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精优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范文大全 >

乡村生活价值再造推动富美乡村建设的机制与路径

时间:2023-07-24 08:15:04 来源:精优范文网
导读: 蓝法勤(丽水学院中国青瓷学院,浙江丽水323000)[摘要]乡村生活价值下降成为乡村振兴的掣肘,制约

蓝法勤

(丽水学院 中国青瓷学院,浙江 丽水 323000)

[摘 要] 乡村生活价值下降成为乡村振兴的掣肘,制约共同富裕目标实现。转变乡村发展方式,以乡村生活价值再造并发展成乡村生活产业,厚植乡村生活产业的实力,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新路径。围绕政府、资本、村集体、村民多方联动的创新实践,能激活村民主体参与的内生动力,通过乡村生活价值的重塑、挖掘与复兴,构建城乡互动,繁荣乡村多彩生活,可以助推富美乡村建设。

[关键词] 富美乡村;
乡村价值;
乡村生活价值再造;
机制与路径;
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0292(2023)02-0044-06

一、 问题的提出

我国乡村按照“村容整洁—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建设逻辑,首先从环境整治开始,从建筑风貌的立面改造到农村人居环境的综合整治提升,由表及里,分阶段分内容层层推进,由社会主义新农村、美丽乡村到乡村振兴迭代升级,乡村建设不仅要达到美丽宜居,而且要实现共同富裕。

我国乡村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有负面的教训。乡村价值在乡村迭代升级中不断遭到挑战,所依存的特定场域空间和村域文化不断地被压缩,乡村价值下降。乡村向追求城市化便捷生活方式妥协,乡土建筑被城市化建筑样式代替,乡土聚落的文化、旅游、生态等多元价值泯灭,乡村诗意栖居环境日渐消失。乡村生活的仪式感氛围感淡化,教化功能弱化,乡愁变淡,乡魂消失,文化凝聚力衰落,乡村文化受到消解,不少乡村建设只得其壳,不具乡魂。再者,土地流转、租赁释放了农村劳动力,村民选择外出经商、上班、务工,加速了农民的分散流动,导致人口流失、农业价值流失等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必然成为乡村振兴的掣肘。

二、乡村生活价值回归与乡村振兴

2021年,我国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乡村振兴进入到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美丽乡村建设走向“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富美乡村”建设新征程。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强调乡村不盲目拆旧村、建新村,不超越发展阶段搞大融资、大开发、大建设  [1] 。意味着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在发展战略上不再单纯把乡村视为我国现代化的累赘,不再单纯把工业化和城市化作为解决乡村问题的唯一选择  [2](P44-50) ,这必将促使乡村发展方式发生转变,其中乡村生活价值回归引发学者关注。

20世纪初学者发现乡村生活与乡村复兴存在关联。英国学者 Howard 在1898年提出一种能满足人们社会生活,被乡村包围,以安排居民健康生活和工业设计有机融合的田园城市模式,进而来缓解大城市病问题  [3](P11-18) 。Fredric等研究了加拿大的一个农村由衰落到重新繁荣的过程,指出是乡村生活情调、创业环境、传统建筑与大都市人口接触以及适宜的地理位置促进了乡村的复兴  [4](P21-33) ,表明乡村价值对于乡村复兴具有重要作用。在中国乡村振兴大背景下,乡村生活价值被重新发现。城市中产阶级开始寻求逆城市化生活方式  [5](P92-101) ,去乡村成为市民度假旅游的重要选择,城市高收入市民追求空气清新和风景优美的居住场所,重返乡村的田园志趣特别强烈  [6](P24-33) 。王晓毅指出乡村振兴需要重建乡村生活,避免出现农业兴而乡村衰的政策和经验。乡村生活是乡村的社会生活,单纯的农业产业发展不足以实现乡村振兴,乡村振兴需要找回乡村社会  [7](P51-56) 。张孝德主张从生活经济学看乡村、乡村产业发展,得出最具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的是乡村特有的乡土生活方式本身,指出农家乐是将乡村生活与城市消费者连接的最优组织模式  [8](P35-43) 。

产业兴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撑,是乡村振兴的源头之水。通过文献梳理和实证分析得出,在乡村建设迭代升级当中,乡村生活通过价值再造并发展成产业可以成为解决乡村价值下降的有效途径。乡村是生活的乡村,厚植乡村生活产业的实力,乡村生活得以复兴,乡风文明和乡村治理才有物质基础,村民生活富裕才能成真,乡村才能成为富美乡村。为此,尝试从乡村生活视角,围绕“政府—资本—村集体—村民”建立多方联动机制(如图1),探讨以乡村生活价值再造推动富美乡村建设的创新与实践。

为了实现上述研究目标,文章以浙江省经济发展相对欠发达的浙南地区丽水市莲都区A镇S村为研究对象,考虑的原因是:浙江省是“两山”理念的诞生地,是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发源地,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先行示范区  [9](P390-394) 。2021年5月中央确定浙江省作为共同富裕示范区,S村是第一批“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少数民族示范村、农家乐民宿特色村,对于乡村共同富裕示范建设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行动参与和田野调查两种方法。在行动参与方面,笔者在2005年至2021年期间全程参与了浙江省S村富美乡村建设全过程。在田野调查方面,一方面是通过多年的资料积累对乡村建设的路径进行梳理分析,其次是通过与村民、村干部、乡镇干部和游客的日常交流访谈、历史资料当中,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

三、乡村生活价值再造:政府、资本、村集体、村民多方联动机制

S村位于A镇北部,毗邻国家4A级旅游景区,距离镇区1公里,由5个自然村组成。S村自2005年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人居环境整治项目之后,同年开始发展乡村旅游,在政府部门指导下村集体带动村民發展了2家农家乐。2013年通过农家乐综合体发展规划,农家乐增至18家。2015年浙江民宿业开始崛起,区政府决定发展民宿产业,S村成为莲都区34个民宿首选扶持村之一,共发展民宿23家,S村从农家乐特色村转型成为民宿村。S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9年的0.65万元增加到2021年3.11万元,是2021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1元的1.65倍  [10] 。

S村在乡村发展过程中,因受限于村庄规模和资源条件的限制,经历过几次招商引资,未能吸引有实力的工商资本进村开发,S村在乡村迭代升级中遇到资本投资缺乏、产业发展缓慢、人口分散、乡村文化凋零所带来的乡村价值下降问题。经过招商引资困难之后,S村面临村庄产业发展道路的选择,村干部认识到只有将村庄建设置入到发达城市群当中,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寻找到差异化发展的新路子,村庄才能得以长远发展。他们意识到村民是乡村生活的主体,是乡村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和使用者,是乡村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源泉。乡村建设的目的就是要让村民富起来,虽然村民参与乡村产业发展的成效缓慢,但是一旦成功,乡村就会焕发出鲜活力。

“我们村的村庄建设要是建成城里小区那样,就永远比不过城市。城里人到了我们村,虽然说他们身处于大城市,但没有我们这种安逸的乡村生活,没有我们这里的田园风光和风土人情,这个就是我们村的优势。”(S村村干部,XYW20211217)

乡村选择什么样的路径模式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S村选择了“政府+资本+村集体+村民”的多方联动机制,以村民为主体发展农家乐民宿综合体,向城市传递乡村生活价值,吸引市民进村居住生活的富美乡村建设模式。

(一)政府统筹、资本助推是乡村生活价值再造的外部推力

政府统筹是S村实现乡村生活价值再造的根本保障,政府在各个阶段的建设过程中,统筹协调各个部门、工商资本、村集体和村民的关系,采取资金、项目、政策扶持等方式,推动S村村庄建设,扶持产业发展,推动转型升级。一方面政府通过自上而下层层推进S村的人居环境建设,从最初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村庄环境整治开始,历经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美丽乡村、处州白莲精品园项目、古村落保护利用项目、四边三化三美项目、农家乐综合体规划、民宿精品村、美丽乡村重点村、省级农家乐聚集村、美丽城镇提升等项目持续推进,极大地改善了S村乡村风貌和人居条件,形成宜居宜游的富有民族特色的乡村环境,提升了乡村生活品质,为发展乡村生活产业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政府在推动富美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过程中重视村民主体参的作用。通过政策扶持鼓励村民在家创业,组织村干部、村民外出考察和参加相关行業的培训、学习,拓宽他们的视野,转变村民的从业观念和提升从业能力。在各个阶段把国家政策动向、市场信息及时传递给S村,帮助S村进行找问题、寻出路,在关键节点推一把,扶持一把,推动S村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见图2)。

“从05年S村实施环境整治以来,镇政府就推动S村村民发展农家乐,15年转型发展民宿。近年来兴起的资本下乡投资,可以让村民获得一定利益,看起来收入稳定和安逸。但从长远来看,村民脱离了市场的锤炼,其经营管理能力的学习和成长就得不到锻炼。当资本撤离的时候,村民又回到原点,所以乡村的发展还是要依靠村民为主,让他们在发展中成长。”(A镇干部,HCQ20191218)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围绕农村“产业兴旺”发展,出现了资本下乡投资的热潮,资本撬动乡村产业发展一时间成为乡村振兴的焦点话题。然而资本与市场结合敏锐,需要考虑投入成本和收益回报,一旦遇到市场风险,资本撬动乡村发展推动乡村共富的优势与短板就会显现。其次,乡村具有复杂性,乡村产业发展容易形成政府、工商资本、村集体、村民之间的利益博弈,工商资本与村集体、村民之间未能形成利益契合,就会出现“资进民退”“资退业溃”“资与民争利”现象。

工商资本是S村发展乡村生活产业获得经济效益的重要助推力,对S村的农家乐业态发展和农家乐转型发展民宿起到关键作用。工商资本为避免与出现“资进民退”“资退业溃”“资与民争利”的现象,没有选择进驻S村开发乡村旅游,而是采取“外围助推、行业指导、业态扶持、产业共建、利益共享”的方式与S村展开业务合作,一方面对S村村民业主进行行业从业能力的指导、培训,提升服务水平;
一方面是组织客源,将大城市游客组团到S村体验乡村生活,让S村获得经济收益。工商资本在外围助力,村内以村民主体经营,各方形成良性互动,工商资本参与乡村产业发展也获得相应的收益,村民主体利益又得到保障,实现工商资本与村民利益平衡。在工商资本的指导下,村民的经营能力、服务能力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闲暇时村民自主经营接待散客,增加了经济收入。在S村发展过程中,工商资本促进城市与乡村的互动耦合,盘活了乡村生活,又避免了工商资本与村民主体的利益冲突,实现共建、共享、共赢。

“我们想把更多的农户发动起来,鼓励他们发展民宿,扩大游客团队的接待能力,我们组织客源,帮助农户发家致富。我们也借助S村的畲族文化品牌、特色农家乐民宿,丰富了乡村旅游线路,大家一起参与到乡村游浪潮中,与村民实现双赢”(上海某旅行社负责人,20160328)

(二)村集体带领、村民主体参与是乡村生活价值再造内生动力源泉

1.村集体带领作用:重塑乡村组织

费孝通先生曾把中国农村称为“熟人社会”,是一群生于斯、长于斯的人组成的共同体。面对旅行社所带来的游客团队,单靠个人无法完成提供旅居服务,需要抱团发展。S村村集体除了做好村庄的发展谋划,与镇府部门、工商资本形成有效对接之外,还要发挥村集体带领作用,激发村民参与富美乡村建设的更大活力,对村民进行组织化建设,成为乡村发展内生动力的制度保障。

“我们村2008年成立农家乐协会,2015年转型成立民宿业主协会,迎接团队游客,大家一起分配接待,我们把民宿分为AB两个等级,避免相互之间压价竞争。我们村都是你帮我、我帮你,大家一起发展的,大家都做好了,我们村民宿牌子才会响亮,老百姓才会更加富裕。”(S村民宿协会会长,LZW20201005)

S村还建立了其他对应组织,将闲散村民组织起来,采用村集体+核心成员+村民的组织方式,组织民宿经营户和村民共同参与各项活动,主动对接市场,实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形成富美乡村建设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005年我们村就组建了民族风情表演队,把我们的日常生活编成有民族特色的歌舞表演,2013年表演队还拉到上海人民广场上做表演宣传,后来就有上海客人来我们村游玩了。”(S村村干部,LHX20211217)

2.村民主体参与:乡村生活价值的挖掘与复兴

发展产业项目如果超出村民的能力和认知,缺乏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就会造成村民过度依赖政府,缺乏主动适应市场的自我造血、转型和应变能力,从而导致产业难以形成气候。S村确立了向城市传递乡村生活价值为建设方向,将村民日常熟悉的乡村生活状态呈现出来,具有适应性和可操作性,激发了村干部和村民的创造力和自信心。S村从乡村文化与经营、生态与物产、市场共创去实现乡村生活价值再造与复兴,推动乡村生活产业发展。

一是挖掘乡村文化与经营创新价值。

乡村文化是乡村的灵魂,S村因人口流失和外来文化的进入,从而导致传统民族文化已经接近消失,而乡村文化又是吸引市民的重要因素,传递乡村生活价值先从文化复兴做起。

首先,树立乡村文化自信。找到树立文化自信的突破点,让乡村文化活跃起来,与富美乡村建设产生化学作用,让村民重新认识到乡村文化的作用,树立起信心。

“文化自信从哪里做起来,我们就从祠堂文化做起。宗祠是整个村寨的灵魂所在,因为有宗祠的存在,村民年节祭祖的传统习俗保存得还是很好的。我们村干部决定从宗祠修缮改造开始,把人心聚在一起,村民的文化自信也就从这个时候开始树立起来了。” (S村原村干部,XYW20201015)

其次,在于传统文化的挖掘与创新。S村从民族传统文化当中,选择其精华,从婚嫁、服饰、山歌、古礼仪式当中进行整理、挖掘、抢救,再进一步提升创造,通过展演的形式呈现给游客。他们创作出“奉宝塔茶礼”“三公主迎宾礼”“祭祖舞”“砍柴舞”等有既民族特色又富有乡村生活气息的展演节目,用于迎接宾客进村仪式和文化表演,让游客他们感受到隆重的仪式感,体验到民族文化的魅力。

“我们来到村口,看到牌坊前彩旗飘扬,一群穿着民族服装的村民,敲着鼓,唱着山歌,列队迎接我们,看这些仪式表演之后,让我眼前一亮,觉得这个民族村很有特色。”(游客,20170906)

再次是乡村文化经营创新,创建村域民族特色文化品牌。发展农家乐民宿产业,娱乐与餐饮是重要的内容,S村在2011年挖掘出“畲家十大碗”的特色饮食。2013年S村在政府帮助下多方筹集资金用于蓝氏宗祠的改造,在大门入口处添加戏台,正房和轩间添置四方桌、长条凳,边上附属房改造成家宴大厨房。蓝氏宗祠成为S村推出的“看畲族歌舞、品畲家美食”活动的场所。游客居住在农户家,在宗祠里体验民族特色餐饮活动,形成宗祠与游客、农户的互动。蓝氏宗祠成为物理空间、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的结合体,神圣空间与生产空间合二为一,让游客获得了别样的空间体验。

“第一次来看表演,太棒了,畲家十大碗,这个菜很好吃的” (游客,20170906)

“这个活动氛围太好了,以后我还可能带朋友再来。”(游客,20170906)

二是探索生态与物产转换价值。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1](P6-8) 。一方面是乡村地景生态化修复,建设生态和谐共生的富美乡村。S村在2021年实施的美丽城镇提升项目当中,采用乡土设计方法进行美丽庭院微改造,发展美丽庭院经济。同年,S村与龙虾养殖承包业主协商,通过经济补偿的方式收回龙虾田,恢复农业种植,修复农田地景生态。

“龙虾养殖是18年为了壮大村集体收入部门领导推荐进来的,原来规划时候说要把龙虾田做成景观,推出龙虾之夜的灯光夜景,后来资金不够,现在就做了几个龙虾的小雕塑,龙虾塘围栏也是用铁皮围了下,稻田风景被破坏了。夏天的时候,游客打电话问我村里的荷花开了没有,开了就过来住几天赏荷花,我说荷花田养龙虾没有荷花了,客人就不来了。”(S村民宿业主,LBH20190715)

另一方面S村将生态和物产相结合,形成可持续地产业模式,获得比传统农耕更高的经济价值。因为疫情,S村民宿受到不同程度地影响,为了降低损失,S村民宿业主探索“民宿+物产”的模式,发展乡村物产。如民宿业主X将传统酒文化作为特色物产,通过对古法酿酒工艺的改良,产品包装形象的设计提升,挖掘其传统文化价值并赋予它内涵,将酒从乡土工艺制成品上升为一种乡土味道记忆传承,酒的工艺价值就转化成文化价值,产生高附加值。如今酒产业成为民宿业主X的重要收入来源,民宿与物产形成良好的融合发展。

“我们村农田规模小,传统农业无法做大,但是由农业生产衍生的物产则是可以源源不断地生產出来,成为乡村物产产业。”(S村民宿业主,XYW20210603)

三是推动乡村创业实现市场共创价值。

乡村发展如何吸引村民广泛参与和人才回流,从而实现共同富裕是乡村发展的关键问题。S村采用通过空间和物产的融合方式,鼓励村民产业转型和吸引外来人口进村创业。2020年S村在村口规划建设了七间小商铺作为全村物产的展销点,推动“商铺+民宿+作坊+物产”的市场共创模式,将村落物产文化深入挖掘,鼓励村民和外来人口进村利用家庭空闲房子创办小微作坊,用人们擅长的手艺方式去开展特色物产的加工生产。让每家每户作为物产文化的基本生产单元,各具特点,这些小单元汇集成一个民宿、文化、物产、生态协同发展的市场共创村落,最终形成将“生产者”与“消费者”联系起来,将“做”和“吃”链接起来,将“消费者”变成“生活者”,唤醒食物本来的共有价值,城市与乡村一会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然后共同分享创造出“生命的故乡”“心灵的家园”的喜悦和感动  [12](P212) ,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三)乡村生活价值再造的成效

S村的乡村生活价值再造推动了乡村产业方式的转变,村民从业方式发生了变化,从农耕种植到乡村经营,从一产到三产融合,收入显著提高,生活更加自信,幸福感获得提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逐渐变成现实。

一方面出现了一批会经营的新型农民。S村民宿从业者各方面能力在与市民的接触中、在产业经营中、在富美乡村建设中获得成长,成为乡村创业能手。他们从农耕劳作转型成为乡村经营者,随着经济社会的变化能够主动自我发展与转型升级,经营方式也呈现多样化,形成多方位多角度的去传递、创造、经营乡村生活价值。

“2010年我开农家乐,年收入大概在5至6萬元。2013年村里做农家乐综合体项目,我拆老房子建高端农家乐,有23个客房。2015年开业后不久区里发展民宿,就转型做民宿,当年营业额有80万元,2016年至19年营业额维持着100万到150万左右。2020年受疫情影响,营业额只有40万左右。2021年我以民宿为依托,转型做酒的物产,收入有50多万,加上民宿营业额近百万。2022年我想转型做乡村养老,已经在市区租房想建养老院,我想以城市为据点,辐射到我们村、L村等民宿村,把乡村生活价值传递下去。”(S村民宿业主,XYW20220311)

另一方面S村在富美乡村建设中依然存在部分农家乐民宿业主退场、村民业主缺场问题。部分农家乐民宿业主存在等靠要思想、过度依赖政府和转型升级滞后的问题是造成退场的主要原因。村民因居住空间紧张、投资成本、家庭经济收入、经营能力等方面问题未能参与到乡村发展,造成缺场状态。有的村民则在解决居住问题之后,融入到富美乡村建设当中去,对乡村发展从缺场到进场。

“我家老房子里面有三户人家,我一家就住一个房间,没法开展农家乐和民宿,今年镇府已经帮我们解决了建房问题,我一家有9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建好后要做农家乐民宿,接待旅行社团队游客。”(S村村民,LRS20220404)

“发展农家乐民宿,要装修房子,花钱买设备,买桌椅碗筷,还要烧吃,要是没有客人,你看L家开的农家乐没有了政府支持就开不下去了,钱投进去就赚不回来,还是去打工拿工资省心点。”(S村村民,LWJ20220408)

四、结语

浙江S村采取政府统筹、资本助力、村集体带领、村民主体的多方参与联动机制,激活村民主体参与富美乡村建设的更大活力。因地制宜的选择村民熟悉的乡村生活价值再造向城市传递乡村生活价值,并以此作为产业,通过乡村社会、乡村文化、乡村生态与物产、乡村经营、乡村创业等路径实现乡村生活价值的再造、重构与落地实践。工商资本外围助力构建城乡互动,吸引市民进村居住生活,促进S村乡村生活产业兴旺发展,乡村焕发出鲜活力。S村案例表明乡村生活复兴是乡村繁荣发展的可持续性保障,发挥政府的统筹作用,构建政府、工商资本、村集体和村民多方参与的乡村建设共同体,共同缔造富美乡村。乡村每个人的经济收入构成、从业能力、文化水平和生活方式都各不相同,乡村生态环境、聚落形态和民居建筑各有差异,造就了乡村生活和乡村产业具有多样性和多彩性,为富美乡村建设提供丰富多彩的样式。当然,也要认真面对乡村发展中出现的村民经济收入差距失衡,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退场、缺场和进场的状况,一方面要继续做好政府统筹、资本助力、村集体带领的联动机制作用,让乡村建设服务于人的发展,实行精准施策、精准谋划、精准建设,对后富的村民进行精准帮扶;
另一方面要树立村民创业领头雁的示范作用,发扬乡村互助精神,先富带动后富,推动乡村实现共同富裕。

[参 考 文 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二〇二二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2-02-23(001).

[2]郭献进.东南民族乡村“发展洼地”逆转振兴机制研究——基于浙粤两省的调查分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21(2).

[3]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M].金经元,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2010.

[4]Dahms F A. “ying villages”, “counterurbanization” and the urban field — A Canadian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995,11(1).

[5]张慧.中产阶层逆城镇化生活方式研究——以大理现象为例[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47(2).

[6]山田浩之,胡天民.西欧的反城市化[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1983(12).

[7]王晓毅.乡村振兴与乡村生活重建[J].学海,2019(1).

[8]张孝德.乡村生活价值的再发现及实现路径[J].行政管理改革,2019(6).

[9] 陈斯佳,张明生,赖齐贤.浙江乡村振兴十大典型模式分析[J].浙江农业科学,2020,61(2).

[10] 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人民日报,2022-03-01(010).

[1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J].中国人大,2020(21).

[12]高桥博之.消失的城市边界线:日本《食通信》的奇迹 [M].肖俏,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7).

Study on the Mechanism and Pathway of the Rebuilding of Rural   Life Value in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Rich and Beautiful Villages

LAN Fa-qin

(Lishui University, China Celadon College Lishui, Lishui 323000,China)

Abstract:
The decline in rural values has impeded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the realization of common prosperity. It is necessary to change the way of rural development, rebuild the rural life value, develop and strengthen the rural life industry, which has become a new path to move rural revitalization towards common prosperity. For this purpose, this pap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ural life, focuses on the innovative practice of multi-lateral linkage among the government, capital, village collectives and villagers, and activates the internal driving force of villagers participation. Through rebuilding, excavating and revitalizing the rural life value, it aims to realize the urban-rural interaction, create colorful rural life, and promotes rural revitalization towards the construction of rich and beautiful villages.

Key words:
rich and beautiful villages;
rural value;
rebuilding of rural life value;
mechanism and pathway;
innovative practice

[責任编辑 常延廷]

猜你喜欢创新实践浅谈对班级的创新管理青年时代(2016年21期)2017-01-04石油工程化学类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亚太教育(2016年34期)2016-12-26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of Innovative Learning计算机教育(2016年8期)2016-12-24基于项目的中学学科知识融合路径探析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2016年11期)2016-12-21基于知识经济下的企业经济管理创新与实践中国经贸(2016年20期)2016-12-20浅谈基于计算机竞赛模式下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建设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亚太教育(2016年33期)2016-12-19浅析班组文化建设与创新实践办公室业务(2016年9期)2016-11-23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年8期)2016-11-10

推荐访问:乡村 再造 路径

本文链接:https://www.xpbxgsx.cn/zhuantifanwen/fanwendaquan/6794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标签
Copyright © 2024 精优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15042696号-1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