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精优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范文大全 >

培养幼儿良好品质的重要性7篇

时间:2022-12-08 20:40:06 来源:精优范文网
导读: 培养幼儿良好品质的重要性7篇培养幼儿良好品质的重要性  品德教育在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  在这个快速开展的社会里,品德问题越来越突出,已成为制约我国现代社会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生活中无视品德

培养幼儿良好品质的重要性7篇培养幼儿良好品质的重要性  品德教育在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  在这个快速开展的社会里,品德问题越来越突出,已成为制约我国现代社会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生活中无视品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培养幼儿良好品质的重要性7篇,供大家参考。

培养幼儿良好品质的重要性7篇

篇一:培养幼儿良好品质的重要性

  品德教育在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

  在这个快速开展的社会里,品德问题越来越突出,已成为制约我国现代社会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生活中无视品德教育。幼儿园作为幼儿生活、学习的主要地方,对于幼儿来讲,他们正处于成长的阶段,对任何事物都比较好奇,承受能力也较强,这个阶段也是渗透品德教育的最好阶段。

  在这个快速开展的社会里,品德问题越来越突出,已成为制约我国现代社会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纵观社会出现的品德问题来看,就是品德工作没有做到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至于幼儿养成了一些习性。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开展,对品德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小学阶段,为了更好地开展品德教育教学,就必须重视品德工作,积极地转变教学观念,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德。

  在我国当前社会开展形势下,社会开展对全面型、复合型的人才需求日益膨胀,而品德教育作为反映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品德教育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人今后的开展状况。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开展,对全面型的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品德教育在培养当代社会开展所需的人才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幼儿园教育中加强品德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开展,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促进幼儿全方面的开展。

  (一)教学活动中无视品德教育。教学活动是幼儿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教学活动不是针对一个人,而是全班,甚至是全园的幼儿而进展的,然而就当前幼儿园教育来看,教育重心依然是在文化知识的教育,注重的是教导幼儿识字、数数,注重技能的教育,而对品德教育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错失了品德教育的好时机,

  (二)游戏活动中无视品德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游戏活动是提高幼儿园教育的有效途径。对于幼儿来讲,他们的年龄较小,对事物的认知还处于初级阶段,开展游戏活动符合了幼儿的性格特点,能够更好地吸引幼儿投入到教学中来,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获得快乐。然而就目前来看,游戏活动中根本就没有渗透品德教育,不利于幼儿良好品德的培养。

  (三)生活中无视品德教育。幼儿园作为幼儿生活、学习的主要地方,对于幼儿来讲,他们正处于成长的阶段,对任何事物都比较好奇,承受能力也较强,这个阶段也是渗透品德教育的最好阶段。然而就目前来看,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教师大多是采用那种生硬的说教方式,教师没有及时的纠正并进展针对性的教育,不利于幼儿的成长。

  (一)提高品德教育的认识。在教育体制改革背景下,对品德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视,品德的好坏反响了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好的品德也是我国现代社会人才必须具备的。故此,教育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品德教育工作。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必须结合幼儿园教育特点,全面渗透品德教育,提高品德教育的认识,除了要注重幼儿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学习外,还要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从小打好根底,进而促进幼儿安康的开展。

  (二)幼儿教学活动中品德教育的渗透。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根底性活动,也是渗透品德教育的有效手段。为了更好地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品德教育,首先,教育工作者必须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尤其是品德教育教学环境,要在幼儿园内张贴幼儿喜欢的图画,让幼儿感受到欢乐;其次,教师必须要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关系,教师与幼儿之间要融洽消除,教师要主动打入幼儿内

  部,与幼儿交朋友。当幼儿遇到困难时,多给予幼儿帮助,要鼓励其他幼儿积极帮助。

  (三)游戏活动中品德教育的渗透。好动、爱玩是幼儿的天性,在游戏活动中渗透品德教育可以起到显著的效果。教师必须结合幼儿的特点组织合理、科学的游戏活动,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让幼儿成为游戏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告诉幼儿,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懂得如何去进展沟通。如在游戏的过程中,当自己犯了错误,导致整个游戏失败时,要教导幼儿说对不起,争取他人的原谅,对于其他幼儿,那么要教导他们增氧善待他人,要介绍别人的原谅。

  (四)生活中品德教育的渗透。日常生活是幼儿园教育的第二课堂,幼儿的日常生活占据了幼儿园教育的大部分时间,为了更好的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就必须注重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品德教育。要教导幼儿懂得和别人分享,要团结友爱。从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进而为幼儿今后的开展打好根底。

  (五)加强教师的教育。教师作为品德教育的执行人,只有专业的教师才能够更好地在幼儿园教育中进展品德教育。为此,幼儿园必须注重专业教师的培养,对内,不仅要加强教师对品德教育的认识,同时还要加强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对外,要聘请专业的幼儿教师,壮大幼儿园专业教师队伍,为幼儿园教育中品德教育的渗透提供保障。作为教师,更要认识到自身的职责所在,在执行教育工作时,要以身作那么,为幼儿树立良好的典范,对幼儿要有爱心,要让幼儿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呵护,进而引起幼儿的共鸣,促进幼儿的开展。

  在现代社会里,对品德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视,品德教育作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品德教育可以更好的培养幼儿优良的品格,促进幼儿身心安康开展。在幼儿园教育中,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游戏活动、日常生活都可以渗透品德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应当重视幼儿园教育的品德教育,在教学活动、游戏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有效地渗透品德教育,进而促进幼儿的安康成长。

  [1]张冬梅,姜珊珊.品德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渗透[J].教育探索,xx,10:133-134.

  [2]李盼.品德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渗透[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xx,24:108-109.

  [3]张艳.试论品德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渗透[J].初中生优秀作文,xx,21:92.

  [4]李双芳.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有效渗透品德教育的实践与探究[J].中国教师,xx,S2:254.

  彭巧芳单位:杨凌高新幼儿园

  

  

篇二:培养幼儿良好品质的重要性

  幼儿园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摘要:幼儿园培养良好行为习惯能够实现人格陶冶,提升道德品质,确保孩子能够形成独立自立能力,为了实现行为习惯教育的落实,必须要重视家园共建,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制定目标,全面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实现多元教学,确保幼儿能够遵守行为习惯,让行为养成促进幼教工作高效开展。本文分析了幼儿园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提出了幼儿园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幼儿园;行为习惯;重要性;培养;对策

  良好行为习惯影响人的一生,幼儿园则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本文分析了幼儿园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提出了幼儿园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对策。

  1.幼儿园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1.1实现人格陶冶幼儿园培养良好行为习惯能够实现人格陶冶,陶行知先生说过: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的重要时期。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就是要让教育者明白,教师要重视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教育,转变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素质,形成最佳的生活态度观念扶持,最终对孩子进行早期的人格陶冶。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人的行为习惯基本上五岁内就形成了。由此可见,幼儿园时期是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而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所以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生的确具有重要意义,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人具有较大的潜在能量。1.2提升道德品质幼儿园培养良好行为习惯能够提升孩子们的道德品质,中华民族从古至今一直有着良好的道德素质标准,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对于整个人道德行为准则的形成都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例如:在教育优秀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行动之中,教师教育幼儿在公共场合要保持安静,不可以大声宣扬吵闹,这是行为习惯的内容之一,也是重要的个人道德修养,可以说行为习惯要道德修养之间是密不可分的,两者都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教师必须要重视将两者结合起来,让好的行为习惯不仅体现在道德品质方面的多方面,为以后的人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1.3获得自自理能力幼儿园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对幼儿尽早获得自理能力至关重要。当前的幼儿从小就在父母长辈的宠爱下长大,他们习惯了处处得到照顾,很多个人的事情都要依赖父母,例如:在幼儿园内就会经常发现了5岁不能独立进餐,6岁还不会自己穿衣服的孩子。幼儿园内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不仅仅能够让孩子形成良好习惯,还是能够在习惯养成教育过程中不断让孩子形成良好独立自主自理能力,这种独立自主精神的形成能够让幼儿更早地学会适应环境。2.幼儿园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对策2.1家园共建,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幼儿园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对策要重视家园共建,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必须家庭、幼儿园、社会三方面有机结合,最大限度的发挥教育的整体性,有效的巩固对幼儿的教育效果,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首先,教师要与家长建立网络联系方式,让幼儿能够更好地形成园内园外一体化教育。教师要保证每日都给家长汇报最近要求幼儿完成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确保家长能够自动

  自觉地辅助教师完成行为习惯教育。例如:教师发布了最近一周让幼儿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行为习惯,家长就要在家里面特别要求这些内容,确保幼儿明白这是一项基本行为,必须长期坚持。其次,教师要设置一些亲子活动,家园共建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例如:利用周末请妈妈与孩子一起来整理房间,打扫卫生,并且每周都进行,让幼儿从小就养成每周扫除的良好行为习惯。如今很多大学生的寝室脏乱差频繁上新闻,试想这些学生如果能够从小在幼儿园就养成了每周定期整理房间的良好习惯,这种问题就不会出现了。另外,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关注幼儿在幼儿园内的行为表现,然后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形成个别指导,让幼儿在家里面转变不良行为习惯,让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能够有的放矢,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教师在幼儿园关注了幼儿小便发现异常,特别少,进一步发现了幼儿平时饮水特别少,在幼儿园教师让喝水就喝一点点水。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发现了幼儿特别喜欢和饮料,并且已经形成不良习惯。教师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就必须要与家长沟通,尝试用蜂蜜柠檬水、百香果蜂蜜水代替饮料,最后再逐步转变为引用白开水等。总之,家园共建就是实践中落实良好行为习惯,让习惯称为孩子优秀表现的关键要素。

  2.2制定目标,全面培养良好习惯幼儿园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对策要制定目标,全面培养幼儿良好习惯。首先,幼儿教师要制定良好的行为习惯目标,针对幼儿的不同时期来制定不同的目标内容,每个阶段可以重点培养几个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不需要贪多,只需要让行为习惯真正地落实到位,这才是关键所在。其次,行为习惯目标的制定要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3岁左右要让幼儿形成良好的进餐、作息习惯;4岁进行身体运动、尊敬父母的行为习惯教育;5岁左右进行全面的自立能力教育;6岁进行全面的学习习惯的行为养成教育。另外,制定阶段性的目标,不代表其他的行为习惯就可以置之不理,教师必须要利用在幼儿园内一日的行动来进行行为习惯的日常养成教育。例如:入园离园问好;吃饭上课下课有秩序;吃饭睡觉安安静静等,确保幼儿遵守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常规,在老师周围活动,不离开老师独自乱跑。这些目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平时习惯的培养和遵守,如果能在第一个月坚持下来基本上就可以了,家长和老师相互合作就能够让幼儿的行为习惯得到不断的加强。2.3多元教学,确保遵守行为习惯幼儿园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对策要实现多元教学,确保幼儿能够遵守行为习惯。首先,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尝试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内遵守行为习惯的要求。例如:开展模拟用餐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内形成排队用餐、卫生用餐、安静用餐等良好习惯。平时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游戏都可以开展,在游戏过程中学生会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习惯对其他人也会造成影响,进而认识到良好习惯的重要性,积极配合教师完成个人行为习惯的建设。其次,教师要推行鼓励教学模式,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多教育家都表示:鼓励孩子比批评还是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如果孩子有一点好的表现时就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及时的去表扬他,鼓励他,那么就会增强他的荣誉感和自信心,这样可以使孩子坚持下去,肯定自己。另外,教师要结合儿歌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洗手歌》小水滴笑嘻嘻;欢迎我来把手洗;抹抹肥皂出泡泡;手心手背都搓到。又如:《吃饭歌》吃饭吃饭吃饭,我是大胃王,农夫种稻,粒粒皆辛苦,大鱼大肉、青菜萝卜,吃饭细嚼慢咽,不要嘻嘻哈哈。这些儿歌让幼儿牢记,然后进行及时教育,这样就能够让幼儿通过儿歌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总之,教

  

篇三:培养幼儿良好品质的重要性

  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一切都要学习,可塑性强,自控能力较差,幼儿期既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又是沾染不良行为习惯的危险阶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幼儿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从幼儿园组织层面看,幼儿园应在班级成立鼓励榜,引导幼儿积极向上。从利用资源层面看,幼儿园应充分利用大自然、家长或周围一切的可用资源,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为幼儿的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标签:行为习惯;幼儿园;幼儿

  一、幼儿行为习惯的现状

  幼儿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促进幼儿智力、能力和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在幼儿期,是学习和养成各种良好习惯的好时机。一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会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痕迹,会自觉的表现出来,是一种动力定型。然而,我们在对幼儿行为习惯现状的调查中发现:行为习惯的养成存在年龄与性别差异,年龄越大,习惯养成的越好,年龄越小,习惯养成的越差;大部分幼儿任然存在着依赖别人、任性、以自我为中心、书写坐姿不正、不爱学习、说谎、说脏话、挑食偏食厌食等不良行为习惯。

  二、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陈鹤琴先生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因此我们因该从小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他们是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将来对我国未来的社会风貌、名族精神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1、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幼儿专注力,秩序感的培养。促进幼儿身体健康、自立自信、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更有利于孩子身心和谐发展。2、生活活动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习惯的好坏,不仅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同时也是幼儿综合素质的体现。他包括饮食、起居、卫生等习惯,让幼儿做到按时入睡、起床,早晚刷牙,饭后漱口,饭前便后洗手等。3、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拥有一个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才能为将来的人生发展打好基础。品德习惯的好坏,反应个人的内心修养,体现个人自尊和尊重他人的意识。幼儿期正是品德习惯培养的关键期,尤其是文明举止上更为关键,一个人文明礼貌习惯好,品德就优良。4、幼儿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在幼儿园尤其是大班幼儿很快就要进入小学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他们今后进入小学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5、幼儿期本生就是开发智力、发展能力的重要时期,尤其是幼儿良好品德形成的关键期。培养幼儿从小爱国、爱人民、爱家乡:讲文明、懂礼貌、遵纪守法和爱学习、爱劳动的良好习惯。而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对幼儿个性的发展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至关重要。

  三、如何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老师以身作则,做幼儿表率。

  幼儿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他们模仿最直接的对象是老师,对老师的言谈举止,观察最细,感受最强,而且不加选择地模仿老师的言行。老师的话可以说是”最高指示”,经常可以听到孩子们为自己的言行辩解:”老师就是这样说的……”这就对老师的言行提出了较高要求。

  2、让幼儿参与常规的制定。

  让幼儿参与生活常规的制定.他们会更乐意、更主动地遵守常规,更容易养成好的习惯。即使有个别幼儿一时疏忽,他们之间也会互相监督,互相提醒,及时改正。自从常规制定以后,幼儿们都能按照我们共同制定的要求做。例如每次午睡前,他们都能很自觉地脱下外套,有太阳时让衣服经过阳光暴晒消毒,没有太阳时,自己进休息室折好衣服放到指定的地方。由此看来,幼儿自己出的主意比老师提的意见更有影响。

  3、从细节抓起,寓教育于日常行为训练中。

  向幼儿提出要求的时候,注意做到内容具体、明确、语言通俗、简练,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开始的时候,我只要求幼儿掌握简单的生活规则。比如上课的时候,要安静地坐好,不防碍别人等。接着提出关于社会行为的要求

  4、以正面引导为主,多鼓励表扬幼儿。

  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老师要细心观察幼儿的点滴进步,多鼓励表扬。在纠正不良行为习惯中,还应注意运用适当的语言,要”对事不对人”。

  5、寓理于生动活泼的故事中。

  幼儿年龄小,对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没有多少认识。因此老师在平时教学活动中要通过讲故事、唱儿歌等幼儿易于接受的方式,使幼儿明白不好的习惯会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以及良好的习惯会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而且对他们个性的发展和优良品质的形成都有重要的影响。如在上社会活动课时,通过挂图、事例的讲解,使幼儿明白饭前便后要洗手、生吃瓜果要洗净,否则,细菌粘在食物上,小朋友吃了就可能得病等道理。通过故事的形式让幼儿明白平时要经常漱口,刷牙讲卫生等道理,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并促使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模仿尝试,最终使其养成良好的卫生等行为习惯。

  6、寓理于生动活泼的游戏中。

  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心情愉快,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幼儿通过游戏的活动过程,能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较容易形成一

  些良好的品质。我们做了”带宝宝看病”的游戏,游戏中,幼儿模仿父母照顾”孩子”,带孩子去医院看病,体会孩子生病了,父母的焦急与辛苦,使幼儿更加理解和尊重自己的父母,从而听父母的话和孝敬父母。另外,他们还经常玩一些社会游戏,如”理发店”的理发师,”公共汽车”的驾驶员,”医院”的医生与护士,体会各种职业的社会角色,幼儿可从中得到社会规范意识和伦理精神的最初启蒙。

  幼儿期是身心发展尤其是大脑结构和机能发展最为旺盛的时期,更是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今后的成长影响巨大,能让孩子受益终生。更是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家庭、社会、幼儿园不可忽视的教育任务。当今由于不当的教养方式、家庭变故、家长的溺爱等原因导致幼儿存在着许多的不良习惯。因此,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通过多种渠道,循序渐进,在幼儿面前以身作则,制定合理的计划,从而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篇四:培养幼儿良好品质的重要性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培养幼儿良好品质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社会的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人类的行为和规范的总和。在人际社会里,一个人要生存要发展,他就必须要为社会尽责,要遵守一些大家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而学前期幼儿的品德教育,乃是做人的开始。因此要从小班开始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自己对幼儿品德教育的重要性感触颇深。

  一、幼儿道德情感的养成与品质的规律紧密相连任何一种道德品质都包含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部分。而道德品质的培养有其自身的规律。首先提高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然后将认识付诸于行动,并养成习惯。对幼儿而言,更要注重情感教育,还要从实际出发,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行为能力的要求。我班在“母亲节”进行了爱妈妈的教育活动,通过看录像和模拟表演,了解了自己妈妈的工作情况,知道了妈妈们在不同的行业中工作。组织他们讨论了“妈妈的工作怎样?在家都干些什么?”并采用朗诵儿歌、歌唱表演、制作项链、手镯、给妈妈送小花篮等形式,来赞扬自己的妈妈,激发了幼儿爱妈妈的情感。在家里,有的给妈妈倒水,有的给妈妈拿拖鞋,有的帮妈妈擦桌子,还有的把大的苹果拿给妈妈吃,早晨入园也不用妈妈抱了。家长们都说自己的孩子长大了,变乖了。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道德情感是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

  行为的催化剂,这是道德信念、精神力量的血肉和心脏。”有经验的老师在实践中就能领会到教育家的精辟论述。教师的态度温和,给孩子以赞许的目光;亲切的交谈;热情的帮助;爱抚的动作往往会使幼儿积极热情,信心百倍,能克服一些不良的行为。对一些良好的行为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坚持正面教育,还要以点带面。

  二、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与教师的示范作用相辅相成小班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差,模仿能力却很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他们模仿的对象。他们对教师的信任,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胜过自己的父母。在幼儿的言谈中,经常能听到孩子们说我们的老师如何如何,在游戏中他们经常模仿老师的行为和语言。因此,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做好品德教育工作,就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注意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道德行为规范。通过自己的模仿行为去感染孩子。比如:孩子们早晨入园都很有礼貌地问老师好,我就亲切地向他们一一回敬。有一次孩子们喝水,我不小心把水洒到了玉玉的手上,我马上说:“对不起!”她说:“没关系”接着她说:“怎么老师还说对不起?”我告诉孩子们:“老师和小朋友都一样,都应该有礼貌,不说对不起的老师不是好老师,如果小朋友不说对不起,那他也不是好孩子”。从此以后,经常能听到孩子们“对不起、没关系、谢谢、不客气、请”等声音。起床以后,他们也会学着老师的样子你帮我系鞋带,我帮你叠被子。在老师的影响下,不仅能用一些简单的礼貌用语,还能互相帮助。因此,教师的言谈举止

  对幼儿的品德教育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三、品德教育要贯穿于一日活动之中品德教育是幼儿园全面发展的组成部分。不仅仅是通过

  某种活动或抓住某个方面来进行,而是要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随时随地的,随机地进行教育。小班幼儿从各自的家庭中进入幼儿园。生活在新的环境里,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重大的生活转变。他们没有了以往在家庭中的中心地位,个人的行为要服从集体的要求。因此要注重行为习惯的培养,帮助他们调整和改变自己的行为。

  小班幼儿喜欢听故事,我们给他们讲《熊猫的客人》,孩子们通过对小兔和小熊语言、行为的对比,知道了谁对谁错,懂得了要尊重别人。游戏是幼儿特有的活动,寓教育于游戏之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班孩子特别喜欢做《小羊过桥》的游戏,在游戏中他们身临其境,既满足了幼儿的情感体验,也得到了品德行为的练习。有一次,室外活动归来,孩子们都想搬着自己的椅子先进活动室,门口挤成一团。我马上说:“看哪位小朋友互相谦让,让小朋友先走?”叶子小朋友说:“我先让小朋友走吧!”我紧接着就表扬了她,其他的幼儿也受到了鼓舞,随之而来的是你让我,我让你,再也不挤了。小班幼儿由于生理的特点,加之家庭的宠爱,许多小班幼儿未能养成良好的习惯。通过开展“小巧手”活动,引导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引导幼儿学会自己挽袖子,怎样正确洗手进餐,正确穿脱衣裤,并在游戏中加以练习。通过这些活动,提高了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促进了良好习

  惯的养成。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不仅仅是

  幼儿园的教育任务,对于父母和家庭更是不可忽视的教育内容。教师要与家长配合工作,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共同育人。

  品德乃立身之本,教师、家长在注重幼儿品质的同时要坚持持之以恒地进行教育和培养,但切忌急功近利,要以身作则,注重点滴培养和情感的熏陶,为“百年树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篇五:培养幼儿良好品质的重要性

  把对110的数字认知结合到游戏中这能让幼儿利用趣味性的拍球游戏理解抽象的数字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品三加强幼儿园教育培养幼儿养成认真品质加强幼儿园教育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幼儿在小学后能否专心听课是重要关键所以必须加强幼儿园的倾听指导是幼儿能够认真听例如教师在讲故事时可以引导幼儿根据教师讲的故事提出问题并且要求幼儿与其他小朋友进行互动交流能够帮助幼儿在日后进入小学阶段与师生生生进行交流互动为小组合作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

  浅谈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

  摘要:在开展活动时,教师要从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年龄出发,精心设计活动内容,激发幼儿的参与积极性,让他们通过学习和语言、游戏等活动获得深刻体验,在积极探索周围世界的过程中提高学习能力、交往能力,促进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的发展,实现全面和谐地发展,从而提高学习品质。关键词:学习品质;身心健康;认知规律

  在幼儿阶段,加强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是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助于日后的学习与成长。幼儿与其他年龄阶段的学生有所不同,即将迈入小学,身份也会有所转变,所以应当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使其能够适应小学学习的紧张感,并且加强小学系统化课程的基础夯实,这就需要在幼儿阶段,教师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与学习习惯。

  一、学习品质是保护弱势幼儿的重要因素对于那些处于弱势的幼儿来说,贫穷、家庭暴力、身体缺陷等各种不利因素都会干扰幼儿的发展。但是,如果这些身处弱势的幼儿具备积极的学习品质,就很可能免于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美国一项研究表明,积极的学习品质可以帮助幼儿抵御这些不利因素的干扰,“能对学龄幼儿的严重学业失败和身体、精神失调产生保护性的作用”。在理解了学习品质的重要性之后,我们不禁开始追问:学习品质到底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不同的幼儿形成了不同的学习品质?是什么在影响着幼儿学习品质的形成与发展?美国学者马里奥·希森教授认为,学习品质的形成受到主客观两种因素的影响。影响幼儿学习品质的主观因素主要为先天的遗传因素,如性格、气质、性别等,这些因素是幼儿出生时经遗传基因而带来的,它们是幼儿学习品质形成的基础,也是造成幼儿学习品质个体差异的内在原因。影响幼儿学习品质的客观因素主要为后天的环境因素,包括家庭、教育、文化、政治与政策等。那么,在幼儿园中,教师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呢?结合关于学习品质影响因素的分析,我们可以从师幼关系、课程选择与调整、教学方法、评估以及家庭参与等多个方面来培养幼儿良好、积极的学习品质。二、适宜的活动内容,促进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1.根据幼儿年龄设计活动内容,发展幼儿认知能力在幼儿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快乐的活动氛围中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兴趣,主动探索要学习的知识。在积极的学习中,教师的引导能有效激发幼儿的思维,使他们逐步理解这些知识,增加学习经验,促进他们学习能力的提高。在设计活动内容时,教师要从幼儿的年龄出发,根据小班、中班、大班幼儿的不同认知设计不同的学习内容。在进行小班活动时,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积极探索周围世界的特点多设计观察生活的活动内容,让幼儿在认真观察中对周围的事物有更多的了解。针对中班幼儿,教师要注重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在活动过程中能够主动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相关知识。针对大班幼儿,教师要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索能力,设计趣味性的活动内容,让他们进行主动探索和思考,使他们初步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

  好基础。通过针对性的活动,幼儿能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获得提高,在学习和进行事物认知时有更多的经验和依据,有利于促进他们认知能力的发展。

  2.设计趣味活动内容,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幼儿在探索周围世界、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对感兴趣的事物和知识能够主动进行探索,快速掌握这些内容。在设计活动内容时,教师要选择趣味性的活动方式,激发幼儿的注意力,让他们在快乐的学习中掌握所学内容,提高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进行“分类”活动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幼儿喜欢的毛绒玩具、新鲜的水果蔬菜、文具等,让他们动手操作把这些物品进行分类。通过实际操作,幼儿在直观方式下对分类有了深刻的理解,能够正确地进行物品分类。在“认识数字”的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拍皮球的游戏,给幼儿准备几个皮球,让他们分组进行拍皮球的游戏,一边拍球一边数数。把对1~10的数字认知结合到游戏中,这能让幼儿利用趣味性的拍球游戏理解抽象的数字,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品质。三、加强幼儿园教育,培养幼儿养成认真品质加强幼儿园教育,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幼儿在小学后能否专心听课是重要关键,所以,必须加强幼儿园的倾听指导,是幼儿能够认真听,例如教师在讲故事时可以引导幼儿,根据教师讲的故事,提出问题,并且要求幼儿与其他小朋友进行互动交流,能够帮助幼儿在日后进入小学阶段与师生、生生进行交流互动,为小组合作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我国著名军事家诸葛亮说过,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所以幼儿教师应当从小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在幼儿园阶段,对于布置的作业,要求幼儿准时保质保量的完成,安排的各项任务必须紧抓不放,能够使幼儿养成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势。通过一定时间的练习,幼儿能够养成认真的品质,为日后的学习与发展夯实基础。四、对幼儿发展中的个体差异予以尊重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因为先天遗传、后天学习以及生活环境等因素的不同,其个人能力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为此,家长应该对幼儿成长中这种不同差异给予一定的宽容和理解,切忌对幼儿实行统一的标准要求。幼儿的发展属于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且具有一定的阶段性特征。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的成长发展中,自身的发展速度以及达到某种目标的时间是不完全相同的。为此,我们应该遵循幼儿发展的规律,对幼儿发展过程中的个别差异给予相应的尊重和支持,从而引导他们向着更高水平的方向发展。同时,在育儿教育中,还应为幼儿设定符合其发展的目标,使幼儿在原有能力基础上得到快速的进步。五、在丰富多彩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发展幼儿的学习品质《指南》明确指出,要重视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和发展,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奠定其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学习品质是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因此培养和发展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也应该在活动中完成。参考文献[1]鄢超云,袁能艳.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J].幼儿教育·教育教学,2016,12(09):32-35.[2]杜林.如何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4,11(01):93-94.

  

  

篇六:培养幼儿良好品质的重要性

  致使孩子长大后成了一个性格内向少言寡语不愿表达自己凡事沉默以对的人父母后悔莫及??孩子之所以会变成这样正是因为父母漠视于孩子的兴趣要求孩子的请求长期得不到满足而是被一次又一次地抹杀长此以往让孩子觉得自己的想法愿望说出来也没有用不但得不到满足反而会换来父母的呵斥责怪因此拒绝和父母沟通

  教育总结:浅谈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教育总结:浅谈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导我们实施《指南》的过程中,要重视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的学习品质。让孩子在快乐的情绪中学习,保持对学习活动的积极态度,从而为孩子一生的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让孩子真正拥有幸福、快乐的童年。由此可见,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会让孩子受益终生,孩子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极其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品质,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积累,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一、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兴趣是孩子学习和探索新事物最重要、最持久的动力,也是孩子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先决条件。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才乐于去做、去探索、去发现、去钻研,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孩子感兴趣的事,只要不危及孩子的安全、健康、不违法,就要让孩子大胆地去做,并积极地加以引导、鼓励和支持。孩子的童年是短暂的,是不可逆行的,我们应从有利于孩子发展的角度出发,俯下身子,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给孩子真正需要的关爱,不把成人的意志强加给孩子。那种单纯追求知识技能的学习,而忽视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做法是短视而有害的。发生在同事身边的真实事例,使我感触颇深:同事的外甥小的时侯是个能说会道、性格开朗、活泼的孩子,可是由于父母整天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对于孩子的要求、兴趣不能加以正确地引导、支持和鼓励,而是让孩子根据家长的意愿,沿着家长铺设的道路前进,否则就轻则呵斥,重则打骂。致使孩子长大后成了一个性格内向、少言寡语、不愿表达自己、凡事沉默以对的人,父母后悔莫及……孩子之所以会变成这样,正是因为父母漠视于孩子的兴趣、要求,孩子的请求长期得不到满足,而是被一次又一次地抹杀,长此以往让孩子觉得自己的想法、愿望说出来也没有用,不但得不到满足,反而会换来父母的呵斥、责怪,因此拒绝和父母沟通。错误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了一定的伤害,致使孩子成了现在这个样子!而作为幼教工作者的我们也要时刻反省自己,找出自己在教育中的欠缺与不足,不断充实自己,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让孩子茁壮成长。二、从一日生活的环节出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我们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让幼儿自主参与、主动学习、探索,成为生活、学习、游戏的主人。1、合理利用区域活动区域活动是孩子们自由创作、自由发挥、自由探索、自由发现的小天地,是孩子们非常感兴趣,又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各种区域活动材料以其丰富多彩、直观、形象、富于操作性而深受各年龄段孩子的喜爱。因此,教师要抓住幼儿这一特点,从幼儿实际出发,设定一些直观、新颖、安全、简便、又易于幼儿操作的区域活动项目。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在区域活动中养成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的学习品质。例如:通过积塑区的拼插活动,可培养孩子大胆想象和创造的能力;通过图书区可培养孩子安静看书、认真专注的良好习惯;

  通过科学区的小实验活动,可培养孩子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等良好的学习品质……2、善于运用各科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是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科教学活动对幼儿的学习品质加以培养。在教学活动前,教师可通过自编儿歌《放哪里》:让幼儿知道小手放腿上,小脚放地上,眼睛看老师。培养幼儿正确的坐姿,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还可通过竞赛“比比谁坐得直”、“谁最棒”等激励幼儿上课时要认真听讲、有礼貌。在语言教学活动中,可引导孩子创编儿歌、谜语、故事;在美术活动和学唱歌曲时,可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大胆创造,引导孩子创编动作,续编歌曲等等。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教师要善于合理引导、启发、鼓励孩子,从而促进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养成。3、灵活运用游戏活动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活动,利用游戏对幼儿进行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游戏中,孩子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团结协作的精神、不怕困难、遵守规则以及敢于探索完成任务的毅力都是孩子良好学习品质的写照。三、从抓住随机教育的契机出发生活中其实处处有教育,教师要善于抓住随机教育的契机,推动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大千世界、千变万化、日新月异,在孩子们眼中,什么都是新鲜的、奇怪的、有趣的,他们喜欢观察、喜欢探索、充满了好奇、充满了幻想,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点引导幼儿积极观察、发现、探索其中的奥秘。例如:遇到下雨、下雪天,可引导孩子观察雨雪像什么;它们是怎样落下来的;为什么天上会下雨、下雪……在户外活动时,可引导孩子观察各种植物、天上的云、空中偶尔飞过的飞机、草丛里的小虫子、小蚂蚁、花园里的蝴蝶、蜻蜓、小瓢虫等等。总之,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感兴趣的事物,积极引导、启发、鼓励孩子大胆探索、大胆发言,要热情耐心地引导幼儿深入观察、互相讨论、共同寻求答案,激发孩子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四、从家园同步共同培养出发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养成,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同样离不开家庭的熏陶。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指出:“良好习惯之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应负重要的责任。”因此,我利用家长会和《家园信息栏》向家长宣传培养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重要性及其要求、建议、培养方法等。此外,我还利用《幼儿成长手册》、早接待、晚离园的时间与家长交流,和家长一起研究、探讨孩子的教养问题、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让家长也加入到培养孩子良好学习品质的队伍中来,真正做到家园同步、共同培养。

  总之,要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既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又要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的发展。此外,教师和家长也要做孩子的表率、树立榜样的作用,共同携手、共同培养,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使孩子受益终生,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篇七:培养幼儿良好品质的重要性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意义

  摘要:一个人的行为习惯直接反映其综合素质,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其自我发展非常重要,会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其未来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了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意义,分析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其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幼儿;行为习惯;意义引言幼儿时期是一个人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而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不是天生而来的,需要经过后天的培养,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逐渐养成的。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对幼儿的一生产生积极影响,对其终身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不仅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文明的要求。因此,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良好的行为习惯体现在幼儿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幼儿教师及家长应当有效配合,有效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其健康成长。一、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意义(一)良好行为习惯关系到幼儿未来成就良好行为习惯是一个人健康人生的重要基础,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其走向成功的必备品质。一个人的智力固然对其未来可能获得的成就有莫大的联系,但其性格、意志、习惯等非智力因素对其未来成就的高低发挥着决定性作用。而行为习惯对性格的养成,意志的锻炼都具有直接影响。因此,良好的行为习惯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未来成就。幼儿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将其培养成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而成为“人才”的首要标准就是具有优秀的行为习惯,保证其在学习生活中都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具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而以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自主自律的精神能力,最终获得成功。(二)幼儿时期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幼儿时期是一个人自主性发展的初始阶段,具有非常高的可塑性与模仿性,随着幼儿独立活动能力的不断增强,对世界探索求知欲望不断增加,对各种技能以及行为的学习力非常强,是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黄金时期。幼儿在学习生活中,会不自觉的重复练习、积累各种不同的行为习惯。然而,由于其并没有足够的知识经验辨别是非,生活自理与行为自控能力都比较差,如果不给予正确的引导,稍不注意就会导致幼儿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一旦不良行为习惯养成,再进行纠正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因此,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应当抓住幼儿关键期,为其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三)当前幼儿家庭教育不利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家庭教育对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具有直接决定性影响。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幼儿家庭教育中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父母忙于工作疏忽与幼儿的交流,导致家庭教育存在极大的缺陷,不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同时,现代幼儿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过分强调对孩子的智力开发,忽视了全面素质教育,导致幼儿成长期间失去劳动行为能力,性格骄纵偏颇等,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带来极大的阻碍,甚至于对幼儿成长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其健康成长。因此,提高家长对幼儿教育的重视度,加强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具有迫切性。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有效途径

  (一)在幼儿常规教学中培养良好行为习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长期的日常生活中慢慢积累,逐渐形成。因此,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需要贯穿于幼儿常规教学中的方方面面。首先,在幼儿教学中,教师应当从幼儿性格特点出发,加强幼儿教育与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机结合,进行常规教学。例如,在吃穿住用行等方面,制定适应幼儿发展的良好行为准则,通过结合实际教育,让幼儿了解良好行为习惯内容与标准。如在吃饭时,教导幼儿饭前洗手,不能浪费食物;活动时要懂得互相谦让,玩具玩完后要放到原来的位置;与人说话要讲文明,讲礼貌,等等。通过常规教学中的行为规范,指导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在常规教学中培养,还需要教师树立实时教育的意识,随时随地对幼儿进行行为指导,及时发现并阻止幼儿不良行为,避免其养成恶习,并培养其良好行为习惯。(二)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是引导幼儿通过自主探究,潜移默化的将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容与标准灌输到幼儿意识中,促使其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在实践活动中,幼儿可以通过语言与行为的结合,直观了解良好行为习惯,从而自觉遵守良好行为习惯要求。通过情境模拟方式,让幼儿在不同情境中对良好行为进行表演,从而在迁移到实际情境中时,能够懂得应该怎样做,使良好行为在其脑海中扎根,进而形成习惯。例如,在幼儿玩玩具时,通常有虽有乱丢的习惯,如果单纯的跟孩子讲乱丢玩具不是好习惯,玩具玩完之后应当放回原来的位置,则其很难养成玩过的玩具归位的良好习惯。如果组织幼儿进行“把玩具送回家”的游戏,小朋友跟玩具一起玩,小朋友玩累了要回家,玩具玩累了也要回家,小朋友要像大人一样,把玩具送回家。这样幼儿会主动将玩具放回原位,并且在以后同样的情境中,会自主将玩具物归原位,从而形成良好的整理能力与习惯。(三)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幼儿教育中,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是最主要两部分,家园良好合作,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首先,通过家园合作,幼儿园教师可以加强对家长正确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传授,提高家长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视度,与培养方法的正确性。其次,通过家园合作,教师与家长可以对幼儿在家园两地的行为表现进行及时的沟通交流,及时发现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的苗头,并针对性的纠正,从而加强对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最后,提升家长对言传身教的重视度,在家庭生活中为幼儿树立模范榜样,以身作则,促使家长以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幼儿形成正面的影响。通过家园合作,使幼儿处于良好的教育氛围中,为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奠定基础。总结总而言之,幼儿时期是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黄金时期,对其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同时也关系到未来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加强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个人、社会发展的重要奠基工程,需要我们常抓不懈。参考文献:[1]李莲花.家园合作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探讨[J].新课程研究,2019(14):99-100.[2]周毛才让.一日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J].中国农村教育,2019(12):126.

  

推荐访问:培养幼儿良好品质的重要性 重要性 幼儿 培养

本文链接:https://www.xpbxgsx.cn/zhuantifanwen/fanwendaquan/1285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4 精优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15042696号-1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