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精优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疫情防控 >

猪蓝耳病诊断与综合防控技术研究

时间:2023-07-08 11:10:05 来源:精优范文网
导读: 赵会福(海城市农业农村发展中心114200)猪蓝耳病又名猪瘟疫﹑猪流行性流产和呼吸综合征等,在我国属

赵会福

(海城市农业农村发展中心 114200)

猪蓝耳病又名猪瘟疫﹑猪流行性流产和呼吸综合征等,在我国属于二类传染病,病毒从猪体表的伤口进入体内,并生成变异病毒,严重影响猪的健康。当前我国养猪户较多,只有高效防控疾病才能减少成本投入﹑有效降低养殖风险并提高经济效益。基于此,为了降低猪患有蓝耳病的几率,探析猪蓝耳病诊断的方法及综合防治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1.1 根据临床症状诊断

猪蓝耳病的潜伏期不尽相同,易感猪群的潜伏期约为3d,该疾病的潜伏期长达37d,为了尽快的发现病症并采取措施加以防控,养殖户需了解猪蓝耳病的临床症状。受免疫状态﹑毒株变异程度﹑饲料管理﹑养殖环境等因素影响,猪蓝耳病临床表现存在差异,部分感染低毒株的猪可能无临床症状。在临床诊断时,可以把猪蓝耳病分为三种类型:第一,急性型,染病母猪食欲减退﹑精神萎靡﹑发热﹑呼吸困难,母猪若妊娠105~107d会出现流产﹑死胎﹑早产﹑弱仔﹑木乃伊胎等情况,流产率超50%,死产率超35%。一些新生仔猪存在呼吸困难﹑运动失调﹑轻微瘫痪的情况,产后1周致死率超40%。少数母猪染病后无乳﹑阴道分泌物变多﹑胎衣停滞。染病的1月龄仔猪会显现出呼吸困难﹑腹式呼吸﹑食欲减退﹑体温超40℃﹑腹泻﹑共济失调﹑背毛粗乱﹑眼睑水肿﹑逐渐消瘦等临床症状,有些仔猪的体重会减少50%左右,死亡率高达25%。部分仔猪耐过后存在生长速度放缓的情况,感染其他疾病的几率较高。育肥猪﹑生长猪的临床表现并不明显,有些猪的呼吸系统症状较为明显,少数猪会出现腹部与尾部呈深紫色﹑咳嗽﹑双耳背面有紫斑等临床表现。患有蓝耳病的猪很可能感染其他的疾病并有相应的症状。种公猪患病后精子畸形﹑精液品质降低;
第二,慢性型,该类临床症状容易在规模养殖场出现,猪群生产水平降低,仔猪生长缓慢,母猪繁殖能力减弱,猪群整体免疫力降低,容易继发感染病毒性﹑细菌性疾病,猪群患有传染性胸膜肺炎﹑附红细胞体病及其他疾病的几率有所上升;
第三,亚临诊型,有些感染蓝耳病的猪不发病,同时抗体为阳性,呈现持续感染的状态,阳性率超10%,最高为85%左右。

在临床鉴别猪蓝耳病的过程中,需注意与以下几种疾病区分开来:第一,猪细小病毒感染性疾病,通常情况下猪细小病毒主要危害仔猪,感染该病毒的母猪会存在一定的繁殖障碍,死胎﹑流产﹑胎儿异常等情况较多,母猪本身并无临床症状,如无乳﹑高热﹑食欲减退等,从这一点切入可以把两种疾病区分开来;
第二,猪伪狂犬病,专职人员可以把病料接种到家兔体表,接种部位存在奇痒的症状,根据这一点可以把猪伪狂犬病与蓝耳病区分开来;
第三,猪瘟,感染猪瘟的病猪会在1~2周显现出病症,而后疾病迅速传播开来,各个年龄段的猪均会染病且死亡率较高,感染猪瘟的病猪白细胞较少,实验室剖检会发现脾脏梗死的情况,这一点与猪蓝耳病的剖检结果不同[1]。

1.2 实验室诊断

因为部分猪患有蓝耳病的临床表现并不明显,还会因继发感染而存在临床诊断误判的问题,加之部分猪的潜伏期较长,有些会超过1个月,所以需依靠实验室手段完成诊断任务,确保养殖户能尽快采取措施防控猪蓝耳病。实验室诊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加以分析:第一,抗原检测,专职人员可以使用荧光免疫标记抗体法,针对猪的肺脾组织进行切片检测,根据检测结果明确病毒抗原的位置,还可使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的特点,能在鉴别本病的同时鉴别出病猪感染的其他疾病;
第二,血清学抗体检测,专职人员可运用病猪﹑康复猪的血清展开免疫过氧化酶单层细胞试验活动,能够测出感染1周到1年的抗体,亦可运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ELISA﹑阻断ELISA等手段完成检测与诊断的任务;
第三,病毒分离,专职人员可将病猪的淋巴结﹑脾脏﹑扁桃体等毒阳性信号较为密集的部位作为试验所需材料,这可提高病毒分离检测的有效性;
第四,胶体金免疫电镜诊断,作为新型检测手段,胶体金免疫电镜能发现直径为45nm左右的病毒包膜,进而提高疾病诊断的精准性;
第五,基因序列检测,专职人员可对病猪的基因序列进行检测,用以判断猪所患疾病。

2.1 注重饲料管理

经验表明,优化猪饲料管理条件能有效的防控猪蓝耳病,这就需要养殖户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严控采购源的质量,与信誉好﹑规模大的饲料生产加工企业维系合作关系,以免采购感染病菌或变质﹑劣质的饲料;
第二,推行饲料封闭式管理制度,不仅要做好饲料入场消毒工作,还要把饲料堆放到指定的区域,并专人专管,保障饲料存储空间卫生﹑安全﹑干燥,有条件的养殖场可以设立自动化饲料喂养系统,定时定量的输送饲料,这不仅能解决浪费饲料或饲料供给不足的问题,还能实现全封闭饲料管理目标,降低饲料遭受病菌感染的几率,亦可避免猪群摄入霉腐变质的饲料而降低抗病能力;
第三,注重饲料营养管理,通过饲料合理的搭配提高猪自身的抗病能力,降低猪感染蓝耳病的几率。常用能量饲料包括米糠﹑小麦麸﹑玉米等,因为这些饲料存在蛋白质含量低的问题,所以需养殖户适度地追加棉粕﹑菜粕﹑豆粕﹑花生粕等植物蛋白饲料,以及乳制品﹑鱼粉等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饲料。在贮藏原料时需合理的控制好水分,通常情况下谷物﹑鱼粉﹑植物性蛋白质原料的水分应分别小于13%﹑12%及12%,乳清粉内的水分含量应小于4%。在饲料营养管理的过程中还需关注不同猪群的营养需求,若染病母猪出现了无乳的症状,那么就需要尽快给仔猪安排易于消化吸收的饲料,以免仔猪因营养不良而染病。

2.2 加大消杀力度

通过对猪群感染蓝耳病的途径进行分析可知,动脉炎病毒会经过猪体表的伤口进入体内并变异,在长期的变异过程中,病原体环境抵抗力较低,其稳定性与客观环境的酸碱度﹑温度关系紧密,酸碱度低于5或超过7时均能极大的降低病毒的活性,温度超4℃病毒只能活1个月,在37℃的环境中能存活18h,若病毒所处环境为56℃,那么它能存活不到15min,干燥环境亦可降低病毒的活性,该病毒对有机溶剂较为敏感,氯仿处理后的病毒感染性降低99.9%,在空气中该病毒的感染力能保持约21d,常用化学消毒剂就能达到杀毒的效果。基于此,为了避免猪群感染蓝耳病需养殖户加大消杀力度,降低病毒活性,切断病毒传染的途径,优化猪舍环境,减少病原体的数量。常用消杀方法有以下几个:第一,带猪消毒,每周2次,在温度较高的午后打扫干净圈舍,并用消毒剂消杀圈舍,使用喷雾消杀装置,墙壁﹑地面﹑栅栏﹑顶棚及其他设施均需消杀到位,消毒后3min要通风换气;
第二,不带猪消毒,1周1~2次,彻底清理粪便,用火碱消毒,而后清水冲洗,待猪舍干燥后使用熏蒸法消毒。常用消毒药剂有氯制剂﹑碘制剂等;
第三,生产用具高温蒸煮消毒,如剪牙钳﹑断尾钳等;
第四,工作服﹑进场车辆喷洒消毒,可用过氧乙酸溶液﹑来苏儿液等消毒剂[2]。

2.3 优化免疫效果

免疫接种是降低猪群感染蓝耳病的一大举措,这就需要养殖户在兽医的协助下完成猪蓝耳病防疫疫苗接种任务,因为接种疫苗能提高猪的抗病力,所以养殖户需重视免疫接种,了解预防接种﹑紧急接种及临时接种的方法,根据猪的临床表现决定是否接种,合理地选择类毒素﹑灭活疫苗﹑活疫苗及其他类型的疫苗,同时可以接种猪瘟﹑猪气喘病﹑猪伪狂犬病及其他疫病的疫苗,还需确保疫苗质量达标﹑接种方式正确,继而落实猪蓝耳病综合防治的目标。

2.4 及时采取行动高效预防疾病

在综合防控猪蓝耳病的过程中,养殖户需树立预防为主的主观意识,在此前提下有效采取预防疾病的措施,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加以分析:第一,坚持自繁自养,提高种猪群的稳定性,不轻易引种,若有引种的必要需了解其他地区的疫病防控情况,从无疫病的区域引种,在种猪进场前要进行血清学检测,检测结果为阴性方可引入,以免引入携带了病毒的种猪。种猪引进后需置于隔离区,加强日常监测,通常需要隔离5周;
第二,助推养猪场朝着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并实施疫病预防制度,建立生物安全体系,保障圈舍清洁,通风效果较优,饲料﹑饮用水卫生,入场人﹑车﹑物均需消毒,设置净道﹑脏道,其中脏道用来运输粪便﹑病死牲畜﹑感染病菌的器具等物品,继而降低病菌传播的几率;
第三,定期做好猪群繁殖﹑呼吸综合征病毒监测工作,了解猪群的健康状态,通常情况下以季度为单位检测1次,还需针对不同成长阶段的猪群进行抗体监测,若多次监测结果表示阳性率趋于稳定,那么表示猪舍或规模化养殖场的蓝耳病防控效果较优,无需担心猪蓝耳病会大范围的传播,若多次监测结果表示阳性率逐渐升高,那么需养殖户尽快采取措施防控疫病,如接种疫苗﹑消毒﹑饲料管理等,及时纠正饲养计划,不断提高猪蓝耳病预防质量;
第四,养殖户平时要注重药物保健,不建议使用西药,如氟苯尼考﹑氯霉素等,因为许多的西药毒副作用较强,并不利于猪的生长发育,基于此可以合理选用中药预防疾病,例如复方花青素,它的主要成分为黄酮﹑绿原酸﹑花青素﹑皂苷等,能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进而提高猪的抗病力,临床试验表明,复方花青素还能调节猪的机体功能,达到病毒净化﹑控制病毒复制的目的[3]。

2.5 推行全进全出制

实践证明,全进全出制利于防控猪蓝耳病,尤其在疫病大范围传播风险较高的区域实施全进全出制能有效降低病毒﹑细菌交叉感染的几率。基于此,养殖户需保障同一猪场或猪舍能同天转进﹑转出,在此基础上提高彻底消毒的质量,还能集中饲养体况﹑日龄相近的猪。养殖户基于循序渐进原则推行全进全出制,率先在猪圈推行相关制度,并对综合效益进行分析,如经济效益﹑疫病防控效益等,而后优化全进全出制并在猪舍推行,待该机制处于稳定状态后方可在整个猪场施行。在同一时段内断奶的仔猪可以并入一个仔猪圈饲养,根据仔猪的生长情况再次划分圈舍﹑精细化管理﹑分批出售。当前我国小规模的养猪户较多,存在场地条件不允许推行全进全出制的问题,这就需要养殖户从防控疾病的角度切入合理的规划养殖场,同时充分利用圈舍,基于全进全出制降低饲料投喂成本及猪的死亡率,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2.6 科学处理病猪

病猪体内携带着病菌,若不及时﹑科学﹑妥善地处理就会成为新的病毒传播源,基于此养殖户要注重病猪科学化处理,降低病猪的流动性,使用发酵法﹑掩埋法﹑高温处理法﹑尸体焚烧法及其他的方法处理病猪。若使用焚烧﹑土埋的方法处理病猪,需养殖户保障处理病猪的区域远离居住地﹑水源。应用土埋法处理病猪时,养殖户需保障挖坑深度超2m,坑底均匀铺满超1.6cm厚的消毒药剂,而后放入病死猪再次铺洒消毒药剂,其目的是在合规操作的基础上降低疫病暴发的几率。在科学处理病猪的同时监管部门需加大监督﹑指引﹑协助的力度,使病猪处理更具规范性与高效性[4]。

综上所述,猪蓝耳病具有传播性,致死率较高,部分康复的猪会出现生长速度变慢的情况,这就会降低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基于此养殖户要注重防治猪蓝耳病,在养殖的过程中做好观察记录的工作,了解猪的体况,并能预见其是否患有蓝耳病,在此基础上采取行动防控疾病,如接种疫苗﹑消毒圈舍﹑实施全进全出制等,继而避免疫病大范围的传播,落实猪蓝耳病综合防控的目标。

猜你喜欢耳病猪群病猪中兽医辨证治疗猪湿热黄疸江西农业(2022年14期)2022-12-31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湖北畜牧兽医(2021年9期)2021-12-10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11-27病猪喂药有办法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耳病治鼻,事出有因中老年保健(2021年4期)2021-08-22猪蓝耳病的防控广东饲料(2016年2期)2016-12-01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河南畜牧兽医(2016年24期)2016-08-15一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治湖南畜牧兽医(2016年3期)2016-06-05《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瘟混合感染的诊断》图版中国兽医杂志(2016年1期)2016-03-31猪群亚健康当代畜禽养殖业(2014年5期)2014-08-31

推荐访问:防控 技术研究 诊断

本文链接:https://www.xpbxgsx.cn/zhuantifanwen/yiqingfangkong/6076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标签
Copyright © 2024 精优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15042696号-1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