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精优范文网 > 策划方案 >

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方案11篇

时间:2022-12-09 13:45:04 来源:精优范文网
导读: 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方案11篇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方案  数字文化馆建设标准规范研究  摘要:文化馆是我国现代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关键组成部分,是组织群众进行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在推进全民艺术

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方案11篇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方案  数字文化馆建设标准规范研究  摘要:文化馆是我国现代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关键组成部分,是组织群众进行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在推进全民艺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方案11篇,供大家参考。

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方案11篇

篇一: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方案

  数字文化馆建设标准规范研究

  摘要:文化馆是我国现代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关键组成部分,是组织群众进行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在推进全民艺术普及工作中起着关键作用。随着现代信息化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文化馆建设、服务模式等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向着信息化、数字化的方向转变,这是符合现代民众对现实文化的诉求,推动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要求的。

  关键词:新时期;数字化;文化馆;建设;规范

  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的时代,是大数据时代,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这些是具有时代代表性的词汇,现今社会各个行业领域都在积极进行数字化的建设。文化馆是社会公共文化中的关键组成部分,需要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进行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能够为文化馆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提高文化馆的服务能力。

  1对资源内容进行合理有效地整合

  大数据已经广泛应用于多种领域上,数字化文化馆建设也是基于大数据,对复杂、繁冗的原始数据进行合理有效的收集和整理,研發出相对应的技术体系和综合形式的分析系统。建设数字文化馆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作用,结合整个数字文化馆的具体情况和要求,对原始资源进行全面、有效地整合梳理,实现各区域内容的全面覆盖,提高数字文化馆的影响力,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终端用户。例如,要综合当地文化资源的优势与原始资源,构建多元化的文化数据平台,兼顾终端用户的具体诉求,对相关资源实施综合性地分析和整理,更好地为用户提供开放式服务。举个简单的例子,分别构建地方级别与国家级别的数字文化馆,再在其间加入一个平台实现二者的资源内容实施对接,在便利、快速的基础上,让用户获得更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

  2完善并加强数字文化馆的服务功能

  科学技术地飞速发展,一方面,促进了数字文化馆的形成与发展,使数字文化馆的服务功能更加多元化,服务内容更加丰富,可以接纳更多的访问用户,这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数字文化馆的服务能力。例如,当对数字文化馆中的文化产品进行充实的时候,需要对社会各个领域中的用户提供相应的文化产品内容,满足了用户更为广泛的访问需求。另一方面,提醒我们要及时提升数字文化馆的系统服务效率。比如,对数字文化馆的检索功能进行合理、有效的完善,尽量做到使所有用户在使用检索功能的时候,能够快速地找到自己想要查找的信息资源,满足用户多元化的文化需求。最后一点是,利用现在已经具备的软、硬件能力,创建一体化形式的信息服务平台,一般都需要寻求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在资源、财政资金、人才等方面,这样才能奠定数字文化馆实际建设的基础,才能使广大民众享受到数字文化馆带来的便利。

  3全面推动终端体验形式

  现代属于数字媒体时代,终端体验形式有线上、线下两种,将二者进行有效结合的方式,是数字文化馆建设和发展的方向,广大用户都可以通过线上数字文化馆提供的服务检索功能,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源,若对检索到的内容有进行深入了解和交流的兴趣,通过线下的形式到文化馆中实体感受与体验,这种形式能帮助访问者节省巨量的时间与精力。当前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要以此为契机,实施360°全景与三维虚拟技术的有机结合,在此基础上构建全新的体验模式,例如,将文化馆实体、动态、展览以及活动现场等情况,都转移到网络平台当中,为广大终端用户创建出更加新颖的网络浏览模式,使数字文化馆能够为社会各界人士提供更加开放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这种互联网浏览模式在数字文化馆中的应用方式,尽可能让所有用户在进行浏览的时候都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提升线上体验的真实感,不仅节省了用户获得真实体验感受的时间与精力,更是增添了趣味性,为文化馆提升了吸引力。

  4加强专业数字化人才队伍的构建

  具备专业能力的人才队伍,对于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具有无法代替的作用,组建一支具备专业知识、技能的人才队伍对数字文化馆的建设至关重要,能够切实提升文化工作者应用数字技术以及信息化技术的能力,另外,在数字文化馆建设过程中,必须引进具备数字化技术和能力的人员,以此来提升数字文化馆的建设能力以及服务水平。作为数字文化馆的管理者,需要组织有针对性的培训班和交流学习活动,邀请专业老师讲解相关知识和技能,充实其理论知识,与有数字化建设的文化馆进行对标学习,通过交流活动,学习建设经验,开拓眼界,具体感受数字化的文化馆,对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具有完整和全面的认识,能够将理论知识同实践相互结合,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建设活动。数字文化馆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后,需要建立对应地评价机制,如:用户评价、管理者评价、同行之间的评价等体系,这样做不仅可以对专业工作者起到切实有效的监督作用,让其在工作岗位上更好地为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服务,而且,可以实现对自我能力、技能等方面的能力提升,促进数字文化馆的建设与发展。

  5结束语

  总而言之,文化馆实现数字化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其不但可以强化文化馆的服务能力,更能够为终端用户提供更为丰富的文化源泉,有助于提高我国民众的综合文化素养。数字文化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任务,需要多方面的支持与努力,才能够真正全面实现数字文化馆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肖贵中.互联网时代数字文化馆的建设现状及发展方向[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16):16-17.

  [2]冷小严.新时代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民族博览,2018(08):54-55.

  [3]王文戈.依靠文化大数据,不断推进数字文化馆建设[J].人文天下,2017(20):35-37.

  作者简介冯艳红(1989.01.08—),女,河北省石家庄市,硕士研究生,群文方向。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篇二: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方案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已经成为一种趋目前数字文化馆还没有具体的定义按传统的说法就是充分利用数字科技以互联网为依托将数字化技术引入到文化馆的资源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当中以突破文化馆在场馆服务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将文化的发展与互联网技术融合最终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线上线下的联通与互动

  互联网时代数字文化馆的建设现状及发展方向

  2021年,文化部、财政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具体任务,为公共数字文化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中办、国办2021年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开展数字服务,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文化部下发了《文化部公共数字文化工程管理办法》,明确要求推進公共文化机构如文化馆等数字化服务,促进各级文化馆提档升级,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伴随着群众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大众对于公共文化的需求也发生着变化,文化馆作为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务的重要机构,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是推进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促使文化馆更快更长远发展的必然趋势。

  1数字文化馆及其优势文化馆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实现群众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能部门,是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务的重要机构。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目前数字文化馆还没有具体的定义,按传统的说法,就是充分利用数字科技,以互联网为依托,将数字化技术引入到文化馆的资源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当中,以突破文化馆在场馆服务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将文化的发展与互联网技术融合,最终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线上线下的联通与互动。主要体现在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和文化服务的数字化两个方面。数字文化馆在发挥职能作用上比传统文化馆具有以下的优势。1.1拓宽信息发布的渠道文化馆作为国家的职能部门,拥有海量的文化资源,在以前,我们只能通过发布会、新闻报道或者报纸出版等方式向社会各界宣布消息,这些传统方式其局限性很大,能够掌握发布消息的公众非常少,

  因而服务效果就可想而知。而数字文化馆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各类信息可以通过网络实时存储、处理、发布,人们可以随时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真正实现了全民共享。

  1.2增进文化交流以互联网为平台在网络上发布各类数字信息,可以方便广大的群众获取并掌握社会各行各业的消息。对于专业文化领域的高价值信息,其受社会关注度较高,通过网络化的资源共享,为创造文化交流和广纳意见提供了便捷的途径,深度交流同时对发展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2现阶段数字文化馆的现状及问题分析2.1设备资源共享不足文化建设不仅是“五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四个自信”中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一直重视文化建设,对文化领域的投入也不断加大,各地方文化馆开始不断健全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基本上保证了各级文化馆开展服务的功能。然而,大多数文化馆在数字化文化建设中缺乏资源共享、共建的现状,导致资源数量、技术保障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2.2海量数据的存储问题随着数字文化馆建设的不断深入,各类文化影像资料如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都转变为数字化资源,时间越长积累的数字资源就会越多,这些海量数据其存储和管理面临着资金和技术上的困难。根据国家的要求,文化馆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具备海量信息存储和网络功能的设备,为数据存储提供基础设施支撑。据统计,全国已经有三千多家文化馆,这些馆藏信息资源加起来将是非常庞大的。对于基层文化馆来说,由于受到设备和技术方面的原因,海量数字资源的存储将会更加困难。2.3缺乏资源集成的服务平台目前,省级、市级、地级等纷纷响应国家号召,数字文化馆的建设提上了日程,各种类型的文化馆配设了专业数字服务网站,通过建立在数字文化资源支撑的基础上,用户可以利用网络实现实时的使用

  和分享。然而,由于各级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都是独立完成并开展实施,各馆之间缺乏资源的交流与共享,目前没有统一的信息集成平台来实现各级文化馆数字资源之间的共建共享,从而也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2.4服务内容不能满足公众需求文化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内容,辅导群众开展文化活动,实现提升群众文化素质的活化剂。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日新月异,不同年龄层、不同专业的群众,因个体个性化差异,其对文化服务的需求就会有很大差异,并且会随着技术的进步需求将越来越高。文化馆如果不能与时俱进的更新馆内的资源,将很难满足群众对文化服务内容的需求。3如何加强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内容丰富、资源共享、线路畅通及获取方便等是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基本要求,它的基本宗旨是为人们服务。数字文化馆是当下文化馆参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顺应“互联网+文化”的快速发展等趋势,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提高。3.1转变文化馆建设思想,提高服务意识传统的文化馆工作人员缺乏服务意识,一般都是被动的等待人们来馆内自主要求服务,这种思维带来的后果总是逃不了被淘汰的厄运。因此,文化馆工作人员一定要转变思想,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转被动为主动,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机遇,大力推广公共文化数字化工程,让科技更好的为人们服务,让文化馆成为具有充分交流沟通的平台。3.2充分整合现有资源、统筹规划《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在国家层面上对互联网和网络文化进行了统筹规划,同时也促成了全国各地文化馆的有机结合。通过建立总分馆模式,将省、市、县等各地的文化馆信息进行汇总,并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对文化馆的信息和用户进行分析,可以确保文化馆可以为群众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互联网技术的有效结合,可以将各级文

  化馆的数字资源有效整合,并统筹规划,将海量的数字资源整合后输送至各级文化馆,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保证了资源的充分利用与共享,使群众可以更多的获取到自己需求的资源。

  3.3加强数字文化项目的共建共享为了避免独立运行,资源浪费的现象,文化馆应该充分利用“宽带中国”“智慧城市”等国家重大信息工程项目的建设,促进数字文化馆与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文化等文化共享项目的共建共享。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数字文化馆需要建立完善的技术标准和服务规范,强化数字版权意识和手段,推进数字文化馆开放式的服务管理,为现代化数字文化馆提供优质服务奠定基础。3.4充分利用网络的传播途径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电脑、Wad等移动终端已经在社会广泛普及,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传播方式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迅速,受众群众分布更加庞大。采用互联网页、微信、微博、移动APP等方式,建立标准规范统一的数字文化馆建设总体格局,搭建与移动终端设备良好的线路,充分利用网络功能,将文化资源信息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在网上传播,使文化馆的服务更加便捷快速。3.5加强专业化人才建设互联网时代数字文化馆建设,涉及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等专业知识,对各类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化馆需要优秀的专业人才,为文化馆输送新鲜的血液,并加强对现有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文化馆工作人员的专业职业能力,为数字文化馆的建设、维护和管理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同时保证文化馆可以为社会公众提供稳定的文化服务。4互联网时代数字文化馆的发展方向数字文化馆是当下文化馆参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方向,是顺应互联网技术与文化服务的发展趋势。4.1建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当前,在文化馆数字化建设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服务能力,而且

  要重视服务内容。数字文化馆不是单向的用户需求资源的输送,而是一个信息交互的平台,文化馆可以根据用户的访问情况,如访问频率、用户偏好、搜索关键词等,深入把握用户的需求规律。因此,广大人民群众是文化馆交互的主体,是促使文化馆提质升级的推动力,需要加强对各类用户的需求、文化类型需求的调研,同时也要对各种传播方式、终端设备进行调查,了解用户的特点和需求,从而才能达到更好地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服务。

  4.2以技术为导向在数字文化馆中,信息资源传播的方式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交融的。每个馆的数据都是一个单元,它们都具有各自独特的信息资源,通过互联网技术,可以将分散在各馆的数字资源整合,汇集到总馆资源池中,最终将汇集的资源调配分发至各分馆,实现从“端菜”到“点单”服务,使资源完全不受地域的限制,打破馆与馆之间独立运行,资源浪费的现象,使文化资源最大化的得到利用,提高了各类文化资源的共享性。互联网的技术环境为数字化文化馆创造了平台,各类信息的发布可以通过搭载各种移动APP,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社交软件,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文化服务,为群体之间的交流互动和文化产品的创作、交流提供了平台。4.3以资源为基础资源是所有服务的基础。充分发挥当前互联网的技术优势,需要在国家层面建立有效地资源管理服务平台。在这一平台下,分设资源管理、服务推送、文化服务等多个模块,为普通群众、文化企业、文化社团、政府机构等提供不同类型的针对性文化服务。并根据用户的文化需求、服务的成效等进行数据分析挖掘,为群众、文化企业等提供更为精准、更加全面科学的资源服务。5结语文化馆是保障人们文化服务的权益机构,是文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也是互联网+时代文化馆的发展方向。顺应互联网时代

  的技术背景,增加互联网+文化馆服务项目和内容,拓展更广阔的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可以更好的为群众服务,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促进文化馆在新时代更好的发挥其效能。

  

  

篇三: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方案

  互联网思维助力文化馆数字化建设与服

  务探讨

  摘要:为了探究文化馆数字化建设与服务路径,文章基于互联网思维,首先分析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基本理念和工作内容,之后从构建数字建设目标、打造精品文化项目、构建线上可查询门户网站、恢复线下数字文化传播与保护这几个方面,给出文化馆创新性工作路径,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可参考性建议。

  关键字:文化馆;互联网思维;数字化建设;基本理念;服务路径

  在2015年7月,我国公布首批数字文化馆试点名单,各级文化馆开始注重加快数字化建设,截止到2021年,已经有多个地区将数字化作为文化馆建设的工作重心,落实平台管理和资源服务,整合文化数据库,借助互联网思维,实现数据之间的互联互通,逐步优化服务阵地,以此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

  一、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基本理念

  文化馆从本质上讲,属于群众文化活动场所之一[1]。为群众文娱活动提供开放式环境,也被称为文化活动中心,如今我国各省市区均有文化馆,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馆的功能逐渐多元,在信息化时代发展背景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充分发挥文化馆网络化优势。比如:开展虚拟展馆设计实践,将视觉设计融入到文化馆建设中,通过该种方式突破地域和时间限制,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发挥文化馆交流、互动、展览、科普、教育、参观、旅游等多项功能,使得非遗产品、文化遗产、历史文物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示在世人面前,以此彰显文化馆丰厚的文化底蕴,注重科学知识传授。同时将线上线下展览相结合,可以凸显文化馆建设特色,促进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更好的展示非遗面貌,增加学术交流和互动频率,最终彰显文化馆“服务大众、以人为本”的工作宗旨。

  二、文化馆数字化建设与服务路径——基于互联网思维下的探讨

  (一)立足互联网思维,关注用户需求,树立数字文化馆建设目标

  文化馆要想提高自身服务功能,应该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构建数字化服务体系[2]。使得社会大众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得各类资讯,强化文化馆服务效能,明确今后工作方向和发展趋势,借助互联网技术,将各级文化馆工作内容相连接,从新的角度进行思考和研究,优化文化产品供给模式,满足大众文化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搭建出精品文化项目,利用互联网思维,加入当地特色文化内容,以群众需求为建设方向,用数据建立新业态,对文化信息进行优化组合排列,顺势而为,做好文化场馆创新与服务,提高互联网思维运用价值,利用互联网+服务新业态,突破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瓶颈,营造网络文化馆空间,各取所长,互为补充,最终在网络上重新构建工作模式。

  2.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总分馆体系赋能[3]。比如:东莞市文化馆在2020年实现总分体系全覆盖,为群众提供云上服务,3031多万人可以通过云端获得公共文化服务,比如线上音频、视频资源、云端教学、网络直播等。并且携手广东权威官方日报(比如南方日报),打造“南方+东莞云上文化馆”项目,通过该种移动客户端方式对文化产品进行传播、包装和生产,开拓服务新场景,如今已经被选入广东省治理现代化2019~2020年度优秀案例,有利于促进区域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在疫情期间逆势而上,主动走出舒适圈,推动文化馆公共服务的现代化、创新化、智慧化、数字化进程。

  (二)打造线上数字文化馆平台,构建可查询门户网站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馆的服务市场、服务对象、服务范围已经不能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因此,要想推动文化馆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必须构建数字服务平台,将“互联网+文化馆”建设作为工作重点,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更好的开展文化活动,利用互联网平台,打开工作新局面,以省级文化馆为核心,开发和建立数据库,统筹文化资源。在必要时聘请专业人士,完成

  专门化信息软件开发,在文化信息录入基础上,定期进行省市县级交流借鉴活动,在文化馆组织带领下,形成数字化品牌工作模式,打造精品栏目,为群众量身打造文化服务,根据需求全面建立覆盖性、可查询维护网站,切实提供搜索资源、依托互联网技术,做好软件开发,实现馆内信息资源互通有无,减少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而是不断完善内容,提高网站服务效能,着力实现文化服务均等化。文章以嘉兴市文化馆为例,该文化馆在网络平台中积极承担自身社会服务职能,建立门户网站,网站内容包括文化点单、名师讲坛、设备预约、场馆预约、活动预约、云资源共享、信息资讯、文化地图、场馆简介等多种方面,并且在数字化资源基础上着力打造文化直播、网络艺术大学等新型服务模式。用“互联网+文化”形式逐步体现文化馆信息传播优越性,同时建立自己官方微信公众号和文化馆APP,不再仅限于门户网站使用,从而提高文化服务精准性。

  (三)利用3D手段,加强文化资源线下数字化保护与传播

  除了打造线上数字文化平台,文化馆还应该注重线下资源的保护与传播,利用3D手段,借助互联网技术推动文化工作创新发展,比如:济南市文化馆借助文旅融合项目,利用国家艺术基金打造数字博览馆网站,构建“书山曲海”数字文化馆,切实做到书山曲海数字化保护与传播,利用3D技术恢复富贵大戏院、晨光茶社和明湖居这三个典型戏院,并且通过数字技术和可视化手段,对这三个戏院进行内部装修,结合虚拟技术,对内部景象进行全景复原,用户可以欣赏极其珍贵的音视频,也可以在3D书山曲海文化馆中欣赏珍贵老照片和各曲取种传承人纪录片。通过项目组的共同发掘,济南市文化馆当前已经搜集到著名艺术家表演音频、视频一百多首,著名艺人纪录片三十多部,老照片200张,罕见视频9个,典型当代传承作品10部,发挥数字化技术创新性和示范性作用,推动山东省文化艺术在数字领域的发展脚步,为后续文化和旅游科研建设提质增效,逐渐扩充文化服务的覆盖率,增强文化互动方式,提高文化馆数字化发展进程,对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信息化时代发展背景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充分发挥文化馆网络化优势,因此相关管理者应该推动文化馆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开发和建立数据库,统筹文化资源,借助互联网思维,构建可查询门户网站,将

  线上线下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加大文化传播与保护力度,发挥数字化技术创新性和示范性作用,最终推动文化馆数字化发展与转型。

  参考文献:

  [1]黄欣欣,莫靖聪.“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数字文化馆的建设研究——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为例[J].中国市场,2022(01):194-196.

  [2]吴小强.特殊(疫情)时期文化馆数字服务的经验和启示——浅析文化馆数字服务的优化路径[J].百花,2021(07):86-89.

  [3]王锰,钱婧,杨志刚,郑建明.感知价值对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满意度和忠诚度的差异化影响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21(21):18-31.

  

  

篇四: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方案

  新时代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与效劳

  摘要:随着时代的快速进步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馆在社会上也就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而加强文化馆建设及效劳也就具有重要作用及意义。在当前新时代背景下,为能够实现文化馆更好开展,文化馆应当開展数字化建设与效劳,从而使文化馆功能得以增强,使社会需求能够得到更好满足,使其能够更好为人们提供效劳,得到更理想效劳效果。关键词: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效劳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开展,人们的精神文化水平日益提高,群众精神文明需求不断提升,文化馆的职能也不断增加。在新时代开展的要求下,如何利用现代技术,对文化馆的职能进行完善并科学运用,成为现代经济开展不可无视的一个问题。1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在文化馆的建设过程中,积极推进数字化进程,不断提升数字化建设成效,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更好地提升文化馆的建设开展成效,为全面提升文化馆的社会价值以及社会作用,应该积极把握数字化的开展趋势以及开展特点,全方位推动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开展。实践证明,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作用。一方面,积极推进文化馆数字化建设,能够充分全面实现数字与文化的结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数字化文化馆的社会效用。以数字化为主要的开展以及建设渠道,能够充分全面地冲破公共文化效劳空间和时间的制约,让群众随时随地享受公共文化效劳,提升公共文化效劳效能。另一方面,在社会经济全面快速开展的过程中,文化馆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导向以及价值传播等作用。依托于科学的文化馆建设,能够持续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开展,能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开展创设广阔的窗口以及平台,继而全方位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以及开展。2数字化文化馆是新时代公共文化效劳大势所趋

  现代公共文化效劳的核心是现代化,现代化的核心就是数字化。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加工创新传统的文化资源,可以使文化资源更容易传播和分享。数字化平台的建成更方便群众通过网上预约、网络直播、网络分享等形式预定培训场馆,是文化馆的各种文化效劳职能有效延伸,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效劳体系的现代化开展。同时,数字化的效劳方式可以突破时间、地点、技术和受众的局限性,使文化馆文化效劳向基层延伸和倾斜,实现文化效劳的精准对接,推动公共文化效劳的均等化开展。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随着互联网和智能的广泛应用,数字技术已经普及,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涉及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使用互联网技术的人数已经相当多。据CNNIC2021年8月20日发布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开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21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已经到达8.0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7.7%,我国网民规模为7.88亿,网民使用上网的比例为98.3%。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智能已经成为群众上网的主要方式。这样一个庞大的数字使用群体是建设数字文化馆的最大优势。这样的开展趋势使得建设数字化文化馆,开展数字化效劳,拓展效劳范围,满足广阔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势在必行。3新时代数字化文化馆建设的主要策略

  根本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是根本。数字化人才除了会使用简单的智能、电脑的微信公众号、网站、微博等媒介的操作外,还要熟悉专业的数字化设备的运营、管理、维护、更新;在免费开放的过程中指导群众会使用、Ipad等智能设备、数字化大屏的使用与操作,让群众感受到数字化文化馆带来的新鲜感和体验感,体会到数字化带来的公共文化效劳的方便性和舒适性。除此之外,数字化人才还要不断关注数字化开展趋势,认真研究数字化开展趋势和规律,及时把握数字化的信息动态,丰富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人才队伍建设还要加强文化馆专业型人才、管理型人才和理论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为建设新时代数字化文化馆打好人才根底。

  在文化馆数字化建设以及开展的过程中,数字化管理系统以及数字化的管理设备是非常重要的物质根底,只有不断提升数字化根底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数字化根底设施的类型,才能够更好地提升文化馆数字化的开展质量,才能够全方位推动文化馆数字化的开展方向。因此,在实践过程中,文化馆应该主动加大信息技术的投入,主动规建完善系统的信息化管理设施设备,凸显文化馆的整体建设成效,极大发挥文化馆的功能以及作用。如文化馆应该积极加大软硬件设施的投入,投放科学的电子阅览室,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文化交流活动,抑或创设良好的开展平台,推动文化馆文化活动有声有色地开展。

  作为现代化效劳模式所指的就是,通过对现代化数字网络信息技术进行利用,构建数字资源以及开展新效劳。具体而言,文化馆应当积极构建地方特色数字资源,构建多功能电子阅览室,提供相关文艺活动图片及相关视频信息,同时开展网络信息效劳、网络艺术鉴赏及网络展览等,从而使现代化效劳得以更好实现。文化馆属于业务单位,其业务体系中的三个重要方面就是组织、辅导及研究,在业务体系中专业化属于核心理念,也是重要技术支持。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依据相关效劳标准,并且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对于馆内所设置文化效劳工程制定相关实施细那么,对于岗位职责进一步明确,对效劳流程进行标准,对活动目标进行定位。应当保证在活动开展前具备一定方案,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能够进行跟踪,在活动完成之后进行反响,并且将活动成果纳入工作人员年终考核体系中,对于奖惩机制严格落实,保证文化效劳水平及质量得以有效提升。结语总而言之,文化馆是提升群众文化素养的重要平台,也是文化推广和宣传的主要载体。作为新时代文化馆工作人员,我们不仅树立与时俱进的效劳理念,同时也要坚守为群众效劳的初心,牢记自己的工作使命,不断创新和完善文化馆效劳和管理平台。参考文献【1】李建国.新时代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与效劳.群众文艺,2021〔3〕.【2】冷小严.新时代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几点思考.中国民族博览,2021〔2〕.【3】刘欣.浅析新时代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与效劳.群众文艺,2021〔09〕.

  

  

篇五: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方案

  加快数字文化馆建设,助推全民艺术普及

  摘要:本文以宁夏中宁县数字文化馆建设为例,从平台、资源、对接、多终端覆盖等方面,介绍了数字文化馆建设的基本要素,并提出了遇到的困境及解决的途径。

  关键词:数字文化馆平台资源全民艺术

  在第五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等级必备条件和评估标准中,具备数字服务能力被列为六大评估必备条件之一;2019年4月16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印发了《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何依托数字互联网技术,建设并运营好数字文化馆,为群众提供更便捷、更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建立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是当下文化馆提档升级、参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中宁县数字文化馆建设概况

  2018年11月,中宁县文化馆成功入选2019年度数字文化馆建设承担单位,获得中央转移支付资金100万元。本项目2019年1月完成招投标,配套地方资金总投资306.308万元,已于2019年10月底建成并投入使用。

  本项目以“丝路杞韵”为主题,线上平台、移动客户端及线下数字艺术教学室、数字体验馆、文化监管平台等紧密结合,实现文化多终端覆盖,重点突出红枸杞文化等特色应用。其特色亮点是以“丝路杞韵”为主题,弘扬传播“枸杞文化”,助推全县文旅融合发展和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促进全民艺术普及。

  (一)弘扬“枸杞文化”,丰富平台服务内容

  中宁县数字文化馆线上平台围绕中宁县公共文化业务职能,以“丝路杞韵”为主题,弘扬“枸杞文化”,实现本馆文化头条、活动预约、场馆预定、非遗传承、文化直播、志愿服务、点单配送、平台对接等方面的功能,开通微信等移动互联网的服务,让群众通过互联网在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平台上点单、下单、报名,参与全县的公共文化活动,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快速通道。

  (二)结合地方特色,整合数字文化资源

  数字文化资源建设从本馆文化业务需求和实际应用出发,结合本县演出、培训、群众文化活动等,在统一数字资源建设标准的基础上增设“美丽中宁”版块,通过采集整合文化艺术普及数字资源,充分体现“枸杞文化”特色,并配套有关资源加工设备,从而形成完善的数据中心。

  (三)进行无缝对接,直通国家公共文化云及宁夏文化馆

  中宁县数字文化馆线上平台与国家公共文化云、宁夏文化馆公共文化数字服务平台进行无缝对接,将采集建设的数字文化资源加载到国家公共文化云,加载数字文化资源不少于500GB,并实现本馆面向社会公众组织开展的演出、培训、群众文化活动等在公共文化云上的在线预约服务,每月更新活动不少于8场,可预约活动场次不少于50%,突出服务方式创新和服务效能建设。

  (四)多终端覆盖,开展全民艺术普及

  中宁县数字文化馆建有艺术教学录播间、中央网络课堂、书法美术数字教室、戏曲音乐数字教室、电子钢琴教室、电子鼓教室等多个线下数字艺术教室,并购置七台艺术普及一体机放置在展厅、排练厅、多功能厅。除此之外,还与中宁县图书馆共建共享数字体验室。该平台涵盖全县十二个乡镇分馆,以盘活现有资源、无重复建设为原则,利用现代先进技术,结合中宁县总分馆培训系统的实际研发,全面开展全县网络互动培训体系化建设。由县文化馆总馆牵头开展远程互动直播,有效利用本地师资,助推全县全民艺术普及。

  二、中宁县数字文化馆建设面临的困境

  (一)工作人员思想认识滞后

  数字化时代下,中宁县文化馆作为宁夏第一个市县级数字文化馆建设试点单位,受政策覆盖信息传达等多方面影响,大部分工作人员对新时代、新形势下文化馆事业转型升级、内容革新的认识还比较滞后,仍然停留在依靠传统阵地开展群文活动的阶段,对数字文化馆建设的方向、步骤等内容认识不够充分。

  (二)运营维护缺乏经费支持

  中宁县数字文化馆已投入使用。后期数字艺术资源建设、人员培训、拉设200兆宽带专网及数字文化馆的运营和维护费用缺乏专项资金支持。

  (三)专业人才极其匮乏

  专业人才队伍是数字文化馆建设的关键,中宁县文化馆人员由原中宁县剧团和文化馆合并而成,整体学历层次偏低,懂科技、会技术的网络人才极其匮乏,数字文化馆面临平台及设备无人操作的尴尬局面。

  三、中宁县数字文化馆建设面临困境的对策

  (一)将数字文化馆运营维护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

  中宁县数字文化馆宽带专网、人员培训、网络及设备维护等运营维护经费每年约需50万元,建议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予以解决。

  (二)向兄弟文化馆观摩学习

  定期组织外出考察,观摩学习区内外具有示范性的数字文化馆建设试点单位,如马鞍山市文化馆、宁夏文化馆、贺兰县文化馆等,吸取先进经验。

  (三)加快建設专业化人才队伍一是定期对现有工作人员进行数字化业务培训,培养一支既具备较高技术素质和专业知识,又具备实际技能的人才队伍。二是建议适当增加文化馆现有人员编制,增设数字化相关专业岗位,建立数字文化人才培养机制。(四)探索社会化文化服务新途径由政府采取购买文化服务的形式,聘用社会技术人才作为数字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建设开放型人才体系,以满足日益繁重的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工作的需要。随着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全面覆盖,数字文化馆的发展潜力和操作空间不容忽视,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位置与未来发展,需要我们更进一步去思考、去探索。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篇六: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方案

  大数据背景下数字化文化馆建设

  作者:贾琦来源:《神州·上旬刊》2020年第07期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科技不断发展,传统的纸质化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我国国民对文化馆的需求,在多元化的趋势下,文化馆必须要朝着数字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以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求。然而在大数据的背景下,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必须要找到准确的发展方向,才能保证文化馆能长期、稳定的发展下去。

  关键词:大数据;数字化;文化馆建设

  在我国现代社会公共文化事业发展中,文化馆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人们对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文化馆不仅担负着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重担,还要不断促进社会精神文化建设。在现代化大数据的背景下,文化馆建设迎来更强的挑战,如何在大数据背景下成功向数字化转型,找准文化馆建设的发展方向,是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大数据背景下数字化文化馆建设方向

  (一)多样化的文化服务传播方式

  在大数据的背景下,人们生活在数据大爆炸的环境中,文化馆产品能否通过层层阻拦到达消费者手中,最主要的是文化馆的信息拟编、数字课件、线上培训及互联网直播等方面的效果,良好的传播方式可以将文化馆传播到大众面前,并通过应用现代化大数据技术,将受众进行有效分类,并分别给予不同的信息内容。优秀的市场营销方式与传播方式能有效推出文化馆的产品。因此,文化馆应该要针对数字化平台的构建、服务终端链接通道的选择及终端形式设定进行相应的改革,提升数字化文化馆建设的服务质量。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将数字化平台作为推广手段,可以高度覆盖区域内的用户,充分体现出文化服务传播方式的多样化特点。

  (二)普遍性和精准化服务

  在大数据时代,人们接收信息具有多样化的渠道,且由于人们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其兴趣爱好皆不相同,针对不同人群用户给予精准化服务是大数据背景下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将信息资源进行最大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才能够最大限度满足不同人群的个性化需求。在文化馆的建设过程中,要整合传统文化馆内部设备、资源及服务,并结合线上和现下的服务类型,尽量扩大文化馆的服务范围。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其本质上其实是一种运营模式的转变,因此针对不同场馆可采用终端化管理体系进行全面覆盖式的系统管理,实现公共文化全区域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普遍性[1]。另外,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其基础是大数据的应

  用,通过现代化大数据技术的支持,可通过多种渠道实现信息发布,使得数字文化馆的信息服务更具有个性化特点,实现精准化服务。

  (三)覆盖面广、内容丰富

  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将世界串联成一个个体,说明在大数据的背景下,信息的覆盖面特别广,且文化内容较为丰富。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如何有效应用大数据的优势为大众提供全新服务,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技术不仅有利于普及公共文化服务,也能为受众提供多样化的文化产品,且在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上,让公众充分享受公共文化权益的权利。

  二、大数据背景下数字化文化馆建设措施

  (一)资源整合

  大数据的出现原本就是为了实现资源的整合,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下产生了大量原始数据,该数据具有数量大、内容种类多、较为复杂等特点,为了有效整合这些原始数据,大数据应运而生。大数据对原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要让大数据在数字化文化馆建设中充分发挥其效果,必须要对现有资源进行梳理和整合,实现在一定区域内的资源覆盖,扩大数字文化馆的影响力,从而为用户提供质量更高的服务。在这样的背景下,数字文化馆建设人员及内部管理人员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先进科学技术,对文化館内的资源进行综合分析与真理,为用户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从而达到提升我国国民综合素质的目的[2]。

  (二)增加数字文化馆的服务功能

  在大数据的背景下,网络平台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信息内容的多样化及服务的多元化,用户可在网络平台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寻找信息资源,因此多样化的信息内容与多元化的服务就是提升用户访问量和文化馆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数字文化馆在建设之前,首先要针对不同年龄阶层、不同社会阶层的用户打造专属服务模块,提升平台服务模块的建设水平,满足不同年龄阶层和不同社会阶层用户的需求;其次要针对服务平台的服务效率进行改造,完善信息检索功能,便于用户可通过信息检索功能快速查找自身所需内容;最后,要根据文化馆建设的实际水平建立一体化的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展现平台服务共享功能,降低服务成本。除此之外,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给予数字文化馆建设相应的支持政策,在资源、资金、人才、科技等方面提供一定的便利,保证数字文化馆建设水平稳步提升,让公民能够充分享受到数字文化馆带来的多样化服务。

  (三)推动线上线下双重体验

  在数字化煤体时代,数字文化馆建设的管理模式应该要将线上线下相结合作为主要发展方向,服务资源的根本应该是引导大众共同参与,充分体现数字文化馆的服务价值。云计算的网

  络平台可以帮助文化馆实现从平台转化为3D立体式数字全景化服务方式,给予用户不同的数字文化体验。通过将3D虚拟技术与360°全景相结合,可以将文化馆内的布景、展出活动、培训、内部环境等多种内容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展现在用户面前,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服务模式[3]。一方面,用户可根据自身的喜好通过数字化信息检索功能找到所需资源信息,根据线下访问情况进行实地体验,能够大大节省用户的时间与精力;另一方面,通过全景化、立体化的布景方式,能够为用户打造一个全新的线上平台,用户通过浏览,可造成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数字文化馆可为全社会提供开放性、公益性的服务形式,满足大众的真实文化需求。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现代化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是文化馆建设的必然趋势,不仅可以满足用户的日常需求,也能提升文化馆的服务能力,为群众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同时,数字化文化馆建设也对社会大众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积极影响。目前数字化文化馆建设仍然存在者较多的不足之处,文化馆建设者与内部管理工作者应该在大数据的背景下找准文化馆的建设方向,全面促进数字化文化馆建设水平,以此推动我国社会经济与文化稳步发展。

  

篇七: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方案

  浅析大数据背景下数字化文化馆建设

  米伟【摘要】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逐渐对社会众领域产生深刻影响。文化馆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可以满足人们对文化的需要。受大数据因素的影响,传统文化馆建设暴露诸多不足问题,难以满足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实际需求。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建立数字化文化馆具有必要性。本文主要分析传统文化馆建设中的不足及其对数据采集的影响,并提出数字化文化馆建设的建议。【期刊名称】《黄河之声》【年(卷),期】2016(000)002【总页数】1页(P128-128)【关键词】大数据;数字化文化馆;建设【作者】米伟【作者单位】河北省沧州市群众艺术馆,河北沧州061001【正文语种】中文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信息流动速度不断加快,逐渐推动着社会众多行业领域的快速发展。文化馆建设,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只有加强文化馆建设,才能更好培养和提升人们的文化素质,有助于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但在大数据背景下,传统文化馆建设暴露诸多不足问题,使数字化文化馆建设成为必然。大数据条件下,数字化文化馆的数据采集具有一定影响,要求相关人员在文化馆建设

  中始终坚持踏实诚恳的工作态度。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快速发展,传统文化馆逐渐暴露出诸多不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文化馆的建设进程。由此可见,传统文化馆不能适应大数据背景的实际需求。首先,文化馆的服务能力明显不足。一是文化馆缺乏完善的服务规章制度,未能对工作人员产生规范性影响;二是相关服务设备设施不够健全,难以满足社会公众对文化知识的获取需求;三是文化馆在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主观倾向性,针对基层群众的服务相对较少,使群众难以充分享受公共服务。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编织极具吸引力的虚拟空间,社会公众更加依赖数字媒介或网络。可见,大数据环境对传统文化馆生存与发展提出严峻挑战。文化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积极利用大数据条件,加强数字化文化馆建设,以实现文化馆的创新,更好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1]。在大数据环境下,可能对数据采集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首先,数据信息的真实有效性可能受质疑。数字化文化馆建设中,广泛收集相关数据信息具有必要性,但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其真实性有待进一步验证。其次,在大数据环境下,个人信息的安全性可能得不到保障,甚至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普及,社会公众更加倾向于在虚拟世界中填写注册信息,导致个人信息可能被不法分子而利用,导致数字化文化馆建设中,部分公众不希望在文化馆中留下相关信息,对数字化文化馆建设有不良影响。最后,大数据环境下,数据信息相对较为复杂,对社会公众的思想行为方式有重要影响,进而可能阻碍数字化文化馆的创新发展进程。在数字化文化馆建设中,应广泛收集相关数据信息,并对其加以整合优化,有效提取有助于数字化文化馆建设的信息,对提升文化馆社会服务能力具有积极影响[2]。在大数据背景下,我国数字化文化馆建设多一重保障,因而可以推动数字化文化馆建设的发展进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建设数字化文化馆是必然趋

  势,有利于打破传统馆际的壁垒。所以,相关人员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整合资源大数据背景下,数字化文化馆建设中,应积极对现有的资源加以整合,不仅能够降低服务成本,而且可以使文化馆实现终端化管理,为人们提供更为周到的服务。数字化文化馆建设中,相关人员必须有效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覆盖,扩大文化馆的影响力。基于此,数字化文化馆的职能更具多元化,可以为更多人提供获取文化信息的机会,对全面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发挥着积极作用。(二)增设数字化文化馆的服务功能大数据背景下,数字化文化馆建设中,应注重增设文化馆的服务功能,为人们提供多元化的服务模式。首先,丰富文化产品,以满足不同社会群体对文化知识内容的个性化需求。其次,公众能够在虚拟世界中快速寻找所需信息,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最后,基于一馆制的数字化文化馆建设,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不仅可以使文化产品内容更为丰富,而且能够有效降低服务成本。此外,在建设数字化文化馆过程中,政府等部门应加大支持力度,为其提供必要的科技、资金、人力等方面的支持,以推动数字化文化馆建设的进程,确保公民可以充分享受文化馆带来的公共文化服务[3]。在大数据背景下,建设数字化文化馆具有必要性,既能增强文化馆的公共服务能力,又能为人们提供更为丰富的文化资源,对提升国民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数字化文化馆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程,需要相关部门树立坚持不懈的决心与信心,以全面推进数字化文化馆建设的发展进程。总之,大数据背景下,为我国数字化文化馆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相关文献】

  [1]王婧.论免费开放背景下文化馆发展研究[D].广西艺术学院,2013.[2]赵红颖.图书档案资源数字化融合服务实现研究[D].吉林大学,2015.[3]黄琴.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背景下傣文贝叶历史档案发掘利用研究[D].云南大学,2012.

  

  

篇八: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方案

  关于数字文化馆建设发展方向的调研报告

  背景

  中共十八大提出对全国文化工作的重要要求、广州市文化馆新馆址建设方案的选定对于广州市文化馆的群文服务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数万平米的场地管理、单一传统的信息服务、受制于传统传播方式的滞后性,导致群众参与度低和服务渠道无法拓展、文化服务平台难以建立的封闭性,这些服务困难现状都发人深思,究竟该如何做好群众文化服务工作呢?

  国家2021年“十二五”提出的“数字文化馆”概念被奉为是解决这一系列困境的最佳方案,肩负不断创新文化馆的服务模式、提高文化馆的服务水平、满足广大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要求,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将以一种新型的服务方式,称为当今网络时代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广州支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受广州市文化馆的委托,将广州市文化馆的服务工作结合数字文化馆概念做了进一步调研,以下是调研情况:

  通过对国内部分的省市文化馆进行调研得到:重庆北碚区成立的“碚壳”网、内蒙古的“移动数字文化馆”是国内目前成立较早、具备部分概念的数字文化馆,经过调

  研,我们认为未来的数字文化馆不仅仅只能满足“移动性”或者“便利性”这些特点,最根本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群众参与度高?如何让群众容易参与?文化馆的服务方式是否能满足群众对文化活动的持续需要?如何丰富文化工作传播的多样性?

  所以,我们认为真正解决了以上问题,数字文化馆才是服务好群众文化工作的的新模式,是真正为群众提高文化活动的基础,首先来分析数字文化馆的组成方式:

  一、数字文化馆的概念

  1、数字文化馆的特点

  (1)创新性数字文化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中一项新型而重要的元素。它既属于数字化服务形式,又不等同于简单数字化服务的层次,而是对文化馆阵地服务、流动服务的全覆盖。数字文化馆的简单解读就是文化馆的数字化,它涵盖了文化馆职能的所有服务内容甚至外延,并突破时空、场馆、受众的局限,提供更广泛、更多彩的文化服务,达到资源的无限次使用。

  (2)“便利性”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前提,即不具有便利性的公共文化服务都是没有意义的。而数字文化馆的文化服务模式将“便利性”推到极致,它依托互联网及相关网络作为一种广泛的、公开的、对大多数人有效的传媒,比任何一种传播方式都更快捷、更直观、更有效、更

  便利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2、数字文化馆的服务方式

  数字文化馆以其先进的网络模式,对受众体点对点的终端服务,达到公共文化服务全区域的有效覆盖。它不是对文化馆职能的替代,而是实现公共文化“均等性”服务效率的全面提升。其服务模式将突破文化馆传统网站单一电脑终端信息(资讯)服务,利用强大的数字网络平台,实施多通道的信息发布,实现广泛而非资讯式的终端化服务。通过有效的覆盖提供广泛的基本性文化服务,从而促使文化馆阵地服务创新为体验式及地域特色的个性文化服务,构建一个科学、立体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3、数字文化馆的内容设置

  基于网络虚拟空间不受时空和地域限制的优势,数字文化馆可打破传统文化馆服务的观念,根据受众群体的诉求,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拓展更广阔的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来满足群众享受文化的实际需要。

  4、数字文化馆服务发展的方向(1)建立多媒体文化馆

  依托广州市文化馆新馆的先进设施,运用好现有文化馆资源和以往积累的群众服务工作经验,建立多媒体文化馆服务新模式。利用现在移动环境的便利性和智能终端的普及性的环境,积极发展多媒体内容的群众文化资源,把

  以往组织完活动或者课程就结束的宝贵资源统一制作整理,建立多媒体资源库,让群众在家就能够浏览和学习到最新的文化馆活动和课程,并且,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信息集中整理,分类建档。

  (2)建立文化馆资源数据库――数字社区所谓的数字社区,就是让大家在手机或者其他任何终端访问时都能够轻松、容易的找到自己身边相关的文化活动信息――既数据库,数字社区就是数字文化馆的延伸服务。在“数字社区”虚拟的世界里,服务成本得到有效控制,资源得到更广泛的整合与利用,受益群体得到有效扩展,政府文化惠民政策得以广泛实现。“每人拥有一个文化馆”再也不是梦想,市民充分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权益将得到真正兑现。

  然而,建立多媒体文化馆,就需要建设可以承载大量数据资源的数据库,利用云计算、云服务,让资源的撷取移动化、多终端化。让访问变得更加简单和随意,通过资源数据库的建立结合多媒体文化馆,让群众文化传播成为多渠道、立体传播的新模式,解决了以往单一性、滞后性和封闭性的弊端。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将打破馆际壁垒,实行全城一馆制。通过加大资源整合利用、降低服务成本,创新多通道、终端化的服务模式,为群众提供丰富、便利、均等、全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

  依托互联网平台和数据库资源延伸社区群众文化服务

  要想建立先进的多媒体文化馆和资源数据库那就需要互联网云计算平台的技术支持,数字文化馆系统平台的构建、不同服务终端通道的选择、服务终端形式的设定,将直接影

  响数字文化馆服务的成效。可通过移动数字化平台、电信等网络通道的传输,达到全区域的有效覆盖。数字文化馆在网络时代以其全新的服务模式和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将给人们带来更先进、更广泛、更便捷、更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

  二、计划组织广州数字文化馆的论证会针对现今文化馆工作的状况分析,结合未来数字文化馆的发展方向,我公司建议以数字文化馆发展方向邀请文化事业的主管领导、专家和拥有云计算、云服务的互联网科技公司、科技领域的资询公司一道对未来数字文化馆发展方向进行论证,会议计划于11月下旬开展,届时将邀请以上相关领导、专家进行论证。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篇九: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方案

  数字文化馆运营推广策略

  [摘要]本文分析了如火如荼建设中的数字文化馆的意义,以广东数字文化馆为例,对数字文化馆的平台运营和推广策略作一探讨。

  [关键词]数字文化馆;运营;推广

  一、数字文化馆的意义

  (一)数字文化馆对全民艺术普及的价值

  伴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环境和接受信息的方式都在被彻底的改变中,人们获取和使用信息的习惯也体现在公共文化生活的参与上。人们不仅依靠实体交流,还会更多地寻求線上互动。在直接体验各类文化活动之前,人们倾向于利用各种网络终端搜寻各类文化信息、预订门票、实现报名、获得场地免费试用的资格等公共文化体验。在这种形势下,文化馆如果仅依靠传统的实体交流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须与时俱进,深入探索,不断创新,充分运用互联网、数字化等新的技术手段,建设数字文化馆,完成全民艺术普及的责任与使命。

  数字文化馆综合了各类文化活动信息推送至用户终端,可以使关注用户轻松、便捷、集中地获取各种文化活动信息,大幅提升了效率。并且,数字文化馆在内容上也集合了诸多优势,呈现更加直观、形式更加生动、表述更加贴近民众。

  (二)数字文化馆让信息收集更加迅速直观

  借助数字文化馆在总分馆体系的运营及其本身的交互性,各级文化馆站可以实现文化活动的有效收集,引导用户第一时间获取各级文化馆站发布的活动信息。同时各级文化馆站可以通过用户对活动推送的点击、留言

  和其他反应进行综合分析,为后续开展活动提供科学依据。各地非遗及本土文化信息也通过这一平台进行汇集和发布,有助于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的传播。

  (三)数字文化馆有利于形成稳定的参与群体

  目前文化馆的参与群体主要是中老年群体,这主要是由文化馆传统的沟通方式决定的,传统的实体交流沟通方式让沟通双方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交流成本,对年轻群体来说,其主要时间精力在于工作和生活上,所以提供高效且便捷的服务对吸引年轻群体参与到公共文化活动中来尤为重要。而数字文化馆就是这种突破时空限制,大大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便利性的产品。人们可以通过各种网络渠道,快捷、直观、有效地在电脑、有线电视以及手机等新兴媒体终端获得服务。数字文化馆的这些特质可以有效拓展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传播范围,达到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对受众体的最大覆盖,这对提高全民文化艺术修养、保障人民基本公共文化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广东数字文化馆为例,对数字文化馆的运营推广策略作一探讨。

  二、数字文化馆的运营策略研究

  (一)组织架构

  广东省数字文化馆平台架构由广东省文化馆负责搭建,依托广东省文化馆联盟和数字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计划逐步整合全省21各地市文化馆站资源,建立省-市-县(区)文化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横向对接省内各级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形成互联互通的共享文化生态圈。机构由轮值执行馆、专业委员会和联盟秘书处组成,联盟主席由广东省文化馆负责人担任,联盟副主席由广东省文化馆分管馆领导和轮值执行馆负

  责人担任。轮值执行馆成员由广东省21个地级及以上市文化馆和顺德区文化艺术发展中心担任。每2年一轮,每轮半数左右成员单位为轮值执行馆成员。联盟秘书处是联盟日常办事机构,设在广东省文化馆。联盟设立专项经费,由联盟成员单位共同筹措,用于保证联盟正常运作。

  (二)平台运营

  平台运营是指广东省数字文化馆平台自身的运营,包括基础运维、内容运营、用户运营、数据运营、活动运营、机制配套、平台培训、人员管理。

  1.基础运维,包括基础资源运维、软硬件选型部署服务、内容准备服务和配套资源运维。

  基础资源运维指对网络资源、存储资源、服务器等资源提供运维服务。

  软硬件选型部署服务、包括实现对基础软件及平台软硬件的选型、安装部署和配置。

  配套资源运维,一是线下终端维护为数字文化馆线下终端提供安装、调试、培训、技术支持和日常维护服务。二是短信服务,主要是用于用户注册、登录、预订活动通知、现场观看通知、活动内容变化通知等精准1对1通知。

  2.内容运营,包括内容生产规范、内容编辑加工和内容安全审计。

  内容生产规范,内容一类是由数字文化馆管理人员发布的馆内资源(活动、场馆、活动室等);另一类是用户参与平台交互所产生的内容。两类内容都需要遵循平台制定的规范和要求进行编辑、发布或上传。

  内容编辑加工,对上传的信息进行审核和必要的编辑后发布。确保发布的信息内容准确,主题明确、表达明确,语句通顺、封面美观,保障好的用户体验。并通过对信息的重要性、质量进行分级评定,对发布的信息进行评级,优先级的信息优先排序。

  内容安全审计,设立敏感词库,对发布内容实时过滤。建立评论审核机制,评论进行人工审核,站内发现不良内容及时删除。建立防火墙制度,必要风险时段,关闭评论功能。

  3.用户运营

  以用户为中心,通过不同渠道与用户产生链接,激活用户,引导用户使用馆内资源和服务。实时监控分析用户运营数据,了解用户属性,分析用户画像,进而进行运营策略的分析。结合用户使用场景,深度挖掘用户,提出业务的改进意见。搭建用户成长体系,在不同的运营阶段,调整用户运营的目标。

  4.数据运营

  数据运营为对平台产生的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和集中维护,从时间、活动类型等维度对数据进行统计,产生日报表、周报表、年报表,并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发掘用户需求。

  5.活动运营

  实现线上活动的策划、编辑、推广发布以及活动数据的统计分析,还包括活动预约、场馆预订信息的编辑和推广发布,活动预约的人数、场馆预订的次数和用户点评的汇总及统计分析。

  6.机制配套

  和全省21各地市文化馆站制定并确认相关的使用部门的工作要求、工作规范、工作考评、排名机制和考核机制,确保数字文化馆工作有序开展,有效运转,有效监督,保障平台的良性运营,产生预期服务效能。

  7.平台培训

  培训是推动管理者、建设者、参与者的有效互动,保障数字文化馆正常运转。制定数字文化馆平台的培训制度,形成有效的培训机制。培训形式分为集中培训、线上培训、不定期培训。数字文化馆设有培训员,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进行培训。

  8.人员管理

  人员管理制度化。制定对省文化馆和各地市文化馆站相关的使用部门人员的管理制度等。这一系列制度是数字文化馆服务长期稳定开展的保障。

  三、数字文化馆的推广策略研究

  (一)文化体系媒体推广

  (二)大众媒体推广

  大众媒体包括电视台、新闻媒体、网络媒体、广播媒体、户外媒体等多种资源。

  借力大众媒体,数字文化馆与媒体合作,建立与受众之间的沟通,并凭借媒介广泛的网络覆盖和媒介对受众的深刻了解,引导民众关注,从而诠释和树立数字文化馆的职能和形象。

  同时,媒体有独特的优势,不仅可以广泛的影响社会各界,还可以调动更多群众参与活动。如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南方日报传媒集团举办“我们的节日——广东民俗系列摄影展”,活动的作品提交、

  投票等环节可以利用数字文化馆平台来完成,藉此借活动来积攒平台的用户。

  (三)品牌基础推广

  要长远且深入地推广数字文化馆平台,最基础的一步便是告诉民众“数字文化馆”是什么,有什么特性,在什么样的场景下使用,能带来什么利益等,为此基础的概念推广必不可少。数字文化馆应该在百度百科、360百科建立品牌词条,在百度知道、搜搜问答、新浪爱问、知乎等网站建立相关产品的问答。

  (四)自媒体推广

  (五)地面推广

  主要是在线下场馆、繁华商业街、地铁等人流量大的地方通过站台、宣传物料、人工服务等方式进行宣传。

  (六)公益活动

  当下的传播环境中,稀缺的不是信息,而是受眾的注意力。单纯的信息发布方式已不太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而公益活动能深入人心,引起群众关注。根据传统节日、公益主题来策划公益活动,并通过与媒体合作,广泛宣传,吸引民众参与,采用线上报名、线下参与的方式进行活动的推广。由广东省文化馆主办的“有你有晴天”——第二届岭南“公益助残”迎春音乐会,这场特殊的音乐会既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也为特殊人士提供更多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同时呼唤社会的关注,为特殊人士守望相助。

  结语

  在网络信息时代,形式多样、使用方便快捷的数字文化馆渐渐成为了文化馆建设的重点方向。如何将数字文化馆运营起来,并通过宣传将数字文化馆平台向公众推广,让数字文化馆的效益最大化,保障民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是目前急待探讨的问题。

  

  

篇十: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方案

  大数据背景下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研究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也迎来了大数据时代,而且对社会各行各业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文化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传统的文化馆建设存在着不足,无法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和推动社会进步,基于此,本文探讨如何建设数字化文化馆,提出相应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数字化;文化馆建设文化馆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中心,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求,文化馆应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创新改革,努力借助大数据数字化来优化文化馆的建设。因此,数字化文化馆建设如何提供数字文化馆服务,是本文探讨的重点。1.数字文化馆的内容一方面,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借助现代数字技术将各种文化资源转化为数字,建立资源库,以数字为载体存在、传播和发展。数字文化馆的资源应侧重全民艺术普及资源,建立海量的文化艺术数据资源库,将全民艺术普及资源内容分享给公众使用。数据资源库是数字文化馆的基础,是提供文化服务的前提。另一方面,文化服务的数字化。建立功能多样、内容丰富的平台(包含文艺资讯、在线直播点播、远程教学、艺术知识普及、慕课、公共文化服务论坛、搜索导航及互动功能等),公众通过客户端即可享受公共文化服务,也就是使文化馆得以数字化的方式进入人们的“文化生活”。2.数字化文化馆建设的必要性2.1信息获取方式的要求以前,各级文化馆开展各种工作和活动是线下计划性的,大家只能参与或者享受到文化馆按照计划提供的各种线下资源,既没能精准满足大众需求,还费时费力,效果也是小范围的。数字文化馆的出现,将文化馆所有的线下资源变成了线上资源,这些线上资源不断积累,组成了一个巨大的公共文化服务数字资源库,大家只要通过手机或者电脑等终端设备,就能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随时受文化服务。2.2是社会的要求也是文化馆职能的要求文化馆的主要任务是全民艺术普及和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所以是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在信息时代和大数据时代,传统文化馆的业务功能已经不能吸引大众的目光,需要拓展新的阵地,在大众目光聚集的领域进行横向纵深开拓性发展。数字文化馆建设就是传统文化馆拓展受众领域的一个重要支点。用数字化的手段开展文化馆的工作,提高效能,不仅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大众,满足全社会的文化艺术需求,还能有效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高有重要作用。2.3文化馆数字化服务能更精准的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馆的数字化服务依托大数据,可以全面了解和分析大众各种文化艺术需求,包括喜欢哪种艺术门类、喜欢在什么时间参与公共文化活动、不同社会群体对于文化需求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等,这样利用数据分析的结果就可以十分精准的投送数字资源和服务,使公共文化服务更加“接地气”[1]。3.大数据背景下文化馆建设的不足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快速发展,传统文化馆逐渐暴露出诸多不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文化馆的建设进程。由此可见,传统文化馆不能适应大数据背景的

  实际需求。首先,文化馆的服务能力明显不足。一是各级文化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缺乏统一考核标准。各级公共文化机构进行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并没有统一标准,文化机构各自为政,缺乏统一、合理的考核制度,约束、指导各级文化馆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因此统筹人才、设备、资源、素材等各类文化相关资源、统一管理、统一标准,形成一盘棋的数字化服务网络体系迫在眉睫;二是相关服务设备设施不够健全,难以满足社会公众对文化知识的获取需求;三是文化馆在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主观倾向性,针对基层群众的服务相对较少,使群众难以充分享受公共服务;四是未能形成共建共享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池。各级文化馆站业务资源丰富,但各类活动资源、场馆资源,自建资源、第三方资源等多而分散,群众需要从不同系统才可以获取到相关的文化资源,给群众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因此亟待建立统一的数字资源建设标准,增强资源加工能力,整合公共文化资源,形成公共文化数字资源汇集中心。

  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编织极具吸引力的虚拟空间,社会公众更加依赖数字媒介或网络。但是各级公共文化机构没有活动、场馆入场验证的闭环O2O,数字文化服务没有完善的数据统计系统,数据统计信息化不足,各级公共文化机构在进行公共文化服务的时候缺乏大数据分析,没有合理、有效的数据指导,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还处于盲目开展阶段,难以满足百姓日益增长的公共数字文化需求。可见,大数据环境对传统文化馆生存与发展提出严峻挑战。文化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积极利用大数据条件,加强数字化文化馆建设,以实现文化馆的创新,更好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

  4.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4.1依靠大数据把公共文化服务成本降下来,把服务提上去数字文化馆的建设目标是,打破物理界限,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拓展公共文化服务范围,大幅度提高全民艺术普及程度,联合社会力量,丰富供给渠道,完善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和整合资源,把公共文化服务成本降下来,争取让国家少投入,群众多受益[2]。以省级为单位,建立一个终端化,多渠道多分支的服务形式,使公共文化服务实现大范围覆盖,使公共服务更加均等,便利和丰富数字文化馆的服务方式,强化了精准投送文化资源,扩大了公共文化服务区域。它不仅扩大、代替了省级文化馆的职能,也大幅度提高了市县级公共文化服务的精准到达率和服务效率。如今,大数据影响了很多行业,包括新闻,营销和传媒业,这些行业都在开始进行受众的研究,商情分析等等。同时,大数据也在不断改进行业生产程序,不断影响并对传统传媒业态进行改造。但是,李彦宏认为,现在很多大数据公司实际上只有空架子,数据根本没有实现开放。他的观点是,要想真正利用和开发大数据,必须从政府的角度不断推动。现在,我们国家还没有完全放开数据平台,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时代还远远没有到来。所以,大数据对于数字文化馆建设也是一个新的课题,文化馆倚靠大数据来完成什么任务,怎么获取大数据,怎么分析大数据,大数据怎么指导文化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都需要积极地探索和实践。结合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使数字文化馆具有丰富多彩的服务模式,拥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公共文化服务是更加“接地气”、均等、便捷和广泛,也更加先进,服务模式种类繁多,服务水平也越来越高。这个虚拟空间是省级一馆制的,能够有效的控制服务成本,充分利用全省区域的优势特色资源,大范围扩展实现群众享受文化惠民成果。让文化馆在群众身边,在大家眼前,所有人都能够充分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权益。

  

篇十一: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方案

 国家战略部署指明了数字文化馆的发展趋势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的第十七条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财政部文化部也随后下达了中央补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文化部公共数字文化工程管理办法等条文为数字文化馆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和建设依据建设数字文化馆已成为大势所趋

  文化馆数字化建设中困境和思路

  耿晨

  (青州市文化馆山东潍坊262500)【摘要】在大数据时代浪潮中,对文化馆进行数字化建设是必然的趋势。分析了文化馆的作用和发展现状,阐述了建设数字化文化馆的必要性,提出了建设数字化文化馆的初步构想,指出了数字化文化馆建设面临的困境以及对策。为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提供了思路,也为促进文化馆的建设做出了贡献。【关键词】大数据时代数字文化馆构想困境对策【中图分类号】G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520(2018)04-页码-页数

  文化馆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前沿阵地,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群众精神文化水平的工作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等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传播媒介、传播方式的换代升级,信息服务的格局正在悄然转变,文化馆传统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已经无法摆脱信息滞后性、服务单一性等特点,无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1]建设符合县域经济社会特色与时代发展需求的数字化文化馆,是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数字文化馆建设的必要性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将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应用于公共文化事业,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选择。

  1.国家战略部署指明了数字文化馆的发展趋势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的第十七条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财政部、文化部也随后下达了《中央补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文化部公共数字文化工程管理办法》等条文,为数字文化馆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和建设依据,建设数字文化馆已成为大势所趋。

  2.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成为评估定级的硬性条件在第四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工作中,将“具有数字服务能力”纳入等级评定必备条件,规定文化馆网站应具备信息发布、艺术欣赏、咨询指导等3项基本功能,网页应有信息发布功能,对文化馆数字文化服务能力作出明确要求。3.全民艺术普及是文化馆的责任和使命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基本含义,是以全民艺术普及为价值追求,与文化馆职能深度融合,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为群众提供线上线下的数字文化服务,组织开展群众文化艺术创作、培训、活动、体验,创造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新形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数字化建设在开展全民艺术普及的工作实践中,不仅能够加强人与人之间互动交流、促进艺术知识传播、便于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而且还避免了简单、孤立、封闭、静止和模仿式的文化资源建设现象,降低了文化服务成本。

  数字文化馆建设初步构想

  1.以馆办网站为核心,汇集文化资讯馆办网站在文化馆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需要具备的功能有以下几种:资讯发布功能。它是一个全面、真实、及时发布本地文化新闻资讯的平台,比如在春节、国庆节等重大节庆日,提前发布相关文化活动安排,追踪报道文化活动情况等;它也是本地文化事业信息的资源库,汇集了各种形式、内容的文字资源、图片资源、视频资源供用户检索使用。辅导培训功能。在文化馆日常开展的公益免费培训工作中,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线上咨询、报名、预约等,他们还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站在线收看、下载文化馆上传的公益免费培训课程视频,解决了到文化馆学习路程远,没时间等情况的限制。[2]信息共享功能。网站在提供各种本地信息资讯的同时,也可以通过互联网链接互访,打破馆际壁垒,与其他地区文化馆网站、其他文化事业网站之间开展信息共享,共同搭建起结构全面、内容丰富的文化资源共享平台。海量的文化共享资源让群众真正体会到大数据时代下文化服务的

  均等性、公益性和便利性。用户互动功能。文化馆网站上传的图片资讯、视频资料可以供用户进行点赞、评论。文化馆

  还可以在网站设置论坛版块,用户能够从中找到与自己兴趣爱好相同的其他用户,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对其他用户作品进行点评等。用户还可以与文化馆网站管理者进行交流,提出意见反馈,有利于网站管理者进一步了解群众需求,提高服务水平。

  2.以移动终端为个性配置,紧跟未来走势数字文化馆在下一步建设中,要从网站向移动终端用户延伸,为受众接受文化服务提供便捷条件。对于文化馆来说,在着力应用好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的信息发布功能的同时,还应尝试开发手机报名、投票APP等参与文化活动的便捷途径。3.以数字文化馆场所为阵地,完善硬件设施首先是建设机房,负责文化馆网站的维护、管理,保障大量数据的存储、发布;其次是完善基础数字服务设备,实现全馆wifi网络覆盖,设立数字阅览室,为群众在场馆内上网浏览、在线学习提供便利条件;最后是在有一定资金、技术支撑的条件下,设立实体数字体验空间,通过数字手段展现本土特色文化场景,分门别类地展示文化馆的各类艺术产品和服务,为用户营造身临其境的视听感受,展示内容可缩放、可点播、可触摸、可下载,甚至利用“体感互动”“VR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营造一种全新的文化体验新境界。

  数字文化馆建设面临的困境和对策

  1.数字文化馆建设面临的困境思想认识滞后。数字化时代下,纵观我国大多数文化馆,受政策覆盖、信息传达等多方面影响,对文化馆事业转型升级,内容革新的认识还比较滞后,停留在依靠传统馆舍开展传统活动的阶段,对数字文化馆建设的方向、步骤、内容认识不够充分。资金投入匮乏。近年来,各级财政对文化的投入逐年增多,但是许多文化馆还普遍存在硬件、软件设施落后的情况,亟待改善,此时提出建设数字文化馆就犹如空中楼阁,真正用于数字化建

  设方面的资金也少之又少。人才队伍短缺。专业人才队伍是数字文化馆建设的关键,懂科技、会技术的网络人才是目前

  最匮乏的人才,这与传统文化馆人员构成有必然联系。2.针对数字文化馆建设面临困境的对策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数字文化馆建设中,我们文化馆人一定要转变思想、创新思维,认真

  学习领会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的政策文件,深刻认识数字文化馆的巨大发展空间和机遇。[3]定期组织外出考察,观摩具有示范性的国家级数字文化馆试点单位,如宁波市文化馆、马鞍山文化馆等,吸收先进经验。

  科学制定数字文化馆建设资金投入计划,将文化馆免费开放资金合理分配,预留出用于数字文化馆建设的必要资金,提高免费开放的档次水平。

  加快建设专业化人才队伍。一是吸纳及培养专兼职人才,增设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相关专业岗位,建立数字文化人才培养机制,定期组织数字化业务培训,培养一支既具备较高技术素质和专业知识,又具备实际技能的人才队伍。二是以文化志愿者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建设开放型人才体系,以满足日益繁重的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工作的需要。

  结语

  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全面覆盖,数字文化馆的发展潜力和操作空间不容忽视,文化馆的未来建设如何进行数字化建设,是每个文化馆都要思考的问题,需要更进一步去思考、去探索。[参考文献][1]吴远伟.浅论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数字文化馆建设[J].群文天地:贵州,2014(4):7-9.[2]子扬.文化馆免费开放与数字文化馆建设探议[J].群文天地:贵州,2013(5):11-13.[3]王志明.数字化服务时代的文化馆[J].青年时代,2014(12):41-42.

  

  

推荐访问: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方案 文化馆 数字化 方案

本文链接:https://www.xpbxgsx.cn/cehuafangan/1307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24 精优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15042696号-1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