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精优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范文大全 >

最新全市普惠金融改革创新工作实施意见范文大全17篇

时间:2022-11-26 17:55:05 来源:精优范文网
导读: 最新全市普惠金融改革创新工作实施意见范文大全17篇最新全市普惠金融改革创新工作实施意见范文大全  全县普惠金融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中国银监会中国保监会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临洮县、xx县普惠金融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x监发〔

最新全市普惠金融改革创新工作实施意见范文大全17篇最新全市普惠金融改革创新工作实施意见范文大全  全县普惠金融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中国银监会中国保监会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临洮县、xx县普惠金融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x监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全市普惠金融改革创新工作实施意见范文大全17篇,供大家参考。

最新全市普惠金融改革创新工作实施意见范文大全17篇

篇一:最新全市普惠金融改革创新工作实施意见范文大全

  全县普惠金融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中国银监会中国保监会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临洮县、xx县普惠金融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x监发〔2021x号〕文件精神,为认真开展好xx县普惠金融试点工作,进一步提高全县金融效劳水平,助推扶贫开发和经济社会开展,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出本实施方案。

  一、根本原那么和总体目标按照“持续开展、惠及民生、市场主导、稳妥推进、结合县情、科技创新〞的根本原那么,建立健全与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普惠金融效劳和保障体系,使全县普惠金融开展居于全省中上游水平,根本实现乡镇一级银行网点和金融效劳、建制村一级根底金融效劳“两个全覆盖〞,金融效劳知晓度、可得性、满意度明显上升,投诉率明显下降的总体目标。二、主要任务〔一〕补齐机构短板1、协调筹建农发行xx县支行,研究提出农发行xx县支行开业后为我县扶贫开发和经济开展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牵头单位:县金融办;责任单位:各相关单位〕2、鼓励引导金融机构下沉网点和效劳,在县城、乡镇及以下合理布局,加大对空白金融效劳行政村各类电子机具布放及人员配置,并及时解决电信〔移动〕网络未覆盖问题。〔牵头单位:县金融办;责任

  单位:县电信局、各金融机构〕3、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和倡导采用银行、网上银行等新技术

  降低效劳本钱。〔牵头单位:县金融办;责任单位:各金融机构〕4、充分发挥村级产业开展互助社的作用,积极发挥村级产业开展

  互助社在农户信息采集、信用培育、信用评级、宣传普及、业务代理、产业对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牵头单位:县产业互助社;责任单位:各乡镇、各金融机构〕

  5、标准小贷公司业务开展,协助中和农信在我县注册成立一家省级小贷公司。县金融办加强与省州金融办、省小贷协会衔接沟通,研究提升我县小额贷款效劳能力的具体策略和措施。〔责任单位:县金融办〕

  〔二〕夯实政策根底6、协调上级人民银行在安排再贷款、再贴现额度时适度向xx县倾斜,用好扶贫再贷款比支农再贷款利率更优惠的政策。〔牵头单位:县金融办;责任单位:各金融机构〕7、学习借鉴其他地方试点经验,开展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两权〞抵押贷款政策研究。县金融办联系相关部门,掌握我县“两权〞确权登记工作进展,学习了解相关政策,组织开展调查研究活动,及时提出政策建议。〔牵头单位:县金融办;责任单位:县农牧局、县国土局〕〔三〕完善效劳体系8、逐步标准中小微企业担保公司管理和运营,积极探索可持续开

  展的担保效劳模式,为开展特色产业农户提供小额贷款担保。〔牵头单位:县金融办;责任单位:各金融机构〕

  9、支持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积极协调特色产业纳入保险险种,更好地开展县域经济,有效推动特色产业开展规模。〔牵头单位:县金融办;责任单位:各乡镇、县农牧局、县林业局、各保险公司〕

  10、积极探索股权融资,推荐符合条件、普惠“三农〞的企业挂牌、上市。〔牵头单位:县金融办;责任单位:县工信局〕

  〔四〕持续加大涉农信贷投放11、借助国开行、农发行政策性金融主渠道作用,积极争取对xx县根底设施、棚户区改造、易地搬迁等民生工程工程的信贷投放。〔牵头单位:县金融办;责任单位:各乡镇、县发改局、县住建局〕12、确保小微企业贷款投放稳步增长,扩大小微企业金融效劳覆盖面,力争实现小微企业贷款增速、户数、申贷获得率不低于上年同期指标。争取各银行加强“三农〞客户信贷支持,重点支持xx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满足“三农〞客户融资需求。〔牵头单位:县金融办;责任单位:各金融机构〕13、加大金融机构“创业贷〞等小额贷款发放力度,对未就业大学生创业、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复转军人和妇女发放小额贷款。〔牵头单位:县金融办;责任单位:县人社局、县邮储银行〕〔五〕创新金融效劳14、探索致富能人引领、龙头企业带动、银政合作指导等金融效劳组织形式,开展“银政、银企、银税、银保〞等合作模式,发挥其

  普惠性和特惠性优势,降低企业和农户的融资本钱。〔牵头单位:县金融办;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各金融机构〕

  15、积极组织引导各金融机构开展“送金融效劳入户〞工程。〔牵头单位:县金融办;责任单位:各乡镇、各金融机构〕

  〔六〕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16、充分发挥打击非法集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能,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金融欺诈等非法金融活动,依法有效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金融观念。〔牵头单位:县金融办;责任单位:各乡镇、打击非法集资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金融机构〕17、结合每年五月份开展的“金融知识宣传月〞活动,充分利用报纸、播送、电视、网络、金融机构营业网点以及村社公共宣传栏,多层面、广角度、持续普及金融知识,重点针对全县低收入人群、创业人群、残疾劳动者开展专项教育活动,丰富其金融知识,提高其金融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牵头单位:县金融办;责任单位:各乡镇、文广局、各金融机构〕三、工作要求(一〕加强组织领导。县上成立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的普惠金融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由各乡镇、县政府办、县金融办、县发改局、县工信局、县财政局、县民政局、县农牧局、县林业局、县扶贫办、县商务局、县电信局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县金融办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各乡镇、各相关部门、各金融机构要在普惠金融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按照各自职责范围,认真做好各项工作。

  县金融办要认真研究国家普惠金融方面的政策,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开展各项工作,共同推动普惠金融工作取得实效。

  〔二〕加强制度建设。由县金融办牵头,在充分征求各单位意见的根底上,制定出一套符合县情实际,并具有指导性、操作性强的工作制度,各乡镇、各相关部门、各金融机构严格按照制度规定开展试点工作。普惠金融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个月组织各乡镇、相关单位、各金融机构召开一次会议,通报工作进展,研究下一步工作重点。

  〔三〕加强队伍建设。各乡镇要指定一名副乡〔镇〕长专门负责抓好普惠金融试点工作,并安排一名干部为金融工作干事,指导各村便民金融效劳点的工作,每个村级便民金融效劳点要选配一名“金融效劳明白人〞,为村民进行金融效劳指导。各金融机构要切实发挥在普惠金融试点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指定一名联络员,并成立各自单位的普惠金融试点工作小组,分片包干,加强业务指导,切实把普惠金融试点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对相关工作人员,县金融办要视工作推进情况,加强对全县普惠金融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四〕加强经费保障。县财政和各金融机构要加大普惠金融试点工作的经费投入,为试点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经费保障,确保试点工作发挥实效。

  〔五〕加强协作配合。各乡镇、各相关部门、各金融机构要切实负起责任,在搞好各自职责范围内工作的根底上,加强互相之间的协

  作,共同形成工作合力。县金融办要充分发挥部门职能,积极协调引导各乡镇、各相关部门、各金融机构,按照普惠金融工作要求,按任务、按时间、按进度开展各项工作。

  〔六〕加强舆论宣传。宣传、文广部门及时梳理、总结xx县普惠金融试点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典型案例、工作成效,通过新闻媒体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形成社会关注、群众参与的良好工作局面。

  〔七〕加强考核考评。县金融办要按照普惠金融试点工作“六个方面〞17项工作任务,研究建立一套工作任务考核机制,各乡镇、各金融机构要于每月5日前将上月工作进展情况上报县金融办,普惠金融试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每半年进行一次总结,年终纳入综合评定。

  

  

篇二:最新全市普惠金融改革创新工作实施意见范文大全

  普惠金融实践、存在问题及出路探讨

  李帆峰;杨绮婷;许浩;汤敏;蔡燕玲;廖娜;余詠仪;范佳凤【摘要】近年来普惠金融在世界一些国家取得令人关注的进步,为普惠金融体系开创了探索之路.我国目前的金融改革试图运用普惠金融模式来寻求行之有效的解决方式.本文剖析温州和深圳两地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政策方案,总结温深两地的改革实践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并在此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我国其他地区的金融改革提供示范和参考价值.【期刊名称】《科技和产业》【年(卷),期】2014(014)003【总页数】5页(P128-131,140)【关键词】普惠金融;民间资本;金融风险;金融改革【作者】李帆峰;杨绮婷;许浩;汤敏;蔡燕玲;廖娜;余詠仪;范佳凤【作者单位】五邑大学,广东江门529020;五邑大学,广东江门529020;五邑大学,广东江门529020;五邑大学,广东江门529020;五邑大学,广东江门529020;五邑大学,广东江门529020;五邑大学,广东江门529020;五邑大学,广东江门529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32.7

  1普惠金融体系理论及实践普惠金融,是2005年联合国在宣传“国际小额信贷年”时提出的思想。根据有

  “中国小额贷款之父”之称的杜晓山的定义,普惠金融是在总结小额贷款和微型金融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将零散的小额贷款产品和机构服务发展成为金融整体发展战略一部分的“微型金融产业”,也就是构建一个系统性的小额信贷或微型金融服务网络体系[1]。美国的BrigitHelms教授则在其书中(《Accessforall—BuildingInclusiveFinancialSystem》)指出,普惠金融应该是惠及普通人的金融,而非数量上的金融机构,政府要靠这样的一个全面的普惠性金融机制去惠及普通人[2]。普惠性金融体系框架,旨在构建一个全方位的金融体系,该体系包括了无法享受正规金融的弱势群体,弱势产业,弱势地区,例如城市失业人群,中小创业主,偏远贫困山区的农民等。自2005年“普惠金融”思想的诞生后,世界各国普惠金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如亚洲人口密度最大同时也是最穷的国家之一孟加拉国,在MuhammadYunus教授多年的努力下,该国创建了一个扶贫到户、行之有效的扶贫机构:孟加拉乡村银行(GrameenBank,简称GB)。该机构目标群体是处于金融压抑状态的人群。GB具有独特的放贷与还款制度——小组贷款机制,即GB贷款中最贫穷的两人最先得到贷款,然后另外两人才能得到贷款,最后小组长才能得到贷款,这种称之为“2+2+1”的贷款方式,在有针对性的进行放贷的前提下,还能够有效的控制贷款规模和质量。另外,世界上微型金融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的玻利维亚阳光银行(Bancosol)同样是实现扶持微企业,满足小企业主融资需求,疏通民间资金,非盈利商业银行的代表。它创造性地实施了动态激励机制,使其在无限期的重复博弈环境下,将借贷双方未来预期和其历史记录纳入合约框架范围之内,直接有力地促使贷款人还款。在此前提下,再辅助实施集体贷款制,发挥相互监督的作用,使违约的合谋难以达成,大大地降低了集体的违约率[3]。在上述研究和实践中不难看出,普惠金融的发展,在拥有合理的配套体系和措施下,能有效的改善人们经济状况、帮助受金融压抑困扰企业或人群摆脱困境。

  2我国普惠金融的实践与剖析2.1温州普惠金融的实践与剖析2012年3月,酝酿许久的《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以下称为《方案》)终于在民间的期待和改革的迫切中获得国务院批准。《方案》的通过和出台,旨在引导民间资本阳光化、规范化发展,旨在解决温州金融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的问题,即民间资本多、投资难,中小企业多、融资难的“两多两难”问题,至此温州正式掀开了普惠金融实践的大旗。总体上看,温州此次的普惠金融实践改革主要体现如下特点。一是改革发动主体方面,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松绑,放宽了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限制,主动打破之前民间资本无法触碰正规金融的禁锢;允许间资本投资的范围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如进入交通,水利,电力等社会基础设施投建的资本参与[4]。同时市政公用事业,政策性住房建设,以及社会医疗,教育,福利等等领域全面对民间资本开发,开发规模之大,是此次温州金融改革的重点,为汹涌的民间资本开闸;二是受力主体即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的实施内容方面有所突破,试验区的实施内容包括金融机构、产品服务、中小企业等。改革注重引导金融机构数量的增多,金融产品的创新,如林权、排污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等抵质押信贷产品的创新。在扶持企业方面,政府牵头“银企对接”,“政银联动”等方式,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给予优惠政策,如研发费、税收、关税等给予补贴等,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方面做出外部支持。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温州惠民金融的发力点和改革路径走向。2.2深圳普惠金融的实践与剖析深圳的金融改革紧随温州之后。2012年3月底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成立之后,同年7月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正式被国务院批准成立,实施特殊的开发开放政策。《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开发开放有关政策的

  批复》中明确指出:“支持前海在金融改革创新方面先行先试,建设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5]八项批复主要侧重人民币和股权方面,包括允许更多的前海金融机构企业到香港发债,与香港试点开展双向跨境贷款,成立深圳前海股权交易所,在香港设立人民币股权母基金等。毋庸置疑,人民币业务创新是前海改革的最大亮点。人民币跨境双向贷款将会为境内外的人民币投资提供合法合理渠道和增资条件,为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开放,投资活动更自由提供了重要的平台。长远来说,利好深圳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进一步深化港深关系,为人民币国际化,在岸和离岸市场的建设提供经验,为我国未来的金融改革打下基础。如果说温州金融试点改革推动了民间资本的阳光化,解决国内民间闲置资金的去向问题,那么深圳的金融创新政策则主要解决了深港两地资金流动阳光化问题,让香港廉价资本涌入深圳,支持本地实体经济发展,让地下钱庄从地下走到地上,合理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和两地资金流动速度。3温州与深圳金融改革对比分析在2012年金融改革风波中,无论是温州的金融改革还是深圳的金融创新,其实质都是在实践中寻求对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温州和深圳,一个作为民营经济的代表,一个作为港澳台资本发展的代表,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两地开展的金融改革与创新将会具有举足轻重的示范意义。受两地发展模式、发展状况、产业级别、区域条件、金融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两地的金融改革势必各具特色,其金融改革的政策、措施及影响面也必各有千秋。3.1侧重点不同:温州重民营,深圳重产业温州作为我国民营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民营企业的生产总值贡献占据温州总体经济的半壁江山。资金链断裂,实体经济垮塌,企业家携款跑路的情况越来越多,对社会稳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银行和借贷者对于安全索回借款的担忧加剧了资金流通通道的紧缩。由于民间金融愈演愈烈的局面,一直潜伏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

  矛盾终于被正视。因此,温州的金融改革重点就在于解决中小企业和民间资本之间的接洽轨道以及探索和建立与温州民营经济相匹配的金融体系。而深圳相对于温州,无论是从区域环境、经济发展、产业级别还是金融环境都明显要优越于温州。深圳的金融机构数量以及从业人员素质比例都是领先于全国水平的。深圳此次金融改革的重点是在于那些规模较大的或者政府重点扶持的新兴产业和部门,在于提高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率,促进深圳金融市场持续的业务创新,提升实体经济,扩大香港和内地经贸金融合作,深化经济模式改革。3.2改革特点不同:温州循规蹈矩,深圳新颖百出温州金融改革在国家政策的大方向下,稳健实施着改革项目。在温州爆发金融风暴以后,温州改革更加偏向循规蹈矩,小心翼翼,一步步将高调的气势转为了低调。温州开始主攻民间融资改革,极力开拓民间借贷合法化与规划化的融资渠道。同时,作为我国首开金改之门的城市,缺乏经验借鉴,只能脚踏实地、求真务实、一步步推动金融改革。而深圳市借着改革开发的春风以及经济特区的优越政策,不断尝试创新性的金融发展模式,主动借鉴外国的先进管理技术与制度。根据前海综合规划,深圳将推进跨区域金融改革创新综合实验,实行“9+2”布局,金融改革力度也十分强劲。深圳以自身改革作为核心点,辐射珠三角其他八市,带动梅州市和湛江市,强强联合香港和澳门,实现金融一体化。3.3改革力度不同:温州旨在规范,深圳重在推动温州金融改革是由于我国保守的金融制度无法适应经济发展模式而倒逼的改革,改革的重点是为我国民间资本出路寻找方面,规范民间金融发展,引导金融配套经济。金融改革的主要发力点是为温州民营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发展提供灵活、便捷的金融服务。《方案》中的12条细则,都是围绕民企投融资和民间金融服务、管理与风险两防范两大方面,但是改革力度仍有局限。在开放民间银行、利率市场化这两

  方面显得模糊,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若改制为村镇银行,发起人或出资人限定在至少有一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等条件,这些因素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温州的金融改革的力度。深圳金融改革不同于温州,从《意见》来看,深圳旨在推动金融行业的发展,并希望金融业成为其助推经济增长的产业体系。深圳金融改革内容更多的涉及是国有经济、大中型产业部门。《意见》中建立深港人民币贷款业务试点、创新债券市场、成立深圳前海股权交易所等在内的多项重大举措,这些都在一定程度涉及了我国金融改革的深水区,很大程度上是我国今后金融业改革的重点方向。4普惠金融实践存在问题剖析4.1机制不健全诱发金融市场紊乱构建普惠金融体系工程浩大以及目前国内外实践经验缺乏,造成在推广普惠金融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漏洞、政府机制不健全。各种金融机构落实政策与机制规范过程中往往偏离了理想的预期。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向金融机构投资入股的暂行规定》(1996年)第十五条“单个股东投资金额超过金融机构本金10%以上的必须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规定,规定中并没有对关联企业,关联股东的参股做出明确限定,因此,这并不妨碍有关联关系的企业同时参股一家金融机构,通过拥有较多的表决权实现事实上的控股。这对一些投资规模较小,股权又相对集中的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而言无疑是十分危险的[6]。同时部分民间资金市场被一些投机食利者和金融诈骗分子利用,这部分群体抓住目前该市场机制漏洞不断搅乱金融市场。尽管企业资本管理风险防范控制意识在提高,但是由于多数金融机构的制度跟市场发展的脱节、管理落后等诸多因素,注定了企业自身规避风险的无所适从。4.2市场空心化可能引发金融风暴自改革开放以来,家庭作坊式的加工贸易和产业链流水协作的民营实业发展模式给

  温州地区创造了庞大的资本。然而,在新时期的政策红利刺激下,对外向型经济的偏重,使得温州的产业基础变得十分薄弱。同时要素支持不足、创新瓶颈与产业升级压力使得大量实体企业倒闭或者外迁。温州民营经济长期以来依靠低人力成本,家庭企业模式取得经济效益。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社会要素成本的上升,生产效率低下,国外市场的竞争加剧,以及国内其他产业如房地产市场的利润吸引,不少企业将资本抽离原来的制造业领域从而进入房地产市场渔利,导致如今产业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同样,以港台资本为代表的深圳发展模式也出现了相似的情况。深圳是港台制造企业特别是电子企业的聚集之地,近几年来因为人力成本,原材料成本等要素价格的持续升高,国际市场的竞争加剧,不少工厂纷纷将资本转移至内地或其他发展中国家。如此一来,资本和实体经济的分崩离析,资本抽离出逃等原因导致了市场经济空心化的结果。市场空心化将导致实体经济的进一步衰退,从而引发动荡更为剧烈的金融风暴。4.3监管之难激发市场异常活跃银监会必须建立新型的监管制度以上传下达贯彻落实目标。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普惠金融下的机构具有灵活、多变、快捷、随机等相对优势,同时其劣势也暗含其中。当政府监管不力时,利处就有可能发展成随意、不规范、缺少核实与核准的弊处。在这种情况下,金融市场上各机构的异常活跃、资金流动过于频繁等附生因素将会增加市场潜在的风险。金融改革过程中制度,产品,机构及人员队伍的建设,都对金融监管提出了一个严峻的挑战。同时监管当局还很容易忽视掉对各金融服务机构自身建设的监管,譬如新近建设起来的民间借贷网上撮合平台——温州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平台和温州民间借贷服务中心。机构是创建起来了,但是当务之急应当是如何切实的提高网上的借贷双方的撮合率,从而实现金融资源的更有效的配置。从温州、深圳金融改革试点中,监管部门可以针对出现的问题整理出相对经验与制度、用于普惠金融更深层

  次推广的探讨中去。5基于存在问题的政策建议要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全民共享的普惠制金融体系,必须根据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不同的融资要求,来建立包括正规金融、民间金融在内的多层次的信贷供给体系,以此形成良性的竞争性的可持续发展的普惠金融体系。针对前文的相关分析,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本文认为,要促进普惠金融体系的建设,促成我国金融改革的成功,主要从政策层面,实施对象,市场主体,风险控制及参与主体等几个方面来探讨。5.1政府应下放立法权和经营权,坚持市场主导机制近期结束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已明确指出: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7]。因此尽快完善我国金融市场的法律和监管制度建设,尽早明确普惠金融思想的内涵,明确中央与地方金融监管职责,适当下放部分金融监管权和政策制定权。同时我国应该加快利率的市场化进程,坚持市场为主导,允许一部分的金融机构根据市场变化,打破僵化,推出适应市场的金融产品和服务。5.2构筑小额信贷平台和拓宽融资渠道温州及深圳金改,是我国普惠金融实施过程中的第一目标体。提供直接有效的融资“补血”功能,是对象层面最见效的方式。在提供资金血液方面,主要有各大型正规银行、村镇农信社,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金融机构,小额信贷组织多在基层,获得信息更加便利,而且风险也更好掌控,正好弥补了正规金融机构在这方面的不足。因此,要大力发展小额信贷机构,满足多层次的金融需求。支持证券业拓宽业

  务内容,鼓励证券公司通过上市、增资扩股、发行债券,股权投资,协助企业解决融资问题。通过直接和间接的金融服务支持,普惠金融体系才达到全面的渠道铺展建设。5.3加大对弱势产业、弱势地区的金融支持由技术、产业、金融等组成的创新系统是当前我国弱势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弱势产业依托创新积累会成长为支柱产业。普惠金融体系的发展仅依靠金融创新是无法实现的,还需要作为需求方的弱势产业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本身的整合创新来提高产出率。在弱势产业的导入期或衰退期,应充分利用由政策性金融机构等提供的政府融资计划、公共风险投资,小微企业孵化项目等开展技术创新或产业整合创新,构建产业的技术能力、生产力,并培育产业后期发展的所需的商业银行、资本市场等主要融资网络[8]。弱势地区的金融基础薄弱,应加强与周边优势地区的连结,充分利用优势地区的经济、金融辐射力实现自身的发展。温州地区可以借助产业梯度模式,转移落后的产业,升级新兴产业,自身发展庞大的产业集群;深圳可以借助港澳的充足资本,金融资源,与周边地区共同组建经济、金融圈,扩大辐射力度。5.4完善信用评级系统,加大保障力度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化发展,必须是建立于低风险,高效率的基础之上才有实现的可能,才有建立符合现代金融要求的发展体系。社会信用环境建设方面,要制定和完善我国个人、企业信用联合征信系统,实现相关金融等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统一企业和个人信用状况评级,加强业务人员的风险控制和识别能力。同时加强与保险公司等机构的合作,转嫁一定的风险,以提升自身的抗风险承受能力,充分发挥保险业服务社会发展大局的功能作用。5.5培育评估机构及全面的金融人才我国现有的金融风险评估体系以实物资产抵押为基础,不适用于具有潜在发展力的弱势领域,因此,要发展普惠金融评估机构、创新普惠金融评估模式。为保持普惠

  金融评估机构的独立性和公信力,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应减少对其日常运作的干预,而应着力于规范普惠金融评估市场,切实保证普惠金融评级机构具有相应的专业资质且在其股权安排和营运中不存在与评估对象的利益关联。此外,还要加强评级过程的市场化公平竞争,对评级的付费模式进行创新和评级系统的多层次全方面的风险控制。风险控制必然少不了人才的栽培和管理,普惠金融体系的建设,实际就是普惠金融体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方面可以从初级到高级阶梯式发展,如鼓励各专业院校开设小额信贷技术、中小金融机构管理、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的专业课程,组织各类普惠金融机构、普惠金融监管部门等与各专业院校共建实践平台,并依托专业院校的资源开展现有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提升计划,丰富现有普惠金融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等等[8]。在制度、机构、人才等方面都打造坚实的基础,如此一来,我国的普惠金融才算真正的成功。参考文献[1]杜晓山.小额信贷与普惠金融体系[J].中国金融,2010(10):14-15.[2]BRIGITHELMS.AccessforAll—BuildingInclusiveFinancialSystems[M].Washington:TheWorldBank,2006:41-42.[3]向忠德.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2.[4]国务院.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Z].2010-05-07.[5]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开发开放有关政策的批复[Z].2012-07-03.[6]周文凯.温州市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产融结合问题研究[J].货币银行,2011(4):5053.[7]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2013-1115.

  [8]王婧.金融排除视角下我国普惠金融体系构建理论[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3.

  

  

篇三:最新全市普惠金融改革创新工作实施意见范文大全

  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或农村合作银行要加大业务创新力度均衡机构网点布局通过增加和优化普惠性金融产品和服务针对中小微企业农户等普惠金融客户特点和融资需求改进信贷服务方式在抵质押手段业务流程还款方式营销渠道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更加注重消费金融零售金融定制金融产品的开发与创新打造差别化专属的产品和服务体系提升普惠金融整体水平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

  新时代普惠金融发展挑战和应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普惠金融发展也步入新阶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对普惠金融提出更高要求。如何在深化改革创新中让普惠金融更好地普及全体人民、惠及所有群体,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维护人民群众公平享有金融服务的权利,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须认真加以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普惠金融发展成就显著普惠金融是指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普惠金融区别于一般金融体系的关键是“普”和“惠”:“普”强调的是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可得性,“惠”强调的是金融服务的满意度和成本的可负担性。普惠金融,重点是“普”,核心在“惠”,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没有“普”的“惠”和没有“惠”的“普”都不是真正完全意义的“普惠”。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普惠金融。进入新时代以来,多层次、广覆盖的普惠金融机构和普惠金融产品体系基本形成,覆盖面不断扩大,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持续提升,数字普惠金融蓄势待发。特别是2015年12月31日,国务院发布首个发展普惠金融的国家级战略规划《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普惠金融发展步入“快车道”。截至2018年一季度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31.76万亿,小微企业贷款户数达到1545万户,涉农贷款余额接近32万亿,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的乡镇覆盖率和基础金融服务行政村覆盖率都超过90%,农业保险网点乡镇覆盖率达到95%,村级覆盖率超过50%。与此同时,各地区在风险可控、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大力开展普惠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

  金融试点,推动改革创新,加强实践验证。如宁波市积极探索运用数字技术促进普惠金融发展,陕西省宜君县展开了全国首个县级农村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的试点,青海省开展全国首个省级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试点,河南省兰考县成为我国首个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等。普惠金融的探索实践如火如荼,发展成就令人瞩目。

  二、普惠金融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当前普惠金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供给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显著。当前,普惠金融资源配置的差异性显著,普惠金融供给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总量和结构性矛盾交织,制约着普惠金融深度与广度的推进。一是我国人口和企业数量众多,受空间性排斥、机会性排斥和价格性排斥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普惠金融服务面临供给渠道有限、普惠性金融产品创新不足、服务人性化缺乏等问题,普惠金融供给总体不充分。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普惠金融需求层次的提升,普惠金融供给如何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基础上,有效对接产业化、市场化需求以“升级”供给,提升供给质量和效率面临重大考验;二是欠发达地区、农村地区、小微企业、低收入人群面临金融服务不足和融资障碍,条件困难的偏远地区、初创小微企业、低收入农户、深度贫困人群等金融服务可得性差,部分领域成本过高、期限过短、流程过长,难以与消费者需求相匹配,金融服务深度和质量亟待提升,普惠金融在内部不同层面和不同领域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二)平衡发展与风险的矛盾突出。由于弱势地区、弱势产业、弱势群体发展基础相对较差,信用信息不对称和担保抵押不足的问题比较严重,缺信息、缺信用、缺担保,融资活动呈现出明显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

  的低收益、高风险特征,普惠金融商业可持续发展难度较大。金融机构一方面要面对这些普惠重点领域服务对象点多面广而涉及的金额小成本高的问题,另一方面又必须兼顾其价格承受能力,如何平衡好发展与风险问题常常会陷入两难境地,提高利率覆盖成本会带来融资贵问题,压低利率则可能使融资难问题抬头。其次,普惠金融的受众往往分布在金融基础设施薄弱、银行网点缺少甚至无网点的农村和边远地区,银行要投入更多的网点成本和服务成本,增加的收益无法覆盖成本也势必增大运营风险。另外,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型技术手段一定程度上为降低成本、防控风险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数字技术的应用,也存在多头授信、欺诈等乱象以及信息技术安全等风险隐患。(三)激励约束机制还不够健全有效。首先,部分金融机构过于强调和追求商业利益,以改革创新精神破解普惠金融发展难题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不强,发展普惠金融的动力不足。其次,一些金融机构对于要求非常明确的普惠金融相关政策措施不能积极有效落实,如监管机构出台有“提高涉农不良贷款容忍度”和“尽职免责制度”,但一些基层银行不能有效落实,影响了基层信贷员放贷的积极性。最后,一些金融机构开展普惠金融业务的激励机制缺失,如对普惠金融业务在单独核算、资源配置、信贷人员、考核机制等方面缺少专门政策,部分县域银行业机构普遍缺乏产品创新和审批权限等,部分农村地区存款外流现象依然突出。(四)支持配套体系存在明显短板。1.风险缓释和分担机制不够充分。国有担保机构受地方政府干预较多、市场化程度较低,且以一次性财政注资为主,财力投入不足;民营担保机构资本金较小、运作不规范。缺乏持续强有力的风险补偿和有效的风险分担等维护机制,风险防范弱、风险补偿难,支持保障作用不够有力。2.中介机构和要素市场不够完善。缺乏资产评估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

  公司、信用评级公司等中介服务型机构,产权流转交易和抵押登记服务平台建设不足,导致土地承包经营权、草场经营权、林权等产权要素市场发展滞后,制约了金融资源的持续注入。3.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健全。信用信息呈现碎片化,未能实现互联互通,普惠金融的量化指标体系、社会征信系统、农村电子支付系统等都相对比较薄弱。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仍然较为脆弱,缺乏适合农村社会特点的征信、评估体系和信息共享机制,缺失有效的失信惩戒和信用重建机制等。4.普惠金融的宣传普及不够到位。普惠金融受众金融知识相对比较匮乏,金融安全和风险承受力较差。长期积累的“刚性兑付”观念影响依然存在,风险和责任意识有待增强。部分弱势群体的客户信用意识淡薄,对自身信用记录不重视,对普惠金融发展构成一定障碍。

  三、普惠金融发展中几个关系的再认识无论从当前还是长远来看,寻求促进普惠金融在新时代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之策,必须进一步深化对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一些重大关系问题的认识,以便更有效地指导和推动普惠金融实践。(一)需求与供给。在满足需求层面,一是要防止片面强调“普惠”目标而忽视金融在资源配置中的普遍规律,对有效和无效需求不加区分,导致普惠金融被泛化为政策性、福利性金融甚至被迫担负财政性功能;二是要防止片面强调金融的逐利性而忽视“普惠”目标,发展普惠金融动力不足甚至无所作为,导致普惠金融被退化为财政支持的“附属”。加大供给以实现“普”的目标,要注意把握好以下三点:一是要充分认识普惠金融发展潜力,主动增强扩大供给的自觉性。随着经济发展的动力转换、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的叠加效应,普惠金融发展的外部环境不断优化,特别是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

  进,金融业在新兴产业特别是小微、“三农”领域要加杠杆。普惠金融将成为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小金融机构实施差异化战略转型的“蓝海”。二是要关注需求的多样性,推动普惠金融供给的多元化。不同市场主体在不同发展阶段发展水平上的金融需求千差万别,传统金融和新兴金融、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银行与非银行,都应是普惠金融的供给主体,要努力构建层次分明、定位精细、功能互补、竞争充分的差异化、特色化普惠金融组织体系和服务体系,实现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和供给结构的均衡化。三是要鼓励通过创新加大供给覆盖,同时要平衡好创新与监管的关系。当前,在基本金融服务需求已经基本保障,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手段以拓展普惠金融供给的广度深度,将是普惠金融发展的主题。同时,要加强普惠金融监管引导和监管协调,在鼓励金融创新、维护金融稳定和保护消费者权益之间实现平衡,保障创新的稳步推进和监管的全覆盖。(二)成本与风险。小微企业、农民、贫困人群是当前我国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这些群体分散、规模小、缺乏有效信息(健全的财务报表和信用记录)和抵押资产,在金融交易中存在获得客户成本高、风险难把握、尽职调查成本高、信用违约风险高等困难,导致交易成本相对较高。如果金融机构降低交易价格甚至价格无法覆盖成本(含风险溢价),无疑会加大交易风险,导致防控金融风险目标与普惠金融实现“惠”的目标发生冲突。如何覆盖风险实现成本可负担,首先,要更加重视普惠金融风险管理,特别是要充分认识到数字技术并不必然改变金融风险的隐蔽性、突发性、传染性和服务外部性的特征,无论是监管机构还是金融机构,都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完善风险治理体系放在发展普惠金融的首要位置;其次,金融机构要紧抓新技术新业态快速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将移动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与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

  普惠金融深度融合,以数字技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衡量信用以及控制风险,使数字金融成为突破普惠金融发展障碍的一个重要力量。最后,要加大诚信教育,防范道德风险,降低信用风险和交易成本。(三)社会责任与商业可持续。普惠金融彰显社会责任,但不完全等同于政策性金融,更不是慈善金融、救济金融。从国际经验来看,那些无法实现商业可持续的普惠金融体系通常很难维持下去,最终也必然会背离实现金融普惠的初衷。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履行好社会责任,在追逐商业利益与履行社会责任之间达到平衡,既是普惠金融的本质要求,也是面临的一大挑战。一方面,实现商业可持续的关键是风险可控和收益覆盖成本,金融机构要努力通过创新服务模式、完善评价考核等手段降低成本把控风险,提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水平。另一方面,在金融机构外部,要努力构建协调各方的利益兼容机制以引导金融机构提供可持续的普惠金融服务,如建立涵盖社会绩效、财务绩效的综合评价体系、加大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信息共享以提升交易效率、完善普惠金融的风险分担和损失补偿机制等,实现机构创新降低成本与政府扶持分摊成本相结合,增强普惠金融发展的可持续性。(四)市场和政府的作用。比较商业性金融而言,普惠金融更具公共品的特性,需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与政策扶持的引导作用。与此同时,普惠金融的本质还是金融,实现普惠金融成本可负担、商业可持续,必须要充分发挥市场和市场主体的主导力量。因此,发展普惠金融过程中,发挥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二者缺一不可,努力形成市场和政府作用各有侧重、有机统一、相互促进的格局。具体来说,在普惠金融的资源配置、服务提供、发展模式上,市场要起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政府则是普惠金融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者、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推动者和普惠金融发展环境的建设者,通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

  过创造良好的法律、制度、政策和市场环境,有效弥补和解决市场失灵问题,保障普惠金融市场的高效运行。

  四、进一步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新时代推动普惠金融更高质量发展,实现普惠金融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升级换代,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难点痛点,秉持系统观点,注重综合施策,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协同用力,精准发力,持续推进。(一)健全普惠金融体系以扩大和均衡供给。1.大型商业性和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切实肩负起社会责任,深入实施普惠金融发展战略,改造传统商业模式,围绕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加大对农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产业融合发展的金融支持,实现政策性普惠与商业化普惠的兼容共赢。2.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或农村合作银行)要加大业务创新力度,均衡机构网点布局,通过增加和优化普惠性金融产品和服务,针对中小微企业、农户等普惠金融客户特点和融资需求,改进信贷服务方式,在抵质押手段、业务流程、还款方式、营销渠道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更加注重消费金融、零售金融、定制金融产品的开发与创新,打造差别化、专属的产品和服务体系,提升普惠金融整体水平。3.大力发展新型普惠金融组织和市场参与主体,通过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提供优惠政策举措等引导新型资本进入普惠金融市场和领域,重点是鼓励和引导小贷公司、村镇银行、村级资金互助组织、众筹、担保、小贷、典当、融资租赁、创业投资、民营银行等机构加入普惠金融组织体系,更好地满足处于不同地域、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经济主体的多元金融需求。4.不断完善农业保险、信用保险和贷款担保制度,在银行信贷和客户授信中引入保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

  险机制,有效为普惠金融业务提供保障。同时注重发挥资本市场、债券市场和期货市场的金融功能,鼓励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推动相关企业发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和私募债的发行,提升农业产业化市场竞争力。(二)降低成本以防控风险。1.金融机构要不断加大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科技智能化等新兴技术的创新应用,挖掘普惠金融客户潜力,围绕中小微、“三农”、社区居民的各类生产、生活场景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和产品,建立特色鲜明、方便快捷、成本低廉的数字普惠金融产品体系,通过大力发展移动金融、科技金融,依靠其信息技术优势,有效降低普惠金融业务开展中的信息收集成本、信用评级成本、授信成本和风险管理成本,缓解商业可持续面临的挑战。2.为开展普惠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来源,地方政府进行财政贴息、税务部门对于普惠金融业务给予税收优惠或税收减免,设立普惠金融风险补偿机制和融资担保体系等措施,有效降低普惠金融经营成本。商业银行也要坚持从自身内部转移定价以及服务机制上为降低普惠金融资金和服务成本而努力。3.主动引导金融机构完善风险管理模式,切实强化风险管理和流程管理,加强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加大力度建立健全相关的审核管控机制,综合各项考核指标,建立切实可行的考核方案和风险控制专业队伍,管控风险。(三)完善激励约束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1.发挥货币信贷政策工具的正向激励作用。充分发挥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宏观审慎政策、信贷政策导向评估等工具的正向激励作用,精准引导金融机构更多地将金融资源配置到“三农”、小微企业、扶贫、“双创”等普惠金融发展重点领域。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安排一定的再贷款额度,专门用于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业务;适当调剂再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

  贴现规模,专门用于支持开展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涉农企业商业汇票再贴现。2.发挥财政性资金的杠杆撬动作用。对涵盖改善三农、中小企业、助学、就业、保障房等领域融资条件的财政扶持资金进行系统梳理和整合,建立“资金池”,形成政策合力使其真正有效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撬动激励作用。在有条件的试点地区,鼓励地方政府通过增加财政贴息资金、提高担保公司和再担保公司资本金注资或设立风险补偿基金等多种方式,建立涉农贷款等优先补偿制度。建立和完善考核制度及奖励机制,鼓励县域内各金融机构法人和各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将新增存款主要留在当地使用。3.引导金融机构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按照“分类指导、差别授权”的原则,充分运用再贷款、贴息、保险、财政奖补等政策手段,引导金融机构在审批权限、资源配置、风险容忍度、尽职免责等方面制定合理政策,调动分支机构开展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的积极性,构建普惠金融发展的正向激励机制。金融机构要把发展普惠金融业务情况向社会披露,接受监管部门、市场和金融消费者监督,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四)提供有力的配套支持。1.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发挥好政府在制度设计、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引导作用,从宏观层面做好普惠金融的系统规划、信息共享、法规保障、监督评估等工作,确保普惠金融合理、有序推进;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力度,加强信用体系、农村支付服务创新等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特别是在信用环境建设方面,在加大失信惩戒力度的同时,加强对“信用黑户”的信用甄别、释放和重建工作;通过政府奖励、税收减免、专项资金设立、财政贴息等多种方式,加大普惠金融政策支持力度。2.建立健全普惠金融监管框架。首先是实施差异化监管,在有效管控风险的前提下,落实好普惠金融业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

  务创新方面的差异化监管和考核制度,补足普惠金融服务短板;规范新型金融机构管理,不仅要确立新型普惠金融服务主体法律规范,还需要强化地方配套支持,做好相关监管和风险处置工作。其次是提高监管适应性,一方面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和组织创新机制体制,利用互联网拓宽服务覆盖面,另一方面引导新型机构规范发展,积极拓展互联网金融服务创新的深度和广度,鼓励互联网企业依法合规提供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中小微企业、创新型企业和个人的投融资需求。最后是强化数字金融监管。由于在叠加了数字技术之后,金融风险更具隐蔽性,传播速度更快、覆盖范围更广更深,这增加了金融系统性风险。为防控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的风险,应加强监管制度建设,针对数字金融风险特点,在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防范上,加快健全有效的基础监管制度,加强综合监管、协调监管、功能监管。同时,加大监管技术创新力度,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丰富监管信息,完善监管手段、改善监管方式,努力提升数字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另外,从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出发,要进一步培育健全集政府监管、行业自律、金融组织内部监控为一体的监管格局,加强监管协调和信息共享,形成监管合力。3.加强消费者教育和保护。要通过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将国民金融素质教育纳入各级教育大纲和教育计划,提升国民对金融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要因地制宜、主动探索开展家庭金融教育、农村金融教育、网络金融教育、社区金融教育等多种方式方法,提升大众特别是低收入人群、学生、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金融素养。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办法,建设良性的纠纷解决机制,开展打击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

  

  

  

篇四:最新全市普惠金融改革创新工作实施意见范文大全

  2020年底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出台后虽然降低了资金申报门槛但从201x年政策执行情况看来有很多县域金融机构没有达到政策要求有的村镇银行已过了政策规定补贴期限这些因素导致了金融机构政策的获得性不高又如涉农贷款增量补贴奖励要在13以上部分进行奖励增量很难获得这些因素也影响了对县域和农村的贷款投放普惠金融扶弱济困政策导向效果不明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等资金申报流程较为复杂由于没有统一的信息化系统集中申报审核目前任然依靠人工逐级申报审核不仅影响效率的同时还大大增加了工作量容易出现审核风险

  普惠金融工作总结范文

  一、基本情况近年来,XX省财政金融工作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紧紧围绕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牢牢抓住供给侧改革这条主线,坚持以金融开放创新为动力、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以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为突破、以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为底线,不断提高财政金融服务效率和质量,XX金融呈现出“速度较快、结构较优、贡献较大”的特点:一是主要指标较快增长。201X年,省财政厅共拨付超过20亿元财政资金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二是融资结构明细优化,201X年底,全省上市企业3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60家,2016年以来新增上市挂牌企业33家,实现上市工作历史性突破。三是金融贡献持续增加,201X年前三季度金融业实现增加值596.87亿元,同比增长12.7%,高于全省GDP増速2.6个百分点,占全省GDP比重达6.3%。

  1

  二、我省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工作的主要做法及成效(一)以财政资金和政策为抓手,激励引导加大信贷投放,促进普惠金融发展。《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出台后,XX省财政厅着力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会同XX省政府金融办、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银监会XX监管局联合下发《关于做好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和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资金管理工作的通知》(黔财金〔201X〕8号),明确工作职责,规范申报审核流程,积极组织培训宣传等。201X年,拨付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资金16201万元、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资金24734万元、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及奖补资金18881万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奖补资金8448万元。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撬动了146家县域金融机构发放涉农贷款9916430万元和32家村镇银行发放贷款927360万元,确保实现全省涉农贷款增量不低于上年、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同时,实现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小微企业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户数、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带动全省新增发放204336万元、26,865创业担保贷款,有力支持就

  2

  业困难人员和小微企业创业发展。(二)以“631”机制建设为平台,强力推进农业保险支

  持“三农”发展。201X年我省紧紧围绕脱贫攻坚稳步推进农业保险工作,

  农业保险服务农户人次增加,服务能力、保障程度持续增加。一是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制度保障。及时制定印发《XX省201X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实施方案》、完善《XX省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管理办法》等政策措施。全省全年实现保费收入8.26亿元,同比增长24.81%,为全省697.91万户次农户及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提供风险保障1076.95亿元;已向33.56万户次农户支付赔款3.28亿元,同比增长22.8%,户均赔款约977元。二是探索”631”政融保合作模式,拓宽融资渠道。即保险公司通过贷款保证保险代替担保公司为借款人增信,发生代偿时,由“政融保(保险)”按“631”比例分担,即保险公司承担60%,省财政风险补偿金承担30%,所在地财政补偿金承担10%,通过引入保险支农资金,发挥险资比银行资金投放灵活,更能远期避险等优势,缓解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难问题。三是出台家禽、蔬菜保险方案,助推脱贫攻坚。201X年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战略部署,省

  3

  财政厅牵头制定印发了《XX省政策性家禽养殖保险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关于认真开展政策性蔬菜种植保险工作的通知》,首次在全省全面推行家禽养殖和蔬菜种植地方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加快了我省农业“短平快”产业发展,对促进农民增收、贫困户脱贫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全年全省共承保家禽736.24万羽,实现保费收入581.83万元,为9674户农户和各类农业生产组织提供21922.37万元风险保障,累计为44户次农户和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支付赔款105.72万元;全省共承保蔬菜18.09万亩,实现保费收入896.59万元,为42460户农户和各类农业生产组织提供16398.26万元风险保障,累计为1813户次农户和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支付赔款538.62万元。四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保险,推进农业全面发展。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各市县财政局根据当地产业发展规划,结合“一县一业”和其他特色农业产业保险脱贫攻坚基金投向的产业,因地制宜的发展具有本地优势的特色农业保险,促进地方特色农业保险有序、健康发展。五是足额安排保费补贴资金,强化资金保障。省级财政积极筹措保费补贴资金,全年安排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省级配套部分2.5亿元,特色农业保险发展专项资金1500万元。

  4

  全年拨付中央、省级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共5.3亿元,特色农业保险发展专项资金1600万元,保障农业保险持续发展。

  (三)以政策性担保体系建设为切入点,增强政策性担保机构服务小微企业和“三农”的融资担保能力。

  一是支持政策性担保机构建设。2016年,我厅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安排10亿元资金拨付省担保有限公司,由省担保有限公司参股支持财力困难市县政策性担保机构,实现全省政策性担保机构的县域全覆盖,截至201X年11月底,全省政策性担保机构已达136家,注册资本206.31亿元,到位资本金211.4亿元,从业人数达1560人。2016年,省财政预算安排10亿元,通过省担保公司参股58家县级政策性担保机构,到201X年10月底,58家政策性担保机构注册资本金已由注资前13.17亿元增加到60.42亿元,累计担保额由2016年底26.58亿元增加到48.83亿元。二是政策性担保业务稳步开展。截至201X年11月底,全省政策性担保机构在保余额284.41亿元,在保户数32762户,累计实现担保额392.21亿元,担保放大倍数2倍。担保代偿金额4.33亿元,代偿率为5.24%。三是设立了XX省小微企业和“三农”

  5

  的担保贷款风险补偿金,建立“4321”政银担风险分担机制。当发生代偿时,明确贷款项目所在地担保机构、省级财政、合作银行及所在地财政风险补偿分别按4:3:2:1比例承担融资担保业务代偿风险。201X年,省级财政预算安排2.4亿元担保风险代偿金,拨付省担保公司,用于小微企业和“三农”的风险代偿补偿。201X年底,全省50%的市(县)已建立了风险分担机制。

  (四)以资金不少、力度不减为原则,努力做好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产贷款贴息工作。

  2013-2016年,中央共计补助我省民贸民品贴息专项资金7.61亿元,有力推动了全省1751家民贸民品企业的发展。

  201X年财政部下发《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产贷款贴息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财金函﹝201X﹞6号),对“十三五”期间的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优惠政策(简称民贸民品优惠政策)进行了调整,将专项资金转移支付调整为均衡性转移支付。为不影响民贸民品贴息优惠政策的延续性,做好民贸民品贷款贴息补助政策调整后的相关工作,201X年11月底,经省政府同意,省级安排2.19亿元民贸民品贴息专项资金补助市县,

  6

  确保了政策的延续性,进一步降低民族地区企业的融资成本,为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助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维护民族团结作出了贡献。

  三、目前财政支持普惠金融政策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引导政策,全省金融机构反映在执行过程中普遍存在政策门槛偏高、审核程序复杂、政策执行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主要表现为:(一)资金政策门槛偏高。2016年底《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出台后,虽然降低了资金申报门槛,但从201X年政策执行情况看来,有很多县域金融机构没有达到政策要求,有的村镇银行已过了政策规定补贴期限,这些因素导致了金融机构政策的获得性不高,又如,涉农贷款增量补贴奖励,要在13%以上部分进行奖励,增量很难获得,这些因素也影响了对县域和农村的贷款投放,普惠金融“扶弱济困”政策导向效果不明显。(二)资金申报审核工作量大。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等资金申报流程较为复杂,由于没有统一的信息化系统集中申报、审核,

  7

  目前任然依靠人工逐级申报审核,不仅影响效率的同时,还大大增加了工作量,容易出现审核风险;同时,由于申报基础表等需要人民银行、银监等部门的协助审核,不仅要求各级财政部门要积极协调对接,金融机构也因为申报流程复杂而影响申报积极性。

  (三)政策效应有待提高。一方面,虽然国家对金融机构小微企业及“三农”信贷有一定的税收优惠,但力度小、时限短。而根据财政资金管理以及企业账务处理有关规定,财政奖补资金一般被计入营业外收入而体现收益,需要照章纳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金融机构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小微企业和“三农”贷款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对于解决小微企业和“三农”的融资难问题,关键是调动金融机构的积极性。而现有政策中相关的财政资金用于鼓励金融机构、融资担保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贷款支持力度,往往要求基准利率,大大降低了金融机构的开展业务的积极性。四、2018年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工作重点2018年,我省财政普惠金融工作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财政部、XX省委省政府关于普惠金融工作

  8

  部署,突出一个中心,即以金融服务脱贫攻坚为中心,推进三项延伸,即银行、担保、保险三项工作向“三农”和小微企业、困难群众延伸,实施四个联动,即在以下四个方面全面加强财政与金融的深度联动,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

  (一)以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奖励为杠杆,全面加强财政与金融联动。

  一是要进一步落实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及奖补等普惠金融政策,通过市场机制和正向激励,鼓励有能力、有条件的金融机构向农村地区延伸服务网络,撬动更多金融资本支持乡村振兴。二是要加强普惠金融政策宣传培训,规范普惠金融发展资金申报程序流程,制定各项政策的培训方案,实现省市县乡村的5级全覆盖,让全省干部群众知晓国家普惠金融政策。会同人民银行、银监等金融机构主管部门加强宣传,做到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应报尽报,扩大政策的覆盖面。三是积极落实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产贷款贴息政策,支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修改完善《XX省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产贷款贴息管理实施细则》,对市县的申请贴

  9

  息的企业资格和贴息资金的情况进行审核,严格按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确需贴息的部分进行贴息。四是加强资金监督检查,要督促市县财政部门及时拨付资金,会同财政部驻XX省专员办和金融机构主管部门加强对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申报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抽查,确保财政资金安全。

  (二)以完善政策性担保体系和推进政策性担保业务为抓手,全力做好担保风险补偿与机构代偿联动。

  一是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为重点,提高担保服务小微企业和“三农”的能力。2018年政策性担保工作要摸底排查政策性担保公司注册资本金用于理财、担保占比情况,督促政策性担保机构做好政策性担保业务。二是以搞好政策性担保业务培训为支撑,积极拓展政策性担保业务深度。研究2018年省担保公司参股到58个县股权情况,与省担保公司拟定支持推进14个深度贫困县和16个2018年拟摘帽贫困县的具体实施推进方案,并对贫困县开展担保从业人员分期轮训,并督促各地完善政策性担保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专业人员配备,推动政策性担保机构尽快从机构完善转入实质性运营,切实发挥担保资金的杠杆作用,防止资金沉淀。三是以政银担风险分担机制对接为关键,做好政

  10

  府、担保、银行、保险之间的机制连接,及时兑现风险控制奖励和风险补偿金,同时积极争取财政部融资担保基金支持,更好地为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服务。

  (三)以金融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全面推进财政与金融联动。

  一是以购买保险作为增信措施,降低扶贫产业子基金支持的农业产业项目风险。促进金融机构在评审项目时,将购买保险作为企业增信措施之一,提高农业产业项目抗风险能力,确保我省扶贫产业子基金“投得准、用得好、收得回”。二是进一步落实农业保险保费补贴,通过财政补贴撬动保险资金支农惠农。用好用足中央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省级政策性家禽和蔬菜保险、特色农业保险政策,通过财政保费补贴资金,引入保险,建立健全我省农业风险转移分散和保障机制,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三是以信息化建设为切入点,促进政府、保险公司及投保农户信息对接。加快推进和完善“XX省农业保险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开发及运行工作,充分利用信息平台的资金审核、资金拨付、信息查询等功能,力争实现财政资金的拨付及时,保险承保、理赔迅速,农户信息准确。四是加强保险经办机构的监督考核,根据服务能

  11

  力建立退出机制,鼓励各经办机构按照市县政府的需求,加大创新力度,在开展农业产业物化成本保险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保价格、保收益等新险种的保险工作,实现有灾保成本,无灾保收益,用足用好中央财政、省级财政保费补贴政策,促进财政与金融联动。

  (四)以防范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交叉叠加为底限,全面推进财政与金融联动。继续实施分梯度化解综合债务率、PPP模式化解存量债务、剥离存量债务压降政府债务。坚决制止违法违规融资担保行为,严禁以政府投资基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等名义变相举债,加强风险防范和应对。着力推进政府投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实体化经营、公司化治理,注重防范“处置风险的风险”。

  12

  

  

篇五:最新全市普惠金融改革创新工作实施意见范文大全

  3通过集中资源和人员优势国开行先后提出了融制融资融智的三融扶贫策略易地扶贫搬迁到省基础设施到县产业发展到村户教育资助到户人的四到工作思路差异化支持政策推动实施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定点扶贫三大行动等创新性的金融扶贫策略围绕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基础设施改善产业发展教育医疗等方面设计了一系列金融扶贫产品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银行业普惠金融创新

  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广覆盖的普惠金融机构体系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2019年国家提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金融要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生活为根本;加强对于小微企业、“三农”等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的金融服务。一直以来,银行业机构作为我国金融体系内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普惠金融体系中更是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在监管政策的引导下,近年来银行业机构在践行普惠金融、助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多措并举支持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不断改善农村金融的服务环境,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中国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0.7万亿元,其中,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3.73万亿元,同比增长28.4%,增速高于人民币各项贷款13.3个百分点,全国2/3的小微企业获得银行贷款,位居世界前列。涉农贷款方面,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37.83万亿元,同比增长10.5%,其中农村贷款余额31.17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农户贷款余额11.18万亿元,同比增长13.3%;农业贷款余额4.28万亿元,同比增长6.2%。2020年1月至5月,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6.03%,较2019年平均水平下降0.67个百分点。[1]

  此外,面对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出台了一系列直达实体经济的金融政策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2020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实施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的通知》,对于2020年6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到期的普惠小微贷款本金,银行应按照“应延尽延”的要求,通过贷款展期或续贷的方式,实施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截至2020年7月末,延期还本付息已为中小微企业减负1215亿元。2020年6月29日,银保监会出台了《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办法(试行)》,对首贷户、续贷、信用贷款的数量设置了指标,引导和督促商业银行全面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

  2020年是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支持脱贫攻坚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截至2020年6月末,全国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4.27万亿元,较年初增加3100多亿元,“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贷款增速保持较快增长,334个深度贫困县各项贷款增速高于全国贷款平均增速3.73个百分点;全国扶贫小额信贷累计发放4735.4亿元,惠及全部建档立卡贫困户的1/3以上;基础金融服务明显改善,全国832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村基础金融服务覆盖率达99.6%。[2]

  一开发性、政策性银行的普惠金融实践

  在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过程中,开发性和政策性金融机构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三家机构,已成为普惠金融重要的资金提供者。其中,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专门从事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到目前已逐步形成了以粮棉油收购贷款业务为主体,以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农村中长期贷款业务为两翼,以中间业务为补充的“一体两翼”业务发展模式。在促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有效解决中国“三农”问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开发性金融机构

  1.国家开发银行的普惠金融实践

  开发性金融机构在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基础上加以深化和发展,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宗旨,依托国家信用,以市场化经营为发展模式、保本微利为原则,通过提供中长期信贷的方式,实现政府的发展目标。国家开发银行(以下简称“国开行”)早在2003年就开始了普惠金融业务的探索,通过与世界银行、德国复兴信贷银行(KFW)等国外金融机构以及国内一些中小金融机构合作,以转贷的方式开展普惠金融服务。国开行聘请一些国外微贷技术专家为国内中小金融机构提供免费的技术培训,同时为这些中小银行提供转贷批发资金,是国内最早发展小额信贷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之一。

  2015年,国务院批复了国开行深化改革方案,明确了国开行作为开发性金融机构的定位属性。由于政策性金融机构常常弱化了市场的作用,不利于政府发挥杠杆空间,而商业性金融机构又过分注重营利性,倾向于相对成熟发达的市场,因此同政策性和商业性金融机构相比,开发性金融机构能够更好地实现政策性和营利性的双重目标,这也与发展普惠金融的要求相一致。普惠金融的发展一方面强调金融的包容性,即对那些弱势群体提供金融服务,为其提供获取金融服务的机会,另一方面还要求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必须兼具商业可持续性,具备一定的盈利能力,实现整体财务平衡。

  近年来,国开行在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产业发展,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同时,还积极参与普惠金融服务,在扶贫攻坚、绿色金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年国开行累计向合作的322家中小银行发放转贷资金1000亿元,支持小微企业超过12万户,其中发放产业扶贫转贷款105亿元,覆盖全国百余个贫困县,支持数万名贫困人口脱贫。

  2.开发性金融机构助力脱贫攻坚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实现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任务,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是国开行

  作为国有开发性银行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体现。2015年11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也提到鼓励开发性金融机构加大对于脱贫攻坚的金融支持;要求国开行按照微利或保本的原则发放长期贷款,专项用于易地扶贫搬迁,其中中央财政给予90%的贷款贴息;要求国开行设立扶贫金融事业部。2016年4月,银监会批准了国开行设立扶贫金融事业部,下设综合业务局、基础设施局和区域开发局,分别负责扶贫开发业务政策研究、发展规划、经营计划和风险管理;易地扶贫搬迁、涉农产业和农村基础设施等项目的开发评审和组织推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贫困县的产业扶贫、教育资助的组织推动、模式推广和监督管理等工作。[3]通过集中资源和人员优势,国开行先后提出了“融制、融资、融智”的“三融”扶贫策略、“易地扶贫搬迁到省,基础设施到县,产业发展到村(户),教育资助到户(人)”的“四到”工作思路、差异化支持政策,推动实施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定点扶贫“三大行动”等创新性的金融扶贫策略,围绕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基础设施改善、产业发展、教育医疗等方面设计了一系列金融扶贫产品,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政策性金融机构

  1.中国进出口银行

  中国进出口银行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专门支持对外经济贸易投资发展和国际经济合作的政策性银行。由于政策性银行分支机构和人员方面存在限制,相较于商业银行,其发展普惠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和“三农”客户存在劣势,但由于其依托国家信用,因此在资金来源和资金成本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鼓励政策性银行以批发资金转贷形式与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合作,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2017年10月,中国进出口银行成立了普惠金融服务部,整合本行信贷资源,通过与地方银行金融机构合作、银政合作、银担合作、银保合作、政银保合作等方式,为小微企业、扶贫、“双创”、“三农”等提供普惠金融服务,更好地发挥政策性银行支持金融服务薄弱环节的作用。

  目前来看,中国进出口银行通过与银行业机构、产业集团、融资租赁公司、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小贷公司、政府出资成立的公司等六类机构合作的统借统还转贷模式是其开展普惠金融服务的主要方式。2017年末中国进出口银行共支持小微企业3.4万余户,通过转贷模式为3.3万余户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支持[4]。中国进出口银行的年报显示,截至2018年末,普惠金融贷款余额6742亿元,同比增长16.32%,其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逾3700亿元。同时,中国进出口银行还结合大数据探索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模式创新,如根据业务特点,研究以供应

  链金融为突破口,开发符合进出口银行特点的供应链融资产品,并针对小微企业聚集的开发区、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探索设计直贷类产品。2020年6月,中国进出口银行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依托其自身掌握的核心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应收付贸易链,借助阿里巴巴集团在区块链、云计算领域的科技优势,创新推出了精准支持贸易链上游小微企业的“保理e贷”。

  在“三农”领域,中国进出口银行早在2014年就出台了《金融支持农业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的指导意见》,并针对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结合自身特点,发挥进出口和走出去金融服务的专长,围绕进口信贷、农产品出口信贷,进行了产品与服务的创新。同时结合农业产业链,在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营销、农业国际化发展、农业科技水平提升等方面,建立了农业全产业链的金融服务体系。截至2018年末,中国进出口银行涉农贷款余额3332.85亿元。

  2.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唯一的专业服务“三农”的政策性银行,成立于1994年11月,主要是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针,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筹措政策性农业信贷资金,承担农村政策性金融的任务。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自成立以来,在服务“三农”,特别是在支持粮棉油收储、农业开发和农业农村基础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12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联合财政部、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中信集团,成立了中国农业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流通等重点农村服务企业,引入社会资本投入农业产业化项目,促进农村经济发展。[5]2015年4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同意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改革实施总体方案的批复》,进一步强化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职能,指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应对其政策性业务和自营性业务进行分类管理,明确责任和风险补偿机制,建立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约束机制。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重点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粮棉油收储贷款、脱贫攻坚贷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以及农业现代化贷款。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年报显示,2019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累计发放贷款1.79万亿元,同比增长8.86%,其中粮棉油收储贷款2982亿元,基础设施贷款6272亿元,精准扶贫贷款4045亿元。年内新发放贷款平均利率为4.9%,低于全国金融机构平均水平113BP。从可获得的数据来看,截至2018年末,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贷款余额达5.59万亿元,同比增长8.9%。

  二商业银行的普惠金融实践

  (一)国有大型商业银行

  1.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普惠金融服务的总体情况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银行业乃至金融体系的中坚力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在资金成本、渠道、产品服务以及金融科技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的优势。因此在普惠金融服务中,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也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发挥“头雁效应”,引领普惠金融发展。根据银保监会的数据,截至2020年6月末,六大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规模达125.98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占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的40.7%。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按照银保监会监管要求,2017年六大国有商业银行全部成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建立了“五专”机制、内部考核激励和尽职免责机制,在组织架构和机制上进行创新,以弥补金融服务短板,增加有效金融供给,促进金融业可持续均衡发展。

  2020年5月,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国有大型商业银行2020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力争同比增长40%以上,要让中小微企业信贷可获得性明显提高。截至2020年6月末,六大国有商业银行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26万亿元,同比增长46.4%,较2019年末增长30.8%。

  (1)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快速增长

  从余额总量来看,截至2019年末,中国建设银行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位居六大国有商业银行之首,贷款余额为9631.55亿元,占比近三成,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分列二至五位,贷款余额分别为6531.85亿元、5923亿元、4715亿元、4129亿元,交通银行较少,仅为1639.52亿元。从增速来看,六大国有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贷款均保持正增长,其中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交通银行的贷款增速均高于50%,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增速为19.9%。

  图2-1六大国有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和增速

  (2)贷款利率下行

  从信贷价格来看,六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均呈现下行趋势。2019年全年普惠型小微贷款的平均利率,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最高,利率为6.18%,另外五大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均低于5%,其中中国工商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为4.52%,同比下降43BP;中国农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为4.66%,同比下降120BP;中国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为4.3%,同比下降97BP;交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为4.85%,同比下降63BP。2020年,受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行。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2020年上半年新发放普惠贷款利率4.15%,较2018年进一步下降37BP,如果考虑减费让利,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87BP。

  (3)服务客户数量增长显著

  从服务客户数量来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位列第一梯队,服务小微企业数量均达百万户级别,是六大国有商业银行中普惠金融服务的主力。其中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服务客户数为151.6万户,位居第一;中国建设银行服务小微客户数为132.51万户,位居第二。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位列第二梯队,服务客户数量为40万户左右,但中国工商银行服务客户数量增速较快,仅2019年新增小微客户数量为15.3万户,增幅达57%;交通银行处于第三梯队,服务小微企业数量较少,仅为10.44万户。

  2.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普惠金融的发展策略

  (1)发挥自身比较优势

  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大银行与小银行在提供金融服务过程中存在系统性差异,大银行通常倾向于向大客户、大企业提供信贷服务,小银行通常服务于小企业。这一方面是由交易成本导致的,大银行同时具有提供大额和小额贷款的能力,但对大额和小额贷款的审批信息、流程、成本并没有太大差异,在自身利润最大化的驱使下,大银行更倾向于向大企业提供贷款。另一方面,信息处理能力问题也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相对于大银行来说,小银行能够通过与借款者的接触更加便捷地获取和利用“软信息”,如涉及借款人的企业家才能、自身经营能力、个人品质等信息,因此。普惠金融的客群主要集中于小微企业、“三农”以及其他弱势群体,因此根据传统观点,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在发展普惠金融业务上并不存在优势。

  但相对于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在资金、服务体系、人力资源和技术等方

  面具有较大优势。首先,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资金来源丰富,负债结构多样,具备强大的资本实力,能够以相对较低的成本获取资金,因此在利率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其次,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能够有效发挥集团化和多元化的优势,以中国银行为例,其普惠金融服务主体不仅包含商业银行法人机构,还包括专门从事普惠金融服务的中银富登村镇银行与中银消费金融公司,通过“1+2”的服务架构,能更好地促进普惠金融发展。最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人力资源充沛,对高学历、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吸引力强,储备较为丰厚,相应的创新能力、研发能力等较强。因此对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来说,必须立足这些比较优势,打造差异化的核心竞争优势,发展普惠金融。

  (2)坚持多方合作发展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地域覆盖广阔、网点分布广泛,但大多网点分布于县级以上的区域,开展农村金融服务的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农村金融的金融生态环境较差、信用水平普遍偏低、金融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因此,长期服务于城市金融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可以与政府、龙头企业、担保机构、其他中小金融机构合作,通过健全联动机制,加强政策协调性,形成层次丰富、覆盖广泛、合作良好的大普惠服务架构,发展普惠金融。

  (3)重视金融科技的运用

  近年来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以及区块链的广泛运用也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提供普惠金融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撑。2017年,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分别与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就在金融科技领域展开战略合作签约。中国建设银行还将发展金融科技作为全行的三大战略之一,并于2018年4月成立国内第一家由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组建的金融科技公司——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金融科技的发展与应用重新定位了大型商业银行在普惠金融体系中的角色,突破了传统金融理论认为的大银行只服务大企业的观念。

  3.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普惠金融服务

  (1)数字普惠金融已成为主流方式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针对小微企业的普惠金融已经越来越倾向于批发式、平台化操作,部分产品集IT平台、数据平台、风控平台为一体,利用大数据和数字技术等,为贷前营销、贷中管理、贷后预警全业务周期提供了在线化、自动化、数据化的解决方案。不仅突破了传统金融服务的时空限制,扩大了服务的覆盖面,提高了小微金融的可得性和精准性,而且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了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了银行的营销成本、营运成本和风险成本。

  目前,六大国有商业银行基本都推出了针对小微企业的网络贷款产品,相对于传统人力资源密集的小微信贷方式,数字普惠将逐渐成为行业主流。

  (2)提供多样化产品,积极创新抵质押方式

  《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手段,国有商业银行针对不同客群以及客群特点,围绕抵押担保机制、风险机制、供应链金融等创新了不同类型的金融产品。例如,农业银行在疫情期间推出支持小微企业复工复产专项融资产品组合贷款“复工贷”,包括“纳税e贷”“资产e贷”“抵押e贷”“续捷e贷”“链捷贷”“保理e融”“票据e融”“简式贷”“科创贷”“连贷通”等多项产品,线上线下均可办理,可采用信用、抵押、质押、保证、政府风险补偿基金、保证保险等单一或组合担保形式,种类丰富、功能互补,能满足小微企业展期、续贷、提高额度、申请新贷款等个性化融资需求。对符合条件的普惠型小微企业客户,可增加授信和贷款额度最高至1000万元,对疫情防控重点企业名单内小微企业信贷客户,可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提升信用贷款额度最高至1000万元。在贷款期限方面,期限最长3年,包括中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可根据借款人现金流量特点合理确定还款方式。

  专栏1中国农业银行小微企业“复工贷”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农业银行迅速推出支持小微企业复工复产专项融资产品组合贷款“复工贷”,整合优质信贷产品与各项疫情防控支持政策,全力做好小微企业复工复产信贷支持保障工作,是金融力量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的有效手段。

  “复工贷”产品组合包括“纳税e贷”“资产e贷”“抵押e贷”“续捷e贷”“链捷贷”“保理e融”“票据e融”“简式贷”“科创贷”“连贷通”等多项产品,线上线下均可办理,可采用信用、抵押、质押、保证、政府风险补偿基金、保证保险等单一或组合担保形式,种类丰富、功能互补,能满足小微企业展期、续贷、提高额度、申请新贷款等个性化融资需求。

  “复工贷”授信额度最高3000万元,其中信用贷款最高1000万元。对符合条件的普惠型小微企业客户,可增加授信和贷款额度最高至1000万元,对疫情防控重点企业名单内小微企业信贷客户,可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提升信用贷款额度最高至1000万元。

  “复工贷”贷款期限最长3年,包括中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可根据借款人现金流量特点合理确定还款方式。利率执行疫情防控时期优惠利率,贷款涉及的各类费用均由银行承担,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除利息外不收取其他费用,最大限度降低疫情期间小微企业客户综合融

  资成本。截至2020年7月末,农业银行“复工贷”已累计服务19.83万户小微企业,发放贷款2886亿元。(3)重视绿色金融发展

  近年来,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开始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生态保护、节能减排、电力化工、循环经济等领域内推出了绿色信贷的行业政策,对贷款实施环境标准一票否决,并将可持续政策的范围扩展到项目融资、资产融资、一般公司信贷业务和其他业务。此外,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以国家相关政策和标准为依据,适当借鉴有关国际标准和准则,普遍建立了覆盖全行的绿色信贷风险监控体系。例如中国工商银行在借鉴赤道原则和国际金融公司绩效标准与指南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公司贷款绿色信贷分类标准,并据此对全部公司法人客户环保风险进行分类和管理,建立并形成了覆盖全行的绿色信贷风险监控体系。交通银行在绿色信贷标识管理体系“三色七类”核心定义中参考了赤道原则绩效考核标准。围绕着绿色信贷和可持续发展,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陆续开发了能效融资项目、碳资产质押授信业务以及未来收益权质押融资等;积极参与碳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碳金融产品设计、碳金融顾问服务等;并且涉足绿色债券、绿色股权投资、绿色基金等业务,业务覆盖了政府、企业和个人层面。

  (二)股份制商业银行

  1.股份制商业银行普惠金融的总体服务情况

  以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中型银行是我国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银保监会的数据,截至2020年6月末,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规模达55.65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占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的18%。在组织架构方面,目前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广发银行、渤海银行、浙商银行、平安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等1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均设立了普惠金融事业部,招商银行设立了普惠金融服务中心(见表2-1)。

  表2-1股份制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服务中心的组建情况

  名称

  事业部名称

  成立时间

  招商银行

  普惠金融服务中心

  2018年3月

  中信银行

  普惠金融事业部

  2018年

  光大银行

  普惠金融事业部

  2017年12月

  民生银行

  小微企业事业部(普惠金融事—

  业部)

  兴业银行广发银行浙商银行华夏银行

  名称平安银行恒丰银行渤海银行资料来源:课题组整理。

  普惠金融事业部普惠金融事业部普惠金融事业部普惠金融事业部事业部名称普惠金融事业部普惠金融事业部普惠金融事业部

  2017年10月2019年2017年12月—成立时间2018年2019年2017年

  |Excel下载

  表2-1股份制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服务中心的组建情况

  近年来,出于自身业务以及监管考虑,各股份制商业银行普遍非常重视普惠金融业务的发展。截至2020年6月末,全国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2.38万亿元。根据各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年报,截至2019年末,招商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最高,超过4500亿元,中信银行、浙商银行、光大银行、广发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在1000亿~2100亿元之间(见图2-2)。以小微贷款余额最高的招商银行为例,其在全部44家一级分行全部建立了普惠金融服务中心,有超过400个团队专门为小微客户提供专业的金融服务。同时,招商银行还积极运用金融科技,整合本行线上线下的全部信贷产品,推出了招贷App,为小微客户提供一站式的全线上金融服务。

  股份制商业银行相较于大型商业银行,网点较少;与城商行和农商行相比较,又缺乏地缘优势,导致其居民储蓄存款占比不高,更多依靠企业存款以及来自金融市场的主动负债,负债成本相对较高,负债结构稳定性较差。2020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其中对达到考核标准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再额外降准1个百分点,并要求将降准释放的资金用于普惠金融信贷的投放。作为一种精准性、差异化的货币政策工具,定向降准能够为股

  份制商业银行提供一个稳定的、低成本的、长期的资金来源,帮助银行解决流动性问题,同时支持银行在资产端进行更长期限和更低成本的贷款投放,正向激励股份制商业银行开展普惠金融服务,支持中小微企业以及“三农”的发展。

  图2-2七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和增速2.新冠肺炎疫情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普惠金融实践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积极推出各项政策,助力小微企业抗击疫情。一方面通过加大信贷的投放力度,促进企业的复工复产;另一方面通过减免相关费用、展期、无还本续贷、减免逾期利息等方式降低中小微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经营负担。此外,股份制银行纷纷建立了金融服务的绿色通道,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的数据,截至2020年7月10日,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累计发放“抗疫”贷款15187.29亿元,占全部银行业机构的37.9%(见图2-3)。

  图2-3银行业金融机构抗击疫情信贷投放

  (1)充分发挥自身金融科技优势

  一直以来,股份制银行普遍非常重视金融科技的发展,通过科技赋能金融,开展普惠金融服务。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股份制商业银行充分利用自身“金融+科技”的优势,快速推出了无接触线上经营解决方案,对受影响较大的中小微企业提供“7×24小时”的在线金融服务,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疫情期间,兴业银行强化金融科技赋能,通过小微企业线上融资系统、兴车融、兴e贴等多款金融产品,打造线上融资平台,提高融资效率,纾解企业融资困境。

  (2)多种手段让利实体

  2020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实施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的通知》和《关于加大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力度的通知》,通过延迟还本付息、支持银行向小微企业发放无抵押信用贷款、银行减免服务性收费等方式,让利实体经济,稳住市场主体。疫情期间,针对小微客户,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均提供了无还本续贷、延期还本付息等服务,民生银行还为十几万户小微客户下调贷款利率,通过赠送小微红包抵扣利息,减免小微客户利罚息,减免账户管理与支付结算手续费等多种形式,为小微客户让利数亿元,全力帮助受疫情影响、经营困难的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3)针对不同行业需求提供差异化信贷产品

  疫情期间,浦发银行、民生银行等为生产疫情防控所需药品、医疗器械及相关物资的中小微企业,开辟绿色通道,提供疫情防控专项贷款,全力满足中小微企业为防控疫情而提出的合理融资需求。针对外贸企业,兴业银行推出了“兴e贴”产品,为外贸企业的银行承兑汇票提供线上快速贴现服务,客户在电子银行便可完成业务办理,为外贸企业的融资提供便利。截至2020年7月末,“兴e贴”在疫情期间累计办理3.8万笔服务,服务客户5400户,融资金额2100亿元。

  专栏2民生银行助力小微企业抗击疫情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小微商户带来严重冲击,面对特殊形势,民生银行秉承“为民而生,与民共生”的“初心”,制定特殊政策、提升特别服务,快速开展客户关怀活动,全面实施优抚政策,加速线上产品服务升级,应续尽续、应延尽延、应免尽免、能让尽让,与万千小微商户同舟共济、共克时艰。

  升级服务,全力满足信贷需求。民生银行快速推动线上重要产品优化与服务功能提升,提高“云快贷”抵押成数,扩大“纳税网乐贷”开办城市;简化贷款办理手续、提高信贷办理效率,为有需要的客户主动提高授信额度,为贷款到期客户提前做好续授信安排;紧急开通多项远程作业、远程服务功能,解决特殊时期面签、面谈、面查问题;打通小微贷款全流程线上办理,安全发放每笔贷款;线上自助贷款申请、自助签约、自助提款、自助还款、自助转期(无还本续贷)等纯线上、全自助功能在全国各地分行纷纷落地开通,“银行业务家里办”“7×24小时全天候普惠服务-小微金融线上产品及服务指南”快速推出,真正让小微客户“足不出户”即可办理银行业务。

  减费降价,助力小微解困减负。为受疫情影响经营困难的小微客户,民生银行采取下调贷款利率、延期还款、贷款展期等扶持措施,支持客户开展生产经营自救;对影响严重已造成贷款逾期的,通过利罚息减免、征信保护等救助措施,全力将客户不良影响降到最低。通过主动调整贷款利率、赠送小微红包抵扣利息以及利罚息减免优惠、移动支付交易手续费减免等优惠,让利客户,为小微商户减轻经营负担。2020年上半年,民生银行为十几万户小微客户下调了贷款利率,赠送小微红包抵扣利息以及减免利息、减免罚息、减免账户管理及交易手续费数亿元,民生银行小微贷款的利率比上年显著下降、服务小微客户数量快速增加,困难时期发挥了社会责任担当。

  (三)城市商业银行

  1.城商行的普惠金融发展

  城市信用社为城商行的前身,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步转制,成立城商行。目前全国共有134家城商行,其基本定位为服务地方经济、中小企业和城市居民的地方股份制商业银行。根据银保监会的数据,截至2020年6月末,全国城商行资产规模达39.56万亿元,同比增长10%,占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的12.8%。2019年净利润2509亿元,资本充足率12.09%,拨备覆盖率153.96%,整体运行情况良好。

  与同样属于地方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农村商业银行相比,城商行的资产规模普遍更大,根据城商行年报数据,截至2019年末,资产规模超万亿元的有8家,分别是北京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徽商银行、杭州银行和盛京银行。其中,北京银行、上海银行和江苏银行资产规模均超过2万亿元,分别为27370.4亿元、22370.82亿元和20650.58亿元。资产规模超过5000亿元的有20家,超过1000亿元的有93家,占比近七成。

  在普惠金融服务方面,根据《城商行发展报告(2019)》,近年来城商行在服务小微客户过程中,利用大数据技术在批量获客、产品创新、风险控制等方面做出大量探索,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截至2018年末,城商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26万亿元,同比增长12.7%,小微企业贷款增速持续领先同业,占其全部贷款的比重达到42.1%;“两增两控”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良好,在小微金融领域的传统优势持续巩固。[6]截至2020年6月末,全国城商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2.01万亿元,同比增长27.25%。

  对于城商行来说,其网点和服务范围主要是城市地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大中型商业银行也在这些地区设有服务网点,且业务同质化严重,因此城商行面临的市场环境非常激烈。与大中型商业银行相比,城商行最大的优势在于其本土化区位优势,一直以来城商行专注于服务地方中小微企业,深耕当地某些特色产业,地方政府也对其给予许多财政等政策支持,总体而言城商行具备一定的政策优势、信息优势、地缘优势。另外,相较于农商行、村镇银行这类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其实力较强,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当下,具备独立或合作开发建立数字化系统平台的能力。未来城商行可以借助当地政务系统开放共享以及大数据交易市场培育的契机,率先与政府数据平台对接,全方位获取政府各部门数据,实现与银行交易数据的互补,更加充分了解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及核心金融需求,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7]

  2.城商行的普惠金融创新实践

  近年来,城商行利用自身贴近基层的天然区位优势,将服务不断向下、向小、向农延伸,在

  普惠金融的服务模式上进行了许多创新,通过差异化经营实现发展。浙江泰隆商业银行一直专注于普惠金融业务,并依托地方金融机构的优势,将机构和人员不断向基层延伸,超过90%的网点分布在农村和社区。浙江泰隆商业银行通过社区化经营的模式,将普惠金融服务客户进一步细分为小微企业客户和普惠类客户,通过广义的“三品三表”(人品、产品、物品、水表、电表、海关报表)拓展小微企业客群,通过“两有一无”(有劳动意愿、有劳动能力、无不良嗜好)拓展普惠客群,不断扩大自身服务客群和普惠半径。浙江泰隆商业银行2019年报显示,其100万元以下客户数占95.5%,500万元以下客户数占99.82%,户均贷款余额28.04万元,信用保证贷款占比超九成。

  专栏3齐鲁银行基于大数据应用的科创企业授信评价体系

  为破解科创企业融资难题,齐鲁银行围绕科创企业财务流、技术流、人才流等诸多要素,开发“基于大数据应用的科创企业授信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推出了线上化的科创企业融资产品——科融e贷。

  该业务模式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重构科创企业财务评价体系。通过大数据,引入中国人民银行、银行保险监督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税务部门、法院等多种来源外部数据字段,有效解决“信息孤岛”问题,重构科创企业财务评估体系,形成三位一体的风控体系,整合“企业税务数据”“政府数据”“企业行为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手段,实现对科技型企业商业行为的全息画像,建立科创企业财务评分卡模型,构建科技型企业财务评价体系。二是实现科创企业技术评价赋值化。齐鲁银行基于全球专利、论文、项目、人才等多源异构数据,通过对企业技术布局、专利评级、技术影响、技术迭代速率、技术更新周期、研发效率、研发稳定性、产学研以及人才队伍等要素进行分析,全方位评价科创企业实力、行业地位以及未来发展潜力,实现对科创企业技术评价的模型化。

  基于大数据应用构建的科创企业授信评价体系,打破“专利价值”“人才价值”无法赋值的传统困境,有效解决了科创企业评价难问题,同时,将评价结果引入科创企业融资全流程,较好地解决了科创企业融资痛点。

  三农村银行业机构的普惠金融实践

  农村银行业机构(包括农信机构和村镇银行)是当前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主力军,相较于城市银行业机构,自身规模不大。根据银保监会的数据,截至2020年6月末,全国农村银行业机构资产规模为39.87万亿元,占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的12.9%。但农村银行业机构法人机构数量众多,目前数量达3920多家,占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数量的85%以上,网点和服务渗透度高,在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服务“三农”、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领域发挥

  了重要的作用。截至2020年6月末,农村银行业机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8659亿元,占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普惠小微贷款余额的35.44%,占比高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远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

  (一)农信机构的普惠金融实践

  1.农信机构是农村普惠金融的主力军

  目前农信机构(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是我国法人机构数最多、营业网点分布最广、从业人数最多的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截至目前,我国共有1545家农村商业银行,27家农村合作银行,694家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占农信机构的68.18%。[8]截至2019年末,全国共有分支机构78630个,从业人员高达86.52万人。近年来,农信机构快速发展,其资产规模也进一步扩大,总资产达38.1万亿元。截至2019年末,全国资产总额超过5000亿元的农村商业银行达到4家,按资产规模排名分别是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北京农村商业银行、上海农村商业银行、广州农村商业银行;资产总额超过2000亿元的农村商业银行为16家;资产超过1000亿元的农村商业银行为39家,占全部农村商业银行比例的2.5%,资产规模小于100亿元的有1213家,因此绝大部分农村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都是偏低的,这也符合其县域法人的定位。此外,截至2019年末,全国共有8家农村商业银行行成功上市,其中重庆农村商业银行是国内首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证券交易所均已上市的农商行,还有11家农商行等待上市。

  农信机构作为地方法人机构,因农而生、伴农成长,在促进农村普惠金融和支持“三农”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其支农支小和服务县域经济的战略地位。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全国农信机构近六成的贷款投向了涉农领域,提供了全国66%的农林牧渔业贷款、54%的农户贷款和29%的涉农贷款(见表2-2)。其中农林牧渔业贷款是金融机构发放给各主体用于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生产的贷款以及农林牧渔相关服务业贷款的总和,最接近传统农业的概念,可以看出相较其他金融机构,农信机构对于传统农业生产经营的金融支持是最多的。

  机构名称全部金融机

  表2-2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情况

  单位:亿元,%

  农林牧渔业贷款

  农户贷款

  涉农贷款

  余额

  占比

  余额

  占比

  余额

  占比

  39424

  —

  92322

  —

  326806

  —

  构

  全国性大型银行

  6419

  16

  32412

  35

  117830

  36

  全国性中型

  2618

  7

  1847

  2

  77233

  24

  银行

  农信机构

  26032

  66

  49442

  54

  96222

  29

  农村商业

  17480

  44

  37141

  40

  74443

  23

  银行

  农村合作

  523

  1

  604

  1

  1182

  0.4

  银行

  农村信用

  8029

  20

  11697

  13

  20597

  6

  社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农村金融服务研究小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8)》,

  中国金融出版社,2019。

  |Excel下载

  表2-2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情况

  2.农信机构的数字化转型

  相较于大中型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大多数农信机构规模较小,在金融科技方面的投入十分有限,在此背景下,农信机构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发展是其未来亟须解决的问题。对农信机构而言,其最大的优势在于遍布县域的网点、数量众多的信贷人员以及深耕农村金融领域多年的经验。近年来,农信机构通过整村授信的方式,联合村两委进行信贷投放,有效解决了农村金融领域信息不对称的风控难题。但随着经济下行、利差收窄以及国有六大商业银行的服务下沉,农村金融市场竞争越发激烈,特别是对于头部客群的争夺使得农信机构受到剧烈的冲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更是对传统农信机构的纯线下模式提出了严峻考验。

  可以说农信机构的数字化转型需求十分紧迫,一些自身实力较强的头部农信机构通过自身力量,或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发放纯线上贷款。例如2019年东莞农商行与腾讯云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分布式互联网架构等技术在“三农”、普惠金融业务创新领域的运用。青岛农商行通过与青岛海关合作,利用外贸企业在海关的纳税评估信息开发了“关税e贷”纯信用线上贷款产品,解决青岛当地外贸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大部分农信机构则通过“线上+线下”的模式实现自身数字化转型。农信机构利用自身的网点优势,前期通过信贷员对农户的信用状况进行考察和评估,授信给农户一定的信贷额度,再借助当地省联社统一开发的App进行贷款的线上发放,农户通过手机端的操作便可获取贷款、偿还贷款,实现授信额度内的随借随还、循环使用。还有一些农信机构通过与网商银行、微众银行等互联网银行合作,通过联合贷款的方式发放贷款,由互联网银行提供风控模型和客户资源,农信机构提供资金,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方式实现数字化转型。

  专栏4江苏南通农商行科技赋能,实现农商小微业务数字化转型

  江苏南通农商行运用“智慧微贷”系统和“风险智能决策引擎”系统,支撑行内小微业务走向线上化、智能化,大力践行普惠金融、全力服务实体经济,为在传统银行金融机构无法获得贷款的征信白户、小微企业主提供首贷。特色创新点包括:一是通过描摹客户画像,实现客户信息全景化;二是通过划分“智慧网格”推送有针对性的服务,实现网格营销精准化;三是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流程再造,实现业务流程线上化;四是应用智能决策引擎,开发训练模型,对风控系统快速迭代,实现风险防控智能化;五是以客户为中心,着力解决客户痛点,实现产品创新差异化。

  经过半年的运行,“智慧微贷”和“风险智能决策”系统实际授信客户2237户(首贷客户占比达74%),截至2020年6月末,南通农商行新增小微贷款余额72549.64万元,平均贷款利率11.75%,平均贷款期限12个月,最高单笔贷款额50万元,最低单笔贷款额14万元,平均贷款额35.38万元,新增贷款不良率为0。

  3.农信机构的普惠金融创新

  (1)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普惠金融创新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近年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不断壮大,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较于传统农户,其经营管理更加规范、经营规模更大、收益更加稳定。农信机构作为农村普惠金融的主力军,针对这一群体,开发了一系列符合其金融需求的专属信贷产品,例如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出了

  “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针对农业龙头企业推出了“农业产业链贷款”等。此外还在信贷模式上进行了创新,推行“金融+产业联盟+合作社+农户”“金融+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贷款模式。

  (2)基于涉农票据的产品创新

  票据作为“三农”重要的支付工具,具备远期支付、背书流转的功能。相较于传统贷款,通过票据贴现获取融资的方式更加简便,能够有效缓解“三农”企业的资金周转困境。根据《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8)》,2018年涉农企业纸质票据贴现总额240.9亿元,占全部纸质票据贴现量的11.34%。近年来许多农信机构积极创新票据产品和服务,例如北京农商行通过优化票据业务流程,开发出“快贴产品”,实现贴现业务的线上申请、自动审批、即时放款。同时针对涉农票据贴现的企业给予5~10BP的利率优惠,降低涉农企业的融资成本。

  (3)基于应收账款的产品创新

  2013年,中国人民银行建立了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通过与供应链核心企业、商业银行的系统对接,实现了应收账款数据的数字化、自动化实时传输。目前该平台累计注册用户超过16.6万户,其中以农户为主的客户1.6万个,涉农企业7487家。基于此,一些农信机构开展了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业务。乐清农商行就针对当地铁皮石斛产业,推出了铁皮石斛应收账款贷款。农户将未来销售的铁皮石斛收入作为应收账款,并上传至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经买方核心企业确认后,当天便可获得贷款。

  (4)基于抵押担保方式的创新

  在当前农村征信体系不健全的背景下,缺少抵质押物成为当前制约“三农”客户获取贷款的重要阻碍。近年来,监管部门先后出台多个指导意见,研究推广基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两权”抵押贷款,破解农村融资难问题。许多农信机构推出了各具特色“两权”抵押信贷产品。此外,2015年,财政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财政支持建立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财农〔2015〕121号),明确提出设立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通过政府、银行、担保机构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密切分工协作,对符合条件的农业信贷项目予以担保,银行再发放贷款,解决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难问题。

  (二)村镇银行

  1.村镇银行特点与发展现状

  为了健全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加强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更好地满足农村地区的金融需求,

  促进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2006年12月银监会印发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培育发展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并在四川、青海等六省(市、区)开展试点。次年10月,试点范围扩展至全国。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村镇银行已成为农村和普惠金融领域重要的实践者与创新者,在改善金融资源分布、提高金融服务的渗透性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根据当初银监会定位,村镇银行是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一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由于其扎根当地,更加了解当地客户的金融需求,利用“局部知识”很好地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对于普惠金融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其次,村镇银行的业务主要专注于“存贷汇”等基础金融服务,对于存贷款,坚持“取之于当地用之于当地”的原则,更好地为当地农户和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支持,成为普惠金融的新生力量。最后,村镇银行属于独立的法人机构,因此治理高效、信贷方式较为灵活。作为农村金融的新生力量,村镇银行自成立以来发展迅速,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中“一枝独秀”,无论在网点数量还是业务量方面都独占鳌头。在法人数量方面,根据银保监会公布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名单,截至2019年末,全国共组建村镇银行1630家(见图2-4)。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全国仅新增14家村镇银行,相对于前些年每年100多家的增量来说,增速明显放缓。

  图2-4全国村镇银行法人数量在规模方面,截至2018年末,村镇银行整体资产规模约1.51万亿元,负债总额1.3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加了1104亿元和987亿元;存款余额1.18万亿元,贷款余额0.94万亿元,贷存比为79.66%,其中涉农贷款余额为6956亿元,农户贷款余额4601亿元,农林牧

  渔业贷款212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7%、16.7%和6.5%,均高于全国金融机构平均水平。

  在区域分布方面,目前在全国组建的1630家村镇银行中,33.99%分布在东部地区,36.38%分布在中部地区,29.63%分布在西部地区,整体来看主要分布于胡焕庸线以东的地区,占比达90.43%;[9]截至2019年9月末,已覆盖全国1296个县(市、旗),县域覆盖率达70.6%。在全国758个国定贫困县和连片特困地区所辖县市中,有444个县市已设立或已备案规划拟设村镇银行,较2015年末增加251家,贫困县覆盖率为58.58%。

  在经营状况方面,从全国的整体情况来看,村镇银行总体上处于盈利状态,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村镇银行净利润达99.25亿元。但是由于村镇银行作为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其自身定位决定了其服务范围,因此其经营状况很容易受到当地经济发展环境的影响。此外各村镇银行发起行的运营管理能力以及村镇银行自身的管理水平也会对村镇银行的业绩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村镇银行的经营状况参差不齐,盈利水平分化较为明显。例如哈尔滨银行控股的32家村镇银行净利润已连续三年下滑,2019年首次出现亏损,全年净利润为-3.054亿元,而中银富登系村镇银行、兴福系村镇银行均一直保持着较好的盈利水平;兴福系村镇银行(31家)仅2020年上半年就实现营业收入6.05亿元,实现营业利润2.05亿元。

  2.村镇银行的新一轮改革

  2018年开始,村镇银行展开了新一轮试点。2018年1月,为了进一步提升村镇银行的集约化管理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好地实现主发起行对村镇银行的股权管理和风险管控,银监会印发了《关于开展投资管理型村镇银行和“多县一行”制村镇银行试点工作的通知》(下简称《通知》),鼓励已投资一定数量村镇银行的主发起行通过新设或选取现有的一家村镇银行作为投资管理行的方式对村镇银行进行管理。2019年4月4日,国内首家投资管理型村镇银行——兴福村镇银行在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成立。同年8月,中国银行与淡马锡富登金控合作设立的中银富登村镇银行获批在雄安新区设立全国第二家投资管理型村镇银行。

  村镇银行投资管理行模式一方面有效地将风险在主发起行与村镇银行之间进行隔离,另一方面通过投资管理行专业化的服务,在中后台服务、产品研发、互联网金融技术发展方面为村镇银行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提高村镇银行的经营效率。此外,在原来主发起行管理模式中,许多发起行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开发性银行,这些银行缺乏从事农村金融的经验,难以将自身已有的经验运用在发起成立的村镇银行的实际运营中。投资管理型村镇银行相较于此前的管理模式来说,更加灵活,其自身仍然在一线工作,更了解村镇银行在实际运营中的所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此外,《通知》中还提出,允许中西部和老少边穷地区已有或新设的村镇银行在其邻近的县市设立支行,开展“多县一行”的业务试点,扩大其金融服务的覆盖面,提升这些地区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该试点也符合《通知》的初衷,即加大对偏远地区和欠发达地区金融资源的投入,提高普惠金融的覆盖面和可得性,同时减轻村镇银行的运营压力,实现规模经济,解决村镇银行商业可持续的问题。3.村镇银行的普惠金融服务(1)坚持支农支小的定位村镇银行作为扎根县域的金融机构,天然带有普惠的基因。特别在农村普惠金融服务方面,村镇银行自成立以来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村镇银行网点主要分布在县域、乡镇等金融服务薄弱地区,填补了这些地区金融服务的空白,提高了其金融服务可得性,有效改善了当地的金融服务供给。另一方面,村镇银行扎根农村金融市场,在“人缘”“地缘”方面具备较大优势,更加了解涉农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可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的问题。(2)积极开展金融扶贫工作金融脱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村镇银行利用地处县域、农村,坚持“做散、做小”的市场定位,坚持本土化经营,在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对当地特色和优势产业的信贷投放,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充分发挥了金融助推脱贫攻坚的功能。中银富登村镇银行更是将业务发展与脱贫攻坚有效整合,实施“1234”战略,即1个核心目标——全面落实脱贫攻坚任务;2项基本原则——造血扶贫、合规扶贫;3大实施板块——定点扶贫、金融扶贫、公益扶贫;4大落实举措——资源倾斜、科技赋能、创新驱动、制度保障。[10]

  -全文完-

  

  

篇六:最新全市普惠金融改革创新工作实施意见范文大全

  一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挄照持续发展惠及民生市场主导稳妥推进结合县情科技创新的基本原则建立健全不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普惠金融服务和保障体系使全县普惠金融发展居亍全省中上游水平基本实现乡镇一级银行网点和金融服务建制村一级基础金融服务两个全覆盖金融服务知晓度可得性满意度明显上升投诉率明显下降的总体目标

  全县普惠金融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中国银监会中国保监会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临洮县、xx县普惠金融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x监发〔2017x号)文件精神,为认真开展好xx县普惠金融试点工作,进一步提高全县金融服务水平,助推扶贫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出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按照“持续发展、惠及民生、市场主导、稳妥推进、结合县情、科技创新”的基本原则,建立健全与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普惠金融服务和保障体系,使全县普惠金融发展居于全省中上游水平,基本实现乡镇一级银行网点和金融服务、建制村一级基础金融服务“两个全覆盖”,金融服务知晓度、可得性、满意度明显上升,投诉率明显下降的总体目标。二、主要任务(一)补齐机构短板1、协调筹建农发行xx县支行,研究提出农发行xx县支行开业后为我县扶贫开发和经济发展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牵头单位:县金融办;责任单位:各相关单位)2、鼓励引导金融机构下沉网点和服务,在县城、乡

  镇及以下合理布局,加大对空白金融服务行政村各类电子机具布放及人员配置,并及时解决电信(移动)网络未覆盖问题。(牵头单位:县金融办;责任单位:县电信局、各金融机构)

  3、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和倡导采用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新技术降低服务成本。(牵头单位:县金融办;责任单位:各金融机构)

  4、充分发挥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的作用,积极发挥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在农户信息采集、信用培育、信用评级、宣传普及、业务代理、产业对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牵头单位:县产业互助社;责任单位:各乡镇、各金融机构)

  5、规范小贷公司业务发展,协助中和农信在我县注册成立一家省级小贷公司。县金融办加强与省州金融办、省小贷协会衔接沟通,研究提升我县小额贷款服务能力的具体策略和措施。(责任单位:县金融办)

  (二)夯实政策基础6、协调上级人民银行在安排再贷款、再贴现额度时适度向xx县倾斜,用好扶贫再贷款比支农再贷款利率更优惠的政策。(牵头单位:县金融办;责任单位:各金融机构)7、学习借鉴其他地方试点经验,开展承包土地经营

  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两权”抵押贷款政策研究。县金融办联系相关部门,掌握我县“两权”确权登记工作进展,学习了解相关政策,组织开展调查研究活动,及时提出政策建议。(牵头单位:县金融办;责任单位:县农牧局、县国土局)

  (三)完善服务体系8、逐步规范中小微企业担保公司管理和运营,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担保服务模式,为发展特色产业农户提供小额贷款担保。(牵头单位:县金融办;责任单位:各金融机构)9、支持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积极协调特色产业纳入保险险种,更好地发展县域经济,有效推动特色产业发展规模。(牵头单位:县金融办;责任单位:各乡镇、县农牧局、县林业局、各保险公司)10、积极探索股权融资,推荐符合条件、普惠“三农”的企业挂牌、上市。(牵头单位:县金融办;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四)持续加大涉农信贷投放11、借助国开行、农发行政策性金融主渠道作用,积极争取对xx县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易地搬迁等民生工程项目的信贷投放。(牵头单位:县金融办;责任单位:各乡镇、县发改局、县住建局)

  12、确保小微企业贷款投放稳步增长,扩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覆盖面,力争实现小微企业贷款增速、户数、申贷获得率不低于上年同期指标。争取各银行加强“三农”客户信贷支持,重点支持xx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满足“三农”客户融资需求。(牵头单位:县金融办;责任单位:各金融机构)

  13、加大金融机构“创业贷”等小额贷款发放力度,对未就业大学生创业、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复转军人和妇女发放小额贷款。(牵头单位:县金融办;责任单位:县人社局、县邮储银行)

  (五)创新金融服务14、探索致富能人引领、龙头企业带动、银政合作指导等金融服务组织形式,开展“银政、银企、银税、银保”等合作模式,发挥其普惠性和特惠性优势,降低企业和农户的融资成本。(牵头单位:县金融办;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各金融机构)15、积极组织引导各金融机构开展“送金融服务入户”工程。(牵头单位:县金融办;责任单位:各乡镇、各金融机构)(六)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16、充分发挥打击非法集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能,

  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金融欺诈等非法金融活动,依法有效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金融观念。(牵头单位:县金融办;责任单位:各乡镇、打击非法集资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金融机构)

  17、结合每年五月份开展的“金融知识宣传月”活动,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金融机构营业网点以及村社公共宣传栏,多层面、广角度、持续普及金融知识,重点针对全县低收入人群、创业人群、残疾劳动者开展专项教育活动,丰富其金融知识,提高其金融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牵头单位:县金融办;责任单位:各乡镇、文广局、各金融机构)

  三、工作要求(一)加强组织领导。县上成立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的普惠金融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由各乡镇、县政府办、县金融办、县发改局、县工信局、县财政局、县民政局、县农牧局、县林业局、县扶贫办、县商务局、县电信局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县金融办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各乡镇、各相关部门、各金融机构要在普惠金融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按照各自职责范围,认真做好各项工作。县金融办要认真研究国家普惠金融方面的政策,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开展各项工作,共同推动普惠金融工作取得实效。

  (二)加强制度建设。由县金融办牵头,在充分征求各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一套符合县情实际,并具有指导性、操作性强的工作制度,各乡镇、各相关部门、各金融机构严格按照制度规定开展试点工作。普惠金融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个月组织各乡镇、相关单位、各金融机构召开一次会议,通报工作进展,研究下一步工作重点。

  (三)加强队伍建设。各乡镇要指定一名副乡(镇)长专门负责抓好普惠金融试点工作,并安排一名干部为金融工作干事,指导各村便民金融服务点的工作,每个村级便民金融服务点要选配一名“金融服务明白人”,为村民进行金融服务指导。各金融机构要切实发挥在普惠金融试点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指定一名联络员,并成立各自单位的普惠金融试点工作小组,分片包干,加强业务指导,切实把普惠金融试点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对相关工作人员,县金融办要视工作推进情况,加强对全县普惠金融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四)加强经费保障。县财政和各金融机构要加大普惠金融试点工作的经费投入,为试点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经费保障,确保试点工作发挥实效。

  (五)加强协作配合。各乡镇、各相关部门、各金融

  机构要切实负起责任,在搞好各自职责范围内工作的基础上,加强互相之间的协作,共同形成工作合力。县金融办要充分发挥部门职能,积极协调引导各乡镇、各相关部门、各金融机构,按照普惠金融工作要求,按任务、按时间、按进度开展各项工作。

  (六)加强舆论宣传。宣传、文广部门及时梳理、总结xx县普惠金融试点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典型案例、工作成效,通过新闻媒体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形成社会关注、群众参与的良好工作局面。

  (七)加强考核考评。县金融办要按照普惠金融试点工作“六个方面”17项工作任务,研究建立一套工作任务考核机制,各乡镇、各金融机构要于每月5日前将上月工作进展情况上报县金融办,普惠金融试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每半年进行一次总结,年终纳入综合评定。

  

  

篇七:最新全市普惠金融改革创新工作实施意见范文大全

  2021年普惠金融改革、开展和效劳情况报告

  XX村镇银行

  普惠金融改革、开展和效劳情况

  一、银行根本情况简介二、设立分支机构,有效延伸金融效劳

  截止X,我行市内网点三家,分别是:XX,农村网点两家,XX。村镇银行的效劳方向是农村,我行也把经营开展的方向定位于乡镇,并制定了十年内把网点覆盖XX主要乡镇的经营开展规划,2022年末,我行在X设立了第一家支行,X支行也陆续在2022年下半年开始营业,加快分支机构设立的步伐,充分利用物理网点强化对乡镇的金融效劳,让我行能更好地开发和效劳农村金融市场。截止至2022年9月末,我行小微企业贷款累计户数为X户、较16年同期X户上升X户。

  三、促进农村金融体系完善

  促进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我行主要采取的措施有:

  (一)积极开展金融产品创新和宣传推广力度。针对小微企业经营规模小、融资难的困境,我行结合近年来区域小个农企业蓬勃开展实际,在加大有效信贷投放的同时,高度重视小个农新产品的研发和推广,不断加大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使得新产品的研发和应用不断推

  陈出新,出现了遍地开花的喜人现象,结出了丰硕的成果。主要贷款投放对象是域内的粮食加工企业、种子化肥批发零售企业。

  〔二〕明确提出中小企业贷款增量不低于上年、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水平的“两个不低于〞增长目标。〔三)扎实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效劳宣传月〞活动。认真落实、深入开展中国银监会发起的“小微企业金融效劳宣传月〞活动,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效劳水平,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气氛。在支行信贷部门悬挂了以贷款品种、效劳形式等内容为主题的宣传版画,在一年内对我行效劳小微企业的专营机构、金融产品业务流程等进行持续宣传展示;开通银企互合作,为公众答疑解惑,为小微企业客户提供专业的金融咨询效劳。

  四、信贷业务情况

  〔一〕、贷款定位情况

  在XX这个金融效劳区域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根深蒂固,XXXX农村商业银行更是后来居上,农村金融市场已经做出了明确的市场分割。我行的贷款市场定位是:一是不与四大国有银行争市场。二是我们与农村商业银行业务有交叉,但我们要结合我们自身特点去金融效劳相对薄弱的农户和小微企业上寻找市场,寻找金融效劳空白区和金融效劳薄弱区来开发自己的市场,培育村镇银行自己的客户群体。农户贷款利率低,利息收入少,贷款额度小,本钱高,而且农民信用意

  五、村镇银行在经营中遇到的问题

  效劳“草根阶层〞,风险防范成为一个课题。村镇银行把“效劳三农〞和“效劳小微企业〞做为自己的效劳宗旨。但农民的信用意识差,经常会出现恶意拖欠贷款的情况,过去一段时间,一个社或一个村很多人聚众集体不还贷款的事情经常发生,法不责众,农户贷款额度小,依法清收本钱过高,甚至常常出现贷款收不回来白搭诉讼费的情况。而一些小微企业,由于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出现经营风险的机率较大,一旦出现经营风险,发生拖欠贷款就成了难以防止的事,这时,银行想抓住依法清收这根救命稻草,但依法清收却十分脆弱,效果甚微,难以依靠。

  六、2022年下一步工作思路

  在2022年的开展经验上,结合银监局2022年银行业普惠金融工作会议的有关要求,在2022年进一步提升我行的金融覆盖率,更加注重扶贫金融工作的开展,严格执行监管部门的政策措施,对于我行存在的问题,加大整改力度,力求:

  一、化解金融风险:效劳三农、效劳中小企业一直是村镇银行的经营目标和经营原那么,在业务开展的逐渐摸索中我们也发现,农户信用程度低下,不珍视信用记录,抵押担保条件不充足等情况使许多金融机构望而却步,本钱大、效率低、风险高,在普惠金融的工作的开展

  进程中,也不能疏忽风险的存在,要开展也要防风险是我行的重要课题。

  开拓市场,创新金融产品:截止X,我行贷款余额X亿元,共X笔。其中:涉农贷款〔包括个体工商户、企业、小微企业主、农户〕余额为X亿元,共X笔,余额占比X%。可见我行一直秉承“效劳三农,效劳微小〞的经营理念,在17年会继续开拓市场,创新金融产品。

  二、加大三农的效劳力度:在2022年我行成立了三农效劳部,会继

  续加大扶持三农的力度,贯彻普惠金融的开展战略。在接下类的三农金融效劳工作中,要注重防范风险,更努力寻求产品、效劳与技术的创新。

  2022年10月10日

  

  

篇八:最新全市普惠金融改革创新工作实施意见范文大全

  完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的具体措施r——以湖南省长沙市为例

  曾耀农【摘要】普惠金融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进程,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普惠金融发展还处于探索完善阶段,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现实性的困难和矛盾.通过对普惠金融的概述,结合普惠金融发展现状,从多角度着眼,提出加快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具体举措和政策建议.【期刊名称】《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19)002【总页数】4页(P67-70)【关键词】普惠金融;精准扶贫;服务体系【作者】曾耀农【作者单位】湖南商学院,湖南长沙4102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30

  自从“普惠金融”概念提出,相关研究逐步深入。我们从普惠金融的内涵、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影响因素三个方面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紧扣普惠金融最新研究进展及趋势,指出构建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是研究的焦点和难点。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今后关于普惠金融服务的研究给予展望,希望对长沙市普惠金融服务的推进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一、长沙市普惠金融服务总体发展情况(一)普惠金融服务主体日益健全1.金融机构类型不断丰富。一是加大各类机构引进力度。经过课题组成员深入调查,得知自2014年以来,花旗、新韩、东亚、合作金库等外资银行陆续入驻,平安银行、恒丰银行在长沙设立分支机构,目前全市共有外资银行6家、中资全国性银行机构25家。同时,中部首家民营银行——三湘银行正式在湖南湘江新区开业运营,金融供给主体渐趋多元化。二是地方法人机构新设和改制速度加快。2.金融服务网点覆盖面不断扩大。金融机构服务网点下沉,2016年末全市银行网点达3879家,较上年同期增加207家,实现银行服务网点乡镇全覆盖。银行业从业人员保持平稳增长,全市从业人员达12.3万人。助农服务取款点实现“村村通”。(二)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不断深入1.小微企业、涉农金融产品日益多样。近年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全市金融机构大力推动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重点开展农村与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信贷产品种类不断丰富,服务方式日益改进。部分银行机构推出“公司+农户”贷款等多种信贷产品,支持区域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并创新扶贫小额信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以及易地扶贫搬迁贷款等信贷产品,支持贫困人口通过发展产业、易地搬迁脱贫。2.涉农贷款、小微企业抵质押贷款方式不断创新。2014年浏阳成为全省农房抵押融资改革试点县(市),2015年底,浏阳被列为全国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县(市)。到2016年,浏阳市累计农房抵押贷款余额45.64亿元,1.85万农户(企业)直接受益,有效缓解了农民“贷款难”问题,促进了县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三)特殊领域和群体信贷服务不断提高

  1.涉农贷款、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增加。2016年,长沙市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1592.3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864.38亿元,累计投放贷款694.54亿元,主要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民生领域、实体经济和市民生产消费。“三农”贷款余额735.70亿元,占贷款总额的85.11%,比年初净增20.40亿元,新增农贷占新增贷款的59.67%。支持农户23.6万余户,新增近1.03万户,增长4.56%。支持小微企业38193户,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27.17亿元,占各项贷款总额的60.70%,比年初净增21.98亿元,支持的小微企业更是为社会提供上万个就业岗位。2.金融精准扶贫力度不断加大。2016年,长沙市不断深化金融扶贫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产业扶贫的金融支持力度,引导各类金融资源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截止2016年末,浏阳、宁乡建档立卡贫困农户数为17345户,已评级户数为17345户、已授信户数为15108户,授信金额为2.73亿元,用信户数为2184户,用信金额为4932万元。长沙市85个省定贫困村完成了78家金融扶贫服务站建设,长沙市累计投放扶贫小额信贷13490万元。二、大力实施金融精准扶贫,提高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一)开展金融精准扶贫专项行动通过长期举办长沙金融服务节等活动,加强中小微企业融资政策和知识培训,精准对接特色产业发展、贫困人口就业就学、易地搬迁扶贫等普惠金融服务需求。逐步在全市各贫困村建立金融扶贫服务站,全面建立精准扶贫金融服务档案。针对城镇低收入人群、困难人群,以及农村贫困人口、创业农民、创业大中专学生、残疾劳动者等初始创业者开展专项金融教育活动。(二)增强公众风险意识鼓励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提升普通群众金融认知水平和投资理财鉴别能力,使广大金融消费者具有识别金融产品、使用金融工具能力和自主承担金融风险意识。积极开展面向大中小学生、拆迁安置居民和退休居民以及农民群众的宣传,通过开

  展进学校、进社区、进村镇活动,实现广泛宣传、精准宣传。重点加强与金融消费者权益有关的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引导金融消费者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金融产品风险特征理性投资与消费。(三)加大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畅通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监管部门、仲裁、诉讼、公证等金融消费争议解决渠道,试点建立非诉第三方纠纷解决机制,探索建立多元化金融消费纠纷解决机制。建立健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联动机制,及时查处侵害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维护金融市场有序运行。引导金融机构担负起受理、处理金融消费纠纷的主要责任,不断完善善后处置工作机制。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优化金融消费者投诉处理流程,力争金融消费者投诉在金融机构内部处理,探索建立小额赔付机制,减轻金融消费者维权成本。三、促进金融业的纵深发展,提高普惠金融覆盖面长沙发展普惠金融,消除对弱势群体的金融排斥现象,关键在于能够通过金融创新节约成本,并以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精准定位客户群体。在坚持商业可持续和风险可控条件下,普惠金融的创新是制度、体系、产品和服务的全面创新。当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为普惠金融的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机遇。(一)提高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推动银行机构大力发展产业链融资、商业圈融资和企业群融资,开办商业保理、金融租赁和定向信托等融资服务。建立完善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引导信贷投放向中小微企业倾斜。支持银行机构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工具,不断创新中小微企业网络金融服务模式。拓展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支持小额贷款公司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促进中小微企业与市内外社会资本有效对接[1]。积极争取支小再贷款、再贴现指标,重点向中小微企业贷款占比较大的中小金融机构倾斜。积极开展中小微企业转贷方式创新试点,允许列入试点银行“名单制”管理的中小

  微企业部分转贷,降低续贷成本。鼓励各地规范设立中小微企业周转资金池,为符合续贷要求、资金链紧张的小微企业提供优惠利率周转资金。引导社会资金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2]。(二)加强基层民生金融服务完善对特殊群体的金融服务。不断完善创业担保贷款担保机制,优化创业担保贷款审批发放机制。认真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积极对贫困学生提供生源地助学贷款支持。研究适应农民工的优质金融产品和服务,探索设立青年小额贷款、农村青年创业贷款等贷款品种,支持农民工转移就业和创业致富。有针对性地开展浅显易懂的金融知识宣传和咨询工作,引导农民工关注金融,更好地利用金融手段创业兴业,实现发家致富和扩大再生产的愿望[3]。加快发展社区银行,开发金融IC联名卡等社区专属金融产品,提高居民生活便利性。通过金融和非金融的结合,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各层级的产品及服务需求。推动金融知识进乡镇、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营造关心支持金融业发展的社会氛围。(三)加快县域金融发展鼓励商业银行在县域重新布局,逐步增设分支机构和营业网点,鼓励设立乡镇小额贷款公司,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向县域延伸发展。推动“一县两行”(每县一家农村商业银行、一家村镇银行)体系建设,增强县域金融机构整体实力。落实湖南省委、省政府和长沙市委、市政府关于支持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各项政策措施,鼓励符合条件的各类资本参与农村信用社改革,支持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和企业以控股方式参与高风险机构改制,推动城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重组,做大做强农村商业银行体系;鼓励长沙市内外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湘发起设立村镇银行,鼓励企业法人、自然人等各类社会资本参与村镇银行的设立和增资扩股。推动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县域全覆盖,推动金融超市县域全覆盖,对接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业态,提供简易便民的金融服务。支持基层金融机构不断改进金融服务,创新

  金融产品,丰富金融服务层次,细分金融市场,推动金融服务县域主导产业、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扶贫攻坚,逐步扩大县域融资总量。(四)鼓励加快普惠型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有关银行机构在乡村布放POS机、自动柜员机等各类机具,进一步向乡村延伸银行卡受理网络。大力改进农村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和支付环境,确保实现全市行政村金融服务全覆盖。鼓励银行机构和非银行支付机构面向农村地区提供安全、可靠的网上支付、手机支付等服务,拓展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广度和深度。鼓励商业银行代理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机构支付结算业务。支持农村支付服务市场主体多元化发展。推动金融超市县域全覆盖,对接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全业态,提供简易便民的金融服务。(五)鼓励创新普惠型金融服务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适度简化贷款手续,减少审批环节,提供信贷服务效率。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针对小微企业、高校毕业生、农户、特色群体及精准扶贫对象的小额贷款。引导有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无障碍银行服务网点,完善电子服务渠道,为残疾人和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提供无障碍金融服务。支持保险公司开发适合低收入人群、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小额人身保险。(六)建立健全普惠金融信用信息体系加快建立多层级的小微企业和农民信用档案平台,实现企业主个人、农户家庭等多维度信用数据可应用。扩充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接入机构,降低普惠金融服务对象征信成本。积极培育从事小微企业和农民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构建多元化信用信息收集渠道。依法采集户籍所在地、违法犯罪记录、工商登记、税收登记、出入境、扶贫人口、农业土地、居住状况等政务信息,采集对象覆盖全部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及小微企业,通过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及地方各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推动政务信息与金融信息互联互通。

  (七)建立普惠金融统计体系建立健全普惠金融指标体系。在整合、甄选目前有关部门涉及普惠金融管理数据基础上,设计形成包括普惠金融可得情况、使用情况、服务质量的统计指标体系,用于统计、分析和反映各地区、各机构普惠金融发展状况。建立跨部门工作组,开展普惠金融专项调查和统计,全面掌握普惠金融服务基础数据和信息。建立评估考核体系,形成动态评估机制。从区域和机构两个维度,对普惠金融发展情况进行评价,督促各地区、各金融机构根据评价情况改进服务工作。四、培育多元金融机构体系,提高普惠金融服务能力(一)发挥银行机构普惠金融主体作用支持中国农业银行继续完善“三农金融事业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提升“三农”金融服务水平;鼓励开发性、政策性银行以批发资金转贷形式与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合作,降低小微企业贷款成本;强化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功能定位,加大对农业开发和水利、贫困地区公路等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贷款力度;支持邮政储蓄银行稳步发展小额涉农贷款业务,逐步扩大涉农业务范围;鼓励长沙、星沙、浏阳、宁乡、湘江新区5家农村商业银行扎根基层、服务社区,积极在城郊、县域、园区等小微企业集中区域增设小微支行、社区支行、科技支行,为小微企业、“三农”和城镇居民提供更有针对性、更加便利的金融服务;支持长沙农商银行等地方法人银行继续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增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支持引导浏阳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推出一批以农房为核心抵押担保物的涉农信贷产品,拓宽农村融资渠道,为全市推开农房抵押融资积累经验。(二)规范发展各类新型普惠金融机构大力发展政府支持的融资性担保机构,鼓励和支持国有资本参股控股融资担保公司;争取辖内融资担保机构加入省级再担保体系,发挥再担保“稳定器”作用,有效提升辖内融资担保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支持民营上市公司、拟上市企业在

  长沙市发起设立小额贷款公司,拓宽小额贷款公司后续融资渠道;支持小额贷款公司拓展业务范围和经营区域,加大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的贷款发放力度;鼓励各类合格资本发起设立或参与设立村镇银行。支持村镇银行打破“冠名村镇,身处县城”的格局,在辖区内乡镇设立分支机构,扩大县域内金融服务范围;鼓励融资租赁公司更好地满足小微企业和涉农企业设备投入与技术改造的融资需求,加快组建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满足公众更多的金融需求。(三)充分发挥保险机构风险保障功能加强大病保险监管,促进大病保险规范运行;引导保险机构参与扶贫工作,大力发展针对建档立卡的贫困人群的健康养老保险、小额人身保险,推动建立小额保险与扶贫机制相结合的保险保障模式,大力发展普惠保险;鼓励保险机构积极创新产品和服务,在多层次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适时开展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和个人所得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支持保险机构参与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业务管理;支持保险机构参与各类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经办和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鼓励保险机构开发补充养老保障计划,探索针对失地农民、失独老人、流动人口、残疾人等群体养老保障的新模式;支持健康保险多元发展,大力发展与基本医疗保险衔接的补充医疗保险;支持有条件的保险机构提供健康管理服务,鼓励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深入参与各类医保经办,支持保险机构参与健康服务业产业链整合;加强大病保险制度和运行机制建设,推动商业保险机构与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基本医保、医疗救助等实现信息共享;推广老年人、残疾人、孤儿意外伤害保险,开发进城务工人员的一揽子保险。推动有条件的地区筹集财政资金、慈善捐款开办“一元民生保险”等惠民保险,持续开展志愿者公益保险赠送活动,支持保险机构发展见义勇为者意外伤害保险、养老保险;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开展补充工伤保险,降低用人单位工伤风险,强化职工工伤保障。在精准扶贫语境下,普惠金融因其有效、全方位为社会各阶层特别是贫困与低收入

  人口提供金融服务而被越来越多地关注。课题组依据普惠金融的范畴和产生原因、普惠金融的经济影响以及普惠金融发展中的逻辑思路,梳理了普惠金融的研究成果,总结了普惠金融由小额信贷、微型金融等形式,逐步向普惠金融体系发展的演化历程,讨论了普惠金融对经济发展存在的促进作用和负面影响,并针对普惠金融在实践中的内生性困境,对商业性与普惠性两难问题进行分析。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部分国家普惠金融实践的经验教训,结合中国普惠金融发展中的困难、挑战与机遇,提出长沙普惠金融服务的相关政策启示。

  【相关文献】

  [1]江苏省政府研究室,江苏省经信委调研组.以创新驱动助推江苏中小企业新发展[J].唯实,2015,(3).[2]胡永彬,王磊.金融生态系统自我调节机制及提升途径研究[J].金融纵横,2016,(4).[3]苏振兴.西北地区城市社区、城乡结合部、农村金融服务现状的调查[J].时代金融,2013,(4).

  

  

篇九:最新全市普惠金融改革创新工作实施意见范文大全

  普惠金融工作总结范文

  一、基本情况近年来,__省财政金融工作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紧紧围绕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牢牢抓住供给侧改革这条主线,坚持以金融开放创新为动力、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以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为突破、以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为底线,不断提高财政金融服务效率和质量,__金融呈现出“速度较快、结构较优、贡献较大”的特点:一是主要指标较快增长。201X年,省财政厅共拨付超过20亿元财政资金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二是融资结构明细优化,201X年底,全省上市企业3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60家,2020年以来新增上市挂牌企业33家,实现上市工作历史性突破。三是金融贡献持续增加,201X年前三季度金融业实现增加值596.87亿元,同比增长12.7%,高于全省GDP増速2.6个百分点,占全省GDP比重达6.3%。二、我省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工作的主要做法及成效(一)以财政资金和政策为抓手,激励引导加大信贷投放,促进普惠金融发展。《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出台后,__省财政厅着力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会同__省政府金融办、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银监会__监管局联合下发《关于做好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和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资金管理工作的通知》(黔财金〔201X〕8号),明确工作

  职责,规范申报审核流程,积极组织培训宣传等。201X年,拨付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资金__万元、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资金__万元、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及奖补资金__万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奖补资金8448万元。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撬动了146家县域金融机构发放涉农贷款__万元和32家村镇银行发放贷款__万元,确保实现全省涉农贷款增量不低于上年、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同时,实现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小微企业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户数、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带动全省新增发放__万元、26,865创业担保贷款,有力支持就业困难人员和小微企业创业发展。

  (二)以“631”机制建设为平台,强力推进农业保险支持“三农”发展。201X年我省紧紧围绕脱贫攻坚稳步推进农业保险工作,农业保险服务农户人次增加,服务能力、保障程度持续增加。一是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制度保障。及时制定印发《__省201X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实施方案》、完善《__省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管理办法》等政策措施。全省全年实现保费收入8.26亿元,同比增长24.81%,为全省697.91万户次农户及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提供风险保障1076.95亿元;已向33.56万户次农户支付赔款3.28亿元,同比增长22.8%,户均赔款约977元。二是探索“631”政融保合作模式,拓宽融资渠道。即保险公司通过贷款保证保险代替担保公司为借款人增信,发生代偿时,由“政融保(保险)”按“631”比例分担,即保险公司承担60%,省财政风险补偿金承担30%,所在地财政补偿金承担10%,通过引入保险支农资金,发挥险资比银行资金投放灵活,更能远期避险等优势,缓解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难问题。三是出台家禽、蔬菜保险

  方案,助推脱贫攻坚。201X年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战略部署,省财政厅牵头制定印发了《__省政策性家禽养殖保险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关于认真开展政策性蔬菜种植保险工作的通知》,首次在全省全面推行家禽养殖和蔬菜种植地方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加快了我省农业“短平快”产业发展,对促进农民增收、贫困户脱贫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全年全省共承保家禽736.24万羽,实现保费收入581.83万元,为9674户农户和各类农业生产组织提供__.37万元风险保障,累计为44户次农户和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支付赔款105.72万元;全省共承保蔬菜18.09万亩,实现保费收入896.59万元,为__户农户和各类农业生产组织提供__.26万元风险保障,累计为1813户次农户和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支付赔款538.62万元。四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保险,推进农业全面发展。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各市县财政局根据当地产业发展规划,结合“一县一业”和其他特色农业产业保险脱贫攻坚基金投向的产业,因地制宜的发展具有本地优势的特色农业保险,促进地方特色农业保险有序、健康发展。五是足额安排保费补贴资金,强化资金保障。省级财政积极筹措保费补贴资金,全年安排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省级配套部分2.5亿元,特色农业保险发展专项资金1500万元。全年拨付中央、省级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共5.3亿元,特色农业保险发展专项资金1600万元,保障农业保险持续发展。

  标签:工作总结范文(三)以政策性担保体系建设为切入点,增强政策性担保机构服务小微企业和“三农”的融资担保能力。

  一是支持政策性担保机构建设。2020年,我厅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安排10亿元资金拨付省担保有限公司,由省担保有限公司参股支持财力困难市县政策性担保机构,实现全省政策性担保机构的县域全覆盖,截至201X年11月底,全省政策性担保机构已达136家,注册资本206.31亿元,到位资本金211.4亿元,从业人数达1560人。2020年,省财政预算安排10亿元,通过省担保公司参股58家县级政策性担保机构,到201X年10月底,58家政策性担保机构注册资本金已由注资前13.17亿元增加到60.42亿元,累计担保额由2020年底26.58亿元增加到48.83亿元。二是政策性担保业务稳步开展。截至201X年11月底,全省政策性担保机构在保余额284.41亿元,在保户数__户,累计实现担保额392.21亿元,担保放大倍数2倍。担保代偿金额4.33亿元,代偿率为5.24%。三是设立了__省小微企业和“三农”的担保贷款风险补偿金,建立“4321”政银担风险分担机制。当发生代偿时,明确贷款项目所在地担保机构、省级财政、合作银行及所在地财政风险补偿分别按4:3:2:1比例承担融资担保业务代偿风险。201X年,省级财政预算安排2.4亿元担保风险代偿金,拨付省担保公司,用于小微企业和“三农”的风险代偿补偿。201X年底,全省50%的市(县)已建立了风险分担机制。

  (四)以资金不少、力度不减为原则,努力做好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产贷款贴息工作。

  2020-2020年,中央共计补助我省民贸民品贴息专项资金7.61亿元,有力推动了全省1751家民贸民品企业的发展。

  201X年财政部下发《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

  品生产贷款贴息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财金函﹝201X﹞6号),对“十三五”期间的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优惠政策(简称民贸民品优惠政策)进行了调整,将专项资金转移支付调整为均衡性转移支付。为不影响民贸民品贴息优惠政策的延续性,做好民贸民品贷款贴息补助政策调整后的相关工作,201X年11月底,经省政府同意,省级安排2.19亿元民贸民品贴息专项资金补助市县,确保了政策的延续性,进一步降低民族地区企业的融资成本,为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助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维护民族团结作出了贡献。

  三、目前财政支持普惠金融政策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引导政策,全省金融机构反映在执行过程中普遍存在政策门槛偏高、审核程序复杂、政策执行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主要表现为:(一)资金政策门槛偏高。2020年底《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出台后,虽然降低了资金申报门槛,但从201X年政策执行情况看来,有很多县域金融机构没有达到政策要求,有的村镇银行已过了政策规定补贴期限,这些因素导致了金融机构政策的获得性不高,又如,涉农贷款增量补贴奖励,要在13%以上部分进行奖励,增量很难获得,这些因素也影响了对县域和农村的贷款投放,普惠金融“扶弱济困”政策导向效果不明显。(二)资金申报审核工作量大。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等资金申报流程较为复杂,由于没有统一的信息化系统集中申报、审核,目前任然依靠人工逐级

  申报审核,不仅影响效率的同时,还大大增加了工作量,容易出现审核风险;同时,由于申报基础表等需要人民银行、银监等部门的协助审核,不仅要求各级财政部门要积极协调对接,金融机构也因为申报流程复杂而影响申报积极性。

  (三)政策效应有待提高。一方面,虽然国家对金融机构小微企业及“三农”信贷有一定的税收优惠,但力度小、时限短。而根据财政资金管理以及企业账务处理有关规定,财政奖补资金一般被计入营业外收入而体现收益,需要照章纳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金融机构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小微企业和“三农”贷款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对于解决小微企业和“三农”的融资难问题,关键是调动金融机构的积极性。而现有政策中相关的财政资金用于鼓励金融机构、融资担保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贷款支持力度,往往要求基准利率,大大降低了金融机构的开展业务的积极性。标签:工作总结范文四、2020年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工作重点2020年,我省财政普惠金融工作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财政部、__省委省政府关于普惠金融工作部署,突出一个中心,即以金融服务脱贫攻坚为中心,推进三项延伸,即银行、担保、保险三项工作向“三农”和小微企业、困难群众延伸,实施四个联动,即在以下四个方面全面加强财政与金融的深度联动,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一)以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奖励为杠杆,全面加强财政与金融联

  动。一是要进一步落实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

  款增量奖励、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及奖补等普惠金融政策,通过市场机制和正向激励,鼓励有能力、有条件的金融机构向农村地区延伸服务网络,撬动更多金融资本支持乡村振兴。二是要加强普惠金融政策宣传培训,规范普惠金融发展资金申报程序流程,制定各项政策的培训方案,实现省市县乡村的5级全覆盖,让全省干部群众知晓国家普惠金融政策。会同人民银行、银监等金融机构主管部门加强宣传,做到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应报尽报,扩大政策的覆盖面。三是积极落实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产贷款贴息政策,支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修改完善《__省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产贷款贴息管理实施细则》,对市县的申请贴息的企业资格和贴息资金的情况进行审核,严格按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确需贴息的部分进行贴息。四是加强资金监督检查,要督促市县财政部门及时拨付资金,会同财政部驻__省专员办和金融机构主管部门加强对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申报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抽查,确保财政资金安全。

  (二)以完善政策性担保体系和推进政策性担保业务为抓手,全力做好担保风险补偿与机构代偿联动。

  一是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为重点,提高担保服务小微企业和“三农”的能力。2020年政策性担保工作要摸底排查政策性担保公司注册资本金用于理财、担保占比情况,督促政策性担保机构做好政策性担保业务。二是以搞好政策性担保业务培训为支撑,积极拓展政策性担保业务深度。研究2020年省担保公司参股到58个县股权情况,与省担保公司拟定支

  持推进14个深度贫困县和16个2020年拟摘帽贫困县的具体实施推进方案,并对贫困县开展担保从业人员分期轮训,并督促各地完善政策性担保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专业人员配备,推动政策性担保机构尽快从机构完善转入实质性运营,切实发挥担保资金的杠杆作用,防止资金沉淀。三是以政银担风险分担机制对接为关键,做好政府、担保、银行、保险之间的机制连接,及时兑现风险控制奖励和风险补偿金,同时积极争取财政部融资担保基金支持,更好地为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服务。

  (三)以金融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全面推进财政与金融联动。

  一是以购买保险作为增信措施,降低扶贫产业子基金支持的农业产业项目风险。促进金融机构在评审项目时,将购买保险作为企业增信措施之一,提高农业产业项目抗风险能力,确保我省扶贫产业子基金“投得准、用得好、收得回”。二是进一步落实农业保险保费补贴,通过财政补贴撬动保险资金支农惠农。用好用足中央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省级政策性家禽和蔬菜保险、特色农业保险政策,通过财政保费补贴资金,引入保险,建立健全我省农业风险转移分散和保障机制,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三是以信息化建设为切入点,促进政府、保险公司及投保农户信息对接。加快推进和完善“__省农业保险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开发及运行工作,充分利用信息平台的资金审核、资金拨付、信息查询等功能,力争实现财政资金的拨付及时,保险承保、理赔迅速,农户信息准确。四是加强保险经办机构的监督考核,根据服务能力建立退出机制,鼓励各经办机构按照市县政府的需求,加大创新力度,在开展农业产业物化成本保险的基础上,积

  极开展保价格、保收益等新险种的保险工作,实现有灾保成本,无灾保收益,用足用好中央财政、省级财政保费补贴政策,促进财政与金融联动。

  标签:工作总结范文(四)以防范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交叉叠加为底限,全面推进财政与金融联动。继续实施分梯度化解综合债务率、PPP模式化解存量债务、剥离存量债务压降政府债务。坚决制止违法违规融资担保行为,严禁以政府投资基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等名义变相举债,加强风险防范和应对。着力推进政府投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实体化经营、公司化治理,注重防范“处置风险的风险”。

  

  

篇十:最新全市普惠金融改革创新工作实施意见范文大全

  市普惠金融服务发展小微企业思考调研报告范文

  市普惠金融服务发展小微企业思考调研报告某省某市结合地方金融业发展实际,针对小微企业融资困境,通过加快普惠金融发展步伐,构建全方位的普惠金融体系,不断提高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的覆盖面和便利性,有效满足了不同层级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改善了小微企业融资环境,促进了小微企业发展。。

  一、某市普惠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基本情况。(一)构建和形成普惠金融服务机制。引导金融机构针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需求实际,建立了专门的综合服务、统计核算、资源配置、考核评价机制,结合小微企业信贷融资困境,对小微企业信贷管理制度进行了动态调整,有效满足了不同层次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

  如:工行制定了《普惠金融业务相关工作机制》、农行制定了《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审查审批指引》、中行印发了《普惠金融(小微企业)、涉农、扶贫授信业务责任认定尽职免职操作指引》、建行制定了《普惠金融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尽职免责管理办法》、邮储银行先后印发了《某年小企业重点产品与业务发展指导意见》《小企业授信业务贷后管理操作流程》、某银行印发《微型企业培育工程贷款管理办法》《深化普惠金融实施方案》等管理办法和操作流程。相关政策的出台为普惠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提供了政策支持。

  (二)推动普惠金融服务产品创新。引导金融機构根据小微企业特点,积极创新信贷产品,丰富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品种,拓宽了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如:工行积极推动网上小额贷、经营快贷等信用贷款新产品落地。通过大数据和内部系统数据资源,根据不同业务场景基于客户的交易、资产、信用等多维度数据构建客户筛选、额度测算及风险监测模型,为符合要求客户在线发放网上小额贷流动资金贷款;建行依托“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为小微企业推出“小微快贷”系列产品,为那些因信息不对称、缺少抵质押担保而难以获得银行信贷支持的小微企业提供了全新的融资解决方案。

  (三)促进和提高普惠金融服务能力。引导金融机构在商业可持续和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围绕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积极拓展小微企业客户资源,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有效提高了小微企业贷款覆盖率、服务覆盖率、申请贷款获得率。

  如:农发行在加大信贷支农的基础上,突出支持重点,对小微企业从事粮食、茶叶、甘蔗、蔬菜等农副产品种植,加工,流通以及畜禽养殖所需的流动资金积极给予支持,做好农业小企业贷款业务;建行坚持“以小为主,以微为重”的客户定位,重点拓展单户某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客户,逐步降低户均贷款余额,提高小企业信贷覆盖面。

  二、某市普惠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工作成效。(一)小微企业信贷惠及面明显扩大。截至某年某月末,某市小微企业实体法人贷款余额某.某亿元,同比增长某.某%;全口径小微企业(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小微企业经营业主)贷款余额某.某亿元,同比增长某.某%,比年初增加某.某亿元;普惠口径小微企业(单户授信某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经营业主)贷款余额某.某亿元,比年初增加某.某亿元,占全口径小微企业贷款比重某.某%。从贷款户数看,全市小微企业贷款户数达某户,较年初增加某户,其中单户授信小于(含)某万元的小微企业贷款户

  数某户,较年初新增某户。个体工商户经营性贷款户数达某户、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户数某户。

  (二)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明显降低各金融机构通过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创新运用网络等科技手段,不断改进和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方式,有效降低了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如:工行某年共办理小微企业续贷某户、某笔,金额某万元,为小微企业节约转贷成本某万元;农行大力倾斜了小微企业执行利率,所有线下普惠类贷款按央行基准利率下浮某%执行,某年度内新发放法人贷款平均执行利率为某.某%,较上年末加权利率某.某下降某.某个百分点,全年降低企业支出成本某.某万元。

  (三)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产品不断创新。目前,某市金融机构针对小微企业融资特点,结合自身业务实际,创新推出了一系列普惠金融服务产品,有效提高了小微企业贷款获得率。截至某年末,工行发放小微企业网上小额贷流动资金贷款某.某万元,发放经营快贷某户(不含法人客户),累计发放金额某.某万元;建行小微快贷有贷户某户,贷款余额某.某万元,网银循环贷某笔,贷款余额某万元;邮储银行应收账款/收费权质押贷款结余某万,小微易贷实现投放某万,无还本续贷已累计投放某万;某银行累计投放微型企业培育工程贷款某笔,金额合计某万元,预计发放贴息资金总额某余万元。

  (二)普惠金融服务小微企业面临外部因素制约。一是经济下行冲击影响企业贷款及授信。受经济下行的冲击,部分小微企业出现经营困难、盈利能力下降、财务指标恶化等问题,银行往往根据其经营指标压缩其信贷及授信额度。二是融资担保体系不健全。某年末,某市共有融资担保公司某家,注册资金合计某.某亿元,其中某家正常办理担保业务,注册资

  金合计某.某亿元,与全市贷款年累放超过某亿元相比,担保额远不能满足融资主体需求。

  三)小微企业普惠金融产品应用存在一定局限。近年来,某市各金融机构通过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加大了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但从产品结构看,金融产品与小微企业实际需求存在差距。各类银行机构存在业务趋同、市场趋同的现象,表现为同质化竞争而互补不足;银行产品创新主要针对本行存量客户,只参考企业在本行的现金流水等信息;信贷产品在期限设定、偿还方式等方面与客户经营需求存在差距。除此之外,由于普惠金融服务产品创新难度大、成本高、风险大,缺乏针对金融服务产品创新的利益补偿机制,导致金融机构推动普惠金融创新动力不足。

  四、相关政策建议。(一)进一步健全小微企业培育机制。推动地方政府建立健全小微企业培育机制,相关主管部门要为小微企业提供财务、融资、人力、法律等方面的培训和服务,引导小微企业聚焦主业、规范管理,坚持守法诚信经营,狠抓自身建设,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要进一步健全协调配合机制,抓好五部委《關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地落实,促进货币政策、财税政策、监管政策、产业政策在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实践中协同发力,努力放大政策效应。

  

篇十一:最新全市普惠金融改革创新工作实施意见范文大全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金融改革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6.27•【字号】宁政发[2014]172号•【施行日期】2014.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金融改革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

  (宁政发〔2014〕172号)各区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共南京市委关于打好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战的决定》和全市综合改革第二阶段重点任务的总体部署,加快全市金融产业发展,打造泛长三角区域金融中心,现就深化区域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全市金融创新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定位近年来,全市金融业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活力显著增强、效益大幅提高。2013年,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56%,接近全省的1/4,成为全市服务业的第一板块和重要支柱产业,南京区域金融中心城市的地位进一步确立。在金融向市场化纵深推进的新阶段,把握发展基础优势,理性认识发展差距,找准深化金融改革创新的关键点和突破口,全力加快金融业发展,不仅是南京产业高端发展和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南京

  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和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一)指导思想:确立金融业的战略性产业、先导性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龙头

  产业地位。以市场化配置金融资源为方向,加强顶层设计,突出金融改革创新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形成具有全方位政策支持体系、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多样化金融组织体系和立体化金融服务体系的金融改革创新发展新格局。

  (二)总体目标和发展定位:围绕重点产业和关键领域强化金融服务功能,实现金融业从单纯融通资金向综合金融服务转变,构建适应实体经济投融资发展需求的金融支持体系。围绕南京枢纽城市的区位优势和辐射带动禀赋特征,发挥金融的集聚和辐射能力,着力打造紧密服务实体经济的现代金融商务中心。力争把南京打造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金融综合示范区、两岸金融合作先行区和区域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致力建成区域内的金融营运管理高地、金融资产交易高地、金融人才和研究高地。到2017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超过1400亿元,成为泛长三角区域具有重要影响力和带动力的金融支点。到2020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突破2000亿元,成为承接上海、覆盖江苏、辐射皖赣、延伸全国的具有持续创新能力、专业特色和国际化特征的泛长三角区域金融中心。

  二、强化引导和调控功能,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三)积极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可持续的金融支持体系。围绕重大投资项目开展融资创新,推动银行创新信贷方式,综合运用信托、保险、融资租赁、证券化等金融工具,为重大产业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等提供融资保障。加强对开放型经济的投融资支持,支持企业“引进来、走出去”,为定向的产业链招商提供配套金融服务,支持企业通过兼并合作等多种形式获得境内外优质资源,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发展消费金融和普惠金融,持续创新消费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培育和发展私募股权及资产管理等财富管理行业,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增

  长的拉动作用。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和各类新型金融业态发展,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加快发展融资租赁,不断提升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融资比重。重点发展科技金融、产业金融、文化金融、互联网金融等特色金融,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四)全面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实施重点企业培育计划,完善重点企业培育库,建立市场优选机制,着力推动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上市、融资。积极发挥上市公司的平台和核心作用,增强上市公司再融资能力,鼓励上市公司实施战略性并购重组和产业整合,提升整体实力和竞争优势。对设立产业并购基金进行产业整合的,可按照股权投资相关政策,优先给予政策支持。市本级每年安排不低于1000万元,各区(园区)按同比例配套,用于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补贴和奖励。加快实施资产证券化,扩大债务融资规模,加强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对接,发挥保险资金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中的投融资功能。建立健全中介机构评价和推荐机制,不断完善资本市场服务体系。

  (五)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方式和产品,鼓励开展订单融资、存货质押、林权抵押、农业机械设备抵押等金融产品创新,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探索建立市区联动的涉农融资风险补偿机制。加快组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加强涉农信贷与涉农保险合作,将涉农保险投保情况作为授信要素,推进农村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合作性村级融资担保基金。加强对现代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支持,进一步拓宽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特色园区和专业合作社的投融资渠道。

  (六)建立健全多元化的融资增信及风险补偿机制。市本级每年安排5000万元,用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新型银担合作机制和政策性融资担保风险补偿机制,推动融资性担保行业可持续发展。强化融资导向激励,加大对三

  农、小微企业和科技创业企业等融资性担保业务的补贴力度,推广工程履约担保,拓展担保公司业务空间。综合运用小微企业集合债券风险缓释基金、科技信贷风险补偿资金、天使投资风险补偿资金以及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等,构建政府财政资金引导的多层次风险补偿和融资增信体系。

  (七)发挥政府公共资源配置导向功能。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及引导作用,建立健全财政性资金存放与银行对地方经济贡献度相适应的激励机制。

  三、聚焦重点领域,强化金融对经济转型升级的支持(八)加快产业金融和现代产业体系的融合发展。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物流航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金融机构建立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点的信贷管理和贷款评审制度,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信贷支持,确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投入年均增速超过10%。发挥政府引导基金功能,建立“1+N”产业投资引导基金模式,联合不同行业龙头企业、上市公司发起设立若干支产业基金、并购基金,加大对新兴产业的覆盖面和支持力度。积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企业通过上市、发行公司债券和企业债券等方式多渠道筹资,实施战略性重组,加快资源整合与产业集群发展。(九)创新有利于科技人才创业创新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国有创投基金的绩效评价机制、尽职免责机制和投资退出机制,提升国有创投运行效率。鼓励科技企业实施股权激励与分红,市区两级设立总规模5亿元(首期5000万元)的股权代持基金。探索建立股权质押增信机制,为在南京联合产权(科技)交易所等多层次股权市场挂牌的科技创业企业提供股权质押融资增信。探索科技、产业、金融的融合创新试点,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平台公司、行业龙头企业利用“创投+孵化器”模式为初创期企业提供“资金+平台+业务”的组合支持。(十)健全完善小微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充实中小企业直接债务融资发展风险

  缓释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进行集合债务融资。推广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建立政府、银行、保险公司风险共担模式。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自愿的原则,设立小微企业应急互助基金,市本级首期安排引导资金5000万元,各区(园区)相应配套,企业作为会员单位认缴。积极参与小微企业转贷方式创新试点,支持生产经营正常、符合转型升级方向、具有较好市场前景、有转贷需求的小微企业,纳入试点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名单,缓解企业资金周转压力。建立健全社区金融服务体系,重点扶持创业带动就业项目。鼓励引导各区(园区)因地制宜开展小微企业融资创新工作,打造小微企业金融创新试验区。

  (十一)助推国资国企提升资本运作效能。加快推进资产证券化的创新试点,探索公共基础设施收益权、公益项目资产等特定种类的资产证券化。推动国有控股集团优化股权结构,转换经营机制,推进混合所有制进程,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融合。创新股权激励机制,建立市值管理制度,增强市场竞争优势。支持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择机增资扩股,或有选择地将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逐步实现公司整体上市。支持市属大企业大集团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资金筹集能力和使用效率。

  四、创新模式和机制,塑造特色金融新优势(十二)打造科技金融综合示范区。加强科技金融创新和公共政策创新,探索“创投+银行直贷”模式,建立科技与资本高效对接的信用激励、风险补偿、投贷保联动、银政企多方合作机制,提高融资可得性。完善市、区引导基金合作体系,市本级继续每年安排1亿元天使基金,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资初创期、成长期科技企业,鼓励科技创业企业引进社会资本,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上市和进行股权转让,以股权为纽带,构建科技与资本有效对接的新模式。建立科技银行、科技保险的综合考核及动态调整机制,加大科技信贷投放的财政补贴力度,优化风险

  补偿机制,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规模。着力加强市联合产权(科技)交易所的“融动紫金”平台功能建设,完善科技金融“投贷保联盟”功能,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信息化平台。加强对金融服务创新模式的引导,借助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技术,推动科技金融服务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有效扩大融资覆盖面。

  (十三)构建特色文化金融体系。积极探索文化金融创新,推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源相结合,构建文化金融创新的“南京模式”,创建“国家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创新专项资金评审机制,探索发放小微文化企业金融服务券等创新手段,促进金融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相结合。依托南京文化金融服务中心,发挥专业性金融工具组合功能,支持文化银行等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选择文化产业项目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组建规模不低于10亿元的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引导创投资本进入文化创意产业。支持金陵文化科技小贷公司拓展业务。探索建立符合文化企业特点的无形资产评估办法和文化企业征信体系。制订文化企业的分类培育和挂牌上市计划。

  (十四)推动互联网金融创新规范发展。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出发点,以实现普惠金融为目标,构建更加完善的互联网金融政策体系,形成集大数据、云计算、第三方支付、移动金融等多种形态的互联网金融生态圈。充分发挥互联网金融在资本市场中的合理配置作用,促进互联网企业与金融机构的跨界融合。支持金融机构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采用新型风险管理模式,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提高融资可得性。支持互联网金融、传统金融龙头企业创新开展大消费金融等互联网金融业务。统筹规划互联网金融示范区建设,支持面向互联网金融的孵化器建设。打造互联网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基于互联网的第三方信用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市级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鼓励和推动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

  (十五)大力培育私募股权市场。每年继续安排1亿元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运用阶段参股、直接投资、跟进投资、投资奖励和风险补偿等方式推动股权投资市场发展。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设立私募股权基金,广泛引进、聚集、培育品牌基金、产业基金、并购基金等特色基金。完善扶持创业投资发展的政策体系,优化创业投资风险补偿流程。培育、挖掘优质项目资源,鼓励企业开放股权,引进战略合作伙伴。逐步完善私募股权基金二级市场,打造私募股权基金份额报价平台,试点私募股权基金份额交易,增强私募股权基金流动性。力争到“十二五”末,实现全市股权投资基金规模达到500亿元,科技创业投资额年均增长15%以上。

  (十六)加快培育和发展航运金融等新型金融业态。大力发展物流航运融资、结算、保险、信托、租赁业务,创新航运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有效拓宽航运企业的融资渠道。大力扶持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组建物流航运产业投资基金,探索设立航运交易中心,支持保税区航运企业开展离岸金融业务试点。加大对船舶租赁、航运保险等专业性航运金融机构以及船价评估、海事登记和法律等中介服务机构引进力度,探索设立物流航运金融功能区。聚集一批创新型金融机构和金融中介服务组织,完善金融产业链。

  五、深化金融管理体制改革,提升地方金融整体实力(十七)建立健全金融发展组织协调推进机制。成立市全面深化金融改革创新暨区域金融中心建设领导小组,邀请省金融办、国家金融监管部门驻宁机构参与,负责确定金融业发展战略和政策,研究决策金融业发展的重大问题,领导、组织、协调、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建立市金融发展决策咨询委员会,吸纳各类智力资源,提高政策制定和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发挥金融促进会作用,打造各类金融机构交流和跨业合作的重要平台。加强跨区域金融合作交流,建立南京都市圈城市金融合作机制,推进都市圈金融服务同城化。(十八)完善市属金融企业法人治理和管理机制。规范市属金融企业的股东

  会、董事会和经营层议事规则,强化股东会对涉及股东利益重大事项的决策权。健全市属金融企业评价体系,加强市属金融企业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市场化的资本补充机制,加大选人用人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力度,建立收入分配管理新机制。

  (十九)努力打造国内一流的金融控股平台。支持紫金投资集团加快金融产业布局,设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加快法人寿险公司组建进程。以资本为纽带,创造条件稳步推进紫金投资集团建立聚合多类型金融机构、实现横向高度协同的管理机制和发展模式,逐步从财务投资型投资集团转变为战略协同型的金融控股集团。

  (二十)做优做强地方骨干法人金融企业。推动南京银行加快机构战略布局,尽快实现省内全覆盖,进一步增强资本实力,做强做精做出特色,打造全国一流的中小综合金融服务商。推动南京证券扩大业务规模,创新业务发展,加快业务转型步伐,提升行业地位并择机上市。引导紫金农商行优化治理结构,不断开拓创新业务,增强核心竞争力。推动紫金信托创新金融工具,深化同业合作,拓展业务领域,增强资本实力,提升市场影响力。支持江苏银行、华泰证券、紫金财险、利安人寿、江苏信用再担保等金融机构扩大市场规模,有效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六、优化金融产业布局,提升金融集聚和辐射水平(二十一)突出河西金融发展的核心功能区定位。全市每年统筹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全面支持和推动河西金融集聚区集中承载总部元素、打造功能市场,培育产业特色,从规划、土地等方面鼓励和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总部(地区总部)以及金融机构功能性总部在河西集聚发展。努力将河西金融集聚区打造成为区域内的金融机构集聚中心、金融交易中心、财富管理中心、金融研训中心和金融信息服务中心,全面推进河西金融集聚区在金融改革创新、金融公共服务平台打造、金融要素市场设立、宁台金融合作示范区创建、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完善等方面先行先试,建成泛长三角区域金融中心核心功能区。

  (二十二)推动新街口金融商务区提档升级。依托新街口金融商务区的历史传承和资源禀赋,进一步增强区域金融营运中心功能,推动新街口金融商务区重点集聚消费金融、民生金融、财富管理、互联网金融、小微金融等新型金融服务业态,延伸金融服务链条,提升整体金融服务功能。

  (二十三)全面加快金融城建设。全力推进金融城建设发展,2015年底全面完成金融城一期主体工程,2014年内启动开工建设金融城二期项目,继续予以土地、规划和税费等方面的支持。加快制定金融城业态分布以及特色金融产业发展规划,努力打造集金融交易、信息发布、产品创新、要素整合、数据保障、后台支撑等功能于一体,具有国际水准的地标性金融企业集聚载体。

  (二十四)加快推进金融后台和金融外包产业发展。确立雨花软件谷、麒麟生态科技园、新城科技园为金融后台和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基地,加快编制金融后台和金融外包产业发展规划。支持雨花软件谷、麒麟生态科技园和新城科技园完善功能配套,出台鼓励金融后台和金融外包产业发展的政策,积极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后台服务中心、数据处理中心、金融软件外包企业进驻,使南京成为国内外金融机构后台服务和软件外包的重要城市。

  七、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增强区域金融带动力和影响力(二十五)突出重点要素市场平台发展。建设各类要素市场,进一步发挥各类要素市场价格发现和资源配置功能。重点推动建立南京联合产权(科技)交易所、江苏股权交易中心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和沪、深交易所的互联互通和转板机制,打造面向江苏、辐射全国的一流的区域性场外交易市场。支持南京联合产权(科技)交易所拓宽展示、融资、培育等功能,着力打造面向科技企业的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加快推进南京石化商品合约交易中心建设和发展,建立与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的对接机制,探索开展原油期货交易,形成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

  大宗油品交易中心、定价中心。大力推进碳排放交易、排污权交易等试点。(二十六)创新发展区域金融交易平台。支持江苏省小微企业融资产品交易中

  心的设立与发展,探索组建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和OTC平台,开展债权资产交易、信托产品交易、保险资产交易等各类金融资产交易,提供资产证券化、股权转让、私募证券等融通服务,增强区域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加强与沪、深证券交易所及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以及香港、新加坡等境外交易所深度合作,探索设立区域性、综合型上市“路演”中心。

  (二十七)大力推动保险创新发展。着力形成保险产业的集聚效应,积极争取保险监管部门的支持,打造机制灵活、运转协调、政策配套、充满活力的保险创新试验区。延伸保险服务产业链,大力引进有经营特色的健康保险、农业保险、航运航空保险等专业性保险公司,培育一批信誉好、专业技术强、管理水平高的专业保险中介机构。支持商业保险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鼓励保险公司进一步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积极申请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探索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推动保险业服务外向型经济发展,引导出口企业通过出口信用保险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水平和信用水平。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性和稳定性的优势,鼓励保险资金通过股权、债权、股债结合、证券化产品等方式,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合作设立创业投资基金。

  (二十八)积极探索“数据驱动”投融资模式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引领金融创新,用“大数据”重构信用体系,建立区域性中小企业信用融资平台。支持有条件的互联网企业、社会征信机构建立网络金融征信与信用评分系统,利用数据挖掘和信用评价,为小微金融服务机构提供企业信用分析报告,为小微企业提供无抵押、无担保的纯信用融资,提高融资可得性。对重点培育库内的企业进行综合信用评级、授予“信用惠企”差别化待遇,优先给予公共政策扶持。通过区域、行业、企业各个指标的综合分析,实现区域产业优化,促进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

  八、抢抓新一轮金融改革机遇,提升金融市场开放度(二十九)积极推动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发起设立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有利于增强市场功能的新型金融业态,着力培育一批民营金融领军企业。适当降低民营资本发起和参与组建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地方金融组织的门槛,探索建立“负面清单准入管理”机制。支持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创投基金、私募股权基金、产业基金等。(三十)构建宁台金融创新合作平台。坚持人民币国际化的国家战略导向,围绕创建自贸区以及两岸产业协同发展和创新驱动合作示范区的总体框架,力争在资本项目开放、外汇管理、机构准入、业务准入等领域形成具有南京特色的先行先试制度安排和政策创新。在河西南部地区规划建设“台湾金融中心”,努力打造两岸金融业机制体制创新区、台湾金融机构开拓大陆金融市场的重要基地、台湾金融机构布局大陆的重要载体。(三十一)积极探索跨境金融业务创新。加强与上海自贸区的深度对接,鼓励跨国公司在宁设立全球性或区域性资金管理中心,实施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推动第三方支付机构取得跨境支付业务资格,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提供服务。支持企业在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业务中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鼓励银行适应市场需求开发创新跨境人民币结算和融资产品。支持银行和企业办理人民币境外放款业务,促进企业国际化发展。

  九、创新金融生态建设,着力营造一流的金融发展环境(三十二)实施金融人才发展战略。加强金融创新人才引进、金融管理人才培养和金融发展研究,构筑区域金融人才和研究高地。建立金融高层次人才认定机

  制,构建市区联动的金融人才支持体系。加快南京亚太金融研究院发展,打造金融综合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建立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与地方政府干部双向挂职交流常态机制。有步骤、有重点地加强地方领导干部金融业务培训,不断提高金融工作能力和水平。

  (三十三)鼓励和促进各类金融创新。建立财政支持金融创新的财政激励机制,每年安排1000万元,用于鼓励和促进各类金融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工具创新和服务创新,对创新性突出、经济社会效益和引领示范作用显著的金融创新成果和项目予以奖励。

  (三十四)加大金融产业发展投入。组织资金加大对金融业发展和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投入力度,各区(园区)要加大配套投入,形成支持力度更大的市区联动金融产业发展持续投入机制。

  (三十五)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建立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共享交换机制,健全信用信息查询和应用制度,加快推进信用信息有序规范开放。规范发展信用评级市场,引进并鼓励各类资本发起设立新型征信机构,建立分属不同领域和群体的专业信用评价体系,培育发展信用服务市场。

  (三十六)构建金融维稳的长效机制。建立地方政府与金融监管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加快构建部门联动、综合监控、分级管理的金融风险防范处置工作体系。发挥金融行业自律作用,正确处理好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控制的关系,改善金融法制环境,成立南京金融仲裁院,支持通过仲裁、调解等方式维护合法权益。加大金融案件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非法证券、内幕交易、非法外汇、非法支付结算等各类非法金融活动,严守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

  全面深化金融改革创新发展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市金融工作部门要会同相关区、部门抓紧制定相关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推动落实各项金融改革创新措施。各区、各部门要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最大限度汇聚集中全部资源和智慧,最大限

  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力谱写南京金融改革创新发展的历史新篇章。本意见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南京市人民政府2014年6月27日

  

  

篇十二:最新全市普惠金融改革创新工作实施意见范文大全

 论宁波普惠金融的探索实践与创新发展

  作者:吴伟强丁乐来源:《宁波通讯·综合版》2020年第10期

  近年来,宁波认真落实《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和《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的实施意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基本构建起了具有宁波特色的普惠金融体系,也形成了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宁波模式”,有效促进了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共生共荣。

  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是有效抓手。近年来,宁波从普惠金融服务对象的需求出发,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开发失地农民的“养老贷”产品,使农村弱势老年群体享受到低成本的融资服务;开发“多权一房”的农村金融创新产品,为缺少抵质押物的农民提供普惠金融支持;开发“匠人贷”“人才积分贷”“蓝领通”等小额信用贷款产品,为产业工人提供金融支持。这些创新型金融产品不断扩大了金融服务覆盖面,让更多个人、群体获得金融服务,从而提升了普惠金融成效。

  提升金融服务便利性是有效途径。宁波通过金融建档立卡、构建普惠金融信用信息平台、完善城乡金融基础设施等,大大促进了金融供需的有效对接。比如,宁波通过推广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标准化建设和社区银行网点建设,实现了助农金融服务点100%覆盖金融空白村、便利化服务覆盖城镇重点人群;通过引导吸纳各类金融主体参与,为包括移动支付在内的移动金融产品供给提供技术平台,助力打通金融服务“最后100米”。

  政府银企共同发展是最大合力。普惠金融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和银企共同发力。近年来,宁波各级政府牵头推进基础性平台型项目建设。比如,上线普惠金融信用信息服务平台。该平台自2018年底上线以来,已采集入库17个政府部门和公用企事业单位、64家金融机构的9.9亿条信息,覆盖各类市场主体250余万个(截至2020年7月末),成为覆盖小微企业、建档农户、创业创新主体和城镇低收入群体的普惠金融服务平台。普惠金融离不开银行这一主体,银行发挥好雁阵的带头作用,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就能够不断完善。工行、建行、农行、光大银行等市分行成立普惠金融事业部,为小微金融业务设置了独立的信贷计划、独立的信贷管理体系和单独的资金平衡与运营机制,核定专项资金计划,纳入全行资产负债业务规划统一管理。

  今年8月出台的《宁波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到2022年底,宁波将实现融资服务、数字支付、风险防控和金融知识教育四个全覆盖。这实质是要通过改革探索形成一整套包含政策、制度、技术等在内的系统性数字普惠金融解决方案。该方案的有效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没有现成的范本可以参考,必须通过改革创新来推动探索前行,进而在多重目标下实现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宁波可通过推动金融科技的发展以降低普惠金融服务成本,拓展获客渠道资源,实现“千人千面”的精准个性化服务并显著提升智能风控水平,同时也要形成与之相配套的数字普惠金融的行为监管、审慎监管体系,以及數字普惠金融服务主体的公平准入、公平竞争的制度安排,规范数字普惠金融行业的准入标准,健全风险提示和披露机制。宁波也要增强普惠金融服务的透明度和公平性,监督参与主体守法、合规、有序地开展业务,引导金融在回归本源、扩大优质金融服务供给的同时坚持普惠初心,切实避免以算法模型导致“嫌贫爱富”“重大轻小”等算法歧视问题。宁波还要顺应新媒体发展趋势来加强金融知识普及和风险教育,重点关注老年人、低收入、低学历、农民等群体,正视他们因为金融知识和数字知识欠缺、对于数字化金融服务一知半解,容易陷入金融诈骗、信息泄露风险的痛点,综合运用各种媒体工具,对他们加强金融风险意识、财产安全意识和信息安全意识的培养,提升服务群体的金融素养和数字素养,等等。

  (作者单位:宁波市社科院)

  责任编辑:姚颖超

  

  

篇十三:最新全市普惠金融改革创新工作实施意见范文大全

 今年以来人事方面至今一直未得到稳定财务部门的力量相对比较薄弱通过近期突击检查工作与仓库管理员的突击考试我们将根据库房各位管理人员的特点一方面将对人员重新组合搭配进行高效有序的组织另一方面继续加强培训让每一位仓库管理人员都要做到对各库的业务熟悉真正做到驾熟就轻文化素质与业务管理水平都要有质的提高三今年3月电脑真正联网管理员的电脑操作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我们将在这方面加强培训使每一位管理人员都能熟悉电脑掌握电脑操作扎扎实实提高每个管理员的业务管理水平会议之后我们将严格对仓库管理员实施目标管理与绩效管理确定目标达成目标加强考核监督力度与工资挂勾真正做到奖罚分明

  改革创新工作总结范文(2篇)

  改革创新工作总结范文(2篇)改革创新工作总结改革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市旅游行业实现大发展的一大机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旅游局结合旅游发展实际,全力推进“××”旅游工程,促进旅游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旅游强市和粤港澳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建设步伐。今年1—4月我市旅游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全市接待游客总人数547.19万人次,过夜游客228.47万人次,景区接待一日游游客318.72万人次,分别比增27.38%、24.31%、29.68%。旅游总收入25.28亿元,比增29.05%。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服务好在建项目一是积极配合做好××年全市招商引资推介会旅游项目的跟踪落实工作,对已引进的35个内外资旅游项目进行密切跟踪。二是大力支持各县的旅游扶贫工作。近年来我局积极争取省旅游扶贫经费超过1000万元,扶持我市贫困山区旅游开发项目近二十个,其中有××生态旅游区、××滨海旅游度假区、××温泉大观园、××红色旅游区、××村、××客家民俗文化村、××旅游区、××风情园、××

  

  旅游接待中心、××、××村农家乐旅游项目、××古村落、××森林公园等,今年又筛选6个扶持重点项目上报省旅游局,前期的申报工作已完成。三是支持各县旅游招商工作。指导各县旅游部门对全市尚未开发的旅游资源进行普查,登记造册,积极招商引资。四是配合××绿道的规划,开展绿道调研,发动有实力的旅游企业参与绿道旅游功能和产品的开发,重新包装整合以绿道为核心的旅游精品线路,通过绿道建设,促进一些重点旅游项目的开发。

  二、围绕市里中心工作,配合省运会筹备为做好省运会的各项旅游接待工作,我局召开全行业“迎省运”动员会和酒店消防工作现场会,并开展形式多样的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活动,在服务质量和服务技能上狠下功夫,为各地运动员和游客创造一个安全、优质、舒适的旅游环境,向省内外来宾展示××的魅力和风采,树立旅游行业的良好形象。开发省运特色旅游产品按照市委、市政府“办好省运会、当好东道主”的精神,开发省运绿道特色游,积极策划适合运动员和游客的旅游产品,将我市的文化、体育场馆设施整合包装起来,组成新的城市旅游精品线路。目前,“省运绿道特色游”启动仪式正在筹划中。做好“迎省运”旅游服务接待工作以一流的服务树立“居住仙境、享受圣地”的城市旅游品牌形象。一是优中选优,以连续五年举办的导游技能大赛获奖选手为主,正式组建了政务导游队伍,届时为省运会提供优质导游服务。二是在了解到组委会在××学院、××旅游学校挑选了200名学生作为接待

  

  人员后,我局主动组织资深旅游专家送课上门,进行导游知识培训。三是为迎省运开展行业练兵,在4月中旬举办了“迎省运”

  ××导游选拔大赛。我局还将在6月份举办“导游员职业技能大赛”和“饭店中式烹调师、西式面点师大赛”。四是加强饭店从业人员培训工作。结合今年4月举办的“全国旅游饭店服务技能大赛广东赛区选拔赛”,对管理和服务人员进行层层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服务水平。

  全力以赴做好省运会的旅游宣传工作一是积极配合省运会宣传组工作。将××旅游的宣传介绍融入省运整体宣传;在省运会官方网站醒目位置链接上××旅游网站;并梳理好××旅游亮点综合材料,届时将派发给接待人员和到××采访省运会的媒体记者。二是邀请中央电视台拍摄我市旅游高清宣传片,并争取在我市的高星级饭店内闭路电视中播放。三是在省运前邀请中央、省、港澳等主流媒体和旅行商分批到惠采访,着重对××旅游尤其是省运游精品线路进行宣传,并请××卫视拍摄两集《××××》宣传片。四是与组委会宣传组对接,将在××电视台的省运专题、《××日报》、《××都市报》的省运专刊以及“××网”等省级媒体,每期介绍一个××旅游景区。五是出版发行《导游带您游××》,印制××精品旅游线路介绍小册子,省运期间摆放在我市接待酒店的公共场所的显著位置和客房。六是与分众传媒合作,在市内的星级饭店和火车站、汽车站、城市候机楼等公众场所安装分众液晶电视,每天安排时段宣传我市旅游产品。三、加大管理监督力度,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加强行业管理

  

  一是加强旅行社管理。上半年我局根据《旅行社条例》及《旅行社条例实施细则》相关规定,理顺了保证金交缴程序,吊销了2家违规旅行社的经营权,并对全市旅行社的质量管理工作进行了检查和指导。二是加强星级饭店管理和评星工作。对经营管理和服务不达标的2家酒店,取消了星级饭店资格。同时,加大酒店评星力度,××度假酒店、××国际大酒店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五星级饭店。今年将再争创1家五星级饭店。三是推动景区创A工作。××国际滨海旅游区、××生态园景区荣获国家4A级旅游景区称号。今年,再争创1家国家4A级景区,并大力推动××、××、××争创5A景区工作。四是节能降耗,推动绿色饭店工作,督促全市星级饭店逐步取消提供一次性日用品。

  加强旅游投诉工作实行投诉电话24小时值班制度,保证信息的畅通,为省运会期间各种接待服务方面的问题能够及时有效地得到解决打下基础。今年1—4月我市共接到旅游投诉案件12宗,其中有效投诉9宗,接到旅游投诉案件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36%,现已全部圆满解决,结案率达100%。抓好旅游安全生产工作一是开展旅游行业安全大检查。结合迎省运,对全市星级饭店、景区和旅行社及温泉、漂流、泳场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无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二是加强全市星级饭店消防安全生产工作。4月中旬,在××国际酒店召开了全市星级饭店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试点现场会,要求星级饭店把消防作为岗位考核的重要内

  

  容,进一步制定完善消防安全规章制度、消防安全责任制,确保消防安全。

  开展旅游行业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举办了餐厅服务员、客房服务员、景点导游、农家菜烹饪4个岗位共17个培训班次,共培训旅游行业农村劳动力706人。着力提升旅游从业者素质通过开展旅游培训、旅游服务技能大赛等多种形式,提高旅游从业者素质。培训并认证首批政务接待导游。借鉴经验,锐意创新与市政协合作,对旅游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展开调研,抓住关键问题,借鉴兄弟地市的经验,针对××的具体情况,致力实现旅游发展的重大创新。四、采取多种宣传方式,吸引更多游客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游客一是将我局历年邀请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约60辑的旅游专题宣传片汇集成册,印制《××××》DVD。二是与××传媒合作编著《××××》一书,该书将于××年6月正式出版,发行,通过新华书店总店和机场书局、网络向全国发行,发行量12万册。三是积极参与全国4A景区形象展播活动。组织拍摄我市8家国家级4A级景区形象宣传片,将在全国100多家电视台展播。创新宣传模式,吸引游客一是结合今年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的要求,5月随政府代表团赴昆明宣传推介××旅游。下来,我们还将积极筹备今年

  

  6、7月赴××、××开展××工业商品展示暨旅游推介会的有关工作。二是巩固去年赴××、××推介会成果,结合武广高速客运专线的开通,上半年我局又发动旅游企业自发组团赴沿线城市开展旅游产品推销活动,巩固××滨海旅游产品在××、××及××等地的旅游市场。三是结合旅游专业会展,宣传××旅游资源。积极参加国家旅游局组织的中国国际和国内旅游交易会、香港国际旅游展览会、和省旅游局组织的××国际旅游展销会、××国际旅游文化节等会展活动。四是积极开展旅行商到××踩线活动。下半年8月和10月还将组织旅行商××踩线活动。五是加大力度吸引国际游客。港澳是国际旅客入境的桥头堡,借助××比邻港澳的地理优势,通过到港澳进行旅游宣传推介,吸引东南亚、韩国、日本等国际游客到××旅游。

  做活旅游节庆活动,吸引游客一是力求做到“月月有活动,处处有精彩”。组织筹划各类旅游活动,如:××旅游饭店和导游员服务技能大赛、中国职业模特大赛总决赛等大型活动,及各景区酒店开展的形式多样的宣传,打造旅游热点亮点,做活旅游节庆宣传。二是积极筹备

  信、××邮政等单位的合作关系,进一步开发完善旅游景区及酒店视频浏览设备,实现实时视频监控和传输。

  推动旅游区域合作,互送客源一是主动谋求与××九市的密切合作,牵头推行“畅游××一票通”。目前,已签约景区达50家,6月可推出“一票通”服务。二是协助××乡在××召开了一场旅游宣传推介会,支持××旅游工作。三是与政协考察团一道去友好城市××进行旅游交流,落实两市旅游合作协议。五、今后的一些工作打算今后,我们将进一步贯彻落实《纲要》,紧紧围绕建设粤港澳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做好“××”重点工作,发展综合旅游经济,拉长旅游产业链。一是全力打造××旅游拳头产品。抓住××魅力城市核心游,打响“城市观光、滨海休闲、森林度假、温泉养生、文化特色、农业观光”六大高端旅游品牌,推进“大旅游”的战略升级。二是跟踪服务好重大项目。跟踪旅游绿道、海洋生态园的生态建设和旅游开发相结合的项目;督促××、××配套旅游系列项目尽早动工实施,加速××半岛的旅游要素整合,建立××半岛旅游发展改革试验基地,把××地区打造成为一个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滨海旅游目的地;督促××要有新突破,成为全省首家中药养生公园,跟进××已签约大项目,如登山道、空中缆车等项目建设;配合城市建设,包装推出新线路产品,如将××打造成××

  市星级旅游饭店参加6月中旬在××举行的××××会。四是大力开发旅游商品。主要以××、××以及××美食特产、××画等为主题,引导企业开发一批富有浓郁地方风格和特色的旅游产品。

  改革创新工作总结近几年来,我校将新教育改革创新工作列为学校教科研工作重点。以张扬个性发展潜能构筑理想课堂为目标,以提高教师素质为抓手,以校本培训为平台,以理论学习为基础,以课题研究为着力点。一、健全管理机制1.组织机构的建设为保证新教育实验有序开展,我们建立了新教育实验组织机构,由教科室成员和教研组长组成领导小组和核心工作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组长:××组员:××、××、××课题研究核心小组:组长:××组员:××、××、××、××、××、××规章制度的完善

  

  为保证新教育实验规范管理,学校进一步完善了课题研究规章制度,同时,将新教育实验列为教科研工作重点,在原有新教育实验工作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研究制度。将参加新教育实验的情况与青年教师的考评相结合。

  二、强化校本培训尚美教育的研究,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教师的业务水平决定着学校教育发展的高度。我们深知尚美课堂的构建关键在于提高教师队伍的建设。未来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理论素养。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我们制定了三年校本培训规划,并开始落实,有序、务实地开展了暑期校本培训和年度培训规划,重点从课改理念的更新、教材钻研的方法、说课的基本技能、教学基本功等方面对教师进行培训考核。1.学习提高为了保障新教育实验课题的研究健康发展,学校大力鼓励教师参加学习,一方面要求教师加强自身阅读学习,提高文化素养和业务水平;

  为深入研讨课堂教学改革,我们加强了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我们要求教师之间经常性开展随堂听课活动,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认真上好教研课,做到每一节课有主题,有创新,有研讨,有反思,有收获。提高了课堂教学研讨的实效性。

  3.主题研讨为帮助教师紧扣主题开展科研实践,我们有计划地开展主题研讨活动。一是充分利用网络,进行网上交流;二是努力建设青年教师成长论坛,定期开展专题研讨活动,本学期,我们围绕“优化教师的课堂语言”和“优化课堂教学氛围”进行了两次专题研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帮助大家理清了认识,提高了技能。4.构建个性化课堂为帮助教师不断发展个性化课堂,我们加强了个性化课堂的研究力度,实验期间做到人人拥有专题,个个参与实践。一是落实学科课题的研究。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以语数外学科为基础,分别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确立了本学科的研究主题通过研究,完善了学校的办学思想,调整了学校的发展思路。1.更新办学理念。在新教育实验“为了人的一切,为了一切的人”的思想感召下,我们确立了“让每一个学生成人,让每一个学生成才,让每一个学生成功。”的办学思想。确立了学校的发展方向。通过参加新教育实验,我们调整了学校的发展思路,由质量立校转向科研兴校。通过研究,更新了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促进了有效课堂的建设。

  

  1.教师的素质教育观念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确立了科学的学生观、质量观和人才观。

  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营造“艺术”的课堂成为大家每一节课的目标。

  3.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全面发展了教师的说、写、演、画诸方面的才艺。

  4.教师的科研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以研促教、科研兴校”的浓厚的科研氛围,教育科研工作步入正规。

  5.全面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在追求课堂教学艺术性的同时,我们同时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加强了课堂教学效果的检测和评价,全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通过研究,全面发展了学生的综合素质。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成绩稳中有升。发展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得到了提升,创造力得到了发展。3.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了极大的进步,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已成为每一个同学必备的基本技能。构筑理想课堂是教育工作的一个永恒的课题,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将立足学校特色建设,进一步以尚美教育为目标,全面提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有效性的有机融合的研究,努力构建尚美的课堂。

  附送:改革开放30周年心得体会: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改革开放30周年心得体会: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978年,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实现社会主义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的过程,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立和发展的进程。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不断推进着我们党的理论创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着鲜活的实践经验,也对已有的理论进行着不断的检验。可以认定,改革开放的实践孕育和催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才能实行和坚持改革开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归根到底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在实践上发挥巨大功能,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果。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我们要在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

  

  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理论创新,必将极大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深入探索和把握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提供了根本指导方针。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不断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与时俱进,勇于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提供了共同思想基础。事实证明,只要我们旗帜鲜明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就能够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统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下,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与本国国情相结合。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立之初,就以“走自己的路”为鲜明特色。从那以后,我们始终牢记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直坚持从国情出发。科学发展观,就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产物。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生命力深深地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立足国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根本基础,也必将是它发展的根本基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与人民群众同命运。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特征,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人民群众是

  

  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前进的动力,是真正的英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关键就在于这些理论始终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最为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改革开放30周年心得体会:

  邓小平与当代中国思想解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年,是改革开放的30年,是持续快速发展的30年,也是解放思想的30年。正是思想的大解放,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大变革、大发展。在这一历史进程中,邓小平作为解放思想的旗手,对当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作出了历史性的伟大贡献。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回顾邓小平领导我们解放思想的艰辛历程,重温邓小平关于解放思想的重要论述,对于我们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旗帜鲜明地反对“两个凡是”,拉开了当代中国解放思想的序幕“两个凡是”首见于1977年2月7日中央“两报一刊”社论。按照这一方针,那就要继续坚持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继续维护“文化大革命”的“左”的错误,就只能使中国继续陷入动乱和混乱。这是违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的。正是在这个关键时刻,“文革”中

  思想。4月10日,邓小平致信华国锋、叶剑英和中共中央,针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提出:“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4月10日后的某日,邓小平同前来看望他的汪东兴、李鑫谈中共中央转发他4月10日和1976年10月10日致中共中央信的有关情况,在谈话中向他们明确表示:“两个凡是”不行。5月24日,邓小平同王震、邓力群谈话,系统地批评了“两个凡是”的错误。其中包括这样几个主要论点:

  用毛泽东同志的某些片言只语来骗人、吓唬人”,那样,只能“割裂、歪曲毛泽东思想,损害毛泽东思想”。他特别强调,在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作风中,“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对我们党的现状来说,“特别重要”。其所以特别重要,是因为它们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历史观,而“两个凡是”正是同这两条根本对立的。在“文革”结束之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身负众望的邓小平旗帜鲜明地反对“两个凡是”,对当代中国的政治走向产生了重大影响。尽管他的这些谈话和讲话还没有公开发表,但是已经在中央领导人和一部分高级干部中开始传播,“完整准确”与“两个凡是”的对立已经日趋鲜明,二者的斗争已经不可避免,当代中国解放思想的序幕已经拉开。领导和支持真理标准大讨论,吹响了当代中国解放思想的号角在邓小平批判“两个凡是”的同时,广大干部、群众要求拨乱反正、纠正“文革”错误的呼声也一直以实践的方式冲击着“两个凡是”。历史把解决真理标准问题鲜明地提到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热烈拥护,在全国范围内开了解放思想的先河。同时,这篇文章也受到一些人的抵制和反对,包括当时主管意识形态工作的某些领导人和某些理论“权威”,他们认为这篇文章的矛头是针对毛主席的,是“砍旗”、“丢刀子”,是“方向性错误”。一时形势变得严峻起来,解放思想遇到了阻力。又是一个关键时刻,又是邓小平首先站了出来,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以坚决有力的支持,领导和推动了意义深远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在全国范围内吹响了解放思想的号角。

  

  (一)1978年6月2日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观点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观点。在准备这次会议讲话稿的时候,邓小平对胡乔木等人说,现在发生了一个问题,连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都成了问题,简直是莫名其妙!因此决定,这次会议的讲话,

  刚刚开始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向后拉。7月22日,他同胡耀邦谈话,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是马克思主义的。争论不可避免。引起争论的根源就是“两个凡是”。8月13日,他同吴冷西谈话,指出:实践标准那篇文章是对的,现在的主要问题是要解放思想……但空气还不够浓,不要从“两个凡是”出发,不要设禁区,要鼓励破除框框。8月19日,在听取黄镇等关于文化工作的汇报后谈到理论问题,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是马克思主义的,是驳不倒的,我是同意这篇文章的观点的,但有人反对,说是反毛主席的,帽子可大啦,那怎么行呢?9月16日,邓小平在听取吉林省委常委汇报工作时说:现在对理论要通过实践来检验这个问题还要引起争论,“可见思想僵化”,根本问题是“违反毛泽东同志实事求是的思想,违反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实际上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反映”,这种所谓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实际上是“形式主义的高举,是假的高举”。10月14日,邓小平同韦国清谈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本来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问题,是常识,也有人不赞成,这样的人还不少。如果不解放思想,不开动机器,不独立思考,那非垮台不可。这一年的整个下半年,一直到12月召开中央工作会议,邓小平月月都讲真理标准问题,都讲解放思想问题,可见这个问题在邓小平心中分量之重。

  (三)1978年底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发表当代中国解放思想的宣言书,这就是那篇著名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这篇讲话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解放思想的号召,强调“解放思想是当前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

  

  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他高度评价了真理标准大讨论,认为“很有必要,意义很大”,“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从这个意义上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他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指出:“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一个革命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这篇讲话实际上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它标志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由此掀开了当代中国解放思想的新篇章。抓住当代中国解放思想根本,领导开创中国社会主义新局面随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随着拨乱反正的深入开展,随着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经验的全面总结,以及对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思考,思想解放也不断深入。在这个过程中,邓小平领导我们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解放思想,使我们的社会主义观念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

  (一)研究社会主义的思维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破除苏联那种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观念,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说:我们过去的体制“是从苏联模式来的。看来这个模式在苏联也不是很成功的。即使在苏联是百分之百的成功,但是它能够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吗?”“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

  

  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我们破除超阶段的“左”的思想框框,坚持一切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邓小平说:过去“左”的教训就在于“制定的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现在我们确认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强调“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这就使我们的社会主义真正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而摆脱了种种空想。我们破除离开发展生产力抽象谈论姓“社”姓“资”的思维定势,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邓小平说,关于姓“社”还是姓“资”的争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确立,加深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使人们的思想进一步解放。我们破除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思想,坚持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邓小平强调:老祖宗不能丢,又要讲新话。“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就使我们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不断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二)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理解发生了重大变化。长期以来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存在许多误区。邓小平说:“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他领导我们拨乱反正、正本清源、锐意创新,使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包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针对“四人帮”所谓“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也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的谬论,邓小平说:“当然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

  

  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共同富裕。邓小平说:“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必须打破平均主义,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比较快地先富起来,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反复地说:“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的问题”,“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崭新结论,是当代中国思想解放所取得的最重大的理论成果。

  (三)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回答发生了重大变化。“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两个问题有密切联系。搞不清“什么是社会主义”,便谈不上正确回答“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但二者又有区别。“什么是社会主义”,这是社会主义理论一般;“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一个同国情相联系的较为具体的理论问题。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领导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的基本点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条道路同过去相比,实现了三个伟大历史转折。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

  

  盾所决定的。邓小平反复强调,对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要“扭住不放,‘顽固’一点,毫不动摇”,“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只有把经济搞上去,才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为解决国际国内一切问题提供物质基础,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物质基础,为将来向共产主义过渡提供物质基础。从僵化半僵化转到实行改革。这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非对抗性质和我国原有体制权力过分集中的弊端所决定的。邓小平说:“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他说:“这是一件大事,表明我们已经开始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路子。”从封闭半封闭转到对外开放。邓小平说:“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只有对外开放,才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挥我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只有对外开放,才能吸收和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使我们的事业获得新的活力。学习邓小平关于解放思想的理论与实践,坚定不移继续解放思想胡锦涛同志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的发展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决定我们必须把发展的新起点同时作为解放思想的新起点,以新的思想解放推进改革开放、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以更加奋发有为、积极进取、锐意创新的精神状态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一)解放思想永无止境,要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实践在发展,事物在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必须随之向前发展。解放思想应该成为人们思想的常态,什么时候思想僵化了,什么时候就要犯错误了;哪个地方思想僵化了,哪个地方就要落后了。当前世界的大变动,中国的新发展,党情的新变化,尤其要求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应对新形势、回答新问题、解决新矛盾、实现新发展,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越来越丰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越来越兴旺。(二)解放思想要紧紧围绕三大基本问题,推进改革开放、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30年解放思想的历史,从根本上说,就是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解放思想的历史。只有突出解决这三大基本问题,才能从全局上推动我们事业的发展,从根本上统一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在当前,尤其要围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胡锦涛同志说:“全党同志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围绕三大基本问题解放思想要注重实效,努力做到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各方面工作创新,努力做到推进改革开放、推进科学发展、推进社会和谐。为此,就要注重调查研究,从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要坐而论道,流于空谈;要注重开阔视野,从别人、别地、别国那里吸收营养、拓宽思路,不要闭目塞听,坐井观

  

  天;要注重总结经验教训,勇于抛弃一切错误或过时的东西,不要把已有的经验、做法绝对化、神圣化;要注重转变作风,从各种各样的形式主义、文山会海、八股套话中解放出来。

  (三)解放思想要始终坚持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和人民满意标准。实践标准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认识标准。一个观点、一个思路、一个办法,是否正确,要由实践作结论,“拿事实来说话”,不要搞抽象争论,不要动不动就拿本本来,不要动不动就外国如何,不要动不动就“想当年”。凡是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东西,就坚持,不管有什么非议,不管有什么干扰;反之,就改正,“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生产力标准是衡量社会是否进步的历史标准。一条路线、一个方针、一项政策,是否进步,不是看它是否符合某种理念、原则,而是看它能否促进生产力发展,不要用抽象的理念、原则去剪裁生活。凡是有利于发展生产力的东西,就坚持;反之,就抛弃。人民满意标准是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标准。我们所从事的一切实践活动、生产活动,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像邓小平说的那样,要以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为标准。一切理论、方针、政策和实践,都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呼声。凡是符合人民利益、群众满意高兴的事情,就坚持;反之,就反对,就抛弃。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三个判断标准,解放思想就有正确方向,解放思想的灿烂之花就会结成丰硕的物质成果。【3】【4】

  

  

  

篇十四:最新全市普惠金融改革创新工作实施意见范文大全

 在全市金融助力高质量开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范文

  目录/提纲:一是存贷款规模迈上新台阶二是效劳开展作出新奉献三是金融创新有了新突破四是金融生态环境实现新提升一是金融供给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二是市场风险与金融平安要求不相适应三是干部金融素养与金融专业性不相适应一要千方百计增加金融供给二要更好效劳实体经济三要大力开展绿色金融一要严格政府债务管控二要强化国企债务风险管控

  1

  三要强化地方金融机构监管四要打击处置非法集资一要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二要深化政银企互动三要提升金融工作能力四要加大考核问责力度

  在全市金融助力高质量开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会议,主要目的是深入贯彻__关于金融工作的_述,认真落实全省金融助力高质量开展工作会议精神,回忆总结去年以来全市金融工作,分析研判形势,安排金融效劳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助力高质量开展等各项工作任务。刚刚,宣读了市政府关于表彰2022年度市长金融奖获奖单位的决

  2

  定,市政府金融办通报了全市金融运行情况,人行、银保监、环县政府等5个部门和县区的负责同志作了交流发言,提的问题客观,谈的建议务实,希望大家相互学习借鉴。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到表彰的单位表示热烈祝贺!对广阔金融机构长期以来对xxx开展的支持和奉献表示衷心感谢!

  下面,围绕贯彻落实省上会议精神,我讲5个方面意见。

  第一,要准确把握形势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我们要从_角度看金融,从开展角度用金融,从平安角度稳金融,努力促进经济与金融良性循环、共生共荣。近年来,全市金融系统围绕高质量开展和脱贫攻坚,加大信贷

  3

  年末,全市存贷比仅60.07%,低于全省45.49个百分点【全省105.56%】,排名全省末位。二是市场风险与金融平安要求不相适应。2022年底,我市银行不良贷款到达114.11亿元,不良率15.1%,高出全省8.47个百分点【全省平均不良率6.63%】。特别是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风险逐年攀升,资产质量不断恶化【全市农合机构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3项_指标严重不达标,2022年底不良贷款率40.47%,资本充足率-16.38%,拨备覆盖率17.61%】,全市3家村镇银行还有2家至今仍然是高风险机构【xxx、xxx两家村镇银行不良率分别到达13%和33%,远超出监管指标】。三是干部金融素养与金融专业性不相适应。懂经济首先要懂金融。我市懂金融、用金融的“内行〞领导干部不多,运用金融工具与手段助力经济开展的能力缺乏。这些问题既是我们工作中的薄弱点,更是我

  4

  们今后的主攻点。第二,要抓住开展机遇“十四五〞是xxx开展的战略机遇期。全市金融机

  构要善于抢抓机遇,因势而谋、顺势而为,为xxx高质量开展再立新功。从_战略看,立足新开展阶段,贯彻新开展理念,构建新开展格局,将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更加注重区域协调开展,加快补齐根底设施等领域短板,系统推进大数据中心等新型根底设施和交通水利等传统根底设施建设。xxxxx省在“十四五〞期间将聚力推动科技、产业、根底、绿色开展、城乡融合、改革、民生等七个新突破。我市在全省开展战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投资空间很大,各县区、各金融机构要深度谋划、主动对接,在融入_开展战略中分享开展红利。从金融政策看,我国宏观金融政策将保持连续性、稳定性。_预算内投资将进一步加大【_

  5

  将在中西部铁路、天然气应急储气设施、重大水利工程等重大根底设施领域,承接产业示范区建设、冷链物流、信息、能源等支撑产业开展领域,保障房配套、县城排水设施、救灾物资储藏库、医疗救治设施、公共卫生设施、职业教育设施等社会民生领域,城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处理设施、水环境综合治理等生态环保领域,加大_预算内投资】,并以_预算内资金引导和撬动民间投资,鼓励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这将为各金融机构提供了巨大的投资合作空间。从我市开展看,“十四五〞将围绕“五区一中心〞战略定位,打造1个千亿级产业链、4个百亿级产业集群、3个百亿级园区,谋划了一批重大工程工程。全市金融机构要聚焦开展战略重点,主动对接新需求,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实现与我市经济社会开展同向发力、同频共振、互促共赢。

  6

  第三,要效劳经济开展今年5月份,省政府出台了关于金融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开展的假设干措施,我市也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请大家认真落实。一要千方百计增加金融供给。实现经济高质量开展,首要的是解决投入缺乏的难题。要用足“银行的钱〞。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仍是我市绝大局部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4月末,全市存贷比已连续16个月在全省排名倒数第一。各金融机构要认真落实_和省上一系列支持经济开展的政策措施,少一些“不能贷〞的顾虑,多一些“怎么贷〞的方法,千方百计提升金融效劳,优化信贷结构,创新金融产品,把更多的资金投向实体经济。要用好“社会的钱〞。直接融资是我市融资结构中最大短板。目前,全市还没有一家上市公司。市金融办、工信局等部门和县区要排摸建立

  7

  上市重点后备企业资源库,完善后备企业推荐、筛选、培育工作机制,专班推动xxx能源、xxx聚合、xxx农牧、xxx农牧等企业上市,引导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在“新三板〞或省股权交易中心“专精特新板〞挂牌融资,提升直接融资规模。要采取PPP、BOT等融资

  8

  

  

篇十五:最新全市普惠金融改革创新工作实施意见范文大全

 我国普惠金融开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三篇

  普惠金融这一概念由联合国在2022年提出,是指以可负担的本钱为有金融效劳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效劳,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弱势群体是其重点效劳对象。xx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我国普惠金融开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供大家参考选择。

  我国普惠金融开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1

  【摘要】我国的普惠金融在近年来的不断开展越发受到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普惠金融的推广实施在农村地区也颇有成效,带来了很大的利好。但是在开展的过程中也暴露了许多由于开展经验缺乏而导致的问题,这代表我国的普惠金融的开展历程中仍然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笔者在文中将目光放在普惠金融的开展方式与开展现状上,并尝试为解决当下普惠金融开展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普惠金融风险控制解决方案

  普惠金融在当下的开展阶段已经处于了一个十字路口处,已经有一定的开展经验,但是在很多方面仍然显得不够成熟。以往许多学者已经通过研究指出和解决了很多普惠金融存在的问题,本文的写作根底就是这些前辈的经验,但是,由于开展的不断深入,出现了许多从未见过的新问题,如何解决以往的认识误区,就是本文的写作旨意。

  一、普惠金融概述

  〔一〕普惠金融的定义。普惠金融又称包容性金融,也就是指的金融的覆盖面较广,能够全面的、有效的覆盖大局部人群的金融形式,不仅能够表达金融的广泛参与的特点,也能够说明普惠金融将普及金融模式,造福广阔市场参与者为己任的根本目标。

  1/15

  普惠金融自市场经济形式确定以来就不断地伴随着我国的经济运转而不断开展进步,直到从新世纪的06年开始才正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理念进行推广。

  〔二〕普惠金融开展的必要性。普惠金融旨在让尽可能多的社会主体参与进金融市场的交易过程,让更多的公民持有金融产品,享受金融市场带来的红利。收入投入到扶持贫困公民的日常生活的根本保障中。同时完善社会的扶贫、医疗、教育资金的投入,尤其是贫困地区的根底设施建设和普及。但是不同于简单的扶贫措施,普惠金融在实现帮助贫困人口的同时还能起到帮助中小企业的融资的作用,缓解其经济压力,扩大自身规模。从而起到推动整体市场经济开展,促进就业的结果。一旦实现了经济的平稳开展,其它的社会建设就能得到保证。最终实现经济开展对社会整体的正向推动。

  二、普惠金融开展过程中的困境分析

  普惠金融在经历了起初十年的开荒期后,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的同时,出现的问题也是越发复杂,越发难以解决。普惠金融的产品种类也更加趋向于复杂与繁多,无论是根底金融效劳还是衍生型金融产品,如何调控如此复杂的金融产品形式,就成为了新的挑战。然而普惠金融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金融组织建立不完善。普惠金融市场体系最大的问题在于当下金融市场的区分度仍旧缺乏,同时金融机构的总量偏少。只有农村信用社在乡镇一级设置了根底的金融效劳机构,例如银行、典当行以及贷款、保险公司等各种配套性金融效劳公司。此外,股票、信托、代理等业务在我国的农村地区几乎是不存在的。不仅如此,金融机构的专业程度依旧远远缺乏,只是由农村信用社一手包办,其它非银行性业务没有专门的机构办理。有效供应数量远低于正常水平。没有开展正常金融活动的根底设施条件。

  2/15

  〔二〕产品创新缓慢。这一类型的缺乏主要是表达在现代金融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过于欠缺,不符合当下的金融开展需要,尽管我国金融机构已经尽可能地进行创新,推出更为契合当代金融市场需要的金融产品,但是实际上只是为了创新而创新,没有充分考虑到市场经济运营的实际情况,所以在创新积极性上是远远缺乏的,不仅没能迎合市场的多样化需求,也错过了市场经济变革过程中给新型金融市场的珍贵开展时机,此外,普惠金融兼具社会性与经济性的特点决定了在创新过程中如何规划产品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如何兼顾金融产品投资人的利益和社会的总体利益,就成为了创新金融产品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贷款调查的流程比实际的大额贷款更复杂是很多我国当前普惠金融产品的一个重要缺陷,缺乏必要抵押物品的同时抗风险能力也相对更低。

  〔三〕法规漏洞的存在。普惠金融不同于传统的金融性产品,它的开展需要更加完备的法律法规的规制与维持,否那么无法保证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也不能保证风险控制的正常运转,不利于整体投资市场的稳定性。没有一套完整的、适应实际操作要求的法律监管体系,就无法完全规划我国的普惠金融市场的开展。针对于社会弱势群体的普惠金融企业,在推广自身的金融产品的过程中要注意我国弱势群体的生存现状,例如在贷款或小型金融理财产品的监控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利率规定,给予弱势群体更多的开展时机,因此在法律规定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在维持市场的整体公平与效率的同时注意金融市场的正常开展空间,并着重袒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

  〔四〕供需不均衡。普惠金融市场的开展历史暂时还不够悠久,所以拥有健全的普惠金融理财方案经验的企业往往就成为了市场中的少数,此外金融资源在自身产品内部进行分配的过程中没有对普惠金融产品进行重视。此外,城乡和地域间的分配不平衡在际上也十分严重,在我国欠兴旺地区,例如农村地区、贫困地区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供应量是远远小于城市地区和兴旺地区的,但是欠兴旺地区的普惠金融产品的需求量反而是大于兴旺地区,这就导致了供应和需求的错配,不能实现市场效益的最大化。

  3/15

  〔五〕市场公平度缺乏。我国的普惠金融市场在运行過程中无法完成理想化的对全体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保护,对于大型企业以及相对富裕的群体在接受金融效劳的过程中面对的阻力和困难往往较小,但是与之相反的是弱势群体在接受金融效劳的过程中往往面临着很大的困难,这就是金融产品在社会阶层中的不公平分配引发的普惠金融产品的实际运作和想象目的不一致的问题此外金融资源在分配过程中的预期是资金最终流向弱势群体的生活生产需要,但是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这些资金最终依旧按照马太效应式地流向了社会优势群体的手中,这实际上是金融利益的配置不平等的问题。此外,欠兴旺地区的产业结构单一,相对兴旺地区的丰富的产业形式抗金融风险的能力较低,此外,单纯的商业性竞争与市场分配资源会导致欠兴旺地区实际获得的资源分配相对于兴旺地区更少。所以只能对政府等行政机构产生输血性依赖,无法独立自主地进行自身的特色产业开展和壮大。三、普惠金融开展措施分析

  〔一〕建立健全的金融机构。对我国的欠兴旺地区的金融现状和金融需求进行科学的分类与解决,注重对策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以更加多的产品数量和区别化的产品形式迎合当下农村、贫困地区的金融开展需求。创新型自身金融产品,尤其是针对社会弱势群的金融产品的推广。此外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规,制定专门针对普惠金融开展的适应性法律来对普惠金融市场进行调整,并增设专门的管理机构,保证金融市场的有序开展获得法律、政府的保障。对于贫困地区的农业、手工业行业作出针对性的金融产品设计,迎合特殊的职业和行业的需要。同时适量限制兴旺地区的公民参与普惠金融,将资金和政策资源向欠兴旺地区、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倾斜,保证金融市场的公平与公正。

  〔二〕保证金融供需平衡。加大贫困地区、农村地区的金融产品的推广力度,增加金融资金比例的分配量,保证贫困地区的普惠金融产品的实际需求得到满足,此外扩大金融效劳的范围。增设根底金融效劳机构,减免基层人民参与金融活动的本钱。解决普惠金融的制度设计与实际操作流程不一致的问题。政府还要考虑地区间的供需平衡。此外金融效劳的在地区间、行业间、社会阶层见的不同需求也要充分考虑,满足不同地区的不同金融理财需要。

  4/15

  〔三〕促进金融时机平等。不能违反普惠金融初始的设立目的,也就是满足不兴旺地区的金融理财需要,以金融货币的手段减小地区间、城乡间的不平衡现状,到达经济性与社会性之间的平衡,真正实现兴旺地区和欠兴旺地区由统一金融产品而实现双赢。注重金融产品的稳定性与平安性,减少农村地区基层人民参加金融活动的程序性本钱,加强基层金融机构的信用建设,到达长期的稳定运行,促进金融资源在地区间的合理分配。

  〔四〕增强可持续性。注重金融产品的盈利能力和信用体系的打造,商业性的金融产品才能够在长期的市场竞争过程中完成稳定运行。在强调政策先行扶持的前提下,也要注意金融产品的可持续性运行,而不是又成为单纯的输血型扶贫工作,增强社会金融组织法人的信誉程度,打造一批能够盈利、信用良好、知名度高的基层金融机构。积极开展基层金融的评比和考核活动,对于盈利能力强、扶贫效果好的金融机构给予奖励和扶持,对于它们的经验要及时地推广,打造统一完善的、适应各个金融理财需要的金融机构体系。为欠兴旺地区的经济崛起助力。

  结语

  普惠金融体系是在新时代金融市场前提下对欠兴旺地区的扶持的一种新形式,不仅利于参与者与投资人的利益的保值增值,更是对国家整体经济开展的一个极大的促进动力。在缩小贫富差距、增强经济可持续开展能力、扩大贫困地区的金融营收能力等方面起到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对于普惠金融当下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仍旧需要注意。在未来的工作中不仅要严守既往的建设成果,尽最大努力将金融体系从兴旺地区不断引出、引导到欠兴旺地区,尽早建立起全民参与金融的市场生态。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提供新的动力,同时维护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成果,缩小贫富差距,表达社会主义消除两极分化的本质。

  【参考文献】

  5/15

  [1]毕晓慧.普惠金融的开展机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版〕,2022,33〔6〕:92-94.

  [2]肖瑞.普惠金融开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22.

  我国普惠金融开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2摘要:普惠金融是一项实现社会各阶层和群体都能够享受适当、有效金融

  效劳的重要战略。开展普惠金融的意义重大而又深远。近年来我国普惠金融的开展迅速,成效显著。但是也暴露出许多问题,积聚了许多风险。文章对普惠金融开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能为普惠金融持续健康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普惠金融;小额信贷;金融效劳

  0引言

  2022年联合国推出普惠金融概念后,国际社会开始对其广泛关注。欠兴旺国家、地区大力推动普惠金融开展,许多国家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近年来我国政府也不断发文大力推动我国普惠金融的开展,旨在让社会各阶层和群体都能够享受适当、有效的金融效劳,从而建立有效、全方位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效劳的金融体系。

  在政府大力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中国的普惠金融效劳取得了惊人的进步,初步建立了多元化的效劳体系,效劳覆盖面到达一定水平,移动互联网支付得到一定普及。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末,普惠金融贷款余额到达13.39万亿元人民币。但相较于其庞大的效劳对象和资金需

  6/15

  求,普惠金融的开展与我国经济社会开展的要求和社会的期望还是有非常大的差距。如何进一步推动普惠金融开展已经成为我国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的重要议题。

  1我国普惠金融开展中暴露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国家层面对普惠金融的开展高度重视,出台了很多相关的政策文件来推动其开展。这些文件在宏观层面上对普惠金融的开展进行了规划,但是没有进行细化,对普惠金融没有一个系统性的布局,从而导致金融机构在开展普惠金融时缺乏主观能动性。

  另外,在普惠金融根底设施方面顶层设计也存在问题。首先,普惠金融相关的法律体系没有健全,导致普惠金融的开展缺乏清晰的法律标准。其次,普惠金融信用体系建设缓慢,由于普惠金融效劳对象比拟特殊,导致普惠金融信用体系建设困难重重。最后,普惠金融的监管政策不健全,导致普惠金融监管的缺失。

  无论是普惠金融效劳的提供者还是消费者都存在对普惠金融认识不到位的情况。局部普惠金融效劳的提供者对普惠金融存在误解,把普惠金融等同于扶贫,要不就是无视了风险问题,降低信贷标准,盲目推进普惠金融的开展,要不就是感觉风险过大,不愿提供普惠金融效劳,使得普惠金融的开展受阻。

  同时,由于普惠金融效劳的消费者是弱势群体,这类人群受教育程度比拟低,对金融不甚了解。他们很容易在对普惠金融提供的产品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只看到了高额回报却忽略了风险问题,结果与效劳提供者产生纠纷。还有一些不

  7/15

  法机构利用消费者金融知识的贫乏,假借普惠金融的名义,做一些诈骗的违法行为,产生非常不好的社会影响,从而制约普惠金融开展。

  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以商业银行为主、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多元化普惠金融效劳体系。但是由于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大型金融机构的主要效劳对象是高端客户,对普惠金融开展缺乏重视,导致普惠金融进展很慢。而以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虽然效劳对象主要是农村金融、小微金融,但是其自身实力缺乏、技术相对落后,导致其效劳不够深入、覆盖面不广。政策性金融机构那么大多数是靠财政拨款,缺乏商业可持续性,无法保障普惠金融的持续开展。

  普惠金融由于效劳对象的特殊性,具有高风险的特性。普惠金融除了要面临着信用风险、利率风险、运营风险、流动性风险、国家风险等传统风险之外,还要面临普惠金融开展过程中衍生出来的技术风险、法律风险、信息平安风险、资金挪用风险、洗钱和套现风险。[1]普惠金融更需要建立健全的风险控制体系。

  而目前我国的普惠金融没有建立起平安有效的风险防范体系,在风险控制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普惠金融消费者主要是长尾群体,信息收集难度大,导致其风险控制的难度非常大、调查本钱非常高,传统的风险控制方法根本不能适应普惠金融的风险控制。[2]因此许多金融机构罔顾风险,导致大量风险积聚。

  1.5普惠金融产品创新能力缺乏、融资本钱高

  目前普惠金融效劳的提供者虽然推出许多普惠金融产品,但是大多数产品设计存在许多问题,在贷款金额、贷款期限、担保方式等方面设计呆板,同质

  8/15

  性强,缺乏创新,尤其是利率方面普遍较高。普惠金融消费者来源广泛,需求也不一而足,这些产品往往根本不能满足其需求。而且,大量普惠金融产品消费者缺乏对产品的鉴别能力,监管部门对产品的监管不到位,导致普惠金融产品的市场混乱,普惠金融的风险加大。再加上目前大多数普惠金融产品的融资本钱都在15%~20%左右,虽然要比高利贷低,但是却远远高于银行的贷款利率。这无疑对普惠金融产品的推广、普惠效劳的提供都带来不利影响。

  2促进我国普惠金融开展的对策建议

  2.1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普惠金融根底设施建设

  普惠金融的开展应该是以市场为主导,但是也离不开政府的规划与引导。我国政府应该进一步细致规划普惠金融的开展,在统筹规划、均衡布局、组织协调、政策扶持等方面做出系统性的布局,建立更具包容性的普惠金融体系,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使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实现有机统一。

  在普惠金融根底设施方面,首先要加快普惠金融相关法律体系建设的步伐,积极出台普惠金融法律法规,对普惠金融的开展进行标准的同时为其保驾护航。其次,加快普惠金融信用体系和信用平台建设,积极结合金融科技,扩大现有信用体系的覆盖面,缓解普惠金融开展中遇到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最后,加强监管,完善普惠金融监管工具箱,及时打击不法行为,纠正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

  2.2提高认识,加强对金融消费者的教育和保护一方面,对普惠金融效劳的提供者加强培训、提高认识,使其清楚认识到普惠金融不是扶贫。普惠金融虽然是针对弱势群体的一种金融模式,但业务面非常广、资金需求非常大,是一片业务蓝海,等待普惠金融效劳的提供者大力开拓。同时开展普惠金融时不能罔顾风险,不能盲目推进,应遵循市场规那么积极推进。

  9/15

  另一方面,要完善消费者教育保护体系。普惠金融效劳的提供者应借助互联网、微博、微信、宣传册、宣传流动车等工具积极进行金融知识扫盲,普及金融知识,使普惠金融消费者能够理性地运用金融工具来享受金融效劳。同时,政府应制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政策,发生金融消费纠纷时妥善处理,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如此,方能营造出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更好地推动普惠金融的开展。

  2.3健全完善普惠金融效劳体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國家应加快现有传统商业性金融机构的改革转型,积极引导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大型金融机构继续支持普惠金融的开展,扩大其在普惠金融市场的渗透率和覆盖面,提高效劳水平和质量。国家应在现有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根底上,学习格莱珉银行的经验,通过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提供政策支持等方式,引导各类资本进入普惠金融市场,成立专门的普惠金融机构,以此增强直接效劳普惠金融消费者的力度。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能和能力也要进一步拓展和加强,全面扶持普惠金融的开展。

  2.4借助金融科技,健全普惠金融风险控制体系

  随着普惠金融的高速开展,潜在的金融风险也正在不断积聚。目前大局部普惠金融效劳的提供者对风险的防控仍然采用传统的风险控制体系,这已完全不能满足我国普惠金融的开展需要。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套以互联网为根底的现代化的普惠金融开展体系,在风险防控时我国也应该借助金融科技的特征将其合理地运用到普惠金融的风险防控中去,建立一套与我国普惠金融体系相匹配的普惠金融风险控制体系。普惠金融效劳的提供者应该积极主动将大数据等金融科技运用到普惠金融业务的贷前、贷中、贷后每个环节中,提高自身的金融风险分析和评估水平,完善风险控制模型,准确识别、预警、防控普惠金融风险。而各级政府也应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推动普惠金融数字化的进程。

  10/15

  2.5降低融资本钱,推出产品定制化效劳

  普惠金融效劳的提供者应该根据消费者金融需求多样性的特点,加大自主创新力度,结合金融科技,为消费者提供定制化效劳。普惠金融效劳的提供者可以根据消费者不同的金融效劳需求,结合消费者自身的情况,在贷款金额、贷款期限、贷款利率、担保方式方面进行合理设计,为其提供优质的普惠金融效劳。在普惠金融产品创新时,尤其要注意担保方式创新,不能仅仅局限于不动产抵押担保,要积极尝试保险基金担保、互助联保、再保险担保等担保方式。产品贷款利率设计时要走保本微利之路。普惠金融应该是以低本钱、广覆盖、易获得、可持续的方式向消费者提供金融效劳。普惠金融效劳的提供者应该在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中找到平衡点,切实为普惠金融消费者提供普惠的金融效劳。

  3结语

  普惠金融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开展、全社会的均衡开展都有着非常重大而又深远的意义。普惠金融开展中必然会面临一系列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要结合我国的国情,积极探索、主动创新。相信在政府、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我国一定能够构建一个健康、标准、有序、充分竞争的普惠金融市场,从而实现和谐金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科.普惠金融的风险评估及风险防范研究[J].上海金融,2022,〔10〕:91-95.

  [2]陆岷峰,徐博欢.普惠金融:开展现状、风险特征与管理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22,〔3〕:73-79.

  11/15

  [3]欧阳佳俊,罗荷花.普惠金融开展的国际经验借鉴及启示[J].商业经济,2022,〔1〕:156-158.

  我国普惠金融开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3普惠金融这一概念由联合国在2022年提出,是指以可负担的本钱为有金

  融效劳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效劳。在我国,普惠金融一词是在2022年国际小额信贷年的推广活动提出的,但政府明确提出开展普惠金融是在2022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假设干问题的决议》中。

  当前我国普惠金融的重点效劳对象是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偏远地区、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我国大力开展普惠金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它有利于促进金融业可持续均衡开展,进一步推动群众创业、万众创新,助推供应侧结构性改革,增进社会公平和谐。

  一、普惠金融的内涵与特点

  普惠金融首先是金融,而金融是要为经济社会开展提供效劳的。普惠金融效劳与一般金融效劳的区别在于,它追求的最终目标是:让所有有需要的人都能够以适宜的价格、公平的时机、方便且及时地获得金融效劳。普惠金融具有以下特点。

  其一,由于企业的逐利性,传统的金融效劳难免面向少数的企业和人群,而大企业和富人在获得金融效劳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普惠金融面对的是所有有需要的人。因此,普惠金融强调要让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偏远地区、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方便且及时地获得自己所需要的金融效劳[1]。

  12/15

  其二,普惠金融的目标是要以可负担的本钱提供金融效劳,它重视消除贫困,致力于实现社会公平,但这种效劳不是扶贫、不是公益活动,它致力于满足更多群体的普遍金融需求的同时,也要顾及金融机构自己的商业利润。

  其三,普惠金融提供的是有偿效劳,即有价格的效劳。但由于普惠金融面向的是所有有需要的人,因此,普惠金融效劳的价格必须是适宜的,是所有有需要的人都能够接受和负担的。

  二、我国普惠金融的开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普惠金融开展迅速,政府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效劳覆盖面日益扩大,效劳创新步伐逐步加快。

  2022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假设干问题的决议》首次正式提出开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普惠金融进行了准确定义;2022年12月国务院专门印发了《推进普惠金融开展规划互联网+在金融行业表达得尤为突出:出于本钱、效率等因素的考虑,信息技术在金融效劳领域的普遍应用,使得金融业对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日益加大。对于普惠金融企业而言,唯有做到低本钱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开展,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恰恰为普惠金融企业提供了这样的产品和效劳,促进了普惠金融的开展,甚至催生了数字普惠金融[3],大大提高了金融效劳的可获取性并降低了企业本钱,这使普惠金融机构有可能为更多有需要的人提供更加有效的金融效劳。

  三、我国普惠金融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13/15

  自普惠金融概念引入中国以来,普惠金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展,出现了以村镇银行、民营银行、小额信贷公司等为代表的很多新的金融机构。虽然我国普惠金融开展迅猛,扩大了金融效劳范围,解决了一局部小微企业和低收入人群融资困难的问题,对经济开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普惠金融体系是指一整套全方位为社会全体人员,尤其是为金融弱势群体提供金融效劳的思路、方案和保障措施等。完善的普惠金融体系应该包括适宜的法规和政策框架、完善的金融根底设施、众多的普惠金融企业和庞大的目标客户群。目前,尽管国家在《推进普惠金融开展规划

  总之,推广普惠金融是中国金融企业开展改革的趋势,更是中国经济开展的强大助力,普惠金融的开展必将带来中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12]不管是市场对普惠金融企业开展的推动,还是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对普惠金融的驱动,抑或是政府在普惠金融开展中的引导,都将促使中国普惠金融开展思路和策略的不断调整,从而实现普惠金融的全面、深度开展。(引用格式:李海燕.我国普惠金融的开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9(5):103-108.)

  参考文献:

  [1]中国银行西藏自治区分行课题组.普惠金融现状分析及商业银行开展策略思考[J].国际金融,2022(2):48.

  [2]黄益平,黄卓.中国的数字金融开展:现在与未来[J].经济学(季刊),2022(4):1489.

  14/15

  [3]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课题组.数字普惠金融的中国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57.

  [4]刘丽.网贷行业洗牌继续加剧问题平台数已达3169家[N].经济参考报,2022-06-06(3).

  [6]谭正航.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开展的法律保障体系构建[J].求实,2022(2):97.

  [7]田利辉,范已凡.互联网金融的普惠特征与标准开展[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2(3):78.

  [8]欧阳红兵,李雯.区块链技术在我国普惠金融领域里的应用研究[J].武汉金融,2022(4):36.

  [9]王薇.我国普惠金融开展水平与提升路径研究[J].金融经济,2022(16):58.

  [10]邱兆祥,向晓建.数字普惠金融开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22(1):5.

  [11]穆罕默德尤努斯.普惠金融改变世界:应对贫困、失业和环境恶化的经济学[M].陈文,陈少毅,郭长冬,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2:3.

  [12]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普惠金融国家开展战略:中国普惠金融开展报告(2022)[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22:58.

  15/15

  

  

篇十六:最新全市普惠金融改革创新工作实施意见范文大全

 普惠金融工作总结范文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某某省财政金融工作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紧紧围绕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牢牢抓住供给侧改革这条主线,坚持以金融开放创新为动力、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以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为突破、以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为底线,不断提高财政金融服务效率和质量,某某金融呈现出“速度较快、结构较优、贡献较大”的特点:一是主要指标较快增长。201某年,省财政厅共拨付超过20亿元财政资金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二是融资结构明细优化,201某年底,全省上市企业3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60家,2022年以来新增上市挂牌企业33家,实现上市工作历史性突破。三是金融贡献持续增加,201某年前三季度金融业实现增加值596.87亿元,同比增长12.7%,高于全省GDP増速2.6个百分点,占全省GDP比重达6.3%。

  二、我省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工作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以财政资金和政策为抓手,激励引导加大信贷投放,促进普惠金融发展。

  《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出台后,某某省财政厅着力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会同某某省政府金融办、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银监会某某监管局联合下发《关于做好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和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资金管理工作的通知》(黔财金〔201某〕8号),明确工作职责,规范申报审核流程,积极组织培训宣传等。201某年,拨付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资金16201万元、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

  量奖励资金24734万元、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及奖补资金18881万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奖补资金8448万元。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撬动了146家县域金融机构发放涉农贷款9916430万元和32家村镇银行发放贷款927360万元,确保实现全省涉农贷款增量不低于上年、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同时,实现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小微企业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户数、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带动全省新增发放204336万元、26,865创业担保贷款,有力支持就业困难人员和小微企业创业发展。

  (二)以“631”机制建设为平台,强力推进农业保险支持“三农”发展。

  201某年我省紧紧围绕脱贫攻坚稳步推进农业保险工作,农业保险服务农户人次增加,服务能力、保障程度持续增加。一是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制度保障。及时制定印发《某某省201某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实施方案》、完善《某某省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管理办法》等政策措施。全省全年实现保费收入8.26亿元,同比增长24.81%,为全省697.91万户次农户及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提供风险保障1076.95亿元;已向33.56万户次农户支付赔款3.28亿元,同比增长22.8%,户均赔款约977元。二是探索“631”政融保合作模式,拓宽融资渠道。即保险公司通过贷款保证保险代替担保公司为借款人增信,发生代偿时,由“政融保(保险)”按“631”比例分担,即保险公司承担60%,省财政风险补偿金承担30%,所在地财政补偿金承担10%,通过引入保险支农资金,发挥险资比银行资金投放灵活,更能远期避险等优势,缓解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难问题。三是出台家禽、蔬菜保险方案,助推脱贫攻坚。201某年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战略部署,省财政厅牵头制定印发了《某某省政策性家禽养殖保险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关于认真开展政策性蔬菜种植保险工作的通知》,

  首次在全省全面推行家禽养殖和蔬菜种植地方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加快了我省农业“短平快”产业发展,对促进农民增收、贫困户脱贫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全年全省共承保家禽736.24万羽,实现保费收入581.83万元,为9674户农户和各类农业生产组织提供21922.37万元风险保障,累计为44户次农户和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支付赔款105.72万元;全省共承保蔬菜18.09万亩,实现保费收入896.59万元,为42460户农户和各类农业生产组织提供16398.26万元风险保障,累计为1813户次农户和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支付赔款538.62万元。四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保险,推进农业全面发展。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各市县财政局根据当地产业发展规划,结合“一县一业”和其他特色农业产业保险脱贫攻坚基金投向的产业,因地制宜的发展具有本地优势的特色农业保险,促进地方特色农业保险有序、健康发展。五是足额安排保费补贴资金,强化资金保障。省级财政积极筹措保费补贴资金,全年安排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省级配套部分2.5亿元,特色农业保险发展专项资金1500万元。全年拨付中央、省级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共5.3亿元,特色农业保险发展专项资金1600万元,保障农业保险持续发展。

  (三)以政策性担保体系建设为切入点,增强政策性担保机构服务小微企业和“三农”的融资担保能力。

  一是支持政策性担保机构建设。2022年,我厅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安排10亿元资金拨付省担保有限公司,由省担保有限公司参股支持财力困难市县政策性担保机构,实现全省政策性担保机构的县域全覆盖,截至201某年11月底,全省政策性担保机构已达136家,注册资本206.31亿元,到位资本金211.4亿元,从业人数达1560人。2022年,省财政预算安排10亿元,通过省担保公司参股58家县级政策性担保机构,到201某年10月底,58家政策性担保机构注册资本金已由注资前13.17

  亿元增加到60.42亿元,累计担保额由2022年底26.58亿元增加到48.83亿元。二是政策性担保业务稳步开展。截至201某年11月底,全省政策性担保机构在保余额284.41亿元,在保户数32762户,累计实现担保额392.21亿元,担保放大倍数2倍。担保代偿金额4.33亿元,代偿率为5.24%。三是设立了某某省小微企业和“三农”的担保贷款风险补偿金,建立“4321”政银担风险分担机制。当发生代偿时,明确贷款项目所在地担保机构、省级财政、合作银行及所在地财政风险补偿分别按4:3:2:1比例承担融资担保业务代偿风险。201某年,省级财政预算安排2.4亿元担保风险代偿金,拨付省担保公司,用于小微企业和“三农”的风险代偿补偿。201某年底,全省50%的市(县)已建立了风险分担机制。

  

篇十七:最新全市普惠金融改革创新工作实施意见范文大全

 邹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的实施意见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邹城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6.12.28•【字号】邹政字〔2016〕62号•【施行日期】2017.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金融综合规定正文

  邹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的实施意见

  邹政字〔2016〕62号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普惠金融的重要部署,践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落实《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国发〔2015〕74号),积极推进普惠金融发展,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关于邹城市、平邑县、阳谷县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试点的批复》(济银函〔2016〕219号),现就高标准推进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国务院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为指导,立足邹城实际,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实现“基础服务覆盖全面化、结算

  服务移动化、融资服务深入化、组织体系多元化、日常服务便利化、信用服务平台化”,建成“全面覆盖、层次多样、安全便利、信用完善”的普惠金融体系。

  (二)建设目标1.实现全覆盖。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和服务下沉,巩固助农取款服务村级覆盖网络建设,提高利用效率,拓展城市社区金融服务广度和深度,显著改善城镇企业和居民金融服务的便利性,促进基础金融服务全面覆盖。2.增强可得性。改善对城镇低收入人群、困难人群以及农村贫困人口、创业农民、创业大学生、残疾劳动者等初始创业者的金融支持,完善对特殊群体的“无障碍”金融服务;加大对新业态、新模式、新主体的金融支持;提高小微企业信用保险和贷款保证保险覆盖率,力争使农业保险参保农户覆盖率提升至85%以上。3.提高满意度。改进城乡居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创新金融服务方式,让金融服务成本更低、可得性更强、便利性更多、安全性更高,有效提高各类金融工具的使用效率。完善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机制,不断拓宽金融消费维权方式,显著降低金融服务投诉率,提高小微企业和农户贷款满意度。(三)建设原则1.市场导向,政策扶持。坚持市场化和政策扶持相结合的原则,以市场化为导向,以政策扶持为支撑,引导金融资金合理投向。走多元发展和商业可持续之路,支持不同市场主体发挥各自优势,提供普惠金融服务。2.立足实际,统筹推进。结合邹城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已有的创新成果和技术基础,坚持通过多样化的产品设计、平台搭建和制度建设,统筹推进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各要素的完善与优化,形成多类型、可复制的普惠金融工作机制和发展模式。3.精准发力,注重效果。针对辖区经济金融发展实际以及不同群体、领域的差异化金融服务需求,精准发力,全力做好金融服务和支撑工作,切实提升普惠金

  融发展水平和效果,更好地服务辖区经济社会发展。4.健全机制,持续发展。建立有利于普惠金融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大

  对薄弱环节金融服务的政策支持,提高精准性与有效性,确保普惠金融业务持续发展、服务持续改善,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二、主要任务和措施(一)构建高效便捷的基础金融服务体系1.推动助农金融服务点提档升级。完善助农服务点机具设备功能,在办理存取款、转账、汇款等功能的基础上,增加公用事业缴费功能,并全部实现跨行支付,逐步扩展服务点的业务范围。到2018年底,将各助农金融服务点建成规范的、群众信赖的综合惠农金融服务站。2.推动新型金融支付工具广泛应用。大力推广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等业务,增强跨区域、跨机构的金融服务能力,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在人口密集的社区设立离行式自助设备,覆盖辖内所有大型农村社区,让广大农民充分享受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3.推动刷卡“全覆盖”、“无障碍”。引导金融机构及时跟进阿里巴巴村级服务站开展相关金融服务,2017年底实现POS刷卡“全覆盖”;通过强化宣传引导等措施,在2017年底前,实现全市农村医疗机构POS机医疗缴费“全覆盖”;力争2017年,在城中城商业街建立起“云闪付”一条街,在千泉装饰城建设刷卡“无障碍”商贸区,在看庄镇建设农村非现金支付示范区,并于2018年在全市逐步推广。4.推进非现金结算惠农商圈建设。引导农村商业银行等机构,通过与商户签约建立“非现金结算惠农商圈”,鼓励社会公众和商户选择银行卡、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非现金结算方式,推动农村互联网支付系统建设。力争到2018年底,吸收入圈惠民商户达到1200家。

  5.创建人民币流通“惠农示范区”。在城前镇建设以人民币反假为主要内容的“惠农示范区”,组建人民币鉴别队伍,加大人民币防伪知识宣传。完善假币预警信息机制,收集、整理、汇总假币冠字号码等信息,加大“新票直供代理点”的建设,解决新票兑换、残损币回收等难题,净化区域内的人民币流通环境。

  6.开展“流动银行三进活动”。统筹协调银行服务资源,开展银行服务“进农村、进社区、进矿区”活动,面向农村、社区、矿区居民提供优质、便利的基础金融服务,不断延伸金融服务触角。

  (二)构建重点渗透的民生金融服务体系7.深化小微和“三农”融资服务。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推广“微信预约”贷款和“税易贷”信贷业务,尝试小微贷款“工厂式”批量作业,稳步推进“两权”抵押贷款,推行小微企业和农村经营主体主办行制度,建立驻村惠农银行客户经理制度,引导金融机构提升贷款审批和发放效率,提高小微企业和农户贷款获得率。2017年底,实现行政村客户经理全覆盖。8.推动创业就业融资服务便捷化。坚持为民、便民、务实、高效的原则,梳理简化创业担保贷款申请审批手续,健全完善跨部门的“无缝对接”服务模式,确保创业融资服务更加便捷。力争到2018年底,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含残疾人)、返乡创业农民工等人群创业担保贷款存量明显增加,效果显著提升。9.助推金融扶贫更加精准。积极探索“信用扶贫”模式,建立贫困户信用档案,开展特色金融服务;引进山东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参与小额扶贫信贷业务,降低信用风险;指导农商行充分利用好政策,加大信贷扶贫力度。10.创新养老服务业信贷管理机制。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养老服务业发展需求,制定养老服务业专项信贷政策,开发针对养老服务业的特色信贷产品,建立适合养老服务业特点的授信审批、信用评级、客户准入和利率定价制度,为养老服

  务业提供差异化信贷支持。11.提升农业保险保障能力。加大农业保险优惠政策宣传力度,结合农业种养

  殖特点,加大对特色农业保险、扶贫小额保险等险种的推广应用,不断丰富农业保险产品种类,扩大农户参保范围。到2018年底,农作物参保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10个百分点,畜牧业参保率在现有基础上提升20个百分点,切实发挥农业保险防灾、减灾功能。

  (三)构建层次多样的普惠金融组织体系12.实现参与主体多元化。强化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功能定位,加大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贷款力度;引导邮政储蓄银行稳步发展小额涉农贷款业务,逐步扩大涉农业务范围;发挥农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邮储银行、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县域地区网点较多的优势,引导其为小微企业、“三农”和城镇居民提供更有针对性、更加便利的金融服务。13.推进金融业态新型化。发挥第三方支付、P2P、股权众筹等互联网金融业态的普惠功能,优化对小微企业和创业创新的金融服务。稳妥推进创业投资、天使投资、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业态发展。加快发展社区金融服务,建设更多服务社区居民的金融网点。(四)构建安全便利的日常金融服务体系14.提升居民缴费等服务便利化程度。创新基于自助机具、助农金融服务点、网上银行、POS机、手机的实时缴费业务,依托移动金融公共服务平台,在手机等移动终端实现现金存取预约、现钞兑换和人民币知识宣传推送,改进小面额人民币、新钞和纪念币发行预约兑换的现金服务。15.普及移动支付应用。普及推广移动金融应用,到2017年底,拓展包括出租车、停车场、电影院、旅游景点等场所的便民支付,打造安全便利的小额支付环境;推动金融机构加强科技金融创新和开发,推动金融IC卡跨行业应用,实现IC

  智能卡“一卡通用”。(五)构建丰富完善的信用信息服务体系16.完善小微企业信用服务体系。探索信用信息的多元化应用,逐步形成

  “信息共享+信用评价+政策扶持+金融创新”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模式。设立小微企业扶持基金、小微企业担保基金等,为小微信用企业提供信用担保、过桥资金及应急借款等服务。到2018年底,实现小微企业信用管理机制基本健全、信用服务市场更加完善。

  17.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支持农商行自主探索农村信用信息的征集和应用,有效促进农户信用档案建设工作,建立适合农村经济主体特点的信用评价体系。力争2018年底农户建档率达到80%,预授信率达到60%。同时,深入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创建工作,制定相应的金融服务优惠政策,优化农村信用环境。

  18.构建普惠金融指数统计体系。坚持体现指数的综合性、保证方法的可行性、强调金融发展的均衡性和实现指数比较的持续性原则,真实、全面衡量与评价邹城市普惠金融发展情况,助推普惠金融工作有序发展,加快县域普惠金融建设速度,缩小城乡差距,营造良好金融环境,提升金融服务可持续性。

  (六)构建全面深入的金融消费权益保障和教育体系19.构建多元化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机制。设立农村金融消费维权联络点,实现广大农民金融消费维权不出村;发挥金融协会和金融投诉咨询电话的平台作用,建立辖区金融消费投诉咨询处理与分办机制;构建第三方调解机构、消费者自律组织、监管机构、司法部门等多层面参与的金融消费纠纷调解机制,畅通金融消费维权渠道;健全对金融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考评机制,提高金融机构主动参与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的积极性。20.开展多形式的金融宣传教育。组建金融知识义务宣讲团,提升金融知识宣

  传教育水平;依托广播电视、数字媒体等渠道,多层面、广角度地宣传普及金融知识;依托驻村干部队伍、农村普惠金融服务代办员和农村金融信息联络员开展金融知识宣传;依托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消费者广泛使用的新媒体,促进金融知识在移动终端推送。

  21.创建公共金融服务大厅。创建公共金融服务大厅,设置金融政策法律法规等综合电子查询设备以及普惠金融服务咨询与服务监督电话,设立新型金融支付工具体验区,开展金融知识展览,播放金融知识宣传片,建立金融知识大讲堂。

  三、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确保试点开展积极稳妥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基础上,鼓励金融机构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适度降低服务成本,审慎权衡业务风险与社会效益,加强风险监管,维护金融稳定。建立试点风险防控机制。研究形成试点风险总体防控机制,逐个分析助农金融服务点运营管理、移动金融公共服务平台开发运营、中小微企业信用服务体系等试点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并从制度、技术、流程、管理等方面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对试点开展阶段性评估和总体评估时,将安全性作为试点评估的重点内容,并设定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及时识别、干预、校正风险。强化试点风险处置联动机制。加强试点风险防范和处置的总体协调,组织各相关单位落实风险防范措施和风险处置要求。制定试点风险的应对预案和操作简本,明确不同风险状况的分级响应和处理办法,确保对不同风险状况做到及时报告、妥善处置。四、主要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政府领导任组长,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局、市经信局、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局、市金融办、人民银行邹城市支行、市银监办等单位为成员的邹城市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部署工作任务,指导各成员单位各负其责,协调推进试点工

  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人民银行邹城市支行,承担日常组织、协调、考核和指导工作,并做好重点工作的定期督办和沟通汇报。

  (二)强化协调考核。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通过政府专项资金激励等管理引导手段,确保试点工作的方向、原则、总体进度和工作质量符合方案要求,有关部门在政策、组织、资金、考核、激励等方面提供有效支持;建立试点简报制度,积极做好沟通汇报,为上级领导及时了解试点进展与成果搭建良好平台;加强对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督考核,将普惠金融纳入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综合评价内容,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

  (三)积极稳步推进。加强对金融机构行为的引导、评估和持续跟踪管理,形成政策落实、检查评估、反馈完善的管理链条。坚持信贷政策导向,丰富政策手段,完善针对小微企业、“三农”等民生金融服务需求的风险补偿机制和资金奖励政策,创新风险分担机制,提高金融机构服务民生的积极性。加强指导和调控,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稳步推进普惠金融示范区试点建设。

  (四)营造良好氛围。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作,做好对试点工作的阶段性总结和汇报,对试点工作及其取得的成果做好宣传推广,形成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整体合力和良好氛围。

  本意见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附件:邹城市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建设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

  邹城市人民政府2016年12月28日

  附件

  邹城市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建设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

  序工作内容

  号

  牵头参与单位单位

  市金融办

  市经市教

  信局

  发挥金融IC卡、移动金融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和民生服务中的

  作用,推动行业应用单位与商业银行合作拓展城市交通、医疗、人民1教育等居民日常生活和公共服务场景应用,实现各银行发行的金银行

  融IC卡、移动金融产品在民生金融服务领域的整合。

  邹城

  市支

  行

  育局

  市交通运输局

  市卫生计

  划生

  育局

  创新基于自助终端、助农金融服务点、网上银行、POS机、手机人民

  2的实时缴费业务,到2018年底100%的助农金融服务点和92%的银行银行自助终端开通实时缴费业务,其中2017年底分别达到邹城

  市金融办

  80%、65%。优化现金服务,在移动终端实现小面额人民币、新钞市支

  和纪念币发行预约兑换和人民币知识宣传推送。

  行

  市金

  人民

  建立健全普惠金融指标体系,设计形成包括普惠金融可得情况、

  银行

  使用情况、服务质量的统计指标体系,用于统计、分析和反映普

  3

  邹城

  惠金融发展状况,并结合跨部门的专项调查统计,全面掌握普惠

  市支

  金融服务基础数据和信息。

  行

  融办市经信局市银

  监办

  人民

  建立评估考核体系,形成动态评估机制。按照区域和金融机构两

  银行

  个维度,对普惠金融发展情况进行评价,督促各金融机构根据评

  4

  邹城

  价情况进行改进,提高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建设试点的科学性和

  市支

  实效性。

  行

  市金融办

  市银监办

  市发

  改局

  加强政务信用信息资源整合,促进政府部门政务信息交换与共

  享,推进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与中小微企业信用服务平台数人民5据交换。建立多领域信用综合治理机制,推进信用信息和信用产银行

  品使用,完善社会信用奖惩联动机制。

  邹城

  市支

  行

  市金融办

  市经信局

  市工商局

  市国土资源局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市发改局

  人民市金

  实施中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程,按照"政府领导、人民银行银行融办

  6牵头、各方参与、服务社会"的原则,建设统一的中小微企业信邹城

  用服务平台。

  市支市经

  行信局

  市工商局

  通过互联网依法采集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利用大数据完善对中人民

  7小微企业的信用评价机制,持续推动信用信息应用,形成“信息银行

  共享+信用评价+政策扶持+金融创新"的模式。

  邹城

  市支

  市发改局

  市金

  行融办

  市经信局

  市委

  农工

  实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程,形成全市农户信用档案库。2018人民年底农户信用档案采集率达到80%,其中2017年底达到60%,银行8并推进农户信用档案查询、更新和异议处理的移动化。建立信用邹城

  办

  市财政局

  评定组织与相关工作机制,加大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街)市支市金评定与创建工作力度,完善"农户+评信+信贷"的金融惠农模式。行融办

  各镇街

  市金

  发挥政策性、商业性、合作性金融机构作用,通过政策性银行批

  融办

  发资金转贷、大型银行设立小微企业专营支行等形式,逐步延伸市银

  9和拓展金融服务。引导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监办

  民营银行扎根基层,加快发展社区金融服务,并加强范化管理,

  稳步建设更多服务社区居民的金融网点。

  人民银行邹城市支

  行

  市金

  融办

  发挥第三方支付、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等互联网金融业态的人民

  10普惠功能,改进基础金融服务体验,优化对小微企业和创业创新银行

  的金融服务。

  邹城

  市支

  市工商局

  市银监办

  行

  市发

  改局

  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适时引导和鼓励成长型、科技型企业市金

  11到“新三板”和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融资。稳妥推进创业投资、融办

  天使投资、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业态发展。

  市科技局

  市商

  务局

  市金

  融办

  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力争到2018年底使可保产品规模种养殖农12

  户参保率达到85%以上。

  市农业局

  人民银行

  邹城

  市支

  行

  市财政局

  人民

  完善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运行机制,提高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覆盖13

  率。

  市金融办

  银行邹城市支

  行

  市银监办

  市农

  人民业局

  银行

  加快发展各类责任保险,完善农业保险经营机制,建立多层次农邹城

  14险产品体系,加强区域特色农业的风险保障力度。发展多样化的市支

  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服务。

  行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

  市金障局

  融办各镇

  街

  市发改局

  市经

  提升贷款审批和发放效率,提高小微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

  信局

  户贷款获得率。推广手机信贷业务,2018年底用户数量达到人民1500家,其中2017年底达到500家。大力发展农户小额信用银行15贷款,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等抵质押贷款,到邹城2018年底,各类农村金融创新产品余额突破60亿元。扩大中市支小企业债券融资,鼓励运用多样化债务融资工具。发展与动产、行

  市科技局

  市农业局

  仓单、应收账款、股权、知识产权等相关的抵质押贷款。

  市金

  融办

  市银监办

  人民

  运用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等货币政策工具,鼓励和引导地方性法人

  银行

  金融机构更多地将新增或盘活的信贷资金配置到“三农”和小微

  16

  邹城

  等领域。加强支农、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政策管理,体现普惠金

  市支

  融导向。

  行

  市金融办

  市银监办

  17推进落实有关提升小微企业和“三农”贷款不良容忍度的监管要市银市金

  求,完善尽职免责相关制度。

  监办融办

  市金

  立足公共财政职能,遵循保基本、有重点、可持续的原则,对普

  惠金融服务提供财政支持,用于加强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完善社市财18

  会信用体系建设,支持助农金融服务点的可持续运营,以及开展政局

  试点评估、研究和宣传等方面工作。

  融办

  人民银行邹城市支

  行

  市金融办

  落实小微企业和“三农”贷款的相关税收扶持政策,完善针对小市财

  19微企业和“三农”等重点金融服务需求的风险补偿机制和资金奖政局

  励政策。

  人民银行邹城

  市支

  行

  完善融资担保体系,大力发展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推动建立以市金

  20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担保业务为导向的财税扶持政策。创新融办

  银担合作模式,建立合理的担保风险分担机制。

  市财政局

  市经信局

  人民银行邹城市支行

  市银监办

  市金

  创新金融知识教育手段、形式和渠道,提高消费者金融消费技融办

  能、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以各类创新性金融产品的应用为重人民

  21点,提高消费者对金融新业态、新技能的认知和使用能力。依托银行

  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消费者广泛使用的新媒体,实现金融知识、邹城

  金融政策和惠民措施在移动终端的推送。

  市支

  市教育局

  市银监办

  行

  市金

  融办

  推进“金融普惠、校园启蒙”国民金融素质教育提升工程,将金市教

  22

  融消费者教育纳入全市国民教育体系。

  育局

  人民银行

  邹城

  市支

  行

  人民

  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制定养老服务业专项信贷政策,开发针对养

  银行

  老服务业的特色信贷产品,建立适合养老服务业特点的授信审

  23

  邹城

  批、信用评级、客户准入和利率定价制度,为养老服务业提供差

  市支

  异化信贷支持。

  行

  市金融办

  市民政局

  市金

  人民融办

  银行

  积极探索“信用扶贫”模式,建立贫困户信用档案,开展特色金

  24

  邹城

  融服务;指导农商行充分利用好政策,加大信贷扶贫力度。

  市支

  市银监办

  行市扶

  贫办

  人民

  完善各金融管理部门、行业管理部门、参与主体的分工合作机

  银行

  制。充分发挥邹城市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协会等第三方组织的作

  25

  邹城

  用。建立金融消费权益保护人民调解委员会,推进诉调对接。依

  市支

  托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助农金融服务点等载体,设立农村金融消

  行

  费权益保护工作站。

  市金融办

  市银监办

  26研究形成试点风险总体防控机制,逐个分析试点项目存在的风险

  人民

  市金

  因素,并从制度、技术、流程、管理等方面完善风险防控机制。银行融办

  将安全性作为试点评估的重点内容,并设定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及时识别、干预、校正风险。

  邹城市支行

  市经信局

  市工

  商局

  市金

  融办

  强化试点风险处置联动机制,按照市金融工作领导小组政策工作人民

  27要求,加强协调联动。制定试点风险的应对预案和操作简本,明银行

  确不同风险状况的分级响应和处理办法,确保对不同风险状况都邹城

  能做到及时报告、妥善处置。

  市支

  市经信局

  市工商局

  行

  人民

  银行

  选择具有典型意义和示范带动效应的镇街、社区、村或者具体行

  28

  邹城

  业,作为推进普惠金融工作推进的示范点,验收通过后逐步推

  市支

  广。

  行

  市金融办

  29加强协作,做好对试点工作的阶段性总结和汇报,对试点工作及人民其取得的成果做好宣传推广,形成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整体合力银行

  市金融办

  和良好氛围。

  邹城市支行

  

  

推荐访问:最新全市普惠金融改革创新工作实施意见范文大全 实施意见 全市 改革创新

本文链接:https://www.xpbxgsx.cn/zhuantifanwen/fanwendaquan/731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4 精优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15042696号-1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