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精优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范文大全 >

高中地理课堂“问题链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

时间:2023-07-22 18:15:03 来源:精优范文网
导读: 陈攀摘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和实施之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优化和改革的进程不

陈攀

摘 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和实施之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优化和改革的进程不断推进,尤其是新高考制度实施背景下,地理学科知识的抽象性、系统性、理论性、逻辑性和概念性更强。“以人为本”“生本教育”等教育理念逐步成为课堂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创新学习、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应用知识就成为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关键。“问题链导学”教学模式旨在突破传统教学困境,以问题解决能力、独立思考习惯、合作探究素养、总结概括能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为引导,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引导学生在“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和“问题感悟”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完成思维链的建构。本文以高中地理课堂“问题链导学”教学模式的概念为切入点,概述了高中地理课堂“问题链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结合教学案例探索了高中地理课堂“问题链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高中地理;
课堂教学;
“问题链导学”

高中阶段地理课堂教学过程需要完成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地理创新意识、知识结构筑建、地理知识应用、德育素养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任务。所以,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务必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展现地理知识内涵、地理知识应用等内容,让学生可以连贯、整体地进行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高中地理课堂“问题链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仅能够让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合作学习和合作探索,还有助于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创新学习。在应用过程中,高中地理课堂“问题链导学”教学模式借助“问题生成”“问题解决”“问题感悟”将知识体系进行了串联,将师生关系进行了重新塑造,让高中生更能发挥学习主观能动性参与地理课堂教学。高中地理课堂“问题链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辅助高中生全面、深入、创新掌握地理知识,提高地理问题的分析能力、感悟能力和解决能力,提升地理整体学习质量,完成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问题链导学”教学模式的概念

“问题链导学”将建构主义理论作为核心,充分融入了“人本主义”理论、“合作学习”理论、“发现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等内容,将课堂教学中的知识内容作为基础,围绕着重难点知识设置了可以拓展延伸的相关问题,并将相关问题借助其与其他知识的关联特征形成一个或者许多个问题链,进而引导学生在生成相关问题的基础上,构建课堂知识的思维链和知识体系。这样,一旦学生解决某一个问题,围绕这个问题的关联知识也能迅速内化。最为关键的是,学生在问题生成和问题解决之后,还能针对关联问题再次生成新的问题,并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感悟,将新旧知识串联一起,最终达到知识迁移、知识串联、知识体系构建的效果。所以,“问题链导学”是一种充分凸显学生主体身份的教育模式,重在通过问题生成、问题拓展、问题延伸之后的问题解决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感悟,进而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意识、自主学习意识、自主探索意识的一种教学模式。最为关键的是,“问题链导学”教学模式融入了以问题教学法为核心,充分融入了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思维构建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问题解决和问题感悟过程完成了思维链构建和知识链构建,且在这一过程完成了核心素养培养[1]。

二、高中地理课堂“问题链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

(一)强化基础知识应用

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过程中的重要教育思想和重要教育理念,双基教学涵盖了“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教学”两个维度,其本质思想在于实现“知识和技能的讲授—知识和技能的应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让学生通过双基教学掌握知识是什么、技能是什么,进而完成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具体来说,双基教学强调的是“练习中学习”,旨在通过教学让学生获得扎实基础知识,并对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熟能生巧”。最为关键的是,双基教学具备了“启发性”“问题驱动性”“示范性”“层次性”以及“巩固性”的特征。以高中地理课堂“问题链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来说,高中地理教师可以将“地理概念”“地理现象”“地理公式”“地理元素”等知识体系作为问题生成、问题解决和问题感悟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和问题感悟过程将基础知识进行串联并应用。这样,学生就能在“问题链导学”模式的应用过程中,获取地理学习的必须技能和核心知识。

(二)激发问题意识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了“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将学生放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与“问题链导学”中“人本主义”理论、“合作学习”理论、“发现学习”理论等有着必然的联系。高中学生处于地理学习“高阶阶段”,受到自身思维能力、认知能力、智力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较大,对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和感悟地理问题的意识尚未得到激活。所以,高中地理课堂“问题链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中,教师通过“人本主义”理论、“合作学习”理论、“发现学习”理论引导学生通过问题发现、問题感悟,产生问题好奇和知识好奇,进而激发自己内心的问题意识,围绕这种问题意识在自己的脑海中呈现出问题链和思维链。具体来说,高中地理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生成地理问题,引导学生在生成问题的解决过程探索与发现、解决与感悟,逐步形成问题解决意识、问题思考能力。

(三)营造创新课堂氛围

在高中地理课堂“问题链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中,学生具备良好的问题生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问题思考能力是极其重要的,这也是高中地理课堂“问题链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关键。只有教师引导学生在充满“问题”的课堂氛围中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合作学习,才能增强学生的地理思维,进而借助问题解决和问题感悟构建地理思维链和学科知识脉络。所以,高中地理课堂“问题链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实际上是构建了一种合作交流、合作学习、合作探究和问题解决的创新课堂氛围,学生能够在“问题链导学”营造的创新开放的课堂氛围中通过思维链构建推动自身问题分析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思维等核心素养培养[2]。

(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他们往往不能积极主动、有意识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感悟问题,也就无法通过感悟问题完成知识链建构和思维链建构。所以一旦教师不注重对高中生的地理思考能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将会和课堂教学内容发生脱节。高中地理课堂“问题链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中,问题生成、问题解决以及问题感悟的过程都十分关注学生的思考能力发展、地理思维发展、创新思维发展。具体来说,在问题生成的过程,教师应从正确思维方式的引导入手,让高中生在高中地理课堂的问题生成过程掌握正确的思维链和问题链。在问题解决过程,通过合作学习、合作探究以及独立思考,学生往往就能进行生成问题的解决,并在问题感悟之后再次进行问题生成,最终构建知识体系[3]。

三、高中地理课堂“问题链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一)引导学生“生成问题”

高中生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极易受到思维能力、认知能力、智力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这就导致部分高中生无法利用地理问题进行自我思考和自我探索,甚至无法明确地理问题根源和地理问题知识。所以,高中地理课堂“问题链导学”教学模式应用的首要目标是引导学生“生成问题”。具体来说,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摒弃以往“提出问题”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自己“生成问题”,进而为“问题解决”和“问题感悟”奠定基础,为依托地理问题建构问题链做好准备,进而完成学生地理思维链的建构。

比如: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中“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生成问题,需要教师归纳总结“地球的宇宙环境”基础内容和重难点知识,借助问题情境的构建导入课堂教学内容。具体来说,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课件演示播放“宇宙”“天体”“恒星”“月球”“地球”等图片,并在课件中向学生提出“你对宇宙有多少了解”“宇宙的概念是什么”“什么叫作天体”“天体系统如何形成”“宇宙如何形成”等问题,引导学生对“地球的宇宙环境”的知识产生疑问和思考。“地球的宇宙环境”并不是孤立的一个章节和孤立的知识内容,一旦学生对“地球的宇宙环境”知识内容产生疑问和思考之后,教师就可以将“你对宇宙有多少了解”“宇宙的概念是什么”“什么叫作天体”“天体系统如何形成”“宇宙如何形成”等问题进行拆分重组,将“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总和,且由不同形态物质构成”“宇宙中所有的物质叫作天体”“天体分为人造天体和自然天体”等内容带出,引导学生按照“总分关系”“分总关系”“递进关系”“并列关系”进行“问题生成”,并生成“自然天体有哪些”“人造天体有哪些”“天体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等问题[4]。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引导学生“生成问题”需要注重问题的价值和问题的深度。同样,以“地球的宇宙环境”的教材内容为例。问题的价值需要对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产生启发作用。高中地理教师引导学生生成的问题必然是符合教材知识要点和教学目标导向的,且生成问题务必与“地球的宇宙环境”的教学主题有着紧密联系。这样,学生生成问题之后才能抓住教材知识重点内容,借助問题生成的过程构建自身的知识框架、思维链和问题链。从问题生成的深度角度来看,能够引起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拓展思考、延伸思考的问题才是好问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如果问题深度不够,学生就不能产生学习成就感。“地球的宇宙环境”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如果教师生成的问题是“宇宙的物质性基本特性是什么”“宇宙的运动性基本特性是什么”,学生并不能就这两个问题进行深度思考和拓展思考,也不会在该问题的思考过程产生学习成就感。如果教师生成“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对地球运行产生了什么影响”“为什么地球中存在生命”等问题,就能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并在思考基础上生成新的问题。

(二)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是高中地理课堂“问题链导学”教学模式应用的第二步,也是高中生“生成问题”之后快速构建问题链并进行问题解决的过程。这就要求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高中生地理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合作探究学习进行针对性引导。同时,高中地理教师借助“问题联系实际”“合作学习实施”“辅助解决问题”等开展教学。这样,高中地理课堂“问题链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才能实现地理问题解决、问题链建构和地理理论知识的结合,推动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具体来说,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分为“自主思考引导”“合作学习实施”“问题解决辅助”三个步骤[5]。

“自主思考引导”的过程需要教师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中为学生预留足够的问题生成时间和问题思考时间,以便于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思考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并借助问题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过程构建与学习目标相匹配的思维链和问题链。这样,学生在自主思考过程中就可以借助生成问题的解决过程完成知识内化和知识习得。

比如: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中“海水的性质”部分知识教学过程,教师不仅需要运用图表资料向学生传授“海水的性质”的相关理论知识,还需要学生能够借助图表资料学会分析海水温度和海水盐度,认识并掌握海水运动规律,潜移默化提高个人探索能力、思考能力。教师在本堂课的课堂导入过程就可以将“海水温度的影响因素”“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海水温度的变化影响因素”“海水盐度的概念”“海水密度的影响因素”等作为问题导入,引导学生在自主思考之后构建“海水的性质”的问题链和思维链。一旦学生思维链和问题链形成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解决“海水盐度的影响因素”“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海水盐度变化的影响”“海水密度的分布规律”等内容。这样,课堂教学的整体脉络就呈现了出来。

在“合作学习实施”过程中,高中地理教师需要充分掌握班级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需求、学习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情况,并基于掌握的情况划分合作学习小组。需要注意的是,划分合作学习小组的关键在于教师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存在。具体来说,这种差异性可以是学习水平、地理思维、性别差异、性格差异,是保证组内成员之间可以进行相互学习和相互合作的基础。这样,组内成员才能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发挥自己优势学习他人长处的基础上实现学科知识的学习和内化。高中地理教师在完成学习小组的划分之后,就需要在教学中开展归纳总结地理章节的内容、重难点知识、应用方向、地理理论等,制订出符合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目标和探究主题,即小组合作学习目标。这样,依托小组合作学习目标就能增强组内成员的合作意识,调动学习积极性,小组合作学习推动高中地理教学实施就具有针对性,且能保证小组成员均能围绕同一目标和同一主题开展学习。最终,通过“合作学习实施”,学生就能在合作学习、合作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完成问题解决,并将问题解决的过程、结果加以归纳总结,进而构建知识结构体系。

同样,以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中“海水的性质”部分知识教学为例。教师在“合作学习实施”过程中可以设置“海洋对气温的调节作用”“世界特殊海区盐度的特征及出现原因”。通过“合作学习实施”,学生能从不同维度对“海洋环境”“海水性质”进行综合讨论,并探讨出“海水的性质”知识的不同层级,并利用思维导图将不同层级的重难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最终,借助“合作学习实施”,学生和学生之间因为存在着差异性和学习目标共同性,经过合作探究、合作学习就会总结出“海水的性质”的相关规律和问题链,并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知识进行个案分析和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辅助”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有策略、有技巧地点拨和辅助学生结合地理学科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进行串联,借助新旧知识融合和知识迁移形成一套完整的地理知识框架,进而实现问题解决。

比如: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中“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部分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热力环流基本原理”作为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引导学生将“大气的水平运动”的知识点与之进行串联,进而解决“大气水平运动过程中受到多个力的共同影响”的相关问题;
此外,在“热力环流”相关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介绍和讲述“热力环流”的基本概念之后,就可以引导学生将“热力环流”与现实生活中的“陆风”进行比较分析和案例思考,引导学生解决“海滨地区白天和夜间风向的一致性”相关问题,借助知识联系生活让学生建构“热力环流”问题链,并建构知识脉络。

(三)引导学生“感悟问题”

究其本质而言,高中地理课堂“问题链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就是借助多个问题生成而实现整堂课的教学串联,让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借助“问题生成”“问题解决”的过程生成问题链和思维链,最终在“感悟问题”之后进行追问和思考,真正做到地理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问题解决”之后的“感悟问题”,既是巩固复习课堂教学知识,也是将“问题解决”获取知识与整体知识融会贯通的一个过程。具体来说,高中地理课堂“问题链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中引导学生“感悟问题”主要从“问题纵向关联感悟”“问题横向关联感悟”“问题解决经验感悟”以及“问题解决困境感悟”四个维度。其中,“问题纵向关联感悟”需要学生在“解决问题”之后,教师根据“解决问题成果”继续追问,让学生继续进行思维发散和思维衍生,进而将“前因后果”作为思维链和问题链的关键,构建一张清晰明了的学科知识网络;
“问题横向关联感悟”指的是教师拓展问题的“广度”,即在某一问题解决之后,就该问题本身内容进行问题链衍生,进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多元化思路;
“问题解决经验感悟”指的是学生在问题链中某一问题解答过程中,教师需要辅助学生进行“举一反三”,归纳总结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并将该种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运用到相同类型的问题中;
“问题解决困境感悟”主要是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陷入困境之后教师启发或者点拨学生的“契机”,学生需要将这种“契机”作为重要学习点,并明白为什么这种“契机”能够迅速辅助自身解决问题[6]。

比如: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地球的自转和公转”部分知识课堂“问题链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中。“问题纵向关联感悟”需要教师在学生解决“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相关概念”之后追问学生“地球自转方向、周期和速度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
“问题横向关联感悟”需要学生完成“北半球夏半年的日数是186天,冬半年的日数是179天,造成这种日数差的原因是什么”问题解答之后,教师就该题原题内容提出“为什么夏至日时感觉天气热”一问。

结束语

高中地理学科屬于理论性强、逻辑性强、思维性强的学科,很多高中生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少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不会积极主动学习地理知识,更不会借助问题生成、问题解决和问题感悟的过程,构建属于自身的地理思维链和问题链,所以,无法全面透彻地认识和掌握高中地理知识和相关概念是现阶段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比较常见的情况。高中地理课堂“问题链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一定的方法、规则、理论、程式等对客观问题的生成和解决,并从问题感悟过程创新学习知识、建构地理思维链、建构问题链,最终实现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和知识脉络归纳总结。所以,高中地理教师应当积极主动适应教育教学改革要求,结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全面推动高中地理课堂“问题链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实现高中学生地理思维链构建,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郑友强.聚焦大概念,涵养家国情: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农业区位因素”为例[J].基础教育课程,2022(20):21-25.

[2]户清丽,付媛媛.基于学科大概念的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以“黄河流域内生态脆弱区域的综合治理”大单元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35(5):107-115.

[3]邢植.基于真实情境的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设计研究:以南亚某地区特大暴雨为例[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2(9):170-172.

[4]廖彬.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地理实践力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22,8(12):71-74.

[5]陶萧筱,户清丽.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地理大单元设计探索[J].教学与管理,2022(18):93-96.

[6]许欣,申玉铭.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以“农业区位因素”为例[J].地理教学,2022(10):33-35.

本文系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立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学科思维链建构的教学研究”(立项编号:FZ2022GH121)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语言策略的研究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年21期)2016-10-20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取舍有道,方为有效课堂教学学周刊(2016年26期)2016-09-08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作文教学研究(2016年1期)2016-07-05让课堂教学“活”起来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5年31期)2015-02-28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推荐访问:教学模式 课堂 分析

本文链接:https://www.xpbxgsx.cn/zhuantifanwen/fanwendaquan/6757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相关推荐:

热门标签
Copyright © 2024 精优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15042696号-1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