能在讨论中得到问题答案。第一场讨论会的议题是“完善制度”,讨论在略带拘谨的气氛中开始了。然而意外的是,讨论会里的发言没有半点拘谨的意思。大家的发言没有一团和气,从刚开始就单刀直入,直指问题要害开展讨论。“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大锅饭”、“激励不足”、“分配不均”,这些大家私下偶尔提及的话题,被搬上讨论桌上时,不会因为人多,而削弱发言的力度;不会因为人多,而忽视现象背后的弊病;不会因为人多,而对问题浅尝辄止,停止追根究底。反而正因为人多,大家的发言似乎有了凝聚力,向心力,对问题和现象的分析更精辟、更一针见血。

  在公司第一场讨论会中,大家各抒己见,每个人都做出了积极的发言。第一场讨论会的开展,不仅是一次活动的开局,更是这场讨论会定调。通过它,意识到这次的讨论拒绝和和气气、拒绝隔靴搔痒、拒绝夸夸其谈。所以在第一场讨

  论会结束后,它传达出了一个信息。这个信息是,这场讨论会不仅是一场讨论会,还是一次自上而下的全员思想改革动员会。

  “反思自省”是在之后每场讨论会发言,贯穿始终的发言方式。大家不仅审视了公司上存在的客观问题,也在自省工作思想上的主观问题;不仅审查了公司流程中的不合理,也在自查个人工作流程中存在的漏洞;不仅发现了公司工作任务制定的武断,也在自纠工作执行中存在的懈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三去”讨论会中的发言流程,其实也是对待自身工作,总结和改进的流程。公司的升级需要广泛征求意见,个人的进步也需要广泛听取建议。

  “三去”转型升级大讨论,不仅是针对公司的发展做出“去等靠要思想、去机关化倾向和去大锅饭现象”的改革,还是对个人发展做出“去等靠要思想、去机关化倾向和去大锅饭现象”的要求。公司的发展是每一个员工自我发展,自我改革的集合,加强自我意识的锻炼与提升,把个人视为集团发展的一粒沙,一杯水,积沙成山,汇水成海,脚踏实地,共赴未来。

  “三去,,转型升级大讨论心得体会

  根据《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202*0年)》精神和贯彻落实省市有关部署,坚持以党的建设为引领,坚持抓

  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动集团瘦身健体、提质增效,确保实现高质量发展。集团从202*年10月10日起至202*年10月31日,在集团范围内进行围绕“去等靠要思想、去机关化倾向和去大锅饭现象”的转型升级学习大讨论活动。

  在活动开始之前,我对关于“等靠要思想、机关化倾向、大锅饭现象”的了解是处于一种很片面和浅显的程度,对其包含的内容认知不够全面,并且对于这些现象是否在集团内部存在、对两者关联度的思考、都不够充分,但是通过这次将近一个月的学习大讨论活动,我对关于这三种现象的明确定义以及集团内部存在的问题感触颇深。

  本次“三去”活动围绕着“去等靠要思想,去机关化倾向,去大锅饭倾向”三个方面展开。“等靠要”思想是缺乏战略思维,主动谋划公司发展的想法较少,仅依靠集团资金支持来维持公司运作,缺乏资金成本的意识,以致公司盈利能力低甚至亏损的懒政表现。纵观集团内部,有部分公司存在成本意识淡薄,在项目建设追求更高更优的同时,不注意把控成本,导致成本负担较大,出现盈利较少甚至亏损的情况;并且有些公司经营水平比较薄弱,工作创新度低,效率不高,同时集团内部虽然运营项目多样化但是项目竞争力在整个市场当中比较薄弱。关于这些问题,我认为每位员工在日常工作中,都要强化成本意识,把成本意识贯穿在项目运

  作的各个流程当中。在前期项目策划时,注意调研,把控成本,设置成本的上下浮动概率,在项目实施时,坚持效益优先的原则,避免出现随意增加成本的情况;同时公司内部根据实际情况定期举行经营业务培训、外出学习调研的相关活动,从而吸收好的经营思路,提升员工的经营能力;对于集团的各个经营项目进行分析排查,对盈利能力差的项目进行原因分析,针对问题——解决,将多种相似小项目进行整合并转,改革创新,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机关化”倾向主要指公司定位不明晰,机构臃肿,过程监督不到位,办事链条长,效率低,检查调研走马观花。就目前看,集团内部存在业务板块分布领域较多,公司主业表现不突出、定位不明晰,内部相同业务重叠的同质化企业较多的现象;在各项工作中存在过程监督不到位,缺少专职监督人员;办事流程分类不完善,部分审批程序链条较长,审批周期长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可以通过细化整合管理公司业务板块,明确公司主业板块业务,调整公司定位,加强推动公司主业的发展,同时将经营业务相同或者相似的公司进行并转整合。在过程监督方面,可以成立监督小组,把专职监督贯穿在公司的各项工作中,监督小组成员之间互相监督,并且定期对监督小组成员进行轮换,保证监督小组的公平公正性。在优化办事流程板块,可以细化办事流程分类,将日常办公业务与重要经营业务审批流程区分开,

  

篇六:国企三年改革行动方案解读

  关于国有企业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

  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标志性改革动作。通过建立覆盖经理层成员、突出经营业绩、突出刚性兑现的新型经营责任制,科学确定契约内容和考核指标,实现经理层成员职务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减。

  [关键词]国有企业;经理层;任期制;契约化;改革

  为了更深层次推动国有企业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切实提高国有企业的活力和效率,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推行国有企业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的决策部署。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是指对企业经理层成员实行的,以固定任期和契约关系为基础,根据合同或协议约定开展年度和任期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兑现薪酬和实施聘任(或解聘)的管理方式。

  1背景与意义

  推行国有企业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是中央作出的国企改革系统性安排,也是国企改革的标志性任务。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要建立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分类分层管理制度,推行企业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明确责任、权利、义务,严格任期管理和目标考核。2019年,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支持鼓励“双百企业”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各中央企业和地方国资委要指导推动“双百企业”,全面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2020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明确要求国有企业经理层成员全面实行任期管理,签订聘任协议和业绩合同,按照约定严格考核、实行聘任或解聘、兑现薪酬。

  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改革,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标志性改革动作,是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的“牛鼻子”,是落实董事会职权的突破口。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本质上仍是经营责任制,是基于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新型经营责任制,通过科学确定契约内容和考核指标,突出经营业绩、突出刚性奖惩,建立责任层层传递、考核层层落实、激励层层衔接的运行机制,实现经理层成员职务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减,进而带动企业加快“三能”机制建设,切实增强企业活力、创造力和市场竞争力。

  2实施重点环节

  2.1推行任期制管理

  设置固定任期。经理层成员的任期由董事会(或控股股东)确定,一般为两到三年,原则上应当与本企业董事会的任期保持一致,或者与集团公司负责人的经营业绩考核周期保持一致,以确保阶段内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

  严格到期重聘。经理层成员任期届满,根据任期考核结果决定是否进入下一任期,并按有关规定履行聘任、改任或退出程序。

  2.2建立契约化关系

  明晰职责权限。明确经理层成员工作职责,合理划分职责界面,依法合规设置岗位权限,确保履职过程权责对等。可采用制定岗位说明书的方式,明确经理层成员的岗位职责和任职资格,也可采用制定权责清单的方式,规范董事会与经理层、总经理与其他经理层成员之间的权责关系。

  科学制定业绩目标。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经营预算、历史数据、行业对标等,制定科学合理、具有一定挑战性、以量化指标为主的任期及年度业绩目标。

  构建契约化关系。经理层成员签订岗位聘任协议和任期经营业绩考核责任书、年度经营业绩考核责任书(即“一协议、两书”)。岗位聘任协议是董事会对经理层岗位考核的标准以及任期聘任、退出的依据,应明确岗位职责、工作分工、任期时限、权利义务以及奖惩依据、离职或解聘条件、责任追究等事项。年度和任期经营业绩责任书一般由董事会授权董事长与总经理签订,董事会可以授权总

  经理与其他经理层成员签订年度和任期经营业绩责任书。未建立董事会的企业,由其控股股东确定相关签约程序并组织实施。经营业绩考核责任书主要包括考核周期、考核指标、目标值、考核权重等内容。

  2.3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

  建立契约化考核机制。制定业绩考核管理制度、指标评价标准和相关运行机制,实行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两期考核”。任期考核应重点关注价值创造、中长期发展战略、风险控制等内容,年度考核应有效分解和承接任期经营业绩目标。

  优化薪酬激励。经理层成员薪酬结构一般包括基本年薪、绩效年薪、任期激励等。基本年薪是年度基本收入,按月固定发放;绩效年薪是与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结果挂钩的浮动收入,原则上占年度薪酬(基本年薪与绩效年薪之和)的比例不低于60%;任期激励是与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结果挂钩的收入。应根据经营业绩考核结果,合理拉开经理层成员薪酬差距。年度考核不合格的,扣减全部绩效年薪。同时,强化正向激励导向,鼓励探索短期激励与中长期激励相结合方式,激发经理层成员创新活力和创业动力。

  完善岗位退出管理。明确细化岗位退出条件,严格履行岗位退出要求,符合退出条件及时中止任期、免去现职,或自然免职(解聘)。对不胜任或不适宜担任现职的经理层成员,不得以任期未满为由继续留任,应当及时解聘。

  2.4强化监督管理

  健全完善监督体系。严格落实经理层成员管理监督有关规定要求,公司党委及纪检监督、审计等职能部门根据功能定位和职责分工,强化经理层成员履职监督。

  加强跟踪监督与管控。对经理层成员岗位聘任协议履行情况进行跟踪,对业绩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核查,对履职尽责不到位、经营业绩有水分、目标进度不落实的经理层成员及时采取跟踪督导措施。

  强化责任追究。经理层成员在聘任期间应当维护企业国有资产安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不得侵吞、贪污、输送、挥霍国有资产。经理层成员违反规定,未

  履行或未正确履行职责,在经营投资中造成国有资产损失或其他严重不良后果的,严肃追究责任。

  3思考与建议

  推进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要重点抓住“任期制”和“契约化”两个基本原则,解决目前国有企业经理层管理中存在的主要矛盾,打破管理岗位铁椅,建立符合市场规律的管理方式。

  用岗位管理代替干部管理。以往的国企经理层管理,普遍是将岗位管理和干部的身份、级别管理相互惨杂、糅合,基本用干部管理代替了岗位管理。推行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要破除看身份、看级别的传统观念,树立看岗位、看贡献的市场导向,实现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岗位管理的核心是因岗设人,经理层的岗位管理是基于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董事会选择与岗位要求相匹配的任职者,并秉承契约精神进行管理。

  用精准考核代替笼统评估。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要基于战略绩效设计任期考核指标,任期考核指标不能等同于年度考核的叠加,结果不能直接取年度考核的平均值;同时,考核指标设计要分类且精准,突出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关注主业突出、对标发展、补齐短板等。契约目标直接决定领导人员的努力方向,目标要富有挑战性,指标设置要体现“摸高”机制,按照“跳一跳、摸得着”原则,聚焦岗位职责分工,分解形成经理层成员个人业绩目标。

  用刚性兑现代替平均主义。业绩考核指标一旦确定,不可随意更改目标和考核标准,要严格按照签订的契约目标对经理层成员进行考核,避免出现以往考核流于形式、考核结果拉不开差距、成员之间“轮流坐庄”等现象,真正破除平均主义和“大锅饭”,形成按考核结果能上能下的常态化机制。要坚持价值导向、体现价值贡献,实现薪酬与考核的完全挂钩,把经理层成员分管工作难度和业绩考核得分作为关键要素,形成按价值贡献能高能低、能增能减的常态化机制。

  4.结语

  全面推行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是国企改革的规定动作,也是国企持续成长的坚实动力。在改革进程中,只有深度分析改革过程出现的难点并重点突破,同时立足实际对相关改革举措进行优化,才能够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的实施。

  参考文献[1]陈建国.国有企业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的思考[J].国有资产管理,2021(11):15-18.[2]李云峰.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改革探索[J].施工企业管理,2020(10):104-105.[3]全面推行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的思考[J].国资报告,2019(11):104-107.[4]周丽莎.经理层应实行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J].现代国企研究,2015(19):48-51.作者简介:何文娟,女,1988.06,内蒙古阿拉善盟人,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资源。

  6

  

  

篇七:国企三年改革行动方案解读

  新发展阶段关于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的

  几点思考

  青海水电集团青海省810008

  摘要: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柱,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随着国企改革不断深化,我国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得到增强。深化国企改革是推动时代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条件。在新发展阶段,国有企业需要打破传统发展模式,不断创新技术方法,强化企业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激发市场经济发展活力。

  关键词:新格局;国企改革;措施

  国有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排头兵,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是不可替代的。随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的出台,全国各地也相继出台了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国有企业都在紧锣密鼓地制定各自的三年行动方案,为本地国企改革的顺利进行指明了前进方向。在新发展阶段,本文深入分析了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意义,并提出深化国企改革的有效措施,希望可以为部分国有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参考。

  1.2.

  充分认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意义

  (一)深化国企改革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深化国企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属于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改革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的一次伟大革命。通过改革我们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转

  移,并且也在很大程度上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冲破了传统的束缚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障碍,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从而形成一种对外开放的全新格局,成功开辟了一条前途非常光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深化国企改革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

  深化改革作为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推动国有企业成为市场主体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促进国有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有企业仍将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这是由我国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所决定的。因此,只有持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并坚决落实国有企业改革的各项法规制度和政策措施,才能稳妥促进国有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国有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进而提升国有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在当前市场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只有加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转变传统的经营模式,才能将国有企业真正地推向市场,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三)深化国企改革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深刻调整,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民粹主义等逆全球化暗流涌动,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层出不穷,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部分国有企业一度陷入困境。加快深化改革是“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对国有企业的紧迫要求,是国有企业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举措,是国有企业延长“生命周期”的基本前提,更是其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加快深化国企改革的有效举措

  (一)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管理体系

  一是持续完善公司章程,充分发挥章程在公司治理中的约束作用,依法厘清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党组织的职责边界,明确各自需要承

  担的责任和义务,各司其职,协调运转。二是建立健全董事会、各专业委员会及董事会办事机构,开展董事任前和任期培训,提升董事会依法决策水平。完善外部董事选聘和管理制度,采用外董事的来源渠道,扩大外部董事队伍,建立完善的决策制衡机制。三是充分发挥监事会的监督作用,进一步完善问责机制,加强对企业内部的监督和管理,将合规经营、依法管理作为目前企业监督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四是推进党的建设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健全“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强化党组织研究讨论作为董事会、经理层决策重大问题的前置程序,进一步厘清党组织研究讨论和作出决定的边界和议事标准,健全完善党组织研究决定和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制度、细化流程,加强集体领导、推进科学决策。

  1.2.

  不断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一是国有企业要把激发企业活力作为新一轮国企改革最直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着力构建体制机制创新,破除束缚国企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国有企业性质上属于企业,必须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二是建立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和差异性薪酬业绩考核机制,严格依照岗位职责,合理制定工作人员的薪酬。针对不同岗位的不同员工,研究制定个性化的绩效考核标准,在保障员工经济效益的同时,为其成长留出足够的空间。三是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非公有资本投资主体可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认购可转债、股权置换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增资扩股以及企业经营管理,努力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优化国有资本结构调整,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推动国有企业不断做强做大。四是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抓手,以降负债为主线,通过推进产权多元化、三项制度、内部市场化、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职业经理人、董事会授权、混合所有制等改革,加快无效低效资产处置,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升企业的经济活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

  (三)加快构建国资监管“大格局”

  一是建立完善的国有资本资产监管体制,加快配置完善的科学、量化的国资系统指标监控体系[5]。全面实施国资国企动态监控风险预判机制,大力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改革,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控模式,更好地推动国资多维形态的顺利转化和功能板块的有效创新。二是把依法治企融入生产经营中,加快法务管理与经营管理深度融合,突出抓好规章制度、经济合同、重大决策的法律审核把关,推进依法治企。健全合规管理制度,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和重点人员的合规管理,推进合规管理全面覆盖、有效运行,着力打造法治国企。三是健全国有企业监督管理体系,建立完善内部控制评价和考核机制,充分发挥内部审计规范运营和管控风险的作用,构建全面、全员、全过程、全体系的风险防控机制。形成由纪检、监察、法务、审计、监事会组成的“五位一体”协调共进,有效提升国有企业监督体系管理水平,大力推进国有企业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四是建立健全国有企业责任追究体系,加大对国企领导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力度,建立健全国有企业重大决策失误和失职、渎职责任追究倒查机制,完善风险识别与评估、应对措施落实、风险实时监控、审计监督等流程,建立风险研判、评估机制、防控协同,形成职责明确、流程清晰、规范有序的责任追究机制。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担负着重要的职责,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与动力。新发展阶段,国有企业需要持续深化改革,健全优化管理理念与制度体系,为实现自身的转型发展与提升我国经济效益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范艳波.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深化国企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经济师,2020(7):294-295.

  [2]林曦.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深化国企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9(6):104-105.

  [3]黄美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深化国企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大科技,2018(26):50-51.

  [4]吴明春.在企业深化改革、转型发展中创新形势任务教育方法浅析[J].经营者,2020,34(10):281-282.

  [5]李季.新发展理念下继续深化水利国有企业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水利,2018(13):54-56.

  

  

篇八:国企三年改革行动方案解读

  深化新时代下国企三项制度改革探讨

  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提升企业活力和效率,而提升活力和效率的关键就在推动三项制度改革,实现国有企业内部经营机制的转换。随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深入,新时代下三项制度改革任务“形”已具备,但“神”还不足。因此,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即将进入最后一年的关键时期,就要进一步做好、做实三项制度改革,要引导国有企业在有“形”的基础上,进一步“练好内功”,实现经营机制的根本性转变,做到“形神兼备”。

  关键词:经营机制国企改革形神兼备

  2020年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明确2020-2022年是国企改革的关键阶段。三年行动方案实施以来,国资委紧紧围绕重点任务清单,持续加大政策创新、统筹协调、督促引导,全力以赴推动改革落地。在劳动、人事和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方面,行动方案实施以来,各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均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措施,持续以劳动、人事和分配三者改革为突破口,完善制度、创新机制、强化管理,深化企业内部员工能进能出、管理人员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减的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改革成绩。可以说,对于新时代的国有企业来说,相关改革任务“形”已具备,但客观来说,离“神”足尚有距离。

  1.国企三项制度改革难点

  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证明,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是国有企业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长期以来,三项制度改革触及的具体问题,一直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痛点之一。为此,各国有企业均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试图打破原有的不合理体系。但很多制度出台容易,而改革真正实施起来却相当困难。而且改革一般都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不仅要做好应对短期冲击

  力的准备,还必须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做好相关制度和细节措施安排,这样才能将三项制度改革持续进行到底,向改革要效益,向改革要发展,在新时代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2.国企三项制度实施措施

  国企改革的目的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决国企的效率问题,新时代下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如何用市场化贯穿干部人事、劳动用工和收入分配,促进企业提升效益、效率、效能和效力是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新时代推行三项制度改革不是从头再来,而是在现有改革基础上聚焦改革重点难点进行专项攻坚,啃硬骨头,推动三项制度改革走深、走实,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点措施:

  2.1深化国有企业市场化用工制度改革,坚持人员能进能出,优化内部人员结构。

  近年来国有企业逐步加强了对人才引入的力度,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光靠“引入”而忽略了“淘汰”,使得国有企业在人才质量以及人才利用率上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衡量三项制度改革成功的关键,全员劳动效率的提升是关键,要通过三项制度改革,达到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利润、人均营业收入等指标的持续提升。

  (1)提高“引入”质量。根据企业经营发展战略,制定企业劳动用工中长期规划,做好劳动用工计划管理,科学设置岗位,规范定岗定员。

  (2)打开“退出”通道。传统的国有企业,有着吃“大锅饭”的现象,干好干坏一个样,很少有因为能力、态度无法满足岗位需求而被淘汰的员工。但这反而使企业缺乏竞争力而丧失了企业活力,员工不受激励,从而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阻碍了企业向上发展。因此,打开员工退出通道,是我们推进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关键,打破原有的“只进不出”的守旧状态,充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营造“能进能出”的管理氛围,建立健全人员退出机制。实现从紧加强劳动用工管理,员工队伍精干高效的目的。

  2.2深化新时代下管理人员和职业经理人契约化制度改革,健全能上能下机制

  “能上”就是选贤任能,使能者得其位、尽其才;“能下”就是新陈代谢,优进劣退,是一种淘汰机制,更是一种活力机制。要提升管理人员中实行任期制及契约化管理的比例,实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局面。实施职业经理人制度,实现从制度上解决经营层任期“终身制”状况。

  2.3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收入能增能减机制

  在职工薪酬上,要建立以反映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工资标准,调整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差距,切实解决该高不高、该低不低的问题。建立完善的绩效工资分配体系,坚持市场导向、公平公正的原则,将员工收入与企业效益挂钩、与岗位业绩挂钩,分配向重点、关键岗位和一线艰苦岗位倾斜,保证员工收入的在一定基础上的稳步增长。

  3.深化新时代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要注意的问题

  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是一场深刻的企业经营管理的变革。新时代下国有企业的管理者要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把三项制度改革作为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

  (1)坚持市场导向,积极稳妥推进,做好配套改革

  三项制度改革涉及面广,难度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做好总体设计和系统谋划。市场化是改革的总基调,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决定性手段,三项制度只有实现与市场的有序衔接,企业才有参与市场竞争的基础条件。要认真研究所属企业情况,结合实际条件,统筹部署,循序渐进,防止“冒进”脱离实际或“不进”裹足不前。在推进三项制度改革的同时,努力推进公司治理、组织设计等相关领域的改革,实现协调配套,巩固改革成果。

  (2)要发挥党组织和工会的作用,充分听取广大员工意见

  新时代推荐三项制度改革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工会的作用,深入调研,征求职工群众意见,团结最大多数职工群众,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管控好风险源头,确保三项制度改革的稳定推进。

  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是一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工作。要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和工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有针对性地做好职工思想工作,引导广大职工转变观念,提高对改革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使职工理解改革,积极参与改革。同时,要保障全体员工的民主权利,对改革中涉及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要审慎对待,认真解决。要关心全体员工生活,特别要关心困难职工的生活,要通过多种途径,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切实保障其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为企业发展创造稳定的发展环境。

  (3)要建立评估机制,有的放矢,通过补短板,坚持将三项制度改革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相结合

  做好现状摸底评估,聚焦于核心问题,找到三项制度改革推进的困难,从源头上把握攻坚克难的重点难点。建立一套“可落地、可量化、可评估、可检查”的三项制度改革评估工具,对企业三项制度改革既往工作进行评估,锚定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短板,有针对性地深化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工作,并持续开展三项制度改革评估回顾工作,不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

  严格掌握相关政策和规定,打破身份门槛、部门界限、岗位区别,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将品德优秀、技术精湛、工作胜任、职工公认、口碑良好的人员选拔充实进各级管理人员中,尤其要做好单位“带头人”的选拔工作,实现人力资源的高效配置,更好地促进安全生产和经营工作。

  (4)坚持将“三项制度”改革,必须与提高企业整体效率相结合,实现企业效益与员工利益的双赢

  新时代三项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应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将顶层设计与试点先行相结合,合理谋划本企业的三项制度改革进程。建立系统的三项制度改革的施工图,并完善三项制度改革整体性配套方案,同时进一步考虑三项制度改革与国企改革整体方案相协同,增强改革合力,确保改革推进不断档、

  措施不脱节、思路再提升。因此,必须将三项改革等改革制度和措施做好、做实,将相关改革措施任务落地,这样改革才能见效,新时代下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才能全面实现预期目标,才能实现国企改革的“形神兼备”。

  参考文献[1]肖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之三项制度改革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1,(21)[2]武江.国有企业深化三项制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商业文化.2021(16)[3]谭峰.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激发国企高质量发展活力[J].国资报告.2021(08)作者简介:刘交伟(1981—),男,汉族,籍贯湖南衡阳,经济师,硕士研究生范学莲(1991——),女,汉族,籍贯贵州遵义,硕士研究生

  4

  

  

篇九:国企三年改革行动方案解读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全文

  2020年6月30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深改委会议明确提出,未来三年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阶段。要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突出重点,弥补不足。利与弊,促进国有经济优化和结构调整,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2020年,作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启动年,国企混改、重组整合、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都将进入快速实质性推进的新阶段。

  1

  会议的主题是“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第十三次深化改革4月27日启动。一号文件是《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实施方案》,具有抗击疫情的紧迫性。《四中全会重要改革措施实施方案(2020-2021年)》具有衔接四中全会精神的意义。第十四次深改会是两个月后开的,排在第一位的文件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特别强调的是2020年的三项任务: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

  征程。其中第三项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意味着现代化经济体系任务的提出,当是下一次中央全会的主题。这个信息很重要。2改革的两个作用:必须发挥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既善于积势蓄势谋势,又善于识变求变应变。形势在变、任务在变、工作要求也在变,必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制定改革方案的出发点,把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改革、涉及重大制度创新的改革、有利于提升群众获得感的改革放在突出位置,优先抓好落实。突破和先导作用的强调,对深化改革方案的贯彻落实,明确了工作重点、提出了鲜明要求、指出了前进方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3怎么改革:扭住关键,鼓励探索,突出实效就是紧紧扭住关键,积极鼓励探索,突出改革实效,推动改革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落脚点是“实效”。要从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推出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办成几件实实在在的事情,让大家真正感受到改革带来的新气象、新风貌。改革任务是实打实的,责任也是实打实的,必须一级抓一级。会议审议通过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就是抓实效的方案。

  4突出强调国有企业的地位与作用会议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看起来是老话,实有新意。在一段时间内,有人借“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认为放弃“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在理论上造成混乱,在实践上导致动摇。“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意味什么?国有资本是物质基础,而国有企业的政治基础不可代替,国家重要支柱,不可代替。特别是这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国有企业勇挑重担,在应急保供、医疗支援、复工复产、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建筑夜以继日开展工作,仅在短短的10天时间里就分别建成了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中国石化和新兴际华集团,在几周内将口罩的日产量从零提高到了近1000万套,防护服的日产量提高到了近20万套;国药集团、通用技术集团和华润集团,为一线提供了从试剂盒到有效的中药等充足的“弹药”;中央企业在经济和社会复苏中发挥了强大的驱动力,带头复工复产,引领着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复苏。在抗疫的过程中出现的一次次奇迹,都有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的身影。证明国企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篇十:国企三年改革行动方案解读

  XXXX公司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工作报告

  依据XXXX公司下发的《关于开展所属企业改革三年行动交叉互检的通知》的通知要求,并对照国资委印发的《中央企业改革三年行动重点任务考核实施方案(试行)》的指导要求,现将XXXX公司(以下简称XXXX)深化改革三年行动工作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XXXX成立于XXXX年XXXX月,是由集团公司与XXXX公司投资、设立的股权合作公司,集团公司持股XX%,XXXX公司持股XXXX%。公司集投资、研发、咨询、建设、运营为一体,在深耕水环境治理提升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城市综合开发、环境综合治理、污水处理、绿色工地、土壤修复等领域逐步发展,以提供一揽子环境综合服务解决方案为服务宗旨,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水生态环境整治解决方案提供者。目前,XXXX具有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X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X级资质。三年来,XXXX共计中标项目XX个,累计完成新签合同额XXXX亿元,利润总额XXXX万元。其中,XXXX年新签合同额XXXX亿元,利润总额XXXX万元。2022年上半年,完成新签合同总额约为XXXX亿元,利润总额XXXX万元。XXXX作为混改公司,认真贯彻国资委、XXXX及XXXX集团关于改革三年行动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改革三年行动,

  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经过系列改革,XXXX经营机制和管理机制日益规范。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一是XXXX全面落实“两个一以贯之”要求,切实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有机统一,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确保党支部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XXXX年12月已全面完成党建进章程工作,并持续加强对新成立公司党建进章程工作的规范管理,在章程中明确规定了党组织、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营层的权责清单,厘清了各治理主体的权责边界。二是目前正加速推进落实拟定《中共XXXX有限责任公司委员会前置研究讨论事项清单(试行)》,切实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三是开展党建责任制考核,积极推动党建责任制和生产经营责任制有效联动。XXXX按照集团要求,党支部书记签署年度《党建责任书》,并按照集团党建工作要求开展以下工作。XXXX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推动理论学习提质增效,努力提升支部党建工作水平和党员干部能力素质水平。把准目标要求,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强化了党员对党史、党建知识和党章党规等内容的消化吸收。党建赋能混改活力,稳步提升发展动能,持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开展员工竞聘上岗,完善考核机制,推动员工“能进能出”,推动干部“能上能下”,推动收入“能增能减”,持续加强“三会”建设,准确把握混合所有制定

  位,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依法依章履行好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职责,贯彻落实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制度以及市场化经营机制,进一步激发公司发展活力,充分发挥了全面深化改革为公司发展带来的制度优势。

  (二)加强董事会建设,依法落实董事会职权一是XXXX自成立之初,便依法依规设立董事会,且依法依章程规范运行,逐步建立了董事会议事规则、董事会授权管理办法等制度,强化了董事会的授权管理,提升了董事会的行权履职能力。二是为全面强化董事会建设,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支持董事会依法行使权利,确保董事会充分发挥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重要作用,XXXX全面推进实现董事会应建尽建,配备外部董事X名,占董事人数的五分之三,已实现外部董事占多数,外部董事的来源合理,并建立了外部董事行权履职的保障制度,暂未设立外部董事支撑的专业部门,派出外部董事的股东未对外部董事进行专题培训。三是充分保障董事会的正常运作,制定了完备的董事会议事清单、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清单中明确由董事会审议的议题全部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执行。(三)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2021年至今XXXXXX有限公司经理层成员全面实行任期管理,签订两书一协议,即聘任协议、年度经营业绩责任书、任期经营业绩责任书。按照约定严格考核,实施聘任或解聘、兑现薪酬。截止到2022年7月,经营层人员共计X人,其

  中X人还在试用期,签订1人,总经理未签订,签订比例XX%,未达到考核标准。

  (四)全面推进市场化用工,完善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一是严格按照所制定的《招聘管理办法》,实行分级分类公开招聘,并已全面实施劳动合同制管理,下一步将着手编制公司《岗位说明书》,大力推进健全公司岗位管理体系工作。2020年XXXX招聘(除经营层生产副总、财务管理岗)全部实施市场化招聘,2020至今发布需求岗位XX人,共计入职XX人,100%实施公开招聘。二是公司通过制定新的薪酬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实施关键岗位竞聘上岗和不胜任淘汰制度。XXXX按照集团公司总体部署,不断深化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制定实施《薪酬管理办法》。目前公司已全面实施员工绩效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兑现奖励,持续优化集团薪酬体系。二、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和解决思路(一)在打造关键核心技术方面目前传统环保行业的技术相对成熟,且市场饱和度较高,要打造环保行业的新兴产业龙头,就需要通过自主研发、集成创新等方式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关键核心技术,XXXX将通过合作、委托开发、收购等方式取得行业领先的关键技术,直接快速地打造企业的技术基石。(二)在市场开发、商业模式创新方面XXXX起步较晚,与其它企业竞争难度较大,需要通过创新商业模式来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品牌竞争力。一是通过先

  行先试等创新模式,将XXXX的新兴技术运用在内部项目上。二是以XXXX业务为契机,参与集团公司牵头的大中型项目和综合片区市场开发,XXXX在为新兴XX产业开发贡献力量的同时,也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三)在吸引优秀人才方面公司位于山东济南,区域人才资源有限,因此需要通过提供具有行业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和股权激励方式完善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给予政策性支持,为XXXX不断引进优秀人才,提高团队竞争力提供空间。三、下一步工作支配部署(一)不断深化学习,推动改革举措落实处。持续深化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关于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重要决策部署,紧盯改革重点内容,吃透用足用好各项政策,借鉴国企改革优秀企业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破解试点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不折不扣抓好落实。(二)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督导工作机制。形成定期报告制度,依据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及任务清单逐条逐项统计改革进展,及时向集团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领导小组汇报改革进展状况。

  (三)留意统筹协作,高效推动改革工作。一是依据中心要求对落实董事会职权开展深层次改革,在依法合规的基础上,认真论证涉及企业的重大决策事项,稳妥开展相关工作,建立健全配套制度。有序组织实施,规范落实各项职权。二是加强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找准突破口,牵好

  “牛鼻子”,全面规范实行经理层成员任期管理,科学合理确定契约目标,强化薪酬激励约束,严格退出管理,树立“要薪酬就得要业绩”的理念,推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成为常态。三是将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与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两项改革任务有机结合,责任部门之间加强协同、高效联动,聚势突破改革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

  

  

篇十一:国企三年改革行动方案解读

 国企改革下项目跟投激励机制实施路径

  研究

  摘要:自2020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以来,国企改革已经从试点改革进入全面改革阶段,改革的质量以及改革速度有了明显提升。在此背景下,如何在国企改革中重新激发企业活力激发市场活力,发挥国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成为国企改革的关键点。对此,本文以项目跟投激励机制为基础,对国企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应当如何改进自身的项目跟投机制、激发员工对国企的凝聚力、提高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进行简要分析研究。

  关键词:国企改革;项目跟投;激励机制;

  引言:

  在中国全面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国企改革一方面能够有效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提高国有企业在市场运行中的活力以及地位,发挥国有企业的责任以及担当;另一方面,国企改革深入近年来国企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改革过程中积极调整国企战略布局,推动国企的股份制改革,并健全国企的治理结构,是发挥国企活力的重要环节。基于此,本文认为,在国企改革中如何通过项目跟投等激励机制激发员工对国企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是国企改革的重点问题,对此,本文分析研究如下。

  1.国企改革与项目跟投激励机制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企改革逐渐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在中央全面部署的大背景下,加强国有企业改革不仅有利于提高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有效性,更有助于保障国有资本的增值,提高国有企业以及国有经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竞争力[1]。在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计划中,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可大致划分为初步探索阶段、制度创新阶段以及纵深

  推进阶段,在没有先例参考的背景下,国有企业改革其实是一个试错的过程,是在中央全面部署下推动国有企业与地方政府、地方经济发展相融合、提高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地位的重要过程,是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过程。

  目前,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是改变传统国有企业在分配体系、监督方式以及制度运行等方面的形式主义倾向,提高国有企业的整体活力。为此,国有企业应当结合现代企业的发展,建立符合国有企业改革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活力,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项目跟投则是现代企业激励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现代企业的激励机制主要是指企业管理层通过特定的方法以及体系给予员工一定的物质激励或奖罚激励、竞争激励和完善的薪酬激励,通过不同的激励机制,员工能够在激励过程中感受到企业对员工工作的重视性,并通过激励机制提高自身工作的积极性[2]。在国有企业传统薪酬分配过程中,普通员工一般以固定工资为主要组成部分,员工并不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只有企业的股东作为资本,享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利益分配,并获得利润,这种薪酬分配方式虽然能够保障员工的基本物质需求,但却无法激发员工对企业工作的积极性,无法从员工的角度出发令员工对企业产生向心力和凝聚力。而在现代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以激励机制和员工固定工资为核心的薪酬分配方式逐渐成为现代企业薪酬分配的主流。与传统薪酬分配方式相比,现代企业的薪酬分配方式使员工能够参与企业经营,并获得企业在经营发展中的一定利润,令员工参与到企业的利润分配当中。虽然现代企业的薪酬分配方式并不是所有员工都能够享有,但核心员工能够参与企业利益分配的事实也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激励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鼓励员工不断努力成为核心员工,并享有企业利润分配的权利。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薪酬分配方式一般以工资总额核准制和工资总额备案制为主,但无论是核准制还是备案制都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员工在工资分配中缺乏主动性和能动性,固定的薪酬也无法真正激励员工的内在动力,无法提高员工对企业工作的向心力。因此,本文在结合现代企业发展的背景下认为国有企业改革应当不断重视企业员工的激励机制,通过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对企业的向心力。

  1.项目跟投激励机制简析

  如上所述,在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下激励机制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内容。其中,项目跟投作为一种中长期的员工激励机制,在国有企业改革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项目跟投最早出现在投资领域,并从投资领域出发不断扩展至房地产领域以及国有企业的其他发展领域[3]。在项目跟投激励机制发展中,现代企业逐渐从原本的强制跟投措施转变为强制跟投与限额跟投组合的员工跟投制度。其中,强制跟投主要是指现代企业的核心管理层需要对项目进行强制跟投;而限额跟投折是指企业的核心员工或普通员工在规定范围内可以对企业项目参与跟投。通过项目跟投激励机制,企业能够与员工共同发展。一方面,核心员工的项目落实情况以及自身工作的完成情况都对企业的经营发展以及企业利润、项目利润有重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项目跟投将企业员工的既得利润与企业利润进行捆绑,有效提高了员工参与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员工能够在企业经营发展中享受企业的利润份额,这一措施加强了企业核心员工与企业项目的利益绑定,令员工与企业共担项目风险,保障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企业良性经营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由于国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国企项目跟投激励机制应当在符合国企改革精神以及国企发展的背景下展开。根据不同国有企业经营发展的类别,项目跟投激励机制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首先,创新业务领域的项目跟投激励机制。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在创新业务领域中逐渐出现发展势头不足、缺乏足够创新力、企业经营发展形式主义倾向过于严重等问题。传统国有企业在创新型业务领域缺乏足够的创新性和决策力,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处于落后地位。导致国有企业在创新业务领域出现创新力不足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国有企业内部的追责问责机制过于复杂、员工在项目中需要承担的风险与收获的薪酬不成正比,导致员工在工作中缺乏创新精神,在遇到需要创新具备一定风险的项目工作时主动放弃能够为企业收获更大利润的项目类型,选择更为保守的项目方案是国有企业创新力不足的重要原因。此外,在国有企业决策过程中,由于企业的决策流程过于复杂

  和冗长,导致企业项目往往需要多次决策经历较长时间才能真正确定项目内容以及工作方案,但创新业务领域的发展速度较快,国有企业过于冗长的决策机制反而成为其发展的重要阻碍。在此背景下,本文认为,创新业务领域的国有企业激励机制改革可以引入股权跟投、项目跟投以及资管计划等不同的跟投方式,令工作人员与企业的项目规划、产业发展和商业模式的利益相捆绑,通过利益捆绑的方式提高员工在项目工作以及项目推进落实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快项目的发展。

  其次,市场化业务领域的项目跟投激励机制。在市场化业务领域,国有企业主要面临竞争力不强、市场占有率较低且项目失败率较高等问题。第一,市场化业务领域与市场经济发展为基础,但国有企业背靠国有资本,本身对市场关注度较低,因此在市场发展中缺乏敏锐的眼光,无法及时抓住市场的变化,导致其竞争力不强且项目失败率较高。第二,由于国有企业内部在决策项目运行等方面的形式主义倾向过于严重,导致企业的投资决策流程过于复杂,难以跟进市场发展和市场变化。因此,本文认为,国有企业激励机制改革可以引入股权跟投等不同项目跟投方式出发,令核心员工以及项目员工参与项目跟投当中,特别是在企业风险较高、不确定性较高的项目开展中加强核心员工与此类项目的利益捆绑,进而有效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再次,科技成果转化领域的项目跟投激励机制。与其他领域不同,科技成果转化领域更注重科研技术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由于国有企业在科研技术人员的薪酬分配方式中过于固定,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导致科研技术人员参与科研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不高,进而影响国有企业的整体发展[4]。因此,本文认为,国有企业激励机制改革可以引入资管计划跟投以及股权跟投等项目跟投激励机制,将科研人员的利益与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作价出资相捆绑,提高国有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最后,内部业务管理领域的项目跟投激励机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国有企业一般体量较大,各个项目从提出到讨论、决定以及项目落实都有复杂且冗长的流程。在内部业务管理领域,国有企业出现了风险共担机制不健全、监管要求过高以及管理手段落后等问题。对此,本文认为,国有企业激励机制改革可以引入

  虚拟跟投以及债权跟投等方式,利用跟投人员与企业的内部项目相结合,帮助国有企业提高自身项目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进而提高国有企业项目运行的整体效率。

  1.项目跟投激励机制实施路径分析

  在上文中,本文简要分析了国有企业的项目跟投激励机制类别。在此基础上,本文从项目跟投的顶层设计以及管理两部分出发,对项目跟投激励机制的具体落实进行简要分析:

  1.顶层设计

  在顶层设计阶段,国有企业项目跟投激励机制改革应当跟随国有企业改革的整体精神以及中央的相关措施和指令,在项目跟投激励机制落实过程中制定更加合理明确的跟投措施,在顶层设计方面明确项目跟投激励机制开展的目的以及实施范围,明确国有企业开展项目跟投激励机制的条件以及跟投人员的范围。

  首先,由于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因此并非企业内部的所有项目都可以开展项目跟投激励机制。一般而言,在国有企业内部成熟度较高且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项目不能够开展项目跟投,而以国有企业内部资源为基础的项目也不易开展项目跟投[5]。项目跟投机制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并有健全的企业治理结构,项目内部以及国有企业整体在权责划分以及项目协调等方面具有明确的规章制度的企业可以开展项目跟投激励机制,并根据企业的具体经营范围设置项目跟投的实施方案。

  其次,并不是所有员工都能够参与项目跟投激励机制中。一般而言,项目跟投范围仅包括公司核心管理层以及该项目的核心员工。其中,公司管理层对于企业项目的发展属于强制跟投、必须跟投;而企业核心员工对于项目跟投属于自愿跟投,员工可以进行项目跟投也可以不进行项目跟投。

  最后,在项目跟投的具体额度以及比例划分上,国有企业应当明确员工参与项目跟投的比率不能超过项目总额度的25%,但在创新业务领域和科技成果转化领域的项目跟投激励机制发展中,由于科研人员对项目的研发以及落实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相关领域的项目跟投比例可以调至50%,但不能超过50%。其中,个人员工的额度一般不能高过10%。在跟投方式上,员工既可以自己个人的名义展开项目跟投,也可以以公司、基金和机构等不同方式展开项目跟投。其中,员工个人名义的项目跟投以员工名义进行出资,这种方式更加直接、更能够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员工以自己所持的股权比例享受项目的利益并承担相应的风险。但个人名义的项目跟投对员工的出资限额有较高的限制,而有限合伙公司跟投、基金跟投和机构代持跟投对员工在出资限额的限制较少,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项目跟投激励机制对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意义。国有企业在项目跟投激励机制顶层设计时可以根据企业项目的实际发展需要以及员工工作积极性选择不同的跟投方式。

  1.项目跟投激励机制管理

  由于项目跟投激励机制将员工利益与项目利益捆绑,因此,国有企业必须保障项目跟投激励机制能够有效稳定运行,避免项目跟投激励机制发挥失常。具体而言,国有企业的跟投管理应当从平台管理、人员管理、审计评估、信息披露等方面展开。

  首先,在平台管理方面,国有企业应当明确项目跟投平台,并根据项目跟投平台制定相关的规章管理制度,以明确的规章制度和合法运行的平台开展项目跟投激励机制。

  其次,在跟投人员方面,由于核心人员和企业管理层的出资限额是浮动的,因此,国有企业必须根据员工的实际投资额度调整项目跟投额度和比例,并将平台增资用于项目跟投人员的利益分配,将减资退还给跟投人员。

  最后,审计评估和信息披露也是保障项目跟投激励机制能够有效运行的关键。对于国有企业而言,从项目跟投机制设计到评估全过程都需要进行审计评估,并

  将评估结果向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进行备案。而在企业内部,员工应当享有信息知情权,国有企业应当对项目的运行情况以及跟投信息向跟投人员进行披露,保障跟投人员的知情权以及对项目跟投情况的监督权。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跟投能够有效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方向。对此,本文国有企业项目跟投的类别为基础,对项目跟投的顶层设计以及管理进行简要分析研究如上。

  参考文献:

  [1]黄涛.国有房地产企业实施跟投机制探索与实践[J].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20(11):2.

  [2]章静嘉.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下的股权激励研究[J].2021.

  [3]龙静.国企改革背景下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改进方法浅谈[J].经济管理文摘,2021(3):2.

  [4]陈雷琪.加快推进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有效提升国有资本运营效率[J].2021.

  [5]张沪.国企改革背景下绩效考核的实施方法探析[J].市场周刊·理论版,2021(10):3.

  

  

篇十二:国企三年改革行动方案解读

 现在分享的是老笔杆某一天的收费材料。现在只要66元就可以拥有全套文库材料,包更新至2022年底(文库里有党建、纪检、公安、党课、总结、汇报、演讲稿、先进事迹、调研、经验典型材料、述职述德述学述法、遴选、职场等各种各样的材料,紧跟当前热点,还有教怎么写材料的视频资料等,基本都是word格式,如需QQ群和文库两项权益则只需88元,有意加qq1176775899咨询。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投资公司要率先实现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集团以此项工作为重要抓手,坚持应推尽推,助力转机制增活力,推动改革不断走深走实。

  一、提高政治站位,专题部署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工作集团党组高度重视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工作,将其作为激发企业内生活力动力的关键举措,作为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一是坚持制度先行。集团党组经过反复讨论和广泛征求意见,**月**日制订印发《集团子公司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办法(试行)》,同步调整子公司经营业绩考核办法、领导人员年薪管理办法等,从制度层面对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的原则、实施范围、操作流程和退出管理等进行规范。二是召开专题推进会。**月**日,集团召开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专题推进会,对国资委关于加大力度推行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通知进行再传达、

  再学习。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抓紧抓实重点任务,把党的领导落到实处、工作责任落到实处、进度目标落到实处、闭环管理落到实处。三是强化示范引领。在煤炭、电力两大上市公司率先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在专题会议现场与两家公司经理层成员分别签订岗位聘任协议和经营业绩责任书,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二、明确期限目标,扎实推进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全覆盖

  集团坚持目标导向,压实工作责任,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全面如期完成工作任务。一是坚持应推尽推。截至目前,**家二级子分公司已实现经理层成员岗位聘任协议和经营业绩责任书签订全覆盖;符合条件的**家三级子公司**月底前全部完成。明确经理层成员任期一般为3年,首届任期统一从**年**月至**年**月,到期重聘,未能续聘的自然解聘,强化经理层成员任期意识、岗位意识、权责意识。二是坚持依法合规。经理层成员岗位聘任协议和经营业绩责任书,均在双方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由董事会授权董事长与经理层成员签订。支持经理层发挥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的经营管理作用,确保经理层成员责任、权利和义务对等。三是同步推进子公司董事会建设。出台《国家集团子公司董事会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子公司董事会组成和运行,明确董事会中长期发展决策权、经理层成员聘任权、业绩考核权等职权,切实发挥董事会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作用。落

  实董事会应建尽建和外部董事占多数要求,向84家子分公司推荐了**名专兼职外部董事,应建董事会的子公司完成比例超过80%。

  三、把握关键环节,确保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取得实效集团坚持抓准关键环节,抓实重点任务,高质量高标准推进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一是科学设定业绩目标。结合集团公司发展战略,根据煤炭、电力、化工、运输等不同板块和能源保供、改革创新、低碳转型、扭亏脱困等重点任务,以经理层成员岗位职责和分工为基础,一企一策、一人一岗制定有挑战性的经营业绩目标,力求“跳一跳、摸得着”。总经理承担所有经营管理指标,煤炭生产、资源获取、资本运作等定量指标和党的建设、安全环保、风险防控等定性指标由经理层成员根据分工“分担”。国电电力将经理层成员经营业绩指标分为基础性指标、经营性指标和约束性指标,建立“三位一体”考核指标体系,形成了年度和任期双轮驱动的激励约束模型。二是薪酬与业绩硬挂钩。经理层成员经营业绩考核以百分制计算,100分是目标值,80分是合格线,70分是底线。薪酬由基本年薪、绩效年薪和任期激励组成,比例约为1:2:0.6。年度(任期)经营业绩考核超过100分的,绩效年薪(任期激励)按实际得分进行一定比例奖励,低于100分的按实际得分进行一定比例扣减,低于80分的不发放绩效年薪(任期激励)。三是激励约束并重。对超额完成考核目标任务的,或在能源保供、科技创新、治亏扭亏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大力实施奖励。“双百企业”对9

  家子公司经理层探索实施超额利润分享,有效激发经理层成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确退出条件,年度经营业绩考核低于70分(或主要指标完成率低于70%),连续两年考核低于80分或任期考核低于80分,年度综合考评为“不称职”或连续两年为“基本称职”,均触发退出底线,按规定转任非领导职务、免职或降职。

  

  

篇十三:国企三年改革行动方案解读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考核评估

  2022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迎来了第一次考核的实施阶段。各中央企业及地方国有企业都处于积极上报数据、资料、总结材料等,分层分级推进考核工作过程中。一、评估什么?

  核心是要把每家国企改革的“长、宽、高”度量清楚,督促大家继续长大、长壮、长强。先说这个宽,是指三年行动任务当中按照改革工程划分的八到十个领域,比如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领域、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领域、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领域、加强党的建设和领导领域等等。三年行动任务是一个全方位改革的工程,改革的宽度是非常必要的。再说这个长,是指三年行动的每项改革领域当中,具体的工作任务数量是不太相同的,承担主体不同,改革难度也不同。比如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这个改革领域,规定了大约18项需考核的工作要求;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领域,规定了约23项工作要求。

  工作任务数量的多少和难度,都代表了三年行动某项特定改革的长度。

  三说这个高,是指每个改革任务在具体落地落实后,质量怎么样?效果怎么样?管理的效率是不是提升了?高就是一个质量的指标,标识着企业各项改革的整体水准。如果我们把三年行动的长宽高放在一起看,就能看到这个改革是立体的。三年行动的评估,正是帮助国企朋友合理清晰的看到本企业改革长度、宽度、高度的现状。一般来说,长度和宽度目前各家企业都基本到位,但是改革的质量高度仍有较大差异,这就是需要持续提高、持续完善、抓紧改进的部分。二、怎么做?要从三个层次考虑第一层次:国资监管评估国资监管部门根据三年行动重要工作的要求,按照特定时间节点,对于十几项核心改革内容指标进行评价和考核。这是针对中央企业和各个省市一级国有集团公司开展的考核评估,是衡量各家一级企业整体改革情况的基本评估要求。知本咨询认为,这是评估的底线要求,必须率先搞好、搞充分。第二层次:集团企业整体评估每家企业集团,建议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战略要求、管理特色,制定本集团的三年行动评估指南和规范,制定有

  针对性、有更大覆盖,有更多长度和宽度,有更明确改革质量要求的评估评价方案,推动在本集团落实落地。集团企业的整体评估,是三年行动评估的核心部分,不建议简单复制上级国资的评估要求,完成了这个部分,就达到了评估工作的平均线。第三层次:子企业个体评估集团公司下属的二、三级公司,肩负着改革的大量实体任务,每个企业都有自身的特点,这就需要广泛的展开对于企业改革情况的个体评估。个体评估,关键不是要完整性,而是要针对性;不是要整体分值,而是要对标差距。评估的结果主要用来自我寻找差距并优化完善。子企业个体评估,是三年行动的坚实基座,可以说是改革真正试金石、优秀线。三层评估结构,落实起来关键是集团公司要发挥战略性作用,发挥承上启下的功能,这样才能做到企业既得高分,又有结果。无改革不前行,无评估不管理。我们已经进入了三年行动的决战决胜之年,改革的评估就是要看战果、比成绩、拼成效。评估工作要积极做好,定位要准、动力要足、路子要对,这三个战略性问题,事关每家国企的改革大局,请积极思考,努力实践。

  

  

篇十四:国企三年改革行动方案解读

 XX集团改革三年行动考核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中关于建立改革考核评估机制的部署要求,指导推动集团各级企业抓好改革三年行动的落实落地,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根据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和国务院国资委的有关部署要求,对改革任务开展有针对性的考核,全面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确保各级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取得实效。二、基本原则(一)坚持聚焦重点。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对关系集团全局性、基础性、根本性的重点工作给予更大权重,推动集团在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和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上取得明显成效,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调整和结构调整上取得明显成效,在提高国有企业活力和效率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二)坚持分层分类。结合国资委工作要求、集团重点工作和企业实际,针对总部职能部门、各级子企业、重要子企业等不同主体,开展差异化、精准化考核,提高考核的科学性、操作性和有效性。(三)坚持科学考核。按照“可衡量、可考核、可检验、要办事”的要求,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定量为主的方式进行考核。要明确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提出的各项改革任务完成

  1

  的具体标准,确保改革任务在集团各级企业全面落实,全面覆盖,层层穿透,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逐级压实责任、传导压力。

  (四)坚持注重实效。注重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在考核改革任务完成进度、数量的基础上,通过调研、抽查、督查等方式考核改革的实效性,坚决防止“纸面”改革、“数字”改革。既要做好“规定动作”也要做好“自选动作”,鼓励各级企业积极探索更为灵活、更具创新性的改革举措,鼓励各级企业在改革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模式,以典型示范引领改革持续深化。

  三、考核主体及分工集团改革三年行动考核工作由集团深化改革办公室总体统筹,集团总部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一)总部各职能部门负责研究提出本部门牵头的纳入考核的改革任务、考核指标及评分规则等,综合考虑各级企业、重要子企业的功能定位、行业属性、改革难度等因素,分别对各二级企业该项任务总体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同时通过日常了解、调研、抽查、督查等方式评估改革实效,并形成单项考核结果。(二)集团深化改革办公室负责总体统筹组织改革考核工作,牵头制定完善集团改革三年行动考核工作实施方案,在汇总有关部门对各企业改革任务单项考核结果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各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总体考核结果建议,报请集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定后予以应用。

  2

  (三)集团人力资源部负责将总部各职能部门落实改革三年行动的工作情况,纳入其年度述职考核和年度绩效考核。

  (四)各级企业负责对其本部各职能部门和下属企业制定改革三年行动考核方案。

  四、考核内容考核内容主要包括:落实首要任务、党委前置研究、董事会配齐建强与外部董事占多数、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三项制度改革与用工市场化、党建责任制考核、董事会应建尽建与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落实重要子企业董事会职权、压缩管理层级与减少法人户数、“两非”剥离、重点亏损子企业治理、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双百行动”、参股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公开与品牌建设、数字化转型、安全生产等17项重点任务。五、考核结果(一)确定考核结果。集团总部各职能部门根据本方案,综合各二级企业相关任务完成情况和改革实效,对所牵头的任务进行逐项考核,并形成单项考核结果(百分制)。集团深化改革办公室在汇总有关部门单项考核结果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二级企业改革任务考核项数、改革任务覆盖企业户数、改革任务数量与工作难度、其他未纳入本方案的改革任务完成情况、改革工作组织推进力度、鼓励探索性的改革工作成果、改革经验总结复制推广情况等,在总分中另行给予适当加分,并形成总

  3

  体考核结果建议,报请集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考核结果按照得分进行排序,分为A、B、C、D四个等

  级。其中,A级原则上不超过25%,第一次考核结果总分低于70分和第二次考核结果总分低于90分的原则上为D级。

  (二)结果应用。1.考核情况纳入各二级企业及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具体规则由集团经营业绩考核办公室负责。2.考核情况纳入各二级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具体规则由集团党委组织部负责。3.考核情况纳入下属企业领导班子及领导人员年度及任期综合考评,具体由集团人力资源部负责。4.对第一次和第二次考核结果为A级的二级企业进行通报表扬,对率先完成改革任务、取得重大改革成效的先进企业和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部门、先进个人进行专项表彰。5.集团督察审计部负责开展专项督察,集团纪委负责开展专项监督,集团党委巡视办负责纳入巡视范围,对第一次和第二次考核结果为D级的二级企业,将分别约谈企业相关负责人,并督促整改。

  附件.XX集团改革三年行动考核方案指标表

  4

  附件:

  XX集团改革三年行动考核方案指标

  序号考核指标

  评分规则

  制定本单位年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及时开展“第一议题”学习

  和集体学习研讨,推动学习效果助力改革落地,满分100分。

  1.学习计划(占25分):年初未按要求制定本单位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

  落实首要计划并向集团党委报送的,或学习内容里没有明确改革相关内容的,不得分。1

  任务2.学习研讨(占50分):围绕中心工作开展集体学习研讨少于1次的,扣

  25分;集体研讨发言材料不详实、未提出具体落实举措的,扣25分。

  3.全面覆盖(占25分):是否督促下属单位开展相关学习,未覆盖到下属

  单位的,不得分。

  党委前置1.是否制定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事项清单,占80分。2

  研究2.重大经营事项清单内容是否符合国资委相关文件要求,占20分。

  1.应建范围内已建立董事会的三级企业中,已实现外部董事占多数的企业占

  比×50分。董事会配齐建

  2.应建范围内已建立董事会的四级及以下企业中,已实现外部董事占多数的3强与外部董事

  

篇十五:国企三年改革行动方案解读

 企业的活力和效益自然与经营者和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着密切联系为了减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激发活力与效益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将企业的业绩与其切身利益联系起来因此寻找一种经营者和员工持股的有效途径十分重要通过采取员工持股计划以完善股权结因此各企事业单位应该深入了解国家最新政策方向预先筹划积极研究本企业可能的改革路径和操作模式面临的改革阻力和风险挑战为必须面对的改革做好更充分的准备制定相对最优的改革方案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新一轮国企改革政策解读与指导思想

  作者:付艳彬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年第13期

  随着国企改革1+N顶层政策文件陆续出台,给国有企业改革做好了顶层设计和规划。文章就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思路及方式、方法等方面做出了阐述,为国有企业理解国企改革政策、研究制定本企业的改革路径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政策解读

  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发布后,国务院陆续出台了多个文件,国资委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进重要配套文件的制定出台工作,《关于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的指导意见》、《企业国有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暂行办法》、《关于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意见》等配套文件密级发布,表明“1+N”政策体系已基本建立。国企改革1+N顶层政策文件陆续出台,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做好了顶层系统设计,以此为依据,国资委开展了“十项改革试点”工作。

  从已出台的国企1+N文件来看,涉及的范围领域非常广泛,覆盖从宏观的国资监管体系完善到微观的国企内部体制机制改革等各个层面。此轮国企改革是一场攻坚之战,将在分类改革、治理结构改革、活力改革、监管改革和强化党建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新一轮国企改革政策明确提出了要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主要目标。(许志元.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02)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7年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将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在重点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混合所有制改革、混改企业员工持股、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组建等应加速推进,重组合并应加大力度,市场化选聘经理人应积极探索,为资本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上述政策导向,至少发出了以下具体信号:首先,新一轮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并不是“国退民进”,不能简单以追求国有资本退出、改变国有企业性质为目标;其次,“做强做优做大”是推进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因此要求改革方案要与企业的业务发展、竞争力增强、经济效益提升更加紧密结合起来,而不是随大流,为了体制改革而改革;最后,“增强活力、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是衡量改革方案是否可行的具体标准,因此,包括引入战略投资者、改制上市等在内的增量改制方式将更加容易得到认可。(李念.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综述[J].财会通讯,2016.27)

  指导思想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国企混和所有制改革不是一刀切,并非所有国有企业都必须搞混和所有制;能否进行混和所有制改革将因地、因业、因企而异,任何国有企业都无法在政策文件中直接找到本企业非混改不可的政策依据,因此混和所有制改革归根结底还需要与企业自身的实际和业务发展需要相结合。

  要确保新一轮国企改革在优化治理结构、突破国企弊端方面有效深化,需进一步打破国企观念束缚和体制屏障。同时,国有企业应当通过增资扩股、股权转让、资产重组、规范上市等方式,积极引入其他所有制成分,尤其是具有实力的能够持有较大股份的投资主体,让代表不同利益的主体形成相对合理的股权制衡局面。(徐逸之.探究新形势下的国有企业改革策略[J].中国商论,2017.01)这就要求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注重以下几个要点:一是充分重视和发挥机构投资者的作用,充分借助专业中介机构的力量,树立专业的事请专业的人做的理念,寻找那些在国企改制领域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成功案例的中介机构,借助他们的力量解决问题、规避风险。二是着重引入战略投资者。大型民企、投资基金、保险机构以及其他优势产业资本可以作为重要战略投资者,充分发挥其完善的经营机制、专业技术和丰富资金的优势,通过增量稀释、存量购买的方式投资国有企业,对企业长期的发展做出贡献。三是开拓经营者和员工持股的有效途径和办法。企业的活力和效益自然与经营者和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着密切联系,为了减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激发活力与效益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将企业的业绩与其切身利益联系起来,因此,寻找一种经营者和员工持股的有效途径十分重要,通过采取员工持股计划,以完善股权结构。

  因此,各企事业单位应该深入了解国家最新政策方向,预先筹划、积极研究本企业可能的改革路径和操作模式、面临的改革阻力和风险挑战,为必须面对的改革做好更充分的准备,制定相对最优的改革方案。各国有企业要准确理解国企改革政策、学习已有成功案例的操作经验、设计思路,同时正视当前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的困境,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疏解。

  (作者单位: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

  

  

推荐访问:国企三年改革行动方案解读 国企 解读 改革

本文链接:https://www.xpbxgsx.cn/zhuantifanwen/fanwendaquan/814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4 精优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15042696号-1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