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精优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范文大全 >

元功能视角下英语教学的多模态语篇构建路径

时间:2023-07-09 12:10:06 来源:精优范文网
导读: 汤子健,廖珺(嘉应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梅州514015)人们总会用语言完成各种各样的目的,例如在课堂

汤子健,廖 珺

(嘉应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东 梅州 514015)

人们总会用语言完成各种各样的目的,例如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做演讲、写报告等,由此可见,语言是具有功能性的。历史上有许多学者,从有限的、抽象化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的功能,并提出不同看法。语言元功能(The metafunctions of language)是对人类语言高度抽象概括的功能,由英国当代语言学家韩礼德(M.A.K Halliday)先生首次提出,并在其著作《语言功能探索》《作为社会符号的语言》《功能语法导论》《语言的系统和功能》中都提到了语言元功能[1]。语言元功能理论注重整合学生英语知识的内化与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教学的弊端,增强了英语语言的功能性。多模态教学是当前较为普遍的英语教学形式,教师对语言的解释、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理解都少不了多模态语篇的构建形式。新课程标准强调,新课程应该从学生的认知方式、学习兴趣和生活体验出发,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学习语言的过程已经成为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实践、培养跨文化意识和养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基于英语教学中多模态语篇的构建困境,发挥元语言功能,优化教师的多模态教学方式,打造高效、创新的现代英语课堂。

(一)元功能的内涵及功能应用概述

韩礼德认为,语言的元功能包括概念功能(ideational)、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和语篇功能(textual)[2]。首先,概念功能。它是指语言对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反应,即人们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内容”。概念功能又包含经验功能和逻辑功能,二者的区别在于“内容”是用单个小句表达还是用复合小句来表达,这个逻辑功能可以表现为并列关系或从属关系。比如“I have a pen (我有一支钢笔)”是经验功能,而用复合小句表达概念,那就用到了逻辑功能“I have a pen and he has two pens (我有一支钢笔,他有两支钢笔)”。其次,人际功能。由于人们是在社会生活和社会交往中使用语言,不论是通过“说”或是“写”,都会与人打交道,因此语言具有反映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功能[3]。有时人们也用语言建立和维持各种各样的关系,语言的人际功能反映出人们的社会身份和地位,语言的人际功能还表现在人们用语言对事物进行判断和评价上。最后,语篇功能。语篇功能即语言的“组织”功能。因为人们的语言往往不是以单独的句子出现在实际情境中,而是以完整的语篇“text”出现的,比如讲一段话,写一段字,或是一整篇讲演,一整本书,都可以看作是语篇。

人们在说话写字的时候都在组织自己的语言,使之尽可能地完整、有章法,句与句之间具有衔接性。元功能的语篇功能能够使句子表达得更清晰、具体,产出完整有组织的语言。韩礼德还指出,元功能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不是独立出现的,几乎任何一句话、一个语篇都同时具有概念、人际和语篇功能,它们是三位一体的,不存在主次之分[4]。

(二)多模态语篇理论及教学现状

多模态语篇是指语言与其他符号资源共存、共同建构语言的意义。以往,人们仅将语篇表达的关注度和话语分析给到语言本身,大多是对语言自身的系统结构和社会意义进行研究分析,直到20世纪90年代,西方以韩礼德为首的英语语言学家开始注重声音、颜色、动画、图像、多媒体等其他的语言意义的表现形式,多模态语篇的研究和教学逐渐兴起。现代的多模态教学主要是指通过学生自身的多种模态(听觉、实践、触觉等)、多种手段与多样化的符号模态(图文、视频)等进行交际[5]。要想学好英语,首先得让学生对英语这门课程感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英语教学中的多模态语篇构建来实现这一点。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与图文、视频结合英语语言来进行教学,也可通过场景搭建进行情境教学等,通过英语语言与其他符号资源的碰撞,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英语教学的课堂效率。

目前,大学英语使用图文、多媒体等符号资源进行多模态教学的情况较为普遍,但并未完全发挥多模态教学的功能,多模态语篇的构建也多浮于表面。《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本中指出,大学英语课程要有助于为国家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并且要充分挖掘大学英语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学生在学习英语时能感受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满足,即所学的英语语言发挥出功能,便会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学习动机和乐学欲望。基于此,在元功能理论下探讨英语教学的多模态语篇构建路径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视听图文构建:教学性与趣味性失衡

视听图文构建是多模态语篇构建中最常见的形态。视听图文构建即发挥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功能,通过图片、视频、多媒体的放映及与文字的结合,让学生能更加直观地理解语篇的意义和内涵[6]。然而,目前高校在视听图文的多模态语篇构建上,存在教学性和趣味性失衡的困境。

一方面,一些教师对多模态教学的解读存在偏差,片面地追求趣味性,偏离教学主题。为了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他们过度追求趣味教学,设置令人眼花缭乱的图文构建环节,创设了不符合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的情境,忽视了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只注重学生对情境是否感兴趣,而忽视实际的教学内容,出现了本末倒置的情况,导致学生理解困难。课堂上的趣味性固然很重要,但如果创设的图文、视频和多媒体并没有围绕教学主题展开,只是教师为活跃课堂气氛而构建的图文,则会让多模态教学失去“教学性”。

另一方面,部分教师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以多媒体的图文并茂、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和实物的直观性、具体化,不断地向学生灌输,将学生淹没在大量繁琐的信息中,使学生非常疲劳。从表面上来看,学生掌握了大量的知识,摄入了丰富多样的语言,然而,学生缺乏时间去吸收、消化和内化所获得的知识,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事实上,他们并没有真正地掌握他们所学的东西。教师使用多模态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真正掌握学习内容,内化语言知识,在设计构建图文的时候不可只注重活动形式,而忽视语言知识的内化,顾此失彼,过度向学生灌输图文形式,也会让学生出现审美疲劳,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二)空间情境构建:代入感与交互性不足

空间情境构建相较于图文构建来说,更具有交互性和代入感,如果说图文构建是让学生在二维空间世界里找到、理解所学知识,那么空间情境构建则是让学生直接在三维世界中进行语言实践[7]。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无法独立于语言环境,脱离语境的语言学习可能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与一成不变的教科书式教学相比,学生更乐于在一个生动有趣的语境中学习,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符合教学目标的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后就会关注学习对象,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学习内容。然而,在多模态教学空间情境构建中,多出现学生代入感和交互性不足的困境。

首先,师生互动不足。师生互动是教师与学生在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互动,但很多教师创设的情境基本上是通过自己的言传向学生大量灌输知识,并没有以学生为主,缺少师生、生生互动、认知互动和情感互动,没有促进师生在情感上的交流,也没有使每一位学生的都得到情感的熏陶[8]。在集体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创设的情境缺少师生互动,往往为了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缺乏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课堂主导权基本在教师这边,导致部分学生缺乏自信,不敢发言、讨论,学习积极性不强、学习参与性不高。而在展开小组活动时,多数学生参与其中,教师却没有加入活动中,只是扮演了一个旁观者的角色,这种情况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其次,学生之间的交互性不足。因课堂实践的有限性,学生之间的情境交互略显仓促。最后,代入感不强。许多教师创设让学生实践的情境场景较为落后,不符合当前学生的兴趣和喜好,学生的代入感不强,教学效率不高。如果教师只注重教学目标创设“失真”的情境,会让学生感到陌生,导致交流的单调,对教学产生反作用[9]。

(三)多模态语篇构建:文化意义尚有缺失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本中指出,大学英语课程要充分挖掘大学英语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然而,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毕业考试、研究生考试等众多学习考试成绩压力下,教师在英语教学的多模态语篇构建中多以实用性为主,针对考试的内容进行图文构建和情境创设,实现了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忽略了英语教学的人文性。英语教学要有成效,必须要全方面提高英语语篇的文化意义,才能培养出有思想、有能力的英语人才。目前,多模态语篇构建的文化意义的缺失,不仅体现在教师给出的情境、图文或视频中缺少具有文化内涵的符号资源,更多的也是教师或学生无法正确、直观和清晰的“说出”所学语篇的文化意义,即能够理解、无法表达。部分语篇因英语语法和英语思维问题,也出现语篇本身有意义但学生难以理解的情况,这是由于学生的英语逻辑水平及词汇量不够丰富所导致的[10]。因此,可发挥元功能理论中的语篇功能,通过有效的组织语篇,促进学生对语篇文化意义的理解和表达。语言的概念功能又包含经验功能和逻辑功能,在运用元功能中的语篇功能的同时,也无法避免运用语言概念功能中的逻辑功能,来帮助理解和表达英语语篇的文化意义,这也契合了韩礼德所讲的概念、人际和语篇功能,是三位一体的,不存在主次之分。

(一)发挥元语言概念功能,建立语篇分类体系

针对图文构建的教学性和趣味性失衡的困境,发挥元语言概念功能,建立语篇分类体系,使教师在教学时有针对性,学生在学习时有指向性。教师要想达到教学目的,就必须创设一个贴近教学主题的情境,让学生理解情境的内在意义,并在情境中练习语言,切记不能生搬硬套[11]。教师想要创设一个符合教学主题的情境,就要认真研读和分析教材内容,把握这个单元的教学侧重点,根据内容设置符合教学主题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其一,发挥元语言概念功能中的经验功能。由上文元语言的内涵介绍可知,概念功能多为单个小句,例如“I’m not online today”“I have a house”等。教师在教学时可首先将简单的单个小句进行语篇分类,让学生学习语言的经验功能。学生在学习这种简单语篇时,学得快、成就感强,并不需要过多的图文干扰。这种简单、基础的单个小句可以结合简单的图片,既能直观表达语篇意思,又不至于使学生眼花缭乱。

其二,发挥元语言概念功能中的逻辑功能,即让学生理解和阐述复合句等复杂句式。从“I have a house”到“there is a tall building behind me”这样的融合语法复合句,不仅需要学生的语言逻辑能力和英语思维能力,还要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因此,教师可将复合句或具有逻辑功能的长句进行语篇分类,将其与简单的单句分开教学,学生在学习了简单单句后再进行逻辑功能的语言训练,由简到难,循序渐进地加强学生的语言概念功能[12]。在培养学生英语逻辑功能的学习中,教师可通过丰富的图文、视频来强化学生的英语逻辑思维,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例如《生活大爆炸》《法医肖恩》等符合当前学生兴趣,又具有词汇量和英语逻辑思维的美剧片段,进行多模态语篇的图文构建,寓教于乐。

综上,英语语篇的体系分类需明晰由简到难,英语语篇的教学性和趣味性要根据语篇的难易程度来决定,对于简单的语篇,并不需要过多的图文干扰;
而对于较难的语篇,则可根据学生的兴趣优化图文构建的内容。由此,教师的英语课堂教学性与趣味性兼顾,学生的英语语篇学习由简单的经验功能到复杂的逻辑功能,学生的语篇综合概念功能得以提高,英语教学中多模态语篇的趣味性和教学性得以平衡。

(二)强化元语言人际功能,小组互助增强交互

针对英语教学中多模态语篇情境构建的代入感及交互性不强的问题,基于元语言功能中的人际功能,要针对性地强化元语言人际功能,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通过任务型教学或小组型教学法增强交互的方式,提高多模态语篇的情境教学效果。

一方面,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注重学生认知,选择贴近生活实际的情境,增强学生的代入感[13]。教师应该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方式,并根据学生接受知识水平的高低创造出适合他们的语言环境。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对教师创设情境的理解不同,教师在设计情境时,应充分考虑到有学习困难的学生,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在理解知识的情况下又对教学内容感兴趣,合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接受新知识的速度会更快。例如,对法律专业的学生,英语教师在教学时可创设相关的法律情境,让学生扮演法官、陪审员等角色,增强学生的代入感。

另一方面,针对在多模态语篇的实践中交互性不强的问题可考虑以下两点。其一,加强体态教学、发挥师生互动下的语篇交际功能。体态语言就是用肢体动作代替口头语言的表达,教师可以借助肢体语言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所学内容,加深对英语知识点的理解。例如,在教授单词clap(鼓掌)时,教师可以在表扬学生的同时为学生拍手鼓掌。教师用体态语言可将抽象的语言转化为具体的表演。与语言相比,表演更加简洁和直观,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并且,通过体态语言的互动,可以拉近师生关系,在最节省时间的情况下,提高师生互动。其二,通过小组互助的模式,让学生在课下通过小组演练、增强语篇交互,让英语的多模态语篇情境构建不仅局限于课堂,而要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14]。由此,语篇的交际功能得以真正发挥,即学生不是为了任务仅在课堂上进行互动交流,学生在课下也开始进行英语交际。通过体验式、实践式、参与式、协作式、交际式的学习方式,提高英语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运用能力。

(三)深化元语言语篇功能,提高语篇文化内涵

深化元语言的语篇功能,提高语篇的文化内涵,首先要感受,其次要表达。现代科技发展迅速,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教学方法之一,为多模态语篇的文化意义构建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条件,给予了信息技术方面的支持。部分教学内容光靠实物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求,这时教师可以借助有形、声、色的多媒体展示,紧扣教学内容,把学生引入特定的英语情境中,感受英语语言文化的意义。学生在感受英语文化意义时,能提高自己的英语学习兴趣,继而想要深入了解、学习表达英语语篇的文化意义。

针对学生对英语文化意义难以表达的情况,发挥元语言的语篇功能,用元语言概念功能中的逻辑功能加以辅助,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教师将英语语篇的文化意义通过语篇功能组织出来,这样学生才能直观了解文化内涵[15]。在中文学习中,教师讲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在英语多模态语篇构建中,必须充分发挥元语言的语篇功能,将文化意义通过语言清晰、直观、准确的组织起来,如果教师创设的情境不恰当或者比较模糊,学生也无法正确地理解英语语篇中的文化意义。很多课堂就是由于设计情境的模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通过教师的举例和教导,学生也能尝试解释语篇的文化意义,用正确的词语、衔接等语篇“text”来解释所学内容。

基于元功能视角下的英语多模态语篇教学,可以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培养职业人才有着重要作用。在英语课堂中构建有效的多模态语篇,需要教师认真分析教材,掌握学情,考虑教学材料、教学方法、学生认知水平等多种因素。

猜你喜欢图文语篇模态画与理文萃报·周二版(2022年3期)2022-01-20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21年1期)2021-03-29国内多模态教学研究回顾与展望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年8期)2015-12-29基于HHT和Prony算法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模态识别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15年4期)2015-02-28由单个模态构造对称简支梁的抗弯刚度计算物理(2014年2期)2014-03-11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当代修辞学(2014年1期)2014-01-21语篇特征探析当代修辞学(2014年1期)2014-01-21图文配海外英语(2013年9期)2013-12-11图文配海外英语(2013年10期)2013-12-10多模态话语模态的协同及在外语教学中的体现外语学刊(2010年2期)2010-01-22

推荐访问:英语教学 视角 路径

本文链接:https://www.xpbxgsx.cn/zhuantifanwen/fanwendaquan/6127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相关推荐:

热门标签
Copyright © 2024 精优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15042696号-1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