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精优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振兴乡镇 >

高质量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

时间:2023-07-19 09:40:06 来源:精优范文网
导读: 江苏省农广校盐城市分校近年来,盐城市农广校围绕培育壮大高素质农民队伍,以提高农民、扶持农民、富裕农民

江苏省农广校盐城市分校

近年来,盐城市农广校围绕培育壮大高素质农民队伍,以提高农民、扶持农民、富裕农民为方向,不断加强体系建设、创新培育模式、强化支持保障,推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一、基本情况

盐城市农广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部署要求,建成稳定的“9校1中心”市县农广校体系,包括市级农广校1个、县级农广校8个、县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1个。同时建有农民田间学校、实训基地152个,其中国家级基地2个、省级基地18个。拥有农民教育培训讲师团11支,教师217人,其中副高职称以上教师72人。近三年,全市每年培训高素质农民4.5万人以上,其中承担部省级培训2.5万人。“五位一体”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中高职衔接教育模式、智慧农民—田间学堂、整市推进新农人定向委培等一批创新做法得到部、省肯定,教育培训工作质效不断提升;
省十佳新型职业农民、省产业发展带动之星等一批创业典型涌现,高素质农民引领产业发展的效应不断凸显。盐城市农广校被中央农广校评为全国农民培训信息宣传工作先进集体,连续多年被江苏省农广校评为全省农民教育培训先进集体;
滨海县农广校入选首批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全国高素质农民培育提质增效百佳校;
东台市农广校校长获评全国百名优秀基层农广校校长。盐城市农广校和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联合探索形成的《“五位一体”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模式在农技推广中的应用》获江苏省政府农技推广奖二等奖;
农民中高职贯通教育培养“东台模式”被中央农广校评为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发展典型案例。

二、特色做法

(一)实施农业农村人才培养“百千万”工程

坚持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制度化、工程化,加强农业农村人才培养,2020年起,盐城市委组织部、市农业农村局、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财政局等部门联合组织实施农业农村人才培养“百千万”工程,除部省培训项目支持外,每年市级财政拨款600万元、县级财政拨款100万元用于项目实施。一是开展农业农村人才定向委托培养。突出学历提升,每年开展全日制农业类专科以上定向委托培养,引导定向委培生毕业后面向乡村基层就业,为全市基层农技人员队伍、村级基层干部以及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增加“永久牌”新生力量。三年累计招录全日制农业类专科以上定向委培生434人。二是开展基层农技人员及农村科技带头人培训。突出科技素养提升,每年组织对基层农技人员和农村科技带头人(村组干部、农业科技示范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开展培训,充分积累高素质、专业型基层农技人员和知识型、技术型、引领型农村科技带头人,切实提升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效能和农业从业人员学用科技水平。三年累计开展基层农技人员及农村科技带头人培训4382人次。三是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突出职业技能提升,整合部、省、市级各类农业农村人才培训培育资源,以种养大户、农业企业骨干、农民合作组织骨干、家庭农场主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培训对象,三年累计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培育18.3万人次。

(二)率先探索开展中高职衔接教育

在东台市探索中职教育与涉农院校高职教育有效衔接机制,初步形成农民中高职贯通培养“东台模式”。2018年,东台市农广校联合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开展合作试行,经江苏省教育厅核准校考计划,将中职“现代农艺技术”与高职“园艺技术”专业和课程进行衔接,实现联合办学、联合培养。由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负责落实招生计划,东台市农广校负责选送学员,双方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实行双重教学和双重管理,开展模块化课程教学,分别组织授课,注重实践教学、产教融合,采取弹性学制与学分制,双方学分互认、课程贯通、分段完成。截至2022年底,东台市已有525名青年农民参加中高职学历教育,2018和2019级的176名学员已顺利毕业,获得成人中专、大专双文凭。“东台模式”被中央农广校评为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发展典型案例,2023年全国农广校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现场会在盐城举行,会上启动培训-中职-高职贯通行动试点工作。

(三)创新“点菜+端菜”培训模式

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创新“点菜+端菜”培训模式,突出培训精准化、多元化、数字化,确保学员主动学、学得好、用得上。一是突出培训内容精准化。组织对农民需求、培训规模、年龄组成等情况进行摸底,建立高素质农民培育对象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结合农时农情、产业特色、发展现状精准设计培训课程,提供农民培训个性化“菜单”。2022年针对不同学员需求,组织编撰农民职业教育培训课件17个、制作微视频15个。二是突出培训方式多元化。对面广量大的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行以主阵地培育为主的“农广校(农业院校)+农民”培训方式;
对农村青年从业人员或高中应往届毕业生,推行以委托培养为主的“政府+农业院校+农民”培训方式;
对有意愿加入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小农户,推行以自主培养为主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民”培训方式;
同时,利用农技人员熟悉农情、掌握先进技术、便于和农民沟通的特点,推行以科技入户为主的“农技人员+示范户+农民”培训方式,以满足多层次学员需求。三是突出培训手段数字化。积极开展农民教育线上“云培训”,特别是疫情期间,市县教育培训机构在盐城农网、“我的盐城”、智慧滨海等网络平台开设培训专栏,建立微信、QQ工作群,及时发布农情农讯、课程課件,开展“一对一”问题解答和指导服务,2022年累计线上培训3.76万人次。积极运用农技耘App免费为6.98万农业从业者提供在线“云指导”“云培训”,大大提升了培训效能。

(四)实行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绩效管理

科学制定农民教育培训效果评价办法,采取百分制的方式量化评分,将考核结果直接挂钩各地乡村振兴实绩考核。一是强化实施主体考核。对教育培训机构,突出对培训任务完成情况、资格认定管理、制度建设、档案建设、信息上报宣传等情况的评价。对农技推广机构,重点考核农技推广机构和农技人员对农民的全程化指导服务工作开展情况和实际成效。二是强化培育效果考核。重点考核学员是否获得培训结业证书或专业技能证书、学员对培训是否满意、学员是否从事所培训专业或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等情况,确保学员学有成效。三是强化示范辐射考核。重点考核农技人员帮扶带动、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规模、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技推广机构及农技人员的满意度等情况,引导和倒逼农技人员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五)做好教育培训的“后半篇文章”

农民教育培训是手段,农民学有所用是目的。盐城聚焦增强农民的认同、解决农民的困难、助力农民的成长,切实做好教育培训的“后半篇文章”。一是选优秀树典型。在全市范围组织开展种粮大户、“新农人”、家庭农场等10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十佳百示范”评选活动。阜宁县青年农民姜官俊带头领办蔬菜种苗产销企业,年订单销售额超千万元,获评盐城市“十佳新农人”、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能手等称号。将生产能手、经营能手、“土专家”、“田秀才”等优秀学员,吸纳进入盐城农民教育培训师资库,将他们请上讲台,介绍实践经验,切实增强农民的荣誉感、获得感、成就感。二是优服务促生产。组织1600多名农技人员挂点服务,协助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加快培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重点生产、恶劣天气等关键时间节点,组织农技人员入户指导。市县两级农业农村部门均开通农作物生产事故鉴定通道,接受农民申请技术服务或事故鉴定。三是出政策强保障。开展百名菁英“强村行动”、乡村振兴帮扶计划,出台创新创业、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培育、乡土人才传承示范基地、乡土人才大师成立示范工作室等系列扶持政策,吸引本土和在外优秀乡土人才返盐城就业创业,反哺推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2022年,全市百名菁英“强村行动”村务管理岗位录用82人,财政资助兴农创业岗位项目28个。

三、主要成效

多年来,盐城将农民教育培训作为建设高素质农民队伍的重要抓手,始终与农业农村经济、现代农业发展和深化农村改革同部署、共推进,形成了具有盐城特色的教育模式,促进了农民素质整体提升,农民干事创业热情显著提高、生产经营理念明显转变,支撑了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注增活力。

一是助推农业生产科技水平提升。农民教育培训与农技推广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推动了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加快普及应用。近年来,盐城通过国家、省审定推广农业新品种76个,创新推广化肥农药减量使用等绿色高效技术383项,集成应用农牧渔共作、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等绿色生产模式116项,大宗作物和优质水产、果蔬的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高产增效集成技术普及率达90%以上,农业生产科技水平加快提升。

二是助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队伍发展壮大。通过政策引导、制度保障和措施激励,极大地激发了农民干事创业的热情,调动农民主动作为、积极作为,加速培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队伍。盐城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超7000家、3万家,其中省级以上示范社195家,省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281家,江苏省名列全国前十强的3家农民合作社全部来自盐城。

三是助推农业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坚持与时俱进,顺应市场需求,将农业绿色发展、现代农业管理、休闲农业、农产品电商等内容纳入农民教育培训课程,促进农业发展方式加速转型升级。农民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显著增强,逐渐摒弃过去“大水、大肥、大药”生产方式,农药化肥实现全域减量施用,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9%,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8.51%,废旧农膜回收率达93%。乡村产业加快深度融合发展,各类电商平台和网店超1.4万家。盐城休閑农业年综合收入超210亿元,农产品电商销售额超250亿元,列全省第一方阵。

四是助推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业农村工作说到底就是要增加农民收入。农民教育培训对农业科技水平的提升、对农民生产经营理念的转变,直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大丰区三元晓成家庭农场在培训教学和农技人员的挂点帮扶下,提出稻虾自繁、自育、自养模式,小龙虾销售价格每斤增加10元,带动周边发展稻虾养殖面积超9000亩,有效促进周边农户收入提升。2022年,盐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7794元,同比增长6.7%,超出全国平均水平7661元。

猜你喜欢农广校盐城农技科技示范推广?助力乡村振兴新农民(2022年13期)2022-06-14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2-01-12从盐渎到盐城——盐城命名记华人时刊(2020年21期)2021-01-14非遗盐城华人时刊(2020年21期)2021-01-14三个关键词,读懂盐城这座城!华人时刊(2020年21期)2021-01-14“秋冬种及冬季农业开发农技行动”启动实施今日农业(2020年20期)2020-11-26加强教学质量提升农广校教学管理农民致富之友(2020年26期)2020-09-12加强教学质量 提升农广校教学管理农民致富之友(2020年25期)2020-09-12“东方湿地之都”——盐城华人时刊(2019年15期)2019-11-26农民培训在县级农广校的组织工作时代农机(2016年6期)2016-12-01

推荐访问:高质量 教育培训 振兴

本文链接:https://www.xpbxgsx.cn/zhuantifanwen/zhenxingxiangzhen/6586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24 精优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15042696号-1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