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精优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范文大全 >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内容6篇

时间:2022-11-26 16:55:15 来源:精优范文网
导读: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内容6篇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随着小学数学新课标的推进,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现实的、多样化的、有趣的,探索性学习活动应该成为数学学习的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内容6篇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随着小学数学新课标的推进,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现实的、多样化的、有趣的,探索性学习活动应该成为数学学习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内容6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内容6篇

篇一: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随着小学数学新课标的推进,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现实的、多样化的、有趣的,探索性学习活动应该成为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数学学习由被动向主动、枯燥向有趣、单一向丰富的转变,在数学教学中要积极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不是可上可不上的附属课,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就一定要上好数学实践活动课。

  一、活动应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社会生活为载体。“数学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应用于现实”,是荷兰数学家、教育家氟赖登塔尔提出的“数学现实”原则。基于这个原则,小学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教学与现实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从而了解数学价值,培养数学意识,体验生活,认识社会。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数学学科内的综合实践活动,其活动过程是“做数学”的过程。数学实践活动教学研究中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数学实践活动的“做数学”的过程不是一个独立的学习新知的过程,而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所以这样的数学实践活动过程应由三部分组成,即首先根据数学现实找出所要研究的对象,其次是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合作交流,最后对活动进行评价小结,进行反思。所以数学实践活动的“做数学”

  过程是让学生体验数学、应用数学、进行数学反思的过程。数学实践活动不是脱离学生所学教材的实践活动,要使得数学实

  践活动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就要使数学实践活动与平时的数学教学进行整合,服务于学生所学习的内容。纵观整个小学数学教材,数学实践活动存在于“与教材密切联系的数与运算和其它概念的发现,空间与图形部分的几何形体的认识,与学习内容密切联系的生活中数学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等”;存在于由生活引发的,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的生活中的问题,说明生活中的某些现象。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不同于一般的数学活动教学,它是以解决问题为抓手,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精神。

  二、科学选择内容,注重实践应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丰富多彩的,要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就要注重应用,内容开口要小,紧密结合学生学习的数学现实和教材的进度,易于学生操作。这就要求教师要合理地选择内容和时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切实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如我曾组织的“秋游中的数学问题”,以学生现实的秋游活动设计为题材,让学生综合运用时间与人民币等知识去解决秋游中一系列的实际问题,如:租车问题、租船问题、购买食品问题等,既巩固了数学知识,又发展了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有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精心组织活动,焕发主体活力。数学实践活动的主要学习方式是研究性学习。在活动过程中,我们逐步摸索出一般性的研究性学习的步骤:一是创设情境,提供背景;二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三是探索研究,解决问题;四是汇报交流,启发深究;五是评价激励,收获成果。首先做好准备工作,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实践中我们发现一部分学生习惯于老师讲、学生练的学习模式,一开始接触实践活动,显得不知怎么办。这时老师首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做,然后老师要就所研究的课题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教给学生合作的方法,防止出现小组内的单干户。其次,注重发现,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活动的灵魂,是学生主体的第一次体现,也是革新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一环。问题由学生始,才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有一双数学的眼睛,一颗数学的大脑;才能使学生摆脱过去依赖思想和模仿、记忆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真正“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第三,合作交流,展示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离不开合作交流,在师生、生生,小组与小组,小组与大组等的交流中,学生对知识或活动内容的理解更丰富,更全面。所以在合作交流中要让学生想说、敢说、乐说,畅所欲言。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在撞击、知识在整合,在相互启发的过程中思维会实现质的飞跃。

  比如,我在教学周长的认识时,让学生动手围一围、摆一摆、测一测等形式,使学生对周长有初步的认识,然后让他们说一说什么是周长,最后教师再归纳总结。从而对周长形成科学的认识。这一过程让学生在自己的操作、实验中去观察思考,去感受,去感受数学的力量,体会数学的价值。以活动促思维,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同时发展数学能力。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还是一门新的课程,还会继续下去。我们将不断研究、不断改进、逐步完善,使实践活动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真正在实践中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篇二: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

  张丹北京教育学院

  刘延革北京东城区教育研究学院

  李宁北京大学附属小学

  一、“综合与实践”的内涵及教育价值

  “综合与实践”是指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将综合运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综合与实践”是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载体。在经历具体的“综合与实践”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验如何发现问题,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完成的问题,如何把实际问题变成数学问题,如何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如何选择合作的伙伴,如何有效地呈现实践的成果,让别人体会自己成果的价值。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会逐步积累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经验。

  (一)“综合与实践”的内涵

  “综合与实践”的实施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它有别于学习具体知识的探索活动,更有别于课堂上教师的直接讲授。教师通过问题引领,让学生全程参与、实践过程,经历相对完整的学习活动。它的核心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有目标的、自主的实践活动。

  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在活动形式上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多采用诸如小组合作、实景观察、实地测量、动手操作、直接收集数据、问卷调查、真实数据计算等活动形式,使学生能真正“动起来”,在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升数学能力和素养。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积累、分析、反思,使“综合与实践”的实施成为提高教师自身和学生素质的互动过程。

  (二)“综合与实践”的教育价值

  1.综合与实践有助于学生的发展。《标准》指出:“综合与实践”是指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在教学建议部

  分还指出:“综合与实践”的教学,重在实践、重在综合。重在实践是指在活动中,注重学生自主参与、全过程参与,重视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在学生自主、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发展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等。

  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在义务教育阶段,应用意识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有意识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另一方面,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与数量和图形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数学方法予以解决。综合与实践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很好的载体。

  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问题意识、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在综合与实践的过程中,给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独

  立思考、归纳猜想等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所以,综合与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③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建立和求解模型的过程包括: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综合与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

  2.综合与实践有助于学生对数学全面理解。20世纪数学分为很多学科,而且越分越细,有积极的一面,也有需要警惕的问题,太细就会影响对数学整体认识,“综合与实践”是避免这种倾向的措施,通过问题让学生把学习的数学整合起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数学,比较完整理解数学。了解数学的应用是全面了解数学另一个重要方面,数学不仅仅是自成逻辑体系学科,应用广泛、与其他学科密切联系是数学最主要的特点,“综合与实践”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这些,不是字面上的理解,而是感悟、体验数学应用,不

  做就不能有真切体会,学生需要在这方面积累经验。

  3.综合与实践有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

  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课标》在学生情感价值观这些方面的要求,通过综合与实践的过程都能得以很好的形成和培养。

  4.综合与实践有助于教师的发展。《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指出:要使学生能充分、自主地参与“综合与实践”活动,选择恰当的问题是关键。这些问题既可来自教材,也可以由教师、学

  生开发。提倡教师研制、开发、生成出更多适合本地学生特点的、有利于实现“综合与实践”课程目标的好问题。对问题的选择有利于教师开阔视野,提升自己的知识及素养。同时“综合与实践”重在实践,注重学生自主参与、全过程参与,重视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因此,“综合与实践”的实施有助于教师改变教学方式,转变教育理念。

  5.综合与实践有助于课程的建设。“综合与实践”是数学课程中的一个较新的领域,这一领域的设置沟通了生活中的数学与课堂上数学的联系,使得数与代数、几何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的内容以综合的形式出现,丰富和完善了课程的结构。通过“综合与实践”,会帮助、探索创造一些新的教、学的模式。

  二、如何解读第一学段“综合与实践”的定位

  作为教师,有必要整体理解和把握课程总目标,认识学段目标与总体目标之间的联系,再把学段目标分解到单元教学和每一节课教学目标,这是做好教学设计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准确把

  握“综合与实践”总体目标和分段目标是极为重要的。

  (一)《课标》各级目标的制定

  1.总体目标:

  《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

  (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三: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内容

  一加强政治学习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任期以来我通过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全军和公安现役部队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讲话精神积极参加讲党性守党规严党纪反腐倡廉教育等活动使我深刻认识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刻内涵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强化服务意识实践执法为民坚持严格执法的重要意义坚持执法为民服务人民的思想得到进一步提高增强了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上的纯洁性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

  一、“综合与实践”的内涵及教育价值

  “综合与实践”是指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将综合运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综合与实践”是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载体。在经历具体的“综合与实践”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验如何发现问题,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完成的问题,如何把实际问题变成数学问题,如何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如何选择合作的伙伴,如何有效地呈现实践的成果,让别人体会自己成果的价值。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会逐步积累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经验。

  (一)“综合与实践”的内涵

  1.综合与实践活动要突出“综合”

  这种综合不仅表现为数学内部各分支(如几何、代数、三角)之间的综合,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综合、数学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的综合;还表现为解决问题的过程要求学生的各种能力、各种方法、各种工具的综合。它不应该是一个具体知识点的直接应用,不应该是已有数学知识、方法反射式的套用,它应该给学生一个综合应用学生以往学过的所有数学知识、方法(甚至可以是跨学科的知识),去实际解决一个数学内部或生活实际问题的机会,条件未必可丁可卯,线索未必清晰可见,问题本

  身和结果可能还需要另外的解读。当然,“综合”的结果也应该是“综合”的,它应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发展奠基。

  案例:《标准》中的例44象征性长跑。为了迎接奥运会的召开,某小学决定组织“迎接圣火、跑向北京”的象征性长跑活动,学校向同学们征集活动方案,请你参与设计,其中要解决的问题有:(1)调查你所在的学校到北京天安门的距离约有多少千米?(2)如果一个人每天跑一个“马拉松”,要几天能完成这项长跑?(3)如果全班用接力方式开展这项活动,请你设计一个合理的活动方案。

  (4)全班交流、展出同学们的不同方案,说明各个方案的特点,同学之间评价方案的优缺点,推荐本班的最佳活动方案。

  点评:对于这个问题的完成,学生不仅需要一些相应的数学知识,还要利用一定的地理知识以及对“马拉松”活动了解等体育知识。由于问题较复杂需要小组合作,这就需要同学具有小组合作的能力,以及根据自己班级特点、小组特点、男女生的特点合理设计、规划方案的能力等等。由于这是一个灵活开放的问题。解决问题完后,同学之间的交流、评价、反思的过程,也是很好的丰富学生解决问题体验的过程。

  2.综合与实践活动要突出“过程”

  “综合与实践”的实施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它有别于学习具体知识的探索活动,更有别于课堂上教师的直接讲授。教师通过问题引领,让学生全程参与、实践过程,经历相对完整的学习活动。它的核心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有目标的、自主的实践活动。

  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在活动形式上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多采用诸如小组合作、实景观察、实地测量、动手操作、直接收集数据、问卷调查、真实数据计算等活动形式,使学生能真正“动起来”,在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升数学能力和素养。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积累、分析、反思,使“综合与实践”的实施成为提高教师自身和学生素质的互动过程。

  (二)“综合与实践”的教育价值

  1.综合与实践有助于学生的发展。《标准》指出:“综合与实践”是指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在教学建议部分还指出:“综合与实践”的教学,重在实践、重在综合。重在实践是指在活动中,注重学生自主参与、全过程参与,重视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在学生自主、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发展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等。

  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在义务教育阶段,应用意识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有意识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另一方面,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与数量和图形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数学方法予以解决。综合与实践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很好的载体。

  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问题意识、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在综合与实践的过程中,给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归纳猜想等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所以,综合与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③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建立和求解模型的过程包括: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综合与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

  2.综合与实践有助于学生对数学全面理解。20世纪数学分为很多学科,而且越分越细,有积极的一面,也有需要警惕的问题,太细就会影响对数学整体认识,“综合与实践”是避免这种倾向的措施,通过问题让学生把学习的数学整合起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数学,比较完整理解数学。了解数学的应用是全面了解数学另一个重要方面,数学不仅仅是自成逻辑体系学科,应用广泛、与其他学科密切联系是数学最主要的

  特点,“综合与实践”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这些,不是字面上的理解,而是感悟、体验数学应用,不做就不能有真切体会,学生需要在这方面积累经验。

  3.综合与实践有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课标》在学生情感价值观这些方面的要求,通过综合与实践的过程都能得以很好的形成和培养。

  4.综合与实践有助于教师的发展。《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指出:要使学生能充分、自主地参与“综合与实践”活动,选择恰当的问题是关键。这些问题既可来自教材,也可以由教师、学生开发。提倡教师研制、开发、生成出更多适合本地学生特点的、有利于实现“综合与实践”课程目标的好问题。对问题的选择有利于教师开阔视野,提升自己的知识及素养。同时“综合与实践”重在实践,注重学生自主参与、全过程参与,重视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因此,“综合与实践”的实施有助于教师改变教学方式,转变教育理念。

  5.综合与实践有助于课程的建设。“综合与实践”是数学课程中的一个较新的领域,这一领域的设置沟通了生活中的数学与课堂上数学的联系,使得数与代数、几何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的内容以综合的形式出现,丰富和完善了课程的结构。通过“综合与实践”,会帮助、探索创造一些新的教、学的模式。

  二、如何解读第一学段“综合与实践”的定位作为教师,有必要整体理解和把握课程总目标,认识学段目标与总体目标之间的联系,再把学段目标分解到单元教学和每一节课教学目标,这是做好教学设计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准确把握“综合与实践”总体目标和分段目标是极为重要的。

  (一)《课标》各级目标的制定1.总体目标:《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

  具体表现在综合与实践的方面的要求应为:(1)参与综合与实践活动,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等解决简单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2)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3)初步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增强创新意识;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4)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5)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保持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6)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7)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2.“综合与实践”分段教学目标《标准》针对第一、二学段设定的“综合与实践”的教学要求是第一学段:(1)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

  (2)在实践活动中,了解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3)经历实践操作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所学的内容。第二学段:(1)经历有目的、有设计、有步骤、有合作的实践活动。(2)结合实际情境,体验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3)在给定目标下,感受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设计思路、制定简单的方案解决问题的过程。(4)通过应用和反思,进一步理解所用知识和方法,了解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获得数学活动经验。(二)针对第一学段的定位1.从外显目标上看:(1)经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获得活动经验•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要能获取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案例1:《课标》中的例21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组织学生分组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如图标),观察它们是否有对称轴,若有对称轴,数出或说出有几条对称轴。尝试画出它们的对称轴。在课堂中展示交流大家的发现,并尝试设计出一些轴对称图形。

  点评:这个活动可以鼓励学生主动观察,设法收集(如可以使用数码相机或现场素描等)。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环境发现、找到他们熟悉的图形对象中隐藏的对称轴,并在交流过程中展示自己收集的成果。如下图所示:

  此过程不仅巩固学生对“对称图形”的理解与辨认,同时积累了观察、收集、交流的活动经验。老师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学生自己设计轴对称图形,并交流自己图形所表达的意思。学习收集的方法和设计、绘图的方法。

  2.从活动形式上看:综合与实践的教学实施基本上有以下几个环节:(1)选一选、问一问:由于小学生年龄比较小,综合与实践的问题可以由老师事先给出。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读题,真正理解题意再往下进行。要使学生能充分、自主地参与“综合与实践”活动,选择恰当的问题是关键。(2)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有了好问题,不等于有好结果。要特别提倡上手解决问题之前,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碰一碰,应该如何做。让学生之间有个交流。

  (3)试一试、做一做: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参与,启发和引导学生进入角色,组织好学生之间的合作,照顾到所有的学生,及时帮助鼓励学生克服困难,自主地做出力所能及的结果。同时要提醒学生感悟数学的功能、价值,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好习惯和兴趣。

  (4)讲一讲、评一评:教师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不要急于求成,要鼓励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综合与实践”的过程,积累活动经验。要鼓励学生在交流展示中,展现思考过程、交流收获体会、表现创造潜能、体现合作成果。教师的评价应积极向上,形成对学生学习数学所取得进步的激励和肯定。

  3.从隐性目标(情感目标)上看: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问题和一些简单的猜想。三、如何解读第二学段“综合与实践”的定位(一)第二学段教学目标:1.经历有目的、有设计、有步骤、有合作的实践活动。

  2.结合实际情境,体验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3.在给定目标下,感受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设计思路、制定简单的方案解决问题的过程。4.通过应用和反思,进一步理解所用知识和方法,了解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获得数学活动经验。(二)针对第二学段的定位1.从外显目标上看:(1)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经历自主选题、自主设计、自主实施和自主分析的综合实践全过程。(2)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需利用已有的学习经验,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3)学生在进行综合实践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或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自主学习获取数学活动的经验,感受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和价值。(4)学生研究的问题既可以从所学的数学知识背景中提取,也可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案例:【案例7】煮米饭如何确定米和水的比在家长的协助下,试着煮米饭,记录下每次米和水的量,找到煮出软硬适中的米饭的最佳米水比。

  点评:现在的学生对于做米饭没有实际的概念,多少米可以做多少饭?需要加多少水?甚至需要做多长时间大都一无所知。而通过设计午餐等类似的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学习途径,获取生活经验,并通过有效地实验尝试,并记录试验的结果,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已有的研究方法,自主获取生活经验。同时也对所学知识和方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体验。

  2.从活动形式上看:

  综合与实践的教学实施基本上有以下几个环节:

  (1)确定研究题目:第二学段的选题不同于第一学段,由于学生已经在第一学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方法,因此,可以逐步向学生自主选题进行过渡,但是学生自主选题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教师的引导,由于小学生在选择研究题目的最初阶段还难于把控恰当的研究的题目,因此教师的适当引导和同伴的共同参与,还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这阶段的选题已经给学生提供更大的自主空间。

  (2)研究操作实施:好的题目是研究的重要前提,在第二学段教师可以在学生选题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设计研究实施的方案,并根据自己的设计独立的加以实施。与第一阶段由教师设计组织学生实施研究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变。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这一阶段教师也要及时关注学生设计和实施中的问题,及时的加以引导,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3)设计研究报告:由于在第二学段学生的知识方法储备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可以有学生逐步独立的对实践活动的结果进行分析,对自己所研究的数据进行处理,并以自己恰当的方式进行总结和汇报。学生汇报实践活动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手抄报、PPT、实验报告和小论文等方式均可。

  

  

篇四: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内容与设计理论浅析

  摘要:伴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有所更新。“综合与实践”模块的出现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了平台。基于此背景,本文从新课标的“综合与实践”的基本要求入手,探究了各种类型的教学内容,重点论述了该部分内容的教学设计理论策略,研究的目的在于为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内容;教学设计

  新课改推动了小学数學新课程标准的不变更新,“综合与实践”是新课标中增加的内容。但从涉及内容来看,该模块是部分基础性知识的整合与应用。小学生学习该模块知识对于提高其探究和合作等能力有较大的作用。

  一、课标中“综合与实践”内容要求

  二、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内容类型分类

  1、动手操作类型

  动手操作的小学数学内容主要通过制作、测量等形式调查小学和僧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的动手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将书本知识与生活知识连接在一起,如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测量》中小学和僧利用教师准确的测量工具进行实际测量,如测量课桌、教室等。

  2、场景观察类型

  目前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内容还包括有场景观察的类型。即通过图片、实际场地等场景,帮助学生获取各种知识和,由此连接现实和

  书本知识,在实际观察过程中学习知识。如人教版数学教材中《农家小院》中为学生提供了现实生活中农家生活的实际情景。

  3、实际调查类型

  4、主题探究类型

  在小学数学高年段中,“综合与实践”教学内容主要以主题探究类型出现,此部分内容具有高度整合性和综合性,有效地调动了学生所学知识以及多种生活经验。因此,对于小学数学而言,应综合性地设计该内容。如小学高年级中出现的学生上学路程、时间等调查、记录和汇总等问题均属于主题探究类型。

  三、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理论策略

  1、具有巩固性功能和作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综合与实践构成了其非常重要且很特殊的学习内容。它的作用重点不在于让学生掌握技能与知识,在于让学生在该过程当中能够依托自身所掌握知识技能去提出以及解决问题,实现学生通过运用自身掌握的知识技能提出与解决问题进一步巩固自身的知识技能,并且在综合与实践过程中实现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不同学科的有效融合。

  2、教学内容源于生活且服务于生活

  3、教学内容设计采用“走出去”形式

  由于综合与实践内容具有较大的实践性和生活性,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严格遵循“走出去”的原则,即开放性的原则。应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学习的知识,同时结合即将学习的知识,使得两者实现结合和融合,真正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融为一体。数学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校内、

  校外等多种形式,调动社会、家长等多元主体,使得教学内容的设计实现开放。

  总之,小学数学中增加“综合与实践”模块使得数学知识得以重新组合,为学生提升多方面能力提供了机会,同时也增加了数学教师的教学压力。因此,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只有掌握教学内容和设计的理论知识,才能更好地驾驭课程和内容,使得综合实践内容的效果得以发挥。

  

  

篇五: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

  “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的重要和有效的载体。

  这一领域的设置使学生能针对问题情境,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独立思考或他人合作,经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悟数学各部分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数学与生活实际之间、数学与其他的学科之间的联系,加深对所学数学内容的理解。其基本特征是具有:问题性、探索性、联系性、综合性.总体目标:(1)参与综合与实践活动,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等解决简单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2)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3)初步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增强创新意识;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4)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5)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保持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6)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7)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第一学段:

  (1)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

  (2)在实践活动中,了解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3)经历实践操作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所学的内容。第二学段:

  (1)经历有目的、有设计、有步骤、有合作的实践活动。(2)结合实际情境,体验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3)在给定目标下,感受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设计思路、制定简单的方案解决问题的过程。(4)通过应用和反思,进一步理解所用知识和方法,了解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获得数学活动经验。第二学段:(1)经历有目的、有设计、有步骤、有合作的实践活动。(2)结合实际情境,体验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3)在给定目标下,感受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设计思路、制定简单的方案解决问题的过程。(4)通过应用和反思,进一步理解所用知识和方法,了解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教学建议:

  “综合与实践”的实施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综合与实践"的教学:

  重在实践-—是指在活动中,注重学生自主参与、全程参与,重视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

  重在综合—-是指在活动中,注重数学与生活实际、数学与其他学科、数学内部知识的联系和综合应用。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实施时应特别关注的几个环节是:问题的选择,问题的开展过程,学生参与的方式,学生的合作交流,活动过程和结果的展示与评价等。数学思想方法综合与实践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有:分类思想、统计思想、集合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符号思想、一一对应的思想、优化的思想等

  在用数学思想解决具体问题时,会逐渐形成程序化的操作,就构成了“数学方法"

  让学生学会思考,特别是学会独立思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而学会思考的重要方面是学会数学抽象、学会数学推理、学会数学思维,这些,又是重要的数学思想。

  数学活动经验1、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等解决简单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2、积累用实验和调查等方法进行综合性研究学习的活动经验。第一学段综合与实践的教学实施基本上有以下几个环节:(1)选一选、问一问(2)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3)试一试、做一做(4)讲一讲、评一评

  第二学段综合与实践的教学实施基本上有以下几个环节:(1)提出研究问题(2)确定研究计划

  一上:找找周围的数

  知识结构

  逻辑关系

  目标要求

  思想方法

  年级内容

  一上一下二上二下三上三下四上四下

  五上五下

  找找周围的数

  分积木

  趣味拼摆我们身上的小秘密

  我们身上的“小尺子”我喜欢的地方

  奇妙的动物世界

  漂亮的花朵

  变化的影子

  点击双休日

  荡秋千

  纸与我们的生活

  消费知多少

  饮食与健康

  关注我们的生活空我能长多高间

  有趣的溶解现象

  美的奥秘

  水与冰

  让校园绿起来

  

  

篇六: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教材解读

  “综合与实践”是新课改以来出现的一个新领域,教材中“综合与实践”的编排量较少,从内容的选择到活动的组织实施,往往缺乏成功经验,甚至流于形式。认识上的模糊导致行动上的混乱,“综合与实践”内容的教学与实施,成了数学教学改革的一块短板、一根“硬骨头”。本校课题组对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教材进行了系统研究,对一年级至六年级共24节综合实践课教学内容的设计意图、知识的呈现方式、领域体系的构建规律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思考,深刻理解了这一领域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和问题性。

  “综合与实践”的综合性特点综合性体现为三个领域的综合对比新旧课标,从原来的“实践与综合应用”变为“综合与实践”,即将“综合”提前。由此,标准对小学阶段这一领域的教材做了全面分析,侧重理解课程的综合性特点。例如:五年级《粉刷围墙》这一课的教材,从“面积的计算、常见量的使用及统计表中信息的获取”这一实践活动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的知识进行了综合运用,将其他三个领域的知识综合运用于一次实践活动中。

  :

  综合性体现为“四基”的综合数学教学回归教育原点就是落实“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例如:一年级下册《摆一摆想一想》,让学生在数位顺序表上用

  2个●表示不同的数,再用3个●表示不同的数,用4个●、5个●……分别表示不同的数,直到最后不用摆,直接说出用9个●表示不同的数。学生们在摆和想的实践过程中,既巩固了对100以内数的认识,又建立了不同数位的位值概念,深化了对知识的认识,落实了知识的技能,积累了活动经验,获得了有序思考的方法。

  综合性体现在“课程”的综合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不仅综合了数学学科其他三个领域的教学内容,“四基”的综合运用于实践,而且还具有很强的多学科课程的综合性。例如:三年级《设计校园》一课,距离学生正式学习比例尺知识还很遥远,所以学生就需要用到美术学科的知识进行设计。“综合与实践”课程打破了原有的学科本位思想,建立了新的教学观、知识观,具有明显的课程综合性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发展能力、综合学习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综合与实践”的实践性特点多种感官的协调“综合与实践”这一领域教学目标的制订是体验和积累。学生在体验与积累时,借助的是学生的实践活动。而首先就是学生多种感官积极的、充分的、自主的参与实践活动。例如:二年级上册的《看一看、摆一摆》,学生在用小棒摆图形的过程中,用眼观察角的变化,动手摆、操作、测量、画图,动脑思考,用口交流,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多种感知途径获得学习体验。这样的教学过程是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的体验,也是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的积累,更是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的实践。

  实践方法和步骤的明确组织学生活动容易造成失控低效的局面。因此,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实践的方法和步骤尤为重要。简单地说,实践分四个步骤进行:一看、二想、三做、四思。例如:在教学《制作年历》这一活动课时,就要^察生活中的年历是什么样的;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思考、研究“制作年历”的步骤;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制作年历;通过小组互评进行教学反思,促使活动经验进一步积累。杜威说:“个体要获得真知,就必须在活动中主动体验、尝试、改造,必须去做。”通过教学中明确步骤的实施,学生在“经验唤醒――合作思考――实践操作――反思提升”的实践过程体验和发展。

  小组合作方式的与众不同常规的课堂教学主要是针对教学的重难点开展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而在实践领域,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更为特殊、复杂。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粉刷围墙》时,笔者首先组织学生进行了第一次合作,以小组为单位设计粉刷围墙的工程实施方案,明确小组人员的分工。在分工实施的过程中,调查外墙涂料的组员遇到了现实问题,如何根据涂料的规格、价钱、耐用期等选择既经济又实用的涂料呢对此,我们开展了第二次小组合作研究。在这个领域的教学中,笔者对于学生的小组合作关注度要更高,跟踪指导更及时,遇到问题随时进行合作学习,切实提高在“综合与实践”这一领域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综合与实践”的问题性特点

  教学的组织环节中,以“问题”贯穿始终是“综合与实践”教学的最大特点。“综合与实践”是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载体,在实践活动中,学生更容易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

  综合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的呈现方式也多种多样。小学阶段24节综合实践课,蕴含了24个活动主题。我们对这24个问题的呈现方式进行了研究比较,发现问题的呈现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主题式,如摆一摆、拼一拼,主要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发现数学规律;二是情境式,如小小商店,主要是在商店中体会购物的方法,从而感受元、角、分的换算;三是游戏,如一年级在数学游戏中运用1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组成等知识

  “综合与实践”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体,以积累活动经验、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激发创造潜能为目标的学习活动。它既注重综合,也注重实践。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学会“数学地思考”,使自己的思维变得条理化、清晰化、精确化和概括化,而这便促进了数学素养的形成和实践智慧的生成。

  【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区域推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之子课题《名师成长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A027)研究成果之一】

  

  

推荐访问: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 实践

本文链接:https://www.xpbxgsx.cn/zhuantifanwen/fanwendaquan/728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4 精优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15042696号-1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