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精优范文网 > 工作总结 >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总结(7篇)

时间:2022-12-07 16:10:08 来源:精优范文网
导读: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总结(7篇)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总结  全面实施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主要做法汇报材料    全面实施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主要做法汇报材料  全面实施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主要做法汇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总结(7篇)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总结  全面实施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主要做法汇报材料    全面实施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主要做法汇报材料  全面实施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主要做法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总结(7篇),供大家参考。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总结(7篇)

篇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总结

  全面实施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主要做法汇报材料

  

  全面实施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主要做法汇报材料

  全面实施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主要做法汇报材料宁强县人民政府2018年11月近年来,宁强县积极探索推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医改模式,2018年,宁强县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根据前期改革实践经验,以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为抓手,合理规划县域医共体建设,确定由2家县级公立医院牵头与18个镇(办)卫生院组建2个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形成县镇村三级医疗机构责任、利益、发展、服务、管理共同体。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落实四个到位,健全保障体系(一)坚持高位推动,领导重视到位。县委、县政府始终将深化医改摆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坚持县委书记、县长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主动作为、具体抓。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和县委深化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医共体建设工作,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二)加强顶层设计,政策配套到位。修订完善《宁强县医疗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试行)》及系列配套文件,形成政府主导、卫计局牵头、部门联合、县镇医疗机构实施的工作模式。按照“三不变、六统一、三加强”原则,2家医共体总院牵头分别制定了医共体内人员、财务、绩效考核、药品耗材及设备等管理办法,医共体建设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三)健全工作机制,运行监管到位。将医共体建设纳入县委、县政府重点督查事项,成立由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专项督导组,

  

  定期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建立以“服务质量、患者满意、职工认可、费用控制、成本控制”等为核心的考核指标体系,将技术带动、医疗资源下沉、群众健康改善等作为重要指标,严格考核奖惩。2家医共体总院分别成立了“一办两中心”(医共体建设办公室、医保结算中心、财务管理中心),加大对医共体分院人、财、物监管力度,确保医共体建设有序推进。

  (四)转变工作职能,职责夯实到位。印发了《县域医疗共同体中县级卫生计生主管部门及相关机构主要职责和任务》,县卫计局主要负责落实县医改领导小组决策、县域医共体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宏观监管医共体;县合疗办由原来的经办向督办转变,重点开展“随机抽查医疗机构、随机抽查参合住院群众”检查,严肃查处新农合违规、违约行为。医共体总院管理职责加强,直接管理医共体分院所有工作,行使医共体内合疗经办权力,工作重心下沉到基层,服务理念由以治病为中心向防病为中心转变,形成统筹兼顾医共体内各医疗机构齐头并进发展格局。

  二、深化两项改革,提升医共体建设水平(一)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打造管理共同体。深入推进医院人事、薪酬和财务管理制度改革。一是全面落实医共体总院人事自主权。镇(办)卫生院成为医共体总院的分院,分院院长(卫生院院长)由医共体总院任免,鼓励总院科室主任或技术骨干到分院担任主要负责人。医共体成员卫生院的人员统一归医共体总院管理,实行人员统一招录、培养、调配使用,人员双向流动不受限制,总院按照“强基层”的原则自主安排。医务人员在医共体内任一医疗机构注册后,即可在医共体内任一医疗机构执业。二是优化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允许医共体的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将收支结余部分的70%用于

  

  绩效分配,30%留作卫生事业再发展基金。医共体分院的绩效考核由总院统一进行,薪酬由总院统一分配。总院院长纳入各分院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对年终考核为优秀的医共体团队进行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扣减当年一定比例的财政经费,并追究总院领导责任,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解聘总院院长职务。三是实行财务集中统一管理。医共体分院的财务、财产统一归入医共体总院,分开建账、独立核算;各分院设立备用金,用于日常业务支出,周转使用,大额资金支出按程序报批。

  (二)深化支付方式改革,形成利益共同体。改革医保支付模式,实行医共体医保基金按人头总额预算包干支付方式,建立“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激励约束机制。新农合按不超过当年筹资总额10%提取风险基金和按人头提取门诊费用及大病保险基金后,剩余基金按不低于95%进行总额预算,交由医共体包干管理使用;医共体总院负责按现行医保政策对辖区参合群众(除普通门诊大病保险外)医疗费用进行结算报销,支付按规定产生的签约服务费用。合疗基金结余部分80%由医共体总院分院、村卫生室按9:1比例分配,主要用于绩效考核,20%用于医共体事业发展;合理超支部分(重大疫情、重大自然灾害)由医共体与合疗经办中心按2:8比例分担;不合理超支由医共体总院承担。

  三、推进“互联网+医联体”,助力医共体建设为进一步提升医共体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宁强县积极推进“互联网+”医联体建设,提高医院收治能力,降低病人外转率;县域2家医共体总院分别与医共体内各分院建成了远程教学、会诊、会议系统,初步建成三、二、一级医院和村卫生室四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形成了线上线下互动协作、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服务能力提升、基层群众受

  

  益的良好局面。县天津医院与北京航天中心医院结成互联网+紧密型医联体关系,聘请北京航天中心医院副院长担任县天津医院名誉院长,成立北京航天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和急诊科专家工作站,在“医院管理、学科建设、技术指导、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帮扶。建立互联网+医联体服务中心,实现两地医院医疗卫生信息资源共享。在县天津医院建立了患者数据集成共享平台、远程视频会诊平台、远程影像会诊平台、教学系统,通过远程影像会诊平台可将疑难患者MR、CT、DR影像数据传输至北京航天中心医院影像中心,由专家阅片、发布影像报告,并自动回传县天津医院医生工作站,医师打印报告供临床使用,初步实现了远程学术交流、远程技术讲座、远程现场示教、远程病例讨论、疑难复杂病例远程医疗会诊,真正使“下级检查、上级诊断”变成了现实。

  

篇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总结

  202X年医共体建设工作总结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jerry2046”为你了这篇202X年医共体建设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今年以来,防城港市港口区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人员培训,推进资源共享,提升效劳水平,医共体建设让辖区居民有更多获得感。1.加强顶层设计。制定了《港口区医疗效劳城乡一体化改革实施方案》《港口区进一步加快推进医共体建设和开展实施方案》《港口区医共体建设规划(试行)》,建立以城区区级医疗机构为龙头,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效劳中心为枢纽,村卫生室为根底的区级医疗共同体,制定了相关,实现了医共体建设全覆盖。积极会同财政、编委、人社、医保等部门,合理核定医共体的人员编制、经费保障、补偿机制等,确保医共体工作不断深入并取得实效。2.健全工作机制。医共体成员单位建立完善医疗核心制度、工作纪律、奖惩机制、绩效考核机制,在医共体内上下级医疗机构之间建立统筹协调和分工合作机制,实现基层首诊、分级诊疗、急慢分治、双向转诊的诊疗模式,方便群众就医。建立转诊、会诊的“绿色通道”,城区公立医院医疗资源向基层医疗机构纵向流动。3.注重财政支持。将港口区医疗机构(在编人员)的工资财政划拨比例由原来的港口区人民医院75%、公车卫生院70%、企沙中心卫生院50%、光坡镇中心卫生院50%、渔洲坪社区卫生效劳中心50%统一提高至75%,并将港口区医疗机构(在编人员)原“五险二金”经费按工资财政划拨比例的75%,由城区财政承担。将港口区医疗机构已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差额局部(原来由医疗机构负担局部)由城区财政承担。每年给予每个县域医共体专项补助经费10万元,用于实施县域医共体的城乡医疗机构根底设施建设、医疗设备更新等。

  4.改善就医体验。城区公立医院投入资金数千万元为医共体下级医院添置医疗设备,安装化网络设备,硬化、绿化院内环境等,先后建成特色中医馆6个,对医联体下级医院科室设置、诊疗流程进一步进行标准,有效提升医疗效劳硬件设施和效劳环境,改善群众就医体验。5.促进效劳下沉。对成员单位乡镇卫生院院长进行择优选拔聘任,选拔了一批年富力强、业务精湛、勇于创新的年轻干部出任院长。选派思想觉悟高、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中层医务管理人员和其他医护人员20多名,定期下乡对各分院进行专科共建、临床带教、业务指导、查房,使分院业务工作进一步拓展,效劳能力明显提高。6.强化信息建设。港口区人民医院医共体参加防城港市分级诊疗信息平台,实现了双向转诊、远程医疗、远程会议等。港口区医共体总院改造自身信息系统并向医共体各成员单位开放,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系统中录入诊者检验结果、查询就诊者检验信息、打印检验报告。影像云系统正在建设,港口区医共体各成员单位将实现影像系统数据联通,远程阅片、会诊功能,为就诊者提供APP查询影像检验信息的功能。7.实施资源共享。今年医共体医学影像中心接待医共体各成员单位上送CT检查330人次、彩色多普勒检查12人次、医学检验137人次、消毒供应中心共接受医共体各分院器械消毒964件。医共体内共享PCR核酸检测实验室,目前累计开展核酸检测11745人次,医共体各分院实现医疗收入业务增长约3.69万元,医共体各分院病人到总院3各个医学资源共享中心做检查(影像、B超、检验)时,经济负担减少10.00%,让利群众2万余元。

  8.强化人员培训。积极选派医务人员到区级医院进修学习,重点培养临床医师、中医医师、护士、影像技师等,累计组织开展医共体医疗质量管理、根本操作技能、教学查房、院感处置等20余次,新冠疫情期间第一时间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救治方案》1-8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1-6版传递到各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中,共培训1000余人次,科学指导医共体成员单位快速启动预检分诊体温监测,以及正确使用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医疗防护用品,全面做好医务人员防护工作,确保医务人员人身平安。(刘心乔)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篇三: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总结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情况汇报

  作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我县在巩固公立医院改革、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改革、医联体建设等成果的基础上,以让群众得到最大实惠为目的,重心下移城乡基层,积极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合理有序的分级诊疗服务模式初显成效。

  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进情况2019年,我县相继出台《xx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及《xx县县级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章程》等配套文件,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分别出台具体措施支持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按照县委、县政府文件要求,县医管委以现有医共体为基本框架,分别组建以县人民医院为牵头单位、xx卫生院等9家乡级医疗机构为成员单位、以县中医院为牵头单位、xx卫生院等5家乡级医疗机构为成员单位的两家县域医共体,实现全县乡级医疗机构全覆盖,进一步推进我县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进程。(一)领导重视,推动紧密型医共体建设高位启动在政府主导下,各部门协同参与,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各成员单位医改责任。成立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专项工作推进组,进一步督促落实医共体各项重点任务,为医共体建设提供组织保障。(二)优化模式,促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有序推进

  医共体牵头单位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赋予牵头单位人事管理、岗位设置、收入分配、运营管理等自主权。各医共体保持成员单位法人资格、单位名称、单位性质、财政供给渠道、人员身份、职责职能不变。分别依托牵头医院建立管理中心,做到人员、财务、物资调配、医疗业务、健康服务、信息资源、医保资金、党群服务统一管理,同时促进医共体文化理念融合,提高管理和资源利用效率。

  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制定了《紧密型医共体人力资源管理办法》《紧密型医共体人才培训使用管理办法》,成立了人力资源管理领导小组,从岗位设置、人员招聘引进、人才流动、人事薪酬、人员培训、交流使用等方面进行了规定规范;两个医共体内再依据卫生健康委的规定,制定各自的实施细则;卫生健康委党组下放人事招聘权至牵头医院。目前两个医共体已摸底掌握了各组成单位人事结构并组织上报用人计划,优先保证基层用人需要,在薪酬、职称评聘和职业发展等方面,优先向基层倾斜。

  财务管理方面:推进组分别对接成员单位,了解各医共体内财务状况,完成了对各自成员单位的清产核资工作。制定了《紧密型医共体财务工作管理办法》,明确了管理组织机构,建立了工作机制,由牵头医院负责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工作流程;重点监控全面预算管理、收支结余管理、资产管理、财政资金监管等方面,加强资金监管力度,逐步完善内部审计监督。

  医疗业务管理方面:两家医共体分别成立了医疗业务管理中心,负责医共体医疗业务、质量管控、专科建设、上下转诊、行业作风、医德医风、重点指标管控、分级诊疗等工作,要求到每个成员单位的帮扶团队不少于6人。牵头医院组织成员单位召开座谈会并进行现场查看,针对现场查看和访谈所发现的问题,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下发的《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评价指南》,制定医疗业务组同质化管理短期及中长期计划。目前县医院医共体已经开始在xx卫生院、xx中心卫生院进行有针对性地人员进驻和管理,并计划用2--3年的时间,将xx中心卫生院打造成二级医院。

  健康管理服务方面:卫生健康委成立健康管理服务领导小组,起草《关于加强医共体健康管理工作的实施办法》,推进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强化医共体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完善医防协同工作机制,做到防、治服务并重,切实提高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水平。县域内在县卫生防疫站成立健康管理指导中心,医共体牵头单位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均已成立健康管理服务中心,医共体成员单位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成立健康管理办公室。目前,医共体牵头单位均与成员单位沟通对接健康管理工作情况,重点加强签约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健康教育和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等方面的工作,充分体现医防融合,发挥健康管理的最大效益。

  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方面:加强县域远程会诊、远程心电、

  远程影像等中心建设工作。新上线掌上医院预约挂号平台、移动护理软件、不良事件上报系统,目前两家医共体牵头医院全部具备了各组成单位的远程会诊、心电、影像的链接和会诊工作,并通过县卫生信息平台实现互联互通。

  物资管理调配方面:制定了药品和耗材的统一采购、统一管理、统一目录管理办法,明确了医共体内药品目录统一管理,规范了采购程序、采购流程、使用管理。要求两个医共体分别制定相应的管理细则。

  医保基金管理方面:初步拟定了医共体医保基金管理使用办法,拟定了医保基金的分配原则、管理制度、按病种付费、结余留用原则等制度,正在积极与县医保局、县社保局进行对接。两个医共体基本摸清了组成单位医保基金统筹支付情况,对各院区住院人次、次均费用、补偿比例进行了统计分析;做好医保基金实行总额预付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党群服务管理和文化融合方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建设,把乡镇卫生院党组织关系捋顺,各牵头医院党组织履行代管职责,统一归卫生健康委党组管理。两个医共体分别建立了微信矩阵,广泛宣传紧密型医共体相关政策和动态,倡导引导统一的文化理念。

  (三)上下联动,加快形成合理有序就医格局推动县级公立医院向上与省、市级医院建立对口帮扶和

  技术合作机制,向下与乡镇卫生院合作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建立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统筹协调和分工合作机

  制,共享医疗资源,逐步实现上下合作、资源共享、有序流动的分级诊疗格局。同时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为患者提供高效便捷的转诊服务。

  二、存在问题1、目前我县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但进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医管委各成员单位对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支持力度不一,在具体工作中等靠思想普遍。2、各医共体工作组工作机制初步建立,但结合不够深入,业务指导、督导、考核等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3、医共体成员单位各院区情况差异较大,所有组成单位一起建成紧密型医共体进行帮扶,对牵头医院影响较大,有带不动基层医疗机构现象存在;部分乡镇院区人员设备不足,影响诊疗及服务能力,牵头医院带动困难。4、医共体成员单位内部信息互联互通、共享利用效果还不明显,需要重新设计信息的汇总路径和相关权限。5、医共体相关政策宣传力度不够,部分医务人员对政策缺乏了解。三、下步工作计划1、积极主动向县委县政府汇报工作进度,取得上级的政策支持,政府的协调支持。促进各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促进医共体又好又快发展。2、按照文件要求时间节点,逐步完善人事、财务、医保等各配套制度及方案,明确职责,做到有章可循、规范运

  行。3、积极对接医保局等相关部门,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

  态调整机制,申请省市将相关医保政策管理权限及管理政策制定下放至县级医保管理部门,以保障医保政策对医改工作的有效促进与支持。

  4、督促各牵头医院对其成员单位进行详细深入的摸底调查,理清各项工作底数,进一步了解各成员单位差异化需求,进而制定个性化发展规划;牵头医院对基层组成单位分步实施,扎实推进,成熟一个、推广一个。

  5、加强宣传教育工作特别是一线医务人员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医共体内医务人员及群众对医共体相关政策认知度。

  6、在上级相关政策的指导下,研究制定非公立非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参与医共体建设的管理办法,鼓励与支持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发展。

  

  

篇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总结

  XX县中医医院医共体建设总结

  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推进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县卫健局《XX县全面推进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我院今年以来不断加强医共体建设力度,重点在资源共享中心、双向转诊、分级诊疗、绩效分配等方面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发挥医共体牵头医院作用,通过为各卫生院配置硬件,健全软件,增强乡镇卫生院融入医共体积极性,不断推进医共体建设取得实效。

  一、资源共享中心和管理中心建设。1.我院为XX中心卫生院、XX中心卫生院、XX卫生院、XX卫生院四个医共体单位安装了云心电,安排医院心电图室医师为其远程诊断,解决了卫生院没有心电图医师不能出具报告的难题,实现了心电资源共享。2.我院为三所卫生院出资近60万元购置了三台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并在我院建成远程影像资源共享中心,四个卫生院DR片能通过网络传到我院影像中心,由中心专家事实出具报告,实现了远程影像资源共享。3.我院检验、病理、消毒供应、后勤保障、物流配送等资源中心也通过一系列措施实现了资源共享。4.人力资源、质量、信息、财务、宣教等5个管理中心人员配置齐全,职责明确,不断发挥各中心管理职能。

  1

  二、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工作。建立完善了医共体内分级诊疗制度,确定了分级诊疗病种。完善了双向转诊制度和流程,使乡镇卫生院能将接诊重症、大病患者及时转到医共体牵头医院,转诊前提前联系牵头医院,及时为转诊来重症和大病患者提前做好入院安排;同时牵头医院将好转需要继续常规治疗或者到康复期患者转到卫生院继续治疗,促进了上下级转诊工作落到实处,逐步实现为辖区居民提供一体化、连续性医疗服务。医务科负责双向转诊工作,负责统计转诊量。

  三、完成人员下派。我院为每所医院选派了一名副院长分包卫生院进行管理指导。每所卫生院选派一名主治以上医生坐诊;每周安排临床内外妇儿科中高级职称医生到四所卫生院巡诊,实现了常态化,为提升卫生院服务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对卫生院统一制定了标牌、胸牌,统一了床单元,统一了服装,以上资金都由我院负责。对医共体成员单位进行了6s精益管理打造,提升卫生院诊疗环境和职工精神面貌。

  五、制定了医共体绩效方案,促进资源共享中心和双向转诊落实到位。

  2

  

  

篇五: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总结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2021年度绩效考核情况报告

  为推进我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整体提高县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使用效能,及时总结、分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效,发现存在的问题和短板,进一步改进具体工作措施,我县于2022年2月23日至24日,由县医管办牵头组织县卫健委、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县医保局等相关部门对紧密型医共体牵头医院2020年度医共体运行情况进行了现场考核,现将考核情况报告如下。

  一、考核对象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牵头医疗机构县医院、县中医院。二、考核标准及内容依据《关于印发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综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试行)的通知》、《关于印发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及《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内部运行管理清单》等文件要求,按照《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综合绩效考核实施方案(试行)》,对是否制定医共体章程、患者及职工满意度、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情况等70项指标进行考核。三、考核方式

  采取查阅资料、查看医保平台、现场检查、问卷调查等方式。

  四、考核结果从现场考核情况看,紧密型医共体牵头医院在2021年度中,在“两包三单六贯通”措施落实、医共体运行管理机制建立、县域医疗机构总体服务水平提升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工作取得了实效(具体考核得分正在统计汇总中)。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医共体牵头医院组织疾病防控、妇幼保健、卫计监督和基层医疗机构组成的统筹协调、技术指导、对口帮扶、效果评估、分片包保的公共卫生服务“五位一体”工作机制,对基本医保基金、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实行按医共体人头总额预付,医保资金、公卫资金拨付完成率为100%;二是资源上下共享。为有效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落实“六贯通”工作举措,医共体二所牵头医院分别下派了多名业务骨干到各乡镇卫生院担任业务副院长,驻点实行“帮、传、带、教”,并组建帮扶团队定期到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坐诊、查房、手术带教等帮扶指导工作,实现医疗技术、专家资源上下贯通。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医共体牵头医院对各分院开展了多轮次的疫情防控培

  训、督查,指导基层医疗机构规范设置预检分诊、发热哨点诊室和核酸采样点。2021年5月份,2所中心卫生院在医共体牵头医院的帮扶指导下顺利完成优质服务基层行省级评审工作,并获省卫健委通报表扬。;三是药品上下贯通。为保障医共体内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上下有效衔接和合理使用,我县成立了二个医共体中心药房,建立了药品遴选、药品采购、特殊药品管理、药品入库验收等一系列制度,确保了医共体中心药房有效运行。国家组织集中采购中选药品(4+7)后,紧密型医共体中心药房按照全县上报的约定采购量,督促和指导基层医疗机构及时配备使用中选药品。目前,中选药品的配备覆盖率达100%;四是补偿杠杆引导。为拉开不同层次医疗机构医保补偿差距,充分发挥医保资金对分级诊疗的杠杆作用,我县对县域内不同等级医疗机构确定不同的就诊起付线和补偿比例。普通门诊单次报销限额在乡镇一级定点医疗机构每日每次30元,在县级二级定点医疗机构每日每次20元。普通住院起付线在乡镇一级定点医疗机构为200元,报销比例为85%,在县级二级定点医疗机构起付线、报销比例分别为500元和80%;五是推进远程服务。为提升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内基层医疗机构医学影像、

  心电诊断服务水平,二所县级牵头医院分别建立了远程医学影像和心电会诊服务中心。截至2020年12月底,二个远程诊断服务中心共计远程诊断医学影像7600余例,远程诊断心电1300余例;六是完善质控网络。为提高医共体内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同质化水平,二所牵头医院共成立了医疗、护理、院感、病案等十三个专业质控中心,各质控中心均常态化开展培训、督查和指导等工作。2020年度县护理质控中心、药事管理质控中心、中医质量控制中心分别开展了护理急救、合理用药演讲和中医药技能大赛,有效提高了县域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五、下一步工作安排下一步、县医改办将详细汇总紧密型医共体年度绩效考核情况,并将考核结果及时反馈至医共体牵头医院,对考核中发现存在的问题,要求牵头医院建立问题整改清单台账,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时限,逐一对账销号,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同时,加强对年度考核结果的运用,将考核结果作为牵头医院2021年度财政投入、奖励安排、评先评优及负责人职务任免的重要依据。在年度医保资金没有结余的

  情况下,要求医共体牵头医院严格按要求兑现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奖励。

  

  

篇六: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总结

  以紧密型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为核心的县域医共

  体建设经验总结

  摘要:为有效解决基层群众就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总体要求,坚持“县强、乡活、村稳、上下联、信息通、模式新”的思路,2014年5月,云县人民医院率先在全省建立以紧密型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为核心的县域医共体(云县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2019年,又率先在全省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总额控制打包付费支付方式改革,实现了“三医”联动改革实质性落地,为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探索出一条县域医改新路经,打造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在全国全省全市都具有示范和引领效应的医改“云县模式”。

  关键词:医疗卫生、一体化管理、建立体系、改革1.主要做法介绍

  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基本定位,通过持续深化“一破”、“三立”、“五改”、“七统一”、“一个实现”综合改革,实现医共体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康复在基层”的分级诊疗格局。1.1“一破”。破除以药补医。取消药品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按照“填平补齐”和不增加患者负担的原则,取消药品加成减少的收入,通过医院调整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增加政府投入、医院精细化管理降低运营成本等方式进行补偿。1.2“三立”。一是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面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管理。二是建立药品保障体系,医共体内药品使用由县人民医院统一集中采购和配送,并实行药品采购“两票制”和招采合一、带量采购、量价挂钩。三是建立防治结合新机制,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结合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实现由“以治疗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建立起防治结合、医康结合、医养结合一体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1.3“五改”。

  强化管理体制改革。成立由县人民政府县长担任组长、县级有关部门为成员的云县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统筹负责公立医院管理工作。2013年起,医院领导层取消了行政级别,院长实行公开竞聘,副院长由院长提名,由县卫生健康局聘任,并认真执行医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医院享有人事管理权、副职推荐权、内部机构设置权、中层干部聘任权、绩效工资内部分配权、年度预算执行权等经营管理自主权。

  推进运行机制改革。按照《云南省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实施细则》要求,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把医院管理、质量控制、党委会议和院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等列入医院章程,做到议事决策照章办事,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备可查。

  实施服务价格改革。降低收费项目编码以“21”、“22”开头的放射、B超、检验等医技类检查项目费用,提高收费项目编码以33开头的手术治疗类项目收费标准,增幅控制在50%以内。

  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深化用人制度改革,按照医共体人员编制总量管理原则,实行全员合同制聘用、定编、定岗、定员、定薪,分层、分级、分类考核,在“乡编县用、县管乡用、乡管村用”和县乡人才柔性流动管理的基础之上,大胆尝试“不带薪流动”,实施薪酬制度改革,县医院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人员经费实行统筹管理,统一考核发放,医共体绩效实行“一科一策”“一院一策”和

  “同工同酬”考核分配,并以工作量、服务质量、技术水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县域外就诊率、成本控制、边远乡(镇)、满意度等作为综合效能考核指标。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的比重由2013年的38.92%提高到2018年的42%,2018年末,医务人员绩效收入较“十二五”末增长47.03%。

  实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制定了《云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总额控制打包付费支付方式改革实施办法(试行)》《云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总额控制打包付费支付方式改革实施细则(试行)》《云县医共体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总额控制打包付费支付方式改革医保基金年度指标下达和决算办法(试行)》,坚持“基金安全、总额打包、结余留用(留转)、超支自担”的原则,实现了真正的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改革落地。1.4“七统一”。

  统一人力资源与绩效管理。在县人民医院成立一体化管理中心、人力资源与绩效管理中心,负责医共体的人力资源与绩效管理。

  统一财务预算制管理。医共体成员单位实行年度财务预算制管理,强化节约意识,促进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

  统一HIS一体化和数据标准。建成县乡村统一的电子病历系统,实现了医共体内医疗信息互联互通和共享,统计数据指标精准化。

  统一公卫管理。在县医院成立公共卫生管理中心,将县疾控、县妇幼保健部门的公共卫生服务资源由县医院统筹调配,负责全县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并实行“六统一”管理,即统一预算,统一公示,统一合理下达指标任务,统一业务培训及技术指导,统一按月督导考核,统一考核结果运用,建立转介制度,对县级医院诊疗过程中发现的慢性病患者和孕产妇实行县乡村三级转介、联运,进行追踪服务,使流动慢性病患者和孕产妇的管理得到有效延续。

  统一质控体系。在县人民医院成立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中心,根据卫生院、卫生室建设标准,完善三级质量控制组织体系,实行县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统筹下的县对乡、乡对村的逐级管理考核,形成县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质量与安全管理中心→乡镇卫生院质量与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卫生院、卫生室管理体系。

  统一医保总额打包支付方式。在医共体内统一实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总额控制打包付费支付方式。

  统一药品、设备及耗材采购。医共体药品使用由县人民医院统一集中采购和配送,确保了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院的药品质量与安全。,乡镇卫生院的医疗设备及耗材统一由县人民医院集中采购和配送,有效降低了成本,保证了质量,为检查检验结果共享提供了保障。1.5“一个实现”。实现分级诊疗。通过省内外三甲医院的对口帮扶、建立专科联盟、运用信息化手段等,做精县医院,做强基层卫生院,做稳村卫生室,强化医共体信息化建设,让省市医疗机构解决县域内10%的疑难杂症、急危重症患者的诊疗。通过提升云县医共体综合服务能力,在医共体内解决县域内90%的患者就医,实现大病不出县,常见病不出乡,小病不出村,最终实现省市、县、乡、村分级诊疗的目标。2.建设成果

  

篇七: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总结

  XXX医疗集团年度工作总结暨工作计划

  2019年8月,xx县作为首批纳入全国567个,全省37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县之一。作为改革试点县,按照国家、省、市部署,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提前谋划、试点先行,分段实施,按照先县级、后乡镇的原则,积极平稳地推进医疗集团组建改革工作,实现县域就诊率力争达90%以上,基层门急诊人次和住院人次占比分别较试点前逐年提升不少于5个百分点,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镇”的目标。现将医疗集团2020年建设试点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一)医疗集团组建情况。2019年8月我县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列入全国医共体建设567个试点县之一,在完成第一阶段医疗集团建设基础上,2020年6月印发了实施方案,8月正式推进医疗集团建设第二阶段工作,建立以“县人民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以紧密型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为核心的县域医共体,将县妇幼保健服务中心和12个乡镇卫生院、全县172个村卫生室纳入县医疗集团一体化管理,并于12月挂牌正式运行。在县医疗集团党委会、理事会领导下,制定医疗集团章程。(二)医疗集团简介医疗集团目前共有在职职工1235人(在编724人,招聘351

  -1-

  人,其他160人);卫技人员1045人(高级职称159人,中级职称211人,初级职称637人);医护比为0.86(医生422人,护士488人);开放床位1046张;拥有省级重点中医专科1个(针灸科)、市级重点专科5个(麻醉科、心血管内科、儿科、神经科、骨伤科);现有螺旋CT、DR、磁共振成像系统(MRI)、医用血管造影X射线系统(DS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腹腔镜、钬激光、GEE8四维彩超、Leica(徕卡)冰冻切片机、层流手术室、中心供氧系统等先进设施设备。

  二、医疗集团重点工作开展情况(一)理清思路,明确方向。按照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指南,医疗集团确定了“1234567”工作思路,围绕“架构、管理、利益、服务、发展、责任”六个共同体,通过推动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县域医疗卫生机构“一盘棋”共同发展,致力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的目标。1.积极筹备,明确三个目标。坚持试点先行与高位推动相统一,县委县政府相关领导带领人社、编办、卫健、医保等部门和县级医疗机构负责人赴山西运城、成都石棉、云南省祥云考察学习医共体建设。同时明确医共体建设的群众得实惠、政府得民心、集团得发展三个目标。2.政府主导,保持四个不变。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保持四个不变。一是政府办医主体责

  -2-

  任不变、支持力度不减;二是财政投入保障机制不变;三是原有行政建制、医院性质、功能定位、人员身份不变、人事(劳动)关系不变;四是承担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职能不变,发展中医药和妇幼保健事业的力度进一步加强。

  (二)强化领导,建立机制。1.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医共体建设过程中的各项改革举措顺利实施,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副县长为主任的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医共体建设的统一领导、管理和考核,审定医共体的章程、规划建设、项目实施、财政投入、人事安排、薪酬水平确定和考核监管等重大事项,形成政府主导、卫健牵头、部门协作、医疗集团具体实施的运行新机制。2.强化党的领导。医疗集团实行集团党委统一领导下的理事会负责制,监事会负责监督执行。党委设委员7名,其中书记1名、专职副书记(兼纪委书记)1名。党委书记原则上兼任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服务中心党组织书记。设立医疗集团理事会,理事会设理事7名,其中理事长1名,副理事长2名。监事会设成员7名,其中监事会主席1名,成员由县纪委监委、县财政局、县审计局、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卫生健康局相关领导和医院职工代表等组成。3.制发配套文件。县政府组织召开了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成立暨医疗集团工作推进会,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印发了

  -3-

  《XX县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同时不断调整完善系列配套政策,医共体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相继出台《XX县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三方责任清单》《XX县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议事规则》《XX县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绩效考核办法(试行)》《XX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包干管理办法》《XX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基本医疗保险总额付费实施办法(试行)》《XX县医疗保障医疗卫生共同体服务协议》《XX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保管理改革考核暂行办法》等配套文件推进医共体建设。

  (三)搭建构架,规范管理。1.组建“123”纵横互动框架。即以1个县级综合医院(县人民医院)、2个县级专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服务中心)为中心的县级医院横向联系,以3个区域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中心)为核心的乡镇卫生院纵向管理框架,充分调动医疗、人力、设备资源,高效整合运行。2.实行医疗集团行政一体化管理。牵头医院在原有行政管理部门设置基础上,成立集团综合管理、公共卫生管理、业务管理、康养管理等相关管理部门,形成了紧密的服务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管理共同体,从过去的相互独立、各自为政到上下“一盘棋”,增强了县乡医疗机构一体化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

  -4-

  3.推进“清单制”运行管理。医疗集团明晰牵头单位和各成员单位的职能职责,分工协作,梳理制定《2020年度医疗集团建设重点任务清单》,共计31项重点工作。医疗集团分别制定完善医疗集团章程、相关职责和议事决策制度、相关会议制度、内部人员流动办法、人才培养、财务一体化等管理办法。

  4.集中统一财务管理机制。按期完成了第二阶段加入医疗集团的十四家医疗机构的清产核资审计工作,集团各成员单位原有财务机构和财务人员(含报账员)由XX县医疗集团统一管理,统一调配,按照医疗集团财务管理要求开展工作。实行各成员单位账务统一管理,统一考核,独立设账,分户核算的财务管理机制。规范财务收支核算,完善内控制度建设,保障国有资产安全设立集团。

  (四)聚焦医保杠杆作用,改革基金预算支付1.实行医保总额付费管理。以医疗集团为单位,实行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医保二类门诊特殊疾病医疗补助按病种结合人头付费、城乡居民医保门诊统筹按人头付费,实行医共体医保基金“一个总额”预算管理,医共体总额付费额度按照近两年医共体成员单位历史费用,考虑增长率,结合基金支付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情况核定,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医保总额分别核定,目前医保总额待县医保局向市医保局汇报审定后再签订米易县医疗保障医疗卫生共同体服务协议。2.强化培训,规范管理。为加强医疗集团医保管理,实地到

  -5-

  卫生院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对诊疗项目目录、物价、医保编码进行规范,确保下一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金保系统正常开展运行。

  (五)推进信息化建设,改善群众就医体验1.构建信息化统一平台。在实现医疗集团一阶段信息互通、互查、互用基础上,启动搭建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健康信息平台,逐步实现全县医疗业务、公共卫生数据实时动态可查、真实完整反映和互联互通共享。二阶段县域信息化建设项目招标金额2120万元,涉及137个大模块,按照时间节点完成招标、签订合同等相关工作。目前卫生院的HIS、LIS、PACS等系统的上线工作运行正常,同时完成了县医院和中医院院内部分系统的上线和LIS、PACS系统的升级。2.建设医疗远程诊疗中心。搭建上联省级、市级,下联乡镇卫生院的医疗远程诊疗平台。促进了县域疑难病远程检验、诊治、会诊、康复指导、医疗服务能力等水平得到提升,实现了由省到乡的远程会诊、远程教学和医学信息共享,让群众就近就地享受省、市、县级优质医疗资源。3.搭建“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县级医院都开通了微信服务号,群众不出家门,就可以在手机挂号、预约专家。院内设置有自助终端机,随时查询检验报告、医疗费、药品费等信息,让就医群众方便快捷完成缴费。(六)找准路径,实施“人才双轮驱动”战略

  -6-

  1.首先是“引进来”。制定了《xx县医疗集团人才引进“伯乐奖”奖励办法》《xx县医疗集团人才发展基金管理办法》等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管理办法,为人才引进提供政策支持及保障。

  2.然后是“提起来”。制定了《xx县医疗集团进修培训教学管理实施方案(试行)》,开展医疗集团基层医院医技人员全员轮训,用3个月至半年时间将医疗集团全部基层医技人员接纳到牵头医院进修轮训,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整体技术力量。

  3.最后是“留下来”。医疗集团注重平台搭建和人才培养,建立完善绩效考核体系。落实“两个允许”,牵头单位制定基层卫生机构绩效分配方案工作,根据各成员单位性质不同(有公益一类、公益二类),财政补偿机制不同,县乡医疗卫生单位财务核算主体不同,财务管理规定不同,分配办法不同,制定了科学、合理、高效、公开透明、便于执行、符合行业特点的绩效管理体系。充分调动一线临床医生积极性,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拉开分配差距,从而留住专业人才队伍。

  (七)聚焦医疗服务质量,统一双向转诊1.推进同质化管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围绕医疗集团的医疗、护理、检查检验、院感等业务执行统一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一是建立集团-院区-科室管理为主的三级质量管理体系。二是制定集团内各成员单位的业务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范和工作流程及考核标准,实现集团同质化管理。

  -7-

  2.统一技术规范。一是征集各成员单位医疗、护理文书、病案统计报表、处方等的建议,研究制定医疗集团统一病历、护理、处方模板。二是完成乡镇三个区域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中心远程医疗服务的选址、信息录入,推进远程医疗服务工作建设。三是制定医疗集团六大中心报告模板,为远程医疗服务建设奠定基础和提供信息支撑。

  3.统一双向转诊,推进分级诊疗建设。一是制定医疗集团内外转诊管理办法,设立双向转诊办公室并指定专人负责,在县级医疗机构门诊区域建立设置医疗机构间的“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为双向转诊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二是明确上下级医疗机构疾病诊疗目录,对基层转诊到县级医疗机构的患者,简化手续、提高效率,落实优先看病、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待遇,落实基层首诊的政策。三是对各成员单位医务人员进行双向转诊重点流程进行统一的培训。

  4.统一开展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培训。结合基层医疗机构特点,集团业务管理办公室组织牵头医院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药剂科等部门负责人,开展了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主的医疗质量与安全控制培训会议。

  (八)实行药品耗材集中采购,统一管理1.制定医疗集团药品采购管理方案、药品采购及新药采购流程,成立医疗集团药事管理组织,明确职责,做到统一药品目录、统一采购、统一付款管理,通过制度化,规范医疗集团药品采购

  -8-

  统一管理。2.制定医疗集团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方案,对药品配送公司实

  行药品集中招标,通过招标比选出5家优质药品配送公司对医疗集团覆盖医疗机构药品进行统一采购配送,促进医疗集团药品采购工作管理规范化、一体化。

  3.制定医疗集团药品质量管理方案,统一药品质量管理标准,从药事管理组织、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用药、药品质量、药品采购管理及药事考核等各方面制定相关标准。并不定期对各成员单位药事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反馈、整改。

  4.制定了xx县医疗集团医用耗材集中配送平台服务招标采购方案,通过集中招标采购医用耗材配送平台服务商,实现医疗集团医用耗材管理目标,做到统一耗材供应商、统一耗材目录,集中采购、集中配送。

  (九)聚焦医防深度融合,改革公卫监管服务1.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在县卫生健康局领导下,成立县基本公共卫生指导中心,统一调配组织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县疾控中心、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县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大队)深度融入医疗集团建设发展,指导人员负责开展公共卫生管理和服务、健康教育、重点人群健康体检、妇幼保健、计划免疫等工作,推动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高效协同、无缝衔接。2.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一是县、乡、村三级公立医疗机构与城乡居民实行签约服务模式,设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

  -9-

  和重点人群个性化有偿签约服务包,共81个家庭医生团队进村入户开展签约工作,县乡村三级分工协作,有针对性地为签约对象提供免费体检、预约诊疗、健康咨询、健康指导、家庭访视等健康服务。二是由医疗集团牵头单位积极组建全专结合家庭医生团队、制定全专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落实xxx乡卫生院全专结合家庭医生签约试点项目。目前房屋改造、挂牌、印制相关宣传资料及家庭医生签约协议、购置相关医疗设备、制作标识标牌等工作已经完成,全面组织实施中。

  (十)强化防治结合,建立康养产业服务体系1.探索实施医养结合分层养老服务。医疗集团开展与北京华方米易颐养中心养老服务,形成“医中有养”“养中有医”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为入住北京华方颐养中心的老人提供优质、优惠、优先的医疗服务。2.大力推进中医药产业发展。一是利用中医药优势根据不同人群需求创新中医药养生、调理组方及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等,积极安排中医药相关专题培训。二是依托康养公司共同建立以康养机构为平台,以服务老年人需求为纽带,以医疗机构及专业医护团队为支撑的“医养结合”服务创新模式,并在主要居住点开展了义诊活动。

  -10-

  

  

推荐访问: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县域 紧密

本文链接:https://www.xpbxgsx.cn/gongzuozongjie/1223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4 精优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15042696号-1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