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精优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范文大全 >

视频号在高校传媒人才培养中的实践研究

时间:2023-08-14 09:00:04 来源:精优范文网
导读: 樊丁摘要:以厦门工学院公共传播系视频号“新鲜制造局”为例,基于面向媒体融合的传媒人才培养模型,运用案

樊丁

摘要:以厦门工学院公共传播系视频号“新鲜制造局”为例,基于面向媒体融合的传媒人才培养模型,运用案例分析法,指出视频号在高校传媒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传媒人才培养观的串联者、培养过程的实践者、跨域场实践的拓展者三重角色。

关键词:视频号 高校 培养模型 新鲜制造局

视频号是微信在移动视频时代入局视频赛道的重要竞品,自2021年全面开放至今,视频号一路快跑,实现了微信生态中的全域流量内循环。以视频号为代表的视频行业飞速发展,对作为专业人才输出方的高等院校,尤其是传媒类专业带来了较大压力和挑战。快速更迭的媒介平台技术和视频行业需求,促使学生的传媒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亟需提升,这就对高校传媒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教学设计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视频号应该在高校传媒人才培养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如何与专业建设深度融合实践,这是笔者重点展开的实践研究。李明海在探讨媒体融合语境对高校传媒人才培养的影响时,创新性地提出了“面向媒体融合的传媒人才培养模型”。该模型把高校传媒人才培养放在媒介融合的社会环境下,重视培养过程中互联网带来的融合理念、范式转换和场域整合的影响要素,提出了传媒教育内容与师生动机、深度互动三维度相结合的方法论,为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建设发展提出了方向性的建议。笔者以该模型为研究基础,结合厦门工学院改革实践,展开相关研究分析。

一、基于“学校+区域特色”的培养观搭建,视频号发挥串联角色

在高校传媒人才培养模型中,人才培养观体系的搭建是核心基础。厦门工学院公共传播系结合本校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理念,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传媒人才为目标,具体到培养过程中,主要从课程体系、实践体系和支撑体系三个层面展开培养实践。

1.课程体系中视频制作主线突出。学校地处海峡西岸,校园景观优美,曾是《小敏家》等热门影视剧拍摄基地,这样的优越条件给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影视行业参与机会;
随着“金鸡奖”正式落户厦门,地区全力实施“以节促产”的影视发展战略,采取“影视+”的发展模式,推出多项强有力政策推动影视产业发展,针对影视企业、人才给予扶持。学校把握机遇、顺势而为,积极推进“学校+区域特色”办学实践,三个专业的课程体系在整体上形成“融媒体课程覆盖+视频制作主线突出”的结构,课程集中建设了一条“影视入门-拍摄实践-综合制作”的课程链条,形成了学校的传媒人才培养特色,也为学生进行音视频制作实践提供坚实基础。

2.实践体系重视方向性内容产出。公共传播系在传媒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之初,重视实践课程建设和实践学时占比,通过多样化的实践课程帮助学生与专业赛事对接、与就业需求结合、与社会实践融合,从大一到大三,全面扶持学生通过实践持续产出优质的视频内容,提升学生动手能力,也达成了一定的原创视频内容储备。

3.支撑体系源自软硬件激励保障。学校重视与专业相关的实验室建设,公共传播系成立至今,已建设并投入使用了摄影摄像、音频制作、直播实训室,从硬件设施上给学生支持;
同时所在学院成立融媒体中心、鼓励各专业建设微信双号,对参与的学生给予实践学分置换等激励政策,为学生提供多元的软硬件激励保障。2020年,正值视频号开放内测,公共传播系凭借专业特色抢占先机,注册开通了“新鲜制造局”视频号,组建学生团队,创办原创栏目,开启了规范化运营。本视频号作为传媒实践平台,在本阶段的成立并不是偶然,是基于学校已经搭建并不断完善的传媒人才培养观,借助媒介技术平台不断更新的东风,顺势而为、顺理成章地出现。借助实践平台,反向践行学校传媒人才培养理念和目标,让学生在培养过程中同步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成为“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传媒人才”。

二、特色化栏目设置和运营,视频号发挥实践角色

传媒人才培养观需要落实在具体的学生学习实践过程中,基于本模型提出的学习过程“内容维度、动机维度、互动维度”,笔者结合“新鲜制造局”的栏目设置、运营机制、互动机制分别对应展开实践分析。

1.基于课程内容体系的栏目设置。基于公共传播系突出的“音视频制作”特色课程链,和充足的学生实践作品产出,“新鲜制造局”在创办之初,提出了明确的定位,面向学生群体的趣味视频共享平台,运营口号为“大千世界,有趣第一”。

栏目类别涵盖专业作品分享和校园生活互动两大类,既要考虑视频号定位的专业特色,也要能够与学生生活产生足够关联度,才能保证内容的专业质量和吸引力。由此延展出五个视频栏目,覆盖了学生感兴趣的校园互动、情感话题、教师群体揭秘,和对专业学习有帮助的音视频优秀作品制作、分享,全面锻炼学生音视频生产制作能力,实现基于专业课程体系的内容输出,同时又走出课堂走向校园,使学生在视频号实践中不断学习、充实、拓展课程内容体系。

2.基于学习动机的运营机制。视频号的长效运营,依赖于持续的参与动机、合理的团队设计、有力的激励机制。以“新鲜制造局”的运营过程为例。

第一层是持续的参与动机。教师团队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发现,学生普遍不满足于课堂知识的学习,对知识的实践转化、应用和价值更为关注,所以在组建团队时,重点将视频号的平台价值、角色定位、实践意义和成长空间作为面向学生的宣传重点,以此唤醒学生的参与动机,达成共同的价值观共鸣,才能激发学生热情创作、持续参与。

第二层是合理的团队设计。召集到合适的学生后,需要结合年级、专业和个人兴趣进行合理的团队设计。新鲜制造局的团队成员集中在大二、大三,大二学生对专业课有初步的接触学习,但是在音视频的选题策划、编辑制作能力上有所欠缺,主要负责围绕已有素材进行二次编辑制作的栏目,对高年级优秀学生作品进行筛选、分析、二次解读,通过鉴赏、内化输出对自己的实践能力进行提升;
大三学生已全面学习了专业课,有自己喜欢和擅长的领域,主要负责原创栏目制作,如《ALG实验室》栏目,考验制作团队的选题能力、剧本设计和综合制作水平;
《明天會怎样》栏目,则聚焦大学生校园情感话题,在45秒视频内呈现剧情关系、人物角色和音乐互动,对团队的剧本写作、镜头语言和后期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

基于以上综合考虑,视频号的运营团队基本成型,二次编辑类栏目制作难度较小,三人成组,锻炼学生快速学习和产出能力;
原创类栏目制作难度较大,拍摄和制作周期长,六人成组,根据个人专长和预设的发展方向承担固定的团队角色,针对性地提升个人专业技能,以此与第一层的参与动机相呼应、延展。

第三层是有力的激励机制。强有力的激励机制是视频号运营团队实现持续产出的重要外因。因“新鲜制造局”视频号本身是非商业性质的、以学生学习实践为主要目的的平台,故难以从经济角度对学生团队进行激励。但是作为团队主导教师,可以考虑采用“学分激励制”,对各团队负责的栏目内容和质量进行定期考核,达标团队成员可以与栏目关联度较高的课程进行部分作业或学分置换,从课程层面对学生团队有效激励。

3.基于相似性吸引的互动机制。“新鲜制造局”视频号的定位为“面向学生群体的趣味视频共享平台”,强调基于趣味内容的“用户共享”,共享目标的达成有赖于有效的互动机制。视频号的有效互动需要充分调动微信在熟人社交领域的天然优势,借助“微信+微信群+公众号+视频号的私域流量生态”来达成。

“新鲜制造局”的运营团队主要为公共传播系学生,主要的受众群体也是大学生,传者和受者具有高度相似性,共同的校园生活、相近的学科背景、共鸣的圈层文化,为视频号的内容输出和受众互动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栏目内容上增加选题的互动性。如《ALG实验室》面向全校学生开展趣味互动实验,邀请路人同学参与,引发校园关注度,也扩大了视频号知名度和受众面;
《凹凸曼情报局》针对本系教师开展深度访谈,揭秘老师不为人知的一面,有针对性地吸引本系同学“围观”讨论,增加圈层话题性。

互动方式上,视频号创办初期的“吸粉”阶段,重点借助教师、学生运营团队的朋友圈及微信群转发来实现,短期多频集中性地推出创意短视频,快速吸引本系学生关注;
累积一定粉丝群体后的运营中期,除了定期的“朋友圈+微信群”转发互动外,增加了视频号内容中的话题互动和留言互动,让运营团队、视频角色与粉丝群对话,提升粉丝群体的归属感和共鸣感;
随着视频号“点赞”功能的完善,鼓励团队成员、主导教师和学生中的“意见领袖”主动点赞优质视频内容,借助视频号的去中心化算法逻辑,依托私域流量实现视频号传播的同圈层好友裂变,借此逐步拓展粉丝群体;
此外视频号尝试了与公共传播系官方微信公众号“新鲜制造局”联动,将优质的视频号内容借助公众号进行引流,其中《给你好看》栏目将视频号作品与公众号推文进行同步,从视频选题、拍摄、剪辑后期深入进行文字解析,也达成双号深度互动;
对于质量较高的栏目作品,主导教师激励性地推荐至院校级融媒体平台进行更高层次互动引流,逐渐实现从私域流量到公域流量的过渡。

三、跨场景综合实践,视频号发挥拓展应用角色

高校传媒人才的培养最终需要落地社会实践,学生既要有全面过硬的专业知识,更要能适应媒介融合的行业背景,具备融媒体人才需求的实践能力。如何引导学生适应媒介融合趋势、转变学习范式、有效整合学习场域,成为传媒人才培养的重要落地点,针对这些问题在“新鲜制造局”视频号的实践中,开展了如下尝试。

1.由原住民到创造者,提升学生媒介素养。大学生群体作为互联网“原住民”,具备很强的互联网生存适应能力,但是更多人是处于“享用者”状态,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尤其是作为有着密切关联度的传媒专业学生,就需要转变角色,提高自身媒介素养,学习掌握其中的规律。

以本视频号的《叮叮有声》栏目为例,运营团队最初提出的栏目定位是“诗朗诵主题音视频制作”。在制作初期,发现音频外噪音较大、录制呈现效果不理想,基于问题团队成员主动请教相关授课教师进行答疑,学习使用学院的专业音频制作实训室,自学网络自媒体相关教程,逐步解决问题,有效提升了音频效果;
制作中期,受互联网短视频著作权相关法规影响,作品素材选取、剪辑和制作都遇到阻碍,主导教师及时介入,指导团队成员学习《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等,更规范地使用网络视频资源;
随着栏目运营推进,团队成员为提高视频传播效果,主动摸索学习,归纳高互动量同类型栏目的风格呈现、制作规律和运营技巧,学习内化,应用在本栏目实践中,赢得了不少粉丝的好评,学生由媒介“观众”转变为“制片”,有效提升了综合素养。

2.交互式学习设计,增强教学环境真实性。传统课堂场景和教学设计,对传媒专业学习来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环境失真,学生难以深度融入课程、将理论知识转化,而多样化的媒介技术和平台能够辅助解决这一问题。

随着视频号对直播功能的完善,本系初步尝试将“新鲜制造局”视频号的直播功能融入课堂教学。以《广告学概论》教学为例,将作业汇报以直播形式对外开放,借助直播预热,吸引师生观看互动,在直播间对课程作品进行鼓励和评论建议;
最佳单场直播数据达到了观众总数723人,喝彩点赞次数8803次,评论140次,新增关注20人,分享直播间118次,实现了跨时间跨空间的多场域群体互动,为学生的课堂学习和表现增加了真实性。

四、始于视频号不止视频号

笔者基于“面向媒体融合的传媒人才培养模型”,以厦门工学院公共传播系的实践为例,探讨了视频号在高校传媒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践应用。视频号作为媒介融合背景下具有代表性的媒介平台,结合高校现状,发挥着传媒人才培养观的串联者、培养过程的实践者、跨域场实践的拓展者三重角色。作为串联者,要能够有效融合发掘高校的特色课程体系、实践和支撑体系;
作为实践者,要把视频号的栏目設置、运营机制、互动机制与传媒专业学生的学习过程相结合;
作为拓展者,要发挥平台优势引导学生适应媒介融合趋势、转变学习范式、有效整合学习场域,成为以“视频内容生产类”传媒人才培养为特色高校的有力实践应用平台。

但微信视频号只是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一种平台代表,高校在培养融媒体时代的传媒人才时,既要敢于抓住行业热点积极尝试,又不能过于视野局限。视频号是媒介更迭发展的产物,未来可能出现更多样化、具有挑战性的媒介平台,高校传媒人才的培养需要引导学生掌握技巧的同时掌握方法论,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跟上社会需求的步伐。

作者系厦门工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

本文系2021年度厦门工学院校级教学改革重点项目 “新文科视野下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实践研究”(项目编号:XJJG21009)、2021年福建省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应用型传播人才的跨场域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FBJG20210216)、2020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高校公共传播融媒体平台构建研究”(项目编号:JAS20456)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友望数据.2021微信视频号生态趋势调查报告[EB/OL].(2021-04-20)[2022-01-19].https://baijiahao.baidu.com/ s?id=1697524589045983610.

[2]李明海.媒体融合语境下高校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7.

【编辑:钱尔赫】

猜你喜欢高校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浅议高校仪器设备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商(2016年27期)2016-10-17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新闻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新常态下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研究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提升的策略研究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推荐访问:人才培养 实践 高校

本文链接:https://www.xpbxgsx.cn/zhuantifanwen/fanwendaquan/7162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相关推荐:

热门标签
Copyright © 2024 精优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15042696号-1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