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精优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振兴乡镇 >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全域旅游规划思考

时间:2023-07-22 16:40:05 来源:精优范文网
导读: 贺晓波摘要:婺源县是中国唯一一个以整县域命名的国家级旅游景区,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根据全域旅游发

贺晓波

摘要:婺源县是中国唯一一个以整县域命名的国家级旅游景区,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根据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以婺源县全域旅游规划为例,介绍了婺源县域的旅游现状,从乡村振兴战略层面分析婺源县全域旅游存在的问题,总结婺源县全域旅游全面发展的模式,并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下促进婺源县全域旅游发展的核心策略。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
全域旅游;
婺源县;
规划设计

DOI:10.3969/j.issn.1674-7739.2023.02.010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伟大号召,为新时代全域旅游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发展可持续的全域旅游,既可以增强区域竞争能力,又可以提升区域经济活力。本文以婺源县全域乡村旅游为例,探究婺源县全域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问题及对策,思考婺源从传统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的策略,全面推进旅游业转型提质升级。

一、婺源开展全域旅游的基础

婺源县属于江西省上饶市的市辖县。规划范围总面积2967.78平方公里,362000人口,含1个街道,1个工业园区,10个建制镇,6个乡,171个行政村,1479个自然村。婺源县属于中低山、丘陵地貌,既有山峦重叠、溪涧纵横的自然生态环境,又有“书乡”“茶乡”的人文底蕴。2017年初开始全域旅游规划,2019年完成总体规划,2020年选择33个村落开始重点设计。

(一)婺源县的资源特点

婺源县旅游资源丰富、优势明显,有1个5A景区,12个4A景区,5项国家级非遗项目,11项省级非遗项目。全县有15个中国传统村落,12个特色村落,13个历史文化名村,4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3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婺源森林覆盖率达到86.2%,挂牌保护的100年以上的古树名木有13000多棵。资源条件决定旅游业必然成为婺源县的支柱产业。

(二)婺源县的产业基础

以旅游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加速形成。根据《婺源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全县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7.7:24.4:67.9,年接待游客2003万人次,游客年接待总人次位居全省县(市、区)首位。县北部大鄣山乡以农业为主,工业薄弱,商贸服务业规模偏小,是以经营林、茶为主的乡,是全县的用材林和油茶的重点基地;
县西部镇头镇、许村镇以木材加工业为主要财政收入之一;
县中部中云镇境内各村的产业方向主要集中在农林业以及茶叶、旅游业、加工业等方面。

二、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婺源全域旅游

(一)全域旅游的相关理念

2013年,吕俊芳等学者对全域旅游理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究,明确提出全域旅游的概念;
2016年原国家旅游局正式提出“全域旅游”的发展战略,同年李金早在《全域旅游大有可为》一文中对全域旅游概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迄今被学术界和业界广泛认同和采用。

全域旅游的理念主要是基于全域资源的分配、全域要素的统筹及全域基础设施的完善,全域旅游的发展要更具全局性、整体性及均衡性。全域旅游规划要树立城乡融合、一体设计、多规合一的理念,必须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促使区域内城乡互补、农工产业互融。全域旅游作为乡村振兴战略非常重要的载体,其规划、实施必须立足于农村的自然环境特点、农业的基础产业特征及农民的文化地域特质,针对不同类型地区的差异、特色采取不同办法,推进形成全域共建、共融、共享的创新模式。

婺源县全域旅游总体定位是依托独有的山水人文,打造世界级“中国最美乡村”,以田园山水文化为基因、大地艺术为灵魂、全域旅游需求为导向、主题村镇模型为工具、资源效能最佳化为理念。通过现有古村镇的人、地、物、事(节庆)等资源的再生利用,以最佳化吸引和辐射效能,打造美丽江西的婺源示范体系、树立全县域旅游化的全国样板、创造艺术引领旅游的国际典范。

(二)婺源县全域旅游规划的实践探索

本文以婺源县全域旅游实践为例,探究婺源县全域旅游的发展模式、问题及对策,对推进农村产业的融合升级、乡村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生态环境的保护改善及区域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选择本案例的理由有:

针对性强。以婺源县全域旅游的情形为例,提出从全产业发展、全季节体验、全景式打造、全社会参与、全方位服务、全区域管理等全域旅游的实践策略,具有较高的針对性和可操作性,可以为其他县市区全域旅游发展提供借鉴。

代表性强。江西省婺源县是全国唯一整个县域命名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有“书乡”“茶乡”及“中国最美乡村”等美誉。旅游业具有以油菜花观光和徽派村庄体验为代表的区域特质,对于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来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创新性强。基于区域文化意识特质,通过多次实地调研考察,从全域品牌、全域产业、区域资源、结构要素等多维度规划婺源县全域旅游业的发展模式。本项目对婺源全域旅游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分析及概括,其观点、技术路线体系具有创新性。

指导性强。本案例婺源县以观光为核心的旅游业的发展处于明显的瓶颈期,淡旺季差别巨大、产品类型单一、同质化竞争严重、产品更新缺乏等问题,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婺源县全域旅游规划引导旅游业突破瓶颈,这一案例对于全国全域旅游规划、实施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三、婺源县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淡旺季差别巨大,缺乏可持续的规划

一是婺源县的旅游淡旺季不平衡、游客量相差大,春季油菜花观光旅游很旺,秋季次之,冬夏较淡。二是旅游热点区域东北、西南发展不平衡,东北线相对较成熟,西南线相对较清淡,但西南线的旅游产业发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目前全域仅有东线、北线及西线三条旅游动线,存在景点之间交通不畅等瓶颈问题。婺源全县境内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大部分乡村旅游的方式较传统,全域乡村旅游的线路需要系统地进行规划升级。

(二)产品类型单一,缺乏全要素的资源整合

婺源县资源特点优势明显(花田古村的资源结构、近山面水的生态格局),但资源要素分散在不同的空间,缺乏整合。县城作为全域主要交通枢纽,是满足游客吃住行购娱等需求的主要功能区,开发建设不到位,商务配套较差。就现阶段来看,精品景区、地标景点严重不足,特别是缺乏带动作用的功能性精品景区。需要从全域旅游理念出发,围绕乡村的特点优势,整合各具特色的区域乡村旅游集群。

(三)同质竞争严重,缺乏创新意识

婺源县旅游业同质化严重,不仅制约了婺源乡村旅游产业的差异化、多样化的发展,更制约了婺源旅游业向全域旅游转型升级。大部分乡村旅游模式固化,主要以明清的古村落(徽派村庄)和乡村山水田园(油菜花)旅游为主,旅游开发缺乏创新意识,更没有对旅游业的未来进行分析预判,游客体验不够丰富,旅游产业品牌亟需升级。

四、婺源县全域旅游规划的思考

针对婺源县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规划升级要以乡村振兴为核心,竭力推动婺源全域乡村旅游全面持续发展;
以徽州文化为支撑,深入挖掘婺源县域旅游特质,打造全域品牌创新,不断提升婺源旅游竞争力;
以产品业态为核心,提出“全域化+乡村旅游+产业链”模式,构建更加完整的全域旅游产品体系,加强旅游业与现代农业、城镇工业、文化、体育、商业及林业等深度融合发展,形成更加丰富的全域产业体系;
以游客体验为目标,推动全域结构升级,更加注重公共基础建设,构建旅游大数据和一站式终端服务,为游客提供高品质的乡游之旅体验。

(一)全域品牌创新、全域产业规划升级

婺源县全域品牌创新要以“中国最美乡村”品牌为核心定位拓展,从主题深挖及资源注入来升级婺源品牌。其中,主题深挖主要有主题村落、文创艺术、精品住宿及度假康养等,资源注入包括文创艺术聚集区、研学教育聚集区、精品度假聚集区、健康养生聚集区等方式。

婺源县全域产业规划升级提出“全域化+乡村旅游+产业链”模式,实现旅游与农业、畜牧业、文化创意产业、手工业等业态融合升级。重点从农业种植与特色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入手,充分挖掘婺源文化特色,以文化创意为突破口,延伸手工业的产品链,促进全域产业转型升级。探索林旅融合,开发原生态天然森林氧吧、森林户外露营养生旅游、森林主题度假避暑旅游、森林探险旅游等产品。

(二)全域旅游功能体系创新

以城乡、工农产业融合发展为理念,以全域乡村旅游为模式,拓展旅游功能体系创新,开发的功能核心既有文化创意、文艺体验,又有生态科考、探险露营,还有风景大道、古道徒步等,同时创建夜景观光旅游:打造一江两岸夜景,优化城市、古镇古村夜景;
开发生态夜游、节庆活动夜游、夜间演艺娱乐、历史民俗演艺夜游、影视剧场演艺夜游等旅游产品。

1.文化创意、文艺体验

以古镇古村文化为载体,以创意品牌为基础,以国家战略政策支持为导向,[8]打造一批文化创意村落(园区)、艺术交流中心、美术展示中心、艺术家村、动漫游戏园、演艺娱乐剧场等,[8]形成旅游与艺术的结合,加快婺源观光向休闲度假游转型。核心区域:县城(紫阳镇)、十堡、虹关、岭脚文创谷。

以朱熹、詹天佑、金庸等文学大家为核心品牌吸引力,“寓教于乐、以趣引导”,结合户外生态休闲娱乐项目,开发文艺体验类旅游产品核心区域:熹园、詹天佑故里(官坑)、金庸故里(浙源乡)、大夫第、进士第等。

2.生态科考、探险露营

以婺源境内众多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为空间载体,以森林旅游、森林康养、黄喉噪鹛、东方白鹳、白腿小隼为核心吸引力,开发生态科考旅游产品。核心区域:鸳鸯湖国家森林鸟类保护区、灵岩洞国家森林公园、珍珠山省级森林公园、理田源省级森林公园、天门山大峡谷等。

结合古驿道徒步与生态型景区开发,建设以自驾车营地和帐篷营地为主的营地系统,形成婺源户外休闲产品品牌。核心区域:石城红枫古道、官坑田园古道、高山杜鹃古道等。

3.风景大道、古道徒步

以S201、S304、现有县道和乡道为基础,通过道路升级改造、自行车道路建设,构建婺源旅游交通环线及车行风景路系统。婺源作为古徽州的经济中心,古驿道体系发达,现存古驿道资源较多,通过主题化的包装,以国家徒步步道建设为目标,形成婺源不同主题和景观环境的古驿道徒步系统。与婺源户外生态休闲相结合,促进婺源其他旅游產品开发。核心区域:石城红枫古道、官坑田园古道、高山杜鹃古道等。

(三)全域旅游的空间发展策略

婺源立足全域均衡发展,打造全域乡村旅游的新格局,其空间发展策略是“中优”“东精”“北进”“西拓”。

1.“中优”

完善婺源县镇旅游功能,串联整合全域旅游廊道,规划建设一系列特色文旅小镇、乡村民宿等。重点项目有月亮湾旅游综合接待中心、高铁站旅游集散中心、大数据中心、耐克体育公园、熹园、香田、小港龙舟赛、国际赛车场、文公山、老虎滩—高砂水度假区等。休闲农业有卫红家庭农场、塘村生态农业观光园等。野奢度假地有马家、湖村、考水、梅洲、昆潭等。

2.“东精”

在现有运营成熟景区基础上,树立旅游创新意识,挖掘本地特色产品,带动周边村镇协同发展转型升级。重点项目有砚山文化园、上金田国际童话主题公园、篁岭开心农场、溪头温泉养生度假、莲花溪旅游度假区等。文化创意项目有龙尾砚、晒秋、汪口等。高端接待点有晓起、江岭、长泾、官桥等地。

3.“北进”

以东北河谷为单元,联动开发沿线等多个村庄,进一步强化旅游产品和业态,形成差异化的谷地景观游赏区。重点项目有养生抗衰老基地、源口星光树、西冲浪漫田园萤火虫基地、虹关影视节、灵岩洞猎奇河谷、十八里桃溪溯源河谷、十堡—岭脚文创旅游河谷、清婺飞扬欢乐世界等。文化创意项目有甲路纸伞、白石源造纸工艺、龙腾西坦板龙灯等。旅游接待点有漳村、虹关、岭脚、洪村等地。

4.“西拓”

植入创新性综合体验游乐项目,强化全域乡村旅游业态,填补西部旅游空白,打造全域旅游新的增长极。重点项目有科技动感乐园、曹门人工智能乐园、秀水湖自驾营地、石井水上乐园等。文化创意项目有方村牌楼、阳春古戏台、潘村太白塔等。旅游接待点有汪村、董家、朗湖、游山等地。

(四)规划全域交通升级,建设多维立体交通系统

1.构建区域“快进”衔接体系,形成品字形干线环网+双轴快速通道

婺源位于黄—景—清旅游通廊交叉点,区位优势显著,区域交通便利,有利于吸引周边山水旅游景点客群。应分别在东、西、南入口处做好旅游集散与换乘服务(图1):一是升级部分道路为省道,构建两大环线,形成支撑串联全域景观的大架构。将江湾至浙源乡的规划县道升级成为省道,形成“一轴两环”的全域旅游交通架构。段辛—浙源连通部分拟建隧道进行快速沟通。二是打通重要景区村落之间道路,形成多个闭环,打造古村集群,形成多地联动的旅游廊道。打通并升级改造秋口至浙源,秋口至清华道路;
打通并升级改造钟吕至晓镛线路,与现有自行车道形成串联。三是升级部分乡道、村道,打造系列重点改造路段,交通路网活化全域资源,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

2.规划特色精品线路、古道体系,打造婺源文化旅游新品牌

依托交通干道,形成资源富集环线。借助河谷游径,连环成网,顺应河谷空间形成的单项轴线通道,结合分流环,形成叶脉状交通(图2)。打造精品古道线路、青石板、木栈道结合修复古驿道、修复古道上的古桥、山门、岭台、茶亭、庙宇等作为休憩空间使用。

3.打造自驾车露营体系,构建三级自行车服务站,建设慢游自行车系统

规划建设41个四星级自驾车营地、4个三星级自驾车营地、16个三星以下自驾车营地。1个一级自行车服务站、9个二级自行车服务站、若干个三级自行车服务站(图3)。延长大小环线,串联若干河谷支线,构建慢游自行车系统。充分利用河流、花田、空山、古村四大特色空间建立骑行路网。在现有锦绣画廊乡村休闲自行车道基础上,规划打造“1814”慢行自行车道(1条330公里的环婺源自行车道、8条特色主题自行车环线、14条特色主题谷线),让游客深度体验婺源山水人文的魅力(图4)。

五、婺源县全域旅游景观设计

(一)月亮湾旅游形象区

婺源的月亮湾位于紫阳镇往东700米处,因有一江心洲如一弯眉月而得名,它依山傍水,水平如镜。交通条件较好,一侧临星江河,景观环境优良,是婺源门户形象的典型代表、国家一级濒危鸟类(黄喉噪鹛)的栖息地、摄影者的天堂。

在总体布局上,应考虑资源特色、地理空间,将月亮湾旅游形象区定位为婺源旅游集散主中心;
在总平面上确定合理的功能分区、游客规模及旅游动线;
在空间结构和利用上,强调不同的景观、人文山水格局;
游客通过月亮湾中心小岛,可以遥看远处的徽派民居(图5)。

月亮湾旅游形象区景观功能主题有:游客中心、演艺中心、大地艺术展示、交通中心,房车营地、精品民宿、主题小镇、度假酒店、野奢酒店,形象田园、黄喉噪鹛栖息地等。

(二)东北部整体建设示范区

整体建设示范区位于婺源县城东北部,现状可以通过X719县道经清华镇向东到达。主要包括十堡、察关、虹关村和岭脚村等周边区域。十堡位于浙源乡中部,为虹关的自然村,村落依河单侧而建,背枕青山,农田环绕。毗邻过境公路,交通便利,景色秀美,富有特色。察关是虹关村的一个自然村,建于唐朝,是当代书法家詹剑锋先生故里。虹关古村建于南宋,为婺源县四级旅游资源。岭脚为婺源县生态旅游资源的重要一环,有过境公路从村头经过,北至安徽、南至浙源乡。岭脚村,地处浙岭山脚,沿河两侧建设村落,背枕青山,有东观梯田(图6)。

1.十堡的景观功能主题

主要有亲子农牧场、大地艺术的梯田景观、国际儿童艺术教育基地、教育主题小镇,田野生态夏令营、野奢酒店、艺术主题民宿、田园景观,蝶谷生态度假村、昆虫科普教育基地,安置社区及游客集散中心。拥有相对完整的古建肌理,通过对现状场地进行原貌恢复,保持景观风貌统一性。使用仿古建材,与古建筑相互呼应。

2.察关、虹关、岭脚的景观功能主题

察关、虹关的功能主题有大地艺术的梯田景观、舞蹈村、摄影村、野奢酒店、工艺村、文创主题小镇、房车营地、主题驿站、设计村、影视村、艺文生态度假村、田园景观、文学会议论坛、作家村等。通过对古树进行保护,塑造“樟树老爷”的形象,丰富景观元素。增加导览、售卖等旅游服务设施。岭脚的功能主题有养生度假小镇、抗衰老小镇、大地艺术的田园景观、市民农庄、休闲庄园、主题驿站等。

(三)城乡旅游主题村镇提升区

1.下晓起、上晓起、岭下

本区域临近段莘水和晓起水合流处,山林条件优越,拥有古樟树群。景观功能主题有旅游服务区、野奢酒店、主题小镇、生态文化教育基地、生态农庄、茶文化精品酒店、房车营地等。通过对村落建筑和古驿道进行维护、提升与修缮,完善基础服务设施,植入适合情境的滨水植物和景观小品,丰富游赏内容,增强游客与情境的互动。游客漫步历史悠久的石板驿道,享受青山流水、绿树人家的田园意趣。

岭下村落部分建筑较为破败,影响整体风貌;
基础设施不足,现代水泥桥影响整体景观风貌,存在安全隐患。需要对水泥桥增加护栏,并对其进行石砖贴面、做旧等处理,努力建设山水林田村相融的田园景观(图7)。

2.王村、上山头茶厂、漳村

段莘乡王村、上山头茶厂分别位于段莘水库北部、西岸。村庄规划沿河呈带状分布,水、田、林层次分明,依山傍水,自然环境优美,茶山、村落、茶园、草甸、水系相得益彰。景观功能主题有主题小镇区、茶文化展示区、茶园采摘区、野奢酒店區等。漳村位于婺源县城北部17公里处,规划建设牧歌般的童话世界、“桥文化”代表——板凳桥、“居文化”代表——花满堂民宿等项目。景观功能主题有旅游服务区、主题小镇体验区、野奢酒店、生态农庄体验区、精品民宿体验区。天际线线条优美,远村近田,错落有致。水光山色,青瓦白墙,融为一体,游客到这里就如在画中游。通过设置花田等景观小品,丰富景观的层次性。在保留原有山村田园肌理的基础上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旅游服务设施如导游指示牌、配套酒店等。通过替换杉树等原有树木,设置景观小品,达到移步换景的效果(图8)。

增加旅游服务设施如观景台、亲水平台等,增强游客与情境的互动。提升漳村—沿河民宿效果,植入房车露营等IP作为项目引爆点,吸引游客入住,丰富旅游体验。对原乡村田野进行景观性改造提升,丰富层次感。游客徜徉独具特色的板凳桥,荡舟悠闲野望的水上,一片原始古朴的自然环境。通过植入适宜的植物物种,提升滨水景观品质在山林间植入与环境共生的野奢酒店与观景平台,增强游客的融入感。

六、结语

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赋予乡村旅游业新的使命与机遇,为全域旅游全面的发展指明了方向。[10]本文通过婺源县全域旅游规划升级的探索思考,努力实现全域乡村资源的整合、城乡产业的融合、产品品牌的升级、空间结构的联动,既让婺源县西、北线等冷淡不旺的区域逐步活跃起来,又促使西、北、南线等辐射区域实现劳动力回流、经济收入增长及就业率提高等。因此,选择婺源县全域旅游实践应用案例来研究全域旅游的内涵,具有较高的应用性、操作性和指导性,不仅是拓宽乡村旅游理论研究领域的创新尝试,还针对性地提出全域旅游发展的提升策略。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全域旅游理应获得更多的关注,相关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何新燕.婺源县乡村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J].南方农业,2019(22):58-62.

刘彦随.中国乡村地域系统与乡村振兴战略[J].地理学报,2019(12):2511-2528.

黄建飞.三治融合: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的路径研究[D].重庆:重庆邮电大学,2021.

搜狐网.DDON笛东:婺源县全域旅游规划[EB/OL].(2018-05-21)[2023-02-20].http://www.sohu.com/a/232342077_279836.

曾祥辉.全域旅游视角下永定县旅游发展探讨[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86-91.

杨振之.全域旅游的内涵及其发展阶段[J].旅游学刊,2016(12):1-3.

李金早.全域旅游大有可为[N].中国旅游报,2016-02-08(02).

袁媛.聚焦“乡村”推动文旅产业协同[N].北京日报,2020-09-04(15).

搜狐网.婺源县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调研报告[EB/OL].(2021-02-26)[2023-01-25].https://www.sohu.com/a/452701943_697989.

光明网.聚合资源 走全域旅游路线 助力乡村振兴[EB/OL].(2021-04-16)[2023-01-22].https://m.gmw.cn/baijia/2021-04/16/34770716.html.

Thinking on the Region-Wide Tourism Planning Based

on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He Xiaobo

(Didong Planning and Design (Beijing) Co., Ltd, Shanghai200235, China)

Abstract:
Wuyuan County is the only national Class Tourism site covering the entire county, winning the fame of “the most beautiful villige-county”. According to the concept of region-wide tourism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takes a case study of the region-wide tourism planning of Wuyuan County,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region-wide tourism and analyzes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Wuyuan region-wide tourism from the point of rural vitalization strategy; summarizes the region-wide tourism development mode of Wuyuan and discusses the core strategy of Wuyuan region-wide tourism development under the strategy of rural vitalization.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region-wide tourism; Wuyuan County; planning design

責任编辑:王明洲

猜你喜欢婺源县全域旅游乡村振兴战略以旅游业为引导的乡村振兴经济策略研究商场现代化(2019年1期)2019-03-21关于婺源多元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化保护研究成长·读写月刊(2018年10期)2018-10-27“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层治理创新党政研究(2018年1期)2018-01-27论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底蕴中州学刊(2017年12期)2018-01-23创新探索农村家政职业教育的有效模式吉林农业(2018年1期)2018-01-21浅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和思考经营者(2018年1期)2018-01-18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年8期)2016-11-10基于全域旅游产业集群背景下的旅游专业群建设思考企业导报(2016年13期)2016-07-19宗教仪式、地域社会、历史脉络——婺源县玉坦村2009年11月仙水老爷醮考察报告地方文化研究(2014年4期)2014-02-27

推荐访问:振兴 乡村 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xpbxgsx.cn/zhuantifanwen/zhenxingxiangzhen/6751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标签
Copyright © 2024 精优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15042696号-1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