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精优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范文大全 >

高职学生如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5篇

时间:2022-11-21 11:50:05 来源:精优范文网
导读: 高职学生如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5篇高职学生如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如何做好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艾海提江·托合尼牙孜布海丽倩·伊米提来源:《现代职业教育 高职本科》2016年第12期  [

高职学生如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5篇高职学生如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如何做好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艾海提江·托合尼牙孜布海丽倩·伊米提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本科》2016年第12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职学生如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5篇,供大家参考。

高职学生如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5篇

篇一:高职学生如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如何做好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艾海提江·托合尼牙孜布海丽倩·伊米提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本科》2016年第12期

  [摘

  要]人本思想,是一个培养心理素质的重要理论,它特别注重人的正面特质和价值,注重人的成长和发展,在实践方面成果显著,将从现代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出发,探讨基于人本思想的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

  [关

  键词]高职教育;人本思想;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6)34-0184-01

  一、人本思想的核心教育目标

  (一)培养完整意义上的个体

  人本主义心理学在课堂上将教学目的与心理咨询相结合,以培养出有自我意识,能充分发挥自我潜能和学习潜能的人为最终教育目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坚持以“学生的需求”为教学目标,不但注重学生学习成绩,更注重学生发挥自我个性,从而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自我实现的人。

  (二)有意义的学习,提升学习效能

  在人本主义心理学里,学习可分为有意义的学习和无意义的学习这两种基本类型。有意义学习是让学生身心投入,在学习上不但要取得智力上的进步,更要取得情感、态度、行动上的进步。有意义学习更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目的、学习评价等,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被极大提高。

  (三)塑造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课堂上要成为学习的促进者,要会激发学生兴致,营造好的氛围,为学生无私提供学习资源,让学生做到有意义的学习。在学习中,教师尤其要注重和学生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充分信任和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的能力,对学生一定要坦诚相待,发生状况时,必须学会理解学生。

  二、基于人本思想视野下的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困境

  高职院校学生年轻、冲动,他们的道德观、生活观、品格、意志都尚未成型,很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复杂因素影响。在社会大环境和家庭两方面的影响下,高职院校学生群体主要表现出了以下几个心理特征:

  (一)缺乏理性、系统的自我认识

  现代高职院校学生对新事物的吸纳和学习能力很强,但是却没有成型的理性认知,他们对事情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很弱。进入大学,也就意味着他们将要独立生活,接触更为复杂的人际关系,如果遇到一点困难,他们很容易悲观沮丧,甚至感到迷茫。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高职院校学生没有正确的自我认识。他们还没建立起完善、科学、理智的自我认识体系,他们并不知道该怎么客观化地评价和内省自我。

  (二)安全感丧失,抗挫心理较弱

  尽管当代高职院校学生接收的信息量大,有眼界,知识储备丰富,有着强烈的独立意识,喜欢张扬自我,能说到做到。但实质上,由于他们绝大部分是在家庭娇宠的环境下长大,从小衣食无忧,没有遭受过多少挫折,所以他们抗压能力差,心理缺乏安全感。

  (三)目标意识淡薄,缺乏行为导向

  马斯洛需求理论的终极目标就是自我实现。他认为自我实现是开发自我潜能的本性。现代高职院校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竞争,却没有明确的自我实现目标。加之受外部经济等环境因素影响明显,他们都有着极强的功利心,理想意识淡薄,根本不明确寻找什么样的路径通向自我实现的目标。

  三、基于人本思想的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方式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方式,以实现自我价值

  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里,教育的目标就是与人相关的目标,其实质就是追求人的自我实现,从而让人性更为丰富,让个体达到最高度的发展。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关怀备至,根据个体情况对学生心理进行不同的引导、教育,让每一个学生的自我价值得以逐步实现。

  (二)在课堂组织各类教学活动

  学生接受教育的目的,其实还是为了实现自我,他们希望通过教育开发自己的潜能、张扬个性。要让高职院校学生在接受教育中,心理始终保持健康,可以通过各种有意义的教学方式来激发他们内心的自我实现意识。

  (三)教学中建立同理心

  主观经验中心论是罗杰斯在长期心理学实践研究中一直坚持的一套认识。他认为,只有尊重个体对内心世界真实感受的叙述,把握他以往时期的经历,才能充分了解到一个人的行为。也只有真诚一致的根本态度,才能让心理治疗取得效果。将它运用于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就是强调要建立起同理心。在“90后”有心理问题的高职院校学生面前,教师要放低职业姿态,以谦逊、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们,以实现自由、平等的沟通交流,并且要理解和尊重学生的观念和行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信任教师,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四)注重营造轻松、自由的教学氛围

  在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课堂气氛也是影响教学成效的关键因素,心理健康本身就是关乎学生心理的一门课程,所以课堂气氛能否让学生感到自由、轻松非常重要。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所以学生在课堂中的感受就能直接反映教学情况。人本主义心理学在理论中又强调情境的意义,而课堂氛围正是情境的最好体现和实践场所,所以从这点来看,注重营造轻松、自由的氛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等不良道德价值意识膨胀,这已经严重威胁到成才教育的正确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关乎民族未来发展,影响社会稳定。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其实就是帮助高职院校学生提高自身心理素质,为他们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使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阳.人本主义心理咨询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D].吉林大学,2013.

  [2]潘柳燕.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2.

  

  

篇二:高职学生如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刘XX◆摘要:在高校教育中,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学问素养,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近年来,高职院校特别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目的在于让学生用一种主动向上的心态面对生活。本文将结合实际状况分析高职院校如何正确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心理学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已经开始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在实际状况中高职学生的心理建设并不是很好,在肯定程度上他们会认为自己所就读的学校是低人一等的,在某种程度上或多或少的会产生自卑的感觉。那么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了高职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主动的心理对于学生的成长是极为重要的。主动心理学的心理教育可以有效的调整学生对于现状的不满,也可以有效激发出学生对于将来的期望。也有利于学校培育出全方面进展的学生,因此,如何展开对于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了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1主动心理学与高职心理健康教育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主动心理学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所衍生出来的一个分部,是调整心态快速转变的一个有效途径。由于当代社会的进展快速,各种各样的压力也随及而来,面对这些巨大的压力,内心无法进行准时的调整会造成很严峻的后果。目前,已经将这种主动心理学引申到高职教育中,用于调整学生的心态,促进学生用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面对生活。但是在具体实施心理教育时照旧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都或多或少的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也影响到了校方的针对性教育。

  2在高职阶段学生的心理问题2.1对将来迷茫的心态目前为止,高职学生的年龄都相对较小,对于将来的职业生涯规划更是没有自己的想法。对于刚刚过去初中阶段的他们,并没有考虑到自己将来的职业进展。对于他们而言高职生活只是关怀他们脱离了劳碌的学习生活,并没有意识到自己马上步入社会。因此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特别有必要的,幸免学生出现对将来迷茫的心理状态。尤其是刚刚步入高职生活的学生,因为他们对于这个学校充满了未知,在这些外来状况的干扰下,使得学生很难适应现有的生活和学习。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2.2缺乏自控力,简单造成不良后果就我国教育现状来看学生学习大多都处于一个被约束的现状,无论是对于生活还是学习都是在较强约束的环境下完成的。因此对于学生自我约束力的培育成果也就没有方法得到很好的表达。但是在高职院校中自控力就表达的尤为重要。高职院校不同于其他院校的教育模式,没有很强的约束力。对于学习方面依靠的大多都是自控力,自控力缺乏的学生在学习方面会渐渐放松对于自己的要求,由于没有合理的支配安排时间,会直接导致学生养成一种旷课,上课睡觉,晚上上XX,打架等不良行为习惯。最终也会影响到其他同学,对于学生的成长危害极大。2.3无法正常面对自己的情感及就业问题在高职阶段中学生正处于XX春懵懂期,在没有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状况下可能会对异性产生一种莫名的好感,但是他们并不懂得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也并不明白该如何解决。多数学生会选择隐XX在自己心里,但是压抑的时间太长简单致使学生养成畸形的感情,对于XX少年的健康成长产生特别不好的影响;除此之外大多高职学生缺乏对于将来的职业规划,对于将来充满着迷茫甚至恐惧。长期的思想压力会导致学生异样的暴躁,对于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人际交往和技能学习都会形成肯定的阻碍。此外高职生这个年纪正是处于对爱情、友谊、亲情的丰富期,但是由于心智的不成熟会与自己的伴侣和家人产生矛盾冲突。在产生矛盾时学生处理事情的能力较差,会出现不知道怎么处理的状况,随之学生会衍生出极为极端的想法。

  3基于主动心理学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3.1加强学生对于心理健康的正确认识学生心理教育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而是在日积月累中渐渐形成的。想要心理教育工作起到最大的作用首先就是让学生正确的认识心理健康教育,要让学生明白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代表心理有问题,而是为了正确的引导学生。一方面影响学生的心理因素有许多,包括家庭缘由、学校缘由、人际关系缘由、自身特点、情感丰富程度等。所以说进行心理教育工作是一件极为冗杂的事情,因此学校要定期对学生的具体状况进行了解,并且建立学生人际关系档案,并时时更新学生状况。另一方面学校要建立起心理咨詢团队,团队要定期的普查学生的心理状况。面对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应准时的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用最快的速度将学生的心理进行调整。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3.2建设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一个完善的教育体系在肯定程度上可以保证心理健康教学的有效实施,也是能够到达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之一。对于学校而言,应当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并用硬性要求保证正常实施,着重强调教师不行强行霸占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时间。课余时间也要充分的利用,接受校报、广播等形式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学问。对于教师而言,相较与家长有更多的时间接触到学生,因此就要求教师在平常的专职教学中有效的融入心理教育。同时专业的心理教育老师也要实行有效的心理预防措施,防止学生产生极端的心理。3.3建设有效的心理危机预防措施心里危机所产生的后果是极其严峻的,轻则自闭、重则抑郁。一旦学生产生心理危机会对生活、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会危及到生命安全。校方应当设立完善的心理危机检测方案,并且作出相关的应对措施。一旦学生产生相关的想法,肯定要在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篇三:高职学生如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高职院校要以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42试行中确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为指导针对学生的普遍心理问题和发展特点选择和开发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重点加强学生认知学习人际交往休闲等方面的心理辅导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调适方法了解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定位和培养目标尽快完成对新环境的适应

  心理健康教育:高职新生始业教育的重要内容

  摘要:高职新生的始业教育,是高职院校新生管理工作的关键,高职院校应当充分立足于高职学生的特点,基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认真做好高职新生的始业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做为始业教育的重要内容,真正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身心健康的具有高职特色的专门人才。关键词:高职新生;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始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是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培养高层次、高技能、高素质的操作型和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而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在高职新生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促进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需要,应当引起社会广泛的重视。对高职新生的始业教育是指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在新生入学适应期内,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成长等诸多方面的不适应状况而实施的教育管理,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促[1]进其学业和职业生涯的发展。高职院校应当充分立足于当代高职大学生的特点,基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认真负责的做好高职新生的始业教育,并把心理健康教育做为始业教育的重要内容,真正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高职特色的专门人才。

  一、心理素质:高职新生必备的基本素质

  (一)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了高职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高职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高等职业教育属于普通高等教育,但和狭义上的普通高等教育是不能完全划等号的。狭义概念下的普通高等教育系学科型教育,讲求的是按学科设置专业,按学科理论体系设置课程,强调学生所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高等职业教育区别于狭义概念下的普通高等教育的主要特征一般表现在:培养目标的实用性、专业设置的职业性和灵活性、人才规格的复合性、教学内容的实际针对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师资队伍业务要求的双重性、办学途径与行业、企事业单位联系的紧密性等诸多方面。很显然,实施学科型普通高等教育与实施高等职业教育所要求学生的心理素质的起点和培养要求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高职学生在学习阶段应该具备能适应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心理素质,要求高职毕业生具备能适应其日后工作性质和岗[2]位所要求的心理素质。(二)高职院校生源特点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与普通高校相比,高等职业院校生源来源种类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除了普通高中毕业生作为主要来源外,也有来自中专、职业高中和技校的毕业生,学生来源复杂多样,为了使学生融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尽快适应高职院校的学习生活,非常有必要上好新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第一课。据有关调查和统计数据表明,大学生群体中有20%左右的人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而高职新生是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群体之一,能否给刚刚跨入大学校门并处于人生重要转折时期的高职新生及时而科学的指导,使新生尽快熟悉和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对于夯实整个高

  职院校的教育质量的根基,为高职院校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3](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需要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特点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高,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智力因素为核心的心理素质影响到学生实践活动的方式和效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四)激烈的社会竞争需要高职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大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意识到外部环境竞争机会与威胁并存,同时也意识到内部条件的优势与劣势。在参与竞争的过程中,关键一点是要识别和培养自己的竞争能力,特别是核心竞争力。对于大学生而言,个体的核心竞争力是其实现顺利就业和良好发展的基石。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在人才竞争中成败的关键因素,更是当代大学生能否掌握未来人才竞争主动权的根本。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以个人专长为核心的知识、技能、能力、素质等各方面的综合体。[4]心理素质也是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学生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足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高职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呼唤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一)失落心理进入大学之前,学生对于大学生活充满了过于理想化的美好的想象和向往,然而,进入大学之后却发现大学生活并不是自己原先想象中的那般美好和完美,有些学生对于自己所报考的大学充满不满;有些学生认为自己所上的大学与理想中的大学相差甚远;有些学生进入大学之后才发现所学的专业自己并不真正喜欢或根本就不适合自己,学习起来没有兴趣,没有动力。种种理想和现实的落差,使学生感到困惑失望,情绪低落,感到前途渺茫,没有信心,因此产生失落心理。(二)迷茫心理新生入学之初,进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新的校园,新的师长,新的同窗,新的人际关系,这一切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支配的权利空间,这对有些学生而言可以说是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全新感受,但对那些自主能力较差,缺乏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能力的学生来说,很容易出现散漫怠懈的现象,产生“解放”了的思想,失去了学习的目标和动力,迷失了自己的方向,陷入了迷茫的境地之中。(三)自卑心理与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高职学生入学分数线相对较低,为数不少的学生抱着“本科院校考不上,无奈只好上高职”的观点进入高职院校学习,这致使高职院校的学生入学之初自卑感比较严重。再加上传统观念和学科本位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高职学生总有一种“低人一等”的感觉,心理负担较重,有的学生认为上高职院校是一件很不光鲜的事情,甚至觉得很丢脸,这更加重了高职学生的自卑心理。(四)危机心理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梦想与磨砺并存,挑战与机遇同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加严峻,现行的高校毕业生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使不少学生在入学之初就在“就业难”的重压之下,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危机心理,不能正

  确的处理学业和就业之间的关系,进而产生一系列的消极颓废的思想。

  三、寓教于多元化方式之中:高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一)寓教于爱,发挥情感疏通的作用。刚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走出家门、远离父母,需要学校给予他们更多的爱,对学生进行充满师爱的情感教育。夏丐尊先生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了解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状况,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以便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让学生在师爱的温暖和滋润下尽快的转变角色,使学生改变对父母的依赖心理,学会独立处理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提高生活自治能力。教师的爱可以化解学生的一些内心冲突,疏导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使学生感到自己是被接纳的、受欢迎的,从而促使他们以更加积极饱满的姿态投入到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去。此外,教师还应该对入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对入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全面了解,找出可能有或已经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给予重点心理辅导,建立入学新生的心理档案,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二)寓教于学,发挥知识引领的作用。1、开设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高职院校要以《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中确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为指导,针对学生的普遍心理问题和发展特点,选择和开发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重点加强学生认知、学习、人际交往、休闲等方面的心理辅导,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调适的方法,了解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定位和培养目标,尽快完成对新环境的适应。心理健康教育课要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坚持知识灌输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心理问题的分析与讨论之中,把课堂教学与举办讲座、组织观看心理剧、开展有益于心理健康的活动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同时,学校还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程的建设,使更多的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并用其指导自己的生活与学习,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同时应拓宽各种宣传渠道,使更多的学生了解心理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塑造学生的良好品格。[5]2、建立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学校应建立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生生活环境,掌握新的学习方法,学会人际交往的技能技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同时,学校应该把职业教育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当中,引导新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寻找学习的目标和动力,引导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锻炼人际交往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尽快适应学校的生活。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过程中,通过生理学、心理学、卫生学等课程教给学生青春期心理卫生、情绪调控等方面的知识,加强课堂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完善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体系。(三)寓教于德,发挥榜样信赖的作用。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教师对学生的作用首先是教师品格的熏陶、行为的教育,然后是科学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必须具备良好的师德,以此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学生,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榜样的示范作用,用教师良好的师德来影响带动学生的精神面貌。学生只有真正信赖教师,才

  能对教师敞开心扉,诉说自身的困惑,倾诉自己的心声,才能师生形成合力,共同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帮助学生在新起点上找到新的目标。尤其是在人际交往方面,教师要给学生树立榜样示范作用,使学生在交往实践中,学会处理与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关系,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以良好健康的心理融入到新的集体中,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四)寓教于训,充分发挥实践锻炼的作用。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社会的实际应用型人才,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学生的实践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学校应加大对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投入和建设力度,保证学生的实习见习时间,使学生在实践中锻炼专业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自我效能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五)寓教于网,发挥信息交流的作用。网络时代的到来,促进了网络化教育的生成,网络化的教育就是要使教育依托于网络,以网络为手段。网络资源作为一种新的教育资源,其资源共享、时效性强、快捷方便、隐密性的特点备受广大青年学生的青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辟了新的平台。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创办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开辟心理健康教育专栏,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BBS、心理健康教育信箱以及心理健康教育QQ群等,通过网络可以更为深入的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更好的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和问题,使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延伸到网络,把心理问题于“无形”中解决,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时效性。参考文献:[1]周杰.对高职新生的始业教育刍议[J].职业教育研究,2006(12).[2]贺修炎.论加强高职学生心理素质的必要性及培养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3).[3]赵玉霞章涵.高职院校新生的心理困惑及对策分析[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8(1).[4]张琦.浅析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0).[5]崔吉芳.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7(4).

  

  

篇四:高职学生如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一、高职学生心理特点1.高职学生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弱。处于青春成熟期的高职生有强烈的人际交往需求,同时对人际关系的变化和需求也比较敏感,地域的不同、文化的差异、生活习惯的不同、行为处事方式的不同,再加上现在很多高职生都是独生子女,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这些都使得人际交往问题成为高职学生比较突出的问题。同时,高职生与周围人沟通较少,一方面是与父母、老师不沟通或很少沟通,相互之间缺乏了解和理解。另一方面与同学间的交流少,过多地依赖网络,缺乏现实中的交流和沟通,以自我为中心。强烈的人际交往需求与人际关系的失调增加了学生的心理压力。2.高职学生自立意识较强,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很多学生认为自己是大学生,会自我管理,自立意识较强,不希望别人对自己进行管束,但缺乏意志力,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处理对待问题情绪化,情绪忽高忽低,不能理智地分析问题,过于强调客观原因,忽视主观因素。不少学生过于高估自己,眼高手低,说起来行,而做起来却相差甚远。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在实际中不少学生上网成瘾,或整天睡觉,经常迟到旷课,少数学生还常因一些小事儿与周围同学吵架,甚至扰乱秩序。3.高职学生学习心理问题突出。当前高职的生源主要包括中职生和高中毕业生中的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学习基础差,不少学生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行为习惯不良、缺乏意志力、网瘾等现象,具体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感到学习没劲,上课无精打采,经常迟到、早退、旷课,对老师缺乏感情,盼望着早点毕业。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不少高职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没有正确的认识。

  二、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1.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重补救、轻发展。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补救式”教育模式仍然比较普遍,这种教育模式试图通过改变或消除人的消极面达到个体心理的完善,它习惯把学生都看成是有心理问题的人,从而用矫治的思维惯性去看待学生,所以关注的是少数学生的问题,却极大地忽视了促进大多数学生积极、乐观、全面的发展。同时,“补救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重诊断、事后干预和单个咨询,而忽视了预防、团体咨询和发展性的教育,导致心理健康教育针对性不强,不能从根本上预防和控制心理问题的发生,涉及的只是少数心理问题外显的学生,而不能兼顾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健康。2.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单一。由于每个同学个性的差异,以及学习、生活、情感等各方面的压力和困惑,高职学生心理需求具有多样性,而现今高职院校心理教育普遍缺乏针对性,教育形式单一,主要通过课程教学、心理讲座、心理辅导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同时,由于高职院校学制短,课程多,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虽然纳入了教学计划,但课程安排课时短,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不能达到明显的教育效果,有的仅仅是作为选修课,教育对象范围受到了限制。3.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心理健康教育每个高职院校都在开展,看起来已经普及,专业人员、场地、经费样样齐全,但实际上却不同程度上存在搞形式化、流于表面的问题,缺少实质性的工作,有的只是做心理测量,建立一些心理档案,以便应付上级检查和汇报。另外,高职院校有相当一部分从事学生心理健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

  康教育的工作者没有专业的心理教育背景和心理教育经验,专业化程度偏低,从事此项工作的很多是德育工作者,专职少,兼职多,缺乏系统的知识与技能培训。

  4.高职院校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在高职院校,有相当部分教育工作者没有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放到学生素质教育工作应有的重要地位,没有将其作为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必要保障,有的仅仅将心理健康作为一门可有可无的选修课程,使心理健康教育在一些高职院校走过场,流于形式。另一种是将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知识化。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有密切联系,但二者不能等同。德育解决的是道德问题、人生观、价值观等,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提高人的心理素质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1.转变观念,正确认识高职心理健康教育。高职院校要理清关系,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明确其定位,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既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又是高等职业教育实践和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所以,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应加大投入,从人、财、物等方面予以保障,尤其是专业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同时,加大宣传,使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与自身息息相关,解除对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心理咨询的偏见,主动去做心理咨询。2.建立健全课内与课外教育体系,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形式。首先,高职院校应调整课程体系,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列入课程教学计划。增加教学课时,根据不同年级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教育内容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

  资源和宣传途径,如校园广播、校园网、宣传栏、百度贴吧、微博等,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同时,也可以通过专题讲座、主题报告等形式,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开展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高职院校要建立相对固定的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

  3.引入积极心理学理念,构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模式”。积极心理学是指积极构建“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强调心理潜能的开发和人格的完善”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模式”,更多地选择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引导学生关注自我的积极体验,致力于培养人的积极心理品质,同时重视前摄性心理干预,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由消除心理障碍为目的向促进心理发展为目的转变。同时,预防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础,也是工作的重心。预防是针对大学生普遍的心理发展特征而进行的发展型教育,致力于从根本上防止危机的产生、形成、爆发。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不应仅仅只局限于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而在于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调整解决自身心理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挖掘潜能,提高人生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

  

篇五:高职学生如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教育措施

  探讨

  摘要:很多学校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学生之间的应用效果也非常可观。但是,心理健康教育仍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内容比较狭窄和片面,所以必须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以及课程开展情况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因地制宜,加以改进。基于此,本文章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教育措施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教育措施

  引言

  当今社会充满了紧张的竞争。高职生往往会同时面对着社会压力、家庭压力、学业压力等诸多压力,如果不能及时正确的排解情绪,便容易走入误区。而我国的高校教育现阶段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相对于文化知识教育来说,投入的精力和师资力量都比较薄弱,不成规模。这种情况进一步导致了许多学生遇到的心理健康问题不能及时的解决,甚至无法自我认识到问题所在。

  一、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概述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各种方法与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其首要任务,就是使个体形成健康的心理,从而能适应社会,健康成长;另外,是要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其学习与生活的质量。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基于所有学生成长发展的必需。高职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三观”的形成时期,有了正确的“三观”,才能对人生、对社会、对世界有适当的认识,采取适当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因此,“三观”是否科学、正确,直接关系到心理是否健康发展。

  (二)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态

  我们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对心理健康的概念进行分析:从广义角度,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从狭义角度,心理健康指没有心理疾病或病态心理。而亚心理健康也属于心理健康的范围内,目前社会对于亚心理健康的关注度更高,这主要是因为亚心理健康处于一种动态变化的状态,非常容易诱发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因此,亚心理健康问题更需要积极的引导。目前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大多处于亚健康状态,如果缺乏正确、及时的引导,他们是非常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

  二、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一)学业压力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的受教育者重在技术技能的掌握,需要依托学校提供的教学条件,反复的练习和实践,直到掌握了技术要领,达到了一定的技能熟练度,才能算是学有所成。在新学期补充训练学时、加强技能训练,既是高职院校保证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也是高职学生提升技术技能水平的切实需要。然而,新学期有新的教学任务,要利用有限的时间补回训练课时,在学校充分调配资源的前提下,更需要学生牺牲更多的休息时间,这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

  (二)情感心理问题

  高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在情感方面比较敏感,内心变化较快,情绪不太稳定,自控能力较差,遇事容易冲动,因此,这一阶段的学生最容易出现情感心理问题。高职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和抗压能力较弱,当他们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针对文凭的歧视、家长的期望、与同学相处的问题时,感情上非常容易受到挫折,甚至会产生厌世的心理。如果他们没有得到及时的引导或没有找到合适的发泄途径,那么他们是非常容易患上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并且他们进入社会后,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对人对事都会有较强的戒备心理,社会情感冷漠。

  (三)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形式化

  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们受教育程度是参差不齐的,他们对于事物的认识并不全面,所以内心十分脆弱,更容易产生消极情绪。高职学生渴望被认可,厌恶他人的背叛,产生了不同的心理问题,自行解决的可能性比较低。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再有形式主义倾向的话,绝不可能培育出高素质、有理想、能力强的优秀人才。部分教师认为,定期开展讲座活动,重点介绍理论知识,邀请一些专家做报告等就是有价值的心理健康教育。却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学生根本不愿意接受。一些负责心理咨询的教师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平时工作表面化,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时候态度非常不好,学生渐渐失去了心理咨询的热情,即使有严重的心理问题也不愿意被老师发现。

  三、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措施探讨

  (一)基于性别差异开展针对性教育

  高职院校男女高职生整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没有明显差异,但在心理问题类型上存在性别差异,具体表现为:男生的敌对、偏执、精神病性显著高于女生,女生的恐惧情绪显著高于男生。针对男女学生心理问题的类型差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有必要为男女生开展不同类型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充分利用女生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分别为男女生开展针对性的专题讲座,或举办策划男女专场专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二)营造积极、良好的学习与生活氛围

  一般来说,积极心理学能够从各个角度实现在心理学方面的探究和分析,其中积极社会环境能够体现出一种显著的思想理念。从高职院校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而言,则需要利用积极心理学相关理论知识,借助先进的积极社会环境创建理念,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不断改进和完善高职院校的有关管理制度,并且认真落实,对于出现的校园不良行为进行严厉惩处,依靠全体师生的力量,营造更加积极、良好的校园学习与生活氛围。与此同时,高职院校的有关教师工作人员应该严格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原则,有效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凸显出其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紧密结合学生的具体状况,

  编制出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真正体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良好功效,使学生能够从中获益。

  (三)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和目标

  一要深刻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和目标。积极心理学家的观点是心理健康是两个层面的,一个层面是负面情绪的减少,另一个层面是积极情绪的增加。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是想要培养高职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提高高职学生的幸福感。当前高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过于侧重消除学生的心理问题,而忽略了积极层面,所以在后续的教育过程中,应当更加突出积极层面,这将对学生的个人发展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一方面,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的心理能够让学生得到更加全面均衡的发展,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抵御负面情绪。如果学生的心理能够更加积极,那么他就能够更好地承担起自身的责任,获得更好的成长,激发自身潜能,成为一个心理健康、富有责任感的人,那么在遇到负面情绪时,就能够更好地调节自我。另一方面,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的心理能够减少负面情绪的产生。任何一种负面情绪的产生都是一个过程,都是由一件事引起,然后情绪慢慢叠加,最终爆发,但是如果一个人能够具备积极的心理,那么在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就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解决问题,再加上外界良好的心理辅导,就能够让学生更快地脱离困境,避免问题的产生。

  (四)注重凸显心理健康教育的层次性

  首先,应该以主观角度作为切入点,进行积极的体验和感受,帮助高职院校的学生梳理不良情绪,给予积极的心理体验,换言之,借助科学的方式,实现对学生心理积极性的有效挖掘,诸如,自豪感、愉悦感以及高兴等心理的特点,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世界,提高学习的热情,明白奋斗的道理,制定实现长远目标的个人计划。其次,以高职学生自身的性格特点作为切入点,做好针对高职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工作,诸如,自我决定性、乐观主义、智慧以及善良等。如此,可以提升学生的独立意识,坚持下去以便形成更加积极的人格,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学会自强、自爱。

  (五)朋辈间组建“心理互助小组”

  心理互助小组可以有效地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相比更具有官方色彩的学院活动,更能使学生们卸下心防。互助小组可以和心理测评机制相结合,相辅相成地搭建起一套由学生自主组建的互助心理机构来。既可以消化校园心理咨询中心人员短缺,时间安排过满的问题,又能够做到真正的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更贴近了学生的日常生活,遇到问题的时候反馈速度更快更及时。心理健康教育中常用的教学方式,以团队(小组)为单位,通过共同参与具体活动,成员之间相互学习,注重分享,促进自我成长和完善,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个人思想观念、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团体辅导也可以结合信息化手段进行,依托线上教学平台设计活动,让学生在线上完成活动和参与分享,线上分享将有助于学生更敢于说出内心的真实感受,提升教学效果。

  (六)建立导师团队开展学业帮扶。

  学业是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就高职学生而言,围绕专业、行业、职业,三大问题备受关注,即,专业是什么,行业干什么,职业怎么干,简单而言,就是新生入校时,学生和家长都普遍会问的一个问题“学这个有用么”。为此,在班级辅导员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学业导师制度,组建学业导师团队,从专业的视角、以实际的经验和真实的案例,持续不断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专业、熟悉行业、领会职业,形成专业认可度、行业认同感和职业自信心,同时,言传身教,手把手带领学生攻克学习难题,为学生建立学业自信。因此,学业导师的遴选在兼顾专业性、技术性的前提下,更应该重视责任心,德高望重的大师领衔的学业导师团队尤为难能可贵

  (七)专业培训学工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高职院校需要落实师资队伍的专项培训经费,提升专职教师的培训力度,职能考核向着专业化角度倾斜,保证师资队伍的质量,实现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推进。其次,需要学工队伍一起抓,培训一线教师、辅导员的同时完成专门组建学工队伍,由他们出面发现高职学生现存的心理问题,再向学院反馈,及时沟通教师,充分发挥学工队伍的中坚力量,多方合作解决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有效疏导心理状态并不稳定的学生,以特殊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现创新发展的目标。

  结束语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要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预防心理障碍,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挥学生个人的潜能,展现每个学生人格上的优越之处,培养学生向上向善的愿望与意志、求新求异的创造欲望、自立自强的主体意识、有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尽可能得到全面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最有效的途径,因为它更需要全体教师的共同参与,通过各学科内容的渗透来实现,这样才能达到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的、才能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

  参考文献

  [1]王细燕.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J].知识窗(教师版),2019(12):116.

  [2]张涛.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实训课程实践探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2):158-160.

  [3]黑雪娜.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的思考[J].内江科技,2019,40(12):81-82.

  [4]贺含珍,李勇达.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南农业,2019(36):44-45.

  [5]于艳芳.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初探[J].职业,2019(36):42-43.

  [6]任颖.新媒体下高职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心理危机无感干预防范路径[J].新西部,2019(35):133-134.

  [7]衣颖.谈高职院校“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6):79-80.

  [8]王晴.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政策实施的完善策略[J].教师,2019(35):14-15.

  作者简介:何璐(1985.9-),女,汉族,河南平顶山人,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高校助教,大学本科毕业,研究方向:心理学。

  第二作者:杨冬梅(1987.8)女,汉族,河南平顶山人,河南城建学院,高校助教,硕士研究生毕业,专职辅导员,研究方向: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推荐访问:高职学生如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高职 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

本文链接:https://www.xpbxgsx.cn/zhuantifanwen/fanwendaquan/476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24 精优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15042696号-1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