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精优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范文大全 >

2023年度中医临床路径总结优化,中医内科临床路径(五篇)(2023年)

时间:2023-04-07 10:20:02 来源:精优范文网
导读: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那关于总结格式是怎样的呢?而个人总结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总结范文,供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中医临床路径总结优化,中医内科临床路径(五篇)(2023年),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中医临床路径总结优化,中医内科临床路径(五篇)(2023年)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那关于总结格式是怎样的呢?而个人总结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医临床路径总结优化 中医内科临床路径篇一

中医临床路径

中医临床路径

目 录

小儿紫癜(过敏性紫癜)中医临床路径…………………………451 肺炎喘嗽(肺炎)中医临床路径…………………………………455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临床路径………………………………460 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中医临床路径…………………………464 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中医临床路径…………………………467 五迟、五软、五硬(脑性瘫痪)中医临床路径…………………471 小儿肌性斜颈中医临床路径………………………………………476

——

儿科中医临床路径

小儿紫癜(过敏性紫癜)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过敏性紫癜的患儿。

一、小儿紫癜(过敏性紫癜)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紫癜(tcd编码:bez24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过敏性紫癜(icd-10编码:d69.004)。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新世纪教材《中医儿科学》(汪受传主编,中国中医药出 版社,2002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 民卫生出版社)和《诸福堂实用儿科学》第七版(胡亚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紫癜(过敏性紫癜)诊疗方案”。小儿紫癜(过敏性紫癜)临床常见证候:

风热伤络证

血热妄行证

阴虚火旺证

气不摄血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紫癜(过敏性紫癜)诊疗方案”。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小儿紫癜(过敏性紫癜)。

2.患儿适合,监护人同意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紫癜(tcd编码:bez240)和过敏性紫癜(icd-10编码:d69.004)的患者。

2.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 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出现严重腹痛、呕血、便血、肾脏损伤者,不进入本路径。

— 451 —

儿科中医临床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隐血

(2)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功能检测

(3)凝血功能

(4)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

(5)心电图、胸部 x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 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放免检测;

过敏原测定、c反应蛋白(crp)、尿 nag酶、血沉、ena抗体谱、血型、肝胆肾脏彩超 检查、乙肝五项、丙肝抗体、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筛查,如抗核抗体(ana)、抗双链 dna 抗体(ds-dna);
输血前检查;
发热或疑有感染者可选择病原学检查。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风热伤络证:疏风清热,凉血活血。

(2)血热妄行证:清热解毒,凉血化瘀。

(3)阴虚火旺证:滋阴降火,凉血化瘀。

(4)气不摄血证:益气摄血,活血止血。

2.辨证选择中成药注射液及中成药

3.中药熏蒸疗法:根据临床辨证分型选择不同治法方药。

4.儿科基础治疗:主要包括营养支持疗法等。

5.护理:辨证施护。

(九)出院标准

1.病情稳定,无大量新出皮肤紫癜。

2.关节痛等临床症状消失。

3.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十)有无变异及其原因分析

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治疗过程中由于病情变化,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如严重腹痛、呕血、便血、尿检明显异常、胃肠道穿孔等),需进行积极对症处理,退出本路径。

3.因患儿及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

— 452 —

儿科中医临床路径

二、小儿紫癜(过敏性紫癜)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紫癜(过敏性紫癜)(tcd编码:bez240、icd-10编码:d69.004)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发病日期:
年 月 日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18天 实际住院日:

时间

年 月 日

(第 1天)年 月 日

(第2~ 3天)

主要诊疗工作

□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完成病历书写及病程记录

□初步拟定诊疗方案

□完善辅助检查

□完成病情评估签署相关告知书

□密切观察病情,防治并发症

□与家属交代病情及注意事项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完成入院检查

□上级医师查房,评估病情,调整和补充诊 疗方案

□完成病历书写及病程记录

□注意防治并发症

重点医嘱 长期医嘱:

□儿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辨证膳食指导

□中医辨证

□口服中药汤剂

□中成药治疗

□静点中成药注射液

□中药熏蒸法

□基础治疗

临时医嘱: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隐血;

□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功能检测;

□凝血功能;

□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放免检测;

□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

□其他检查

□对症处理

长期医嘱:

□儿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辨证膳食指导

□中医辨证

□口服中药汤剂

□中成药治疗

□静点中成药注射液

□中药熏蒸法

□基础治疗

临时医嘱:

□完善入院检查

□对症处理

主要护理工作 □护理常规

□入院护理评估

□完成护理记录

□观察并记录病情变化

□进行入院健康教育及检查前注意事项

□饮食、日常护理指导

□配合监护和急救治疗

□制定规范的护理措施

□饮食指导

□密切观察病情,注意紫癜、腹痛情况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2.□无 □有,原因:

1.2.责任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 453 —

儿科中医临床路径

时间

年 月 日

(第4~17天)

年 月 日

(第 18天,出院日)

主要诊疗工作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上级医师查房,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确定出院时间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及病程记录

□防治并发症

□复查相关检查项目

□完成出院记录

□向患者交代出院注意事项及随诊方案

□通知出院

□开具出院带药

□书写出院小结,预约复诊日期

重点医嘱 长期医嘱:

□儿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辨证膳食指导

□中医辨证

□口服中药汤剂

□中成药治疗

□静点中成药注射液

□中药熏蒸法

□基础治疗

临时医嘱:

□复查异常检查

□对症处理

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门诊随诊

主要护理工作 □观察病情变化

□指导患者饮食添加

□健康宣教

□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进行出院宣教

□指导出院带药的煎法服法 □指导出院随访

□协助办理出院手续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2.□无

□有,原因:

1.2.责任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 454 —

儿科中医临床路径

肺炎喘嗽(肺炎)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肺炎的轻症患者。

一、肺炎喘嗽(肺炎)轻症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肺炎喘嗽(tcd编码:bez02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肺炎(icd-10编码:j18.9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 准》(zy/t001.4-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试行)(中华医学会儿科 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2006年)。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肺炎喘嗽(肺炎)诊疗方案”。

肺炎喘嗽(肺炎)轻症临床常见证候:

风热闭肺证

痰热闭肺证

毒热闭肺证

正虚邪恋证(阴虚肺热证、肺脾气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肺炎喘嗽(肺炎)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肺炎喘嗽(肺炎)。

2.患儿适合,监护人同意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为肺炎喘嗽(tcd编码:bez020)和肺炎(icd-10编码:j18.901)。

2.符合轻度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患者。

3.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 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 455 —

儿科中医临床路径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的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c反应蛋白(crp)

(3)肺炎支原体检测

(4)胸部 x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患儿的病情需要而定,如痰培养、血培养、呼吸道病

毒检测、肺部ct、血气分析、血生化检测、心肌酶谱、支气管镜检查、肺功能、心电图 检查、人型ppd、血液 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免疫球蛋白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煮散剂

风热闭肺证:疏风清热,宣肺开闭。

痰热闭肺证:清热涤痰,泄肺开闭。

毒热闭肺证:清热解毒,泄肺开闭。

阴虚肺热证:清热宣肺,养阴益胃。

肺脾气虚证:健脾益气,宣肺化痰。

2.辨证使用中成药或中药注射液

3.外治法

(1)中药敷胸

(2)药物穴位敷贴疗法

(3)肺炎贴经皮治疗

(4)雾化吸入疗法

(5)中药敷脐

(6)中药灌肠

(7)拔罐疗法

4.护理:辨证施护。

(九)出院标准

1.咳嗽明显减轻,无气急,无气喘,一般状况良好。

2.连续 3天腋温<37.5℃。

3.肺部罗音消失,x线胸片显示炎症消失或吸收好转。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 456 —

儿科中医临床路径

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肺炎喘嗽变证出现或伴有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脓毒性休克、中毒性脑病等重

度肺炎表现或有先天性疾病及肝肾功能不全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 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退出本路径。

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退出本路径。

4.因患儿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

— 457 —

儿科中医临床路径

二、肺炎喘嗽(肺炎)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肺炎喘嗽(肺炎)轻症(tcd编码:bez020,icd-10编码:j18.901)

患者姓名:
性别: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发病日期:
年 月 日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14天 实际住院日:

时间

年 月 日

(第 1天)年 月 日

(第2~ 3天)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舌象、指纹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完成病历书写和病程记录

□初步拟定诊疗方案

□完善辅助检查

□密切观察、防治并发症,必要时监护

□与监护人沟通,向其交代病情及注意事项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防治并发症

□完成病历书写和病程记录

□上级医师查房: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或补 充诊疗方案

□完善入院检查,据检查结果予相应处理

□注意病情变化

长期医嘱

□儿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按不同年龄选择喂养方式(母乳喂养、流 质、半流质,乳糖不耐受者为低乳糖奶粉喂 养)

□辨证内服中药汤剂、中药煮散剂

□辨证使用中成药或中药注射剂

□外治法

临时医嘱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c反应蛋白(crp);

□血生化检测;

□肺炎支原体检测。

□胸部 x线片。

□其他检查

□对症处理

长期医嘱

□儿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按不同年龄选择喂养方式(母乳喂养、流 质、半流质,乳糖不耐受者为低乳糖奶粉喂 养)

□辨证内服中药汤剂、中药煮散剂

□辨证使用中成药或中药注射剂

□外治法

临时医嘱

□继续完善入院检查

□对症处理

主要 护理 工作

□护理常规

□完成护理记录

□观察并记录病情变化及救治过程

□静脉抽血

□制定规范的护理措施

□生活与心理护理

□根据患者病情和危险性分层指导患者的喂养和 锻炼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2.□无 □有,原因:

1.2.责任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 458 —

儿科中医临床路径

时间

年 月 日

(第4~ 9天)

年 月 日

(第10~ 14天)

□上级医师查房与诊疗评估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防治并发症

□治疗效果、危险性和预后评估

□据检查结果予相应处理

□注意病情变化

□上级医师查房,确定出院时间。

□符合出院标准者,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和随 访方案,□指导出院后康复,预约复诊日期。

□通知出院

□完成出院前的有关记录

□健康宣教

长期医嘱

□儿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按不同年龄选择喂养方式(母乳喂 养、流质、半流质等)

□口服中药汤剂或煮散剂

□口服中成药

□静点中药注射液

□外治法

临时医嘱

□复查异常检查 □对症处理

出院医嘱

□开具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主要

护理

工作

□配合治疗

□生活与心理护理

□根据患儿的体质进行营养喂养指导

□配合康复

□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出院指导

□送患者出院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2.□无 □有,原因:

1.2.责任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 459 —

儿科中医临床路径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临床路径

一、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参照 2007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修订的“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概念和判断条 件”。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诊疗方案”。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常见证候:

肺脾气虚证

气阴两虚证

肺胃积热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诊疗方案”。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2.患儿适合,监护人同意患儿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疗程时间为≤60天/疗程。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的患儿。

2.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 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患儿出现急性呼吸道感染时,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指纹特点。注意证候的动 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

— 460 —

儿科中医临床路径

(2)尿常规

(3)大便常规

(4)血微量元素测定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唾液分泌型 iga(siga)及鼻、胸部 x线

检查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肺脾气虚证:补益肺脾。

(2)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

(3)肺胃积热证:清宣肺胃。

2.其他疗法

(1)捏脊疗法。

(2)中药穴位注射。

(九)完成路径标准

1.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次数和病情符合同年龄组正常标准。

2.异常的免疫功能、血微量元素等得到改善。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在治疗期内,患儿患急性呼吸道感染,因病情需要,针对性抗感染、对症、支 持等相应治疗时间超过 10天者,退出本路径。

2.治疗期间患儿出现其他意外情况需进一步明确诊断时,退出本路径。

3.因患儿及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 461 —

儿科中医临床路径

二、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临床路径门诊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反复呼吸道感染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身高:
cm(脱鞋)体重:
kg 门诊号:
进入路径时间:
年 月 日 完成路径时间:
年 月 日

标准疗程时间≤60天 实际治疗时间:

时间

年 月 日

(第 1天)年 月 日

(第2~28天)

年 月 日

(第29~ 60天)

主要诊疗工作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

□血常规

□尿常规

□便常规

□血微量元素

□其他检查

□完成初步诊断

□中医辨证

□确定治疗方案

□辨证口服中药汤药/中成 药

□捏脊疗法

□中药穴位注射

□完成首诊门诊病历

□向家长交代病情和注意事项

□完成复诊记录

□据检查结果予相应处理

□注意病情变化

□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健康宣教

□复查异常检查项目

□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制定随访计划、门诊随访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2.□无 □有,原因:

1.2.□无 □有,原因:

1.2.医师

签名

治疗后随访1~6月情况

时间

年 月 日

(治后 2个月)

年 月 日

(治后 4个月)

年 月 日

(治后 6个月)

疾病改善情况

随访 2月内呼吸道感染情况

□上呼吸道感染

次平均病程 天

□气管支气管炎

次平均病程 天

□肺炎

次平均病程 天

随访 4月内呼吸道感染情况 □上呼吸道感染

次平均病程 天

□气管支气管炎

次平均病程 天

□肺炎

次平均病程 天

随访 6月内呼吸道感染情况 □上呼吸道感染

次平均病程 天

□气管支气管炎

次平均病程 天 □肺炎

次平均病程 天

中医

证候

改善

情况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2.□无 □有,原因:

1.2.□无 □有,原因:

1.2.医师

签名

— 462 —

儿科中医临床路径

治疗后随访7~12月情况

时间

年 月 日

(治后 8个月)

年 月 日

(治后 10个月)

年 月 日

(治后 12个月)

主要 工作

□完成随访记录 □完成随访记录 □完成随访记录

□评定疗效

疾病改善情况

随访 8月内呼吸道感染情况

□上呼吸道感染

次平均病程 天

□气管支气管炎

次平均病程 天

□肺炎

次平均病程 天

随访 10月内呼吸道感染情 况

□上呼吸道感染

次平均病程 天

□气管支气管炎

次平均病程 天

□肺炎

次平均病程 天

随访 12月内呼吸道感染情 况

□上呼吸道感染

次平均病程 天

□气管支气管炎

次平均病程 天

□肺炎

次平均病程 天

候 改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2.

□无

□有,原因:

1.2.

□无

□有,原因:

1.2.

医师签名

— 463 —

儿科中医临床路径

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的急性发作期轻度患儿。

一、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哮喘(tcd编码为:bnf04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支气管哮喘(tcd-10编码为:j45.9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 准》(zy/t001.4-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制定的《儿童支气管哮喘 诊断与防治指南》(2008年)。

2.病期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制定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 防治指南》(2008年)。

急性发作期:突然发生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或原有症状急剧加重,两 肺听诊闻及哮鸣音。

3.急性发作期严重度分级:参照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制定的《儿童支气 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08年)。

轻度:走路时可有气短,说话时及休息时无气短;
可平卧;
讲话能成句;
意识清楚,可有焦虑、烦躁;
呼吸频率轻度增加;
常无辅助呼吸肌活动及三凹征;
两肺呼气末期可 闻及散在哮鸣音。

4.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诊疗 方案”。

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临床常见证候:

寒性哮喘证

热性哮喘证

外寒里热证

虚实夹杂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诊疗 方案”。

— 464 —

儿科中医临床路径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

2.患儿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且其家长或监护人同意者。

(四)标准治疗时间≤7天(每个疗程)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哮喘(tcd编码为:bnf040)和支气管哮喘(tcd-10编码为:
j45.901)。

2.急性发作期的轻度患儿。

3.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 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患儿处于中度、重度、危重度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临床缓解期,不进入 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指纹特点,注意证候的动

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血常规。

2.可选择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气分析,肺功能、胸部x线片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寒性哮喘证:温肺化痰、降气平喘。

(2)热性哮喘证:清肺化痰、降气平喘。

(3)外寒里热证:解表清里,止咳定喘。

(4)虚实夹杂证:温肺平喘,补肾纳气。

2.针灸疗法:取定喘、天突、内关等穴位。

(九)完成路径标准

1.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消失。

2.两肺听诊未闻及明显哮鸣音。

3.没有需要治疗的并发症。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治疗期间,患儿出现中、重或危重度哮喘发作,根据病情需要,使用抗炎、平喘等相应西医治疗措施,退出本路径。

2.治疗期间,患儿合并其他疾病需要其他治疗,退出本路径。

3.因患儿或其监护人的意愿影响治疗依从性,退出本路径。

— 465 —

儿科中医临床路径

二、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中医临床路径门诊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tcd编码为:bnf040、tcd-10编码为:j45.901)

疾病分期:急性发作期 病情程度:轻度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身高:
cm 体重:kg门诊号:

进入路径时间:
年 月 日 结束路径时间:
年 月 日

标准治疗时间≤7 天 实际治疗时间:

时间

年 月 日

(第 1天)年 月 日

(第 4天)年 月 日

(第 7天)主要诊疗工作 □询问病史

□体格检查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必需的检查项目

□血常规

□可选择检查项目

□血气分析

□肺功能

□胸部 x线片

□其他项目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完成初步诊断

□确定治疗方案

□辨证口服中药汤剂

□辨证口服中成药

□针灸疗法

□交代注意事项

□询问治疗后情况

□体格检查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评估疗效情况

□调整治疗方案 □辨证口服中药汤剂

□辨证口服中成药

□针灸疗法

□交代注意事项

□询问治疗后情况

□体格检查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复查项目(根据需要)

□血常规

□血气分析

□肺功能

□胸部 x线片

□其他项目

□评估疗效情况

□交代注意事项

□制定随访方案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 原因:

1.2.□无 □有 原因:

1.2.□无 □有 原因:

1.2.医师

签名

— 466 —

儿科中医临床路径

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的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的患 儿。

一、小儿哮喘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哮喘(tcd编码为:bnf04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支气管哮喘(tcd-10编码为:j45.9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 准》(zy/t001.4-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制定的《儿童支气管哮喘 诊断与防治指南》(2008年)。

2.病期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制定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 防治指南》(2008年)。

慢性持续期:近3个月内不同频度和(或)不同程度地出现过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

临床缓解期:无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并维持 3个月以上。

3.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诊疗 方案”。

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临床常见证候:

(1)痰瘀内伏证

(2)肺气亏虚证

(3)脾气亏虚证

(4)肾气亏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诊疗 方案”。

— 467 —

儿科中医临床路径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

2.患儿适合、监护人同意患儿接收中医治疗。

(四)标准疗程时间≤90天/疗程。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哮喘(tcd编码为:bnf040)和支气管哮喘(tcd-10编码为:
j45.901)的患儿。

2.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 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疾病分期属于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的患儿。

4.患儿处于急性发作期,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指纹特点,注意证候的动 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

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如血常规、血清特异性ige、过敏源,肺功能、胸部 x线检查

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痰瘀内伏证:化痰祛瘀。

(2)肺气亏虚证:益肺固表。

(3)脾气亏虚证:健脾化痰。

(4)肾气亏虚证:补肾益气。

2.穴位敷贴

3.膏方(冬至时开展)

(九)完成路径标准

1.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没有发生。

2.两肺听诊未闻及哮鸣音。

3.没有需要治疗的并发症。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治疗期间,患儿出现哮喘急性发作,退出本路径。

2.治疗期间,患儿合并其他疾病需要其他治疗,退出本路径。

3.因患儿或其监护人的意愿影响治疗依从性,退出本路径。— 468 —

儿科中医临床路径

二、小儿哮喘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中医临床路径门诊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tcd编码为:bnf040、tcd-10编码为:j45.901)

疾病分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身高:
cm 体重:kg门诊号:

进入路径时间:
年 月 日 结束路径时间:标准治疗时间≤90 天 实际治疗时间:

时间

年 月 日

(第 1天)年 月 日

(15~ 30天)年 月 日

(31~ 45天)主要诊疗工作 □询问病史

□体格检查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血常规

□ige □过敏源

□肺功能

□胸部 x线 □其他项目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完成初步诊断

□确定治疗方案

□辨证口服中药汤剂

□辨证口服中成药

□穴位敷贴

□膏方(冬至时开展)

□交代注意事项

□询问治疗后情况

□体格检查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评估疗效情况

□调整治疗方案

年 月 日

□辨证口服中药汤剂

□辨证口服中成药

□穴位敷贴

□膏方(冬至时开展)

□交代注意事项

□询问治疗后情况

□体格检查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评估疗效情况

□调整治疗方案

□辨证口服中药汤剂

□辨证口服中成药

□穴位敷贴

□膏方(冬至时开展)

□交代注意事项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 原因:

1.2.□无 □有 原因:

1.2.□无 □有 原因:

1.2.医师

签名

— 469 —

儿科中医临床路径

时间

年 月 日

(46~60天)

年 月 日

(61~ 75天)年 月 日

(76~ 90天)主要诊疗工作

□询问治疗后情况

□体格检查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评估疗效情况

□调整治疗方案

□辨证口服中药汤剂

□辨证口服中成药

□穴位敷贴

□膏方(冬至时开展)

□交代注意事项

□询问治疗后情况

□体格检查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评估疗效情况

□调整治疗方案

□辨证口服中药汤剂

□辨证口服中成药

□穴位敷贴

□膏方(冬至时开展)

□交代注意事项

□询问治疗后情况

□体格检查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复查项目(根据需要)

□血常规

□ige □过敏源

□肺功能

□胸部 x线 □其他项目

□评估疗效情况 □交代注意事项

□制定随访方案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 原因:

1.2.□无 □有 原因:

1.2.□无 □有 原因:

1.2.医师

签名

— 470 —

儿科中医临床路径

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小儿腹泻病的轻型腹泻患者。

一、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小儿泄泻(tcd编码:bnp11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小儿腹泻病(icd-10编码:k52.904)。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 准》(zy/t001.4-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胡亚美、江载芳主编,人 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

2.疾病分期

(1)急性期:病程 2周以内。

(2)迁延性期:病程 2周至 2个月。

(3)慢性期:病程大于 2个月。

3.疾病分型

(1)轻型

(2)中型

(3)重型

4.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诊疗 方案”。

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临床常见证候:

风寒泄泻证

湿热泄泻证

伤食泄泻证

寒湿泄泻证

脾虚泄泻证

脾肾阳虚泄泻证

— 471 —

儿科中医临床路径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诊疗 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

2.患儿适合,监护人同意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疗程时间

急性泄泻≤5天/疗程,迁延性及慢性泄泻≤10天/疗程。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小儿泄泻(tcd编码:bnp110)和小儿腹泻病(icd-10编码:
k52.904)。

2.轻型腹泻者。

3.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 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大便轮状病毒检测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心肌酶、电解质、便培养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

(1)中药汤剂

(2)中药煮散剂

(3)中成药

2.小儿推拿疗法

3.其他疗法

(1)敷贴疗法

(2)中药灌肠法

(3)针灸疗法

(九)完成路径标准

1.大便成形,次数明显减少,全身症状明显改善。

— 472 —

儿科中医临床路径

2.便常规、血电解质正常。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因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需要复查,导致门诊治疗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2.若检查结果出现侵袭性细菌感染;
严重水、电解质紊乱;
合并心、脑、肝、肾、肺及造血系统疾病,退出本路径。

3.因患儿及家属的意愿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

— 473 —

儿科中医临床路径

二、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门诊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tcd编码:bnp110,icd-10编码:k52.904)

疾病分期为急性期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进入路径时间:
年 月 日 结束路径时间:标准治疗时间:≤5天 实际治疗时间:

时间

年 月 日

(第 1天)年 月 日

(第2~ 4天)

年 月 日

(第 5天)主要诊疗工作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大便轮状病毒检测

□心肌酶

□电解质

□便培养

□完成初步诊断

□中医辨证

□确定治疗方法

□中药内服

□小儿推拿

□其他疗法

□完成首诊门诊病历

□向家长交代病情和注意事项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注意证候变化

□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 案

□完成复诊记录

□病情评估

□判断治疗效果

□制定随访计划

年 月 日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2.□无

□有,原因:

1.2.□无

□有,原因:

1.2.医师

签名

— 474 —

儿科中医临床路径

三、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迁延性及慢性期中医临床路径门诊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tcd编码:bnp110,icd-10编码:k52.904)

疾病分期为迁延性及慢性期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门诊号:

进入路径时间:
年 月 日 结束路径时间:标准治疗时间:≤9天 实际治疗时间:

时间

年 月 日

(第 1天)年 月 日

(第2~ 4天)

年 月 日

(第5~ 8天)

年 月 日

(第 9天)主要诊疗工作

□询问病史、体格检 查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进行必要的辅助检 查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大便轮状病毒检 测

□心肌酶

□电解质

□便培养

□完成初步诊断

□中医辨证

□确定治疗方法

□中药内服

□小儿推拿

□其他疗法

□完成首诊门诊病历

□向家长交代病情和 注意事项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年 月 日

□注意证候变化

□根据病情变化调整 治疗方案

□完成复诊记录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注意证候变化

□根据病情变化调整 治疗方案

□完成复诊记录

□病情评估

□判断治疗效果

□制定随访计划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2.□无

□有,原因:

1.2.□无

□有,原因:

1.2.□无

□有,原因:

1.2.医师

签名

— 475 —

儿科中医临床路径

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小儿腹泻病的中型腹泻患者。

一、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小儿泄泻(tcd编码:bnp11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小儿腹泻病(icd-10编码:k52.904)。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 准》(zy/t001.4-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胡亚美、江载芳主编, 人 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

2.疾病分期

(1)急性期:病程 2周以内。

(2)迁延性期:病程 2周至 2个月。

(3)慢性期:病程大于 2个月。

3.疾病分型

(1)轻型

(2)中型

(3)重型

4.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诊疗 方案”。

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临床常见证候:

风寒泄泻证

湿热泄泻证

伤食泄泻证

寒湿泄泻证

脾虚泄泻证

— 476 —

儿科中医临床路径

脾肾阳虚泄泻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诊疗

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

2.患儿适合,监护人同意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

急性泄泻≤7天/疗程,迁延性及慢性泄泻≤14天/疗程。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小儿泄泻(tcd编码:bnp110)和小儿腹泻病(icd-10编码:
k52.904)的患儿。

2.中型腹泻者。

3.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 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大便轮状病毒检测,夏季需检查大便培养

(3)c-反应蛋白(crp)

(4)电解质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心肌酶、大便培养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

(1)中药汤剂

①风寒泄泻证:疏风散寒,化湿和中。

②湿热泄泻证:清肠解热,化湿止泻。

③伤食泄泻证:运脾和胃,消食化滞。

④寒湿泄泻证:温脾燥湿、渗湿止泻。

⑤脾虚泄泻证:健脾益气,助运止泻。

⑥脾肾阳虚泄泻证: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 477 —

儿科中医临床路径

(2)中药煮散剂

(3)中成药

2.小儿推拿疗法

3.其他疗法

(1)敷贴疗法

(2)中药灌肠法

(3)针灸疗法

(九)出院标准

1.大便成形,次数明显减少,全身症状明显改善。

2.便常规、血电解质正常。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因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需要复查,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增加住院费用。

2.若检查结果出现侵袭性细菌感染;
严重水、电解质紊乱;
合并心、脑、肝、肾、肺及造血系统疾病,退出本路径。

3.因患儿及家属的意愿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

— 478 —

儿科中医临床路径

二、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tcd编码:bnp110,icd-10编码:k52.904)

疾病分期为急性期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发病时间:
年 月 日 住院日期:标准住院日:≤7天 实际住院日:

时间

年 月 日

(第 1天)年 月 日

(第2~ 4天)

年 月 日

(第5~ 6天)

年 月 日

(第 7天)主要诊疗工作

□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

□进行脱水程度评估、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评估等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初步拟定诊疗方案

□完成病历书写和病程 记录

□完善辅助检查

□密切观察病情,防治 并发症,必要时监护

□向家长交代病情和注 意事项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根据检查结果及时 予以相应处理

□上级医师查房,评 估治疗效果,调整或 补充诊疗方案

□完成病历书写、病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天

年 月 日

程记录及上级医师查 房记录

□完善入院检查

□防治并发症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根据检查结果及时 予以相应处理

□上级医师查房与诊 疗评估

□完成当日病程和上 级医师查房记录

□防治并发症

□治疗效果和预后评 估

□上级医师查房,同意其出院

□完成当日病程及 出院记录

□向患儿及家长交 代出院后注意事项 及随访方案□开具 出院诊断书

□开具出院带药

□指导出院后合理 喂养

重点医嘱 长期医嘱

□儿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流质、半流质饮食,乳糖不耐受者为低乳糖 奶粉喂养

□中医辨证

□中药内服

□小儿推拿疗法

□其他疗法

□儿科基础治疗

临时医嘱

□完善入院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大便轮状病毒检测

□c-反应蛋白(crp)□心肌酶

□电解质

□其他检查依患者具 体情况而定

□对症处理

长期医嘱

□儿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流质、半流质饮食,乳糖不耐受者为低乳 糖奶粉喂养

□中医辨证

□中药内服

□小儿推拿疗法

□其他疗法

□儿科基础治疗

临时医嘱

□完善入院检查

□复查异常项目

□对症处理

长期医嘱

□儿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流质、半流质饮食,乳糖不耐受者为低乳 糖奶粉喂养

□中医辨证

□中药内服

□小儿推拿疗法

□其他疗法

□儿科基础治疗

临时医嘱

□复查异常项目

□对症处理

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门诊随诊

— 479 —

儿科中医临床路径

主要 护理 工作

□护理常规

□完成护理记录

□观察并记录病情变化

□配合监护

□配合急救及治疗

□制定规范的护理措 施

□保持肛周清洁,观 察便色、便次并记录 □注意腹胀及排气情 况

□饮食指导,健康宣 教

□配合治疗

□保持肛周清洁,观 察便色、便次并记录

□注意腹胀及排气情 况

□饮食指导,健康宣 教

□协助办理出院手 续

□交代出院后注意 事项,进行卫生宣 教

□指导出院带药的 煎服方法

□送病人出院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2.□无

□有,原因:

1.2.□无

□有,原因:

1.2.□无

□有,原因:

1.2.责任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 480 —

中医临床路径总结优化 中医内科临床路径篇二

2017临床路径总结

我院开展临床路径电子化以来,通过不断实践及多方面的学习,对临床路径电子化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在2017年多次组织专家讨论,经过不断筛选,在原有纸质版病种的基础上,除原有不适合我院的病种,增加新的临床路径病种并把其导入到我院的his系统中,实施电子化路径。经过各科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我院在临床路径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现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1、确定完善及实践临床路径电子化的病种,2017年12月底我院纳入临床路径管理的共有17个专业,126个病种,其中共制定出电子化临床路径共17个专业,106病种,试点专业及病种如下:

2、实施效果评价及分析:

我院对实施临床路径的试点病种相关指标进行收集、整理,对中途退出路径的病例,科室临床路径管理小组组织对相关病例进行讨论,分析退出路径原因及存在问题。对成功实施的病例,通过分析治疗过程、患者转归情况、总体费用对比情况、患者满意度及认可度等指标实施效果评价。

2017年,在医院领导大力支持及在全体医生共同努力下,全院共完成17个专业106个病种的路径病例。符合路径标准的患者有2556人,进入路径的病例有2556人,完成路径的病例有2556人,变异病例为110例,退出病例为20例。其中前十位的病种为:正常分娩980例、计划性剖宫产865例、小儿支气管肺炎100例、上呼吸道感染83例、腹股沟斜疝80例、阑尾炎70例、胎膜早破50例、慢性支气管炎34例、小儿腹股沟斜疝30例。入路径率99.9%:变异率4.7%、退出率1.9%。通过临床路径管理使我院提高了工作效率及病历质量。

二、经验及体会

1、根据临床路径病种开展情况分析,各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及一些单一病种和按病种付费的病例更适宜推广应用临床路径。比如:(1)治疗方案及治疗技术相对成熟,同时有卫生部公布的规范文本及治疗程序为参考,可控性强。(2)诊断及病情变化预见更为准确,进入路径后实施成功率较高。(3)能在较短时间里更快的积累数据和经验,完善临床路径流程及文本,更好的进行效果分析及评价。

2、加强医疗质控是成功推行临床路径的基础。临床路径的实施本身就是以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流程为目的,在实施过程中(1)要严把路径准入关,接诊医师要及时和专科经治医师沟通,详细询问病史,准确分析病情,判断是否符合进入临床路径的要求。(2)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发现、处置、干预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组织病例讨论,不能只是生搬硬套路径文本的治疗规程和医嘱内容。(3)要搞好数据收集、分析及效果评价,及时总结经验,完善临床路径流程及文本。四是要重视和患者的沟通解释工作。

三、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 存在问题:

1.临床路径准入把关不严。主要原因是科室医疗人员对临床路径相关政策、知识还不熟悉,对路径准入标准不清楚,在判断患者是否符合准入标准时,常常忽视合并症的治疗和疾病的转归变化。

2.医患沟通有待加强。临床路径的实施,也是加强医患沟通的过程,我们部分医护人员对于这一点缺乏深刻认识,不重视同患者交流,不能很好向患者解释介绍临床路径的基本知识和实施目的,患者对诊疗基本方案和每日治疗流程不清楚,严重影响了临床路径电子化实施效果的评价和改进工作。

3.能成功实施临床路径的病例较少,分析原因主要是临床上纯粹的单病种患者较少,多数病人都合并有其他疾病或有并发症,无法按照路径要求实施诊治。

下一步工作:

1.深入宣传和推广临床路径电子化工作。医院要继续加强临床路径电子工作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各科掌握更多的临床路径管理知识,使更多患者知道、了解临床路径工作,及时搞好分析、总结,为今后深入执行临床路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继续加强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对开展临床路径工作的病种从路径准入、变异退出、警告值报告、医患沟通、合理用药等方面加强质量监控,确保不出现相关医疗纠纷及事故,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实施。

3.希望加强我院电子病历的建设,让临床路径软件进入信息化,能更好的服务于临床,更好的完善路径的管理数据。

中医临床路径总结优化 中医内科临床路径篇三

霸州市第三医院 2013年临床路径小结

我院于2012年5月1日来对临床路径进行试运行,通过对部分病种的具体统计,对临床路径进行了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总结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1.建立管理组织,健全工作制度。根据卫生部颁布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和市卫生局《关于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我院成立了临床路径管理小组,制定了临床路径管理制度,明确了实施方案,定期与医院个案管理员沟通、协调工作。

2.确定病种,实践临床路径。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和卫生局相关通知,及医院指导意见,结合实际,确定病种:腹股沟疝、急性阑尾炎、下肢静脉曲张、慢性硬膜下血肿、急性左心衰竭、结核性胸膜炎、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胆总管结石、卵巢囊肿、子宫肌瘤、腰椎间盘突出、股骨干骨折开始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下面就近3月来我院路径情况进行分析:

3.实施效果评价及分析。我院对实施临床路径的试点病种相关指标进行收集、整理,对中途退出路径的病例,科室临床路径管理小组织对相关病例进行讨论,分析退出路径原因及存在问题。对成功实施的病例,通过分析治疗过程、患者转归情况、总体费用对比情况、患者满意度及认可度等指标实施效果评价。

通过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的开展,我们进一步优化了医疗流程,规范了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提高了整体医疗质量,减少了不合理的检查、治疗、用药,降低了总体治疗费用,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病种同比总费用、住院天数均较未进入路径者减少,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增强了医患沟通,科室医务人员医患沟通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密切了医患关系,减少了医疗投诉和纠纷,上述病例未发生一起医疗事故及纠纷。2012年第一季度,全院共入径病例130例,其中腹股沟疝24例、急性阑尾炎52例、下肢静脉曲张4例、卵巢囊肿2例、股骨干骨折6例、子宫平滑肌瘤2例、腰椎间盘突出1例,变异8例。通过临床路径管理使我院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病历内涵质量,医护人员行为更加规范化、标准化,有效避免乱开药、滥检查等过度治疗现象,同时增进医患沟通,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控制非必要医疗支出。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了双丰收。

二、经验及体会

1.常见病、多发病更适宜推广应用临床路径。一是治疗方案及治疗技术相对成熟,同时有卫生部公布的规范文本及治疗程序为参考,可控性强。二是诊断及病情变化预见更为准确,进入路径后实施成功率较高。三是能在较短时间里更快的积累数据和经验,完善临床路径流程及文本,更好的进行效果分析及评价。

2.加强医疗质控是成功推行临床路径的基础。临床路径的实施本身就是以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流程为目的,在实施过程中一是要严把路径准入关,接诊医师要及时和专科经治医师沟通,详细询问病史,准确分析病情,判断是否符合进入临床路径的要求。二是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发现、处置、干预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组织病例讨论,不能只是生搬硬套路径文本的治疗规程和医嘱内容。三是要搞好数据收集、分析及效果评价,及时总结经验,完善临床路径流程及文本。四是要重视和患者的沟通解释工作。

三、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 存在问题:

1.临床路径准入把关不严。主要原因是科室医疗人员对临床路径相关政策、知识还不熟悉,对路径准入标准不清楚,在判断患者是否符合准入标准时,常常忽视合并症的治疗和疾病的转归变化。

2.医患沟通有待加强。临床路径的实施,也是加强医患沟通的过程,我们部分医护人员对于这一点缺乏深刻认识,不重视同患者交流,不能很好向患者解释介绍临床路径的基本知识和实施目的,患者对诊疗基本方案和每日治疗流程不清楚,严重影响了临床路径实施效果的评价和改进工作。

3.能成功实施临床路径的病例较少,分析原因主要是临床上纯粹的单病种患者较少,多数病人都合并有其他疾病或有并发症,无法按照路径要求实施诊治。

下一步工作:

1.深入宣传和推广临床路径工作。医院要继续加强临床路径工作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医务人员掌握更多的临床路径管理知识,使更多患者知道、了解临床路径工作,及时搞好分析、总结,为今后深入执行临床路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继续加强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对开展临床路径工作的病种从路径准入、病例文书、警告值报告、医患沟通、合理用药等方面加强质量监控,确保不出现相关医疗纠纷及事故,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实施。

中医临床路径总结优化 中医内科临床路径篇四

内二科

胃脘痛(慢性胃炎)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09,深圳)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

主要症状:不同程度和性质的胃脘部疼痛。

次要症状:可兼有胃脘部胀满、胀闷、嗳气、吐酸、纳呆、胁胀腹胀等。

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段,以中老年多见,常反复发作。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全国第二届慢性胃炎共识会议,2006,上海)。

慢性胃炎常见上腹部疼痛,腹胀,早饱,食欲减低,饮食减少,或伴有烧心泛酸等。症状缺乏特异性,确诊依赖于胃镜及内镜下病理。(1)内镜诊断

浅表性胃炎:内镜下可见红斑(点状、条状、片状)、黏膜粗糙不平、出血点或出血斑、黏膜水肿或渗出。

萎缩性胃炎:内镜下可见黏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黏膜皱襞变平甚至消失、黏膜血管显露、黏膜呈颗粒状或结节样。

如伴有胆汁反流、糜烂、黏膜内出血等,描述为萎缩性胃炎或浅表性胃炎伴胆汁反流、糜烂、黏膜内出血等。内二科

(2)病理诊断

根据需要可取2~5块活检组织,内镜医师应向病理科提供取材的部位、内镜检查结果和简要病史。病理医师应报告每一块活检标本的组织学变化,对hp、慢性炎症、活动性炎症、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应予以分级。

慢性胃炎活检显示有固有腺体的萎缩,即可诊断为萎缩性胃炎,不必考虑活检标本的萎缩块数与程度,临床医师可结合病理结果和内镜所见,做出病变范围与程度的判断。

(二)证候诊断

参照“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09,深圳)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

1.肝胃气滞证:胃脘胀满或胀痛,胁肋胀痛,症状因情绪因素诱发或加重,嗳气频作,胸闷不舒,舌苔薄白,脉弦。

2.肝胃郁热证:胃脘饥嘈不适或灼痛,心烦易怒,嘈杂反酸,口干口苦,大便干燥,舌质红苔黄,脉弦或弦数。

3.脾胃湿热证:脘腹痞满,食少纳呆,口干口苦,身重困倦,小便短黄,恶心欲呕,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或数。

4.脾胃气虚证:胃脘胀满或胃痛隐隐,餐后明显,饮食不慎后易加重或发作,纳呆,疲倦乏力,少气懒言,四肢不温,大便溏薄,舌淡或有齿印,苔薄白,脉沉弱。

内二科

5.脾胃虚寒证: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神疲纳呆,四肢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

6.胃阴不足证:胃脘灼热疼痛,胃中嘈杂,似饥而不欲食,口干舌燥,大便干结,舌红少津或有裂纹,苔少或无,脉细或数。7.胃络瘀阻证:胃脘痞满或痛有定处,胃痛拒按,黑便,面色暗滞,舌质暗红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涩。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和中成药 1.肝胃气滞证 治法:疏肝理气

推荐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选用柴胡、香附、枳壳、白芍、陈皮、佛手、百合、乌药、甘草。

中成药:气滞胃痛颗粒、胃苏颗粒等。2.肝胃郁热证 治法:疏肝清热

推荐方药:化肝煎合左金丸加减。选用柴胡、赤芍、青皮、陈皮、龙胆草、黄连、吴茱萸、乌贼骨、浙贝母、丹皮、栀子、甘草。中成药:加味左金丸等。3.脾胃湿热证 治法:清热化湿

推荐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减。选用黄连、半夏、陈皮、茯苓、枳实、竹茹、黄芩、滑石、大腹皮、白蔻仁。内二科

中成药:三九胃泰胶囊等。4.脾胃气虚证 治法:健脾益气

推荐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加减。选用党参、炒白术、茯苓、陈皮、木香、法半夏、炙甘草。中成药:香砂六君丸等。5.脾胃虚寒证 治法:温中健脾。

推荐方药:黄芪健中汤合理中汤加减。选用黄芪、桂枝、干姜、白术、法半夏、陈皮、党参、茯苓、炙甘草。中成药:温胃舒胶囊、虚寒胃痛颗粒等。6.胃阴不足证 治法:养阴益胃。

推荐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选用北沙参、麦冬、生地、玉竹、百合、乌药、佛手、生甘草。

中成药:养胃舒胶囊、阴虚胃痛颗粒等。7.胃络瘀阻证 治法:活血通络。

推荐方药:丹参饮合失笑散加减,选用丹参、砂仁、生蒲黄、莪术、五灵脂、三七粉(冲服)、元胡、川芎、当归等。中成药:复方田七胃痛胶囊、胃复春等。

(二)针灸治疗

根据病情,选择应用体针、腹针、平衡针灸等治疗方法。内二科

(三)其他疗法

根据病情需要,可选用穴位注射、背腧穴拔罐、中药穴位贴敷、中药tdp离子导入、胃肠动力治疗仪等疗法。

(四)护理

根据不同证型进行辨证施食、饮食指导、情志调摄及健康教育等。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主要症状疗效评价标准

主要症状(胃脘痛及痞满)的记录与评价。按症状改善百分率=(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计算主要症状改善百分率。

(1)痊愈:症状消失。

(2)显效:症状改善百分率≥80%。(3)进步:50%≤症状改善百分率<80%。(4)无效:症状改善百分率<50%。(5)恶化:症状改善百分率负值。痊愈和显效病例数计算总有效率。2.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临床痊愈: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5%。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70%≤疗效指数<95%。有效:症状、体征明显好转,30%≤疗效指数<70%。内二科

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疗效指数<30%。3.内镜下胃粘膜疗效评定

分别对胃镜下红斑、糜烂、出血、胆汁反流,花斑、苍白、血管显露、黏膜结节等情况加以统计,计算各单个镜下表现的改善等级及总积分改善程度.(1)痊愈:胃粘膜恢复正常。

(2)显效:胃粘膜病变积分减少2级以上。(3)有效:胃粘膜病变积分减少1级。(4)无效:胃粘膜病变无改变或加重。4.胃粘膜组织学疗效评定

分别对病理状态下慢性炎症、活动性、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的情况加以统计,计算各单个病理表现的改善等级及总积分改善程度.(1)痊愈:胃粘膜病理恢复正常。(2)显效:胃粘膜病理积分减少2级。(3)有效:胃粘膜病理积分减少1级。(4)无效:胃粘膜炎症程度无改变或加重。5.量表评价标准

以所采用量表(如sf-

36、pro量表)的总积分及各领域积分前后变化进行直接比较判定。

(二)评价方法

1.入院时的诊断与评价:在入院1~7天内完成。内容包括评价标准的各项内容。

2.治疗过程中的评价:对中医证候学内容进行定期评价,每周进行 内二科

一次。

3.出院时的评价:对所有患者进行“评价标准”中“中医证候学”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进行 “胃镜、病理组织学”评价

中医临床路径总结优化 中医内科临床路径篇五

专科中医临床路径总结 “*****”中医临床路径工作总结(以下为模板仅供参考)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妇科协作组的关于妇科常见病中医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的要求,本科自年月开始实施“*****”中医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现将该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一、实施情况

1、建立管理组织,健全工作制度

成立了由科主任担任组长的临床路径工作实施小组,并设立了个案管理员,明确了“*****”临床路径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了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效果评价及分析制度。

2、路径实施情况 自*****年*****月至*****年*****月以来,本科共有*****例进入路径,如下表所示:出院日期2011.11.32012.1.142012.2.242012.2.152012.2.162012.2.282012.3.9患者姓名病案号黄爱妹李开淑吴秋金陈秀银吴慧张明芳陈美妹***02120***22120***521202306变异情况费用(元)否否否否否否否3169.282817.413058.182738.093326.804489.014414.283、实施效果评价及分析

本科室对“*****”的相关指标进行收集、整理;
对中途退出路径的病例,科室临床路径管理小组进行讨论、分析退出路径原因及存在问题。对成功实施的病例,通过分析治疗过程、患者转归情况、总体费用对比情况、患者满意度及认可度等指标实施效果评价。

通过该病种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的开展,进一步优化了科室的医疗流程,规范了医护人员行为,提高整体医疗质量,减少了不合理的检查、治疗、用药,降低了总体治疗费用,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病种同比总费用、住院天数均较未进入路径者减少,提高了我科工作效率。进一步增强了医患沟通,科室医务人员医患沟通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减少了医疗纠纷,上述病例未发生一起医疗事故及纠纷。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临床路径准入把关不严。主要是由于科室部分医疗人员对临床路径相关政策、准入标准认识不到位,在判断患者是否符合进入路径标准时,忽视合并症的治疗和疾病的转归变化。

2、医患沟通有待加强。科室部分医护人员不重视同患者沟通,不能很好地向患者解释介绍临床路径的基本知识和实施目的,造成患者对诊疗基本方案和每日治疗流程不清楚,严重影响了临床路径实施效果的评价和改进工作。

3、能成功实施临床路径的病例较少,主要原因是临床上单纯的单病种患者较少,多数患者合并有其他疾病,无法按照路径要求实施诊治。

三、下一步工作

1、深入宣传和推广临床路径工作。科室要加强相关人员关于临床路径的培训工作;
加强临床路径的宣传力度,普及临床路径知识,引导患者理性就医。

2、继续加强专科在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对开展临床路径的病种从路径准入、病例文书、医患沟通、合理用药、中医药治疗比例等方面加强质量监控,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实施。

3、继续收集和整理临床路径资料,对临床路径效果进行评估与分析。

扩展阅读:德安县中医医院3—6月份临床路径阶段总结、分析

德安县中医医院36月份临床路径阶段总结、分析

为了落实《江西省省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通知》的精神,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病人为中心”,进一步规范中医临床诊疗流程,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为人民群众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了中医临床路径工作的方案,管理制度,各科室制定了病种具体实施路径,启动阶段初步取得一些成绩,现总结、分析如下:

一、成立医院临床路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根据《江西省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通知》的精神,我院于3月成立了中医临床路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业务副院长任副组长,由医务科、护理部、药剂科、信息科及试点临床科室科主任、护士长为领导小组成员。同时成立临床路径试点指导评价小组,由业务副院长任组长、医务科科长任副组长,负责组织制定实施本院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对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估与分析,向上级报告工作开展情况。

临床科室成立临床路径试点工作实施小组,科主任担任组长,医疗、护理人员为小组成员,负责本专业相关病种临床路径的实施和相关资料填写、收集、整理工作,并参与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估与分析。

二、确立试点科室和病种

根据中医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的要求,我院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临床路径要求病种中,选择较有代表性6个病种,作为我院临床路径试点病种,具体如下:

1、内科:风温肺热病(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心悸病毒性心肌炎

2、骨伤科:锁骨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

3、针灸康复科: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 面瘫病(面神经炎)

三、组织实施情况

1.试点临床科室对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病种,能遵循临床路径,规范诊疗流程,并同步填写病例临床路径表。每月对本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经验,持续改进。每月10日前将上个月试点病种临床路径管理进展月报告表表交医务科。3月至6份3个科室6病种符合路径进入标准共30例,其中,骨伤科:4例,桡骨远端骨折4例;
针灸康复科:面瘫病:16例,中风病:5例;
内科:风温肺热病5例。进入路径的科室能按照相应病种中医临床路径治疗方案进行诊治;
所有进入中医临床路径治疗的病人治愈、好转29人,未愈1人,治愈、好转率为96.7,中医特色治疗优势明显,治疗费用降低,病人满意度调查患者满意度为96.7。

2.试点科室有定期组织对本科室临床路径实施进行评估与分析,建立健全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制度,并纳入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体系。3.试点科室对试点工作情况及时报告医务科、护理部,对操作中的变异情况有明确的记录,对出路径患者病情有详细说明。4.点科室能够按照《临床路径评估方案》填写单病种非特异性指标评估表及临床路径表,并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

五、存在问题及持续改进措施

试点科室开始时对临床路径不够熟悉,开展较困难,所开展的病种例数少,运行过程中存在不足之处:

1、各种资料信息填写不完善。

2、化验费、放射费、手术中用药费,未严格按照计划收费。科室内的费用存在少收、漏收情况。

3、个别医生未严格按路径开医嘱。

4、个别护士责任心不够强,在记录护理临床路径表单时有漏填项目现象。

5、因一些科室无符合临床路径病例,有的指标无法统计。

临床路径评价小组根据以上存在的问题:已组织相关科室主任护士长进行沟通,并进行整改;
同时因信息软件未能设置实时监控,对各病种路径的实施难以进行同步监控。今后需加大检查力度,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力争完善中医临床路径工作。德安县中医医院医务科 2013年7月10日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专科中医临床路径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专科中医临床路径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质检部11月份工作总结 教师党员帮扶学生总结

          专科中医临床路径总结的相关范文 初中教师党员个人总结 中学语文教师实习总结 炼焦车间备煤年终总结 员工试用期内工作总结 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数学教师国培总结 人民银行内审工作总结 酒店客房领班月总结 工厂个人安全总结摘要   社区老年工作总结 中学音乐学科教学总结

您可能感兴趣的

           中学音乐学科教学总结 公司副总年终工作总结 内分泌科工作总结 小学后勤人员工作总结 学校总务工作总结博客 工程管理年终工作总结 2013年医务部工作总结 2013年预防接种日总结 保险综合柜员工作总结 银行网点转型总结 2013年生产班长年总结

关闭 关闭

工作总结 专科中医临床路径总结 “*****”中医临床路径工作总结(以下为模板仅供参考)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妇科协作组的关于妇科常见病中医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的要求,本科自年月开始实施“*****”中医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现将该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一、实施情况

1、建立管理组织,健全工作制度

成立了由科主任担任组长的临床路径工作实施小组,并设立了个案管理员,明确了“*****”临床路径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了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效果评价及分析制度。

2、路径实施情况

自*****年*****月至*****年*****月以来,本科共有*****例进入路径,如下表所示:出院日期2011.11.32012.1.142012.2.242012.2.152012.2.162012.2.282012.3.9患者姓名病案号黄爱妹李开淑吴秋金陈秀银吴慧张明芳陈美妹***02120***22120***521202306变异情况费用(元)否否否否否否否3169.282817.413058.182738.093326.804489.014414.283、实施效果评价及分析

本科室对“*****”的相关指标进行收集、整理;
对中途退出路径的病例,科室临床路径管理小组进行讨论、分析退出路径原因及存在问题。对成功实施的病例,通过分析治疗过程、患者转归情况、总体费用对比情况、患者满意度及认可度等指标实施效果评价。

通过该病种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的开展,进一步优化了科室的医疗流程,规范了医护人员行为,提高整体医疗质量,减少了不合理的检查、治疗、用药,降低了总体治疗费用,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病种同比总费用、住院天数均较未进入路径者减少,提高了我科工作效率。进一步增强了医患沟通,科室医务人员医患沟通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减少了医疗纠纷,上述病例未发生一起医疗事故及纠纷。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临床路径准入把关不严。主要是由于科室部分医疗人员对临床路径相关政策、准入标准认识不到位,在判断患者是否符合进入路径标准时,忽视合并症的治疗和疾病的转归变化。

2、医患沟通有待加强。科室部分医护人员不重视同患者沟通,不能很好地向患者解释介绍临床路径的基本知识和实施目的,造成患者对诊疗基本方案和每日治疗流程不清楚,严重影响了临床路径实施效果的评价和改进工作。

3、能成功实施临床路径的病例较少,主要原因是临床上单纯的单病种患者较少,多数患者合并有其他疾病,无法按照路径要求实施诊治。

三、下一步工作

1、深入宣传和推广临床路径工作。科室要加强相关人员关于临床路径的培训工作;
加强临床路径的宣传力度,普及临床路径知识,引导患者理性就医。

2、继续加强专科在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对开展临床路径的病种从路径准入、病例文书、医患沟通、合理用药、中医药治疗比例等方面加强质量监控,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实施。

3、继续收集和整理临床路径资料,对临床路径效果进行评估与分析。

扩展阅读:德安县中医医院3—6月份临床路径阶段总结、分析 德安县中医医院36月份临床路径阶段总结、分析

为了落实《江西省省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通知》的精神,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病人为中心”,进一步规范中医临床诊疗流程,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为人民群众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了中医临床路径工作的方案,管理制度,各科室制定了病种具体实施路径,启动阶段初步取得一些成绩,现总结、分析如下:

一、成立医院临床路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根据《江西省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通知》的精神,我院于3月成立了中医临床路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业务副院长任副组长,由医务科、护理部、药剂科、信息科及试点临床科室科主任、护士长为领导小组成员。同时成立临床路径试点指导评价小组,由业务副院长任组长、医务科科长任副组长,负责组织制定实施本院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对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估与分析,向上级报告工作开展情况。

临床科室成立临床路径试点工作实施小组,科主任担任组长,医疗、护理人员为小组成员,负责本专业相关病种临床路径的实施和相关资料填写、收集、整理工作,并参与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估与分析。

二、确立试点科室和病种

根据中医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的要求,我院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临床路径要求病种中,选择较有代表性6个病种,作为我院临床路径试点病种,具体如下:

1、内科:风温肺热病(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心悸病毒性心肌炎

2、骨伤科:锁骨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

3、针灸康复科: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 面瘫病(面神经炎)

三、组织实施情况

1.试点临床科室对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病种,能遵循临床路径,规范诊疗流程,并同步填写病例临床路径表。每月对本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经验,持续改进。每月10日前将上个月试点病种临床路径管理进展月报告表表交医务科。3月至6份3个科室6病种符合路径进入标准共30例,其中,骨伤科:4例,桡骨远端骨折4例;
针灸康复科:面瘫病:16例,中风病:5例;
内科:风温肺热病5例。进入路径的科室能按照相应病种中医临床路径治疗方案进行诊治;
所有进入中医临床路径治疗的病人治愈、好转29人,未愈1人,治愈、好转率为96.7,中医特色治疗优势明显,治疗费用降低,病人满意度调查患者满意度为96.7。

2.试点科室有定期组织对本科室临床路径实施进行评估与分析,建立健全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制度,并纳入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体系。3.试点科室对试点工作情况及时报告医务科、护理部,对操作中的变异情况有明确的记录,对出路径患者病情有详细说明。4.点科室能够按照《临床路径评估方案》填写单病种非特异性指标评估表及临床路径表,并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

五、存在问题及持续改进措施

试点科室开始时对临床路径不够熟悉,开展较困难,所开展的病种例数少,运行过程中存在不足之处:

1、各种资料信息填写不完善。

2、化验费、放射费、手术中用药费,未严格按照计划收费。科室内的费用存在少收、漏收情况。

3、个别医生未严格按路径开医嘱。

4、个别护士责任心不够强,在记录护理临床路径表单时有漏填项目现象。

5、因一些科室无符合临床路径病例,有的指标无法统计。

临床路径评价小组根据以上存在的问题:已组织相关科室主任护士长进行沟通,并进行整改;
同时因信息软件未能设置实时监控,对各病种路径的实施难以进行同步监控。今后需加大检查力度,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力争完善中医临床路径工作。

德安县中医医院医务科 2013年7月10日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专科中医临床路径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专科中医临床路径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质检部11月份工作总结 教师党员帮扶学生总结

            专科中医临床路径总结的相关范文 初中教师党员个人总结 中学语文教师实习总结 炼焦车间备煤年终总结 员工试用期内工作总结 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数学教师国培总结 人民银行内审工作总结 酒店客房领班月总结 工厂个人安全总结摘要 社区老年工作总结 中学音乐学科教学总结

您可能感兴趣的

           中学音乐学科教学总结 公司副总年终工作总结 内分泌科工作总结 小学后勤人员工作总结 学校总务工作总结博客 工程管理年终工作总结 2013年医务部工作总结 2013年预防接种日总结 保险综合柜员工作总结 银行网点转型总结 2013年生产班长年总结

关闭 关闭

工作总结

推荐访问:路径 临床 中医 中医临床路径总结优化 中医内科临床路径(五篇) 中医临床路径总结及分析

本文链接:https://www.xpbxgsx.cn/zhuantifanwen/fanwendaquan/1779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24 精优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15042696号-1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